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语文春课文

2023-06-1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七年级上册语文春课文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上册七年级上册课文《春》教学设计

七年级上册课文《春》教学设计

《春》教案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掌握课文生字词,比喻、拟人的运用及其作用;领会文章的所写景物的特征及寓情于景的写法 ;

2、能力目标:a、培养学生朗读技巧,能用普通话有感情地朗读课文。b、能细致的观察景物,并抓住景物特征进行具体生动描绘的能力;

3、情感目标:感受春天优美的景色,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怀 ;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学习妙词佳句,有感情的朗读,品味文章绘物的美,从而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感悟能力,通过语言感悟春天的美丽。

教学难点:体会清新自然的语言风格,把握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

教学方法 通过有感情的诵读,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感悟能力,品味文章

的画面美,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2、采用启发式,讨论式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品读诗,发现春天的美:(欣赏歌曲春天在哪里)

风起绿了风 雨飘绿了雨 春天一觉醒来 扑进我们怀里 刚刚醒来的小溪 还没顾上清清嗓子 就把脆脆的歌儿 撒落了一地 刚刚醒来的果树 还没顾上长出叶子 就爆燃出 团团刺眼的绚丽 春天最数燕子忙碌 她一边呢喃细语 一边用锃亮的剪刀 精心剪裁着春天的新衣 春天尽管有时 仍会让你感到有些寒意 可性急如火的春天 毕竟把一个沮丧的冬天 带出灰蒙蒙的记忆……

你知道这首诗描绘的是哪个季节吗?你从诗的哪里读出来的?

导入课题:春

出示教学目标,了解作者

朱自清(1898-1948),字佩弦,扬州人,现代著名的散文家、学者、民主战士。朱自清的散文主要是叙事性和抒情性的小品文。主要代表做作品有《荷塘月色》《背影》《绿》,全收在《朱自清全集》。

四、阅读全文,牢记字词

1、字音

2、 根据解释写出相应的词语。

(1)、欢欢喜喜的样子。 (欣欣然)

(2)、呼唤朋友,招引同伴。 (呼朋引伴)

(3)、比喻姿态优美。 (花枝招展)

(4)、舒展、活动。 (舒活)

设题意图:七年级新生仍然有识记字词的任务,此题加强记忆,巩固字词。

五、整体感知课文,理清课文的思路:

第一部分(第1段): 盼春

第二部分(第2-7段):绘春

宏观勾勒(第2段):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

具体描绘(第3-7段):

春草图

春花图

春风图(

1、比喻拟人引用

2、 触觉、嗅觉、视觉、听觉

3、柔和(触觉) 南宋志南和尚的《绝句》 吹动杨柳的春风 引用 借代)

春雨图(

1、比喻、排比

2、写了雨中的树、草、灯、人的活动。从静写到了动,从近写到了远。写春天的雨,作者一方面从正面写春雨的特点,另一方面用雨中的景物和人的活动从侧面来衬托春雨的可爱。列:像牛毛(密)、像花针(亮)、像细丝(细)、薄烟(轻))

春迎图

第三部分(第8-10段):颂春

设题意图:本题着眼于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理清层次,并学习简要概括段落大意。(写景时,要抓住事物特点,饱含感情,多方位调动感官,多使用多种修辞,才能写得生动形象感人。)

六、思考讨论具体分析:

1、再读课文,寻找文中生动形象的句子,在课本上勾画。

2、简单谈谈某个句子为什么生动形象。

提示:对句子的赏析可以从句子的修辞、词语的使用等方面入手。常用的修辞有比喻、拟人、引用、反复、排比等,优秀词语可以找句子中的动词、形容词。

3、小结:

排比的作用:节奏感强,增强语言气势,加强表达效果。

反复的作用:突出思想,强调感情,分清层次,加强节奏感,增强旋律美。

设题意图:本题旨在让学生掌握一些常见修辞及其用法,并学习品味语言,从而深入领会作品思想内容,体会作者情感。

七、课后作业:

1、反复诵读课文,直至背诵。

2、古人描写景物,由于观察入微,写了许多佳句。有的一字传神,生动地表达了某种感受。试指出下列写春的诗句中的加点字是从人体感觉的哪个角度写的。

(1)春风又绿江南岸( ) (2)两个黄鹂鸣翠柳 ( )

(3)踏花归来马蹄香( ) (4)一枝红杏出墙来 ( )

(5)处处闻啼鸟 ( ) (6)天街小雨润如酥 ( )

答案:1.视觉 2.听觉 3.嗅觉 4.视觉 5.听觉 6.味觉

感悟朱自清先生的《春》,写一篇短文,描绘自己家乡的的春天。这是对文章的体验和反思,学习、欣赏、借鉴课文,做到学以致用。

设题意图:本题主要为了让学生识记优秀范文,巩固知识点,运用自如。

第2篇:七年级语文上册《春》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积累“朗润、卖弄、宛转、静默、呼朋引伴、花枝招展”等词语,理解词语在语境中的含义和作用;揣摩和欣赏准确而生动的词语、句子;学习作者细致观察景物,抓住特点描写,情景交融的写作方法。

2.过程和方法:诵读法,让学生为自己喜爱的段落配上相应的音乐,然后在声情并茂的朗读中体会美的意境;课堂讨论、评述、借鉴。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走进自然,亲近自然,感受自然,培养热爱生活、追求美好事物的感情。 【重点、难点】

重点:学习抓住特征描写景物的方法;领会文中描写景物委婉细致,用词准确、生动,比喻形象鲜明的特点。

难点:体会本文的语言之美。 【教法、学法】

诵读法、点拨法、课堂讨论·评述·借鉴。 【课时安排】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语设计

绿满天下,花开遍地,生机勃勃的春天,是大自然的杰作。古往今来,许多文人用彩笔描绘春天,歌颂春天。

同学们想一想,诗人杜甫在《绝句》中怎样描绘春色的?(同学背诵:“两个黄鹤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王安石在《泊船瓜州》中又是怎样描绘的?(同学背诵:“京口瓜州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苏舜钦在《淮中晚泊犊头》的诗中又是怎样写春的呢?(同学背诵:“春阳垂野草青青,时有幽花一树明。晚泊孤舟古桐下,满川风雨看潮生。”) 现代著名作家朱自清先生对“春”又有什么独特的感受呢?

二、资料助读

朱自清(1898~1948)是中国现代著名诗人和杰出的散文家。他的散文,文字清新朴素,描写细腻,感情真切,富有自然淳厚的美,读后令人回味无穷。他热爱自然,观察自然,描绘自然,他的写景散文,无不寄托着他对大自然的无限深情。

年少时,朱自清曾在扬州住过较长一段时间。扬州是一个风景秀丽的文化城,扬州也是一个英雄的历史城。古城的绮丽风光和浓郁的崇尚文化的风气,于无形中陶冶少年朱自清的性情,养成他和平中正的品性和向往自然美的情趣。抗战爆发后,目睹了国民党反动派镇压学生的罪行,他积极参加反对蒋介石的群众运动。这时写了不少具有革命观点的文艺论文。1948年6月,抗议美国扶植日本反动势力,拒绝接受“美援”面粉的宣言上的签名;8月因贫病在北京逝世。他是一个有骨气的人,他的一些诗和散文表现了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对光明未来的期待。

三、整体感知

1.听录音,学习朗读。(请同学们闭上眼睛,伴随优美动听的音乐,任凭想象的翅膀,在春的田野上自由飞翔,让我们跟随朱自清先生一起去拥抱春的美丽。) 2.学生练习朗读,注意正音。

巢cháo应和yìnghè酝酿yùn niàng黄晕yùn 涨zhǎng蓑衣suō薄烟bó捉迷藏cáng 3.课文写了哪些春天的景物?

以这个问题理清文章结构:盼春——绘春——赞春 五幅春景图: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

四、讲读体会第

一、三部分 1.朗读第一部分。

(1)作者以怎样的心情迎接春天的来到?哪个词明确地告诉我们春天还没有来到? “盼望着,盼望着”。这样叠用,更能表达作者向往春天的急切心情。“近”用得十分准确,告诉我们春天还未来到。

(2)轻声读第1节,体会文中两个“着”和“了”的作用。 两个“着”,两个“了”,给我们以非常柔和、亲切的感觉。 2.朗读第三部分。

(1)在给春以后,作者满怀喜悦的心情来颂春,用了什么手法呢? (2)这三个比喻的顺序可以互换吗?为什么? (3)把这三个比喻合成一段可不可以,为什么?

(4)“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与“春天像花枝招展的小姑娘”相同吗?不同在哪里?文中还有这样的句子吗?

用比喻手法。三个比喻有联系有区别,使春意越来越浓。先喻为娃娃,再喻为小姑娘,最后喻为健壮的青年,从不同角度写,写春的成长,把春天的生意盎然、千姿百态、青春活力描绘得十分动人。

五、小结及作业 1.积累重点词语。

2.熟读文章,背诵第

一、三部分。 附:板书设计

朱自清 盼春——绘春——赞春 春草图 春花图 春风图 春雨图 迎春图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抽背第

一、三部分。

二、深入研读第二部分,品味语言 1.师生同赏朗读第二部分,整体感知。

春终于盼来了,大地回春,万象更新。作者满怀喜悦的心情,先用一句话对春回大地作了概括形象的描绘,然后再分别作细致的描绘。

2.你最喜欢哪幅画?为什么?

(1)小声读文,把你喜欢的词语和句子画出来并写出喜欢的理由。(师生分组同时进行以春草图的描写为例) 喜欢的词语①嫩嫩的、绿绿的、②偷偷地、钻③理由:①写出了春草嫩绿的特点②写出小草破土而出挤劲,写出不经意间,春草悄然而出的情景和作者惊喜的感觉。这样使 无意识的、无情感 的小草似乎有了意识,有了情感

喜欢的句子“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理由:写出了人们在草坪上欢快地玩耍的情景,也写出了他们的喜悦之情。在我们眼前展现的是一幅春草欢乐图。

(2)分小组讨论、分析其余四幅图,读自己喜欢的词和句子,说说喜欢的理由(老师参与在一个小组内) (3)全班交流,生先自由发言,说出自己的理由,最后师点评并总结。

三、小结

1.第二部分用了七段文字来描绘春天,这七段之间是什么关系?作者的思路怎样?

2.第二部分绘春是全文的重点。写得很精彩,你认为哪些方面写得好? 细笔描绘,绘声绘色绘态,绘动绘静,语言非常生动。比如说,写草的生命力,用“钻”;写热烈的气氛,用“闹”:写小草的青,用“逼”。

3.从这一部分的成功描绘中我们可以体会到什么?细致的描绘来源于什么?

细致的观察。观察以后还要怎样呢?表达出来。要仔细读书,积累词语,描绘起来就会形象生动了。

四、拓展延伸

有人说:“春天是插花的能手”、“春天是一位伟大的画家”、“春天是个美丽活泼的孩子”„„古今中外写春天的作品很多,同学们可将自己收集的关于春天的诗文互相交流。

五、布置作业:

1.整理所收集的关于春天的诗文。 2.仿照《春》写一篇文章《我爱秋天》。

附:板书设计

(可以五瓣花的形式将五幅春景图的名字填在每片花瓣上)

第3篇: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11春

11 《春》

【教学目标及重点】

1、有感情地进行朗读,学习本文准确生动的用词,体会本文的语言风格。

2、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征,深入细致多角度观察景物的方法。

3、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方法】自主、探究、体验性教学法 【教学设计】

本文是一篇美文,可以向学生提供欣赏的氛围,让学生在相应的意境中得到熏陶。采用多媒体手段,进行画面上的比较和配乐朗读。 【教学步骤】

教师范读,整体感知

1 范读前请学生思考:

朱自清先生是以怎样的心情盼望春天的到来;然后又用怎样的彩笔描绘春天的美景;最后,他又满怀喜悦歌颂了春天。根据提示(盼春——绘春——颂春),将本文分成三部分。

2、教师配乐(班德瑞《春天里的一天》)朗读。

教师的范读是非常重要的,从发音、停顿、重音、语调、速度和情感等方面给学生以引导和熏陶,目的是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读,去思考,以便从整体上把握文意,为下一步的品读奠定基础。

教师讲述后明确:盼春(第1自然段);绘春(2—7自然段);颂春(8—10自然段)

导读促学,授知授法

以第一部分(盼春)和第二部分的第一小节(总写春回大地)为例,指导学生品读的方法。

1、简析“盼春”。

出示问题组:春天来了没有?(通过“近”字可以看出春天还没有来)作者是以怎样的心情去迎接春天的?(“盼望着”)为什么叠用“盼望着”?(作者心情急切)这一小节有两个词“着”和“了”构成了四个词尾,有什么作用?(给人柔和的感觉)

2、分析全文第二自然段。

接下来作者就用了比较多的笔墨来描绘春天的美景。 从哪儿可以看出是总写呢?(“一切”)

在这一小节里,作者分别选取了哪些有代表性的事物?用了哪些词语来描述他们?

作者抓住了“山、水、太阳的脸”来总写春回大地。分别用“朗润”、“涨”、“红”来描述他们。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朗润”、“涨”、“红”的特点。朗润是明朗润泽的意思,因为阳光照在上面,明亮起来了,山清水秀。冬天的水是枯的,冰雪消融之后,所以水“涨”起来了。“红”字不仅写出了太阳的颜色,也写出了太阳的温暖。同时,教师利用课件出示两幅画面的比较,加深学生的印象。

小结:作者在这一小节中抓住了主要景物的主要特点,写出了春天的总体景色,然后又选取了五幅画面来具体描绘春天的美景。(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 (这一部分的学习应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经过小组交流、讨论、达成共识。然后引导学生反复诵读,仔细品味,揣摩其内涵。) 学生品读、揣摩语言

在教师教给学生方法的基础上,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从五幅图画中找出自己最喜欢的一幅图画,并划出自己最喜欢的语句,然后说明理由。

这一部分的学习,主要采取分组合作的方法,学生在自读的基础上,同学之间讨论交流,然后教师引导学生反复诵读作品,仔细品味语言,使“教”与“学”均置身于作品所设置的意境之中。教师要抓住重点语句,以“读”促“学”。引导学生进行探究、体验性学习。

1 春草图(第3自然段)

这一段用词准确。“偷偷”表现出小草在春的催发下,在人们难以察觉的情况下,不生不响的生长状态;“钻”写出了小草的生命力的顽强。“嫩嫩的”表现出质地柔软,“绿绿的”写出了颜色的鲜艳。“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采用反复的修辞方法,以口语化的词语写出小草生长茂盛。写人的动作“坐、躺、滚、踢、跑、捉”,抓住了儿童最喜爱的,而且是适宜于草地上开展的几种活动来写。写儿童的活动实际上是写草对儿童的吸引力,突出草这一中心。写儿童的天真活泼,欢声笑语又给草地增添了生活气息,使大自然充满生机。“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借风衬草,照应开头“东风来了”,又为下文铺垫,给人以柔和的感觉。

这一段在写景的层次上也很有特点。先正面写,第一句用拟人的手法,第二句由近及远,把春草人格化,显示出春草的生命力,“嫩嫩的”、“绿绿的”,从质地颜色的角度,突出了春草新鲜的特点,“满是的”用口语显示出春草生机勃勃的特点;然后侧面写,第

三、四句写春草给人的欢乐感受,充满活力。

2、春花图(第4自然段)

在词语运用上:“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写出了百花争艳、生机盎然的热闹景象。“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以形象喻色彩,色彩更鲜明。一个“闹”字,既写出了声音又写出了动态。“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采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方法。没有明写风,但风寓其中,没有写太阳,但太阳寓其中,比喻用得形象生动。

在写景的层次上:由树上到花下到遍地,色与味、虚与实、动与静相结合。

3、春风图(第5自然段)

风是无形的,但可以感觉到它的存在。作者分别用触觉、嗅觉、听觉写春风。首先从触觉方面,作者引用诗句,又打一比方,让人感觉到春风是温暖的。然后写“泥土的气息”、“青草味儿”“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从嗅觉的角度写春风,仿佛让人闻到春风的芳香。接下来写鸟鸣的清脆、婉转,风声和水声的轻盈,笛声的嘹亮,从听觉的角度来写,仿佛让人听到春风的柔和。这些声音应和着,构成了一曲非常动听的春天的交响乐,和谐优美,此起彼落。风是无形的,可在作者的笔下却有形、有味、有声、有情。

4、春雨图(第6自然段) 在词语的运用上:先用“可别恼”这一口语,显得特别亲切而有情趣。“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写出了春雨细密、闪烁、绵长的特点。一个“斜”字写出了雨的轻盈,同时又暗写了“春风”。“树叶却绿得发亮”是因为被雨洗去了灰尘,“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一个“逼”字让我们感到被雨水清洗后的小草,把青色送到了我们的眼中。“安静而和平的夜”,写出了温馨的感觉。 在写景的层次上,由物及人,由近到远,由静到动,一幅充满诗情的江南春雨图,流露出作者的对春雨的喜爱。

5、迎春图(第7自然段) 风筝是春天的信使,写风筝多了,实际上也是人多了。“舒活舒活”“抖擞抖擞”,极富节奏感。引用俗语“一年之际在于春”,给人无限的遐想。在写景的层次上由风筝到孩子,写出了春到人欢,迎接春天到来的喜悦心情。从而激发人们奋发有为,不负春光。

(在这个环节中品读是第一要义,教师要充分肯定学生的回答,不需要面面俱到,鼓励学生的探究精神。让学生通过品读,细细揣摩,反复品味,进行体验与感悟。教师利用课件展示图画,充分调动学生的直接经验,同时学生朗读时配上音乐,让学生始终处在一个美的氛围中。) 朗读回味,总结拓展

1、简析本文最后一部分。(8--10自然段)

作者以赞美作结,颂扬了富有生机的春天,深化了文章的中心。抓住三个比喻句的顺序,由娃娃到小姑娘到健壮的青年,符合成长的顺序。在朗读时应该节奏明快,由弱到强。

2 理解本文的写作特点——借景抒情。

3、思考:作者为什么能将春天描绘得如此美丽呢?

首先要有细致的观察,并且善于积累语言,然后由感而发,才能够恰当的表达出来。

4、让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分别选取几个自然段,进行配乐朗读竞赛。 作业

根据学到的写景抒情的方法,写一篇《校园里的秋天》(或《校园里的冬天》),300字左右。准备开一个学生作品朗读会,在全班内交流。 【板书设计】

盼春(1) 语言积累

总写(2)

春草图(3)

绘春(2-7) 春花图(4) 表达

春风图(5)

春雨图(6)

迎春图(7)

颂春(8-10) 细致观察 )

第4篇:七年级语文上册《春》教案 苏教版

江苏省灌南县实验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春》教案 苏教版

一、学习目标:

1. 理清课文写作思路,理解文中描绘的几幅画面,体会作者对春天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憧憬之情。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会品味文中清新、优美的语言。 4.学习细致观察、描写景物的方法。

二、学习重难点:学会品味文中清新、优美的语言。

三、学习过程:

一、导语:

春天在人们心目中不仅是一个明媚艳丽、鸟语花香的季节,更是有着生命的歌颂对象。许多名句广为传诵。孟浩然的“春眠不觉晓”以声写春,白居易的“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则以色写春,朱熹的“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则描写了春游踏青的乐趣。今天我们一起欣赏朱自清先生的散文名篇《春》,在尽享

二、整体感知:

1.教师播放示范磁带,学生找出生字词,读准字音。 2.投影显示:

读一读:朗润

酝酿

卖弄

宛转

嘹亮

黄晕

烘托

静默

抖擞 3.感知阅读:请班里朗读水平高的同学范读。

教师做指导:朗读采用的基本调是轻盈的,因内容不同而变化,表达盼春到来的欣喜的感情,可用欣喜愉悦的语调,表达作者对春喜爱、欣赏的感情,可用明快的语调朗读,表达作者对春天的赞美之情,应用高昂的语调朗读。 学生尝试着自由朗读。

三、理清思路:

1.问:由阅读提示可知,本文是描绘江南春景的散文,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找出全文围绕一个“春”字,写了哪几部分?

学生讨论,师生共同总结:盼春(1)、绘春(2-7)、赞春(8) 2.思考第一段和文章主体部分有什么联系? 3.学生讨论,学生回答。

师生共同总结:叠用“盼望着”是用反复手法生动的表达出向往春天的急切心情,“东风来了”则运用拟人手法,表达喜春的感情。盼春是绘春的基础。 4.速读绘春部分,看看这部分又分别写了什么内容? 小组讨论,找代表回答。

明确: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和迎春图。 5.重点引导学生反复朗读春花图、和春雨图。

四、品析语言:

1.请同学们快速浏览春草图(多媒体呈现画面)你认为在这部分中哪些词、句、用得比较贴切,试说出理由。

学生分组讨论:学生可能会找的句子:

(1)“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1 教师可适时引导:假如你就是一株小草,经历了漫长寒冬,当你刚从有些松软的土地里苏醒过来,你会做些什么?你能说出“偷偷地”和“钻”这两个词语好在哪里? (2) “嫩嫩的、绿绿的”本该用在最前面,为什么放在句末?

学生讨论后明确:放在句末,主要是为了强调朗读,突出小草嫩绿的特点,同时也使句子变的生动活泼、富有生气。 学生齐读第三段。

2.请学生找出自己喜欢的句子,欣赏“春花图”

学生品析后,可引导学生赏析。如“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句中的“闹”字可否换成“叫”,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教师可适时引导:“闹”一字传神,不仅写出了声音,而且写出了情态。如“红杏枝头春意闹”

3.齐读第四段,欣赏春风图,学生自行找出美点进行讨论

五、学生自由质疑、讨论

教师适时引导学生理解

8、

9、10段中的三个比喻句。声情并茂的集体朗读全文,体会课文蕴涵的情味美。

六、精品佳作——对照欣赏

朱自清先生笔下的江南的春天,风和日丽,山清水秀,百花争艳。春风抚面,像母亲的手抚摩着你,那北国的春风是什么感觉呢?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走进北国,去感受一下北国的春风!(放录音带《北国之春》)一起欣赏林斤澜的《春风》

七、小结:

朱自清先生的《春》以诗的笔调,描绘了生机勃勃、花木峥嵘的春天画图,赞美、抒唱春的朝气和活力,激励人们在大好春光里奋然前行,可以说是一首抒情诗,一幅风景画,一曲春的赞歌!

八、积累:学生自由背出写春天的诗句。

九、布置作业:

1、用百度搜索工具搜索一些相关《春》的知识。

2、观察某一件景物,用比喻、拟人和排比各写一句话。

(世上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那我们同学们,就用你发现美的眼睛,去观察某一件景物,用比喻、拟人和排比各写一句话。) 附:

板书设计: 春

一、 盼春。

盼、来、近(总领 全文,开启下文)

二、 描春

㈠春的总的轮廓: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 山(朗润)水(涨)太阳(红)

㈡细致描写:(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 图、迎春图)

三、颂春:三个比喻句(春天像……)

第5篇: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课文背诵内容

一、古诗词 次北固山下 西江月 (唐)王湾 (宋)辛弃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

听取蛙声一片。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见。

赤 壁 (唐)杜牧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唐)韩愈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秋 词 (唐)刘禹锡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唐)李白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十五夜望月 (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古诗十九首》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水调歌头 (宋)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二、现代诗

天上的街市 郭沫若

远远的/街灯/明了, 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 天上的/明星/现了, 好像/点着/无数的/街灯。

我想那/缥缈的/空中, 定然有/美丽的/街市。街市上/陈列的/一些/物品, 定然是/世上/没有的/珍奇。

你看,/那浅浅的/天河, 定然是/不甚/宽广。 那/隔着河的/牛郎/织女, 定能够/骑着牛儿/来往。

我想/他们/此刻, 定然/在/天街/闲游。 不信,/请看/那朵流星, 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

三、现代文

社戏 鲁迅

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的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他们换了四回手,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还有几点火,料想便是戏台,但或者也许是渔火。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悠扬,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那火接近了,果然是渔火;我才记得先前望见的也不是赵庄。那是正对船头的一丛松柏林,我去年也曾经去游玩过,还看见破的石马倒在地下,一个石羊蹲在草里呢。过了那林,船便弯进了叉港,于是赵庄便真在眼 前了。

春 朱自清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 来了。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 的。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 在花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 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在嘹亮地响着。

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这安静而和平的夜。在乡下,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还有地里工作的农民,披着蓑戴着笠。他们的草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 静默着。

天上风筝渐渐多了,地上孩子也多了。城里乡下,家家户户,老老小小,也赶趟儿似的,一个个都出来了。舒活舒活筋骨,抖擞抖擞精神,各做各的一份儿事去,“一年之计在于春”; 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

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他领着我们上前去。

济南的冬天

老舍

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 些小山太秀气!

第6篇: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课文目录第—单元

1 在山的那边 王家新

2 走一步,再走一步 莫顿•亨特

3 短文两篇

4 紫藤萝瀑布 宗璞

5 童趣 沈复

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

这就是我

第二单元

6 理想 流沙河

7 短文两篇

行道树 张晓风

第一次真好 周素珊

8 人生寓言(节选) 周国平

9 我的信念 玛丽•居里

10 《论语》十则

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

漫游语文世界

第三单元

11 春 朱自清

12 济南的冬天 老舍

13 关山中访友 李汉荣

14 并秋天 何其芳

15 古代诗歌五首

观沧海 曹操

次北固山下 王湾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西江月 辛弃疾

天净沙 秋思 马致远

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

感受自然

第四单元

16 化石吟 张锋

17 看云识天气

18 绿色蝈蝈 法布尔

19 月亮上的足迹 朱长超

20 关山市 蒲松龄

综台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

探索月球奥秘

第五单元

21 风筝 鲁迅

22 羚羊木雕 张之路

26

23 散步 莫怀戚

24 诗两首

金色花 泰戈尔

纸船 寄母亲

25 《世说新语》两则 刘义庆咏雪

陈太丘与友期

写作•口语交际•综台性学习

我爱我家

第六单元

26 皇帝的新装 安徒生

27 郭沫若诗两首

天上的街市

静夜

28 女娲造人 袁珂

29 盲孩子和他的影子 金波

30 寓言四则

赫耳墨斯和雕像者

蚊子和狮子

智子疑邻

塞翁失马

课外古诗词背诵

龟虽寿 曹操

过故人庄 孟浩然

题破山寺后禅院 常建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夜雨寄北 李商隐

泊秦淮 杜牧

浣溪沙 晏殊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 杨万里

如梦令 李清照

观书有感 朱熹

名著导读

《爱的教育》:情感的熏陶和品德的启示《繁星》《春水》:母爱;童真;自然

《伊索寓言》:生活的智慧和想像的魅力附录

硬笔书法

27

上一篇:中文对照名人名言下一篇:变压器重瓦斯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