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代表什么

2022-08-1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l代表什么

论定性调查的人数问题:是“代表性”还是“代表什么”的问题

〔摘要〕 在定性调查中究竟应该调查多少人,这个根源于“代表性”的问题很现实却又是错向的。本文认为在质性研究的最主要形式“求异调查”中,不是有没有、要不要“代表性”的问题,而是究竟要代表什么的问题。定性调查试图囊括的是“研究主题相关的所有潜在信息”,追求的是对“研究主题的归纳程度”,而不是定量调查所要求的“代表性”(代表“总体中的全部个体”)。定性调查只要相对实现了“最大差异的信息饱和”,就足以反映信息的整体质性,足以通过归纳来满足研究主题的需要,而绝不在于人数的多少。因此,对于定性调查而言,所谓“代表性”其实是个伪问题,以此来衡量定性调查则是个误区。

〔关键词〕 定性调查;质性研究 ;扎根理论 ;代表性 ;理论抽样 ;持续对比法

一、问题的提出

究竟访谈多少个人才好呢?这样一个问题在以访谈为主要形式的定性调查的实施过程中,最令操作者困惑,也是国内学术界论述最少的。

这个困惑主要来自两个方面:

其一,某些囿于定量调查的思维定势的人总是用总体与抽样来评价定性访谈,总是提出“这么几个人怎么可能具有代表性”这样的错向问题,甚至主张必须加强定性调查的信度与效度。①

其二,许多关于定性调查的论述则是反过来,只用一句“定性调查不追求代表性”②就把实际操作中确实存在的核心问题给回避掉了,使得操作者不得要领。

从更加广泛的角度来看,自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③,我国社会科学界对于定性研究越来越重视,对其方法论的论述也越来越多,而且已经引起其他学科的重视,已经被运用于非常广阔的领域,例如医学(临床医学、护理学、精神科、疾病预防、卫生服务、皮肤病、营养学)、心理学、教育学(外语教学、德育)、行为学、传播学、情报学(图书馆学、档案学)、工业设计、体育科学、旅游研究等众多的学科。笔者根据以“定性调查”、“定性研究”为题名、关键词,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995-2009年检索到的41篇论文进行归类与总结。但可惜的是,除了译著与少量的教材之外,我国学术界直接讨论定性调查操作方法的论文寥若晨星。笔者以“定性调查方法”、“定性研究方法”、“访谈方法”为题名、关键词,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979-2009年进行检索,只得到12篇论文,不仅全部都是非社会学的而且全部刊载在非核心期刊上。其中直接涉及到“应该访谈多少人”这个问题的,只有一位学者的论文。见王宁:《代表性还是典型性?——个案的属性与个案研究方法的逻辑基础》,《社会学研究》2002年第5期,123-125页;《个案研究的代表性问题与抽样逻辑》,《甘肃社会科学》2007年第5期,1-4页。

在这一领域中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我国学术界尚缺乏应有的“论方法”“论方法”是黄盈盈与潘绥铭提出的一种研究视角。它主张:不但要从方法论的高度来审视具体的调查方法,也要依靠对于具体调查方法的论述来支撑方法论的讨论;不仅需要论述分析的理想模型,也应该构建出操作指南。具体论述见于《论方法:定性调查中“共述”、“共景”、“共情”的递进》(待发表)。前此,也有学者涉及到“论方法”的内容,但是并没有提出这个概念及其意义。例如沃野:《方法论研究的质的规定性》,《社会科学研究》1997年第2期,30-33页;《关于社会科学定量、定性研究的三个相关问题》,《学术研究》2005年第4期,41-47页。的意识,要么是高度抽象的方法论的研究例如陈向明的《质性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艾伦巴比的《社会研究方法》,华夏出版社,2005年。,要么就是操作方法的缺乏分析的介绍例如袁方的《社会研究方法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风笑天的《社会学调查研究方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诺曼•K•邓津和伊冯娜•S•林肯主编:《定性调查:经验资料的收集与分析》,重庆大学出版社,2007年。。这又来源于研究方法论的学者往往缺少实地调查的丰富经验,而实际操作者又仍然处于“用了再说”的阶段,尚未领悟到其中的奥妙。这种方法论与操作方法之间的两张皮现象,很容易使我国方兴未艾的定性调查成为跛足巨人。

对质性研究/归纳法的描述是多种多样的。通常说它是“分析归纳”(Cressey,1953)、扎根理论国际上有学者认为,扎根理论强调精确性与核查验证,一般的定性调查则是注重自然呈现与发现,详见费小东:《扎根理论方法论:要素、研究程序与评判标准》,《公共行政评论》2008年第3期,23-43页。(Glaser and Strauss,1967)或者“证伪法”(Kidder,1981:102-106)笔者对此有不同的看法。笔者认为,证伪是一个理论视角,是方法论,而不是一个可操作的调查方法。因为任何社会现象都不具有可证伪性,反例再多,也仅仅是新发现,就是本文所说的更大程度上的信息饱和,并不必然可以推翻原有的认识。。其实国际学者对此已有精深论述。笔者先引用一段,然后展开自己的理解与论述。

这种定性研究是针对推进理论的发展而进行的(Singleton,1993)。它提供了概念与发现新的信息之间的拟合度的验证。同时它也允许理论上的概念通过调查中的实地研究而呈现实证性(Miles & Huberman,1989)。

分析归纳法是由个案组成的系统,它以不断地证伪,对先前的解释进行检验和修正。它被一步步地验证,直到在其后的个案中,再也没有新的信息出现为止。怀特•黑德著,王雪译:《性的风险:军队中的文化定义》,载于潘绥铭主编:《艾滋病时代的性生活》,南方日报出版社,2004年。原文发表于Culture, Health & Sexuality,1999,Vol.1,No.4。

扎根理论(Grounded Theory),是将近半个世纪以来在国际上最为推崇的定性调查的理论与方法。其主要框架包括“理论抽样”关于定性调查如何选择调查对象,国外一般分为:方便式抽样(convenient sampling)、目的(判断式)抽样(purposive/judgment sampling)和理论式抽样(theoretical sampling)。参见Marshall,MN.,Sampling for qualitative research, Family Practice,1996,13,pp.522-525。其中“理论抽样”的称谓在国内得到较多的介绍。例如王锡答:《质性研究如何建構理论?》,《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第3期,76-80页。(边收集-边分析-边抽样)和“持续对比法”(Constant Comparative Method),恰如Kathy Charmaz所概述的那样,〔1〕它很好地回应了以下几个问题和质疑:(1)理论与研究之间的割裂;(2)质性研究只是定量研究的先遣;(3)质性研究的方法太过印象主义,没有规律,不成体系;(4)数据收集和分析相分离;(5)质性研究只适用于个案描述、呈现,而不能用于理论研究(这一点,笔者认为可以看作是某种程度的“代表性”质疑)。

然而,似乎也就于此裹足不前,半个世纪以来,在这些问题上定性调查的理论和方法几乎再无任何根本性的发展与突破,而它也始终没能正面地、积极有效地回应一直盘旋在质性研究天空的那片关于“代表性”质疑的阴霾。笔者认为主要症结在于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如何确立“理论抽样”的需求,具体又如何去操作才能找到研究主题需要的样本;二是如何确立“理论抽样”的下限,才能满足研究主题的需求,并满足所谓的“代表性”。而这正是本文的立足点,也是本文提出“最大差异信息饱和法”以图解决的理论路径。

近半个世纪以来,“持续对比法”(CCM)在国际学术界日臻成熟。它在形式上與笔者所论述的“最大差异信息饱和法”息息相通。可是,CCM仅仅被应用于材料分析的过程之中,却始终没能发展应用到调查访谈阶段,也就无法上升到理论的进取,去超越“代表性”的困扰。

二、本文的前提

定性调查有三种性质完全不同的方法。〔2〕

最常见的“求同法”就是去调查不同对象的相同方面,然后得出其共性。这种方法相当于使用定量调查中的开放问卷,因此不可避免地存在着总体是什么、有没有代表性、样本量应该是多少、如何进行抽样这样的一系列疑问而且无言以对。笔者不认为这种方法应该纳入定性调查的范畴,因此本文不再论述。

定性调查的最高境界是“求全法”,就是针对一个研究对象(而且仅仅是一个)所进行的全息与全程的定性调查,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个案研究”国际国内的诸多学者对于“个案研究”的定义往往大相径庭,本文暂不展开。(相对独立而且完整的个体对象)。因此它不存在“调查多少个人”的问题,也就与“代表性”无关,因此本文也不再论述。

处于两者之间的,也是笔者所推荐的是“求异法”的定性调查,就是要发现我们所不知道的或者想当然的某个现象的现实状况,其内部差异性与多样性,或者努力去发现同一个特征、现象在不同调查单位中的不同存在形式。

笔者在此前的该论文中,仅仅简单地提出:“因此,调查了多少个人毫无意义,唯一的价值在于最终发现了多少种不同的情况。它们之间的差异越多越好,越大越好。到没有新的信息出现的时候,调查就终止了。”现在,笔者愿意从“论方法”的角度,更加深入细致地讨论在“求异法”的定性调查中应该如何选择调查对象的问题(也即所谓定性调查的抽样问题,但笔者实在不能苟同在定性调查中使用“抽样”这样的定量式语言)。

三、信息饱和原则笔者以“信息饱和”为题名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979-2009年文

献中未检索到任何相关的论文。以关键词检索则仅发现一篇相关论文:左惠娟等:《社区医疗保健服务需求定性调查分析》,《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00年第6期,275-277页。

1.一般操作程序

(1)按照研究者自己如果是多人组成的研究小组进行的定性调查,则依此类推即可。的调查主题,确立对象选择的起点,选定第一人进行访谈;

(2)应用持续对比分析法(CCM)梳理从第一人得到的信息的指向与信息的充分程度;

(3)根据梳理结果,衡量信息饱和程度,确立新的“理论抽样”标准,选择最可能(最大差异法)提供不同指向或者更加充分信息的第二人;

(4)从第二人起,反复进行上述的梳理。如果信息仍未饱和,则继续调查第三人、第四人,依此类推;

(5)在任何一个被访者那里,如果不再有新的信息,则理论上调查到此为止。

(6)为了保险起见,研究者不妨再多访谈一个或者多个对象,如果确信再无新信息,即可终止调查;否则就继续调查下去。

这就是定性调查的“信息饱和原则”。有国内学者描述为“‘理论饱和’,即穷尽了某类现象的所有相关属性和维度。在这里,个案成为理论或理论命题得以抽象出来的‘载体’。而能够承担开发某种理论的功能的个案,就具有了‘典型性’或斯特劳斯和科宾所说的‘概念的代表性 ’……扎根理论所说的理论抽样”〔3〕。

“信息饱和原则”的要点有三:

其一,它没有,也不需要任何确定不变的“样本量”,也许一个人就足矣,也许100个人还不够。

其二,研究者事先根本无法知道要调查多少人,至多根据经验来估计。由于事先不可能知道调查多少人,申报预算则要根据研究者的积累作出估计,其差别仅仅在于上下限的范围需要更大一些而已,例如问卷调查可以精确估计为100人,而定性调查则可以概略估计为10-40人。

其三,不能用“样本量”的概念来指称它或者评价它;只能衡量它所获得的信息是否已经饱和。

2.新信息的判定

定性调查中的新信息有三个构成要素:尚未纳入人类知识总汇的、主体(被访者)所给出的、对于研究主题有价值的。第一要素界定了“纯粹的新”(新于文献、新于常识);第二要素则排除了非实际调查的资料(新于思辨、新于顿悟),第三要素则限定了范围(新于预期、新于刚才)。

3.饱和的标准

在定性调查中,就某个研究目标而言,无论是单独一次访谈还是连续对多人的访谈,都不存在任何一种客观上的信息饱和,因为人类目前还无法对生活世界中的原始信息进行测量与计算。这方面的论述很多,例如陈蓉霞:《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此科学非彼科学》,《自然辩证法通讯》2004年第4期。信息饱和其实是访谈的双方共同构建出来的结果这方面我国学术界的论述很多,不再一一列举。,因此必须从研究者与被访者两个角度来判定它。

第一个角度是从主体(被访者)的角度来看,信息饱和不仅意味着他(她)可能已经把话说完了,而且很可能是他无可表述或者无法表述。

我们不应该假设被访者就像藏金埋银一样地存在着某种“事实”任由我们去掘地三尺。绝大多数情况下,我们研究者所关注的那些问题、主题或者概念,在被访者的世界中也许从来就不存在,也许根本就不重要,也许永远也想不明白说不清楚。可参见潘绥铭、黄盈盈:《反思观念调查》,《学术界》2009年第2期。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任何社会调查都是研究者自己在“杞人忧天”。因此研究者不但无权去搞“逼供信”,而且实际上也没有这个能力。

第二个角度是从研究者的角度来看,如果他(她)认定所获得信息已经足够分析自己的研究目标,那么就是信息饱和了。对于单独一次访谈是这样,对于整个定性调查过程也是这样。这体现出定性调查的主要特点之一:分析与调查必须同步进行这方面国际国内的论述已经很多,不再一一列举。笔者希望强调:那种访谈完所有对象再回家分析的方法,那种雇别人去访谈而自己最后看资料来分析的方法,都是等而下之甚至是失误。。

但是这种从研究者出发的“饱和”也有两个层次的判定标准。其一是按照研究者的以生活积累为基础的学术水平来看已经饱和;〔4〕其二则是从研究目标的要求来看,应该尽量达到理想状态下的饱和。也就是说,不一定每个研究者都能达到研究目标所要求的饱和程度,这是具体操作的质量高低的判定标准,但是这并不损害“信息饱和”原则在方法论高度上的构建。

信息饱和的共同构建则是说:如果被访者无法表述,那么再高明的研究者也一筹莫展;反之,如果研究者稚嫩天真,那么被访者的再丰富多彩的信息也只能是付之东流。因此我们虽然可以在事后分析某个定性调查的得失与来源,但是在事先却无法对研究的质量提出客观的要求。

4.使用信息最大法,选择第一人

虽然从理论上来说,第一人是谁无关紧要,只要访谈的人数足够多,那么信息总会饱和的。但是在现场实施中,选准这个第一人却可以更加迅速地达到信息饱和。也就是说,第一人的“质量”高低,会影响到继续访谈的人数的多少。

一般来说,第一人最好是领袖人物、消息灵通人士(关键知情人在公共卫生领域中,通过访谈“关键知情人”来进行定性调查的论文已经有一些,例如李璐、江启成、张学军、汪宁:《利用关键知情者评估暗娼基数方法探讨》,《中国公共卫生》2008年第6期,738页。)、个中老手、有心人等等。

这里涉及到一个老话题:这个第一人应该是“典型人”吗?如果应该是,那么在没有全面了解情况之前,我们又怎么能够判断他(她)是不是“典型人”呢?

笔者以为,这样的顾虑或者争论仍然囿于“样本的代表性”之中,必然进退维谷。如果從信息饱和原则的要求出发,问题就会迎刃而解:经过最简单的观察与询问之后,如果此人拥有的信息足够多或者相对更多,那么这就是定性调查应该选定的第一人。

说到底,我们都不是生活在真空里,我们对于定性调查的对象都会已经有一些了解,才可能提出研究目标。因此选择一个相对更加合适的第一人,其实不是定性调查的第一步,而是它得以开展的前提条件,否则就根本不应该进行定性调查。

5.信息饱和法与“滚雪球抽样”的不同性质

滚雪球抽样是一种虽然做不到等概率但是仍然努力靠近随机性的抽样方法,而信息饱和原则却是力图通过最丰富的信息而实现一种生活世界的重建。〔5〕前者以人头为资料收集的最小单位,在逻辑上人头的数量与分布就是最重要的因素,所以滚雪球的人数当然越多越好。可是信息饱和原则却是以信息的丰富与多样的程度为评价标准,因此它必然遵循相反的逻辑:每个人的信息越多则需要的人头就越少。

因此笔者反对在定性调查中使用“抽样”、“样本”、“数据”这类只适用于问卷调查的术语,而是应该称为“选择对象”、“调查对象”、“资料”这样的术语。这并非标新立异,而是有利于提醒使用者时刻注意两种调查方法的区别,以便在方法论的层次上时刻进行反思。

四、最大差异选择①

1.选择第二人

从第二人开始,如果不挑选对象,只要访谈的人足够多,最终也能实现信息饱和。但是为了更加迅速地实现这一目标,应该选择那些拥有的信息与第一人存在最大差异的人作为我们访谈的第二人。但是在访谈之前我们很难知道谁拥有这样的信息,因此只能根据对方的最显而易见的社会特征,来选择与第一人差异最大甚至截然相反的人作为第二人,例如性别、年龄、城乡差别、风度举止等等。即使某些相对隐蔽的社会特征(受教育程度、婚姻状况、职业等)也可以通过只言片语的询问而获知。

我们可以依据自己的研究目标,挑选出一些最相关的社会特征列出交叉表,根据最大差异法,选择第二人。例如在笔者主要从事的性研究中,就是依据下图所示意的那些社会特征来选择第二人。

假设选择的第一人是A,那么第二人就应该选择P。这是依据所有4种社会特征(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婚姻状况)综合起来的最大差异。我们预期可以从第二人那里获得最大差异的信息。

2.选择第三人与后续对象

在访谈第二人并且梳理所获得信息之后,会出现三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是,第一人(A)与第二人(P)的信息并不存在显著的差异。这说明我们据以选择第二人的社会特征的假设(上述的交叉表)不能成立,那么我们就必须提出一些新的社会特征来重新建构一个新的交叉表,然后仍然按照最大差异法来选择第三人。

例如在笔者从事的性研究中,确实出现过这种情况:在第一调查地点,两位年龄、受教育程度、婚姻状况都截然相反的“男客”(嫖客)却对“嫖”这一行为对于自己的意义给出了大同小异的解释与期望。笔者只好在第二调查地点另辟蹊径,加入城乡差别这一新的维度,去访谈进城打工的农民。结果不但真的获得了新的信息,而且受到启发,在第三调查地点再次把社会特征的维度修订为“是否退休”,所以仍然能够不断获得新信息。〔6〕

第二种情况是,A与P的信息确实存在着有意义的差异,那么我们就应该梳理清楚两个人的信息究竟主要来自哪些社会特征的影响,然后据此在原有的交叉表里,按照这一发现所指出的方向选择差异最大的第三人。

例如笔者在上述的性研究中曾经发现过:具有类似年龄、职业与受教育程度的两位“男客”对于“嫖”的意义的理解却存在很大的差异,而这主要来源于两个人的妻子的管束程度很不同。因此笔者就从婚姻状况的角度去选择第三人,应该是D。也就是暂时忽略那些作用甚微的社会特征(年龄、职业与受教育程度),专门选择婚姻状况这一个维度上的最大差异。

第三种情况是,A与P之间的信息差异并不是来自某个单一的社会特征,而是两种或者更多的社会因素在发挥作用,那么就需要按照交叉的方向来选择。定量调查中也有类似的思想,只不过它追求的仍然是代表性而不是信息饱和。例如李培军:《交叉抽样法的探讨》,《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5年第3期。以上述的交叉表为例,如果年龄与性别的作用都很小,则P之后的第三人就应该选择K或者O。如果再加上受教育程度的作用也很小,则可以选择J或者N。如果上述交叉表所列出的4种社会特征都没有对信息的差异发挥显著作用,那么这就是前述的第一种情况了,就应该重新建构交叉表了。

从选择第三人往后,都是依此类推,直到信息饱和。

3.第一人的再选择

在定性调查实践中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按照一般程序开始访谈,但是在第二人甚至第一人就遇到被访者“言表缺失”的情况(没啥可说或者说不出来),而研究者却觉得收集到的信息仍然不足以进行分析。这种情况在低阶层人口或者边缘人群中屡见不鲜,因为他们往往缺乏对于自己生活进行总结、思考、表达的各种能力。例如笔者以及学生们长期以来对于众多女性性工作者的访谈中,“言表缺失”或者只能说出只言片语的人为数甚多。见王昕、游珍珍、刘佳、江秋雨:《主体与建构:中国西北地区小姐的世界》,台湾高雄:万有出版社,2009年。

这种情况下需要我们依据极其有限的资料(往往仅仅是观察结果)来判定:如果这种“言表缺失”的情况在某人群中很普遍,那么就必须放弃访谈调查的方法,改用参与观察等其他方法。如果仅仅是因为我们“选人不当”,那么上述的最大差异选择的社会特征交叉表就可以派上用场了。我们可以根据与原来第一人的最大差异,再次选择另外的新的第一人,重新开始新一轮的访谈。

4.最大差异法与定量调查中的比例分配抽样的不同性质

其一,最大差异选择绝对不是要调查完从A到P的所有人,更不考虑各种人所占的比例。如果遇到天作之合,那么访谈第一人就有可能实现信息饱和,而且对于该次定性访谈的质量与价值毫无损害。

其二,最大差异选择也不是要反映各种社会特征的现状或者其作用,而是假设社会特征的差异可能带来信息的差异,而且随时准备否定这一假设。

其三,最大差异选择不但允许而且主张因人而异地随时转向,全面重构。

总而言之,如果非要使用“惟科学主义”的思维定势与话语的话,那么定性调查的命根子是“相关的潜在信息”这样一个“总体”,而最大差异选择则是获取它的目前可行的最佳方式。反之,定量调查的总体是可以计数的人头,但是从获得新信息这个角度上来看,实际上这些“样本”基本上都是废物,因为不仅他们在回答问卷的时候不可能主动提供新的信息,而且问卷调查的设计者往往也不需要甚至不允许调查员去记录这样的新信息。因此定量调查的随机抽样结果所具有的代表性,其实仅仅是既有信息的分布状况而基本没有任何新信息。哪怕是进行统计学的相关分析,所获得也只能是既有现象之间的关系,却无法发现新的现象。由此,两种调查方法的质的差别,一目了然。

5.最大差异选择的方法论意义

最大差异选择法的基本原理有三:

(1)人是分层的。

这是社会学的基本共识:人是按照差异性来分层地存在的。虽然我们在调查之初无法知道,就我们的调查目标而言,第二人与第一人之间所存在的一般意义上的社会差异究竟会不会造成两者所拥有的信息的差异;但是寻求具有最大差异性的信息确实是实现信息饱和的终南捷径,这样做毕竟比再找一个基本相似的人来调查要有根据得多。

(2)信息是光谱式存在的。

这个命题与本文有关的意思有三层。

其一,信息的存在方式,就像人类可见的光谱那样存在着左右两个极端的边界,而且就像光谱的左界外是不可见的紫外线右界外是同样不可见的红外线那样,人类可知的范畴是有限的。这就是我们可以用社会调查来了解到的信息饱和的界限。

其二,光谱无法被定量地精确分类。任何一种分类方法都是人为定义之后对于光谱的生硬切割,必然存在逻辑上的疑问:距离该分类近到微乎其微的那个色彩为什么就不属于该分类呢?生活中的具体例子是:如果37.5摄氏度算作发烧,那么为什么37.49999度就不算呢?

其三,由于光谱(信息)无法被定量分类,因此也就无法被抽样,无论是不是随机化的。但是它又确实是一个存在着的总体,因此必然存在着某种方法来实现对于该总体的代表性,而且不同于定量调查中的各种抽样方法。

(3)从一点走向两个极端,最容易最大限度地涵盖光谱。

光谱虽然无法定量分类却有不同的主色,例如被命名为“黄色”的那个色彩区域虽然无法断定其边界,但是“黄”毕竟存在。这就是质性意义上的“类”。因此笔者主张选择信息最丰富的人作为第一被访者,就相当于在最接近自己研究目标的主色上首先切入光谱。其价值不言自明。

然后,为了最大限度地包括最多的主色,最佳方法是从切入点直接走向光谱某一个方向的边界,然后再反过来走向它的最大差异点,也就是另外一个边界。正是由于我们不大可能仅仅走这么两次就到达两个极端,而是每次都只是接近极端;所以,只要每次选择都贯彻最大差异原则,那么就等于在不断靠近两个极端的一些不同的主色之间不断地往返,其结果就是到达了尽可能多的色彩区域,最终贴近了光谱的囊括,信息也就相对地饱和了。

当然,与定量调查不同,这里的“囊括”不等于也根本不应该去等于“涵盖”。它寻求的是尽可能地把“赤橙黄绿青蓝紫”都收纳进来,以便实现一种“类的概括与分析”。许多国内学者都论述过“类的概括与分析”,例如杨善华,孙飞宇:《作为意义探究的深度访谈》,《社会学研究》2005年第5期。尤其是,定量调查的随机抽样抽取的是人头,而最大差异选择法囊括的却是信息的域。

五、方法论意义:有没有代表性,还是究竟代表什么

1.调查对象选择方法的小结

把本文上述内容整合起来,就是定性调查在对象选择中应该贯彻的“最大差异的信息饱和”方法。其要点是:选择的第一人,不仅仅要探究其信息总量的大小,更要考察其信息的多元程度,例如究竟有多少个方向、侧面、维度等等。然后在选择后续被访者的过程中,每次都要更换信息的方向、侧面、维度,去寻找那些最可能存在最大差异的访谈对象,直到研究者与被访者共同构建出一个相对的信息饱和状态为止。

如是,我们就可以实现质性意义上的囊括,而不是定量意义上的“代表性”。

与定量调查相对照,“最大差异的信息饱和”方法的要点有三:

其一,定性调查的实现手段是依据信息的丰富程度来“选择”合适的对象,而不是定量调查中那种依据人头的人口社会特征而进行的“抽样”。

其二,定性调查在选择对象的时候,唯一的标准是对方的“信息最丰富”,而不是定量调查中那种“样本的特征与总体相匹配”。

其三,定性调查选择对象的理想状态是实现“最大差异的信息的饱和”,而不是定量调查中的实现随机性。

2.究竟要代表什么

所谓“代表性”的问题,是一个古老的却缺乏分析的问题。无论定性调查的目标多么小,多么罕见,除非穷尽所有的调查对象,否则都无法转移或者绕开代表性的问题。

国内有学者为了解决它而付出了心血。有的提出应该从纯粹的“个案”走向“扩展个案方法”,卢晖临,李雪:《如何走出个案——从个案研究到扩展个案研究》,《中国社会科学》2007年第1期,118-130页。但是笔者认为这仅仅是应用范围的扩大,而不是研究方法本身的改进。有的提出定量调查是总体代表性而定性调查则是类型代表性,因此主张“证伪性个案研究”,以便“从逻辑上绕开代表性问题”。王宁:《个案研究的代表性问题与抽样逻辑》,《甘肃社会科学》2007年第5期,1-4页。笔者并不认同“证伪法”,其原因在前面的注释中已经说过。

可是笔者却认为,定性调查与定量调查在“代表性”上的区别,并不是“能够在多大程度上代表”,而是“究竟要去代表什么”。

定性调查希望代表的是“与研究主题相关的所有潜在信息”,而不是定量调查中的“总体中的所有个体”。也就是说,定性调查所代表的是研究主题之内的差异性的相对穷尽与其质性特征的归纳;而不是定量调查中样本与总体之间人口社会特征的分布的匹配。所以在定性调查中,不是调查多少人才能达到量的要求,而是调查到的信息多么丰富才足以反映出调查目标的质。

从“论方法”的层次来看,定量调查中的任何抽样方法(无论是否随机化)虽然假设了“人是信息的载体”,但是也假设“每个人的信息都是等量的”。因此,它对于所有人的提问不但一模一样而且禁止追问,禁止收集因人而异的回答。〔7〕这就忽视了不同的人的信息有着几何的差异。因此对于人头的抽样充其量也只能调查到某个等量的信息在人群中的分布状态,却无法增加信息的总量与多样化的丰富性。

例如在一个问卷调查的结果中,无论“个人收入”的分布状态是什么样,只要问卷中没有设计进去,那么我们就永远不可能知道任何一个人的收入对于他自己的意义与价值。也就是说,比“收入的分布状况”哪怕再多一点点的信息,我们也不可能通过这一问卷而收集到。

尤其是,哪怕我们不断深入地使用问卷来调查某一问题,而且每一个新的问卷都会获得新的信息,但是即使在这个新的问卷中,信息的总量还是被限制死了,无法随机应变地去获得它的提问中所没有的信息。结果,哪怕有些信息再有价值也只能忍痛割爱,在笔者2000年进行的“中国成年人口的性关系与性行为随机抽样调查”(详见潘绥铭等:《当代中国人的性行为与性关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中,曾经要求调查员定性地询问每个有特殊应答表现的被访者的具体情况,但是由于这些宝贵而稀缺的资料无法与问卷调查的结果相联系,最终都被放弃了。甚至都不知道自己割爱了。

与之相反,定性调查恰恰是假设每个人的信息载量是不相等的,某些人“一句顶一万句”而某人却是“活得不明不白”或者“有话不会说”,近乎于“无信息”状态。因此为了增加信息总量,调查人数的多少近乎于无意义,反而是调查对象所拥有的信息量的多少成为他是否被選中的关键因素。

形象地来说,定量调查者就好像是用渔网捕鱼,虽然渔网在不断地改善,但是究竟能够捕到什么样的鱼却永远是由渔网来决定的。反之,定性调查研究者则像是在钓鱼,他并不想“大丰收”而是希望钓到五花八门的鱼。因此他想钓什么样的鱼,就会去什么样的地方。如果钓到重复的鱼,他会放弃之而重新开始,或者改换地点,直到钓到自己满意的形形色色的鱼为止(相对的信息饱和)。他从来也不必去考虑这个海里到底有多少鱼,只需要考虑我钓到的鱼与前面的鱼是不是不一样。简单地说,定性调查的目标是想尽量多地知道世界上究竟有哪些种鱼;而定量调查的目标则是想估算某种已知的鱼在所有已知的鱼中占怎样的比例。

所以说,定性调查绝对不是因为做不到才不去抽样的,而是因为两者的目标不一样。定量调查中那些寻求“推断总体总量或总体均值”〔8〕的随机抽样方法,对于意在“收集研究主题相关的所有潜在信息”这一定性调查的目标来说,不仅不适用,往往会适得其反。因此,笔者认为,凡是使用或者试图使用随机抽样方法的调查,都不是定性调查,而仅仅是开放式问卷调查。

说到底,定性调查的目标是要反映研究主题相关的最多信息的整体质性,而不是要去代表调查到的那些对象,更不是其总体。因此,定性调查根本就不应该使用“代表性”这样的定量调查的专有术语,而是应该申明自己所追求与所获得的是“最大差异的信息饱和”的程度,以及由此获得的“研究主题的归纳程度”。

〔参考文献〕

〔1〕Kathy Charmaz.Qualitative psychology: A practical guide to research methods.Smith, Jonathan A. (Ed.),pp. 81-110.

〔2〕黄盈盈,潘绥铭,王东.定性调查:“求同法”、“求异法”与“求全法”的不同性质〔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8,(4):136-141.

〔3〕王宁.个案研究的代表性问题与抽样逻辑〔J〕.甘肃社会科学,2007,(5).

〔4〕风笑天.社会学者的方法意识和方法素养〔J〕.社会学研究,1999,(2):121-122.

〔5〕齐学红.质的研究与生活世界的重建〔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5):4-7.

〔6〕潘绥铭,黄盈盈,王洁,刘中一.“男客”的艾滋病风险及干预〔M〕.台湾高雄:万有出版社,2008.

〔7〕潘绥铭,黄盈盈,王东.设置开放题是一种失误〔J〕.社会科学研究,2008,(5).

〔8〕冯士雍.抽样调查应用与理论中的若干前沿问题〔J〕.统计与信息论坛,2007,(1):5-13.

(责任编辑:何 频)

注:

①例如王君健:《社会研究方法中定性研究存在问题的探析》,《法制与社会》2007年第5期,778-779页。

②例如嘎日达:《论科学研究中质与量的两种取向和方法》,《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1期,54-62页。

③标志性的事件就是陈向明1996年发表于《中国社会科学》第6期的论文《社会科学中的定性研究方法》。

①笔者以“最大差异”为题名、关键词,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997-2009年未能检索到任何相关的文章。

作者:潘绥铭 姚星亮 黄盈盈

第2篇:l李九玲——《我是什么》说课稿

《我是什么》说课稿

修武县第二实验小学 李九玲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们:

大家好!

我说课的题目是《我是什么》,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说:

一、说教材:

《我是什么》是一篇科普短文。课文采用拟人手法,以第一人称“我”的叙述方式,并结合谜语的形式,图文并茂地向学生展示了水在不同的条件下,会呈现出的不同状态以及水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利弊。文中始终不点明“我”就是水,而是通过水的形态变化和与人类关系的描写,让读者去猜,更增加了文章的趣味性。全文共五段,重点内容可分为三个部分:水的变化;水的形态;水给人类带来的利弊。

二、说教学目标

本课预计两课时完成,在这里我主要说第二课时。基于对教材的理解,我制定这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与能力目标:知道水的形态变化及其利与害。

2、过程与方法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爱护水资源,保护水资源。 结合教材的特点和二年级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将本课的教学重点定为: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难点定为:通过朗读,了解水的各种形态变化。

三、说教法、学法

低年级儿童感性认识强于理性认识,以形象思维为主。这篇科学小短文对于二年级的孩子来说在认知上是个薄弱环节。在教学中,我采用如下教学方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鼓励赏识法、朗读感悟法。同时,引导学生采用朗读感悟以及演一演的学习方法,在读中悟义,读中悟理,读中悟情,在演中巩固所学。

为了让学生灵活掌握所学知识以及突破教学重难点,我在课前精心准备了多媒体课件及表演朗读所用的头饰。

四、说教学过程

围绕本科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我设计了以下五个教学环节:

一、回顾旧知。

二、读读“我”。

三、演演“我”。

四、亲近“我”。

(一)、回顾旧知

巩固识字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一个难点。为突破这一难点,上课伊始,我便谈话导入: “孩子们,上节课我们结识的生字宝宝来看你们了,你们还认识他们吗?”随即课件出示11个要求会认的生字,先指名读,再用玩魔方的游戏方式巩固识记;然后出示8个要求会写的生字,让孩子们说说课下书写时那些字难写,再在写字卡上练写2遍,选出优秀的投影展示。这样的设计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巩固了识字。

(二)、读读“我”

《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各年级都要重视朗读,充分发挥朗读对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陶冶情感的作用。”因此,第二环节我设计为:读读“我”。

紧扣朗读,在这部分教学中我设计了以下三个小环节:

1、 找形态(出示课件)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求,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因此,教学中,我以生动形象的语言抛出问题,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孩子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们知道我是谁了吗?对,我是水(板书),是天下最棒的魔术师,很会变哟,你知道我会变成什么吗?我是怎样变得呢?快读读找找吧!”

学生通过边读边找边勾画,很快找到“我”会变成“汽、云、雨、雪、雹”(我及时根据孩子们的汇报板书)。

2、读形态

课程改革积极倡导新型的学习方式。在这一环节中,我主要采用自主读、合作读、汇报读的形式加深学生对课文的感悟。在学生汇报读的过程中,我利用多媒体课件,让学生喜爱朗读,读出情,读出味,读出个性。

比如在读到第一段时,我利用课件演示水变成汽的过程,说:孩子们快看,我不见了!我去哪了呢?用书中的句子读读吧!”接着我

又出示云的图片,说:“我又变成云了,谁来读读?你喜欢我穿什么颜色衣服就读哪个句子。”用直观、形象的图片,有助于激起学生的朗读欲望,读出自己独特的美的感受。

当过渡到第二自然段的学习时,我先让学生轻声朗读,然后利用课件出示一道填空题,让孩子们填空,并说说:“雨、雪、雹都是天空中落下来的,为什么不都用落呢?”这一问题激起孩子们的探究欲望,四人小组讨论、交流后,我用课件展示出雨沙沙落下,雹子大颗大颗打下来,轻盈飞舞的雪花飘下来的情景,让学生体会到样子不一样,大小不一样,落下来的情况也不同,从而体会到作者用词的准确性。带着这样的理解让学生挑战读、接龙读、比赛读这段话,就更能体会到这三个词所包含的韵味。

在学习水在池子、小溪、江海里的情景时,我先让学生自由发言:“你知道我从天空落下来到了哪里?”然后范读,让学生闭目想想:你眼前出现了什么画面?然后再让学生结合图片试着通过语气、语音、语速的变化读出水在池塘悠闲,在江河、大海里活泼的样子,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在这样的朗读中,本课的教学重、难点轻松得以突破。

1、 说利弊

在孩子们通过多种形式朗读感悟水的不同形态之后,我过渡:“我不仅会变,还会做许多事呢。我做了那些好事?哪些坏事呢?请你自己来读读第四段吧!”生交流后,我出示图片引导挑战读:“你能读出我的脾气吗?”然后提出问题进行拓展:“人们都用哪些方法来管住我呢?”让孩子们找找生活中的语文,在生活中学语文。最后,让孩子们看着图片以“水能„„水能„„水还能„„”的句式练习说话。这样的说话练习既丰富了学生的语言,又提高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同时也让学生明白了要爱护水、珍惜水。这样就水到渠成的对学生完成了爱护水资源、保护水资源的教育。

(三)、演演“我”

紧接着,我又安排了表演这一环节。我让孩子们戴上汽、云、雨、雪、雹的头饰,通过自己的理解加上动作和老师一起读课文,进一步加深对水的认识和理解。低年级儿童特别爱展示自己,安排演的训练

不仅符开儿童的年龄特点,也为背诵课文打下坚实基础,可谓是一箭双雕。

(五)、亲近“我” 过渡:“小朋友们,在生活中,你还看到过我有哪些变化?快说说吧。”生交流后我出示作业:把你在生活中看到的水的变化画下来,并在每幅画下面写一个词语或一句话。

到了二年级要鼓励学生写话,这样有利于向中年级过渡。

五、说板书设计

最后我来说一下板书设计,本节课的板书直观、生动,能较好地突出重点、化解难点,很好地服务于课堂教学。

第3篇:什么颜色代表什么意思

⑴.红——活力、健康、热情、希望、太阳、火、血

⑵.橙——兴奋、喜悦、活泼、华美、温和、欢喜、灯火、秋色

⑶.黄——温和、光明、快活、希望、金光

⑷.绿——青春、和平、朝气

⑸.青——希望、坚强、庄重

⑹.蓝——秀白、清新、宁静、平静、永恒、理智、深远、海洋、天空、水

⑺.紫——高贵、典型、华丽、优雅、神秘、丁香、玫瑰

⑻.褐——严肃、浑厚、温暖

⑼.白——纯洁、神圣、清爽、洁净、卫生、光明、雪、云

⑽.灰——平静、稳重、朴素

⑾.黑——神秘、静寂、悲哀、严肃、刚健、恐怖、稳重、夜

⑿.金——光荣、华贵、辉煌

在古代许多人相信颜色具有某种魔力,在今天科学家也认为颜色与人的大脑有着某种联系,不同颜色对人的身体`情绪`思想和行为有着深刻影响。由于人们的生活经验、传统习惯及年龄性格等不同,对色彩可产生的心理 反应也自然不同。

“色彩是感情的语言”,根据不同色彩可以诱发不同情感。

橙红色为暖色,使人感到温暖,热烈`活泼`快乐,能激发人朝气,但过暖则导致紧张`兴奋`烦燥。

红色: 热烈、喜悦、果敢、奋扬。有提高食欲,升高血压作用。易引起性急`发怒,在红色房子里,对心脏病症者不利。

粉红色:能抑制愤怒降低心脏收缩力,减慢心律。

蓝`绿`紫为冷色,会使人感到清凉`安静`优雅`沉着,镇静,并使人以幻想。

蓝色: 幽静、深远、冷郁、阴郁。可减慢心律,降低婴儿体内胆红素缓解疾病。浅蓝色:消除大脑疲劳,使人清醒,精力旺盛。

绿色: 健康、活泼、生气、发展。紫色:神秘、高贵、脱俗。能消除紧张情绪,对孕妇有一定镇静作用。

白色: 单调、朴素、坦率、纯洁。使人产生纯洁`天真`公正`神圣`抽象`超脱感觉。使人有安全感,给心脏病人以慰藉,对烦燥情绪有镇静作用。

黄色: 光辉、庄重、高贵、忠诚。

黑色: 沉默、神秘、恐怖、纯洁。

灰色: 和谐、浑厚、静止、悲哀。

彩色: 杂驳、缭乱、绚丽、幻想。

青色使人产生亲切`朴实`乐观`柔和感觉。

咖啡色:能让人心理趋于平静,消除孤独感。

第4篇:大寒代表什么意思

大寒代表什么意思你知道吗?大寒时节作为一年中的最后一个节气,也是最后一个名字听上去很寒冷的节气,一起来看看大寒代表什么意思,欢迎查阅!

什么是大寒

大寒说明冬天即将远去春天即将到来。大寒是二十四节气的最后一个,寒冷到极点,之后便是立春将至。大寒是二十四节气之尾,也是冬季即将结束之季,隐隐中已可感受到大地回春的迹象。

大寒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最后一个节气。每年1月20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300°时为大寒。小寒之后过15天就是大寒,此时天气虽然寒冷,但因为已近春天,所以不会像大雪到冬至期间那样酷寒。由于大寒是一年中的最后一个节气,与立春相交接,提醒人们准备农耕。

在爷爷奶奶那一辈甚至还有着交运转运的寓意大寒寓意着交运。因为大寒是二十四节气的结尾,所以它既能够预示着一个轮回的劫数,同样也能够预示着一个轮回即将开始,这是新轮回与旧轮回的交替,同样也是运气的交替时机。所以我们在大寒这一天一定要注意种种忌讳,尽量谨言慎行或者佩戴一些转运配饰,让自己在新的一年里能够拥有更好的运气,无论在任何方面都能够顺顺利利。

大寒是什么意思

大寒是中国二十四节气最后一个节气,过了大寒,又迎来新一年的节气轮回,中国古代将大寒分为三候,一候鸡乳,二候征鸟厉疾,三候水泽腹坚,就是说到大寒节气便可以孵小鸡了。而鹰隼之类的征鸟,却正处于捕食能力极强的状态中,盘旋于空中到处寻找食物,以补充身体的能量抵御严寒,在一年的最后五天内,水域中的冰一直冻到水中央,且最结实、最厚,孩童们可以尽情在河上溜冰。此外,大寒出现的花信风候为,一候瑞香,二候兰花,三候山矾,亦可作为判断大寒的重要标志。

大寒有什么风俗

食腊八粥

小寒之后过15天就是大寒,也是全年二十四节气中的最后一个节气。此时天气虽然寒冷,但因为已近春天,所以不会像大雪到冬至期间那样酷寒。这时节,人们开始忙着除旧饰新,腌制年肴,准备年货,因为中国人最重要的节日——春节就要到了。其间还有一个对于北方人非常重要的日子——腊八,即阴历十二月初八。在这一天,人们用五谷杂粮加上花生、栗子、红枣、莲子等熬成一锅香甜美味的腊八粥,是人们过年中不可或缺的一道主食。

大寒迎年

大寒节气,时常与岁末时间相重合。因此,这样的节气中,除顺应节气干农活外,还要为过年奔波——赶年集、买年货,写春联,准备各种祭祀供品,扫尘洁物,除旧布新,准备年货,腌制各种腊肠、腊肉,或煎炸烹制鸡鸭鱼肉等各种年肴。同时祭祀祖先及各种神灵,祈求来年风调雨顺。旧时大寒时节的街上还常有人们争相购买芝麻秸的影子。因为“芝麻开花节节高”,除夕夜,人们将芝麻秸洒在行走之外的路上,供孩童踩碎,谐音吉祥意“踩岁”,同时以“碎”、“岁”谐音寓意“岁岁平安”,讨得新年好口彩。这也使得大寒驱凶迎祥的节日意味更加浓厚。

喝鸡汤

到了寒冬季节,南京人的日常饮食多了炖汤和羹。大寒已是农历四九前后,传统的一九一只鸡食俗仍被不少市民家庭所推崇,南京人选择的多为老母鸡,或单炖、或添加参须、枸杞、黑木耳等合炖,寒冬里喝鸡汤真是一种享受。到了腊月,老南京还喜爱做羹食用,羹肴各地都有,做法也不一样,如北方的羹偏于粘稠厚重,南方的羹偏于清淡精致,而南京的羹则取南北风味之长,既不过于粘稠或清淡,又不过于咸鲜或甜淡。南京冬日喜欢食羹还有一个原因是取材容易,可繁可简,可贵可贱,肉糜、豆腐、山药、木耳、山芋、榨菜等等,都可以做成一盆热乎乎的羹,配点香菜,撒点白胡椒粉,吃得浑身热乎乎的。

尾牙祭

按我国的风俗,特别是在农村,每到大寒节,人们便开始忙着除旧布新,腌制年肴,准备年货。在大寒至立春这段时间,有很多重要的民俗和节庆。如尾牙祭、祭灶和除夕等,有时甚至连我国最大的节庆春节也处于这一节气中。大寒节气中充满了喜悦与欢乐的气氛,是一个欢快轻松的节气。尾牙源自于拜土地公做“牙”的习俗。所谓二月二为头牙,以后每逢初二和十六都要做“牙”到了农历十二月十六日正好是尾牙。尾牙同二月二一样有春饼(南方叫润饼)吃,这一天买卖人要设宴,白斩鸡为宴席上不可缺的一道菜。据说鸡头朝谁,就表示老板明年要解雇谁。因此现在有些老板一般将鸡头朝向自己,以使员工们能放心地享用佳肴,回家后也能过个安稳年。

祭灶

腊月二十三,也就是年俗中的小年。俗话说:“二十三,糖瓜粘。”在这一天,最重要的民俗就是祭灶王,吃麻糖。

在“小年”这天祭灶,摆祭灶糖,其实源自一个有趣的民间传说:“腊月二十三,灶王爷上天;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

祭灶,即祭送灶神升天,因此小年也叫祭灶节。据民间传说,灶王爷本是天上的一颗星宿,因为犯了过错,被玉皇大帝贬谪到了人间,当上了“东厨司命”。他端坐在各家各户的厨灶中间,记录人们怎样生活,如何行事,每年腊月二十三,灶王爷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禀报这家人的善恶,让玉皇大帝赏罚。

因此,祭灶节是各家欢送灶神上天的节日。所以祭灶时,百姓就在位于厨房的灶王爷年画下,用麦芽糖熬成的糖稀糊住灶王爷的嘴巴,这样他就只能在玉帝面前说好话了。

第5篇:狗狗各种行为代表什么?

2010-12-28 12:18 mrly2008 | 分类:宠物 | 浏览8922次 我的狗狗3个月了,我下班开门他一听见动静就汪汪围住我叫,跟住我的屁股后面转来转去。调皮了我拿报纸卷吓唬他,他有时跑开了,有时趴在那里不动低头趴在那里;有时我呵斥他,他会自己咬尾巴跑开,我还以为他长虫子了,后来多次这样,我觉得是他的一种抗争的行为,是不是这样?有时还耍睐赛,哼哼呀呀那爪子挠你让你抱他。 分享到:

2010-12-28 12:25 提问者采纳

其实狗狗的好多行为都是你和 它在一起时间长了 慢慢的就会明白的。

你回家它和你叫 就像是在和你说话 说明它很想你,拍拍它的脑门 肩膀和后背 它会很享受的,咬尾巴是小狗 好奇心的一种表现很少有大狗这么干的:)说明你家的狗狗很活泼啊。狗狗有亲近人的习惯不管是多么大的狗都会有这样的表现 让你抱是轻的 以后再长大了还要不停的舔你哪 呵呵

更多关于狗狗行为的问题>> 2010-12-28 12:21 网友采纳

1、狗儿为什么跟你们亲近? 狗是群居动物,它们与人类有相似的社交结构和内在动力。如果幼犬在出生后第3周至第12周这一敏感阶段习惯了跟人在一起,那么它们就很容易把主人一家当作是它们一群的。

2、狗儿被独自留在家时,为什么会搞破坏?

狗有强烈的群居欲望,有些狗无法接受形单影只。当它被单独留在家里时,往往会因害怕不速之客的侵袭而吠叫、嚎叫、惊慌失措、随地大小便。有些被留下的狗喜欢把主人摸过或用过的东西搜罗到一起,将主人的气味环绕起来形成一座屏障,如果东西太少不足以形成一个保护圈时,狗就会把它们咬成碎片铺开来。

3、狗儿的友好表达?

狗在向它的朋友们(人或者其它狗)问好时,会有向后咧的微笑的嘴、安祥的眼神、向后倾的耳朵以及翻卷的舌头。打招呼以后,它会转过身将屁股靠在主人身上,这时他们希望它们的头能与人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而以这种方式站立能使主人轻抚它的背。

4、狗为什么迷恋路边的电线杆?

其它狗留下的尿和粪便能让狗了解到非常多的讯息,谁来过?公还是母?健康与否?年龄多大?地位如何„„

5、为什么摇尾巴的狗也会咬人?

摇尾巴表示狗很激动,但不一定表示它很友好。在靠近一只摇尾巴的狗之前,重要的是要读懂它其它的身体语言。

6、为什么别人说我的狗狗傲慢?

当狗与另一只狗相遇,而又不太相信对方时,它常常会避免与对方眼神接触,耳朵向后拉,尾巴保持中立,站得直直的,使自己显得很高。

7、瞧它匍匐下去,是想跳起来咬我吗? 狗儿邀请同类或是人与它玩时,会做出鞠躬作揖的动作,即前肘支地屁股撅起的经典造型。而后摇着尾巴,跳起来跑开,同时回头看它的邀请是否得到了响应。

8、为什么训练狗儿听口令这么难?

与人类小孩相比,狗不太能理解声音信号。因此要训练狗儿坐下、过来之类,最好能把命令与手势结合起来。

9、小欺大,为什么?

一窝小狗之中,意志力最强的幼犬易占上风。往往是个头最小的个性最强,想当老大的欲望更强烈,也更容易获得成功。

10、怎样面对一只怒犬?

狗儿抬起头,皱着鼻子,露出利齿,嘴唇向上拉,嘴角却向前拉,这表示它在显示实力,并给你后退的机会。如果想撤退,就要慢慢地、明显地后退,以免招来进攻。

11、为什么我的狗会被别的狗带坏?

两只狗就能够组成一个团体,一只狗不敢干的事,两只狗在一起就敢干了。

12、狗为什么追人?

很多狗喜追逐行人、自行车、汽车,并不是因为想咬他们,而是想赶上它,以此来消耗它们多余的能量。当然,有些狗追到时会咬人,因为它们很兴奋或是害怕这个人。

13、狗为什么喜欢把自己弄得那么脏?

捕猎的天性使它们善于隐藏自己的形踪,尤其是气味。而要做到这一点就是把自己掩盖在周围有恶臭的物质中。一旦它回家被主人洗得干干净净,下一次再到另一堆臭东西上打滚的冲动就更强烈。

14、我从来不敢在狗吃东西时把手伸过去,因为它会咬我,为什么? 狗天生对宝贵的食物有占有欲,它们会捍卫这些美味。要让它们明白主人的手是来给予而不是取走食物,必须从早期开始就让它懂得这个道理。

15、狗为什么喜欢藏东西? 这源于它们的野狗祖先,因为在野外食物经常不够。偶尔有过剩的食物时就必须安全地储存起来。狗的胃里有强大的消化酶,使它们即使吃了腐烂变质的食物也不会生病。要记住的是,狗“深挖洞,广积粮”的意识相当强烈。

16、狗为什么喜欢在桌椅下面、床下面睡觉? 因为它们不想受到干扰,可以做个好梦。

17、狗儿有时候为什么要刨它的窝?

因为它们喜欢在舒服的地方睡觉,如果窝里高低不平,它们就会把它弄平,让自己睡得舒服。

18、冬天狗儿为什么也伸舌头?

在夏天,狗儿舌头伸得越长说明越热。但在冬天,狗儿在紧张或者兴奋的时候会喘气喘得较快,所以它们也会伸出舌头令自己“冷静”。

19、狗主人需注意:狗儿暴露的皮肤也会被太阳晒伤,尤其是白色皮毛的狗,所在在它们晒太阳时应采取一定的措施避免直接曝晒。

20、狗中超人:会翻栅栏会钻洞„„

这种情况一般出现于狗的高峰接受期,通常是在发情后的一周,它们会拼命接近附近的异性,哪怕是上刀山下火海。

21、如果幼犬是剖腹产生出来的,又是在狗妈妈从麻醉状态中苏醒过来,清洗干净后才送回给它时,狗妈妈会排斥幼犬。(解决办法:用狗妈我娘的尿或其它排泄物/分泌物涂在幼犬身上)

22、狗为什么喜欢舔主人的嘴? 也是源于祖先行为。因为狗儿的祖先是将食物装进肚子里带回家喂幼犬。如果这种行为得到了主人的关注,那么它们从早年起就会养成这种跳起来舔主人嘴的习惯。

23、我的狗儿为什么老打哈欠?难道它需要服用脑白金?

打哈欠常是狗儿感到局促不安的第一个标志。或许它内心很矛盾,它要决定是去是留。另一种不安的表现则是伸出舌头舔自己的鼻子,或者把舌头弹来弹去。

24、狗儿平息潜在的侵犯的几种表现: 打哈欠 转移视线 舔嘴唇 别过头去 闻地上的东西 鞠躬作揖 坐下来 背对着你坐 慢慢地走开

拐大弯儿而不是径直走向另一个人,因为这样不会太唐突。

25、狗与狗之间相处得怎样要看它们幼年时与各种不同的狗有过多少次美好的相遇。社交能力差的狗看不懂其它狗微妙的信号,本身又不能发出正确的信号,因此常令自己陷入麻烦。

26、狗儿一些身体语言: 耳朵向后拉紧:害怕或顺从 耳朵向前:自信或感兴趣 露出眼白,眼球变大:害怕

嘴巴张得大大的,急速地喘气:害怕 尾巴耷拉着:害怕或顺从 尾巴翘起:自信 摇尾:激动

27、当狗儿弯下身子,下垂的尾巴摇来摇去,耸起双肩,眼睛紧盯着来人,这表示它在采取绥靖策略,感到不安,这时主人应帮助它摆脱困境。

28、狗儿颈部、尾根、背部的毛发竖立起来,眼睛炯炯有神,甚至在淌着口水,是为了使它看起来比实际的大,意味着威胁、虚张声势。

29、狗发动攻击的程度取决于: 它受到的威胁有多大

它从父母身上遗传的信心有多大 它以前在多少次交锋中赢过

30、怎样与陌生狗儿打招呼?

(一)

狗主要靠鼻子和嘴来探索它们的世界,而人类是用眼和手。跟狗打招呼时尽量少用眼睛和手,可减少它们的恐惧感。注意,长时间被人盯着看会让它们感到不舒服。

31、怎样与陌生狗儿打招呼?

(二)

如果你不想以征服者的态度使面前的狗儿屈服,那么你得蹲下去,斜过身,不看着它,然后用你的手(不要抬那么高),握成拳举起(到它脖子下方位置),让它先主动嗅嗅你是否有恶意。

32、狗的背部和胸部是“安全”部位,它们能习惯被人抚摸这些部位。而肚子则是它们的敏感部位。

33、狗咬人的时候人手会什么首当其冲? 这通常是狗在幼年时与人手有过不愉快的经历,这些手往往是来拍打或让狗不舒服。比如,抚摸狗的头,会让它们的视野产生轻微震动和摇晃;摸狗的耳朵会让它们暂时失聪。对不熟悉的狗,轻轻抚摸它们的胸部就行了。注意:当你想抚摸陌生的狗狗,不要随意就把手伸到它头顶上。

34、胸部和颈圈周围是狗喜欢的搔痒部位。还有耳朵后面。有时狗狗会躺在地上举起前爪,是想让主人再搔搔它的胸部。抚摸狗被证明对人的血压有好处,对人对狗都是个两全其美的事。

35、要使人的手受到狗的欢迎,一个办法就是手里拿着美味的食物或玩具。奖励狗儿的方式很多,比如:食物、游戏、奔跑以及赞许。

36、为什么狗儿喜欢当电灯泡?

事实上,它可能只是想抓住机会想得到更多的关注,或是能替主人解围。

37、狗儿的超感知能力帮助它们以不同于人类的方式看待世界

·撒娇

发出“呵,呵”带着鼻音的撒娇声,身体不断靠近,希望饲主可以抚摸它。它会穿过饲主的跨下,或是露出肚子躺下向饲主“耍赖”。这种时候,不要凶巴巴的把它赶走,即使只有片刻的时光,也努力和它保持肢体接触。对狗来说,是可以令它感受到饲主的爱的时刻。

·玩耍

狗儿忙碌的不断将东西捡回来,最擅长的就是捡拖鞋、鞋子、球和布娃娃的等等。来到饲主的身边,抬起一条腿,吸引饲主的注意力,或是飞奔过来,和饲主撒娇,要求"一起来玩嘛"。会“哼、哼”的用鼻音撒娇,在饲主的周围不断绕圈子,或是一看到什么东西,就立刻咬在嘴里,跑向饲主;即使只是一大块枯木也不放过。

·服从

狗对自己认同的首领会完全服从。爱犬的主人当然就是饲主.它只会对自己的主人做出仰躺,露出最大弱点的肚子这种毫无防备的动作,代表自己完全没有反抗的意思,是绝对服从的信号.另外,尾巴向后伸直,将腹部趴在地面,塌着耳朵,哀怨的抬头看着饲主时,代表服从的意思。

·寂寞

刚离开母亲的小狗或是一直独自留在家里时,就会"呜~~呜~~"的叫着.垂着肩膀,低着头,全身无力的站在它的"地盘".即使有球滚过来,也不会看一眼.好像在"一只狗有什么好玩的"."呼"的叹一个气,努力想要使自己睡一觉.这种时候,只有饲主的爱才能给它温柔。

·兴奋

当拿着最喜欢的玩具或是新的游戏道具时,它的眼睛就会绽放光芒,高兴的"忘了我是谁"。为了怕玩具弄丢了,会用前腿用力夹住玩具,或是用牙齿咬,摇晃.由于太兴奋,还会流口水或是挺起肚子,动作很不雅观,没关系,没关系......

·兴趣正浓

狗的好奇心十分旺盛。第一次看到动物和昆虫时。耳朵会敏感的竖起,尾巴不断摇晃,带着些许的紧张,慢慢靠近。嗅着味道,当了解“一切安全”后,就会用鼻子闻,用嘴巴咬......当感到奇怪或是遇到奇怪的东西时,会像人一样歪着脖子,陷入思考“到底是怎么会事?“

·满足

在充分活动,玩耍后,就会懒洋洋的躺下,沉浸在心情愉快的疲劳感中,内心倍感满足。一边盯着饲主和家人的一举一动,确认大家并没有忘记它的存在。这是充分放松、放心的时光。心情好的时候,还会发出愉悦地撒娇声,饲主也一定会感受到爱犬的好心情。

·快乐

最爱的饲主和自己一起玩耍时,令它感到乐不可支。竖起尾巴,伸长脖子,轻快的一路小跑,高兴时,眼睛会绽放出光芒,不停的跳跃,全身表现出无法克制的快乐。上下摇动耳朵,吐出舌头“哈,哈”向饲主撒娇时,也是他的愉快时光。不妨和它分享这份快乐。

·喜悦

吃饭和散步是快乐时光。垂下耳朵,眯起眼睛,吐出舌头是它在心情愉快时的表情。

尾巴用力摇晃着,身体左右扭动,步履轻盈。尾巴拼命摇晃时,是它最高兴的时候。有时候,它会皱起鼻子,翘起上唇,做出微笑的表现。当它从鼻子中发出“哼,哼”声时,也是高兴的象征。

·思考

在思考时,狗也会沉默。但狗不会沉思,因为这不符合它的个性。它很快的就会投入下一个行动,并十分热衷其中。当它在行动与行动之间的瞬间进行思考,并不断重复这种思考后,它可以从中学习良多。因此,重复练习时调教的关键。

·累了

充分运动后的疲劳也令狗感到不堪负荷。小狗会立刻昏昏欲睡,打着哈欠,不一会儿就进入梦乡。当它睡得如此香甜时,怎么叫,也叫不醒它,不妨让它好好的睡上一大觉。俗话说“一瞑大一寸”,当它好好的睡了一觉醒来后,又会精力充沛的四处活动,直到累了为止。在周而复始的过程中不断成长。

·诉说 当狗想要诉说什么时,会拼命用这种“欲言又止”的眼神抬头望着饲主。它会不厌其烦的做出相同的动作,进而发出低鸣的叫声,希望饲主能够了解它的心情。这个时候,应该努力从它的眼睛中察觉它的要求。只要温柔,认真的努力了解,终究能够晓得它的心意。狗的诉求都十分简单,纯朴,它绝对不可能提出奢侈的要求。

·无聊

狗之所以会感到无聊,是因为在玩得很尽兴后,暂时不知道自己接下来该做什么。于是,就觉得浑身懒洋洋的,只有眼睛不断寻找着新的调皮对象。但狗无法一直都沉浸在这种无聊中,只要一有刺激它好奇心的事物,就会立即起身,完全忘记刚才的自己。

高兴

。。犬使劲摆动尾巴,向高外跳跃,这是最常见的一种表现方式。有时犬也会"笑",表现为鼻上堆满皱纹,上唇拉开,露出牙齿,目光温柔,耳朵向后伸,轻轻地张开嘴巴,鼻内发出哼哼声,身体柔和地扭曲,全身的被毛平滑没有竖起的,尾巴轻摆,与人亲近。

愤怒。。

犬在愤怒时脸部表情几乎和"笑"时的表现完全一样,鼻上提,上唇拉开,露出牙齿,不同的是两眼圆睁、目光锐利、耳朵向斜后方向伸直。一般嘴巴不张开,发出呼呼威胁的声音,用力跺四脚,身体僵直,被毛竖立,尾巴陡伸或直伸,与人保持一定距离。如果两前肢下伏,身体后坐,则表明即将向你发动进攻。

恐惧。

尾巴下垂或夹在两腿间,耳朵向后伸,全身被毛直立,两眼圆睁,浑身颤抖,呆立不动或四肢不安地移动,或者后退。

哀伤

。。头垂下,两眼无光,向主人靠拢,并用祈求的目光望着主人,有时卧于一角,变得极为安静。

。。除以上几种表情外,犬摆动尾巴,身体平静地站立,两眼直视主人,表示等待、期望。头部下垂,耳朵靠拢,躯体低伏,表示屈从和敬畏。尾巴高伸摆动,耳朵竖起,头部摆动,身体拱曲,有时还伸出前爪,则表示与人亲热,要求玩耍。

狗狗是有感情有表情的动物,除了吠叫之外,它的眼、耳、口、尾巴的动作以及身体动作,都可以表达式不同感情和意义。 眼睛

狗狗的眼睛能看出心情变化。生气时瞳孔张开,眼睛上吊,变成可怕的眼神。悲伤和寂寞时,眼睛湿润。高兴的时候,目光晶亮。充满自信或希望得到信任时,决不会将目光移开。受压于人或者犯错误时,会轻移视线。不信任时,目光闪烁不定。

耳朵

狗狗耳朵也能表现情感。当耳朵充满力气向后贴时,表示它想攻击对方。而当耳朵向后贴却很柔软时,表示高兴或是在撒娇。

尾巴

狗狗的尾巴最能正确表达它的感情。尾马摇动,表示喜悦;尾巴垂下,意味危险;尾巴不动,显示不安;尾巴夹起,说明害怕。

狗狗用全身的紧张状态来表示自己的愤怒。睛射凶光、龇牙咧嘴、发出喉音、毛发竖立。尾巴直伸,与它发怒的对象保持着一定距离。如果它前身下伏,后身隆起,做扑伏状,那就是要发起进攻了。

狗狗用沉默来表示自己的哀伤,哀伤时常低垂脑袋,无精打采,或可怜巴巴地望着主人,或躲到角落静卧。

狗狗用跳跃来表达它的喜悦,狗也会“笑”;嘴巴微张,露出牙齿,鼻上蹙起皱纹,眼光柔和,耳朵耷拉,嘴里哼哼叫唤,身体优美地扭动着,还要摇尾巴。

狗狗用身体的颤栗表示恐惧。狗在恐惧时,全身毛发直立,浑身颤林,身体不停地抖动。同时尾巴下垂,或者夹在两腿之间。

狗狗没有较固定的睡眠时间,一天24小时都可以睡,有机会就睡。但比较集中的睡眠时间多在中午前后,凌晨二三点钟。每天的睡眠时间长短不一。

狗狗睡觉的时候,总是喜欢把嘴藏在两只下肢下面,这是办为狗的鼻子嗅觉最灵敏,要好好地加以保护。同时也保证了鼻子时刻警惕四周的情况,以便随时作出反应。

年老的狗狗和幼狗睡眠时间较长,年轻力壮的狗睡眠较少。

狗狗一般处于浅睡状态,稍有动静即可惊醒,但也有沉睡的时候。沉睡后狗狗不易被惊醒,有时发出梦呓,如轻吠、呻吟,并伴有四肢的抽动和头、耳轻摇。浅睡时,狗狗呈伏卧的姿势,头俯于两个前爪之间,经常有一只耳朵贴近地面。熟睡时常侧卧着,全身展开来。样子十分酣畅。 狗狗睡眠时不易被熟人和主人所惊醒,但对陌生的声音仍很敏感。

狗狗睡觉被惊醒后,常显得心情很坏,非常不满惊醒它的人,刚被惊醒的狗醒眼朦胧,在时连主人也认不出来。所以它的不满有时也会对主人发泄,如向你不满的吠叫。

如果狗狗得不到充足的睡眠,工作能力就明显地下降,失误也很多。同样,睡眠不足,也可以使狗狗情绪变坏。睡眠不足的狗狗一表现为一有机会就卧地,并不愿起立,常打哈欠,两眼无神,精力分散。

第6篇:电线的颜色代表什么含义

黑、白、绿、红、蓝、橙、棕和灰,电线外面的绝缘护套颜色通常都有自己的指代意义。所以,在摆弄新灯具时,除了关掉断路器之外,还要确定你接下来要碰到的每根带颜色的电线都有什么含义。

美国的居民用电开始并没有系统的颜色编码,甚至都没有正确使用的一套标准。1879年,当爱迪生第一次引入电灯后不久,保险行业开始发放一些安全指南。第一套正式的指南出现于1881年,内容包括编址容量、绝缘及安装。但没有对电线颜色进行分类。

1882年,美国国家火灾保险商委员会(NBFU )也曾采用过早期的安全规章。1893年,全国保险电力协会开始试图把各个州不同的电气装置准则和规范统一起来,提出了为建筑布线的电灯和电源装置的全国性编码标准。

第一个国家电气规范(NEC)是NBFU在1897年提出的,它也忽略了电线颜色问题的规范化。后来在1928年,NEC更新改版,其中有一个要求是建立接地线颜色的规范,就是后来的白色或天然灰,还禁止这些颜色应用于活线和中性线。

更进一步的颜色编码是NEC在1937年推出的新版,把用色彩编码了的线利用与“多分支电路”,并且规定三个分支的电路的线要用黑色、红色和白色。更多分支的可以加入别的颜色,比如黄色和蓝色。

1953年,NEC改变了接地线的颜色,变为绿色或是裸线。绿色也被禁止用于电路线(比如活线和中性线)。

NEC的1971年版本把彩色多支路编码给跑起来,虽然白色、天然灰、绿色和黄绿条纹仍然保留,这些颜色也被禁止用于接地线。这次的规范丢掉了通路电线的刻板的颜色编码要求,因为没有足够的颜色来让系统、电压与电路区分。 现在的美国,接地线是绿色、黄绿条纹或是裸线,中性线应该是白色或灰色,电路线可能是黑色、红色、蓝色、黄色、橙色或黄色,具体什么颜色取决于电压。

这些颜色标准是美国的,其他国家代码不一样(加拿大的与美国很相似)。比如,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和美国的接地线颜色相同,他们的中性线是蓝色或黑色。而且,活线可用任何除接地线和中性线之外的颜色。红色和棕色是单相线的推荐色,红色、白色和蓝色是多相流带电的电线推荐色。

英国最新(2004)改变了遵守国际电工委员会(EC)的系统。他们的接地线颜色(黄绿条纹)保持不变,中性线颜色从原来的黑色变成了蓝色。同样的,以前单相电线是红色现在变成了棕色。除此之外,英国的多相线路标记和着色也改变了:L1由红变棕,L2由黄变黑,L3由蓝变灰。

第7篇:安全帽颜色代表什么身份

国电系统安全帽颜色按照视觉识别系统(VI)规定:

白色:领导人员

蓝色:管理人员

黄色:施工人员

红色:外来人员

《2006年最新电力企业安全生产强制性标准与现场作业安全操作规程及安全事故防范处理实务全书》中第15章

个人工具及安全工器具的第一篇安全帽中的第(2)条是这样规定的:“各单位使用的安全帽分为红、橘黄、白、蓝四种颜色。管理人员佩戴红色、运行值班人员佩戴橘黄色、外来检查及参观人员佩戴白色、现场作业(检修、试验、施工)人员佩戴蓝色安全帽。

进入生产现场(休息室、集控室、学习室除外)必须戴安全帽。电厂的安全帽一般有几种颜色:红色、黄色、蓝色、橙色、白色等。为便于管理,一般一个部门使用同一种颜色的安全帽。

这么一则顺口溜:蓝帽儿干,黄帽儿看,红帽儿说了算。

安全帽对于检修维护及运行人员的作用是最大的,它直接影响着一线生产人员的生命安全——这一点都不夸张,特别是对检修维护人员。因而对安全帽的要求上来说,不但要结构合理、牢固、舒适,还要颜色醒目,这一点对检修维护特别重要,因为作为检修维护人员经常可能要上下交叉作业,要在光线不是很好的环境下作业,醒目的颜色将给工作的人员及附近的人员以直接的提示,需要特别注意,我的下方或旁边还有人工作,别掉东西伤人,别出现其它什么可能伤害他人,可能被他人伤害的情况;对于安全监督或其他人员在现场时也能很容易地从醒目的安全帽发现工作人员可能出现的违章或有可能受到伤害的隐患,及时加以预防或整改。从这一点来说,红色是最适合于检修维护人员使用的。安全帽颜色代表什么身份

上一篇:物资供应单位管理制度下一篇:护士节主持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