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陪餐制度

2022-05-2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它是实施某些管理行为的基础,是社会再生产过程顺利进行的保证。合理的管理体系可以简化管理过程,提高管理效率。以下是小编为您整理的《学校陪餐制度》,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1篇:学校陪餐制度

广东:建立学生食堂陪餐制度

广东省教育厅日前下发有关学校学生食堂陪餐制度的通知:各级各类学校,即各高等学校和中小学(不含托幼机构)正常在校时间学生食堂应建立学校管理人员轮流陪同学生就餐制度,各校校级领导每月应至少陪餐一次。通知指出:制定该规定的目的在于全面落实学校食品安全主体责任,进一步完善以校长为第一责任人的学校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制。通知要求:陪餐人员要对所食用饭菜的外观、口味、质量等进行评价,对就餐食堂当天食品安全有关情况进行监督,对就餐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做好记录。

第2篇:公共政策视角下陪餐制度分析

摘 要:近年来,校园食品安全问题频发,政府针对这一现象颁布了陪餐制度,旨在保障校园食品安全。陪餐制度实施至今,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远远未达到预期的效果。因此,文章以公共政策为视角,先通过问卷调查,对陪餐制度的认知、条件、价值、效果四个维度进行了初步评估,发现民众对陪餐制度的认知度较低,学校和家长是影响陪餐制度效果的主要因素,并总结出陪餐制度的优缺点,最后对陪餐制度这一政策的主体、客体和环境三个对象提出了完善陪餐制度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陪餐制度;公共政策;公共政策评估;校园食品安全

一、研究背景

校园食品安全一直是当今社会的一个热点,它不仅关系到广大师生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到高校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秩序,甚至影响着高校和社会的稳定。但我国各类校园食品安全事件频发,对此,2019年2月,教育部、市场监管总局和卫生健康委联合印发了《学校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管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规定》明确,中小学、幼儿园应当建立集中用餐学校相关负责人陪餐制度,及时发现和解决集中用餐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然而,自《规定》施行以来,校园食品安全事件依旧发生不断。陪餐制度为什么没有很好的发挥应有的作用?文章对此展开了相关的研究。

目前关于陪餐制度的研究较少,综合来看,我们发现,国内对陪餐制度的研究呈现两个趋势,对陪餐制度的研究方法也呈现两个趋势。对陪餐制度的研究一是趋向于营养,二是趋向于安全。现有研究从学生、家长、教师三个主体分别调查陪餐制度对食堂食品安全的保障作用。还有部分研究则是关注陪餐制度对学校食品安全的风险化解作用、责任引领作用和确保学校在这一过程中的监督作用。

通过梳理陪餐制度相关文献可以发现,已有研究对于陪餐制度的研究大多是从新闻角度进行评述,缺乏一定专业性。因陪餐制度属于公共政策范畴,具有公共政策的基本性质和特点,所以文章从公共政策的这一专业视角对陪餐制度进行分析,通过对该项政策的执行现状进行实证研究,对陪餐制度的认知、影响因素、优缺点进行分析,依据公共政策的基本条件对陪餐制度的主体、客体和环境为陪餐制度提供科学依据和建议,专业性更强,可信度更高。

二、研究方法

由于疫情期间的特殊性,问卷主要以网络问卷调查的方式,于2020年5月8—20日进行。在此之前,团队对芜湖市CW中学、LCY小学及OMJ幼儿园等也进行过实地调查。研究调查本研究采用问卷法,根据公共政策的评估为视角,考察陪餐制度的执行情况及优缺点,问卷题目通过认知、条件、价值、效果四个维度进行展开。数据处理工具为SPSS。

本次研究问卷的α系数为0.737,说明问卷的信度较好,题目之间具有良好的相关性。因此可以进行用来调查和研究分析。问卷设计完成以后,我们团队成员在安徽省、山西省和内蒙古自治区部分地方进行了试调查,与后期问卷结果总体一致,具有较好的效度。最终调查回收问卷210份。对回收问卷的有效性进行筛选,剔除问卷填答不完整、全部选择同一选项等无效问卷4份,有效问卷为206份,有效回收率为98.1 %。

三、公共政策评估视角下实证分析

公共政策评估,是指在特定的政策制度下,评估主体按照一定的评估标准,对公共政策的效益、效率及价值,以及构成政策系统的方案、要素和环节进行局部或全面分析,并获得相关信息与政策结论的政治过程。

(一)政策的认知评估

政策认知,是指人们对政策内容和精神及其政策系统和过程等方面的认识、理解、判断和评价,是认知者、被认知者和情境等因素交互作用的心理过程,在这里,我们将通过对陪餐制度的认知情况来进行初步的评估。

本次分析的有效数据为206人。有48人知道陪餐制度,占被调查者的23.3%,有158人不知道陪餐制度,占被调查者的76.7%;知道陪餐制度的48人中有44人的学校有陪餐制度。由表2可以看出不同制度下的学校家长对陪餐制度认知人数分布。民众对政策的理解程度并不理想,本次调查中仅22.3%%的民众表示听过此项政策,76.7%的家长从未听过此政策,这就表明陪餐制度政策宣传力度不够,民众对该政策的认知度较低。

(二)政策条件评估

评价条件即运用所设计评价模式进行评价的条件,它由评价技术所需要的环境条件、评价技术的技术参数及运行评价技术的主观条件的主观条件三部分构成。对于陪餐制度,我们主要通过人工自然环境和文化环境方面进行分析。

1.學校性质对陪餐制度的影响

公立学校的陪餐制度普及情况比私有制好。学校公私性质和学校陪餐制度落实状况之间的斯皮尔曼相关系数为-0.218,表示二者之间存在不完全相关且为负相关。所以学校性质与学校陪餐制度落实情况存在显著相关关系。

2.家长对陪餐制度的影响

由表1对“认为陪餐制度需要普及”和“家长对自己加入陪餐的意愿”的相关性分析可知,“认为陪餐制度需要普及”和“家长对自己加入陪餐的意愿”的p值为0.210,所以为正相关,在认为正相关后,我们对其可以进行进一步的线性回归分析

总结分析可知:“我认为实行陪餐制度很好”全部均会对“学校让家长加入陪餐,您觉得如何”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关系。

调查发现,有20.4%的被调查者愿意坚持去陪餐,有66.0%的被调查者愿意量力而行去学校陪餐。如今孩子的健康问题是家长们比较关心的话题,这也印证了陪餐制度的制定是有其现实意义的。

(三)政策的价值评估

政策价值,指政策主体通过政策作用于政策客体并实现自己的意志和利益,即主体的需求与客体有用性的统一。在此,我们对陪餐制度的价值,即优点进行分析。

关于陪餐制度的作用,有206人认为其有助于倒逼学校重视食品安全问题;180人认为陪餐制度拉近了师生距离,增进感情;161人认为有助于及时发现食品安全问题,130人认为有助于提高饭菜质量;另有38人认为陪餐制度还有其他作用。

1.倒逼学校重视食品安全问题

陪餐制度实行之前,政策制定者的预想就是:推进陪餐制度实施,让学校校长或其他教师与学生共同在食堂排队打饭吃饭,支付相同价钱,食堂负责人出于对校领导的敬畏,断不敢偷工减料,敷衍了事,从而学校领导的陪餐可以倒逼学校食堂重视饭菜质量。

2.形成新的师生联系机制,增进相互感情

通过统计数据,我们发现,陪餐制度的实行过程中无意间带来了一种新的师生联系机制。平日的课下生活并没有许多时间可以和老师沟通,如今,在打饭吃饭的时候,大家都可以和老师提问聊天,是一种新的联系方式。

3.及时发现食品安全问题

實行陪餐制度之后,采用了集中用餐信息公开制度,利用公共信息平台等方式及时向师生家长公开食品进货来源、供餐单位等信息,组织师生家长代表参与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的管理和监督。同时,还让家长参与到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的管理和监督中去,拥有话语权,提出自己的建议,体现了政策的人性化。

(四)政策的效果评估

关于陪餐制度的不足之处,有98.1%的人认为陪餐制度实施时陪餐人员陪餐意愿低; 80.4%的人认为陪餐制度在实际实施时虎头蛇尾,存在部分学校敷衍了事的问题; 66.5%的人认为相关法律不完善; 52.4%的人认为民众对陪餐制度认知程度低;另有12.6%人认为还存在其他问题。

1.政策方案缺乏可行性,陪餐人员意愿较低

实行陪餐制度的学校大多都让校领导或老师进行陪餐,然而,许多校领导、教师因工作较忙或其他原因,且作为陪餐人员与他们自身没有切实利益,就会造成不愿意陪餐,意愿较低,相互推脱的现象。陪餐制度作为一个公共政策,实施的充分性并没有得到完全的体现。

2.政策执行缺乏可持续性

即在政策刚发布时,各地纷纷响应、出台政策,但一段时间过后则销声匿迹,没有出台其他修正政策或后续措施。有些地区甚至渐渐取消这项政策,各方也依然保持沉默,如此一来,陪餐制度形同虚设,无法长期为学生的用餐安全提供保障。

3.陪餐制度相关法律不够完善

《规定》之中,关于陪餐制度的笔墨仅寥寥几句,缺乏系统性和规范性,法律约束性差。所以,保障食品安全,还是要让法律法规真正发挥作用,在制度执行层面大打折扣,在各个环节加强监督,建立有效的监管机制才能更好的保障食品安全。

4.陪餐制度宣传较少,大众信息缺失

加强政策宣传,有助于提高目标群体的政策认知。政府对于陪餐制度的宣传力度地下,将会直接导致群众对其知情度不高,进一步导致陪餐制度的实行效果不佳,即使实行陪餐制度出现了问题,群众无法及时发现,导致陪餐制度的缺陷无法及时改正,而无法实现陪餐制度的目标。

四、公共政策参与者角度下陪餐制度的建议

(一)从公共政策主体的角度

政府是陪餐制度的行动主体和责任主体,政府对陪餐制度的重视程度对该制度作用的发挥起到决定性作用,为确保陪餐制度达到政策目标——对学生在校食品安全有所保障,政府可采取以下措施:

第一,联动相关部门,铺设制度网络。政府联合市场监管部、教育部、财政部等相关部门,从校内制度规范到食品采购来源,都能追根溯源,逐一监管;加强教育公用经费,对学校陪餐制度的建设投入专项基金,确保学校信息公开制、监察委员制、教师激励制度等配套制度的系统建设;

第二,政府始终坚持以民为主,以解决校园食品安全问题为导向,进行实地调研,根据地方特色,颁布具有地方性、针对性的合理制度。

第三,加强法律建设,法律是政策有效施展的最强保障。为实现陪餐制度有效实行,需要法律条文具体化,明确罗列违法行为,将可能导致食堂风险的因素归入违法条文中,其次,加大违法的惩处力度。

(二)从公共政策客体的角度

公共政策客体是指公共政策发挥作用时所指向的对象。在陪餐制度中,学校属于该政策的主要客体,学校可以:

第一,实行食堂信息公开制度。家长的许多疑问一般都是因为对学校食堂的信息缺乏了解,所以,学校应建立信息公开制度,对校园食堂的一切,包括进货渠道,饭菜制作等信息,向社会进行公开,让大家全面了解校园食堂的情况,从而可以让学校食堂主动接受民众的监督。

第二,建立食堂工作人员培训制度。不论是学校自主经营还是外包或是合作经营都应该加强对食堂工作人员的培训,这不仅包括工作的基本技能,还应包括职业道德教育培训以及精神风貌培训,以此来避免暗箱操作以及中间人不正当营利。

(三)从公共政策环境的角度

公共政策环境是指作用和影响公共政策的产生、存在和发展的一切因素的总和。在当前环境下,我们可以:

第一,加强陪餐制度宣传推广。对于《规定》,要通过电视、网络、报刊杂志等方式,让民众能够了解陪餐制度,从而更好的支持和配合。

第二,建立社会化长效监督机制。建立社会化监督体制,如与媒体建立合作关系,由他们不定期对学校食堂用餐进行拍照宣传和问题揭露;学校后勤方面也可建立官方微博和微信公众号,每日上传学生用餐信息和食材采购信息等,公开食堂运作,增加透明度;有条件的学校也可鼓励家长随时来学校就餐,达到社会监督的目的,建立家长与学校之间信任桥梁,达到保障学生用餐安全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赵莉蓉. 云南省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实施现状研究[D].云南大学,2015.

[2]本刊首席时政观察员.陪餐制度 明厨亮灶 营养教育 把“食育”置于与德智体同样重要的地位[J].领导决策信息,2019(13):4-5.

[3]雷册渊. 校园餐怎么做才能更安全[N]. 解放日报,2019-04-01(012).

[4]黄志武. 陪餐制关键不在“陪”[N]. 西藏日报(汉),2019-04-04(009).

[5]何洪涛.学校食品安全管理中陪餐制度的作用及其影响因素[J].人人健康,2019(23):496.

作者简介:

第一作者:郑家喜,1999年12月生,男,汉族,安徽省六安市,本科,研究方向:公共事业管理。

基金项目:本文由安徽师范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资助

项目名称: 公共政策视角下陪餐制度分析 项目编号:201910370145

(安徽师范大学花津校区历史与社会学院 安徽 芜湖 241003)

作者:郑家喜 曹淑雅 隋玉洁 余文静 周文森

第3篇:中小学、幼儿园陪餐制度合理性透视与制度完善

摘要:食品安全问题始终是我国社会的热点问题,中小幼陪餐制度是国家为了保障校园食品安全,加强学校食品安全自我管理而进行的制度设计。从陪餐制度设计入手,依据制度合理性理论分析,陪餐制度的制度框架、功能定位的合理性主要体现在其制度内与制度外的和谐。陪餐制度的完善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一)明晰制度规则,完善陪餐制度设计;(二)完善相关法律制度,建立严格的监督制度;(三)完善配套措施,建立长久有效的机制。

关键词:食品卫生安全;陪餐制;制度设计;制度合理性

一、 问题的提出

根据教育部等三部门联合印发的《学校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管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中小学、幼儿园应当建立集中用餐陪餐制度,每餐均应当有学校相关负责人与学生共同用餐,并做好陪餐记录,及时发现和解决集中用餐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陪餐制度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保障校园食品安全。但是,在陪餐制度出台后,发生的各类校园食品安全事件,如营养餐被倾倒,牛奶过期,大米镉超标等,让人对这项制度的有效性不得不产生质疑。校园食品安全作为食品卫生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必须夯实制度建设以守护校园食品安全。但学界对此项制度的研究重在描述,缺乏学理化的研究。本文试图从陪餐制的制度设计入手,对现有陪餐制度的合理性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分析陪餐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以期对陪餐制度的完善提供参考与借鉴,为保障校园食品安全提供新的视角。

二、 陪餐制度设计

(一) 制度框架

陪餐制度的制度框架是回答“是什么”与“怎么样”的。根据教育部等三部门联合印发的《学校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管理规定》的第二条规定,陪餐制度是服务于学历教育的各级各类学校、幼儿园集中用餐的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管理的一项制度。集中用餐是指学校通过食堂供餐或者外购食品(包括从供餐单位订餐)等形式,集中向学生和教职工提供食品的行为。根据规定,中小学、幼儿园应当建立集中用餐陪餐制度,每餐均应当有学校相关负责人与学生共同用餐,做好陪餐记录,及时发现和解决集中用餐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有条件的中小学、幼儿园应当建立家长陪餐制度,健全相应工作机制,对陪餐家长在学校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等方面提出的意见建议及时进行研究和反馈。

现行陪餐制度主要机制有两个部分组成,一是学校相关人员陪同就餐,制定陪餐记录。二是发现问题研究反馈。但是,从官方发布的制度文本可知,这项制度还是比较模糊,对相关执行人员、作用机制、操作规范等并没有明确规定,各省和各学校等都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行解释。比如,《上海市校园食品安全守护行动实施方案(2020—2022年)》中规定建立学校相关负责人陪餐制度。中小学、幼儿园要按照《学校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管理规定》《关于落实主体责任强化校园食品安全管理的指导意见》(市监食经〔2019〕68号)要求,制定陪餐制度和计划,明确陪餐人员和要求,做好陪餐记录。

(二) 功能定位

陪餐制度的功能定位是回答“为什么”的,制约着陪餐制度的实施成效。《学校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管理规定》总则第一条就指出制度目标,即“保障学生和教职工在校集中用餐的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加强监督管理”,可以看出陪餐制度的第一种功能就是保障功能,发现校园食品安全存在的弊端,讨论和解决食品安全和食堂管理中的问题。因此,保障校园食品卫生安全是实施陪餐制度的首要因素。其次,陪餐制度还具有服务性,所谓服务性就是服务于学生和家长,为学生营造安全卫生的就餐环境,提供营养健康的饭菜;对于家长及时反映的关于食品安全和营养健康的问题及时研究和反馈,使学生家长了解学校食品安全情况,保障家长的知情权。

三、陪餐制度的合理性分析

(一)制度的合理性

所谓合理性分析是德国著名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的重要理论之一。马克思在阐释这一理论时,将合理性分成工具合理性和价值合理性,将这一逻辑移植到制度研究上,制度的合理性便可划分为两个维度:第一,制度的工具合理性可理解为制度作为工具在处理实际社会问题上的效力,即制度效力实现;第二,制度的价值合理性是指制度本身的价值取向,即制度价值正当。这两种合理性成分在不同制度中有不同的表现,制度经济学代表人諾斯指出:“制度是由非正式约束和正式的法规组成的”。据此,柯武刚和史漫飞的界说更为清晰,他们依据规则的起源将制度划分为非正式制度和正式制度,正式制度是被国家权力或者公共权威组织等设计的,具有明确社会目标,并由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的一些行为规范,如成文的法律、法规、政策、规章等。陪餐制度是国家为了解决现存的学校食品安全问题而设计出来的,规范学校餐饮相关人员的行为规则,是一项保障校园食品安全的正式制度。

在审视制度的合理性时,因为正式制度是为了实现一定的社会目标而被设计出来的,所以其工具合理性成分要大于价值理性,因而审视制度的合理性就是审视制度设计是否满足实现制度目标的要求。一些学者在如何审视正式制度的合理性的问题上提出很多理论,总结下来可以分成两个维度:一是制度内和谐,制度实现预期功能要依靠具体的制度设计,应保证制度设计满足实现制度的预期功能的需求,如制度的实施主体,作用机制,操作规范等。二是制度外和谐,即制度与制度环境的契合程度,所谓制度环境有两个方面:首先,一项制度是不能独立发挥作用的,它需要与其他相关制度相互配合形成系统才能最大限度地起作用,因此,应保证其与既有的制度可以相容,保证它们之间的和谐。其次,制度总是处在一定范围的环境中,如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环境特点,因此制度要发挥作用就必须要与其所处于的环境相契合。以下我们从这两个维度分析陪餐制度的合理性。

(二)陪餐制度的合理性分析

1.制度内和谐

激励相容原则最早是由200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赫维兹提出的。所谓激励相容原则,简单来说,是指管理制度设计可以使制度执行者的个人利益需求与制度的社会利益需求保持一致。

陪餐制度设计遵循了这一原则,陪餐制度的行动主体是学校相关负责人,制度逻辑是将学校相关负责人与学生的利益捆绑起来,倒逼学校高度重视食堂饭菜的质量和安全,从而达到制度的自运行,通过制度设计激励行为主体实现制度预期目标,即保障食品卫生安全。陪餐制度将学校校长或者相关人员与该学校食堂的食品安全状况联系起来,“激励相容”的条件因此得以满足,进而形成学校相关负责人如果要保障自己的利益不受损失就要尽力保障校园食品卫生安全的结果。所以陪餐制度的设计在一定程度上是具备合理性的,其制度设计与制度预期效果是相匹配的。但是,合理的制度设计还不能保障制度目标的实现,制度想要达到预期效果,还需要能够保障制度有效执行的机制,陪餐制度设计在制度逻辑上是自我监督。理性选择制度主义理论以经济学的理性人假设为前提,认为个人效用最大化是个体的基本动机,个人可能会基于自身利益考虑而选择执行与否。因此,陪餐制度还必须设计保障制度执行的监督机制,以弥补陪餐制度自己监督自己的缺漏。

2.制度外和谐

陪餐制度的制度目标是保障学校食品安全卫生,而既有食品卫生安全监管体制也同样负有监管校园食品卫生的功能。《学校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管理规定》第二章规定了管理体制,包括地方教育部门、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卫生健康主管部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等机构都在学校食品卫生安全监管工作中负有责任。与之相比,陪餐制度的制度效力不足,不足以独立保障校园食品卫生安全,这是因为,第一,陪餐制度执行的阶段是学校食品供应这条链上的“最后一公里”,而食品安全问题根本来源于食材本身,食品生产过程的问题,在没有解决食品安全的关键环节的基础上,仅从餐桌上来杜绝食品安全问题是不可能的;第二,陪餐制度蕴含的专业度不够,食品卫生安全不仅仅是餐桌上,包括食品安全风险和营养健康监测等专业性较强的工作,而负责陪餐的领导大多都是学校负责管理工作、行政工作的人员,对于食品安全很大程度上了解不深;第三,我国大部分学校与其食堂并不是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学校和食堂的关系则倾向于合作,甚至存在更复杂的利益关系,很多学校并没有相应的规定。从《规定》看,负责所属地区学校食品卫生监管的是政府相关机构,陪餐制度发挥的效力有限。总而言之,陪餐制度只是一种补充和辅助,它确实能在既有的制度体系中充分保障学校食堂基本的食物安全,但是同时也只能在一定时间范围内发挥效力,不是整治食堂的根本之策。保证学校食品安全,还需要完善国家食品卫生安全监管体系,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相关的法律制度,根本整治食品安全大环境。

四、制度反思与建议

综上所述,作为一项为保障校园食品安全建立的正式制度,陪餐制度虽然符合制度合理性的一些要求,如激励相容原则的运用等,但是同时也存在一定程度不合理成分。从制度内和谐的维度上讲,陪餐制度存在监管机制的缺失问题;从制度外和谐的维度上讲,陪餐制在与国家食品安全监管体系的配合上、与国家食品安全质量的大环境的契合程度上存在效力不足的问题。正因为如此,在这项制度出台后,校园食品安全形势依然复杂严峻。在此,本文就陪餐制度设计和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为完善陪餐制度,保障校园食品安全提出几点建议。

(一)明晰制度规则,完善陪餐制度设计

制度设计的原则之一就是具有明确性,含糊不清在一定程度上会造成制度执行中的制度变形现象。各学校为了减少制度对自己行为的约束,规定可能会过于笼统,大而化之,这样执行者就可以随意解释,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制度的预期效果。陪餐并不是让校领导和学生“吃顿饭”这样简单,而是要求其有强烈的问题意识和责任意识,落实校园监管主体责任。因此,各省市和学校在建立陪餐制度时需要细化制度规则,使之具备可操作性。一是明确行为主体,即学校相关负责人,可以建立一个由学校相关负责人组成的陪餐团队;要赋权于家长,建立家长陪餐制度,家长是孩子的监护人,比任何人都更加关心孩子在学校的安全、健康状况,只有为家长赋权,发挥他们对学校、食堂的监督作用,才能最大限度地降低学生饮食的安全隐患,打造干净放心的就餐环境。二是明确操作规范和执行标准,即如何衡量一顿饭的食品安全质量和营养健康质量,使之明确化。三是建立严格的内部监管机制,学校自身要建立起保障陪餐制度长久有效实施的监管措施。

(二)完善相关法律制度,建立严格的监督制度

首先,保障校园食品安全的首要前提是要建立健全法律制度来规范我国食品安全大环境,健全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和标准化管理,依据法律制度去管控供货商,去管理食堂经营者,让违法成本足够高,才能真正杜绝食品卫生安全事件的发生。其次,要保证陪餐制度不打折扣地施行。校园食品安全得到有效保障,不仅需要学校的自我监督,还需要上级监督及外部监督体制发挥及时有效的监管措施。一方面,监督责任的落实需要社会各界,包括学校、家庭、社会、政府、监管部门、行业共同履行和联动,建立起多方协调的监督制度。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推行“互联网+明厨亮灶”,建立公开透明的监督机制。比如,现有的相关微信APP便给多方主体提供了监管平台,有效促进信息的公开和监管的透明。

(三)完善配套措施,建立长久有效的机制

陪餐制度是一项需要长久实施才能达到成效的制度。但是,食品卫生的自身性质决定解决其问题不可能一蹴而就。一日三餐,一年365天,如果天天都进行陪餐,顿顿都进行陪餐,这必然要消耗时间、人力和制度等成本,在实施中很可能会因为种种原因被中断。而且,学校食堂的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对制度执行力和执行过程不断细化、严格化和标准化,既要保证制度的层层落实,又要保证完整的责任追溯机制。这些现实原因要求要建立一系列有关的配套措施,包括陪餐时间、人员、机制、规范等,也需要监管机制的完善,刚性考核机制、问责机制等配套措施的健全。如此才能保障陪餐制度的长久有效实施,做好校园食品安全的“守门员”,守住校园食品安全的第一道防线。

参考文献:

[1] 学校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管理规定[J].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2019(17).

[2] 杨光斌.制度变迁与国家治理:中国政治发展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19.

[3] 诺斯.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M].刘守英,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4:4.

[4] 柯武刚,等.制度经济学:社会秩序与公共政策[M].韩朝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37.

[5] 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上)[M]林荣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107.

[6] 叶麒麟.制度设计的理性———当前中国信访制度的一种审视[J].宁夏党校学报,2009(4).

[7] 冯务中.制度有效性理论论纲[J].理论与改革,2005(5).

[8] 李怀,赵万里.制度设计应遵循的原则和基本要求[J].经济学家2010(4).

[9] 陳朝宗.论制度设计的科学性与完美性——兼谈我国制度设计的缺陷[J].中国行政管理,2007(4).

[10] 杜威.制度的理性维度及其管理价值研究[D].哈尔滨:黑龙江大学,2020.

[11] 宋梅.幼儿园陪餐制度:定位、内容与策略——基于园长视角[J].早期教育,2021(5).

[12] 陈思,罗云波,江树人.激励相容:我国食品安全监管的现实选择[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

作者简介:周圆圆(2000—),女,汉族,内蒙古兴安盟人,单位为内蒙古大学,研究方向为政治学与行政学。

(责任编辑:易衡)

作者:周圆圆

第4篇:学校食堂陪餐制度

为贯彻落实上级教育主管部门进一步加强学校食堂食品安全工作的文件精神,体现以人为本的办学宗旨,切实加强学校食品卫生安全,确保学生的就餐安全,现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教师陪餐制度。

1、陪餐人员由当天的值日教师组成,由当天行政值日安排就餐人员,每天按时在学校食堂陪餐。

2、陪餐教师要及时主动了解学生情况并及时反馈学生意见,收集对食堂工作、生活的意见和建议,并及时报告学校以便及时改进。

3、每次是,陪餐人员必须提前30分钟进入食堂,首先检查食品卫生,然后检查饭菜质量,检查时采取一看,二闻,三尝的工作流程,所尝饭菜必须与学生饭菜完全一样,确定无任何问题才能向学生出售,应在登记表中作好记录,若有不良反应,迅速上报学校,同时阻止他人不得食用,不得将食品带出食堂。

4、陪餐人员要检查食堂所有餐具是否消毒、是否严格执行饭菜留样管理规定。

5、未经学校安排其它人员不得进入食堂陪餐。

6、陪餐你员要高度负责,以确保学生的就餐安全。否则,追究陪餐人员责任,违反法律法规按有关规定执行。

7、本制度从2013年9月2日起执行。

南田坪乡中心小学

第5篇:学校陪餐制度例文

学校陪餐制度范文 3 3 篇

目录

中小学学校陪餐制度 .......................................................................1 小学学校陪餐制度 ...........................................................................2 学校陪餐制度 ..................................................................................5

中小学学校陪餐制度 为进一步强化幼儿园食品安全主体责任意识,提升幼儿园食堂食品安全保障能力和服务水平,切实维护广大师生的饮食安全和生命健康权益特制定以下陪餐制度:

一、幼儿园食堂每餐必须指定 1 名负责人进行陪餐,并制定陪餐安排表交由食堂管理人员存档备案。

二、陪餐人员负责对当餐饭菜的外观、口味、质量等进行评价,负责对食堂环境卫生、从业人员工作情况等进行监督,负责征求就餐学生的意见建议,并做好陪餐记录。陪

餐记录包括日期和餐次,饭菜的品种名称、外观、口味、质量等的直观评价,学生反馈意见,发现的问题和整改情况等。陪餐记录由陪餐人员在当次陪餐后详细记录。

三、陪餐人员发现食品安全隐患的应立即指出,并监督食堂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及时整改。

四、陪餐人员应严格履行职责,对不认真记载陪餐记录、不及时指出整改问题的,给予批评教育,对危害学生健康的安全问题不能及时发现或不及时制止、出现食物中毒或感染症状不及时报告,造成恶劣后果的,视情节进行严肃的责任追究。

五、陪餐实行成本核算制和自费制。食堂每月根据食品成本进行核算后统一收取陪餐人员的陪餐费用。

小学学校陪餐制度 为确保幼儿园食堂食品安全,进一步提高食堂饭菜质量和服务水平,保障师幼在食堂的饮食安全,结合本园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1、幼儿园食堂必须建立领导或教师轮流陪同幼儿就餐制度。

2、幼儿园食堂每餐必须指定一名以上食堂管理、从业人员以外的领导或教师进行陪餐,确保当餐所提供的每一种饭菜都有领导或教师陪餐,并能听取一定比例就餐幼儿的意见,陪餐登记表交由食堂管理人员存档备案。

3、陪餐人员应按照安排,随同幼儿一起就餐,负责对所食用饭菜的外观、口味、质量等进行认真评价,负责对食堂卫生环境、从业人员工作情况等进行监督,负责征求就餐幼儿的意见建议,并做好陪餐记录。

4、陪餐人员对以下情况应当立即指出,并要求食堂管理人员及时整改纠正:

①食堂工作人员未穿戴衣帽,女工作人员留长发、戴首饰的,以及其他不符合从业人员职业行为要求的`②其他应当及时整改纠正以确保食品安全卫生的情况。

5、陪餐人对以下情况应当立即制止,并督促食堂管理人员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①土豆有发青、发芽现象未充分去除的。

②豆浆未充分煮熟烧透的。

③饭菜质量较差,家长反映突出的。

④其他危害幼儿食品安全卫生的情况。

6、陪餐人员就餐后发生头晕、呕吐、腹痛、腹泻、嗜睡等明显症状,排除自身身体原因的,应立即向园长报告,并对当餐同类食品就餐幼儿进行跟踪观察。

7、陪餐人员应严格履行职责,对不认真记载陪餐记录、不及时指出整改问题的,给予批评教育。对危害幼儿健康的安全问题不能及 时发现或不及时制止、出现明显中毒或感染症状不及时报告,造成恶劣影响的,视情况轻重给予行政处分。

8、陪餐人员因故不能陪餐的,应及时向园长报告,由幼儿园在就餐前指定其他人员陪餐,并做好相关工作。

9、食堂管理人员应认真听取陪餐人员的意见和建议,对提出的问题及时整改落实。

10、幼儿园园长每周应至少陪餐一次,同时要加强对食堂陪餐情况的检查,定期通报检查情况。

学校陪餐制度 为落实上级有关食堂安全工作的文件精神,切实加强学校食品卫生安全,确保学生就餐安全,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第一条学校领导实行陪餐制,按时进入学生餐厅进行陪餐。

第二条陪餐领导必须按时在学校食堂就餐。第三条陪餐领导每顿提前 10 分钟进入厨房,首先检查食品卫生,然后在各种熟食中分别进行品尝一定数量的食品,不得漏尝,不得将食品带出食堂。

第四条陪餐领导检查、食用 10 分钟后,应在登记表中认真填写情况记载,并签好姓名和时间。若有不适情况反应,立即上报校长,并阻止其他人员食用。

第五条未经安排,其他人员不得进入食堂陪餐。

第六条陪餐领导要及时收集学生对学校工作、生活的意见和建议,并及时报告学校以便及时改进。

第七条陪餐领导要熟悉每餐的菜谱,并为学校食堂献计献策,改善学生生活。

第八条陪餐领导要主动了解学生情况及时反馈学生意见,认真填写陪餐日志。

第6篇:2020年学校陪餐制度

学校陪餐制度 为落实上级有关食堂安全工作的文件精神,切实加强学校食品卫生安全,确保学生就餐安全,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第一条学校领导实行陪餐制,按时进入学生餐厅进行陪餐。

第二条陪餐领导必须按时在学校食堂就餐。第三条陪餐领导每顿提前 10 分钟进入厨房,首先检查食品卫生,然后在各种熟食中分别进行品尝一定数量的食品,不得漏尝,不得将食品带出食堂。

第四条陪餐领导检查、食用 10 分钟后,应在登记表中认真填写情况记载,并签好姓名和时间。若有不适情况反应,立即上报校长,并阻止其他人员食用。

第五条未经安排,其他人员不得进入食堂陪餐。

第六条陪餐领导要及时收集学生对学校工作、生活的意见和建议,并及时报告学校以便及时改进。

第七条陪餐领导要熟悉每餐的菜谱,并为学校食堂献计献策,改善学生生活。

第八条陪餐领导要主动了解学生情况及时反馈学生意见,认真填写陪餐日志。

第7篇:营养改善计划学校领导食堂陪餐制度

为落实上级有关食堂安全工作的文件精神,切实加强学校食

品卫生安全,确保学生就餐安全,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第一条 学校教师实行陪餐制,陪餐人员由学校值周领导统一

安排当日值班教师,按时进入食堂进行陪餐。

第二条 陪餐教师必须早中晚按时在学校食堂就餐。

第三条 陪餐人员每顿提前30分钟进入厨房,首先检查食品

卫生,然后在各种熟食中分别进行品尝一定数量的食品,不得漏尝,不得将食品带出食堂。

第四条 未经值周领导安排,其他人员不得进入食堂陪餐。

第五条 陪餐教师要及时收集对学校工作、生活的意见和建

议,并及时报告学校以便及时改进。

第六条 陪餐教师要主动了解学生情况及时反馈学生意见,认

真填写值班日志。

第七条 陪餐人员要高度负责,以确保学生的就餐安全。否则,

追究陪餐人员责任,违反法律法规按有关规定执行。

娑婆小学

第8篇:中小学学校陪餐制度(含反馈表)

1.学校(幼儿园)食堂每餐必须指定 1 名负责人进行陪餐,每周制定一次陪餐安排表,并交由食堂管理人员存档备案。

2.陪餐人员在值勤当天吃学生套餐,负责对当餐饭菜的外观、口味、质量等进行评价,负责对食堂环境卫生、从业人员工作情况等进行监督,负责征求就餐学生的意见建议,并做好陪餐记录。陪餐记录包括日期和餐次,饭菜的品种名称、外观、口味、质量等的直观评价,学生反馈意见,发现的问题和整改情况等。陪餐记录由陪餐人员在当次陪餐后详细记录。

3.陪餐人员发现食品安全隐患的应立即指出,并监督食堂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及时整改。

4.陪餐人员应严格履行职责,对不认真记载陪餐记录、不及时指出整改问题的,给予批评教育,对危害学生健康的安全问题不能及时发现或不及时制止、出现食物中毒或感染症状不及时报告,造成恶劣后果的,视情节进行严肃的责任追究。

5.陪餐实行成本核算制和自费制。食堂每月根据食品成本进行核算后统一收取陪餐人员的陪餐费用。

附录:学校陪餐员意见反馈表 学校陪餐员意见反馈表 陪餐日期: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

第___周 陪餐员姓名:____________ 今日菜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营养午餐品质:

1.对菜品的外观 □满意

□一般

□不满意 2.对菜品的味道 □满意

□一般

□不满意 3.对菜品的卫生 □满意

□一般

□不满意 4.对菜品的保温情况 □满意

□一般

□不满意 食堂环境卫生:

1.对餐具的卫生情况 □满意

□一般

□不满意 2.对餐厅桌椅、地面、设备、墙面等卫生情况 □满意

□一般

□不满意 学生用餐情况:

1.对学生取餐、用餐秩序

□满意

□一般

□不满意 2.学生饭菜浪费情况 □浪费

□一般

□不浪费

备注:

(记录对午餐的意见和建议,以及学生的反馈意见)

陪餐员签字:____________

第9篇:教师陪餐制度

水田坝小学食堂陪餐制度

为确保学校食堂食品安全,进一步提高食堂饭菜质量和服务水平,保障师生在食堂的饮食安全,根据上级有关要求,制定本制度。

1、学校食堂必须建立领导轮流陪同学生就餐制度。

2、学校食堂每餐必须指定一名除食堂管理、从业人员以外的领导进行陪餐。陪餐人数的多少应根据就餐学生人数和食堂所提供饭菜的品种适当确定,以确保当餐所提供的每一种饭菜都有领导陪餐,并能听取一定比例就餐学生的意见。学校应至少每月制定一次陪餐安排表,并交由食堂管理人员存档备案。

3、陪餐人员应按照安排,随同学生一起就餐。负责对所食用饭菜的外观、口味、质量等进行认真评价,负责对食堂卫生环境、从业人员工作情况等进行监督,负责征求就餐学生的意见建议,并做好陪餐记录。

4、陪餐记录由学校统一印制,内容应包括日期和餐次,饭菜的品种名称、外观、口味、质量等的直观评价,学生反馈意见,发现的问题和整改情况,陪餐人签名等。陪餐记录必须由陪餐人员在本次陪餐后详细记载。

5、陪餐人员对以下情况应当立即指出,并要求食堂管理人员及时整改纠正:

①食堂卫生环境较差的;

②食堂防蝇、防尘、防鼠设施不足的; ③食堂工作人员未穿戴工衣、工帽,女工作人员留长发、戴首饰的,未戴一次性餐用手套或用专用工具直接接触待出售食品的,以及其他不符合从业人员职业行为要求的;

④饭菜口味过淡或过咸的; ⑤饭菜加工距销售时间过长的;

⑥其他应当及时整改纠正以确保食品安全卫生的情况。

6、陪餐人对以下情况应当立即制止,并敦促食堂管理人员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①食堂待出售饭菜未采取防蝇措施,出售前受到蚊蝇严重污染的;

②食堂制作凉拌菜或提供冷饮的;

③上餐剩饭菜未经冷藏保管,下餐继续加工销售的; ④土豆有发青、发芽现象未充分去除的;

⑤四季豆、土豆未充分煮熟烧透的,冷冻食品未达到中心加工温度的;

⑥饭菜有发霉变质等感官问题的; ⑦饭菜有明显的口味异常;

⑧饭菜质量较差,学生反映突出的; ⑨其他危害学生食品安全卫生的情况。

7、陪餐人员就餐后发生头晕、呕吐、腹痛、腹泻、嗜睡等明显症状,排除自身身体原因的,应当立即向园长报告,并对当餐同类食品就餐学生进行跟踪观察。

8、陪餐人员应严格履行职责,对不认真记载陪餐记录、不及时指出整改问题的,给予批评教育;对危害学生健康的安全问题不能及时发现或不及时制止、出现明显中毒或感染症状不及时报告,造成恶劣影响的,视情况轻重给予行政处分。

9、陪餐人员因故不能陪餐的,应及时向学校报告,由学校在就餐前指定其他人员陪餐,并做好相关工作。

10、陪餐实行成本核算制,由食堂根据食品成本,每月或每季度核算一次,交由学校从个人经费中进行抵扣。杜绝免费陪餐,不得以陪餐等理由加重学生的经济负担。

11、食堂管理人员应认真听取陪餐人员的意见和建议,对提出的问题及时整改落实。

12、学校校长每周应至少陪餐一次,同时要加强对食堂陪餐情况的检查,定期通报检查情况。

思南县水田坝小学

2012年3月1日

上一篇:寻找最美语文作文下一篇:安装安全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