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语文试题

2023-01-0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四年级下册语文试题

例谈统编语文教材四年级下册红色经典课文阅读教学策略

摘 要:文章作者对疫情复学后的班级语文教学现状进行了观察和思考,认为可通过教材红色经典课文阅读教学,改变学生复学后学态懒散、精神懈怠、阅读书目选择不当等现状。通过开展以课内红色经典课文为基础的阅读实践,关注文本,积累和运用双向结合;关注品读,理解和思维同步发展;聚焦主题,多篇和一本有序拓展阅读;聚焦疫情,先锋人物故事即时读;结合习题,红色人物精神串串读等阅读策略的实施,将红色阅读融入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具体实践中,以红领巾假日小队活动、班会课活动为平台,开展贴近时代、贴近学生、贴近生活的红色经典阅读活动。

关键词:红色经典;阅读策略;语文教学

一、缘起:疫情复学后教学现状亟待突破

在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而延迟开学的日子里,为了保证正常的学习进程,学生通过网课方式进行了语文课程的学习,笔者布置了相应的课外阅读任务。复学之后,笔者通过在线表单调查和线下访谈,发现学生的学习状态不在线、身心状态疲怠不佳,教师的教学缓慢低效,学生情绪看似平静实则焦躁等,这些教学现状需要改变。

第一,学生疲怠的身心状态需要调整。复学后,学生整体精神状态正常,情绪稳定,却让人喜忧参半,喜的是复学前的網课基本达到效果,学生的水平与上学期期末基本持平;忧的是在平静表象下,学生的学习热情有所减退,学习状态疲软懈怠。复学后整体教学进度放缓,需要注重学生的心理建设。笔者认为,需要用红色经典阅读来帮助学生调整茫然混沌的状态,回到正常的学习节奏。

第二,学生不当的阅读结构需要调整。复学前的课外阅读的书目由教师推荐和学生自选两个部分组成,由于寒假时间充裕,学生自选书目的量远超推荐书目。笔者通过钉钉群在线表单调查发现,在自选书目中,校园小说占46%,网络电子漫画读物占28%,科学知识和英语读本占19%,其余为各类杂志等。可知,学生的阅读结构也需要调整。笔者认为,学生需要增强对经典的爱国主义教育书籍的阅读,更需要进行能振奋精神、激发动力的“红色元素”的阅读。

第三,教材经典的红色课文需要重视。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谈到“要在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上下功夫,要让爱国主义精神在学生心中牢牢扎根”。笔者以四年级下册教材中出现的革命英雄主义教育内容(《小英雄雨来》《黄继光》)为出发点,让学生深入地感受红色魅力,传承红色基因,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思考:经典红色课文的阅读实践可成为突破口

部编版教材总主编温儒敏指出:“语文教材要继续注重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在大量阅读和实践中增强民族自尊心和爱国主义情感。” 可知,阅读对学生成长的意义非常重要。笔者认为,在复学后,开展以课内红色经典课文为基础的阅读实践,是响应国家时代强国立德树人的要求,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植爱国主义精神,帮助学生调整学习状态的正确方式。

儿童阅读的基本价值追求是打好儿童的精神底子,红色经典阅读的意义在于在特殊疫情背景下,改善学生疲怠的精神状态,扩大学生阅读的选择范畴,为疫情后学生复学注入鲜活的精神力量,给学生整个人生带来精神的引领和启示,让学生能享受阅读的愉悦,为学生的学习生涯奠定精神和思想的基色。

疫情期间涌现的先进人物事迹和当代先锋人物事迹阅读是能满足学生生活需求的阅读。如《中华先锋人物故事汇》系列书籍中,有生命的卫士钟南山,“铁榔头”中国女排,“为人民服务”雷锋、“两弹一星”钱学森等一系列现当代杰出人物的故事,是非常贴近学生生命时空的优秀爱国主义读本。如《系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语出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分心理篇、学习篇、社交篇、安全篇和志向篇,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树立远大理想,做奋发向上、遵纪守法、拥有梦想的少年,是引导和帮助学生传承红色基因,树立远大爱国理想的优秀文本。疫情期间,学生身边还涌现了很多先进人物和事件,应把这样的“生活阅读”也纳入红色阅读体系中,通过走访人物、了解事件、感受魅力、指导行动等,让学生从书本走向生活,对爱国主义情感的理解从“高大上”走向“平朴近”。

三、实践:红色经典课文的阅读策略探寻与实施

(一)红色经典阅读的意义再认识

红色经典是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从屈辱、苦难到觉醒、抗争的经典文学体裁作品和能够铭记历史、弘扬传统,激发爱国主义、理想主义、英雄主义情怀的历史题材作品。红色经典阅读是学生阅读范畴内的一个分支,不能因过度担心时代的“陌生与隔阂”而望而却步,不能因担心作品离学生的生活遥远而轻读浅读,可选择教材内外能满足学生身心发展需求的红色经典分级阅读系列书目,体现历史与当下的融合,与时俱进,常读常新。

对红色经典作品的阅读,不能仅仅停留在“喊喊口号”“抹抹眼泪”“转身就忘”,不能将红色元素简单铺排,而应该把华夏上下五千年的悠久历史文化中的“红色”价值与当下的爱国主义思想有机整合,让学生体会到红色经典阅读是培植在优秀的革命精神和深厚的历史文化价值上的红色基因,是当下每个中国人热爱祖国必须具备的红色基因。在阅读教学实践中,教师应避免“说教式”的讲解,而学生应避免“口号式”的阅读,要结合生活实践来理解和消化作品中的爱国主义情感。教师要设计贴合学生语文能力的阅读任务,让学生在情节中体会人物形象,采用旁批式阅读、圈点式阅读、提要式阅读、随笔式阅读等多种方法展示阅读成果。

红色经典阅读应关注选文的时代性特征。2020年的疫情中涌现了一大批不怕困难、不怕牺牲、甘于奉献的优秀人物,有像钟南山院士、李兰娟院士那样的大人物,也有像社区工作人员和志愿者、社区医生护士、学校值班教师、外卖配送员等在平凡岗位上默默奉献的小人物。通过阅读新近出版的书籍、报刊、微信公众号的文章以及实地访谈等方式,学生可把握鲜明的时代特征。

(二)红色经典课文的课堂阅读教学策略

笔者梳理四年级下册部编教材中的红色文学作品,有体现科技发展的《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千年梦圆在今朝》;有展示优秀革命传统的《小英雄雨来》《黄继光》;有展现爱国强国意义的阅读链接《祖国,我终于回来了》。通过阅读教学,使学生在提升语用能力和语文素养的同时,更加关注红色元素的现代意义,感受革命故事中英勇牺牲背后的爱国主义,并加深对和平社会的爱国主义新内涵的理解。

1.关注文本,积累和运用双向结合

以《黄继光》阅读活动设计为例,文本中含有较多的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词汇,教师没有时间在课堂中对每个词语进行深入解释,且由于知识储备的差异,不同学生在阅读时也会产生不同的困惑。为了突破这一阅读壁垒,教师可设计“寻找历史印迹”的教学环节,让学生寻找文中有关战争的不了解的词语,通过根据文本语境猜测词义和查阅相关资料的方法来进行阅读。在课堂实施的过程中,学生在课前对“抗美援朝战争、朝鲜战场、上甘岭战役、高地”等带着鲜明的时代特征的词汇进行了“寻找历史印迹”的学习资料收集与查询,有了相应的史料知识作为课文学习的起点,这是比较有效的切入文本情境的学习方法。

对文本中展示的经典画面——黄继光用胸膛堵住敌人枪口的画面,多媒体教学资源很丰富,有图片,有视频,但是笔者没有一味地简单呈现图片和视频,而是带领学生反复朗读和体味本课的重要语文要素,即神态和动作描写,让学生通过阅读想象这幅经典的负伤匍匐爬行和胸膛堵枪口的画面,体会黄继光的坚强意志和英勇无畏;然后让学生通过图片和视频片段,将画面进一步细化和升华,并将之定格于自己的脑海;接着,组织学生讨论:在什么时候,怎样的情况之下,这个英勇的画面会浮现在你的脑海中?即让学生思考体悟人物精神对自身的现实意义,并以小练笔的形式写在书页空白处。

2.关注品读,理解和思维同步发展

(1)整体感知,训练思维的概括性。

《小英雄雨来》教材节选部分内容较长,为避免学生阅读时浮于情节、流于形式,教师可设计阅读任务单,以任务驱动学生深入阅读:通过照样子列小标题,在阅读中提炼要点,感知选文的整体结构;默读后半部分文本,关注雨来和鬼子截然不同的表现,完成课堂作业本中的鱼骨图,以简洁的语言概括鬼子的软硬兼施、威逼利诱和雨来的坚持不说、抗争到底,有序理解雨来与鬼子斗智斗勇的过程。上述阅读任务有利于学生理解重点,明晰阅读思路和阅读方法。

(2)问题统领,训练思维的深刻性。

笔者关注到课后练习第一题“为什么说雨来是小英雄?”是一个统领全文的指向性问题,学生面对这样的题,往往觉得无从下手。笔者让学生思考:“雨來是如何从一个小顽童成长为一个小英雄的?促使他改变和成长的力量来自哪里?”考虑到选文较长,教师以序号标示的方式对选文进行了板块区分,鼓励学生分组选择文段后,细读文本,合作讨论。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教师及时融入各个小组进行讨论,及时引导点拨学生的思路。之后的分享环节,学生呈现出深度思考。

A组认为,雨来成长的力量来自夜校女教师的教导,教师把“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这样的爱国因子注入了雨来的心中;B组认为,雨来成长的力量来自爸爸妈妈和李大叔的行为,雨来耳濡目染他们对革命事业的全心投入以及不怕危险、不怕困难的品质,在潜移默化中,雨来心里也觉得自己是革命的一分子了;C组认为,雨来成长的力量来自乡亲们听到河沿枪声后对雨来的肯定赞扬和惋惜之情,来自伙伴们对雨来的深厚友情;D组认为,日本鬼子的威逼利诱,虽然很残酷、很可恶,但是也是一股促使雨来成长的力量,因为雨来勇敢地面对敌人,不屈服,越是打击越是顽强,雨来愈挫愈强;E组认为,雨来妈妈也是功不可没的,如果雨来不是为了躲避妈妈的追打,大概也练就不出这一身高超的游泳本领,为后来的枪口逃生打下了扎实的技能基础。

这样的小组讨论后的观点碰撞和分享,是学生在经历了真实的阅读和真实的理解之后,真实的思维在发光。

(3)关注表达,训练思维的逻辑性。

为促进学生继续深入阅读,笔者还设计了如下两个问题:一是“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这句话在文本中出现了几次?你有什么想问的吗?二是课文重点写雨来掩护交通员和雨来勇斗鬼子,那么写还乡河景色的文段可否删去?把你的想法和组员们讨论。

用两个小问题作为问题支架,继续引发学生对文本的思考,引导学生关注课文的表达特点。学生通过对文本的细细品读,发现反复的写法是强调雨来内心对祖国的热爱之情,这也是雨来跟敌人斗争的力量之源。学生研读景色描写后发现,景色描写起到了烘托的作用,第一次:宁静美好的芦苇景色显示了当时乡亲们平静祥和的生活,与后文的鬼子扫荡时的惊慌害怕形成氛围的对比;第二次:静静的河水其实是映衬乡亲们不平静的心;第三次:飘飞的芦花象征着表面的宁静美好似乎又回来了,但乡亲们压抑和沉痛的心情是无法掩饰的。

这样的阅读实践,引领学生纵观全文,聚焦细节,进行由表象到品质的探寻,有利于学生拓展思维。

3.聚焦主题,多篇和一本有序拓展读

《千年梦圆在今朝》展现了中华民族追寻飞天梦想的历程,特别是新中国成立后,中国航天事业的伟大成就是令人自豪的,从中可体会中国航天人勇于探索、不懈努力、团结协作的伟大精神和爱国情感。笔者推荐阅读《我国将于2022年前后发射4艘载人飞船》等近期新闻材料;推荐阅读“中华先锋人物故事汇”丛书中的《钱学森:月亮上的环形山》和《中国航天员:太空追梦人》整本书,让学生围绕“我国在航天领域取得的辉煌成就”这一主题进行“课文+新闻+人物传记”的联动阅读,聚焦主题,培植民族自豪感,激发爱国情感。

4.聚焦疫情,先锋人物故事即时读

疫情期间,学生从各个媒体渠道了解了不少抗疫人物和事迹,复学后很多学生在班会课中都表露出“希望成为钟南山院士、李兰娟院士那样的人”。抗疫英雄的“高光时刻”值得钦佩,其实更应关注这些人物成长历程中的“微光时刻”,从那些求学治学、做人做事的具体故事中去汲取营养,笔者推荐“中华先锋人物故事汇”中的《钟南山:生命的卫士》进行阅读指导。首先,笔者设计“阅读卡片”活动,让学生在阅读文本时,分别摘录跟人物有关的“微光时刻”和“高光时刻”,即这些红色人物在求学、工作中勤勉奋斗、孜孜不倦的事迹和最终取得的伟大成就。其次,通过阅读卡片的展示交流,让学生关注大人物的小事件、关注小事件的大品质,以小见大,捕捉细节,丰厚人物形象,从人物踏实勤勉的求学和工作事迹中汲取精神力量,懂得走好现在的每一小步,今后才有可能跨出精彩的一大步。

5.結合课作,红色人物精神串串读

笔者还发现,部编版配套语文课堂作业本的习题设计有新意,每单元的语文园地均有“生活连线”,旨在引导学生从课文学习走向生活阅读,体现教材与学生生活的紧密关联,促使语文要素和语文能力培养真实落地。例如,教材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主题是“科技的精彩”,园地的生活连线题就请学生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试着寻找答案,回答“我”的“十万个为什么”;第七单元主题为“伟大的品格”,园地的生活连线题是“那些你必须知道的大人物”,阅读“一辈子航天事业——钱学森、一辈子杂交水稻——袁隆平、一辈子青蒿——屠呦呦”三个文段,让学生写写自己的发现,并仿照前文写自己找到的“大人物”与“大事件”。

笔者对学生前面阅读的先锋人物系列阅读卡片进行了阅读的再延伸,让学生从先锋人物系列中寻找到“一辈子做好事——雷锋、一辈子排球——郎平、一辈子病毒研究——钟南山”等这样的人物和事件,并通过事件的简洁概括和记录将阅读的感受书写在课堂作业本上。

在课堂阅读活动开展后,关注阅读的时效性,通过多种外显的方法进行多元阅读评价。评价通过读故事、诵名句、演人物、写日记、制小报等活动形式进行,使红色经典阅读更贴合语文课程的实施要求。

(三)红色经典课文的生活阅读教学策略

将红色阅读融入生活具体实践,以红领巾假日小队活动、班会课活动为平台,开展贴近时代、贴近学生、贴近生活的实践活动,如唱红歌(学唱王二小等歌曲)、访红人(寻访社区抗疫先进工作人员)、展书评(以微书评的方式推荐喜爱的图书)、录故事(将喜爱的故事录制成音频上传至喜马拉雅)等活动,将文字阅读向生活阅读延伸,将阅读活动从线下向线上延伸。

以生活小区为半径组合的读书小组,每月开展一次读书主题班会活动;开展社区防疫先锋人物实地走访,通过采访录音、采访视频、行读小报、人物专访、行读随笔等方式,以文字和图片结合的形式,展示生活阅读的成果,并在班级微信群上进行内容发布和点评分享。

参考文献:

[1]顾晓丽.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辅助作用 ——以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的课文为例[J].小学生作文辅导·读写双赢,2017(8):5.

[2]叶晓丽,郑 娜.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10课《蝙蝠和雷达》教学设计[J].科学咨询,2018(37):75.

[3]高伟琴.巧设读写联动点,领悟文本语言魅力——四年级读写联动教学策略研究[J].教师,2018(22):32-33.

[4]姚 远.小学四年级语文阅读课堂教学探析[J].魅力中国,2015(6):203.

[5]刘 敏,杨学会.重点段的魅力阅读--浅谈三四年级课文重点段的突破策略[J].科学咨询,2014(19):94-94,95.

[6]郭 聪.学习略读课文提升阅读能力——浅谈中年段略读课教学策略[J].黑龙江教育·小学,2016(12):11.

[7]张春龙.三点一线,让语用训练趋向集中——以苏教版四年级《田园诗情》一文的教学为例[J].小学生作文辅导·读写双赢,2017(3):19.

[8]罗明娇.单元整合理念下的读写一体教学策略探析——以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为例[J].华夏教师,2018(22):59-60.

[9]张辉煌.破译文本表达“编码”的秘妙 ——以人教版 《语文》 四年级下册第六组课文为例[J].新教师,2018(3):35,74.

作者:钟海芳

第2篇:统编初中历史九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关键点位分析

统编初中历史九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相较于原人教版教材在课程内容设置和体例上都有所变化,为了便于进一步深入教材分析,梳理教学线索,突破教学难点,笔者确定了本章的三个关键点位,即“经济危机的本质”“各国应对经济危机的道路抉择”“人类应对危机所形成的智慧”,并从这三个关键点位切入,进行单元整体分析。

一、第四单元关键点位分析及教学策略

(一)关键点位一:经济危机的本质

1.内容剖析

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一书中表示,政府不应该介入经济活动,他主张私人经济活动自由放任,不加干预。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自由主义的局限性日益显露。资产阶级对无产阶级利益的漠视导致社会的不稳定;资本主义经济导致了社会收入分配的不公平,资本家压榨工人的工资,使购买力严重不足,导致生产过剩,最终酿成经济危机;资本主义原始积累重视资产所有权的现状,不问获取过程是否公平、合理,这也是法西斯侵略扩张的内在根源。

2.教学策略

针对本关键点位,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手段,通过播放视频,形象直观地揭示机器大生产所创造的巨大生产力,资本家的富裕生活与工人艰苦生活之间的反差,便于学生了解经济自由主义政策造成的社会分化和潜在危机;通过听罗斯福炉边谈话的音频,聚焦罗斯福针对经济自由主义的弊端所采取的措施,引导学生从危机“病根”入手,推理出减少生产社会化带来的诸多弊端对社会经济的影响,关键措施在于政府能够对经济进行有效控制和调节;看完、听完上述材料后,组织小组合作探究罗斯福新政的弊端;引导学生认识美国新政是在照顾到资本家利益的同时顺带考虑普通民众的福祉,这与我们社会主义中国为了广大无产阶级人民群众而奋斗的做法是截然不同的,同时,揭示新政是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作出的政策调整,它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的本质,所以无法解决资本主义社会的根本矛盾。

(二)关键点位二:各国应对经济危机的道路抉择

1.内容剖析

(1)美国的经济危机对策

美国通过罗斯福新政,利用国家力量,局部调整了大资产阶级与劳动人民及中间阶级的关系;对资本实行一定程度的“管制”,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劳动人民最低限度的生活水平,稳定了美国的局势。

(2)德国、意大利、日本的经济危机对策与法西斯主义的崛起

在德国,纳粹党利用中下层人民对失业和破产承受之苦及其对现政权的不满,扩大自身的政治影响,同时积极寻求大资本家的支持,建立法西斯专政,并通过大修基础设施解决了几百万人的就业问题,同时也为战争做好了准备工作;20世纪初意大利就陷入严重经济危机,出现了社会大动荡。为了维护资产阶级统治,最早采取了法西斯主义的统治形式;日本通过近代天皇制,逐步实现国家的法西斯化。在日本,军部是法西斯化的核心力量,其通过对外发动战争取得对国家政权的支配。

2.教学策略

要突破本关键点位,可组织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史料分析。选取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危机背景下所受到的冲击,以及分别采取的应对危机的策略的相关史料,分小组进行交流合作、探究分析、归纳展示,引导学生史论结合,论从史出,揭示不同国家选择应对经济危机的不同发展道路的原因和具体措施。教师可以预设层次递进的问题,引导小组进行分析。例如,面对经济危机胡佛和罗斯福的主张分别是什么?分别有何理论依據?如果你是当时生活在美国的资本家或普通工人,你希望政府采取何种措施应对经济危机?假设你是当时罗斯福政府或希特勒政府的官员,你会如何认识本国和对方国家应对经济危机措施带来的影响。请说明理由。如此设计,既可以使学生厘清罗斯福新政的背景和措施,也可使学生反思时代大背景下各国应对经济危机的必然抉择。

(三)关键点位三:人类应对危机所形成的智慧

1.内容剖析

20世纪,凯恩斯通过对一战、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等时代现象的观察与思考,认识到传统的自由资本主义需要变革,资本主义必须进行国家调节才能获得现代的生存。美国罗斯福新政正是运用了这一理论,强化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摆脱了由于经济危机造成的法西斯势力对美国的威胁,扩大了联邦政府和总统的权力,其做法深深影响到二战后美国政府的经济政策和措施。经济危机的应对也给新的国际秩序的建立提供了时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各国选择了以合作代替分裂和对抗。

2.教学策略

通过组织学生阅读和分析国际会议节选史料,以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分析人类应对危机之后的反思,小组推选代表分享归纳概括所形成的智慧,以培养学生史料实证的能力和家国情怀。通过学生合作交流等方式,培养其历史解释能力。例如,组织学生模拟战后联合国大会场景。分组讨论,推选美国代表、欧洲代表、中国代表等,围绕二战对本国或本地区带来的影响,从本国或本地区利益出发希望构建怎样的国际秩序。联系实际举例,中国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所作出的贡献有哪些?这一理念将为推动建立新的政治经济新秩序带来怎样的影响?通过问题导向,学生独立思考,分组讨论,成果交流,思维碰撞,实现“教得多→学得多→学得透”的三层转化。通过历史理解得出历史解释,形成家国情怀。

二、启示

本文尝试以选取关键点位,设计教学主线,推动学生核心素养形成为策略进行单元整体设计,此做法兼顾了学生学习效率与学习效果。关键点位分析教学策略,把关键问题挖深挖透,让必备知识丰满起来;以一主线理顺复杂的历史知识,构建内在逻辑关系,让历史课堂充满人文感和厚重感。这种教学策略下的课堂,能够带动学生的学,引发其思考,培养其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责任编辑    黄铭钊

作者:何宏武

第3篇:关于七年级语文下册新教材特点的体会

摘 要:2016年秋季开始人教版七年级语文教材进行了新版修订推广,是贴合课程标准改革要求进行了创新实践。新教材与旧版本有很大的变化,因此也给了使用者全新的感觉。新教材通过自己的全新组织编订,让学生掌握了更多的拼音、识字、阅读、造句、口语交际表达等语文能力。本文结合笔者应用体会,探讨七年级语文下册新教材的特点。

关键词:七年级语文下册;新版教材;特点

多年来,各地都在积极使用不同出版社的语文教材,七年级语文教材常见出版社有人教版、苏教版、粤教版等。目前,全国范围应用最广泛的当属人民教育出版社的语文教材。随着语文教材的广泛应用,人们往往可以总结出很多新教材的应用特点。新版七年级语文教材于2016年秋季开始修订发行推广,刚开始使用就有许多令人印象深刻的特点,笔者将以下册教材为研究对象,分享自己的教学体会。

一、新教材的整体印象受赞

七年级语文下册新教材,于2016年11月人教出版社修订出版,是经教育部统一组织完成编写的专业教科书,全书共收录了24篇课文、6组写作、3篇综合性学习、2篇名著导读和8首课外古诗词,主要用于完成七年级下学期的语文课程教学。可以看出,正是由专业大师、语言大家参与编著编审工作,才有了新的一版教科书问世。全书共163页,属16开本,较之旧教材在开本设置上明显不同,同时还对其中的字体进行了较为明显的调整。如将旧版教材课文题目由二号放大到小初号,正文字體由小二号放大至二号,田字格组字也由原来规格抬升了半号。因此,整体上让人感觉整洁大气。整书的装帧属精美层次,无论是整体布局、插画风格、页面留白、字体选择还是装帧设计,无一不是让人感觉到充满现代感,青春时尚。新教材大量使用童话类的图画,符合七年级学生的心理童趣,降低原有教材的写实插画风格,并且原有的单线平涂也改为了新教材的无骨画法,立体感突出,更加生动直观,色彩更具饱和性,学生们在接到新书后,脸上的笑容和心中的喜悦是埋藏不住的。

二、新旧版本内容更换设置多面化

七年级语文下册教材中,六大单元基本含有阅读与写作两大结构内容。阅读课文中有描写人物的、有描写风景的;有古代文体、有现代文体;有描写现实的,有描写科幻的,不得不承认,所有的单元文章都属于各领域典型代表。整体上看,整本书24篇文章仅保留了旧教材的9篇文章,在其他新增文章中,很多内容来自于旧版教材的其他年级段文章,如收录在旧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材中的文章1篇,收录在旧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教材中的文章4篇。新教材加强了在古诗词的诵读学习理解方面的文章收录,不仅保留原有的4首诗歌,还同时增加了4首,让学生能够更多地感受到中外名家在诗歌创作上的灵感,也让大家体味到诗歌所散发的独特魅力。在名著导读部分,用老舍先生的长篇小说《骆驼祥子》选段和法国作家儒勒·凡尔纳创作的长篇小说《海底两万里》选段分别替换了旧版中的《童年》《昆虫记》两个作品。当然,无论是旧版还是新版,在名著导读部分所选择的著作,都是传世佳作,学生通过新的题材和内容,可以直接加强对阅读技能的训练和提高,如《骆驼祥子》就强调要通过圈点和标注来突出细节,《海底两万里》就强调通过快速阅读来提供语言的凝练度。

三、新版教材中的单元主题更有侧重

七年级语文下册教材虽然突出体现了创新变革的思路,但是也注重通过加强语文学科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将学生代入知识学习的殿堂。整个教材都在体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自我与他人之间的多重关系,并按名人、祖国、凡人、美德、哲理、探险分别为六大单元设置了主题。不同单元的综合性学习各有侧重,一方面积极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另一方面也在积极地突出写作能力与口语交际能力。

笔者通过对全书单元的备课和教学,对其中感受较深地就是单元内容中的教学目标设定。如第一单元通过讲述杰出人物,让学生感受和学习更多的精神品质,树立正确的人生理想与生活追求。同时通过对不同文章的通览了解,通过对关键句段的斟酌揣摩,从字里行间读出特殊人物的性格与思想。如在第二单元中主要讲述爱国主义情怀,通过悠悠黄河的歌颂、最后一课的哀号、土地誓言的宣读、木兰诗的吟唱,仿佛让更多人感受到了国家对人民生存的重要性。这一单元中,要求学生能够把握作品的背景与情感,在特定的抒情中完善自己的情感体会。在第三单元中学生们将重新提到爱心情感的话题,通过观察和体会生活中不同个体的感受遭遇来体会不一样的关系,要求学生们在普通生活中要善于发现美,学会体谅不同的群体,保持应有的精神面貌。第四单元主讲的中华美德,是学生进行道德修养培养与提升的重要单元,在不同篇幅的文章中,学生要能够从略读到精度再到快速阅读,不断分享自己在阅读中的感悟。第五单元重在培养学生利用托物言志的手法来加强描写,学生如果能够在不同的细节描写中融入自己的感悟与情怀,必然能够将文章写得更加生动,语言的魅力也会跃然于纸上。第六单元带领着学生奔向未知世界,走向未来,走向更加全新的时代。通过探险与科幻文章,学生们也会提高自己的想象力,不断激发自己的探索实践能力。

四、结束语

七年级语文下册新教材,能够从自身单元内容的编排上去努力体现课程标准的改革要求,全面帮助学生提升语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目标。可以在学生的阅读与写作中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是十分难能可贵的。

参考文献:

[1]张秋喜.“三大变化”之“三大应变”——人教版2016年语文七年级教材内容变化之我见[J].中学语文:教学大参考旬刊,2016(10):64-65.

[2]何小燕.2016年秋季新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结构的变化[J].考试与评价,2017(3):54-55.

[3]王本华.从八大关键词看“部编本”语文教材的编写理念[J].课程教学研究,2017(5):122-123.

作者简介:

王仁聪(1979.08—),性别:女;籍贯:四川宜宾高县;最高学历:本科;职称:中学一级语文;研究方向:中学语文;单位:四川宜宾高县硕勋中学。

作者:王仁聪

第4篇:四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抽测试题

语文学习并不难,只要大家合理使用复习资料,认真努力地学习,就一定会学好!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了四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抽测试题,希望对大家有用。

一、拼音游乐园(10分)

1、用“ ”画出加点字的正确读音。(2分)

悼念(diào dào) 黄芪(shì qí) 鲜为人知(xiǎn xiān) 顷刻间(qīng qǐng)

2、看拼音写词语。(4+4 = 8分)

máng ( )碌 liáo ( )天 xiān ( )开 fān ( )越

( )童 ( )阔 ( )弱 ( )茄

tuī jiàn cuī cù zhān yǎng qīng ér yì jǔ

( ) ( ) ( ) ( )

二、成语小超市(12分)

1、将下列的成语补充完整,并选择合适的成语填在横线上。(6+1分)

囫囵( )( ) ( )( )问底 山外( )( )

舍( )忘( ) 胆( )心( ) ( )( )连珠

A、课堂上语文老师 ,学生兴趣高昂。

B、在学习上,我们遇到问题时就要 ,弄个水落石出。

2、模仿秀:(2分)

(1)大雨如注 (带比喻方法的词语)

(2)翻山越岭(有一对近义词的词语)

3、对号入座:根据语境填写合适的成语。(3分)

诸葛亮是三国时期蜀汉的政治家、军事家。人们常用 、 来赞颂诸葛亮的聪明才智。然而,自张飞、关羽、刘备、赵云相继死后,诸葛亮独自一人支撑蜀国,为实现刘备的遗愿,他 、 ,但势单力薄,最终 、 。

三、句子竞技场(按要求写句子。)(1+1+1+1+1+2=7分)

1、例:小溪叮叮咚咚地流淌。 小溪在欢快地歌唱。

天天上的星星一闪一闪的。

2、瞧你,穿衣服还不会呢,怎么谈得上伟大?

改成不用问号的句子,但意思不变:

3、在原句上修改病句。

今天,我的作业基本上全做完了。

4、 的风筝 地飞上了天空。(把句子写具体)

5、叶欣匆匆地离开了人间。叶欣留给人们的是永恒的微笑。

用上关联词合并成一句话:

6、根据例句仿写。例句(1):母爱是一把小伞,为我遮挡风雨。

母爱是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

四、诗文展览馆(7分)

1、选择最恰切的答案,将序号填在“______”上。(3分)

(1).少儿书法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多次获奖。面对鲜花和掌声,同学们用诗句来应答赞美,最恰当的一句是:______

(A)将谓偷闲学少年 (B)小荷才露尖尖角 (C)万紫千红春满园

(2).突然下起了大雨,张大爷帮隔壁小李家收起了晾晒的衣被。事后,小李由衷地感叹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B)远水难救近火,远亲不如近邻

(C)一根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

(3)《三字经》中教育我们要孝敬父母的一句是______。

(A)香九龄,能温席 (B)融四岁,能让梨 (C)亲师友,习礼仪

2、在《小儿垂钓》中,写路人问路,而小孩不回答的句子是________ (2分)

3、你们班在学校拔河比赛中获得了好成绩,这是团结合作的结果,就像《古今贤文》中所说的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2分)

五、课文大观园(14分)

1、填写美文。(5分)

(1)一身_____的羽毛,一对______的翅膀,加上______的尾巴,这就是活泼机灵的小燕子。

(2)樟树不高,但它的_________,而且伸向___________,伸得远远的。稠密的树叶__________。樟树__________,无论是________还是________,它们总是那么_____________。

2、点击人物。(4分)

(1)格罗培斯给迪斯尼乐园设计的路径被评为“____________”,他的设计策略是_________ ,_________ 。

(2)、通过本学期的学习,我们从课文中认识了不少人,有__________的刘备,_________的祁黄羊 的明明,__________的公仪休,___________的竺可桢爷爷。

3、亲近自然。(3分)

(1)地球上大片森林的消亡,沙漠绿洲迪拜的诞生给你这样的启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册课文中,一些可爱的小动物值得你来赞美,如___________的天鹅,_____________的老羚羊。

4、佳作推荐。(2分)

如果你的表弟非常任性,经常对他的母亲大喊大叫,乱发脾气,你想推荐本册中的哪篇文章给他读?

推荐文章:_____________,推荐理由:____________ 。

六、积累大擂台(4分)

1、《草房子》作者是 ,书中的主人公 是个 的人。

2、《窗边的小豆豆》中小豆豆的新学校名字叫 ,这个学校只有 人。

3、两岸青山相对出, 。

4、 ,笑问客从何处来。

5、竹外桃花三两枝, 。

七、阅读研究所(7+9=16分)

(一)天鹅的故事(节选)

这时,别的天鹅似(sì shì)乎被这一举动惊住了。它们呆呆地站在那里,瞧着这位“破冰勇士”。只听得“嚓——嚓——”,冰层裂开了一条小缝(féng fèng,接着又裂开了一条……冰面终于塌陷了,出现了一个小的冰窟窿。这位顽强的“破冰勇士”沿着冰窟(kū kuō)窿的边缘(yán yuán)继续扑打着,水面在慢慢地扩大。有几只天鹅来帮忙了,很快整群天鹅,大约百十来只,都投入了破冰工作。它们干得那样齐心,那样欢快!水面在迅速地扩大着。湖面上不时传来阵阵“克噜——克哩——克哩”的叫声,就像那激动人心的劳动号子:“兄弟们哪,加油!齐心干哪,加油!”

1.用“ ”画出括号里正确的读音。(2分)

2.“破冰勇士”指的是 ,说它是“破冰勇士”的原因是 2分

3.天鹅群“克噜——克哩——克哩”的叫声,仿佛是它们齐心破冰的 1分

4. 看到天鹅群齐心破冰的场面,我们会想起“ ”等名句。(2分)

(二)清洁工

入冬以来,我每天早晨都要去湖滨跑步,途中总要经过一幢新建的居民楼。每到这里,我便会看到一位清洁女工在认真地清扫道路。

这是一位老人,脚穿一双褪色的黑布鞋,身穿一件不太合身的工作服,头上围着一块黑色方巾。从她那露出的白发和前额上的皱纹来看,和奶奶差不多,准有六十多岁了。她天天挥动着扫把,一步一步地往前扫着,拂去尘土,小路露出了原先洁净的面庞。记得一个大风的早晨,她无法用扫把,只好弯着腰,把碎纸、烂叶一一捡起,放进手提的小箱子里。又一个雪后的早晨,当我跑到马路尽头时,突然发现老人蹲在那里用双手抠下水道口的污泥和杂物。她用汗水洗刷积聚的污垢,给人们送来了清新和幸福。我敬佩她,同时也可怜她:这么大年纪了,还没退休,想必是家中十分困难吧。或许是位无依无靠的孤独老人,不得不靠自己劳动来养活自己吧?

元旦的早晨,爸爸买来一束鲜花和礼品,带我去看望他早就退休的中学老师。我们来到一大楼前,这是幢熟悉的大楼。敲开门,一位中年妇女把我们请进陈设整洁的客厅。“妈妈,有人找您来了。”随着中年妇女的话声,一位神采奕奕的老人从里屋走出来。爸爸喊了声:“老师,您好。”我呆住了:她竟是那位“老清洁工”!我完全明白了,马上拿过爸爸手中的鲜花,双手捧到她的面前……

1.给下面带点的字填上正确的答案。(2分)

“熟悉”按音序查第一个字母是( );按部首查( ),再查( )画;应取下面第( )种解释。(①成熟;②程度深;③习惯,常见)

2.读短文,联系上下文理解下面的词语。(2分)

(1)积聚: (2)神采奕奕:

3.用“﹋﹋”画出描写老清洁工外貌的句子。(1分)

4.用“ ”画出描写“我”内心的句子。(1分)

6.我完全明白了,马上拿过爸爸手中的鲜花,双手捧到她的面前……从“捧”字你感受到了什么? “我”又会对这位老清洁工说些什么?请写下来。(3分)

八、我是小作家:(30分)

上一题短文中的清洁工真让人敬佩!在生活中,还有谁让你敬佩?你敬佩他(她)什么? 请写下来。(提示:通过具体事例来反映人物的特点)

要求:题目自拟,语句通顺,内容具体,感情真实,400字左右。

第5篇: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试题

一、根据拼音,写出词语(10分)

Zhèn

hàn

(

)(

)

pínɡ

zhànɡ

(

)(

)

Shùn

jiān

(

)(

)

fēi

xiánɡ

(

)(

)

qīnɡ

chè

(

)(

)

ɡuó

huī

(

)(

)

lónɡ

(

)(

)

Huǐ

huài

(

)(

)

Wéi

bèi

(

)(

)

Wān

yán

(

)(

)

二、辨字组词(5分)

锐(

)

辨(

)

捎(

)

剂(

)

孤(

)

悦(

)

辩(

)

哨(

)

济(

)

弧(

)

三、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8分)

雄心(

)(

)

手不(

)(

)

知(

)知(

)

碌碌(

)(

)

(

)其不(

)

鹏(

)万(

)

(

)向(

)敌

自(

)不(

)

四、按要求写句子(6分)

1、面对这个失去亲人的孩子,我们怎能袖手旁观呢?(改成陈述句)|m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漓江的水很绿。(改为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爸爸的遗体上覆盖着一面五颜六色的红旗。(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选词填空(4分)

无论…都…

只要…就…

即使…也…

不是…而是……

1、飞机装上雷达,(

)在漆黑的夜里,它(

)能安全飞行。

2、(

)什么地方,(

)比不上我的家乡美。

3、放学回家后,我(

)先出去玩,(

)先做作业。

4、明天(

)不下雨,春游(

)会照计划。

六、按诗文内容或要求填空(7分)

1、填写人物所做的事情:小夜鹰:___________;普罗米修斯:__________。

2、填上反映人物特点的词语:法国雕塑家罗丹______________;伽利略______________。

3、科学家模仿蝙蝠探路的方法,给飞机装上了_______;科学家研究蜻蜓的翅膀,研制出了_________;科学家研究_________,研制出了_________。

4、飞蛾求生、砖缝中长出瓜苗、倾听心跳几件小事向我们展示的是________,盲童安静用自己独特的方式,感受着_____________。

七、给句子排排队(5分)

(

)金色的秋季来了,老榆树在秋风中哼着丰收的曲子,将满树的叶子洒向大地。

(

)我最喜爱校园东南角那棵老榆树。

(

)大雪纷飞时,老榆树像一位巨人,傲然挺立在风雪中。

(

)炎热的夏季,骄阳似火,老榆树用它茂盛的枝叶,为同学遮荫。

(

)在万物复苏的日子里,老榆树换上了翠绿的春装。

八、积累与运用(4分)

1、日出江花红胜火,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竹外桃花三两枝,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白银盘里一青螺。

4、______________________,金石为开。

5、______________________——非一日之功。

6、砌墙的砖头——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天上鲤鱼斑,______________________。

8、______________________,言而有信。

九、课文回顾(3分)

在本学期学过的课文中,我们游览了祖国的许多名山大川,如被人们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的桂林山水;我们也认识了许多让我们敬佩的人,如《生命生命》中的作者杏林子,她对生命的态度是___________________;我们还了解了大自然给人类的启示,知道了____________是人类的老师。

十、口语交际(3分)

当你在买东西时,热情的售货员阿姨为你介绍了许多产品,而你都不喜欢,你会怎样跟她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一、阅读《自然之道》,完成下面练习(10分)

我和同伴紧张地看着眼前的一幕,其中一位焦急地对向导说:“你得想想办法啊!”向导却若无其事地答道:“叼就叼去吧,自然之道,就是这样的。”向导的冷淡,招来了同伴们一片“不能见死不救”的呼喊。向导极不情愿地抱起那只小龟,朝大海走去。那只嘲鸫眼见到手的美食丢掉,只好颓丧地飞走了。

然而,接着发生的事情让大家极为震惊。向导抱走幼龟不久,成群的幼龟从巢口鱼贯而出。我们很快明白:我们干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那只先出来的幼龟,原来是龟群的“侦察兵”,一旦遇到危险,便会返回龟巢。那只幼龟被向导引向大海,巢中的幼龟得到错误信息,以为外面很安全,于是争先恐后地结伴而出。

“天啊!”我听见同伴说,“看我们做了些什么!”这时,数十只幼龟已成了嘲鸫、海鸥、鲣鸟的口中之食。我们的向导赶紧摘下棒球帽,迅速抓起十多只幼龟,放进帽中,向海边奔去。我们也学着他的样子,气喘吁吁地来回奔跑,算是对自己过错的一种补救吧。

1、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2分)

慌张——(

)着急——(

)

冷漠——(

)赶快——(

)

2、从文中找出与下列解释相应的词语,填在括号里。(2分)

(1)好像没有那么回事似的。(

)

(2)像游鱼那样一个一个地出去。(

)

3、“然而,接着发生的事情让大家极为震惊。”“震惊”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发生了什么令人震惊的事?__________________。(2分)

4、在最后一个自然段中,有三个表现当时紧张气氛的词语,它们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和奔跑。(2分)

5、课文告诉我们,如果不按___________办事,往往会产生与愿望_________的结果。(2分)

十二、阅读课外短文,回答下列问题(10分)

春天到了,大地复苏,花儿开放,整个大自然充满了生机,我十分喜欢这生机勃勃的春天,尤其爱春天里那绿油油的小草。

我家门前有一片空地,上面种着小草,它们是那样富有(生机生命),春天一到,一下子就铺开了一片绿色的天地。细看,它们是嫩绿色的,水灵灵的,多么喜人!

一阵风吹过,小草跳起了欢乐的舞蹈,时而舒展右臂,时而左右摇摆。它们像一群活泼的小女孩,天真可爱。这时你如果有空来欣赏一下,一定会叫你心旷神怡,乐而忘返。

你别看小草这样(软弱柔弱),可它永远不会向暴风雨低头。有一天,一阵狂风过后,突如其来地下了一场大雨。风雨过后,我赶紧去看那小草。呀!小草好像被折磨得奄奄一息了,有的歪歪斜斜,有的身子贴地。但我相信,它们是不会在暴风雨下屈服的。果然,小草又慢慢挺直了腰,尽管脸上还带着晶莹的泪珠!它们好像在骄傲地说:“你看,我们是多么顽强啊!”

小草,没有鲜花那么娇艳,没有白杨那么(挺拔挺立),可是它的生命力是多么(坚强顽强)!人们说“疾风知劲草”,小草是当之无愧的。

1、短文加个恰当的题目,写在文前的横线上。(1分)

2、用“”划去(

)里用得不恰当的词语。(1分)

3、“疾”字在字典里有四个意思:①疾病②痛苦③痛恨④急速,猛烈。“疾风知劲草”中的“疾”应取第(

)种意思。(1分)

4、按下列形式从文中摘录词语或写出词语。(2分)

ABB:

______________________

ABCC:______________________

AABC:______________________

AABB:

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从文中划线的句子中体会到了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用“√”选择正确的答案。(1分)

(1)本文表现了作者喜爱春天的思想感情。(

)

(2)本文赞扬了小草坚强不屈,有顽强的生命力。(

)

7、你觉得身边还有哪些人或物具有小草一样的精神?请写一写你对他们的赞美之情。(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三、作文(25分)

在你的生活中有没有后悔的时候?比如:做错了事,怕挨骂而撒谎,很后悔;和要好的同学吵了嘴,影响了友谊,很后悔;由于粗心大意,错怪、冤枉了别人,很后悔……请你以“后悔的一件事”为题目写一篇文章,要把事情的经过写具体,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字数在350字左右。

第6篇:四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测试题

班级 姓名

一,知识与技能. 1.看拼音,写词语. zèg sòng chuān fān ǒu rán bìn máo yǒng héng ( ) ( ) ( ) ( ) ( )

jié lì bēi āi zī tài chàn dǒu chén mò ( ) ( ) ( ) ( ) ( ) 2.给下面的多音字组词.

dàn( ) chōng( ) sāi( ) 弹 冲 塞 tán( ) chòng( ) sè( )

xuè( ) xìng( ) shǎo( ) 血 兴 少

xiě( ) xīng( ) shào ( ) 3.比一比,组词.

偶( ) 憎( ) 唯( ) 帆( )

遇( ) 赠( ) 惟( ) 巩( ) 桂( ) 饼( ) 捂( ) 竭( ) 挂( ) 拼( ) 悟( ) 褐( ) 4.写出下面的成语. 一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五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 二三四六七八_________ 九________ 十________ 百_________ 千__________

5.把下面词语搭配起来.

改正( ) 发挥( ) 提高( ) 树立( ) 改进( ) 发扬( ) 增高( ) 建立( ) 6.把下列词语按一定顺序排列起来. (1)哥哥 伯伯 叔 弟弟

(2)中午 清晨 晚 上午

(3)开花 播种 叶 生根

(4)中国 世界 城

7.修改病句.

祖父 下午 结果 亚洲 叔傍长长(1)这几年,我国的教育质量一年比一年进步. (2)我正做完功课,李青就来叫我了.

(3)推开房门,只见忘菊两乌黑的大眼睛紧紧地闭着.

(4)会场上响起了热烈的雷鸣般的,经久不息的掌声.

8.把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 (1)我的家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太阳虽然离我们很远很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一只小鸟落在树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如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默写古诗. 赠忘伦 回乡偶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赠王伦》着首诗是( )朝诗人( )写给临别朋友的一首诗,表达了作者( )之情,其中后两行的意思是( ). (2)《回乡偶书》这首诗的作者是( ),"偶书"的意思是( ), 其中前两行的意思是( ). 4.《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描写了( )的场面,表达了诗人对好友( )之情. 5.《她是我朋友》一文的主人翁是( ),通过献血这件事,表现出小男孩是个( )的孩子."我"和"克莱谛"吵架后,是( )主动提出和好的.父亲把我的尺子折成两段是因为( ). 二,综合与创新 (一)阅读园地. 课内阅读与思考:读下面的一段话,回答问题. 过了一会儿,他突然啜泣了一下,全身颤抖并迅速用另一只手捂住脸."疼吗 阮恒 "医生问道.阮恒摇摇头.但过了一会儿,他又开始呜咽,并再一次试图用手掩盖他的痛苦.医生又问是不是针刺疼了他,他又摇了摇头. 接着,他不时的啜泣变成持续不断的哭泣.他眼睛紧闭着,用牙咬着自己的小拳头,想竭力的制止哭泣. 医生问他为什么这样哭,然后用轻轻的声音安慰他.男孩立刻停止了哭泣,好象刚才什么事也没有发生一样.(选自《她是我的朋友》) 1.解释词语. 啜泣 呜咽 哭泣

2.写出小男孩的表情和动作的词语.

3.从啜泣到呜咽再到哭泣的过程,想象一下小男孩心里是怎么想的

4."男孩立刻停止了哭泣,好象刚才什么事也没有发生一样".医生会对他说些什么呢

(二)课外阅读与思考: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

处处留心皆学问

我们好多人都有一句自己喜爱的名言,用来鞭策自己.而我心中铭记着这样一句话:"处处留心皆学问."在我们生活中,只要留心观察,就能从一些细小的地方,平常的事情中获得知识.日积月累,这些知识就如粒粒沙子,堆成了小沙丘.当你遇到问题时,你从自己的积累中找出相关的知识来解决,这些问题就能迎刃而解了.正因为我信奉这句话,所以受益匪浅. 一次自然课上,老师对我们进行一次小测验.课本上的内容大家都很熟悉,考起来并不费力.可是,老师却别出心裁地出了一道课外题,问鱼有什么内脏.同学们都给难住了,有的傻愣愣地瞪着黑板,有的皱着眉头咬笔杆.而我呢,略加思考,便胸有成竹地在试卷上列出:肝,鳔,胆,肠……一鼓作气写了出来.几天后,考试结果出来了,我拿了个100分.同桌半开玩笑地说:"石蕾,你是不是在考试之前解剖过鱼呀 要不怎么对它的内脏了如指掌 "我神秘地说:"处处留心皆学问!"上个星期天,我看奶奶剖鱼,鱼的内脏刚被掏出来,我就像个"小问号"似的缠住奶奶,问它们叫什么名字.奶奶没法子,只好依次报了出来.我认真地听着,用心地记着.也不知什么缘故,我记得特别牢,一个个都好像在脑海里扎了根似的.谁知这"留心"而来的"学问",竟在这次考试中用上了.啊,我这个100分可是"处处留心皆学问"这句话送给我的啊! "处处留心皆学问"这句话使我不但在学习上尝到了甜头,而且在生活中也受益匪浅.一天,我无意中看到姐姐在一篇作文中写道:"一串红在这美丽的春天里绽开了笑脸."我猛然想起,我们学校的花坛里也有几盆一串红,可是全都是秋天开的呀!我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姐姐,姐姐拍着我的头说:"小蕾,真谢谢你,我把映山红和一串红给混起来了.这篇文章我还想投到《扬子晚报》呢!若被登出来,岂不是闹了个大笑话!"我心里喜滋滋的,更感到"处处留心皆学问"的妙处. 是啊,处处留心皆学问.只有留心生活,我们才会感受到生活的丰富,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1.给下面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标出. 鞭策(cè chè) 熟悉(shú shóu) 似的(sì shì) 告诉(sū shū)

2.找出文中的五个成语,并说说"胸有成竹"这个成语的来历.

3.给短文分段,归纳段意.

4.你是怎么理解"处处留心皆学问"这句话的 可举例说明.

5.你喜爱的一句名言是什么 三,作文天地. 选作其一

1.根据诗的内容,结合自己的想象,把《回乡偶书》这首诗改写成一个故事. 2.每个人都有许许多多第一次,选择一次你最难忘的事写下来,题目自拟. 四,实践拓展. 了解你所在的社区,学校,街道或周围其他地方的用字情况

四年级语文下册期末

10.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赠王伦》着首诗是( )朝诗人( )写给临别朋友的一首诗,表达了作者( )之情,其中后两行的意思是( ). (2)《回乡偶书》这首诗的作者是( ),"偶书"的意思是( ), 其中前两行的意思是( ). 4.《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描写了( )的场面,表达了诗人对好友( )之情. 5.《她是我朋友》一文的主人翁是( ),通过献血这件事,表现出小男孩是个( )的孩子."我"和"克莱谛"吵架后,是( )主动提出和好的.父亲把我的尺子折成两段是因为( ). 二,综合与创新 (一)阅读园地. 课内阅读与思考:读下面的一段话,回答问题. 过了一会儿,他突然啜泣了一下,全身颤抖并迅速用另一只手捂住脸."疼吗 阮恒 "医生问道.阮恒摇摇头.但过了一会儿,他又开始呜咽,并再一次试图用手掩盖他的痛苦.医生又问是不是针刺疼了他,他又摇了摇头. 接着,他不时的啜泣变成持续不断的哭泣.他眼睛紧闭着,用牙咬着自己的小拳头,想竭力的制止哭泣. 医生问他为什么这样哭,然后用轻轻的声音安慰他.男孩立刻停止了哭泣,好象刚才什么事也没有发生一样.(选自《她是我的朋友》) 1.解释词语. 啜泣 呜咽 哭泣

2.写出小男孩的表情和动作的词语.

3.从啜泣到呜咽再到哭泣的过程,想象一下小男孩心里是怎么想的

4."男孩立刻停止了哭泣,好象刚才什么事也没有发生一样".医生会对他说些什么呢

(二)课外阅读与思考: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

处处留心皆学问

我们好多人都有一句自己喜爱的名言,用来鞭策自己.而我心中铭记着这样一句话:"处处留心皆学问."在我们生活中,只要留心观察,就能从一些细小的地方,平常的事情中获得知识.日积月累,这些知识就如粒粒沙子,堆成了小沙丘.当你遇到问题时,你从自己的积累中找出相关的知识来解决,这些问题就能迎刃而解了.正因为我信奉这句话,所以受益匪浅. 一次自然课上,老师对我们进行一次小测验.课本上的内容大家都很熟悉,考起来并不费力.可是,老师却别出心裁地出了一道课外题,问鱼有什么内脏.同学们都给难住了,有的傻愣愣地瞪着黑板,有的皱着眉头咬笔杆.而我呢,略加思考,便胸有成竹地在试卷上列出:肝,鳔,胆,肠……一鼓作气写了出来.几天后,考试结果出来了,我拿了个100分.同桌半开玩笑地说:"石蕾,你是不是在考试之前解剖过鱼呀 要不怎么对它的内脏了如指掌 "我神秘地说:"处处留心皆学问!"上个星期天,我看奶奶剖鱼,鱼的内脏刚被掏出来,我就像个"小问号"似的缠住奶奶,问它们叫什么名字.奶奶没法子,只好依次报了出来.我认真地听着,用心地记着.也不知什么缘故,我记得特别牢,一个个都好像在脑海里扎了根似的.谁知这"留心"而来的"学问",竟在这次考试中用上了.啊,我这个100分可是"处处留心皆学问"这句话送给我的啊! "处处留心皆学问"这句话使我不但在学习上尝到了甜头,而且在生活中也受益匪浅.一天,我无意中看到姐姐在一篇作文中写道:"一串红在这美丽的春天里绽开了笑脸."我猛然想起,我们学校的花坛里也有几盆一串红,可是全都是秋天开的呀!我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姐姐,姐姐拍着我的头说:"小蕾,真谢谢你,我把映山红和一串红给混起来了.这篇文章我还想投到《扬子晚报》呢!若被登出来,岂不是闹了个大笑话!"我心里喜滋滋的,更感到"处处留心皆学问"的妙处. 是啊,处处留心皆学问.只有留心生活,我们才会感受到生活的丰富,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1.给下面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标出. 鞭策(cè chè) 熟悉(shú shóu) 似的(sì shì) 告诉(sū shū)

2.找出文中的五个成语,并说说"胸有成竹"这个成语的来历.

3.给短文分段,归纳段意.

4.你是怎么理解"处处留心皆学问"这句话的 可举例说明.

5.你喜爱的一句名言是什么

三,作文天地. 选作其一

1.根据诗的内容,结合自己的想象,把《回乡偶书》这首诗改写成一个故事. 2.每个人都有许许多多第一次,选择一次你最难忘的事写下来,题目自拟. A、春天那美好的景象,怎么不叫人陶醉呢?

B、那双渴望读书的大眼睛,激励着千百万孩子更加努力学习。

阅读,把我带入丰富多彩的世界!(22%)

一、课文片段阅读。(5+6分)

1、《乡村大道》这首诗写出了乡村大道( )、( )、( )、( )、( )、( )等特点。乡村大道既指( ),也指( )。

2、谈话更随便些了,我把心中那个不解之谜说了出来:“我看你们走得很慢,怎么反而常常跑到我们前头去了呢?你们有什么近道吗?”他听了,黑生生的脸上显出一丝得意的神色。他想了想说:“我们哪里有近道,还不和你们走的一条道?你们走得快,可是你们在路上东看西看,玩玩闹闹,总停下来呗!我们跟你们不一样。不像你们那么随便,高兴怎么就怎么。一步踩不实不行,停停住住更不行。那样,两天也到不了山顶。就得一个劲儿往前走。别看我们慢,走长了就跑到你们前边去了。你看,是不是这个理?” 我心悦诚服地点着头,感到这山民的几句朴素的话,似乎包蕴着意味深长的哲理。

①我的不解之谜是 。

②挑山工和游人走路不一样在哪里?

③挑山工这几句话包蕴着什么哲理?

二、课外拓展阅读。(3+1+3+4分)

“给”永远比“拿”愉快

高尔基在意大利(休养 休息)时,他的儿子跟着妈妈来(盼望 看望)爸爸。儿子在爸爸住的院子里(裁 载 栽)了好些花籽,不久,就回国去了。

后来,鲜花盛开了。高尔基看着(zháo zhuó zhe)窗前怒(lù nù)放的鲜花,心里很高兴,就给儿子写了一封信。信是这样写的:

要是你不管在什么地方 什么时候 留给人们的都是美好的东西 像鲜花啦 好的思想啦 还有对你的非常好的回忆啦 那么 你的生活该是多么愉快啊

“那时侯,你会感到所有的人都(需 须)要你。要知道,„给‟永远比„拿‟愉快!”

是啊,“给”永远比“拿”愉快!

1.根据上下文,在括号里划去不正确的音、字、词。

2.短文中“怒放”这个词的近义词是 。

3.在第3节的 里加上标点符号。

4.“„给‟永远比„拿‟愉快!”这句话中“给”的意思是 ; “拿”的意思是 。这句话的意思是:

习作,放飞我的思维,表达我的想法!(25%)

(任选一题习作)

1.想象作文:《太阳城里的规则》

2.无论是林间的小道,还是水泥大道,都发生过许许多多令人难忘的事。请以《放学路上》为题,写一篇文章。

参 考 答 案

积累,让我的知识更丰富!

1、看拼音写词语。

(昌盛) (奖章)(蜿蜒)(跋

第7篇: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期末测试题

一、看拼音写词语。(5分)

qǐdípiāohànqiáocuìmùyùmányuàn

()()()()()

yóulǎnwēiémiǎnqiǎnɡkuīdàipìměi

()()()()()

二、比一比,再组词。(6分)

址()抢()俗()搏()慢()毫(

扯()枪()浴()博()漫()豪(

三、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或反义词。(3分)

(1)近义词疲倦()优异()惭愧()

(2)反义词悲伤()骄傲()惩罚()

四、补充下列含有人体器官的成语。(6分)

()枪()剑五()六()赏()悦()

()是()非焦()烂()()闻()睹

五、用“____”划出不是同一类的词。(4分)

1.梅花菊花山茶花黄花牡丹花

2.老虎野猪羚羊黄牛狮子

3.倘若假设假如假使

4.昆虫蝴蝶蚂蚁蟋蟀蜻蜓

六、请你将动物的序号填入相应的它所比喻的人后的括号里。(6分)

①替罪羊②孺子牛③寄生虫④千里马⑤中山狼⑥癞皮狗

比喻恩将仇报的人()比喻代人受过的人()比喻卑鄙无耻的人( )))

比喻依附别人的人()比喻出类拔萃的人()比喻兢兢业业的人()

七、按顺序排列下列词语。(2分)

1.屈原鲁迅李白苏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重阳元宵端午中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重庆世界中国亚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菊花腊梅荷花迎春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选词填空。(6分)

严肃严厉严格严峻

1.教练对大家的要求是相当()的。

2.公安机关正在()地打击黑社会团伙。

3.他神情(),看不出中奖带给他的喜悦。

4.他对我说:“这次的考验十分()。”

5.小姑娘不怎么说话,看上去十分()。

6.这里的每个警察都经过了()的专业训练。

九、修改病句。(6分)

1.老师介绍许多雷锋的事迹。

2.昨天下午,我经常看见老师们在学习文件。

3.大家都讲卫生,我们的健康和疾病就有了保障。

4.小明经常一贯地为班里做好事。

5.我国人口是世界上最多的国家。

6.乌云和大雨一起从天空中倾泻下来。

十、按要求写句子。(8分)

1.大厅里安静极了。(改写成夸张句)

2.秋天到了,枯黄的树叶落下来。(用比喻的手法把它写具体)

3.5年后,这个新的梦想已成为千百人参加进来的一项事业。(缩句)

4.十万枝箭,三天怎么造得成呢?(改为陈述句)

5.用“骄傲”的不同意思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用关联词把两句话合并成一句话。

老鼠落到猫的手中。老鼠再也别想活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我们的语文老师指导大家写作时,常常引用苏轼《题西林壁》中的来强调习作是思想的放飞、情感的释放、思维的灵动。

十一、填空。(5分)

信的开头写(),要()写。称呼后面要加()。信的正文()写,

每段开头()。正文写完了,要另起一行写上()等祝福的话。最后写

上写信人的()和()。名字写在(),日期写在名字的

()。

十二、排列下列句子的顺序。(3分)

()湖当中,水面平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

()湖岸边,垂柳成行,知了叫个不停,一阵微风从湖面吹来,好凉爽啊!

()青龙湖的景色可真美啊!

()星期天,爸爸带我到青龙湖去玩。

()在湖水的游泳区里,十几个孩子正在游泳,玩得很开心。

()举目远眺,隐隐约约地看见一片青山和山下的一座大塔。

十三、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15分)

我的故乡是一个小山村,村里有条小河,河上有座小桥。

这座小桥是木头做的,架在清澈见低的小河上。河边载满了垂柳。柳丝迎风起舞,河里柔丝漂动,好看极了。傍晚,小鸟在枝头鸣唱,蝴蝶在花间篇篇起舞,山路上水牛在悠闲地吃着青草„„我的故乡太美了。

我爱故乡的山,我爱故乡的水,更爱故乡的小桥。它没有卢沟桥的壮观,也没有长江那样雄伟,但是,它在我心中却十分高大。因为它虽然矮小,却是默默无闻地,十分认真地躬着身躯,让人踏着它的脊背走过去,年年月月负着重荷,而没有一句怨言。

每当我从桥上走过,心里就充满激情,把脚步儿放得轻轻的。

啊,故乡的小桥,你在我心中。

1.“脊背”的“脊”,用音序查字法,先查音序(),再查音节()。用部首查字法,先查部首(),再查()画。(2分)

2.写出反义词:高大()悠闲()傍晚()(3分)

3.“躬着身躯”的“躬”意思是()(2分)

4.文中的“脊背”指的是()(3分)

5.“我”爱故乡的小桥,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用“______”划出来。(3分)

6.找出第二段中的错别字,按顺序写下来。()(2分)

十五、作文。(25分)

根据下面提供的材料,展开合理的想象,然后以书信的形式,将这件事情告诉澳门的小朋友,叙事的过程中,要体现集体的温暖。信中不要写真实姓名,署名一律用“二实验的一名小学生”。

材料:活动课时,四年级同学正在操场玩篮球。突然,陈刚同学不小心摔倒了,痛得他哭起来。这时同学们纷纷前来帮助他,后来他笑了。

第8篇:2013四年级下册语文期末测试题

新课标第一网不用注册,免费下载!

四年级下册语文期末测试题

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分数:

一、读拼音,规范地写词语。(5分)

wān yánhéxiéshǎng xīn yuèmùyúchǔn()()()()xī shēngzāotàshuàilǐngpíbèigānzàng

()() () ()()

二、组词(5分)

削()暇()潮()捎() 尊()哨()瑕()嘲()稍() 遵()

三、给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把序号填在括号里。(4分)举:A、往上托B、举动C、提出D、全 (1)我认识了一位举止特别的青年。()

(2)课堂上,我积极举手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3)请你举个例子来具体说明一下。()

(4)万里长城是举世闻名的古建筑。()Xkb1. Co m

四、按要求填空。(10分)

1美一个你心目中的英雄。(5分)

知()知()()出()所()无()运()帷()()声()击()响()以()

2、在本学期中,你在“走进大自然”的综合实践中,通过调查访问,发现

新课标第一网系列资料

2分)

3、从你读,挑选一本喜欢的向同学推荐。推荐的书名《》。作者()书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10分)

1)

2、学了本册书我认识了石油大王哈默、盲女孩安静、() 、()、 ()、 ()。等,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因为 ()。

3、早开的红梅——() ;()——入木三分。课外我还收集了很多歇后语,(新 课 标 第 一网)

4、默写本学期学过的一首古诗,别忘了写诗人的姓名哟。(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生命生命》一文通过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故事的讲述,使作者对生命有了新的认识。“虽然生命短暂,但是,我们却可以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说说对这句话的理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句子万花筒。(5分)x kb 1.co m

1、面对急需帮助的人,我们怎能袖手旁观呢?(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礼花绽放。(把句子写具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湖面很平静。(改成比喻句)w W w.xKb 1. com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树叶在哗啦啦地响。(改成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纪昌勤学苦练。纪昌成了百发百中的射箭能手。(用上恰当的关联词合成一句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用直线将下面的词语搭配起来。(3分)

身体薄弱发挥群众性格衰弱发动意见力量软弱发表作用

八、阅读《鱼游到了纸上了》片段中,回答问题。(15分)

“呦,金鱼游到他的纸上来啦!”

的每个部份一丝不苟地画下来,像姑娘xiù huā(有时又huībǐ(

围观的人越来越多,大家赞叹着,他好像和游鱼已经融为一体了。

1、在拼音旁的括号里写上词语。(

22、从文中找出下列反语词。(3分)新| 课|标| 第|一 |网

呆板()马马虎虎()讽刺()

3、写一句话,用上“有时……有时……有时……”。(3分)

4“~~~”划出来)。(2分)

5、“”这句话说明了什么?(2分)62分)

7、朗读第3 ________________的语气。(1分) (7分)

qiao qiao)然合拢,()拢住了那只蝴蝶,真是一个)!睁着眼睛的蝴蝶被一个盲女孩儿()的灵性抓住了。),安静的脸上充满了()。这是一次全新的经历,安静的心灵来到了一个她()没有体验过的地方。

1、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标出。(1分)

2、根据课文内容,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3分)

3、把这段话中你感受最深的句子划出来,并谈谈理由。(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习作(30分)<二选一> w W w.xKb 1. com 1:我最难忘的人是

这个人是谁,使你难忘的原因是什么,请你用一件具体的事例写出这个人的优秀品质,做到内容具体,语句通顺,用词恰当,标点正确。

2:四年的学校生活,你一定经历过不少事情,有愉快的,有不高兴的,有感到委屈的,有……,选择一件你最想告诉别人的事情写下来,做到语句通顺,条理清楚。题目自拟。

新课标第一网系列资料

第9篇: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期末测试题练习

多练习试题对大家还是有很多的帮助的,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期末测试题练习,一起去做一做吧!

一、读拼音,写词语。

二、比一比,再组词。

{销 消 {徽 微 {暇 瑕 {泽 择 {稍 梢 {赚 谦 {抑 仰

三、补充成语。

筋力尽 安然无 充数 腾云雾

陆离 分别类

声嘶力 无于事

四、补充诗词。

1、留连戏蝶时时舞,。

2、,明月何时照我还?

3、,桃花流水鳜鱼肥。

4、,古来征战几人回?

5、莫愁前路无知己,。

6、三人行,。

7、洛阳亲友如相问,。

8、,轻烟散入五侯家。

五、按课文内容填空。

1、从青山那里,我学到了,从父亲身上,我学到了。

2、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你体会到作者_________的思想情感。答案

3、邯郸学步这个成语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4、从孔子学琴这个故事中,你受到了什么启发?答案

5、《钓鱼》一课给你的启示是: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六、按原文填空。

1.我攀登过的泰山,游览过的香山,却从没看见过桂林这一带的山。桂林的山真奇呀,一座座,,像,像,像,,;桂林的山哇,像,像,,;桂林的山真险哪,,,好像一不小心就会下来。

2.珠穆朗玛峰,。南沙诸海岛,。

3.那,那,那,那,怎么不叫人陶醉呢?

七、按要求改句子。

1.月亮挂在天空中。(改成拟人句)

2.成百盈千的孩子闹嚷嚷地从颐和园门内挤了出来。(缩句)

3.小船飘荡在湖中。(改成比喻句)

4.二月三十日那天晚上,他终于端正了缺点。 (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5. 这春日美景怎么不叫人陶醉呢?(改为陈述句)

6.雨点滴落。(扩句至少扩两处)

7.老师对小刚说:“你是个好孩子。”

8、用“骄傲” 一词写两个句子,“骄傲”在两个句子中的意思要不相同。

9.人人重视环保。我们会拥有一个美好的世界。(用合适的关联词语把两个句子连成一句话)

八、课内阅读。

她从兜里掏出一个小葫芦,又从兜里掏出一张纸,在桌子上展平,然后凝望着那小葫芦,小心翼翼地往外抖。一颗,两颗,三颗……我看着她倒出来的树种,不由得心里一动。那种子一般大小,有如饱满的黑豆,每一颗都闪着乌亮的光泽。

1.本段选自课文《》。

2.用“——”画出描写小姑娘动作的词语。答案

3.解释词语:小心翼翼。答案

4. “我看着她倒出来的树种,不由得心里一动” 不由得心里一动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5.你认为小姑娘是一个怎样的人?答案

九、课外阅读

冬天,你不要砍树

在我九岁那年冬天,爸爸带我到北方阿拉斯的城郊,和爷爷一起过圣诞节。在那里,爷爷有一个小小的农场。

一天,我在玩耍时发现屋前的几棵无花果树中有一棵已经死了:树皮有的剥落,枝干也不再呈暗青色,而是完全枯黄了,我稍一碰就“叭嗒”一声折断了一枝。

于是()我对爷爷说()爷爷()那棵树早就死了()把它砍了吧()我们再种一棵()

可是爷爷不答应 他说 也许它的确是不行了 但是过冬之后可能还会萌芽抽枝的 说不定它正在养精蓄锐呢 记住 孩子 冬天 你不要砍树

不出爷爷所料,第二年春天,这棵已经死了的无花果树真的重新萌生新芽,和其他的树一样感受到了春天的来临,真正死去的只是几根树芽。到了夏天,整棵树看上去跟它的伙伴并没什么差别,都枝繁叶茂,绿荫宜人了。

成年以后,我当了小学教师,在二十多年的教学生涯中也不只一次地遇到类似的情形。那个总是连字母也背不全的口吃者皮埃皮,现在竞成了一位小有名气的律师;而当年那个最淘气、成绩最差的巴斯克男孩,后来成了大学的优等生,而今已是一家拥有巨额资产的公司的副总裁了。更值得一提的是我的小儿子布朗,他幼时不幸患了小儿麻痹症,几乎成了废人。可是我记住爷爷的话,不放弃对他的希望,也一直鼓励他不要灰心丧气。而今,他也成功地读完了大学课程,成了公共图书馆的一名管理员。要知道,布朗只有左手的三个手指能动弹,抬起手来扶一扶鼻梁上的眼镜也十分困难。

回想起来,不禁让人感慨万分,记住,冬天,请不要砍树!

1、选择括号里正确的读音。

类似(shìsì)

不禁(jìnjīn)

树干(gāngàn)

折断(zhéshé)

2、读文章第四自然段,把“显然、居然、果然”三个词与分别填进文中的括号里。

3、按要求写词语,每空写1个。

“垂头丧气”的近义词: “垂头丧气”的反义词:

4、给文章的第三自然段加上恰当的标点符号。

5、“我当了小学教师,在二十多年的教学生涯中也不只一次地遇到类似的情形。” “类似的情形”文中具体指_________。答案

6、读了这篇文章,你认为题目中的“冬天”指什么?“不要砍树,是什么意思?答案

十、习作。

好好回忆一下自己的家庭生活,最近发生过什么新鲜的事情,写一件你家中发生的新鲜事! 题目:我家的新鲜事

要求:①语言通顺、中心突出;②书写认真仔细;③不少于400字

上一篇:农村土地租赁合同下一篇:廉政进校园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