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歌赋

2022-03-2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诗词歌赋

“诗词热”视角下小学古诗词朗读教学

随着近几年传统文化的复兴,我国逐步掀起一波“诗词热”,这无疑是宣传古诗词等传统文化的良好契机。由此,在这一背景下,小学古诗词朗读教学逐渐成了近几年小学语文教育过程中备受人们关注的内容之一。如何紧握这一时代发展所赋予的古诗词朗读学习热潮,结合小学生们的性格、心理特征,科学开展后续小学古诗词朗读教学就成了现阶段迫在眉睫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一、“诗词热”视角下小学古诗词朗读教学的现状

近几年,随着小学古诗词朗读教学在小学教育中的开展,这一教育中存在的不足也逐渐凸显出来,结合以往的教学经验笔者认为在实际的课程开展环节,小学古诗词朗读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大都集中表现在如下两个方面:

首先,便是源自小学生接受能力的不足。受小学生语文能力、基础知识水平等方面的影响,导致其对古诗词中很多极度简洁、概括的语句理解难度较大,从而影响了实际小学古诗词朗读教学的效果;其次,便是教师的教学模式比较单一,长时间单一的朗读教学模式很容易引发学生们的“消极”情绪,影响实际朗读教学的效果。

二、“诗词热”视角下开展小学古诗词朗读教学的举措

(一)反复多次诵读,解决学生诵读困难

在“诗词热”视角下,如果想要实现对小学生古诗词朗读的教学目标,引导学生正确、顺畅地朗读是实现朗读目标的基础,所以,在未来小学古诗词朗读教学环节,教师就应在朗读前对诗词的内容进行解析、捋顺,帮助学生们在了解的前提下进行朗读,并通过多次诵读以实现预期的效果。比如,在进行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望庐山瀑布》课程的开展环节,教师就应在开展朗读教學前针对这首诗中涉及的字音、字义、情感内涵等为学生们进行阐述,从而帮助学生在理解的前提下进行反复的朗读,继而实现诗词背诵的目标,同时解决以往小学教学环节中学生诵读难的问题,实现预期的古诗词朗读教学效果。

(二)科学营造场景,引导学生读悟结合

对于小学生而言,科学地营造朗读的场景也能实现朗读能力水平的提升,尤其在以往的教学中,笔者发现通过对话、问答的形式为学生创设与古诗词相适配的情景能够帮助学生更好进行后续的朗读学习,同时实现读悟结合的目标。比如,在进行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出塞》课程的开展环节,教师首先可以在课程开展前,针对这一古诗内容为学生们搜集一些背景资料,将这背景资料以“课前小故事”的方式呈现给学生,以此提升学生朗读的兴趣,同时也为学生理解这一古诗内容奠定基础;而后,教师可以通过问题“在王昌龄的笔下,你感受到了什么呢?”引导学生在思考的基础上对这一古诗内容进行朗读,为学生们营造出作者笔下的爱国、忧民情怀,以此实现朗读教学的目标。

(三)渗透现代技术,开展多样情景朗读

在时代发展的背景下,现代化技术在小学古诗词朗读教学中也为古诗词朗读教学的发展提供了机遇。合理地在小学古诗词朗读教学过程中应用现代技术不仅能够提升学生们对于古诗词内容的理解,同时也能够帮助学生们更好地沉浸在古诗词的朗读过程中去,从而获得更好的小学古诗词朗读教学效果。比如,在进行统编版小学语文《饮湖上初晴后雨》课程的开展环节,通过对这一古诗内容、主题的研究,可以发现这一古诗中蕴含了苏轼对于西湖美景的描述,彰显了诗人对于杭州美景的欣赏之情。所以,在实际教学环节,教师就可以着眼于这一情感和景色的描述,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现代化的方式为学生们营造与古诗词情境相适配的情景模式,让学生们在朗读的同时接受场景、环境的熏陶,置身处地地感受诗人所描述的画面,以此实现提升学生对古诗内容的理解,提升小学古诗词朗读教学的效果。

综上所述,在“诗词热”的背景下,小学古诗词朗读教学逐渐成了近几年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所以,在未来的小学古诗词朗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应着眼于小学生们的实际情况入手,为学生们创设良好的朗读学习氛围,以此帮助学生们更好地沉浸在古诗词阅读的过程中去,同时实现预期的朗读教学目标。

作者:谈志霞

第2篇:浅谈《中国诗词大会》对中国传统诗词文化的诠释

摘 要:《中国诗词大会》作为原创类电视文化节目,将传统诗词文化与现代传媒相结合,实现了对中国传统诗词形式与内容上的崭新诠释,并为电视文化类节目的发展提供了创新的启示。通过分析《中国诗词大会》成功的因素,探究其创新模式,可以为电视节目对传统文化传承寻找策略,为文化建设指明方向。

关键词:《中国诗词大会》 传统文化 电视传媒 文化基因

《中国诗词大会》是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自主研发的一档大型演播室文化益智节目,以“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艺术之美”为宗旨,通过多样的比赛形式,从名家名篇入手,深入探究诗词背后的典故与情感,为观众展示了中华诗词文化的博大精深。《中国诗词大会》播出后,得到社会的广泛好评,节目本身也成为传承中国诗词文化的有力载体,实现了传统文化的现代化传播。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时提出,要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把文化建设作为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方面之一,符合当下人民的精神生活需求,也是改变文化市场娱乐化、庸俗化状况,提高人民审美层次的不二法门。因而,推进传统文化传承方式的现代化,是响应文化建设的重要举措,《中国诗词大会》的成功播出为这一要求提供了先进范例,是弘揚传统文化政策的落实,亦是新时代背景下电视文化类节目模式上的创新。

一、《中国诗词大会》的创新模式

《中国诗词大会》的播出在短时间内引起了巨大的社会反响。第一季播出后,传统诗词文化以电视文化类节目的方式呈现在观众面前,使人耳目一新,引起了诗词热的现象;2017年春节期间,《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成为热门综艺节目,2月7日的收官战更是收视率突破1%,以市场份额超过第二名30%的绝对优势雄踞收视榜榜首。节目引起广泛关注,不仅因为传统诗词文化唤醒了观众的文化基因,更在于其传播媒介与节目设置的创新。

(一)精巧的现场布置与舞台效果

《中国诗词大会》的节目现场,借助现代技术,在舞台效果与现场布局上精心设置,为观众带来视觉和听觉上的冲击。节目舞台呈现出立体的、多空间纵横错杂的视觉效果,采用高清的影像技术,配合LED大屏幕与疏密得当的灯光,营造出高雅、庄重的氛围。同时,节目的动画效果以中国风、水墨画为主,配合传统乐器如古琴、琵琶等,在听觉上使观众舒缓、放松,自然而然地带入古典诗词的意境。针对比赛中不同主题的诗歌,大屏幕上缓缓出现诗歌中相关的意象,如“小桥”“人家”“明月”“翠竹”等,具有很强的感染力,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借助鲜明而富有特色的舞台效果,将观众带入诗词所营造的氛围中,在听觉与视觉的双重刺激下,加深对节目中诗词的印象。与此同时,现场的场景布置也十分考究,现场百人团的落座形式模拟古希腊“斗兽场”的半圆形看台,在选手击败百人团时,舞台呈现“万箭齐发”的效果,文化气息浓厚。录制过程中,三台摇臂摄像机捕捉整个演播室全景,在选手答题的最后几秒钟,特写镜头及时抓住主持人、嘉宾和选手本人的表情,细节加上扣人心弦的现场配乐,电视受众即使未能参与录制也能体会到真实的紧张感。中国传统诗词的独特魅力在于其通过典型的意象营造出特有的意境使人沉浸其中,《中国诗词大会》的舞台效果更是在感官上加深了体验,还原了意境的真实性,对诗词情感有更加直观的把握。因此,观众在观看节目时,不仅着眼于比赛的竞技元素,还能享受到诗词文化带来的审美体验。丰富多元的舞台效果既为现场观众渲染了比赛氛围,又给电视观众带来了现场感受,使节目在张弛有度的气氛中顺利进行。

(二)多样的比赛内容与规则设定

作为传承中国古典诗词文化的电视类节目,《中国诗词大会》不同于一般竞技类节目,它既结合诗词文化的特色,又融入竞技性,由此设计的比赛规则在对选手的考察中展现了背诵功底与文化理解的统一。节目形式亦具有较高的参与度,无论身处现场还是电视机前,观众都能参与其中,增加了节目的接受范围。在“个人追逐赛”中,四位挑战者与百人团同步答题,选手亦可采用“横扫千军”“你说我猜”“出口成诗”其中一种方式进行自救。每道题目回答完毕后都由知名学者进行专业点评,挖掘诗词内容,展现其中蕴涵着的生活主题与积极精神,如保家卫国、守法重孝、向往田园等。在点评过程中,评委往往采用据典溯源的方式,既将诗词的写作背景、思想主题表述出来,又结合典故,为观众讲述故事,深入浅出,富有感染力。节目最有看点的环节是“飞花令”,它原为古人行酒时的游戏,具有较强的竞技性,既考验了选手的诗词积累,又突出了比赛特征,呈现给观众的是诗词文化的碰撞与享受。作为电视文化类节目,《中国诗词大会》并没有简单、生硬地考查参赛选手的唐诗宋词的记忆能力,而是通过精彩的赛制,利用娱乐、竞技等受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将诗词文化加以传播。这种接地气又富有趣味性的形式,可以有效地拉近受众同节目的距离,激发受众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原始印象。

(三)传统文化符号与中国元素的嵌入

《中国诗词大会》之所以能取得成功在于它将中国元素融入节目中,并借助特有的文化符号向观众传达诗词信息,充分唤醒了国人的文化基因。片头及宣传片均以大气磅礴的中国水墨画为铺垫,颇具中国传统色彩。节目的名称与诗词的呈现均采用行楷等书法字体,配合传统文化意象,如“明月”“小船”“茅屋”等不同主题,充分调动观众的兴趣,激发其内在想象力。在节目中,无论是主持人的措辞、评委的点评都讲求语言的精当得体,既与高雅的传统文化本身相照应,又增加了节目的趣味性,音乐、服饰等选用也以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为素材。中国传统诗词讲求言有尽而意无穷,将中国元素融入节目的灯光、舞台、音乐中,借助符号的不可言说性,使观众与选手在无意识中进入诗词语言外的独特意境,带来身临其境的体验。由此,《中国诗词大会》巧妙地将“中国”与“诗词”结合起来,借助文化符号传达了诗词特有的中国特色,并把传统文化的理念、习俗、价值观注入节目之中,唤起蕴藏在观众心底的文化基因,这种文化基因以文化符号为媒介,以诗词为载体深入中国古代的历史、艺术、科学、建筑、哲学等领域,无疑扩大了“诗词”本身的关注范围,增强了节目的广度。而将文化符号与动态的舞台竞技相结合,经过专家学者的点评,亦能激发观众的兴趣,引导具有一定文化积累的受众,顺延着被激活的文化基因,探究“诗词”背后的深意,增加了节目的深度。

二、《中国诗词大会》的意义与反思

在电视媒体竞争激烈的今天,《中国诗词大会》的出现让大众耳目一新,作为一档植根于传统文化,锐意创新的精品节目,它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对党媒提出的“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要求,同时又注重诗词格调,兼顾节目的可看性,在形式和技术上做出了一系列的创新和尝试,最终使节目得到了广泛的认可。节目本身的最大优势就在于兼顾了现代传媒与传统诗词文化的特点,并与文化节目有效地结合。现代传媒可以突破地域、时空关系,打破经济、文化等条件的限制,传播者与受众很容易连为一体,营造一种虚拟的在场性,而传统诗词文化的理解既需要切身的体悟,传递的价值观又具有文化的普遍性意义。

《中国诗词大会》通过现代传媒,跨越了传统的在场性文化交流,以电视节目的形式向不同阶层、不同职业的观众传播古典诗词文化,将常人束之高阁的古典诗词通过比赛的方式,释放其内在价值与精神倡导,让更多观众了解到中国文化的魅力。与此同时,《中国诗词大会》抓住了诗词文化与百姓兴趣的契合点,让每個对诗词文化有兴趣的人,通过比赛的方式深化对诗词的认识;让文化水平较低的观众,先由节目的竞技性产生注意,再培养对传统诗词文化的兴趣。唐诗、宋词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影响最为广泛的精华,中国百姓即使不懂诗词的思想内涵,也能吟出李白、杜甫等人的诗句,这是根植于中国人心中的文化基因。节目正是抓住了这一点,让诗词文化以最接地气的方式进入观者的情感中,将原本晦涩拗口的诗词理论通俗化,深入浅出,为更多人提供了解传统文化的途径。

据统计,《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首重播吸引4.87亿观众收看;10期节目35中心城市平均收视率为1.65%,总决赛收视率更是高达 2.39%。“中国诗词”“主持人董卿”“才女武亦姝”等成为搜索关键词。从数据上看,节目受众的参与度高、社会效益丰厚,是一档成功的电视文化节目。节目播出后,在网络上与社会上产生了“诗词热”“诗词风”,传统诗词文化重新进入了百姓的视野,并成为焦点话题,对社会精神文明建设具有良好的导向性作用。《中国诗词大会》以原创类文化节目的创新性方式,获得了传统文化与现代传媒结合的成功,然而诗词文化传播的背后,依旧有一些问题值得思考:现代传媒技术是否对传播传统文化有普遍的利好?传统文化的内涵是否会在电视节目的竞技性与娱乐性中丢失或曲解?

在《中国诗词大会》后,《朗读者》《经典永流传》等节目相继播出,文化领域的传播不仅局限于诗词,更扩大了范围,由节目而产生了一定社会文化现象。尽管节目使得传统文化更加通俗化,而文化本身却在一定程度上成为节目的附属品,观众过多地将视线放在节目的比赛性上与参赛选手中,一些观众真正看重的是同参赛选手一同答题竞争的体验感,来自各行各业的参赛选手与诗词之间的种种故事,成为观众观看节目的新鲜之处。因此,节目播出后,一些观众将知人论世的习惯置于选手或节目上,“外卖小哥夺冠”“才女武亦姝”等成为关键词。

某种程度上,《中国诗词大会》是对节目内容的扩充,但在形式上依旧没有跳出传统的比赛竞技的范畴,倘若节目本身只是达到普及的目的,《中国诗词大会》可以说较好地完成了它的任务,但毕竟电视节目作为“消费性文化”,其性质决定了它难以真正承担起传承文化的使命,社会上的观众普遍对大众传媒的认知要高于对传统文化的认知,他们真正关注的是让人耳目一新的节目,而并非节目本身所承载的文化。拉斯韦尔的 “三功能说”强调大众传播具有环境监视功能、社会联系与协调功能和社会遗产传承功能,因而《中国诗词大会》是借助现代传媒传播传承传统文化的常识,也是中国文化市场发展过程中的创新模式。尽管它承载文化传承载体的地位值得商榷,但节目本身为大部分人了解传统文化提供了切口,亦是在倡导电视节目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结合的背景下的良好案例。

三、结语

《中国诗词大会》为原创类电视文化节目开辟了新的领域,成为我国综艺节目的标杆。节目的成功播出既是国家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背景下的成功尝试,也为电视节目形式上的创新提供了启示。传统文化通过电视传媒获得了新的诠释,从常人隐性的文化基因转化为显性的文化现象,为文化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如今,《中国诗词大会》仍在播出,观众对诗词的热度依旧不减,可见尽管电视文化类节目本身作为文化传承的载体容量值得考量,但它带来的社会影响是当代中国文化建设不可忽视的成果。因此,深入探究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质,并以更有效更创新的方式加以诠释,才能为当代文化的发展输入新鲜血液,在现代媒体与传统文化的交融中,提高传统文化在国际的文化自信与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袁姝月.央视文化类节目的创新与传承——以《中国诗词大会》和《经典咏流传》[J].今传媒,2019(9):108-109.

[2] 赵衎.《中国诗词大会》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J].科技传播,2019(16):150.

[3] 方佳辰,罗彬.传播学视阈下的原创文化类电视节目分析——以《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为例[J].今传媒,2017(4):90.

[4] 朱瑞.新媒介事件情境下自主创新节目的传播构建分析——以《中国诗词大会》为例[J].新闻研究导刊,2017(5):82.

作 者: 张文博,张扶摇,朱舒仪,均系江苏师范大学敬文书院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在读本科生。

编 辑: 曹晓花 E-mail:erbantou2008@163.com

作者:张文博 张扶摇 朱舒仪

第3篇:浅析高中语文诗词教学

摘要:诗歌是培养学生文学趣味和文学素养的最佳媒介之一。在高中语文诗词鉴赏教学的过程之中,教师要更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的主体创造性,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综合语感和文化素质。

关键词:高中 诗词鉴赏

古诗词积淀着优秀的传统民族文化。在语文诗词的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汲取古代文化的精华,涵养心灵。高中古诗词值得我们推敲的地方有很多,教师在进行古诗词的教学时,应该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这样才能使学生很好地领略古诗文的一些语言技巧,提高鉴赏诗词的水平。

一、在意境中体会诗词意象

意象往往是学生选择分析诗歌的重要角度。意象教学即是通过一定的手段,将作者所展现的情感以学生易于接受的方式展现出来,帮助学生辨明格律、品味诗词的语言美,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的多重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达到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

1.活跃思维,激发想象。意象是诗歌的灵魂所在,读诗词,赏诗词,抓住了意象,就抓住了诗歌的灵魂。例如,在《春江花月夜》的学习中,学生通过阅读将作者描述的景致拓印在脑海:春江、江流、江天、江畔、江水、江潭、江树……这纷繁的形与景构成了一幅色美情浓、斑斓迷离的春江夜月图。作者用词精准、凝练,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品味、比较诗词的语言在听觉、视觉方面的美感,让学生沉浸在诗作中,激发他们的求索热望和乐学情绪。

2.在情境中感受意象。古语“一叶落而知秋”说的便是梧桐叶落。以梧桐写悲秋是古典诗歌常用的手法。例如,温庭筠的《更漏子》中“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明朝夏完淳的《卜算子·断肠》中的“秋色到空闺,夜扫梧桐叶”。中国古典诗歌中的“雨打芭蕉”也像“梧桐夜雨”一样,令人愁肠百结,其苦之深、其愁之重可见一斑,无不营造出深入肺腑的感伤和无奈意境。

3.借助意象教学品味诗词意境,感悟审美情怀。例如,在讲柳永的《雨霖铃》时,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把握特定意象的内涵来理解作者的情感。“杨柳”“残月”“酒”“长亭”等意象烘托出了作者浓重的离别情:此一去,天涯相隔,前路迷茫,愁云惨淡,如此“相思”啊!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了美的熏陶,审美情怀自然而然生发出来。

二、通过诵读体会诗词的言辞之美

“诵”即指朗诵或吟诵,是审美主体感知古典诗词的最主要途径。通过朗读,学生可体会诗歌所蕴涵的超越时空的喜、怒、哀、乐,在感情上与诗人产生共鸣。这样既有助于学生强化语感,又可以帮助学生记忆,让学生终身受用。

1.掌握古诗朗读节奏,读起来才能琅琅上口,音韵优美。例如,“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体会诗词的感情色彩,体味诗歌的意境美、语言美,学生才能够理解寓藏在诗句中的思想感情。

2.配乐齐读,体会情感,激发学生对朗读的兴趣。学生通过有感情地朗读全诗可以体会诗人的情感变化。例如,在教读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时,配上《春江花月夜》的乐曲;在朗读王维的《山居秋暝》时,配上一曲古韵十足的《高山流水》。学生通过品读诗词可以体会诗人的情感变化,去认识社会、感悟人生、塑造自己。

三、利用信息技术优化诗词教学过程,切实提高教学效率

具有演示方式生动形象、包含信息丰富等明显优势,可以为诗词鉴赏教学提供有效的帮助。学生对于诗词的学习感觉枯燥乏味,学习效率十分低下。而在语文课程中,古代诗词却是重要的学习内容,所以,教师要恰当、适量、有效地运用多媒体技术,使抽象内容形象化、具体化,让古诗词重放异彩。

1.在诗歌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有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例如,在讲《归去来兮辞》《归园田居》时,教师首先可以指导学生利用网络搜索再现古诗意境和内容的图片以及文字说明,并让学生介绍自己收集的信息和来源。在这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学生懂得搜集处理信息的方法和技巧,借助具体可感的画面去领会文字的内涵,真切地感悟到诗词意境的高妙。

2.实现创作者与欣赏者的情感交流,拓展训练学生丰富的形象思维能力。诗词鉴赏需要具有极大的想象空间,教师要在教学古诗时引导学生充分发挥想象,把诗的言外之意叙述出来,引发学生产生联想和想象,理解内容的深层意蕴。

3.调动记忆内存,创设教学情境。例如,教授《金缕衣》中“劝君须惜少年时,劝君莫惜金缕衣,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时,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的图像处理技术、视听技术等化理性为感性、化静止为形象,让学生感受到光阴如剑,懂得珍惜时光。

四、把握诗歌的语言风格

鉴赏诗词的语言可通过整体性语言风格比较来进行。“一篇作品只读一两遍,未必理解得透,必须多揣摩。”这句话点出了咀嚼、推敲的重要性。因此,要想在诗歌教学中培养高中学生的语言能力,教师就要强化诗词教学,强化诗词教学中的语言欣赏。

1.揣摩咀嚼,品味作品语言。例如,《蜀相》中“出师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泪满襟”抒发的是杜甫的痛惜之心与壮志未酬之愤,通过揣摩咀嚼语言,我们可以准确表达作者当时的生活环境、遭遇以及当时的社会现实等。

2.语言是诗歌的载体,分析语言是进行文学鉴赏的重要环节。诗歌的艺术归根结底就是语言的艺术,要想深入到诗人的内心,必须细心品味诗歌中的语句。例如,李煜的《虞美人》用语平淡,但感人至深。因此,我们只有在语言文字上多下些工夫,才能够深入体察诗人的良苦用心。

语文教师要不断探索,寻找更有效的教学方法,让诗歌更容易走进学生的生活,教师要引导学生善于积累,寻找规律,掌握技巧,有效提高诗歌鉴赏水平。

参考文献:

[1]段正良,李绮.在古诗词教学中引导学生完成健全的人生设计[J].管理与教学,2008(27).

[2]何晓燕.诵读·阐释·感悟·深化——高中古典诗词鉴赏教学策略研究[J].新课程·教师,2011(1).

作者:李笑

第4篇:现代旧体诗词之得失

在我国诗歌发展史上,新文化运动是一个新变的分水岭,此前为传统的古典诗歌范畴,之后则是新诗占主导地位的新文学时期。新文化运动后,虽然新诗占据了诗坛的主导地位,但仍有不少人依然坚持旧体诗词的写作,不少新文学宿将亦写有大量的旧体诗词,如鲁迅、郁达夫、闻一多、俞平伯、聂绀弩等。近百年来,新旧诗并行不悖地在各自的道路上前行。

然而,如今无论是新诗还是旧体诗——尤其是在网络写作兴起之后,又各自都陷入了某种困境之中,有的或许在尝试新的表现途径,有的则完全失去了诗味。兼之近来因诗歌问题所引发的一些较为“热闹”的新闻或网络事件:如方方与柳忠秧官司事件、周啸天获“鲁奖”事件、刘信达“颂歌”事件等等(柳忠秧、周啸天、刘信达三人诗作多以旧体诗词的形式书写),作为新闻可能颇为“热闹”,但益加暴露出当今旧体诗词的不少问题。或许由于现今圈子的问题——对于旧体诗,在新文化运动之前主要是“言文”分离,如今很大程度上则是学界与文学界的相对陌生——这些新闻或事件所反映的旧体诗现状、所暴露的问题,尚未引起学界的足够重视。

在时下提倡古典诗词现代化的进程中,国家层面大力提倡传统文化,尤其是 “中华诗词大会”节目在今年春节期间央视热播后,在社会上反响极大,瞬间又似乎回到了诗词的国度,人人都可以随口吟咏一两首古典诗词。当然,背诵诗词与创作诗词之间还是有一定的距离,但全民开始关注古典诗词,这已是一大进步。事实上,社会上一直有不少人选择旧体诗词作为一种表达方式,尤其是近些年来逐渐成为热潮,这是值得令人欣慰的,不过这并非意味着旧体诗词的全面“繁荣”;有时由于某些流弊反而是对旧体诗词的消解、解构,甚至影响或误导读者对旧体诗的接受和判断。是以亟须在学理上对一些不良的现象进行检讨,并适当地进行相关知识和学理的引导,厘清误区或尘霾,以便更好地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以迎接一个新的“诗界革命”的到来。

自1915年新文化运动逐渐盛行后,各种新诗诗社、社团、流派日益壮大,新诗也逐渐摆脱了一些早期的稚嫩和不足,尤其是1924年之后,形成了代表新詩特色的三大诗派:“自由诗派,格律诗派,象征诗派”【1】,取得了较大的成绩。然而,新诗并未因此而完全取代旧体诗词,旧体诗词亦以其传统自足的优越性在发展着。当时也存在不少旧体诗词群体、诗社词社活动及社会名流大家等,如柳亚子为首的南社诗人群,“宋诗派”诗人陈三立、沈曾植、陈衍等,此外如樊增祥、易顺鼎、康有为、梁启超等人,而且还有不少专门的旧体诗词刊物,如《采风录》(附载于《国闻周报》)《民族诗坛》《国风》等等。是以当时有人认为:“中国的旧诗并没有破产,我们依然要去研究。”【2】

此外,甚至新文化运动旗手陈独秀、李大钊及不少新文学家都逐渐回归到旧体诗词的写作当中,如鲁迅、郁达夫、朱自清、闻一多、郭沫若、林语堂、叶圣陶、老舍、田汉、聂绀弩、丰子恺、沈从文、钱钟书、冯至、胡风、何其芳、施蛰存、臧克家等,另俞平伯、茅盾、何其芳等人在晚年时都有旧体诗集出版。尤其是作为新诗“格律诗派”的代表人物闻一多,1925年时写到:“六载观摩傍九夷,吟成鴃舌总猜疑。唐贤读破三千纸,勒马回缰作旧诗。”【3】如此众多新文学主要人物“勒马回缰”地转向旧体诗词写作,其主要缘由或许正如闻一多此诗中所指出的,新诗过于受西方的影响,犹如失去了根的浮萍,故有些新诗作者就转向从民族传统韵文中去寻找根源。兼之各种主客观的因素,旧体诗词体现出了强韧的生命力,鲁迅曾指出,“诗歌虽有眼看的和嘴唱的两种,也究以后一种为好,可惜中国的新诗大概是前一种。没有节调,没有韵,它唱不来;唱不来,就记不住;记不住,就不能在人们的脑子里将旧诗挤出,占了它的地位。”【4】

近百年来,新诗固然一直在长足地发展,而旧体诗词亦从未消亡,在诗歌中一直如两驾马车并行不悖地行驶在各自的前行途中,时有交错,甚而有的诗人一身两栖,新旧兼工。毛泽东主席曾对臧克家言:“旧体诗词源远流长,不仅像我这样的老年人喜欢,而且像你这样的中年人也喜欢。我冒叫一声,旧体诗词要发展,要改革,一万年也打不倒。因为这种东西,最能反映中国人民的特性和风尚,可以兴观群怨嘛,怨而不伤,温柔敦厚嘛。”【5】

自新文化运动之后的旧体诗词作者,有学者曾分为三大谱系:一是两栖作家,二是学者诗群,三是政治人物。具体而言,则现当代作家中“不会少于被写入文学史的重要作家的三分之一”的作家“既从事新文学创作或新文学理论建设,也保持了写作旧体诗词的兴趣,并且数量可观,品味地道”,此外,还有“一个相当庞大的学者诗人群体”及“政治人物(国民党政要和民主革命家也有一个可观的诗人系列)”【6】等。其后,又有学者将新文化运动之后的旧体诗人群细分为九大类【7】,李遇春在此基础上又扩充为十类【8】。

改革开放后,旧体诗词的创作群体更为勃兴,尤其是网络文学兴盛后,又主要由三大创作群体渐成并峙之势,分别为“台阁体诗人(按:即俗称老干体)、网络诗人和校园诗人”【9】。此外,还有大量的群众性诗词社团及个人自由写作者,旧体诗词呈现出勃兴繁荣之象。即以中华诗词学会而言,在2007年二十周年大会时,一负责人发言称:

中华诗词学会有成员14000多名,加上省、市、县诗词学会的成员和众多诗社的成员,全国经常参加诗词活动的人在百万以上。全国共有公开或内部发行的诗词报刊600多种,每年刊出几十万首诗词新作。中华诗词学会主办的《中华诗词》杂志,发行量达25000多份,远销海内外,是目前国内发行量最高的诗歌刊物。令我们格外惊喜的是,不仅在华夏大地,在世界各大洲,凡是华人聚居的地方,都有蓬勃的诗词活动。海外赤子们组织诗社,互相唱和,并经常与国内诗友联络沟通,包括与中华诗词学会进行联系。可以说,诗词已成为联结炎黄子孙的一种精神纽带。【10】

这还仅以07年时的中华诗词学会的情况而言,又经过十来年,恐怕中华诗词学会又有一番大的发展,更何况还有难以统计的旧体诗词的个体爱好者、蓬勃发展的网络作者及雨后春笋般的校园诗社团体等等,旧体诗词在日新月异地发展繁荣之中。是以有学者声称,即便如今的旧体诗词“哪怕99.99%的作品写得很一般,甚至稚拙,总还有0.01%的佳作”【11】。

然而,旧体诗词的创作似乎一片繁荣,但在研究界却数十年来遭受着冷遇——古典文学研究者大多认为这是属于现当代文学研究领域而少有触及;现当代文学研究者则又多半将之视为新文学的对立面,又或者视为不见而不谈及,亦不将它纳入现当代文学研究的视阈之内。由此,现代旧体诗词似乎成了透明的隐形存在,被人们有意识地忽略和搁置了。故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就不断有学者呼吁要将旧体诗词抬入现代文学史的殿堂,但阻力也是显而易见的。

两派的意见和争论主要分为三个阶段:一是八十年代初,姚雪垠给茅盾写了一封长信,后发表为《中国现代文学史的另一种编写方法》,提出要将旧体诗放在“大文学史”中来进行研究【12】;这引起了一场讨论,但遭到了现当代文学史专家唐弢【13】、王瑶等人的反对。第二个阶段为九十年代中期,在“重写二十世纪文学史”的大背景下,主要由李怡、吴晓东发文继续提倡将新、旧诗放入文学史中一并考察研究【14】,而王富仁随即表示否定:“作为个人的研究活动,把它(旧诗词)作为研究对象本无不可,但我不同意写入中国现代文学史,不同意给它们与现代白话文学同等的文学地位。”【15】这一讨论一直延续到21世纪,随着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探讨现当代旧体诗词的问题,在2001年时,黄修己再次提出“现代旧体诗词应入文学史”【16】之说,后一再撰文重申此说【17】。2005年,又有学者从旧体诗词的合法性和现代性角度以论证旧体诗词应当入史的问题【18】。而2007年《文学评论》第5期发表王澤龙《关于现代旧体诗词的入史问题》、杨景龙《试论古典诗歌对20世纪新诗的负面影响》二文成为导火索,将论争升级到第三阶段。这一阶段双方的论争和交锋更为激烈,加入论争中的研究者也较前更多,持续的时间亦更长,直到现今仍在持续地探讨之中【19】。

在这些为旧体诗词“正名”及“争位”的学者中,有的是对20世纪旧体诗词研究领域浸淫多年的专家,如刘梦芙、马大勇、陈友康等;也有不少现当代文学研究专家亦响应旧体诗词入史说,如刘纳、钱理群、蓝棣之、黄修己、朱德发、吴晓东以及日本学者木山英雄等【20】;有的是现今旧体诗词的主要创作群体,如中华诗词学会的会员与中华诗词研究院的学者和诗人;有的则是关注旧体诗词的青年学者,如赵松元、徐晋如、李仲凡、江腊生等;亦有一些古典文学研究者逐渐“加盟”其中,如钟振振、张海鸥、王兆鹏等;还有一些以此撰写学位论文的研究生【21】。此外,已有不少以实际行动以构建20世纪旧体诗词史者,如马大勇、陈友康、李遇春等不少学者,或提出设想,或加以论证,或示以史论著作,或编选诗词选本【22】。甚至还孵化了一些国家课题或省部级课题,如陈友康“20世纪旧体诗词研究”、刘梦芙“近百年名家旧体诗词及其流变研究”(2005年)、杨景龙“中国古典诗学与20世纪新诗”(2009年)、马大勇“百年词史研究”(2010年)、李遇春“民国旧体诗词编年史稿”(2013)等国家课题,及李遇春教育部课题“中国现当代旧体诗词研究”(2009)。可见在旧体诗词研究领域亦逐渐呈现一片兴盛景象。此外,有学者开始在做总结研究,如马大勇《20世纪旧体诗词研究的回望与前瞻》、江腊生《20世纪旧体诗词研究的回顾与前瞻》二文分别从不同角度予以总结过去、展望未来。

在如今古典诗词现代化的进程中,旧体诗词在创作、研究上能有如此繁荣的局面固然可喜;但由于行业、学科益细,研究者精力有限且各有专攻领域,难以兼顾研究与创作,是以写作与研究难免存在一些错位或不对称之处。是以这种繁荣的背后(尤其是在创作方面),是否有凑热闹、赶场子、跟风气的虚浮存在?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至于能否入史的话题,固然牵涉到话语权的问题,但持肯定意见者或许也该心平气和地考虑下反对方的一些意见,如王富仁认为将旧体诗词“作为个人的研究活动,把它作为研究对象本无不可”【23】;有人则提出旧体诗词入史后的路到底能有多长的疑问【24】;亦有人指出的“经典性”及时间沉淀等问题【25】。若再结合当今的诗词创作的实际情况来看,旧体诗词在数量上固然庞大,但质量却是良莠不齐,且有不少误区和负面因素。而无论是什么性质的文学史,它的叙述主体都以经典为主,故旧体诗词也确实需要一个沉淀的过程,一个去芜存菁、吹沙得金的经典化过程。且既然是要入史,那么哪些人的能入,哪些人的不能入,由谁来决定入否等问题,也需要一个选择与淘汰的时间和过程。是以历史问题还得要由历史去解决,由历史去证明它的价值和地位,无论是新诗还是旧体诗词。

从目前诗坛的创作情况及发展趋势来看,无论是新诗还是旧体诗,已由精英文学日趋大众化,兼之现代网络、媒体作为手段的介入,诗坛更显兴盛繁荣,这固然可喜,但“热闹”总让人觉得有些虚浮,一是真正有分量的精品太少,二则往往引起轰动的诗歌事件多以负面的吐槽居多。如新诗中的“梨花体”“羊羔体”“秋裤体”“废话诗”“口水诗”“口淫诗”“口臭诗”【26】等;旧体诗词中的老干体、网络诗词、实验体等。此外,近来的周啸天获鲁迅文学奖事件、方方揭柳忠秧跑鲁奖官司事件、刘信达颂歌事件等等,这些事件在舆论上曾闹得沸沸扬扬,让一度边缘化或几乎淡出普通人日常生活外的文学又成为众人的谈资,令人唏嘘不已,有不少学者已对这些现象提出了批评意见【27】。这些意见有的未必中听,也颇有争议,但各类事件背后也折射出了新旧诗或多或少地都陷入某种误区、歧途,已处于发展的临界点。同时,亦有学者从学理角度分析之后,欲为一些网络诗词正名,并提出一些矫正性意见【28】。

当然,我们并不否认在现今诗坛的主体风气仍是建设性的,大量的诗人亦是本着维护诗歌的尊严而写作的,坚持旧体诗词的写作更为不易。虽然这一群体日益庞大,且为旧体诗词正名的呼声也日益高涨,但如今的文学史叙述终究仍是在新文学为主的话语体系进行,我们对旧体诗词的评价不可能回到新文化运动之前的标准去考量,多半还以新诗的现代性标准去衡量,故难免显得相形见绌而在夹缝中前行。而随着网络、传媒等手段的介入,随时随便所暴露出来某一负面的关于诗歌的事件,迎来的不是同情,更多是失望和吐槽。

梁启超曾说,如果因“风气所趋,不管甚么人都学诌几句”,那么则易“把诗的品格弄低了”【29】,在他看来:

原来文学是一种专门之业,应该是少数天才俊拔而且性情和文学相近的人,屏弃百事,专去研究他,做成些优美创新的作品,供多数人赏玩,那多数人只要去赏玩他,涵养自己的高尚性灵便够了,不必人人都作。这才是社会上人才经济主义。【30】

梁氏固然是出于文学文化“精英主义”思维,不过即便是在日益大众化的趋势下仍有一定的借镜意义,在这话中他至少指明了文学的“优美”特性,并认为它有陶冶人的性灵的社会功能,文学是使人趋于高尚而非低俗。此外,他还曾抱着希望乐观地认为,自从科举废除之后,“做诗不能换饭吃,从今以后,若有喜欢做诗的人,一定是为文学而研究文学,根柢已经是纯洁高尚的了”,是以再加上新思潮、新内容之类,以专门描写“自然之美和社会实相”,就可以迎来“中国诗界大革命”【31】。

然而,如今做诗虽不能换饭吃,在庞大的诗人队伍中或许大多数是出于喜欢而做诗,但其中亦不乏鱼目混珠的追名逐利之徒,并非纯粹的“为文学而研究文学”,而是或求名或渔利或名利双收,甚至纯为调侃、发泄。近来频频曝出一些吸人眼球的事件,即便是负面的,而其名声已“鹊起”,以致粗制滥造,低俗不堪,诗的品格也由之弄低,这或许也是大多数学人不评骘、不研究的一个主要的缘由。且国人写史作论,向来认为死者似可盖棺定论而活人则尚难定断,因为活人犹在活动当中,或有新变之可能,不良者或纠其旧病,而佳作者亦可能堕于恶俗,故又不便置论。

在新文化运动之初,对于新旧诗的流弊,梁启超曾提出过一定的批评意见,并对如何做诗的问题,从诗歌的用字用韵到用典用体等方面都有着一番妙解:

第一,押险韵、用僻字,是要绝对排斥的。第二,用古典作替代语,变成“点鬼簿”,是要绝对排斥的。第三,美人芳草,讬兴深微,原是一种象征的作用,做得好的自应推尚,但是一般诗家陈陈相袭,变成极无聊的谜语,也是要相对排斥的。第四,律诗有篇幅的限制,有声病的限制,束缚太严,不便于自由发摅性灵,也是该相对排斥。然则将来新诗的体裁该怎么样呢?第一,四言、五言、七言、长短句,随意选择。第二,骚体、赋体、词体、曲体,都拿来入诗,在长篇里头,只要调和得好,各体并用也不妨。第三,选词以最通行的为主,俚语俚句,不妨杂用,只要能调和。第四,文言体或纯白话体,只要词句显豁简练,音节谐适,都是好的。第五,用韵不必拘拘于《佩文》、《诗韵》,且唐韵、古音,都不必多管,惟以现在的口音谐协为主,但韵却不能没有,没有只好不算诗。白话体自然可用,但有两个条件应该注意,第一,凡字而及句法有用普通文言可以达意者,不必定换俚字俗语,若有意如此,便与旧派之好换僻字自命典雅者同属一种习气,徒令文字冗长惹厌。第二,语助辞愈少用愈好,多用必致伤气,便像文言诗满纸“之乎者也”,还成个什么诗呢?若承认这两个条件,那么新诗和普通文言诗,竟没有很显明的界线。【32】

梁氏的意見,对于今时的诗歌现况亦有一定的针砭作用及借鉴意义。如其第三点所言“香草美人”之喻,现今诗歌用以象征寓意的意象更为丰富,这是好的现象,但有些诗歌中或许仅是表现某一时刻作者所见到的物象,若强为解人,甚至非得要往高深处解,虽说“一千个读者一千个汉姆莱特”,则多少显得刻意、过度。

稍举一例以说明,三年前的一个热门的事件,即周啸天以《将进茶——周啸天诗词选》获鲁迅文学奖事件,对于这件事的是是非非各有说辞,肯定周啸天的旧体诗词并为之辩解者大有人在【33】,而持批评意见者亦不乏人【34】;周啸天本人的说法是“我清楚我为什么获奖,那些评委是冲着我写得好的诗,吐槽的人是冲着我写得一般的诗,这两个事情都对,但不搭界,那些心理阴暗的人我瞧不起”【35】。事实是否如此呢?肯定者自然是看到他写得好的诗,否定者或许不免有些吐槽谩骂之语【36】,但多数人并非心理阴暗地去完全是针对其写得一般的诗。且以其《洗脚歌》一诗来看:

昔时高祖在高阳,乱骂竖儒倨胡床。劳工近世闹翻身,天下久无洗脚房。开放之年毛公逝,香风一夕吹十里。银盆滑如涧底石,兰汤浑似沧浪水。健身中心即金屋,中有玉女濯吾足。大腕签单既得趣,小姐收入颇不俗。别有蜀清驻玉趾,转教少年为趋侍。游刃削足技艺高,捏拿恭谨如孝子。君不闻钱之言泉贵流通,洗与为洗视分工。沧桑更换若走马,三十河西复河东。尔今俯首休气馁,侬今跷脚聊臭美。来生万一作河东,安知我不为卿洗?【37】

誉之者引经据典地对此诗评价甚高,然批评者亦并未完全否定,如侯体健认为周诗的优点之一是“题材广泛,切入当下”,此诗是日常生活化题材中的代表作【38】;然另一批评者则认为其立意平庸,并且认为诗作者“用生死轮回、因果报应来加以劝诫,思想水平停留在《增广贤文》时代”【39】。又如《陇西行》一诗“乘兴南来欲问边,河西丝路傍祁连。数峰犹带千秋雪,一壁残存万里鸢。大漠孤烟临属国,边陲筚路吊张骞。今宵唱彻凉州曲,杯捧夜光挥月圆。”【40】陈未鹏则给予了肯定的评价:“作者较好的诗歌,往往肖极唐宋人”,并说此诗“让人想起王维《使至塞上》”【41】;然侯体健则指出“丝路”一词为生造,“万里鸢”则是明显地凑韵【42】。由此可见,批评者并非一如周啸天本人所言,大多数意见多半还是据实立论。

且《洗脚歌》一诗的问题,从思想性来看此诗非仅如陈文所言,诗作者可能立意在“暴露”社会一些不良现象,但其趣味在前半截滑向了享乐快意之中,后半截则又显得如冬烘先生般的劝诫,内心想法在游离闪烁,不知其旨趣所在。又以诗韵来看,两句一换韵,但其中平水韵与现代汉语韵杂用,没有统一章法,且为凑韵,突用“小姐收入颇不俗”、“洗与为洗视分工”等句,则使得本来有点微弱批判意味的思想消失殆尽。而《陇西行》一诗,其问题亦非仅限于侯文所言。其“乘兴”句,乃套用扩充王维“单车欲问边”而成;颔联“数峰”两句,乃是摹仿杜甫“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句式,并套用杜诗现成语词;“大漠”句,又是“拿来”王维“大漠孤烟直”、“属国过居延”两句杂糅而成,且“属国”在王维时代可言,在今时则不知所谓,称谓不当;“边陲”句中“筚路”一词,指代不明确,如果说是悼念张骞对西域开拓的筚路蓝缕之功尚可通,但诗句似乎在说边陲一路上在悼念张骞之意,则“筚路”有误;尾联则是化用王翰《凉州词》诗意,然夜光杯本是固定物名,却被生拆,且“挥月圆”则不知何意,或许寄遇了作者某种感慨或情绪。故此诗让人想起的不仅是王维《使至塞上》一诗,更是生吞活剥众名家而来,惜乎尚未达到江西诗派“点铁成金”的地步。是以于诗作者而言,可能需要胸襟宽阔些,以聆听不同的声音;而在研究者或评论家方面,对于今人作品更需保持清醒的态度、独立的精神、客观的评价,如是方可真正意义上促进诗学的进步,诗歌的繁荣。

反思現今诗坛的一些困境、弊端及不良现状,仍有几处需要注意:一、(语言上)通俗≠庸俗、粗俗;二、(语词上)个性≠随意、随性;三、(结构上)自由≠散漫、散乱;四、(风格上)风韵≠风流、下流;五、(主题上)鼓吹休明≠溜须拍马、逢迎谄媚;六、(趋势上)大众化≠全民化、去精英化。

如今新诗、旧体诗词的现状在某种程度上都陷入了低迷甚至误区。如新诗中的口水诗、口臭诗、口淫诗等,如赵丽华的“梨花体”诗:

一只蚂蚁/另一只蚂蚁/可能还有很多蚂蚁——《我终于在树下看见了》

赵又霖和刘子源/一个是我侄子/七岁半/一个是我外甥/五岁/现在他们两个出去玩了——《我爱你的寂寞如同你爱我的孤独》

我坚决不能容忍/那些/在公共场所/的卫生间/大便后/不冲刷/便池/的人——《傻瓜灯——我坚决不能容忍》

前二诗或许是摹仿鲁迅散文诗《秋夜》“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窗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43】,算来还有些渊源,第三首本是一句日常话语,但正如其所写内容一样,有些无聊而口水化。这犹如于坚所言:“很多人都以为口语是猎取诗歌声名的终南捷径,把随便什么口水话分行排列,以为那就是诗,这又走到了另一个极端。”【44】

又如一些70后诗人所写“口淫诗”:

一位二十多岁的女子/剥出一根冰棍/使劲吸吮/伴着伸缩自如的动作/她的唇边发出/不可思议的/有节奏的声响/并有白色的奶液/溢出嘴角/不少男人/驻足旁观/垂涎欲滴——南人《吃冰棍的女子》

在这些所谓的诗中,多以下半身入题,心态上透着一种邪淫的趣味,更是不堪入目。对于这类“诗作”,正如台湾诗人洛夫所指出的:“主张所谓‘身体性’并没有错,古今中外以性为题材的诗并不罕见,但基本上它首先必须是诗的,来自审美经验的,而不是那种被人偷窥的像春宫画片的东西。”【45】这类诗作在旧体诗词中亦不乏见,如作为实验派干将的李子,某些诗作亦滑入了低俗、下流趣味的境地。如果说以现代人的视角,充分地运用现代词汇,描写现代事物,展现现代人的感情,以李子为代表的实验派网络诗人相比于“老干体”而言,是做出了一定的成绩。但他们有的人过于先锋、走得太远,有的诗作不仅是形式上试图与新诗相衔接,而且内容已陷入油滑之中,与古典诗词的诗性美学相去甚远,倒与新诗中“口淫诗”相类,这反倒还不如“老干体”宣扬一些社会正气有补于世道人心。尤其是《避孕套》诗,即以诗题而言,古人作诗都有禁语之说,如刘禹锡重阳节惧用“糕”、“饧”、苏轼不用“蛆”字之类,是以诗之所以有别于生活用语,在于本质上是倾向于审美的。避孕套,虽现代人生活习见,但赋之以诗,已显另类,且诗语又颇谐谑、调侃而讥讽,令人不忍卒读。

在现今提倡古典诗词现代化的进程中,唱响主旋律自是难免,但仍要分清楚鼓吹休明与溜须拍马的区别。其中最典型的是“刘信达颂歌事件”,如《国母彭丽媛赞》一诗:“国母彭丽媛,美轮复美奂。平素喜低调,公益始代言。为图外交计,偶尔露芳颜。黑黑米歇尔,百变亦黯然。”【46】且不论此诗在用韵、平仄上基本常识存在问题,连现代汉语的词义都有不甚了解之处,“美轮美奂”一词是用来“形容房屋的高大和众多”,以此来形容彭丽媛女士,显得牛头不对马嘴。又如《习主席赞》一诗:“秦皇汉武/没有的文釆/你有/唐宗宋祖/欠缺的风骚/你有....../你轻松弯起了/成吉思汗的弓/那大雕/应声而倒/在万民心目中/风流人物/舍君其谁”【47】,此诗完全是对毛泽东《沁园春·雪》“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48】数语生吞活剥、白话翻译而来,然而,此人未谙原词之意,却又生搬硬套,岂非一大笑话?

面对这些诗歌现状中的不良习气,再回头来看一百来年前梁启超对于诗歌的意见,不少见解更显弥足珍贵。

一、如在用韵问题上,梁启超认为:“用韵不必拘拘于《佩文》《诗韵》,且唐韵、古音,都不必多管,惟以现在的口音谐协为主”【49】,这意见是极为可取的。现今旧体诗词可以用古韵,可以用平水韵、或后来的《佩文韵府》、《诗韵》之类,也可以用普通话韵或合适的方言韵,但一首诗词之中用韵必须按照一定的标准统一。以方便而言,固然是以现行普通话的读音为韵较为便捷,但这需要国家层面在普查后,组织相关专家以制定新韵。从历代韵书发展来看,各朝代都有与其相应韵书,如隋《切韵》、唐《唐韵》、宋《广韵》、《集韵》、《平水韵》、元《中原音韵》、明《洪武正韵》、清《佩文韵府》,至民国,有教育部国语推行委员会编的《中华新韵》,建国初亦由中国大辞典编纂处编有《增注中华新韵》,其中有的是私人著述,有的是国家组织修纂,但基本上可视为一代的韵书标准。如今语音、词汇又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虽然中华诗词学会亦曾根据现行普通话编过一本《中华新韵简表》的小册子,但一则流传不广,二则问题颇多以致难以施行。是以建议由国家相关部门,组织语言学专家广泛调查后,对比新旧韵之不同,制定新韵,但同时不可废止旧韵,以便诗词作者随其爱好选择用韵。

二、加强对诗词基本知识的教育和学习。习近平总书记14年视察北师大时,曾说:“我很不赞成把古代经典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去中国化’是很悲哀的。应该把这些经典嵌在学生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50】可见国家领导人已深刻地意识到现今教育存在着割裂传统的现象,是以旧体诗词写作者尤须注重古典文学、文化基本素养的学习。正如有人指出“老干体”诗作不少不太注重用韵、平仄等问题,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有些作者在这方面知识的残缺。此外,黄遵宪曾言:“自群经、三史,逮于周、秦诸子之书,许、郑诸家之注,凡事名物名,切于今者 ,皆采取而假借之”【51】,是以从事旧体诗词创作,需要更为广泛的传统文化知识,今人写旧体诗词固然需要尽量地用现代用语更为实相地表现现代事物、情感之类,但旧体诗词还是需要注意“古雅”的一面,是以创作者需要有深厚文化素养才能更好地将今古事物进行转换,而读者亦须有较好地学养才能理解诗词中的所指。

三、沉潜做事,忌哗众取宠、浮躁求名。梁启超曾言作诗要有纯粹高尚的根柢,为文学而研究文学,而且专门从描写“自然之美和社会实相”入手,显得颇为苦口婆心。今时作者难免为世俗所左右,且竞名之心日盛,因为名利往往攸关,若其根柢已自不纯,恐怕难出精品。是以作者首先要能一定程度上抵制住外界喧哗骚动的诱惑,并自觉抵制一些不良之风,无论是沉潜于个人的小圈子,还是心怀天下时事,要用诗词的美去展现自然、社会、人生的实相。

四、充分运用现代传媒手段,发挥好它的正面价值。古人在交通、通讯等方面跟现代是无法比的,他们之间诗艺的交流切磋,诗人与读者间的互动,很难短时间内共时发生;而我们如今可以便捷地用网络传媒手段,如微博、微信、论坛、刊物、征文活动、个人空间等方式,可广泛地表达自己、与人交流,迅速地实现作者和读者的互动。如果能有效地发挥它们的正面价值,那么对于提高诗词的整体水准还是有所裨益的。

五、打破圈子间的壁垒,建立良性评价体制。现今的作者不仅是面对读者的问题,还存在着一个面向对象——研究者,由于学科、职业的细化,作者与研究者各自的圈子相对固定,是以需要打破这层壁垒,实现不同圈子间的交流。作者应虚心听取各自不同的声音,而研究者也不能由于各种原因只知一味吹捧,而忽视专业领域或艺术本身的评价标准,以致喪失作为批评者的一面。另外,在评价上,需要有专家意见,但又不能唯权威是听,需要建立良性的评价体制。

六、打破新旧二元对立思维,互相借鉴,实现诗歌的真繁荣、真发展。自新文学占据现代文学话语权后,新、旧诗长期在互相对立之中,隔膜日深,虽有过多次争论,但短时间在大范围内还是很难打破二元对立的困局,这又成了发展道路上的障碍。是以在如今大力提倡古典诗词现代化的潮流中,新诗作者及其论者应有一个开阔包容的心态,而旧体诗词方面也应不妄加排斥,互相借鉴,实现共同发展,实现诗歌真正的繁荣。

综上所论,旧体诗词经历了新文化运动的洗礼,却一直保持者它的生命力,在新旧二元对立的夹缝中前行,时至今日,旧体诗词更有复兴之象,也有不少学者力图恢复近百年来旧体诗词的创作概貌,并为之正名而争取相应的地位。然而,从当今一些旧体诗词的创作情况及相关的事件来看,这种表面上的繁荣也日益暴露出一些不良倾向和流弊,使人们对现今旧体诗词的接受造成了不少误区。在大力提倡古典诗词现代化的潮流中,应尽量反思流弊、借鉴古典诗词的优良传统,实现真正的繁荣,开创新的“诗界大革命”。

注释:

【1】朱自清:《诗集·导言》,《中国新文学大系·诗集》,第8页。

【2】蒋鉴璋:《今日中国的文坛几年来目睹的怪现象》,《晨报副刊》1925年4月10日。

【3】闻一多:《废旧诗六年矣复理铅椠纪以绝句》,《闻一多全集》(第一册),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89页。

【4】鲁迅:《致窦隐夫》《鲁迅全集》第13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49页。

【5】刘汉民:《毛泽东谈文说艺实录》,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1992年,第117页。

【6】陈友康:《二十世纪中国旧体诗词的合法性和现代性》,《中国社会科学》2005年第6期。

【7】参看刘梦芙:《20世纪诗词理当写入文学史——兼驳王泽龙先生》,《学术界》2009年第2期,第123-136页。按:九类分别为:①成名于晚清而民国间在世者,②由柳亚子为首的南社诗人群,③著名学者,④不在高校、学术机构从事教学、研究,但国学修养深厚的诗人词家,⑤新文化运动的旗手及新文学家,⑥革命家与政界名流,包括民主人士,⑦书画艺术家及自然科学家,⑧“文革”后崭露头角的诗人词家,还有一大群活跃于互联网诗坛的中青年高手,⑨台、港、澳同胞与海外华人中的诗家。

【8】参见李遇春:《中国现当代旧体诗词平议》,《创作与评论》2014年第20期,第5-14页。

【9】张一南:《当代旧体诗词三体并峙结构的初步形成》,《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1期,第172-178页。

【10】郑伯农:《继承创新和谐奋进——在中华诗词学会成立二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华诗词》2007年第7期,第7-10页。

【11】钟振振:《旧体诗词的现状与未来》,《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1期,第3-5页。

【12】姚雪垠:《中国现代文学史的另一种编写方法》,《新华文摘》1980年第5期,第177-179页。

【13】唐弢:《中国现代文学史的编写问题》,《返观与重构——文学史的研究与写作》

【14】 按:李怡《十五年来中国现代诗歌研究之断想》、吴晓东《建立多元化的文学史观》二文分别发表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5年第1期、1996年第1期。

【15】王富仁:《当前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中的若干问题》,《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6年第2期,第55-78页。

【16】黄修己:《现代旧体诗词应入文学史说》,《粤海风》2001年第3期,第57-59页。

【17】 黄修己:《旧体诗词与现代文学的啼笑因缘》,《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2年第2期,第91-99页。

【18】陈友康:《二十世纪中国旧体诗词的合法性和现代性》,《中国社会科学》2005年第6期,第143-153页。

【19】 按:马大勇率先发文反驳王泽龙之说,见《论现代旧体诗词不可不入史——与王泽龙先生商榷》一文(《文艺争鸣》2008年第1期);随即陈友康亦撰文支持,《周策纵的旧体诗论和诗作——并回应现代诗词的价值和入史问题》(《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第7期),刘梦芙《20世纪诗词理当写入文学史——兼驳王泽龙先生“旧体诗词不宜入史”论》(《学术界》2009年第2期)、胡峰、李雁《旧体诗词入史问题之我见——兼及现代中国文学史观的建构》(《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第3期)、李仲凡《新文学家旧体诗的文学史意义》(《社会科学家》2010年第1期)、王国钦《试论“诗词入史”及新旧诗的和谐发展——兼与唐弢、钱理群、王富仁、王泽龙、陈国恩教授商榷》(《中国韵文学刊》(2010年第3期)。持“不入史”论者,主要有吕家乡《新诗的酝酿、诞生和成就——兼论近人旧体诗不宜纳入现代诗歌史》(《齐鲁学刊》2008年第2期)、《再论近人旧体诗不宜纳入现代诗歌史——以聂绀弩的旧体诗为例》(《齐鲁学刊》2009年第5期)、陈国恩《时势变迁与现代人的古典诗词入史》(《博览群书》2009年第5期)、《再谈现代旧体诗词慎入现代文学史的问题:兼答王国钦先生》(《中国韵文学刊》2011年第2期)、张彬《现代旧体诗词入史可暂缓》(《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08.08第B01版)等。

【20】按:如刘纳《旧形式的诱惑:郭沫若抗战时期的旧体诗》(《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1年第3期),吴晓东《建立多元化的文学史观》(《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6年第1期),钱理群《现代新诗与现代旧体诗词——一个有待开拓的领域》(《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1998年第5期)、《论现代新诗与现代旧体诗的关系》(《诗探索》1999年第2期),陆耀东、刘纳、蓝棣之、钱理群、温儒敏、郑敏、龙泉明《传统与现代:中国新文学研究的回顾与反思(笔谈)》(《文艺研究》1999年第1期),朱德发《齐鲁文化与现代中国文学关系的沉思》(《文学评论》2005年第1期)等文章,又钱理群《20世纪诗词:待开发的研究领域》(《返观与重构:文学史的研究与写作》一书,2000),木山英雄《文学复古与文学革命——木山英雄中国现代文学思想论集》“编译后记”(赵振华译,2004)等著作。

【21】按:如王红英《夏承焘词作综论:兼谈现代旧体诗词入史问题》(温州大学2011年硕士学位论文),姜洪欧《新诗遮蔽下的现代旧体诗词:兼论抗战时期旧体诗词的复兴》(广西民族大学2011年硕士学位论文),李仲凡《古典诗艺在当代的新声:新文学作家建国后旧体诗写作研究》(兰州大学2009年博士学位论文)。

【22】按:马大勇《“20世纪诗词史”之构想》(《文学评论》2007年第5期),姚奠中、牛贵琥《“旧体诗词的百年命运及其未来”专题研讨——有韵为诗,格律难废》(《中山大学学报》2007年第1期,张海鸥《旧体诗词的韵与命》(《中山大学学报》2007年第1期);王林书《当代旧体诗研究》、施议对《今词达变》、刘士林、胡迎建《民国旧体诗史稿》、吴海发《20世纪中国诗词史稿》、李遇春《中国当代旧体诗词论稿》等著作;亦有不少20世纪以来旧体诗词选本,如钱理群、袁本良《二十世纪诗词注评》,港澳台学者如施议对、黄坤尧等亦有不少选本。

【23】王富仁:《当前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中的若干问题》,《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6年第2期,第55-78页。

【24】陈国恩:《时势变迁与现代人的古典诗词入史》,《博览群书》2009年第5期,第49-51页。

【25】王泽龙:《关于现代旧体诗词的入史问题》,《文学评论》2007年第5期,第89-93页。

【26】朱恒:《“口语写作”的歧途及走向》,《现代汉语与现代汉诗关系研究》(2008年华中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第140-149页。

【27】按:参见孔莉《由梨花体看当代诗歌的走向》(《济宁学院学报》2008年第5期)、王士强《恶搞·恶炒·恶俗:论作为媒体诗歌事件的“梨花体”与“裸体朗诵”》(《北方论丛》2008年第4期)、王珂《新诗的困境:以“梨花体”事件和“羊羔体”事件为中心的考察》(《探索与争鸣》2011年第1期)、洪旭《从车延高“羊羔体”新诗现象窥探国人的文化心理》(《速读》2014年第12期)、李遇春《论茅盾建国后的旧体诗词创作》(《长江学术》2008年第4期)、《身份嬗变与中国当代“新台阁体”诗词的形成——郭沫若旧体诗词创作转型论》(《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11年第3期)、《田汉旧体诗词创作流变论:兼论他与南社的诗缘》(《文学评论》2012年第2期)、杨子怡《古今诗坛“老干体”之漫论》(《惠州学院学报》2013年第2期)、鲁连《没有周啸天,谁关心鲁奖?》(《博览群书》2014年第10期)、陈未鹏《从周啸天获奖争议看当代旧体诗词的创作困境》(《福州大学学报》2014年第6期)、汪梦川《技术与艺术之间:当代旧体诗词创作的困境与出路》(《艺术评论》2012年第6期)、吴思敬《当下的草根诗人现象》(《出版人》2015年第3期)等文。

【28】按:如李瑞河、陈建福《网络诗词简论》(《东华理工大学学报》2010年第4期)、罗璇《网络时代的诗词混搭》(《粤海风》2010年第5期)、蔡世平《诗词的文学性不应回避》(《中华诗词》2012年第6期)、马大勇《种子推翻泥土,溪流洗亮星辰——网络诗词平议》(《文学评论》2013年第4期)、张晓伟《古今、断代、地域:网络古典诗词所折射的当代文化》(《上海文化》2014年第12期)、张一南《当代旧体诗词三体并峙结构的初步形成》(《华南师范大学学报》2015年第1期)及檀作文《复与变:网络诗词两大潮流平议——以胡马和李子为中心》(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9a30c20102e3w4.html,博客文章)等文。

【29】梁啟超:《晚清两大家诗钞题辞》,《饮冰室文集之四十三》,第79页。

【30】梁启超:《晚清两大家诗钞题辞》,《饮冰室文集之四十三》,第79页。

【31】梁启超:《晚清两大家诗钞题辞》,《饮冰室文集之四十三》,第79页。

【32】梁启超:《晚清两大家诗钞题辞》,《饮冰室文集之四十三》,第78页。

【33】按:张应中《如以古出新雅而能谐——评周啸天〈欣托居歌诗〉》(《安徽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第2期),王蒙《读来甚觉畅快——评周啸天的传统体诗词》、杨牧《唐朝以后又见诗——读〈欣托居歌诗〉》(《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06年第6期),肖舜旦《为诗人周啸天一辩》(《文学自由谈》2014年第5期),曾昂《〈将进茶——周啸天诗词选〉的价值与当代意义》(《广西师范大学学报》(2015年第2期)等文。

【34】按:如李子《古代诗词如何写出当代情怀》(《东方早报》2014年8月13日),侯体健《周啸天的诗歌并非一无是处》(《文学报》2014年8月28日第22版),陈未鹏《从周啸天获奖争议看当代旧体诗词的创作困境》(《福州大学学报》2014年第6期)等文。

【35】谢勇强:《北京参加鲁奖颁奖礼,接受华商报记者专访——周啸天:我清楚自己为什么获奖》,《华商报》2014年9月27日B6版。

【36】百度百科“将进茶”。

【37】周啸天:《将进茶——周啸天诗词选》,成都:天地出版社,2012年版(下同),第46页。

【38】侯体健:《周啸天的诗歌并非一无是处》,《文学报》2014年8月28日第22版。

【39】陈未鹏:《从周啸天获奖争议看当代旧体诗词的创作困境》,《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6期,第66-72页。

【40】周啸天:《将进茶——周啸天诗词选》,第30页。

【41】陈未鹏:《从周啸天获奖争议看当代旧体诗词的创作困境》,《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6期,第66-72页。

【42】侯体健:《周啸天的诗歌并非一无是处》,《文学报》2014年8月28日第22版。

【43】鲁迅:《秋夜》,《鲁迅全集·野草》(第2卷),第166页。

【44】于坚:《于坚谢有顺对话录》,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12页。

【45】洛夫:《雨想说的》,广州:花城出版社,2006年版,第154页。

【46】刘信达:《国母彭丽媛赞》,http://www.360doc.com/content/14/0915/15/19128036_409659443.shtml。

【47】刘信达:《习主席赞》,http://www.360doc.com/content/14/0915/15/19128036_409659443.shtml。

【48】毛泽东:《沁园春·雪》,《毛泽东诗词鉴赏大全》(季世昌编著),南京:南京出版社,1994年版,第173页。

【49】梁启超:《晚清两大家诗钞题辞》,《饮冰室文集之四十三》,第78页。

【50】凤凰资讯“2014.09.09”,http://news.ifeng.com/a/20140909/41913251_0.shtml。

【51】黄遵宪:《自序》,《人境庐诗草笺注》(钱仲联笺注),第3页。

作者:陈圣争

第5篇:当代中华诗词新风

毛泽东博学精创、融古通今,洞悉我国诗歌发展历史,不仅创作出无与伦比的具有思想与艺术高度的诗词瑰宝,开创与确立了一代思想性与艺术性、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典雅与通俗、豪放与婉约相结合的当代中华诗词之新风,更着意于总结长期以来诗词创作和探索的经验,指出了新诗改革发展的道路和方向,提出了独具创建的新诗论述。

毛泽东博学精创、融古通今,洞悉我国诗歌发展历史,不仅创作出无与伦比的具有思想与艺术高度的诗词瑰宝,开创与确立了一代思想性与艺术性、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典雅与通俗、豪放与婉约相结合的当代中华诗词之新风,更着意于总结长期以来诗词创作和探索的经验,指出了新诗改革发展的道路和方向,提出了独具创建的新诗论述。近年来在研究毛泽东新诗论述上,理论界和诗词界都作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这里笔者从学习中浅探毛泽东新诗论述所揭示的新诗创作规律,旨在从理论上深化对毛泽东新诗论述的认识,以指导创新发展。

文学艺术与文学方向相统一的新诗创作规律

诗词是文学艺术的组成部分和重要的艺术形式,这种艺术形式从一产生就存在为谁创作、为谁服务问题。毛泽东早在1939年1月31日《致路社》的信中就曾指出,“无论文艺的任何部门,包括诗歌在内,我觉都应是适合大众需要的才是好的。现在东西中,有许多有一种毛病,不反映民众生活,因此也为民众所不懂。”这与后来毛泽东一向提出的,文艺作品必须努力做到革命的政治内容和尽可能完美的艺术形式相统一的思想是一致。

毛泽东1942年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就提出,“我们的要求则是政治和艺术的统一,内容符合形式的统一,革命的政治内容和尽可能完美的艺术形式的统一。缺乏艺术性的艺术品,无论政治上怎样进步,也是没有力量的。因此,我们既反对政治观点错误的艺术品,也反对只有正确的政治观点而没有艺术力量的所谓‘标语口号式’的倾向……但是任何阶级社会中的任何阶级,总是以政治标准放在第一位,以艺术标准放在第二位的。”

这里可见,第一、毛泽东早就明确揭示了文学艺术与文学方向相统一的辩证统一关系,即文学方向必须为社会主义的文化服务,为人民大众服务,这是文化的方向和路线问题;政治标准放在第一位,艺术标准放在第二位;政治标准和艺术标准二者统一的艺术形式,才是完美的艺术形式。

第二、毛泽东强调包括诗词在内的当代文学艺术作品,既要有思想性,也要有艺术性,二者不可缺一。毛泽东一方面主张“诗言志”“诗贵意境高尚”,主张“艺术作品要有内容,要适合时代的要求、大众的要求”;另一方面,又认为“缺乏艺术性的艺术品,无论政治上怎样进步,也是没有力量的”“我们既反对政治观点错误的艺术品,也反对只有正确的政治观点而没有艺术力量的所谓‘标语口号式’的倾向”。

实际上,文学究其本身,就是一门以语言文字为工具,形象反映社会生活和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艺术。这就揭示了文艺作品的表现形式、方法与其内容之间相辅相成、互为依存的辩证关系。显然,毛泽东的上述观点,不仅完全符合文學艺术的这种本质特征,更是符合文学艺术的特殊社会功能,符合社会前进发展与人民大众的精神生活对文艺作品的基本要求。

民族性与时代性相统一的新诗创作规律

“民族性”是指文化发展中的继承性,“时代性”是指文化发展中的创新性。诗词是抒情的艺术,是人们为了表达自己的感情、基于理想,根据一定的审美情趣而创作的。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情感、理想、审美情趣也会随之发生变化,诗词创作必然也要发展变化。诗经、楚辞、乐府、唐诗、宋词、元曲就是诗词创作继承性和创新性相统一的时代表现。

毛泽东始终主张在尊重学习传统文化的同时,更应重视和提倡现实的新文化。他对于中国传统文化有特殊的感情,他酷爱旧诗词,其创作的诗词也多运用旧体格式,但他从不愿在社会尤其在青年中提倡旧体诗,而主张写新诗。1957年1月12日他在给中国作协臧克家的信中,就《诗刊》将刊载他的诗词时提出:“诗当然应以新诗为主体,旧诗可以写一些,但是不宜在青年中提倡,因为这种体裁束缚思想,又不易学。”

同年1月14日,他又约臧克家和袁水柏谈诗时明确指出:“新诗的发展,要顺应时代的要求,一方面要继承传统诗歌的传统,包括古典诗歌和五四以来的革命诗歌的传统,另一方面要重视民歌。诗歌的形式,应该是比较精炼,句子大致整齐,押大致相同的韵,也就是说具有民歌的风格。”“应该在古典诗歌、民歌基础上发展新诗。一方面,要继承优良诗歌的传统……另一方面,要顺应时代的要求,以求得新诗的发展。”他还对诗歌的发展作出预测:“将来趋势,很可能从民歌中吸取养料和形式,发展成为一套吸引广大读者的新体诗歌。”

可见,毛泽东精通历史辩证法,他深刻认识到诗词的发展规律,适应实地的审美需要和语言特点变化,继承和发展了民族传统的诗词,因而使传统的诗词获得了民族的时代的生命力。中华民族诗歌的形式十分丰富,有诗经体、离骚体、乐府体、格律体、自由体等,格律体是最具民族特色的体式。毛泽东把这种最具特色的格律诗,特别是宋词,加以改造和创新,使之具有更强的表现力、更新的时代气息及生命力,为民族诗歌发展的体式提供了范例,充分体现了毛泽东对民族性与时代性相统一的创作规律的揭示和完美运用。

革命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新诗创作规律

毛泽东在1958年党的八届二中全会上正式提出“革命现实主义与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这一文艺创作的指导原则。民族新体诗歌“形式是民族的,内容应该是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对立统一。”

“现实主义”的特征是:正视和忠于现实,按生活应有的样式描绘生活;“浪漫主义”的特征是:侧重表现理想,常常运用幻想、夸张、象征等手法,带有较强的理想色彩。毛泽东揭示了二者是文学创作的两个最基本的方法及其对立统一性,即是揭示了“革命的现实主义和革命的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规律。

毛泽东所揭示的这一这创作规律,有其显著特点:一是以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为指导,正确认识现实,运用艺术手段表现现实和描写现实,把现实和理想有机结合的新诗创作;二是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互相对应、互相渗透关系。现实主义是基础,浪漫主义是主导,并要求作者要深入到人民群众的社会生活中去,观察、体验、感悟生活,抓住现实生活中的某些瞬间,寄之于真情,用简练的有节奏的语言,把它形象化;三是明确了革命的现实主义和革命的浪漫主义相结合,既是一种创作思想,又是一种创作方法。从前者看,创作应具有崇高的革命理想的内容,借以激励和鼓舞人民群众;从后者看,创作应着重于运用丰富的想象力,表现强烈的情感、深动的景象和绚丽的意境以产生美感。

毛泽东既是一位现实主义诗人,又是浪漫主义诗人,他的诗歌观念中有着浓重的浪漫主义因素。他的诗作都是既充满着现实主义精神,又饱含着理想主义色彩,是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有机结合。他所喜爱的中国古代诗人,大都是既关注社会人生,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精神,又充满着理想追求,不乏浪漫主义特征的人。屈原、曹操、李白、李商隐、柳宗元、刘禹锡、范仲淹、王安石、苏东坡、辛弃疾、陆游、张孝祥、张元干、陈亮等都是毛泽东推崇、赞赏的诗人,他们的诗歌中既充满着忧国忧民的现實主义情怀,又洋溢着理想主义激情。

早在1938年在延安鲁迅艺术学院演讲时,毛泽东就说过:“艺术上的浪漫主义,并不是完全没有道理的……有些人每每望文生义,鄙视浪漫主义,以为浪漫主义就是风花雪月、哥哥妹妹的东西。殊不知积极浪漫主义的主要精神是不满现状,用一种革命的热情憧憬将来,这种思潮在历史上曾发生过进步作用。一种艺术作品如果只是单纯地记述现状,而没有对将来的理想的追求,就不能鼓舞人们前进。”

次年,他又专门为延安鲁迅艺术学院书写了“抗日的现实主义,革命的浪漫主义”的题词。可见,毛泽东对革命现实主义与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观点和规律的揭示是前后一贯的。

民歌和古典相统一的新诗创作规律

毛泽东重视和热爱中国古典诗词,珍视传统的审美经验和艺术形式,同时也很注意诗歌的继承和革新。他说:“旧体诗源远流长……旧体诗要发展,要改革,一万年也打不倒。因为这种东西,最能反映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特性和风尚……”并认为新诗应该是“继承中国古典诗词的精华,汲取民歌中生动丰富的营养,反映时代精神,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具有民族形式和民族风格的一种诗体”。

毛泽东认为“旧体”和“民歌”是新体诗的继承、发展和改革的两个源头。“新诗”应是古典诗词传统精华的继承和流传的民歌“生动丰富的养料”的吸取。这是符合诗词创作发展的内在本质规律和唯物史观的,是科学的诗词文学创作、鉴赏(批评)规律的理论。毛泽东站在唯物史观的高度,不仅指明了诗词创作、鉴赏的正确方向,而且指出了诗歌创作发展的规律。

毛泽东极力倡导诗歌民族化和大众化。只有具有民族风味的诗歌,人民大众才能爱看爱诵。诗歌还必须顺应时代的发展。任何时代的民歌,都是那个时代民众的心声,是当时民众的愿望、情感和审美心理的反映。民歌具有语言的大众性、内容的现实性、风格的清爽性、感情的真挚性、韵味的浓厚性和立意的新颖性。

古典则具有精炼的民族语言、丰富的社会内容、传统的创作方法和表现手段、鲜明的艺术形象、耐人寻味的意象和意境、又反映中华民族心理的审美意识等等。因此毛泽东曾揭示说“我看诗歌的出路恐怕是两条:第一条是民歌,第二条是古典,这两方面都提倡学习,结果产生一个新诗。现在是新诗不成型,不引人注意,谁去读那个新诗。将来我看是古典同民歌这两个东西结婚,产生第三个东西,形式是民族的,内容应该是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对立统一。”这样的古典诗词与民歌相结合,注入时代的精神和现实的内容寄寓当今民众的理想,这样就产生了第三个东西,即民族新体诗歌。显然,这就更加明确揭示了新体诗歌民族的和古典有机结合的创作规律。

形象思维与创造艺术形象相结合的创作规律

形象思维是艺术思维的一种方式,不是艺术思维本身。艺术作品、诗词创作是用形象思维,即运用真情和想象,去把生活中的素材和对生活的感受熔铸、塑造成具有概括意义的艺术形象。其特点是,它始终与诗人的感情、心理感受、想象联系在一起,诗词意象、意境的创造,是依靠艺术直觉,依靠灵感的一瞬间的升华。形象思维是诗词作品区别于其他作品的根本所在。同时,诗词创作还要通过形象创造来表达思想、表现主题,塑造形象本身也是文学创作的重要目的。

毛泽东曾在自己的诗词创作实践中,十分重视诗歌的形象思维和创造艺术形象的结合,其诗作也因具有鲜明生动的形象而受到读者的喜爱。在写于长征路途的《忆秦娥·娄山关》短短的四十六字词中,把西风、长空、啼雁、晓月、晨霜、苍山、残阳,还有险峻的关城、呜咽的军号、动人心魄的马蹄声和飞越雄关的英勇的红军战士等一系列壮美的形象叠映,构成密集的意象群,展示出阔大悲壮的画面,表达了丰富的思想和情感。“苍山如海,残阳如血”二句,意境苍凉、气魄宏大,充分展示了这首词的形象思维特征及真谛。整首词是把形象思维与壮美的形象塑造完美结合的典范。

实际上,毛泽东曾在给陈毅的一封信中就指出:“作诗要用形象思维,不能如散文那样直说,所以比、兴两法是不能不用的……宋人多数不懂诗是要用形象思维的,一反唐人规律,所以味同嚼蜡。”毛泽东在这里提到的“唐人规律”就是揭示的形象思维及其用形象思维创造艺术形象这一古今诗词创作的规律。所以离开形象思维及其创造艺术形象,诗词创作就会缺乏诗味、境界,就味同嚼蜡;反之,诗词创作运用好形象思维与创造艺术形象相结合的规律,则可创作出意象清晰、意境深远、情趣浓厚的诗作。

张小萍

1962年出生,籍贯南京。成都人。中共中央党校在职研究生毕业。长期从事领导干部和公务员培训管理工作,先后在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四川行政学院教务处任副调研员兼教学计划科科长、培训部副主任、一级调研员,兼任成都毛泽东诗词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及《丛中笑》编委、中共四川省委党校毛泽东诗词研究会秘书长。多件诗文作品在《锦水放歌》《民族魂之歌》《方志四川》《学习时报》《四川党校报》《丛中笑》《光华诗草》《光华诗汇》等书报刊物发表刊载。

作者:张小萍

第6篇:苏静“魅力诗词”之“魅”

苏静“魅力诗词”初级班隶属于朱永新先生领导的“21世纪教育发展研究院”下的“苏静新诗文教学研究所”,是“新教育实验”中“书香校园”的重点项目之一。

宗旨:为了孩子的进步和家长的满意。

目的:培养自信、快乐、懂得团队合作、有个性、有责任感的孩子。

口号:魅力诗词,快乐古典!魅力儿童,魅力未来!

特质:培养“诗人”,不是单纯的写诗之人,而是“诗意之人”——有修养、有创意、有勇气、有良知,不循规蹈矩,不人云亦云,听从自己内心的召唤。

六大教育理念

1.有教无类

无贵无贱,无贤无愚,孩子皆是可造之材。

2.和氏璧藏璞石内

孩子需要的是发现、赞赏、鼓励和合理的打磨,相信每一个孩子,帮助孩子树立起无比坚实的自信心。

3.学海无涯“乐”作舟

有效而快乐的教学,应依循人的本性来诱发学生的心智激情。重视鲜活的心灵,重视诗意的引导,寓教于乐。让学生“游于艺”,在不断的高峰体验里,知之、好之、乐之,进而达“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之境,好学不倦,乐学不辍。

4.蓬生麻中不扶自直

“比起教师一个人来,集体教育的力量要大得多。”注重“群体动力”的开发,注重团队的建设。让孩子与团队共同成长,发展他们的领导力、责任感以及合作意识与技能。让孩子们在团队生活里,掌握自主,分享关爱。

5.行博雅之教

博雅的诗文之学,“其入人也深,其化人也速”(《荀子》),“博之以文,约之以礼”。以美的艺术形式为先导营造教育的审美境界,以高超的诱导艺术将学生引入思想的自由境界。通过深入浅出的中国古代文学通识教育,激发孩子们对诗词的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使其欲罢不能;通过基本技法的传授和诗词创作的真实体验,开发孩子们的才思,使之“有所立卓”。

6.育“入世”之人

“学校即社会,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进步主义教育家杜威的这些观念极为深刻。

孩子不可能总生活在象牙塔里,他们迟早要走向社会,我们不能把孩子培育成温室里的花朵。因此,强调让孩子在真实的情境中进步,强调孩子与成人在人格上的平等。告诉孩子:每个人都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必须学会遵守游戏规则。人与人的尊重是互相的,不管是同学之间还是师生之间。过程中的失败很正常,要经得起挫折,经得起失败的考验。

“魅力”的九个含义

◇平等——“魅力诗词”不关注孩子的过去,只关注孩子的现在和未来。每个孩子都很重要,机会面前,人人平等。

◇自信——“魅力诗词”帮助每个孩子重识自我,树立强大的自信心。

◇团队——“魅力诗词”空前注重团队合作,打造孩子非凡的领导力和执行力。

◇评价——“魅力诗词”以高超的评价策略,营造全新的表达方式和分享方式。

◇规则——“魅力诗词”培养孩子强烈的规则意识,为自己负责,为团队负责。

◇赏识——“魅力诗词”赏识每个孩子,充分发掘孩子潜能,重新认证孩子的行为价值。

◇体验——“魅力诗词”倡导高峰体验,给孩子成功也给孩子挫折,同时教会孩子如何寻找并确认最佳的应对策略。

◇真实——“魅力诗词”拒绝谎言,全程坚守原生态。引导孩子正视心灵,保持本色,在真实的情境中进步。

◇快乐——“魅力诗词”以快乐为本,赋予孩子源自心灵的经典快乐。

教学内容

1.“带着耳朵去旅行”

古典精髓——魅力对联(上)

古典精髓——魅力对联(下)

神秘故事——原始歌谣与上古神话

逍遥宝典——先秦散文与诸子百家

乱世英雄——两汉与魏晋南北朝文学

浪漫传奇——魅力唐诗

剑胆琴心——魅力宋词

百味情思——魅力元曲

拍案惊奇——明清小说

目标:让孩子初步了解中国古代文学史的发展演变,提高孩子对古典诗词的兴趣。

2.天才诗人榜

魅力绝句——绝句的创作技巧

魅力律诗——律诗的创作技巧

魅力小令——十六字令的创作技巧

目标:让孩子掌握诗词创作的基本格律知识,感受诗词创作的趣味与惊喜。

3.诗词大擂台

目标:用全新的表达和分享方式,让孩子们享受诗词的无限快乐。

(栏目主持人赵洪涛)

作者:本刊综合整理

第7篇:诗词歌赋

【词目】诗词歌赋

【读音】shī cí gē fù

【释义】文章的四种形式。指作文。

【出处】清·荑荻散人《玉娇梨》第六回:“最妙是古今书史无所不通,做出来的诗词歌赋直欲压倒古人。”

【示例】章诒和《往事并不如烟·君子之交》:“形容才子不是常用‘诗词歌赋,无所不晓,琴棋书画,无所不通’吗?”

1.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孟浩然:《春晓》》 2.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游子吟》) 3.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王维:《相思)) 4.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杜甫:《春夜喜雨)) 5.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6.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李绅:《悯农》) 7.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8.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 9.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贺知章:《咏柳》) 10.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叶绍翁:《游园不值》) 11.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春日迟迟,卉木萋萋。仓庚喈喈,采蘩祁祁。

迟迟:缓慢。卉木:草木。萋萋:草茂盛的样子。仓庚:莺。喈喈:鸟鸣声众而和。蘩:白蒿。祁祁:众多。 《诗经·小雅·出车》

时在中春,阳和方起 阳和:春天的暖气 《史记·秦始皇本纪》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汉 乐府古辞《长歌行》

阳春白日风在香

晋 乐府古辞《晋白绮舞歌诗三首》

阳春二三月,草与水同色 晋 乐府古辞《盂珠》

春晚绿野秀,岩高白云屯 秀:秀丽。屯:驻,聚集。 南朝宋 谢灵运《入彭蠡湖口》

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

变鸣禽:鸣叫的鸟换了种类。两句写冬去春来,鸟儿已经替换了。 南朝宋 谢灵运《登池上楼》

喧鸟覆春洲,杂英满芳甸

覆春洲:落满了春天的沙洲。杂英;各种各样的花。芳甸:郊野。 南朝梁 谢眺《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寄语洛城风日道,明年春色倍还人

洛城:洛阳城。风日:春光风物。道:说。 唐 杜审言《春日京中有怀》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苹

海曙:海上日出。梅柳渡江春:梅柳渡过江来,江南一片春色。淑气:春天的和暖气息。转绿苹浪:使水中苹草转绿。四句意谓:彩霞伴着朝日在海面升起,梅花绿柳把春意带过了江面,黄鸟在和煦的春光中歌唱,阳光催绿了苹草。

唐 杜审言《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不知细对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唐 贺知章《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线。不知细对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林花扫更落,径草踏还生

唐 孟浩然《春中喜王九相寻》

二月湖水清,家家春鸟鸣

唐 盂浩然《春中喜王九相寻》

闻道春还未相识,走傍寒梅访消息 唐 李白《早春寄王汉阳》

寒雪梅中尽,春风柳上归 唐 李白《宫中行乐词八首》

东风随春归,发我枝上花 唐 李白《落日忆山中》

东风洒雨露,会人天地春 唐 李白《送祁昂滴巴中》 咸阳二三月,宫柳黄金枝 唐 李白《古风》

春草如有情,山中尚含绿 唐 李白《金门答苏秀才》

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 唐 刘昚虚《阙题》

飞雪伴春还,善庭晓自闲 唐 刘昚虚《积雪为小山》

道由白云尽,春与青溪长

意为:道路被白云遮断,春景与青青的流水一样绵延不断。 唐 刘昚虚《阙题》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唐 李华《春行即兴》

肃肃花絮晚,菲菲红素轻。日长雄鸟雀,春远独柴荆

前两句形容花色红,柳絮素。后两句谓日色渐长.春色淡远,唯听鸟雀调嗽,无人来往,独有柴门而已, 唐 杜甫《春运》

繁枝容易纷纷落,嫩蕊商量细细开 唐 杜甫《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

林花著雨燕支湿,水荇牵风翠带长

燕支:胭脂。荇:荇菜,一种水生草本植物。 唐 杜甫《曲江对雨》

侵陵雪色还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条

萱草:一种古人以为可以使人忘忧的草。此句说萱草萌芽,侵陵雪色。漏泄:透露。

唐 杜甫《腊日》

江汉春风起,冰霜昨夜除 唐 杜《远怀舍弟颖观等》

春城而色动微寒 唐 杜甫《遣闷戏呈路十九曹长》:“江浦雷声喧昨夜,春城而色动微寒。”

朝来新火起新烟,湖色春光净客船 朝:早晨。 唐 杜甫《清明二首》

恰似春风相欺得,夜来吹折数枝花 唐 杜甫《绝句漫兴九首》

东风好作阳和使,逢草逢花报发生 阳和:春天的和暖之气。 唐 钱起《春郊》

燕子不归春事晚,一汀烟雨杏花寒 汀:水岸平地。

唐 戴叔伦《苏溪亭》

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 半;多数。未匀:参差不齐。 唐 杨巨源《城东早春》

长江春水绿堪染,莲叶出水大如钱 唐 张籍《春别曲》

有时三点两点雨,到处十枝五枝花 此是清明时节的景色描写。 唐 李山甫《寒食二首》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两句写白雪等不及春天到来,已穿树飞花装点早春之景。 唐 韩愈《春雪》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天街:京城里的街道。草色遥看;春草始生,微微露出一点细芽,远看一片新绿,近看却似不见。绝胜;远远胜过。 唐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唐诗三百首》---注解,评析版

<唐诗三百首>的编辑者孙洙,清康熙五十年(1711年)生于无锡.孙洙字临西,一字苓西,号蘅塘,晚号退士,祖籍安徽休宁县.他早年入京师国子监学习,乾隆九年(1744年)中举,乾隆十一年出任江苏上元(今江宁)县学教谕.">编者孙洙,清康熙五十年(1711年)生于无锡.孙洙字临西,一字苓西,号蘅塘,晚号退士,祖籍安徽休宁县.他早年入京师国子监学习,乾隆九年(1744年)中举,乾隆十一年出任江苏上元(今江宁)县学教谕. 第一卷:五言古诗 感遇·其一

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 春思 赠卫八处士 梦李白·其一 送綦毋潜落第还乡 青溪 西施咏 夏日南亭怀辛大

同从弟南斋玩月忆山阴崔少府 春泛若耶溪

与高适薛据登慈恩寺浮图 郡斋雨中与诸文士燕集 寄全椒山中道士 夕次盱眙县 送杨氏女 溪居

第二卷:五言乐府 塞下曲·其一 关山月 长干行 游子吟

第三卷:七言古诗 登幽州台歌 送陈章甫

听董大弹胡笳声兼寄语弄房给事 夜归鹿门山歌 梦游天姥吟留别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韦讽录事宅观曹将军画马图 寄韩谏议

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并序 山石

谒衡岳庙遂宿岳寺题门楼 渔翁

感遇·其二 月下独酌 望岳 佳人 梦李白·其二 送别 渭川田家 秋登兰山寄张五 宿业师山房待丁大不至 寻西山隐者不遇 宿王昌龄隐居 贼退示官吏·并序 初发扬子寄元大校书 长安遇冯著 东郊

晨诣超师院读禅经

塞下曲·其二 子夜秋歌 列女操

古意 琴歌

听安万善吹筚篥歌 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金陵酒肆留别

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丹青引赠曹霸将军 古柏行

石鱼湖上醉歌·并序 八月十五夜赠张功曹 石鼓歌 长恨歌

琵琶行·并序 燕歌行·并序 第四卷:七言乐府 古从军行 老将行 蜀道难 长相思·其二 将进酒 丽人行 哀王孙

第五卷:五言律诗 经邹鲁祭孔子而叹之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和晋陵陆丞相早春游望 题大庾岭北驿 破山寺后禅院 赠孟浩然 送友人 夜泊牛渚怀古 月夜

韩碑

洛阳女儿行 桃源行 长相思·其一 行路难 兵车行 哀江头

望月怀远 在狱咏蝉·并序 杂诗 次北固山下 寄左省杜拾遗 渡荆门送别 听蜀僧浚弹琴 春望 春宿左省

至德二载,甫自京金光门出,间道归凤翔.乾元初从左拾遗移华州掾,与亲故别.因出此门,有悲往事 月夜忆舍弟 奉济驿重送严公四韵 旅夜书怀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归嵩山作 酬张少府 送梓州李使君 终南别业 与诸子登岘山 岁暮归南山 秦中感秋寄远上人 留别王维

秋日登吴公台上寺远眺 饯别王十一南游 新年作

天末怀李白 别房太尉墓 登岳阳楼 山居秋暝 终南山 过香积寺 汉江临泛 临洞庭上张丞相 宴梅道士山房 过故人庄

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 早寒江上有怀 送李中丞归汉阳别业 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 送僧归日本 谷口书斋寄杨补阙 赋得暮雨送李胄 阙题

喜见外弟又言别 喜见外弟卢纶见宿 蜀先主庙 草

秋日赴阙题潼关驿楼 蝉 落花 北青萝 灞上秋居 书边事 孤雁 章台夜思 第六卷:七言律诗 黄鹤楼 望蓟门 送魏万之京

送李少府贬峡中王少府贬长沙 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 中春望之作应制 赠郭给事 客至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登楼 阁夜

咏怀古迹·其二 咏怀古迹·其四

江州重别薛六柳八二员外

自夏口至鹦鹉洲夕望岳阳寄源中丞 寄李儋元锡 春思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 遣悲怀·其一 遣悲怀·其三

淮上喜会梁川故人 酬程延秋夜即事见赠 江乡故人偶集客舍 云阳馆与韩绅宿别 贼平后送人北归 没蕃故人 旅宿 早秋 风雨 凉思 送人东游 楚江怀古 除夜有怀 春宫怨 寻陆鸿渐不遇 行经华阴

九月登望仙台呈刘明府容 登金陵凤凰台

奉和中书舍人贾至早朝大明宫 奉和圣制从蓬莱向兴庆阁道中留春雨 积雨辋川庄作 蜀相 野望 登高 宿府

咏怀古迹·其一 咏怀古迹·其三 咏怀古迹·其五 长沙过贾谊宅 赠阙下裴舍人 同题仙游观 晚次鄂州 西塞山怀古 遣悲怀·其二

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兄弟离散,各在一处.因望月有感,聊书所怀,寄上浮梁大兄,于潜七兄,乌江十五兄,兼示符离及下邽弟妹 锦瑟 隋宫 无题·其二 无题 无题·其一 利州南渡 宫词

第七卷:七言乐府 古意呈补阙乔知之 第八卷:五言绝句 鹿柴 送别 杂诗 终南望余雪 春晓 怨情 登鹳雀楼 弹琴

秋夜寄邱员外 新嫁娘 江雪 问刘十九 登乐游原 渡汉江 哥舒歌

第九卷:五言乐府 长干行·其一 玉阶怨 塞下曲·其二 塞下曲·其四 第十卷:七言绝句 回乡偶书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闺怨 凉州词 早发白帝城

无题 无题·其一 筹笔驿 春雨 无题·其二 苏武庙 贫女

竹里馆 相思 送崔九 宿建德江 夜思 八阵图 送灵澈 送上人 听筝 玉台体 行宫 何满子 寻隐者不遇 春怨

长干行·其二 塞下曲·其一 塞下曲·其三 江南曲 桃花溪 芙蓉楼送辛渐 春宫曲 送孟浩然之广陵逢入京使 江南逢李龟年 枫桥夜泊 春怨 宫词 乌衣巷 后宫词 集灵台·其二 宫词

将赴吴兴登乐游原 泊秦淮 遣怀 赠别·其一 金谷园 寄令狐郎中 隋宫 嫦娥 瑶瑟怨 已凉 陇西行 杂诗

第十一卷:七言乐府 渭城曲 长信怨 清平调·其一 清平调·其三 金缕衣

芳菲:美盛的花草。 唐 韩愈《晚春》

洛阳东风几时来,川波岸柳春全回唐 韩愈《感春五首》

滁州西涧 寒食 征人怨 夜上受降城闻笛 春词

集灵台·其一 题金陵渡 近试上张水部 赤壁

寄扬州韩绰判官 秋夕 赠别·其二 夜雨寄北 为有 瑶池 贾生 马嵬坡 金陵图 寄人

秋夜曲 出塞

清平调·其二 出塞

第8篇:桂花诗词歌赋

人闲桂花落, 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 时鸣春涧中。

人随风波只在花开花又落 不管世间沧桑如何 你已乘风去满腹相思都沉默 只有桂花香暗飘过(歌词)

在梦里 最爱那窗前的桂花香

醒来时却 在镜子里忘却了当年的模样

胶片上黑白的时光 桂树下稚嫩的脸庞

在回忆的潮汐里放肆的流淌 拉钩上吊 一百年 不变的誓言 抵不过 雨打风吹那世事沧桑的变迁 风筝 风筝在天上飞 孩子 孩子在地上追 飞驰的影子 在阳光下慢慢地变长 放飞的梦想 断了线的风筝

飞到 那遥不可及的地方

远方呀 远方 那里才是梦停留的港湾 我们的梦想 是不是只有睡梦里才会有的天堂

那些纷纷扰扰 零零碎碎的牵绊 让我们 停停走走 反反复复的不安 柴米油盐 料理了梦想

彷徨 彷徨 我们正行走在 梦被放逐的路上 桂花 我儿时的桂花香 是否还像梦里 还像梦里一样 散发着 淡淡的芬芳。。。。。 一桂满庭芳

清风送爽,丹桂飘香 素心的桂花香

芳香的桂花,金秋的明月

诗词故事:农历吕月,古称桂月。芳香的桂花,金秋的明月.自古就与我国人民的文化生活联系在一起。于是,许多文人里客在中秋时竹纷纷吟诗填词颂扬桂花。

唐代诗人白居易游历杭州后在《忆江南》一诗中留下.‘忆江南,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的句;在赴任苏州刺史时,又将杭州天竺寺的桂子带到苏州城中种植,并遥想他日能卜月宫种梢。斌诗曰:‚遥知天上桂花孤,试问嫦峨更要无;月官幸有闲田地,何不中央种两株。‛唐代诗人宋之问对桂花更是情有独钟,他在《灵隐寺》一诗中还唱出了:‚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的千古绝唱句。

‚独占三秋压众芳,何夸橘缘与世黄,自从分下月中种.果若职来天际香。‛这是宋代诗人吕声之的咏桂名诗。

‚雨过西风作晚凉,连云老翠人新黄。清风一日来天阅,世上龙涎不敢香。‛(注:龙涎,名贵香料)。这是宋代诗人邓志宏(公元1091一t 132年)的咏桂涛,他在诗中尽情赞美桂花古树现奋、开花的美承与独特的香味。

宋代诗人杨万里善于抓住景物特征与动态变化.诗曰:‚雪花四出剪鹅黄.金粟千鼓渗露囊。看去看来能儿大.如何肴得许多香。‛诗中刻划了桂花的花冠四裂,花色山乳白转成鹅黄

‚亭亭岩下桂.岁晚独芬芳。。l一密千层绿,花开万点黄。‛这首署名的咏桂诗是宋代理学大师朱熹所作。短短20个字,便把桂花的生态习性(生于岩岭间)、物候表现(花开中秋节)以及挺拔的主干、层登的枝叶和稠密的花朵.描写得淋漓尽致。

元代诗人谢宗可在《月中桂花》诗日:‚金粟如来夜化身。嫦娥留得护冰轮。枝横大地山河影,根老层霄雨屏春。长有天香飞碧落,不教仙子种红尘。折来何必昊刚斧,还我凌云第一人。‛

明代诗人谢棒在《中秋宴集》中曰:‚江汉光翻千里雪,桂花香动万山秋。‛只一个‚动‛字,把个中秋的桂香写活了。

‚斜阳乍映雨初收,庭际新凉丛桂幽。嫩蕊半开香已逗.浦搏静对客先酬。应怜此夕花犹湿,侦喜中秋月共浮。莫谓村酩无旨洒.浊限盎盎满床头。’明代诗人严易以桂香月明之夜为主题,来表达他用美洒盛悄款待好友们的喜悦心情。

宋代女词人李清照之《鹤鸽天》云:‚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何须浅碧深红色,白是花中第一流。梅定妒.菊应羞.诗书间处冠中秋。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词人借托桂花,道山厂旖旎的自然风光和离别的相思之情。

宋代词人向子湮《生查子》云:‚我爱木中犀,不是凡花数。清似木沉香,色染茜薇露。‛(注:木沉香.名贵香料),爱国词人辛弃疾《清平乐》云:‚大都一点宫黄,人间直活芬芳。怕是秋天风露,染教ttt界都香。‛两词人一致推崇桂花那种无与伦比的独特香味。

‚西湖八月是清游,何处香通弃观幽?满觉陇旁金粟遍.天风吹喂万山秋。‛这是清代诗人张云嗽的诗赞。(桂花)

桂花以清雅高洁的品质,端庄秀美的树形.浓郁的花香,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

桂花以清雅高洁的品质,端庄秀美的树形.浓郁的花香,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因此,找网各地至今仍有许多桂花占树被保存下来。它们是前人留给后人的宝贵遗产,是我国珍贵的‚活文物‚.这些无价之宝为我们发展桂花文化,开展科学研究,开发风景旅游资睐,提供了十分重要的文史资料。

汉桂在陕西汉中市圣水寺院内的1株桂花,相传为公元前2伪年西汉肖何亲手所植。该树主千直径230多cm.树冠搜地叨。多袱。每到金秋,依然香职数里。经测定.树龄为18叨t350年.与传说基本吻合;在汉中市附近的勉县定军山下诸葛武侯墓前.有2株称之为‚护墓双桂‛的丹桂:.株根围达3.10m.冠幅已超过Zlm;另l株根围近3m,冠幅也有16m之余,距今已有1700多年。

唐桂江西南昌市南郊青云谱院内有l株金桂.店贞观年间(627一649年)建寺所植,距今有1300多年;江苏常熟市兴福寺内l株桂花古树.也被称为唐代‚遗物‛。

宋桂四川重庆合川县钓鱼城护国寺1株银桂距今有800多年。该树高达Zlm.胸围2.7n,;桂林市郊唐家l廷村l株桂花,高13.75n:,脚围4.lm.冠幅I4.7m.树龄以刃多年。

元桂湖北咸丰县马河坝镇田坝村1株金桂高19.sm,胸围3.89m.据渊定,树龄为680年;云南鹤庆县松桂乡衍庆村l株银桂高13.sn,,脚围2.8m.据侧定,树龄为7(X)年。

明桂江西彭泽县太平乡化城寺有2株桂花,l株高19‘sm,胸围2.72n二因花而不实被称之为‚雄桂‛,另l株高18.3m。胸围2.56m.毋年可收桂籽百余斤,被称之为‚雌桂‚.据载为明代一漪人所植,距今已有500多年;在浙江建德市梅城的青柯亭院内,有舍桂、银桂各一株。曲者高15.6m.胸围2.55m;后者高9.8m,胸围l.45m.距今达日刀年,青柯亭主人曾留下‚群芳开满退庭隅,赏尽芳梅醉看来’.的诗句。

世纪花木网2012年1月4日讯:桂花(Osmanthus fragrant )属木犀科木犀属.是我国栽培历史悠久的传统名花。因其叶脉如圭面称桂;其木

世纪花木网2012年1月4日讯:桂花(Osmanthus fragrant )属木犀科木犀属.是我国栽培历史悠久的传统名花。因其叶脉如圭面称桂;其木质纹理如泽角,又有木犀之别名,还有岩桂(《群芳谱‛、九里香(湖南)等名称。桂花树姿挺秀,四季常青,中秋开花,我香流金,自古以来为人们所酷爱。

桂花和我国人民的文化经济生活有着不解之缘。自古以来,人们把桂花及其果实视为‚天降灵实,.作为崇高、美好、吉祥的象征;称誉良好的儿孙为桂子兰孙。战凶时代(公元前475一前221年)燕、韩两国互相赚送桂花.以示友好相邻。三国时代《公元220一280年)我国有戴桂冠以示清雅高洁的习俗。古代西腊人用桂树叶子编成桂冠,授予才华卓越的诗人和竞技能手,近代奥林匹克运动会常以桂枝和奖杯授予获胜者.作为光荣、胜利的象征,不过,这里所说的桂为樟科月桂,与我国桂树井非一物。在花卉之乡的福建永福,青年男女成婚时.必折桂枝插于新娘头上以示吉祥和纯沾;有的地方还传说.桂花香拱万里,最能勾起人们的思乡之情.无论是在天涯海角.只要闻到桂花香味,眼前就会浮现出家乡的山山水水。桂树花于秋.我国古人又常以它来赞喻秋试及第者.称登科为折桂。宋人叶梦得在《避署录话》中有这样一段记载:‚世以登科为折桂。此谓那说对策,自谓佳一枝也,自唐以来用之。沮城绮诗‘犹喜故人新折桂’.其中以在古代神话中,桂花更被蒙上了一层神秘色彩,称月宫为‚桂官.‘,把‚桂魄‛喻月亮。‚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等神话故事成为历代脍炙人口的美谈。在古代.还有根据神话传说来设计庭院的。据传,在南北朝的一个皇帝陈后主,曾为爱妃张丽华背造桂宫于光昭殿后.作圆门如月,里面堆水晶,后庭设素粉.空洞无他物,惟植一株桂树,树下养一白兔。庭院设计颇有神话色彩,陈后主又作《玉树后庭花》舞曲。毛泽东同志从月亮和桂花的神话故事中,采用革命的浪漫主义和革命的现实主义相合的手法,创作了翻问讯吴刚何所有,吴刚捧出桂花洒‚的优美诗句。

桂花的故乡在中rA,它原产中国西南、中南地区,现在两广、湖北、四川、云南等省都有野生桂花。桂花在我lig栽培已有250)多年的历史。早在春秋战国时期的典籍《山海经》中.就有‚皋涂之山多桂木‛的记载.这可能是我国最早关于桂花的文字记载。屈原在《楚辞〃九歌》中有‚奠佳洒兮椒浆’的吟哦.后汉〃斑固(汉书〃礼乐志)有‚尊桂酒、宾八方‛的记载。从古代的文献及诗词歌赋中可知,在200〕多年前.桂花主要用途有二:一是作花木观赏,二是用挂花来酿酒。

自汉代至魏晋南北朝时期,桂花成为名贵的花卉与贡品。晋〃葛洪《西京杂记》载:‚汉武帝初修上林苑.群撇铃献名果、异树、奇花两千余株,其中有‚甸桂十株‛。汉元鼎六年(公元III年),汉武帝攻破南越以后.在上林苑兴建扶荔宫,广植奇花异木,其中有桂一百株。司马相如在《上林斌》中也有‚桂菱木兰‛等记载。可见,桂花进人帝王宫苑以供观赏,汉初便有范例。

唐宋以来,桂花栽培之盛,记载典籍之多,更是空前。由于‚始宫折桂.借寓仕途通达.所以文人墨客和官宦之家都竟相种植桂花。据载柳宗元曾从湖南衡山移桂花!余株于零陵所住精舍。李德裕在任宰相20年间,也收集了大虽桂花树.先后移栽于洛阳郊外自己的别壁周围。白居易在杭州为官多年,特别喜爱桂花。曾留下许多咏桂绝唱,在调任苏州时.还将杭州天竺寺的桂子带到苏州城内种杭。店代大诗人白居易在《忆江南》一词中写道‚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宋代范成大《桂海虞衡志》(公元.175年)云:‚广西桂林,因桂得名。‛元末倪珊在《清闷阁集》一文中,就有关于吴县光福桂花的记述:‚来访城西十月山.桂花风气碧岩间,扁舟夜过溪东窗,七宝泉头日荟还,桂树窗间卧看云.风吹花落紫纶巾.偶来山康饵苍术。又向红波采白甄。‛明代杰出医药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对桂花品种作了较详细的叙述,‚岩桂.,俗呼木犀.其花有白者名银桂,黄者名金桂.红者名丹桂,有秋花者、春花者、四季花者、逐日花者。‛清代陈误子在《花镜》中,对桂花的品种、性状、繁殖、栽培、加工等都有论述。诸如:‚屈其条压土中,良久自能生根。‛即今之曲枝压条繁殖。‚若移栽,须择高阜。‛指出桂花宜植于地势高燥、排水良好之地。‚浇以猪秽则茂.of以二蚕沙则肥‛‚花的盐卤浸之,经年色香自在。‛目前制成咸桂花仍然沿用。

桂花终年常绿,经冬不凋.树姿秀丽.清俊幽雅,秋季开花.香甜四滋,观赏价值极高,是绿化、美化、香化兼备的园林树种。古诗脊桂‚独占三秋压众芳‛,十分确切。明代郭组淇的‚琼枝云外绿,金粟雨中肥。影落浮杯酒,香飘袭客衣。‘更把叶密千层秀.花开万点黄,桂蕊JA香甜的桂花描绘得有声有色。桂花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已经形成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和鲜明的民族特色。在全国城市以确定市树、市花为时尚的20世纪80年代,桂花被山水甲天下的桂林,人间天堂的苏杭定为市花。至今,已有咸宁、老河口、恩施、合肥、六安、马鞍山、汉中、南阳、沪州、新都等to多个城市把它定为市花,广西壮族自治区还将它定为区(省)花。

为加强对我国传统名花的科学研究工作,广泛开展桂花的科研、科普等学术交流,1992年10月.中国花卉协会桂花分会在上海成立。与此同时,许多城市还定期举办桂花节,开展金秋赏桂活动,从而弘扬了祖国的桂花文化,增进了内外宾的友谊与合作.促进了旅游经济的发展

上一篇:水处理设备下一篇:社区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