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适护理中手术室护理论文

2022-04-2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0-2012年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41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手术室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舒适护理。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舒适护理中手术室护理论文 (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舒适护理中手术室护理论文 篇1:

舒适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摘要] 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2015年8~12月来我院行手术治疗患者2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10例,对照组给予手术室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舒适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焦虑、抑郁心理量表评分及对手术室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结果 两组患者护理前的焦虑及抑郁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焦虑、抑郁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评分为(95.8±22.1)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5±20.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实施舒适护理,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焦虑情绪,减轻患者的不适感,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舒适护理;手术室护理;护理质量;护理满意度

手术室是医院的重要科室,手术操作具有一定的风险,操作过程中一旦存在疏漏,则会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严重者则危及患者的生命和健康,甚至导致发生医患纠纷等[1]。护理工作是手术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优良与否与手术效果及患者的心理变化有重要的关系[2]。舒适护理是一种新型的护理模式,指的是采用具体的护理措施使患者在生理及心理上达到最愉悦状态,或减轻患者的不愉快感,从而以较好的状态应对治疗和手术[3]。随着人们对护理工作的要求逐渐提高,目前许多医院已开展舒适护理,以提高整体的护理质量[4]。为探讨舒适护理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本文现随机选取220例手术患者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8~12月来我院手术室行手术治疗的患者220例,排除具有心脏病、神经系统疾病、意识障碍及不能正常沟通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10例。观察组男59例,女51例,年龄17~72岁,平均(58.6±6.3)岁,普外科手术36例,妇科手术19例,产科手术10例,骨科手术33例,泌尿科手术12例;对照组男58例,女52例,年龄15~71岁,平均(57.8±6.5)岁,普外科手术36例,妇科手术20例,产科手术11例,骨科手术35例,泌尿科手术8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手术类型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采用手术室常规护理,术前核对患者的基本资料,了解患者病情、病史,认真记录各项数据,手术过程中配合医生的操作,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术后观察患者的反应,如有异常及时处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应用舒适护理,具体措施包括:①术前舒适护理:术前访视患者,询问患者的病情,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及需求,热情地与患者沟通,并对其进行心理疏导。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平易近人的态度向患者讲解手术的相关内容,包括手术医师及麻醉师的情况、手术方式、配合手术的注意事项、术后可能出现的情况等,使患者对手术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做好心理准备,帮助患者缓解紧张、焦虑的心理;②术中舒适护理:提前在手术室中做好准备工作,保持手术台卫生,维持室温22℃~26℃;在护送患者前往手术室途中,护士可以向患者简单讲解手术室的位置、设备等,减少患者的陌生感与恐惧感,态度要友善。在患者进入手术室等候手术的工程中可以播放舒缓的音乐,分散患者的注意力,让患者放松,从而有效缓解应激反应。呼唤患者时要称呼其姓名,不可称呼患者的床号、疾病的名称等。术中不得评论患者的病情,更不得大声喧哗。对于患者的不同需求尽量满足,例如给予年幼者或年长者安抚,与之亲切交谈,帮助其树立信心。在妇科、产科及泌尿科手术中如需暴露隐私部位,要为患者着想,尽量减少暴露,注意保暖。对于手术中出现的问题,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向患者解释[5];③术后舒适护理:术后用温盐水擦拭患者皮肤上的消毒液、血迹,帮助其盖好被子,移动及搬动患者时要注意保护切口,靠床平稳,在患者回到病房后,密切观察患者的术后反应,了解其心理状态,鼓励患者尽早下床活动。

1.3评价标准

利用焦虑、抑郁心理量表评分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评分,焦虑量表共有21个自评项目,每个项目中“1”表示无焦虑现象,“2”表示轻度焦虑,“3”为中度焦虑,“4”为重度焦虑,总得分越高则焦虑情况越严重;抑郁量表得分4分以下表示无抑郁或极轻微,5~13分为轻度抑郁;14~20分为中度抑郁,21分及以上为重度抑郁,总得分越高,抑郁情况越严重[6]。以调查问卷的形式采集患者对手术室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焦虑、抑郁量表评分比较

根据焦虑、抑郁量表评分,两组患者在护理前的焦虑及抑郁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焦虑及抑郁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对手术室护理工作满意度评分比较

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评分为(95.8±22.1)分,对照组为(82.5±20.7)分,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护理工作作为手术室工作的一部分,承担着为手术操作提供服务的重任,也分担着一部分手术风险。据世界卫生组织2008年的有关统计,每年全球约有2~3亿台手术被执行,在发达国家约有一半患者有害事件与手术室内护理工作有关[7-9]。随着医疗卫生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医疗技术的期望越来越高,同样也提高了对临床护理工作的要求。舒适护理基于临床基础护理,注重患者诊疗过程中的舒适度与满意度,其目的在于保证患者身心状态与社会和谐统一[10]。根据应激原理,手术室内的陌生环境、手术事件本身及手术时的孤独状态均是刺激患者的应激源,使其产生强烈应激反应,不仅影响患者的神经及内分泌功能,还会对麻醉及手术产生一定负面影响[11,12]。传统的手术室护理工作其目的主要是保证手术操作的密切,往往具有程序化色彩,不能缓解患者的情绪。舒适护理则要求护理人员加强对患者的心理疏导,从以前的“以疾病为中心”向“以患者为中心”转变,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兼顾患者的生理与心理、精神等[13],在术前、术中及术后均与患者进行沟通,使患者感受到医务人员的温暖与关怀,在心理上得到满足与安全感,使其生理和心理功能的紊乱状态逐渐恢复正常,自心理层面上减轻不适感,从而有效保证手术工作稳定进行[14]。舒适护理是一种全新的护理模式,体现了护理工作的个性化与整体化,符合患者心理与现代护理的要求,有利于创造良好的护患关系[15]。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术后的焦虑及抑郁量表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术后护理满意度评分较高,说明舒适护理的实施不仅有效缓解了患者的紧张情绪,还使护理质量得到了显著提高。另外,在舒适护理的实施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护理人员应提高自身的水平,学习和运用有关舒适护理模式的知识,与患者沟通时注意交流技巧。另外,舒适护理能够使患者心情愉悦、精神放松,大大降低手术带给患者的不适感。此外,舒适护理能够增强患者的自信心,使患者在心理上得到充足的安全感和满足感,保障手术的顺利实施。舒适护理为患者提供一个“以人为本”的护理环境,丰富了手术室护理的护理内涵,从而有利于保障整体护理的舒适进行[16,17]。

综上所述,在手术室内实施舒适护理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的焦虑情绪,帮助患者以最好的状态进行手术,提高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 谢凤娣,张彩霞. 舒适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J]. 吉林医学,2012,33(11):208-209.

[2] 汤瑞华,甄俭辉. 舒适护理在手术室工作中应用的效果观察[J]. 中外医学研究,2012,10(5):105-106.

[3] 孙继吉. 手术室实施舒适护理的方法和价值[J]. 中国当代医药,2012,23(16):337-338.

[4] Christina Jackson. Tales from the operating room:Opportunities for holistic nursing practice[J]. Holistic Nursing Practice,2011,10(3):762-766.

[5] 黄洪容. 舒适护理在肛肠病手术中的应用体会[J]. 当代医学,2012,18(16):127-128.

[6] 王延峰. 舒适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应用的临床分析[J]. 实用预防医学,2011,(7):1369-1370.

[7] 朱丽娟,吴楚燕,罗丽萍,等. 抑郁症患者家属的心理健康状况及社会支持和应对方式的研究[J].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4,27(24):3238-3240.

[8] 张金格. 舒适护理在手术室整体护理中的应用[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20(14):1791-1792.

[9] 饶小英. 舒适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作用与实施对策[J].中国当代医药,2011,17(1):111-112.

[10] 任觅叶,姚军. 舒适护理在手术室中的应用[J]. 当代护士(专科版),2011,18(7):104-105.

[11] 李文红,李丽娜,刘真,等. 舒适护理在手术室中的应用[J]. 齐鲁护理杂志,2012,12(30):712-713.

[12] 陈文昭. 个体化舒适护理在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中的应用[J]. 当代临床医刊,2015,1(6):1786-1789.

[13] 关柏秋,曹晓艳,董淑琴,等. 手术室细节护理在确保手术室护理安全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4,18(12):57-60.

[14] 马小莲,赵琼平. 细节护理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 数理医药学杂志,2014,27(4):467-468.

[15] 牛晓锋. 个体化舒适护理在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中的应用[J]. 中国实用医药,2015,12(11):251-252.

[16] 闵静. 舒适护理于手术室护理中的运用分析[J]. 中国医学创新,2014,14(11):106-107,108.

[17] 刘君财,赵秀芝,王玮玉. 舒适护理在手术室的运用[J]. 中国医药科学,2013,3(17):154-156.

(收稿日期:2016-04-31)

作者:张理霞

舒适护理中手术室护理论文 篇2:

舒适护理于手术室护理中的运用分析

【摘要】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0-2012年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41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手术室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舒适护理。结果:观察组、对照组对护理工作满意率分别为98.56%、94.71%,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并发症的发生率分别为3.85%、8.65%,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中处于焦虑、恐惧、悲观状态的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中、术后感觉舒适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 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应用舒适护理模式,能够提高护理质量,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关键词】 舒适护理; 手术室护理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身体健康越来越关注,对护理水平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舒适护理作为一种整体、个性化的护理模式逐步应用于临床。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更关注患者的舒适度和满意度,使患者在生理、心理等方面均达到舒适愉悦的状态[1]。本文选取2010年1月-2012年10月在本院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208例,在手术室的护理中进行了整体舒适护理,效果满意。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1月-2012年10月在本院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416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8例。观察组208例中,男121例,女87例,年龄25~68岁,平均(51.24±5.79)岁;手术时间最长126 min,最短35 min;进行卵巢囊肿切除的89例,子宫肌瘤切除的54例,宫外孕手术的42例,黄体破裂的23例;进行全身麻醉的97例,脊髓麻醉的86例,局部浸润麻醉的25例。对照组208例中,男111例,女97例,年龄26~67岁,平均(50.14±5.88)岁;手术时间最长128 min,最短36 min;进行卵巢囊肿切除的86例,子宫肌瘤切除的56例,宫外孕手术的44例,黄体破裂的22例;进行全身麻醉的95例,脊髓麻醉的88例,局部浸润麻醉的25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手术种类、手术时间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在手术室护理中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手术室护理中采用舒适护理。舒适手术室护理是在常规手术室护理基础上,在患者手术期间给予整体、个性、有效、创造性的护理模式[2]。

1.2.1 舒适护理手术前的准备 护理人员在进行手术前对即将进行手术的患者进行探访,具体了解患者的性别、年龄、术前诊断、病变部位、手术名称、手术方式、既往病史和手术史,家族遗传病史、过敏史等[3],进行探访时要面带微笑、语言和蔼可亲,先对患者进行自我介绍,然后向患者介绍具体手术室的环境,并介绍一些手术成功病例。患者在术前一般都有焦虑心理,这样可以树立患者的信心,缓解患者的焦虑情况,使患者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手术。要认真回答患者提出的问题,鼓励患者讲出他们担心、忧虑的问题,并认真解答,使患者对护理人员产生信任感,要尊重和保护患者的隐私,使患者感到心里舒适。心理舒适是个体较高层次的需求,由于每个人的生存背景、生活经历、自我意识、价值观念等不同,对心理舒适的需求程度也不一样。因此,手术室护士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满足其心理舒适需求的措施,以提高其心理舒适度。使患者以积极的心理状态来进行手术,以达到患者在手术中的最大配合度。

1.2.2 手术环境的舒适护理 舒适的环境能促进躯体和心理的舒适。因此,护士应努力为患者营造一个温馨、舒适的术中环境,在手术中不要有喧闹声。手术室的室温要控制在22~25 ℃,室内的相对湿度控制在50%~60%[4], 以保障患者手术时的最佳体感[5]。在手术过程中使用层流的手术间对手术室的空气进行过滤[6]。注意控制手术室内的噪音,但是可以给患者播放一些舒缓的音乐,使患者能够放松手术。对过分紧张的患者,手术前可以握住患者的手,讲一些趣事,让患者充分放松。

1.2.3 手术体位的舒适护理 准备好手术物品,将患者摆放在手术台上,摆放好患者的两上肢,使其不要过度外展,避免损伤患者的臂丛神经[7-8]。取截石位时,可使用海绵垫包裹患者的搁脚端,将中单垫在患者的小腿下,在垫中单时先向患者的腿内旋的方向进行包裹,避免腓总神经的损伤[9],在手术前可帮助按摩患者的下肢。安置患者完毕后,仔细询问患者的感受,如果有不舒服的地方,要及时帮助患者调整。

1.2.4 手术中的舒适护理 在手术开始进行麻醉时,要帮助患者先维持体位不动,并轻声告诉患者麻醉过程可能出现的感觉、出现的问题,可以说一些鼓励的话帮助患者放松,可以轻轻握住患者的手,使患者心理感到安慰[10-11]。在手术过程中注意仔细观察患者的反应和生命体征,向患者说明手术中可能出现的情况。如果手术中出现特殊的情况,要镇静、快速地解决,以免引起患者的恐慌和猜疑。术中帮助患者盖好被单,尽量减少患者身体暴露,做好患者的保暖工作。

1.2.5 手术后的舒适护理 手术结束后,手术室护士要帮助患者尽快从麻醉中苏醒,并轻轻擦去患者皮肤上残留的血迹,帮助患者穿好衣裤、盖好被单,患者醒来后,仔细询问患者的感受,如果患者有什么需要,尽量满足。将患者护送回到病房,注意保护好患者的手术切口以及手术后留置的各种引流管,并告知患者以及家属手术后有可能出现的情况。

1.3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输入SPSS 17.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用字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调查208例,对护理非常满意、比较满意、不满意的分别有108例(占51.92%)、97例(占46.63%)、3例(占1.44%),满意率为98.56%,对照组调查208例,对护理非常满意、比较满意,不满意的分别有87例(占41.83%)、110例(占52.88%)、11例(占5.29%),满意率为94.71%,两组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字2=4.73,P<0.05)。

2.2 两组患者术中心理状态比较 观察组术中心理状态正常的比例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字2=21.32,P<0.01),观察组焦虑、恐惧、悲观的比率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字2=11.88,4.10,10.36,P<0.01)。见表1。

2.3 两组患者术中、术后舒适度的比较 观察组和对照组术中感觉舒适的分别为165、114例,分别占79.33%、54.81%,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字2=28.31,P<0.01);观察组和对照组术后感觉舒适的分别为178、125例,分别占85.58%、60.10%,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字2=34.13,P<0.01)。

2.4 两组并发症比较 观察组中眼睑肿胀、感染、精神抑郁的发生例数分别为2、1、5例,合计8例,发生率为3.85%,对照组发生例数分别为4、3、11例,合计18例,发生率为8.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字2=4.10,P<0.05)。

3 讨论

将舒适护理运用于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可以使患者对手术的成功充满了信心,患者在手术中能感受到舒适,有安全感而不是恐惧和担忧,从而不仅为手术的顺利进行创造良好的条件,也为术后获得最大程度的功能恢复奠定了基础[12]。本组资料中,观察组对护理满意率为98.56%,对照组为94.71%,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患者术中心理状态,观察组焦虑、恐惧、悲观的比率均少于对照组(P<0.01);术中感觉舒适的患者,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为79.33%、54.81%,观察组高于对照组;术后感觉舒适的患者,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为85.58%、60.10%,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中眼睑肿胀、感染、精神抑郁的发生率为3.85%,对照组发生率为8.65%(P<0.05)。说明舒适护理运用于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可以明显提高患者的满意率,减少患者术中焦虑、恐惧、悲观的比率,并减少并发症,有利于患者身体的顺利康复。

总之,舒适护理运用于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可以减少患者术中焦虑、恐惧、悲观的比率,并减少并发症,不仅为手术的顺利进行创造良好的条件,也大大增加了术后获得最大程度功能恢复的可能性,也体现了 “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的手术室整体护理理念,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贾增美,许会玲,邢介红.舒适护理在手术室整体护理中的运与探索 [J].当代护士,2008,2(1):78-79.

[2]方茜,许敏,王小琴.舒适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探讨[J].当代护士,2004(4):24-25.

[3]安虹,姜兰,魏晓桂.人文关怀的温馨护理在手术室的实施体会[J].西南军医,2007,9(2):128.

[4]李辉.手术患者舒适需求调查与个性化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06,12(7):1355.

[5]杨青敏.实施舒适护理的影响因素与研究进展[J].上海护理,2006,6(1):54-56.

[6] 卓燕.手术室护理工作中舒适护理的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1,9(27):165.

[7]李桂华.人性化护理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的运用[J].中国实用医药,2011,6(26):156-157.

[8] 朱新文,刘丽,李惠英.舒适护理运用于手术病人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2008,17(1):133-134.

[9]吴宝青,李爱军,谢柔珍.手术摩舒适护理应用研究[J].护理研究,2007,21(12B):3244-3245.

[10] 邹翠兰.舒适护理在手术室整体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医药,2011,6(13):274-276.

[11]李玲渡.手术室实施舒适护璋的效果观察[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9,15(16):128-129.

[12]梁屏好.舒适护理在手术室的应用与体会[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0,16(11):1393-1396.

(收稿日期:2014-02-12)(本文编辑:陈丹云)

作者:闵静

舒适护理中手术室护理论文 篇3:

舒适护理在手术室全程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

【摘 要】 目的 探究舒适护理在手术室护理过程中的应用价值与效果评价。方法 选取2010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300例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室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予手术室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究舒适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手术过程中的生命体征变化及术中配合程度。结果 两组患者焦虑程度、主动配合、基本配合、勉强配合、术中呼吸、心率、收缩压、舒张压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舒适护理在手术室护理过程中能有效降低患者对手术的焦虑,同时能促进患者对手术的配合,是一种有效的护理模式。

【关键词】 舒适护理 手术室 应用

行外科手术治疗的患者,通常在术前会出现明显的生理、心理功能紊乱,患者对手术及麻醉具有一定的恐惧感,而产生的不良情绪会干扰手术的治疗及麻醉的顺利实施,对病情的转归也有一定的影响[1]。舒适护理是一种人性化的护理模式,整个护理过程中旨在让患者达到心理、生理、社会上的最佳状态,同时降低患者对手术的恐惧、焦虑感。随着近年来护理模式的不断转变,“以人为本”的手术模式逐渐运用到手术室护理过程中,我院对150例外科手术患者进行了舒适护理,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将结果整理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300例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室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150例。对照组男81例,女69例;年龄23~72岁,平均年龄(48.5±6.7)岁;其中普外科手术患者63例,骨科手术患者52例,妇科手术患者21例,心胸外科手术患者14例。观察组男79例,女71例;年龄22~75岁,平均年龄(48.7±6.5)岁;其中普外科手术患者60例,骨科手术患者54例,妇科手术患者23例,心胸外科手术患者13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手术类型比较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护理方式

对照组患者给予手术室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舒适护理,具体操作如下。

1.2.1 术前护理

①护理人员于手术前1d到病房对患者进行术前的介绍,同时熟悉患者的病史,对手术是否有要求等;②简单的为患者介绍手术的过程及其安全性,告知患者麻醉的方式及术中的体位,帮助患者减轻紧张、焦虑的心情;③与患者沟通的过程中,尽量解答患者的疑问,消除患者的疑虑,让其以最好的状态接受手术;④要求患者家属积极帮助患者配合治疗,发挥家庭支持作用,让患者体会到归属感[2],利于患者疾病的治愈。

1.2.2 术中护理

①患者进入手术室前,应先调整好手术室的温度及湿度,待患者消毒铺单时,将适宜温度上调3℃左右,同时注意局部保暖;②患者进入手术室后,护理人员应该以亲切的态度与患者问好,并迅速轻柔地将患者抬上手术床,过床时需要一名手术医师对患者的患肢进行固定,防止出现碰撞造成患者的疼痛;③对患者进行术前准备时,动作尽量轻柔,中途可与患者进行交流,缓解其紧张、焦虑的心理,降低患者的不安感[2];④手术过程中,密切监测患者的各项生理指标,若患者出现不适,即刻询问并给予解决,必要时为患者进行肢体按摩或是更换患者的体位,防止因手术时间多长引起的局部麻木不适感;⑤部分高龄患者由于反应不够灵敏且听觉、视觉不佳,进入手术室后可能进入睡眠状态,护理人员应防止患者出现坠床现象,对极度恐慌的患者,护理人员要温柔的与其交谈,获得患者的信任,引导患者诉说有何不适或要求。

1.2.3 术后护理

手术结束后为患者擦拭干净皮肤上的血迹,替患者穿好衣裤,注意保暖。由四名医务人员将患者抬至平车上,切勿动作粗鲁,防止患者出现疼痛或不适。同时保持输液管的畅通,将导尿管固定好,以免出现滑脱,此时可亲切告知患者,手术圆满结束。术后应根据患者的恢复情况,鼓励其早日活动,并告知患者术后的某些禁忌症,。嘱咐患者家属如何使用镇痛泵,术后时刻对患者进行访视,如有不适,立刻通知主治医师。

1.3 观察指标

采用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于术前一天对患者的心理状况进行评定,评分越高,说明患者焦虑程度越明显[3];根据患者在手术室中对医务人员操作的配合程度进行评定,其中包括主动配合、基本配合及勉强配合;手术室护士分别在术前、术中、术后对患者的呼吸、心率及血压进行记录。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的收集与处理均由我院数据处理中心专门人员进行,保证数据真实性与科学性。初步数据录入EXCEL(2003版)进行逻辑校对与分析,得出清洁数据采用四方表格法进行统计学分析,分析结果以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3 结论

随着医学模式转变和护理学科的发展,要求护理人员在护理实践中,始终体现人文关怀理念,对临床中的突发情况采取针对性改进措施,而传统手术室内护士只是机械地配合完成手术,造成病人血压升高、焦虑、恐惧、心率加快等症状。作为实行人性化护理的主体,其观念决定了护理的成效及质量[4]。因此要确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掌握法学、伦理学、美学、心理学等相关知识,善于倾听患者的心理,为实施人性化护理打好基础。

舒适护理是一种“以人为本”的整体护理过程,是一种具有整體性、有效性、创造性及个性化的护理模式[5]。舒适护理的目的是要降低患者对手术的不良情绪,并让患者在生理、心理、社会上获得最佳状态。舒适护理在全程护理与整体化护理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相比基础护理更注重患者的舒适感与满意度。在整个护理工作中,护理服务的质量不仅与患者的治疗效果相关,同时也与医患关系的维持、医院的名誉及发展等密切相关。在护理学科中提出的“三H”概念[6],即Home、Hospital、Hotel均表现出了患者对护理工作舒适性及温馨性的呼吁。

本次研究中采用了舒适护理模式对外科手术患者进行护理,结果发现相比常规护理,患者手术前焦虑、紧张的心理状态明显得到改善,HAMA评分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手术全程中,观察组患者的配合程度相比对照组患者更良好,利于医务人员手术操作的顺利进行;通过手术过程中的舒适护理,发现患者的呼吸频率、心率及血压明显平稳。提示舒适护理在手术室护理过程中能有效降低患者对手术的焦虑,同时能促进患者对手术的配合,是一种有效的护理模式。

参考文献

[1]洪小美,陈丽锋.舒适护理在手术室工作中应用的效果观察[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3):19-20.

[2]王海艳,王玲,郭礼清等.舒适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临床应用价值[J].现代预防医学,2012,39(2):512-513.

[3]王凤珠.舒适护理在手术室整体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22):30-31.

[4]刘锐,石秀杰,宋艳等.舒适护理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应用效果观察[J].护士进修杂志 ,2013,(21):2000-2001.

[5]王延峰.舒适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应用的临床分析[J].实用预防医学,2011,18(7):1369-1370.

[6]李韡.舒适护理对手术室患者心理状态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J].西部中医药,2014,(3):128-129,130.

作者:周雪珍

上一篇:医院创优工作计划下一篇:供销社党委学习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