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委竞争上岗工作总结

2022-04-2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时间的流逝很快,我们在季节的变化中,也积累了众多工作佳绩。回首看不同阶段的工作,个人的业务水平也有着提升,为了更好的了解自身工作水平,可以为自己写一份工作总结。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农委竞争上岗工作总结精编,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农委竞争上岗工作总结1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事:

大家好!出生于改革开放时代的我总是被抛在历史的风口浪尖上摔打,这一切磨砺了我的意志,塑造了我的品质,让我懂得了诚实的可贵、责任的重大,也更坚定了我从事事业的信心,这次竞聘上岗对我来说又是一次洗礼。今天.我怀着一种不平静的心情,登上了这个特殊的舞台。首先感谢组织、领导给我提供了一次难得的学习锻炼和参与竞争的机会,同时,也感谢同事们对我的理解、信任和支持。我将以良好的心态,积极参与中层干部职务的竞争,以实际行动支持人事制度改革,勇于接受组织挑选。

本人,现年33岁,文化程度本科,中共党员。自1999年参加工作以来,曾先后在种子公司、办公室等部门工作过,现任副主任科员,挂职白石乡龙池村挂职任村委副书记。多年来,自己虽然从事的大多是平凡的工作,但我在工作中能够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忠于职守,任劳任怨,尽心尽力地完成领导交给的各项工作。特别是挂职期间,凭着自己的不懈努力和积极进取得到了领导和同志们的充分肯定。作为一名副主任科员,我认为自己具备中层干部职位竞争选拔的优势和条件:

一是我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能认真负责、积极主动地开展工作,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无论在哪个工作岗位,我从不计较个人得失,能以身作则,顾全大局,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地开展工作。特别是挂职工作,虽然繁杂,巨细无遗,甚至很辛苦,但是我默默无闻,付出很多,有投身这项工作的良好愿望和热情。

二是我有履行竞争岗位的政策理论水平。我始终坚持以马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决拥护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在工作中始终坚持把加强学习作为提高自身素质的关键,积极参加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认真学习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始终以一个共产党员的身份严格要求自己。

三是我有团结同志,平易近人的好作风。以人为本,与人为善是我的处事原则。我信奉诚实待人、严于律己的处世之道,始终以“老老实实做人,勤勤恳恳做事”为信条,严格要求自己,尊敬领导,团结同志,在多年来的工作和生活中,得到各位领导和同志们的充分肯定。

四是我有竞争岗位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在工作中,我认真学习《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资金管理制度》、《会计法》等相关业务知识,在工作中以大局为重,不拘小节,在资金管理上做到坚持原则,尽量将有限的资金发挥最大效益。我以“服从安排、团结同志、认真学习、扎实工作”为准则,始终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全面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

五是我具备了一定组织协调能力。经过多岗位的工作锻炼,让我在每一项工作中,我都能摆正自己的位置,慎言、慎行、慎事,工作主动不被动,设法成事不误事。特别是担任办公室副主任科员近5年,熟悉办公室的职责、职能和工作范围,具备了应有的组织协调能力、办事能力和解决复杂疑难、突发事件的能力。

假如我竞争如愿,将不辜负组织、领导和大家对我的信任、期望,以此为新的起点,在今后工作中加倍努力,努力履行诺言,实现奋斗目标,积极做出新的贡献。一是更严格地要求自己。坚定事业心、增强责任感,从严要求自己,讲政治、讲正气,遵纪守法、反腐倡廉。二是加强学习,不断提高政治理论素质和工作水平。三是树立服务意识,不断改进工作作风和效率。四是虚心接受各方的意见,发现工作中方方面面的问题,及时解决问题。五是听从指挥,立足本职,积极为科领导出谋划策,主动性地开展工作,遇事多请示、多汇报,协助科室领导做好各项工作。

假如我竞争落选,我也不会灰心和气馁,因为能够勇于参与竞争,对我来说就是一次自我挑战和磨砺意志的考验,一次难得的学习和锻炼,一次重新认识自我和展示自我的检验。从中找出不足和差距,今后的进步和提高才能更快,我会努力锻炼成为一名让组织和领导信任、让群众满意的党员干部!

谢谢大家!

农委竞争上岗工作总结2

2012年7月上旬至8月下旬,市农业委员会根据“三定方案”【筑委厅字(2012)73号】和内设机构职位出缺情况,按照《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党政机关竞争上岗工作暂行规定》和《公务员职务任免与职务升降规定(试行)》,通过竞争上岗形式对内设机构出缺职位进行了选拔任用。同时,按干部管理权限进行了干部交流和人事调整。

重新提请任命了机改前市农业局、市农办、市蔬菜办、市乡企局和市畜牧兽医局的16名正科级领导干部、5名副科级领导干部;有9名同志在竞争上岗中脱颖而出,步入正科级行政领导岗位;1名同志步入委属事业站所正科级领导岗位;对45名科级及以下一般干部进行了交流调整。整个竞争上岗及人事安排工作,严格按照全市机构改革工作要求和市农委的工作部署有序推进、卓有成效。

一、本次竞争上岗的基本做法

市农委是2012年市政府部门机构改革中,整合职能最多、整合人数最多、中层领导职位出缺最多的部门。及时出台《市农业委员会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的规定》,及时配备中层领导干部、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是摆在市农委领导班子面前的首要任务。经党政联席会议研究决定:积极协调市编制和人事部门,主动起草“三定”方案,尽快开展竞争上岗,合理做好人事安排。

在组织领导上:市农委成立了以主任和书记为组长,委领导成员和部分县级干部参加的“竞争上岗工作领导小组”。并从人事处等相关处室抽调政治素质好、熟悉人事工作的干部,组建了承担具体工作的办公室。形成了组织健全、目标明确、领导有序、责任分明的工作体系。

在方案制定上:主要领导严格把关,特别是对竞争上岗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竞争方式、资格条件、竞争程序等重要环节亲自审核、周密安排。在广泛征求班子成员、县级干部和中层及以下干部职工意见、几易其稿、反复磋商、认真修改的基础上,提请党委会研究通过,并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同意,形成了于法周延、于事简便、程序严谨、切合实情的竞争上岗《实施方案》。

在人事安排上:从有利于推进工作,有利于调动积极性出发,反复比较、统筹兼顾、慎重权衡,形成了人事安排建议方案。在全体党委成员充分发表意见、并形成一致意见后,进行了较为合理的人事安排。

在操作程序上:严格按照竞争上岗《实施方案》规定的程序和步骤周密部署、循序展开。

一是进行了广泛深入的宣传动员

7月7日,召开了全体机关干部职工参加的动员大会。会上,宣读了《实施方案》;宣读了主任的书面动员讲话。书记阐述了这次竞争上岗的特殊意义和重要性,要求符合条件的干部,特别是党员干部积极报名、参与竞争、接受挑选。电视台及时对市农委开展竞争上岗的新闻进行了播报。领导小组办公室“电话告知到人头,印发《公告》到处室”,使全委干部职工人人皆知。截止规定时限,有27名同志报名,其中26名同志经资格审查符合竞争条件。符合条件人数占报名人数的96.3%。

二是严格组织笔试和面试

7月15日和7月18日,分别组织了对参加竞争的26名同志的笔试和面试。经测试:笔试最高得分为95分,除去“白卷”的最低得分为28分,笔试平均得分为78.08分;面试最高得分94.82分,除去“自行弃考”的最低得分为81.55分,面试平均得分为89.25分。终端显示表明:笔试和面试发挥了较高的测评效度,产生了“择优”效果。

三是认真组织民主测评和领导评定

7月22日和7月27日,分别组织了对参加竞争的26名同志的“民主测评”和“领导评定”。强调每一位参加“测评”或“评定”的同志必须从工作大局出发,投好自己重要的一票;要公平公正和历史客观地评价干部,让优秀的同志走上中层领导岗位,更好地推进市农委的各项工作。无记名投票的统计结果显示:“领导评定”的高分排名分布,与“民主测评”的高分排名分布基本一致。体现了领导班子选人用人与干部群众选人用人,在标准上的一致性。

四是对入围者进行组织考察

经过笔试、面试、民主测评、领导评定四个环节,按照综合得分由高到低的顺序,采取等额考察的方式,确定和公示了9名行政岗位正科级领导干部考察对象、1名事业单位正科级领导干部考察对象。组成3个考察小组,于7月29日至8月4日,按照规定的范围和方式,对考察对象的德、能、勤、绩、廉等主要表现情况进行了严格考察,并形成了内容翔实的《考察材料》。

五是党委会集体研究,决定任职

8月4日,党委会认真听取了考察组的《考察情况汇报》,审议了考察组“对考察对象的任职建议”。经充分发表意见,慎重研究决定:通过竞争上岗进入考察程序的9名同志为市农业委员会内设机构正科级领导干部;进入考察程序的1名同志为委属事业站所正科级领导干部。经过在全委范围为期7天的公示,未听到不良反映。

二、本次竞争上岗的特点

本次内设机构中层领导干部竞争上岗工作和科级及以下一般干部的人事安排,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个特点:源于机构改革,意在推进工作

在机构改革中,由市农业局、市农办、市蔬菜办、市乡镇企业局和市畜牧兽医局划入市农委的正科级行政身份领导干部16名,副科级行政身份领导干部9名。按照《市农业委员会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的规定》“正副科级领导职数32名”的规定,市农委正科级领导干部出缺较多,而中层干部是推动各项工作的中坚力量,是“决定的因素”。为有效启动新组建的市农委的各项工作,推动其正常运转,全面顺利完成政府部门机构改革各项任务,必须对中层领导干部进行及时补充、对行政处室工作人员进行合理配备。而竞争上岗是运用现有成果、符合现行政策的实现形式。所以,本次竞争上岗,是在机构改革的大背景下开展的,具有特殊的现实意义。

第二个特点:不定具体岗位,推进干部交流

在制定竞争上岗《实施方案》时,充分考虑了“党管干部原则”、“工作需要优先”、“推进干部交流”、“兼顾个人意愿”等一系列原则性要求的实现形式,作出了“本次竞争上岗只竞争职级(即正科级领导干部),不竞争具体职位”、“由党委会综合研究决定竞争上岗人员的具体岗位”等规定。这些规定,为竞争上岗后期的干部任用、干部交流奠定了基础,提供了依据。

在职数配备上,作出了“按职数配备”与“工作量较大处室略可超配”的“既原则又灵活”的基本考虑;在处长配备上,作出了“与事业站所职责相同(相近)的处室”和“尚无合适人选的处室”“暂不配备处长(主任)”的有利于工作开展和处理工作矛盾的基本考虑;在副处长配备上,作出了原则上在“有副处长职数的处室或处长出缺的处室”“配备副处长(副主任)”的“调动积极性”的基本考虑;在工勤人员配备上,作出了“除工作特殊需要外,工勤人员原则上归属办公室”的“便于管理”的基本考虑。

在干部交流和人事安排上,遵循了“工作优先,兼顾自愿,切合实情”的原则,充分考虑了方方面面的因素,使科级领导干部的交流面达到80%以上。既加大了科级领导干部的交流力度,又保持了业务的熟悉性和工作的连续性,实现了交流干部、爱护干部、推进工作的目的。

第三个特点:安排部署超前,主要领导督办

新农委组建后,为了迅速启动各方面的工作,急需“三定”方案的出台。在市委宣布市农委领导班子后的一周内,主要领导就责成相关人员组成写作班子,要求以最快的速度起草“三定”方案,协调和催促市编制部门抓紧审核,促使正式文件尽快颁发。在初稿形成的过程中,党政联席会议反复切磋,几易其稿;主要领导多次与市编委办领导对接、座谈,对市农委主要职责的科学界定,内设机构的合理设置,人员编制的优化核定起到了重要作用,推动了市农委“三定”规定在全市率先出台。

在竞争上岗和人事安排过程中,党委高度重视,把竞争上岗和人事安排作为当前工作的大事来抓。主任、书记超前部署、通盘考虑,亲自督办每一重要环节的工作。从《实施方案》的制定,到特殊情况的处理,亲自与市人事部门沟通协调、说明情况、争取支持。由于领导班子重视,主任、书记督办,市农委的竞争上岗和人事安排工作,在严格按照《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党政机关竞争上岗工作暂行规定》和市农委竞争上岗《实施方案》进行操作的前提下,在全市新组建部门中率先启动,圆满完成。

第四个特点:公开公平公正,贯穿工作始终

在竞争上岗中,始终把“公开、公平、公正”贯穿于整个工作的全过程,每一重要环节,都体现出了公开透明、公平公正的特点。领导小组在“资格审查”、“笔试”、“面试”、“民主测评”、“领导评定”、“综合得分”、“确定考察对象”等重要环节共公告7次;在《实施方案》的制定过程中,广泛征求意见,通过媒体播报;在“命题环节的保密”和“改卷过程的公正”上,规定笔试测试、面试测试由市农委竞争上岗领导小组组织实施,笔试命题、面试命题和笔试改卷,委托市委相关干部进行。在干部交流和人事安排上,严格遵循“工作优先,兼顾自愿,切合实情”的原则,不搞亲亲疏疏,没有内定人选。纪委书记及纪检监察干部对整个竞争上岗工作进行了全程监督。

第五个特点:工作执行到位,严谨细致周密

本次竞争上岗所抽调的工作人员服从安排,执行到位,能够全力投入到竞争上岗工作中去,有的放弃节假日的休息,有的加班加点,从时间上赢得了工作的主动权。在公布《实施方案》后,第一时间拟订了《工作日程表》,将日历中所有双休日排进工作日程。同时,拟订了每一阶段的《工作详细安排表》,对所有的工作项目、具体内容、责任人员、完成时限等,都作了详细安排。涉及重要阶段、重要环节的安排,及时请示主要领导审阅同意。对竞争上岗工作进行了有效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办公室全体工作人员互相支持、通力协作,较好地完成了工作任务。

第六个特点:体现竞争择优,干部支持拥护

市农委的绝大多数干部职工从不同的方面表现出了对整个竞争上岗工作的支持、对择优结果的拥护。一是在组织报名中,符合条件的同志全力支持、积极参与、踊跃报名,使竞争上岗得以按预期方案如期进行;二是在民主测评和组织考察中,干部职工从大局出发,公平、公正地评价干部,明确表达任用意见。三是在四个重要评分环节上,显示了“民主测评”与“考试成绩”、“领导评定”的基本一致性。四是在个别谈话中,80多名干部职工均同意考察对象任职。党委会议一致通过任职决定。五是交流和调整75名干部,在“工作优先”的前提下,兼顾了多数干部的个人意愿。

这些都说明这次竞争上岗的方向是正确的,工作是有效的,群众是满意的,组织是认可的。

当然,在这次竞争上岗中,还存在一些不足,比如:周期还可缩短,成本还要降低,命题还需科学,质量有待提高,等等,在市农委的下一轮竞争上岗中要加以改进。

上一篇:教师工作总结精选下一篇:小学体育与体育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