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信息系统操作手册

2023-01-0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教师信息系统操作手册

通信工程项目中信息管理系统的技术操作

摘 要:随着科技的进步,通信工程项目中信息管理系统技术发展迅速,尤其在核心网络、决策支持平台的搭建上取得较大成效。本文对通信工程项目中信息管理系统的技术操作进行探讨,以期为提高通信工程项目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提供参考。

关键词:通信工程项目:信息管理:系统;技术操作

在计算机以及网络技术支撑下,通信工程项目的管理向着网络化、信息化方向发展,实现了通信工程项目管理系统的技术操作,使集成管理服务得到较大提升,进一步推动了我国通信工程行业的蓬勃发展。

一、通信工程项目管理系统相关功能的运用

1.系统整体使用情况

通信工程项目建设时主要涉及信息管理系统的审计管理、工程管理、立项管理、设计管理需求管理等诸多模块。另外,参考通信工程具体要求,进行综合分析,进而全面细化不同模块。例如:在资源配置、任务分派、需求审批管理、工程建设管理、安装维护管理等实现系统化的操作,并借助计算机强大的计算功能,进行制度化约束,使管理形成规范化操作,最后应用到通信工程项目各环节中。

2.相关模块的细化管理

通信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不同模块的细化管理主要按照以下程序实施:对设计管理模块而言,所长受理设计任务书后会进行审核、设计、分派等,最后将形成的设计文件递交投资项目计划室。整个流程主要有设计员与所长等人员负责。立项模块主要由投资项目计划室受理并审核所长上交的设计,一方面将设计交给计划室主任进行审核,另一方面联系采购室采购设计过程中应用到的材料。同时,将项目管理岗提交的项目任务书发放给施工单位以及工程建设室。该模块涉及的主要岗位有计划室主任以及项目管理岗;工程管理模块负责受理工程项目任务,同时对施工任务进行审核与下达,包括结算管理、变更、延期、工程停工等内容,因此需要设置建设室主任、工程管理岗岗位;审计管理模块任务为在审计部门内部实施内部结算审计,并对施工单位编制而成的结算文件进行审计。同时,施工单位和工程建设室也参与审核,最后由审计负责人审批通过,该模块主要涉及审计负责人和审计管理岗岗位。

二、通信工程项目管理系统技术操作

通信工程项目管理系统技术操作包括较多内容且涉及较多专业知识,下面对其进行详细探讨。

1.管理系统接口的应用

通信工程项目中,信息管理系统的主要接口设计应从应用层面进行整体分析,并在遵守科学发展的基础上,使设计的接口和信息化实现路径达到良好的融合。通信工程项目信息管理系统接口包括资源管理系统接口、客户响应系统接口、办公系统OA接口、制图软件接口及设计平台接口等。其中设计平台接口主要由设计员接收上级下发的设计任务,并进行设计需求的提取以及借助相关设计软件,将相关设计信息传至项目信息管理系统中,供不同岗位人员进行查询。施工单位亦可运用同样的方法将形成的结算结果上传信息管理系统中,制图软件接口供设计员调取专门的设计软件完成施工图纸的设计,最后将设计结果上传给信息系统,供不同部门查询。而办公系统OA接口可实现决策分析数据、办公数据、生产数据间的转化,为资源共享提供可能,降低审核工作劳动强度,利用客户响应系统接口可将客户响应系统业务需求数据提取出来,同时减少数据重复录入劳动量,及时反馈通信工程项目相关信息。

2.合同化管理的综合手段

通信工程项目中信息管理系统包括财务、质量、进度、合同、造价管理等内容,并将工程质量、费用支出、施工进度当作重要内容进行控制。为此,针对施工单位以“低价中标、索赔赢利”方法中标的行为,业主造价管理人员应引起足够的重视,采取行之有效的策略,做好事前控制工作。同时在充分考虑质量、经济等内容的基础上,确定是否进行工程变更,以实现工程施工成本的有效控制。

3.监督管理的细化手段

通信工程项目中信息管理系统需将系统运行的整体功能突出出来,尤其严格落实不同施工环节的监督管理工作,借助计算机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将不同管理环节和现有的管理机制进行良好的融合,继而形成一套科学的管理模式。同时从通信工程项目实际施工情况出发,通过协调与合理调度使不同工种、专业的施工人员在各施工阶段密切配合,较少施工过程中矛盾的出现,从而使通信工程项目在规定的时间段内顺利完成。另外,在该环节为实现工作界面的调度与管理应设立专门的工程进度管理员岗位。

三、总结

信息管理系统是提高通信工程项目管理水平的有效途径,其融合了数据库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等,为及时准确地掌握通信项目工程相关信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此,为充分发挥信息管理系统潜能,使其更好地为信息工程项目的建设、管理工作提供优质服务,应在准确把握管理任务和目标的基础上,实现不同接口以及各管理模块的连接,确保进度项目划分、费用项目划分、质量项目划分等相互对应,保证通信工程项目中信息管理系统的高效运行。

参考文献:

[1]黄惜烈.通信工程项目信息管理系统分析[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2(7).

[2]王大勇.关于通信工程项目信息管理系统的研究[J].科技与企业,2013(2).

作者:刘慧东 井绪源 高丽

第2篇:面向大数据应用的领域信息系统互操作能力研究

〔摘要〕实现领域内信息系统互操作是大数据发展和应用的基础工作。面向大数据应用,依据IEEE关于互操作的定义,从能力角度出发构建理论框架,并从多个渠道收集资料比较分析中美健康信息系统互操作的方案和实践。相比美国而言,我国推进健康信息系统互操作的方案和实践在数据交换能力方面表现出明显优势,但是在数据使用能力方面则相对不足。为确保我国健康大数据发展和应用取得应有成效,应通过提升数据应用能力丰富数据来源,应保障健康数据安全消除参与各方的种种顾虑。

〔关键词〕大数据;健康信息系统;互操作;数据交换共享;中国;美国

DOI:10.3969/j.issn.1008-0821.2017.05.024

Research on Filed Information Systems Interoperability

Oriented to Big Data Application

——Based on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Health Field in China and the USAZhang HuipingDeng KaiYang Guofu

(School of Political Science and Public Administration,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Chengdu 611731,China)

〔Key words〕big data;health information system;interoperability;data exchange and sharing;China;the USA

作為一次颠覆性的技术革命,大数据正重构传统产业形态、带动新兴模式涌现[1]。在此背景下,实施大数据战略成为促进产业转型、改进公共服务的重要选项。2015年9月5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印发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的通知》,要求“加快大数据部署,深化大数据应用”[2]。但是发展大数据面临诸多挑战,其中之一是源于不同组织、不同信息系统的数据难以有效交换共享。自20世纪90年代起,特别是近10年来,伴随国家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升,在很多领域都建设了一大批信息系统,方便了人们的工作、生活和学习;然而,这些信息系统隶属不同组织、由不同厂商开发、采用的数据标准不尽相同,就造成系统之间无法直接连通,也就难以分享并使用彼此的数据。另一方面,大数据的真正价值“隐喻”在不同领域当中,其产生机理和转换规律具有高度领域依赖性[3]。因此,推动实现特定领域内不同组织的信息系统之间“互联互通”成为发展和应用大数据的一项基础工作。

信息系统之间的互联互通问题,学术界称之为“互操作(Interoperability)”。IEEE(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Engineers)将其定义为:“两个及以上的信息系统或构件之间交换信息以及使用交换得到信息的能力”[4]。可见,互操作意味着信息系统具备两种能力:一是连通其他信息系统进行信息交换的能力;二是融合交换得到的信息开展业务应用的能力。在大数据应用背景下,推进领域信息系统互操作应着重提升相应信息系统的数据交换能力和数据使用能力。近年来,国内学者非常关注领域信息系统互操作问题研究,例如张婕研究了实现语义互操作的映射方式[5];杨京等分析了大数据背景下科学数据互操作的实践[6]。遗憾的是,国内缺少对面向大数据应用的领域信息系统互操作应具备能力及其评价的研究。

在人口老龄化、迁移自由化、就医成本居高不下、医疗资源分布很不均衡的大背景下,中美两国都将在全国范围内实现健康信息系统互操作作为推动医疗改革的重要手段,制定了一系列规划、政策和标准规范,并且取得了重要进展。中美两国在推进健康信息系统互操作的目标设定、进度安排和策略选择方面具有诸多相似性,在国土面积、人口分布方面也具有可比性,又分别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当然,二者在政治制度、医疗体制、社会文化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也就决定了二者在推进健康信息互操作的做法上存在差异。因此,面向大数据应用比较分析中美健康信息系统互操作能力不仅具有可行性,也具有重要意义。

1中美健康信息系统互操作实践

11中国健康信息系统互操作实践

2003年3月,《全国卫生信息化发展纲要2002-2010年》提出开展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试点,推动健康数据在区域内交换共享,健康信息系统互操作正式起步;2009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提出“建立实用共享的医药卫生信息系统”,健康信息系统互操作成为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一环;2013年12月,《关于加快推进人口健康信息化建设的指导意见》进一步明确了人口健康信息化的总体框架,实现健康信息系统互联互通成为人口健康信息化的核心任务[7]。

在已有工作的基础上,中国提出建设国家、省、地市和县四级人口健康信息平台来实现健康信息系统互操作;并明确提出在2020年全面建成互联互通的四级信息平台,实现全员人口信息、电子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数据库基本覆盖全国人口并整合共享。目前,部分地区已建成县级、地市级、甚至省级人口健康信息平台,健康信息系统互操作实践正在全力推进。例如,重慶市人口健康信息平台已通过国家三级认证,人口信息覆盖率达到98%[8]。

12美国健康信息系统互操作实践

2004年4月,美国第1335号总统令提出成立健康信息技术国家协调者办公室(Office of the National Coordinator for Health Information Technology,ONC),推动建设具有互操作能力的健康信息技术基础设施[9];2008年6月,《联邦健康信息技术战略规划:2008-2012》提出尽快实现健康信息系统互操作、促进健康数据流动[10];2009年2月,《面向经济和临床健康的健康信息技术法案(Health Information Technology for Economic and Clinical Health,HITECH)》决定投入220亿美元,健康信息系统互操作全面加速[11];2015年9月,《联邦健康信息技术战略规划:2015-2020》提出尽快实现健康信息系统的无缝互操作[12]。

针对美国医疗服务体系实际状况,美国提出通过建立非营利的区域健康信息组织(Regional Health Information Organization,RHIO),搭建国家健康信息网络(Nationwide Health Information Network,NHIN),实现健康信息系统互操作;计划在2024年实现全国范围内健康信息系统的互操作,并且给出了明确的路线图和详细的行动计划[13]。目前,已经出现了在特定区域或RHIO范围内实现健康信息系统互操作的大量成功案例[13]。

2分析框架与资料收集

21分析框架

美国ONC办公室提出从增强数据交换能力、增加电子健康数据交换、改善医疗服务3个方面评估国家健康信息系统互操作进程[13];经合组织(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OECD)则从电子健康数据交换能够支持的功能范围出发,设计了评估国家健康信息系统互操作的具体指标[14]。ONC提出的框架是面向未来的,不仅考虑健康数据交换本身,而且关注互操作给医疗健康带来的影响;OECD提出的框架则相对简单,但是不能有效反映健康信息系统互操作进程。另外,上述两个框架也不是从大数据应用角度出发构建的。本文基于上述两个框架,面向大数据应用,并且结合IEEE关于互操作的定义,从健康信息系统和数据交换平台应具备的数据交换能力和数据使用能力出发,提出一个比较分析中美健康信息系统互操作能力的理论框架,如图1所示。

健康信息系统是指医疗服务机构建设的各种信息系统,包括医院信息系统(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HIS)、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Laboratory Information System,LIS)、电子病历(Electronic Health Record,EHR)、医学影像存档与通讯系统(Picture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s,PACS)等;数据交换平台是指为了实现健康数据交换共享而搭建的各类健康数据交换平台。在我国数据交换平台是四级人口健康信息平台,在美国则是健康信息平台(Health Information Exchange,HIE)。健康信息系统之间的互操作是基于数据交换平台实现的,数据交换平台为健康信息系统互操作提供了一个“数据通道”。

对健康信息系统互操作能力的评价分析应充分考虑数据交换平台提供的“通道”能力。数据交换平台的通道能力在数据交换方面表现为数据汇聚能力,即能够汇聚多大范围内的健康数据,可以从汇聚数据的范围、汇聚数据的存储机制以及汇聚数据的时效性3个方面进行考察;在数据使用方面则表现为大数据分析(Big Data Analyses,BDA)能力,即数据交换平台能够对汇聚得到的健康数据进行什么样的分析,可以从面向个人层面的大数据分析、面向医疗健康行业层面的大数据分析以及面向人口发展的大数据分析3个方面进行考察。

在健康信息系统自身方面,则应重点分析各类医疗服务机构的众多健康信息系统如何交换和使用数据交换平台中的数据。在数据交换能力方面,重点是分析各种健康信息系统向数据交换平台提供数据的能力,提供数据的前提是健康信息系统能够连入到数据交换平台,应首先分析健康信息系统有效连入数据交换平台的程度,然后是分析能够提供多少健康数据(数量)以及提供健康数据的质量如何(质量);在数据使用能力方面,重点则是分析各类医疗服务机构将数据交换平台中的数据融合到自身健康信息系统的数据之中提供精准医疗服务、开展医疗协同的能力。

22资料收集

包含3个渠道:一是采用逐条浏览的方式从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网站、美国ONC办公室网站(www.healthit.gov)收集相关规划、政策和标准文件;二是使用搜索引擎(百度和必应),以“人口健康信息平台”、“互操作”、“Health Information Exchange”、“Health Interoperability”等关键词收集相关新闻报道、专家官员讲话;三是以上述关键词从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Elsevier等)收集2010年以来研究中美健康信息系统互操作的学术文献。

3比较分析

31数据汇聚能力

我国是由卫生行政机构负责搭建国家、省、地市、县四级人口健康信息平台。地市及县级区域信息平台负责联通区域内各类卫生计生机构的健康信息系统;省级信息平台数据同步来源于辖区内地市、县级信息平台,形成全省(区、市)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索引库;国家平台数据主要来源于省级平台[7]。同时,从国家、省级层面制定了全面的健康信息标准,包括健康数据交换共享标准、信息系统互联互通标准[15]。可见,我国数据交换平台具有较强的数据汇聚能力,能够在区域(市、县)、省级、国家层面实现数据汇聚,区域层面直接存储相应的健康数据,能够满足区域内医疗机构对健康数据实时访问的需求,时效性强;在省级、国家层面虽然并不直接存储健康数据,但是会存储健康数据索引,通过统一标识符迅速定位相关数据的存储位置,实现健康数据的跨区域、跨省市交换共享。

美国联邦政府成立了行政机构ONC负责推进建立国家健康信息网络(Nationwide Health Information Network,NHIN),但在区域层面主要是通过区域健康信息组织(Regional Health Information Organization,RHIO)搭建数据交换平台,而RHIO是一种非营利组织[13]。目前,在特定地理区域、特定组织内或者特定技术开发者范围内成功搭建了数据交换平台,但在全国范围内推进搭建数据交换平台遇到诸多困难,其中之一是已经搭建的区域数据交换平台采用了不同的标准规范,打通这些平台需要协调公共部门、交换机构以及私立医疗机构之间的利益[16]。可见,美国在RHIO范围之内能够汇聚相应医疗机构的健康数据,但并不存储相关健康数据,直接通过在线请求的方式实现数据交换共享;在国家范围内,健康数据汇聚的机制还没有完全确定,需要破除的障碍还比较多。

相比美国而言,我国健康数据交换平台的数据汇聚能力要强一些,二者比较结果见表1。表1中美健康数据交换平台的数据聚合能力比较

方面中国美国范围能够在区域(市、县)、省级、国家层面实现健康数据汇聚。在RHIO范圍内,能够实现健康数据汇聚;在国家层面,汇聚障碍多。存储在区域层面,直接存储健康数据;在省级、国家层面,存储健康数据索引。〖〗不存储相关健康数据,直接通过在线请求的方式交换健康数据。时效在区域层面,能够满足实时访问需求;在省级、国家层面通过统一标识符迅速定位健康数据。在RHIO范围内,能够满足健康数据的实时访问需求;在国家层面,相应的机制尚不明确。

32数据提供能力

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是我国医疗服务机构的主体。为了促进医院有效连入人口健康信息平台,很多地方卫生行政机构组织实施了“数字化医院”评估工作[17]。由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地理分布广泛、信息化水平发展不一致,存在非常大的连入困难。为此,国家鼓励省级层面建设统一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信息系统,整体连入人口健康信息平台[18]。另外,国家全力推进的医疗服务“一卡通”工程,也有力促进了医疗服务机构将其健康信息系统连入人口健康信息平台[19]。就我国制定的健康数据共享标准而言,健康信息系统能够向人口健康信息平台提供的健康数据十分广泛,包括个人从出生到死亡的全部医疗健康数据[15];但是从实践角度而言,实际提供的健康数据还很不理想,很多官员在讲话中指出“目前医疗服务机构向人口健康信息平台提供健康数据的积极性并不高”,尤其是高级别的三级甲等医院。同时,相关医疗机构提供的健康数据质量也很不乐观,常常很多字段空白,而且很不及时。

美国医疗服务机构以私立医院为主,为了推动医疗服务机构连入HIE平台,美国通过发放补贴的方式促进电子健康档案(EHR)的有意义应用(Meaningful Use)[20]。HITECH法案中,有180亿美金用于鼓励医院和医生采纳电子健康档案[11]。2013年的调查数据显示,30%的医院参与了HIE平台,呈现出明显增长趋势;但是74%的HIE项目都挣扎于如何建立可持续的商业模式[21]。很多学者提出为进一步增强医院连入到HIE平台的能力,需要持续进行资金补贴,将HIE视作一种公共物品;同时,还应进一步加强州政府在建立NHIN的作用[16]。从美国制度的健康数据共享标准看,健康信息系统仅需要提供非常少量的健康数据,只有在有实际需求时定向的“点对点”提供,而且在实践上取得了不错的进展,但是主要限于同一个HIE平台内部。由于对医疗责任界定较为明确、对健康数据隐私安全和保护的法律要求较为规范,实际提供的健康数据质量也能够得到保证。

可见,我国在推进健康信息系统连入人口健康信息平台方面具有优势,但是在实际提供健康数据的数量和质量方面还有待进一步改进。二者比较结果见表2。表2中美健康信息系统的数据提供能力比较

方面中国美国连入度行政化方式推进医院连入人口健康信息平台;建设统一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信息系统。资金补贴的方式促进医疗服务机构连入HIE平台,但是建立可持续的商业模式困难巨大。数量理论上可以提供的健康数据非常多,但实际提供的不理想。仅要求提供少量的健康数据,但在HIE内部,健康数据提供数量很大。质量提供的健康数据质量很不乐观。提供的健康数据质量能够得到保证。

33数据融合能力

根据我国人口健康信息平台的规划,基于健康数据交换共享,医疗服务机构能够将患者数据融于精准服务当中,包括医学摘要、电子处方、就诊服务、医嘱交互、预约诊疗、LIS、ETP等方面;能够支持转诊、医保、病案管理、统计分析、健康卡管理等医疗协同应用[22]。患者也可以利用互联网建立个人健康档案,由医生在线上提供病情评估、预警提醒、约诊等服务,市民就医成本有望降低10%[23]。但是从实际进展看,由于我国还没有建立起有效的分级诊疗制度,目前医疗服务机构对健康数据交换共享的应用还不是很普遍,仅有少量基于商业模式驱动的应用取得了较好成效。

美国推进EHR的有意义使用分为3个阶段:①电子化方式获取标准化健康数据,并使用这些数据跟踪关键诊断条件、沟通协同业务、促进病人及其家人参与;②更为严格的健康数据交换,增加电子处方和融合实验结果的要求,电子化传输病人诊断总结,更多病人可控的数据;③提高质量、安全性和效率进而改善健康结果,支持国家决策,实施以病人为中心的病人数据综合管理[24]。2014年,80%的医院就可以通过电子化方式查询其他医疗机构健康信息系统里存放的健康数据,一定区域范围内的应用已经取得较好成效[13]。

美国在推进医疗机构融合使用健康数据方面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二者比较结果见表3。表3中美健康信息系统的数据融合能力比较

方面中国美国精准

服务可以开展的精准服务较为广泛,实际上仅有少量应用取得成效。在电子化查询其他医疗机构存放的健康数据方面取得了非常好的进展。医疗

协同由于没有建立起有效的分级诊疗制度,医疗协同成效不明显。具有完善的就诊和转诊制度,在医疗协同方面制定了明确的实施步骤。

34大数据分析能力

我國将统筹建设和深化涵盖卫生计生各项业务领域的公共卫生、计划生育、医疗服务、医疗保障、药品管理、综合管理等六大重点业务应用系统,实现面向个人、行业以及人口的健康数据整合、推进医疗健康大数据的分析和应用。在个人层面,将为每个居民建立个人健康档案,并实现电子病历与电子健康档案数据的实时更新;在行业层面,将整合医疗、医保、医药、科研等健康数据,满足医疗和科研对大数据的需要;在人口层面,将基于大数据分析支撑人口健康战略决策和精细化服务管理[7]。在3个层面,规划开展的大数据分析和应用非常多;一些地方医疗卫生机构也已经着手建立医疗健康大数据平台。

美国将推进健康信息系统互操作的最终目标分为4个方面:①促进个人为中心和自我管理的健康医疗;②改革医疗服务和社区卫生;③促进研究、科学知识和创新;④增强国家健康IT基础设施[13]。从长远目标上看,美国也规划在个人、行业、人口等3个层面开展大数据分析;并且基于已有数据整合,在医疗服务机构、HIE层面也已经出现了比较好的健康大数据分析应用。

由于基于健康大数据还处于发展和建设之中,大数据分析能力还没有完全呈现出来。从规划方案看,中美两国数据交换平台的大数据分析能力是大致相当的,二者比较结果见表4。表4中美健康数据交换平台的大数据分析能力比较

方面中国美国面向个人的

大数据分析为每个居民建立个人健康档案,实现健康数据的实时更新。〖〗促进个人为中心和自我管理的健康医疗。面向行业的

大数据分析整合医疗、医保、医药、科研等数据,满足各方大数据需要。改进医疗服务,促进研究、科学知识和创新。面向人口的

大数据分析支撑人口健康战略决策和精细化服务管理。服务于人口健康的整体发展需要。4研究发现与启示

通过从大数据应用角度比较分析中美健康信息系统互操作能力,可以发现我国推进健康信息系统互操作的方案和实践在数据交换能力方面具有明显优势,但在数据使用能力方面需要改进的地方还比较多。从长远看,应着力推进健康数据的使用,尤其是推进在精准服务和医疗协同方面的运用,通过“数据使用”促进医疗服务机构提供更多、更优质的健康数据,从而为面向个人、行业和人口层面的大数据分析提供扎实的健康数据基础。

41强大的数据交换能力能够为我国医疗健康大数据提供通道相较于美国而言,由于我国医疗服务坚持政府主导与市场机制相结合、坚持公立医院的公益性,能够依托卫生行政机构推动建立四级人口健康信息平台,要求公立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连入统一人口健康信息平台,确保健康数据交换平台和健康信息系统具备很强的数据交换能力。囊括各层级医院、众多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健康信息系统,在全国范围内互操作能够为我国医疗健康大数据发展和应用提供有效的数据通道。

42提升数据使用能力才能真正丰富我国医疗健康大数据来源与美国相比,我国健康数据交换平台和健康信息系统的数据使用能力相对不足,取得的成效还不突出。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我国推进信息化建设一致存在的“先建设、有应用”特点。但是,信息化建设投入巨大、技术设备更新换代快,不能得到实际应用,将会造成很大浪费。鉴于我国人口健康信息平台具有强大的通道能力,应充分运用制度优势,包括改进医保报销方式、加强监督管理、推动建立有效的商业模式等,促使医疗服务机构主动向人口健康信息平台提供健康数据并且切实使用交换得到的健康数据。

43保障健康数据安全才能切实推进我国医疗健康大数据应用我国医疗服务机构不愿意向人口健康信息平台提供数据,也不愿意使用交换得到数据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担心健康数据的安全。对医疗服务机构而言,基于人口健康信息平台实现健康信息系统互操作意味着原本仅在机构内部可以查询和管理的数据现在可以在区域、全省甚至全国范围内查询,大大减弱了它们对健康数据的安全控制能力,导致它们非常担忧一旦出现问题会承担相应的责任。甚至有人提到,健康信息系统互操作会对医护人员造成巨大的压力,担心由于健康数据交换共享带来更多医疗纠纷。保障健康数据安全才能消除各方顾虑。

5结语

在应用大数据促进产业转型、改进公共服务过程中,实现领域内相关信息系统互操作是一项基础工作。在各国促进大数据发展的政策中,都在全力推进实现领域信息系统互操作。本文面向大数据应用,结合IEEE关于互操作的定义,从数据交换能力和数据使用能力出发,提出一个比较分析中美健康信息系统互操作能力的理论框架,并从多个渠道收集相关资料,深入比较分析了中美健康领域推进信息系统互操作的方案和实践。构建的理论框架、提出的对策建议对研究和推动面向大数据应用的领域信息系统互操作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在未来研究中,将进一步深入研究在相关领域推进数据交换共享、开展大数据分析的机制和策略。

参考文献

[1]Chen H,Chiang R H L,Storey V C.Business Intelligence and Analytics:From Big Data to Big Impact[J].MIS Quarterly,2012,36(4):1165-1188.

[2]国务院.关于印发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的通知[EB/OL].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5-09/05/content10137.htm,2016-05-21.

[3]徐宗本,冯芷艳,郭迅华,等.大数据驱动的管理与决策前沿课题[J].管理世界,2014,(11):158-163.

[4]The 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Engineers.IEEE Standard Computer Dictionary:A Compilation of IEEE Standard Computer Glossaries.New York,NY;1990:114.

[5]張婕.用于实现语义互操作的映射研究[J].现代情报,2012,32(8):170-172,177.

[6]杨京,王效岳,白如江.大数据背景下科学数据互操作实践进展研究[J].图书与情报,2015,(3):97-102.

[7]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加快推进人口健康信息化建设的指导意见[EB/OL].http:∥www.nhfpc.gov.cn/guihuaxxs/s10741/201312/09bce5f480e84747aa130428ca7fc8ad.shtml,2016-05-21.

[8]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重庆市卫生计生发展“十三五”规划的通知[EB/OL].http:∥www.cqwsjsw.gov.cn/Html/1/tzgg/tzgg/2016-12-19/19907.html,2016-12-20.

[9]Executive Order 13335.Incentives for the Use of Health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 Establishing the Position of the National Health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ordinator[EB/OL].https:∥www.gpo.gov/fdsys/pkg/FR-2004-04-30/pdf/04-10024.pdf,2016-01-20.

[10]ONC.The ONC-Coordinated Federal Health IT Strategic Plan:2008-2012[EB/OL].https:∥www.healthit.gov/sites/default/files/hit-strategic-plan-summary-508-2.pdf,2016-01-20.

[11]The Federal Government.The Health Information Technology for Economic and Clinical Health Act[EB].http:∥www.hitechanswers.net/about/about-the-hitech-act-of-2009/,2016-01-20.

[12]ONC.Federal Health IT Strategic Plan:2015-2020[EB/OL].https:∥www.healthit.gov/sites/default/files/9-5-federalhealthitstratplanfinal0.pdf,2016-05-21.

[13]ONC.Connecting Health and Care for the Nation:A Shared Nationwide Interoperability Roadmap[EB/OL].https:∥www.healthit.gov/sites/default/files/hie-interoperability/nationwide-interoperability-roadmap-final-version-1.0.pdf,2016-05-21.

[14]OECD.Draft OECD Guide to Measuring ICTs in the Health Sector[EB/OL].http:∥www.oecd.org/health/health-systems/Draft-oecd-guide-to-measuring-icts-in-the-health-sector.pdf,2016-05-21.

[15]国家卫生计生委.卫生信息共享文档编制规范[EB/OL].http:∥www.nhfpc.gov.cn/ewebeditor/uploadfile/2016/07/20160720143017611.pdf,2016-10-11.

[16]Vest J R Et al.Public and Private Sector Roles in Health Information Technology Policy:Insights from the Implementation and Operation of Exchange Efforts in the United States[J].Health Policy and Technology,2014,3(2):149-156.

[17]成都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迎接2016年四川省数字化医院评审[EB/OL].http:∥gk.chengdu.gov.cn/enterprise/detail.action?id=136961&tn=0,2016-12-01.

[18]冯昌琪,甘华平,陈文,等.四川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管理信息系统建设项目实施经验[J].中国卫生信息管理,2013,10(2):140-145.

[19]四川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关于加快推进医疗健康服务“一卡通”的实施意见[EB/OL].http:∥www.scwst.gov.cn/jg/jgsz/cspd/xtc/tjzd/201612/P020161228561474888513.pdf,2016-12-01.

[20]ONC.Meaningful Use Definition & Objectives[EB/OL].https:∥www.healthit.gov/providers-professionals/meaningful-use-definition-objectives,2016-12-01.

[21]Adler-Milstein J,Bates D W,Jha A K.Operational Health Information Exchanges Show Substantial Growth,But Long-Term Funding Remains a Concern[J].Health Affairs,2013,32(8):1486-1492.

[22]四川省衛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区域卫生信息系统架构规划[EB/OL].http:∥100.92.255.7/data3/612a/e82c/1112/0f97/76a00ead19300466/qygf.pdf,2016-12-01.

[23]重庆日报.互联网医疗平台本月上线 可降低市民就医成本10%[EB/OL].http:∥www.cq.xinhuanet.com/2016-07/20/c1119252376.htm,2016-11-10.

[24]ONC.How to Attain Meaningful Use[EB/OL].https:∥www.healthit.gov/providers-professionals/how-attain-meaningful-use,2016-11-10.

(本文责任编辑:孙国雷)

作者:杨国富

第3篇:浅谈通信工程项目中信息管理系统的技术操作

【摘 要】社会的进步与经济的增长推动了信息技术的发展,其中包括了通信工程项目,论文对通信工程项目中信息管理系统的技术操作进行了研究,阐述了信息管理系统在通信工程项目中的应用,探讨了实际技术操作中存在的不足,针对不足提出了相应的改善对策。

【關键词】通信工程;信息管理系统;技术操作

1 引言

信息化技术作为当前较为先进的科学技术,有效将其应用到通信工程当中,可以使通信工程在社会中体现出最大的价值。但在实际通信工程项目信息管理系统技术操作的过程中,依然还存在一些不足,使信息化技术在通信工程项目中无法发挥出最大的作用。因此,对通信工程项目中信息管理系统的技术操作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为通信工程项目更好的建设提供重要帮助。

2 信息管理系统在通信工程项目中的应用

通信工程项目应用信息管理系统时,主要包括了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邮政领域中的应用。利用信息管理系统的帮助,极大程度上提高了邮政枢纽的性能,达到自动化、智能化的目的,只需要通过对关键信息的搜索,即可快速的获得相关信息,提高了工作效率,并减少了人力资源的投入。同时,还可以利用信息管理系统对邮政设施进行监管,当设施产生故障时,能够第一时间发现出来,并准确地显示故障位置与原因,自动生产处理的对策,无需通过人员缓慢的查找;二是城市电话中的应用。一方面可以快速地进行固话办理,只要将客户的身份信息输入到系统内,会自动将客户的信息储存起来,并生成固话号码,增加了业务办理的快捷性。另一方面为固话的维修提供了帮助,客户的固话产生问题时,通过客服电话向通信公司提交问题,通信公司根据客户提供的固話号码,自动向相关人员派遣任务,优化了维修流程;三是城市移动通信中的应用。客户办理移动通信业务时,可以利用信息管理系统将信息储存起来,如客户的电话卡出现问题,客户携带办理身份给到通信公司,直接对问题进行处理[1]。

3 通信工程项目中信息管理系统技术操作的不足

3.1 管理体制不完善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在通信工程项目的过程中,逐渐加强了信息管理系统的重视程度,广泛的对信息技术进行了应用,为通信工程项目的建设提供了帮助。但在建设时可以发现,依然缺乏完善的管理体制,导致信息管理系统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即使存在一些管理体制,受到人员、制度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也无法在实际当中有效的实施。受到体制不完善因素的影响,使信息管理系统技术操作时,工作人员不能建立健康的价值观,责任心较低,没有认真地对待每一项工作,减缓了建设速度,延长了建设周期。同时,还未合理地进行前期预算,导致材料选择、设备投入当中出现很多问题,增加了整个工程的投入成本[2]。

3.2 整体管理不健全

利用信息管理系统对通信工程项目建设时,需要确保整个工程的质量,只有这样才会为客户提供良好的服务,若管理系统缺乏全面性,将会对整个通信工程带来严重影响,使信息化操作与实际不服,降低了通信工程的作用效果。特别是系统化构建时,缺乏对质量管理统一的理解,导致整体管理不健全,并出现了很多不良问题,为通信工程项目中信息管理系统的技术操作增加了难度。受到这一因素的影响,导致实际建设当中常常出现以次充好、没有按照相关规定操作、材料应用不合理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会降低通信工程信息化建设的质量,而且还为成本控制增加了难度,想要达到预期的建设目标,必须要投入更多的成本。

3.3 缺乏细节管理

通信工程项目中信息管理系统的技术操作的过程中,往往由很多细节构成,只有确保这些细节管理合理地进行,才会使整个通信工程良好的建设下去。但在实际当中,未对这一内容产生应有的重视,过度的重视技术操作上的成本控制,将项目决策、设计与施工这三个环节的整体作为管理重点,而对于每个环节中的细节,没有开展科学化的管理,特别是在成本管理中,未制定出科学的研究报告,导致整个通信工程项目建设中常常漫无目的的投入,使工程造价不断提升,为成本控制增加了难度[3]。

4 通信工程项目中信息管理系统技术操作的改善对策

4.1 构建完善的管理体制

为了在通信工程项目中更好地对信息化管理系统进行操作,必须要构建完善的管理体制。这一过程中,可以对现有的管理体制进行分析,寻找出其中存在缺陷的内容,并通过科学的方式将其补全。同时,还可以对国外发达国家先进的管理体制进行借鉴,去其糟粕,取其精华,结合我国社会主义固有特色,打造出适合我国应用的管理体制。另外,为了使管理体制有效的落实到实际当中,必须要避免人员、制度等因素管理制度带来的影响,所以,要打造出良好的文化与制度氛围,加强对管理体制的约束性,确保其在实际建设中发挥出最大的作用[4]。

4.2 提升整体管理力度

由于整体管理中存在一些问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通信工程项目中信息化管理操作,所以,为了改善这一现象,必须要提升整体管理力度,如合同化的管理方式。在通信工程项目中信息化管理操作时,应严格按照合同中的规定开展各项工作,合理地对投入、质量、时间进行控制,避免通过违规方式获取工程的建设权。同时,作为工程的拥有者,通信公司应加强对成本的重视程度,提高审批与控制效果,节约工程投入,阻止投入失控等现象的出现。这样加强对合同管理重视之后,使整体管理得到了有效提升,确保工程有序进行[5]。

4.3 加强管理监督

通信工程项目中信息管理系统操作时,每一个细节都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只要某一个细节未达到要求,都会影响到整个通信工程项目的质量。所以,必须要提高对每个细节的重视程度,加强细节监督力度。

一是需要进行内部监督,以现有的组织结构为基础,建立出监督部门,通过该部门对工程中的每个细节进行监督;

二是外部监督,即聘请具有监督资质的第三方机构参与到通信工程项目信息化建设中,进一步提升监督的效果。

这样通过内外部相结合的监督方式,能够及时发现每一个细节当中出现的问题,并及时制定出最佳的解决方案,使整个工程能够动态平衡,有序地达到预期操作目标,从而推动整个工程项目顺利进行,使信息化管理系统在通信工程中发挥出最大化的作用。

5 总结

综上所述,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了信息化技术的进步,使信息化技术被广泛的应用到各个领域当中,为社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帮助。在通信工程项目领域进行应用,将会提高通信运行的质量与效率,提升了信息的安全性,为人们提供更加良好的服务。所以,通信工程项目中信息管理系统技术操作时,应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采用科学的方式进行处理,确保信息化技术在通信工程项目中发挥出最大化的作用。

【參考文獻】

【1】刘晓辉.浅谈信息技术在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应用[J].治淮,2017(06):29-30.

【2】米子秋.通信工程项目信息管理分析[J].信息通信,2017(04):227-228.

【3】杨开宇.通信工程项目管理中系统化、集成化实现的路径分析[J].通讯世界,2016(18):59-60.

【4】侯艳,唐怀坤,魏贤虎.提升通信工程质量的项目管理PIP协同机制与实施方法[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5,18(13):213-217.

【5】黄广存,冯荣普.通信工程项目管理系统的设计方法与应用[J].中国新通信,2015,17(07):58.

作者:孙世民

第4篇:教师培训信息管理系统操作手册

甘肃省教育厅教师培训管理信息系统

学 校 用 户 操 作 手 册

2014年8月

2014年甘肃省国培计划项目报名流程

第一步:登录系统

在浏览器地址栏输入http://eduyun.nwnu.edu.cn/jspxxmgl/,按下“回车”键(或者按住ctrl键并单击上述网址)进入甘肃省教育厅教师培训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如图 1-1所示,

图1-1 系统主界面

选择管理员登陆,输入用户名和密码,以及验证码,点击登录,如图1-2所示。

图1-2 登录界面

第二步:修改密码

登陆系统后,在任意界面均可修改密码,第一次登录本系统为了安全请务必修改登录密码,如下图2-1所示,点击修改密码

图2-1 密码修改

弹出如图2-4所示窗口,根据提示输入确定即可。

图2-2修改密码

注意:登录系统完成操作后请及时关闭浏览器窗口,或者点击图1-4右上角的“退出”,安全退出登录。

第三步:完善学校信息

点击学校基本信息维护菜单,

进入学校基本信息维护界面,如下图3-1

图-31 如图所示,界面右下角有两个按钮,如果点击保存,之后信息可以修改。如果点击保存并提交,信息将不能修改。而且,提交之后,界面上只有取消提交一个按钮了,如下图3-2

图3-2 如果县区还未审核,则可以取消提交,修改之后再提交。

第四步:完善教师信息

1.修改已有教师信息

点击教师基本信息管理菜单,

进入教师基本信息管理界面,如下图4-1

图4-1 如上图4-1,点击编辑菜单,可以查看详细教师信息,弹出窗口如下4-2

图4-2 如果教师基本信息由错误,可以在窗口中修改,修改好之后点击修改按钮,想要放弃本次操作,则点击取消按钮。

2.删除非本校教师信息

点击教师基本信息管理菜单,

进入教师基本信息管理界面,如下图4-3

图4-3 想要删除非本校教师信息,直接点对应信息的删除按钮就可以了。

3.添加本校教师信息

点击教师基本信息管理菜单,

进入教师基本信息管理界面,如下图4-4

图4-4 有两种方式可以添加教师信息。一者点击添加按钮,逐个添加教师信息,二者点击批量导入,将Exel导入,批量添加教师信息。 点击添加按钮,弹出窗口如下4-5

图4-5 填写好教师信息后,点击保存按钮即可,如果放弃本次操作,点击取消按钮。 批量导入时,点击批量导入按钮,弹出如下窗口4-6

图4-6 选择好文件后,点击保存即可导入。

注:建议照片大小(图片文件的大小)小于100KB 第五步:管理国培计划项目选择信息

1.为教师选择国培计划项目

点击教师学习项目选择菜单,

进入教师学习项目选择界面,如下5-1

图5-1 在选择项目之前,必须在复选框中选中若干条,然后再点击选择国培项目按钮,弹出如下窗口5-2

图5-2 选中项目后,点击指定国培项目,弹出下图提示,点击确定即可。

2.删除国培计划项目选择信息

点击学校为教师选择项目管理菜单

进入学校为教师选择项目管理界面如下图5-3

图5-3 在选中复选框后,点击取消提交或者点击右侧红叉,就可以删除国培计划项目选择信息。

第5篇:全国教师管理信息系统操作要点

全国教师管理信息系统”教师信息录入培训要点

首先收藏全国教师管理信息系统网址:http:// jiaoshi.haedu.cn,进入“全国教师管理信息系统-教师自助子系统”;浏览器:建议用谷歌、火狐、IE8以上,也可以用360(但一定是极速版)。进入子系统后,出现如下界面:

输入用户名(用户名即是本人的身份证号码),输入初始密码(学校下发的),首次登录按要求修改密码,安排教师要牢记。下面的工作就是完善信息了,共有14项,其中带红“*”的为必填项。完善相应项目信息时,需点击右侧的“展开”图标,如图:

1、首先输入基本信息

首先检查姓名与身份证号码是否有误(以身份证上的名字为准,如与档案上的名字不符,请点档案名填在“曾用名”一栏中),如有误,请及时与中心校管理员进行联系。点击右上角“修改”进行信息输入,输入完成后点击保存。如图:

特别提醒:进行逐项录入时一定按要求录入(注意,相应栏目右侧点开之后有选项),带红“*”栏目为必填项。注意,录入不是打字录入,而是按选项“选择”录入。

几项需注意的:

签订合同情况:(大多都属于聘用合同,否则据实填写); 进本校年月:(指的是进入编制所在学校的日期)。 教职工类别:干部为“专任教师”,工人为“工勤人员”。

是否是免费师范生:(凡自费的都是“否”,除六所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南大学)填“部署师大免费师范生”外,其他的是“地方免费师范生”,工人全部都是“否”)。

是否在编:(全部选“是”,个别无编的选“否”,如果无编,还要在“用人形式”那一栏做相应的录入)。

2、学习经历

有几段学习就新增几段,按照毕业证上进行填写,最好看着毕业证填写。

3、工作经历

有几段工作经历就新增几段。

注意:任职开始时间与结束时间不能交叉,最后一段工作经历的任职结束时间不填,表示是“至今”。

4、岗位聘任

填目前的岗位选择录入(干部选“教师岗位”,工人选“工勤技能岗位”),岗位等级(教师岗位分“专业技术岗位一至十三级”,中高(

五、

六、七级),中级(

八、

九、十级)、初级(十

一、十

二、十三级),据实填写。工勤技能分工勤技能一至五级,据实填写)

5、专业技术职务聘任

在“060中小学教师”中进行选择,“中高”对应“062高级教师”,“中级”对应“063一级教师”,“初级”对应“064二级教师”,未定级的选“065三级教师”。开始时间选评审通过时间次年的4月,结束时间不填,表示“至今”。工人在“聘任专业技术职务”一栏中选“0-无”。

6、教师资格

也就是发的那个紫色皮儿的“教师资格证书”,按照证上的填写。

7、教育教学

只填2016年的春季及秋季,按提示如实填写。

8、教学科研成果及获奖 此项可填可不填,据实填写。

9、入选人才项目

此项可填可不填,据实填写。

10、国内培训

主要填写郸城县进修学校举办的培训、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的网上培训、国培等,最好看好证件填写。如图:

11、海外研修(访学):

此项可不填

12、技能及证书

①语言能力:有选项(汉语应该必选吧,或者再新增一项英语) ②其他技能:此项可不填 ③证书信息

包括普通话证书、计算机培训证书、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证书等。按照证书上的内容填写。

13、交流轮岗——如果没有轮岗,在“交流轮岗类型”一栏中,选“0-无”。

14、联系方式

按要求提示,据实填写。

全部填写完成全,点击右上角的“完整性检测”按钮,数据完整,方可通过。

重要提示:在录入相关数据时,最好把所有的证书(毕业证、教师资格证、任职资格证、继续教育证、县进修学校举办的有关培训、国培计划、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举行的网上培训等)准备好,按照证书上内容进行录入。

第6篇:全国教师管理信息系统操作步骤

附件1 前言

1、请不要对已有数据进行修改,如已有数据存在错误的,请与办公室联系改正。

2、所有项目均应填写完整。

3、有部分信息 (如:

)已经统一填写,只需核对,不需修改或删除;

4、信息填写完成后,为方便审核,请按以下顺序上交个人证件复印件: 1)身份证;2)、最高学历证,最高学位证,低一层次学历证,低一层次学位证;3)、教师资格证;普通话证书;教学科研成果证;

一、登录:

1、打开浏览器(浏览器要求:IE8.0以上,360浏览器,火狐浏览器)输入http://117.135.201.241:8084

2、选择 第二项

全国教师管理信息系统 - 教师自助子系统

3、在用户名处输入:身份证号,在密码处输入下发的 “初始密码”。

4、首次登录时,必须修改密码,在原密码处输入 下发的“初始密码”,之后在新密码和确认密码处输入新密码,密码要求由包含大写字母、小写字母、数字或特殊字符在内的至少3种及以上组合组成(密码位数:6-16位)。

为了个人信息安全,请输入较为复杂的安全系数较高的密码。这个密码以后会常用到,请牢记。

5、在出现的“修改成功”对话框中,点确定。 此时会出现以下界面:

6、之后会进入到系统。

二、基本信息:

1、上图中,左侧为导航区,中间为信息及对信息的修改区。

2、在修改基本信息时,应点图片跟前的修改,将个人空缺信息填写完整后,点保存,如基本信息未填写完整,则不能保存。

3、照片添加:

点选择文件,将照片选择后,点确定。照片严格按下图要求格式,如自己无法制作,请在“织金三中业务群”文件里下载我们处理好个人照片上传。

4、填写右图样式信息,

点右侧的放大镜图标,选择即可。

5、填写右图样式信息:

点击年如2015可选择年份,点击月如六月可选择月份,选择完成后点“确定”。

6、填写完成后,如果点保存,有如下提示,说明此项信息未填写或填写不正确:

二、其他信息

1、点击页面左侧的学习经历,可快速导航到学习经历中,同理,点其他如工作经历、教育教学,可快速导航。

2、点“增加”可添加相应项目,

学习经历信息表

从高中(中师/中专)填起,学历低于高中学历的,只填写最高学历;填写一层次学历后,点保存,之后再点添加,可添加高层次学历。

如无“学位”的,学位层次应选择:“0-无”;

学历信息填写时,所有信息应与毕业证一致,毕业院校填写公章名称,不得填写简称。

填写完成后,会如上图所示,

选择此项目学历,可作编辑、删除操作。

教师资格项目,只填添加一本资格证,即每人只有拥有一种类型的教师资格证,如已执有高中,初中等多本的,只填写与当前岗位相符资格证。

教育教学 只填写2013以来,以一学期为单位。

在技能及证书——>证书项目中,可添加普通话证书。

以下的项目,只核对,不做修改。如果录入信息有误,请与办公室联系。

岗位聘任信息表:

1.岗位等级:选择时按认定的岗位内部等级为准。

选择相应的岗位等级,不得选择“未评其他”,试用期人员选择998-未评(试用期)

2.聘任开始年月:20

15、2016年新聘等级的,按聘任的发文时间填写,其他人员统一填2014年1月1日。

3.是否兼任其他岗位:副科级及以上人员选是(对应的60和61按兼任岗位实际情况选填),其他人员选否。

4.党政级别、任职开始年月、党政级别:副科级及以上人员填写,其他教职工不填。

专业技术职务聘任信息表

1.聘任开始年月:指聘为现任技术职务的时间 2.聘任开始年月:以聘任文件落款时间为准。 3.聘任结束年月:2016年12月31日(非必填项)

问题汇总(6.18版)

注意:

一、采集学校范围:

所有由政府、企业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其他社会组织及公民个人依法举办的中小学校(含幼儿园、小学、初中、普通高中、工读学校)、中等职业学校、特殊教育学校和高等学校(含普通高等学校、成人高等学校、不含民办的其他高等教育机构)。

技工院校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建设管理信息系统进行信息采集,不属于本次全国教职工信息采集的范围。军事院校不属于管理范围。

二、教职工范围

在编教职工和签订一年以上合同的在岗教职工。

高等学校采集教师岗位、其他专业技术岗位、管理岗位的教职工,工勤技能岗位的在编职工(民办学校工勤技能岗位教职工此次暂不采集)。

补充 1 学校临时签订的勤杂人员不采集

补充2 跨校任教的情况,能确定主体校的由主体校组织采集,不能确定主体校,可以两校都采集。

补充3 多重身份问题,如兼任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那么按人事部门确定工资的主岗位填写;工人身份但站台授课的情况,岗位类别可选教师岗位,岗位等级选择 “999-未评”

1、“基本待遇”“考核”从哪一年填起?

答:填2013以来的。

14、“基本人员信息”模板中“身份证件号”不支持15位短号,检查后显示身份证号错误!

怎么回答??这个问题必须解决,因为还有好多年龄偏大的教师没有更换下一代身份证。

答:不支持15位的身份证。

3、“教育教学”哪几年的情况?

答:2013年以来的。

4、“教学科研成果”“教学科研获奖”情况从工作时间填起还是哪几年?

答:省里不做统一要求,学校自定。

5、“国内培训”从哪一年开始填写?“国内培训、海外研修”没有增加栏、没法填写怎么办?

答:省里不做统一要求,学校自定。“国内培训、海外研修”学校统一填写,老师无法填写,没有可不填。

6、照片的背景、大小、格式要求?

答:导入照片的规格大小 注意:近期免冠半身照片, 尺寸26(宽)×32mm(高)之内, 照片格式为jpg格式, 分辨率150dpi以上, 照片小于60KB

7、“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单位填聘任学校还是职改部门?

答:按照“专业技术职务聘任”证书上的信息填写。

8、“工作经历”如何填?

答:工作经历填现在和之前所在单位,现所在单位结束时间填写当前日期。

9、教师个人账号如何导出? 答:学校系统管理员登陆后,在“教师用户管理”下提取2013年教师,删除不在岗、退休、死亡等教师,新增新入职教师,然后导出,里面有密码(密码时效15天),用户名是身份证号。

10、建立教师个人账号的几种办法:

一、在信息首次录入内录入或导入教师基本信息,再到系统管理->用户权限管理->教师用户管理下点提取按钮来生成教师个人账号

二、直接在系统管理->用户权限管理->教师用户管理下点增加按钮,增加教师个人账号(人数较少的建议用这个方法)

三、在系统管理->用户权限管理->教师用户管理下点导入按钮,下载模板,在模板内编辑好后,在教师用户管理内导入到系统,完成教师个人账号的建立

11、账户被锁怎么办?

答:账户被锁一般是密码输入错误3次,可以等待10分钟自动解锁。教师密码错误的由学校系统管理员重置。

系统管理员密码错误的请上级系统管理员重置(此项功能系统升级后将开放)。

12、管理岗位的专业技术职务聘任、教师资格、教育教学怎么填啊?

答:管理岗位如有以上情况,就如实填写,没有的话可不填。

14、教师用户生成并启用后,请在“配置”中勾选“允许本校教师登陆”。

15、模板导入时一个教师的多条信息按照多条填写即可。

17、专业技术职务模板没有管理岗和工勤岗,只有专业技术岗,不符合实际情况,未评级教师也无法填写。

答:未评级教师可以选“无”,幼儿园、中小学、特教的专业技术职务的字典只选择了中小学教师的,其他学段的范围是放开的,有管理类的专技。如果要改变,需与教师司协商。

第7篇:全国教师管理信息系统操作及填表说明

方法一:

系统管理员:

登录http://qgjs.gxeduyun.net/第一项,创建教师账号:用户权限管理—教师用户管理—新增—填写—保存—提取初始密码。

教师:

登录上述网址选择教师自助子系统登录窗口,即页面下面第二个窗口:输入身份证号—初始密码—验证码—确定—修改密码—录入信息—报送。

信息管理员:核实教师报送的信息—补填教师未权限填写项(如基本待遇等)—审核通过(即直接报送到局里)

方法二:直接由信息管理员录入教师信息—审核报送 方法三:学校信息管理员登录—信息首次录入—导出—勾“全选”—导出全部信息—下载模板—打开模板—启用宏—选择(或填写)—导入。

系统中各项目都有填报说明,比如教育教学增加后鼠标放到新增窗口的左上角它就出现填写说明,系统有填报说明项的按系统说明填写。

一、系统基本信息表

1.先点击新增 曾用名:没有的写“无”。

2.照片格式:尺寸26(宽)×32mm(高)之内, 照片格式为jpg格式,分辨率150dpi以上,照片小于60KB

3、出生日期:以人事档案出生日期为主(可和身份证的出生日期不一致)

出生地:下拉菜单选项填至县级;籍贯:下拉菜单选项填至县级。

4、参加工作时间:按照发文时间填写,可参考教工花名册。

5、教职工来源:2006年以后参加工作的教师在“招聘”下拉菜单填写,由外县、外系统转入的教师填写“调入”(本县内调动不能填“调入”),毕业生分配的教师填写“其他”。

6、是否在编:填写“是”;未转正特岗教师填写“否”,在用人形式栏内填写“其他”。

7、签订合同:公办学校的教师填写“1-聘用合同”,民办学校签订一年以上合同的教师填写“2-劳动合同”

8、教职工类别:工人填写“工勤人员”,其他所有教师(只要有教师资格证的)填写“专任教师”。

9、在岗情况:全部填写“在岗”(除停发工资的外)。包括提前离岗的都填写在岗。

10、是否师范类专业毕业:按照第一学历选填,后取得的学历不算。

11、是否免费师范生:免费师范生是指报考教育部六所直属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南大学)之一后有条件地接受免费师范教育的学生 。我县教师基本上填“否”,2015年毕业的小学全科教师定向培养计划生及中职定向生填“是”。

12、是否是特岗教师:所有特岗包括转正特岗填“中央特岗”。曾经是特岗教师的还要填任特岗教师起始时间。

二、学习经历

1、点击新增选项,从高中开始填,高中所学专业填写“普通”两字,中专学历的师范院校填写“普师”两字,其他中专以所学专业为准;

2、学历层次:填写“无”。

3、在学单位类别:根据高中或中专在下拉菜单选择“全日制中学”或“全日制中专”。

学习方式:填写“不脱产,不离岗”。

4、第一学历大专、本科的点击增加,按大专、本科、研究生依次填写。【学习方式】填写说明:全日制的填写全脱产(离岗);函授的填写半脱产(半离岗);自考的填写不脱产(不离岗);其他情况的如实填写。

三、工作经历

点击增加;

1、以文件分配到的所在单位开始依次填写,月份不能间断。

2、任职岗位:教师填写“教育教学”,工人填写“后勤岗位”。

3、单位性质类别:下拉菜单选择“20事业单位”子菜单中的“26中小学校”。

四、岗位聘任

点击增加;

1、全体教师填写“教师岗位”,工人填写“工勤技能岗位”。

2、岗位等级:按教师实际岗位级别填写,初级职称全部填写“专业技术岗位十二级”;职称未评定人员全部填写“未评(试用期)”。

3、聘任开始年月:取得职称的填写“聘任时间”,职称未评人员填写“工作时间”。

4、是否兼任其他岗位:全部填写“否”。

5、党政职务:副科级以上干部填写,非科级干部均填写“0-无”。

五、专业技术职务聘任

点击增加;

1、聘任专业技术职务:按照自己职称选填;未评填写“0-无”

2聘任开始年月:以聘任证或聘任文件时间为准。

六、教师资格 点击增加;

1、 只填写必填选项(带*)以证书为主

七、教育教学

点击增加;从2013年春季开始,每加一条,点击增加(如:2013年春季填完,再点击增加,填2013年秋季,以此类推)。

八、教学科研成果及获奖

1、科研项目

点击增加。申报并参与国家级、省级课题的人员填写,需要结项,没有参与课题研究人员不填。(有多项成果的继续点击增加)。以证书为主

2、科技著作

点击增加根据实际情况填写,没有的不填。(有多项成果的继续点击增加)。以书籍为主

3、科技论文

点击增加。根据实际情况填写,没有的不填。(有多项成果的继续点击增加)。以书籍为主

4、专利成果

有国家专利局、国家科技协会、工商管理部门颁发证书的填写,没有的不要填。以证书为主

5、教学科研获奖

点击增加。获得科研证书或者奖励的,根据实际情况填写,没有的不填。(有多项成果的继续点击增加)以证书为主

九、入选人才项目

点击增加。根据实际情况填写,没有的不填。(有多项成果的继续点击增加)

十、国内培训

点击增加。根据实际情况填写。(按国家级、省级、市级、校级依次点击增加)以证书为主。参加县级及以上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培训的,凭结业证书登记的学时认定学分。结业证书未明确学时只明确天数的,按每天8学时计算学分。其中,参加省级及以上集中培训,2学时计1学分;参加市级集中培训,3学时计1学分;参加县级培训,4学时计1学分。 十

一、海外研修

点击增加。没有的不填。 十

二、技能及证书

点击增加。

证书信息:此项目只选择语言证书;证书名称填写:按普通话相应等级填写。其他的不要选。

技能信息:指拿到国家考试中心颁发的四六级证,选填语言技能。大学期间参加国家计算机等级考试的,选填计算机技能。(这里的计算机技能不是指评职称的计算机考试,请勿混为一谈。没有国家考试中心颁发的四六级证,国家计算机等级证的不要填写。以证书为主

十三、交流轮岗: 2016年本县内调动的人填,其他人填“无” 十

四、联系方式:按实际情况填写

第8篇:全国教师管理信息系统相片要求操作如下:

1、 安装

(Photoshop cs安装文件在云存储学校共享处下载)。

2、 打开,在

3、 打开你的相片后,在图像大小

4、 这是相片的原始尺寸

5、 去掉约束比例的“√”,在文“档大小框”内的宽度输入2.6cm,高度输入3.2cm,分辨率输入150 。点击“好”按扭。

6、 最后,在文件菜单下存储为JPG文件。

OK。现在就可以把你的相片上传到全国教师信息管理系统平台了。

第9篇:全国教师资格认定管理信息系统使用手册 确认用户使用

全国教师资格认定管理信息系统

用户使用手册

(定期注册模块)

版权所有:教育部教师资格认定指导中心

研制开发:北京华夏大地远程教育网络服务有限公司 技术服务:(010)58800171/58806103/58806987

(E-mail)jszggz@163.com

2013年11月

概述 ................................................................................................................................................................ II

二、定期注册确认用户 ......................................................................................................................... 3

1、登录系统 ........................................................................................................................................... 3

2、个人空间 ........................................................................................................................................... 3

3、确认管理 ...........................................................................................................................................

3 I

概述

一、手册结构

本使用手册专供省、市、县级教师资格注册用户使用,共包含两部分内容:

1、 操作说明:讲解信息系统定期注册管理功能,便于用户快速查找到某一功能的使用方法。

2、 常见问题:本系统使用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常见问题。

二、系统简介

(一)系统功能

全国教师资格认定管理信息系统(以下简称“信息系统”)(定期注册模块)主要包括以下几项功能:

1、 开展定期注册工作:本系统供教师资格注册机构工作人员开展定期注册工作,管理定期注册中涉及到的各类信息,并尽可能对定期注册工作各个环节提供便捷支持。

2、 注册历史数据管理与撤销:数据撤销是指定期注册工作结束后,在申请人教师资格证书已经准予注册的情况下,若证实申请人在申请教师资格证书定期注册过程中存在问题,或者教师资格证书因丧失、撤销等原因已经失效,可以使用本系统撤销已有的定期注册数据。

3、 其它功能:包括限制库管理、数据查询、数据统计等(参见“使用手册-认定模块”)。

(二)运行环境

信息系统部署在教育部的服务器上,网址是:http://,页面如下图所示:

输入初审注册机构分配的现场确认用户名、密码和验证码即可登录信息系统进行现场确认工作。

确认用户登录后,设置有三个菜单:个人空间、确认管理和资料下载。

2、个人空间

个人空间包含“我的消息(收件箱)”、“我的消息(发件箱)”、“上级部门通知”、“个人信息”和“修改密码”五个子菜单。

“我的消息(收件箱)”和“我的消息(发件箱)”两个菜单,用于上级注册机构与所属现场确认点,及同一注册机构下的现场确认点之间进行通信,可以相互发送消息进行定期注册工作沟通。

“上级部门通知”菜单,用于注册机构下发通知给所属的现场确认点,可以及时了解定期注册工作的安排。

“个人信息”和“修改密码”两个菜单,用于确认用户修改自己的个人信息,如姓名、联系电话、登录密码等。申请人完成现场确认后,确认点给其打印的受理凭证上的“经办人”取自此处的“姓名”,请确认用户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

3、确认管理

3.1查看注册计划

点击“查看注册计划”菜单,可以查看该确认点所属的注册机构的注册计划,包括定期注册计划名称、初审起止时间、网报起止时间和现场确认起止时间,如下图所示:

3

3.2查看确认点安排

点击“查看确认点安排”菜单,确认用户可以查看该确认点所属的注册机构下已经安排确认工作的所有确认点的确认信息,包括开展现场确认工作的开始结束时间,能够进行确认的人员范围。选中某个确认点,点击“查看详情”按钮还可以查看现场确认注意事项。如果确认点较多,可以输入确认点名称进行查询;如果机构设置了不同的网报时间,可以选择网报时间段进行查询。如下面两图:

3.3核对网络填报数据

点击“核对网络填报数据”菜单,则显示该确认点下网报申请人信息列表,如下图所示:

4

该页面的上端为查询区域,下端为数据列表区域。在查询区域,可以设置查询条件,查询需要的申请人信息,查询到的结果显示在列表区域中。如果需要显示所有申请人的信息,点击“列出全部”按钮即可。

如果每页需要显示更多申请人信息,可以修改

处的数字,数字的设置范围为50—200。使用了其他菜单功能再次进入“核对网络填报数据”菜单时,需要重新设置每页最多显示的数据条数。

列表上方设置“全屏显示”、“确认”、“打印受理凭证”、“打印申请表”、“留言”、“查看详情”、“刷新”和“导出”按钮。

3.3.1现场确认操作前的说明

注册机构开展定期注册的工作时间内,确认用户都可以登录系统,查看本确认点的报名情况。但只有在本确认点的确认开始结束时间内,确认用户才可以对申报到本确认点下的数据进行确认工作。如果不在确认开始结束时间段时,“确认”、“打印受理凭证”、“打印申请表”按钮不出现在页面中。

3.3.2“确认”按钮

在确认时间段内,确认用户选中需要进行现场确认的数据,点击“确认”按钮,可以进行两项操作:第

一、修改该申请人的信息;第

二、进行确认工作。

修改申请人的信息包含修改确认点信息、现阶段工作信息和证书信息(如果证书在信息系统中存在,信息不允许修改)。

进行确认工作为确认用户确认申请人所上交材料的齐全性,并给出确认意见。如下图所示:

5

3.3.2.1“修改确认点”按钮

申请人报错了确认点,可以在现场确认时进行修改。

点击“修改确认点”按钮,确认点右侧出现“选择”按钮,点击“选择”按钮后,弹出确认点列表(如下图所示),选择正确的确认点并提交,该申请人的现场确认点将改为修改后的确认点。修改为其他确认点成功后,在“核对网络填报数据”的列表中将不出现该申请人的信息。

如果在选择确认点的列表中没有找到要修改的确认点,说明该确认点的现场确认工作已经结束,或者该确认点没有安排现场确认工作,则不能进行相应的修改。已确认过的数据,即确认状态为“材料齐全”、“材料不全”时,不允许修改确认点。

3.3.3.2“修改证书信息”按钮

如果证书信息是由申请人申报时填写的,允许确认用户修改,若发现所填写的信息与证书的信息有不一致的地方,需要进行证书信息修改。同时系统还会给出“证书不在系统数据库中,请仔细核对证书真伪”提示,确认用户需要仔细核查证书信息。点击“修改证书信息”按钮,如下图所示:

对有误的信息项进行修改,修改完成后点击“提交证书信息”按钮,该项信息将改为新的内容。如果修改后的证书号码在信息系统中存在,则提交成功后,将提取信息系统中原有证书信息替换证书部分的各项信息,并不可再修改。

如果证书申报时是信息系统存在的认定历史数据,则证书信息不允许修改,若证书信息有误,需由颁发证书的认定机构按规定进行历史数据变更流程来修改。如下图所示:

7

3.3.3.3“修改现阶段工作信息”按钮

申请人现阶段工作信息填写错误,可以在现场确认时进行修改。点击“修改现阶段工作信息”按钮,对有误的信息项进行修改,修改完成后点击“提交现阶段工作信息”,该项信息将改为新的内容。如下图所示:

3.3.3.4进行确认工作

核对申请人的申报材料和网上申报信息后,确认用户应该在“确认状态”处给出确认意 8

见,并将其他确认信息补充完整,如:档案号等。如下图所示:

(1)“网报待确认”:申请人网上报名后未到现场提交申请材料和确认网上申报信息时,系统默认的状态。“网报待确认”状态的数据,可以正常完成现场确认工作。

(2)“材料齐全”:经申请人和现场确认工作人员共同确认,申请人网上填报信息准确、申请材料齐全时,确认用户对其选择“材料齐全”,并同时打印受理凭证给申请人。“材料齐全”状态的数据,初审注册机构没有对该数据进行审批前,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再次进行现场确认。如果初审注册机构已对数据进行审批,将不允许确认用户进行确认操作,并提示:“该申请数据已经进入审批阶段,不能再进行确认”。如下图所示:

(3) “材料不全”:经过工作人员的现场确认,认为申请人所提交材料不全(例如缺少某年的考核或者缺少培训学时证明等),确认用户则在系统中选择不具备的条件,确认状态自动改为“材料不全”。如下图所示:

9

“材料不全”状态的数据,初审注册机构没有对该数据进行审批前,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再次进行现场确认。如果初审注册机构已对数据进行审批,将不允许确认用户进行确认操作,并提示:“该申请数据已经进入审批阶段,不能再进行确认”。确认状态为“材料不全”的数据,申请人登录后、初审注册用户进行初审审批时都可以查看到缺少哪些确认材料。

3.3.3.4 给出确认意见后提交

信息修改完毕并提交,确认用户给出确认意见,点击页面最下端“提交”按钮,则完成了对该申请人的确认工作。

修改了申请人某部分的信息却没有提交,则点击页面最下端“提交”按钮时,系统将给出警告提示,如下图所示:

10

3.3.3“全屏显示”按钮

该按钮可以将申请人信息列表放大到全屏显示,列表信息显示更加清晰明了,便于确认用户查看。全屏显示后,可以点击“返回”按钮,将申请人信息列表缩小回右侧位置,进行其他操作。如下图所示:

3.3.4“查看详情”按钮

注册机构开展定期注册的工作时间内,确认用户可以选择该列表中某个申请人,点击“查看详情”按钮,可查看该申请人的详细信息。此按钮只能查看信息,不能对信息进行其他的操作。如下图所示:

11

3.3.5“导出”按钮

现场确认工作人员可以将本确认点的网报数据以excel数据表格形式导出,供现场确认时使用。在页面中有“导出”按钮,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导出当前页面的数据、所有查询数据或者导出确认点的全部网报数据。点击“导出”按钮,弹出界面如下图所示:

“导出全部”按钮将查询出的数据全部导出,如果没做查询,则将本确认点下的所有数据全部导出。

“导出当前页”按钮将当前页面的数据全部导出。

导出后的文档为excel格式,包含报名号、姓名、证件号码、证书号码、现任教学段、资格种类、任教学科、现任教学校、网报时间和确认状态等39项信息,确认用户可以根据工作习惯选取相关内容。

3.3.6留言功能

确认用户查看数据后,如果遇到需要提醒某位申请人照片不符合要求或者选错确认点需及时修改等情况,可以使用留言功能告知申请人。

选择某位申请人,点击“留言”按钮,输入提醒内容;或者进入确认申请人的页面,在“留言”处输入提醒内容。如下面两图:

13

申请人登录系统后,可以在申报核心信息的“注册机构或确认点留言”处查看到提醒内容。如下图所示:

3.3.7在线打印教师资格定期注册申请表

现场确认工作人员可以根据现场确认的需要,为申请人打印教师资格定期注册申请表,打印方式有两种:在线打印和导出PDF文件后打印。

在线打印:在线打印只提供A4格式,如果初审注册机构要求打印格式为B5或者16开,那么确认点需要下载申请表后再打印。如下图所示:

14

下载PDF:确认用户可以选择将申请表下载为PDF文件后再进行打印,先选择版式,再点击“下载PDF”按钮,将文件下载到本地。系统默认选择的是A4版式,确认用户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其他版式的文档。

为申请人打印好教师资格定期注册申请表后,需要申请人在表内的“承诺”部分签名确认,如下图所示:

3.3.8打印受理凭证

申请人提交申请材料到现场确认点,确认点接受了其申报材料后,确认用户应该出具受理凭证给申请人,以备申请人后查。受理凭证可以针对每个申请人逐一打印,也可以提前打印出空白受理凭证在现场确认时手工填写。

选择某位申请人,点击上方“打印受理凭证”按钮,在打印预览页面,点击“打印当前页”按钮即可。在受理凭证上,确认用户需要加盖确认点的公章。如下图所示:

空白受理凭证可以在“资料下载”中下载后,打印多份,现场确认时将所有信息补充完整,并加盖确认点的公章。

15

3.4查询其他确认点数据

点击“查询其他确认点数据”,设置查询条件,可以查询到所属注册机构下其他确认点的申报数据,如下图:

选择某位申请人,点击“查看详情”按钮,可以查看该申请人的个人详细信息。该功能可以为报错确认点的申请人提供帮助。

3.8常用资料下载

此菜单下提供现场确认用户操作使用手册、空白受理凭证等文档,供现场确认工作人员下载使用。

上一篇:如何建设和管理社团下一篇:心理健康对学生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