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内部审计制度论文

2022-03-2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企业内部审计制度论文(精选5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摘要:建立健全客观的企业内部审计制度是现代企业自身不断发展必要条件,本文主要从企业内部审计的作用及必要性、企业内部审计的发展现状和几点建议对企业的内审制度进行简单的分析。

第一篇:企业内部审计制度论文

浅析企业内部审计制度

摘 要:随着市场经济和现代企业的快速发展,内部审计制度作为企业经营管理制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企业财务工作和信息披露的监控和风险防范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从强化企业内部审计制度的意义着手,深入分析我国企业内部审计的发展现状,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从而提高企业内部审计的监督和控制效果,进一步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快速发展,提高企业整体的经济效益和竞争实力。

关键词:现代企业 内部审计 发展现状 解决对策

一、强化企业内部审计制度的意义

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壮大,企业的内部管理也逐渐实现了科学化,内部审计在企业审计监督体系占据着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总的来说,企业的内部审计不仅负责监督企业内部的日常经营活动,同时还负责对企业各部门领导的监督,促进企业整体经营效益的不断提高。具体的来说,我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详细阐述强化企业内部审计制度的意义:

第一,内部审计可以加强对企业财务工作的监督力度,严格控制企业在财务监控、信息披露方面的风险。企业通过内部审计可以帮助监督企业各项财务制度的具体落实情况,为企业的财务工作资料检查纰漏,避免以后外部审计或者税务检查时出现差错,促使企业财务活动的正规化和合法化。审计部门的工作开展以绩效审计、工程审计和专项审计为主要审计方法,分析和查找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风险,组织开展财务风险防范和控制。

第二,内部审计帮助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经济收入。内部审计主要是对企业整体经济活动的整个过程进行审核,对比分析相关的经济指标,现实不同之处并分析形成原因,对企业的经营成果进行综合评估,从而总结企业经济发展规律,充分挖掘企业内部发展的潜力,并提出相关的改进建议,最大限度地促进企业竞争实力的提高。

第三,内部审计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内部审计应该始终坚持正确的思想认识,通过审计监督,找出财务制度的弊端和错误,帮助企业不断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加大企业经营管理的监督力度,为企业节省开支,提高经济效益。审计部门通过对财务收支情况的审计和相关工程项目的审计,找出企业在可持续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深入分析原因,提出完善的解决建议,为企业领导做出科学的决策提供依据。

二、深入分析企业内部审计的发展现状

众所周知,企业内部审计模式过度强调外向服务时国家审计的基础,已经不能满足当代企业发展的需要,我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目前企业内部审计的发展现状:

第一,内部审计制度的法律依据严重滞后。我国内部审计工作的法律法规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主要针对政府部门和国有企业,对于民营企业的内部审计缺少相关规定。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很多民营企业缺乏科学的企业管理体系,主要采取家长模式的管理理念,领导决策比较专制,缺乏民主化,这也就大大增加了企业在经营过程中的决策失误风险。

第二,企业内部审计结构缺乏独立性,对于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工作参与率比较低。内部审计机构的独立性决定了内部审计的独立性。通过对多个企业内部审计机构的调查显示,很多企業都是把内部审计机构设置在高层管理人员之下,一般都受高管人员的授权限制,缺乏一定的独立性和客观性,大大地降低了内部审计对于企业财务风险防范的成效。

第三,内部审计的技术方法比较落后,审计范围也比较狭窄。我国企业开展内部审计工作主要采取的方法主要以手工查账为主,这很大程度上受人员业务素质的影响,无法满足当今企业发展的需要。在审计程序方面,审计方案的周详程度、审计取证的到位程度和审计人员的操作规范性,这些都是影响审计工作准确性和权威性的重要因素。同时,我国企业的内部审计大部分都是财务会计方面,对于其他部门的工作制度和程序都缺乏审计和监督。

第四,审计工作的开展受到诸多条件的限制,尤其审计人员素质低下。很多企业对内部审计所能起到的各种管理作用理解不够,从心理上对内部审计产生抵触,大大地增加了审计工作的开展难度。尤其是内部审计人员素质普遍不高,使得企业的内部审计质量无法得到保证。内审工作本身是一项技术性和专业性特别强的工作,对内部审计人员的政治素质和专业知识都有很高的要求。再加上内部审计在一些企业的地位不高导致从业人员缺乏自信,工作态度消极,这些因素都严重影响了内部审计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加强企业内部审计的具体对策

为了更好地适应现代企业的发展,企业内部审计工作也必须不断改革,才能帮助企业内部审计彻底走出困境,开展新的发展之路。针对上文提出的企业内部审计存在的一些问题和不足,本人提出了以下几点具体的解决对策:

第一,不断健全企业内部审计方面的法律法规。由于我国目前缺乏完善的内部审计法律体系,严重影响了内部审计工作的有效性。首先,我国应该不断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让企业的内部审计做到有法可依。对于企业的内部审计机构,我国的相关部门也只是认为企业应当设立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而不是必须设立,这就把内部审计设立的主动权留给了企业和企业的管理者,导致企业的审计地位的可高可低。因此,为了更好地满足企业快速发展的需要,我国必须借鉴发达国家的内审经验,不断完善和充实我国的内审法律体系,可以建立全国性的内部审计师协会,加强对内部审计工作的管理和考核,从而保证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顺利进行。

第二,设置独立的内部审计组织机构,加强内部审计对财务工作和信息披露的监管和风险防范。设置科学合理的内部审计机构是保证企业内部审计工作得以顺利开展的关键。随着内部审计对企业管理越来越重要,管理者对内部审计也越来越依赖,这就使得企业的内部审计地位逐渐提高,职能范围也不断扩大,这对于企业做出科学的决策具有重要的作用。内部审计参与企业的具体财务活动的风险防范不仅为内部审计提供更好的发展机会,也是企业一项重要的工作。企业要实现对财务风险的有效防范,必须要做好有效地识别,进行恰当的评估风险,建立有效的财务风险预警机制,并对财务风险防范机制进行有效地监督和检查,从而确保企业经济活动得以安全运行。

第三,采用先进的审计方法和手段,不断拓宽审计领域,提高内审质量。对于现代审计来说,如何提高企业的生产销售等各个环节的控制质量是急需解决的重要课题。内部审计应该广泛推广和采用事前、事中和事后审计相结合的方法,把企业重要的经营项目作为工作重点,在事前做好风险预测工作,适时做好事中运行的控制和监督工作,事后做出评估,从而提高内部审计的工作效率。在拓宽内部审计范围方面,应该把内部审计的重点向内部管理和决策上转移,从单纯的财务审计扩伸到管理审计上来,特别是在工程招标、政府采购、经济合同、投资环境和投资项目评估方面加大审计力度,提高内部审计的层次,更加深入地参与到企业的经营活动中来。

第四,加强审计人员的素质教育,提高企业整体的审计水平。由于现代企业的内部审计涉及的范围越来越广,政策性也越来越强,这要求内部审计人员必须具有专业的知识结构,不仅熟练掌握财务知识,还要对经济、法律、统计、税收等方面有所了解,这要求审计人员必须树立终身学习意识,不断加强自我职业素质的学习,这样才能满足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发展需要。同时,内部审计机构在人员配备方面应该更加多元化,各项业务都有精通的专业人才,打造一支高素质高技能高标准的内部审计队伍,更好地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服务。

综上所述,企业的内部审计涉及到企业的财务活动风险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对于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所起的作用也是不可取代的,只有做好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才能保证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凤英,颜凤芹.浅析企业内部审计[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4年06期.

[2]江虹.浅析现代企业制度下我国内部审计制度的完善[J] .重庆工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3]张安平,贵州省商业学校.内部审计在现代企业中的机制与作用[N] .经济信息时报,2009年.

作者:邵威

第二篇:浅析现代企业制度下我国内部审计制度的完善

摘要 本文首先介绍了内部审计制度的基本概念,然后论述了近年来我国内部审计制度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内部审计制度定位模糊,职能认识不足,工作范围狭窄,审计人员素质有待提高等方面,最后针对我国内部审计制度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 现代企业制度 内部审计制度 对策

现代企业制度是指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产权明晰、权责清晰、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企业制度。而内部审计作为企业内部控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以加强企业内部管理,协助管理者有效的履行职责,监督企业各部门职责的履行情况为主要目标的重要的管理活动。为适应新形式下审计工作更新更高的要求,应加快我国内部审计制度的发展步伐,及时抓住经济全球化环境下的良好機遇,进一步推动中国内部审计走向法制化、规范化以及职业化,促进中国内部审计内容及审计目标的拓展及加强国际协调。

一、内部审计制度的概念与职能

(一)内部审计制度的定义。

内部审计是一种独立、客观的确认工作和咨询活动,它的目的是为组织增加价值,并提高组织的运作效率。它采用系统化、规范化的方法对风险管理、控制及治理程序进行评价,帮助组织实现其目标。

根据IIA关于内部审计的新定义,现代企业内部审计最终目的是帮助企业实现目标,其核心是强调内部审计的增值作用,所采用的手段主要是确认和咨询,审计方法更加严谨,并需要进行必要的创新才能达到组织要求,内部审计的重心也由事后评价控制转向事前风险管理和过程控制。

(二)内部审计制度的职能。

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在其发布的《内部审计责任书》中认为:“内部审计是在组织内检查各种业务活动,以向管理部门提供服务的独立评价活动,是一种通过计量和评价其他控制的有效性来发挥作用的控制。”并对内部审计监督的本质的理解有了新的发展,即从监督财务领域逐渐扩展到与所有企业经济活动相关的事项。现代企业制度下的职能主要为:

1、监督职能。

内部审计的监督是内部审计最基本的职能,是内部管理科学的需要,来自企业内部的压力。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审计监督体系的健全,特别是社会审计力量的增强,社会审计人员作为独立的第三者,依法检查会计账目及其相关资产,监督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和合法性,以加强内部管理,遵守国家财经法规,促进廉政建设,维护单位合法权益,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

2、确认职能。

确认职能是一种为了对组织的风险管理、控制或治理过程进行独立评价而客观地审查证据的行为。它不同于会计的计量及其他业务具体职责的履行,内部审计可对这些活动进行再次测试或评价。确认活动包含几个基本要素:首先是确认项目,其次,这些项目需要有事先确立的标准,最后,将确认目标涉及到的结果传递给相关使用者、除服务提供者或者被审核过程中人员以外的第三方。

现代内部审计提供的确认服务密切关注企业风险以及治理的效果,可及时发现对企业存在威胁的因素并挖掘企业增值的机会,体现了内部审计的最终目的——实现企业增值。

3、评价职能。

经济评价职能是由经济监督职能派生出来的一种职能,现代企业的内部审计,评价职能已显得越来越重要,内部审计要在履行监督职能的基础上以履行评价职能为主。经济评价就是通过审核检查,评定被审单位的计划、预算、决策、方案是否先进行可行,经济活动是否按照既定的决策和目标进行,经济效益的高低优劣,以及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健全、有效等,从而有针对地提出意见和建议,以促进企业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评价职能要起到应有的作用,必须有一套可以参照的标准和指标体系,这种标准和指标体系要求:

(1)足以反映经济活动的主要方面,反映基本属性,特别是能衡量单位经营业绩和经济效益的可信度;

(2)具有选择性,客观性和可比性,以便通过比较判断能做出比较切合实际的结论。

二、我国内部审计制度的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我国的内部审计制度已初步建立,但是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国际市场,就必需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这就需要企业不断完善内部审计。但是目前我国企业的内部审计仍存在诸多问题:

(一)内部审计定位模糊。

内部审计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代表管理层对内部经济活动和经济管理活动进行监督,为企业负责人掌握经营情况和决策服务。内部审计是市场经济下企业实现经营目标和加强经营管理的客观基础。然而,我国现代内部审计是一个行政命令的产物,是政府审计的延伸,它片面的强调外向性服务以及作为国家审计基础而存在的内部审计模式。这种模式使许多单位领导甚至内部审计人员没能正确认识到内部审计的地位和作用,未感到建立内部审计的必要性,以致有一些单位出现撤销已建立的内部审计机构的行为,还有不少企业的内部审计实际上处于名存实亡的境地。随着企业改革改制的逐步到位,企业经营自主权和内部审计服务的内向性特点得到充分的显现,作为政府审计机关对内部审计的管理职能受到一定程度的质疑,审计机关对内审机构的强制性受到削弱。

(二)对内部审计制度的职能认识不足。

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企业作为独立的法人主体,在经营机制上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其管理模式也较传统的企业管理有本质上的差异。企业内部的管理以市场经济为导向,向管理现代化和科学化方向发展,内部审计作为企业管理的组成部分,其内在功能也应随之增强。现今,我国企业内部审计大多处于传统的单纯的经济监督职能,评级职能无法履行。对职能认识的狭隘性导致了我国内部审计的作用无法充分的发挥。审计的主要目标仅仅是简单的查错纠弊,没有对企业管理作出分析、评价和提出管理建议,未深入管理和经营领域,更谈不上站在企业从长远发展的高度分析问题,因而无法对管理当局提出实质性和预防性的管理建议。

(三)内部审计工作范围狭窄。

内部审计是一种独立客观的保证和咨询活动,其目的在于为组织增加价值并提高组织的运作效率。企业内部审计不仅要审查事后的经济业务活动,而且要审查事前的重大经济业务事项,不仅要审查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和合法性;而且要审查生产、技术、经营的经济效益性;不仅要防止错弊,而且要全面评价企业的经济业务活动,改善企业内部经营管理,健全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然而,我国内部审计的特殊背景,一开始就被错误的认为是国家审计的延伸,内部审计的重心便局限于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和合规性审计,检查财务收支错弊,工作仅局限于财务会计方面。因此,应扩大内部审计的工作范围,在审查事后的经济业务活动的同时,更应该审查事前的重大经济业务事项,全面评价企业的经济业务活动,完善企业内部经营管理,健全企业内部审计制度。

(四)审计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审计人员应在考虑组织风险、管理需要及审计资源的基础上,制定审计计划,对审计工作做出合理的安排。因此,这就需要审计人员具备较高的素质与知识水平。但是我国许多企业的内部审计人员主要来自于本单位财务部门,由于来源渠道单一,造成内部审计人员素质较低,知识面狭窄,不了解本单位的经营活动和内部控制,不能满足现代企业内部审计制度的要求。内审部门普遍存在着专职人员少、业务素质不够高的现象,缺乏应有的内审经验和审计技巧,往往就账论账,一些实质性、深层次问题不易发觉,审计的作用难以发挥。

企业内部审计制度作为国家审计体系的组成部分,在国家审计的指导和监督下进行工作。建立企业内部审计制度的企业管理人员,只是企业资产的管理者,对企业内部审计的性质作用与职能认识不清,没有将企业内部审计机构看成是企业集体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我国的内部审计还处于建设阶段,企业内部审计缺乏相应的法律环境,致使我国企业的内部审计问题重重。

三、完善内部审计制度的建议

当前,尽管我国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较以前有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但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相比,还未能发挥出应有的支持内部管理的作用,尚不能完全适应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笔者提出了以下几点完善我国内部审计制度的对策。

(一)明确内部审计制度在现代企业制度中的定位。

内部审计制度在企业经营管理中处于极其重要而又特殊的地位。企业所设定的目标是一个企业的各个组成部分努力的方向,而内部审计及内部控制组成要素则是为实现或达成该目标所必须的条件。要确保内部审计被切实地执行并收到良好的效果,并能夠随时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就必须加强对内部审计的有效监督和客观评价。内部审计既是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监督与评价内部控制其他部分的主要力量,因而其在强化内部控制方面应当发挥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不仅如此,在现代经营管理中,随着外部环境变化、各种风险增多、公司治理加快及内部组织重整,内部审计还应在改进风险管理和完善治理结构等方面发挥审查、评价及促进作用,由此也赋予了内部审计人员更多、更重的职责和使命。内部审计的定位,不仅是审计的监督、保证作用,更拓展到审计在风险管理控制以及使其价值增值的服务作用。

在现代企业制度中,企业自我约束、自我发展,具有高度的自主权,国家不再直接干预企业的经营,内部审计应明确定位成为企业内部经营管理服务的机构。内部审计不同于国家审计和民间审计,三者虽然都对企业起约束作用,但角度不同,前者为内部约束,企业的自我约束是主动地创造价值并且偏重于企业的发展,而后两者是外部约束,企业被动接受,一般不会直接给企业带来经济效益。因此,企业应转变观念,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构建和谐的内部审计环境,这也是加强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重要保证。

(二)要完善和充分发挥内部审计制度的各项职能。

传统的内部审计工作重点在财务审计上,以差错防弊为主要目的。随着我国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企业内部的管理以市场经济为导向,向管理现代化和科学化方向发展,内部审计作为企业管理的组成部分,其内在功能也在随之增强。

监督职能是内部审计的最基本的职能。企业内部的监督,是代表企业股东及董事会等决策层对本企业的会计机构及其职能部门的经济活动进行监督,看其是否正确执行企业的经营政策,不仅在于差错防弊,重要的是进行分析评价。健全审计监督机制,监督企业所属各经济责任承担者按既定的目标、方向、政策、制度、计划、预算等要求认真履行其经济责任,并揭露违法、浪费以及经营管理中的弊端,达到加强企业控制、严肃企业制度、加强企业管理的目的。

长期以来,企业内部审计强调的是监督职能,忽视深化管理职能。管理控制职能已经成为现代企业制度下内部审计的基本功能,是企业深化改革的必然要求。企业内部审计在评价企业计划、预决算方案、投资可行性方面;在评价生产组织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性方面;在揭示企业经营中存在的弊端方面,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其管理控制职能也日益凸显其重要性。现代企业的内部审计,要为企业提供先进的技术资料和经济信息,客观公正地为领导决策服务,对被审计单位的问题进行分析、判断、评价以及提出相应的建议,改善本单位经济管理,进一步提高经济效益。

(三)全面调整扩大审计范围,为内部管理服务。

传统的内部审计主要对企业财务收支进行监督审查,但内部审计的作用并不仅限于此。现代企业制度中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运行、项目经济效益、分公司的经济效益、各级管理人员的责任及功过都需要内部审计进行监督评价。总的来说,内部审计业务可划分为经常性项目和不定期经常项目,其中经常性项目包括对企业财务收支进行审计和对企业内部控制系统各个环节进行审计。不定期项目包括各级管理人员的经济责任进行审计、对企业的分公司进行经济效益审计以及根据不同企业业务特点对经营项目或工程项目进行项目审计。

(四)加强后续教育,提高审计人员的素质。

企业内部审计是否真正能为企业事项经营达到最终目标,不仅要求完善的内部审计实务标准作为内部审计人员的行为规范,还需要有一批合格、高素质的内部审计人员,建立一支思想好,作风过硬、业务精干的内部审计队伍。内部审计队伍应从单纯的财务人员构成向具有综合知识和能力的多元化高素质人才的结构转换。

内部审计人员应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熟练的现代操作技术,不仅要熟悉会计、审计、法律、税务、外贸、金融、基建、企业管理等方面的知识,还应熟悉经营管理、工程技术、经济法律等方面的知识。内部审计人员要不断加强自身学习,及时更新知识,完善审计手段,提高应变能力。审计人员要及早确认风险,注重寻求避免风险的方法和途径,用科学手段进行抽样审计,提高审计的质量和效率。

现代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实施,需要企业根据自身特点建立一套适应企业特点的审计模式和组织结构,通过专业人才的引进以及人才培训等方式,增加企业内部审计的专业化程度,并通过内部审计体系的建立和实施提高企业综合经营管理能力,降低经济风险。因此,不断加强和完善内部审计制度是非常必要的,我们应长期坚持内部审计制度的完善,保证企业持续经营,达到企业经营目标。

(作者单位:湖北经济学院会计学院)

参考文献:

[1] 李月仙.浅议我国内部审计的现状及对策.会计之友(下旬刊),2008(10)

[2] 李士栋.论企业内部审计的发展和完善.会计之友(上旬刊),2008(09)

[3] 赵栓文;余涛.内部审计在企业风险管理体系中的定位.财会月刊,2009(36)

[4] 胡玉斌.浅析民间审计和内部审计的关系.中国集体经济,2009(34)

[5] 康运河.论现代企业制度下的内部审计.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9(02)

[6] 迟荣.风险基础审计模式及其运用. 会计之友(上旬刊). 2008.(04)

[7] 严晖.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整合框架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

[8] 徐正刚.中国审计市场结构研究.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

作者:马晶

第三篇:浅析企业的内部审计制度

摘要:建立健全客观的企业内部审计制度是现代企业自身不断发展必要条件,本文主要从企业内部审计的作用及必要性、企业内部审计的发展现状和几点建议对企业的内审制度进行简单的分析。

关键词:企业内部审计;现代企业

一、企业内部审计的作用及必要性

企业内部审计制度是企业内部的一种独立客观的监督评价活动体系,它通过审查和评价企业经营活动及内部控制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有效性来促使企业整体目标的实现。企业内部审计主要有以下作用:

1.监督制约作用。《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规定》第四条明确规定了内部审计机构在法律地位上的独立性,内部审计机构人员依照法律及政策性法规对本单位的财务收支及经济效益进行审计监督,行使独立的监督权。企业内部审计制度的建立和健全以及其能够独立行使监督权的特征在企业中形成了一种有效的制约平衡机制,对企业的经济活动有着重要的作用。例如,企业每年对各部门的经济收支活动、经济效益等进行审计,对其成本费用的支出合法性,能够起到积极地监督制约作用,是成本支出在一个合理的范围之内。

2.对风险的防护作用。内部审计通过本企业的一系列经济活动进行监督,运用科学的审计方法对企业的经济效益及投资风险做出公正客观的评价。企业内部审计机构与风险管理部门紧密合作,协助分析企业面临的风险,在此基础上为企业建立和完善风险管理制度提出建议,与企业的各级风险管理部门相配合开展综合风险管理;内部审计在开展风险管理中,主要对风险识别、风险评估和风险应对三个主要组成部分进行审查和评价,以对企业整体风险管理体系的提出有效性的建议。例如,公司在决定进行某项投资项目前,通过内部的审计机构与风险管理部门对其收支活动进行全面的风险分析,从而决定选择何时投资或者是否进行投资。

3.促进企业的发展。企业的主要目标是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获得最大的经济利润。企业建立健全内部审计制度可以运用它的监督职能,通过帮助企业完善内部的会计控制体系,加强对会计系统的管理,促进财务会计水平的不断提高等途径,充分利用一系列的制约平衡机制和监督手段,以确保把阻碍经济发展的不利因素排除,实现企业的经济效益,以获得最大的利润,是企业能够扩大生产规模或经营范围,促进企业的发展。例如,通过财务会审和内部部门的交叉审计,可以起到相互交流先进的管理经验,学习提高经济效益的方法

4.信息反馈的作用。21世纪是信息的时代,企业的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都离不开经济信息的支持。真实、正确、翔实的经济信息是企业领导进行正确管理决策的主要依据条件。企业的内部审计机构作为企业的职能部门,其内部人员熟悉本单位、本部门的生产、经营、财务的情况,在日常的工作中可以更好的收集整理信息,审计部门对信息的及时反馈可为企业根据实际的情况及自身的发展战略及时正确的决策提供依据。

综上所述,企业内部审计制度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建立健全企业内部的审计制度对企业乃至社会的发展都有重要的积极意义。

二、我国企业内部审计的现状

我国从上世纪80年代引入企业内部审计制度,经过20余年的发展取得一定的成效,但在实际经济运作中还存在着不少问题,许多措施未到位,影响着企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我国企业内部审计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主要一下几点:

1.企业内部审计机构缺乏独立性。作为企业职能部门的内部审计机构,不可能完全脱离本企业主要负责人的领导开展工作,其工作环境受本企业管理层的影响,相比较与国家审计和社会审计,企业内部审计不可能不受本企业的限制,相对独立性不高。另外,由于企业内部审计工作者的个人利益与企业的发展息息相关,因此,对企业内部审计的客观公正性难以保证,不能够使企业内部审计的职权充分有效的发挥。

2.企业内部审计存在着职能定位不明确,工作人员专业素质较低。企业内部审计机构组织的类型主要有两种:一是受所属部门领导的附属于财会部门或纪委监察部门的组织形式;另一种是独立于财会等部门的内部审计机构,但是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受本企业领导的制约,导致內部审计的独立性的受到很大的限制,从而使内部审计不能够发挥应有的作用。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内部审计具有明确的标准,依据那些要求内部审计人员应具备会计、财务、审计、统计、企业管理等各方面的知识,以保证工作质量,而目前我国企业内部审计人员具备以上要求的偏少、整体专业素质偏低,不能够全面的掌握对工作所要求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从而企业内部审计的工作质量较差。另外,不少企业内部审计机构独立性不高,出现附属于财会部门的情况,因此缺乏完善的自我约束体系,监督制约的作用难于得到充分发挥。

3.国家与企业的利益难以兼顾。国家与企业追求的利益方式存在一定的差异,当企业利益与国家利益发生冲突时,企业内部审计不仅要考虑维护企业自身的利益,还要保护国家的利益不受侵犯,使内部机构不能充分的维护好两方的利益都不受侵犯,经济利益往往会影响内部审计人员的工作,从而最大化的去追求企业利益,对国家利益造成不同程度地损害。

4.审计的决策执行难以满足预期的效果。内部审计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是审计易而执行难。由于人员变动和时间迁移,审计决策不能及时的落实和执行,管理的松懈使一些违规违纪行为难以查处另外,出于诸多问题大都与权力有关,使得一些决定难以被执行。

三、企业内部审计的几点建议

1.对企业内部现有的审计组织结构模式进行改革,使内部工作结构科学合理。审计监督职能的顺利施行,需要设置合理的内部审计机构。在部门结构的设置上务必确保审计机构的独立运行,使其与其他职能部门相分离,对企业内部审计职权进行界定,约束监督企业的经济行为,通过细化分权来实现对企业所有经济活动的审计监督。

2.转变企业内部审计的工作重点。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企业内部的管理越趋合理,企业内部审计工作需要逐步转移自己的工作重点,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努力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加强风险管理与控制,内部审计工作不应局限于财务领域的审计,要扩大自己的工作范围,向其他业务如:生产、采购、营销、工资、社会服务等领域扩展,改进控制服务,同时要积极做好和企业其他部门的联系,使企业内部能有良好的沟通;开展专门的审计来应对企业的专项活动,能够迅速的评价企业决策和管理规章制度的执行情况,对企业既定的目标的达成以及对各种资源的使用情况进行评估;审计企业的管理活动进行,监督企业内部合法履行的经济责任。

3.企业建立健全严格的内部审计工作制度。审计质量的提高需要建立健全企业内部审计制度,依靠完善的审计体制约束审计行为。企业要注意完善审计程序的工作,对审计计划进行科学合理的制定,要环环相扣对各经济活动进行审计,使内部审计经常性、及时性和连续性的特征得到充分发挥。同时,还要加强对内部审计人员个人素质的发展,提高他们的素质,加强职业道德的教育,督促他们的工作能够严格按照国家的审计规范办事,严格遵守审计准则,提高内部审计工作的规范性。

4.不断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的素质,加强内审队伍的建设,提高工作水平。企业内部审计制度要真正的为企业实现最终目标,必须要有完善的内部审计实务标准作为内部审计人员工作所具备的行为规范,另外企业内部审计人员必须要有良好的职业素质。企业的内部审计人员应必须热爱本职工作,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要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正确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利益,做到依法审计,严格遵守国家的各项经济政策、财经法规以及规章制度。

5.外包企业的内部审计。内部审计交由会计师事务所等外部审计机构进行,包括财务审计、经济效益审计等。国外的实践证明,内部审计外包在对企业管理层的评比等方面比企业内部审计效果要好很多,因为外部审计师的独立性要高于企业内部审计人员,因此更可以对企业的健康发展做出贡献。另外由于外部审计主要是委托一些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员,而且不受企业文化、发展战略的束缚,自身利益和企业内部审计人员相比相对较小,因此他们更能够对企业的发展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意见,并且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保证企业审计的质量,促进企业的合理健康可持续的发展。

作者:侯相钦

第四篇:浅析现代企业制度下完善企业内部审计措施

摘 要: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其中在企业管理方式上有着至关重要的决定因素。与传统管理模式相比,现代信息管理模式利用计算机管理模式标准,这种高速信息化通道传递速度快,对企业储存空间的用量都能够满足需求,笔者对传统管理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及现代信息管理模式优势进行分析,以期让企业能够对现代管理模式有着更为深入的认识。

关键词:管理方式;传统管理模式;现代信息管理模式;高速信息化;优势

一、国内传统管理模式

1.管理化效率低。在国内仍有一部分小型企业采用传统的管理模式,尤其在数据管理方面。由于现代高科技术逐渐变化,信息数据的掌握能力不断加深,与传统的报表数据相比,现代化信息数据的复杂性进一步加强。并且现代企业大部分都是利用先进设备,对设备的操作参数的统计成为了传统企业管理模式中遇到的重要难题,其次缺乏相应的管理人员,对设备的运行能够准确的掌握。现在国内许多企业发展比较缓慢,一些知名性的合资企业主要也是采用了国外的管理信息模式,依靠其他企业内部的信息资源管理水准,没有根据自身的标准设定专门的人信息管理方案,致使国内大型企业与国外一些合资企业在管理水平上存在一定的差距,使得以后慢慢地在国内逐步建立起来,缩短这种管理模式上的差距,这个转变的过程期限要根据企业内部实际的管理模式而定,但经过一定的转化之后,这种模式住了逐步的改善。而与传统企业相比,传统企业在对数据进行管理上还是利用的是用笔登记的形式,并且采用人工计算的方式,对于关键性的图纸描绘时,依旧用传统绘画模式,人员的手绘操作很容易造成细节性的误差。但是针对于一些小型企业中,本身由于企业经济利益较低,因此对于设备和经济的管理上并不重视科学管理模式,只是保证在程序上无误便算即可。

2.传统管理流程不健全。针对现代企业从加工、运输,最后到客户手中这一管理体系,传统模式的加工由于人员所具备的能力低,对设备的掌握能力有限,有时在加工流程中出现一些错误,造成产品在质量存在一定的问题,使其企业在今后的发展道路上受到严重的制约,由于当前质检观念还没深入人们的思想,因此经常会导致产品在途中出现破损,降低了客户对企业的好感,降低了企业的外在形象,在客户中的口碑逐渐下滑,对其信任度持怀疑态度,并且传统物流产业相对滞后,企业将产品送至客户的运输途中的成本甚至都会高于产品价格。部分企业为了保全自己的利益,有时便丢掉客户群,就这样慢慢的市场的范围就会缩小。没有产生经竞争的意识,没有与其他物流运输的团队组成战略合作联盟,使其业务量不断减少,并且一些企业在运输产品途中延期情况出现后,便推卸各自的责任,失去诚信价值,究其原因,是由于传统管理模式中的细节并没有及时追踪、记录,呈现出管理模式的弊端,但是针对于目前的物流行业管理标准,这种的管理方式仍然存在。其次在电子商务中也凸显这种严重的错误,主要是因为没有采用合理的科学管理模式,导致最后出现大的漏洞,对客户收到所预定的产品后,要进行调研回访,查看客户对企业的服务力度是否符合需求。

二、现代信息管理模式优势及应用

1.高速信息化的管理方式。随着当代社会对计算机知识的普及力度,以及应用互联网客户人群的逐渐增多,使得企业认识到计算机信息化的管理模式对企业未来发展的重要性。并且诸多开发应用的办公软件的信息产业公司也逐渐增多,不断开发、更新了新的软件系统。对于现代企业中产生一些重要性的数据信息,可以进行关键字的检索,与传统模式相比,查找关键字的范围缩小,并且检索的精确度已经达到了单个关键字的识别,使企业员工的工作效率也有了进一步的提升。例如在当今开发的办公软件EXCEL和AUTO CAD中,便可很好地体现出信息化管理的优势,化工企业在计算化学物质转化温度时,可以利用EXCEL表格中的应用公式计算 。

2.全方位一体信息化的管理方式。现在国内物流行业正在日渐崛起,所以企业加强对加工领域范围内的范畴,把生产流水线的各个流程监督好,保证生产每一环节的順畅。在加工工作中,首先要提升员工的自身素养和能力,对技术员工进行一定知识能力的培训,熟悉设备操作程序,使其认识到环节对于每个企业未来发展的重要性;其次在物流标准上要严格把关,采用电子扫描的方式进行物业流程的监管对加工的产品放在输送机监测系统检查,产品从加工一直到出口过程中都要确保物品的完整性。对于已经下订单的客户,对于订单的客户要查清客户的归属地,以及及时向客户反馈商品运输途中所经过的中转站,以便于客户在闲余时间到指定地点拿去所购买的货物,确实保证在送货到达的日期内准时送到,并且确保产品在运输途中不出现意外损坏,从而住客户对企业的认知度。最后能够让客户在签收网站上对该管理运输制度的满意程度打分,既能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又能提高企业本身的内在形象。

三、结语

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演变,使得企业在管理方式上存在着很大的差距,通过传统管理模式和现代信息管理模式的相比较来看,可以说现代信息管理模式超越了传统管理模式,其优势不言而喻。并且在当前国内企业运用管理模式的现状来看,可以从中看出一些高端、高新技术产业和一般传统的中小型企业在管理方式上的差距,这就使得大企业逐渐吞并小企业现象不断出现。但是随着我国多数企业中现代信息管理模式意识的增强,在国内已涌现相互大批高新中小型企业,正在不断发展的途中,并为我国未来的经济建设做出不断地努力。

参考文献:

[1]张风刚,邱宝成,吴宝山.浅析中国管理由传统走向现代的必然性[J].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11(41):103—104.

[2]赵雅雯,单红岩,葛华燕.传统企业管理模式中存在的弊端分析[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9,25(34),52—53.

作者简介:谌爱国(1966.11- ),男,江西南昌,研究生,副教授,研究方向:职业教育教学研究

作者:谌爱国

第五篇:现代企业内部审计制度研究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和现代企业制度的逐步建立,内部审计日益成为企业管理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成为企业进行内部有效控制和监督的重要方式。但内部审计从机构设置、工作重点、审计内容的深度及广度等方面,还未发挥出应有的作用,更无法适应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从而影响了内部审计的控制和监督效果。如何消除这些因素的影响以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作用,是当前企业迫切需要研究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

关键词:现代企业;内部审计;问题;对策

内部审计是审计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随着企业规模扩大,内部管理科学化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必然要求有与之相适应的内部审计制度,但是我国目前内部审计还存在很多不适应现代企业发展的地方。

一、企业内部审计

(一)内部审计的概念

新的《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将内部审计的定义表述为:独立监督和评价本单位及所属单位财政收支、财务收支、经济活动的真实、合法和效益的行为,以促进加强经济管理和实现经济目标。定义中均包含了内部审计的目标、职能、内容、本质等要素,而这几项要素是构建审计理论结构不可或缺的部分。

(二)内部审计的必要性

1、内部审计可确保经济运行安全。内部审计既是本单位经济活动的监督者,又是本单位管理工作的服务者,承担着宪法和法律以及内部审计规定赋予的神圣职责,是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思想在决策、执行、监督等各环节具体体现,因此,内部审计要坚持原则,迎难而上,秉公执法,站在维护国家和人民利益,保障经济安全的高度,当好本系统经济运行“卫士”,做好领导决策的参谋,当好民众监督的眼睛。

2、内部审计可为科学决策当好参谋。内部审计机构要坚持“审计监督是手段,帮助服务是目的”的基本审计思想。从微观上讲,通过审计监督,查错纠弊,帮助被审计单位建立健全内控制度,加强内部管理工作,防微杜渐,堵塞漏洞,节约开支,提高效益。从宏观上讲,通过大量的财务收支运营情况的审计、基建及维修工程审计,设备物资采购审计以及收支情况审计等个体审计,找出带有全局性、普遍性、倾向性、规律性的问题,从机制上、制度上分析原因,提出改进和完善的意见和建议,为领导科学决策发挥内审的参谋作用。

3、内部审计可以服务发展大局。内审工作以帮助服务为目的,在具体审计事项中,审计服务是通过审计监督的形式实现的。在监督中加强服务,在服务中促进监督。坚持原则性和灵活性的有机结合,在有为和无为中找准内审机构的工作空间,按照有利于本系统发展大局,有利于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的审计宗旨,以实事求是的态度,通过审计监督来促进本单位或本系统健全和完善管理制度,加强和规范经济管理。由此可见,内部审计在企业经济活动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何掌控好内部审计成为现代企业发展的关键之一。

总而言之,内部审计在企业的经济活动中起着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

二、我国现代企业内部审计的现状和问题

(一)内部审计机构设置不合理

现代企业制度下内部审计最理想的组织结构是董事会领导的组织模式。目前我国很多企业都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但是大多企业是国有企业改制成为股份制,改制以后国家股占全部股份的一半以上,董事会由公司法人代表主持,这样就很难在董事会下下设审计委员会,使得内部审计在机构设置上缺乏独立性和权威性。内部审计机构和内部审计人员的地位不明确,独立性差,内审机构不健全,设置不合理,影响审计工作的正常开展。且审计部门与其他部门处于平行的地位,致使许多内部审计流于形式,缺乏自身应有的地位和威信,根本无法保证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和权威性。

(二)企业经营管理者对内部审计的认识不足

受长期计划经济的影响,部分企业领导人片面认为内部审计就是检查内部经济问题,会影响企业职工的团结和稳定,分散管理人员的精力,有的认为内部审计限制了自己的经营自主权,削弱了自己的权威,有的将内审机构形同虚设,使内审人员无职无权。这种对内部审计的片面认识使内部审计工作浮于表面,不能完全体现内部审计的独立性与权威性,内部审计人员碍于高层的错误领导,也无法正常地履行内部审计的各项职能。相反,如果企业领导充分重视内部审计工作,督促建立完善的内审机构和内审制度,一方面,有效的内部运作系统对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大有裨益;另一方面,内部审计人员因受到领导重视,对工作积极热情,进而推动企业的发展。

(三)内部审计人员专业素质不高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市场竞争主要是人才的竞争,配备和选拔高素质的内审人员,保证企业内审名副其实地发挥监督制约作用,是促进企业自我发展的根本途径之一。企业内审人员是内审工作的主体,内部审计水平的高低,发挥审计监督作用的大小,直接取决于内审人员的素质。内部审计人员专业素质不高,影响审计工作的质量和效果。主要表现在:一是文化知识、理论水平和业务技能偏低,多数内审人员来自财会部门或从其他部门改行而来,专职人员少,兼职人员多,缺乏必要的审计专业知识和技巧,现代审计技术手段掌握不够,电算化在内部审计的应用几乎处于空白;二是个别审计人员受社会不良风气影响,丧失职业道德,利用手中的权力送人情,甚至以权谋私,损坏了内审人员的形象。

(四)内部审计人员安排不稳定

由于内部审计机构与人员是直接对企业的领导者负责,因此在人员的配备使用上就有很大的随意性,这就使内部审计机构与人员有很大的波动性,还未等一批内审人员将企业的具体状况摸透又换来新的一批,这就使内审人员由于频繁更迭而不能发挥其职能作用。同时,审计人员必须注重知识的更新和知识面的扩展,必须熟识国家的法律法令和经济改革的方针政策等,不断提高审计业务能力,提高应变能力和总体素质,如果频繁换人换岗,一方面会严重影响审计人员对企业的熟悉程度及相应的业务能力,甚至前功尽弃,不能适应高层次管理审计工作的需要;另一方面企业的内部审计要求具有连续性,频繁的换人换岗,使内部审计的工作无法连续进行。内部审计人员的不稳定影响着企业的正常运行,对提高企业经济效益起着消极作用。

三、现代企业搞好内部审计的对策建议

适应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企业内部审计发展必须有一个长足的进步,但这个发展必须在对现有内部审计从观念、立场、功能、内容等方面进行彻底革新转换,只有这样,内部审计才能走出困境。

(一)转变内部审计观念

随着外部制约机制的加强,内部管理水平的提高,会计电算化的普及,单纯的账务层面上的舞弊会越来越少,内部审计的职能也必然从传统的“查错防弊”转向为内部管理服务,从内部检查和监督向分析和评价方面转变。内部审计也不可能只局限于财务领域,它必然将扩展到单位的经营和管理的各个方面。内部管理审计能够帮助领导更好地履行其受托责任,监督单位内部各部门和所属单位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因此,单位领导除了要转变内部审计人员专门是报忧不报喜的、是和领导唱反调的观念,更要转变内部审计只是查账而已的观念。

(二)提高企业领导以及职工对内部审计的认识

增强企业领导及职工的内部审计意识是搞好内部审计的必要条件。江泽民总书记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机构改革要“加强执法监督部门”,“建立决策、执行和监督体系,形成有效的激励和制约机制。”这里显然包括加强审计监督体系。内部审计作为高层次的经济监督,理所当然不能削弱,只能加强。人们常说:审计难、处理更难,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人们对审计缺乏认识,认为审计就是查查账,收几个钱了事,根本没有把审计与高层次监督联系起来。解决认识不足的问题要靠宣传,宣传《审计法》及审计的作用。提高领导者对内部审计工作的认识是加强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重要保证。

(三)以提高经济效益为目标

现代企业制度的内部审计,重点在于审计和评价企业的有效性,它的根本目的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因此,我国的内部审计监督还应从本单位的实际出发,把审计的重点放在内控制度和经济效益上,这样有利于对企业的经营管理和经济效益做出评价,提出有建设性建议,为企业取得最佳经济效益出谋划策。随着企业经营活动的多元化和企业管理的现代化,单纯的事后审计方法已不能对企业的经营活动做出全面、科学、准确的评估。而效益审计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建设性上,如何提高企业的生产、经营、销售等环节的控制质量,是现代审计要解决的问题。因此,内部审计必须广泛采用事前、事中、事后审计相结合的方法。

(四)健全内部审计机构的设置

目前世界各国内部审计部门的设置大体有三种类型:受本单位总会计师或主管财务的领导负责;受本单位总裁或总经理领导;受本单位董事会领导。我国目前的内部审计部门一般由本部门、本单位的主要负责人领导。

从审计的独立性和权威性来讲,受本单位董事会领导应是最佳模式。西方国家一般在董事会内设审计委员会(必设的专业委员会之一),一方面对公司的管理层履行监督职能,另一方面对董事会有一定的牵制作用,而企业的内部审计机构隶属属于审计委员会,独立于管理当局,总经理及公司的全部经营管理活动都需要接受审计,内部审计直接向审计委员会报告工作。这种模式使内部审计具有较强的独立性和权威性,更易发挥审计在管理控制中的作用。

(五)建立合理的管理体制

为推动我国内部审计的发展,应建立起法律约束和行业自律相结合的管理体制。

一方面应尽快制定有关内部审计的相关法律,在此基础上制定内部审计准则及规章制度,建立内部审计师资格考试制度。这样从法律上对内部审计人员的资格条件及执业行为做出要求,有利于内部审计人员素质的提高,同时也使内部审计工作质量具有权威性的评价标准。只有相关的法律制度健全了,内部审计才能顺利发展。

另一方面应建立全国性的内部审计师协会,对内部审计机构和内部审计人员进行行业自律管理,进行考核和培训,指导和监督内部审计工作的展开,从而建立起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内部审计制度。

(六)健全法制

当前,内部审计的法制建设很不健全,严重影响内审事业的发展。首先,内审法规不健全。《审计法》规定“国务院各部门、国有金融机构、企业事业组织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建立健全内部审计制度”,《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规定》中要求七类部门和单位应当设立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可见这些法律、法规规定,只是应当设立,而不是必须设立,把内审设立与否的主动权,留给了部门和企业的领导。使内部审计的地位可上可下、可有可无。其次,我国还没有一部内审规范,对内审的标准、内审的程序、内审的准则等,往往生搬硬套国家审计的作法。国家及有关部门,应该根据当前经济需要,借鉴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内审经验,来完善我们的法制建设。

(七)继续加强内部审计理论的理论研究

进一步搞好审计调查研究,加快社会审计事业的发展在现代企业制度下,内部审计工作作为专业化的职能治理活动,具有开放性、动态性和综合性的特点。为此,审计人员要大力加强内审理论研究,开展审计调查,不断地拓展和深化内部审计的领域,重点研究国企改革资产重组审计的法律依据、范围、内容及其作用,同时把发展社会审计事业作为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来抓,切实加强社会审计,开拓业务,加强治理,健全自我约束机制,增强风险意识,在竞争中求发展,在发展中不断完善。

参考文献:

1、杨序冬,王岚.完善内部控制制度的对策[J].湖北财税,2002(9).

2、李存根.现代企业风险管理审计[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

3、张超.论内部审计与公司治理的改善[J].现代商贸企业,2009(4).

4、张秋芳,温辉.加强内部审计控制提高内部审计质量[J].商场现代化,2009(8).

5、程芙蓉.内部审计发展趋势的思考[J].审计月刊,2004(7).

6、詹凤萍.完善现代企业内部审计[J].发展研究,2005(10).

(作者单位: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销售有限公司)

作者:梁建锐

上一篇:桥梁工程论文下一篇:企业营销战略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