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养生谚语

2022-08-0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四季养生谚语

如何制作四季养生药膳

养生药膳是在祖国传统中医理论的指导下,将烹饪原料学、烹饪营养学、烹饪卫生学和烹饪工艺学等相关知识紧密结合,根据“药食同源,医养相助”的规律和要求,中药材与烹饪原料巧妙配伍,经过专门的烹饪加工技法和现代科学方法进行炮制或烹制,使之成为色香味俱佳的、同时兼具防病治病、康复养生、滋补强身、调理脾脏、延年益寿等功能的一类特殊肴馔。

药膳既具有食物的营养价值,又可以达到防病治病、强身健体、延年益寿的目的,从这个方面来说,药膳既不同于一般的药物方剂,又有不同于普通的饮食,是一种同时兼具药物功效和美味肴馔的特殊膳食。可以使人们在得到美食享受的同时,达到滋补身体,治疗疾病的目的,使“良药苦口”变为“美味可口”,满足人们“厌于药,喜于食”的天性,因此说药膳不仅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项技术。

制作养生药膳的方法

阴阳平衡法

中医认为,宇宙间的一切事物都由“阴”和“阳”构成,阴和阳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是矛盾的统一体。人体与自然界规律一样,在正常情况下,阴和阳是平衡的,表现为健康状态。随着季节的变换,阴和阳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如图1所示)。一旦阴阳失去平衡,人体就会出现各种病症。阳盛则表现为“热”,一般表现为发热、口渴、烦躁、小便赤黄、舌红苔黄,夜间多梦、脉相偏快;阴盛则表现为“寒”,一般表现为不发热、不口渴、手足冷、易咳嗽,脉相迟慢。

针对热症,制作药膳时应该以清热养阴、润燥止咳为主,抑制阳气,助长阴气,实现阴阳平衡;针对寒症,制作药膳时则应以温中补血、温中养血、调经散寒,祛寒止痛为主,抑制阴气活力,助长阳气之功,逐步实现阴阳平衡。

藏象协调法

脏腑是人体内脏器官的总称,主要由五脏(心、肝,脾、肺、肾)和六腑(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组成。五脏主要负责贮藏精气,六腑主要负责消化食物,吸取食物之精华,去除食物之糟粕,除此以外,脏腑还是肌体排毒的主要器官之一。

五脏和六腑以及其他组织器官的功能并不是孤立的,而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在生理活动过程中互相协调,互相配合;在病理活动中又互相影响,互相转变。按照阴阳学说来讲,五脏属于“阴”,六腑属于“阳”,五脏主里,六腑主表;一脏一腑,一阴一阳,一表一里,相互配合。

正常情况下,五脏和六腑是协调运作的,一旦脏腑运作失调,人体就会出现病症。中医认为,五脏与五行是一一对应的,肾脏属水,水与木和金相生,与火和土相克;肝脏属木,木与水和火相生,与土和金相克;肺脏属金,金与土和水相生,与木和火相克;心脏属火,火与木和土相生,与金和水相克;脾脏属土,土与火和金相生,与水和木相克。制作药膳时需遵循这些规律,如心属火,脾属土,火与土相生,制作药膳应该可以采用益火补土法;再如脾属土,肺属金,土和金相生,在制作药膳时可以采用“培土生金”法;肺属金,肝属木,金和木相克,在制作药膳时可以采用“佐金平木”法。

扶正祛邪法

中医认为,人体内有“正气”和“邪气”两种。正常状态下,二者处于一种平衡状态,一旦平衡被打破,人体则处于生病状态或亚健康状态。当正气战胜邪气时,人体则处于健康状况;当邪气战胜正气时,人体就会处于生病状态。人体的健康与否即看正气和邪气斗争的结果。

在制作药膳时,主要是利用中药本身或者采用中药和食物配伍的方式来调节人体阴阳,引导人体扶正气,使正气战胜邪气,帮助人体恢复生理机能,使肌体处于健康状态。如针对脏腑气血不足或者因邪气侵袭而导致脏腑阴阳失调的症状,制作药膳应该以“扶正祛邪”为主要方法;针对脏腑虚症则应采用“补益气血阴阳”为主要方法;针对脏腑实证应采用“祛除病邪”为主要方法。

性味相生法

中医学具有寒、热、温、凉和辛、酸、甘、苦、咸的特点。一种药物只有一味和一性,味与味之间存在相生和相克现象,制作藥膳时需结合具体的病症,选择一些性味相生的药物来配合使用,方能体现良好的疗效,否则就会形成相克现象,而且食用以后对健康还存在一定的害处。

五味和五行也是相对应的(如图2所示),咸味与水对应,咸味与辛味和酸味相生,与甘味和苦味相克;酸味与木对应,酸味与咸味和苦味相生,与甘味和辛味相克;辛味与金对应,辛味与咸味和甘味相生,与苦味和酸味相克;苦味与火对应,苦味与酸味和甘味相生,与咸味和辛味相克;甘味与土对应,甘味与辛味和苦味相生,与咸味和酸味相克,在制作药膳的时候一定要遵循性味相生规律,避免出现相克现象。

四季中医养生药膳制作

制作春季养生药膳

春季是一年的开始,气候温和,万物复苏。中医认为,春属木,为少阳,主生发,肌体内正在由冬季的固密收敛逐渐变为阳气初升,由静变动,阳气逐渐上升,阴气逐渐消弱,五脏应于肝,益“升补”。饮食中可加入性味微辛微温的中药以助发阳气。同时,因春季肝木过旺易克伐脾土,春季药膳还宜省酸增甘,以养脾气。

适宜制作春季药膳的原料主要有:鲫鱼、猪瘦肉、牛肉、猪黄脷、黄花胶、虾皮、鸡蛋、墨鱼、甲鱼、乌骨鸡等动物食材;香椿芽、豆芽、青蒿、芥菜、韭菜、蒜苗、豆苗、莴苣、薏仁米、木棉花、百合、银杏、枸杞叶、芡实、淮山药、葡萄干、菠菜、樱桃、龙眼、糯米、粳米、红豆等植物食材;蜂蜜、冰糖、葱、生姜、大蒜、枸杞、莲子、陈皮、防风、玉竹、玫瑰、党参、茯苓、麦冬等中药原料。

适宜春季制作的养生药膳有:黄芪枸杞炖乌鸡(升阳补气)、陈皮红豆鲫鱼汤(健脾和胃)、枣红薏米龙眼饮(健脾益气)、春芽鸡蛋豆腐花(醒脾养肝)、蜂蜜芡实淮山雪(润肠益气)、党参莲子烩牛肉(补气安神)、豆苗枸杞溜肉段(补脾润肠)、冬菇蚝豉猪黄脷(滋阴补脾)、小米豆苗黄花胶(滋阴养颜)、参麦薏米甲鱼羹(补气养阴)。

制作夏季养生药膳

夏季阳光强照,雨水充沛,万物华实,为四季之盛。中医认为,夏属火,为太阳,主生长壮大,人体中阳气达到鼎盛,五脏应于心,益“清补”。由于气候炎热,易导致食欲不振,消化功能减弱,身体消瘦,需以养阳、清暑、护心为调养重点,饮食中可加入清热祛湿、养阴生津的中药。

适宜制作夏季药膳的原料主要有:咸肉、火腿、太子参、瘦肉、猪腰、河蚌、鸭子、猪肚、鲤鱼、鲫鱼、鲍鱼、甲鱼等动物食材;绿茶、冬瓜、绿豆、油菜、生山楂、莲子、淮山药、粳米、苦瓜、薏仁米、草果、百合等植物食材;金银花、鱼腥草、车前草、沙参、荷叶、藿香、决明子、陈皮、茯苓、冬虫夏草等中药原料。

适宜夏季制作的养生药膳主要有:苦瓜菊花粳米粥(清热明目)、绿豆薄荷冬瓜汤(解暑生津)、银花藿香拌二草(清热利湿)、瓦罐鲍鱼猪仔排(养心固阴)、乌梅鹅肝配蘑菇(清热止渴)、井滑炒鲜虾仁(清心消暑)、沙参车前老鸭煲(清热利尿)、冬虫夏草炖元鱼(滋阴补肾)、荷叶莲子咸肉粥(清心安神)、陈皮茯苓鲤鱼汤(利水消肿)。

制作秋季养生药膳

秋季天气慢慢转凉、空气干燥,肌体代谢渐趋平缓,此时体内阴气逐渐增长,阳气逐渐削弱。中医认为,秋属金,为少阴,主收敛,人体阴阳开始内收,五脏应于肺,益“平补”。无论是初秋的温燥,还是深秋的凉燥,都容易伤肺致病,调理当以滋润为主,应该根据天气情况及个人身体状况选择凉性、温性或平性药膳,起到滋润益肺,祛邪强身之功效。

适宜制作秋季药膳的原料主要有:鸭子、公鸡、牛奶、酸奶、童子鸡、鲫鱼、鸡脯肉、鸡蛋、猪瘦肉、猪肚、海参、火腿、蛋黄、兔肉、甲鱼等动物食材;银杏、柚子、雪梨、龙眼、马蹄、甘蔗、百合、淮山药、黑芝麻、粳米、糯米、莲子、红枣、桂圆、鲜菊花、玉米粉、小米、豆腐、冬菇、青菜心、丝瓜、绿豆、粳米、糯米、莲子、雪梨、乌梅等植物食材;石斛、菊花、天麻、玉竹、百合、枸杞、杏仁、陈皮、菊花、枸杞、银耳等中药原料。

适宜秋季制作的养生药膳主要有:莲藕银杏炖白鸭(滋阴养胃)、金柚杏仁炖鸡公(止咳化痰)、雪梨银耳马蹄羹(清热润肺)、蜜汁红枣百合盅(补肺润燥)、鲜菊花火腿鸡片(祛风明目)、玉竹石斛瘦肉粥(补阴润燥)、陈皮葱椒?兔丁(理气补中)、淮山参米炖排骨(健脾益肺)、天麻枸杞鱼头汤(平肝潜阳)、平桥豆腐配辽参(滋阴润燥)。

制作冬季养生药膳

冬季万物皆闭藏潜伏,是“生机潜伏、阳气内藏”的季节。中医认为,冬属水,为太阴,主闭藏蛰伏,五脏应于肾,冬天是保养身体、积蓄精气的最佳时机,益“滋补”。冬天人们食欲大增,脾胃运化转旺,在膳食中应多吃温性、热性、特别是温补肾阳的食物进行调理,以提高机体的耐寒能力,此时进补能更好地发挥滋补中药的作用,冬季养生不仅能调养身体,还能增强体质,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

适宜制作冬季药膳的原料主要有:鹿肉、羊肉、牛肉、狗肉、鹅肉、狗肉、动物肝脏、鱼虾、牡蛎等动物食材;黑米、黑芝麻、萝卜、白菜、豆芽、菠菜、菜花、红薯、木耳、苹果、核桃、栗子、香菇、冬笋等植物食材;人参、党参、阿胶、白芍、当归、熟地、山药、枸杞、菟丝子、生姜等中药原料。

适宜冬季制作的养生药膳主要有:当归老姜焖羊肉(温中补虚)、当归枸杞炖鹿肉(补益气血)、黄芪枸杞炖牛鞭(益精填髓)、莲子红薯炖排骨(益胃补肾)、山药汽锅羊肉汤(补脾益肾)、狗肉煲小麦仁粥(补虚消肿)、白萝卜炖猪仔排(顺气活血)、天麻鲫鱼炖豆腐(补虚温胃)、冬菇红枣炖老鸡(养颜补血)、党参山药狗肉汤(温肾助阳)。

制作中医养生药膳的注意事项

春季养生药膳以清淡养肝为主,忌用发物类原料。春季需谨防肝火上升而导致肺阴亏虚,春季脾胃虚弱,在口味上应以微甘为益,不宜酸味、咸味及油腻,饮食注意清淡。另外,春季是高血压、哮喘、过敏等病症的多发季节,在制作药膳时要尽量避免使用羊肉、鸡公、海鱼、海虾、海蟹、竹笋、毛笋、咸菜等发物,以防旧病复发或加重。

夏季养生药膳以清火补水为主,忌辛麻辣等口味。夏季制作药膳时应以新鲜的应季果蔬为主,口味应清淡爽口、避免使用辛辣、麻辣、酸辣等味型,避免食用一些高脂肪食物。药膳应以汤水、粥羹类为主,以有效地散热,补充肌体水分和营养素。此外,因夏季气温较高,膳食容易导致腐败变质,因此应现做现食,防止交叉污染,如果制作蔬菜药膳,可以在蔬菜中加入蒜泥,达到杀菌消毒的目的。

秋季养生药膳以清平润补为主,忌煎炸烧烤等烹调方法。因肺脏属金,恶热喜凉,药膳应突出清平滋润调理特色,应以平性和凉性为主,不宜多吃煎炸动火的食物。由于秋天比较干燥,制作药膳应该以汤膳为主,及时补充肌体中水分,从而起到润燥的目的。秋季虽是瓜果上市季节,但不可多用,以防化生痰湿。

冬季养生药膳以补肾养血为主,忌寒凉和热烫菜品。冬季气候干燥,气温较低,寒冷的环境容易使人血液循环不畅,元气缺失,制作药膳时应注意先从补肾养血开始。冬季药膳不可滋补过量,否则易導致肥胖。冬季药膳需温食,切忌食物冷食,也不可过热食用,以防损伤食道,还容易引起体内积热而致病。冬季药膳要以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食品为主,尽量少吃偏凉性的瓜果类食物。

养生药膳是将具有某种功能性的药材与烹饪原料有机结合并经过科学配伍、合理烹制而制成的一类特殊膳食,不仅具有中药的功效,还具有美食的魅力。在制作药膳过程中务必遵循阴阳平衡、调理脏腑、扶正祛邪、性味相生的原理,根据四季不同特点进行科学选材、巧妙配伍、合理烹饪,制作成色香味形俱佳的美食肴馔,满足人们味蕾的感受,同时又能起到防病治病、延年益寿的目的。当然,在制作药膳的时候,千万不能千篇一律,要因人而异、因地制宜、因时制宜,针对不同时令、不同地域、不同人群科学合理的制作中医药膳,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体现药膳的双重功能,才能充分发挥药膳在大健康年代的作用,为越来越多的人带来幸福和健康。

参考文献

[1] 李玲,夏新斌,周良荣.中医药膳与特膳食品产业融合发展思辨[J].食品与机械,2019,35(9).

[2] 张登本.论“阴阳”概念严格规定性的意涵及其意义[J].中医药通报,2021,20(1).

[3] 吴承玉,骆文斌,孙鹏程,等.藏象辨证体系的理论构建研究[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21,37(2).

[4] 鲁军,胡聿昕,揭阳,等.补益之品“闭门留寇”与“扶正祛邪”矛盾浅析[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20,44(10).

[5] 王蒙,孙延平,王知斌,等.中药性味理论研究评析与展望[J].中华中医药杂志,2021,36(2).

[6] 谢双峥.古代四时养生思想的历史发展及文献研究[D].江西中医药大学,2020.

[7] 方雪,王珊,王永生,等.刍议中医治未病之夏季养生[J].国医论坛,2020,35(4).

[8] 徐淑荣.秋季饮食养生法[J].现代养生,2020,20(19).

[9] 王建明,站酷海洛.四季养生之冬季篇[J].中老年保健,2019(11).

[10] 张秦.基于“治未病”思想的中医药膳养生探讨[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6,4(10).

[11] 高日阳.中医药膳理论及其进展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7.

[12] 杨巧花.浅谈中医药膳养生治病应用原则[J].内蒙古中医药,2013,32(1).

作者:张胜来

第2篇:中医养生:养生谚语集锦(模版)

养生谚语集锦 ◆娱乐有制,失制则精疲力竭。 ◆快乐有度,失度则乐极生悲。 ◆德靠自修,神靠自养。 ◆乐靠自得,趣靠自寻。 ◆忧靠自排,怒靠自制。 ◆喜靠自节,恐靠自息。 ◆以财为草,以身为宝。

◆人生血脉似长江,一处不到一处伤。 ◆有病最怕乱投医。 ◆针灸拔罐,病去一半。

第3篇:养生的经典名言谚语

谚语跟成语一样都是语言整体中的一部分,可以增加语言的鲜明性和生动性。但谚语和名言是不同的,谚语是劳动人民的生活实践经验,而名言是名人说的话。

1.千保健,万保健,心态平衡是关键。心平气和好,九十不显老。

2.爱财如命,时常生病。人静百年,气静万年。 3.充海阔天空之量,养先忧后乐之心。能忍耐,终身受用。

4.大学问,安心吃亏。一天三笑容颜俏,七八分饱人不老。

5.逢人借问留春术,淡泊宁静比药好。过去七十古来稀,今日百岁不足奇。

6.酒是烂肠的毒药,色是刮骨的钢刀; 财是下山的猛虎,气是惹祸的根苗。

7.立春别欢喜,还有四十冷天气。四八月,防着凉,早晚注意加衣裳。

8.六月六,晒衣服,减少疾病添幸福。小寒大寒,冻死老汉。冬不恋床,夏不贪凉。

9.宁可常常三分寒,不可棉裹一身汗。饭要定时吃,衣要看天穿。春不忙减衣,秋不忙加帽。 10.春捂秋冻,一年无病。冬不蒙首,春不露背;夏不露腹,冬不露肩。

11.冬不坐木头,夏不坐石头。二八月乱穿衣,小心病害上身体。

12.气候不正,仅防疾病。天热防中署,天寒防伤风。七月秋风渐渐凉,伤风感冒要预防。

13.秋风凉,添衣裳。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穿上棉。白露身不露,寒露脚不露。

14.大汗莫当风,当风易伤风。伤风伤风,多在秋冬。头对风,暖烘烘;脚对风,请郎中。

15.冬吃生姜,不怕风霜。

17.常讲卫生,百病不生。干干净净一身轻, 不干不净生百病。

18.锻炼是金丹,卫生是药方。卫生搞得好,疾病不缠绕。

19.勤劳动丰衣足食,讲卫生延年益寿。不干不净,吃了得。

20.干干净净,吃了太平。吃喝净,少生病。 21.器具不擦要生锈,人不卫生要短寿。万物从土生,百病从口入。

22.预防肠胃病,饮食要干净。饮食不检点,大病在眼前。 23.喝开水,吃热菜,肠胃健康少病害。饮食要卫生,一热二鲜三干净。

24.注意营养味道好,讲究卫生饭菜香。贪图凉快吃冷饭,吃后容易把病犯。

25.饭不熟不吃,水不开不喝。臭鱼烂虾,得病冤家。 26.宁吃鲜桃一口,不吃烂杏一筐。吃了省钱瓜,害了绞肠癌。

27.蔬菜要清水洗,水果要削皮吃。要想不生病,锅盆碗灶都干净。

28.饭前便后洗手,胃肠疾病少有。肚子害病嘴里得,眼睛害病手上得。

29.饭前要洗手,饭后要嗽口,习惯成自然,百病全赶走。

30.小小一口痰,病菌千千万。洗脸洗额脑,扫地扫旮旯。

31.耙田注意耙角落,洗脸勿忘洗耳朵。洗头洗脚,胜过吃药。

32.牙不剔不稀,耳不挖不聋,鼻不掏不破,眼不擦不红。

33.少情欲,多沐浴。头发常梳理,衣服勤换洗。 34.脏生虱子懒生疮。足是人之底,一夜一次洗。 35.床铺干净,舒坦入梦。饭要细嚼,衣要勤洗。勤穿勤脱,胜似吃药。

36.勤洗衣裳勤洗澡,多晒被褥身体好。勤洗衣裳勤洗澡,常晒被褥疾病少。

37.勤洗勤晒,舒适爽快;多洗多晒,病灾不来。 38.笑脏笑破不笑补,勤洗勤换才舒服。窗明几净颜色调,能除紧张与疲劳。

39.常开窗,透阳光, 空气流通保健康。若要不生病,处处扫干净。

40.无事勤扫屋,强如上药铺。四害消灭光,健康有保障。

41.病灾不染清洁地,幸福常临健康家。生理卫生强身,心理卫生强心。

43.夫妻多恩爱,神仙也不怪。夫妻相敬如宾,越活越显年轻。

44.夫妻恩爱到白头,日子清贫也风流。男弱女强,幸福不长。

45.过了夏至节,夫妻各自歇。过了重阳节,夫妻宜多歇。

46.夫不嫌妻丑,活过九十九。妻不嫌夫憨,百岁能转弯。

47.秧好一半谷,妻好终生福。一日夫妻百日恩,白头偕老成寿星。 48.鲜花虽美怕寒霜,夫妻恩爱寿无疆。子孝父心宽,妻贤夫兴旺。

49.夫妻同苦共甘,棒打鸳鸯不散。恩恩爱爱虽老不老,打打闹闹未老先衰。

50.伴侣两相无猜,日子舒畅自在。和睦家庭风光好,恩爱夫妻幸福长。

52.笑为力量的亲兄弟,愁为健康的死对头。

53.不讲不笑,不成世道;不玩不笑,不成老少。笑一笑,老来少,心灵美,人更俏。

54.不说不笑,一天混不到。养生之道,眉开眼笑。 55.笑口常开,健康常在。笑口常开,无病无灾。有说有笑,阎王不要。

56.笑口常开,青春常在。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白了头。

57.笑治百病,愁生百病。笑笑乐乐散了心,不笑不乐要生病。

58.一日三笑,人生难老;一日三恼,不老也老。大笑三声,弃病提神。

59.健康使人快乐,快乐使人健康。怒伤肝,愁伤心,悲忧惊恐伤命根。

60.健康就是幸福,健康就是财富,健康就是人生最大的本钱。 61.身体健康是基础,家庭和睦是保障,朋友来往是乐事。

62.乐观使人长寿。动则不衰,乐则长寿。饭养人,歌养心。

63.心胸坦荡,体健寿长。心胸宽大能撑船,欢乐健康享百年。

64.胸怀要开阔,坦荡无忧愁。要想健康快活,学会自己找乐。

65.一片忠诚是长寿之本,满怀善良是快乐之源。人闲长指甲,心闲长头发。

66.心平气和,五体安宁。喜悦、节制和平静把医生拒之门外。

67.豁达者长寿,忧伤者短命。快乐乃人生之致友,忧虑乃人生之大敌。

68.自卑使人气短,奋发助人寿长。能求苦中乐,笑笑便了却。

69.遇到好事哈哈笑,遇到坏事笑哈哈。人逢喜事精神爽,两腿走路也快当。

70.不懒不馋益寿延年,不急不恼百年不老。乐时同饮茶酒,苦时彼此安慰。

71.乐时光阴易过,愁时岁月难熬。看个医生,不如多个朋友。 72.忌愁制怒,人生高寿。宁吃开心粥,不吃皱眉饭。 73.宁喝喜眉汤,不喝皱眉酒。老无所好,精神枯燥。 74.精神空虚催人老,生活多彩寿缘高。业余爱好广,胜过增营养。

75.娱乐有制,失制则精疲力竭;快乐有度,失度则乐极生悲。

76.食多伤胃,忧多伤神。喜不过欢,怒不可暴。 77.劳不过累,逸不过安。生活上要适度,精神上要大度。

78.六神不定,总会得病。愁加愁,病没头。 79.饭后百步,遇事不怒。多愁多病,越愁越病。 80.动为纲,素为常;少饮酒,不悲伤。怒伤肝,思伤脾,忧伤肺,悲伤肾。

81.人逢喜事精神爽,闷上心头瞌睡多。眼不见,心不烦,耳不听,思不乱。

82.爽口食多偏作病,快心事过恐生殃。食多伤胃,气大伤人。树怕伤根,人怕伤心。

83.气恼便是三分病。遇事不恼,长生不老。气恼成病,欢乐长命。

84.气是无名火,忍是敌灾星。气头上不要添火,火旺了不要加油。

85.气大伤心,心大伤肺。人生不怕难,就怕愁莫展。 86.若要长寿,切莫多愁。不气不愁,活到白头。 87.愁多病,越愁越病。气气恼恼成了病,快快乐乐活了命。

88.怒恼使人老,愉快使人少。忧愁多生病,心康体才健。

89.忧易致疾,怒最伤人。愁烦恼,多病快老;快快活活,身体健壮。

90.忧愁使人早衰,欢乐使人年轻。乐观向上气轩昂,牢骚太盛断人肠。

91.情极百病生,情舒百病除。寡欢多愁,易得癌瘤。 92.情绪不畅,短命夭亡。怒一怒,减岁数。 93.忍之不忍,食之无味。忍得一时之气,免得百日之忧。

94.丈夫有泪尽情弹,英雄流血也流泪。

95.心胸宜开不宜郁,郁则百病生,开则百病除。 96.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知足常乐人常乐。 97.节食纯祛病,寡欲纯强身。贪心烦恼多,知足自常乐。

98.少生闲气有欢乐,家庭和睦幸福多。人活九十九,不怕贤妻丑。

99.老年人人生白发,就怕愁云布面颊。不怕人老,只怕心老。 100.瓜好不在大小,健康不在胖瘦。生活充实的人才能长寿。

第4篇:中医养生的谚语

中医养生经典谚语10句: 1) 白露身不露,寒露脚不露。 2) 常常晒太阳,身体健如钢。 3) 常开窗,透阳光;通空气,保健康。 4) 日光不照临,医生便上门。 5) 入厨先洗手,上灶莫多言。 6) 饮前洗手,饭后漱口。 7) 饭前一碗汤,气死好药方。 8) 饭后一百步,强如上药铺。

9) 运动好比灵芝草,何必苦把仙方找。 10) 人怕不动,脑怕不用。 中医养生谚语大全:

1) 早起做早操,一天精神好。 2) 饭后散步,不进药铺。 3) 拍打足三里,胜吃老母鸡。

4) 竹从叶上枯,人从脚上老;天天跑步走,药铺不用找。 5) 水停百日生毒,人歇百日生病。 6) 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

7) 梦失封金柜,形衰守玉关,鼓呵消积滞,兜礼治伤寒。 8) 上工治未病。

9) 五脏藏而不泻,六腑泻而不藏。

10) 肺为五脏之天,脾为百骸之母,肾为一身之根。 11) 肺朝百脉

12) 肺为娇脏,心为火脏,脾为土脏,肝为刚脏,肾为水火之脏。

13) 肺主治节,心主血脉,脾主运化,肝主疏泄,肾主水液。

14) 天无一月雨,人无一世穷。 15) 剃头常洗澡,身体自然好。

16) 常洗衣,常洗澡,常晒被服疾病少。 17) 春不减衣,秋不加帽。 18) 冬不蒙首,春不露背。 19) 情极百病生,情舒百病除。 20) 寡欲精神爽,思多血气伤。 21) 体弱病欺人,体强人欺病。 22) 不要虚胖,但求实壮。 23) 表壮不如里壮。 24) 小孩不蹦,必定有病。 25) 有钱难买老来瘦。

26) 百病从口入,病从虚处发。 27) 感冒是百病之母。 28) 裤带越长,寿命越短。 29) 英雄只怕病来磨。 30) 小病不治,大病难医。 31) 新病好医,旧病难治。

32) 白露切勿露,免得着凉又泻肚。 33) 衣服常洗换,强如上医院。 34) 牙不剔不稀,耳不掏不聋。 35) 苍蝇嗡嗡叫,疾病快来到。 36) 遇事不恼,长生不老。 37) 不气不愁,活到白头。 38) 蔬菜是个宝,赛过灵芝草。 39) 能忍者长寿。(常山) 40) 吃面多喝汤,免得开药方。

41) 机器不擦要生锈,卫生不讲要短寿。 42) 常洗衣服常洗澡,常晒被褥疾病少。 43) 三分医,七分养,十分防。 44) 出汗不迎风,跑步莫凹胸。

第5篇:四季养生

四季养生之道

养生之道,简洁上说,春养肝,夏养心,秋养肺,冬养肾,一年四季宜养脾。

从神农尝百草,到现在的中西合璧,中国的医术源远流长,古代的智慧不可小觑,早就有了一套系统的养生之法。从华佗的五禽戏,到后来的太极拳,从药膳养生到食疗养生,中医博大精深,吾侪望而仰止。养生之道,简洁上说,春养肝,夏养心,秋养肺,冬养肾,一年四季宜养脾。

春养肝,肝主当春,少阳也发;犹如风木之性,喜于调达,恶抑郁。肝也有脾性的,若你不在意它,它就闹病,它不好过,也不让你好过。肝喜调达,恶抑郁,心情低落抑郁,肝会觉得不舒服,然后你就体弱郁结;心情开朗心胸豁达心平气和,肝觉得舒服了,你人也便舒泰了。俗话说大动肝火,人一生气,就会肝气逆袭血气上涌,从而伤到肝脏。肝气条达、气机顺畅是其它脏腑正常的前提,若肝气郁结、肝失疏泄则易导致其它五脏六腑的疾病。而生气郁结,肝火旺盛,和肝气不畅,不仅伤肝,还伤肺伤心。因此保持心胸开泰心气平和很有必要。春天万物奋发向上,肝主藏血,春季正是养肝的好时节。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天之计在于晨,春季养肝,清晨健体。春主木,养肝可多吃些绿色蔬菜,如芹菜、菠菜、花椰菜等,同是少吃辛辣、油腻、烧烤类食物,它们进入人体后助热生湿,令肝脏功能的失调,酒精亦有害肝脏,能助热生湿,因此酒亦少饮。

夏养心,心藏脉,脉舍神。中医所说的"心"并非心脏,而是包括心脏在内"主神"的整个神经系统甚至精神心理因素。夏日炎炎,天地万物生长,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山川竞秀,生命壮盛。夏属火,夏季的生命亦如火般灿烂。人亦是如此。夏季人体心气转旺,心火较旺,此时阳气旺盛,若此时贪凉,反倒对人体有害。春夏养阳,因此夏季也需要注意身体的阳气。心藏神,主神态,暑气入心,易使心火上炎,使人烦躁不安、焦急好怒,而情绪波动恰是夏日养生之大忌,因此夏季以养心为主。心静自然凉,保持心平气和不惊不燥,以修养自身。正如《摄生消息论》所言:夏季更宜调息净心,常如冰雪在心,炎热亦于吾心少减,不可以热为热,更生热矣。除了静心,夏季还需吃得清淡来降体内炎火。夏季宜喝粥,喝粥可以生津止渴,清凉解暑,又能补养身体;夏季宜吃苦,苦瓜能清热解毒,降火清心。夏季宜开心,夏季本就炎热使人心感烦躁,若此时能开心娱乐自己,调节自己的情绪,从而达到养心的目的。

秋养肺,肺藏气,气舍魄。肺喜湿润不喜干燥,而秋季恰恰特别燥,干燥易伤肺。那么秋天该如何养肺?燥主秋令,燥邪为患,易伤津损肺,耗伤阴液,因此秋季"养收",保养体内阴气,做到养阴防燥,润养五脏。"风为百病之长",秋风一起,人体的气血会跟着季节开

始由体表行往内脏。秋与肺气相通,肺是主闭藏的,因此秋季容易干燥,易患咳嗽等肺系疾病。此时需注意加减衣,适应秋天的气候变化,同时要多吃些滋阴养阴的食物,如白木耳、老母鸭,还需吃一些润肺滋阴的水果,以助生津防燥,如素称"百果之宗"的梨。还需保持心胸开阔,天高云淡,天清气朗,此时登高不仅有意于身体锻炼,同时能调节情绪。

冬养肾,肾藏精,精舍志。肾脏的强健与人体健康紧密相连。"肾乃先天之本",肾养好了,男人的寿命都会延长几年。肾藏精,因此冬季养生,应适当节制性生活,不能姿其情欲,伤其肾精。素问.逆调论》:"肾者水脏,主津液"因此吞咽津液能起固精保肾的作用。可吃一些固精保肾的食物,如动物肝脏、瘦肉、胡萝卜、冬瓜、西红柿、柑橘、柿子、干果类等,这些食物皆富含蛋白质、维生素、锌元素等有利于养肾护肾的物质,可多吃些利尿护肾的水果,像香蕉、猕猴桃、芒果等。

一年四季都要养脾,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可见其重要性。我们吃进去的东西要进过脾胃消化吸收才能为我们身体所用,因此脾胃要是出了问题,营养物质不能吸收,人体自然虚弱,身体日渐消瘦,健康离我们远去,因此,一年四季都需养脾。日常饮食就是养脾的最佳选择,喝粥有滋养脾胃、增强脾胃功能之效,不过四季气候不同,粥的类型也应随气候变化而变化。春季主阳气升发,内应于肝,而肝病会导致脾病,因此春季养肝又养脾,需少酸多甘。夏季暑热多雨,长夏应于脾,暑热容易与湿邪相合,侵犯脾胃,导致脾胃湿热,因此要以清淡为主,去湿清心解热。秋季主燥,应多吃滋阴润肺之物,方不伤脾胃。冬季天气寒冷,内应于肾,寒冷伤肾而累及脾胃,因此冬季该多吃温补之物,如狗肉,羊肉等。:四季皆可伤脾胃,一年四季都要养好脾胃,才能保证五脏功能的正常。

四季养生之道

养生之道,简洁上说,春养肝,夏养心,秋养肺,冬养肾,一年四季宜养脾。

从神农尝百草,到现在的中西合璧,中国的医术源远流长,古代的智慧不可小觑,早就有了一套系统的养生之法。从华佗的五禽戏,到后来的太极拳,从药膳养生到食疗养生,中医博大精深,吾侪望而仰止。养生之道,简洁上说,春养肝,夏养心,秋养肺,冬养肾,一年四季宜养脾。

春养肝,肝主当春,少阳也发;犹如风木之性,喜于调达,恶抑郁。肝也有脾性的,若你不在意它,它就闹病,它不好过,也不让你好过。肝喜调达,恶抑郁,心情低落抑郁,肝会觉得不舒服,然后你就体弱郁结;心情开朗心胸豁达心平气和,肝觉得舒服了,你人也便舒泰了。俗话说大动肝火,人一生气,就会肝气逆袭血气上涌,从而伤到肝脏。肝气条达、气机顺畅是其它脏腑正常的前提,若肝气郁结、肝失疏泄则易导致其它五脏六腑的疾病。而生气郁结,肝火旺盛,和肝气不畅,不仅伤肝,还伤肺伤心。因此保持心胸开泰心气平和很有必要。春天万物奋发向上,肝主藏血,春季正是养肝的好时节。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天之计在于晨,春季养肝,清晨健体。春主木,养肝可多吃些绿色蔬菜,如芹菜、菠菜、花椰菜等,同是少吃辛辣、油腻、烧烤类食物,它们进入人体后助热生湿,令肝脏功能的失调,酒精亦有害肝脏,能助热生湿,因此酒亦少饮。

夏养心,心藏脉,脉舍神。中医所说的"心"并非心脏,而是包括心脏在内"主神"的整个神经系统甚至精神心理因素。夏日炎炎,天地万物生长,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山川竞秀,生命壮盛。夏属火,夏季的生命亦如火般灿烂。人亦是如此。夏季人体心气转旺,心火较旺,此时阳气旺盛,若此时贪凉,反倒对人体有害。春夏养阳,因此夏季也需要注意身体的阳气。心藏神,主神态,暑气入心,易使心火上炎,使人烦躁不安、焦急好怒,而情绪波动恰是夏日养生之大忌,因此夏季以养心为主。心静自然凉,保持心平气和不惊不燥,以修养自身。正如《摄生消息论》所言:夏季更宜调息净心,常如冰雪在心,炎热亦于吾心少减,不可以热为热,更生热矣。除了静心,夏季还需吃得清淡来降体内炎火。夏季宜喝粥,喝粥可以生津止渴,清凉解暑,又能补养身体;夏季宜吃苦,苦瓜能清热解毒,降火清心。夏季宜开心,夏季本就炎热使人心感烦躁,若此时能开心娱乐自己,调节自己的情绪,从而达到养心的目的。

秋养肺,肺藏气,气舍魄。肺喜湿润不喜干燥,而秋季恰恰特别燥,干燥易伤肺。那么秋天该如何养肺?燥主秋令,燥邪为患,易伤津损肺,耗伤阴液,因此秋季"养收",保养体内阴气,做到养阴防燥,润养五脏。"风为百病之长",秋风一起,人体的气血会跟着季节开始由体表行往内脏。秋与肺气相通,肺是主闭藏的,因此秋季容易干燥,易患咳嗽等肺系疾病。此时需注意加减衣,适应秋天的气候变化,同时要多吃些滋阴养阴的食物,如白木耳、老母鸭,还需吃一些润肺滋阴的水果,以助生津防燥,如素称"百果之宗"的梨。还需保持心胸开阔,天高云淡,天清气朗,此时登高不仅有意于身体锻炼,同时能调节情绪。

冬养肾,肾藏精,精舍志。肾脏的强健与人体健康紧密相连。"肾乃先天之本",肾养好了,男人的寿命都会延长几年。肾藏精,因此冬季养生,应适当节制性生活,不能姿其情欲,

伤其肾精。素问.逆调论》:"肾者水脏,主津液"因此吞咽津液能起固精保肾的作用。可吃一些固精保肾的食物,如动物肝脏、瘦肉、胡萝卜、冬瓜、西红柿、柑橘、柿子、干果类等,这些食物皆富含蛋白质、维生素、锌元素等有利于养肾护肾的物质,可多吃些利尿护肾的水果,像香蕉、猕猴桃、芒果等。

一年四季都要养脾,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可见其重要性。我们吃进去的东西要进过脾胃消化吸收才能为我们身体所用,因此脾胃要是出了问题,营养物质不能吸收,人体自然虚弱,身体日渐消瘦,健康离我们远去,因此,一年四季都需养脾。日常饮食就是养脾的最佳选择,喝粥有滋养脾胃、增强脾胃功能之效,不过四季气候不同,粥的类型也应随气候变化而变化。春季主阳气升发,内应于肝,而肝病会导致脾病,因此春季养肝又养脾,需少酸多甘。夏季暑热多雨,长夏应于脾,暑热容易与湿邪相合,侵犯脾胃,导致脾胃湿热,因此要以清淡为主,去湿清心解热。秋季主燥,应多吃滋阴润肺之物,方不伤脾胃。冬季天气寒冷,内应于肾,寒冷伤肾而累及脾胃,因此冬季该多吃温补之物,如狗肉,羊肉等。:四季皆可伤脾胃,一年四季都要养好脾胃,才能保证五脏功能的正常。

第6篇:四季养生中医知识

中医四季养生保健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是大自然一年中运动变化的规律。中医认为“天人相应”,人体必须顺应自然四季变化的规律,保持机体与自然的平衡,才能顺利安康的渡过一年四季。

人体随着四季变,生长收藏有特点; 夏吃萝卜冬吃姜,顺应天地与自然。

春季养生保健

春季,阳气初生,抵抗力弱,最怕风邪的侵袭,而此季多风,因此要避风邪,注意身体的保暖,不要随即骤然减少衣服,防止着凉受风,以免发生春温,风温,感冒,流感等各种春季多发的疾病。民间谚语常说“春捂”就是这个意思。

饮食上要注意少吃酸味的食品,可防止肝气过旺,要适当增加甘(甜)味食品,这样有利于补益脾气,避免肝旺而克伤脾。所吃食物性宜偏凉,要慎用或禁食热性食物,这样可以减少由于饮食助长内热,而发生温热性疾病。如各种流感、感冒、痄腮、风疹等。平日宜饮菊花茶、银花,用来清热、散风。饮茶宜用花茶类,花茶其性凉而不寒,较为中和。宜食大麦粥、黄花菜、菠菜、芥菜、豆芽菜,鸭肉等。忌食动物的内脏。

春季到来万物生,绿色食物助健康, 避寒保暖有古训,温病流感要长防。 粮食衣物常晾晒,肝喜酸味脾喜甘, 肝火太旺伤身体,心平气和体最安。

夏季养生保健

夏季,万物繁茂秀美,阳气旺盛,是生育万物,长养万物的季节。在“五行”中属火,与人体的心脏和小肠有着密切的关系。

人体与万物一样,要顺应夏季的气候特点,只有这样才能使人体的正气旺盛,有利于身体的成长壮实,同时也可以减少夏季的多发性疾病,防止伤暑、中暑、暑温、痢疾、暑月感冒等病。

在起居时间上要夜晚入睡,早早起床,不要讨厌天长。中午可以适当增加午睡,使身体得到缓冲。睡卧时,头不要枕冷石、铁物取凉,如不注意可损眼目。切勿露卧室外,以免生癣或生面风。夜间切忌直卧窗下,开窗引风或空调温度过低,阻碍身体阳气通达和宣泄。在情志上要保持精神愉快,澄和心神,切忌发怒,以使人体气机宣畅。可多做一些户外运动,如打球、游泳、跑步,可登山眺望,林听鸟鸣,观潮流水,多与大自然交融,来适应夏季的时令特点。但要注意不可过度劳累消耗,以避免别暑邪所伤。同时也要避免烈日下暴晒以防中暑。

人体在夏季心火旺盛,而肾水衰弱,虽然自觉天热,喜冷贪凉,但应有节制。在饮食上要注意慎、戒油腻厚味,粘腻食物,宜减少苦味食品,增食辛味食品,以养肺脏。勿使太饱。更不可暴饮冰水饮料,贪食冷冻瓜果。

夏季到来万物长,细菌蚊蝇也滋生, 新鲜食物最可口,粮油霉变致伤病。 贪冷贪凉酿寒体,别忘中医有良方, 伏天外治有疗效,及时问医求健康。

秋季养生保健

秋季,西风飒飒,燥气当令,自然景象因万物成熟而评定收敛,是阳气渐退,阴气渐长,万物收获的时节。在“五行”中属金,与人体的肺和大肠有着密切的关系。

人体与万物一样,要顺应秋季的气候特点,各种生命活动都要有所收敛,不可放纵,这样才能收敛神气,不使其过于消散,从而减少秋季疾病的发生。

在起居时间上要早睡早起,可与鸡的活动时间相仿。晨起可在空气新鲜和避风的地方做一些较平和的运动,如打太极拳、练太极剑、保健操等,喜爱跑步的也要象初春一样减少活动量,游泳也应适当减少。不能使身体有大汗,而加重身体的干燥。

心情要保持安定,收敛神气,不使神思外驰。只有这样才能适应秋季的气候特点,才能保持肺气的清肃,保持正常的生理功能。如果违反了这一自然规律,肺脏就会受伤,到了冬天就可能出现消化不良性腹泻。

秋季到来万物收,水果丰盛宜先偿, 燥金当令风物干,燃烧秸杆肺难安。 咳嗽慢支老肺病,空气新鲜最重要, 一年辛苦收获大,莫到冬季为病愁。

冬季养生保健

冬季天寒水冰,大地龟裂,北风凛冽,生机潜伏,阳气内藏,是万物蜇藏的时令。在“五行”中属水,此季与人体的肾和膀胱有着密切的关系。人体与万物一样,要顺应冬季的气候特点,各种生命活动都要有所潜藏。可少做一些户外活动,这样才能使人体的正气得到补充和储藏,以为来年的新生增添精气和能量。

在起居上要早睡晚起,最好要等到太阳出来时再起床,保证充足的睡眠,要尽量注意保暖,躲避寒冷,以保养好人体的阳气。在一年四季当中,冬季就相当于一天的夜晚,应该多一些休息。

晨起可在阳光充足,空气新鲜和避风的地方做一些轻松的运动,千万不要做剧烈运动,使皮肤开泄出汗而损耗身体的阳气。也要避免冰霜风寒所伤。尽量不要冬泳,要减少夜生活。

冬季到来万物藏,充足睡眠晒太阳, 通风换气常开窗,整夜游戏体易伤。 喝酒吃肉有节制,少吃酸菜多蔬菜, 文明城市讲卫生,顺应天时体健康。

第7篇:四季养生之季节特点

四季养生

四季养生,就是按照时令节气的特点,运用相应的养生手段保证健康长寿的方法。这种“天人相应,顺应自然”的养生方法,是中医养生的一大特色。春季,万物开始萌发,特点是多风,气温仍然偏低。祖国医学认为:“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春季人们养生的要点是:清晨早起,在庭院里散步,举止要和缓。天气晴朗时与亲朋好友进行郊游,以调剂精神。不要过早脱掉棉衣,以免受风寒。

夏季,万物生长茂盛,特点是多暑,气候炎热。祖国医学认为:“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夏季人们养生要点是:清晨早起,天气适宜时可进行日光浴,保持精神愉快。居室应洁净、宽敞,不宜过于贪凉。

秋季,万物逐渐成熟。特点是多燥,气候转凉。祖国医学认为:“秋三月,早卧早起,与鸡俱兴。”秋季人们养生要点是:早睡早起,精神安定,随着气候的变化逐渐添加衣服,并应多食一些清淡滋养、润肺生津之品,如生梨、银耳、百合等,以防燥咳。

冬季,万物收藏。特点是多寒,气温显著降低。祖国医学认为:“冬三月,此谓闭藏„„早卧晚起,必待阳光。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冬季人们的养生特点是:早睡晚起,以待阳光。随着气温的下降逐渐增加棉衣,注意保暖,节制房事,以利于体内精气的储藏,保证来年的健康。

一:春天的天气变化最为反复无常,使人出现种种不适症状,患上种种疾病,因此,春天也是“百草发芽,百病发作”的季节,应注意保健养生。

1.坚持锻炼:春天,万木吐翠,空气清新,正是采纳自然之气养阳的好时机,而“动”为养阳最重要一环。如散步、慢跑、做操、打球等,或到近郊、风景区去春游。不仅能畅达心胸、怡情养性,而且还能使气血通畅、郁滞疏散,提高心肺功能,强体防病。

2.注意养肝:“春 夏养阳,秋冬养阴”。五行学说中,肝属木,与春相应,主升发,喜畅达疏泄而恶抑郁。所以,养肝首要一条是调理情志。现代医学研究表明,不良的情绪易导致肝 气郁滞不畅,使神经内分泌系统功能紊乱,免疫功能下降,容易引发精神病、肝病、心脑血管病、感染性疾病。因此,春天应注意情志养生,保持乐观开朗的情绪。

3.顺应气候:春季乍暖还寒,气候多变,要保暖防寒,不使阳气受遏。“春捂秋冻”就是顺应气候的养生保健经验。因为春季气候变化无常,忽冷忽热,加上人们穿着冬衣捂了一冬,代谢功能较弱,不能迅速调节体温。如果衣着单薄,稍有疏忽就易感染疾病,危及健康。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的中老年人,更应注意防寒保暖,以预防中风、心肌梗塞等病的发生。

4.宜甘减酸: 《千金方》载,春季饮食宜“省酸增甘,以养脾气”。中医认为,脾胃是后天之本,人体气血化生之源,脾胃之气健壮,人可延年益寿。而春天是肝旺之时,多食酸 性食物会使肝火偏亢,损伤脾胃。应多吃一些性味甘平,且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如瘦肉、禽蛋、牛奶、蜂蜜、豆制品、新鲜蔬菜、水果等,有利于发寒散邪,扶助阳气。

5.春季养生药膳方

早春三月,阳气生发,万物萌生,人们应顺应春季的特点,除了做到早睡早起,居有定时,适当锻炼,精神情绪旷达舒适外,还须注意饮食。

从中医理论上说,春季肝气旺,肝木克脾土,容易损伤脾胃,因此要顾肝护脾胃。饮食宜清淡,忌油炸肥腻及生冷食物。现介绍几种经济又易制作的春季养生药膳,对春季养生保

健大有补益,可供参考。

二:夏天,指阴历4月至6月,即从立夏之日起,到立秋之日止。其间包括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等六个节气。在一年四季中,夏季是一年里阳气最盛的 季节,气候炎热而生机旺盛,对于人来说,此时是新陈代谢旺盛的时期,说到夏季养生的基本原则,则应该是在盛夏防暑邪,在长夏防湿邪。同时又要注意保护人体 阳气,防止因避暑而过分贪凉,从而伤害了体内的阳气。也就是说,即使是在炎热的夏天,仍然要注意保护体内的阳气。那么,在夏天又怎样注意保护阳气呢?

首要的一点是,人们不能只顾眼前舒服,过于避热趋凉。如在露天乘冷过夜,或饮冷无度,致使中气内虚,从而导致暑热与风寒之邪乘虚而入。

夏季养生重在养血 宜多吃樱桃等含铁多的食物

夏季高温难耐,很多人胃口比较差,比较偏爱辛辣的刺激食欲的食物。但专家指出,夏季养生重在养血,应多吃樱桃、杨梅等含铁量高的食物。

高温天气会让人心跳加快,一般情况下健康人每分钟心跳75次左右,如处在高温环境下心跳甚至超过每分钟100次。加上夏天人体出汗多,消耗大,食欲不振,睡觉晚,起得早,可以说夏季是一年中最辛苦的时候。因此,夏季养生宜多吃含铁多的食物,如樱桃、杨梅、西红柿等。

夏令养生的其他注意事项:

随着气温节节攀高,各类健康问题也接踵而来。医学专家提醒市民:进入暑期后,除了要注意以上的几点之外,夏令养生还要过六道关。为此,我们呈上夏令保健养生方,助你轻松过关,安享夏日乐趣。

第一关:养阳关

首先是暑天容易伤气,这将导致体力、元气不足,机体功能下降。例如,出汗过多、水分得不到及时补充的情况下,人就容易伤津脱液;免疫机能一旦 下降,感冒、肠胃疾病往往乘虚而入;对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而言,夏季心脏功能容易混乱。简而言之,夏天人的阳气从旺盛的顶点慢慢下降,所以夏令养生尤其要注 意“养气”,以防到了冬天阳气不足。对策:调节好体温和室温间的差别,且房间内外温差不能太大。室温保持在27℃,不宜太低。总之,夏季要在一个凉爽、干燥、舒适的环境中生活,切忌因贪凉而引发各种疾病。第二关:情绪关

夏日天气炎热,情绪容易波动,导致血压上升,心绞痛、心肌梗塞、心力衰竭等疾病发作。此外,中风在夏天的发病率也相当高,需引起重视。值得一提的是,情绪波动过大还会导致肠胃功能的紊乱,呼吸系统疾病如哮喘等也与情绪有很大的关联。

对策:有意识地调节情绪。原本就有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的患者在夏天一定要注意控制情绪,保持平和的心情,以降低疾病发作的风险。

第三关:湿热关

夏天多暑多湿,人往往感到头重脑疼,容易抑郁、倦怠、胸闷、胃口不好。对于呼吸系统疾病患者而言,夏季要多注意保养,以防咳嗽、气管疾病的反复发作。而对于体质湿热者来说,手心脚心常有发热感,且在湿气和热气交相作用下,容易便秘。

对策:饮食要清淡,多食用消热利湿的食物,比如绿豆粥、荷叶粥、红小豆粥等,或用冬瓜与莲叶、薏米烧汤喝。同时,还要注意调节房间中的湿度,多开窗通风。

第四关:睡眠关

夏天昼长夜短,且夜间温度也较高,导致一些人夜间休息得不好,这样会加大心血管疾病的发作风险,如高血压患者易血压升高,心绞痛患者发作频率提高。

对策:保证足够的睡眠,这才能维持身体各项机能正常运转。建议成年人每天保证7小时高质量的睡眠。

第五关:饮食关

夏日饮食不宜过饱,通常吃到

七、八分饱就可以了,但一定要注意全面、均衡的营养搭配,不可挑食、偏食。有些人受天气影响,食欲不振,则可以吃得稍微清淡些。专家建议,夏季应多食用低糖、低盐、高碳水化合物、高蛋白的食物,尽量少吃辛辣、油炸的食品。对策:适宜夏季食用的有:冬瓜、白萝卜、番茄等化湿通淤、有助于改善肠胃功能的食物;夏季宜多食用淡水鱼,少食红肉。可饮决明子茶、大麦茶、菊花茶、苦丁茶、绿豆汤等饮料。

第六关:健身关

不少人存在这样一个误区:由于夏天出汗多就懒于运动了。其实夏日仍需维持适量的运动,但要注意不应在阳光下运动。同时,由于夏天运动出汗量更大,对排毒有好处,但要注意及时补充水分,防止出汗过多导致血黏度升高。

对策:饭后一小时再运动,且运动不宜太激烈,不要流过多汗。散步、慢跑、游泳等运动很适合夏季进行。同时,夏季一定要多饮水,及时补充水分,排除毒素,减轻心脏负担。

夏季防暑养生调理药粥

李时珍认为,食粥与肠胃相得,最为饮食之妙。《医药六书》曰:“粳米粥为资生化育坤丹,糯米粥为温养胃气妙品。”由于药粥对老人、儿童、脾胃功能虚弱者均适宜,古人也称粥为“世间第一补人之物”。

最后要提醒的是,夏季时节高温酷热,人们易动“肝火”,经常会出现莫名的心烦意乱、无精打采、食欲不振等问题,这也被称为“情绪中暑”。“情 绪中暑”对夏日养生和身心健康的危害很大。特别是老年体弱者,由于情绪障碍时会造成心肌缺血、心律失常和血压升高,甚至会引发猝死。所以,有心脑血管疾病 的人一定要避免生气、着急等极端情绪,尽量做到“心静自然凉”。

三。秋天:白天气温仍高,但昼夜温差加大,一热一凉易伤阴暑。立秋时节,经过整个夏季的消耗,调补一下身体显得非常必要,此时人体的抵抗力正处于最弱的时候,因而多进食一些能增强人体免疫力的食物,是立秋饮食养生的重点。专家介绍,秋季的养生应以润燥益气为主,以健脾补肝清肺为要旨。

秋季的饮食既要考虑营养滋补,又要选择一些容易消化吸收的食物,应遵循少辛增酸的原则,可以多喝一些粥进补。此时绝不能把大量的补药,如人参、鹿茸等拿来突击进补,要少食用一些辛辣的食物。应多食用一些酸味的以及有润肺润燥的新鲜瓜果蔬菜,如可用梨、苹果、荸荠、百合、萝卜、藕、银耳、木耳、菌类、海带、紫菜、豆制品等熬粥,选择一些耐嚼、富含纤维的食物,这对于预防秋季最容易出现的口鼻干燥、皮肤粗糙、便秘等,有教好的预防作用。

立秋后特别适合早上喝粥。初秋,非常容易导致人体脾胃功能减弱,免疫力下降,若早上能食用一些温食,特别是热的药粥,对身体有很好的健脾、补气的滋补作用。专家特别建议早上可以喝甘蔗粥、玉竹粥、沙参粥、生地粥、花生粥等。

立秋要养肺

立秋后,阳气转衰,阴气日上,自然界由生长开始向收藏转变,根据顺应四时的养生原则,秋冬养阴。

中医认为,肺与秋季相应,而秋季干燥,气燥伤肺,肺气虚则机体对不良刺激的耐受性

下降,易产生疾病,因为需要润燥、养阴、润肺。

从五行生旺推算,此时肝脏、心脏及脾胃处于衰弱阶段,而立秋后肺功能开始处于旺盛时期,根据阴阳调和,机体平衡的原理,要加强对这些器官的调养,使肺气不要过偏,影响机体健康。

立秋该吃什么

立秋后,饮食上要多食酸味食物少食辛辣食物,以助肝气,多食用平肝润肺的食物,如百合、藕、土豆、萝卜、木耳、山药、扁豆、枸杞、银耳、猪肉、鸭、鸡肉、兔肉、花生、黄鳝、鲫鱼、黄鱼、柚子、梨、苹果等。

秋季是人体适宜进补的季节,但要选用“防燥不腻”的平补之品,如南瓜、莲子、桂圆、黑芝麻、红枣、核桃等。

少吃葱、姜、蒜、韭、椒等辛味之品。

忌多贪食瓜果,以免伤脾胃。

立秋吃坚果防疟疾

疟疾是儿童在夏秋之际的常见传染病,又叫冷热病,是由疟原虫经由蚊叮咬传播的传染病,症状是寒战、高热。预防疟疾,最好的预防办法是灭蚊、防蚊咬。

科学家发现,一种叫精氨酸的氨基酸能帮助儿童免遭疟疾的侵害,精氨酸的缺乏与人体中氧化氮的缺失有很大关联,而氧化氮能帮助人体抵御疟原虫的进攻。

研究人员也发现,坚果中的精氨酸含量丰富。立秋后,儿童多吃坚果,能提高机体抗疟疾的能力。

立秋饮食猪脊骨炖藕

这款料理具有益肾填髓,补充钙质,健脑强身的作用,适合立秋时节食用。

原料:猪脊骨1个,藕250克,精盐、葱段、生姜片、黄酒、味精各适量。

制作:把猪脊骨洗净、剁碎,放沸水锅里焯一下,捞出。去藕节和表皮,洗净、切片,猪脊骨放在锅里,加 水适量。用大火煮沸,撇掉浮沫,添加精盐、黄酒、葱段、生姜片,再用小火炖煮到肉离骨,捞出骨头、拆掉肉,捅出脊髓。把脊髓、藕片放在汤中炖熟,拣去葱、 生姜,添加味精即可。

四。冬天,此谓闭藏”就是说冬天要送闭所有开泄的气机,要收藏。此时天地之象是什么样的呢?其中之一是“水冰地拆”,水都结冰了,水是主散的,像水 这么散的东西都结冰了,都要发挥它的收藏之性了;地拆,地都开裂了,蕴藏在地下的好东西全都藏在里面了,这是藏的功能发展到了极致。“开扰乎阳”,就是说 这个时候不要打搅阳,天地阳气动了,人就会遭殃。比如冬天如果打雷,就叫做扰乎阳。冬天天地的阳气都是要闭藏的,从天象的角度讲,冬天就不应该有雷,就意 味着天地藏不住阳气了,就会造成一定的瘟疫。比如前几年的禽流感,在禽流感受肆得之前就有一次冬天打雷的现象,这就是天地动阳的征兆。民俗有一名话叫“冬 天打雷,十栏九空”因为冬天打雷,阳气就不藏了,动物肯定要遭殃。为什么禽流感的一般都是鸡,而不是鸭呢?那是因为鸡为火性,鸭为寒性,天地的火性不藏 了,鸡的火性也不藏了,再者,如果我们生一地唤醒冬眠的动物,这是大地一片苍茫,没有食物它们还是活不成,这也叫扰乎阳。

从养生的角度说,这个时候要少洗澡。因为洗澡会让你的皮肤开泄,不符合闭藏之性。这个时候应该怎么睡眠呢?前三个季节都是早起,但只有冬天是“早卧 晚起”。早卧就是尽量收藏,晚起是避免无谓的耗散。“必待日光”意思是说一定要等到太阳*地之阳气升起来之后才起来。如果你在天地之阳气升起之前起来了, 就叫扰乎阳。“使用权志若伏匿”,这里的电就是是情志,就是肾精,这名话的意思是让肾精好像章起来了,又好像章藏进去了,要让肾精停留在起与不起之间,藏的时候也不要突然一下的把整个闭住了,要有一个过程。“去寒就温”,就是说要躲避寒冷,保持身体的温暖。人到了冬天,阳气全部内敛了,

阳气全都藏在我们的丹田处。所以,冬天我们要穿厚一点的衣服,这就 叫做去寒就温。人到冬天,体表的气血全都回来了,所以我们就可以吃一些味道厚的或者有点滋补功效的食品,因为身体里的热气可以化掉滋腻。

“无泄皮肤”就是不要过分开泄自己的皮肤。中医讲的皮肤包括两面二个层面:皮和毛。中医把人叫做倮虫,人体是有皮,有毛的。我们是皮多还是毛多?皮主什么?毛主什么?皮是主收敛的,毛是主宣散的,而倮虫的皮肯定是大于毛的,所以就人体而言,应该是收敛大于开泄。

中医认为,人体的五脏肝、心、脾、肺、肾,分别对应五行木、火、土、金、水,相对应的自然季节是春、夏、长夏、秋、冬。由此可见,不同的季节所需重点保养的脏腑也不同。春养肝,夏养心,长夏养脾,秋养肺,冬季应当以保养肾脏为主。

上一篇:真实游戏空间下一篇:必背古诗词知识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