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测管理信息系统

2023-01-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监测管理信息系统

云监测平台的安全信息管理系统研究

摘要:在公司中,云监测是公司监测物联网的核心,实现了网络节点的配置和控制、信息的采集和计算功能,采用分布式存储、分布式计算技术,实现了对海量数据的分析处理,以满足大数据对实时性要求非常高的数据处理要求。

关键词:云监测平台;公司安全信息管理系统

1 公司管理云平台

1.1 公司管理云平台总体架构

通过超大规模部署公司云监测节点,组成公司监测物联网,针对公司监测建立公司云监测平台。公司云监测节点的监测项目相关信息,通过GPRS进行无线数据传输,传输到云平台,在数据接收服务器上进行数据接收、解析和预处理,将数据存入数据立方进行云存储和云计算,并且通过WEB服务器进行数据的最后处理和发布。通过WEB页面和移动终端可以实时查看所有公司云监测节点的监测项目的实时情况、历史数据以及项目的变化过程,为公司管理者用大数据科学地分析公司安全情况及决策制定提供完善的信息化技术支持。

1.2 云平台组成架构

平台主要由安全监测系统、安全预警系统、云存储系统、安全监测项目实时变化过程、面向 Jobkeeper分布式调度、分布式数据立方系统和公司安全数据个性化服务等组成。

在云建设中,分布式文件系统属于基础平台支撑层,以用于数据集中存储和共享,实现对数据的统一管理和高效应用;分布式数据立方属于分布式数据库层,用于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数据的高性能访问;分布式计算和Hive则基于云存储进行大规模的高性能的并发计算和数据的挖掘。

2公司管理云平台安全信息管理系统组成

2.1 云平台安全监测系统

公司监测及预警系统完全基于B/S结构设计,为管理人员提供完善的操作平台,同时,为其他普通人员定制基于B/S结构的浏览模块。系统通过权限访问,提高系统运行的安全性。系统可实时、准确、高效地监测公司安全情况,并对数据整编入库、分析处理、形成结果,供决策人员使用。超大规模的部署公司云监测节点,通过GPRS等方式传输到云平台后至公司监测平台,监测数据直接通过云计算技术入库,作为公司数据存放起来,并对后期公司安全情况的分析作为详实准确的数据基础。功能主要包括监测数据入库模块、监测数据分析模块、海量数据分析模块,同时结合地理信息,便于管理者进行地理位置查询。

2.2 云平台安全预警系统

作为公司管理云平台的重要功能,公司安全预警平台承担着更多实时信息,为公司管理者提供更多及时的有效的信息化支持。

预警系统的运行是根据公司安全监测数据及数据处理平台形成的结果,当数据达到设定报警值时,预警系统会自动启动,决定预警级别及范围。并根据系统设定,启动报警通过邮件、APP推送或者是短信等方式直接发送给相关人员。

2.3 云平台Jobkeeper系统

云平台Jobkeeper系统的总体架构涵盖资源、存储、处理、业务化应用等方面。其中,虚拟化资源层将机器进行虚拟化,形成更大范围的服务集群;存储层则为存储数据的处理结果集或其他中间结果集的单元;数据处理层为独立的数据处理程序,是对不同需求数据的统一处理方案,由Jobkeeper调度平台进行统一的配置管理;业务层则是对于应用层的相关功能的业务化、数字化处理,用于将应用层的需求任务进行规则化划分,以形成统一的处理化模式;应用层是一组用于管理和结果反馈的显示组件,是整个系统面向用户和开发人员的基础承载。

通过公司云平台Jobkeeper系统调度,当用户在应用层下发任务给管理节点,管理节点调度机器采集机器节点的信息,根据具体的算法选取最优节点并分发任务,接下来具体的处理节点接收到任务并处理,同时将结果返回给管理节点,管理节点整理汇总处理结果,而后返回给应用层。其中,服务器节点组主要负责对处理节点的系统信息以及任务处理信息进行实时的跟踪和保存,并将对应的信息镜像存储在基于cStor或者NFS服务的存储系统上;而处理节点组则通过RPC的远程调用获取各自节点的任务处理目标,并实时和处理节点上的任务处理目标进行对比,控制程序的执行和结束,并在一个设定的心跳间隔内主动和管理节点组联系一次,报告节点存活状态。

2.4 公司云平台分布式数据立方系统

分布式数据立方,是一个高可靠性、高性能、面向列、可伸缩的分布式存储系统,利用分布式数据立方技术可在廉价PC Server上搭建起大规模结构化存储集群。其目的是处理庞大的表,可以用普通的计算机处理10亿行数据和数百万列元素组成的数据表。

分布式数据立方可以直接使用本地的文件系统和云计算作为数据存储方式。不过,为了提高数据的可靠性和系统的健壮性,发挥分布式数据立方处理大数据量等功能,通常需要使用云计算作为文件系统。

结论

(1)可超大规模部署。公司云监测节点的安装部署方式方便,这种部署方式和传统的部署方式完全不同,符合超大规模部署的条件。并且公司云监测节点完全基于的云平台,可以同时接入成千上万的公司云监测节点,便于各个节点安全信息的监测与采集。

(2)基于云平台的超强扩容性。云存储资源管理系统扩容非常方便,支持不停止服务的情況下,动态加入新的存储节点,无需任何操作,即实现扩容;同时,无需人为干预,也可以摘下任意节点,系统自动缩小规模而不丢失数据,存储在此节点上的数据将会重新备份到其他节点上。

(3)云计算海量数据处理。架构云计算海量数据处理平台,采用先进的云计算处理技术,支持自动容错和动态扩展,具有实时性、高可靠性、可伸缩性、高性价比等特点。

(4)平台科学管理。系统采用云计算架构的平台,提供科学的管理系统,任何一台服务器断电都不会影响到其他服务器,最大程度地解决运维管理人员的运维压力,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

(5)及时提供安全预警。该系统根据公司监测与检测数据以及设定的安全评价规则,可适时给出公司安全影响的评估意见,为公司管理相关单位及时提供公司安全预警信息。

参考文献:

[1] 魏承富,王俊,李亚平.公司管理信息化[J].水利科技与经济,2014,20(10):105-107.

[2] 郭崇.云端服务下物联网云储存技术研究[J].信息系统工程,2017,(7):78-79.

作者:陈小文

第2篇: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信息系统与应用研究

[摘要] 通过科学分析国内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各方面的业务信息需求,运用计算机网络和数据库技术,开发基于互联网的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信息系统并应用于环境监测管理实践,为实现全国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信息的动态管理提供技术支撑,为落实环境监测系统能力建设规划、加强全国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提供决策支持数据。

[关键词] 环境监测 质量管理 信息系统

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是为保证环境监测质量而实施的各种管理活动和技术活动的总和。长期以来,环境监测系统对监测质量管理信息的收集不够全面、完整,并且一直采用手工方式处理,效率低,成本高。环境监测管理部门对下属监测站的人员、仪器、能力等信息仅能大概掌握,对基层监测站日常监测质控活动的开展情况与成效仅能总体了解。随着新时期环境监测工作的发展,为落实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的有关规定,环境监测管理部门需要及时、全面地掌握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全要素的信息,以加强对环境监测的质量管理工作。环境监测系统迫切需要引进现代计算机网络和数据库技术,实现监测质量管理工作的现代化、信息化。

1 系统建设方案

1.1 建设目标

研究开发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信息系统,作为环境监测系统监测质量管理工作的交流平台,便于加强环境监测管理部门对各级环境监测站监测质量管理工作的指导,实现环境监测系统内部监测质量信息的沟通共享和动态管理,提升全国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的整体信息化水平。

1.2 建设重点

1.2.1 规范的信息分类表达方式

遵循国家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的有关规定、要求,整理规范监测质量管理信息的分类、表述形式,建立适用于环境监测系统的单位概况、监测项目、分析方法、监测人员、持证考核培训、质控比对以及仪器分类、监测站建设标准、仪器配备要求等基本数据库,促进监测质量管理工作的规范化。

1.2.2 丰富的信息统计管理功能

开发实现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信息的动态查询、统计、分析和内部交流等功能,并结合当前主要的监测质量管理业务工作,逐步拓展持证上岗考核发证等相关业务功能,以提高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人员的日常业务工作效率,保证信息统计准确性与综合分析的科学性,提高监测管理部门的决策管理能力。

1.2.3 灵活的信息上报传输模式

针对环境监测系统信息化程度水平不一的现实,设计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信息的收集上报模式和数据接口,开发本系统配套的监测质量管理信息收集子系统(单机版软件),以便于各级环境监测站汇总、更新各类监测质量管理信息,便于本系统在全国环境监测系统的推广应用。

1.3 建设原则

1.3.1 紧扣规范要求和实际需求的原则

在严格遵循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有关规定的基础上,全面、系统地调研、分析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的各项业务需求,分析现有质量管理手段的优势与不足,筛选质量管理信息,提出切合实际的研究目标,确定管理系统功能模块。

1.3.2 坚持统一规划和统一标准的原则

按照环境监测系统的有关规范及标准统一数据采集、文件格式、信息传递等要求,以保证系统的科学性、完整性、规范性;同时严格遵循国家软件工程的相关规范进行设计和实施,以保证软件的总体质量,并提供完整、规范的技术文档。

1.3.3 遵循分步实施和逐步完善的原则

在统筹规划的前提下,首先进行必要的基础数据库建设,从实现系统的基本功能开始,再逐步拓展功能模块,丰富系统功能;在系统推广过程通过试点,及时征求专家和用户意见,对发现的问题加以改进并对系统进行完善,逐步推动。同时在系统开发中积极应用信息技术最新成果,保证系统的先进性、安全性和稳定性。

2 系统总体设计

2.1 系统网络架构设计

系统服务器通过电信运营商的宽带接入到互联网,并向电信运营商申请若干个合法的互联网IP地址和域名。系统的数据库服务器和WEB服务器放置在防火墙的DMZ区(停火区),设置互联网IP地址,同时在防火墙上设置访问权限,开放80端口对外服务。系统用户接入到互联网,输入WEB服务器的公开的域名或IP地址就能访问质量管理信息系统。系统网络架构示意图。

2.2 系统软件架构设计

本系统采用B/S模式开发,环境监测司、省级环保部门、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省级监测站等单位质量管理人员不需要安装客户端软件,用IE浏览器就可以直接访问系统进行操作。系统的WEB 服务器采用微软的IIS WEB SERVER搭建,采用Microsoft Visual Studio .NET作为开发工具。数据库选用Oracle10g数据库,集中存放监测质量管理系统的数据。

系统配套的网络单机版系统软件采用多层架构的模式开发,可从系统网站主界面下载,分发给各市、县监测站。各基层监测站无需安装数据库,无需任何配置,即可直接运行,通过WEB服务器提供的ISAPI扩展服务,访问应用服务器。应用服务器统一响应各客户端请求,访问交换数据库。

2.3 数据传输模式设计

质量管理信息系统用户为环保部环境监测司、省级环保部门和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省级环境监测站等单位质量管理人员,各省级环境监测站负责上报和维护自己单位及下属各级监测站的质量管理信息数据。各级监测站基础质量管理数据的收集、汇总的传输模式有两种:一种是对于已经建成了省级范围的质量管理信息系统的省级站,可直接通过本系统提供的标准开放接口,直接上传数据;另一种是对于多数尚未建立监测质量管理信息系统的省级站,可以采用网络单机版系统上传数据。传输模式示意图参见图2。

各基层监测站直接运行网络单机版系统软件录入数据后,数据自动保存到系统服务器的交换数据库中,无需再人工上报。上级监测站打开程序就能从交换数据库即时查看到数据,进行审查。省级监测站审查全省数据后,可把全省数据自动上载到质量管理信息系统全国数据库中。网络单机版系统还支持单机模式,可以把数据下载在本地,当网络中断的时候,依然可以查询导出数据。

3 系统主要功能与实现

3.1 消息公告

包括通知公告、工作动态、文件下载、技术交流、消息发送和消息接收等模块,实现系统用户之间的内部信息交流,具有查看、发送、接收、新增、修改、删除、下载等功能。各用户可定期登录系统,及时查看、下载这些消息公告。

3.2 标准管理

包括项目及分析方法标准、仪器分类标准、监测站仪器配备标准、监测站建设标准和标准规范文本等管理模块,主要是建立统一规范的项目及分析方法标准,对项目标准规范文本进行统一管理,并按《全国环境监测站建设标准》要求配置各级别监测站的建设标准。

3.3 基础信息管理

包括单位概况、人员信息、仪器设备、考核、培训、质控、比对等模块,可用来记录、汇总各年度全国各地区各级监测站各类基础信息。

3.4 统计信息查询

包括机构建设、人员信息、经费使用、仪器配备、技术考核、质量监督、教育培训、监测能力等模块,可按地域、监测站级别、时间等方式查询全国各级监测站各类专项信息情况,进行分类统计并以列表及图形方式显示统计结果。

3.5 综合分析管理

可对机构建设、人员结构、经费使用、仪器配备、监测能力等各种监测质量数据信息进行综合分析,产生监测站标准化建设评估结果等各种专题报表,供管理决策使用。系统可以根据用户对监测质量管理的需要,任意定制分析范围、条件进行综合分析(如可通过设定某地域、某类监测项目,即可分析某地域各环境监测站人员是否具备针对某类污染物的全指标分析能力)。系统还可以将分析条件集合命名保存,便于今后的更新和扩展使用。

3.6 系统维护

包括监测站维护、用户管理、权限管理、基础库维护、系统日志、系统安全等功能。

4 系统的试点应用

本系统作为国家环保部环境监测司的立项课题,已于2011年通过验收。系统现已在福建省、湖北省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实际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并在海南、河南、山东、江苏、广东等省开展试点应用工作。本系统投入应用后,可收集汇总全国环境监测系统各级环境监测站的质量管理信息、环境监测质量控制数据,成为环境监测系统监测质量管理的统一信息库。各级环保主管部门、环境监测站,可以根据各自的权限和工作需要,从信息库提取、汇总、统计相关信息,供环境监测管理和决策参考。

从本系统的试运行情况看,基层监测站依托本系统的应用,减轻了工作负担,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促进了本单位监测质量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和精细化;通过系统开展技术交流和资料共享,也促进了本单位监测质量管理水平的提升。环境监测管理部门依托本系统,可以实时、全面、准确地掌握所辖地域环境监测系统的各类信息,指导、部署监测质量管理工作,促进了监测质量管理水平的总体提升。

5 结语

采用B/S模式开发的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信息系统功能实用、信息全面,可对环境监测系统各单位的技术能力、人力资源、仪器设备配置、方法标准、质量控制数据等信息实行动态管理,查询分析功能十分强大。由于本系统采用模块式结构,易于拓展,可根据全国环境监测系统质量管理体系建设的需求,不断开发新模块、新功能。

本系统的研究开发,满足了国内环境监测领域建设全国性监测质量管理信息系统的迫切需求,填补了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信息化领域的空白。本系统投入应用后,可成为全国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的重要交流平台和信息平台,有助于环境监测系统开展内部技术交流和资料共享,增强监测质量管理的互动性和统一性。本系统的使用,还将有助于全国环境监测系统提高质量管理工作效率,内部信息的交流更畅通,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所产生的间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巨大的。

参考文献:

[1] 杨冬雪﹒福建省环境监测质量信息监控系统的建设[J]﹒中国环境监测,2008,24(2):11-13﹒

[2] 沈艺﹒环境监测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的构建与实施[J]﹒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06,18(4):4-6﹒

[3] 柏仇勇,胡冠九,袁力﹒创新我国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初探[J]﹒中国环境监测,2008,24(4):1-3﹒

[4] 夏新,刘伟﹒中国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之我见[J]﹒中国环境监测,2007,23(1):3-5﹒

[5] 杨官平﹒B/S模式的环境监测仪器设备管理系统的开发[J]﹒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07,19(2):7-9﹒

作者:金致凡 杨冬雪 张良 李翠萍

第3篇: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监测与信息管理系统研究

摘要:本文对信息管理系统对提高广播电视安全播出水平的意义进行分析,并从完善监测工作性能、转变监测形式以及加强系统后台管理等方面来阐述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监测中应用信息管理系统的可行性,希望能为有效提升广播电视节目安全播出稳定性提供参考。

关键词: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监测;信息管理系统

引言:随着人们生活质量与文化需求不断的上升,使得广播电视播出内容的真实性与可靠性成为现阶段大众关注的热点,对广播电视的监测工作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如何合理应用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监测与信息管理系统,是目前广播电视媒体行业需要考虑的问题。

一、信息管理系统对提高广播电视安全播出水平的意义

广播电视对人们日常生活有着一定影响,也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随着时代不断的发展,促进广播电视媒体行业良好的发展的同时,也使得部分不法分子为了谋取利益,将不真实的信息传输到广播电视中,加大地影响了受众群体对真实信息的鉴别,也使得广播电视媒体行业逐渐失去了社会大众的信任[1]。加强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监测中对信息管理系统的应用,能够有效提升广播电视安全播出水平,并实现对播出内容严格监管的效果,一旦出现异常情况,相关工作人员可以及时采用相应的解决措施,以此来确保广播电视信息安全,对广播电视安全播出实时监测,可以帮助节目制作人对节目播出的质量进行审核,从而达到该节目在社会受众群体中的播出有一定的质量的保障,使其全面促进广播电视媒体行业长远稳定的发展。除此之外,因该系统是在局域网环境下运行,从某种程度上来讲,不存在会受到外界因素攻击与破坏的风险,为确保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监测工作水平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二、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监测中应用信息管理系统的可行性

(一)有助于加强系统后台管理

广播电视应用安全播出监测中应用信息管理系统,可以帮助相关人员强化系统后台管理内容,及时对广播电视所播出的内容、传输质量和覆盖效果进行监测,并对各类播出系统加以监管,使其更好的确认其播出系统是否按照相关标准参数来播出,进而提升数据传输的效率,降低外界因素对系统的干扰与破坏,安全性强、高质量与高效率的广播电视监测系统,极大地促进了广播电视媒体行业监测技术质量的提升。利用信息管理系统,可以保存广播电视播出断音记录、设备故障处理以及相关技术资料管理的相关信息,最大程度上提升了监测部门管理效率;该系统还具备统计编报功能,可以对系统运行情况、统计以及分析结果进行展示,能够帮助使用者对所关注的节目加以标记和审核,通过对各类数据结果的分析与统计,为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监测与信息管理系统的应用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一方面减轻了广播电视媒体从业人员工作压力同时,也推动了监测部门信息化与智能化的发展,另一方面也为广播电视行业实现无纸化办公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与此同时,加强对节目播出质量的查验,使其保证传播到大众群体中的节目质量的高效性与优质性。

(二)有助于优化广播电视数字信号监测系统

通过建立信息化管理模式,不仅可以最大限度提升监测广播电视覆盖效果,也可以达成对播出内容、传输质量以及频道秩序加以管理的目的,使其逐渐形成规律性与模式化的监测工作流程。基于信息化技术,可以对影响广播电视传输质量因素进行收集与分类,以此来增强信号强度,降低外界因素干扰,比如说天气因素、电磁干扰因素以及信道因素等都会影响广播电视传输质量,利用信息化模型可以针对上述三个因素进行监测,合理利用分布式监控手段来实现对广播电视信号传输范围的扩大,一旦出现广播电视传输质量问题,可以通过信息化手段来快速识别异常问题,对其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给予相应的解决措施,进而弥补传统监测工作形式的不足之处。另外,要想保证广播电视监测工作质量得到有效提升,其工作人员需要加强对新技术、新系统的应用,加强对信息管理系统的检修与维护,从而促进广播电视媒体行业稳定的发展。

(三)有助于完善监测工作性能

因传统广播电视节目监测工作模式极易受到各方因素的干扰,并且广播电视监测工作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进而使得部分问题无法得到有效的解决,比如说对异常问题发生的地点不能快速识别等,不了解问题发生的原因,大大的降低了对广播电视监测的效果[2]。信息管理系统的智能化,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监测管理模型的构建,也逐渐了完善监测工作性能,为进一步增强监测工作的时效性提供了基础保障,同时也实现了对其工作信息进行长期存储的目的。信息存储对广播电视后续监测管理工作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其监测工作形式不能拘于眼前的旧形式,应把信息存储的价值充分的发挥在监测对象上,使其可以更好的记录广播电视播出情况,相关工作人员可以在此基础上调整监测管理内容,全面提升监测工作覆盖范围,进而逐渐完善监测工作性能。分布式的监测系统在智能化技术的支持下,可以加快对不同类型问题发生情况的分析以及汇总的速度,并帮助相关人员深入了解不同类型问题发生的频率与影响程度,最后把问题以电子报表的形式进行存储,以便后续其它工作人员进行查阅,从而实现广播电视监测工作得到有效性的提升,充分发挥信息管理系统的应用价值;为了保证广播电视节目安全的播出,除了完善监测工作性能以外,也要促进与广播电视各部门之间良好的协作关系,这样才能确保广播电视节目顺利的播出,不断的学习新的广播电视管理知识,提供自身综合素质的同时,也为广播电视安全播出水平的提高奠定基础。

(四)有助于转变监测形式

信息管理系统具有非常强的扩展性与跨平台性,能够最大程度上行帮助管理人员控制广播电视节目播出过程中存现的问题,并进行及时的处理,在智能化技术与信息化技术的支撑下,逐渐实现了分布式工作站形式,为更好的扩展以及提升覆盖监测范围的分布式監测系统提供了基础保障,同时也积极促进了监测形式的转变。传统监测模式主要以人工监测方式为主,该系统的应用在广播电视播出内容、传输质量以及监测覆盖效果方面有着十分明显的成效,进而实现由人工监测方式向数字化与智能化监测方式转变的目标,因该系统工作方式以分布式监控平台为主,及时其中一个子平台出现异常情况,也不会影响其他平台的使用,极大地提升了对广播电视节目安全播出监测水平。根据对部分广播电视对此系统应用情况的分析,可以发现,通过对机房与值班室整体结构和配套设施进一步的优化,并加强对模拟监测设备以及数字监测设备的运用和维护,可以帮助部分广播电视媒体行业提升总监测时长,不仅增强了广播电视节目播出的稳定性与真实性,同时也降低了异常故障发生的几率。

结束语:综上所述,广播电视应用安全播出监测与信息管理系统,能够有效提升广播电视所播出各类型节目内容的监测,降低不良信息对广播电视节目的影响,为社会大众提供一个良好的收听环境,从而实现强化广播电视节目安全播出真实性与稳定性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杨燕平.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监测监管系统的应用探究[J].西部广播电视,2020(11):198-199.

[2]李友.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监测与信息管理系统分析[J].西部广播电视,2018(08):187-188.

作者简介:

韩超(1990.01—)男,汉族,山西晋中昔阳人,本科学历,中级工程师,研究方向:电子与通信工程。

作者:韩超

第4篇:地铁隧道变形监测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

摘要:地铁隧道结构变形监测的特殊性、周期性和长期性,使其信息量非常庞大。信息管理是地铁隧道结构变形监测中一项重要的工作,现有的管理方式效率很低。为了高效、准确地管理监测信息,及时分析预报地铁隧道结构的稳定状况,本文结合南京地铁运营期隧道结构变形监测实例,开发了一套具有变形监测资料存储、预处理、管理分析、可视化分析、预测预报及限值预警等功能的信息管理系统,保证了准确及时快速的数据处理和信息反馈,具有良好的运用和推广前景。

关键词 地铁隧道 变形监测 信息管理系统

1 引 言

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兴建地铁工程。地铁隧道建造在地质复杂、道路狭窄、地下管线密集、交通繁忙的闹市中心,其安全问题不容忽视。无论在施工期还是在运营期都要对其结构进行变形监测,以确保主体结构和周边环境安全。

地铁隧道是一狭长的线状地下建构筑物,监测点数量比较大,其周期性和长期性,使数据量非常庞大。面对这些繁杂而又庞大的数据能否管理利用好,关系到监测隧道结构变形和预测预报结构变形工作能否实现和实现的质量。为此,如何有效地管理原始信息,并进行相应的处理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多数监测信息的管理和应用存在不直观、不及时、自动化程度较低等缺点,根据地铁隧道结构自身特点研制一套高效率的、使用方便的监测信息管理系统是必要的,它与变形监测一样具有重要的实用意义和科学意义。

2 系统设计思想

以地铁隧道结构变形监测信息为管理对象,根据地铁隧道结构变形监测的实际情况,综合运用监测数据处理分析技术、数据库技术和信息管理技术,实现对地铁隧道结构变形信息的存储、预处理、管理分析、可视化分析监测信息、预测预报及限值预警,为结构分析提供数据资源,以及时反馈地铁隧道结构安全状况,使安全监测管理人员更为方便和高效的管理监测信息,为确保地铁隧道结构的安全运行提供有效的决策支持。地铁隧道结构变形监测数据管理系统主要应满足如下要求: 1.1 提高地铁隧道结构变形监测数据处理分析与

管理的科学化和自动化水平,满足辅助决策需求 1.2 构建地铁隧道结构变形监测信息管理基础平台

1.3 为后期自动化监测的开展及安全监测专家系统的建立提供基础。 3 系统功能

地铁隧道结构变形监测信息管理系统包括文档管理、数据预处理、数据库管理、监测数据分析、信息预警预报和系统管理六大模块,内容不仅涵盖了相关技术规范的所有要求,而且具有地铁隧道自身的特点,全面、标准、专业,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3.1 文档管理模块 3.1.1 变形监测资料 地铁隧道结构变形监测根据地铁隧道结构设计、国家相关规范和类似工程的变形监测以及当前地铁所处阶段来确定,主要内容包括[3]:垂直位移监测(区间隧道沉降监测和隧道与地下车站沉降差异监测);水平位移监测(区间隧道水平位移监测和隧道相对地下车站水平位移监测);隧道断面收敛变形监测等。

对于不同的地铁隧道结构变形监测项目内容,所用监测方法和仪器也不相同。通常,对于隧道垂直位移和水平位移监测,可通过大地测量或者自动化测量的方法利用精密水准仪、精密全站仪或智能全站仪进行;而对于隧道断面收敛变形监测,则要通过物理量测的方法利用收敛仪(计)进行。

变形监测资料包括历次变形监测的原始数据,监测报告及鉴定报告等。 3.1.2 工程概况资料

工程概况资料主要有工程概况、工程特性参数、重要技术资料和安全监测系统档案等。

(1)工程概况:包括地铁地理位置,车站布置,沿线主要建筑物概况,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结构特性、施工情况等。 (2)重要技术资料:主要结构设计文件、图纸,运行设计报告,竣工验收报告,隧道加固改建或观测更新改造专题报告,重要工程图形和图像。 (3)变形监测系统档案:主要包括监测仪器运行、维护和历次检查、鉴定记录及报告。

(4)其他资料:主要包括水文、气象和地震资料等。 3.1.3 巡检资料

包括对隧道结构的各个部位和断面的渗漏、变形和裂缝等的日常巡查记录表,隧道安全情况和隧道重大事故报告等。 3.2 数据预处理模块

通过不同的方式导入原始监测资料,并对其进行粗差检验,若有粗差则提示警告,以便查找原因返工重测,然后再进行初步处理分析。对基准点和工作基点的稳定性进行检验,不同的稳定性检验结果决定平差方法的选取。最后对所得监测结果进行整理,存储至相关数据库。 3.2.1 数据导入

目前嵌入式操作系统发展特别迅速,根据监测手段和方式不同,用户可以通过系统的接口程序实现系统和观测电子手簿直接相连,自动导入或手工导入。 3.2.2 粗差检验

依据相关规范规程应用相应检验粗差的方法对其进行检验,若有粗差则给出提示警告和可能原因,以便查找原因返工重测;若没有粗差则提示检验通过,可进行下一步处理计算。 3.2.3 稳定性检验

通过对监测资料的计算分析,应用统计方法(F检验和t检验)对基准点和工作基点的稳定性状况进行分析,为平差计算采用何种平差方法提供依据。 3.2.4 平差计算

根据基准点及工作基点稳定性检验结果,对变形监测网相应的选用经典平差、拟稳平差或自由网平差;如果监测资料(如隧道收敛变形监测资料等) 无需平差计算的则直接进行相关成果计算。

3.2.5 资料整理入库

根据前述各部分处理计算所得结果,对所得监测成果以及检验结果进行整理和存储入库。此外,可根据需要对相关监测属性信息进行相关编辑、修改,然后再整理入库。 3.3 数据库管理模块

对数据库相关数据进行查询、添加录入、修改和删除,同时可根据需要进行数据报表生成输出。 3.3.1 数据查询

根据不同监测项目特点,采用不同的查询方式对测点的属性信息和监测成果进行条件查询和遍历查询,并可根据需要将查询结果以不同的方式输出。 3.3.2 数据录入添加

根据实际需要对测点属性数据和监测单位所提供的直接成果数据进行录入添加,同时可对属性数据信息进行编辑、修改添加。 3.3.3 数据修改

考虑到操作的规范性,系统只允许对监测点属性进行修改。通过查询所要修改的监测点,对其属性信息进行修改,同时可以动态显示数据库中的监测点属性信息,方便用户及时看到修改结果。 3.3.4 数据删除

与数据修改功能相似,通过对数据信息查询后再进行删除,删除前须经确认,然后才能操作,确保准确无误。

3.3.5 报表生成

可根据用户需要,查询相关监测信息,然后以相关的报表形式输出监测信息。 3.4 监测数据分析模块

通过应用不同的数据分析方法和方式对各种监测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分析过程和方式采用表格和曲线图形方式进行。

3.4.1 监测点稳定性分析

应用相关稳定性分析方法及指标,结合监测现场实际,对不同类型监测点稳定性进行分析评判。 3.4.2 可视化分析

针对监测信息反馈分析的需要,提供可视化的变形监测图形报表,辅助测点稳定性分析评判,以便使用者更直观具体地了解隧道结构整体变形趋势。

以南京地铁西延线垂直位移监测为例,除提供每期沉降量曲线图、沉降速率曲线图、挠度曲线图、相对挠度曲线图外,还可提供任意两期累积沉降量、累积沉降速率、挠度及相对挠度的对比曲线图。 3.5 信息预警预报模块

仅仅将监测的信息录入系统中是不够的,还要根据稳定性分析以及前n期的监测成果模拟监测点的变形曲线,并结合相关资料预报今后的变化趋势。由于影响变形体的因素错综复杂,考虑到系统的通用性,模块提供了回归分析、灰色系统、kalman滤波等传统的模型供选择。

根据系统给出的限值进行预警,提供相关区间段的工程图纸及地质、水文气象资料,便于隧道结构变形情况的进一步分析。 3.6 系统管理模块

为保证系统的安全,系统运行和数据操作过程中都不能出现任何差错,必须对系统进行有效的管理,这主要是指对系统用户的管理及日常使用日志的管理。 3.6.1 系统用户管理

为保证监测信息的完整性、正确性和安全性,必须对系统的用户进行有效的管理。用户登录系统的过程必须在系统日志中进行登记,包括用户名、登录时间、对系统的操作过程以及在系统中滞留的时间等。系统管理员定期将系统的用户使用情况向主管领导汇报。在征得主管领导的同意后,系统管理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添加用户或提升、降低某些用户的用户使用级别,必要时可以禁止某些用户的使用权力。系统用户管理包括系统用户登录管理和用户权限管理两个部分。 3.6.2 系统日志及安全管理

本系统为系统管理员提供系统日志的检查和备份功能,使系统管理员通过对系统日志的查看了解系统的使用情况以及存在的不足和问题,及时地处理系统存在的隐患,保证系统的高效运行。 3.6.3 数据库备份与恢复

为了保证管理系统或计算机系统经灾难性毁坏后,能正常恢复运行,必须进行数据库的备份与恢复。系统采用自动备份与人工备份结合的方式,确保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4 结 语

地铁隧道结构变形监测信息管理系统采用C/S结构设计,各功能模块间具有相对地独立性,便于进行功能扩充,为后期自动化监测的开展及安全监测专家系统的建立提供支持和铺垫[4,5]。该系统已在南京地铁中应用,不仅准确及时快速的数据处理和信息反馈,提高了地铁运营的管理水平,而且为地铁的安全运营提供了保证,具有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和良好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王浩,葛修润,邓建辉,丰定祥.隧道施工期监测信息管理系统的研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1,10:1684—1686 [2]李元海.地铁施工监测数据处理系统的分析设计及应用[J].隧道建设,1996,4:22—26 [3]黄腾,李桂华,孙景领,岳荣花.地铁隧道结构变形监测数据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测绘工程,2006,6:1—3

[4]赵显富.变形监测成果数据库管理系统的研制[J].测绘通报,2001,4:28—32 [5]张其云,郑宜枫.运营中地铁隧道变形的动态监测方法[J].城市道桥与防洪,2005,7:87—89

第5篇:舆情信息监测服务系统

舆情信息监测服务系统是一个高度集成的专业化数据检索和分析系统,总体上包括舆情信息采集、舆情分析引擎、舆情监测应用三个核心功能。从互联网采集新闻、论坛、博客、微博、平面媒体、微博等舆情信息,并存储到舆情数据库中,并通过舆情搜索引擎对海量的舆情数据进行实时索引。对采集的数据进行智能筛选,萃取准确的舆情信息。舆情分析引擎负责舆情数据库进行智能分析和加工。舆情服务平台把舆情数据库中经过加工处理的舆情数据发布到Web界面上并展示给客户。客户通过舆情服务平台浏览舆情信息,通过简报生产等功能完成对舆情的深度加工。整个系统结合了C/S、B/S两种不同的应用模式,并形成了优势互补。系统共分四大功能模块。分别为:信息采集功能、信息处理功能、舆情分析功能、舆情展示功能。

(1)信息采集

信息采集可自定义监测站点击监测关键词,新闻、论坛、博客、微博。结合元搜索技术(搜索引擎结果补充),确保信息全面性。

定向抓取源:云腾舆情监测分析系统收录7000个监测网站,包含站点数约为15万个站点,对这些站点中的新闻,论坛,博客等实现全面的抓取,同时支持对主流新闻网页分页、评论内容的采集以及对评论点击数、回帖数的抓取。

搜索引擎结果:云腾智能爬虫系统还可以自动跟踪多个搜索引擎的搜索结果,对监测数据进行补充。

自定义URL来源采集频率:除系统常规监测范围外,还可以自定义需要重点监测的信

息,客户可以设定采集的栏目、URL、更新时间、扫描间隔等,以便及时发现目标信息源的最新变化,并以最快的速度将个性化关注内容采集到本地。

(2)信息处理

垃圾信息过滤:基于机器学习的垃圾过滤机制可以自动过滤广告、水贴等无效垃圾信息。

智能去重:采用“文章相似度技术”,根据文档内容的匹配度确定是否重复、去重的级别;根据不同的需要特点分为:URL去重、标题去重、正文去重三个级别。

HTML内容提取:采用自主知识产权的HTML网页文本萃取技术自动提取任意复杂网页中的标题、内容、作者、发布时间等信息,自动跟踪文章分页;对于论坛信息自动分析主贴、回帖以及作者等信息。

快照保存:对于每个经过抓取和处理的网页,系统都存有一个纯文本的备份,方便客户快速浏览,也方便客户查看被删除的文章或帖子。

(3)舆情分析

文章权重计算:综合网站重要程度、文章出现位置、主题相关度、危机程度、点击回复次数、传播数量以及客户自定义规则等复杂参数计算的文章权重,加上基于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的训练系统,能准确分析出重要舆情信息。

传播轨迹分析:系统可以对于一段时间(自定义范围)内的舆情信息走势进行分析展示,同时可以以不同的载体如论坛、新闻等分类呈现。

自动分类与情感分析:将自然语言处理技术(NLP)应用于舆情监测领域,对信息精准分类并自动做情感分析。

相似文章聚类去重:基于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系统根据文章内容相似程度技术相似文章,方便获取同一内容文章的所有传播网站。采用“文章相似性技术”,根据文档内容的匹配程

度确定是否重复、去重的级别;根据不同的需要特点分为:URL去重、标题去重、正文去重三个级别。在详细信息列表里,分为“过滤”与“不过滤”,展示相关文章;媒体覆盖分析:系统可以对于监测信息的媒体类型进行展示,同时对于信息的主要传播媒体自动识别,进行综合分析,以图表呈现。

(4)舆情展示

在舆情信息呈现上,信息监测平台支持多种互联网终端设备和接入方式。除了传统的移动设备Web网页接入方式,还可以通过短信、邮件对信息进行及时推送,同时还可以通过移动设备客户端(Android客户端、iOS客户端、平板电脑客户端等 如图 )进行信息交互。

WEB客户界面:基于云计算模式,客户可以使用WEB浏览器随时登陆系统,在客户界面对舆情状况进行全面的了解。客户界面包含了如舆情走势、舆情详细信息、最新微博信息、载体覆盖情况等主要内容,并以列表以及图表展示等可视化方式呈现,方便客户查看。导航栏清晰明了,方便我们中心查看各种分类;实时搜索功能,可以自定义搜索条件查看系统抓取的最新监测信息;支持关键词组分类、媒体类型分类、信息属性分类查看。

舆情预警:预警级别显示,显示当日舆情级别,方便客户整体把握,同时呈现预警信息走势和预警信息列表。建立多个舆情指标,对于突飞舆情自动发出舆情信号,在最短时间内通过邮件方式通知客户,辅助进行舆情干预和引导。

舆情分析报告:根据舆情分析引擎处理后的结果库生产报告,客户可通过浏览器浏览,并且可以导出生成为Word、PDF等格式的本地文档。方便客户对不同时段的重点和热点以及对事件舆情数据的把握。

第6篇:互联网全网信息监测系统解密

简介

网络舆情在政治生活秩序和社会稳定中的影响与日俱增。发生的重大网络舆情事件让人们认识到“互联网”作为“社会监督工具”的重大意义,频频的网络发言、社会热点事件也印证了网络舆情的作用。一旦信息在极大重点网站和社区发布,被主要的搜索引擎所收录,而未能及时获知,将把涉及单位推动到非常被动的境况。因此,美基营销认为需要分析在重要网站的发布情况,已经被百度、Google等搜索引擎的收录即删除情况。

应用领域

美基营销推出的通用版网络舆情监控系统的基础应用,适用于以下单位:

政府党政宣传部门舆情监测

政府职能部门舆情监测,如林业局、质监局、国土局等

保密单位泄密信息监测

企业网络竞争情报分析

企业网络口碑监测

解决的关键问题

出现在天涯、新浪、腾讯等网站的信息要监测到?

利用美基营销搜索引擎对客户关注的关键词及话题进行搜索,汇总重大门户网站的信息,一旦信息发布在这些网站,15分钟内在系统中体现。

文章是否被搜索引擎所收录及收录状态的跟踪

对搜索引擎收录文章进行采集,实现搜索引擎收录文章系统全发现效果。同时还分析在搜索引擎中的变化情况,包括快照的排位,是否删除快照等。

互联网全网监测系统适用于客户预算相对少,满足客户的基础性监测要求;以及作为网络舆情监控系统的补充版存在,最为全网信息采集的补充。同时该系统还能导出舆情文章的报告,用于离线查阅并上传至其他的信息展示系统中。

如何获取

可在美基营销官方网站获取系统相关信息,也可以直接联系美基营销工作人员帮您处理相关问题,百度搜索美基营销便可进入官网。

第7篇:监测监控系统设备、设施 监测监控系统设备 管理制度

监测监控系统设备、设施、监测监控系统设

备管理制度

1、按规定必须携带瓦斯便携仪的下井人员,必须携带瓦斯便携 仪,严禁不携带或多携带入井。

2、携带瓦斯便携仪的下井人员,在领取设备时要检查设备是否 正常,如发现电量不足,示数错误,示数不全时与维护人员联系,换 瓦斯便携仪或更换便携仪电池。

3、井下工作人员严禁更换、随意拆卸瓦斯便携仪,若有问题,及时与维护人员联系更换瓦斯便携仪。

4、井口检身人员,必须对下井人员有关人员是否携带瓦斯便携仪进行检查。

5、井上监测监控人员负责监视系统设备的运行和监测数据变化 情况,对信息出现异常或设备报警时,立即通知维护人员,并做好中 心站运行日志,相关人员查明原因向有关负责人汇报。

6、专业维护人员定期对监测监控装置进行巡视和检查,发现故障及时排查。

7、各单位或监测人员发现监测装置有异常情况要及时向有关单 位汇报并核实。

8、各有关区队要加强管辖区域内所安设的监测监控装置的看护 管理,每班要派专人进行巡查,对设备或线路上的积尘、“挂汗”要及时清理,发现问题及时汇报。如有丢失损毁由责任区队负责找出负

责人进行处罚并照价赔偿。

9、专业维护人员要及时维修更换有问题的监测探头,不得因探头本身的问题影响监测数据的准确性。

10、专业维护人员要确保井下监测监控系统不间断运行,出现故 障及时排查,确保系统的安全可靠。

11、 各分站电源由机电科负责、严禁长时间停电,如有开关跳闸, 应及时恢复开关的正常运行。

12、井下分站严禁随意移动、搬迁、影响巷道施工时,必须经机电科及维护人员同意,并得到调度室同意后方可作业。

第8篇:在线监测系统管理制度

在线监测系统管理制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水质自动监测系统管理人员岗位职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水质在线监测系统计算机管理制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日常巡检制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化学器皿、试剂使用管理制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运营报告和报表制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水质在线监测运行突发事件处理办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运营执行办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在线监测系统管理制度

一、

二、 保证在线监测系统正常稳定的运行,获取最多的有效数据和信息 保持公正、公平、公开的态度和坚持科学的原则,提供优质、热情、高效的服务

三、 热情、礼貌地应对咨询和提问,并耐心、细致地作出答复,当场不能作出答复的,应做好详细的书面记录,便于之后解答

四、 对在线监测系统获得的监测数据、统计报告、图表等与污水处理单位有关的重要资料,必须严格保密,未经许可,不准向其他第三方机构提供

五、

六、 佩戴相应的有效证件,依法监测。并做好衣冠整齐,仪容整洁 坚持实事求是、秉公执法,绝不允许有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的思想和言行

七、 在线监测子站房内配备各种必要的安全设施(通风、恒温、恒湿、消防等设施),并定期检查,保证随时可以使用

八、 各种仪器、器皿、工具、试剂、手册等应放在规定的场所,以提高工作效率和避免错拿错用,造成安全等事故

九、 操作和使用各种仪器设备及配置各种化学试剂,必须严格遵守安全使用规则和操作规程,并认真填写使用状况和操作记录

十、 使用易燃易爆、腐蚀、有毒试剂时,必须严格遵守相关规程进行操作。不得在现场留存大量易燃易爆、腐蚀、有毒试剂。不得在子站房内吸烟、喧哗、饮食等。

十一、 配置试剂或清洗器皿的废液,以及在线监测仪器排放的废液,必要时要先经过适当的转化等处理后,再行排放

十二、 使用点、气、水、火时,应按有关规定进行操作,保证安全

十三、 发生意外事故,根据事故种类,必要时应迅速切断电源、水源、火源,应立即采取有效措施,及时处理,并报告上级领导

十四、 妥善保管好消防器材及其他安全防范、处理、急救用品,不得随意挪用。掌握相关安全用品的使用和维护技术,防范于未然

十五、 下班或离开监测站房时,应检查门、窗、水、电、气的开关情况,取保安全,不得大意

水质自动监测系统管理人员岗位职责

一、监测站点的各组成部分进行维护、维修和保养,定期更换易损易耗件

二、每周巡视监测站点1次,做好各种现场记录

三、通过专用维护软件每天查看各监测站点的运行情况,做好记录

四、定期更换监测站点所需各种试剂,所需仪器使用的蒸馏水、试剂、标准溶液等。

五、认真填写各项运行记录并妥善保存

六、定期上报各监测站点的数据、图表、统计等

七、定期对信息管理中心和整体通讯进行测试和调试,并做好记录

八、定期对监测仪器进行标样校准和实际水样对比校准,并做好记录

九、做好固定资产的管理,备品备件的登记和使用管理等工作

十、发现故障应及时解决,超过24小时不能及时解决的向公司本部和业主方报告,同时做好手工留样,进行实验室分析等应急补救措施

十一、 做好监测站点的安全保卫工作,切实做好防盗、防火措施,防止其他人或自然事故的发生

十二、 服务人员原则上是要在技术服务承诺时间内到达现场并在12个小时内解决问题。

十三、 服务人员若遇到特殊情况,不能按时到达服务地点,应及时跟客户联系、说明原因,并将具体情况向上级领导进行说明。

十四、 服务人员在现场遇到问题,未能当场解决或本人无法解决时,必须及时与公司联系,共同分析其原因,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然后安排下一步工作。

水质在线监测系统计算机管理制度

一、负责通过维护端对数据信息等进行维护和管理

二、计算机必须在干净、干燥和无干扰的环境中运行,防止颗粒、灰尘、各种液体进入,并保持相应的环境温度

三、进行网络安全防范,防止网络安全攻击。当外来攻击发生,具有相应的检测,发现和处理外来攻击的能力

四、定期检查通讯线路、物理设备、运行环境的安全,负责保证系统整体通讯正常,出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

五、必须对操作使用和维护在线监测系统的用户进行权限分配,以保证操作和维护系统的安全性、数据的保密性、完整性和有效性

六、只允许操作和运行在线监测的控制、管理和系统维护软件,不得通过在线监测网络来搜寻互联网上的其他内容

七、由制定专业人员操作、使用,严禁非专业或非相关技术人员操作和使用。

八、未经批准同意,严禁私自对外提供任何信息资料

九、未经同意,禁止外单位、外部门人员操作和使用专用电脑

十、禁止对外借用软件、机器等设备

十一、 未经同意不得向专用计算机下载文件、拷入软件或文档,软盘、可移动硬盘使用前必须确保无病毒

十二、 做好计算机设备软、硬件维修,系统维护、清除病毒,使处于最佳工作状态

十三、 对负责在线监测系统的操作、维护、数据信息查询和处理等的人员,上岗前要进行相应的网络技术和安全培训,合格后方可承担本工作

日常巡检制度

一、巡查前必须调阅所需站点的运行数据和日志信息,准备好各种试剂和材料

二、检查监测站点供电系统、接地线路和通讯线路是否正常

三、检查监测站点采水系统、配水系统,各种控制设备部件运行是否正常

四、根据系统要求对系统流路、预处理装置、取样装置等进行清洗和维护

五、根据仪器维护手册的要求和维护工作周期安排表对仪器进行日常的维护工作

六、仔细观察每台仪器的运行状态及每台仪器的部件运转情况、试剂的消耗情况,做到及时消除隐患,确保运行的稳定与正常

七、根据维护工作周期安排表对仪器进行试剂更换、标样校正和实际水样对比校正等工作

八、认真查看各分析仪器及设备的状态和数据信息,判断运行是否正常

九、认真做好站点的日常巡查工作记录,特殊情况下应加强巡视监测子站的频次,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并妥善解决。

十、发现故障时应及时排除,不能解决的应及时技术服务中心主任汇报,同时应做好手工采样、实验室分析的应急补救措施。

十一、 在经常出现强风暴雨的地区,应检查避雷设施是否正常,监测站房是否有积水漏雨的现象

化学器皿、试剂使用管理制度

一、 各基站负责人应保管好化学试剂,分类存放、定期检查使用和保管状况,定期提出补充计划,保证配置合理、有序

二、 易燃易爆试剂应放在通风阴凉处,且不得在站房内大量积存。保存在子站房内的少量危险化学品应严格控制,加强管理

三、 如有剧毒试剂,设专人保管外,还需加锁存放,经批准方可使用。使用时至少共同称量,并记录用量。

四、 取用化学试剂的器皿应分类存放,并做到每种化学试剂用一种器皿,避免混用

五、 稀释浓酸、碱等试剂时,应按规定的要求操作和储存。使用有机溶剂和挥发性强的试剂操作时,应在通风良好的地方进行。

六、 按实际消耗需要配制在线分析试液,并在保质期内使用,以节省成本,保证监测分析质量。对需要购进的进口分析试液,要做好计划,并按规定储存保管和使用

七、 对配制好的试剂溶液、标准溶液,要按规定粘贴瓶签,按规定标示溶液名称、浓度类型、浓度值、介质、配制日期、配制温度、保质期或核校周期、配制人等。

八、 定期检查保管储存的试剂、试液,并对不符合质量要求或过期变质等的试剂、试液按规定进行处理

九、 出现化学试剂、试液中毒、灼伤等事故,应立即按相应的方法进行处理。严重时送医院救治,同时报告上级领导

运营报告和报表制度

运营中心对监测站运行情况执行报告制度,监测报告分为数据型和文字型两种;数据型报告是指根据监测原始数据编制的各种报表、软盘等;文字型报告是指依据各种监测数据及综合计算结果进行文字表述为主的报告。 包括:

 在完成对仪器性能考核工作的一周内写出情况报告。  对水质异常情况及时上报。

 对仪器故障的发生及排除实行一事一报。  对日常运行情况逐项记录,一月一报。

1、原始记录

要求认真填写【日常巡检记录】、【故障处理记录】、【设备更换记录】、【仪器校正和校准记录】、【检修记录】、【突发事件处理记录】、【远程调阅记录】。

2、月报制度

月统计报表:对当月远程调阅记录、日常巡检记录、维修记录、配件更换记录等进行整理,对当月数据、维护、维修记录进行统计和分析,形成报告。每个月的5日前提交上月的月报,交部门备份,并抄送业主方。

月工作计划:每月28日前制定下月的工作计划,内容包括人员安排、日常巡检时间安排、试剂配置和更换、耗件耗材更换、资金组织和材料购置等

3、年报制度

对的维护记录、维修记录、配件更换记录等进行统计和分析形成报告,对整体的工作情况进行总结,提出整改意见,对下年的工作提出建议,提交下整体的工作安排。交部门备份,并抄送业主方。

水质在线监测运行突发事件处理办法

水质在线监测运行突发事件指两类事件:一类是指由于不可抗力因素而发生的事件,如:火灾、水灾、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类;另一类是指被监测水体发生重大污染事件。两类事件均具有不可预知性,因此,针对此类事件,特制定本办法。 1 自然灾害类突发事件的处理

1.1 当发生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时,应立即采取相应措施(如切断电源、请求援助等),尽量减少损失并及时记录。同时,应时刻保持与公司运营中心和业主方的联系,及时汇报事件的发展情况,以便采取处理措施。

1.2 事件发生后必须提交事件过程报告,与业主方共同协商事件的处理方式和措施。 1.3 对整个事件进行全程记录。

1.4 所有记录、报告等资料必须存档保存。 2 突发重大污染事件的处理

2.

1当自动监测系统监测到被监测水体出现重大超标,可能引起重大环境污染事故时,应自得到监测结果起两小时内对监测结果进行判定(人工取样手工分析、仪器紧急监测),当判定结果属实时,立即通知业主方、运营中心及环境保护部门等,并对通知进行记录。 2.

2加快自动监测频次,随时关注事件的进展情况

2.3 根据相关方(业主方、运营中心及环境保护部门)的要求,及时提供现场监测的实际水样

2.4 自动监测与人工分析24小时连续同时进行,同时为保证监测结果的真实性,对水存留标记,以备补查。

2.5 每天出具24小时自动在线监测和人工分析结果报告,送交各相关方(包括业主方、运营中心及环境保护部门)

2.6 当突发事件过去之后,根据事件的发生过程情况和持续时间,对事件进行分析,提交事件的分析报告。

2.7 对事件发生过程的所有记录、分析报告等进行汇总备案保存。 3 对突发事件的处理原则

3.1 及时原则——必须在第一时间确认事件的真实性,并随时进行事件的通报。 3.2 真实原则——必须反映真实的客观情况,不允许对事件进行夸大或缩小。

3.3 准备原则——必须在日常运行时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减少事件发生时的忙乱和出错。

运营执行办法

一、 根据水质监测运营维护要求,编制并执行每周一次的周期维护工作,按照规定的内容派出有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进行维护,并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相应项目的巡视维护工作,确保系统设备稳定运行。

二、 每天安排专人在上班时间通过安装在运营维护中心内的水质在线管理平台维护端接受各监测站的运行情况信息,要求每天早晚各调一次数据和日志,当发现异常时必须立即进行记录并报告维护人员。

三、 按照在线监测仪器说明书的要求制定监测仪器校准计划,规定每季度进行一次仪器校准测试,必要时增加仪器校准测试次数;当校准测试误差较大时,必须对检测仪器进行重新标定。

四、 按照仪器说明书的要求配制仪器检测用分析试剂,所用分析试剂等级要求与期限符合规范标准,定期对运行试剂进行采购与补充。按要求定期进行试剂添加、易损件更换,并进行记录。

五、

当出现仪器或监测站其他部分异常时,在24小时内赶到现场,并仔细观察异常情况,并在24小时内排除故障并做好异常情况处理记录。

六、 每月对运营情况进行总结,并将总结报告在下月5日前提交业主方。

七、 当监测仪器或其它部分出现故障无法正常测试时,为保证监测数据的连续性,在维修的同时取得当时水样带回公司进行手工分析,并将结果纪录。

八、 按照编制的停机检修计划,定期(每年至少一次)对监测站进行停机检修,停机检修计划应当得到业主方的签字批准。停机检修时做好停机检修记录。

九、 当出现突发事件时,按照附录《突发事件处理办法》执行

十、 按照业主方的要求每年对各站的托管运营情况进行总结,总结包括业主方要求的各个方面内容。在业主方要求时提供运营维护的各方面原始纪录。

第9篇:废水在线监测系统管理制度

一 、外排废水在线监测系统属环保设施,需由厂安环科向当地环保管理部门提交验收申请报告,验收合格后,方可正式投入使用。

二、凡经鉴定验收合格的设施需设固定人员管理,建立健全必要的规章制度,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加强维护和检修,作好运行和检修记录。

三、凡因各种原因,需暂停运行环保设施时,必须先汇报安全环保科,安全环保科汇报当地环保管理部门,经同意后方可停运。

四、严格环保设施汇报制度,环保设施主管单位向厂调度汇报生产情况的同时,必须汇环保设施的运行情况,严格执行调度指令,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

五、凡已建成使用的环保设施,因设计不合理,技术指标不过关等原因而失去作用的,需停运、报废和拆除时,必须经安全环保科会同有关部门进行鉴定并报当地环保管理部门批准,不准擅自闲置不用或拆除。

六、外排废水在线监测房内需配备安全合格的配电设备,提供不小于5kW的电力负荷,配置稳压电源。进行电器设备作业必须有电工特种作业操作证。

七、外排废水在线监测房内应配备合格的灭火器材,安装完善的接地、防雷、防盗设施和给、排水设施。

八、外排废水在线监测房内需安装空调,保证室内清洁,环境温度、相对湿度。

在线监测岗位责任制

一、认真学习和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做好安全确认,严格遵守作业行为安全要求,不违反劳动纪律,不违章作业,对本岗位的安全生产负直接责任。

二、

二、精心操作,严格执行各项纪律,做好各项记录。

三、正确分析、判断和处理各种事故隐患,把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如发生事故,要正确处理,及时、如实地向上级报告,并保护现场,作好详细记录。

四、正确操作,精心维护设备,保持岗位环境整洁。

五、每日巡视一次监测数据,如实填写水质在线监测日常台帐。

六、每周进行一次清理维护,并检查采水是否顺畅、管道是否漏液。

七、每月进行一次仪器标定,并对标曲进行调整。

八、经常检查药剂、存量。如发现药剂用完,立即通知化验室配药更换。

九、如发生设备异常停机,应详细记录停机原因并及时汇报。

环保工程部

上一篇:农村危房改造调查报告下一篇:平凡的精彩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