扶贫产业调研报告

2022-07-2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在我们的学习与生活中,根据自身的需求,编写出格式正确、逻辑合理的报告,已经成为生活与学习的常见流程。该怎么样写出适合自身工作实际的报告?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扶贫产业调研报告》,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1篇:扶贫产业调研报告

民族地区农村产业扶贫项目可持续发展调研

摘要:当下脱贫攻坚战已取得全面胜利,为做好并实现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接轨,就要实现农村产业扶贫项目可持续发展。本文以广西壮族自治区—金秀瑶族自治县为例,通过实地走访本县农村产业扶贫项目并结合相关文献研究分析,发现金秀瑶族自治县扶贫产业面临如下困境:特色产业发展定位不清晰;产品受市场影响大,产业可持续性差;产业品牌建设滞后于产业发展;务农人员老龄化严重。本文在针对上诉问题提供解决思路的同时,以期为广大民族地区农村的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定的经验。

关键词:民族地区;产业扶贫;可持续发展

研究背景

习近平总书记曾在2019年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强调“坚持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不断满足各族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新中国成立70年来民族工作的宝贵经验之一[1]。从2019-2021的三年间,党和国家制定实施了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一系列中央文件和专项规划,还特别将民族地区列为脱贫攻坚主战场,重点突破。现阶段中国已经夺取了脱贫攻坚战的胜利,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但如何保障已脱贫人口不返贫才是后脱贫时代我们急需解决的重要难题。

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以后,需要把针对绝对贫困的脱贫攻坚举措逐步调整为针对相对贫困的的日常性帮扶措施,并纳入乡村振兴战略构建下统筹安排[2] 。实现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衔接,在后脱贫时代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产业扶贫作为我国扶贫开发中的重要形式,在实现乡村振兴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比拟的作用。现阶段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便是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农村产业扶贫项目可持续发展,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以产业兴旺带动乡村振兴,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思路。因而研究民族地区扶贫产业可持续发展机制不仅将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更能为我国“三农”问题的解决提供一定借鉴。

一、金秀瑶族自治县概况

作为我国西南民族地区贫困山区小城镇的代表广西金秀瑶族自治县, 拥有着独特的瑶族文化和丰富的自然资源。全县总面积2518平方千米,下辖3个镇、7个乡,总人口15,46万人,其中瑶族占34.4%。

该县以种植业为主,并重点打造茶叶产业、瑶医药产业以及民族旅游工艺品产业。目前全县中草药面积10.93万亩,油茶面积8.27万亩。自2016年以来,金秀瑶族自治县累计投入产业发展扶持资金1.4亿元,受益贫困户1.058万户3.703万人,全县“5+2”特色产业覆盖率98.39%。2019年4月24日,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复同意金秀瑤族自治县脱贫摘帽。自2018的三年间,金秀瑶族自治县规划种植10万亩中草药和10万亩油茶的行动计划已顺利实施。虽然金秀瑶族自治县已顺利脱贫,但要通过扶贫项目可持续发展以实现乡村振兴的伟大愿景仍然任重道远 。经走访调研发现,金秀瑶族自治县相关扶贫产业在发展过程中仍存在一定问题,制约其可持续发展路径。本文主要以广西民族地区金秀瑶族自治县农村产业扶贫项目为研究对象,分析本县扶贫产业存在的困境并提供一定政策性和可行性建议。

二、金秀瑶族自治县扶贫产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困境

(一)特色产业发展定位不清晰

2018年国务院在《关于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指出发展特色产业对于贫困地区人民增收意义重大。但受地区受限于区域地形地貌的现实影响,民族地区确立特色产业发展时都过于笼统。金秀瑶族自治县下属村落以种植中草药(砂仁、天东、百部)、柑橘、杉树、笋等经济作物为主,虽然都严格遵照“一村一品”“一镇一业”的特色产业理念发展,但产品同质化问题突出,特色产业的比较优势无法突显。瑶药作为金秀瑶族自治县重点提升与巩固的特色产业,近年来发展却相对滞缓。究其原因,在中药概念日益火热的环境下,瑶药无论是在中药原材料种植,还是衍生产品的发展方面都还未能与民族区域特色紧密结合,未能打造出明晰的具有瑶族特色的瑶药发展产业,只停留在概念化、理想化的规划中,无法切实发挥出在民族八省区中种植中药品种的地域优势与特色。

(二)产品受市场影响大,产业可持续性差

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势必要依赖于种植作物的连续性,并在种植初级农产品的基础上不断延申产业链,提高产品的附加值。但受疫情影响,作为金秀瑶族自治县主要经济作物的柑橘近年来受价格波动影响,鲜果多以平价售卖,经济效益直线下降。面对此情况,其下属村落多以种植其他经济作物,诸如茶叶、竹笋来弥补柑橘效益下降所带来的部分损失。但市场机制下信息的不对等性以及盲目性,往往使这样脆弱的弥补机制并不能从根源上解决问题。假若弥补性的作物经济效益也受到市场价格波动的影响,此时又需增加或改变作物品种,长期以往只会致使种植作物的种类增加,种植精力分散,重点发展方向不明晰。不仅不利于支柱性作物的发展与壮大,还会让本就不完备的产业链条愈发紊乱与脆弱。

(三)产业品牌建设滞后于产业发展

农产品从种植到推向市场,都会面临激烈的迅速被同质化的风险。目前,金秀瑶族自治县农产品存在着两大短板:加工能力不强以及品牌知名度低。大部分农产品成熟之后直接外售,仅限于满足初加工,精深加工率普遍较低,致使产品丰收不增收现象相对普遍。柑橘作为金秀瑶族自治县大力发展的产业,虽然曾给农民们带来了丰厚的回报,但是随着市场环境的演变,在种植柑橘面积高达800多万亩的广西。对比而言,金秀瑶族自治县所种植的柑橘无论是从数量、质量,还是从产品知名度而言都不具备比较优势。面对如此情况,为尽可能收回种植成本,降低损失,只能任由收购商压价。产业品牌建设与产业发展速率不匹配,已然成为制约金秀瑶族自治县乡村产业可持续发展的一大障碍。

(四)务农人员老龄化严重

通过实地走访调研,了解到金秀瑶族自治县大部分村落主要由老人从事农业生产活动,青年人大多选择外出务工,仅一小部分壮年劳动力在家务农。进城打工对于青壮年劳动力明码标价,多劳多得的分配原则给务工人员带来了相对丰厚的直接的劳动报酬。对比于农业对劳动力要素的回报过低的现状,因此即使回到农村,青年人仍不愿意把较高价格的劳动要素用在低收益的农业上,只能另谋出路。产业要发展、乡村要振兴,这一切的主体只能依赖于“人”,只有依靠青壮年劳动力的参与和带动,才有可能解决农村发展不充分、公共服务体系不完善、扶贫产业发展陷入困境的问题。如果迟迟不改变这一局面,年轻人无论是出于自愿还是被迫都只能选择进城发展,致使青年劳动力大量流失。如此只会让村庄人口老龄化、空心化问题愈来愈严重,随之出现的“老龄村”、“空心村”大肆增加的同时,还会让乡村自身的发展每况愈下。

三、解决措施

(一)结合地域特色,制定产业规划,明晰产业定位

从县政府的层面出发,要想在各民族中药概念(蒙药、苗药、藏药等)发展日益火热的环境下,切实突出瑶药的特色及其优势。一方面需要针对不同的乡镇制定各自明晰的产业规划,在不同乡镇分散种植不同的中药材,集中精力重点发展具有地域特色的中药材,致力于提高产品质量、打响产业品牌的同时,针对有潜在需求的目标群体,在种植特色中药材的基础上,加强对产品的科研投入,产出可用具体量化标准阐述药效的瑶族特色中成药,赢得口碑的同时,打开潜在市场份额。另一方面需要进一步加速农业与互联网行业的产业融合发展,将具有地域特色的中药材、中成药的产品宣传与互联网媒介相结合,打造县级网络传播账号,让金秀瑶族自治县被熟络的同时,让广大人民群众认识瑶药、了解瑶药,以此打通电商渠道,在方便有购买倾向的用户之余,强化瑶药的市场影响力,明确自身的市场定位。

(二)加强跨村落合作发展,重点发展支柱性产业

经过先前几年的发展,柑橘在金秀瑶族自治县已经拥有了相对成熟的种植经验与种植技术。在此条件下,针对柑橘经济效益直线下降的现状,一方面需要减少种植作物的门类,集中精力用于柑橘品质的提高以及新品种的培育,以此打开新的销售市场,提高产品的竞争优势。另一方面驻村书记及其村委会可以与临近的、有共同产业种植背景的乡(村)镇开展跨村落合作,在提高经济作物的抗风险能力的同时,充分发挥规模效应所带来的产业优势。并在此基础上适当延长产业链条,开发出新的衍生产品,提高产品附加值。或提高鲜果的冷藏保鲜技术,开拓新的销售渠道(直接与需求厂商对接),并与厂商形成稳定的战略合作关系,摆脱原先只销售初级农产品的不利局面,以此提高经济效益,并尽可能减少市场短期波动经济效益的影响。

(三)打造“县政府+村委会”的区域产业品牌培育模式

随着人民消费水平的提高,品牌效益区别于过往只依赖数量、价格获得优势的传统销售模式,正凭借其对产业传播的独特建构占据着极大的市场份额。农产品要想走出农田,走进市场,获得丰厚的产业回报,就必须要塑造区域性的产业品牌。遵循农产品加工制品“优质化、特色化”发展思路,一方面县委政府应当充分挖掘农产品特性,通过制定区域性优惠政策,大力引进资本、人才、技术等生产要素。同时将产品与区域特色相结合丰富农产品的文化内涵,通过对外部包装的转化、升级,进而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从宏观层面为产品向中高端市场进军奠定基础。同时各乡(村)委应根据自身特色的自然禀赋条件,融合当地风土人情切实推动产业品牌建设,重点加强对竹笋、八角、中草药、茶叶等农产品资源进行综合开发利用,适时适当地推进与本土企业的合作,促进产业向集群化、基地化以及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的方向发展,从产品的品控、服务、流通以及客户体验为立足点 做好全方位的服务。

(四)培育乡土情怀,加强人才建设

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中指出:要看的见、望的见水、记得住乡愁。乡愁不仅是个人铭记历史的精神坐标,更是联系个人与家乡的精神纽带。只有留得住乡愁,才能留得住人。只有留得住人,才能为产业发展、乡村振兴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一方面乡镇(村)委会应大力发展具有明显地域元素的物质文化,通过打造浓厚的乡愁氛围留住更多进城务工人员,保证青壮年劳动力供给的充足。但仅靠留得住劳动力是远远不够的,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强调: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人才匮乏,一直是影响和制约农业农村发展的突出瓶颈,也削弱了乡村振兴的基础。“人才”作为乡村发展中的核心要素,加强乡村人才培育与引进是实现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中之重,而县政府作为切实推动乡村发展的落实者,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其一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创新乡村人才培养使用机制,大力实施农村本土人才培养计划,引导外出农民工、大学毕业生返乡创业创新,鼓励退休人员参与到产业的产业建设中来。其二强化农村队伍建设。以第一书记为抓手,继续完善干部驻村制度,大力推进乡镇干部队伍建设、村“两委”班子建设、乡村干部培训以及党员队伍建设,培养造就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其三出台和完善创业扶持奖励制度。对回乡创业人才在政策、资金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并探索开展农民及返乡人员创新创业培训班,切实提高农村创新创业人员文化水平和专业知识,促进人才本土化。

四、小结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扶贫政策经历了从“输血式”扶贫到“造血式”扶貧,再到新时代的“精准扶贫”的转变,开拓出了符合当代中国国情的扶贫之路。现阶段我国如期消除了绝对贫困和区域性整体贫困,迎来了后精准扶贫时代。而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加快乡村产业振兴成为当前我国工作的重中之重。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产业扶贫作为一种内生发展机制,仍是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推动我国广大民族农村地区产业扶贫项目发展的核心力量。广西作为曾经脱贫攻坚的主战场,在农村产业扶贫项目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往往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因此在针对特定主体提出解决建议的同时。希望有关主体更加注重实际,因地制宜地培育农村特色产业,并将科学技术与农业发展结合起来,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完善乡村人才振兴体系,矢志不渝地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村产业发展的可持续道路,奋力实现乡村振兴的远大蓝图。

参考文献:

[1].坚持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中国民族报.

[2].2018年9月21,习近平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八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3].秦洪军,陈雨.精准扶贫视角下中国农业保险发展研究——基于美国与印度农业保险发展的比较与启示[J].农村金融研究,2019(09):65-70.

[4].庞庆明,周方.产业扶贫时代意义、内在矛盾及其保障体系构建[J].贵州社会科学,2019(01):149-153.

[5].刘锦洪,王嘉宁,刘雨晴,苏冠峰.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产业扶贫问题研究——以陕西省Y县为例[J].农村经济与科技,2020,31(19):135-136.

[6].陈华.加强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 巩固提升广西脱贫攻坚成果[J].桂海论丛,2020,36(04):61-66.

[7].王新颖.新中国70年扶贫历程、实践创新及重大意义[J].未来与发展,2020,44(08):1-6.

[8].孟庆军,苗吉祥.“大扶贫”政策扶持下中国农业保险扶贫效率研究[J].湖北农业科学,2020,59(11):175-179.

[9].刘宇琼,余少祥.国外扶贫立法模式评析与中国的路径选择[J].国外社会科学,2020(06):93-104.

[10].金正波,杨文明.扶贫产业怎样实现可持续发展[J].决策探索,2020(08):72-73.

[11].梁健,张小虎.分类治理:乡村振兴视域下贫困治理新机制探索——基于西部C村的实证研究[J/OL].兰州学刊:1-15[2021-04-03].

[12].刘红岩.中国产业扶贫的减贫逻辑和实践路径[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36(01):156-167+205.

[13].杨智.西北欠发达地区村庄“空心化”治理路径分析——基于甘肃省平凉市灵台县Y镇的调查[J].江苏海洋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19(01):131-140.

[14].赵秋霞.乡村振兴背景下广西少数民族边境地区扶贫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研究——以大新县为例[J].当代农村财经,2021(06):27-32.

[15].王建朋,李刚,杨频萍,徐浩方. “拴心留人”,是乡村振兴的关键[N]. 新华日报,2021-08-04(007).

[16].原贺贺.产业扶贫中的基层治理逻辑解读[J].江西社会科学,2021,41(01):215-226.

作者:黄柯

第2篇:辽宁省扶贫开发调研报告

为了解辽宁省2000年以来的扶贫开发工作和贯彻落实25号文件精神情况,总结阜新国家扶贫改革试验区经验,7月27日-30日,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范小建率调研组赴辽宁省进行了为期4天的调研。

调研基本情况和总体评价

调研组在省级层面进行了比较充分的座谈讨论,并选取了国家扶贫改革试验区阜新市的彰武和阜蒙两县,赴6个乡镇的6个村、合作社以及农户家中了解情况,考察了扶贫移民搬迁、产业扶贫、“集团帮村”、互助资金、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创新等5种扶贫方式,召开3次座谈会,在以往调研的基础上,对辽宁省及试验区的扶贫工作进展情况有了新的理解和认识。

总体来看,2000年以来特别是中央扶贫工作会议以来,辽宁省委省政府对扶贫开发工作高度重视、自主推进、大胆创新,积累了一些成功的经验,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成效,扶贫标准逐步提高,帮扶力度不断加大,瞄准机制日趋完善,贫困人口大幅减少,考核工作成效显著。辽宁省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00年的2356元增长到2013年的10523元,年均增长628元,年均增速12.2%,增速快于全国同期1.1个百分点,累计减少贫困人口589.7万人。中办发25号文件下发以后,辽宁省结合本省实际,制定印发了《关于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实施方案》和《关于向贫困村选派驻村工作队的实施意见》,各项工作正在扎实推进。

辽宁省扶贫工作的几个特色

与东部其它省市一样,2000年以后辽宁省的扶贫工作整体上从消除绝对贫困逐步转向缓解相对贫困,当前的扶贫标准为农民纯收入3200元(2010年不变价)。新标准的依据主要有两条,一是新标准占上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的1/3左右,二是新标准之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占全省农村人口的15%左右。

除此之外,近年来辽宁省扶贫开发的以下做法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我们认为,对目前各地创新扶贫工作体制机制有一定借鉴意义。

(一)注重扶贫开发工作考核

2009年6月,辽宁省政府开始组织对市级政府的绩效考评。在此过程中,他们将扶贫开发工作作为重要考核内容,虽然不是直接对贫困县考核,但起到了对县级考核的作用。

为了开展这项工作,辽宁省成立了省政府绩效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由省长任组长,常务副省长任副组长,办公室设在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具体工作由人社厅和有关部门共同组织。政府绩效考评设综合排名奖、重点工作优胜奖和晋位突出奖三个奖项,省委组织部将年度政府绩效考核成绩作为各市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辽宁省十大民生工程之一,扶贫开发工作始终是考核的主要内容之一。根据考核方案,省扶贫办结合省委省政府的工作部署和国务院扶贫办的年度工作安排,按照指标简明、重点突出的原则,选择几项牵动全局的关键性指标进行考核。2014年主要考核年度减贫目标实现情况、建档立卡和信息化建设、扶贫项目资金管理、专项扶贫与工作规范等。各市的考核结果要同时上报省政府考核办和扶贫办,并由扶贫办提出初评意见。能否获得优胜奖,对各市领导班子及领导干部个人影响很大。近年来,全省每年都有5-7个市获得扶贫重点工作优胜奖,这对推动各地高度重视扶贫工作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加强扶贫统计监测

为了强化扶贫瞄准工作,这些年辽宁省扶贫办陆续在省办自身、3个地级市、10个重点县设立了扶贫统计监测中心,开展建档立卡、统计监测和信息化管理,其数据得到省统计局的认可,为精准扶贫奠定了坚实基础。

2010年,辽宁省在彰武县、北票市开展了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试点工作,对扶贫户、扶贫低保户、低保户和五保户进行了贫困识别和建档立卡,此后又逐步扩大试点规模。为了做好“两项制度”有效衔接的数据统计和监测,省扶贫办正式成立了扶贫统计监测中心,人员编制15名,属财政全额拨款事业单位。

由于有了专门机构、人员和经费,2012年辽宁省高质量地完成了全省农村扶贫统计监测任务,人均纯收入3200元以下的314万贫困人口全面完成建档立卡,其中还包括人均纯收入在2200元以下的128万贫困人口。有了这个基础,2014年省定贫困村和国家扶贫标准以下126万贫困人口的建档立卡工作进行得就比较顺利。

(三)加强扶贫资金监管

辽宁省2009年已将扶贫资金管理权限下放到县,扶贫资金年初一次切块下达,实行县级财政专账管理,封闭运行。省扶贫办每年管理着3.5亿元左右的中央和省级财政扶贫资金,同时还负责有关部门和各级扶贫资金的统计汇总、综合分析和审计监督。

为了适应“权限下放,加强监管”的要求,2009年5月,辽宁省扶贫办在全办只有15名编制的情况下,增设了扶贫资金监管处,编制5名。主要职能为:负责扶贫资金管理制度的拟定、监督管理扶贫资金使用、监督检查政策措施落实情况、组织扶贫开发绩效考评。

扶贫资金监管处设置以来,省扶贫办完善了一系列管理制度和办法,使扶贫资金使用管理逐步制度化、规范化和法制化。在项目管理上,在县一级建立项目库,实行竞争立项,扶贫项目首先由村民代表大会商议,民主确定,然后按照“县申请、市评定、省备案”的方式,确定项目实施单位。

在扶贫资金管理中,坚持“资金跟着项目走,项目落到贫困户”,实行扶贫项目、资金、措施、效益“四到户”。在此基础上,为提高效益和防止跑冒滴漏,再进一步加强公告公示,督查检查和绩效考评。基层干部群众普遍反映,扶贫资金项目管理权限下放,一是基层再不用到省里跑资金、跑项目了;二是资金分配更加公开透明了;三是扶贫项目安排更贴近老百姓需要,是会干、能干的项目了。

(四)积极开展扶贫小额信贷

辽宁省作为东部省区,中央专项财政扶贫资金的支持力度比较小,多年来变化不大。为了弥补财政扶贫资金的不足,辽宁省一方面积极加大地方财政支持力度,另一方面充分挖掘金融扶贫的潜力。2005年辽宁省引进中国扶贫基金会中和农信小额信贷项目,探索出了一条由政府与非政府组织合作实施扶贫开发的新路子,同时也对农村金融服务体制创新进行了有益尝试,提升了农村金融服务的质量。

中和农信扶贫小额信贷的主要做法是由省扶贫办和中国扶贫基金会中和农信公司在项目县共同设立小额信贷机构——农户自立服务中心(以下简称“中心”)。中心负责实施农户小额信贷项目,县扶贫办主要负责监督。中心的工作人员全部在当地聘任,除少数高层管理人员外,与公务人员一律不得交叉任职。为了降低成本,业务人员从严控制,在乡一级不设工作站,由中心业务人员直接面对农户开展工作。贷款户获得贷款要实行几户联保,首次贷款有比较严格的规模限制,一般在5000元左右,贷款利息高于信用社水平。为了保证农户的贷款需求,中心始终坚持百分之百入户调查,百分之百电话回访,送款上门、收款到户,为农户提供优质便捷的小额信贷服务。

目前,辽宁省投入扶贫资金8200万元,中国扶贫基金会投入本金3.06亿元。截至2013年12月31日,中和农信小额信贷扶贫项目在辽宁省已覆盖21个县,457个乡镇,4222个行政村,15.71万户。近十年来,项目累计发放农户小额信贷26.6万笔、21.5亿元,贷款余额4亿元,占中和农信全国贷款余额的1/3,近53.1万贫困人口从中受益。77%的农户贷款从事种植业和养殖业,12%的农户贷款从事小商贸,8%的农户贷款从事服务业,3%的农户贷款从事其他行业。

在大力开展中和农信小额信贷的同时,辽宁省还积极开展贫困村互助资金的工作。全省有882个贫困村开展了互助资金扶贫试点,参与贫困农户7.13万户。到2013年底,互助资金总规模达3.04亿元,累计发放借款10.13万次、6.45亿元,其中贫困户5.59亿元。这两项业务的开展,对弥补财政专项资金不足,调动贫困群众自力更生的积极性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阜新扶贫改革试验区的主要做法和经验

阜新市是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批准设立的三个“全国扶贫改革试验区”之一,是辽宁省发展最落后的地区之一,经济总量小、产业水平低、资源枯竭、生态脆弱。全市常住人口182万,其中少数民族人口29.8万,按省定标准,贫困人口19.2万。所辖阜蒙、彰武两县都是全国重要商品粮基地和畜牧业基地,但基础设施薄弱,公共服务滞后,农业产业化水平低,发展生产资金不足,农业经营体制不活是制约其发展和减贫的瓶颈因素。因此,辽宁省将阜新扶贫改革试验区的主要任务定位为以下五个方面:全面提升产业化扶贫水平,统筹推进城乡社会发展,形成完整生态扶贫产业链,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全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扶贫改革试验区设立一年来,阜新加快扶贫开发体制机制创新,在以下几个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创新农业生产经营体制

阜新人均耕地6.7亩,居全省第一位。近年来,农村青壮劳动力大量外流,老弱病残滞留,谁来种地,怎样种好地的矛盾已十分突出。创新农业生产经营体系,通过土地的适度规模经营,实现集约化、规模化,对阜新农村经济发展和贫困人口脱贫致富,无疑是一条有效途径。

2014年,全市土地流转面积达156万亩,占家庭承包面积的30%,比上年增长83.5%;种粮大户230户,比上年增长215户;家庭农场82个,比上年增长36.67%;合作社2890家,比上年增长21.73%,带动农户15万户,比上年增长185.71%;农业企业20家,比上年增长185.71%。围绕着怎么种好地和发展现代农业来创新农业生产经营体系,是形势发展的需要,也对政府加强引导和规范提出了新的要求。

在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阜新市于2013年底启动实施了“200万亩现代农业示范带建设工程”,计划利用4年时间,覆盖两县五区47个乡镇、455个行政村、85.7万人。安排部分财政投资项目直接投向符合条件的新型生产经营主体,并以此带动周边农户的发展,是他们进行的一种尝试。

阜新丰泽农业有限责任公司于2010年5月在阜蒙县富荣镇成立,采用“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管理模式,将小农户组织起来,现已成为树莓产品生产、加工、储存、销售一体化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共种植树莓1015亩,带动当地贫困农户520户。2013年,市扶贫办将该企业申报成为省级扶贫龙头企业。2014年,将该企业树莓基地确定为省产业扶贫示范项目,可获省财政专项扶贫资金100万元。市农业部门结合沈阜200万亩现代农业示范带建设,帮助企业解决水、电、路、井、架材等基础设施建设。

阜蒙县于寺镇关营子村通过土地集约化和规模化经营,借助“集团帮村”扶贫开发项目的实施,采取承包、代耕和入股三种方式,共流转耕地2万亩,一部分向大户集中,一部分实现了合作社经营。土地流转之后,一些强壮劳力就近或外出打工,促进了劳动力转移;大棚种植、畜牧养殖(羊)以及烤烟种植的合作经营,吸纳全村390户劳动力,日均工资在100元以上,目前全村农民年人均纯收入达到2万元。

(二)构建多层次农村金融体系

阜新扶贫改革试验区力求合理利用多个金融主体的资金,引导金融资本投向扶贫开发,建立面向贫困户、新型农业经营组织、龙头企业等主体的多层次支农惠农金融服务体系和信用体系。他们设计了“互助资金和小额信贷瞄准贫困户,‘政银保’服务于新型农业经营组织和龙头企业”的金融服务模式。

一是互助资金。阜新市彰武县火石岭子村共有社员756户、2676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65户、526人。2013年成立扶贫资金互助社,县扶贫局投入20万元,入社社员74户,除少数村干部,其余都是贫困户,有40户从互助社借款受益。到2014年,在县扶贫局进一步支持下,本金扩大到55万元,互助社社员发展到98户,发放借款59万元,户均借款5000元,主要发展特色养殖项目。借款和回收由理事会负责,除实行农户担保,还采取林权证、种粮补贴存折抵押等形式,账务由乡经管站代管,资金存储于乡信用社。这种抵押形式和分权管理的体制保证了互助资金的安全运营。

二是小额信贷。阜蒙县农户自立服务中心是由中国扶贫基金会与扶贫办共同设立的小额信贷机构,注册于2008年12月。5年来,向全县15249户农户发放小额贷款15249笔、12341.75万元,户均贷款8000元,贷款回收率100%。截至今年,覆盖了全县35个乡镇和70%的行政村。2013年发放小额贷款3580.25万元,比上年增加640.75万元。

三是“政银保”。2014年6月,阜新市制定出台了《阜新市“政银保”合作涉农贷款实施办法》,明确为具有阜新户籍的专业大户和在阜新市有关部门登记注册的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事企业等五类主体提供具有一定限额的金融服务。

政府部门主要负责政策制定、首期及后续风险补偿金的出资;合作银行机构按项目需求进行调查评估和贷款管理;合作保险机构提供保证保险(保证保险费率1.7%,借款人意外伤害身故保险费率0.15%)。当单笔贷款发生损失时,合作保险机构承担70%,合作银行机构承担30%;年度赔付总额超过最高限额时,超额部分由合作银行机构承担30%,市“政银保”合作涉农贷款补偿金承担70%。贷款农户将承包土地经营权以及地上附着物使用权,经县土地流转中心作价评估后,“存入”乡镇土地流转市场,并签订《土地委托流转协议书》,作为抵押物。

首期“政银保”风险补偿金额度为500万元,其中市级出资300万元,阜蒙县和彰武县各出资100万元,联席会议办公室统一设专户管理,封闭运行,接受审计部门督查。市、县财政部门在每年年初根据各自行政辖区内补偿金的损失情况按责进行注资,并保持补偿金账户余额不少于500万元。

这种互助资金、小额信贷和“政银保”三位一体的金融服务体系,是对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积极探索,前两种方式已有比较成熟的经验,而“政银保”的方式还没有成熟的经验可寻,其建立的涉农信贷分担机制,还需要地方政府的细心指导和各有关方面的大力支持。

(三)“集团帮村”带动整村脱贫

阜新市共有197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其中有一部分贫困村相对困难,需要加大扶持力度。从2013年起,市委市政府决定,将试验区中阜蒙县、彰武县、清河门区的16个重点贫困村定为“集团帮村”工程项目村。“集团帮村”是指由多个政府部门和企业构成一个帮扶集团,对重点贫困村集中力量给予大规模帮扶。目标是到2015年末,项目村主导产业形成规模、基础设施明显改善、社会事业全面发展、村容村貌整洁靓丽、贫困人口稳定脱贫、基层组织领导发展和服务群众能力显著提高。重点任务是以村为单位,推动产业发展,危房改造和扶贫移民,道路建设、生产、生活用水、基本农田和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教育、文化、卫生、环境等公共服务发展,贫困学生助学和劳动力技能培训。

阜蒙县国华乡两家子村2013年农村人均纯收入为3100元,是全市重点贫困村之一。两家子村于2013年9月被列为“集团帮村”工程项目村。集团帮扶单位由市农委牵头,市高新区、市科技局、市人防办包乡带村,帮扶企业包括辽宁大金钢结构工程(集团)有限公司、阜新浩博工贸有限公司、阜新维远食品科技有限公司,配合部门包括市直涉农相关部门、阜蒙县委、县政府。项目规划利用两年时间建成1200亩精品葡萄园区,全村人均收入在现有基础上增加16000元。由省扶贫办筹资25万,市财政配套15万,在完成了前期危房改造、修路和打井等基础设施的基础上,流转农民土地150亩,新建冷棚栽植葡萄6.5万株。同时引入市场机制,在统一建棚、统一品种、统一栽植、统一技术、统一销售的全方位服务体系下,为发展产业提供支撑,提高了项目村整村发展能力,起到试验区的示范作用。同时,该村计划通过“政银保”合作涉农贷款申请贷款资金300万元,缓解冷棚葡萄资金短缺问题,提高扶贫成效。

(四)区域发展和到村到户相结合

中央扶贫工作会议之后,辽宁省没有明确划分过省级贫困片区,这使得像阜新这样相对集中连片的贫困地区,一直缺乏区域性扶贫开发的政策支持。2013年,辽宁省以阜新扶贫改革试验区为契机,将其作为整体欠发达地区,给予诸多政策支持,集中力量,整合资金,予以扶持。

一是加强省直部门政策支持。省政府将阜新试验区建设任务细化为31项,明确33家省直单位对试验区建设给予支持。目前,教育厅明确自2014年起阜新农村寄宿制学校贫困学生生活补助由省以上财政承担;省财政厅已原则同意返还阜新市2013年矿产资源补偿费探矿采矿权使用费及价款2397万元;人民银行沈阳分行为阜新市增加地区法人机构贷款限额4.85亿元、支农再贷款限额4.55亿元、再贴现限额8亿元。

二是对省直部门支持试验区建设工作进行考核。2014年3月,省直机关工委、省扶贫办印发《省(中)直机关2014年定点扶贫工作意见》再次明确,承担支持试验区建设工作任务的33家单位,要根据省政府工作分工精神,制定规划和年度具体实施方案,有目标、有重点、有步骤、有检查地组织实施,并对支持试验区工作情况进行考核。

三是开展“沈阜200万亩现代农业示范带建设工程”,覆盖阜新市建档立卡贫困村和贫困人口总数的67.5%和88%。产业资金投向由原先“以龙头企业带动农户生产”的模式,转向采用针对“产业基地”建设的补贴机制,其中40%用于补贴基地基础设施建设,60%用于补贴农户,带动了10万人发展生产。

阜新扶贫改革试验区的设置,实质上起到了确定重点区域的作用,促进了各项支持政策的出台,弥补了区域瞄准的政策空间,对加快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创造了条件。

对全国扶贫开发工作的启示和建议(摘要)

辽宁省的扶贫工作对于推动全国扶贫工作具有借鉴意义,同时也提出了进一步改革的要求,为此提出以下建议:

(一)借鉴辽宁省在扶贫考核、统计监测与资金监管方面的做法和经验

(二)积极推动改革措施的落实

(三)加强创新农业经营体系的政策规范

第3篇:云南省扶贫开发报告

云南省一直以来都是我国扶贫开发的主战场,是全国贫困人口规模最大、贫困县数量最多的省份,民族贫困、边境贫困凸显,扶贫开发的复杂性、艰巨性较突出。经过三十多年的扶贫开发,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效和经验,但是贫困人口规模大,贫困程度深,发展滞后的现状始终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改变。未来三年,云南省的扶贫开发工作还需要进一步优化产业扶贫,充分调动贫困人口脱贫攻坚的内生动力,建立健全人力资本投资的长效机制,创新扶贫资源统筹整合机制,全面实现脱贫、脱帽、增收三大目标。

云南地处我国的西南边陲,国土面积39.4万平方千米,94%是山区,6%是坝区,平均海拔2000米左右,地势起伏较大,各地海拔高度差距悬殊,与缅甸、老挝、越南毗邻,国境线长达4060公里。云南是我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现有5000人以上的少数民族25个,其中有15个特有民族、16个跨境民族、8个人口较少民族,9个直过民族。①云南省辖16个州市129个县(市区),其中有8个民族自治州、29个民族自治县、25个边境县、88个贫困县。

“十三五”时期是扶贫开发的攻坚克难关键期,云南如何适应新时代要求,不断提高扶贫开发成效、如期完成扶贫开发任务,到2020年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重大政治问题。

本报告系统回顾云南省扶贫开发历程,总结过去数十年云南扶贫开发的做法和经验,分析了未来三年云南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扶贫开发所面临的形势,提出了到2020年实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目标的政策建议。

云南扶贫开发历程

1950年云南解放以来,云南省委、省政府始终把党中央的路线、方针、政策与云南的实际相结合,把解决农村贫困问题作为云南省的重要民生工作。1978年,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尤其是1986年全国实施有计划、有组织、大规模的扶贫开发以来,先后制定并实施了《云南七七扶贫攻坚计划》《云南省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云南省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等中长期扶贫开发规划,有力地推进了扶贫开发进程。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攻坚时期,中央把扶贫开发摆在了治国理政的重要位置,扶贫开发进入了巩固温饱成果、加快脱贫致富、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发展能力、缩小发展差距的新时期。②2014年以来,中央制定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并纳入了“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进行部署,强调“决不让一个少数民族、一个地区掉队。”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报中进一步明确,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決区域性整体贫困”的目标。云南省结合省情,深入贯彻落实中央扶贫开发战略部署,积极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为到2020年全面实现脱贫、脱帽、增收三大目标而奋斗。云南的扶贫开发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

2011年,在几十年扶贫开发工作的基础上,云南颁布实施《云南省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这一阶段,云南省农村扶贫开发分为2011-2013年和2014年以来两个时期,前一个时期是以实施《云南省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简称《云南纲要2》)为主,2014年以来,以着力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为重点,在继续实施《云南纲要2》基础上,制定了一系列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政策措施,印发了《云南脱贫攻坚规划(2016-2020年)》,实行区域扶贫与精准扶贫相结合。

1、2011-2013年的农村扶贫开发阶段。

(1)大幅度上调扶贫标准。2011年末,按照2010年新的贫困标准,比2008年标准提高了80.53%,云南农村贫困人口达到1014万人,贫困发生率达到27.1%。

(2)目标任务的新变化。《云南纲要2》提出,扶贫战略目标从解决温饱、巩固温饱、缩小差距,转变到稳定实现扶贫对象“两不愁、三保障”。

(3)大幅度提高资金投入。2011-2013年三年间,累计投入扶贫资金(不含社会帮扶资金)约305.33亿元,年均投入约101.78亿元,比2001-2010年增加了1.60倍。 其中财政扶贫资金约153.26亿元,年均投入约51.09亿元,比2001-2010年增加了1.80倍,信贷资金年均投入增加了1.43倍。

(4)扶贫重点的新变化。实行贫困人口首扶制度,把着力点放在帮助最困难地区和最困难群众的脱贫发展问题上,继续把少数民族、妇女儿童、有劳动能力残疾人贫困人口帮扶纳入扶贫规划。重点区域以乌蒙山区、石漠化地区、滇西边境山区、藏区4个连片特困地区为主战场,确定了88个贫困县。

(5)政策体系的新变化。完善有利于贫困地区、扶贫对象发展的财税政策、投资政策、金融政策、产业政策、土地政策、生态补偿政策、人才政策,建立各级财政扶贫资金稳定投入增长机制,建立资源税向贫困地区资源产地倾斜的分配制度,建立贫困地区资源开发带动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联结机制,建立健全贫困地区生态补偿机制。

(6)主要措施的新变化。重点突出专项扶贫,整村整乡推进、产业扶贫、易地搬迁扶贫、贫困劳动力培训转移、以工代赈、兴边富民工程、革命老区扶贫开发,积极开展特困区域和群体扶贫试点;着力强化行业扶贫,实施特色优势产业扶贫工程、基础设施扶贫工程、教育文化扶贫工程、公共卫生与人口服务扶贫工程、民生保障扶贫工程、生态建设扶贫工程等;巩固完善社会扶贫,定点扶贫、滇沪对口帮扶合作、企业参与扶贫、扶贫志愿者行动、驻滇部队参与驻地定点扶贫工作,有序开展与非政府组织的合作扶贫。

(7)建立了片区扶贫工作机制。在实行党政一把手负总责、部门领导是行业扶贫第一责任人的扶贫开发工作责任制的基础上,建立了“片长”联系制,省领导分别挂钩四个连片特困地区,形成了“领导小组统筹、省级领导挂片、片长单位协调、行业部门支持、州市全力推进、县抓具体落实、合力扶贫攻坚”的片区工作推进机制。

经过三年的扶贫开发,按照现行贫困标准,云南贫困人口从2010年的1468万人下降到了661万人,③年均减少了269万人,是历史上年均减贫人数最多的时期。

2、2014年以来的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时期。

2014年,云南省委、省政府发布了《关于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实施意见》(简称《云南创新机制意见》),颁布了《云南省农村扶贫开发条例》(简称《云南扶贫条例》)。2015年,省委、省政府先后出台了《关于举全省之力打赢扶贫开发攻坚战的意见》(简称《云南扶贫攻坚意见》)和《关于深入落实党中央国务院脱贫攻坚重大战略部署的决定》(简称《云南脱贫攻坚决定》),并先后出台了几十个精准扶贫配套文件,涉及专项扶贫、行业扶贫和社会扶贫的精准实施、精准管理等各方面。在精准实施《云南纲要2》的基础上,形成了以《云南扶贫条例》、《云南扶贫攻坚意见》和《云南脱贫攻坚决定》为纲的精准扶贫“3+X”政策组合体系,绘制了精准脱贫线路图。2017年,云南省政府发布了《云南省脱贫攻坚规划(2016-2020年)》(简称《云南“十三五”脱贫规划》),对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进行了全面部署。因此,2014年以来,云南扶贫开发全面转入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时期,扶贫对象识别和动态管理、帮扶措施、项目和资金管理、脱贫考核等全过程进一步精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改变和创新了扶贫方式,在治理结构、资源整合、配置和使用、监督和考核等多个方面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④

(1)精准识别扶贫对象。2014年,云南省按照国家扶贫对象识别办法,坚持扶贫开发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有效衔接,遵循“县为单位、规模控制、分级负责、精准识别、动态管理”的原则,对每个贫困人口、贫困户、贫困村、贫困乡(镇)实行建档立卡,建立健全云南省扶贫信息网络平台,对扶贫对象实行动态管理。依据标准和要求,云南省共识别出2013年末建档立卡贫困户196.2万户、贫困人口700.2万人、贫困村4277个、贫困乡476个。2014年末减贫后扶贫对象是159万户、574万人。2015年,云南省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数据库的基础工作完成,建档立卡贫困乡(镇)、贫困村、贫困户、贫困人口的名单、基本情况、致贫原因、开展的重点帮扶工作、帮扶情况等信息全部录入了数据库。为精准帮扶、精准管理、精准考核提供了依据和基础。

(2)精准扶贫战略目标。《云南扶贫攻坚意见》提出,按照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以县为单位分年度制定到村到户扶贫攻坚计划,确保到2020年实现脱贫(全省574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基本消除绝对贫困)、摘帽(分批分期实现88个贫困县全部摘帽,476个贫困乡4277个贫困村出列)、增收(贫困县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到2020年达到10000元以上)三大目标。

(3)创新帮扶方式,完善帮扶政策措施。要求所有扶贫项目、资金和帮扶措施,都要以建档立卡对象为依据,逐乡逐村逐户制定帮扶措施,集中力量进行精准扶持。实施产业扶持、安居建设、基础设施、基本公共服务社会保障、能力素质提升、金融支持六个到村到户,实施基础设施改善、特色产业培育、劳动力转移就业、移民新村建设、社会保障和社会事业发展、整乡整村整体推进、人口较少民族整族帮扶、生态建设八大工程。并不断尝试和推进资产收益扶贫、光伏扶贫、电商扶贫等新型扶贫方式。

(4)改革和完善扶贫资金项目的管理机制,实施涉农资金整合。建立健全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稳定增长机制、以结果为导向的资金竞争性分配机制、资金拨付和精准使用机制。改革资金拨付、使用和项目审批制度,全面实行资金、项目、权利、责任“四到县”制度。进一步完善扶贫资金监管机制。

(5)创新和完善了精准扶贫工作管理机制和运行机制。建立健全了贫困县党政领导干部考核评价机制,把贫困人口变化率、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及增长率、农民人均纯收入及增长率等作为重要指标,纳入州(市)、县(市、区)領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以及云南省县域经济发展争先进位评价体系,制定了贫困县、村和农户的动态退出机制,明确了退出标准、程序和时间表。

(6)创新社会参与机制。2015年以来,云南省启动并不断完善“挂包帮”“转走访”工作,建立健全了“领导挂点、部门包村、干部帮户”定点挂钩扶贫工作长效机制。2016年扩大了沪滇对口帮扶范围、增加了滇粤对口帮扶,社会扶贫的广度和深度进一步增加,扶持资金大幅度提高,按照精准扶贫的要求进一步完善了社会扶贫的帮扶重点和方式。

2014年到2017年,云南省扶贫资金大幅度增长,累计投入扶贫资金(不含社会帮扶资金)约808.53亿元,年均投入约202.13亿元,比2011-2013年增加了1倍。 其中财政扶贫资金约380.53亿元,年均投入约95.13亿元,比2011-2013年增加了86.22%,信贷资金年均投入增加了1.11倍,均创历史新高。

云南扶贫开发的主要做法和经验

(一)主要做法

1、强化财政扶贫资金投入的稳定增长,不断拓宽扶贫资金投入渠道

据不完全统计,1980年到2017年三十八年间,云南省累计投入各级财政扶贫资金900多亿元,从1980年的0.5亿元增加到了2017年的130多亿元,增长了259倍。1980-2017年中央财政从0.5亿元增加到71.75亿元,增加了142.5倍。云南省级财政从1986年开始安排专项扶贫资金,1986-2017年从0.16亿元增加到46亿元,增加了286.5倍。

分阶段看,从1986年实施大规模扶贫开始,各级财政扶贫资金快速增长,尤其是2014年实施精准扶贫以来,建立了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稳定增长机制,各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投入持续大幅度增长,屡创历史新高。1986-2017年三十一年间,年均财政扶贫资金从1986-1993年的5.02亿元增加到了2014-2017年的95.13亿元,增长了17.95倍,详见图2。2011-2017年七年间,云南省财政专项扶贫资金从38.84亿元增加到了130多亿元,年均增长22.36%,其中,中央财政扶贫资金从25.16亿元增长到了71.75亿元,年均增长19.09%;省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从8亿元增加到了46亿元,年均增长33.82%,仅2014-2017年四年年均增长达到48.74%。各州(市)、县(市区)财政不断加大扶贫资金投入的同时,积极整合涉农资金,用于贫困乡村、贫困户和贫困人口的脱贫攻坚,2016年,云南省88个贫困县整合涉农资金达236亿元。

在财政扶贫专项资金外,中央还对云南贫困地区投入兴边富民转移支付资金、国债资金、以工代赈资金等扶贫资金,云南省也投入地方债券资金用于扶贫开发。此外,云南省还投入信贷扶贫资金约1000亿元,滇沪对口帮扶资金42.07亿元,滇粤对口帮扶资金3亿多元,中央机关企事业单位、省级机关企事业单位定点挂钩扶贫、社会组织和外资扶贫还投入了大量帮扶资金。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提供了有效支撑。

2、着力改善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

改善水、电、路、广播电视网络、通讯等基础设施和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一直都是云南扶贫开发的重要任务,也是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脱贫致富的重要基础。主要是通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的规划和资金向贫困县倾斜,在贫困县实施交通、水利、农田、能源、通讯、学校、乡镇卫生室、村级卫生院等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提升教育、卫生公共服务水平的专项扶贫计划或规划,不断改善了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1986以来,云南省以稳定解决贫困群众温饱和有稳定经济收入来源为目标,财政扶贫资金的80%以上用于改善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外来资金的绝大部分基本用于改善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在专项扶贫开发中,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以工代赈项目和整乡整村推进项目主要起到了改善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作用。

(1)基础设施建设

1986年以来,云南省投入大量财政扶贫资金和部分扶贫专项贴息贷款,着力加强贫困地区水利和水电建设、乡村公路建设、基本农田(地)、通讯、学校、乡镇卫生院、村级卫生室等基础设施建设。1996年,从省到506个扶贫攻坚乡都制定了“改土、治水、办电、修路、绿色”五项脱贫工程计划, 2001年以后,《云南扶贫纲要1》《云南扶贫纲要2》《云南脱贫攻坚规划(2016-2020年)》中都把基础设施建设作为重要内容,不断拓展基础设施建设内容、提高建设标准,贫困村退出9项标准中有8项是基础设施建设,包括了道路硬化到村、通动力电、通广播电视、通网络宽带、饮水有保障、卫生室建设达标、有公共活动场所、适龄儿童有学上,每一项标准都有详细的指标要求。因此2001年以来,尤其是2014年实施精准扶贫以后,各级政府投入了大量的财政扶贫资金、信贷资金,并整合相关部门的资金,着力建设乡村道路、标准化乡村卫生院(室)、乡村中小学校、改造农村电网、建设广播电视和网络宽带、建设安全饮用水设施、村组公共活动场所、基本农田等基础设施建设。另外,以工代赈项目1984年开始实施,中央财政专项资金,省级财政配套,1984-2017年累计投入约105亿元,在云南贫困地区修建了大量的中小型水利、县乡村公路、基本农田、学校、卫生院(室),实施大量江河治理和水毁工程恢复、绿色希望工程等。

(2)整村推进增强了贫困村综合发展能力

1999年,借鉴上海对口帮扶云南建设温饱试点村的经验,云南省针对部分基础条件较差、发展缓慢和部分特困农户居住条件简陋的行政村,实施温饱村建设,推行“安居+温饱+社区发展”的扶贫方式,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和特困户居住条件、发展与温饱相关的、见效快的种养殖业,累计投入7800万元,涉及16个州市117个县495个行政村。2001年以来,整村推进项目成为云南扶贫开发的主要方式之一,2016年财政扶贫实行资金、项目、任务和责任 “四到县”,实施精准扶贫“五个一批”以后,不再设整村推进项目,但是在实施基础设施建设时仍然以自然村为单元整村实施。2001-2015年,按照《云南扶贫纲要1》、《云南扶贫纲要2》的要求,云南省实施了以贫困行政村或自然村为单元的整村推进项目,对贫困行政村或自然村,实施多元化(省州市、上海对口帮扶、中央和省级机关定点帮扶、外资项目、非公企业,投资渠道多元化,补助资金多元化)、大范围(整村推进项目覆盖了全省16个州市129个县)、高起点(实现贫困村的全方位发展)、强措施(村级规划为平台整合资源)的帮扶,实行综合开发,力求水、电、路、田、林综合治理,产业、教育、文化、卫生和社会保障体系共同发展,达到脱贫致富目标。十五年间累计投入各类扶贫资金约160亿元,完成4878个行政村、2.53万个自然村的整村推进,显著改善贫困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

(3)整乡推进促进了贫困乡镇跨越发展

整乡推进扶贫模式是云南创新的一种扶贫方式,是以贫困乡为单元,以自然村为主战场,以贫困农户为帮扶对象,以增加贫困群众收入、基本消除贫困、构建和谐为目标,以资源大整合、社会大参与、群众大发动、连片大开发为主要方式,统筹规划、整体推进、集中力量、重点突破、综合开发。实践证明,这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模式,已经成功实施了贫困人口的综合扶贫开发。2001年以后根据《云南扶贫纲要1》,实施了100个特困民族乡和100个边境民族贫困乡的扶贫,为后来创新的实施整乡推进扶贫模式提供了有益的经验。2009年5月开始组织实施整乡推进试点项目,实行一次规划、二年实施、第三年检查验收,每乡(镇)投入省级以上财政扶贫资金600万元。2011年《云南扶贫纲要2》把整乡推进作为重要的扶贫措施,每乡镇投入省级财政扶贫资金增加到2000万元,并要求县级每个乡镇整合资金达到1亿元以上。项目规划围绕产业扶贫、基础设施、社会事业、生态能源建设、科技推广、民生保障和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等七大类建设项目。到2015年,云南省累计投入各类扶贫扶贫资金约250多亿元,实施整乡推进项目涉及16个州市262个乡镇,显著改善了贫困乡镇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

3、不断提高贫困人口的自我发展能力

主要是通过改善贫困人口的生产生活条件、提高贫困人口获得金融贷款的机会、发展到户增收产业、培训劳动力转移就业、强化教育扶贫和健康扶贫等扶贫方式,帮助贫困人口提高自我发展能力。

(1)安居工程建设保障了贫困农户有安全稳固住房

1998年,云南省把解决部分居住条件简陋状况特困农户的安居问题作为扶贫开发的重要内容,并结合温饱村建设、易地搬迁扶贫等项目,到2000年解决了1万多户特困户的安居问题。2001-2010年十年间,云南省针对贫困地区200多万农户开展了茅草房改造工程、地震民居安全工程、农村危房改造工程、村容村貌整治、易地搬迁扶贫、工程移民搬迁、游牧民定居等不同形式、不同标准的新农村建设。其中,2003年以来,累计投入财政专项扶贫资金14.54亿元,对125个县(市、区)1726个乡(镇)9180個村委会5.5万个村民小组40.25万特困农户实施了破烂茅草房改造,并结合整村推进、以工代赈扶贫开发,改造了3.3万户,实现了贫困群众世代期盼的安居夙愿,被贫困群众称为“第三次解放”。2011年《云南扶贫开发纲要2》提出到2020年消除农村危房和人畜共居住房的目标,《云南脱贫攻坚规划(2016-2020年)》中把有安全稳固住房作为贫困户脱贫的标准之一。到2015年,云南省实施扶贫安居工程14.6万户。2016年以来,各地按照标准对所有农户的住房进行排查,按照政策要求和标准,全面实施农村危房改造工程,并结合易地搬迁扶贫,对农村C、D级危房逐年进行改造或拆除重建,为无房户建设安全稳固住房。2013-2016年,云南省共投入中央和省级补助资金163.58亿元,实施农村危房改造169.72万户。

(2)易地搬迁扶贫提高了丧失生存条件贫困农民的自我发展能力

易地搬迁扶贫是对基本丧失生存条件的地区的农户实施的一项特殊扶贫措施。1997年,云南省开始启动易地开发扶贫试点。1999年,在云南省开始全面启动,确定了移民人均补助标准是“县内转移安置3000元,跨地州转移安置6000元,其中,貧困县省级补助70%,非贫困县省级补助60%,其余由地县配套。截至2001年底,16个地州近80个县实施了易地扶贫,共投资无偿资金8.51亿元,投入扶贫信贷资金3亿元,共转移安置特困人口18.2万人,还完成了1.5万人易地扶贫劳务输出。2002年,《云南扶贫开发纲要1》把易地开发扶贫作为重要的扶贫措施,提高了移民人均补助标准为“跨地州转移安置8000元,州内跨县转移安置6000元,县内转移不少于5000元” ,这一标准一直实施到2011年;安置类型分为县内转移安置、地(州、市)内跨县转移安置、跨地(州、市)转移安置等三类;安置方式主要是大规模集中安置、小规模分散安置、插花分散安置三种方式。2005年,易地开发扶贫作为一项特殊扶贫政策继续加大实施力度,采取财政扶贫资金与以工代赈资金相结合的形式,按照就地、就近、小规模集中和插花安置为主的原则进行转移安置,以县内转移安置为主,严格控制跨地(州、市)转移安置。2010年,云南省重新修订下发了《云南省易地开发扶贫项目管理暂行办法》等,不断完善有关规章制度,规范了易地扶贫开发的项目和资金管理,明确了搬迁对象、补助标准、项目建设规范及搬迁后贫困农户的户籍、土地调整等各项保护搬迁贫困群众权益的政策。2001-2010年十年间, 16个州(市)115个县(市、区)共转移安置贫困群众64.66万人,经调查统计,搬迁到安置区两年以上的移民,有超过90%已基本解决了温饱,部分实现了小康,搬迁到安置区不足两年的人口,一部分当年就解决了温饱。

2012年以来,云南省加大易地搬迁力度完善政策措施,强化工作力度,提高财政专项扶贫资金人均补助标准,各级政府统筹整合以工代赈、人畜饮水、农业综合开发、农村公路、农村沼气、农网改造、土地整治等多种项目资金集中攻坚,易地扶贫搬迁与实行退耕还林还草等生态修复工程相结合,以产业扶贫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作为重要抓手,帮助搬迁群众走出深山、进城入镇。“十二五”时期,云南省共投入易地扶贫搬迁资金76亿元,累计搬迁40余万人。

易地搬迁扶贫实施了“五结合”:一是与其他扶贫举措相结合,与基础设施建设、教育扶贫、卫生扶贫、社会扶贫、小额信贷扶贫和外资扶贫相结合;二是与推进农业产业化相结合;三是与培育区域支柱产业相结合;四是与推进城镇化相结合;五是与生态保护相结合。搬迁农户安置地实现了通公路、通电、通安全饮用水、通广播电视、宽带网络及通讯,有文化活动场所“六通一有”,生产生活条件得以改善,搬迁农户基本实现“搬得出、稳得住、能脱贫、有发展”。

(3)产业扶贫有效实现了贫困农民稳定增收

产业扶贫就是通过支持贫困地区依托资源优势,开发当地优势、特色产业来带动贫困人口脱贫和致富的扶贫模式。1986年以来,各级政府就一直以信贷扶贫资金为主支持云南贫困地区的贫困农户发展特色种养殖业、林业和农产品加工业,2004年以后,财政专项扶贫资金中也安排了产业扶贫资金,并不断增加。信贷资金和财政产业扶贫资金依托农业产业化发展,大力扶持贫困人口聚居的贫困地区调整产业结构,将产业扶贫与整村推进、连片开发、科技扶贫相结合,探索“以产业扶贫为线、以整村推进为点、整合资金、连片开发”的扶贫方式,为集中力量、整合资金提供更为有效的平台和抓手,带动贫困农户增收。产业扶贫坚持把发展一村一品的特色产业与构建扶贫产业带相结合,坚持基地生产与农户小生产相结合,一方面,在整村推进项目中安排一定比例的资金,专项用于该贫困村的产业开发,2008年开始投入财政专项资金通过无偿资金、滚动发展、积极探索村级互助产业扶贫资金,以无偿资金引导信贷资金放大倍增机制和信贷资金担保机制;另一方面,充分发挥扶贫信贷资金在产业开发中的重要作用,既以小额信贷到户贷款直接扶持贫困户发展产业,也引导政府贴息贷款扶持的龙头企业,通过“公司+基地+贫困户”和订单农业等多种方式,解决贫困地区贫困农户小规模生产发展面临的资金、技术、市场、信息等制约,既为贫困地区培育壮大一批可持续脱贫致富的重点产业,也帮助贫困户稳定增收。2014年,实施精准扶贫,“发展生产脱贫一批”是“五个一批”中的首要一批,是精准扶贫的重点,也是实现精准脱贫的核心动力,重点是通过信贷扶贫资金、财政产业扶贫资金和整合涉农资金支持贫困村、贫困户因地制宜发展种养业、农产品加工业和传统手工业等,大力发展生态观光、民族文化、休闲养生等乡村旅游,拓宽贫困人口就业增收渠道。通过“企业+支部+合作社+贫困户”、“家庭农场或大户+合作社+贫困户”和订单农业等形式,将龙头企业、发展大户、贫困户、扶贫资金四者有机结合,建立资金跟着贫困农户走、贫困农户跟着能人走、能人跟着产业项目走、产业项目跟着市场走的机制,引导贫困农户进入产业链条,激发自身“造血”机能。云南省还开始试点电商扶贫、光伏扶贫、资产收益扶贫等新的扶贫方式,产业扶贫形式更加多样化。

(4)劳务输出拓宽了贫困农民增收渠道

1995年,云南省启动了西南世界银行扶贫项目劳务输出分项目,把加强劳动力培训作为重要手段,引入了贷款帮助贫困农户劳务输出的模式。1999年,云南省借鉴了这一成功经验,明确把“劳务输出”作为解决丧失生存条件的贫困农户温饱和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云南扶贫纲要1》把劳务输出作为一项重要的扶贫措施,与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相结合,加大了贫困地区劳动力输出就业的力度。十年间,累计投入财政扶贫资金5.079亿元,累计完成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引导性培训和技能性培训236.89万人。《云南扶贫纲要2》也把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作为重要的扶贫措施,“十二五”期间培训了85.9万人。2014年实施精准扶贫,“扶持生产和就业发展一批”是“五个一批”中的重要内容,2015年以来,先后制定并实施《云南省技能扶贫专项行动方案》和《云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扶贫行动计划(2016-2020年)》,农村劳动力技能提升和转移就业扶贫机制基本建立并不断完善。各级政府建立了农民工工作领导小组,下设技能扶贫和农村劳动力专业就业(扶贫)工作办公室,完善了就业服务体系,加大投入力度,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牵头整合各部门的就业培训和劳务输出资源,加大对贫困地区贫困人口进行就业培训和技能培训的范围和力度,增加了有组织规模化的劳务输出就业人数。主要采取订单、定向、定岗的方式,先后与北京、广东、上海、福建、江苏、浙江等6个省市区建立劳务输出对接长效机制,设立“云南外出务工人员服务点”18个(省外8个、省内10个)。2016年已新增转移就业农村劳动力75.7万人(省外就业16.52万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13万人。通过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培训和就业的实施,接受培训和转移就业的贫困人口逐步开始由体力型输出向技能型输出转变,贫困农民的生活水平得到较大提高,思想观念得到更新,生活方式得到改善,实现了“外出一人、致富一家,输出一批、致富一方”目标。

(5)教育扶贫有效遏制了因学致贫问题

1986年开展大规模扶贫以来,教育扶贫就一直是扶贫开发政策中的重要内容,但是一直是作为行业扶贫中的扶贫措施,未列入扶贫专项措施。2011年《云南扶贫纲要2》中,明确把“义务教育有保障”作为贫困人口脱贫标准中的重要指标之一;2014年以来,“发展教育脱贫一批”是“五个一批”的重要内容之一,2016年制定并实施了《云南省加强教育精准扶贫行动计划》。

①进一步完善了贫困人口的教育精准资助政策。从2016年开始,对云南省考入一本院校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以及考入一本至三本院校的迪庆藏区建档立卡户或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在本科学习期间,除享受其他资助政策外,由省级财政给予每人每年5000元的学费奖励;对“直过民族”中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在校学生除享受其他政策外,高等教育阶段年生均学费奖励5000元;对初、高中毕业生接受中等职业教育实施免费教育。

②完善贫困学生考试招生政策。实施面向农村和贫困地区学生的三大专项计划及免费医学生、免费师范生招生计划,增加贫困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

③稳步推进迪庆、怒江等深度贫困地区、“直过民族”聚居区、镇彝威革命老区十四年免费教育政策的实施,逐步推进11个“直过民族”和人口较少民族聚居区的十四年免费教育。

④实施了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和寄宿生生活补助两项“全覆盖”,实施“全面改薄”政策,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扶贫,强化4个片区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强化贫困地区人才培养机制。

(6)健康扶贫有效遏制了因病致贫问题

从1986年,我国开展大规模扶贫开始,医疗卫生扶贫就一直是扶贫开发政策中的重要内容,但是一直是作为行业扶贫中的扶贫措施,未列入扶贫专项措施。2010年在《云南扶贫纲要2》中,明确把“基本医疗有保障”作为贫困人口脱贫标准中的重要指标之一,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把“健康扶贫”作为“七大工程”之一。2016年制定和实施了《云南省健康扶贫行动计划(2016-2020年)》,2017年出台了《云南健康30条》。

①贫困县、乡、村医疗卫生服务机构标准化建设成效较大。2016年末,云南省88个贫困县除了5个县外,均有1所二甲综合医院,乡镇卫生院标准化建设完成率达到93.15%,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完成率将达到90.67%,初步实现“三个一”目标。

②创新帮扶机制和模式,强化贫困县乡村医疗卫生人才培养。一是全面增强贫困乡村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和能力,加大了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医学生招录力度,落实特岗全科医生每年每人6万元的财政补助;开展乡镇卫生院全科医生培训和乡村医生在职学历教育;开展基本药物合理使用培训;开展了乡村医生签约服务试点;落实和完善了乡村医生补助、养老和培养培训政策,稳定和优化了乡村医生队伍,逐步建立基层首诊和科学的分级诊疗模式,启动了以老年人、慢性病、孕产妇等重点人群为主的签约服务。二是进一步深化了医院对口帮扶机制。由云南省、上海市、部队医院共73所三级医院对口帮扶云南省88个贫困县95家县级医院,支受援双方签订一对一帮扶五年的责任书,每年至少派出5名医师进行帮扶,以科室建设、重点专科、人才培训和新技术(适宜技术)为帮扶重点。

③创新体制机制改革,进一步提高贫困人口医疗保障水平。截至2016年末,云南省实现了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00%纳入城乡医疗保障体系、基本医保参保率100%、大病保险参保率100%。

一是实行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免费参加医保,并提高保障水平。农村群众参合率整体保持在98%以上,基本做到了应保尽保。

二是创新医疗卫生体制机制改革,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质量和效率。2016年,云南省先后在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探索药品采购供应制度改革,创新新农合支付方式改革,在管理新农合资金、控制费用、保障基金安全等方面做了有益尝试。推行了“门诊总额预付”、“按住院床日付费”、“DRGS付费”等新农合支付方式改革。

三是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政策向贫困人口倾斜。2016年,云南省明确各统筹地区根据本地实际确定特殊困难人员的医疗待遇,原则上对建档立卡的贫困人员个人实行县域内先诊疗后付费办法,门诊统筹中一般诊疗费由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全额支付;乡镇卫生院住院不设起付标准、合规医疗费用全额纳入报销;符合分级诊疗、按照转诊转院规范住院的在现有报销比例的基础上提高5个百分点;按照2017年個人缴费标准,城乡居民中的贫困人口个人缴费部分,省级按现行政策给予补助,差额部分由各地统筹资金,确保100%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参加城乡居民医保和大病保险。

四是精准识别精准施策。在建档立卡数据基础上,进一步核准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贫困户家庭情况,按照病种实行一户一档,将22类病种(现在是45个重点病种和48个次重点病种)纳入重大疾病保障范围,实行按病种定额(或限额)付费,不设起付线且将报销比例提高到70%,尿毒症和重度精神病患者达到90%。实行大病分类救治,明确联动报销比例,与医疗救助等制度紧密衔接,基本实现兜底保障,有效防止发生家庭灾难性医疗支出。

④积极落实妇幼健康政策和计划生育帮扶政策。建立了覆盖城乡妇女儿童的妇幼卫生服务体系,继续实施“关爱妇女儿童健康行动”,提高了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率,加强了妇女儿童重大疾病防治和儿童出生缺陷三级防治工作。提高了农村计划生育特殊家庭扶助金标准,实现城乡统一;建立完善了计划生育特殊家庭联系人制度和基本信息档案管理;将低收入计划生育特殊家庭纳入了城乡医疗救助范围。

4、采取特殊措施强化深度贫困群体帮扶

云南省的贫困地区、贫困人口始终集中在深山区、石山区、高寒山区、少数民族聚居区、边境地区等区域,少数民族贫困状况十分严峻。2001年,云南贫困人口的分布由“点线面并存”转变为“点线面并存,连线成片贫困凸显”的状态,贫困地区集中连片的特征更为突出,尤其是25个边境县、47个革命老区县、“三江”沿岸地区、7个人口较少民族(后来增加为8个)、16个沿边跨境民族、9个“直过民族”以及现有的“贫困死角”脱贫难度较大。当时云南省7个人口较少民族尚有约70%的人口年人均纯收入在625元以下,处于绝对贫困状态,其中,德昂族、阿昌族、布朗族贫困人口约占本民族人口的80%,独龙族贫困人口接近本民族人口的90%。不仅贫困面大,而且贫困程度深,呈现出整体性贫困的特点。

从边疆、民族、贫困的实际出发,2001年以来,《云南扶贫纲要1》要求把贫困人口相对集中的少数民族地区、边境地区、革命老区和自然环境条件恶劣的特困地区列为扶贫开发的重点区域,着力实施100个重点扶持民族特困乡和100个左右重点扶持边境民族贫困乡。《云南扶贫纲要2》和“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以扶持边远、少数民族、贫困地区深度贫困发展为突破口,重点解决160万深度贫困群众温饱问题,尤其是2014年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以来,云南省在扶贫对象识别、帮扶等方面均向深度贫困地区、深度贫困乡村、特困民族、特困群体、特困人口倾斜。先后制定了一系列边境地区、少数民族聚居特困地区、人口较少民族、直过民族特困地区和特困民族的专项脱贫发展规划和实施办法,在扶贫开发实践中逐步建立了对特殊困难群体和区域重点扶持机制,加大了对“直过民族”聚居区、少数民族地区、边境地区的扶持力度,并把农村贫困残疾人、华侨农场贫困职工纳入了当地扶贫开发总体规划。开展了普洱市镇沅县苦聪人、红河州西双版纳州莽人克木人、文山州瑶族山瑶支系、普洱市澜沧县拉祜族、德宏州陇川县景颇族特困村、文山州僰人、怒江州勒墨人、玉溪市山苏人等深度贫困群体的重点帮扶,实施了澜沧县拉祜族聚居区356个深度贫困自然村的整村推进和易地扶贫搬迁,100个特困民族乡和100个边境民族贫困乡的整乡扶贫,开展了西双版纳州基诺族、布朗族等人口较少民族综合扶贫开发,完成了怒江州独龙江乡整乡推进独龙族整族帮扶五年规划三年行动计划,启动实施了宁蒗县以深度贫困村综合发展为主要内容的扶贫攻坚大会战,以及怒江州整州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大会战。开展了11个“直过民族”和人口较少民族整族帮扶的专项扶贫工作,加大对怒江州、迪庆州等深度贫困地区的扶贫开发力度。

通过重点帮扶,云南省深度贫困乡村、深度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得到明显改善,公共服务水平得到明显提高,特色产业得到有效培植,生态环境逐步改善,特困群体温饱问题得到有效解决,生产生活条件发生了巨大变化。2016年,11個“直过民族”和人口较少民族的贫困发生率下降到12.23%,其中独龙族、怒族的贫困发生率下降到35%,傈僳族、拉祜族、景颇族、佤族、普米族等民族的贫困发生率下降到了30%以下。有力地促进了云南省边疆稳定、民族团结、社会和谐。

5、结合实际不断创新扶贫开发体制机制

(1)不断创新扶贫开发战略

改革开放以来,五个扶贫开发阶段云南省都根据不同阶段的贫困特点和要求创新扶贫开发战略。1986年,由没有具体扶贫目标的经济增长减贫配以救济式扶贫战略向有目标瞄准型的开发式扶贫配以临时性救济战略转变。2007年又转向扶贫开发与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相结合的战略。⑤“十二五”以来,针对新时期的贫困问题和贫困特点,云南省扶贫开发战略再次发生了重大转变,由不太精准的扶贫向精准扶贫转变,由单纯强调经济发展的开发式扶贫向注重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开发与保护并重的发展型扶贫转变;由地区经济综合开发向区域综合发展与扶贫到户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相结合转变;由单纯强调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和产业发展等外在的“造血”功能向增强贫困人口素质和提高贫困地区自我发展能力的内外结合的“造血”功能转变;由政府主导型扶贫向推动专项扶贫、行业扶贫和社会扶贫联动的“大扶贫”格局转变。扶贫开发的主要目标从解决温饱、巩固温饱、缩小差距,转变为稳定实现扶贫对象不愁吃、不愁穿,保障其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贫困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幅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基本公共服务主要领域指标接近全国平均水平,扭转发展差距扩大趋势。帮扶对象从以贫困县为单元转变为以贫困行政村、贫困自然村、贫困农户及人口为帮扶单元,尤其强调瞄准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聚焦11个直过民族和人口较少民族和深度贫困地区。帮扶措施中重点推进产业扶贫、易地搬迁扶贫、贫困劳动力培训转移就业扶贫、教育扶贫、健康扶贫、生态补偿扶贫、社会保障兜底扶贫等到村到户项目,并对帮扶方式、帮扶标准做了明确规定。

(2)不断创新“大扶贫”运行机制

2007年,云南提出以“大扶贫”的理念谋划全省农村贫困地区发展全局,2011年以来,云南省不断创新扶贫开发运行机制,从更大的范围聚集扶贫资源、更高的层次聚焦深度贫困问题、更宽的领域初步构建了“党政硬化责任、部门整合资金、统筹各类政策、定点挂钩扶贫、沪滇扶贫协作、社会广泛参与、群众自力更生”的“大扶贫”格局,并不断创新“大扶贫”运行机制。2015年以来,云南省启动并不断完善“挂包帮”“转走访”工作,建立健全了“领导挂点、部门包村、干部帮户”定点挂钩扶贫工作长效机制,实行省、州(市)、县(市、区)、乡(镇)四级干部整体联动,要求确保每个贫困县都有领导挂联、每个贫困乡镇、贫困村都有领导和部门(单位)挂包,每个贫困户都有干部职工挂帮,并要求不脱贫不脱钩,2016年底云南省共有38名省级领导挂钩帮扶4个片区、42个贫困县,13335个部门(单位)定点帮扶88个贫困县、4277个贫困村,63.4万名干部结对帮扶159万贫困户。2016年以来,先后启动了5家企业实行11个直过民族和人口较少民族整族帮扶行动计划,创造性的采用企业帮扶与政府帮扶相结合的帮扶模式,创新专项扶贫、行业扶贫和社会扶贫有机结合的扶贫机制。2016年5月,滇沪对口帮扶范围由4州市26个县扩大了12州市45个贫困县,并增加了滇粤对口帮扶昭通市和怒江州13个贫困县,帮扶力度和合作深度进一步加大。2016年10月,云南省启动了2128家民营企业对口帮扶2066个贫困村共建为主要形式的“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国家定点挂钩单位由36家增加到64家,省级定点挂钩单位由207家增加到260家,全面发动驻滇部队师以上单位和近2000余家省属非公企业以及一些民间机构、社团组织等也相继参与了全省的社会扶贫开发工作。1990年以来,外资扶贫不仅引进了资金,帮助贫困农户发展产业,改善住房、教育、医疗条件,促进了贫困地区的发展,而且还提供了国际社会的反贫困方式、经验和扶贫项目管理模式,培养了一批项目、资金的管理人才。

(3)不断完善扶贫管理机制

①不断完善和规范各级财政扶贫资金管理运行机制

2001-2004年,云南省人民政府颁布实施了《云南省财政扶贫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等一系列资金项目管理措施,进一步加强了财政扶贫资金的规范管理,推行资金管理使用的公示公告制。2005年,云南省出台了《云南省财政扶贫资金管理办法》等一系列规范性文件,扶贫系统层层签订了责任状,建立了上级监督、监察审计监督、部门相互监督、群众监督和社会舆论监督五道监督防线,并加强了扶贫资金的内部审计,开展了财政扶贫资金的绩效考核,有力遏制了扶贫资金违纪违规现象的出现。2008年,云南省大胆创新产业扶贫资金机制,着力推进村级互助资金模式发展产业,实施了以无偿资金引导信贷资金放大倍增机制和信贷资金担保机制。2014年以来,云南省先后制定和完善了扶贫资金管理办法,进一步完善和规范了财政扶贫资金的管理运行机制,建立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建立以考评结果为导向的竞争性资金分配机制,完善了扶贫资金监管机制。

②不断完善扶贫工作考核激励机制

云南省不断改革完善扶贫开发工作考核的相关办法,强化部门责任,推动各部门加大对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投入力度;先后颁布实施了一系列专项扶贫管理的文件,规范了各个专项扶贫政策的管理和考核。2014年4月,云南省在《关于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实施意见》中明确提出,把贫困人口变化率、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及增长率、农民人均纯收入及增长率等作为重要指标,纳入州(市)、县(市、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以及县域经济发展争先进位评价体系。省扶贫办研究制定扶贫开发工作专项考核评价办法,每年对州(市)和片区县、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进行考核,考核结果提供省委组织部,作为评价州(市)党政领导班子和县(市、区)委书记政绩的重要依据之一。建立以考评结果为导向的竞争性资金分配机制,大幅提高奖补资金规模,優先支持积极性高、脱贫愿望强、扶贫工作好、资金使用规范的贫困县和扶贫项目。进一步完善扶贫开发工作监督机制和考核激励机制。

(4) 不断创新基层党建与扶贫开发“双推进”扶贫方式

云南省围绕党建带扶贫,扶贫保党建,出台了《关于开展扶贫开发与基层党建整乡双推进工作的意见》,以扶贫开发整乡推进为平台,从体系建设、队伍建设、阵地建设、资源优化、服务建设、增收致富、服务群众等7个方面实施双推进,大力开展“创建培养党员脱贫致富带头人、创建带领脱贫致富党支部”活动。2013-2015年,先后在116个乡镇实施了扶贫开发与基层党建整乡双推进,2016年以来,云南省各地不断加强基层党建工作,创新“党建+”的扶贫方式,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提高了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为贫困地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顺利开展和取得好的成绩提供了可靠保障和坚强支撑。

(二)云南扶贫开发的主要经验

1、坚持以科学规划为龙头,切实加大资金投入力度

科学合理的规划,是实施扶贫开发战略的基础性工作。1986年以来,云南省先后制定了一系列省级扶贫规划,各个州(市)、贫困县、乡、村也都编制了扶贫攻坚规划、计划或实施方案,尤其是2014年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云南省做到了省、州、县有脱贫攻坚规划、乡村有脱贫攻坚目标任务计划、贫困农户有家庭脱贫方案和计划。一直以来各级政府都严格按照扶贫开发纲要、规划和每年的扶贫项目实施计划,认真组织落实项目资金。2014年以来,多渠道整合资金,大幅度提高扶贫资金投入。为推进扶贫开发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坚持强化专项扶贫、行业扶贫和社会扶贫的合力作用

专项扶贫重点解决了与贫困群众温饱相关的难点问题,开展了整村推进、安居工程、村内道路硬化、一村一品小产业开发、劳动力转移培训、科技成果推广转化等项目。各行业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各司其职,能力协作,密切配合,在扶贫开发中把改善贫困地区发展环境和条件作为行业发展规划的重要内容,在资金项目等方面向贫困地区倾斜,开展了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化开发,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社会事业,深入开展教育扶贫、医疗卫生扶贫、科技扶贫,努力提高社会保障水平,重视生态环境和能源建设等一系列系统工程。社会扶贫充分发挥了定点扶贫、沪滇对口协作、部队、企业、社会各界作用,形成资源整合、力量集成的扶贫合力。

3、坚持以贫困农户为首扶对象,把贫困人口集中连片地区作为主战场,实施综合扶贫开发

云南省不断完善扶贫对象瞄准机制,坚持把贫困农户作为扶贫开发的首扶对象,不断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和贫困人口进行再识别,努力做到应扶尽扶、应退尽退。以人口较少民族、“直过民族”、深度贫困地区、25个边境县、4个连片特困地区的88个贫困县等特困群体和贫困地区为重点扶贫对象,把扶贫项目、资金向省内最边远、最偏僻、最困难的乡村倾斜,主要通过实施安居温饱、产业发展、基础设施、社会事业、素质提高、服务体系、社会保障、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等各项综合帮扶工程实现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减贫,取得了较好的扶贫成效。

4、坚持以产业发展为重点,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云南省严格落实规划,以产业发展为重点,不断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充分发挥土地、气候等资源优势,支持贫困地区依靠科技进步发展特色、优势、高效的产业,加快发展方式转变进程,大力实施产业化扶贫,发展公司、基地、园区、合作组织、优势产业和乡村旅游等多种方式带动型产业化扶贫模式。加大优化农业产业布局力度,推进集中连片开发,培植区域主导产业,实现农产品向最适宜区集中,逐步形成具有贫困地区特色的主导产业带和产业集群。

5、坚持以贫困人口的全面发展为核心,稳定脱贫攻坚成效

三十年的扶贫开发实践,云南省注重解决温饱和巩固温饱、增加收入和提高生活质量与综合素质、产业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经济发展、社会事业与生态建设、贫困地区发展和贫困社区与农户发展的协调统一。

6、坚持以因地制宜创新精准帮扶模式为抓手,提高扶贫开发效益

1986年以来,云南省根据不同时期的贫困特点和难点,针对不同地区、不同群体不断创新帮扶模式,努力提升扶贫开发项目和资金的效益,确保实现扶贫效益到户。尤其是“十二五”以来,云南省聚焦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88个贫困县以及深度贫困人口聚居区、特殊困难群体,不断加大投入力度,以整村、整乡、整族、整县、整州为单元,以整村推进和精准扶贫到户为抓手,实行区域扶贫与精准扶贫相结合,不断创新帮扶模式,提高帮扶的精准性,为推进精准扶贫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取得了一定成效。2014年以来,在进一步完善扶贫对象建档立卡数据库的基础上,扶贫开发项目、资金、措施全部聚焦建档立卡的476个贫困乡、4277个贫困村、194.6万户、700.2万人,创新多种模式加快推进精准帮扶。

7、坚持以组织建设为保障,切实加强扶贫开发工作的领导

按照“省负总责、县乡抓落实、项目到村、帮扶到户”的要求,云南省委、省政府、省级相关部门以及各州(市)、县(市、区)、乡(镇)党委、政府及相关部门都认真落实扶贫开发工作党政一把手负责制,把扶贫开发工作列入各部门重要议事日程,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省级和州市级有关部门定期组织力量对资金到位情况、项目实施的绩效、廉政情况等,进行专项督查;县级政府及相关部门依据总体规划和年度工作任务,细化规划、明确任务、落实责任、整合资金,协调属地社会资源参与扶贫开发,发动群众,组织实施扶贫项目和活动;乡(镇)、村级积极抓好村社基层组织建设,切实保障扶贫开发项目的实施质量。

云南省减贫成效

云南三十多年的农村扶贫开发,促进了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农村贫困人口逐年减少、农民收入不断增加、县域经济发展明显加快、基础设施逐步加强、产业能力显著提高、生态和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农民自我发展能力得到提高,减贫成效显著。

(一)贫困人口大幅度减少,减贫率有效提高

三十八年来,云南省贫困人口从1978年末的2000万人下降到2016年末的373万人、减少了1627万人,贫困发生率由70%下降到9.8%。其中,云南省深度贫困人口(即绝对贫困人口)从1978年的2000万下降2010到160.2万,减少1839.80万人。

1978-1985年、1985-1992年、1994-2000年、2001-2010年、2011-2016年等5个阶段,云南省的年均减贫率分别是10.91%、11.11%、12.19%、11.79%和21.59%,分别年均减少贫困人口112.57万人、87.71万人、90万人、69.71万人和182.50万人。其中,2011-2016年的年均减贫率快速上升,均比前4个阶段提高了10个百分点以上。与全国相比,云南省1978-1985年、1985-1992年的年均减贫率分别比全国高出2.9个百分点和3.94个百分点,1985-1992年、1994-2000年的年均减贫率分别比全国低了0.74个百分点和0.96个百分点,到了2011-2016年的年均减贫率又略高于全國平均水平1.57个百分点,详见图2。云南省的减贫率变化趋势说明进入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时期以后,云南省减贫率迅速上升,并对全国的减贫作出了贡献,2011-2016年,云南省的贫困人口占全国贫困人口的比重是8.35%,但是云南省的减贫人口占全国减贫人口的8.51%,比贫困人口比重高出0.15个百分点。

(二)贫困地区农民收入水平显著提高

比较云南省各类贫困地区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4年以前为农民人均年纯收入)与云南省平均水平之间的变化,73个国家扶贫重点县、25个边境县、省级扶贫重点县以及2011年以来的88个贫困县的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都呈快速增长趋势,尤其是73个国家扶贫重点县、25个边境县和88个贫困县增长非常显著。2000-2016年十七年间,73个国家扶贫重点县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100元增加到8108元,增加7008元,年均增长13.30%。2005年以来,73个国家扶贫重点县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速度基本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其中2011-2016年增长较快,年均增长达到17.72%。2000-2016年、2011-2016年两个阶段分别比云南省平均水平的年均增幅高出1.34个百分点和2.98个百分点,详见图3和表1。

2006-2016年十一年间,25个边境县农民收入变化较为显著,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641元增加到8225元,增加6584元,年均增长17.49%,分别比同期云南省平均水平、73个国家扶贫重点县和7个省级重点县年均增幅高出2.59个百分点、0.25个百分点和2.30个百分点。其中2014-2016年增长最快,年均增幅达到了18.56%。2006-2016年、2014-2016年阶段分别比云南省平均水平和73个国家扶贫重点县年均增幅高出4.89个百分点和1.95个百分点,详见图3和表1。

2011-2016年六年间,88个贫困县农民收入变化尤其明显,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3121元增加到8408元,增加了5287元,年均增长17.96%,分别比云南省平均水平、73个国家扶贫重点县、25个边境县和7个省级重点县同期平均增幅高出3.22个百分点、0.24个百分点、0.39个百分点和2.24个百分点。其中2014-2016年年均增幅16.62%,分别比云南省平均水平、73个国家扶贫重点县年均增幅高出2.95个百分点和0.01个百分点,但是分别比7个省级重点县和25个边境县的年均增幅低了4.36个百分点和1.94个百分点,详见图3和表1。

综上所述,云南省各类贫困地区的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年均增幅均高于云南省平均水平,云南省贫困地区的农民收入实现了显著增长。贫困地区的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云南省平均水平的差距不断缩小,73个国家扶贫重点县、25个边境县、省级扶贫重点县以及2011年以来的88个贫困县的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占云南省平均水平的比重分别从2011年的75.67%、78.42%、97.23%和78.94提高到2016年的89.89%、91.19%、100.40%和93.21%。

(三)贫困地区整体经济水平明显提高

1、73个国家重点县、25个边境县的人均GDP年均增速均高于云南省平均水平。73个国家扶贫重点县、25个边境县和省级扶贫重点县人均GDP从2003年以后呈快速增长趋势。2000-2016年十七年间,73个国家扶贫重点县人均GDP从2207元增加到18452元,提高了16245元,年均增幅14.19%,比同期云南省年均增幅高出1.72个百分点。2006-2016年十一年间,25个边境县人均GDP从5674元增加到22870元,增加17196元,年均增幅14.96%,分别比同期73个国家扶贫重点县和云南省年均增幅高出0.40个百分点和1.66个百分点。2002-2016年十五年间,7个省级扶贫重点县人均GDP从 3776元增加到21938元,增加18162元,年均增幅13.39%,比同期云南省年均增幅低了0.03个百分点,但是2005-2010年以及2012年、2103年和2016年等九年,7个省级扶贫重点县的人均GDP增幅均高于云南省平均增幅。2011-2016年六年间,73个国家扶贫重点县、25个边境县的人均GDP年均增幅分别是13.35%、14.10%,分别比同期云南省年均增幅高出1.24个百分点和1.99个百分点;7个省级重点县的人均GDP年均增幅比同期云南省年均增幅低了0.60个百分点,但是2012年、2013年和2016年7个省级重点县的增幅分别比云南省平均增幅高了2.96个百分点、2.56个百分点和0.86个百分点。由此说明,虽然近年来经济增长中7个省级重点县的人均GDP波动较大,但是73个国家重点县和25个边境县的人均GDP仍能保持较快增长,云南省贫困地区的经济显著发展,贫困地区的人均GDP与云南省平均水平的差距不断缩小,73个国家扶贫重点县、25个边境县的人均GDP占云南省平均水平的比重分别从2011年的55.41%、65.48%提高到2016年的59.02%、73.15%,详见图4、图5和表2。

2、73个国家扶贫重点县、25个边境县和省级扶贫重点县的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均呈快速增长趋势。73个国家扶贫重点县、25个边境县和省级扶贫重点县的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007年以后呈快速增长趋势。2000-2016年十七年间,73个国家扶贫重点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从301.5亿元增加到1924.13亿元,提高了1622.63亿元,年均增幅为12.28%,比同期云南省年均增幅高出1.25个百分点,2007年以来一直高于全省平均增幅。2002-2016年十五年间,7个省级扶贫重点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从76.7亿元增加到367.85亿元,增加291.15亿元,年均增幅为11.85%,比同期云南省年均增幅低了0.15个百分点,但是2006-2016年十一年间的年均增幅比同期云南省年均增幅高出1.44个百分点。2006-2016年十一年间,25个边境县农业总产值从176.4亿元增加到685.84亿元,增加509.44亿元,年均增幅为14.54%,分别比同期73个国家扶贫重点县、7个省级扶贫重点县和云南省的年均增幅高出0.25个百分点、1.48个百分点和2.92个百分点。其中2011-2016年六年间,73个国家扶贫重点县、25个边境县的人均GDP年均增幅分别是13.56%、14.51%,分别比同期云南省年均增幅高出1.25个百分点和2.20個百分点,7个省级重点县的人均GDP年均增幅比云南省同期平均增幅低了1.18个百分点,但是2012年、2015年分别比云南省平均增幅高了2.96个百分点和0.86个百分点,详见图6、图7和表3。

3、73个国家重点县、25个边境县和省级扶贫重点县人均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年均增幅均高于云南省平均水平。73个国家扶贫重点县、25个边境县和省级扶贫重点县的人均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都呈快速增长趋势。2000-2016年十七年间,73个国家扶贫重点县人均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从120元提高到1199.22元,提高了1079.22元,年均增幅为15.47%,比同期云南省年均增幅高出0.87个百分点。2002-2016年十五年间,7个省级扶贫重点县人均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从203元增加到1555.96元,增加1352.96元,年均增幅为15.66%,比同期云南省平年均增幅低了0.85个百分点,但是,2006-2016年十一年间的年均增幅比同期云南省的年均增幅高出0.02个百分点。2006-2016年十一年间,25个边境县人均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从278元提高到1473.21元,增加1195.21元,年均增幅为18.15%,分别比同期73个国家扶贫重点县、7个省级扶贫重点县和云南省年均增幅高出0.09个百分点、1.99个百分点和2.01个百分点。其中,2011-2016年六年间,73个国家扶贫重点县、25个边境县和省级扶贫重点县的人均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年均增幅分别达到13.70%、13.53%、13.16%,分别比同期云南省年均收入高出1.39个百分点、1.22个百分点和0.85个百分点,详见图8和表4。

(四)贫困地区面貌发生显著变化

目前,云南省贫困地区发展实现了“六个呈现”:一是发展呈现新态势。扶贫开发促进贫困地区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农民收入大幅增加,基础设施明显改善,社会事业明显加强,服务体系逐步建立,人居环境大为改观,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二是产业呈现新格局。扶贫开发稳妥地推进土地流转,集中连片、成规模地发展优势产业,优化调整农业农村经济结构,形成跨区域、上规模的“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的特色优势产业,提高了特色产业发展质量和效益,夯实农民长远脱贫增收的基础。三是村庄呈现新面貌。扶贫开发既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发展增收致富产业,也加大了以改房、改水、改厕、改灶和治理“脏、乱、差”为重点的村庄整治力度,使贫困群众居住环境明显改善,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四是制度呈现新体系。通过扶贫开发工作探索,逐步建立和完善了有效的扶贫开发投入机制、资金整合机制、社会参与机制、组织保障机制、群众主体作用发挥机制。五是能力呈现新提高。扶贫开发激发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积极性,各地在实践过程中,一方面,通过项目的实施加强对贫困群众的科技培训,通过教育扶贫资助贫困农民家庭子女接受中、高等职业教育,加大对贫困地区人才培养的力度,通过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加快了转移贫困地区农村劳动力乡向城镇和非农行业的转移;另一方面,通过建立健全专业协会等农民自助组织,提高了农民的组织化程度。贫困农户自我发展能力得到明显提升。六是基层组织呈现新气象。扶贫开发开展培育先进党组织和党员干部致富带头人活动,把致富带头人培养成村两委班子成员,把两委班子成员培养成致富带头人,加强基层两委班子建设,积极创先争优,发挥基层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为促进边疆稳定、民族团结、社会和谐发挥了重要作用。

(五)以自然村为单位的特困群体和特困区域精准帮扶模式成效显著⑥

1、澜沧江拉祜族聚居区特困群体温饱问题得到有效解决。2011-2012年,云南省累计投入9135万元,针对澜沧县拉祜族356个深度贫困自然村的帮扶需求,实施了整村推进和易地扶贫搬迁相结合的帮扶模式。通过重点帮扶,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得到明显改善,特色产业得到有效培植,社会事业明显进步,生态环境逐步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发生了巨大变化,特困群体温饱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2、独龙族聚居区实现全面发展,独龙族生存问题得到有效解决。2009-2014年,独龙江整乡推进整族帮扶累计投入各类资金13.04亿元(其中公路建设资金7.8亿元),以行政村为单元,以自然村为重点,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实施了安居温饱、基礎设施、产业发展、社会事业、素质提高、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六大工程,对独龙族聚居区实施了全面帮扶,基础设施得到了巨大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水平得到了较大提高,全乡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兑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不能让一个兄弟民族掉队”的庄严承诺,为独龙族群众早日实现与其他兄弟民族一道过上小康生活的美好梦想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宁蒗扶贫攻坚大会战有效解决了深度贫困人口的生存和发展问题。2011-2014年,宁蒗县开展了以深度贫困村综合发展为主要内容的扶贫攻坚大会战,针对15个乡(镇)范围内所确定的77个村委会105个深度贫困自然村、6630户25143名深度贫困人口的致贫因素,以自然村为单元,以整村推进、安居工程、易地搬迁、产业发展、素质提高等工程为载体,项目落实到村到户,因村施策,分类实施。采取就地扶持93个村和易地搬迁12个村结合、小规模集中和零星插花安置结合的方式,深入解决贫困群众的脱贫发展问题。整村推进,分批攻坚。根据贫困村的贫困程度,采取难易结合、连片实施、分批推进的方式,确保实施一个村,改变一个村,发展一个村。截至2014年末,累计投资4.4亿元,81个深度贫困村达到“四通七有”目标,实现5540户共2.1万深度贫困人口脱贫。

(六)连片特困地区实施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扶持为重点的综合性扶贫成效初显

一是怒江扶贫开发大会战有效提升了全州的整体发展能力,为按期实现脱贫、摘帽打下了坚实基础。2013年12月,怒江州开展了以州为单位的扶贫攻坚大会战,针对怒江州4个县建档立卡5.75万户20.3万贫困人口,重点瞄准5.89万深度贫困人口和524个深度贫困村,采取就地扶持和易地搬迁方式进行扶贫攻坚,实施了民生改善、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社会事业、生态建设五大工程,截至2014年末,累计投入省级财政专项资金2亿元,财政专项扶贫资金3.45亿元,人均投入2685元,投入信贷资金1.66亿元。启动实施了8个整乡推进、162个整村推进、856户易地扶贫搬迁、4000户安居工程,开展了一批特色种养殖产业扶贫项目,贫困村基本实现了通路、通水、通电、通信的“四通”目标。

二是红河南部山区六县以产业为重点综合扶贫成效初显,贫困问题得到有效缓解。红河南部六县2013年建档立卡贫困人口58.42万人,贫困发生率33.9%,六个县农民人均纯收入平均数4025元,其中建档立卡农户农民人均纯收入平均数仅为1676元,贫困深度指数平均数达到0.271。2013年以来,累计投入资金42.88亿元,人均贫困人口投入约7340元,全面实施了民生改善、产业培育、基础设施、生态建设、就业促进五大工程,有效解决了深度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截至2014年末,红河南部山区减少贫困人口9.61万人。

(七)贫困地区产业支撑能力加强

截至2016年,云南省成立了5000家农林专业合作社,其中省级示范社520家,贫困群众的组织化程度和对接市场的能力大幅提高。云南省贫困地区充分利用省级以上财政产业扶贫资金和信贷扶贫资金,围绕村有特色产业、户有增收项目的目标,集中扶持发展了一大批特色经济项目,形成了“公司+合作社+贫困户”、“公司+支部+合作社+贫困户”、“政府+金融+企业+合作组织+贫困户”、“家庭农场+合作社+贫困户”等多种产业扶持模式和贫困户利益联结机制,扶贫贴息贷款扶持全省扶贫企业约800个,项目覆盖全省90多个县市区,带动贫困农户上百万户,推动了贫困地区产业发展;扶贫小额到户贷款覆盖全省124个县市区的1200多个乡镇近1.6万个村(次),扶持贫困农户近120万户(次),受益农户年户均增收约2000元。电商扶贫、光伏扶贫和旅游扶贫让近30万户贫困户直接受益。资产收益扶贫也正在尝试。贫困地区经济发展实现了由方式不多、后劲不足向产业多样、规模发展的巨大转变。

(八)贫困地区基础设施明显加强

贫困地区新增和改建了农村公路,提高了县、乡、村的公路通达能力,改善了交通运输条件,2016年末,云南省乡镇公路、建制村公路通畅率分别达到100%和88%;改善了灌溉条件,旱涝保收面积大幅度增加;不少贫困村实现了“四通七有”,解决和改善了当地贫困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生产生活条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为贫困人口脱贫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九)贫困地区公共服务水平显著提升

贫困地区社会公共事业建设屡创佳绩,在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规划实施屡创佳绩,扶贫项目取得重大进展。2016年,云南省实现全省“户户通电”目标。88个贫困县,学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7.8%,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7.2年;县、乡、村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医疗卫生体系基本健全,100%的乡镇建有卫生院,99.2%的行政村设有卫生室,医疗救助“一站式”即时结算工作在云南省范围内实现全覆盖,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农户达到98.47%,大病保险和医疗救助覆盖面不断扩大,有病能及时就医的人口比重达到90.6%。参合农民受益率达到319.24%;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不断完善,逐年提高补助标准,2016年云南省平均保障水平提高到3175元,有151.34万农村贫困人口享受着最低生活保障的扶持。

(十)贫困地区生态环境条件不断改善

2000-2010年,结合“七彩云南”保护行动、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还草等生态环境保护工程,着力改善贫困地区生态环境,共建设沼气池83.22万口,推广节能灶44.14万口,80个重点县建设生态林2385.5万亩。2011年以来,云南省深入推进“七彩云南”保护行动和森林云南建设,结合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还草、生态修复和保护、河流治理等生态环境保护工程,建立健全了河长制,治理水土流失649.88平方公里,88个贫困县2014年实施退耕还林还草421亩,2016年新增经济林248万亩,并在全省强化生态脱贫,提供生态护林员岗位4.54万个,带动17.58万贫困人口脱贫的同时,加大了贫困地区建设和保护生态林的力度,着力改善生态环境。

未来三年云南省扶贫开发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困难

(一)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精准扶贫面临最难啃的“硬骨头”

云南省有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88个贫困县占云南省129个县(市区)的68.22%,其中有73个国家重点县、6个省级重点县、9个片区县;有64个民族地区县、22个边境县、27个深度贫困县。云南省73个国家重点县、85个片区县,分别占全国592个重点县的12.33%、680个片区县的12.5%。目前,云南省贫困人口主要集中在深山区、石山区、高寒山区、干热河谷地区、少数民族聚居区、革命老区、原战区、边境地区,呈“大分散,小集中”,点、片、线并存的格局,云南贫困地区分布广、贫困面大。随着精准扶贫的不断推进,越往后扶贫开发难度越大,贫困深度越深。

云南是全国贫困程度较深的省份,且州(市)、县(市、区)之间贫困程度差距大。从1978年以来,3个贫困标准不同时期的贫困发生率,云南省的贫困发生率一直远高于全国的贫困发生率。1978年标准,云南省的贫困发生率按照云南自己定的低标准基础上与全国的差距从1978年39.3个百分点下降到2000年的1.3个百分点,但是2000年与全国统一标准后,云南的绝对贫困发生率与全国的差距上升到8.34个百分点,2001年下降到4.7个百分点,2002年上升到5.7个百分点,之后逐步下降到2005年4.46个百分点。2008年标准,2000年云南省低收入贫困发生率与全国的差距上升到19.43个百分点,2010年下降到5.8个百分点。2010年标准,2010年云南的贫困发生率与全国的差距上升到22.8个百分点,到2016年下降到了5.3个百分点,详见图9。在《中国农村贫困监测报告2016》分析中,2015年云南省贫困地区贫困人口448万人,贫困人口全国最多,是全国仅有的两个贫困人口在400万以上的省份之一,贫困发生率17.4%,仅次于西藏和甘肃两省。

分县(市、区)看,2015年,云南省129个县(市区)中贫困发生率比云南省的贫困发生率(12.71%)高的有49个县(市、区),占云南省129个县(市、区)的38.76%,其中,贫困发生率在12.71-22.70%,即高于全省贫困发生率10个百分点以下的有25个县;贫困发生率在22.71%-32.70%,即高于全省贫困发生率10-20个百分点之间有17个县;贫困发生率在32.71%-42.70%,即高于全省20个百分点以上的有7个县,而且贫困发生率最高的福贡县达41.96%,分别比云南省和全国贫困发生率高出29.25和36.26个百分点。

根据2014年云南省建档立卡数据库资料显示,云南省的深度指数达到0.16,且贫困深度指数的地区差异较大,从州市看,贫困深度指数超过平均水平的有6个州市,最高的怒江州达到了0.31,比最低的昭通市0.057高了4.16倍。从县域贫困深度指数反映,129个县(市、区)的平均贫困深度指數是0.079,比州市平均水平低了1倍多,但是县域之间的差距更大,贫困深度指数超过县域平均水平的县市区有89个,占68%,其中超过县域平均水平1倍以上的高达62个,占48%。

(二)贫困人口规模大,致贫因素复杂

2015年末,云南省有贫困人口471万人,仅次于贵州省。2016年末,云南省的贫困人口还有373万人。2012-2016年,云南省贫困人口占全国贫困人口的比重从8.12%提高到了8.60%,提高了0.48%百分点,呈不断提高的趋势,详见图10。

2014年以来,云南省针对贫困户致贫因素制定了一系列的精准扶贫帮扶措施,但是云南省建档立卡贫困户致贫因素复杂,尤其是因病致贫、因技术致贫、缺劳力致贫和自身发展能力不足致贫等主要致贫因素,不是短时间内就能完全解决,需要长期的扶持和帮助。目前,还难以有根本性的改变。根据云南省建档立卡贫困户致贫原因数据分析,目前云南省建档立卡贫困户中,缺技术致贫、因病致贫、缺资金致贫、缺劳力致贫、自身发展力不足致贫分别占贫困户总数的26.57%、19.96%、15.68%、8.73%和7.83%,是主要的致贫因素。此外,因残致贫占6.64%;因学致贫占5.12%;交通条件落后致贫占4.54%;缺土地致贫占2.35%;因灾致贫占1.66%;缺水致贫占0.93%;因婚致贫0.52%。⑦

(三)少数民族贫困问题突出

云南地处西南边陲,是我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全省辖16个地州市,民族自治州有8个,民族自治县29个,加自治州所属县共77个,占云南省总县数的60%。云南省88个贫困县中有61个县是民族县,分别占云南省贫困县总数和总县数的69.32%和47.29%,其中有51个民族贫困县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现有5000人以上的少数民族25种,其中特有少数民族15个,有16个少数民族与缅甸、老挝、越南等国跨境而居,还有9个“直过民族”和8个人口较少民族。解放以来,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经济得到较大的发展,但贫困状况仍然十分严峻。2015年,云南省特有的15个少数民族,贫困发生率高达28.2%,高出云南省15.5个百分点,部分少数民族处于深度贫困和整体贫困状态。⑧目前,云南省贫困地区少数民族贫困人口有204.31万人,占贫困人口的45.65%。11个“直过民族”和人口较少民族贫困人口为46.83万人,占全省贫困人口总数的10.46%。⑨边境地区少数民族贫困人口比例高达72.5%。

(四)区域发展严重不平衡,收入差距仍然较大

2016年,云南省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9020元,仅为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28611元的31.53%,是全国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72.96%。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比率,全国为1∶2.72,云南为1∶3.17,仍然超过了国际公认的1∶3的警戒线。云南88个贫困县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408元,73个国家重点扶持县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8108元,分别是云南省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93.21%和83.89%,是全国的68.01%和65.58%。云南省88个贫困县中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最高的罗平县为12254元,最低的怒江州福贡县仅为5092元,相差7162元、2.4倍。

(五)扶贫开发资金的供需“缺口大”

云南扶贫开发的资金主要是依靠各级财政投入,以中央财政和省级财政为主,州市、县级配套。通过建档立卡识别出的全省农村贫困人口多分布在高寒山区、少数民族聚居区、革命老区、原战区、边境一线,是云南省扶贫攻坚最难啃的“硬骨头”。要实现精准脱贫,有专家估计人均专项扶贫资金投入需达3万元,需投入1722亿元。2016年,云南省投入省级以上财政扶贫专项资金创历史新高,但人均仅为3156.84元,2011-2016年六年间,累计投入省级以上财政扶贫专项资金455.62億元,缺口较大。由于受交通、自然等条件限制,施工环境差,原材料供应地远,物资运输困难,出现了大量的二次搬运,加之原材料成本抬升和农村用工价格的提升,贫困地区扶贫项目实施成本远高于其他非贫困地区,深度贫困地区的投入成本更高。但是,88个贫困县,尤其是73个国家重点县和27个深度贫困县是典型的吃饭财政,财政自给能力很低,扶贫资金投入供需缺口更大。因此,随着云南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各项工作的不断推进,扶贫成本不断提高,扶贫开发的资金供需矛盾日益突出。

(六)现有扶贫开发机制缺乏资源合理配置和整合机制

国外摆脱贫困的成功经验表明, 扶贫资源的有效整合(如扶贫政策与扶贫资金的整合、国内外扶贫资源的整合、贫困地区物质资本与社会资本的整合等)有利于扶贫开发效率的提高。⑩然而,现有的扶贫开发机制中资源整合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如不同部门牵头负责、多部门合作的能力建设政策体系仍呈现出财政政策运用得较多而其他政策明显不足,财政、税收、金融和投资等各种政策难以相互配合;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教育、医疗卫生、就业、技能提升培训、社会保障等方面的资金来源庞杂、多头林立的资金管理体制使资金利用率低下,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教育、医疗卫生、就业、技能提升培训等方面的项目资金现有分配方式导致资金使用分散、项目配置与实际需求不匹配、重点不突出等;大部分县(市、区)各行业各部门扶贫资源投入各行其是,缺乏统一协调和管理监督,导致资源利用率不高;贫困地区特有的社会资本在扶贫开发机制设计和实施过程中往往被忽视,不能得到合理的引导和运用。

(七)产业扶贫面临困境,贫困农户持续稳定增收难度大

产业是脱贫之基、致富之源、强县之本。产业扶贫就是依托贫困地区特色产业来带动贫困人口脱贫和致富的扶贫模式。“通过产业发展一批”是脱贫攻坚“五个一批”中的首要一批,是精准扶贫的重点,也是实现精准脱贫的核心动力。云南贫困地区产业扶贫是以高原特色农业为重点,但是目前云南农业面临三大困境:

1、生态环境退化,自然条件约束,限制了农村产业发展的空间。由于云南省国土面积中山区面积占94%,农业以山地农业为主,农业发展的基础较薄弱,农业基本建设成本高、投入不足,生产力提高缓慢,使农业处于低水平发展之中,农村产业发展空间严重受限。同时,云南省水资源空间和时间上分布不均,水利工程建设滞后,水利设施分布不够合理,农业保障功能不足,受资源环境的约束较大。随着云南省工业化、新型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占用大量优质农用地,同时地膜化肥的长期使用,加上不良的耕作习惯导致云南省耕地总体质量下降,农业产出率降低。近年来,连续干旱以及冰冻、风灾、虫灾、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濒发严重影响了农村产业的发展。

2、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差,严重制约农村产业的健康发展和品质提升。云南省耕地有效灌溉面积仅占耕地面积的45%,高稳产农田占耕地面积不到三分之一。畜牧生产设施设备落后,规模养殖比例仅达到40%。农机装备水平低,农机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仅为44.5%,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5个百分点。现代化设施农业规模小,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低。

3、云南农村产业发展水平较低,农村三产融合还处于起步阶段,难以保障贫困农户持续稳定增收。云南农林牧渔业开发程度较低仍然以传统产业为主,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仍然以出售原料为主,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较低,产业链短,价值链尚未形成,农业向二三产业延伸的空间大,难度也很大,与二产、三产融合发展较差。优质、高效、精品的高原特色农业产业还处于起步阶段,尚未构建起完整有效的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一些新、奇、特且具有重大开发价值的特色产业还尚待发掘。具有地理标志、中国驰名商标和中国名牌的产品仍然较少,产品辐射带动能力不强。规模化生产基地配套设施不完善,优势特色产品耗损大,增值低。

(八)自然环境保护与扶贫开发的矛盾更加凸显

云南是长江、珠江等大江大河的上游,全省50%以上的国土面积为天然林保护区、生态公益林区和自然保护区,承担着流域内生态保护的重任,属于禁止开发和限制开发区域。全省石漠化土地达4323万亩、占国土总面积的15.35%,129个县(市、区)中有65个县需要重点治理,且大部分为贫困地区,在国家没有建立完善的生态效益补偿机制情况下,生态保护、环境治理与经济发展的矛盾异常突出。

云南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政策建议

(一)进一步优化产业扶贫是实施脱贫攻坚的核心

1、强化扶贫产业与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有效衔接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要把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农业政策改革和完善的主要方向”,国内外的成功经验也显示,贫困地区的产业发展必须按照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求,优化产品产业结构,着力推进农业产业提质增效,为此,贫困地区的扶贫产业必须做到“四个突出、四个强化”:一是突出特色、强化品质。综合考虑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生态环境等因素,以生物资源产业为主攻方向,大力发展优质、高效、生态、绿色、安全的现代农业,走特色与品质并重的发展之路,实行品质保障下的适度规模经营,向特色要竞争力,向品质要生产力。二是突出市场、强化效益。抓住抓准市场需求,大力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特、精、优上下功夫,提高农产品供给的质量和效率。三是突出绿色、强化安全。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用好用活贫困地区生态绿色牌,大力发展绿色产业,着力发展“三品一标”农产品,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检测检验体系,切实把生产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四是突出融合、强化增效。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着力推进精深加工,发挥贫困地区自然环境优良、文化底蕴深厚、民俗特色突出的优势,大力推进休闲养生农业与乡村旅游业的健康发展,推动贫困地区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不断提升农业产业的质量效益和競争力。

2、创新政府的产业引导机制,构建政府与市场协同发力新机制

有效的产业扶贫必须由政府和市场合力协调推进。政府既要避免以行政手段直接干预产业发展,也不能片面依赖市场作用,因此必须创新产业引导机制,构建政府与市场协同发展机制。云南有的县通过“以奖代补、以资代劳”的帮扶模式,在产业扶贫中以村委会为单元,政府和企业明确提出产业项目清单,给予发展本村主导产业的贫困户以较高的产业发展扶持资金的差异化奖补政策,激励和引导了贫困村、贫困农户发展“一村一品”产业。今后,各级政府应着力做好以下重点工作,一是创造特色产业成长的内部条件,并有效改善外部环境,通过产业规划、政策引导产业发展方向,运用财政、金融等杠杆对产业进行整体调节和干预。二是政府投资建设产业平台,统一行使建设、管理、服务等职能。三是引导企业参与构建政府与市场协同发展新机制,促使产业平台实现市场化建设、企业化管理、专业化发展。

(二)充分调动贫困人口脱贫攻坚的内生动力是关键

赋予贫困农户选择权,启动贫困农户的内生动力。内生动力本质上是人的主观能动性,而内生动力的外化就是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活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扶贫要与扶志、扶智相结合,最重要的就是强化贫困人口在脱贫攻坚中的主体性。云南省在精准扶贫实践中已经积累了一些有益的经验。有的县(市、区)在产业扶贫中,对贫困户实行了“产业项目叠加、种养殖结合”的产业发展模式,在产业品种和规模选择上,给予贫困农户一定的选择权,鼓励“多干多得、早干早得”,激发了贫困户发展产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的县(市、区)实行 “一户一办法、量力而行、鼓励多干”的政策举措,强化了需求导向和农民的主体地位,为提高贫困人群的自我发展能力及巩固扶贫成效打下了坚实基础。还有的贫困乡镇在村内道路硬化中充分调动农户的主体意识,既节约了1/3的修路成本,还强化了贫困农户对村内道路的主体性,在修路和管路方面更用心,值得认真总结借鉴。因此,各级政府应在制定和落实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产业扶贫、社会救助、教育扶贫、健康扶贫、转移就业扶贫等政策措施的过程中,总结已有的经验,充分发挥贫困者的主体性作用,充分考虑和听取贫困者的意见和建议,并让贫困者参与到政策的制定、实施、监督、考核全过程,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扶贫效果。

(三)建立健全人力资本投资的长效机制是基础

人力资本教育投资可提高农民采用新技术、新设备、新品种的能力和意愿,人力资本技术技能投资可以提高农民就业机会和收入,人力资本投资可为贫困人口提供可持续的发展源泉。良好的身体素质是人力资本必备的条件,是消除贫困的内在基础, 也是实现稳定脱贫的必要条件。开发和提升贫困人口的人力资本对消除贫困的重要作用越来越大。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战略把“增强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自我发展能力和内生动力”作为重要目标之一,但是,课题组在调研中发现,无论是宏观决策者还是各级职能部门,在扶贫开发实践中过分强调物质投入,而忽视了对贫困人口的能力提升,采取的扶贫方式未能充分考虑贫困人口自身的因素和需求,忽视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及其在社会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在实践中则忽视了对贫困人口主动反贫能力的发动、组织和培养。这样必然难以造就贫困地区和贫困家庭发展的内生动力,其最终后果便是贫困人口的“等靠要”和依赖思想加重,脱贫速度减缓,脱贫效果不稳定,返贫现象频发,贫困农村的脱贫日益显示出刚性特征。鉴于此,云南农村人力资本严重不足已经成为影响精准脱贫目标能否按期实现的关键,综合解决农村的贫困问题应该强化以下措施:

一是强化教育扶贫、农村劳动力技能提升和转移就业扶贫的投入,针对农村贫困地区知识和技能贫困的状况,切实落实教育扶贫、农村劳动力技能提升和转移就业扶贫的相关政策,实施多种教育模式共同革新和调整, 实现“普九”教育和高中教育的协调发展,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协调发展,农民工职业培训和农业技术培训的协调发展,促进农村贫困人口文化素质和技术技能的提高,以满足云南省农村脱贫的基本需求和多样化需求。

二是强化健康扶贫和农村社会保障兜底扶贫的投入。针对贫困人口健康生存能力低下的状况,加快改善贫困地区基本生活和医疗卫生条件,改善医疗设施, 提升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疾病预防和控制能力。切实采取国家、家庭、个人三者相结合的医疗方式,实现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基本医疗保险和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全覆盖,加大对贫困家庭的最低生活保障、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等的政府救助力度,防止贫困人口陷入因病返贫和因贫失医的恶性循环, 确保精准脱贫、稳定脱贫。

因此,建立健全贫困地区农村教育、医疗卫生、技能提升和转移就业、社会保障等专项资金投资稳定增长机制应成为实现农村精准脱贫的一项长效机制。贫困地区只有通过这一长效机制加快开发和培育人力资本,才能实现人口资源向人力资源或人力资本的转化,才能促使云南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具有自我发展和稳定脱贫的能力,才能真正地对贫困者赋权,才能根本改善贫困者的贫困状态,实现可持续、稳定的脱贫。

(四)创新扶贫资源统筹整合机制是重点

要实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必须建立与之相匹配的扶贫资源统筹整合机制,在当前云南省扶贫开发资源投入与需求存在巨大矛盾的现状下,急需创新扶贫资源统筹整合机制,以提高资源使用效率,进而提高能力建设的扶贫效率。

第一,建立健全扶贫开发各行业部门之间的协同机制。强化各级扶贫领导小组的统筹和规划,建立健全扶贫开发不同行业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机制、工作推进协调机制,建立各行业部门互为补充和协同推进的内在机制,提高各部门之间的信息对称性、真实性,提高价值认同度与行为协同度,从根本上突破扶贫开发资源供给不足与效率不高并存的困局。

第二,建立完善扶贫资源整合机制。要满足千差万别的扶贫到户的需要,必须科学、合理配置扶贫资源,应以对贫困户情况最为了解的县乡政府作为最重要的资源整合平台,建立完善资金配置和整合机制。一是要进一步改革扶贫资金管理体制,给县乡政府在资金使用上的自主权。借鉴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和涉农资金、项目、权利、责任“四到县”的资源配置和整合机制,教育、医疗卫生、劳动就业和技能培训、社会保障等行业部门的扶贫资金、项目的管理权也应下放到县级政府,实行资金、项目、权利、责任 “四到县”,由县乡政府根据实际情况自主确定扶贫项目和扶贫方式,真正做到扶贫资金在基层的整合,提高精准扶贫的针对性和效果。从长远和根本上说,要进一步深化财政体制改革,逐步加大对贫困县的一般性财政转移支付的力度,使事权和财权高度统一。 二是要科学制定统筹扶贫资源的规划,更好地统筹使用好各行业部门和社会帮扶资源,结合贫困地区的特色和优势资源开发及产业发展的需要,统筹规划和合理配置扶贫资源,深度挖掘和有序组织全社会扶贫潜力,做好帮扶资源与扶贫对象和贫困地区需求的紧密对接。三是要推行规划引导统筹、重点项目主导统筹、奖补资金引领统筹方式,实行跨部门、跨年度、跨层级统筹,实行“大类间统筹、打通使用”的办法,增强资金使用的自主性和灵活性。

第三,建立扶贫资源配置的动态化调整机制。要实现精准扶贫,必须解决扶贫规划的预期性与帮扶现实的多变性之间的矛盾,因此,必须创新资源配置机制,建立资源配置动态化调整机制,在进行资源配置时要设立一定比例的可灵活配置和动态调整的资源,以及时有效地满足扶贫中出现的突发状况,以确保扶贫工作真正做到不断精准化。

参考文献

1、杜志雄、詹琳:《实施精准扶贫新战略的难题和破解之道》,载《中国发展观察》,2015年第8期,第23-26页。

2、云南省人民政府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编:《云南省扶贫开发志(1984-2005)》,云南民族出版社,2007。

3、云南省统计局、云南省农村社会经济调查队:《2000年云南农村贫困监测测量结果》,2000年12月。

4、国家统计局住户调查办公室:《中国农村贫困检测报告(2001-2016)》,中国统计出版社,2001-2016。

5、中国社会科学院扶贫开发报告课题组:《中国扶贫开发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国扶贫开发报告(2016)》,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

6、云南省人民政府:《脱贫攻坚新号角》,云南脱贫攻坚展板,2017年9月。

7、云南省人民政府:《云南脱贫攻坚规划(2016-2020年)》,2017年7月26日。

8、云南省统计局、云南省农村社会经济调查队:《2000年云南农村贫困监测测量结果》,2000年12月;

9、云南省扶贫办、云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云南省新阶段扶贫开发思路研究》,云南省政府决策咨询课题,2010年10月评审结项;

10、赵曦等:机制设计理论与中国农村扶贫机制改革的路径安排,《软科学》2009年第10期,第69-73页。

11、唐丽霞,罗江月,李小云:《精准扶贫机制实施的政策和实践困境》,《贵州社会科学》,2015年第5期,第151-156页。

12、林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精准扶贫机制创新研究》,《经济体制改革》,2016年第5期,第190-194页。

注释

①“直过民族”:云南“直过民族”是指20世纪50年代,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对云南边疆还处在原始社会末期、阶级分化不明显、土地占有不集中的少数民族聚居区,通过长效有效的帮助,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民族。

②杜志雄,詹琳:《实施精准扶贫新战略的难题和破解之道》,载《中国发展观察》,2015年第8期,第23-26页。

③国家统计局住户调查办公室:《中国农村贫困检测报告(2015)》,中国统计出版社,2015。

④中国社会科学院扶贫开发报告课题组:《中国扶贫开发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国扶贫开发报告(2016)》,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

⑤中国社会科学院扶贫开发报告课题组:《中国扶贫开发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国扶贫开發报告(2016)》,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

⑥资料数据:根据云南省扶贫办相关资料整理得来。

⑦云南省政府:《脱贫攻坚新号角》,云南脱贫攻坚展板,2017年9月。

⑧云南省人民政府:《云南脱贫攻坚规划(2016-2020年)》,2017年7月26日。

⑨云南省政府:《脱贫攻坚新号角》,云南脱贫攻坚展板,2017年9月。

⑩赵曦等:机制设计理论与中国农村扶贫机制改革的路径安排,《软科学》2009年第10期,第69-73页。

作者简介

宋 媛 云南省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

作者:宋媛

第4篇:产业扶贫调研报告

2018年产业扶贫工作调研报告

产业扶贫是帮助贫困群众甩“穷帽”、去“穷根”的根本路径,是精准扶贫的关键所在,也是从“输血式扶贫”转向“造血式扶贫”的重要体现。今年以来,鄠邑区农业局为全面抓好产业扶贫工作,确保全区具有产业发展意愿和发展能力的建档立卡户实现稳定产业增收。根据我区实际,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生产发展为基础、以科技为支撑、以政策为保障,充分调动龙头企业、现代农业园区、专业合作社等带贫主体支持农户增收致富积极性,通过龙头企业(园区)带动的“公司+基地+建档立卡户”的形式,以合作经济组织带动型的“专业合作社+建档立卡户”的形式,采取“捆绑式”参与、“链条式”带动、“项目式”推进、“整合式”投入,加强政策和服务保障,进一步健全利益联结机制,全力推进产业扶贫,为建档立卡户增收搭建平台。结合日常产业扶贫工作开展情况及入户走访、座谈情况,现将调研报告汇报如下:

一、基本概况

鄠邑区辖13个镇街、1个景区管理局,1282平方公里,240个行政村,耕地面积58万亩,总人口57.7万人,其中乡村人口36.5925万人。全区现有省定贫困村51个、市级重点村33个(两者重复11个),未脱贫贫困村11个,在册贫困户2329户6282人,今年计划退出贫困户1627户,贫困发生率为1.3%。产业兴则乡村兴,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不断深入实施,我区坚持新时代农业农村发展思路,立足地域特色优势,构建大产业扶贫格局,

- 1业扶贫路径,进一步培育壮大各具特色的脱贫支柱产业,拓宽贫困户增收产业体系,实现对全区2329户贫困户全覆盖。

(二)明晰产业发展路径 1.秦岭北麓沿山地区产业脱贫

(1)产业扶持内容。主要发展景区旅游、乡村民宿旅游、中蜂产业,同时大力推进秦岭北麓葡萄产业发展,建立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新模式。一是通过引导对贫困户开展技能培训,提升改造室内外整体环境,配备厨房、住宿用品等措施,落实帮扶计划;二是通过农家乐、民宿产业带动农产品销售拓宽贫困户就业渠道,达到增收目的;三是引进中蜂养殖龙头企业,向贫困户提供蜂箱、蜂王,三年技术跟踪服务,产品兜底销售,打造中蜂养殖、加工、销售一条龙的产业链;四是通过葡萄品种改良、创新栽培模式、大力推广水肥一体化、投入品使用控制、有机质提升等集成技术,帮助贫困户实现优质绿色生产。

(2)产业扶持对象。重点扶持景区理局、草堂镇、石井镇、蒋村镇等镇贫困户536户1319人。

2.中部平原地区产业脱贫

(1)产业扶持内容。发展以设施大棚西瓜、蔬菜、草莓、苗木花卉、特色养殖业为主的增收产业。一是对苗木购置、新技术推广、管护、基础建设等方面进行扶持;二是通过对贫困户提供种苗、实用技术培训、技术指导、制定产业发展方案等措施,提高贫困人口技能素质,增强其脱贫致富能力。

- 3部门发放金融贴息扶贫贷款5万元入股工商企业、农业龙头企业(园区),确保帮扶贫困户入股分红享受上不封顶,使贫困户实现稳定分红增收。同时,鼓励工商企业、农业龙头企业(园区)、吸纳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务工,获得工资性收入。贫困村驻村工作队、联户帮扶干部、街办包村干部、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协助贫困户与入股的龙头企业(园区)签订产业脱贫股权合同或协议,保证贫困户享受到股权分红。目前,已落实帮扶企业26家,吸纳入户资金1735万元,计划每年分红138万元,覆盖贫困户1735户。

3.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能人大户)+贫困户+产业项目资金扶持模式。

按照“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能人大户)+贫困户+产业项目资金扶持”的产业化经营模式,鼓励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能人大户)带动贫困户学习种养殖产业技术和市场知识,为贫困户提供种苗种畜、技能培训、动物防疫等服务给予特殊帮助,区政府将给予合作社建设标准化种植和养殖基地、发展山林经济、开发乡村旅游等产业项目资金扶持。带动10-15户以上给予10-20万元产业项目建设资金扶持;带动15-20户给予20-30万元产业项目建设资金扶持;带动20户以上给予30-50万元产业项目建设资金扶持。

同时,鼓励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能人大户)吸纳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入社务工,获得工资性收入。贫困村驻村工作队、

- 5前置条件和硬性约束,按照下达资金量每10万元带动1户贫困户的标准向每户贫困户分红2000元,带动贫困户户数在编制项目实施方案及项目验收拨款时予以落实,每户贫困户只能享受一次农业项目扶贫带动。同时引导现代农业园区、农业龙头企业、标准化养殖场通过订单生产、土地托管、股权合作、吸纳就业等方式,与贫困户形成稳定的产业带动关系,建立帮扶共赢机制。

6.其它模式。

各镇(景区管理局、街办)可根据辖区产业发展实际情况,自主选择其他产业脱贫模式。产业扶贫带动贫困户产业发展,以上模式可叠加享受。

(四)统筹规范使用资金

1.贫困户产业扶贫资金主要用于对贫困户发展种植业、养殖业、农副产品加工业及其它增收产业所需的设施等费用的补助。

2.贫困户产业扶贫资金不可使用的方面包括:不能用于家庭个人直接生活性消费,固定性建设,非产业发展的其它用途。

3.贫困户产业帮扶资金,可多批次、多时间段根据贫困户家庭个人实际情况使用。

4.产业扶贫资金的管理:各镇(景区管理局、街办)是贫困户产业扶贫资金使用管理的主体,对辖区贫困户产业扶贫资金安全运行和使用负总责。

5.各镇(景区管理局、街办)可以根据辖区经济发展实际情况,整合贫困户产业扶贫资金,统筹安排能帮助贫困户增收的项目,建立贫困户联帮机制,带动贫困户共同发展。

- 73.实行网格化管理,加强技术服务保障。一是持续做好产业扶贫110服务,组建11支技术服务队,实行产业培训网格化管理模式,对全区51个省级贫困村、33个市级重点村产业布局情况,开展“一对一”、“点对点”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产业技术巡回培训及指导工作,实现了产业脱贫全方位跟踪帮扶。截止目前,产业扶贫110技能服务共接诊群众问询19次318人次。二是投入产业技能培训项目资金50万元,采取农业系统技术单位与委托第三方培训机构相结合的方式,重点开展“十百千万”产业脱贫户技能培训、贫困村产业发展培训、四个一乡土人次培训及农民实用技术培训。目前共举办技能培训36期2138人次。

4.加强“四个一”乡土人才培育。在51个省级贫困村、33个市级重点村,按照“四个一”(每个贫困村培育一名产业引领村干部、一名互助合作带头人、一名农林技术骨干、一名农产品流通服务人)标准培育产业领军人才,共计291人,实现51个省级贫困村、33个市级重点村发展脱贫主导产业有人领、技术需求有人教、互助合作有人带、市场销售有人跑的良好局面。

三、典型经验

一是全力聚焦12345,用好六个一工作法。为坚决打赢“十百千万”产业扶贫工程这场硬仗,鄠邑区农业局提出了“十百千万”产业扶贫工程“12345”目标,即:“1”——“收入过线”:建档立卡户通过产业带动,工资性收入、生产经营收入、财产性收入、转移性收入等各类收入总和必须过线,增收户年人均收入必须达到3600元,示范户年人均收入必须达到5000元;“2”——“一业一技”:建档

- 9行了“龙头企业+基地+贫困户”模式,与85户产业发展户建立了利益联结关系,按照新时代农业、新产业发展理念,发挥科技示范引领作用,不断促进贫困户产业发展增收;西安渭河家禽育种有限公司带动景区管理局辖区内70户中蜂养殖户发展中蜂产业,并签订了产品收购包销协议,全面解决了农户产品卖难问题; 西安东山果品专业合作社引入“党建+合作社+贫困户”的扶贫模式,与蒋村镇青三移民新村联姻,采取“三带一帮”扶贫模式,即:务工带动、入股带动、销售带动、全程跟踪帮扶,东山合作社创新扶贫模式,受到了当地群众的一致好评。另外,玉蝉镇孙家硙村采用“民营企业+帮扶企业+贫困户”模式,建立了“花草种植”和“净菜检测加工”两个产业链;余下镇灵山寺村成功创建了300亩温室果蔬产业园。通过不断打造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树立样本示范,切实发挥了先进导向作用,引导更多的社会企业和贫困户投入到产业脱贫攻坚战中。

三是抓技能培训,提高农户经营能力。为全面提升建档立卡户中有产业发展意愿及产业发展能力的户产业经营水平,不断提升群众致富能力,确保产业脱贫户实现稳定增收产业项目。区农业局派遣11支产业脱贫技术服务队,实行产业培训网格化管理模式,持续发挥产业脱贫技术服务110指挥体系作用,对全区51个省级贫困村、33个市级重点村产业布局情况,开展“一对一”、“点对点”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产业技术巡回培训及指导工作,实现了产业脱贫全方位跟踪帮扶。今年投入财政专项资金50万元,采取农业系统技术单位与委托第三方培训机构相结合的方式,

- 11宿旅游、中蜂产业、葡萄产业、设施大棚西瓜、蔬菜、草莓、苗木花卉、特色养殖业、休闲农业,打造无公害蔬菜基地等特色产业,栽下产业这棵“摇钱树”,确保农民(贫困户)持续稳定增收。

2.产业脱贫是脱贫攻坚的必由之路,也是精准脱贫的必然选择。

坚持以项目扶持为主要手段,因地制宜、精准施策,把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与贫困农户、脱贫资金有机结合起来,使新型经营主体成为项目实施和资金周转的有效载体,促进产业脱贫工作市场化。坚持“扶持龙头企业、合作组织、专业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就是扶持农民(贫困户)”的理念,构建新型经营主体与贫困户利益联结机制,创新“企业(专业合作社)+贫困户+产业项目资金扶持”的产业化脱贫体系,推动经营主体和贫困农户双赢,才能进一步提高户县产业脱贫成效,

3.产业脱贫需要多部门联动。

产业脱贫不单单是农业部门的工作,涉及农业局、财政局、金融办、经贸局等相关部门,必须建立产业脱贫联席会议制度,相关部门共同研究、共同推进产业脱贫工作。

4.“三变”改革是产业脱贫的希望之路。

通过调查研究,我们发现集体产权越明晰的村,“三变”改革基础越好;积极进行“三变”改革探索,已经有一定变革基础的村,农民经济收入普遍高于未进行三变改革探索的村;产业项目越成熟、越大的村,在

一、

二、三产业融合方面越全面,融合程度越深;“三

- 13紧围绕培育产业、促农增收核心,引导贫困群众转变传统种植模式,积极调整种植结构,大力发展特色优势种植业,增加群众收入。

2.用活土地资源。有条件的村可以探索实施土地股份合作社。将没有劳动能力进行耕种的农户土地集中起来,采取入股、租赁、转包、互换、托管等多种农村土地流转的形式给有劳动能力的龙头企业、农业园区进行产业发展。

3.延伸产业链条。要积极扶持发展农产品加工企业,在单项产业集中连片发展到500亩以上的区域或附近要相应建成加工企业,同时要采取加大扶贫贴息贷款发放数额和覆盖面及落实有关税费优惠政策等措施,加大对扶贫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培育扶贫龙头企业的带动能力。建成一批大型的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形式解决老百姓“卖难”和“贱卖”的问题。

4.打造亮点抓好示范带动。要在产业扶贫建设中,选择3个以上增收项目明显,覆盖面广,群众易接受的种、养、加工项目,作为特色支柱产业或主导产业做强做大,做出成效。培育10家以上新型经营主体和现代农业园区参与扶持,辐射带动发展100户以上增收示范户,带动1000户以上有产业发展需求的贫困户脱贫增收。

5.强化技术支撑。加强与农业院校及相关科研单位联系建立科研基地,请他们派专业技术人员提供技术支撑,开展种植、养殖实用技术和农业产业化技能培训,同时围绕各个地方的产业发展

- 15

第5篇:乡镇产业扶贫调研报告

引导文:扶贫是为帮助贫困地区和贫困户开发经济、发展生产、摆脱贫困的一种社会工作,旨在扶助贫困户或贫困地区发展生产,改变穷困面貌。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有关乡镇产业扶贫调研报告,供大家爱参考!

乡镇产业扶贫调研报告1

按照省、市、县委有关精准扶贫工作要求,近期,我与县直相关部门人员一道,深入城关镇村组农户,通过实地查看、入户走访,召集镇村干部、群众代表、产业大户、致富能人进行座谈等方式,对当前精准扶贫工作情况进行了调研,形成调研报告如下:

一、城关镇精准扶贫工作情况

(一)组织领导有保障。该镇成立了城关镇精准扶贫指挥部,由主要领导任组长,4名党委班子成员任副组长,班子成员、镇直单位负责人、村(社区)书记为成员,负责全镇精准扶贫工作部署、督办、推进,并抽调8名领导干部组建精准扶贫工作办公室,为精准扶贫工作的统筹、深入、持久推进提供了组织保障。

(二)宣传动员有氛围。镇党委、政府组织全体机关干部、县(镇)工作队干部、村主职干部进行精准扶贫政策知识培训,提高全体干部精准扶贫工作能力。在北环路等显著位置制作了7块工作宣传标牌,印发宣传资料8000余份、录制了精准扶贫工作录音,通过宣传车和各村广播进行播放宣传,营造了浓厚的工作氛围。150余名镇村干部、工作队干部,深入千家万户,与群众交心谈心,宣传精准扶贫政策,力求做到扶贫政策家喻户晓。

(三)工作运转有机制。指挥部办

公室每天收集各村工作情况,对收集的情况进行分类处理,个性问题由指挥部办公室当日答复,复杂问题、共性问题由办公室提交指挥长会议研究,并于三个工作日内答复。截止目前,己召开指挥长会议5次,研究处理各类情况17件次,做到了及时高效运转。全镇干部采取5+

2、白+黑超常规工作法,在贫困对象核查期间,所有干部不请假、不放假,高标准完成了核查工作,展现了镇村干部勤奋工作、认真负责、能打硬仗的过硬作风。

(四)工作推进有力度。一是加强与县指挥部办公室联络、沟通,遇到突出问题,镇指挥部研究形成一致建议意见后,及时以文字形式报县指挥部办公室。二是加强对村指导,指挥部办公室根据不同阶段工作重点,制定细致、可操作性强的《精准扶贫工作要点》发到各村,并上报县指挥部办公室备案。三是加强镇村联动,指挥部办室明确一名熟悉政策、农村工作经验丰富的干部,

经常与各村保持联系,答复镇村干部反馈的问题,探讨交流工作办法,形成了良好的互动效应。四是强化工作督导,坚持纪委督查和指挥部督导相结合,即每个阶段工作完成后,指挥部督导组对照工作任务、时间节点、目标要求等,对各村进行督导,存在问题的当场提出整改意见,整改后进行复核销号。对未按期整改或整改效果不明显的或不认真履行职责的,由镇纪委牵头,对相关责任人进行督查,责令整改。

截止11月4日,该镇通过入户调查、大走访,完成了7479户、26517人入户摸底调查工作,掌握了农户基本情况,完成村级初核阶段工作,正在进行农户互评代表审评,预计11月底将全面完成农村贫困对象核查工作。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贫困线标准偏低,部分相对困难的群众未能纳入扶贫范围。当前拟定的贫困线以2013年农村年人均纯收入2736元作为标准,超过该标准不能纳入

建档立卡范围。城关镇地理位置相对优越,经济相对比较活跃,20XX年该地区人均纯收入为10319元,最低的新民村也已达到人均纯收入6000元,群众收入远远超出国家划线标准。但同时也由于地处城关,群众衣食住行、就医就学等成本也远高于其他地区,因此,人年均纯收入达到2736元以上的仍然有相当一部分群众实际生活困难而未能纳入帮扶范围。

(二)部分项目资金无法整合,不利于统筹使用。部分政策或项目如:扶贫搬迁、危房改造、生态移民、抗震改造等项目直接实施到户,由农户自行使用,但分户实施不仅不利于规划,还使成本扩大效果更差,也浪费土地资源。如集中安置直达资金不能统筹由乡镇一级使用,那么缺口太大,实际又无法实施推进。

(三)受城镇规划制约,安居工程助推精准扶比较困难。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加强了对县城规划区内规划建设

管理,受城市规划政策影响,部分困难群众危房重建不能审批,制约了安居工程的整体推进。

(四)贷款门槛高、手续繁,小额贴息贷款落实难。县里出台的小额贴息扶贫贷款政策,确实为困难群众解决资金困难找到了一条好出路,深得广大群众的赞成和拥护。但对绝大多数贫困户来说,无论是找担保人担保还是实行农户联保都相当困难,同时部分建档立卡贫困户想利用小额贷款来发展创业项目,银行要求种养殖业有规模、餐饮服务业要连续经营6个月以上方可申请贷款,这样绝大部分有开始创业意识的贫困户很难享受优惠政策,甚至放弃创业。

(五)新农合报销范围小、比例低,农民因病返贫现象时有发生。新农合参保金逐年递增,村民已感压力大,而农民就医过程中,由于药品报销范围小、比例低等因素的限制,真正能够报销的就医费用十分有限,大部分费用仍需农民自已承担,特别对于长期重病家庭看

病难、看病贵的问题特别严重,会导致部分家庭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

(六)奖励扶持政策不统一,造成不良攀比。乡镇与乡镇之间、村与村之间存在着自然条件、资源禀赋的不同,农户与农户之间的家庭状况也有较大差别,联系单位与联系单位之间条件也存在差异,乡镇、村、农户存在着攀比思想,保障政策的平衡非常必要,特别是对于政策边缘农户,尺度把握不当会造成群众心理不平衡。

三、下一步工作的思路与对策

结合这次专题调研,调研组认为,全面深入推进精准扶贫工作,必须严格按照全县精准扶贫、不落一人总要求,积极实施五个一批(产业开发带动一批、生态扶贫搬迁一批、扶智脱贫一批、保障供养一批、医疗救助一批)帮扶措施,确保全镇14个村1466户、5559人建档立卡的贫困对象,分三年逐步实现整村脱贫的工作目标。

一是积极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

设。加快新民和温泉沟等村组道路建设,实施郭家梁村安全饮水工程,推进农村水利、电力、通信、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发展条件。到2017年全镇14个村硬化公路51公里;10个村新修安全饮水净化池17个;13个村新建、改建水渠千米;14个村购置垃圾桶2696个、垃圾车36台;12个村低压电改造980户;12个村土地整治6750亩。

二是努力推进生态扶贫搬迁工程。全面落实相关奖补政策,努力改善新民、大裕、郭家梁、烧田4个村贫困群众居住环境,开展生态扶贫搬迁111户;14个村危房改造748户;重点村规划安置点配套建设,集中安置20户。

三是大力推进产业扶贫工程。在全镇12个村发展蔬菜、林特种植510户、农家乐59户,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业,如在温泉沟村建设200亩杉树基地,在大裕、新民建设400亩核桃基地,在烧田、郭家梁村建设200亩银杏基地;在12个村发展养牛、羊、鸡等养殖

专业户168户、农副产品加工77户,实施到户产业发展项目,切实增加困难群众家庭收入。

四是切实增强群众就业创业能力。在14个村新建村图书室14个、通广播电视654户;新建村小学2个、改造村小学2个;12个村新建标准村卫生室9个、旱厕改造455个;14个村通宽带728户。通过基础教育、能力培训等多种途径,全面提高贫困人口素质。

五是持续完善精准扶贫动态管理机制。帮扶责任人要对贫困户已确定的脱贫致富项目跟踪督办,强化过程监管,确保项目落实到位;采取月检查、季度考评的办法对减贫工作实行动态管理,贫困户生活已好转的要剔除,因特殊原因返贫的要及时纳入帮扶范畴,确保贫困户稳步脱贫、持续发展。

乡镇产业扶贫调研报告2:

一、xx镇镇情

xx镇位于信丰县东部,国道信安线穿境而过,东临大桥镇、新田镇,南

临安远县、安西镇,西接大塘埠镇、嘉定镇,北靠赣县。古陂属赣南四大名镇之一,有头唐江二古陂之说。镇内田畴肥沃,水源丰沛,物产丰富,是信丰县产粮大镇之一,林业资源丰富,其中金盆山为国家级森林公园,素有赣南小庐山之称,农土特产全县翘楚,早年有粉干、豆腐、腐竹、番薯粉等四宝,今添脐橙、生猪、蜂蜜、甜玉米等新四宝。县新型动力能源产业园大唐工业园坐落太平、天光两村,镇内现有温氏、诸信、正邦等多家国家级、省级大型现代化农业龙头企业。幅员面积311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8355亩(其中水田面积25194亩、旱地面积3161亩),林地面积亩,公益林面积亩(其中国家公益林面积亩,省级地方公益林面积亩),果业面积亩,烟叶面积1050亩。

全镇辖15个行政村,2个居委会,302个村民小组,总人口42931人,其中新屋村为省级贫困村,另有石背、中坑、余村、天光、枫树、圳玄和李田七个市

县级贫困村,截止目前全镇还有贫困人口966户、3017人。其中完全丧失劳动力的低保、五保的贫困人口1330,实施精准扶贫的扶贫对象450户1687人。

二、精准扶贫工作阶段性开展情况

一是三项保障体现领导高度重视和组织有力。20xx年和20xx年是全面启动落实《关于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意见》(中办发[20xx]25号)和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实施方案》(赣办字[20xx]19号)的重要年,也是优化整合扶贫资金、大力实行精准扶贫、确保扶贫到村到户的关键年,xx镇作为贫困人口较多的农业重镇,对这项工作高度重视,积极主动,不甘人后,做了不少工作。镇里成立了以党委书记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并抽调扶贫、民政等部门的老中青干部,组建全新的扶贫办公室,专门负责精准扶贫工作,村里以太平畲族村、新屋村为试点,组

建村扶贫工作领导小组,抽调专人成立扶贫工作站,做到有机构、有专人、有资料。

二是三个精确确保贫困户识别有理有效有别。全镇辖15个行政村,2个居委会,302个村民小组,总人口42931人,每家每户情况怎么样,哪些家是贫困户,原来的贫困户是否已脱贫,是否有返贫现象存在?这些都是精准扶贫基础工作亟须弄清楚的问题,对此,20xx年下半年,根据上级相关文件和会议精神,xx镇组织人员力量下村入组,按照三个精确的要求对全镇的贫困户认真识别。即流程精准。设立村级贫困对象民主评议小组,对递交申请的农户进行年人均纯收入调查,按照从低到高进行排序后,初步确定扶贫对象名单;并召开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大会对初选名单进行表决确定;然后由镇党委政府审核后进行公示,公示无异议后报县扶贫和移民办复审,审定后在各村进行公告。严格按照申请、调查、初选、表决、审核、公

示、复核、公告程序,把真正的贫困户对象公开、公正、公平的识别出来。对象精准。通过全面摸排、村级民主评议公示、乡镇审核公示等程序,最后确定出全镇贫困人口为966户共3017人,全部纳入精准扶贫对象行列乡镇扶贫调研报告乡镇扶贫调研报告。定位精确。对造成农户贫困的因素进行具体分析,并分门别类,将识别出的贫困户划分为一般贫困户、扶贫低保户、低保户、五保户等四种类型,对全镇一般贫困户438户1641人、扶贫低保户12户46人、低保户442户1244人、五保户74户86人一一登记造册,并建档立卡,做到户有卡、村有册、镇有簿。

三是三合一建档立卡完善贫困户信息管理。对于精准扶贫工作,资料信息的管理是必不可少的基础工作,xx镇在原有基础上不断丰富完善贫困户的信息管理,初步行成三合一贫困户信息档案。即纸质户情卡。按照国家统一的贫困户建档立卡要求,为每一户建立了户

情卡(见附件一),使贫困户家底一目了然。电子档案。对照纸质户情卡,将贫困户的信息录入到市、县、镇、村四级与三送工作平台互联互通扶贫信息系统平台,实现各级各部门(单位)与贫困户信息直通,做到信息互通、资源共享。xx镇正着手采集收集贫困户的影像资料,一张照片或是一段视频承载着两个主题:农户的致贫原因和脱贫愿望,为后期的结对帮扶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当前存在的问题

在精准扶贫工作启动后全面铺开的元年,xx镇在这方面虽然在不断完善基础工作,并探索初步形成了自己的思路,但仍有不成熟之处和需要解决的问题。在我们的走访调研中,就发现了一些精准扶贫工作面临的问题:

(一)少数村组存在宣传力度不够、渠道过窄、甚至内容不对的问题。精准扶贫政策是国家近期的一项大的惠民利民政策,本应该广而告之,做到家喻户晓,尽人皆知,而且要正确的解读,

但在我们的调研过程中,一些偏远地区的村组的一些群众却并不知情,或是只是知道个大概,不知其所以然,甚而有些农户把这项工作当成了评先评优的面子工程,在工作人员进行调查摸底时,不配合反而藏穷掩贫,生怕别人笑话他的贫困。

(二)农民思想上的贫困成为贫困户脱贫的致命障碍。劳动力文化素质低,既是贫困的结果,又是造成贫困的原因。许多贫困人口由于文化素质相对较低,发展家庭经济缺计划、缺技术、缺管理能力,即便是外出打工收入也与非贫困户有很大差距。加之贫困户小农意识根深蒂固,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落后,小富即安,等、靠、要的依赖思想严重,凡事都等国家和社会的救助。尽管有些贫困户有摆脱贫困的愿望,并不断努力尝试,但由于思路不清,观念不明,缺少引导,导致失败,最终失去了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勇气。

(三)农民收入难以估算增加了精

准能识别难度。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体制的深刻变革,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加快,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等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多元经济相互交织混合发展,给准确调查核实农户收入增加了难度。加之,受农业经济效益低而不稳影响,近年来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纷纷外出打工,劳务收入成为农民增收的主渠道,其中群众的一些隐性收入较难掌握。

(三)农村情况错综复杂增加了精准扶贫难度。一是随着青壮年劳力大量流入城市,农村常住人口大都剩下留守妇女、儿童、老人,实际长期居住人员不足三分之一,在农村实施规划扶持项目中出现劳力紧缺和种植项目后期管护难到位的现象。二是一些干部工作方式方法不能适应新形势的要求,责任心不强,作风不民主,对贫困人口认识有偏差,认为精准扶贫建档立卡是搞形式,扶贫到户不一定能兑现,导致乡村干部对

建档立卡动态管理工作不够重视。三是精准识别要求规划到村、帮扶到户、差别到人,而识别过程缺乏刚性标准,难以做到让群众心服口服乡镇扶贫调研报告工作报告。

四、下一步的对策和建议

加大宣传力度,推进认知共识。拓宽宣传渠道,精准扶贫工作宣传教育的重点是,干部达成精准扶贫共识,群众增强脱贫致富信,将精准扶贫工作作为中心工作,镇村的很多工作都可以围绕精准扶贫工作的需要来展开,宣传教育的方式要灵活多样,大会小会不忘提,主要街道路口树立专门宣传栏,深入村组开展与精准扶贫相关的百姓喜闻乐见的文艺表演,形成精准扶贫大合唱的浓厚氛围。

第6篇:乡镇产业扶贫调研报告

乡镇产业扶贫调研报告2篇【一】

按照“三严三实”教育实施方案中开展专题调研的要求,近日市质监局组织调研专班,深入精准扶贫联系点——竹山县官渡镇大溪河村进行调研,深入分析大溪河的现状、问题及下一步帮扶措施。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大溪河村发展的现状

1、基本村情现状。大溪河村位于竹山县官渡镇北部,距镇政府约30公里,距县政府约88公里,是典型的偏远高山村。版图面积约70平方公里,由过去的4个村和1个林场合并而成,全村旱地4426亩,水田325亩,共有5个村民小组。大溪河村村内主要资源有闪长岩、石煤、黑板石、魔芋、猕猴桃、蜂蜜和烟叶等。

2、贫困人口现状。大溪河全村共340户,1339人,其中户口在本村但早已在外地安家约300人,实有劳动力825人,贫困人口177户

673人,贫困人口超过50%。在贫困人口中五保户20人,低保户86人。可以说,留在村里的大多是贫困户。根据走访了解到的情况,除了35户烟农收入较为稳定外,其他贫困家庭没有稳定的收入来源。

3、基础设施现状

。大溪河村交通不便,全村水泥路9公里,通组公路60余公里,路面较差,遇到雨天,大多数道路无法通车。村民居住分散,除2家房屋是新建的两层小楼外,其他农户房屋均是土坯房,居住条件极差。村内无学校,孩子均在外村和镇上上学,目前有8名在读大学生和6名高中生。村内无卫生室,村民看病去30公里外的官渡镇,因交通不便,很多村民小病都是能忍则忍。村党员活动中心是4间建于上世纪70年代的土墙房,办公环境差。因环境限制,该村电力资源短缺,经常晚上供电,停电的情况时有发生。当前没有网络,很多地方没有手机信号,通讯极其不便。

4、产业发展现状。村民主要经济来源以种烟、种粮、发展林特产业和打工为主,2014年人均收入4242元。烟叶种植是该村主导产业,在烟叶公司支持下,种植面积达到850亩,有烤房22座。由于条件所限,招商引资相对困难。2012年引进一家石材加工厂,因交通不便,运输成本高,目前处于停产状态。

5、基层组织现状。大溪河村现有党员22人,村两委班子5人,年龄结构较为合理,但村支书、村主任、村会计3人长期不在本村居住,村妇联主任是一名20多岁年轻女性,很少参与到村集体事物中来,村两委作用的发挥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影响。

二、市质监局帮扶的情况

1.

加强领导,组建帮扶工作机构。市委政府“精准扶贫”活动专题工作会议召开后,市质监局迅速成立了以局长曾勤为组长,局班子成员,各分局局长及直属事业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精准扶贫”工作领导小组,迅速召开专题会议,制定

“结穷亲、帮穷户、拔穷根”精准扶贫工程实施方案,同时成立了以党组成员、副局长欧阳华同志为队长,抽调6名同志为成员的“精准扶贫”工作队,为“精准扶贫”活动的开展提供了组织保障。

2、走访调研,摸清村内基本情况。我局扶贫工作队迅速深入联系村逐户走访,全面调研。工作队员共驻村180人次,走访入户80%以上的村民及所有贫困户家庭,先后4次与官渡镇党委政府领导座谈商讨大溪河村扶贫计划,

5次召开村民大会,详细了解大溪河村的基本情况,并将走访了解的详细情况归类建档。通过调查,在177户贫困户中,有烟农35户,全家在外打工6户,仅留老人在家23户,伤残户3户,老年户3户。经统计,需要重点帮扶的困难户共96户354人,致贫的主要原因是劳动力不足,同时村民思想保守、缺乏技术和资金。通过走访调查,确定了扶贫的重点对象,真正做到底数清、问题清。在走访过程中,工作队员积极宣传党的惠民政策,争取村民对

“精准扶贫”工作的理解和支持,为下一步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基础。

3、明确职责,全员参与结对帮扶。按照市委政府“干部包户(人)”的要求,结合贫困村的实际,建立了县级领导干部包户和一般干部包人责任制。我局县级干部13人,帮扶13户共计48人,一般干部206人,共计帮扶81户306人,剩余贫困群众由工作队兜底帮扶。任务确定后,通过春节慰问、组织活动等方式,组织干部职工分批前往大溪河村,走访、慰问、帮扶困难户,为各户脱贫致富出谋划策。其中在2015年春节前夕,局党组成员以及二级单位负责人走访慰问了该村老党员和一批困难群众,共计为该村177户结对帮扶户提供了价值1.2万元的慰问品,同时为14名在校高中生和大学生每人提供500元的助学金,支持他们克服困难完成学业。

4、结合实际,帮助制定脱贫计划。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产业扶贫是村民彻底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经实地走访,该村蜜蜂养殖、猕猴桃和中药材种植有一定的产业基础。目前有30余户村民散养蜂蜜200多箱,但缺乏技术和龙头企业带动,蜜蜂养殖未能形成规模,产量也较低,多数蜂蜜养殖户年收入只有

100多元。该村地处高山,很适合猕猴桃生长,已有几户村民正在发展猕猴桃,其中村主任朱磊建有60亩猕猴桃基地,其中20亩已挂果,年收入超过10万元。通过调查,后与村两委沟通,决定以产业扶贫为主导,将蜂蜜养殖、猕猴桃和中药材种植作为该村新的经济增长点,予以重点扶持,做到户户有产业,人人能脱贫,同时联系龙头企业,帮助建立产业合作社,推行“龙头企业+基地(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以产业扶贫彻底实现脱贫致富。为加快发展壮大猕猴桃产业,局主要领导专程赴全国最大的猕猴桃基地——陕西省眉县考察猕猴桃标准化示范县建设,了解猕猴桃的种植、加工、储藏、销售、发展前景等情况,帮助大溪河村制定了科学、详细的猕猴桃产业发展计划。每亩猕猴桃年产3000-5000斤,每斤2-3元,每户种植3-5亩,可收入1-2万元。力争通过5年努力,该村猕猴桃发展至500亩,收入达到200万元。为发展蜂蜜产业,我们先后5次到湖北神农蜂语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调研,得知当前新的养蜂技术每箱年产50公斤左右蜂蜜约800-1000元,且在第二年1箱蜜蜂可分箱为3-4箱,第三年可分箱到十几箱。1箱蜜蜂在第二年经分箱后年产值可达到3000-4000

元,第三年分箱后的收入可达一、两万元。同时,该产业对劳动力要求不高,属于“懒人”产业,老弱病残均可发展。我们将了解到的信息及时该村两委沟通,帮助该村成立了蜜蜂养殖合作社,与湖北神农蜂语公司签订合作协议,争取在2-3年将该村蜜蜂发展至1000箱,年收入达到80万元。

5、筹措资金,启动扶持产业发展。为加快大溪河村脱贫步伐,市质监局通过多种渠道筹措资金。年初,局党组号召全局干部职工每人集资捐款400

元,共募集到9万多元启动蜜蜂养殖产业,计划为110户困难村民每户免费提供1箱蜜蜂。我局已与湖北神农蜂语公司签订合作协议,由神农蜂语公司提供蜜蜂种群和技术指导,近期已有6箱蜜蜂送到村民手中。为改善该村医疗卫生条件和产业合作社的发展,局党组计划每年想办法筹措一定的资金,支持该村“一中心三室”

建设(党员活动中心、产业合作社办公室、卫生室、文化室)。目前已筹措10万元资金,计划为该村村民每户提供1亩猕猴桃苗木,并聘请陕西眉县的技术人员,定期为该村猕猴桃种植户提供技术指导。

6.

广泛动员,邀请企业参与扶贫共建。扶贫是一项社会责任,我局积极动员企业参与共建,借助企业的资金、市场,帮助联系村脱贫致富。经沟通,目前已有湖北世纪中远集团、十堰福堰钢铁公司、葛洲坝公司十堰办事处、湖北帕菲特工程机械公司、湖北神农蜂语公司、十堰海亿魔芋食品公司以及市液化气公司等8家企业愿意参与到大溪河村的扶贫工作中来。其中,湖北神农蜂语公司已先后2次派技术员前往大溪河村讲解传授蜜蜂养殖技术,葛洲坝公司十堰办事处愿意为大溪河村移民搬迁工程免费提供水泥100吨。

三、扶贫工作存在的问题

1、村民素质不高。在扶贫开发之中,劳动力资源是最关键、最活跃的因素。但大溪河村村民文化素质低,思想保守,给精准扶贫增加了难度。目前有一定能力的已经迁出村外,年轻人常年在外打工,留守的多是老、弱、病、残、小,劳动能力有限,无法有效参与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导致贫困村缺乏“造血”功能。

2、资金投入不足。大溪河是极度贫困的村庄,需要建设的项目多,需要扶持的资金多。该村一直致力打造的猕猴桃产业,200多亩土地流转已经到位,但前期每亩近3000元基地建设费用成了门槛,村民缺乏资金投入,只能望地兴叹。目前政策扶贫资金有限,村民自筹资金无来源,帮建部门零基预算,也无资金投入。加之农业产业投入大、周期长,市场风险也很大,村民无法承担投入成本,资金制约成为扶贫的最大障碍。

3、技术服务不够。官渡镇党委政府及大溪河村两委十分重视产业发展,先后发展了烟叶、魔芋、猕猴桃、蜜蜂养殖、玄生种植等产业,只有烟叶公司技术服务到位,发展较好。可烟叶种植面积900亩已基本饱和,无发展空间。其他产业发展水平仍然较低,村里曾大力发展中药材——玄参,因村民缺乏种植技术,辛苦一年,收入不及成本,加之缺乏龙头企业兜底,结果村民都放弃了玄参种植。村里还发展过莲藕、核桃、魔芋等产业,但都是原始的粗放经营,广种薄收,陷入停滞状态,根本问题是缺乏技术指导。

4、联动帮扶不力。大溪河村贫困面大,返贫率高,每年因灾、因病、因学等原因当年返贫的人口居高不下。加上缺项目、缺资金、缺技术、缺人才,扶贫攻坚任务非常艰巨。目前市委政府安排我局和浙江海天建设集团共同帮扶大溪河村,我局也积极争取其他8家企业从不同层面参与到大溪河村扶贫中来。但总体感觉是企业积极性不高,特别是市里统一安排的浙江海天建设集团至今还没有实质性行动,社会联动帮扶的效果也不是太好,单靠一个部门的力量难以完成艰巨的脱贫任务。

四、今后扶贫的主要措施

1、结对帮扶增强干部责任。今后认真贯彻落实市委政府“结穷亲、帮穷户、拔穷根”精准扶贫精神,扎实开展“双包双建双带双促”活动,细化干部一对一帮扶的任务,强化干部责任。加强督导检查,督促帮扶干部与包联户沟通联系,有针对性地制定贫困户脱贫计划。建立考核机制和责任追究制度,确保减贫项目精准,帮扶措施精准,帮扶效果明显。

2、资金帮扶增添基础设施。市质监局将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通过多种渠道筹措资金,帮助大溪河村启动

“一中心三室”建设,改善村两委办公条件,解决群众看病难问题。积极争取政策扶贫资金,协调相关单位,逐步解决大溪河道路交通、供水、供电、通信等设施问题,从根本上改善村民生产生活条件。

3、产业帮扶增加农民收入。帮助贫困户因地制宜地选择产业,重点发展蜜蜂养殖和猕猴桃产业,帮助群众连片规划建设,着力优化品种,努力提升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生产经营水平,尽快形成一定的产业规模。在此基础上引进企业拉升产业链,提升产品的附加值,提高质量和效益,增加村民收入。帮助大溪河村建立蜂蜜合作社,通过合作社与龙头企业合作,发展壮大蜜蜂养殖产业。帮助发展猕猴桃产业,免费提供猕猴桃树苗,力争在明年春季推广种植200亩。事先做好与十堰市新合作超市沟通合作,开辟猕猴桃销售渠道。

4、联动帮扶增进村企共建。结合大溪河村实际,引进符合产业发展的龙头企业,通过村企合作,互助互动,借助企业的技术、资金,壮大产业规模,拉长产业链,降低农民发展产业遇到的市场风险,实现互利共赢。计划引进猕猴桃、魔芋、蜂蜜产业龙头企业各一家,通过龙头企业带动产业合作社发挥作用。同时争取市文明办等有关部门,大力开展结对共建美丽乡村和“两创”(创文明新村、创“十星级文明户”)活动,加快建设文明新村。

5、迁移帮扶增快脱贫进程。积极争取政策支持,以居住在高山、边远以及水电路不通、资源匮乏、灾害频繁、生存环境恶劣的贫困户为重点,实行生态搬迁工程,解决一方水土难养一方人的问题。目前该村已规划两个搬迁安置点,有18户村民有搬迁意愿。通过搬迁让村民集中居住,同时配套基础设施,从根本上改善生产生活条件。

6、教育帮扶谨防代际传递。积极开展“雨露计划·金蓝领”助学培训,以贫困家庭“两后生”职业技能培训和农村劳动力短期就业创业技能培训为重点,鼓励村民参加职业技能培训,提高贫困劳动力技能水平和新生劳动力的能力素质,为扶贫攻坚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为防止出现因学返贫的情况出现,市质监局继续对该村在校高中生和大学生进行助学帮扶,帮助学生完成学业,增强致富能力,巩固扶贫成果。

五、扶贫工作的几点建议

1、加大规划统揽力度,提升精准扶贫效率。农业产业化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现代农业发展的客观要求,一县一业,一乡一品的规模化种植、养殖和经营是农民抵御市场风险的有效手段。虽然秦巴山区地形复杂、气候各异,动植物品种多样,难以形成大规模的经营,但结合实际分片进行规划,以几个乡镇或几个村为单元,明确产业方向,形成适度规模的“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还是切实可行的。如官渡镇周边乡镇,或大溪河村及周边几个村,都发展弥猴桃,形成规模,集约化经营,这样就可以降低生产、销售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和经济价值。因此,建议市级统筹指导,县乡科学规划,分片区对产业发展、道路交通、村级公益设施进行规划,以提高扶贫效率。

2、加大资金捆绑力度,提升整体发展能力。扶持资金数额决定扶贫计划任务的落实,没有资金投入,任何规划、计划都是空中楼阁。如果仅靠帮扶单位支持,难以完成艰巨的脱贫目标。现在大溪河村到底能投入多少扶贫资金、项目资金,村集体和帮建单位都不清楚,计划干多少事,心中没底。建议根据市、县扶贫规划,将政策扶贫资金、有关项目资金等计划下达到乡、下达到村,加上帮建单位扶持资金、社会捐献资金、村级组织自筹资金等,将所有资金捆绑使用,有计划的谋划、规划,每年干几件大事、实事。

3、加大科技培训力度,提升自我造血功能。当产业扶贫项目确定之后,农民急需的是科学种植、养殖技术,可这些技术大多数帮建单位是无法提供的。当前大溪河村蜜蜂养殖、弥猴桃种植,需要培养几户技术带头人。建议市、县牵头,安排农业、林业、畜牧、科技等部门技术机构或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分门别类地组织在相应片区开展相关实用技术培训,村级组织组织产业对口的农户参加,以提高其创业能力和技术素质。

4、加强村级组织建设,提升模范带动作用。贫困村的脱贫致富,村级组织,特别是村党支部书记及两委班子成员发挥着关键作用。大溪河村党支部书记明平涛坚决执行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带领村民自力更生,新修公路,发展产业,收到一定的效果。但要想彻底抓好精准扶贫工作,必须进一步加强村党员干部和致富能人的培养、挖掘工作,力争培养一批年青有为、敢想敢干、勇于开拓的党员干部和致富能手,形成有凝聚力、有战斗力的致富创业团队,带动贫困村脱贫致富。

5、建立综合协调机制,形成扶贫帮建合力。精准扶贫涉及多个单位,如乡镇党委政府、村级组织、帮建单位、帮建企业、产业合作社等,结构较为复杂,甚至各有各的想法和计划。如果职责不清,任务不明,各自为阵,就会大大影响扶贫效率。建议建立和完善协调机制,明确主导单位和责任主体,分解具体任务,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就会加速脱贫进程,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乡镇产业扶贫调研报告篇【二】

按照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2月4日,我们一行来到区开展走访慰问,并就扶贫开发工作进行调研,深入到县镇街道、村组、农户,采取听取汇报、现场查看、与贫困群众和基层干部对话交流、座谈等形式,了解区近年来扶贫开发工作取得的成效、存在问题和困难,广泛听取干部群众对新时期扶贫开发工作的建议和要求,现就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扶贫开发工作总体情况

区位于省西南部,国土面积1722平方公里,总人口约85万人,辖18个乡(镇),2个街道办事处,278个行政村,28个社区居委会。2016年纳入罗霄山连片特困地区,共有27个村被认定为省级贫困村。2016年底,贫困人口10万人,贫困发生率为14.5%。

2016年,撤市设区后,区大力实施“同城发展、富民强区”发展战略,锐意改革创新,积极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各项指标增长率均高于市和全省平均水平。与此同时,紧紧抢抓赣南苏区振兴发展和罗霄山片区扶贫攻坚历史机遇,加大扶贫工作力度,充分利用各级财政部门拨付的3319.79万元扶贫资金(其中:中央财政2179.79万元、省级财政1000万元、市级财政配套资金140万元),围绕整村推进、产业化扶贫、移民搬迁和“雨露计划”等主要工作内容,以“整村推进、连片扶贫开发”为抓手,以“产业扶贫、移民搬迁”为重点,扶贫开发各项工作取得良好成效,2016年全区脱贫2.4万人。

(一)实施整村推进,改善基础设施。

2016年,区继续将贫困村整村推进与新农村建设工作相结合,加大扶持力度,重点围绕27个省级贫困村,大力夯实基础建设,有效地实施了整村推进工程,共完成了包括基础交通、农村水利在内的村庄整治建设项目51个。特别是较好地完成了41个通组道路交通建设项目,完成农村公路改造311公里、桥梁建设19座。打开了致富枷锁,让脱贫致富梦想有路可走。

(二)推动产业扶贫,促进农民增收。

自我省实施“四个一”组合式扶贫重大举措以来,区提出“四个坚持,四条路子”的产业扶贫新理念,用好省级产业扶贫专项资金,扶持27个贫困村及其周边连片村产业发展和产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完成了27个产业扶贫项目,新增产业基地道路27.7公里,灌溉水渠、饮用水管道7000米,苗木种植1600亩,安全饮用水水厂1座。这些让老百姓直接受益的扶持项目,激发了贫困地区产业发展的新活力,帮助农民实现稳定增收。

(三)实施搬迁扶贫,开辟扶贫新路径。

2016年,该区计划移民搬迁扶贫2000人,其中以工代赈异地搬迁扶贫移民1000人,进城进园搬迁扶贫移民1000人,上级下达搬迁移民扶贫补助资金1000万元。该区计划将其中1528人安置在蓉江街办桥口村蔬菜水果批发市场,引导贫困群众进城就业脱贫。目前,移民搬迁的各项工作正在有序推进。与此同时,该区积极开展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工作,为水库移民5808人发放直补资金348.48万元,安排扶持资金381.48万元,实施移民安置区基础设施和生产开发项目27个,并已全部竣工。

(四)实施“雨露计划”,就业技能得到提升。

作为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区结合该区产业结构状况,以中职学历职业教育、劳动力转移培训、创业培训、农业实用技术培训、政策业务培训为内容,积极实施“雨露计划”,举办专项培训36次,培训2490人次,使受训青壮年农民的技能水平和就业创业能力有了明显提升,为他们更好地就业创业、增加收入奠定了基础。

(五)开展结对帮扶,扶贫效果明显。

今年以来,全区各定点包扶、定点扶贫工作组深入帮扶点402人次。筹集扶助资金1230万元,举办各类培训班培训人员8313人次;挂点干部职工捐款、捐物37万元;帮扶困难学生604人,帮助引进人才35人次,引进技术64项;结对帮扶贫困户2620户,其中计划生育贫困户377户;组织劳务输出1328人,其中贫困户劳动力890人。

二、精准扶贫的主要做法和存在问题

(一)实施精准扶贫的主要措施

根据《中共省委办公厅、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实施方案》的总体部署,区计划用五年的时间,到2019年底,使全区27个贫困村全部脱贫,38565户12.4万人贫困人口具有比较稳定的收入,实现“不愁吃、不愁穿,保障其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与全区人民同步迈入小康这一目标。为此,区紧紧围绕“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这一核心要求,建立瞄准贫困户的帮扶机制,给合实际,重点实施四项帮扶举措,改扶贫“大水漫灌”为“精准滴灌”,全面推进精准扶贫到村到户。主要措施包括:

1.扶持生产,实现就地致富。针对长期居住在农村,且年龄偏大,有劳动能力和一定生产资料的贫困户,通过引导帮扶,开展种植、养殖等手段,实行就地脱贫致富。?甜柚种植。以甜柚种植为重点,依托等乡(镇)万亩甜柚基地建设,以“企业+基地+农户”的方式,对符合条件的种植面积达5亩的贫困户进行产业帮扶,采取免费提供苗木、技术培训,对符合银行贷款条件的帮助贷款5万元并提供扶贫贴息等。对区域内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能安排贫困人口就业的,政府对其产业实施等采取以奖代补的形式进行扶持。?油茶种植。对北部山区、赤土等乡镇的种植油茶达5亩以上的贫困户、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除享受林业部门的奖励外,参照甜柚种植标准另行补助。?优质稻种植。对北部山区缺少土地的贫困户、种植企业,政府帮扶土地流转,发展优质稻种植,对种植50亩以上的贫困户进行产业帮扶,采取免费提供苗木、技术培训,对符合银行贷款条件的帮助贷款5万元并提供扶贫贴息等;对帮扶贫困人员就业的种植企业、农业合作社除除享受林业部门的奖励外,参照甜柚种植标准另行补助。④蔬菜种植。以唐江、龙岭、凤岗、朱坊等乡(镇)为中心区域,鼓励土地集约经营,扶持蔬菜种植100亩以上大户50户,带动10000贫困人口脱贫致富,以以奖代补的形式进行扶持。⑤花卉苗木种植。带动5000贫困人口脱贫,对公共事业所需花卉苗木,政府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在贫困户中购买苗木,解决种植户的投入和销售压力,实现脱贫目标。⑥发展乡村旅游业。通过建设“一座南山、十里蓉江、万亩果园”生态旅游长廊、以大山脑为核心的生态旅游休闲区、以家具体验为主题的商贸旅游、莲花山旅游区、赤土畲族民俗旅游区等五个旅游点的建设,带动5000贫困人口脱贫致富。

2.移民搬迁,洗脚上岸进城。针对那些居住偏僻、交通不便、生产资源缺乏、生产开发无门路的偏远山区和库区农民,实施移民搬迁进城,通过各工业园区和重点项目区,吸纳贫困人口就业,同时在重点项目或工业园区附近建设公租房,为贫困家庭提供住房保障,确保“洗脚上岸”进城就业的贫困家庭“搬得出、住得下、过得好”,计划逐步解决1万户共3.6万贫困人口的脱贫问题。

3.劳务输出,转移剩余劳力。通过就业、创业技能培训,使部分农民学得一技之长外出打工或创业,不愿外出的则可参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生产经营活动,增加贫困家庭收入,解决2.6万贫困人口脱贫问题。一是针对农村“8090后”有一定文化素质又有进城意愿的,定期举办劳务就业培训,转移就业0.9万人;二是针对一些长期在外打工,但有一定劳动技能且愿意回乡创业的,组织开展专项培训,带动就业0.8万人;三是兼顾强化特殊岗位职业培训,针对工业园区用工需求,举办起重机动车辆驾驶、电焊、焊工、刺绣、保洁、保安等培训班,带动就业0.9万人。

4.政府供养,保障基本生活。主要对象为特殊贫困户(含五保户、重度残疾人员等)。一是加大敬老院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五保对象集中供养条件。加强敬老院硬件建设,扩建增容,将敬老院建设纳入各乡镇社会发展规划,与五保对象日益增加集中供养的需求相适应;整合各类民生政策,抓好五保户、低保户的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建好村级集中供养点。二是加强供养经费的动态化管理,确保五保对象生活稳定。为确保五保集中供养对象生活稳定,应建立与我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的五保经费保障体系,财政转移支付的五保供养经费每年进行调整,保障其生活水平稳定在农村一般生活水平。三是加大公益性岗位开发力度,支持残疾人员参与就业。鼓励各党政机关、事业单位、企业安排残疾人员就业,政府给予公益性岗位补贴,保障有部分劳动能力的残疾人员正常生活。

(二)存在问题

1.对象识别还不够精确。尽管从6月底开始,该区按照国家制定的统一扶贫对象识别办法,以及“一申请二评议三公示四审核”的识别程序,采取按收入倒排、公示公告的方式,先后开展了贫困人口识别、建档立卡培训、登记造册、初步录入等环节工作,但从确定的扶贫对象来看,还存在对象识别不够精确的问题。一是按照整户识别贫困人口原则,很难把握家庭整体贫困情况,因而出现扶贫对象不精准的情况。二是对农户收入很难准确统计,存在农户隐瞒部分收入的情况,特别是家庭成员分散就业,很难掌握家庭成员各自收入的变化情况,导致少数已脱贫的农户也纳入了扶贫对象。

2.扶贫成效还不够稳定。一是自身脱贫,致富造血能力较差,会出现一些“扶不起”现象。特别是留守在农村那部分文化素质偏低、年龄偏大、生产能力偏弱的“三偏”贫困人口,思想保守甚至愚昧,“等、靠、要”的依赖思想较为严重。二是遭受自然灾害或各类事故、重大疾病等返贫情况,致使扶贫变成反复扶贫。三是收入来源渠道不稳定。贫困人口普遍无一技术之长,发展产业没有技术支撑,很多投入打了水漂。相当一部分人是靠打临工、卖苦力谋生,收入很不稳定,随时都可能返贫。

3.移民搬迁后续发展存在隐患。实施搬迁扶贫进城的这部分农民,原先大多生活在偏远山区,无论是思想观念、生活习惯还是生产方式,进城后都很不适应,需要相当一段时间的磨合。虽然住得更舒服了,但原先生产方式无用武之地,“洗脚上岸”后不知所措,无固定收入来源。特别是贫困户本来就没有积蓄,有的为购房又新欠了一屁股债,不仅没脱贫还加剧了债务负担。加上城里生活成本增加,导致日常生活水平下降,不仅生活保障压力加大了,在新的环境下与左邻右舍也会时常出现冲突,带来新的社会问题。如果社会管理和帮扶政策跟不上,不仅这部分人的生计难以为继,将会引发新的贫困,甚至会影响当地社会稳定。

4.动态管理还有待加强。还约有3万户10万贫困人口,贫困人口基数大,贫困人口的动态管理是一项长期性工作,工作复杂难度也大。一是被调查的贫困人数多,加上脱贫户担心再得不到扶持而隐瞒真实收入,导致调查数据不真实准确;二是工作量大。各乡村人手不足,也缺乏工作经费,不可能像建档立卡时一样每年都集中大批的专人开展调查摸底公示上报。因此,要确保扶贫对象的精准,必须探索建立切合实际的扶贫对象动态管理工作机制,确保精准扶贫政策执行不走样。

5.扶贫资金缺口较大。2016年,各级政府安排全区的扶贫资金达3320万元,但对于该区的扶贫工作任务来说相距甚远。尽管区财政每年投入的资金都有所增加,但从扶贫资金的人均占有量角度来看,扶贫资金依然不足,缺口较大。按2016年农村贫困人口10万计算,农村贫困人口平均占有扶贫资金是332元,与人均扶贫资金占有量的最低标准相差较远。资金短缺仍然是贫困地区的“瓶颈”因素,且短期内难有大的转机。

三、下步工作安排

下一阶段,在总结经验、巩固扶贫成果的基础上,拟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抓产业扶贫,夯实农民脱贫致富基础。

进一步创新生产扶持方式,用好产业扶贫资金,通过引导帮扶,以发展种植、养殖业为主,帮助农户就地脱贫致富。一是通过加大产业开发扶贫资金投入,推进贫困村扶贫到户贷款贴息、扶贫项目贷款贴息等试点,并逐年扩大试点范围,为贫困户发展产业提供资金支撑。二是围绕脐橙甜柚、生猪和蔬菜、花生、油茶、优质稻等“两主四特”产业发展,引导贫困农户加快推进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推行“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户”、“龙头企业+基地+农户”、“市场+基地+农户”等各种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逐步构建“一村一品、一乡一业”产业发展格局。三是加大扶贫资金对贫困村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扶持力度,确保每个贫困村有1个以上农民专业合作社,贫困农户入社率达到50%以上。充分发挥各级扶贫龙头企业辐射带动贫困农户作用,带动更多的农户脱贫。

(二)抓后续扶持,巩固搬迁扶贫成果。

一是抓好进城民工就业。通过各工业园区和重点项目区,吸纳部分有条件的贫困人口就业,确保有稳定收入来源。二是抓好公租房建设。在重点项目或工业园区附近建设公租房,为贫困家庭提供住房保障,确保“洗脚上岸”进城就业的贫困家庭“居者有其屋”。三是抓好进城进镇示范点建设。2016年,加快建设3个区级进城进镇进园示范点,争取蓉江桥口示范点安置800户3000人,唐江九驳桥示范点安置100户400人,家具产业园区级示范点安置600户2400人。四是抓好搬迁后续扶持与管理。整合各方资源,加强部门协作,为进城农民开展就业技能培训、提供公益岗位,实现稳定就业。同时,加强对移民小区设区管理,为进城农民提供生活帮助、就业指导等方面的咨询服务,帮助农民加快融入和适应城镇生活,让他们在脱贫的基础上能住得安心、生活愉快。

(三)抓技能培训,拓宽农民就业渠道。

要把提高贫困劳动力技术素质和就业创业技能作为扶贫工作的一个重要工作来抓,转“授其鱼”为“授其渔”,实现“培训一个、就业一人、脱贫一户”的目标。一是要坚持因地制宜,形式多样,既可以委托专业培训机构,也可以聘请专业技术人员到田间地头实地培训;二是在充分尊重农民意愿,让农民自主选择培训机构和专业,需要什么就培训,培训内容要多元化;三是要以市场为导向,围绕市、区周边地区对产业工人的技术需求,组织订单培训,实现培训一人,就业一个;四是创新培训形式,既要由企业组织培训,也可由政府有关部门组织培训,也可以由农民自己选择培训机构学习,只要取得培训合格证书都可予以经费补贴。

(四)抓典型示范,深化整村推进工程。

在继续巩固村、村整村推进成果的基础上,今年再选择一个贫困村作为示范点,以优化村庄功能规划、环境卫生整治、土坯房改造、产业发展、基层组织建设等为主要内容,整合资源,集中资金,重点扶持,在帮助当地农民提高收入、稳定脱贫的基础上,改善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提高贫困地区农民的精、气、神,为当地新农村建设积累经验、树立典范。

四、几点建议

(一)坚持因户施策,不断增强扶贫措施的针对性。

扶贫工作是否能出成效,关键在于是否能做到扶“真”贫、扶“准”贫、“对症下药”。要在摸清底数、确保贫困对象真实精准的基础上,根据致贫原因和发展需求,科学划分“扶贫户、扶贫低保户、低保户、五保户”四种贫困户类型。对有劳动能力和劳动意愿的扶贫对象,即“扶贫户、扶贫低保户”,根据不同贫困类型,针对其不同贫困成因,因户施策、“量身定做”,制定针对性强、组合式的帮扶措施,通过扶贫搬迁、发展产业、技能培训、转移就业等方式,助其脱贫;将“低保户、五保户”等农村因病因残完全丧失劳动能力贫困对象识别情况单列出来,经民政部门确认后,将符合政策条件的全部纳入低保,实现兜底保障。

(二)整合各个资源,不断增强扶贫工作合力。

要努力形成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三位一体的“大扶贫”格局,凝聚多方力量,整合各类资金,实现多元扶贫、共同扶贫。一是要深入开展结对帮扶。依托“送政策、送温暖、送服务”工作平台,确保每个贫困村都有帮扶单位,每户贫困户都有帮扶责任人,做到工作到村、扶持到户、责任到人。要结合帮扶实际,做到定目标、定对象、定责任、定措施、定政策,做到不脱贫不脱钩。同时,帮扶单位要发挥行业和职能优势,从人才、资金、技术、项目、信息等方面为贫困村、贫困户提供扶持,保证帮扶措施和任务落实。二是要切实抓好专项扶贫。组织实施好整村推进、扶贫搬迁、产业扶贫、雨露计划、以工代赈等重点工程,确保专项扶贫政策落实到位,取得实效。三是要动员社会力量广泛参与。采取有效措施,将贫困户、贫困村的需求信息与社会各界的扶贫资源、帮扶意愿进行有效对接、互联互通,实现社会扶贫资源的有效配置。鼓励引导各类企业、社会组织、个人,通过捐赠救助、发展产业、促进就业等各种形式参与扶贫。对积极参与扶贫开发、带动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符合信贷条件的各类企业给予信贷支持,并按有关规定给予财政贴息等政策扶持。鼓励有条件的企业自主设立扶贫公益基金。四是要充分用好对口支援平台。要用足用好省委、省政府“四个一”组合式扶贫工作政策及中央国家机关、省直机关、有关单位对口支援帮扶政策,发挥对口支援单位职能优势,搭建好项目对接、产业承接平台,积极争取对口支援单位的技术、信息、人才及改革试点等支持,着力推进一批对口扶贫重点项目建设,解决一批难点节点问题,改善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帮助贫困村、贫困户发展生产,脱贫致富。

(三)坚持着眼长远,建立健全扶贫工作机制。

一是建立扶贫投入机制。各级财政要在财政预算中专项安排扶贫资金的基础上,建立扶贫资金增长机制。既要对贫困家庭子女中、高等职业学历教育要进行财政补贴,确保资金来源。也要加大对贫困村帮扶资金投入力度,扶持发展产业和改善基础设施。更要突出精准扶贫,安排专项资金,对贫困户一对一地进行帮扶。二是建立部门协调机制。要按照“统一规划、各司其职、捆绑使用、用途不变、各记其功、形成合力”的原则,整合各部门资源,特别是要充分整合涉农部门的各项强农惠农资金,支持扶贫对象移民搬迁、发展产业、增加收入。财政、民政、教育、卫生、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水利、交通运输、规划建设、电力等职能部门要研究专门制定并落实扶贫特惠政策。三是建立金融扶贫机制。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提高赣南等原中央苏区和特困片区产业扶贫资金和水库移民资金使用效益,鼓励和带动金融资金加大产业信贷投入,开展金融扶贫。积极拓展扶贫信贷业务,为辐射带动力强、解决贫困人口就业多、促进贫困户增收脱贫快的企业提供贷款支持;积极实施小额贷款扶贫政策,支持扶贫对象发展生产,提高收入,实现稳定脱贫。

第7篇:农村产业精准扶贫调研报告

按照中央和省、市关于精准扶贫的有关要求,近期,本人就丁家营镇殷河村精准扶贫工作进行了集中专题调研。

一、基本情况

殷河村是丁家营镇最为偏僻、贫困人口最多的行政村,也是我市建档立卡的重度贫困村之一。该村位于武当山南麓,面积30多平方公里,山大人稀,人均收入较低。2014年全村贫困户面为54.5%,目前下降到45.6%。该村耕地面积877亩,人均耕地约0.8亩,有6个村民小组310户1086人,其中60岁以上老年人200多人,常住人口约占总人口的十分之一左右,基本上为患病人群和60岁以上的留守老年人。

殷河村主导产业为坡地种植、家庭小规模养殖和外出务工,以务工为主业的约500人,占劳动力总数的60%以上。2014年贫困人口收入中种植业收入占10.6%、养殖业收入占5.4%、务工收入占71%、其他收入占13%。

二、主要致贫原因

(一)交通不便、环境条件差导致贫困

殷河村是丁家营镇较为偏僻的一个行政村,距集镇中心位置较远,地大人稀,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受自然条件、发展空间、地域环境、基础条件等因素制约,长期以来,该村产业发展滞后、集体经济薄弱,基础设施落后,村民收入普遍很低。

(二)无产业支撑、集体经济薄弱导致贫困

殷河村大部分村民外出打工,少部分常住该村的村民,基本是老弱病残的留守人员,大多从事种植业、养殖业,但平均不到0.8亩土地,且90%的是贫瘠的山坡地,经营中需要投入的多,而产出少,几乎无收入;部分家庭养的有一头猪、几只鸡、几只羊,但受交通、信息条件限制,大多自给,不能形成规模,村民没有收入;村集体由于前几年建村部,外欠近百万外债,自己自身难保,更谈不上扶持村民。

(三)自然灾害造成贫困和返贫

该村农户本来家庭经济状况就差,若遇天灾人祸,如种植业减产减收、养殖业遇瘟疫,或因家庭成员突然伤残、死亡或其它自然灾害等,就可能造成贫困或返贫。调研中,本人了解到,像杜明山、曹学胜等20多户村民,都是因疾病或灾害致贫,该种类型的贫困户占全村20%左右。

(四)缺乏劳动力、家庭成员年老或残疾导致贫困

目前,农村的社会保障机制还不健全,对农户而言,如果家庭中有残疾人、体弱或年老丧失劳动能力的成员,不仅对家庭没有收入的贡献,反而还增大支出,导致家庭长期陷入贫困之中,难以脱贫。若有长期生病或重大疾病患者,不仅不能通过劳动获得收入,而医疗费用又居高不下,有的甚至债台高筑。对该村贫困农户来说,生病以后,常常是小病扛,大病拖,对不能再扛、不能再拖的病,治疗费用就成了这些农户的沉重负担,这类贫困户因为长期积累的医疗费用和长期生病压得他们喘不过气来,自身无精力和信心摆脱贫困。

(五)劳动力文化素质差导致贫困

前几年义务教育没有实行免费时,该村不少贫困人口因上学路途遥远、家庭贫困等原因中途辍学,又因失学而成为新一代贫困人口,劳动力文化素质低,既是贫困的结果,又是造成贫困的原因。调查结果表明,该村村民的劳动力文化素质状况较差,贫困人口中文盲率为20%多,贫困人口平均受教育时间不足6年,大大低于全镇人口平均受教育水平。由于劳动力文化素质低,发展家庭经济缺计划、缺技术、缺管理能力;外出打工只能干一些建筑、挖煤等体力活,是有些收入,但与其他人相比,收入有很大差距。

(六)贫困户主观脱贫意识差、没有危机感导致贫困

贫困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摆脱贫困的信心和决心。该村部份贫困人口文化素质低,思想消极保守,思维观念还停留在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时期,没有发展动力,安于现状。各单位部门、社会各界踊跃为贫困户捐物捐资,部分贫困户便产生严重依赖思想,甚至少数人认为,为他们捐物、捐钱是应该的,国家应该供养他们。

三、对策及建议

(一)深入推进生态移民搬迁工作。

2014年精准扶贫工作启动后,通过多方协调,殷河村启动了36户生态移民搬迁工作,方式是农户村民自主联建,国家整合资金,每户补助3万元钱。从目前情况来看,该项优惠政策取得了一定效果。但资金扶持力度、政策享受户数力度远远不够,导致安置房屋建设进度较为滞后。

建议多部门整合项目资金,加大扶持力度,快速深入推进生态移民搬迁工作。在杨家庙垭子、孙家院、徐家院、白衣庵、中岭高标准建设五个院落,将全村310户村民全部集中居住,形成“一线穿五珠“新农村局面,既解决农户住房问题,又将院落建成了新农村景点,为今后旅游产业发展奠定基础。

(二)加大殷河路改建力度

殷河村通向集镇的唯一通道--殷河路,全长15公里左右,该路狭窄弯曲、凹凸不平,路况极差。虽然今年上半年借助三万“村村通“活动,对该通村路进行了改造,修建了错车台、增设了标示牌,但还是远远不能适应当前经济社会发展要求。

建议相关部门积极向上级部门争取,改建殷河路、打通丁白路(丁家营--白杨坪),将以前3.5米宽的通村路按照山区二级路的标准进行改造,从而带动该村太都湖、杨家庙垭子、白衣庵、厉家院、髽髻山、黄龙峡等景点旅游资源发展,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实现脱贫。

(三)推进旅游产业发展

殷河村地大人稀,旅游资源丰富,如何发挥这些资源优势,推进产业发展,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是此轮精准扶贫重点解决的问题。

建议在该村进一步加大封山育林力度,实现绿色全覆盖,形成山青水绿天蓝的优美环境,为发展旅游业夯实基础;通过土地流转,在沟、峡等平地或坡地规模种植苗木花卉、中草药、杂果等产业,形成“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青“的局面,实现全域景观化、景观生态化、生态产业化,既美化了环境,又带动了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促进了农民收入增加;通过招商引资,开发太都湖、杨家庙垭子、白衣庵、厉家院、髽髻山、髽髻大峡谷等景点旅游资源,鼓励农户发展农家乐、乡村旅馆、垂钓健身等产业,为农户增设又一致富渠道。

(四)强化贫困户“输血“与“造血“功能

“扶贫关键是扶人“。再好的优惠政策,再多的扶持资金,如果扶持的对象--贫困户无动于衷,扶贫攻坚工作将彻底失败。

对于此类对象,建议按照“一户一法“的要求,逐户量身定制帮扶措施,明确帮扶责任人、帮扶任务、标准、措施和时间节点,做到号准病脉、开好处方、抓出良药,提高帮扶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一是继续推进“金蓝领“工程,为每户贫困家庭培训一至两名掌握实用技术的劳力,让他们通过劳动增加收入,实现脱贫;

二是继续推进“5541“工程,“输血“与“造血“并重,鼓励贫困户利用山场等优势资源,开展种植、养殖产业,增加收入;三是继续收入推进“四双“帮扶和金融帮扶,解决部分有能力脱贫的贫困户融资难、办事难问题,为他们脱贫致富奔小康扫平障碍。

(五)加大保障扶贫力度

在殷河村诸多贫困户中,有一种贫困人口,既无劳动能力,又无致富门道,他们靠自身根本无法脱贫,如“五保“老人、孤寡老人、残疾病人等。对此类对象如何开展精准扶贫,是我们应该重点关注的问题。

建议加大保障扶贫力度,充分利用医疗保险、养老保险、低保、五保等民生政策,对因病致贫或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户,政府、帮扶单位筹资帮其购买社会保障,使贫困户病有所医,老有所养。通过获得最低生活保障救济,治病、养老等让包袱沉重的贫困家庭,看到脱贫的希望,走上勤劳致富的路子。

第8篇:产业扶贫调研报告[范文模版]

最新产业扶贫调研报告 ---WORD文档,下载后可编辑修改---

目 目 录

一、主要成效 一是现代农业厚植产业扶贫“硬支撑”。

二是经营主体担当产业扶贫主力军

三是现代园区成为产业扶贫主阵地。

四是社区工厂拓宽产业扶贫新渠道

五是三产服务开辟产业扶贫新天地

二、基本做法 一是坚持宏观抓产业,强化关键支撑。

二是坚持中观抓主体,激发市场活力。

三是坚持微观抓就业,力促农民增收。

三、存在问题

四、几点思考

安康是国家秦巴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全市10县区都是贫困县,其中有4个深度贫困县。近几年来,全市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为指导,全面贯彻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第一民生工程和最大的发展机遇,大力实施产业扶贫这一关键之举、治本

之策,助力脱贫攻坚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

一、主要成效 自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安康市以“四个凡是”统揽工作全局,深入推进脱贫攻坚“五大工程”,2014 年至 2019 年,全市贫困人口由 79.9 万人减少到3.3 万人,贫困发生率从32.3%降至1.3%,六年贫困人口减少76.6 万人,贫困发生率下降31个百分点,992个贫困村脱贫退出,10县区全部实现脱贫摘帽,全市脱贫攻坚工作取得决定性胜利。

一是现代农业厚植产业扶贫“硬支撑”。通过育良种、建基地、抓龙头、创品牌四大关键举措,完善和强化“龙头+基地”“基地+企业”“企业+农户”利益联结机制,既抓立竿见影的短平快增收项目,又抓支撑未来的长效增收产业。茶叶、魔芋、生猪、核桃、生态渔业五大主导产业不断壮大,魔芋产业规模位居全省第一,茶叶、核桃、渔业产值位居全省第二;“紫阳富硒茶”成功创建国家知名品牌示范区,品牌价值达到77.5亿元;蚕桑、中药材、烤烟、食用菌、天然蜂蜜等传统产业和木瓜、拐枣、油用牡丹等特色产业加快发展,培育形成了一批适生能力强、带动作用大、增收效果好的特色农业产业,基本实现了“一村一品”产业全覆盖。

二是经营主体担当产业扶贫主力军。紧紧围绕把更多贫困群众镶入特色产业链,着力培育和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千村千园、十百千万”培育工程、“支部+X+贫困户”强基工程和“三变”改革赋能工程扎实推进,截至 2019年底,全市家庭农场 2380 家,认定职业农民 10577 人,其中:高级 132 人,中级 616 人;市级以上龙头企业累计达 277 家,其中:国家级 2 家、省级 64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引领效应明显,已成为我市特色产业发展、农民持续增

收和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载体。

三是现代园区成为产业扶贫主阵地。园区承载集约发展、推进产业融合、助力脱贫攻坚的能力和水平不断提升。截至2019年底,全市现代农业园区1107家,汉滨、平利成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汉滨、汉阴成为全省农产品加工示范园;农民专业合作社突破6000家,入社社员18.4万户,带动农户36.6万户。其中:国家级示范社18个,省级示范社92个,市级示范社299个。安康国家高新区、恒口试验区、瀛湖生态旅游区、旬阳高新区以及 19 个省级县域工业集中区吸纳就业能力不断增强,成为就业扶贫的“空间站”。

四是社区工厂拓宽产业扶贫新渠道。统筹推进陕南移民搬迁工程,积极探索“新社区工厂”助力产业扶贫路子,围绕100户以上的移民搬迁集中安置社区实现新社区工厂和新社区工厂贷“两个全覆盖”,通过标准模式连锁推广毛绒玩具文创产业,大力引进电子、服饰等劳动密集型企业,积极招引高收入型新社区工厂。与建行陕西省分行联手,创新推出的零担保、零抵押、纯信用的“新社区工厂贷”,落实信贷资金7694万元,有效破解了新社区工厂发展融资难问题。截至 2019 年底,共建成各类新社区工厂 587 家,其中毛绒玩具类新社区工厂 308 家,共吸纳就业 21307 万人,贫困群众 6879 人,实现了农民就业、工厂发展、社区繁荣、社会稳定等一举多赢。

五是三产服务开辟产业扶贫新天地。聚焦全域旅游发展,夯实旅游产业扶贫基础,“十镇十村百户”旅游扶贫示范工程加快推进,已建成11 个省级旅游特色名镇、3 个省级文化旅游名镇、24 个省级旅游示范村、3 个国家级乡村旅游模范村。扎实推动“宽带下乡”和“农村电商”建设,10县区全部创建为“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区)”,组建县级电子商务服务中心 10 个,发

展镇村电商服务站点 700 余个,开设农村网店 5630 余家,年均线上交易额达到23.8亿元。

二、基本做法 近几年来,安康始终按照“宏观抓产业、中观抓企业、微观抓就业”的思路,坚持“扶志为先、扶业为本、扶技为要”,扭住新常态下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这条主线,以党支部为纽带,把产业链与脱贫链紧密联结在一起,着力把贫困户镶嵌到产业链、价值链中,以特色产业大发展支撑脱贫攻坚大决战。

一是坚持宏观抓产业,强化关键支撑。把带动贫困户增收作为产业扶贫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带动贫困户数量和效果作为衡量产业精准扶贫的重要标尺,在专项资金、品牌培育、技术培训、政策导向上给予倾斜扶持,依托山、水、人资源禀赋,优先发展具有资源优势和对群众脱贫致富带动性强的生态富硒、生态旅游、山林经济、涉水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等生态友好型产业,农产品加工、家庭手工业以及庭院经济等就业主导型产业蓬勃发展。生态富硒产业连年保持30%左右的超高速增长,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的60%以上来自于富硒特色种养收入,70%以上的贫困群众依靠生态富硒产业脱贫。

二是坚持中观抓主体,激发市场活力。企业是市场经济活动中最重要的主体,也是产业扶贫最关键的基础平台。通过培育壮大“顶天立地”的龙头企业、抚育生成“铺天盖地”的中小微企业、建立多种经营主体协同发力的产业扶贫机制,千方百计增加就业岗位、拉动精准扶贫。一方面,突出抓好园区建设。实施“千村千园(合作社)产业扶贫工程”“千村千处山林经济示范点工程”“百村百河水利风景示范园工程”,使每个贫困村至少建成 1 个县级以上现代农业

园区(专业合作社、集体经济组织)、1个山林经济扶贫示范点,每个贫困户至少有一个长短结合且稳定增收的发展项目。另一方面,积极培育经营主体。加快培育壮大一批基础好、实力强、潜力大,与贫困村贫困户联系紧密、扶贫积极性高的龙头企业、家庭农场、新社区工厂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与贫困户建立利益联结机制,通过土地租金、务工薪金、资本股金,真正让贫困户分享产业发展红利。支持将财政专项投入形成的资产优先折股量化给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充分发挥国家政策性贷款、互助资金组织等融资政策支持作用,积极筹措产业扶贫发展资金,鼓励有条件的企业通过设立扶贫产业投资基金参与脱贫攻坚。

三是坚持微观抓就业,力促农民增收。只有稳定充分的就业,当前才能如期脱贫,未来方可持续致富。首先,坚持扶志为先。针对“干部干、群众看”“懒汉难扶”等影响脱贫实效的精神贫困顽疾,把整治陋习、培育良俗作为增强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内生动力的重要措施,大力推进“诚孝俭勤和”新民风建设,激发“想脱贫”的意愿,催生“要脱贫”的动力,立下“快脱贫”的志向,找准“能脱贫”的门路,着力破解扶贫扶志中“法律手段用不上、行政措施难奏效、说服教育不管用”难题,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优良民风保障和社会思想基础。其次,提升就业能力。巩固推广“培训+企业+就业”技能培训模式,借助产业扶贫“技术服务 110”平台,建立贫困户产业发展指导员制度,有针对性地开展“百队进百园”科技服务、“千员进千村”技术帮扶活动,采取“点对点、一加一、手把手”实训和指导,确保每个贫困村都有1名技术人员,每个贫困户家庭至少有1人稳定就业,每个产业脱贫户至少掌握1门实用技术,让每个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实现就业增收。第三,抓实驻村帮扶。把抓产业脱

贫作为驻村帮扶干部的第一要务,选派有技术专长的干部驻村解决产业发展中的实际问题,对于不懂技术的干部,与贫困群众一起接受培训,锻造了一支懂科技、会营销的驻村帮扶干部队伍。

三、存在问题 一是重点产业规模小。目前除卷烟有旬阳烟厂支撑、茶叶整体规模较大外,其它子行业发展规模较小。比如,全市魔芋种植面积达到49.5万亩,但仍然不能满足13家魔芋龙头企业的加工需要,原料仍缺口70-80%,企业“吃不饱”,大多处于季节性生产、半停产状态。再如,汉阴县黄豆、油菜等原料种植面积有限,无法满足企业生产需要,需从外地大量购进原料,成本较高,制约了企业规模化生产。

二是经营主体培育难。贫困村产业发展难,有自然资源差、交通落后、信息闭塞等客观因素,也有村组干部能力弱、农民素质低的主观因素,但最关键的还是缺经营主体。一方面,单家独户的传统农业生产,很难从内部发育出有一定规模的经营主体;另一方面,引进经营主体的难度很大,许多针对现代农业园区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扶持、奖补政策享受不到,导致深度贫困村产业培育的难度加大。

三是市场主体活力弱。安康市现有的市场主体中,多数企业处于创业起步阶段,实行作坊式、家庭式的粗放经营,管理不规范,财务制度不健全,缺乏营销意识和手段,很大程度上仍依靠政府的鼓与呼。比如,通过供销合作“农超对接”进入西安隆顺和超市、新合作西果连锁超市、莲花餐饮公司的部分企业,由于产品数量有限,配送不及时,进入超市后时常断货,无法及时满足大

批量销售需求。

四、几点思考 一是产业扶贫要有耐心、韧劲和定力。作为欠发达地区的安康市,无论我们是抓发展摆脱落后局面,还是抓产业助推脱贫攻坚,都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更不是一次会战、一次突击能够实现的,必须尊重市场规律、尊重客观实际,保持耐性、久久为功。要持之以恒发展壮大生态友好型产业,把贫困户镶嵌在重大项目和产业链延伸当中,为今后解决相对贫困问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开好头、布好局,实现永续发展。

二是抓产业扶贫不能仅就产业抓产业。善于运用全局观念、多维视角、系统思维看待、谋划和推进产业扶贫,做到统筹施策、多措并举、全面推进。既要抓企业培育,还要抓园区建设;既要抓好产业园区的基础设施硬配套,更要优化提升营商软环境;既要抓特色产业的规模经营,还要抓一二三产全链条延伸和农工贸文旅多业态融合;既要抓招商引资,还要抓人才培养和引进,既要千方百计促进农民增收,还要扎实推进新民风建设。只有这样,产业扶贫才能事半而功倍。

三是要突出抓好产业组织方式创新。核心是把各种要素资源最优化配置起来,以求最大化发挥效能。坚持发挥自然资源和劳动力等初级要素的现实比较优势,更加注重科技、资金、人才、环境等高级生产要素的竞争优势,把产业组织方式创新引向深入。健全柔性引才机制,促进关键领域和重点行业技术攻关,为产业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不断提升金融服务能力,推动普惠金融政策有效落实。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降低制度性成本,为企业发展创造

充足的市场空间。

四是要着力培育新型市场主体。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重要标志,就是发展生态农业、设施农业、体验农业、定制农业。必须把培育壮大市场主体作为关键,依靠现代农业园区来承载,着力发展龙头企业、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各类新型经营主体。积极发挥各类经营主体带贫主力军作用,把贫困户嵌入产业链中,鼓励引导经营主体与贫困户之间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均沾、稳定持久的利益联结机制,切实防止“富了老板、丢了乡亲”。支持各类市场主体“跨界”发展,促进产业深度融合,不断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持续增强产业扶贫的能力和效果。

2020 年教育信息化工作要点

一、工作思路概述 教育信息化要紧密围绕加快实现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以“育人为本、融合创新、系统推进、引领发展”为原则, 坚持稳

中求进工作总基调, 全面完成教育信息化规划目 标,深入推进《教育信息化 2.0 行动计划》 , 实施好“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攻坚行动” , 积极发展“互联网+教育” , 发挥网络教育和人工智能优势, 创新教育和学习方式, 加快发展面向每个人、适合每个人、更加开放灵活的教育体系, 建设学习型社会。

二、核心目标解读 一是研制教育信息化中长期发展规划(2021-2035 年) 和“十四五”规划, 出台推进“互联网+教育” 发展。二是深入实施教育信息化 2.0 行动计划。

科学规划推动教育专网建设, 完善国家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 启动国家中小学生网络学习平台建设, 网络学习空间应用不断普及深入, 师生信息素养持续提升。三是推广“三个课堂” 模式应用, 以“三区三州” 为重点开展网络扶智工程。

教育信息化试点示范效益彰显, 不断探索“互联网+”条件下教育发展新模式。

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显著提升。

三、重点任务拆解 ( 一) 坚持党对教育信息化和网络安全工作的全面领导 1.加强教育信息化工作统筹部署深入实施《教育信息化 2.0 行动计划 》 。

召 开 2020 年教育信息化工作会, 研究 部署年度重点 工作。

研制 教育信息化中 长期 发展规划 、教育信息化“ 十四 五” 规划 , 出 台 推进“ 互联网 +教育” 发展的指导意见。

指导各地进一步完善教育信息化管理体制 和发展机制 , 推动教育信息化融合创 新发展。2.应对疫情, 保障“ 停课不停学”落实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总 体部署, 指导做好教育信息化和 网络安全工作, 提供更好的网 络、资源、安全等服务, 有效支持学校延期开学期间 线上教学开展, 保障“ 停课不停学” 。

( 二) 有序开展数字资源服务普及行动 1.完善国家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深入落实《教育部关于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与应用的指导意见》 , 继续推动国家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和应用,实现省级平台全部接入体系, 启动国家中小学生网络学习 平台建设。充分发挥体系联盟的作用, 推进体系完善标准规范、实施共建共治和深化应用服务, 形成协同服务的有效机制。实施教育大资源共享计划, 有序开展国家平台资源汇聚工作, 新汇聚 20 个以上单位的资源应用。

做好体系汇聚资源应用课题研究工作, 促进体系建设和创新应用的落地。

2.深化基础教育资源开发与应用继续实施“一师一优课, 一课一名师” 活动, 巩固活动成果, 完善晒课体系。

树立典型, 深化资源应用, 形成一批善用优课资源的名师队伍。

组织开展应用推广研究, 实现个性化资源推送。

整合开发学生学习资源供学生学习使用。

遴选推广基础教育信息化应用典型案例和优秀成果。积极推进少数民族双语教学资源有关项目 建设工作。

继续做好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统编“三科” 及其他“人教数字教材” 的开发和优化更新, 建立跨区、跨校协同的项目 机制, 打造学科典型应用示范区、示范校, 推进中小学数字教材在学校的普遍化、常态化应用。

3.持续推进教育资源建设围绕深化教学改革和“互联网+职业教育” 发展需求, 鼓励探索课程建设、教材编写、资源开发、信息技术应用一体化统筹推进。

按照《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 部署, 进一步健全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 建立共建共享平台的资源认证标准和交易机制, 引导职业院校形成教育信息化应用模式。

继续开展“职业岗位核心能力精品课”项目 。以学习者需求为导向、以课程为中心, 全面提升教育资源建设质量, 增强学习资源的

科学性、时效性、针对性, 为学校各类教育教学活动提供学习资源保障。

全面推进网络课程建设, 进一步加强通识课程、专题课程、五分钟课程、实践类课程等专项课程资源建设。

( 三) 持续深化网络学习空间覆盖行动拓展网络学习空间应用广度与深度。

推动落实《教育部关于加强网 络学习 空 间 建设与 应用 的指导意见》 《网 络学习 空 间 建设与 应用 指南 》。开展 2020 年度全国 网 络学习 空 间 应用 普及活动。依托国 家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 , 组织师生开通实名 制 网络学习 空 间 , 计划 新增 1000 万个。在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和继续教育范围 内 遴选出 40 个网 络学习 空 间 应用 优秀区域和 200 所优秀学校进行展示推广 , 推动逐步实现“ 一人一空 间 、人人用 空 间 ” 。

继续与 中 国电信、中 国 移动合作开展中 小学校长和骨干教师“ 网 络学习 空间 人人通” 专项培训 , 计划 全年培训 中 小学校长 2000 人、骨干教师 4000 人。

( 四) 协同实施网络扶智工程攻坚行动 1.支持“三区三州” 等贫困地区教育信息化发展深入推进网络扶智工程攻坚行动, 以“三区三州” 为重点继续开展教育信息化“送培到家” 活动, 分别举办 6 期管理干部培训班和 3期中小学校长培训班, 并进行信息化教学设备捐赠、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共享、教育信息化应用服务等系列活动。

总 结贫困 地区教师信息化教育教学能力 提升模式与 经验。在民族地区特别是“三区三州” , 实施“智能村小” 及“一村一幼” 教育公平提升计划。

开展“三区三州” 区域性智能远程教育创新模式研究, 通过全日制远程教学、AI+自主学习课堂等八大课堂研究,将国内外智能教育和远程教育理念、模式等引入“三区三

州” 学校。2.开展网络条件下的精准扶智印发《教育部关于加强“三个课堂” 应用的指导意见》 , 建立健全利用信息化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的有效机制, 发展更加公平更有质量的教育。深入推进“网联优教”教育信息化精准扶贫项目 、教研共同体试点项目 。

( 五) 全面推进教育治理能力优化行动 1.加强教育管理信息化统筹管理印发关于加强教育管理信息化工作的指导意见, 加强教育管理信息化的顶层设计。

研究制定教育系统网站发展指引, 规范教育系统网站的管理, 治理教育系统网站“小散乱” 的问题。

推动高等学校“最多跑一次”改革, 利用信息化手段支撑高等教育治理体系改革新模式,切实提高在校师生获得感。深入推进国家教育考试综合管理平台建设试点工作, 进一步完善阳光高考平台服务。

继续优化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 做好学籍学历信息管理平台、全国征兵网的运行维护和信息服务工作。

2.推进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开展教育部直属机关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专项调研。

建设教育部通用业务服务平台, 探索以信息化应用服务新模式, 避免重复建设、减少资源浪费。按照“一数一源” 的原则, 完成《教育管理信息化数据标准体系框架》等数据标准的制订和发布。

建立教育部直属机关数据溯源图谱。推动教育数据的有序共享, 扩大数据共享范围, 提高数据共享效率,更好支撑各地政务服务应用。

3.优化“互联网+政务服务” 和“互联网+监管” 工作推进教育部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二期建设, 实现教育部政务服务事项全程网上办理, 与国家平台对接实现一网通办。

推进电子证照和电子印章平台的部署和应用, 开展电子印章等业务应用试点。继续推进“互联网+监管” 系统建设。

推动监管事项、

监管行为的全程网上录入, 探索监管业务的全程网上办理, 全面深化“放管服”改革。

4.持续做好软件正版化工作印发《教育部直属机关软件正版化管理办法》 , 规范正版软件的管理。

开展软件正版化检查, 推动各项重点任务落实到位。

5.加强教育系统密码应用与管理落实《教育行业密码与应用创新发展实施方案》 , 推进密码基础设施和支撑体系建设, 有序推动教育重要业务信息系统开展密码应用安全性评估, 完善教育数字认证(CA) 基础支撑体系建设, 推动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密码普遍应用, 提升系统安全和数据安全。

6.规范教育移动互联网应用管理推动落实《教育部等八部门关于引导规范教育移动互联网应用有序健康发展的意见》 , 完成现有教育移动互联网应用的备案, 建立事中事后监管机制, 重点治理强制使用收费、违规采集个人信息、呈现低俗信息等问题, 开展高等学校管理服务类教育移动互联网应用专项治理行动, 促进移动互联网有序健康发展。

( 六) 扎实开展百区千校万课引领行动 1.遴选认定典型区域、标杆学校和典型课例启动百区千校万课引领行动, 遴选 30 个典型区域, 300 所基础教育标杆学校、50 所职业教育标杆学校、30 所高等教育标杆学校、20所继续教育标杆学校, 3000 堂基础教育示范课例、200 堂职业教育示范课例、800 门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40 堂继续教育示范课例。

2.教育信息化的工作实效体现到 教与 学关键环节指导“ 基于教学改革、融合信息技术的新型教与 学模式” 实验区开展实验工作, 切实把教育信息化的工作实效体现到 教与学这两个关键环节上来, 助推教育改革, 提高教育质

量。

第9篇:对于扶贫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1 1

关于扶贫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3 篇

关于扶贫产业发展调研报告第 1 篇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战略思想和来川视察重要讲话精神,扎实推进我乡脱贫攻坚工作,按照县委《关于在全乡开展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活动的通知》要求,乡脱贫办和贫困村驻村工作队组成调研组,分赴相关贫困村开展专题调研,现将开展脱贫攻坚大调研相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地理位置、面积、人口】我乡位于县域东南(方向),距县城 55 公里,毗邻镇、乡、市区镇、县镇、镇。全乡幅员面积 38.02 平方公里,年末耕地面积 1071 顷,其中田 602公顷。辖 11 个行政村,1 个社区,98 个村民小组,2 个居民小组,总户数 6288 户,总人口 21002 人,非农业人口 684人。

【自然环境】地处深丘、山区,海拔在 230m~~508m 之间;属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全年无霜期 300 天,年平均气温 17.3℃,年总降雨量 800 毫米。

森林覆盖率为 43%,兹竹资源遍及全乡各社,有珍稀林木楠木树约 100 亩。国有森林 4 处:。

【主导产业及优势产品】以农业生产为主。2017 年粮食总产量种植优良杂交水稻 525 公顷,玉米 310 公顷,优质水

2 果 112.6 公顷,绿色蔬菜 202.5 公顷,优质高产小麦 181 公顷,柠檬 148.3 公顷;稻田养鱼 65.8 公顷,养殖小家禽 19.3万羽,出栏生猪 2.12 万头,山羊 0.35 万只。

二、脱贫攻坚现状分析

(一)产业发展方面。2016 年,发展优质粮油生产基地60 亩、蔬菜生产基地 20 亩、水果生产基地 60 亩、中药材等其他生产基地 30 亩,发展养殖业 1.3 万头,发展水产养殖123 亩,森林覆盖率达 42.9%。2017 年,巩固发展粮油 50 亩,经果林 12 亩,蔬菜 25 亩,中药材 19 亩,森林覆盖率增加0.2 个百分点、覆盖率达到 43.1%;年出栏生猪 2500 头,牛、羊出栏量约 220 头(只),小家禽出栏量约 0.8 万只;水产养殖面积达到 200 亩。重点打造了 3 个产业扶贫基地,建成产业脱贫示范村 1 个,培育新型经营主体 2 个,科技示范户5 户,1360 人依靠农业产业脱贫。贫困村农业产业基础设施进一步改善,农业主导产业进一步优化,一村一品布局基本形成,农业产业扶贫增效效果显著。一是着力产业优化布局。坚持因地制宜、长短结合,综合考虑资源优势、产业基础、市场需要等因素,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差异化、特色化培植贫困村主导产业,着力抓好以蜂糖李、生猪、水产和小家禽为主的特色种养业,确保每个贫困村至少有一项致富主导产业,实现产业扶贫全覆盖。根据贫困村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优先集中发展以蜂糖李为主的特色产业,再根

3 据各村实际情况发展优质水果、粮油、蔬菜、中药材、畜牧业、水产等,基本实现了种养结合、长短结合、粮经结合。二是着力生产能力提升。通过农业产业扶贫项目带动,稳步推进贫困村生产能力提升,已新建和改造提升农业产业基地130 亩,全乡贫困村蜂糖李种植面积达到 300 亩,其它经果林 12 亩,中药材 19 亩,蔬菜 160 亩,出栏猪牛羊禽类 1000只(头),水产养殖 200 亩,以蜂糖李为主的产业布局初步显现。三是着力基础设施改善。围绕贫困村农业生产薄弱环节,全乡已建成了 2000 亩集中连片、旱涝保收、稳定高产的高标准农田。修建农机化道路 10 公里,产业便道(小板路)15 公里,维修整治山坪塘 3000 立方米,新建维修蓄水池 2000 立方米,提灌站 1 座,完善了田间渠网配套,进一步提升农田排灌能力。通过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测土配方施肥、地力培肥等措施,不断提高贫困村耕地质量,提升耕地综合生产能力。四是着力产业组织发展。围绕贫困村特色产业发展,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基地建设、品牌打造、三品一标、装备升级、产业化经营等方面,借力扶贫优惠政策,布局农林项目,扶强扶大本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脱贫致富留下燎原之火。截至 5 月底,在贫困村培育专业合作社 2 个,家庭农场 1 个,种养大户 5 户,实现所有贫困村有新型经营主体全覆盖。

(二)就业扶持方面。积极引导企业吸纳贫困群众就业,

4 优先为贫困家庭劳动力安排公益性岗位,确保有劳动力的贫困家庭至少有 1 人实现就业。先后举办就业扶贫专项招聘会,发放各类就业创业宣传资料 800 余份,提供就业岗位 15 个,吸引 150 余人次入场应聘,20 人与用人单位达成就业意向。依托县内各定点培训机构,大力开展就业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参训的人全部合格,合格率 100%,就业率 70%。开发一批农村公路养护、治安巡逻等公益性岗位,用于扶持贫困人口就业,目前已开发公益性岗位 15 个。4 月,通过公益性岗位新增 5 名贫困劳动力就业,累计使 10 名贫困劳动力实现稳定就业。

(三)村集体经济发展方面。依据各乡镇、各贫困村资源、地理条件、发展环境等因素,突出固本强筋,培育造血功能,采取盘活存量资产、开展服务创收、资本运作等方式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一是走服务创收型路子。鼓励村集体领办农民专业合作社,结合互联网+模式,通过劳务输出、保洁服务、农产品深加工、产品销售等方式,增加村集体收入。二是走资源开发型路子。依托城镇及园区兴办标准厂房、仓储、市场等二、三产业载体发展集体经济;鼓励公路沿线村开发专业市场,由村集体统一经营或租赁经营增收;鼓励集镇所在地的村,利用村级组织活动阵地,增加集体积累;鼓励有石场和竹木资源的村,通过深加工延伸产业链,拓宽村级集体经济收入来源;鼓励边远村村集体统管或农户承包

5 的荒山、荒水、荒地、荒滩等四荒资源;鼓励经营管理能手、种养大户进行规模经营。三是走资本运作型路子。对于村集体闲置货币资金数额较大的村,严格按程序民主决策后,投资或入股企业或项目获取盈利。四是走乡村旅游型路子。鼓励村集体依托山水、石刻、寺庙、红色文化、特色水果等旅游资源优势,发展农家乐休闲旅游业和生态观光农业,实现旅游增收。五是走能人创收路子。重点从能人、大户、科技致富带头人中选配村干部,提高村级班子发展集体经济的能力。出台激励政策,鼓励能人参与村集体经济。六是走成熟项目路子。根据市场需求,借鉴成功案例,以集体经济资金拉动社会资金,发展蜂糖李种植、温氏现代化养猪等项目,确保村集体经济稳定增收。截至 5 月底,集体经济发展项目共投入资金 60 万元,其中财政补助专项发展资金 40 万元,产业扶持基金借用 17.44 万元。2 个贫困村实现集体经济收入 5 万元,其中资产租赁收入 2 万元,入股分红收入 3 万元。

(七)贫困群众内生动力方面。一是深入开展感恩奋进教育活动。加大扶贫政策宣传力度,通过开办农民夜校等提升贫困户的能力素养,提高贫困户对扶贫工作的认知度和知晓率,提振广大贫困群众的精气神,切实增强贫困群众感恩意识和主动脱贫意识。二是深入开展幸福美丽家园建设活动。以建设幸福美丽新村为契机,结合七顺七干净要求,扎实开展建设幸福美丽家园活动,美化贫困群众生活环境,提

6 高生活质量,带动和辐射广大农村破陋习、树新风、促和谐。三是深入开展文明家庭评比活动。紧紧围绕最美家庭、星级文明户、亮家风、评家训等评选活动,评选出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的文明家庭。重点开展以孝道文化教育为基础,以赡养老人为具体内容的敬老爱老示范户评选活动,提高广大独居老人的幸福指数。四是深入开展特困户帮扶活动。根据各乡镇、挂联部门的摸底调查结果,各相关单位部门积极广泛开展关心关爱帮扶特困户活动,增强特困户生活信心,激发内生动力。五是深入开展文化体育活动。结合贫困群众喜好,大力开展丰富多彩、喜闻乐见的文化体育活动,努力营造健康向上、文明和谐的生产生活环境,使广大贫困群众在活动中体验快乐,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陶冶情操。截至5 月底,全乡共开展感恩奋进教育活动 24 次,参与群众达到260 人次;开展幸福美丽家园活动 2 次,参与群众达到 80 人次;开展文明家庭评比活动 2 次,参与群众达到 80 人次,累积评出文明家庭 22 个;开展特困户帮扶活动 10 余次;开展文化体育活动 2 次,参与群众达到 80 人次。

三、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一)产业发展方面

1.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主导产业不够突出。有的贫困村主导产业、产业特色和比较优势不突出,仍以传统种养殖业为主;有的村产业发展种类太多,未突出重点;多数贫困

7 村主导产业还未形成规模优势、产业优势,产业特色还不明显、商品优势还不突出,没有形成集中连片、规模效应,还不能在区域经济发展中起决定性带动作用。二是贫困户发展产业积极性不高。贫困户文化程度普遍较低,大多劳动力不足,发展农业生产、开拓市场的能力较弱,对新型产业发展形式认识不足,缺乏信心。对先进的生产经营方式和新鲜事物不接受、不实践,甚至抵触,积极性不高。三是产业发展后劲不足。目前我乡绝大部分有文化、有能力的青壮年劳动力都外出务工,返乡创业的青年农民只是极少数,不少留守农民仅满足于在家带孩子、种粮保自足,收入主要依靠在外打工的青壮年,基本没有指望靠发展特色产业脱贫致富,致使产业发展缺乏后劲,给产业扶贫工作带来很大难度。四是规避市场风险不够。贫困村长效产业,主要以经果林为主,种植周期长,至少需要三年左右才有收益。且前期在产业选择上,论证不充分,没有坚持市场导向,存在跟风现象,多局限于眼前效益高的品种,未准确分析市场和产业发展规律,未充分考虑市场风险。

2.下步工作建议。一是加大资金扶持,拓宽融资渠道。积极探索财政性投入,形成资产民用、民管、民受益的管理运行机制,优先安排符合实施条件的经营主体承担农业生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业装备能力建设等方面项目;积极探索建立农村集体土地产权证、农业政策性补贴等方式,

8 解决经营主体融资难问题;利用财政专项扶贫资金,以及壮大农业产业扶持基金,将资金投入到合作社、龙头企业发展产业,让资源变资金,让资金变股金,让农民变股民,确保贫困村、贫困户有稳定的收入来源。二是推动项目建设,产业集群发展。以现代农业示范区为依托,逐步向贫困村辐射,充分利用各乡镇、村自然条件,建设集农业生产、农耕文化、采摘体验、乡村旅游相结合的休闲农业体验观光园,打造生态农业+休闲公园的现代农业发展新模式,实现农业发展接二连三,为我乡现代农业发展树立标杆。三是拓展产业链条,创建知名品牌。加大农产品深加工研发力度,进一步拉长产业链,增加农产品附加值。充分挖掘当地的资源、地理、生态和区位等比较优势,调整优化农业品种结构和品质结构,调减低端、劣质产品,大力发展名特优新农产品,积极布局和打造农产品出口基地,创建农产品品牌,推进农业标准化绿色化生产。积极发展农业电子商务和农超对接,推进农产品触网和向超市转变,提升贫困村特色农产品销售能力,让贫困村生产的绿色农产品走出去,摆上消费者的餐桌。四是强化科技服务,加大示范推广。加强扶贫技术服务队伍,大力推进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培育农技推广社会化服务组织,提高农业科技服务水平。继续发挥好驻村农技人员,专家服务团的技术优势,加大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

(二)就业扶持方面

9

1.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贫困家庭劳动力与就业需求不相匹配。随着我乡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劳动力供给结构的变化以及企业的升级改造,企业从之前的普遍缺少普工转变为技术性人才的短缺。而贫困家庭劳动力缺乏必要的专业知识和技术能力,文化素质普遍较低,难以胜任技术岗位,只能从事简单的体力劳动。二是贫困家庭劳动力就业创业积极性不高。个别贫困家庭劳动力由于客观上要赡养老人、照顾子女或者是自身的因病、因残、因技等原因,离开家乡外出务工存在着或多或少的顾虑,宁愿守着自家三亩地,也不愿从事二三产业。三是贫困家庭劳动力培训意识不强。贫困家庭劳动力在培训方面只顾眼前利益,认为参加培训耗时耗力,又没有培训生活补贴,加之培训后效果没有立竿见影,导致贫困家庭劳动力参加培训的热情不高。

2.下步工作建议。一是优化就业服务,帮助贫困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依托基层就业服务平台,组织专人进村入户,实施定点服务和上门服务,免费为贫困劳动力提供岗位信息、技能培训、职业介绍等服务,落实好各项就业创业扶持政策。另一方面,广泛搜集供求信息,开展面向贫困劳动力的专场招聘会,促进贫困劳动力与当地用人单位实现供需对接。二是开展技能培训,提升贫困劳动力就业能力。以就业为导向,围绕产业发展和企业用工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技能培训,帮助贫困群众掌握一门就业技能,实现一人就业全

10 家脱贫。三是扶持企业发展,鼓励企业吸纳贫困劳动力就业。进一步完善就业政策,对吸纳贫困劳动力的用人单位,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减轻企业用工成本压力,创造出更多的就业岗位吸纳贫困劳动力。

(三)村集体经济发展方面

1.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发展资金使用不够规范。全乡各贫困村都安排了 20-30 万元的集体经济发展资金,但使用率仅为 40%,在借用产业扶持基金发展集体经济方面,借用手续不齐,资料不完备。二是发展项目启动推进迟缓。受去冬今春干旱天气的影响,规划的产业和发展项目有的至今未落实,只做了前期建设工程,如水产养殖、蜂糖李、中药材种植等项目。三是缺乏专业技术人员。大部分的村两委干部只能应付日常工作,对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缺乏信心和办法,工作推进乏力。此外,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基本都外出务工去了,留守人员多为老弱妇幼,无法适应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需要。

2.下步工作建议。一是夯实队伍,增强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战斗力。建设一支优秀的村级干部队伍,努力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配强村两委班子,选好带头人。通过群众选举、公开竞聘、组织委派等方式,选派有口碑,有责任心、懂经营、会管理的高素质人才进入村两委班子。拓宽选人渠道,注重从大学生村官、致富能手、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

11 中选配村干部。同时,强化农村经管干部的配备和培养。进一步抓好经管干部队伍建设,提高指导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参谋能力、协调能力和指导能力。二是因地制宜,制定壮大村集体经济的发展路子。依托区位、交通、资源等比较优势,因情制宜,因村制宜,按照镇抓产业、村抓特色的思路,一村一品或多村一品,集中发展一批竞争力强的特色产业项目。推行农业+电商,+旅游,+文化,+养生,拉长产业链,提升产业链,让集体和农民有更多的收入。围绕蜂糖李、通贤柚、中药材等支柱产业,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壮大一批农业龙头企业,推进产业化、规模化经营,将农业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三是强化管理,建立发展壮村大集体经济的长效机制。建立调控和管理机制,对于真正带领群众致富,走合作化、集体化道路的村级组织,给予充分肯定,并予以资金倾斜扶持,充分调动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和智慧力量。对经济薄弱村,既要输血,更要造血,打牢自我发展的根基。部门帮扶,村企结对子,都要把增强集体经营性收入作为着力点,建立精准扶贫长效机制,扶上马送一程,确保帮扶成果不后退,农民收入不减少,集体经济壮大之路可持续。

(七)贫困群众内生动力方面

1.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贫困群众脱贫基础薄弱。我乡贫困人口大多分布于自然条件差的偏远地区,生产性基础设

12 施落后、交通不便、信息不灵,抗贫能力较差。农村空心化严重,青壮年多数外出务工谋生,脱贫攻坚工作面临着产业发展无资源、扩大生产无人手、投资项目无出路的窘迫局面。二是贫困群众主动脱贫意识不强。个别贫困户等、靠、要依赖思想严重,主动参与扶贫产业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的积极性不高,他们不去想我为什么贫困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我脱贫的路子在哪里等问题,认为扶贫济困是政府的责任,等着政府给修房子和发展产业,以致出现上急下慢、上热下冷的现象。尤其是国家惠农政策的实施和兑现,社会各界捐资捐物,部分贫困户产生了躺着享受国家政策的依赖思想,有时故意隐瞒实际情况,希望通过叫穷获得更多帮扶。三是贫困群众脱贫技能不足。很多贫困户除懂一些基本的耕种、养殖技术以外,其他技能几乎一无所知,多数贫困群众缺乏对现代农业科技的了解,缺乏适应现代市场经济的谋生技能,特别是缺乏有针对性的职业技能培训,自身发展能力、脱贫能力严重不足,致使自身脱贫的内生动力也相对不足。

2.下步工作建议。一是加强思想教育力度。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思想贫困是最大的贫困脱贫致富贵在立志,只要有志气、有信心,就没有迈不过去的坎。要积极深入开展以感恩奋进教育、幸福美丽家园建设、文明家庭评比、特困户帮扶、文化体育为载体的五大活动,加强向贫困人口宣传党和国家的政策法规,帮助他们分析致贫原因,引导他们牢固树

13 立自强自立、自力更生、不等不靠的信心,树立勤劳致富光荣,坐等靠要可耻的正确理念,提高贫困户对扶贫工作的认知度和满意率,提振广大贫困群众的精气神,增强贫困群众主动脱贫的意识。二是加大技能培训力度。根据贫困群众的实际需要,坚持实地、实用、实效的原则,全方位靶向式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有针对性地加强科普知识和工农实用技术培训。培训要做到与厂企联合、与就业创业相结合,点对点指导,增强实用性,使每个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员至少掌握一门劳动技能,实现一人就业、脱贫一户。三是建立政策激励机制。制定相关奖励政策,发挥政策的激励引导作用,尽可能地激发贫困户的进取动力。对贫困群众自主就业、创业和就地发展产业的,按相应奖励标准,给予一定的资金奖励。对贫困群众自己动手积极改善住房条件的,针对不同类型,给予一定的资金奖励。对贫困群众自立自强率先脱贫和按期脱贫的,给予相应的资金奖励和荣誉奖励。通过有效的政策奖励,让贫困群众主动脱贫的干劲更足、率先脱贫的意识更强。

关于扶贫产业发展调研报告第 2 篇

为了不断提高榆林市产业发展质量,8 月 15 日,榆林市农业农村局局长李怀珠,带领市农业农村局、市财政局、市扶贫办、市改革办的相关业务科长深入清涧县调研产业扶贫项目进展情况、产业项目资金使用情况以及带贫益贫的效果,通过进村实地查看项目

14 和相关资料以及访谈等形式全面剖析清涧产业发展的现状。

现将相关调研情况汇总如下。

一、基本情况

清涧县总人口 21.4 万,其中农业人口 19.1 万。全县有贫困村 100 个,建档立卡贫困人口 18989 户 49881 人,其中产业扶持 14038 户 41171 人。2018 年贫困户 2.7 万人受益于产业扶贫,人均增收 3522 元;2021 计划退出贫困村 56 个、贫困人口 5558 户 13562 人,其中计划脱贫产业扶持户 3843户 10096 人,目前贫困户 2.8 万人受益于产业扶贫,人均增收 3358 元。

全县产业扶贫按照优质枣果、文化旅游、生态养殖、特色农业、传统加工和新能源六大产业精准施策,主要以山地苹果、红枣、黑毛土猪、羊子、牛、粉条加工等产业为主,结合旅游、电商、光伏等新兴产业。截至目前,路遥书苑、太极圣境、北国风光 3 个景区获得 3A 级景区认证;红枣林面积达 90 万亩,其中盛果林 60 万亩,年产量为 20 万吨;苹果面积达到 13 万亩,挂果面积 8.5 万亩(平均亩产 1 吨);黑毛土猪散养场达到 109 个,开设直销店 37 家。

二、资金投入情况

2021 年涉农整合资金安排 3.66 亿元,产业发展安排 2.21亿元,占比 60.3%,涉及产业脱贫办实施的有 1.01 亿元。其中:种植业 4849.46 万元,养殖业 2452 万元,农产品加工

15 2180 万元,设施农业 4227.9 万元,光伏 2100 万元,营销750 万元,贫困户自主发展产业 260 万元,产业配套基础设施 4901.14 万元。产业项目基本以集体经济发展为主,结合全县推广的马铃薯、谷子、山地苹果、光伏等项目。截至 7月底县农业农村局涉农整合资金投入 9197 万元,支出 6189万元,支出比例 67%。

三、村集体经济发展情况

2018、2021 年发展村集体经济组织 43 个、56 个村。目前,100 个贫困村实现村集体经济全覆盖(2017 年 1 个),每村投入 80 万元,以发展养殖业为主。养殖场 58 个(养牛场 28 个,养羊场 7 个,养猪场 18 个,养鸡场 1 个,养鹅场1 个,养驴场 1 个,养鱼项目 2 个);加工厂 19 个(粉条加工厂 10 个,小杂粮及农副产品加工厂 6 个,红枣加工厂 3个),食用菌栽培场 3 个,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园 2 个,红薯基地 1 个,饲料加工厂 2 个,纯净水生产建设项目 1 个,砖厂 1 个木炭压缩厂 1 个,游泳池建设项目 1 个,桑叶基地建设及桑叶加工厂 1 个,建筑材料加工项目 1 个,冷储仓库 2个,6 个日光温室蔬菜大棚项目(115 座)。

2018 年贫困村村集体经济全部分红,最高 8.8 万元,最低 0.54 万元,绝大部分分红 2-3 万元,贫困户户均分红 670元,最高 3000 元、最低 180 元。村集体经济全部由农业局负责审核项目,乡镇具体负责实施,资金切块到乡镇,实行

16 乡镇报账。2021 年 53 个贫困村发展村集体经济,按照每个村投入财政资金不低于 80 万元实施村集体经济产业增收项目,村集体预计年收益 328.82 万元,预计带动贫困户 2754户 7160 人。2018-2021 年发展的 99 个村集体经济组织预计分红最高的宽州镇陈家塔 29.8 万元,最低郝家也便民中心高里寺 0.56 万元。

四、产业发展模式

1.贫困户自助创业的菜单式产业脱贫模式。按照不低于5000 元的标准设立贫困户创业奖补资金,产业部门确定菜单,积极 备菜、群众点菜、政府配菜、干部上菜、考核评菜,涉及种植、养殖等各类产业。

2.帮能人致富,带穷人脱贫新型经营主体带贫模式。按照带动贫困户 15 户以上并增收 5000 元的标准设立新型经营主体奖补资金,让贫困户嵌入产业发展链条,让不具备生产经营能力的老弱病残、鳏寡孤独等贫困户与具有发展潜力的宗族至亲、能人富户签订帮扶协议书,形成扶贫政策资源共享,实现发展成果利益共赢。

3.党支部引领的村集体经济带贫模式。按照每个贫困村不低于 80 万元的标准注资村集体经济合作社,由党支部带领社员发展产业带动贫困户增收致富。目前,清涧探索总结出了村集体经济合作社+模式 、反租倒包模式 、车间进村模式、挂靠捆绑模式、服务创收模式、物业租赁等 6 种集体

17 经济发展模式,助推贫困户增收。比如村集体经济合作社+范例,乐堂堡便民服务中心陈家河村集体合作社利用村集体经济发展资金统一购买种羊,分户饲养,村集体经济合作社统一防疫、统一技术指导,统一销售,按约定分成。此外还有解家沟镇二郎山和刘家畔两个养牛项目采用以上模式。比如反租倒包范例,李家塔呼家洼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将农户的土地流转到村集体经济合作社,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利用项目资金将土地集中进行平整,栽植苹果,果树挂果后再承包给农户。比如车间进村范例,宽州镇陈家塔机砖厂、乐堂堡便民服务中心饴糖厂。利用集体经济助推贫困户增收项目资金,吸引企业到村或鼓励在外创业人员回乡创办企业,将企业车间搬进乡村,组织贫困人口在家门口灵活就业,建立扶贫车间+劳动就业联结机制。比如挂靠捆绑范例,李家塔镇李家塔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将村集体经济发展资金入股陕西果业集体公司,果业公司在本村流转土地,建设苹果基地,实现共同发展。比如服务创收范例,老舍古便民服务中心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将人居环境整治资金注入王宿里村集体经济合作社,由王宿里村集体经济合作社负责具体的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比如物业租赁范例,石咀驿镇康家湾村利用村集体经济发展资金建设在旅游景点建设商铺,每间按照3 万元的标准对外出租。

五、存在问题分析

18

从调研的情况看,村集体经济发展探索了很多模式,但是在经营方式、带贫能力、管理方面存在较多的问题。

1.村集体经济刚刚起步。2018 年实施 43 个村,2021 年实施 56 个村,贫困村村集体经济全覆盖。从调研情况来看,目前集体经济产业发展处在初级阶段,项目建设已建设完成或者正在完善,大部分已投入使用,经营处在起步阶段,村集体经济带动的作用发挥的还不明显。

2.经营方式较为单一。从调研情况来看,受在家贫困户年龄结构,文化层次,能力水平等影响,在集体经济经营方式除传统的一些粉条加工厂和一些有实力的村集体经济组织自主经营外,其余主要是出租或入股的方式进行经营。虽然在建设阶段雇佣贫困户务工,建成后雇佣个别贫困户打工外,但贫困户对项目的参与度偏低,客观存在一包了之的现象。单从租金角度看,每个集体经济组织项目投资都在 80万以上,每年租金 2 万-8 万之间不等,如自来水厂每年承包费 6 万左右,养羊厂 6 万左右,大棚 3 万左右。承包的优点是收入稳定,每年户均都有收入;缺点是对壮大村集体经济作用不大,收益回报率低,且投资与回报不对称。

3.部分产业项目带贫效果不明显。在调研中发现,如下二十里铺鲍家沟村,集体建立自来水厂投资 100 多万,计划以不低于 6 万元承包给个人或者公司,19 年 90%的承包费分给贫困户,脱贫后分给全部社员。从扶贫资金带贫角度来讲,

19 投入 100 多万租金 6 万,20 年左右才能回本,按照设计水厂寿命 15 年左右,带贫效果差,没有起到带贫效果,吸纳贫困户打工送水,带贫也是有限的,贫困户覆盖率也不高。

4.部分产业扶贫项目管理机制仍需完善。在调研中发现,产业项目的实施主体有乡镇、有部门、有村集体等等,前期虽然项目经过了专家评审和论证,也征求了群众的意见,但在市场竞争力方面还有待时间的检验,扶贫产业项目后续管理跟不上,建成后监管不到位,对经济效益测算的不够精准。一些项目建成后没有专业管理人员经营,存在厂房、设备、财务等管理不善。

5.缺乏致富带头人,缺少有力措施吸引人才回流。在调研中发现,一些产业项目经营的方式为托管代养、集体经济项目产业出租,主要原因是村里没有致富带头人,没有劳力、没有创新思维的年轻人,因此,托管和出租是最有效最稳妥的收入方式。

六、几点建议

1.成立扶贫产业项目评审专家组。县上要吸纳各行各业的专家或引入第三方机构,对所有进库产业项目进行评审,实行终身负责制,切实履行好项目,提高产业项目的入库质量,坚决杜绝非产业项目的项目实施。

2.做好财政资金绩效评价工作。有关部门要监测扶贫产业项目的绩效,随时监控随时整改。对于绩效评价不高的项

20 目,要限时整改。对于绩效评价高的项目,要总结经验及时推广。

3.努力探索村集体经济发展的路径。相关部门和村集体经济组织负责人要走出去,多学习、多探索,认真研究村集体经济的发展路径,培养村集体经济组织业务骨干和能人,努力提升村集体经济的带贫效益。

4.强化政策落实。中省市相关扶贫领域的约束机制、扶贫资金的管理办法、负面清单都已出台并印发到县,一些部门对政策研究不透彻,有些问题也是屡查屡犯。要强化组织各级人员学习资金和产业政策,避免项目出现不合理、不合规现象。

调研组成员:李怀珠 市农业农村局局长;王海鹏 市农技服务中心副主任;马 蓓 市扶贫办协调科科长;苏梦舟 市委改革办副科长;张贵荣 市财政局副科长;魏 涛 市农业农村局干部。

关于扶贫产业发展调研报告第 3 篇

**县政协组织了部分政协委员深入渡江、程龙、临塘等乡镇,采取实地考察、听取汇报、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对该县农业产业扶贫工作进行了调研,现将农业产业扶贫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县坚持把农业产业化作为推动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的战略举措来抓,全面推进农业产业化的发

21 展。一是粮食生产稳定发展。全县粮食作物播种面积达到17.53 万亩,**年粮食总产量为 6.54 万吨,比市级下达该县全年粮食作物目标任务数增产 0.18 万吨,增长 2.83%;二是蔬菜茶叶产业不断壮大。全县有无公害蔬菜基地 45 个,现有相对集中连片 50-100 亩蔬菜基地 5 个,100 亩以上有 35个。蔬菜复种播种面积 15.8 万亩,总产量 23.7 万吨,产值4.72 亿元,同期相比分别增长 6.1%、6.1%和 5.6%,茶叶种植面积达到 11000 亩。**县万特有机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县德强生态蔬菜专业合作社、窜客惠家农林股份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引领着我县蔬菜产业朝基地化、规模化方向发展。三是生态养殖健康发展。(1)畜牧业。**年生猪饲养量、存栏和出栏数分别为 41.91 万头、16.54 万头和 25.37 万头,分别同比增长 4.28%、2.8%和 5.27%;家禽饲养量、存笼和出笼数分别为 868 万羽、382 万羽和 486 万羽,分别同比增长 4.33%、3.24%和 5.2%;牛饲养量 3.51 万头,羊饲养量 2.81万只,分别同比去年增长 2.33%和 4.1%。发展年出栏万头以上猪场 4 家,年出栏 1000 头以上猪场 30 家,规模养殖占总养殖户的 20%以上。(2)渔业产业。水产养殖面积达到 14563亩,水产品产量为 8267 吨,同比增长 5.6%,其中特种水产品产量为 2426 吨,同比增长 6.36%。积极向上争取实施了**年财政支持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项目--**县九连山水晶水产品养殖设施改扩建项目、**年渔业标准化养殖项目等多

22 个渔业项目;四是休闲农业快速发展。江西虔心小镇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被国家农业部确定为**年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五星级示范企业,同时江西虔心小镇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还被江西省农业厅评定为**年省级休闲农业示范点,虔心小镇跻身省级旅游风情小镇。

二、主要措施

自扶贫工作开展以来,**县始终坚持五个一产业扶贫思路,不断创新扶贫开发思路和办法,积极发挥主体作用,激活内在动力,探索带动模式,找准脱贫路径,提高农业发展和脱贫攻坚实效。

1.扬长避短,做大做强优势产业,促进农民增收。坚持大格局引领,各部门形成合力,积极引导贫困户发展农业产业项目,深入推进区域特色农业产业、休闲农业产业、农产品产地初加工、以销售农特产品为主的农村电商扶贫以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贫困户增收等项目。目前,累计带动贫困户**户 4568 人次,覆盖全县所有省、市贫困村。传统农业稳步发展。采取企业、公司、合作社+贫困户发展模式,通过委托养殖、合作社联结、大户(能人)带动等方式,为贫困户合理选择和布局特色产业项目,因地制宜地发展了脐橙、油茶、茶叶、生猪、水稻、肉牛、肉羊、水产养殖和其他农业产业等区域特色优势农业产业。目前,该县通过发展区域特色优势农业产业全年覆盖带动贫困户 765 户 1534 名

23 人次发展区域特色农业产业实现增收,户均月收入至少可达1200 元。休闲产业初露荷尖。按照政策引导、市场运作、农民(贫困户)主体的发展理念,坚持把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产业作为促进县域经济快速发展、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的重要抓手,据统计,全县休闲农业经营主体 50 家,其中农家乐 19 家,休闲农庄 11 家,休闲农业园 20 家,农民就业人数达 1200 人次,其中引导带动贫困户参与发展农家乐 7家、观光采摘园 9 家,带动贫困户 106 户 152 人,实现贫困户收入 2800 元。电商农业蓄势待发。通过出台政策、龙头企业引领、电商知识培训等方式,大力开展电商扶贫工作,积极支持电商龙头企业及电商服务站点引导、带动贫困户参与电子商务产业,通过电商增收。据统计,全县 17 个乡(镇、场、管委会)均设立了电商服务站点,其中农村 e 邮精准脱贫站点已完成 11 个脱贫站点建设,此外杨村镇还设立了农村电商快递综合服务中心。目前,覆盖全县省、市级贫困村34 个,建设电商服务站点 36 个,建设益农信息社 10 家,558户贫困户参与电子商务培训,培训后通过电商创业就业 294户,电商服务站帮助 734 户贫困户销售了农产品。

2.创新模式,培育壮大新型主体,带动农民创业。建立新型经营主体与贫困户的利益联结机制,以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骨干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蓬勃发展,在全县形成了产业助推脱贫攻坚的新局

24 面。一是培育主体多元化。充分发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多元、载体特色、经营产业、服务全面、管理规范的特点。一方面注重在产业链条上把贫困户纳入帮扶对象范围,实行订单生产,全程技术指导,贫困户只管简单的种或养,收购、加工、销售环节全部由企业负责,实现新型经营主体和贫困户共赢;另一方面鼓励贫困户以土地承包经营权作价入股、流转土地、参与合作社经营、入园进厂务工,通过多种渠道增加贫困户收入。同时,充分发挥新型农业经济主体示范带领作用,让贫困户跟着看,跟着干,共同富。在全县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中,既有种植养殖大户、经营能手牵头,又有龙头企业带动;既有村组干部、基层农技人员领办,又有私营业主创办;二是经营范围多元化。全县农业经营主体主营经营范围遍及粮食生产,生猪、牛羊、水产、家禽等传统产业,果蔬、茶叶等有机产业,油茶、花卉苗木等相关行业,同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正逐步扩展到休闲农业与一二三产业融合、乡村旅游等农旅领域,进一步推动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了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的发展格局,使县域特色产业基础得到夯实。目前,全县通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联结带动贫困户 980 户实现增收 2190 人;三是利益联接多元化。实行整体经营、带动发展、保底分红等方式,推广农业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基地)+贫困户等帮扶联结模式,通过产业扶贫信贷通政策文件激励各类农业经营主体带动贫

25 困户以采取土地、贷款资金等要素入股,以及返租倒包、基地共建、阶段就业等方式,建立保底分红、劳务增收、订单生产等联结机制,让懂市场、懂经营的能人带动贫困户增加收益,形成了产业精准扶贫的大合唱。目前,全县通过农业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基地)+贫困户等帮扶联结模式带动贫困户数 1000 多户,其中通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贫困户 600 多户;通过土地流转、租赁、入股等创收的贫困户共有 400 多户。

3.典型引路,全面孵化产业基地,拓宽辐射力度。一是强措施解决难题。坚持点面兼顾、平衡推进,积极向上争取资金,着力解决资金和土地的瓶颈难题,加快建立农业产业扶贫示范基地, **年,全县有 1917 户贫困户发展了农业产业,其中申请产业奖补的贫困户有 1123 户,涉及 86 个行政村,全面覆盖省级、市级贫困村,共下拨农业产业奖补资金共计 232 多万元;累计发放产业扶贫信贷通贷款 21242 万元,惠及贫困农户 2716 户。二是多模式齐驱并驾。产业基地因地制宜,采取多种形式,全面发展,实现产业扶贫示范带动推进。如临塘乡虔心小镇采取阶段就业、倒包返租、自我发展、基地共建等方式,增加当地农户收入,带动了 330 户贫困家庭走向增收之路;渡江镇和宏昌商贸有限公司积极推进农户贷款+带资入股+就业分红扶贫模式,该镇 286 户贷款贫困户可从中连续三年按每季度 800 元进行股权分红,同时,

26 公司还优先吸纳贷款贫困农户到基地务工,贷款贫困户也可以承包公司基地的蔬菜大棚自己种菜,公司提供种子、肥料和技术,有力增强了扶贫工作的造血功能。三是大力度建设基地。目前,全县共建设农业产业扶贫示范基地 23 个,17个乡(镇、场、管委会)均建设一个百亩以上农业产业扶贫基地,积极打造了渡江精准扶贫综合示范基地、临塘东坑村万亩茶园基地、里仁千亩花卉苗木基地、武当镇千亩鹰嘴桃产业基地、**九连山下湖千亩蔬菜基地、东坑均兴千亩油茶基地及东江大稳千亩脐橙基地等产业扶贫示范基地。同时,大力发展程龙龙秀村精准扶贫石斛旅游种植基地、食用菌种植基地等特色农业产业扶贫基地。据统计,我县产业扶贫基地面积 10000 多亩,涉及产业扶贫基地 25 个,计划投资 2亿 8 千多万,已完成投资 7000 多万元。目前,扶贫产业基地已基本全面建成,累计带动贫困户 400 多户,带动人口 837人次,户均收入 3000 元左右。

三、存在问题

该县农业产业在扶贫工作中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帮扶了一大批贫困户脱贫致富,调研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1.农业产业化程度低,基地辐射带动人数有限。全县脐橙、生猪、蔬菜三个主导产业的规模较大,尤其是以脐橙为主的果业,有 8.9 万多亩面积,并且有三家果品加工厂,但由于没有建立良好的利益连接机制,有时农产品不能满足龙

27 头企业的加工需求,同时,一些生产基地缺少特色,规模不大,基地建设不成熟、不稳定,加工能力不强,产品附加值不高。基地辐射力弱,难以拉动市场,限制了农业产业化向深层次发展,企业经营现状不佳,利润薄,对贫困户带动能力也较弱。

2.贫困户自身素质低影响就业。贫困户缺乏种养专业技能和启动资金,个体规模又较小影响自身的发展,同时,由于贫困户自身素质比较差,达不到企业的要求,企业不是慈善机构,在提供相同报酬的基础上,肯定是优先选择劳动力更强的,因此,选择贫困户,实际上是牺牲了一定的经济收益。

3.土地、资金等问题瓶颈日显。土地不集中,滞后的农民小农意识影响土地流转与经营主体的发展,现有的连片集中土地满足不了农业产业的发展;同时,由于贫困户自身发展能力不足,即使有产业扶贫信贷通等贷款政策,农户也是裹步不前,真正贷款用来自己发展创业的不多。目前,全县贫困户主要是通过借助扶贫信贷通政策进行转贷赚取利息,大部分信贷资金放在旅投、城投等企业,因为有政府背书,贫困户感到完全无风险;而私人企业,存在破产、资不抵债等风险,贫困户不能精准识别;转贷利息太低,只有 5.3 厘的月息,风险与收入不成正比,低于市场行情,农户获益不大。

28

四、意见建议

按照产业支持、龙头带动、加工流通、特色高效的原则,政协委员在推动深层次的农业供给侧改革,着力打造全链条、全循环、高质量、高效益的农业产业化集群,全面促进贫困户增收致富等方面提出了一些意见建议。

1.加大资金扶持,拓宽融资渠道。积极探索财政性投入形成资产民用、民管、民受益的管理运行机制,可优先安排符合实施条件的经营主体承担农业生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业装备能力建设等方面项目;积极探索建立农村集体土地产权证、农业政策性补贴等方式,解决经营主体融资难问题;利用财政专项扶贫资金,以及产业扶贫信贷通资金,设立产业发展基金,将资金投入到合作社、龙头企业发展产业,让资源变资金,让资金变股金,让农民变股民,确保贫困村、贫困户有稳定的收入来源。

2.拓展产业链条,创建知名品牌。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多形式、多渠道引进大企业,进行农产品深加工,进一步拉长产业链,增加农产品附加值。支持经营主体发展订单种植、建设生产基地、创建农业示范园区、开展产学研合作、投资新建实验室、试验示范基地,加快形成产供销、贸工农相结合的产业链经营机制。坚持品牌化发展战略,重点支持马槽山、粤霸、田田果、格物之源、虔茶、徐府山珍等省著名商标和**大蒜、蜂蜜、马蹄等农产品地理标识的企业发展,以

29 龙头为引领,带动全县农业现代化发展,推动产业扶贫。

3.推动项目建设,产业集群发展。不断破解用地的难题,以渡江镇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园为依托,充分利用园区秀美的田野和村庄等自然条件,建设集农业生产、农耕文化、采摘体验、乡村旅游相结合的休闲农业体验观光园,打造生态农业+休闲公园的现代农业发展新模式,实现农业发展接二连三,为我县现代农业发展树立标杆。打造一批农旅结合、休闲观光、农产品加工、食品产业等农业项目,重点推进总投资 30 亿的江西红井坊酒业有限公司项目、总投资 3 亿的德馨茶油深加工项目、总投资 1 亿的赣州傲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饲料加工项目、总投资 4.6 亿**果龙高科技农业特色小镇项目等农业重大项目建设,助推农业集群式发展。

4.引进科技人员,提高服务能力。完善农业人才引进制度,吸引专业化人员前来**投资创业,全面带动本地农业产业发展;鼓励支持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同农业经营主体联合开展技术研发、实验、示范和推广等合作。加强扶贫技术服务队伍,大力推进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培育农技推广社会化服务组织,提高农业科技服务水平。

5.加快土地流转,推动产业发展。鼓励贫困农户依法采取转包、出租、互换、转让及入股等方式流转承包地。支持贫困农户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形式与其他农户组建合作社,按规定分红。在贫困农户自愿的基础上,鼓励流入方优

30 先流转贫困农户的土地。对流转其它农户土地的贫困户和对流转贫困农户土地的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大户等,给予一定的补助。

上一篇:水泥路面裂缝原因下一篇:九年级语文早读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