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传奇故事

2022-09-2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千古传奇故事

名人与酒的千古传奇故事

中国酒文化源远流长,自从酒浆诞生的时日起,酒中传奇故事便相伴而来了。仪狄酿酒于树洞以及杜康的“以秫制酒”之说,都笼罩了一层神秘色泽。后世酒徒无暇叩问其真伪,只管在美酒中飘飘然去当神仙就是了。也许正是这种百无禁忌的逍遥,与文学这个自由落体有相通之处,使酒本能地与文学发生了关系,因而留下了多少与酒相依的神话故事。

普读晋时张华所著的《博物志》,(古代话本《搜神记》也将其纳入其内),有这样一则令人过目难忘的传奇故事:

古代有个名叫狄希的酿酒人,他酿造出来一种“千日醉”的好酒。一日,一位与其相识名为刘玄石的酒客,慕其佳酿而来饮酒。狄希对玄石说:“酒还没有酿好,饮后怕有不利。”但玄石自封为酒中之圣,对此不以为然;之所以如此,他还没有遇到过能让他酒醉之酿,因而强买此酒定要饮之。狄希只给他倒上了一杯酒,同时警示他说:“只此一杯,可睡千日。你如喜欢它,可以醒后再来。”玄石饮后认为狄希话中有诈,便不快而别。一路上他只是脚下有些踉跄,待回到家中便醉死于地。家中不知其故,便将其哭而葬之。3年后,狄希算计了一下,玄石已然到了再来饮酒之期,怎不见其踪影,便去石家问之。家人回答他说,玄石已故世3年了,早已葬于坟墓之中。狄希大惊,告之此为酒醉之故,并非真正死亡,急令家人掘坟开棺。玄石张目开口,高声喊道:快哉,醉我者美酒矣!掘墓的人皆大笑之,但在笑声中纷纷地———原来是棺中迸发出来的酒气,将众人全部醉倒———他们没有醉倒3年,3个月后才又苏醒过来。记得,笔者读完此篇酒文后,曾忍俊不住并在酒桌上将其当笑话,在友人间广为传播。虽然谁都知道这是虚构出来的酒事神话,但无不为其作者的想象力之丰腴及其艺术夸张之“酷”,而叹为观止。

魏晋时的“竹林七贤”常在竹林中畅饮。其中的酒老大当属醉仙刘伶(字伯伦),有关他的酒事传奇最多。昔读《古今辞典》一书,上面有一篇《刘伶明誓》的酒事故事,至今记忆如初。文中是如此描绘刘伶恋酒的:别人口渴时要水喝,这位酒魔总是以酒解其口舌之焦。有一次,他口干舌燥时向妻子讨酒喝,其妻一怒之下,不仅将其酒坛中之酒完全倒掉,并摔碎其酒坛。妻子劝告他说,醉饮对他身体不利。刘伶佯装戒酒状曰:“备酒对鬼神明誓,才能断酒矣!”妻将酒肉备齐,刘伶下跪明誓曰:“天生刘伶,以酒得名;一饮一斗,五斗又醒;妇人之言,决不可听。”于是又在欢饮中痴醉。自古文人雅士,虽都与酒亲密无间,但刘伶在竹林七贤中,是留下酒话最多的一个。在窦革所著的《酒谱》中,刘伶还有另一画面,同样令人捧腹开怀。文中写道:有一次他乘鹿车出游,除携带他的酒壶之外,还让人荷器(估计为铁锹铁镐之类的挖坑及堆土用具)随于身侧。陪同者不解其意,刘伶告之曰:“死便埋我。”笔者认为,这些都属于他的杯中传奇一类。根据刘伶贪杯而出现的文艺戏曲,笔者亦有所见,值得一提的是“俚曲”中的《醉仙刘伶》:说杜康在河南洛阳开了一个酒店,刘伶闻香而至。杜康唱道:“杜康正在门前站/从南来了个贪酒仙。”刘伶唱道:“刘伶开言问兄长/管我饮醉多少钱。”杜康唱答:“要你纹银十两整/不醉三年不要钱。”结果,刘伶饮酒三碗,便醉倒了三年。当然,熟识酒史的方家一看,便知这是“关公战秦琼”的人物错位之作,将周时造酒的杜康与晋时的刘伶编织在一起,是驴唇与马嘴的缝合之物。但它说明了杯中传奇,“戏说”般地走上了民间的文艺舞台。这些传奇,虽然都够上进入东方“天方夜谭”的份了,但后世与酒结缘的来者,并不过多考虑其可信性———因为中国古代文人墨客,雅士名流,与酒结仇的少到阿拉伯数字中的0;刘伶的恋酒之憨痴之态,不是也挺符合其天马行空、百无禁忌性格特征的吗!

因而笔者认为,酒是有情物。笔者虽不敢大言,酒就是才情的同义语,但是笔者可以说,酒是艺术灵感萌发的助燃剂。李白斗酒诗百篇,我们可以将其视为一个传说故事,可是那武夫出身的汉高祖刘邦,何以会在还乡后与乡间父老子弟一百二十人饮酒作歌,酒酣之际,刘邦以手击筑,竟独自高唱起来:“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刘邦何以在此时忘我而歌?并吟唱出文学韵味非常浓烈的《大风歌》?只有乡情没有酒兴,怕是无以成其方圆。历史上记载他,年轻时就是一个喜酒人,年幼时常常找一个名叫王媪的老妇索酒,到了“斩蛇起义”时,他已然是个善饮的大酒家了。但其文韵并不随其霸业成功而骤然陡升,怕是美酒这个助燃剂,让他能在此欢快的瞬间,突然燃点起灵感之火,才有了《大风歌》的孕生吧?

据古文《摭言》记载:元相公在浙东宾府饮酒。府上有个名叫薛书的慕僚,因酒令之争(古人喝酒常常伴有酒令唱合,笔者后文将会提及),他以酒器掷伤其府公犹子,遂被驱逐出府。此公出府后,借酒劲未消写了《十离歌》,呈献其主人。其歌曰:犬离主/笔离手/马离厩/鹦离笼/燕离巢/珠离掌/鱼离池/鹰离架/竹离亭。之后复作犬诗曰:

驯扰朱门四五年

毛香足净主人怜(自比家狗)

无端咬伤亲情客

不得红丝毯上眠

对比汉高祖的充满阳刚气势《大风歌》而言,这首家奴的自喻诗,无论从艺术和文字功力上,都是不能放在同一个秤盘里秤其分量的;但是此慕僚的一身奴相,在热酒烧膛之后,却可让读者在其自画像中,一览无遗了。这都是杯中之酒牵扯出来的奇闻———酒既有助于英雄亮相,也有助于奴才在酒后显形。然否?

自从炎黄大地诞生了酒,杯中传奇像是酒的影子,成为中华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荒诞离奇者有之,平头正脸者也有之。但是不管其表现形式如何,酒催发了人类丰富的想象力,进而进入中国文化中的戏剧、戏曲、小说、评书。试想,曹孟德在“青梅煮酒论英雄”中,如果没有了酒,《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就是有天大的才能,怕是找不出任何一种道具,能代取代酒的豪情,酒的气势„„能不能这么说,没有天地万物中的酒,中国文化将是一轮缺圆之月。

因而笔者认为,酒在人类文化生活中,扮演着《红娘》的角色。只不过西方人喜喝红酒,而东方的中国人爱喝白酒。差别仅此而已,时至21世纪的今天,酒成为地球的朋友,有朝一日人类登上月球时,酒娘一定会跟随人类的踪迹飞上月球,———这不是传奇,而是明天的事实!

01_天子呼来不上船

酒是双刃剑,关键在如何把控。好的来说,酒的刺激麻醉让人与人关系融洽坦诚,促进沟通,密切感情。酒还可以营造诗情画意的家庭氛围,家庭成员间会更息息相关。酒也是药材,有许多作用。科学合理饮用可以收获健康。但是,一定要用科学方法饮酒,才能收到好效果。如果过量,所有好作用就荡然无存,给我们全是坏作用了。怎么喝才能只有好作用呢?

在这个平台上,我用历史上的真人真事为载体,以酒对人的影响而产生的精彩故事为中心,以医生的视角来剖析。我想把历史人物历史故事与医药卫生知识揉起来讲,希望大家了解相应的医药卫生知识与养生保健的方法。先来讲第一个病,是最常见的病。醉。在医学上是一种病,叫急性酒精中毒。一个历史人物是桀骜不驯的李白。

想到李白容易想到天子呼来不上船。他的所作所为千百年来当作性格中的金字招牌。像他一样桀骜不驯的只他一个,被广为传颂。后世许多小说戏剧等都对这些进行精彩的记载和描述。民间流传的情节差别大。有这样说有那样说。再看史书,记载怎么样呢?《新唐书》中记太白醉酒,“召见金銮殿,论当世事,奏颂一篇,帝赐食,亲为调羹,有诏供奉翰林。侍帝,醉,使高力士脱靴,力士素贵,耻之。”这一段记载可靠的就是这个。“天子呼来不上船”是通过杜甫的诗来表达的。“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这两事件中,李白有哪些具体事彰显了他的性格呢?一是让高力士脱靴,一是拒绝玄宗的召见。高力士是宦官,伺候玄宗的人,决定了他围着玄宗的特点,决定了他政治优势是别人不具备的。他对玄宗的思想掌握得清楚。正因此,满朝都对他客气,多敬重他。他自我感觉一定也十分好。李白大醉后,却让他脱靴,高力士得跪下,肯定心里不舒服。至于拒绝玄宗的召见,更是不得了。这是抗旨不遵。李白正是靠着这种高大全的形象铭在我们心中。

后来仔细想想,这事理解不了。这与他的个性聪明劲不合套,他从小就想当政治家。远大志向,要想实行,没皇帝的肯定不行。我想他对此清楚,但是为什么大醉后却什么也不在乎呢?这种恶果厉害,想实现抱负开开玩笑呢。从医生角度来看,结果是李白这几件事不是发自内心,更不是为彰显傲骨来的。李白聪明不会干这种傻事,但是从大脑完全失控下得病的症状。这是病的必然表现,不受主观控制。像羊角风,平时跟好人一样,但是犯病,就可怕了。医学上四期,有典型的姿势。这个装不了。瞳孔最不能装。这种症状不受大脑控制的。李白在两件事件中表现的正像这个。

李白到底得的是什么病呢?正是今天讲的急性酒精中毒。从医学上讲,一个人短时间摄入大量酒精,引起大脑功能紊乱。像三两酒量喝到了六两上。这时,为什么酒精只损伤大脑,不损伤别的脏器?这与酒精特性有关。酒精对大脑对肝脏亲和力强。破坏力特别强。可是,为什么此时,只出现大脑的症状?而与肝无关呢?道理在大脑与肝脏对酒精反应程度不一。大脑管所有的器官,潜意识里规范着每个人该做什么,这是人正常生存的基础。急性酒精中毒时,最主要表现在大脑。肝脏就不像大脑。先观察一下为什么刺激我。肝脏受刺激时,不表现出来,但是对肝脏来说,后发制人,如果急了,就出现要命的病,像酒精肝,肝癌,都是致命的。大脑不一样,是人的司令部。在人身上表现是一会儿兴奋一会儿抑郁。正常情况下的法律法规,不顾了。正常情况下受束缚的都没有了,放开了,结果是胡来了。这些症状他自己不知道。事后才会明白。变成了下意识行为了。

这些症状是一点一滴地出来的。医学上根据这些程序轻重及阶段性特点来分三个阶段:一是兴奋期,二是麻痹期,三是睡眠期。每个时期有不同特点,兴奋期时不会出大格。放肆了,可是进入麻痹期内心的束缚感就完全放开了。变成了天老二了,不服任何人了。表现出来的东西从医学上根本不听调控了。说话都乱了套,不受大脑调控。李白让高力士脱靴就正是进入了麻痹期了。像酒后驾车,进入麻痹期了,大脑完全不受控制了。醒酒后才知道后悔。李白在这两个事件中放肆,连皇帝都不买账,发病原理也一样处于麻痹期。兴奋过了,累了,就进了睡眠期,自我调整了,睡眠与正常睡眠也不一样。急性酒精中毒不分场合不分地点倒头就睡。像李白在金銮殿上就睡了。实际上他自己不知道。这个睡眠期掌握不好就出问题。像有些人躺到马路上就睡了。看似不大的病,实际很大,危险性也是极可怕的。另外,李白的这种表现,是歪打正着。有故事说河中鳄鱼饿了,几个小伙子正看对岸槐树上挂着的红荷包,一财主发布消息,敢于跳进河里游到对岸摘下就嫁女儿给他。这些人一个个准备跳,看到鳄鱼都不敢了。却有一人跳了,拼命游,鳄鱼高兴了。他奋力游了过去。怒吼谁踢我的?这与李白故事有异曲同工之妙。

02_会须一饮三百杯

李白以豪饮著称于世,饮酒成了他重要生命内容之一。后人认为这是促成他诗歌成就的因素之一。

李白喝酒上,到底有哪些特点呢?归纳一下,我查了许多资料。分析一下,有如下几特点:一是酒量大。平常生活中人们喝上半斤八两都很大了。李白一次喝多少呢?“会须一饮三百杯”,好像胡说,可能吗?但是静下来看,这数字不会太不靠谱。他常与朋友一起喝,没人更正,所以基本属实,当时我不相信,我为此考证一下,酒具大小。但结果证明当时酒具都大,那时,酒精浓度低。米酒黄酒,像今天的啤酒。就可以理解了。三百杯,大约六千毫升,去掉夸张,还得五千毫升左右。就是水也够呛。李白酒量大,不值得怀疑。二是酒瘾大。与酒量不一样。李白酒瘾更大。百年三万六千日,一日须倾三百杯。酒瘾一上来,对他的影响破坏力就可想而知。李白英俊,风流倜傥,但是酒瘾上来了,整个变态了。损伤大。第三个是逢饮必醉。看见酒就一杯复一杯,不醉不罢休。三百六十日,日日醉如泥。给老婆写信时说的。四是酒龄长。有诗:756年写的“青莲居士谪仙人,酒肆藏名三十春。湖州司马何须问,今粟如来是后身。”762年死的,从诗中可以推算出来,六十二年寿命中至少喝过三十五六年。医学上来说,这是酒精依赖症。酒成了他的生命中心。

酒精依赖症是他的第二个病。也是长期喝酒的人容易发生的病。酒精依赖症,人对酒精产生了依赖。难割舍了。李白一天不喝不行。主要表现是两点:一是心理依赖,二是躯体依赖。心理依赖是内心仿佛出现幽灵,不断地向喝酒人发出指令,让他喝酒。有人有毅力,不喝,其实难。得治疗,多方配合才能拉回来,不是想的简单。这种冲动这种发自内心的饮酒冲动让你拒绝不了。所以靠毅力修养解决不了。人的大脑出现了实质性损伤。像肝脏肾脏心脏病都会出现实质性损伤,靠毅力心态解决不了。要系统地治疗。不是病人自己能解决的。躯体依赖呢?身体也出现许多症状,像脾气。像手脚振颤。

人体有正常生理现象。大家每天都在喝酒,三十毫升左右。这是生理现象,一个人天天喝酒,因为人体有一个酒精加工厂。先天来的,功能专业,不谈。这是高质量的。不要投资。人体包括大脑脏腑,对酒精并不反感,但是不能超量。不能超过人体的分解代谢能力。得想办法降下来。在这范围内相安无事。你大脑,分析到人体内的情况,上策从根上解决,命令嘴上不再摄入。这在长期饮酒中嘴不听你的使唤了。中策来了,三十六计走为上计,躲得起,大脑走了,也用不了。因为大脑现在和五脏六腑四肢形成统一的整体。下策是和平共处吧,化敌为友,和平共处,建立在失败者的基础上,大脑以损伤利益为代价换来与酒的和平共处,这就是酒精依赖症。大脑也因此损伤了。大脑时间一长与酒精也变成了哥们,适应了它的危害。把不常态变成了常态。本不希望有酒精,长时间就变成依赖了。

曾有一个音乐家作曲家,他看别的病,生活上一个习惯,一般人睡觉越静越好,他却不行,没噪音不行。晚上得听着音乐睡。一关音乐就醒。这属于与酒精依赖症一样的反常态了。一个道理。酒精依赖症病人怎么解决呢?喝下去半斤,不舒服马上消失了。喝酒就能及时解决酒精依赖症。这个办法是治的办法吗?这是饮鸩止渴,以生命为代价的。医院当然不能用这个办法。医院得用科学规范的办法来治根。把人从酒的阴影中拉回来。脑的损伤越来越大呀。

关于这个病的指导思想,酒精依赖症的治疗原则是,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强调预防,否则治疗为空。这在全过程中,具体环节上内容不一样。但是指导思想是一致的,在《黄帝内经》上就有科学的描述。这是两千年前就有的,今天仍有现实意义的。“上工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而治未乱,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辟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这里谈的是预防。好大夫就是上工,不是治疗手段多,而是有一套方法让人不得病。再好的药不如不生病。这是中医的指导思想。从这个角度看,我们自豪,这是宝贵的遗产。

作为急性酒精中毒与酒精依赖症从发病原因上有什么共性的东西?这两个病从轻重上有什么差异?这两个病从病理发展环节上有什么相互联系?共性都是脑袋出事了。程度上,有质的差异,前者是大脑紊乱,后者是大脑的实质损伤。一个是量变,一个是质变。内部发展变化上,酒精依赖应该是多次急性酒精中毒的基础上。从医学角度来讲,酒龄五年以上,超过九两的百分百出现慢性酒精中毒。即使没醉,突然出现不喝有点难受,这就是出瘾了。这是酒精依赖症的先兆了。血液里的酒精超标了,得清理了。再不清理会出事了。

酒精浓度超过正常指标,对身体对大脑对肝脏的危害比血糖血脂高更大。另一个人与李白同时期,长处是书法。这是谁呢?

03_张旭三杯草圣传

上次讲到了与李白同时的旷世奇才,张旭书法开启了书法史上的先河,当时唐文宗封为三绝之一。当时冠以狂草大师的美誉。张旭狂草在那个时代受欢迎到一字难求的地步。同时代的人要想得到了个完整的书法作品难。有人为得到书法想尽了办法,史载,他刚刚做常熟的县令,没几天,对环境不熟,一个老人来访,打官司,张旭看完后乐了,发现这个老人打官司的理由小,张旭看完后,说,值得吗?老人表态,同意,不过有请求,你能不能把想法与观点写下来。张旭就写了,把这个交给了老人,老人笑着走了。张旭也爽了。不几天又来告了。看完诉状,张旭急了,不舒服了。与前一张一样,还是小事,张旭说了,这样的小事再三找我,不是客观上影响了工作吗?老人听他急了,说了,想得到墨宝,没想到你急了。可以想到,为得到书法,什么点子都想得到。据说真迹在当时就马上可以变现。史载,有邻居,家道中落了,穷得吃不上饭。想到张旭,希望他资助自己。没几天回信了,写两层内容,一是同情,二是告诉他拿这封信卖,给了指导价,不要低于一百金。邻居觉得是忽悠他。说明在当时是大钱,但他老婆不急,拿着去卖试试,集市上去,出乎意料的是很快被人买走了,高价买走了。邻居一听,了不得。信如此值钱,要是完整书法作品呢。可见当时受欢迎的程度与价值。

绝在哪儿呢?一是作品绝,二是作品的表现手段更绝。作品本身创造了一种新的字形,叫狂草。这种狂草外观形态潇洒,特有的神韵对人视觉冲击力极大。这是一次文字改革,还能过本人的功底把创立的狂草神韵充分地表现出来了。真迹不多,但从这些可以看出确实棒。表面随意,但是内行眼里每笔划都有出处,有传承。像古书评价为,百出而求其源流无一点画不该规矩者。这个创新在继承基础上的创新。集百家之长,推陈出新的结果。正因此,一问世,好评如潮。像颜真卿两次辞官,去跟张旭一点点学起。如云烟,这是杜甫的评价。书法之绝,可以充分看得出来。表现手法更是,书法形式用头发写,以发代书。这难。他却成功了。写出来的东西如龙似凤,如行云流水。这种绝到了领军的地位。

张旭与酒有什么联系呢?没酒就没有这种狂草。就引不出这种病。以发代书前提必须喝酒。酒是重要前提。史书有记载,《国事补》中说,“饮酒辄草书”,总用头发来写。李白喝三百杯,才出现冲动。张旭呢?恰恰相反,只要极少量的酒就会发病,三杯。有史载,“张旭三杯草圣传,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杜甫)张旭以发代书有特点:无先兆性;突然性;强烈性;短时性;酣睡性;失忆性。没有先兆,不会提前告示。什么时候出现自己都不知道。喝酒是前提,不是每次都准出现。来无影。出现就突然了。用手写写一冲动,放下笔就以发代书,表演了。过程显得兴奋。体现强烈性。因而也就短时,几分钟十几分钟就结束,一睡就结束了。结束后就忘了。最多也只能记得一点点。这就是这种病的特点。从医学角度分析这种过程实际是病的发作。这种病叫病理性醉酒。

什么叫病理性醉酒呢?叫突然短时间少量饮酒引发的急性精神症状。一是得先喝酒,二是得有精神症状。酒量要少,精神症状分三类,可以兴奋可以抑制可以失调,精神运动性兴奋的症状,表现为暴力,有攻击性,体现在客观的主观两方面。客观上会毁物伤人,主观会自伤自残。他这属于自残。

为什么这病在犯病时会有暴力倾向呢?这一瞬间,病人脑里出现离奇的幻觉与片断妄想。出现恐怖的画面。用这样的相象来指导自己的实际行动。有时这种病人文质彬彬的,一犯病就不是他了。恶果厉害,为什么呢?不要认为醉酒没什么,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没什么,但是赶上这个,麻烦了。恶果不可想象。有个印象,得赶紧送医院,留在家里或许是个祸害。怎么诊断?得抓这几个;一是得喝酒,喝得少是第二个特点。这个量因人而异,前提是酒量对大多数人来说是不构成酒精中毒的后果。第三个是没先兆突然等。发病时间来说是短时性,不能长时间犯病。顶多一小时过去了。张旭符合这个特点。再一个是失忆性。杀完人,抓他他都不知道。这不是装,他记不住了。张旭也是这样,一醒完全记不住。

这种急性病理性醉酒与李白的不同,李白是急性酒精中毒的单纯性醉酒,而张旭算病理性的醉酒。

另一个也是如此,表现为脱衣秀。一犯病就脱得一丝不挂。朋友无意看到这样,就劝他,他就说,你懂什么,天地是我的房,我小屋是衣服,我在屋里不要穿,你怎么钻到我裤子里来了?这是症状。这病与张旭的病是一样吗?不一样。同是精神病,但是来自不同病因。刘伶,与其他人有一技之长不同,他找不到突出的专业。他出名就靠喝酒。这本是边缘化的,可是他却出名了,只能从喝酒来看了。酒量大到一次能喝四十斤酒的地步,关键还不醉。他遗憾的是一生没有真正醉过。老婆一听急了。酒花了多少钱,还冤,让两个扔进酒缸里了,第二天一看,被他喝光了。还不醉。这种表现是慢性酒精中毒性精神症状。病理性醉酒一定得少,而这个一定是多,不具备攻击性。

04_但恨饮酒不得足

陶渊明五个儿子都是先天痴呆都与饮酒有关吗?

陶渊明作为文学大家,出生于没落的仕宦家庭。从小就赞赏积极入世的儒家精神,也欣赏外祖父的道家思想。一生,41岁为界,之前是儒家精神为主,为实现自己的抱负进取努力,曾做过江州祭酒参军与县令等小官,官不大,但也尽量为百姓办事。他骨子里是地道的文人墨客,看问题的角度是书呆子,与当时官场规则格格不入。好心总办坏事。把顶头上司都得罪了。他们就整陶渊明。甚至想把人置于死地。他也意识到自己不是当官的料,他决定辞官。决裂官场,回乡当农民。他一生有两个嗜好,一是以诗咏志一是喝酒。前者是他喜欢把所见所闻所感用诗记下来。一生写了许多诗,留下许多精神财富。喝酒不是我们一般意义上的喝酒。他是酗酒,不分场合不分地点,有条件就喝。诗词中对这个特点描述平淡。不像李白。陶渊明却不在诗中描述这些。典型的只有四句,“平生不止酒,止酒情无喜,暮止不安寝,晨止不能起。”史料上,记载过一些经历,能看出他与酒的特殊感情。一是,他刚刚做彭泽令时,发生一事,体现酒的位置。当时政府对县令俸禄,分两部分,一是钱,一是土地允许耕种。当时亩产低,天天能吃饱都不容易。当时政府让县令无偿提供一部分土地来解决吃喝。有三百多亩良田,这了不得了。全家没后顾之忧。这是公田,只有使用权,陶渊明没见过,高兴,第一念头是解决了喝酒问题。想把它种粳,作为酒加工厂。太太急了。

但恨饮酒不得足,是他真实的心理写照。这种对酒的感情给他带来了恶果。甚至因此辞职,一次与幕僚研究工作,他穿着便服,很随便,一边还喝着酒。这在今天正常,可是这时来了一个人,看到后,指着陶渊明斥责,成何体统?这人是刘云,是寻阳的督邮,是上级单位的。这个官不是大,但是权力大,职责是考察县令政绩,巡视并上报有关单位。县太爷都怕的人。这次来没有通知,袭击说明有矛盾。这人与陶渊明没矛盾,只是受人之托来找茬的。是郡丞,对陶渊明不满。何隆直接跟陶渊明也没矛盾,是他哥哥的问题,彭泽的首户何泰常少交税,以往县令不太管,而陶渊明就从他开刀。陶渊明意识到了严重,就辞职回家。官场的躲了,但是经济上的问题来了。生活问题来了。这时,有朋友颜延之当了太守了,路过时,拜访陶渊明,给了两万钱。陶渊明却拿去喝酒了。对这事,我个人觉得很不舒服,责任心没有。

这种喝酒肯定损伤身体。主要体现在生殖上。导致精子的生成,导致五个儿子先天性痴呆。这种情况从神经科来说一是先天性脑积水,一是先天性颅裂,等情况。脑积水最常见,多到挤扁了脑组织。头大,但不正常。也有小头症,脑袋小,骨缝过早骨化。定型,脑壳定型脑组织就不定型,脑压高,不聪明了。有骨缝裂开了。脑都不灵了。也有脑细胞出现退化性改变。照样不灵光。陶渊明的五个儿子到底是不是这些中的哪一种呢?根据症状描述,“虽有五男儿,总不好纸笔,阿舒已二八,懒惰故无匹,阿宣行志学,而不爱文艺。雍端年十三,不识六与七,通子垂九龄,但觅梨与栗。天运苟如此,且进杯中物。”对症状描述准确。像写出了病历一样。都好玩,舒生活不能自理。一个比一个傻。这么聪明的陶渊明生了五个傻儿子!没有形态学描述,说明没这种情况,这样分析这五个属于第五种情况,脑实质出现痴呆症。陶渊明并不知道这种惨与他有关。他还在怪儿子。老了他才悟出来了。很后悔。

我想起一个歇后语,脑袋进水了。实际正相反,脑袋工作要大量的水,没水干不了活。含水到百分之七八十。小孩更多。为什么呢?所有功能离不开水。思维意识情感智慧都归大脑。所有功能的协调与它也有关。这种信息活动复杂。复杂到现实社会任何一台高档的计算机功能都望尘莫及。生物物理学上,都是大脑细胞的生物电的活动,要重要的介质就是水。没水就没生物电活动。人脑永远不可能过度。越用越灵光,不可能过度。但是头昏为什么呢?缺氧是原因,最根本的是缺水。所以,年轻人要多喝水。我建议大家养脑要多喝水。定时喝水。建议喝六次,早晨起来就喝,二是一上班打开电脑喝,三是上午下班,四是下午上班,五是下午下班,六是睡觉前。再就是闭目养神,切断眼睛传递来的信息。一次闭十五分钟,一天闭三次。肯定养好了脑。养生主要讲的是养脑。

05_酒池肉林亡国恨

商是奴隶制王朝,历时六百年。末代君主商纣王是残暴君主,嗜酒如命。酒池肉林。

商纣王在古代帝王中是名气大的人物。几乎家喻户晓。靠的是残暴。最昏庸的形象定格在我们的脑海中。酒精中毒性脑病,是慢性酒精中毒中最严重的一种。大脑出现明显的器质性病变。人的思维意识心态情感心理活动甚至性格都与大脑有关。如果大脑病变人的性格就会扭曲变态。人就容易产生暴虐的心理与做法。从这个角度来看看商纣王的酗酒与亡国间的关系。

商六百年历史中,一共出现十七帝三十一王。从开国的成汤到中兴的盘庚,把商搞得有声有色,疆域达到了北到内蒙西到青海湖南到长江一大片肥沃的土地。伟到帝辛时,更上一层楼。应该再传几代不成问题。可是周武王一次袭击,就灭了商。商一战而亡。纣王也落得自焚的下场。表面上看,这个结果是偶然的,可是从政治经济军事上来分析,这是必然的。决定政权的兴亡是民心。失民心者失天下。这时商纣王民心完全丧失之时。商百姓从内心巴不得他死去的时候。武王看到了这个时机。实质做的是顺民心的事。胜利就是必然的事。前1046年那场战役,在牧野战争,双方具体部署,周武王只有五万,商有十万。这十万是临时的,正规部队在南方平叛。武王准备了多年才有五万,而这临时就凑合了十万人。如果这十万人能同心同德,牧野战鹿死谁手就难说了。输在民心上。纣王有哪些举动导致商的民心尽失呢?残暴。残暴到什么程度呢?有许多酷刑。嗜杀成性,令人发指。当时商百姓时时刻刻都活在昏天黑地中。

继承王位前,他并没有这种嗜杀成性的表现。刚当皇帝时也奋力拼搏。扩大疆域。把中原文化传到南方。出现暴虐心态是后来的事,他在位三十年。后来逐渐出现的。为什么出现这种心态呢?从医生角度来说酗酒过度是其中重要的因素。酗酒过度使大脑出现器质性病变。如果在平民身上,作用不大。但是出现在帝王身上不受管制,地位导致了他的恶性心态无限膨胀。酗酒是产生暴虐的心理基础了。查了许多资料,他喝酒的具体描述不明确。只能从理论上推测。那时,国家造酒很发达了。史载,贵族把酒量多少作为身份的象征。纣王更是如此了。武王伐纣打到牧野时,纣王和大臣们喝了七天七夜了。这可以看出他的酒量。此外还有酒池肉林,把人工湖装上酒,反映出他对酒的感情。这时加温后才喝酒。商酒具有大量铅,容易中毒。铅中毒就能使大脑中毒。

科学饮酒包括哪些内容呢?让酒对个人家庭社会只起好作用的饮酒方法。有八要素构成:优秀的品质;适宜的酒量;适宜的速度;适宜的温度;适宜的时间;适宜的心态;适宜的酒前酒后;适宜的佐菜。白酒好坏,三个标准,一是低度,四十度以下。二是杂质少。三是口味纯正。主动喝酒与被动喝酒都一定要度数低。杂质少,甲醇要低。这也与价位无关。口味纯正。

适宜的酒量,指不会构成任何伤害的酒量。指多少呢?我们国家05年规定的是男人不要超过30克。07年调整到25克。这依据的是人体对酒精的排解能力。喝酒取决于人体分解酒的能力。这种能力靠什么呢?取决于酶。酶也不一样,有人多有人少。这不是练出来的。基本定型的。

适宜的速度,反对感情深一口闷。不能一下子喝许多酒,肯定有伤害。量要少,速度要慢。小酌慢饮。酶一天工作情况也不一样。晚上五点半到七点半最足,喝酒效果好些。早晨就差些。适宜时间重要。

适宜的温度,有些酒得温,白酒在25到45度间喝。一是可以把香气放出来,二是降低杂质。温酒时,要先温到65度上,再降到喜欢的温度。甲醇这时大量挥发了。

不同的情绪变化也影响酒精分解酶的作用。愁时,不好好干了,容易醉了。

酒前酒后也要注意。不要空腹喝酒,最好是酸奶。减少了对胃壁的刺激。还有芦荟汁。

第2篇:秦始皇千古一帝的历史故事

在中华大地这个历史舞台上,上下五千年中来去匆匆走过了许多位风云人物。秦始皇就是在这个历史舞台上留下了重重的脚印的一位。他从父亲秦庄襄王手中接过了秦国先公先王传下来的统一六国事业的接力棒,奋力拚搏,终于跑到了终点,建立了一个空前统一的秦帝国。秦始皇在中国建立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在我国历史发展长河中,树立起一块新的里程碑,其功绩是伟大的。但是,秦始皇横征暴敛,农民被迫把收获物的三分之二上交赋税,还要负担沉重的遥役,被征去修阿房宫、陵墓、筑长城达200多万人。秦始皇的暴政,给自己种下覆灭的恶果。

离奇身世

战国末期,各国之间的争斗异常激烈。秦是当时的七雄之一,秦始皇的曾祖父秦昭王听取了范雎“远交近攻”的战略,把进攻的矛头先对准了邻国韩国和魏国,而和较远的赵国联合。遵照当时的惯例,两国互换人质以示真诚。秦国派到赵国的是秦始皇的父亲子楚,子楚是秦昭王的孙子,即太子安国君(秦始皇的爷爷)的儿子。子楚的母亲夏姬不被安国君宠爱,子楚又在安国君二十多个儿子中排在中间,不是长子,所以地位很低,挑选人质时便选中了他,于是他便作为人质送往赵国居住。

当时,阳翟有个叫吕不韦的大富商经过赵国国都邯郸时,遇到了子楚,吕不韦是个善于投机钻营的人,一遇到子楚便觉得“奇货可居”,打起了要利用他来赚取功名利禄的算盘,于是便倾心结纳,子楚身在异国他乡,备感孤独寂寞,现在竟有人如此关心自己,不仅令他感激万分,于是两人渐渐成为好朋友。

吕不韦决定想方设法让子楚不但能够回到秦国,而且还要在秦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为此他做了一系列精心的策划,他很熟悉但是秦国的内幕,知道安国君虽然最宠爱华阳夫人,但华阳夫人却没有儿子,于是他便打定主意要让华阳夫人过继子楚为子,那么以后在太子安国君即位后,子楚也就是太子了,自己肯定会利用特殊的政治资本赚来无数的钱财。

于是,吕不韦拿出千金送给子楚,让他广交朋友,他自己则带着大批奇珍异宝,去了秦国。到了秦国之后,他首先找到了华阳夫人的姐姐。吕不韦施展口才,说子楚如何贤达,如何聪慧,广交天下朋友,富有大志。虽然身处异乡,但天天想念安国君和华阳夫人,有时思念得都泪流满面。吕不韦又劝说华阳夫人的姐姐去游说华阳夫人,让她尽早在众公子中过继一个,并立为储君,不然等到自己年老色衰的那天,有何依靠呢?现在子楚在赵国做人质,日夜思念太子和夫人,何不趁此机会,立子楚为嫡嗣,这样子楚必感恩不尽,夫人也就终身有靠了,何乐而不为?

虽然深受太子宠爱,但无子嗣一直是华阳夫人耿耿于怀的心事,经姐姐一番游说,华阳夫人欣然同意了吕不韦的主张,于是她便利用安国君的宠爱,说服了他立子楚为继承人。

从此,子楚的处境和地位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安国君和华阳夫人给了子楚足够的钱财,还让吕不韦做他的师长,扶助子楚。

从此,吕不韦与子楚的交情越加深厚,他们一起期盼着子楚回国做太子、准备以后继承王位的那一天早点到来。

吕不韦是个深谋远虑的人,此时他已经开始为将来依靠子楚在秦国大展宏图做准备了,他先是不惜重金买来邯郸的一位名歌妓赵姬为妾,等她怀孕之后,吕不韦就对她说:“我打算谋取秦国的天下,现在子楚在赵国做人质,尚未娶妻,我打算将你送给他,因为他以后必定要回到秦国,也必定会登基,等他去世之后,我们的儿子就必定会被当作子楚的子嗣,继承王位了,那么秦的天下不就是我们的了吗?”赵姬答应了。

于是吕不韦便刻意制造了个机会让子楚与赵姬见面,子楚一见赵姬,便立刻被绰约多姿、风情万种的赵姬迷住了,吕不韦便借机“慷慨”地把美人拱手相让,而美人已怀有孩子的事却隐匿不题。不明就里、感激万分的子楚当即表示若他日为秦王,必与吕不韦共富贵。

子楚得到赵姬之后,与赵姬日夕绸缪,八个月后,赵姬生下了一个儿子,子楚也就有了“自己的”第一个儿子,因孩子出生之日恰好是农历正月元旦,因此取名为正,后来就改为政,又因为出生在赵国,所以就叫赵政。

三年后秦赵失和,邯郸被围,赵国在秦国围攻时想杀死子楚,结果吕不韦重金贿赂了守城门的官员,于是子楚得以逃出了邯郸城,跑回秦国。赵政和母亲在外祖母家的掩护下,逃过了杀身之祸。

第3篇:千古一帝千古情

~-6-4 字数:218

5五、六年前就看过二月河的成名巨著《康熙大帝》这本书,二年前也断断续续地看过长篇电视连续剧《康熙大帝》的热播,这一次因天气连续下雨兵困七里营,我带在身边的书已读完,闲着无事便借来五十集电视连续剧《康熙大帝》光碟看将起来。一口气看完这位影视中的康熙帝王,和看书一样,还是那样百感于心。电视结束后,我在屋里左转右转坐不下来,总是想有话说又无话说,自己因定的有随笔目标,看完必说随感,还是坐下来说上两句吧。我观此剧乃是千古一帝千古情啊。

当年我做指导员的时候,在济南某军校参加政工培训学习。结束回来的时候,到济南市图书馆买了一套书,柏杨先生在牢中用九年的时间翻译的72本《资志通签》。那时我刚结婚,出门没有给新婚的妻子买礼物,背回家里一套白话史书,妻子还以为我要做什么史学家里,虽然没有得到礼物却也为我的志向而高兴。因为我爱书如命,加上此书来之不易,我从不轻易示人同读,每次都是悄悄地拿出一本放在枕头,悄悄地夜读完再放回去换本来看,因为封面一致,不知道内情的人,还以为我是个假书迷,半年下来就看一本书还总是看不完,其实我是怕别人借去看时不爱惜它。这套书毕竟是我从千里之外所得呀。看完这本白话史书才知道中国历史文化之博大。看了二月河三个皇帝的巨著,总感觉有演义的白话《资志通签》之博大的感觉。

当年,我看二月河这套新书的时候远没有看《资志通签》控制的好,大家知道我爱读书,来借《康熙大帝》书读的人很多,尤其是领导借书看得又慢,我不好意思去要,连续买了三套《康熙大帝》才把此书看完。

因为二月河的书好,一时洛阳纸贵,不仅盗版书多,评书和电视剧一样受广大听众观众着迷,康熙大帝迷倒亿万听众观众啊。今天我和同室战友一口气看完这部影视中的千古大帝故事,再次为这位千古大帝的丰功伟业和一个个鲜活人物、风情故事而感动。

康熙大帝的一生是封建皇权斗争的一生。

康熙父亲顺治爷看透皇家斗争的清苦与寂寞,痛失爱妃之大悲后失去斗志执意出家,少年康熙不得已登基即位,主弱臣强,内忧外患,窥视皇位的人多的是,皇宫内危机四伏,小小康熙尝尽了人间悲苦,不得不学会斗争自保。祖母孝庄女中豪杰,巾国不让须眉,连续扶持两个幼主,做尽了开国清朝之伟业,一个是儿子才六岁,一个是孙子才八岁,为保大清国之平安,不惜以皇后之身下嫁权臣,忍辱负重,权术用尽,其中心酸和泪水只有心知道了。

康熙在这种生存环境下成长起来,皇宫内杀机四伏,重臣傲拜在皇五叔的崇拥下要弑君夺位。血变在即,政权在风雨中摇摆不定,权臣们个个都做着美丽的升官梦。成者为王败则寇,究竟谁是主子谁是奴才?何去何从,忠奸清白两边分,生死功名一线间。康熙,一个十几岁的孩子,不得不少年老成。在祖母的帮助下,好不容易智斗武斗拿下了奸臣傲拜。

然而内忧刚平,外患又来,吴三桂要反了。斗争让康熙心机成熟,坚硬时如铁,灵活时如水。他重用汉臣周培公,力排众议平三番,斗争在千里之外,决胜在君臣身边。看康熙大帝从容决策、独断心机临危不乱,都是在斗争中锻练成长的。国库亏空,战事不断,明朝余孽“朱三太子”趁机煽风点火,与吴三桂里应外合,发动皇宫宦官作乱,皇宫内外再度危机四伏,杀机一片。康熙巧用苦肉计,小毛子立下大功,朱三太子宫变失败,吴三桂之乱最终被周培公初定,功臣周培公因是汉人,手握重兵之权受到满清众臣和皇上的猜疑,不得不饮恨边塞,满腹才华不能施展,十年光阴画一地图,忠心耿耿再等战机啊。

然而皇权斗争并不因为周培公辞职就没有了,天下刚刚大定,又有台湾之祸,准葛尔之乱,斗争永远不会停止。斗争中康熙帝王争斗之术日渐成熟,然而铺臣们的权术也历练成熟,王子们也都日渐长大,朋党之争伴着皇子争宠滚滚而来,祸乱跑到人心里去了。因此,康熙大帝前半生斗内忧外患后半生斗人心去向,心中的苦水到底有多苦?还是只有心知道。

看长篇影剧和看长篇小说有所不同,小说的好坏在于语言表达,影剧的好坏在于演员的表演。此剧的演员阵容强大,表演到位,限于影视篇幅长短规定,《康熙大帝》的后半部拍摄压了再压,尽管如此,准葛尔之战还是拍摄的大气恢宏,翁婿之战,女儿的哭声,震撼人心。皇子们争储的争斗虽然没有全部拍摄,康熙看到亲人自相斗杀的内心痛苦,都通过容妃的痛苦遭遇和自言自语的旁白,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了。

纵观全剧故事,都可在《资志通签》中找到影子,五千年的封建王朝文化可在剧中管窥一斑了。天子与臣民,天道与人道,皇宫的争权夺利与冷酷无情,百姓的疾苦命运与官吏的贪婪本性,战争的本质都是来自利益的驱动,升平盛世与血泪情仇都是历史永不停止的脚步。看此剧就是一部生活百态图画,三宫之繁华,宫女之清苦,官场之险恶,世态之炎凉,天心之难测,尽在剧情之中了。看此剧让人为康熙之感叹,为贵妃之心痛,为孝庄之喝彩,为苏麻姑娘流泪,为蓝荠格格祝福,为忠臣气节倾倒,为奸臣权术心惊。一本好书让洛阳纸贵,一部好影视作品也让人流泪动容,观此剧时,我一个大男人确几次眼圈发酸,泪眼朦胧。

千古帝王曲

风流尘世中

从政六十余

伟业与丰功

天道见辛苦

苦难伴英雄

悲喜有变幻

祸福常变更

亘古康熙帝

千古言风情

多少兴亡事

都在笑谈中

第4篇:千古之迷

千古之迷:百万秦军为何在三年内消失

六合之内,皇帝之土。东到大海,西涉流沙。南及北户,北过大夏。人迹所至,莫不臣服。秦德昭昭,秦威烈烈。恩德所至,泽及牛马。

--琅琊石刻 (秦相李斯题)

秦国自商殃变法之后,在全国范围内确立了奖励耕战"赏不遗匹夫,刑不避大夫,使天下之利系处于一孔"的基本国策。秦内修明政理以储军国之资,外开疆辟壤与列国争衡。秦国统治者运用严酷无情的法家思想以赏罚为二柄,彻底的动员了倾国之力,投入到战国时代规模宏大而惨烈的兼并战争中。自秦孝公起至秦统一天下的一百五十余年的时间里,被称为"虎狼之师"秦军与东方列国大小百余战,共计歼灭六国军队一百五十余万。在"伏尸百万,流血千里"的大战场上,冷血的秦人踏着六国之人的尸骨与鲜血走上了统一之路。

前237年秦王赢政亲政的这一年,被强秦连续折腾了一百余年的东方六国以无还手之力,各国弱势以成,天下合纵无望,而强秦独步天下随时便有泰山压顶之势。六国君主面临累卵之危,无论再怎样垂死挣扎也无法改变秦国所具有的压倒性优势了。秦国与各国总摊牌的日子为期不远了。对此,当时的有识之士已经看得很清楚了。李斯与韩非的授业恩师,战国晚期的大学者荀子就曾预言这个纷争了四百多年的天下,将在二十年之内统一。

前230年至前221年的十年的时间里,秦国统治集团经过精心的谋划与筹备,力图一次战争只针对一个对手,以每两年为一阶段消灭每一个国家。为此,秦国令全国男子书年进行了总动员,随即秦国的百万虎狼之师对六国发动了灭国之战。史记中所载:"秦尚黑,秦崇水德。"不难想象,如黑云蔽日一般的秦军以摧枯拉朽之势席卷天下,北方四国首当其冲。前230 年秦将内史腾攻韩,韩王安被俘、前228年大将王翦率秦军经数日激战消灭了赵军主力,攻破邯郸,虏赵王迁,赵公子嘉突围逃往代郡。前226年秦军大举伐燕,燕王喜与代王嘉(赵公子嘉)联合抗秦,燕代联军迎战秦军于易水之滨,燕军大败溃不成军。秦军乘势突入燕境直取蓟城,燕王喜仓促弃城率残部远遁辽东。前225年,被秦军四面合围,只剩下一座孤城的魏王豹,妄图坚守大梁,垂死挣扎。秦军决黄河之水灌城,城中百姓尽成鱼鳖,是年三月城破,魏王豹被杀。

至此,秦国把注意力转向了南方的楚国。与中原国家不同,楚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与独特文化的南方大国。楚国地大物博,极盛时期,统治着淮河以南,东过三峡西至吴越的广袤领土。楚人自西周以来就有着极强的自豪感与独立精神。虽然一百年来,在秦军的凌厉的军事打击之下,没落的楚国丢城失地,屡次迁都避祸,楚国的发源地荆楚地区几十座城邑大部没入秦国,楚怀王也入秦被囚,客死他乡,楚人的自尊心受到了极大的打击,皆以为耻。以至于屈子发《离骚〉之感,叹《国殇》之悲,投汨罗江而死。应该说,在秦国十年统一战争中,秦军在楚国遇到了最顽强的抵抗,李信率二十万秦军伐楚,初战不利。前224年秦国发倾国之兵六十万,由大将王翦率领以优势兵力造成压顶之势,对楚国的心脏西楚地区发动致命一击。楚国集中了全国的兵力迎战秦军,两军决战于淮阳一线,楚军大败,楚王也被俘。楚国大将项燕立即在都城寿春迎立昌平君为王,继续抗秦。秦军进击淮南,兵围寿春,并发动总攻。项燕率楚军拼死抵抗,但终因力量悬殊,经数日激战寿春城破,昌平君身死,项燕在绝望中自杀。秦军分道渡江进军江南,楚国灭亡。此时一直对五国袖手旁观,见死不救,安享太平的齐国也预感到大祸临头了,开始慌了神。前221年迫于严峻的形势,齐国同秦国断交,并开始陆续征调军队防守西部边境和内长城。秦王政命刚刚远征完辽东在燕地休整待命的王贲,率大军从燕国南下越齐国河内地区,以出齐军防线之后,出其不意直插临淄。秦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倍道而行,齐国连调兵抵抗的时间都来不及,同年秦军进入临淄,齐王建以举国之兵,完甲之师不战降秦,纳土归朝。前221年是一个注定要被载入史册的日子,战乱以久的天下重新一统,这来之不易的大一统让人们苦苦等待了四百年之久。

六王毕,四海一,天下太平了,不用再打仗了。许多老百姓自发的买酒买肉庆贺,以至于出现了"天下大脯"的盛况。一名秦军士兵在寄给后方的家书中高兴地写道:今天是我国消灭各国的日子,大王赏给我们每人一杯美酒。

赢政这位中国历史上伟大的私生子,以渺渺之身,振六世之余威,席卷海内,翦灭六国,完成了一百五十年来秦国六代先王的遗愿,为秦人统一天下的事业画上了完美的句号。前222年,秦王政加冕为中国的第一位皇帝。从此,一个崭新的强大的秦帝国诞生了。据史书记载,秦始皇这位有着夜半狼嚎之怪癖的大皇帝,用冷血、铁腕与强权统治着这个国家,他精力过人,设郡县,废分封,集中央集权与君主集权于一身,每天要阅读数百斤的奏章;他致力于帝国的标准化,使车同轨,书同文,统一货币与度量衡;他严厉的镇压六国的反叛势力注重防患于未然,除奸于未萌,迁关东豪族数百家于咸阳,尽收天下兵器筑为铜人,以弱六国之人;他推崇法家思想,排斥各种学说,焚书坑儒,以愚天下之民。他好大喜功,滥用民力,修骊山墓、建阿房宫、开灵渠、筑长城、拓直道,全国都仿佛成了一个巨大的工地。秦国统一天下但并不意味着战争结束了,在穷兵黩武的始皇帝心中这只不过是新一轮开疆辟土的开始。他声威震于世殊,从没有任何人能够改变他强大的意志,他北击匈奴,南征百越,使匈奴不敢南下牧马,士卒不敢弯弓抱怨,百姓敢怒而不敢言。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前212年秦王朝建立十周年时,这个帝国达到了极盛,秦始皇踌躇满志:六合之内,皇帝之土。东到大海,西涉流沙。南及北户,北过大夏。人迹所至,莫不臣服。秦德昭昭,秦威烈烈。恩德所至,泽及牛马。 然而这位大皇帝万万也没有想到,他一生为之奋斗的传之万世的千秋帝国,在人类历史上只存在了十五年。前210年,为弹压日益不安且出现骚乱倾向的楚国故地,秦始皇开始了被称为死亡之旅的最后一次出巡,途中染病,行在驻陛赵地沙丘,同年7月一个闷热的夏季秦始皇病逝于沙丘行宫。沙丘宫这座昔日赵国国王的行宫,在不到90年的时间里见证了,赵武灵王与秦始皇这两位战国时代最伟大帝王的生命终结。此时,在沙丘宫这座阴森而带有晦气的行宫里,在昏暗的灯光之下,宦官赵高与丞相李斯正在策划酝酿着一个天大的阴谋。他们密不发丧,矫旨诛杀公子扶苏与大将蒙恬,取直径直奔咸阳立公子胡亥为二世皇帝。沙丘对秦帝国而言,是一个命中注定的宿命之地。这是天下大乱的前夜,也是秦王朝难逃的劫数。在之后的三年的时间里,无数秦军将士浴血奋战也法挽回秦朝灭亡的厄运了。

前208年9月也就是关东全面叛乱的第二年,秦军大将章邯率秦军主力30万,大破赵军乘胜进占邯郸,赵王歇与张耳率残部退守巨鹿.秦军兵多粮足猛攻巨鹿,赵王遣使向天下诸侯求援。至十一月燕军与齐军近二十万增援巨鹿,但面对秦军浩大的声势与严整的阵容,燕齐援军不敢触秦兵锋,皆从壁上观。十二月,项羽率楚国援军赶到巨鹿,这位"力霸山兮气盖世"犹如古希腊阿硫疏斯一般天马行空的战神,率领着破釜沉舟、英勇无畏的西楚子弟兵怒吼着冲向秦军。楚军陷阵之士,不顾一切的突入秦阵与秦兵拼死肉搏,楚兵以一当十,呼声动天,诸侯军无不人人惶恐。强调集体协同作战的秦军从没有见过这样不顾生死的军队,心理上以被震慑住了,在三天的时间里,楚军九战九捷,秦大将王离、副将苏角被杀,另一员副将涉闲在惶恐中自戗,被称为虎狼之师令关东人士闻之丧胆的秦军重兵集团遭受了百年以来最沉重的打击,在楚军凌厉的攻势面前,在巨鹿前线的数十万秦军全线动摇了。这之后,项羽被公推为联军统帅,统一指挥各路诸侯大军四十余万对秦军发动了总攻。从棘原到洹水,秦军连战连败,士兵减员了三分之一,仓狂撤退中损失了大量的辎重粮草。自去年九月邯郸战役至今,秦军已经连续作战了近一年的时间,士气低落、疲惫不堪,已经无力抵抗诸侯联军优势兵力的持续进攻了,只得边战边退,六月坏消息传来了,秦军南下的退路被联军彻底切断了。

前207年7月在洹水之南,殷墟之上,走投无路的秦军大将章邯、司马欣胁迫残部二十余万向项羽所统率的诸侯联军投降。在解除了秦军士兵的武装之后,对秦军有深仇大恨的项羽命楚军违约坑杀秦军降卒,其它诸侯的军队也都参与了这场血腥而惨烈的屠杀。这是一百五十年来,关东六国之人对秦兵压抑以久的总复仇,这也是这支曾经战无不克,攻无不取的强大军队的最后一曲悲歌。当年在长平坑杀赵国降卒的秦国军队,没有想到自己也会遭相同的命运。206年十月楚将刘邦率军越武关进逼咸阳,秦王子赢出降。十一月项羽所率诸侯联军入函谷关,就向灾星划过天际一样,秦国这个自东周以来立国长达五百余年的国家的终结时刻最终来临了。联军统帅项羽压抑不住心中的仇恨,决定对昔日不可一世而如今被踩到脚下的统治者进行最严酷的报复,始皇帝的子孙被项羽阖门杀尽,痛恨秦国暴政的诸侯军正在四处烧杀。骊山墓、阿房宫、咸阳城到处都是熊熊的烈火与遮天蔽日的浓烟。此时,已经躺在骊山墓中入土为安的始皇帝地下有知的话,也会忐忑不安。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的秦始皇用残暴的手段历经十二年,所建立起来的这个黑色的冷血帝国,被来自南方更残暴的楚霸王项羽无情的摧毁了。"蜀山兀,阿房出,覆压三百余里,隔天离日"的阿房宫,这座"歌台暖晌,春日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举世无双的庞大的宫殿群,整整燃烧了90天,在夜晚,冲天的火光照亮了秦川数百里漆黑的夜空,大火燃烧了整个冬季,一直到第二年的早春才逐渐熄灭。这之后,有关秦王朝的一切都随着这场大火灰飞烟灭,了无踪迹了。

那麽这个曾经如此强大的秦帝国为何在秦始皇死后仅仅三年就灭亡了呢?原因似乎很多,始皇帝在世之时,貌似强大的秦王朝的统治也并不是很稳固。六国贵族势力伺机死灰复燃,尤其是广大的南方,天高皇帝远,自由惯了的当地人对严酷的秦法秦制有很强的抵触情绪,面对秦王朝的暴政,各地的仇恨都在不断积聚着,只不过在秦始皇的高压政策下,暂时掀不起太大的风浪而已。而210 年的秦始皇之死,赢胡亥即位为这种仇恨的总爆发提供了一个绝好的契机。秦朝的灭亡总体上来看,可以归纳为:体制上的失败多于政治上的失败,政治上的错误多于军事上的错误,战略决策上的失误多于战役指挥上的失误,本文将具体对此进行阐述。

[回复] [引用] [举报]

1楼 RE:千古之迷:百万秦军为何在三年内消失

作者: 英雄与狗熊[个人空间] [给我留言] 发表:2008-05-30 11:17 齐王建类人物没有骨头,该死!

三年时间并不短,想消失掉一个曾经成功但现在落魄的主体还不是举手之力。

[回复] [引用] [举报]

2楼 RE:千古之迷:百万秦军为何在三年内消失

作者: 苏梅[个人空间] [给我留言] 发表:2008-05-30 12:21 按儒家思想看:秦的统一应是历史倒退.

[回复] [引用] [举报]

3楼 RE:千古之迷:百万秦军为何在三年内消失

作者: 苏梅[个人空间] [给我留言] 发表:2008-05-30 12:32

春秋时代产生了灿烂的中华文明-----儒道兵医等渚子百家,说明 是极有人权的,所以,秦的统一应是历史倒退.

[回复] [引用] [举报]

4楼 RE:千古之迷:百万秦军为何在三年内消失

作者: me[个人空间] [给我留言] 发表:2008-05-30 16:33

大政府的弊端.不如瑞士的3000个独立市.总之,还是私的好.稳定.可持续.既是军人又是老百姓.爱国养家二不误.凡事都是协商的多.中国不还有那句古话吗:一物降一物,卤水点豆腐.

[回复] [引用] [举报]

5楼 RE:千古之迷:百万秦军为何在三年内消失

作者: 顾辉[个人空间] [给我留言] 发表:2008-05-30 19:28 秦的中央集权制度一直被后世沿用,秦始皇也不亏了。

百家争鸣,各种思想彼此碰撞,再最后用暴力完成统一,实在是十分中国特色的事情

[回复] [引用] [举报]

6楼 RE:千古之迷:百万秦军为何在三年内消失

作者: 子夜风寒杨柳轻...[个人空间] [给我留言] 发表:2008-05-30 19:48 阅

[回复] [引用] [举报]

7楼 RE:千古之迷:百万秦军为何在三年内消失

作者: 沙皇[个人空间] [给我留言] 发表:2008-05-30 22:06 成王败冦

[回复] [引用] [举报]

8楼 RE:千古之迷:百万秦军为何在三年内消失

作者: 沙皇[个人空间] [给我留言] 发表:2008-05-30 22:06

成王败冦!

[回复] [引用] [举报]

9楼 RE:千古之迷:百万秦军为何在三年内消失

作者: 撞上天使的卡车...[个人空间] [给我留言] 发表:2008-05-31 00:34

作者: me[个人空间] [给我留言] 发表:2008-05-30 16:33 大政府的弊端.不如瑞士的3000个独立市.总之,还是私的好.稳定.可持续.既是军人又是老百姓.爱国养家二不误.凡事都是协商的多.中国不还有那句古话吗:一物降一物,卤水点豆腐 ----------- 你知道中国和欧洲比谁大吗?!

[回复] [引用] [举报]

10楼 RE:千古之迷:百万秦军为何在三年内消失

作者: 邵震[个人空间] [给我留言] 发表:2008-05-31 09:29 亚历山大也是如此。

[回复] [引用] [举报]

11楼 RE:千古之迷:百万秦军为何在三年内消失

作者: 吴铁成[个人空间] [给我留言] 发表:2008-05-31 11:12

"楚国地大物博,极盛时期,统治着淮河以南,东过三峡西至吴越的广袤领土。"娃娃你还没有长大,你的地理知识太差了,连东南西北都分不清,还是先回小学学好地理知识再出来吧,你的文章全是抄别人的,没意思。

[回复]

电视剧《吕布与貂蝉》中,陈红演绎美人貂蝉

貂蝉在《三国演义》中首次出场只是说其善歌舞,色伎俱佳,并未有更多过人之处。但我们先是通过"吕布目不转睛地看",二人眉目传情,以及其后的董卓笑曰:"真神仙中人也!"等词语从侧面展现了貂蝉绝美的容颜。后罗贯中又分别用两首赞诗来赞叹貂蝉的歌舞双绝,有词赞之曰:"原是昭阳宫里人,惊鸿宛转掌中身,只疑飞过洞庭春。按彻《梁州》莲步稳,好花风袅一枝新,画堂香暖不胜春。"又诗曰:"红牙催拍燕飞忙,一片行云到画堂。眉黛促成游子恨,脸容初断故人肠。榆钱不买千金笑,柳带何须百宝妆。舞罢隔帘偷目送,不知谁是楚襄王。"舞罢,卓命近前。貂蝉转入帘内,深深再拜。卓见貂蝉颜色美丽,便问:"此女何人?"允曰:"歌伎貂蝉也。"卓曰:"能唱否?"允命貂蝉执檀板低讴一曲。正是:"一点樱桃启绛唇,两行碎玉喷阳春。丁香舌吐衠钢剑,要斩奸邪乱国臣。"令董卓称赏不已(见第八回"王司徒巧使连环计,董太师大闹凤仪亭")。

貂蝉的美貌已经毋需多言,名列四大美女的她素有"闭月"之称,意为月亮的光芒也不及她的美丽,而从貂蝉的事迹来看,她深明大义、机智过人,实在是演义中最为光辉的人物形象之一。

作为三国历史中最为闻名的女子,貂蝉的事迹在史书中却少得可怜。鲁迅先生所著的《小说旧闻钞》说,有一本失传的《汉书通志》记载:曹操未得志时,先诱董卓,进貂蝉以惑其君。这样说来是曹操把貂蝉献给董卓的,但是根据曹操的为人以及其后他对董卓的行为来看,这个说法有些靠不住。

现在最流行的观点就是:历史上并无貂蝉其人,貂蝉形象完全是宋元以来通俗文艺虚构的产物。可以说,这已是三国史和《三国演义》研究界多数学者的共识。因为纵观《三国志》、《后汉书》这样的正史,只有区区一句话有些许貂蝉的影子:"布与卓侍婢私通,恐事发觉,心不自安。"(《三国志?吕布传》)全篇连名姓也无,只称"卓侍婢"。连容貌如何、身家来历、与布卓之间的决裂有何关系,均未提及。而到了《三国志评话》中,貂蝉这个人物才有了些眉目:"贱妾本姓任,小字貂蝉,家长是吕布,自临兆府相失,至今不曾见面……"

元人杂剧《连环计》中也有貂蝉,她自报家门道:"您孩儿不是这里人,是州木耳村人士。任昂之女,小字红昌。因汉灵帝刷洗宫女,将您孩儿取入宫中,拿貂蝉冠(注)来因此唤做貂蝉。"

罗贯中正是利用了史书以及评话、杂剧中这些细微的资料,根据作品的需要,重新构思出了"貂蝉"这一形象,把她的出身、容貌、年龄等无不细细交代给读者,并且严密地勾勒出了一个女子如何巧施连环美人计,终使董卓、吕布父子相互为敌的过程。

且看《三国演义》中貂蝉的出场:"(允)忽闻有人在牡丹亭畔,长吁短叹……乃府中歌伎貂蝉也。其女自幼选入府中,教以歌舞,年方二八,色伎俱佳,允以亲女待之。"在这里,貂蝉的出身,已经从董卓府中的侍婢,变做司徒王允家中自幼长成的歌伎,且又有王允以亲女待之的渊源,为后来王允献美人的计策做了充分的铺垫。试想,如果身家没有这般正当来历,只言普通买来的歌伎,似乎又不够清白,让董卓、吕布父子为她吃醋相争,倒也的确难以想象。为貂蝉加上若干来龙去脉,使父子二人的决裂有了合理的铺陈。就是这种对人物关系作了创造性的改造,使得貂蝉的美丽、聪明和机警深入人心,成为了一个与政治、历史密切相关的风云人物。

这样一来,读者不但深信貂蝉是真实存在的,更为关心貂蝉其后的命运。不过很可惜的是,或许是因为不是真实人物,或许是罗贯中的疏漏,或者根本没有办法处理,罗贯中连貂蝉的结局也未交代清楚。只在第十九回"下邳城曹操鏖兵,白门楼吕布殒命"中,吕布将要败亡之前,有过短暂的出场,劝诫吕布"将军与妾作主,勿轻身自出"。使吕布放弃了陈宫的妙计,终使得吕布被擒身亡。让我们感觉早先那个深明大义、侠肝义胆的貂蝉似乎在同吕布经历了如此多的战乱之后,已被磨去了那原有的棱角,变得碌碌无为,儿女情长了。吕布死后,罗贯中更是没有再向读者介绍貂蝉此后何去何从,也许是被好色的曹操笑纳,也许是同吕布一样被处死。可能罗贯中也不会想到,他的疏忽之举竟成了一个后人不解的千古谜案。

这样看来电视剧《三国演义》央视版中貂蝉随着清风去的结局,倒是最好的:紫陌红尘,西风古道,风尘恋恋,老马旧车。貂蝉身着红裳,最后凝望了一眼那曾经风虎云龙的长安城,然后黯然垂下车帘。这一刹那,千年的风尘被她锁在车外,天下已经与她无关。这位历史上最为著名的虚构性人物,就这样远离我们而去。

注.汉代武官的冠,以蝉伪装时,上面插着貂尾,所以称之为貂蝉冠。

[回复] [引用] [举报]

1楼 RE:吕布死后貂蝉下落何方成为千古谜案(图)

作者: me[个人空间] [给我留言] 发表:2008-05-30 13:21

三国演义我从没认真看过.倒是只挑了貂蝉的那几段看了.也算是充个数.不关心历史,只叹红颜为何薄命?

[回复] [引用] [举报]

2楼 RE:吕布死后貂蝉下落何方成为千古谜案(图)

作者: eriosn[个人空间] [给我留言] 发表:2008-05-30 17:42 什么历史 历史就每貂蝉这个人 那是老罗杜撰的

[回复] [引用] [举报]

3楼 RE:吕布死后貂蝉下落何方成为千古谜案(图)

作者: 北齐兰陵王[个人空间] [给我留言] 发表:2008-05-30 19:02 得,又来了.演义是小说,根本就没这么个人!

[回复] [引用] [举报]

4楼 RE:吕布死后貂蝉下落何方成为千古谜案(图)

作者: 子夜风寒杨柳轻扬[个人空间] [给我留言] 发表:2008-05-30 19:35 小婵~~

[回复] [引用] [举报]

5楼 RE:吕布死后貂蝉下落何方成为千古谜案(图)

作者: ming[个人空间] [给我留言] 发表:2008-05-30 19:37 婵~~

[回复] [引用] [举报]

6楼 RE:吕布死后貂蝉下落何方成为千古谜案(图) 作者: glp[个人空间] [给我留言] 发表:2008-05-30 22:17 吕布为今山西定襄县人氏,貂禅为山西忻州县人氏,墓在忻州元村一带

[回复] [引用] [举报]

7楼 RE:吕布死后貂蝉下落何方成为千古谜案(图)

作者: 剑胆琴心[个人空间] [给我留言] 发表:2008-05-30 22:55

貂蝉在吕布兵败后,为曹操所收留。后关羽兵败屯土山,曹操欲收关羽,曾以貂蝉相赠,被关羽拒绝。貂蝉一感云长忠义,二叹自己乃不洁、不祥之身,遂悬梁自尽。空有闭月羞花之貌,奈何自古红颜多薄命?

[回复] [引用] [举报]

8楼 RE:吕布死后貂蝉下落何方成为千古谜案(图)

作者: 刘可[个人空间] [给我留言] 发表:2008-05-31 01:21 婵~~

[回复] [引用] [举报]

9楼 RE:吕布死后貂蝉下落何方成为千古谜案(图)

作者: 左明潇[个人空间] [给我留言] 发表:2008-05-31 03:14 从貂婵的名字:婵就知道了。女单,单身过下半辈子。和电视一样

[回复] [引用] [举报]

10楼 RE:吕布死后貂蝉下落何方成为千古谜案(图)

作者: 公子多情[个人空间] [给我留言] 发表:2008-05-31 09:22 有也是被曹操收了,要是你,你不收啊。还用猜?

[回复] [引用] [举报]

11楼 RE:吕布死后貂蝉下落何方成为千古谜案(图)

作者: z[个人空间] [给我留言] 发表:2008-05-31 10:56

三国里其实对貂蝉,大乔,小乔的最终结局都没有交代的.要都写清楚,恐怕还的再多写几本了.

[回复] [引用] [举报]

12楼 RE:吕布死后貂蝉下落何方成为千古谜案(图)

作者: 紫橄榄[个人空间] [给我留言] 发表:2008-05-31 11:11 红颜薄命啊!!!

第5篇:千古绝对对联

重重叠叠山青青山叠叠重重; 弯弯曲曲碧水水碧曲曲弯弯。

天上月圆,地下月半,月月月圆逢月半; 今日年尾,明日年头,年年年尾接年头。

坐北向南吃西瓜,皮朝东甩; 思前想后读左传,页往右翻。

一盏灯四个字,酒酒酒酒; 二更鼓四面锣,哐哐哐哐。

东典当,西典当,东西典当典东西; 春读书,秋读书,春秋读书读春秋。

一犁耕破路边土,今日“芒种”; 双手捧住炉中火,明天“大寒”。

洞庭八百里, 波滔滔、浪滚滚,宗师由何而来? 巫山十二峰,云重重,雾霭霭,本院从天而降!

雨打沙滩,沉一渚,陈一渚; 风吹腊烛,流半边,留半边。

望江楼,望江流,望江楼上望江流。江楼千古,江流千古;

印月井,印月影,印月井中印月影。月井万年,月影万年。

北斗七星,水底连天十四点; 南楼孤雁,月中带影一双飞。

趵突泉啸八声,石上四声,石下四声,声绕一池春水; 寒山钟声十响,寺内五响,寺外五响,响传百里客船。 水底日为天上日; 眼中人是面前人。

发愤识遍天下字; 立志读尽人间书。

一叶孤舟,坐了

二、三个骚客,启用四桨五帆,经过六滩七湾,历尽八颠九簸,可叹十分来迟;

十年寒窗,进了

九、八家书院,抛却七情六欲,苦读五经四书,考了三番二次,今天一定要中。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沈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一对船儿紥港湾,一船秀才,一船官。当官本是秀才作,先做秀才后做官;

两个女人一样长 一个女儿,一个娘。为娘本是女儿做,先做女儿后做娘。

什么贵?什么重?风吹什么动?什么里面能藏风? 书为贵,情为重。风吹秋波动,哥心深处能藏风。

雏凤学飞,万里风云从此起; 潜龙奋起,九天雷雨及时来。

海到无边天作岸; 山登绝顶我为峰。

横眉冷对千夫指; 俯首甘为孺子牛。

烟锁池塘柳;(火,金,水,土,木) 桃燃锦江堤.

雾朝朝朝朝朝朝朝朝散; 潮長長長長長長長長消

世界人法无定法然后知非法法也! 天下事了犹未了何妨以不了了之?

人曾是僧,人弗能成佛? 女卑为婢,女又可称奴!

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识燕归来!

双手劈开生死路, 一刀割断是非根.二猿断木深山中,小猴子也敢对锯(句)? 一马陷足污泥内,老畜牲怎能出蹄(题)?

二三四五; 六七八九.

横批:缺一(衣)少十(食)

四維羅,夕夕多,羅漢請觀音,客少主人多. 弓長張,又又双,张生戏红娘,男单女成双

李打锂,鲤沉底,李沉鲤浮; 风吹蜂,蜂息地,风息蜂飞.

画上荷花和尚画; 书临汉字翰林书.

饥鸡盗稻童筒打; 暑鼠凉梁客咳惊.

独眼不登龙虎榜; 半月依旧照乾坤.

东启明,西长庚,南箕北斗,朕为摘星汉; 春牡丹,夏芍药,秋菊冬梅,臣乃探花郎.

炭黑火红灰如雪; 谷黄米白饭如霜.

四水江第一,四时夏第二,先生居江夏,谁是第一,谁是第二? 三教儒在前,三才人在后,小子本儒人,何敢在前,何敢在后?

磨砥以须,问天下头颅几许? 及锋而试,看老夫手段如何?

此木为柴,山山出; 因火成烟,夕夕多.

竹笋如枪,乌鸦焉能尖上立? 兰枝似箭,黄蜂偏向利中行!

昨日偷桃钻狗洞,不知是谁? 他年攀桂步蟾宫,必定有我!

三光日月星. 四诗风雅颂.

三绝诗,书,画. 一官归,去,来.

看我非我,我看我,我也非我; 装谁像谁,谁装谁,谁就像谁.

独秀尖尖,四面八方六角.或:宝塔尖尖,一顶八方四角; 两拳拱拱,五指二短三长.或:玉掌平平,五指二短三长.

灯笼笼灯,纸(枳)壳原来只防风; 鼓架架鼓,陈皮不能敲半下(夏).

三女同汝,二女皆因長女起. 五人同傘,小人全賴大人遮.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 孝,悌,忠,信,礼,义,廉.(耻)

强盗画喜容------贼形难看. 阎王出告示------鬼话连篇.

桥跨虎溪,三教三源流,三人三笑语. 莲开僧舍,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

佛主大度能容,容天下难容之士. 罗汉慈颜常笑,笑世上可笑之人.

南通州北通州南北通州通南北 东当铺西当铺东西当莆当东西.

八方桥,桥八方,八方桥上望八方,八方,八方,八八方. 万岁爷,爷万岁,万岁爷前呼万岁,万岁,万岁,万万岁.

竹寺等僧归,双手拜四維羅汉. 月門閒客住,二山出大小尖峰.

莲(怜)子心中苦, 梨(离)儿腹内酸.

对联集锦 妙趣横生

枯眼望遥山隔水,往来曾见几心知?

壶空怕酌一杯酒,笔下难成和韵诗。

途路阻人离别久,讯音无雁寄日迟。

孤灯夜守长寥寂,夫忆妻兮父忆子。

——这是宋朝李禺写的一首回文诗,顺读是夫忆妻,倒读则成了妻忆夫。

弥勒佛盈联:

北京潭拓寺:

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

开口便笑,笑世间可笑之人。

福州山涌泉寺:

日日携空布袋,少米无钱,却剩得大肚宽肠。不知众檀越,信心时用何物供应?

年年坐冷山门,接张待李,总见他欢天喜地。请问这头陀,得意处是什么由来?

昆明华亭寺天王宝殿:

青山之高,绿水之长,岂必佛方开口笑;

徐行不困,稳地不跌,无防人自纵心游。

名联鉴赏:

烟水亭,吸水烟,烟从水起。

风浪井,博浪风,风自浪兴。

该联紧扣亭名(烟水亭)和物名(风浪井即九江市北的风浪井),巧妙的运用顶真形式,说明了“烟”与“水”、“风”与“浪”之间的微妙关系,前后承接,环环相扣,变化丰富,别有趣味。

改字对联:

父进士,子进士,父子皆进士;

婆夫人,媳夫人,婆媳均夫人。 改字后则大不相同:

父进土,子进土,父子皆进土;

婆失夫,媳失夫,婆媳均失夫。

添字对联:

爱民如子

执法如山

添字后为:

爱民如子,金子银子皆吾子也;

执法如山,钱山靠山其为山乎?

隐联:

二三四五

六七八九

横批:南北

上联隐一,下联隐十,横批隐东西。

谐音读作:

无衣无食,无东西。

顶针联: 山羊上山,山碰山羊角,

水牛下水,水没水牛腰。

看我非我,我看我,我亦非我。

装谁像谁,谁装谁,谁就是谁。

反复对联:

云朝朝朝朝朝朝朝朝散

潮长长长长长长长长消 ——温州江心寺联

长长长长长长长

长长长长长长长

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试着看看能不能把上面的二幅对联读出来。

普天同庆,当庆当庆当当庆;

举国若狂,且狂且狂且且狂。

国事家事,天下事,事事评论;

党心民心,万众心,心心相同。

佳水佳山佳风月,千秋佳地;

痴声痴色痴梦情,几辈痴人。

回文诗:

趣言能适意

茶品可清心。

秀山轻雨青山秀,

香柏鼓风古柏香。

客上天然居

居然天上客

人过大佛寺

寺佛大过人

我爱邻居邻爱我,

鱼傍水活水傍鱼。

木匠戴枷枷木匠,

翰林监斩斩翰林。

此联由戴震作,其年少时见木匠被号令而得上联,未能得对,发愿死也要对出下联,后其被斩,斩时监斩官亦一翰林,因此得对。

双关对联: 谐音双关:

莲子心中苦

梨儿腹里酸 此联背景:清名文人金圣叹因抗粮哭庙案被判死刑,刑前其子置酒菜进行生祭,与父诀别,金圣叹心情酸苦,先吟一上句,当其子悲痛欲绝、泣不成声时,又吟出下联。

叠字联:

南南北北,文文武武,斗斗争争,时时杀杀砍砍,搜搜刮刮,看看干干净净;

户户家家,女女男男,孤孤寡寡,处处惊惊慌慌,哭哭啼啼,真真惨惨凄凄。

风风雨雨,暖暖寒寒,处处寻寻觅觅;

莺莺燕燕,花花叶叶,卿卿暮暮朝朝。

桂林名胜叠字联: 漓江风光:

一江秀水,飘飘飘,飘出一条青罗带;

一路青山,妙妙妙,妙似一支碧玉簪。

杭州西湖天下景:

水水山山,处处明明秀秀;

晴晴雨雨,时时好好奇奇。

鉴赏:这副对联诗意盎然,又极富文字游戏,细细玩味,妙趣横生,它即可回文读作:秀秀明明,处处山山水水;奇奇好好,时时雨雨晴晴。又可单字读作:水山处明秀,晴雨时好奇。还可略将叠字移动,成为反复辞格,读作:山处明,水处秀,山明水秀;晴时好,雨时奇,晴好雨奇。

重重叠叠山,曲曲环环路。

高高下下树,叮叮咚咚泉。

此联以杭州九溪亭的所见所闻,描摹出一幅空间广阔、具有层次感的立体画卷,四句各五字,分别运用叠字修辞格,句式相同,四脚并立,读来朗朗上口,给人以“山重水复,柳暗花明”的意境。

芦笛岩:

石石洞洞,百百态态,千千姿姿, 洞洞石石,奇奇妙妙,神神秘秘。

叠彩山:

山山峰峰,峰峰山山,处处重重叠叠。

枝枝杈杈,花花叶叶,点点交交织织。

古今难联

难联:

游西湖提锡壶锡壶掉西湖惜乎锡壶

过南平卖蓝瓶蓝瓶得南平难得蓝瓶

南通州北通州南北通州通南北

春读书秋读书春秋读书读春秋

东当铺西当铺东西当铺当东西

望江楼,望江流,望江楼下望江流,江楼千古,江流千古

印月井,印月影,印月井中印月影,月井万年,月影万年

赛诗台,赛诗才,赛诗台上赛诗才,诗台绝世,诗才绝世

望天空,空望天,天天有空望空天

求人难,难求人,人人逢难求人难

过年苦,苦过年,年年苦过年年过

一杯清茶,解解解元之渴

二曲天音,乐乐乐师之心

七弦妙曲,乐乐乐府之音

炭去盐归,黑白分明山水货

竹横麻竖,青黄不接短长帘

竹横麻竖,青黄交错软硬帘

月照纱窗,个个孔明诸葛亮

风送花圃,阵阵畹华梅兰芳

烟沿艳檐烟燕眼

雾捂鸟屋雾物无

寂寞寒窗空守寡

俊俏佳人伴伶仃

铁瓮城西金玉银山三宝地

华夏国中孔孟墨子一圣人

上钩为老,下钩为考,老考童生,童生考到老

一人是大,二人是天,天大人情,人情大过天

上海自来水来自海上

山西悬空寺空悬西山

移椅倚桐同赏月

等灯登阁各攻书

同字异音

调琴调新调调调调来调调妙

种花种好种种种种成种种香

上联:

一、

三、八字读音(条),调整的(调),其余读音(掉),音调的(调)。

下联:

一、

三、八字读去音,种植的(种),其余读上音,品种,种类的(种)。

朝朝朝朝朝朝汐

长长长长长长消

上联读音:朝朝潮,朝潮朝汐。

下联读音:长长涨,长涨长消。

行行行行行行行

长长长长长长长

上联读音:杭行杭行杭杭行。

下联读音:长涨长涨长长涨。

乐乐乐乐乐乐乐

朝朝朝朝朝朝朝

故宫太和殿

上联读音:骆曰,骆曰,骆骆曰。

下联读音:招潮,招潮,招招潮。

朝云朝朝朝朝朝朝朝退

长水长长长长长长长流

四川朝云庙

上联读音:朝云潮,朝朝潮,朝朝朝退。

下联读音:长水涨,长长涨,长涨长流。

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

浮云长长长长长长长消

山海关孟姜女庙

上联读音:海水潮,朝朝潮,朝潮朝落。

下联读音:浮云涨,长长涨,长涨长消。

酒热不须汤盏汤

厅凉无用扇车扇

无山得似巫山好

何水能如河水清

饥鸡盗稻童筒打

暑鼠凉梁客咳惊

移椅倚桐同观月

等灯登阁各攻书

嫂扫乱柴呼叔束

姨移破桶令姑箍

画上荷花和尚画

书临汉帖瀚林书

观音堂寺唐寅观(传闻是唐伯虎对)

焦山洞里住椒山

扬子江头渡杨子

盗者莫来道者来

闲人免进贤人进

刘伶饮尽不留零

贾岛醉来非假倒

风吹蜂蜂扑地风息蜂飞

李打鲤鲤沉底李沉鲤浮

鹰立树梢月照斜影鹰不斜

猫伏墙角风吹毛动猫未动

水陆洲洲停舟舟行洲不行

天心阁阁落鸽鸽飞阁未飞

侍郎游市眼前柿树是谁栽

和尚过河手扯荷花何处插

密云不雨通州无水不通舟

钜野皆田即墨有秋皆即麦

麻姑吃蘑菇蘑菇藓麻姑仙

童子打桐子桐子落童子乐

童子打桐子,桐子落,童子乐

和尚立河上,河上崩,和尚奔

注解:此为古对,在有些方言中“落”、“乐”同音,“崩”、“奔”同音。若干年前,某报纸编辑不知道古已有对,又在报上征求下联,遂有读者对了下面这副:

童子打桐子,桐子落,童子乐

丫头啃鸭头,鸭头咸,丫头嫌

姑娘栽谷谷秧掉姑娘脚前

指挥烧纸纸灰飞指挥头上

鸡站箕沿上鸡压箕翻箕扑鸡

驴系梨树下驴挨梨落梨打驴

鹦鹉洲洲上舟水推舟流洲不流

洛阳桥桥下荞风吹荞动桥不动

尼姑沽酒酒美价廉尼姑宜沽

和尚上楼楼高梯短和尚何上

蒲叶桃叶葡萄叶,草本木本

梅花桂花玫瑰花,春香秋香

回文倒顺

人过大佛寺

寺佛大过人

郎中王若俪

俪若王中郎

客上天然居

居然天上客

贤出多福地

地福多出贤

僧游云隐寺

寺隐云游僧

人中柳如是

是如柳中人

雨滋春树碧连天

天连碧树春滋雨

风送花香红满地

地满红香花送风

艳艳红花随落雨

雨落随花红艳艳

水水山山处处明明秀秀

晴晴雨雨时时好好奇奇

春回先富村

村富先回春

处处飞花飞处处

潺潺碧水碧潺潺

重重绿树绿重重

声声笑语笑声声

雾锁山头山锁雾

天连水尾水连天

雪岭吹风吹岭雪

龙潭活水活潭龙

凤落梧桐梧落凤

珠联璧合璧联珠

油灯少灯油

火柴当柴火

静泉山上山泉静

清水塘里塘水清

香山碧云寺云碧山香

黄山落叶松叶落山黄

秀山轻雨青山秀

香柏鼓风鼓柏香

风送花香红满地

雨滋春树碧连天

倒读又成一联:天连碧树春滋雨,地满红香花送风。

暮天遥对寒窗雾

雾窗寒对遥天暮

天近山头行到山腰天更远

月浮水面捞到水底月还沉

高高下下树叮叮咚咚泉

重重叠叠山曲曲环环路

绿绿红红处处莺莺燕燕

花花草草年年暮暮朝朝

水水山山处处明明秀秀

晴晴雨雨时时好好奇奇

重重迭迭山曲曲环环路

丁丁冬冬泉高高下下树

看山山已峻

望水水乃清

风竹绿竹,风翻绿竹竹翻风。

雪里白梅,雪映白梅梅映雪。

风扇扇风,风出扇,扇动风生。

水车车水,水随车,车停水止。

重重喜事,重重喜,喜年年获风收。

盈盈笑语,盈盈笑,笑频频传报捷。

佛脚清泉飘,飘飘飘,飘下两条玉带。

源头活水冒,冒冒冒,冒出一串珍珠。

风风雨雨,暖暖寒寒,处处寻寻觅觅。

莺莺燕燕,花花叶叶,卿卿暮暮朝朝。

扒扒扒,扒扒扒,扒扒扒,扒到龙门叁级浪。

唱唱唱,唱唱唱,唱唱唱,唱出仙姬七姐歌。

读书好耕田好学好便好

创业难守业难知难不难

分水桥边分水吃分分分开

看花亭下看花回看看看到

蒲叶桃叶葡萄叶草本木本

梅花桂花玫瑰花春香秋香

烟水亭吸水烟烟从水起

风浪井搏浪风风自浪兴

山美水美春光美宏图更美

人新事新时代新传业愈新

不生事不怕事自然无事

能爱人能恶人方是正人

月圆月缺,月缺月圆,年年岁岁,暮暮朝朝,黑夜尽头方见日。

花开花落,花落花开,夏夏秋秋,暑暑凉凉,严冬过後始逢春。

一盏清茶解解解解元之渴

五言绝诗施施施施主之才

进进出出笑颜开人人满意

挑挑拣拣花色美件件称心

月月月明八月月明明分外

山山山秀巫山山秀秀非常

天上月圆,人间月半,月月月圆,逢月半

今年年底,明年年初,年年年底,接年初

松叶竹叶叶叶翠

秋声雁声声声寒

龙怒卷风风卷浪

月光射水水射天

千里为重重山重水重庆府

一人成大大邦大国大明君

无锡锡山山无锡

平湖湖水水平湖

开口便笑笑古笑今凡事付之一笑

大肚能容容天容地与己何所不容

金水河边金线柳金线柳穿金鱼口

玉栏杆外玉簪花玉簪花插玉人头

保?塔,塔顶尖,尖如笔,笔写五湖四海。

锦带桥,桥洞圆,圆似镜,镜照万国九州。

弓长张张弓,张弓手张弓射箭,箭箭皆中。

木子李李木,李木匠李木雕弓,弓弓难开。

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虾吃水,水落石出。

溪水归河水,河水归江,江归海,海阔天空。

黄花岗,岗花黄,黄照碧血,血染黄花留芳阁。

绿水河,河水绿,绿映白塔,塔印绿水存真容。

听雨,雨住,住听雨楼也住听雨声,声滴滴,听,听,听。

观潮,潮来,来观潮阁上来观潮浪,浪滔滔,观,观,观

数字联

水冷金寒火神庙大兴土木

南腔北调中军官什么东西

万瓦千砖百日造成十字庙

一舟二橹三人遥过四通桥

花甲重开外加三七岁月

古稀双庆内多一个春秋

一掌擎天五指三长两短

六合插地七层四面八方

冰冷酒一点两点三点

丁香花百头千头万头

童子看橡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

先生讲命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课演六爻内卦三爻外卦三爻

棒长八尺随身四尺离身四尺

尺蛇人谷量量九寸零十分

七鸭浮江数数三双多一只

有三分水二分竹添一分明月

从五步楼十步阁望百步大江

五百罗汉渡江岸边波心千佛子

一个美女对月人间天上两婵娟

取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明灯四十九盏,一心只为酬三愿。

平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变卦土木金爻,水面偏能用火攻。

一大乔,二小乔,三寸金莲四寸腰,五匣六盒七彩纷,八分九分十信娇。

十九月,八分圆,七个进士六个还,五更四鼓三声向,二乔大乔一人占。

清风满地难容我

明月何时再照人

檐下蜘蛛一腔丝意

庭前蚯蚓满腹泥心

因荷而得藕

有杏不须梅

昨夜敲棋寻子路

今朝对镜见颜回

未出土时便有节

及凌云处尚虚心

粟绽缝黄见

藕断露丝飞

上联谐凤凰。

下联谐鹭鸶。

孔子生於舟末

光舞起自汉中

虚心竹有低头叶

傲骨梅无仰面花

雨洒灰堆成麻子

风吹荷叶像乌龟

眼前一簇园林谁家庄子

壁上几行文字哪个汉书

月朗晴空今夜断言无雨

风寒露冷来晚必定成霜

下联:「成霜」谐「成双」。

独览梅花扫腊雪

细睨山势舞流溪

上联:Do,Re,Me,Fa,So,La,Ti。

下联:一至七数字方言读音。

和尚挑水两膀尽是汗淋

尼姑栽秧双手按插布阵

「按插」谐「按察」,

「布阵」谐「布政」。

「尽是」谐「进士」,

「汗淋」谐「翰林」。

两船并行橹速不如帆快

八音齐奏笛清难比箫和

「橹速」谐「鲁肃」,

「帆快」谐「樊哙」。

「笛清」谐「狄青」,

「箫和」谐「萧何」。

塔内点灯层层孔明诸角(葛)亮

池中栽藕节节太白理长根(庚)

上联:诸葛亮字孔明。

下联:李太白字长庚。

细羽家禽砖下死

粗毛野兽石先生

山童采栗用箱承,劈栗扑簏

野老卖菱将担倒,倾菱空笼

此联之妙,在于末四字既关含义,又是象声。

泥肥禾尚瘦

晷短夜差长

「晷」音鬼。上联的意思是:泥土肥沃,但禾苗仍然瘦弱。下联的意思是:太阳在天上的时间越来越短(所谓晷短,此乃夏至後发生的自然现象),日夜的时差越来越长。若以谐音读此联,则变成:尼肥和尚瘦鬼短夜叉长

师姑田里挑禾上

美女堂前抱绣裁

上联为祝枝山所出,下联为沈石田所对。

「禾上」谐音「和尚」,「绣裁」谐音「秀才」。

贾岛醉来非假倒

刘伶饮尽不留零

戏答联

上黄昏下黄昏黄昏时候渡黄昏

东文章西文章文章桥上晒文章

五人共伞小人全仗大人遮

四口同图内口皆从外口管

天当棋盘星作子谁人敢下

地作琵琶路当丝哪人能弹

千年老树为衣架

万里长江作浴盆

松下围棋松子每随棋子落

柳边垂钓柳丝常伴钓丝悬

水底月如天上月

眼中人是面前人

母鸭无鞋空洗脚

公鸡有髻不疏头

椒实既热夹壳长老黑心

梅蕊未开光棍先生白嘴

鲈鱼四鳃独占松江一府

螃蟹八足横行天下九州

鞭打黄牛背

棍戳黑狗牙

一群鸿雁天边过

半只烧鹅地上爬

竹本无心遇节岂能空过

雪非有意他年又是自来

晚浴池塘涌动一天星斗

早登台阁挽回三代乾坤

水中冻冰冰种雪雪上加霜

空中腾雾雾成云云开见日

前思后想看左传书往右返

坐北朝南吃西瓜皮向东抛

读红楼看宝黛钗调情大观园

看西厢有张孙杜斗法普济寺

碧野田间牛得草

白杨林里马识途

绿水本无忧,因风皱面

青山原不老,为雪白头

四面灯,单层纸,辉辉煌煌,照遍东南西北。

一年学,八吊钱,辛辛苦苦,历尽春夏秋冬。

洞庭湖,八百里,波滚滚浪海涛,大宗师从何而来。

巫山峡,十二峰,云霭霭雾腾腾,本主考从天而降。

四水江第一,四时夏第二,老夫居江夏,谁是第一,谁是第二。

三教儒在前,三才人在後,小子本儒人,岂敢在前,岂敢在后。

谜语联

你共人女边着子

怎知我门里添心

上联谜底:好。

下联谜底:闷。

新月一钩云脚下

残花两瓣马蹄前

谜底:「熊」。

鲁肃遣子问路

阳明笑启东窗

上联谜底:敬请指导

下联谜底:欢迎光临

口中含玉确如玉

台下有心实无心

上联谜底:国

下联谜底:怠

日落香残免去凡心一点

炉熄火尽务把意马牢栓

上联谜底:秃。

下联谜底:驴。

吴下门风户户尽吹单孔箫

云间胜景家家皆鼓独弦琴

上联谜底:吹火筒。

下联谜底:弹棉花。

白蛇过江头顶一轮红日

青龙挂壁身披万点金星

上联谜底:油灯。

下联谜底:秤。

黑不是白不是红黄更不是和狐狸猫狗彷佛既非家畜又非野兽

诗也有词也有论语上也有对东西南北模糊虽是短品却是妙文

上联谜底:猜。

下联谜底:谜。

隐字联

字写三秋离北塞

路通一线到鹏图

上联隐「雁」。

下联隐「指南针」

数声吹起湘江月

一枕招来巫峡云

上联隐「笛」。

下联隐「梦」。

一二三四五六七

孝悌忠信礼义廉

上联隐「八」,意王八。

下联隐「耻」,意无耻。

南北

二三四五

六七八九

横批:没东西。

上联:缺一(衣)。

下联:少十(食)。

若受暮夜钱财天诛地灭

如听衙役说话男盗女娼

一肩风雪三千里

两眼乾坤十二时

上联隐「轿夫」。下联隐「猫」。

兵书三卷桥边授

忍字百篇家内藏

隐「张」。

歇后联

和尚撑船--篙打江心罗汉

佳人汲水--绳牵井底观音

醉汉骑驴--颠头簸脑算酒账

艄公捋橹--打拱作揖讨船钱

稻草扎秧--父抱子

竹篮提笋--母怀儿

马过木桥--蹄打鼓

鸡啄铜盆--嘴敲锣

开花芝麻--步步高

出土甘蔗--节节甜

碧纱帐内坐佳人--烟笼芍药

清水池中洗和尚--水浸葫芦

君子之交淡如--水

醉翁之意不在--酒

未必逢凶化--吉

何曾起死回--生

廪生抹围裙--斯文扫地

屠户戴顶子--杀气冲天

强盗画喜容--贼形难看

阎王出告示--鬼话连篇

鸡犬过霜桥--一路竹叶梅花

牛马行雪地--两行蚌壳团鱼

难联绝对

(古)铁瓮城西金玉银山三宝地

(今)华夏国中孔孟墨子一圣人

(古)烟沿艳檐烟燕眼

(今)雾捂鸟屋雾物无

(古)寂寞寒窗空守寡

(今)俊俏佳人伴伶仃

(古)游西湖提锡壶锡壶掉西湖惜乎锡湖

(今)过南平卖蓝瓶蓝瓶得南平难得蓝瓶

(古)南通前北通前南北通前通南北

(今)春读书秋读书春秋读书读春秋

(古)望江楼,望江流,望江楼下望江流,江楼千古,江流千古

(今)印月井,印月影,印月井中印月影,月井万年,月影万年

(今)赛诗台,赛诗才,赛诗台上赛诗才,诗台绝世,诗才绝世

白塔街,黄铁匠,生红炉,烧黑炭,冒青烟,闪蓝光,淬紫铁,坐北朝南打东西

淡水湾,苦农民,戴凉笠,弯酸腰,顶辣日,流咸汗,砍甜蔗,养妻教子育儿孙

望天空,空望天,天天有空望空天

求人难,难求人,人人逢难求人难

绝对

钟鼓楼中,终夜钟声撞不断

由郭而城,由城而陂,由陂而河,由河而海,每况愈下。

岑溪山水今奚在

霜降降霜,儿女无双双足冷

说明:清除某落魄文人,于霜落之日以“谐音”撰一上联

夏大禹,孔仲尼,旦姬,杜甫,刘禹锡

说明:明代江南着名才子吴梅村,在秦淮名妓卞玉京宅中宴请诸名士。

席间有人以「谐音」出一上联,举座无人能对

今夕何夕,两夕已多

说明:民国初年,有人作一“拆字”对的上联,令人百思不得其对

江氏在江亭追悼江西江县令

清末光绪年间,江西南昌知县江某主持正义,被洋教士所杀,全国为之愤然。北京名流江亢虎在陶然亭(亦名“江亭”)为江知县举行追悼会。当时曾有人作一上联求对,可惜无人能续联。

大凉山山山小,小凉山山山大,不论大山小山,都是锦绣河山

彝族居住地大凉山、小凉山,大凉山占地面积远不如小凉山,当地人为此作一上联。

嗟叹嚎啕哽咽喉

泪滴湘江流满海

宠宰宿寒家穷窗寂寞

客官寓宫宦富室宽容

驱骚驶驽骜马骤

植檀栽桂森木?

荷花茎藕蓬莲苔

芙蓉芍药蕊芬芳

湛江港清波滚滚

渤海湾浊浪滔滔

烟锁池塘柳

炮镇海城楼

寄寓客家牢守寒窗空寂寞

迷途逝远返回达道游逍遥

逢迎远近逍遥过

进退连还运道通

迎送远近通达道

进退迅速游逍遥

大木森森,松柏梧桐杨柳

细水淼淼,江河溪流湖海

元中叶隐居不仕的南宋文人黄潜身浙东山中,日日与郁郁葱葱的参天古木相对,某日,以「木」为偏旁作了上联,下联为後人所对。

冻雨洒窗、东二点(冻)西三点(洒)

分片切瓜、坚八刀(分)横七刀(切)

琵琶琴瑟八大王,王王在上

魑魅魍魉四小鬼,鬼鬼犯边

?看门中月思耕心上田

一明分日月五岳各丘山

踏破磊桥三块石

分开出路两重山

骑奇马,张长弓,

单戈成战伪为人,

张长弓,骑奇马,单戈作战

嫁家女,孕乃子,生男曰甥

束棘为薪,截竖开横成四束(李调元)

阊门启户,移多补少作双间(管家)

鸿是江边鸟

蚕为天下虫

少水沙即现

是土堤方成

镶字联

塔楼亮灯,层层孔明

荷塘抠藕,节节太白

韬略终须绘新图奋起还得读良书--郭沫若题上海韬奋图书馆

参出民间疾苦议定治国方针--参议院门口

悲哉秋之为气惨矣瑾其可怀--题秋瑾

土豪劣绅土崩瓦解地痞流氓地磨草光--土地庙

民犹是也,国犹是也,何分南北总而言之,统而言之,不是东西(民国、总统)

缺字联

一、

二、

三、

四、

五、

六、七(忘八)

孝、弟、忠、信、礼、义、廉(无耻)

二、

三、

四、五(缺一)--谐音(缺衣)

六、

七、

八、九(少十)--谐音(少食)

横批:南北意指(无东西)

费国民血汗已口亿

集天下混蛋于一堂

拟伪国大(其中“口”字处实为一空框)

改联

君恩深似海(矣)臣节重如山(乎)

爱民如子(金子银子皆吾子也)

执法如山(钱山靠山其为山乎)

明日逢春好不晦气(明日逢春,好不晦气)

终年倒运少有余财(终年倒运,少有余财)

(祝枝山)

便宜不便宜便宜(便宜不,便宜,便宜)

实惠不实惠实惠(实惠不,实惠,实惠)

横批:价廉物美

此地安能常住(此地安,能常住)

其人好不伤悲(其人好,不伤悲)

门对千根竹(门对千根竹短)(门对千根竹短无)

家藏万卷书(家藏万卷书长)(家藏万卷书长有)

行节俭画(早行节俭事)过淡泊年(不过淡泊年)

父进士,子进士,父子同进士(父进土,子进土,父子同进土)

妻夫人,媳夫人,妻媳皆夫人(妻失夫,媳失夫,妻媳皆失夫)

组合联

十口心思,思国思家思社稷

八目共赏,赏风赏月赏秋香

口十心思思乡思友思父母――乾隆

言身寸谢谢天谢地谢君王――纪晓岚

四口同固,内口皆归外口管

五人共伞,小人全仗大人遮

人曾是僧人弗能成佛--苏小妹

女卑为婢女又可称奴--佛印

日在东,月在西,天上生成“明”字

子居右,女居左,世间配定“好”人

天下口,天上口,志在吞吴--朱元璋

人中王,人边王,意图全任--刘基

三个土头考老者

五家王子弄琵琶

四维罗夕夕多,罗汉请观音,客少主人多

弓长张又又双,张生求红娘,男单女成双--李学政

八刀分米粉

千里重金锺

此木为柴山山出

因火成烟夕夕多

山石岩前古木枯,此木为柴

长巾帐内女子好,少女更妙

妙人儿倪家少女

武士心志在止戈

冻雨洒窗、东二点(冻)西三点(洒)

分片切瓜、坚八刀(分)横七刀(切)

鸟入风中,衔去虫而作凤

马来芦畔,吃尽草以为驴

屑小欺大乃谓尖

愚犬称王便是狂

药联

冬虫夏草九重皮

玉叶金花一条根

烦暑最宜淡竹叶,

伤寒锋妙小柴胡。

金银花小,香飘七八九里;

梧桐子大,日服五六十丸

使君子花,朝白、午红、暮紫

虞美人草,春青、夏绿、秋黄

水莲花,半枝莲,金花照水莲;

珍珠母,一粒珠,玉碗捧珍珠。

红娘子身披石榴裙,头戴银花,

比牡丹芍药胜五倍,从容贯众,

到天竺寺降香,跪伏神前,

求云天仙早遇宾郎(槟榔)。(含十二味药)

上金銮殿伏令,拜常山侯,

封四前将军立赐合欢。

白头翁手持大戟子,脚跨海马,

与草寇甘遂战百合,旋覆回乡。

好女子己酉生,问门口何人可配

倪人儿亥子年,嫁家女孕子乃孩

僖喜人日月伴,简竹间孺子需明

(“简”在此读去声“谏” ̄即规劝的意思,清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中有注)

(其实此联是地方土对,原联应该是:好女子己酉生问门口何人可配)

鸟在笼中望孔明思张飞无奈关羽

人游园内观石秀赏花荣有感乐和

人闲窗下赏花容戏飞燕不觉时迁

第6篇:千古名句

1.峥嵘赤云西,日脚下平地--唐.杜甫《羌村三首》

2.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唐.李商隐《乐原游》

3.暮霭生深树,斜阳下小楼--唐.杜牧《题扬州禅智寺》

4.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唐.白居易《暮江吟》

5.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宋.苏轼《水调歌头》

6.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唐.张九龄《望月怀远》

7.明月却多情,随人处处行--宋.张先《菩萨蛮》

8.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三国.魏.曹植《怨歌行》

9.照之有余辉,揽之不盈手--晋.陆机《拟明月何皎皎》

10.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唐朝.王维《鸟鸣涧》

11.月光如水水如天--唐.赵嘏《江楼感旧》

12.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唐.李白《把酒问月》

13.暮雨不来春不去,花满地月朦胧--宋.贺铸《江城子》

14.山风吹空林,飒飒如有人--唐朝--岑参《暮秋山行》

15.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唐.杜甫《春夜喜雨》

16.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唐.杜甫《水槛遣心二首》

17.微雨池塘见,好风襟袖知--唐朝.杜牧《秋思》

18.山雨欲来风满楼--唐.许浑《咸阳城西楼晚眺》

19.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唐朝.刘长卿《别严士元》

20.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宋.苏轼《元月廿七日望湖楼醉书》

21.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唐.李贺《雁门太守行》

22.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唐.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23.春雪满空来,触处似花开。不知园内树,若个是真梅--唐.东方虬《春雪》

24.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唐朝.李白《北风行》

25.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唐朝.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花鸟草虫名句

1.到处皆诗境,随时有物华--宋.张道洽《岭梅》

2.春城无处不飞花--唐朝.韩鸿《寒食》

3.折得一枝香在手,人间应未有--宋.王安石《甘露歌》

4.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宋.宋祁《玉楼春》

5.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宋.叶绍翁《游园不值》

6.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宋.朱熹《春日》

7.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唐.白居易《忆江南》

8.浓绿万枝红一点,动人春色不须多--宋.王安石《咏石榴花》

9.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宋.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10.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宋.林逋《山园小梅》

11.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宋.辛弃疾《鹧鸪天。代人赋》

12.春风不解禁杨花,蒙蒙乱扑行人面--宋.晏殊《踏莎行》

13.阳春二三月,草与水同色--晋.乐府古辞《孟珠》

14.江南二月多芳草,春在蒙蒙细雨中--宋.释仲殊《绝句》

15.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宋.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16.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宋.晏殊《浣溪沙》

17.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唐朝.元稹《菊花》

18.林间新绿一重重,小蕾深藏数点红--金.元好问《同儿辈赋未开海棠》

19.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宋.王安石《泊船瓜洲》

20.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汉乐府民歌《江南》

21.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宋.杨万53.里《小池》

22.叶上初阳乾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宋.周邦彦《苏幕遮》

23.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唐.贺知章《咏柳》

24.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唐.杜牧《山行》

25.天涯何处无芳草--宋.苏轼《蝶恋花》

26.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唐.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27.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唐.韩愈《初春小雨》

28.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唐。孟浩然《春晓》

29.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南朝.梁.王籍《入若耶溪》

30.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然--唐.杜甫《绝句二首》

31.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宋.苏轼《惠崇78.春江晚景》

32.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唐.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33.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唐.杜甫《曲江二首》

34.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宵--唐.刘禹锡《秋词》

时日节日名句

1.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唐.王湾《次北固山下》

2.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宋.王安石《元日》

3.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南朝.宋.谢灵运《登池上楼》

4.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宋.辛弃疾《青玉案》

5.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唐.杜牧《江南春绝句》

6.困人天气近清明--宋.苏轼《浣溪沙》

7.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宋.晏殊《破阵子》

8.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唐.杜牧《清明》

9.有时三点两点雨,到处十枝五枝花--唐.李山甫《寒食二首》

10.更能销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宋.辛弃疾《摸鱼儿》

11.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宋.李清照《如梦令》

12.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宋.赵师秀《有约》

13.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唐.杜牧《秋夕》

14.秋风吹渭水,落叶满长安--唐朝.贾岛《忆江上吴处士》 15.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唐.王绩《野望》

16.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桔绿时--宋.苏轼《赠刘景文》

17.最是秋风管闲事,红他枫叶白人头--清.赵翼《野步》

18.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唐.杜甫《登高》

19.满城风雨近重阳--宋.潘大临《断句》

20.腊后花期知渐近,寒梅已作东风信--宋.晏殊《蝶恋花》

爱国名句

1.位卑未敢忘忧国--宋.陆游《病起书怀》

2.寸寸山河寸寸金--清.黄遵宪《赠梁任父母同年》

3.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三国.魏.曹植《白马篇》

4.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战国.楚.屈原《国殇》

5.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唐.王昌龄《出塞》

6.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唐.杜牧《泊秦淮》

7.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唐.戴叔伦《塞上曲二首》

8.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宋.文天祥《扬子江》

9.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宋.文天祥《过零丁洋》

10.读书本意在元元--宋.陆游《读书》

11.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毋忘告乃翁--宋.陆游《示儿》

12.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宋.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13.楚虽三户能抗秦,岂有堂堂中国空无人--宋.陆游《金错刀行》

14.胸中有誓深于海,肯使神州竟陆沉--宋.郑思肖《二砺》

15.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战国.楚.屈原《离骚》

16.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三国.曹操《蒿里行》

17.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唐.李绅《悯农》

18.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唐.杜甫《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

19.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唐.杜甫《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

20.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唐.杜甫《春望》

21.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唐,聂夷中《咏田家》

22.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23.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唐.陈陶《陇西行》

24.月儿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宋.杨万里《竹枝词》

25.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臣残阳--宋.李纲《病牛》

26.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明.于谦《咏煤炭》

立志名句

1.与天地兮比寿,与日月兮齐光------战国.楚.屈原<<涉江>> 2.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战国.屈原.<<离骚>>

3.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战国.屈原<<渔夫>> 4.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屈原<<离骚>>

5.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三国.魏.曹操<<龟虽寿>> 6.健儿须快马,快马须健儿------北朝民歌.<<折杨柳歌辞>> 7.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晋.陶渊明<<读山海经十三首>> 8.直如朱丝绳,清如玉壶冰------南朝.宋.鲍照<<代白头吟>> 9.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唐.李世民<<赐萧禹>>

10.愿君学长松,慎勿作桃李------唐.李白<<赠韦侍御黄活裳二首>> 11.时穷节乃现,一一垂丹青------宋.文天祥<<正气歌>>

12.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宋.李清照<<绝句>>(<<乌江>>) 13.长安何处在,只在马蹄下------唐.岑参<<忆长安曲二章寄庞催>> 14.莫道桑榆晚,微霞尚满天------唐.刘禹锡<<酬乐天咏志见示>> 15.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唐.李白<<行路难>> 16.少年心事当拂云------唐.李贺<<致酒行>>

17.一片冰心在玉壶------唐.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18.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唐.李白<<行路难>> 19.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唐.李白<<将进酒>>

20.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21.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唐.杜甫<<将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严郑公>> 22.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唐.刘禹锡<<浪淘沙>> 23.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不妨有卧龙------唐.窦庠<<醉中赠符载>> 24.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宋.郑思肖<<画菊>>

25.立志欲坚不欲锐,成功在久不在速------宋.张孝祥<<论治体札子.甲申二月九日>> 26.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宋.文天祥<<过零丁洋>> 27.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青白在人间------明.于谦<<石灰吟>> 28.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元.王冕<<墨梅>> 29.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清.郑燮<<竹石>> 30.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清.龚自珍<<己亥杂诗>>

31.浊酒难销忧国泪,救时应仗出群才------清.秋瑾<<黄海舟中日人索句并见日俄战争地图>>

思乡离愁名句

1.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小雅.采薇>> 2.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汉乐府民歌<<悲歌>> 3.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汉.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 4.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唐.孟郊<<游子吟>> 5.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唐.宋之问<<度大庾岭>>

6.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唐.王维<<杂诗三首>> 7.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唐.李白<<静夜思>> 8.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宋.李清照<<菩萨蛮>> 9.每逢佳节倍思亲------唐.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10.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唐.王建<<十五日夜望月寄杜郎中>> 11.逢人渐觉乡音异,却恨莺声似故山------唐.司空图<<漫书五首>> 12.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唐.贺知章<<回乡偶书二首>> 13.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唐.贺知章<<回乡偶书>> 14.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唐.杜甫<<月夜忆舍弟>> 15.悲莫悲兮生别离------战国.楚.屈原<<九歌.少司命>>

16.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汉.<<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 17.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隋.薛道衡<<人日思归>> 18.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南唐.李煜<<清平乐>>

19.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李煜<<相见欢>> 20.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李煜<<浪淘沙>> 21.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唐.杜甫<<赠卫八处士>> 22.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唐.王维<<渭城曲>> 23.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唐.高适<<别董大>> 24.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

25.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已一年------唐.韦应物<<寄李儋元锡>> 26.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唐.李商隐<<无题>> 27.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唐.杜牧<<赠别>> 28.门外若无南北路,人间应免别离愁------唐.杜牧<<赠别>> 29.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宋.黄庭坚<<寄黄几复>>

30.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同来望月人何在?风景依稀似去年------唐.赵瑕<<江楼感怀>>

31.不应有恨,何时长向别时圆?------宋.苏轼<<水调歌头>> 32.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宋.苏轼<<水调歌头>> 思念家乡的完整诗句: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心情名句

1.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诗经.小雅.小雯>>

2.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唐.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3.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唐.李白<<秋浦歌>> 4.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唐.杜甫<<梦李白>> 5.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南唐.李煜<<相见欢>>

6.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南唐.李煜<<虞美人>>

7.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唐.李白<<宣州谢眺楼做官别校书叔云>> 8.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唐.杜牧<<遣怀>> 9.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唐.秦韬玉<<贫女>> 10.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唐.李商隐<<锦瑟>> 11.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唐.白居易<<长恨歌>> 12.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唐.白居易<<琵琶行>> 13.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宋.陆游<<书愤>> 14.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唐.王之焕<<凉州词>> 15.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宋.李清照<<醉花阴>> 16.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宋.李清照<<声声慢>> 17.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宋.李清照<<一剪梅>>

18.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宋.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19.人到愁来无处会,不关情处总伤心------宋.黄庭坚<<和陈君仪读太真外传>> 20.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看多时------清.黄仲则<<癸已除夕偶成>> 21.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唐.白居易<<琵琶行>> 22.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唐.孟郊<<登科后>> 23.陶陶然乐在其中------唐.杨炯<<登秘书省阁诗序>>

24.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唐.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25.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唐.杜甫.同上.

友情爱情名句

1.嘤嘤鸣矣,求其友声------<<诗经.小雅.伐木>> 2.投我以桃,报之以李------<<诗经.大雅.抑>> 3.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诗经.卫风.木瓜>> 4.结交在相知,骨肉何必亲------汉乐府民歌<<箜篌谣>> 5.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三国.魏.曹植<<赠白马王彪>> 6.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唐.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7.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唐.张九龄<<送韦城李少府>>

8.少年乐新知,衰暮思故友------唐.韩愈<<除官赴阙至江州寄鄂岳李大夫>> 9.以文常会友,唯德自成邻------唐.祖咏<<清明宴司勋刘郎中别业>> 10.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唐.白居易<<琵琶行>> 11.人生结交在终结,莫为升沉中路分------唐.贺兰进明<<行路难五首>> 12.人生交契无老少,论交何必先同调------唐.杜甫<<徒步归行>> 13.友如作画须求淡,山似论文不喜平------清.翁照<<与友人寻山>> 14.一日不见,如三秋兮------<<诗经.王风.采葛>>

15.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汉.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 16.举手长劳劳,二情同依依------汉乐府民歌<<孔雀东南飞>>

17.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唐.王维<<相思>> 18.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唐.李白<<长干行>> 19.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宋.欧阳修<<生查子>> 20.一日不思量,也攒眉千度------宋.柳永<<昼夜乐>>

21.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唐.李商隐<<无题二首>>

22.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唐.崔护<<题都城南庄>>

23.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唐.李商隐<<无题>> 24.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唐.刘禹锡<<竹枝词>> 25.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唐.元稹<<离思五首>> 26.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唐.白居易<<长恨歌>> 27.从此无心爱良夜,任他明月下西楼------唐.李益<<写情>> 28.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宋.秦观<<鹊桥仙>> 29.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唐.白居易<<长恨歌>> 30.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宋.柳永<<凤栖梧>>

教化名句

1.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诗经.卫风.淇奥>>

2.学非探其花,要自拨其根------唐.杜牧<<留诲曹师等诗>> 3.十年磨一剑------唐.贾岛<<剑客>>

4.不是虚心岂得贤------宋.王安石<<诸葛武侯>> 5.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唐.杜荀鹤

6.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宋.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7.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宋.苏轼<<送安惊落第诗>> 8.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宋.朱熹<<观书有感>>

9.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民歌<<长歌行>> 10.志士惜日短,愁人知夜长------晋.傅玄<<杂诗>>

11.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晋.陶渊明<<杂诗>> 12.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唐.孟郊<<劝学>> 13.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宋.岳飞<<满江红>> 14.逢事独为贵,历代非无才------唐.陈子昂<<郭槐>>

15.黄金无足色,白璧有微瑕.求人不求备,妾原老君家------宋.戴复古<<寄兴二首>> 16.南山栋梁益稀少,爱材养育谁复议------唐.柳宗元<<行路难>> 17.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唐.白居易<<放言>>

18.世上岂无千里马,人中难得九方皋------宋.黄庭坚<<过平舆怀李子先时在并州>> 19.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清.龚自珍<<己亥杂诗

哲理名句

1.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鹤鸣>>

2.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正冠------汉乐府民歌<<君子行>> 3.城中好高髻,四方高一尺------汉乐府民歌<<城中谣>> 4.何意百炼钢,化为绕指柔------晋.刘琨<<重赠卢谌>> 5.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唐.王之焕<<登鹳雀楼>> 6.人事有代谢,往事成古今------唐.孟浩然<<与诸子登岘山>>

7.草木本无意,荣枯自有时------唐.孟浩然<<江上寄山阴崔少府国辅>> 8.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唐.李绅<<悯农>>

补充

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

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四方。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沉浮雨打萍。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上邪下难正,众枉不可矫。 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

李白《行路难三首》之二 刘邦《大风歌》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王维《使至塞上》

李贺《马诗二十三首》之五 李白《望庐山瀑布》 岳飞《满江红》 文天祥《过零丁洋》 陆游《游山西村》 杜牧《遗怀》 何承天《上邪篇》 李清照《绝句》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雨。二十四桥明月夜,

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

玉人何处教吹箫。

太平本是将军定,不许将军见太平。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与天地兮比寿,与日月兮同光。 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一片飞花减却春,风飘万点正愁人。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心事浩茫连广宇,于无声处听惊雷。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落上头。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无边落水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我以我血荐轩辕

《水浒传》 白居易《琵琶行》 屈原《楚辞.九章.涉江》 陆游《夜泊水村》 杜牧《过华清宫绝句》 杜甫《曲江》之一 白居易《暮江吟》 鲁迅

杨万里《小池》 范仲淹 《岳阳楼记》 李商隐《乐游原》 杜甫 鲁迅 瓦罐不离井上破,将军难免阵中亡。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天涯何处无芳草。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九州生气恃春雷,万马齐喑究可衰。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男儿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伤心处。 宁为鸡口,无为牛后。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水浒传》

《木兰诗二首》之一

杜甫《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 龚自珍《己亥杂诗》之一 李白《将进酒》 苏轼《蝶恋花》 白居易《琵琶行》 于谦《石灰吟》 柳宗元《江雪》 《诗经》

岑参《白雪歇送武判官归京》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赵翼《论诗》 俞文豹《清夜录》

刘禹锡《浪淘沙九首》之一

《论语·颜渊》 《论语·述而 毛泽东 曹操

杜甫《月夜忆舍弟》 屈原《离骚》 王勃《滕王阁序》 杜牧《江南春绝句》 李开先《宝剑记》 《史记·苏秦列传》 林升《题临安邸》 陶渊明《移居》 杜甫《蜀相》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人逢喜事精神爽,月到中秋分外明。 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

《论语·子罕》 苏轼《水调歌头》 毛泽东

白居易《琵琶行》 白居易《琵琶行》 冯梦龙《古今小说》 苏轼《洗儿》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人生自古谁无死,

文天详《过零丁洋》

留取丹心照汗青。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

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唐·贺知章《回乡偶书》 唐·李白《送友人》 唐·杜甫《江畔独步寻花》 唐·杜甫《水槛遣心》 唐·杨巨源《城东早春》 唐·王维《观猎》 唐·孟浩然《过故人庄》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唐·李白《秋浦歌》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温故而之新,可以为师矣。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

唐·温庭筠《望江南》

肠断白蓣洲。

要看银山拍天浪,开窗放入大江来。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宋·曾公亮《宿甘露寺僧舍》 宋·周敦颐《爱莲说》 《乐府诗集·木兰诗》

宋·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唐·白居易《卖炭翁》 《论语》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唐·杜甫《春夜喜雨》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宋·晏殊《浣溪沙》 宋·朱淑真《生查子》 唐·王翰《凉州词》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旧时王榭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做伴好还乡。 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唐·杜牧《秋夕》

唐·高(马并)《山亭夏日》 唐·贾岛《题李凝幽居》 宋·范仲淹《岳阳楼记》 唐·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唐·杜牧《泊秦淮》 唐·郑谷《淮上与友人送》 《左传·曹刿论战》 唐·刘禹锡《乌衣巷》 唐·李白《子夜吴歌》

唐·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唐·黄巢《题菊花》 宋·李清照《武陵春》 唐·杜甫《望岳》 唐·杜甫《咏怀古迹》

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死亡。 鲁迅《纪念刘和珍君》 众口铄金,积毁销骨。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 管中窥豹,时见一斑。 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忍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丛觅小诗。

《史记·张仪列传》 唐·贾岛《寻隐者不遇》 徐霞客 《晋书》

《武王伐纣平话》 左传·《襄公二十五年》 鲁迅《为了忘却的纪念》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 《彼得斐诗集》 恸哭六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 品德详明德性坚定,事理通达心气和平。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四体不勤,五谷不分。

清·吴梅村《圆圆曲》 朱熹

宋·陆游《卜算子·咏梅》 毛泽东《卜算子·咏梅》 《论语·微子篇》 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

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蒲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

毛泽东《水调歌头·游泳》 宋·文天祥《扬子江》 晋·陶渊明《饮酒》 晋·陶渊明《归田园居》 晋·陶渊明《归田园居》

上一篇:员工岗前培训管理制度下一篇:我的祖国朗诵串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