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交流会演讲稿

2022-10-1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写出一份优质的演讲稿,可在语言的感染力下,让更多人了解到演讲稿内容的重要性。在当今社会中,演讲稿成为了表达观点的重要方式,你会正确编写演讲稿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学习交流会演讲稿》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第1篇:学习交流会演讲稿

小组合作学习对降低英语专业生英语演讲焦虑实证研究

摘 要:通过实证研究,探讨小组合作学习对英语专业生英语演讲焦虑和演讲能力的影响。定量和定性研究分析的结果表明:小组合作学习有效地降低了课堂英语演讲焦虑,提高了学生的英语演讲水平;小组合作学习通过情感因素、平等协商和提供更多语言输出实践机会降低了学生的演讲焦虑,促进了学生英语演讲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小组合作学习;英语演讲;演讲焦虑;实证研究

文献标志码:A

英语演讲(EPS)是在全球化背景下,以作为外语的英语(EFL)为交流媒介的公众演讲[1]。自2005年,英语演讲课程开始在全国推广。因此,本文探讨的ESP是作为一门EFL课程,演讲焦虑研究的是外语学习焦虑。

一、文献回顾

外语学习焦虑是课堂外语学习过程中,学习者对二语交流能力自我评价低而引起的情境性焦虑,它包含三种相关的焦虑表现:交际焦虑、考试焦虑和害怕负面评价焦虑[2]。我国对英语演讲焦虑的研究多为对英语焦虑的原因、对策的定性研究。在教学上运用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的实证研究并不多。本文将小组合作学习运用于演讲课堂教学,探讨实验前后对象英语的学习策略、焦虑水平和成绩的变化及三者之间的关系。本研究旨在运用小组合作学习降低学习者的演讲焦虑,帮助其提高英语演讲水平和交际能力。

二、研究方法

研究对象为文华学院英语专业一年级60名学生(男生7名,女生53名),他们学习了为期一个学期的《英语演讲的理论与实践》课程。

本研究采用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相结合的方式,即問卷调查、小组访谈、学习者反思小结和教师日志。问卷分别在学期初和学期末分发给2个自然班60名学生;小组访谈涉及16个组;反思小结以演讲任务为基础,共上交四次。研究问题包括:小组合作学习和英语演讲焦虑的关系;利用活动桌椅教师构建独立小组合作空间对焦虑的影响;小组合作学习对演讲成绩的作用。

课程要求学生或小组定期提交演讲小结,教师针对上交的日志分类,采用小组谈话、撰写教师日志等方式帮助学习者找到应对演讲焦虑的策略。

所有数据采用SPSS17.0进行统计分析,主要运用ANOVA单因素研究对象在实验前后演讲焦虑的程度,此外还包括可信度分析、T检验、相关性分析等。除了调查问卷的数据外,学生演讲视频、演讲稿、反思小结均编号搜集。

三、实验步骤

本研究开始于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总时长16周,包括前测阶段(2周)、实验阶段(13周)、后测阶段(1周)。演讲课程教材为Lucas的The Art of Public Speaking。首先以教师微调、自愿组队的形式,每组3-4人开始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实践。每个学生完成模仿演讲、即兴演讲、说解性演讲、说服性演讲。最后,对参与实验的60名学生进行同样的问卷调查。

调查问卷主体是焦虑自评量表和小组合作学习反馈量表,调查问卷包括学生的个人信息,包括性别、年龄、性格、英语学习时间、英语能力自我评价等。

英语演讲焦虑自评量表由Horwitz的外语课堂焦虑量表(FLCAS)改编而成,共包含30个题项,采用Likert量表,从“非常不同意”到“非常同意”5个选项,负性题项分值为“1,2,3,4,5”,正性题项反向赋分,总分为30-150分,得分越高,焦虑程度越高。前、后测可信度分析Alpha项值分别为0.906、0.853,均大于0.8,说明问卷具有较高的可信度。

小组合作学习效果反馈量表以Lucas如何克服演讲焦虑的阐述为基础,共13个条目,包括自我概念、演讲准备、演讲能力、人际交往能力、演讲环境、评价机制6个因子,采用Likert量表计分,题目设有“完全不同意”到“非常同意”5个选项,得分越高,小组合作学习策略应对焦虑使用的效果越好。问卷可信度分析Alpha值为0.847,具有较高的可信度。

(2)学习者反思报告和教师反馈

在1个学期的《英语演讲课程》学习的过程中,为了及时全面了解小组合作学习、演讲焦虑和演讲成绩的关系,课程要求学生每次演讲后上交演讲小结,包括演讲中面临的焦虑心理、原因及应对策略。教师针对上交的总结进行分类,并结合课堂情况予以指导。采用小组谈话、撰写教师日志等方式帮助学习者及时找到应对措施。

四、实验结果

1.实验前后学生英语演讲焦虑情况对比

首先对比两个自然班总体焦虑水平,表1中A,B分别代表两个班级,结果表明小组合作学习有效降低了演讲焦虑。表2是具体选项的对比分析。

表1显示英语演讲焦虑在实验前后存在显著差异(p=0.014;p=0.010),说明小组合作学习对降低演讲焦虑有明显效果。表2中演讲焦虑量表中题项5、21、29测试演讲前的焦虑,说明小组合作学习提高了演讲意愿和积极性。9、15、16、30测试的是交际焦虑,实验后演讲者的交际意愿、自我概念、反应速度都明显加强。2、3、13、25体现小组合作学习显著提高了演讲肢体语言表现力。通过多次模拟练习,小组成员的语言能力、非语言技巧、人际交往能力等都得到充分锻炼,交际焦虑有显著减轻。

2.实验前后学生英语演讲成绩对比

英语演讲成绩根据演讲内容、逻辑、语言表达、仪表形象、时间控制五个指标来确定。学生平均演讲成绩前测为82.6500±5.69657,后测为86.3667±5.48027;t值前测是79.468,后测是86.319。因此, 合作学习有效提高了成绩。

3.小组合作学习策略各因子运用状况对比

表3说明配对样本t检验分析焦虑应对策略小组合作学习的各项因子(自我概念、演讲准备、演讲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评价机制、演讲环境等)的平均值均高于实验前,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

五、研究结果分析与讨论

通过一个学期针对两个班跟踪教学实验,前后测问卷结果表明,学生英语演讲焦虑在95%的区间内存在显著差异,说明小组合作学习有效降低了演讲焦虑,演讲小结、小组访谈也验证了教学方法的有效性。

第一,小组合作学习,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强化自我概念。问卷调查中半开放性问题涉及学生性格、演讲经历、学习兴趣、英语水平自我评价、演讲自我预期等问题项,通过对问卷进行编号分类,我们针对不同分组,运用小组访谈进行心理焦虑干预,帮助学生认识到演讲焦虑是正常现象,并且适度焦虑是可以提高英语演讲成绩的[3]。76%的受访者认为,小组合作是降低演讲焦虑,尤其是即兴演讲焦虑最有效的方式。第二,小组合作学习注重学生英语语言能力、交际能力和交际过程中各种能力的培养。问卷调查显示,学生认为演讲缺乏思辨力、口语能力、写作能力和听力能力分别是74%、56%、30%和27%。这说明大一学生演讲中最大的困难是口语表达逻辑混乱、内容空洞、肤浅。英语演讲课程开设32学时,教学任务要求学生完成4次演讲。教师每次课围绕一个中心任务,建构演讲情境和话題范围,帮助学生应对不同的交际语境。小组成员协商定题、建构语境、在个体思维过程与语言输出的过程中互相切磋,轮流练习演讲,扮演不同的角色,如演讲者、点评人、裁判、辅助者等。演讲理论知识讲授我们也采用小组合作学习[4]。教师选用经典讲稿分析演讲者的选题、结构、修辞等写作技巧和运用名人演讲视频、学生演讲录像回放进行对比赏析演讲技巧时,均采用小组讨论、小组发表的方式。因此,能集思广益的小组合作的形式是降低英语演讲焦虑的有效途径。第三,小组合作学习构建积极演讲人文环境、鼓励分享演讲焦虑;运用活动桌椅教室,在物理空间上实现小组独立空间的转化。76%以上的学生认为改变座位形式有效地降低了心理焦虑,78%的学生认为小组合作形式促进人际交往,同伴的认同和激励不仅消除紧张心理,更改善了演讲的人文环境。

六、结束语

我们在对小组合作学习反馈量表分析时发现一个特别的现象,合作学习意愿低25-35(<35)的共5人,他们的焦虑程度66-74(<75),均属于低焦虑水平,同时演讲成绩为90-94分(>90),均为优秀[5]。他们普遍认为,与小组成员配合不好、学习时间利用率低、个人能力没有得到发挥等。因此,小组合作如何兼顾个性强、能力强的成员?如何引导小组更高效、有序地发挥每个成员所长?教师需要对分组进行必要的干预,尽量保证每个小组综合能力、个性特点的平衡。研究结果证实,小组合作学习保证组间成员反复练习,积极心理暗示、倾述等方法有效降低了演讲焦虑,提高了英语演讲技能和表现力。

参考文献:

[1]田朝霞.“英语演讲”课在中国高校的本土化研究——其课程性质与基本教学观[J].中国外语教育,2013(2):34-40.

[2]Horwitz, Elaine K., Michael B. Horwitz, et. Foreign Language Classroom Anxiety[J].The Modern Language Journal, 1986(2):125-132.

[3]Brydon Steven R., Scott. Michael D. (eds). Between One and Many: The Art and Science of Public Speaking (6th Ed.)[M].New York: McGraw-Hill, 2008.

[4]金双军,杨小刚.学习者培训对降低大学生英语演讲焦虑效果探析——一项基于英语演讲课堂教学的实证研究[J].外语界,2011(2):28-35.

[5]汪洁,王蓓蕾.基于需求分析的课程设计对降低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外语焦虑的作用研究——一项基于大学英语演讲课的实证研究[J].外国语文,2014(3):157-162.

作者:吴蕾

第2篇:基于自主学习理念下的初中英语课堂演讲实践与反思

摘要:本文结合自主学习理论分析英语课堂演讲的教学实践过程,通过开放式问卷调查总结反思演讲给学生带来的收获,找出今后实施英语课堂演讲需要改进的方面,为初中英语课堂演讲的有效教学实践提供借鉴。

关键词:自主学习;初中英语;课堂演讲;实践与反思

语言的教学不仅仅局限于教会学生语言知识,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语用能力。为此,本人将5分钟英语演讲引入初中英语课堂,让学生在实践中尝试运用英语语言的过程,以增强学生语言的准确性和灵活性,让学生在演讲中升华自己的表达素养。

一、初中英语课堂演讲实践过程

昆明长城中学初中部,三分之二的学生英语程度较好,单一的教材内容不能满足所有学生的求知欲。为了让学有余力的学生充分展现英语实力,也为后续英语学习和应用打下坚实基础,我在初一每次课前尝试一分钟两两对话,提供学生用英语自由会话的机会和平台,初二过渡到课堂5分钟演讲。

课堂演讲实践过程分为五个阶段,即选题、写稿、审稿、演讲和演讲互动。

(一)演讲准备阶段

演讲方式为课堂5分钟脱稿演讲,从演讲内容、语言素质、演讲效果三个方面评分,满分为100分,课代表记录演讲得分,演讲结束后按分数评出最佳演讲者并予以奖励。演讲者职责:自选主题、做好演讲准备。观众职责:在听演讲中做速记,演讲结束后两人小组问答。

(二)演讲实施过程

1.自选主题。鼓励学生根据生活实际和兴趣爱好选择积极向上的主题。

2.写稿。演讲者根据自己确定的主题,写好演讲稿或做好演讲PPT,演讲时间不能超过5分钟。

3.审稿。学生写好演讲稿后,由老师审稿,最终形成定稿。

4.课堂5分钟登台演讲。板书演讲题目,核心生词或专有名词,有PPT辅助的学生,准备好播放。

5.演讲评分及互动。评分:演讲结束,学生根据评分规则打分。互动:演讲互动环节提供学生交流、反馈、评价信息的平台,同时提供教师检查学生对演讲内容理解的机会。

二、演讲收获及反思——开放式问卷调查反馈

(一)问卷调查统计

设计开放式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在演讲中的收获,以及演讲需要改进的方面。

(二)演講前准备的收获

1.学生收集材料过程中的收获。90%的学生认为:在收集材料过程中,可以拓宽知识面。80%的学生认为:能提高对收集材料整理、归纳、改写的能力。

2.学生写稿过程中的收获。95%的学生认为,写稿锻炼英语语言应用能力,帮助积累词汇、句型或不同的英语表达。

(三)自己演讲过程中的收获

1.语言素质方面的收获。80%的学生反馈:演讲能提升语言组织能力,学会多种表达;90%以上的学生认为演讲实践能提升即兴演讲能力。

2.情感方面的收获。学生通过登台演讲,80%的学生获得激励性情感体验,更加自信。90%的学生有成就感,相信努力就一定有收获。

(四)别人演讲时对自己的启发

听演讲帮助85%的学生对未知领域了解更多;80%的学生认为可以学习别人组织语言的优点;75%的学生认为:边听演讲边记笔记,可以培养其速记和提取信息的能力,也为演讲后的讨论做好充分准备。

(五)演讲模式的建议

90%以上的学生认为课堂5分钟演讲对英语能力提高有很大帮助,希望继续施行。为进一步完善演讲,大多数学生也提出了自己对演讲的建议。

1.建议每周抽一节课的时间,让准备好的5位同学依次演讲,对演讲时间、内容、范围有要求,让演讲和常规课时间不冲突。

2.音视频引入演讲要恰当,可以准备PPT和视频,但演讲时的视频、MV截取精华片段,不占用过多时间;有学生建议不用PPT演讲。

3.评分不够严格具体,学生在打分时主观性强,依据个人偏好打分。后续的实践中细化评分标准,方便听演讲者操作。评分标准细化如下:

4.可以固定一个题目演讲,进行对比,相互促进,选一个全班最优,到全校演讲且评奖。演讲结束后,公开演讲稿。

经过三个学期的初中英语课堂5分钟演讲教学实践,通过查阅资料、选择和处理演讲材料、演讲及多元评价、演讲反思五个环节的训练,学生在语言材料处理能力、演讲能力和演讲反思等方面取得明显进步。学生在演讲中充分发挥主动性,互相搭建学习平台,体验演讲带来的成就感;听别人演讲过程中找差距,驱动自己不断努力向上,真正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自主性。期待更多的实践者加入,不断改进和完善初中英语5分钟课堂演讲。

(作者单位:云南省昆明市第八中学,云南 昆明650222)

作者:张翠芬

第3篇:不同交流情境下参照性交流双方学习的比较

摘 要 研究采用参照性交流范式,比较不同共享条件下参照性交流双方的学习特点。结果显示:低分组条件下,共享语言+对象+表情方式下学习成绩极其显著高于其余方式,共享语言方式显著高于共享语言+对象方式,共享语言+对象+表情方式下高、低分组间无显著差异;共享语言方式下被试揭开的有关维度数量显著多于其余方式,共享语言+对象+表情方式显著多于共享语言+对象方式;共享语言+对象方式下被试揭开的无关维度数量显著多于其余方式,高分组显著少于低分组。结果表明:共享方式间学习成绩差异仅表现于低分组,共享表情促进学习效果,共享对象降低学习效果;共享语言+对象+表情方式下交流双方认知与行为协调水平更高;共享语言方式下被试选择性注意指向性水平最高,共享语言+对象方式下被试选择性注意集中性水平最低。

关键词 参照性交流;共享条件;学习

分类号 B842.3

DOI: 10.16842/j.cnki.issn2095-5588.2017.10.006

1 前言

“参照性交流”(referential communication)是以语言交流为主要媒介的人际互动方式,交流双方彼此合作,互为指导和参照,围绕共同目标,共同完成特定活动任务,互动中集体责任和个体责任共存(Krauss & Weinheimer, 1964)。从参照性交流行为看,双方在交流中轮流扮演“语言描述者和活动执行者”身份,直至活动结束(Markman & Makin, 1998)。

参照性交流的合作特征,决定了活动的成功进行依赖于双方认知和行为的协调特征。

语言作为参照性交流的显著特征和主要媒介,对于双方认知和行为的协调起到重要作用。参

照性交流双方通过形成针对特定对象和任务的“语言参照惯例”,外显传达彼此的意图、期

望,指引彼此的注意特征(Beyer & Liebe, 2015; Frobenius, 2014; Jennifer, Jason, & Giulia, 2012;

Matovic, Koch, & Forgas, 2014)。语言参照惯例具有同伴特定性特征,基于特定双方共同的

交流基础(信念、知识、期望等),并随着交流同伴的更换而不同。言语过程的社会性、外

显性特征,决定了“语言交流”对于认知和行为的协调作用是通过深思熟虑的精心推理过程

实现的,即策略性过程(张恒超, 2013; 2017; Rogers, Fay, & Maybery, 2013)。在特定的交流

活动中,策略性协调过程和非策略性协调过程共同促进交流活动的实现,Clark和Marshall

(1981)概括了交流者互动中的三种主要媒介:语言共享性、交流对象的共享性、彼此文化

背景的共享性(表情习惯、身份特征等)。

当前关于交流中各种影响因素和相互关系的探讨成为参照性交流认知研究的焦点之一。

研究发现,交流中语言参照惯例的形成尽管可以提高双方的任务动机水平,有助于思维发散;

但是语言加工的深思熟虑过程,需要彼此时刻保持认知与行为的不断更新,对认知资源的需

求较高,特定条件下,过重的认知负担会抑制参照性交流活动的效率效果(张恒超, 阴国恩,

2014; Buz, Tanenhaus, & Jaeger, 2016; Christensen, Fusaroli, & Tylén, 2016; Epley, Keysar,

VanBoven, & Gilovich, 2004; Koppensteiner, Stephan, & Jschke, 2016; Nicholas, Rick, & Roger,

2011; Sacchi, Riva, & Aceto, 2016)。Ruiter,Bangerter和Dings(2012)指出参照性交流过程

中非语言信息和语言信息总是相伴发生,对于非语言信息的高效利用可能导致语言交流的相

对贅余。Brennan, Chen, Dickinson, Neider和Zelinsky(2008)从交流双方共享因素角度

出发,创设了共享注视(在自己屏幕可以看到同伴的眼動光标)、共享注视和声音条件,发

现前者交流者在“OinQs搜索任务”中的活动效率效果显著优于后者,语言交流带来了更

高的协调“成本”。这证实了语言和非语言交流的权衡假设:当交流者不能借助非语言信息交

流时,倾向于依赖语言交流;反之,不依赖或较少依赖语言交流。但是该研究中“共享注视”

是通过眼动仪实现的,现实交流中难以真实发生。OCarroll, Nicoladis和Smithson(2015)的研究以“共享表

情”(彼此是否可视)为变量,发现不共享表情条件下,交流双方的语言更为丰富和复杂,

即更依赖语言交流,反之亦然。Nappa和Arnold(2014)使用“困难和容易”两种交流材料,

发现困难条件下(代词she/he指代不明)被试语言更详尽、表情也更丰富;而容易材料下,

被试语言流畅性、面部丰富性、手势连贯性均相应降低。Graziano和Gullberg(2013)的研

究重点分析被试手势表情的变化,观察到了相似的结果。部分研究还探查了“对象共享性”

对于参照性交流的影响特征,发现视觉图片的共同呈现有助于交流者区别靶对象和比较对象

(Murray, et al., 2004),共同的上文信息,

有助于促进知识理解和记忆(Carney & Levin, 2002);但是,有研究也发现当交流者共享交

流对象时,语言表述变得显著更为模糊和不明确,这尤其发生在交流过程的初期(Galati,

2009)。

综合以上,关于参照性交流中“语言信息”和“非语言信息”(或策略性协调和非策略

性协调)各自作用和相互关系,已有研究做了一定探讨,但是各研究分别从不同角度出发,

研究结果参差不齐,不便于直接比较和归纳。因此,如果以“共享因素”为研究变量,在严

格控制因素数量的情境下,系统分析不同共享因素对于交流活动的影响特点,有助于解释不

同因素的交流特征。当前研究拟基于此,创设“共享语言、共享语言+对象、共享语言+对

象+表情”三种共享方式,比较分析共享方式对参照性交流学习的影响。该设计考虑到参照

性交流的核心特征为语言交流,以此为前提不断增加共享因素。鉴于选择性注意是学习认知

中的一个代表性指标,研究在参照性交流任务之后,安排一个选择性注意探查任务,进一步

比较不同共享方式下交流者选择性注意的认知特点。学习中的选择性注意标示了学习者学习

过程中心理活动对目标内容的指向和集中,指向性和集中性是选择性注意的两个方面;选

择性注意指向性指对学习内容的关注,集中性指对干扰内容的排除或抑制(沈德立, 白学军,

2006)。如上所述,参照性交流的合作特征,决定了学习的成功进行依赖于双方认知和行为

的协调特征;交流学习过程代表了双方认知“冲突-协调”的矛盾运动过程,因此,洞察和

展现双方学习认知和行为协调特征的直接方式,是将双方的学习做直接对比分析。研

究拟依据交流双方的学习成绩,将双方分入高、低成绩组,设想不论哪种共享方式下,如果

双方认知和行为协调水平显著更高,则可以表现为成绩组间无显著差异,这也可能表现于选

择性注意方面。

研究拟创设参照性交流学习任务和选择性注意任务,探查不同共享条件对参照性交流

双方学习的影响。

2 研究方法

2.1 被试

根据实验特点,公開招募了144名大学生被试,男女各半,一至四年级分别为41名、

35名、36名、32名。

2.2 实验器材

由聘请的计算机教师按实验要求编写电脑操作程序。实验电脑为2台

ThinkPadEdgeE520笔记本,屏幕尺寸15.6英寸,分辨率1366×768。实验中2台笔记本以

网线联通,彼此程序互应;交流双方相对坐下,各自距电脑约40cm,屏幕张角约120°,被

试头部高于屏幕上端。

实验材料为4个维度的虚拟生物,维度值2个,维度特征:手(二/三指);脚(粗/细);

眼(横/竖);口(大/小)。维度间设计2种功能知识,维度1~2为1值,生物具有吸收水分

功能,维度1~3均为1值,生物吸收水分同时产生电流。维度4不影响功能知识,采用“有

/无”方式呈现。考虑到生物各特征凸显度的差异、被试间经验等的差异,将维度1~4与4

个特征间的对应关系,进行轮换,形成4套材料。

2.3 实验程序

实验流程:被试连续完成参照性交流学习任务、选择性注意任务(维度选择)。

参照性交流学习任务:被试完成10个block的功能学习,每block中全部实验样例分别

随机呈现2次,学习范式为参照性交流(Markman & Makin, 1998)。被试按同性别随机分

组配对,功能学习中双方轮流进行“生物描述”(描述者)和“功能判断”(判断者):随

机呈现一个生物后,描述方对其进行口头描述,判断方根据描述推断生物的功能并执行相应

的按键操作,一次交流回合限时20s,之后双方均获得正确功能知识的反馈,时间为4s;每

下一次交流回合,彼此角色互換一次,至block10结束。三类生物对应的按键分别为“, ”“.”

“/”。最终学习成绩为block10功能判断正确率(个人成绩=正确判断数量÷8×100)。

学习任务按交流双方共享的因素分3种共享条件:A共享语言、B共享语言+对象、C

共享语言+对象+表情。A方式:学习中以隔板将交流双方分开,彼此不能看到对方;并且

每个回合中,只有描述一方的电脑呈现生物。B方式:在A方式基础上,每个回合中2台

电脑均同时呈现刺激。C方式:在B方式基础上,交流双方间没有隔板。

选择性注意任务(维度选择):双方分别独立完成;呈现同上,不同在于生物以隐藏的

方式呈现,每次呈现身体特征均覆以6个灰方块(手脚各2个,点击任1个则2个同时揭开,

仍计为1个),被试判断功能之前,须先用鼠标左键点击需要观察的特征,但不允许揭开不

观察的特征,该任务无反馈,持续1个block。

2.4 实验设计

学习任务中被试同性别随机配对为72对,不同性别对各随机分成3组,随机进入不同

共享条件,每种共享条件下各24对,男女各半。按block10的学习成绩,将交流双方归入

高分组、低分组。任务设计为3(共享方式)×2(成绩组)被试间设计。因变量指标为block10

学习正确率。

选择性注意任务为3(共享方式)×2(成绩组)被试间设计,以“揭开维度的平均数”

为因变量指标。选择性注意指学习者学习过程中,心理活动对目标内容的指向和集中,指向

性和集中性是选择性注意的两个方面;选择性注意指向性指对学习内容的关注,集中性指对

干扰内容的排除或抑制(沈德立, 白学军, 2006)。任务中以被试揭开的“有关维度”作为指

向性指标(揭开一个计为1),以揭开的“无关维度”作为集中性指标(揭开一个计为1)。

分别做3×2方差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不同共享条件下参照性交流双方学习成绩分析

功能知识的学习成绩如下表。

高分组条件下,共享方式主效应不显著;低分组条件下,共享语言+对象+表情方式(C方式)下学习成绩极其显著高于其余方式,共享语言方式(A方式)显著高于共享语言+对象方式(B方式);A方式和B方式下,高分组成绩显著高于低分组,C方式下高、低分组间无显著差异。

3.2 选择性注意指向性和集中性分析

有关维度结果表明:共享方式主效应极其显著,F(2, 138)=13.98,p<0.01,η2p=0.17,

事后比较显示,A方式下被试揭开的有关维度数量显著多于其余方式,C方式显著高于B

方式;成绩组主效应不显著,F(1, 138)=1.49,p>0.05;交互作用不显著,F(2, 138)=

0.99,p>0.05。

无关维度结果表明:共享方式主效应显著,F(2, 138)=3.29,p<0.05,η2p=0.05,事

后比较显示,B方式被试揭开的无关维度数量显著多于其余方式;成绩组主效应显著,F(1,

138)=7.09,p<0.05,η2p=0.05,高分组显著少于低分组;交互作用不显著,F(2, 138)=

0.01,p>0.05。

4 讨论

4.1 不同共享条件下参照性交流双方学习成绩的比较

结果显示:高分组条件下,共享方式主效应不显著;低分组条件下,共享语言+对象+

表情方式(C方式)下学习成绩极其显著高于其余方式,共享语言方式(A方式)显著高于

共享语言+对象方式(B方式);A方式和B方式下,高分组成绩显著高于低分组,C方式下

高、低分组间无显著差异。

研究发现:不同共享方式下学习者学习成绩差异仅表现于低分组学习者间,共享表情

促进学习效果,共享对象降低学习效果;共享语言+对象+表情方式下交流双方认知与行

为协调一致性水平更高。

从不同成绩组分析看,不同共享方式间的学习差异仅表现于低分组间,共享语言+对象

+表情方式下交流学习效果最好,这证实了已有研究的结论。当参照性交流情境中人物主体指

代或表述不明时,交流者显著频繁通过手势动作、面部变化以及眼睛注视向同伴传递真实意

图,以促使彼此理解的协调一致(Nappa & Arnold, 2014; Vesper, Schmitz, Safra, Sebanz, &

Knoblich, 2016);与交流双方彼此不可见的情境比较,彼此表情可見的条件下,手势、面部

交流随着语言交流进程互为映射,显著提高了语言交流效果及彼此认知一致性水平

(Graziano & Gullberg, 2013; OCarroll, Nicoladis, & Smithson, 2015)。已有研究具体指出了表情

交流对于参照性交流的价值和意义。一方面,表情对于语言交流的促进作用表现为表情的辅

助表达特征,表情和语言的集成系统理论认为交流中两者密不可分,在不同的层次上组成一

个单一的互动沟通系统,彼此映射加强以促进交流的共同理解性和认知协调性(McNeill,

1992)。模拟行为的手势框架理论(the gesturessimulatedaction framework)认为交流语言发

生时,相应感知与行为的心理模拟自然形成,手势将自发传递该心理模拟过程,以配合语言

交流进程,同时,语言的变化通过影响心理模拟而相应带来手势动作的变化(Hostetter &

Alibali, 2008; 2010; Sassenberg & Van Der Meer, 2010)。手势对语言交流的促进作用依赖于手

势的内容、手势与语言的重叠性、交流者的经验和年龄等(Hostetter, 2011)。当前研究设计

中考虑到语言是交流的核心媒介,通过因素递增的方式创设三种共享方式,结果证实了手势

等促进语言交流,交流情境中表情信息共享提供了更为丰富的提示和理解线索,提高了学习

的效果。另一方面,共享语言+对象+表情方式下交流学习效果最好,也是源于表情自身具

有交流性特征。表情既可以辅助语言传达相同的信息,也可以独立传达某种特定信息。Kelly和

Church(1998)、Melinger和Levelt(2004)的兩项研究均发现交流者可以通过手势、注视

等表情信息独立传达空间信息,诸如高度、宽度等。总之,表情有助于交流者侦查语言“裂

隙”,并及时提供反馈信息以弥补语言交流的不足,这种低损且有力的信号,降低了语言交

流精心推理过程的认知损耗和压力,并显著提升了交流双方认知与行为的协调水平(Shintel,

& Keysar, 2009; Wu & Keysar, 2007);这显著表现于,共享语言+对象+表情方式下高分组和

低分组间无显著差异,共享语言+对象+表情方式下低分组学习成绩的优势源于高低分组间

学习认知和行为的协调水平显著更高。

研究结果也显示,共享语言+对象方式下交流者的学习成绩显著更低,对象共享的加入

降低了语言交流的效果。这与以往研究结论存在一定差异,以往研究发现:视觉图片的共同

呈现有助于交流者区别靶对象和比较对象(Murray, et al., 2004);共同的上文信息,有助于

促进知识理解和记忆(Carney & Levin, 2002);卡片匹配任务中共享对象时,任务完成效果

更好(Galati, 2009)。研究差异的重要来源是研究设计的不同。首先,当前实验设计相对更

为复杂,交流双方对于交流知识的掌握不是靠对象的直观感知,必须通过感知特征推理出隐

含的知识。因此,共享对象条件下,视觉直观性并未提升功能知识的理解和准确把握,相反,

知识获得的间接性将提高语言交流的复杂性和难度,对于语言交流提出更高的要求。而已有

研究已经发现,当交流者共享对象时,不仅不利于语言加工深度的增加,反而使语言表述变

得显著更为模糊和不明确;而在仅共享语言条件下,语言丰富性和复杂性显著提升,语言的

限制性和准确性水平相应提高(Galati, 2009; Galati & Brennan, 2010)。由此可见,当前实验

设计下,共享对象加入时,语言交流的简单化必然降低彼此沟通学习的效果,不利于通过感

知特征对功能知识做出精心推理。反之,仅共享语言条件下,交流者在每一次交流回合中,

说者考虑到听者无法直接观察对象,必须通过提高语言的详尽性和完整性以促进听者的感知

水平,这是听者进一步做出功能知识思维推理的前提,而听者也必须依说者的描述努力在心

中表征出准确的对象,再进一步推理功能知识,该过程对于彼此语言发生和理解水平的要

求更高,认知加工更为深入。其次,如上研究在实验设计上与当前研究的最大差异在于,没

有系统控制交流情境中的各种共享因素,尤其是没有单独分离出“表情因素”,即其所创设

的“共享语言+对象条件”中也包含了表情因素,因此研究结果的心理含义和当前研究是不

同的。

4.2 不同共享条件下参照性交流双方选择性注意指向性和集中性的比较

维度选择结果显示,共享语言方式下被试揭开的有关维度数量显著多于其余方式,共享

语言+对象+表情方式显著高于共享语言+对象方式,成绩组间无显著差异;共享语言+对象方式

下被试揭开的无关维度数量显著多于其余方式,高分组显著少于低分组。

研究发现:共享语言方式下被试选择性注意指向性水平最高,其次为共享语言+对象+

表情方式;共享语言+对象方式下被试选择性注意集中性水平最低;高分组被试选择性注意

表现为集中性水平高于低分组。

选择性注意的研究结果与学习成绩的结果一致,即共享语言方式、共享语言+对象+表

情方式下被試选择性注意指向性水平、集中性水平均高于共享语言+对象方式。选择性注意

是学习认知的代表性指标,为了完成特定学习任务,学习者的大脑必须保持清醒警觉的状态,

必须控制心理活动的开始、持续和终止,该过程中通过对信息的恰当过滤或选择,提高学习

的准确性和效率。参照性交流学习中双方行为的协调是以注意、信念、期望等的协调为前提,

参照性交流语言,尤其是参照惯例的形成,可以最小化指导双方共同注意、执行共同意图的

认知努力,而共同注意的水平有助于学习成绩的提高(Kronmüller & Barr, 2007)。Yoon,Koh

和BrownSchmidt(2012)分析了参照性交流中语言对于双方共同注意的指导,说者的特定

语言决定了同伴注意的指向,语言的变化诱发注意的转移,语言的特定性是双方共同注意形

成的基础。语言心理的研究证实:当学习对象具有标准结构维度时,交流者间概念形成的同

质性决定于彼此对于概念关键特征的语言沟通和共同注意(Branigan, Pickering, & Cleland,

2000)。进一步从表情因素来看,不论面部表情、手势动作亦或注视特征,不仅不妨碍语言

认知加工,相反可以辅助语言指导,提高彼此对对象共同注意的水平(Hoetjes, Krahmer, &

Swerts, 2015; Melinger & Levelt, 2004; Nappa & Arnold, 2014)。尤其是在交流初期,交流者间

认知分歧较大时,说者会通过丰富的表情变化,来取得彼此对于对象的共同理解(Shintel &

Keysar, 2009)。共享语言+对象方式下被试选择性注意水平顯著更低,如上所述,共享对象

因素加入后,引发语言表述的相对简单化和模糊性,不利于双方注意的协调一致(Galati &

Brennan, 2010);换言之,语言的简单化既不利于双方准确完整表述有关维度特征,也不利

于准确限制干扰特征,导致共同选择性注意水平的显著降低。从共享语言方式与共享语言+

对象+表情方式的比较看,前者被试选择性注意指向性水平更高,主要源于语言对于彼此注

意引导的显著性、直接性和外显性,研究已经发现,交流过程中交流双方为了保持高效的交

流,语言参照惯例一旦形成将保持相对稳定,语言一旦变化则意味着交流对象或某些方面发

生顯著变化,将促发注意的反射性转移(Metzing & Brennan, 2003)。同样共享语言+对象+

表情条件下,共享对象因素的存在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干扰因素,这综合导致该结果的出现。

另外,高分组被试选择性注意仅表现为集中性水平高于低分组。学习认知的传统研究一致认

为选择性注意是学习认知的代表性指标,直接关系到学习的效率效果(沈德立, 白学军,

2006),而当前研究结果进一步补充发现,交流学习者学习水平差异主要表现在选择性注意

的集中性方面,集中性代表了学习中对于干扰信息的抑制程度,与学习的准确性相关联。

5 结论

(1)不同共享方式下交流学习者学习成绩差异仅表现于低分组学习者间;共享表情促

进学习效果,共享对象降低学习效果。

(2)共享语言+对象+表情方式下交流双方认知与行为协调水平更高。

(3)共享语言方式下被试选择性注意指向性水平最高,共享语言+对象方式下被试选择性注意集中性水平最低。

参考文献

沈德立, 白學军 (2006). 高效率学习的心理机制研究. 心理科学, 29(1), 2-6.

张恒超 (2013). 参照性交流中的“听者设计”. 心理发展与教育, 29(5), 552-560.

张恒超 (2017). 参照性交流学习中语言内容和选择性注意的变化特点. 心理技术与应用, 5(7), 385-393.

张恒超, 阴国恩 (2014). 参照性交流中的非策略性认知过程. 心理研究, 7(5), 7-14.

Beyer, H., & Liebe, U. (2015). Three experimental approaches to measure the social context dependence of prejudice communication and discriminatory behavior. Social Science Research, 49, 343-355.

Branigan, H. P., Pickering, M. J., & Cleland, A. A. (2000). Syntactic co-ordination in dialogue. Cognition, 75(2), B13-B25.

Brennan, S. E., Chen, X., Dickinson, C. A., Neider, M. B., & Zelinsky, G. J. (2008). Coordinating cognition: The costs and benefits of shared gaze during collaborative search. Cognition, 106(3), 1465-1477.

Buz, E., Tanenhaus, M. K., & Jaeger, T. F. (2016). Dynamically adapted contextspecific hyperarticulation: Feedback from interlocutors affects speakers subsequent pronunciations. Journal of Memory and Language, 89, 68-86.

Carney, R. N., & Levin, J. R. (2002). Pictorial illustrations still improve students learning from text. Educational Psychology Review, 13 (1), 5-26.

Christensen, P., Fusaroli, R., & Tylén, K. (2016). Environmental constraints shaping constituent order in emerging communication systems: Structural iconicity, interactive alignment and conventionalization. Cognition, 146, 67-80.

Clark, H. H., & Marshall, C. E. (1981). Definite reference and mutual knowledge. In A. J. Jodhi, B. L. Webber, & I. A. Sag (Eds. ), Elements of discourse understanding, (pp. 10-63).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Epley, N., Keysar, B., VanBoven, L., & Gilovich, T. (2004). Perspective taking as egocentric anchoring and adjustment.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87, 327-339.

Frobenius, M. (2014). Audience design in monologues: How vloggers involve their viewers. Journal of Pragmatics, 72, 59-72.

Galati, A. (2009). Assessing common ground in conversation: The effect of linguistic and physical copresence on early planning. Doctoral Dissertation. Available from ProQuest Dissertations and Theses database. (UMI No. 3405635)

Galati, A., & Brennan, S. E. (2010). Attenuating information in Spoken Communication: For the speaker, or for the addressee? Journal of Memory and Language, 62, 35-51.

Graziano, M., & Gullberg, M. (2013). Gesture production and speech fluency in competent speakers and language learners. In Tilburg Gesture Research Meeting (TiGeR) 2013. Tilburg University.

Hoetjes, M., Krahmer, E., & Swerts, M. (2015). On what happens in gesture when communication is unsuccessful. Speech Communication, 72, 160-175.

Hostetter, A. B. (2011). When do gestures communicate? A meta-analysis.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37(2), 297-315.

Hostetter, A. B., & Alibali, M. W. (2008). Visible embodiment: Gestures as simulated action. Psychonomic Bulletin & Review, 15(3), 495-514.

Hostetter, A. B., & Alibali, M. W. (2010). Language, gesture, action! A test of the Gesture as Simulated Action framework. Journal of Memory and Language, 63(2), 245-257.

Jennifer, E. A., Jason, M. K., & Giulia, P. (2012). Audience design affects acoustic reduction via production facilitation. Psychonomic Bulletin & Review, 19(3), 505-525.

Kelly, S. D, & Church, R. B. (1998). A comparison between childrens and adults ability to detect conceptual information conveyed through representational gestures. Child Development. 69, 85-93.

Koppensteiner, M., Stephan, P., & J-schke, J. P. M. (2016). Moving speeches: Dominance, trustworthiness and competence in body motion.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94, 101-106.

Krauss, R. M., & Weinheimer, S. (1964). Changes in reference phrases as a function of frequency of usage in social interaction: A preliminary study. Psychonomic Science, 1, 113-114.

Kronmüller, E., & Barr, D. J. (2007). Perspective?free pragmatics: Broken precedents and the recoveryfrompreemption hypothesis. Journal of Memory and Language, 56(3), 436-455.

Markman, A. B., & Makin, V. S. (1998). Referential communication and category acquisition.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General, 127(4), 331-354.

Matovic, D., Koch, A. S., & Forgas, J. P. (2014). Can negative mood improve language understanding? Affective influences on the ability to detect ambiguous communication.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52, 44-49.

McNeill, D. (1992). Hand and Mind: What Gestures Reveal About Thought.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Melinger, A., & Levelt, W. J. M. (2004). Gesture and the communicative intention of the speaker. Gesture, 4, 119-141.

Metzing, C., & Brennan, S. E. (2003). When conceptual pacts are broken: Partnerspecific effects in the comprehension of referring expressions. Journal of Memory and Language, 49, 201-213.

Murray, M. M., Michel, C. M., de Peralta, R. G., Ortigue, S., Brunet, D., Andino, S. G., & Schnider, A. (2004). Rapid discrimination of visual and multisensory memories revealed by electrical neuroimaging. Neuroimage, 21(1), 125-135.

Nappa, R., & Arnold, J. E. (2014). The road to understanding is paved with the speakers intentions: Cues to the speakers attention and intentions affect pronoun comprehension. Cognitive Psychology, 70, 58-81.

Nicholas, D. D., Rick, D., & Roger, J. K. (2011). Listeners invest in an assumed others perspective despite cognitive cost. Cognition, 121, 22-40.

OCarroll, S., Nicoladis, E., & Smithson, L. (2015). The effect of extroversion on communication: Evidence from an interlocutor visibility manipulation. Speech Communication, 69, 1-8.

Rogers, S. L., Fay, N., & Maybery, M. (2013). Audience design through social interaction during group discussion. PLoS One, 8(2), e57211.

Ruiter, J. P., Bangerter, A., & Dings, P. (2012). The interplay between gesture and speech in the production of referring expressions: Investigating the trade off hypothesis. Topics in Cognitive Science, 4, 232-248.

Sacchi, S., Riva, P., & Aceto, A. (2016). Myopic about climate change: Cognitive style, psychological distance, and environmentalism.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65, 68-73.

Sassenberg, U., & Van Der Meer, E. (2010). Do we really gesture more when it is more difficult? Cognitive Science, 34(4), 643-664.

Shintel, H., & Keysar, B. (2009). Less is more: A minimalist account of joint action in communication. Topics in Cognitive Science, 1(2), 260-273.

Vesper, C., Schmitz, L., Safra, L., Sebanz, N., & Knoblich, G. (2016). The role of shared visual information for joint action coordination. Cognition, 153, 118-123.

Wu, S., & Keysar, B. (2007). Cultural effects on perspective taking. Psychological Science, 18, 600-606.

Yoon, S. O., Koh, S., & Brown-Schmidt, S. (2012). Influence of perspective and goals on reference production in conversation. Psychonomic Bulletin & Review, 19(4), 699-707.

作者:张恒超

第4篇:2016大学生学习交流会演讲稿

9 大学生学习交流会演讲稿 各位同学:

大家晚上好!Congratulations!作为学长,首先要恭喜你们能如愿考上大学。 我是来自10级包装工程(1)班的曹家壮。

或许,你们当中的有些人现在还沉浸在高考失败的痛苦中,的确,一年前的我,在那个七月,情绪也很低落。不过,我们还是幸运的,因为我们有机会来到了哈尔滨商业大学。虽然,商大并不出名,没法跟名牌高校相比。但商大能提供给我们一个跳板和继续向上发展的平台。不要因为来到这所你认为不起眼的学校而感到失落,记住:你们的态度决定一切。

开学已经将近一个月了,相信有不少同学还沉浸在喜悦之中。激动之余,或许你们潜意识中也会有种忐忑和迷茫。这些都很正常,很多新生都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然而大家不禁会思考:大学四年的生活会怎样,四年后的生活又会怎样?其实,这种疑惑、迷茫,这种对大学生活的不适应,是每一名新生都将面对的问题。但是,请相信,它们必定会伴随着成长而逐渐消失。接下来,我以过来人的身份给你们5个词语参考建议,希望能够带给大家些许帮助和启迪:

“自信”——自信是做好任何事情的根本。处于这个阶段的我们很容易不自信,人首先要相信自己,别人才会相信你。所以我们要努力克服自卑心理,加强自信心的训练,要认识自己不自信的来源,认识自己的长处和优点,要扬长避短。只有拥有自信,才能收获成功。从今天起做个自信的人,暗示鼓励自己“我能行!” “独立”——步入大学,你们面对的第一个问题就是:父母不在身边,一切都得靠自己。这种生活的独立可能迫使你们必须在短时间内掌握一些“照顾自己”的技巧。当然,更大的问题是情感的独立。作为年轻人,大学生需要真正地像一个大人一样来处理事情,不能任由自己过去的一些小脾气、小性子来左右自己,坎坷挫折都必须由自己勇敢地,面对,比如忘记过去高中阶段的种种光环、欣然面对暂时性的失落、催促自己走出“恋家”情结等等,尽快使自己很好地融入到大学生活中来!

“责任”——对自己负责。大学和高中最大的区别在于它的自由,不管是学习上还是生活上,再没有人监督和敦促,大部分时间靠自己的自觉和自律。在这里,我希望你们铭记一句话:“大学是用来珍惜的,不是用来惋惜的”。几天的懈怠与纵容,可能直接影响今后的人生。很多学生入学后都抱怨:“大学完全不像传说中的那么轻松,课业压力远胜于高中,尤其是我们理工科的”,我相信,能这么抱怨的人,一定是对自己负责的人。上大学不是用来享受的,而是为未来奠定基础的,任何辛苦付出必将成为一种投资,学习正是最有效的一种。上了大学首先要做好角色转化,意识到大学学习和中学学习的差异特别是要走出应试考试教育的误区,要学会学习,主动学习。大学的学习要讲究方法策略,主动地进行探索性和研究性的学习而不是被动地去接受,要合理分配学习时间特别是有效地利用课余时间,学习内容不仅仅局限于课本更要联系实际进行实践,多参加一些学术交流活动、听专题报告讲座,多向老师、同学请教学习经验和感受,要善于培养和发现自己的学习兴趣,肯定自己的每一次成功,寻找学习的成就感,坦然面对考试,大学期间考试不是很多也不会很难,大家不要惧怕考试,而应把大学的考试作为证明自己能力的一次良好机会,用积极的心态去面对,牢牢地把握住。

“感恩”——感恩是一种大智慧,在人与人相处中尤为重要,没有感恩的人际交流,必将是冷淡的。大学中,首先熟络起来的必定是自己的室友、自己的同学,这是一种奇妙的缘分,所以,请大家一定好好珍惜,发生误会、起争执的时候,要想想曾经得到的帮助,学会感恩。

“理想”——“男儿不展风云志,空负天生八尺躯”,大学生,必须有理想。处于智力黄金阶段的我们,面对大学这样一片能提供知识、提供导师、提供益友、提供实现自己报复的“机会天堂”,怎能不心生激情,心生澎湃?所以,请认真问问自己:“我的报复是什么”、“我需要怎样规划四年的大学生活”、“怎样充分利用学校提供的各种有力条件”,制定出适合自己的长期、中期、近期的主要学习目标及详细规划,并坚持执行。这样才能减少入学阶段的迷茫,这样才不至于被外界的诱惑影响,只有这样的大学生活擦会更加充实、有意义。

大学四年做一个追逐着太阳奔跑的人吧,体力可以阻挡你,但智力和意志却从不能使你停歇。只有经历过大一的人才知道,大一第一年的蜕变是巨大的,从埋头苦学,题海战术,家长包办到独立面对生活琐事,与人相处,寻找学习和兴趣的最佳结合点,发展特长,每个人都有着不同的转变,在急剧转变中,谁快谁就把我先机,独占鳌头。在忍与不忍中学会生活,在顺与不顺中把握命运。生命不能被保证,为何不在大学这个新起点,防守一搏呢?永不失败是不可能的,永不言败才是我们应有的气度。未来在我们脚下延伸,一分耕耘必有一分收获,一滴汗水必有一份回报。请告别昨天,它是一张底片,多少遗憾也都变成美丽;请把握今天,它是一个脚印,带你踏上寻梦的征程;请展望明天,它是一个梦想,总有一片天空属于自己!

最后祝愿所有学弟学妹们在美丽的商大过上快乐幸福的四年,描绘出自己灿烂的明天! 谢谢大家!9

第5篇:大学生学习交流会演讲稿与大学生学习标兵发言稿

大学生学习交流会演讲稿

各位同学:

大家晚上好!congratulations!作为学长,首先要恭喜你们能如愿考上大学。

我是来自10级包装工程(1)班的xxx。

或许,你们当中的有些人现在还沉浸在高考失败的痛苦中,的确,一年前的我,在那个七月,情绪也很低落。不过,我们还是幸运的,因为我们有机会来到了哈尔滨商业大学。虽然,商大并不出名,没法跟名牌高校相比。但商大能提供给我们一个跳板和继续向上发展的平台。不要因为来到这所你认为不起眼的学校而感到失落,记住:你们的态度决定一切。

开学已经将近一个月了,相信有不少同学还沉浸在喜悦之中。激动之余,或许你们潜意识中也会有种忐忑和迷茫。这些都很正常,很多新生都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然而大家不禁会思考:大学四年的生活会怎样,四年后的生活又会怎样?其实,这种疑惑、迷茫,这种对大学生活的不适应,是每一名新生都将面对的问题。但是,请相信,它们必定会伴随着成长而逐渐消失。接下来,我以过来人的身份给你们5个词语参考建议,希望能够带给大家些许帮助和启迪:

“自信”——自信是做好任何事情的根本。处于这个阶段的我们很容易不自信,人首先要相信自己,别人才会相信你。所以我们要努力克服自卑心理,加强自信心的训练,要认识自己不自信的来源,认识自己的长处和优点,要扬长避短。只有拥有自信,才能收获成功。从今天起做个自信的人,暗示鼓励自己“我能行!”

“独立”——步入大学,你们面对的第一个问题就是:父母不在身边,一切都得靠自己。这种生活的独立可能迫使你们必须在短时间内掌握一些“照顾自己”的技巧。当然,更大的问题是情感的独立。作为年轻人,大学生需要真正地像一个大人一样来处理事情,不能任由自己过去的一些小脾气、小性子来左右自己,坎坷挫折都必须由自己勇敢地,面对,比如忘记过去高中阶段的种种光环、欣然面对暂时性的失落、催促自己走出“恋家”情结等等,尽快使自己很好地融入到大学生活中来!

“责任”——对自己负责。大学和高中最大的区别在于它的自由,不管是学习上还是生活上,再没有人监督和敦促,大部分时间靠自己的自觉和自律。在这里,我希望你们铭记一句话:“大学是用来珍惜的,不是用来惋惜的”。几天的懈怠与纵容,可能直接影响今后的人生。很多学生入学后都抱怨:“大学完全不像传说中的那么轻松,课业压力远胜于高中,尤其是我们理工科的”,我相信,能这么抱怨的人,一定是对自己负责的人。上大学不是用来享受的,而是为未来奠定基础的,任何辛苦付出必将成为一种投资,学习正是最有效的一种。上了大学首先要做好角色转化,意识到大学学习和中学学习的差异特别是要走出应试考试教育的误区,要学会学习,主动学习。大学的学习要讲究方法策略,主动地进行探索性和研究性的学习而不是被动地去接受,要合理分配学习时间特别是有效地利用课余时间,学习内容不仅仅局限于课本更要联系实际进行实践,多参加一些学术交流活动、听专题报告讲座,多向老师、同学请教学习经验和感受,要善于培养和发现自己的学习兴趣,肯定自己的每一次成功,寻找学习的成就感,坦然面对考试,大学期间考试不是很多也不会很难,大家不要惧怕考试,而应把大学的考试作为证明自己能力的一次良好机会,用积极的心态去面对,牢牢地把握住。

第 1 页 共 3 页 “感恩”——感恩是一种大智慧,在人与人相处中尤为重要,没有感恩的人际交流,必将是冷淡的。大学中,首先熟络起来的必定是自己的室友、自己的同学,这是一种奇妙的缘分,所以,请大家一定好好珍惜,发生误会、起争执的时候,要想想曾经得到的帮助,学会感恩。

“理想”——“男儿不展风云志,空负天生八尺躯”,大学生,必须有理想。处于智力黄金阶段的我们,面对大学这样一片能提供知识、提供导师、提供益友、提供实现自己报复的“机会天堂”,怎能不心生激情,心生澎湃?所以,请认真问问自己:“我的报复是什么”、“我需要怎样规划四年的大学生活”、“怎样充分利用学校提供的各种有力条件”,制定出适合自己的长期、中期、近期的主要学习目标及详细规划,并坚持执行。这样才能减少入学阶段的迷茫,这样才不至于被外界的诱惑影响,只有这样的大学生活擦会更加充实、有意义。

大学四年做一个追逐着太阳奔跑的人吧,体力可以阻挡你,但智力和意志却从不能使你停歇。只有经历过大一的人才知道,大一第一年的蜕变是巨大的,从埋头苦学,题海战术,家长包办到独立面对生活琐事,与人相处,寻找学习和兴趣的最佳结合点,发展特长,每个人都有着不同的转变,在急剧转变中,谁快谁就把我先机,独占鳌头。在忍与不忍中学会生活,在顺与不顺中把握命运。生命不能被保证,为何不在大学这个新起点,防守一搏呢?永不失败是不可能的,永不言败才是我们应有的气度。未来在我们脚下延伸,一分耕耘必有一分收获,一滴汗水必有一份回报。请告别昨天,它是一张底片,多少遗憾也都变成美丽;请把握今天,它是一个脚印,带你踏上寻梦的征程;请展望明天,它是一个梦想,总有一片天空属于自己!

最后祝愿所有学弟学妹们在美丽的商大过上快乐幸福的四年,描绘出自己灿烂的明天!

谢谢大家! 第 2 页 共 3 页

大学生学习标兵发言稿

尊敬的学院领导、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我是大连大学音乐学院音乐教育专业04级1班的学生,我叫***,现担任团委副书记一职,预备党员,很荣幸今天能有机会站在这里,来竞选XX至XX学年“大学生标兵”这一荣誉称号。

回首过去的两年大学生活,我深有感触。

音乐学院是个大家庭,在这里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都曾给与我很大的帮助,他们就像亲人一样关心我照顾我,从大一学生会的后备力量、基金会干事,到大二的基金会会长,一直到现在的团委副书记,一路走来,虽谈不上坎坷,也可以说是困难重重,但与此同时我又是幸运的,因为我有书记、老师的正确指导,有同学的大力支持。记得在XX年11月学风建设活动中,我带着基金会的成员到南一食堂进行为期一周的“音乐学院文明就餐周”活动,我们亲自动手收拾碗筷,用行动感化、教育周围的同学,提醒他们自觉收拾碗筷给后来就餐的同学提供方便。这次活动一方面是基金会的学生想对曾经给与他们帮助的师生以回馈,另一方面也为同学们营造了一个良好的就餐环境,减轻了食堂工作人员的负担。这次活动得到了广大师生的好评,不收拾碗筷的同学已经由80%下降到了20%,记得有一次基金会的成员临时有事,寝室的姐妹们毫不犹豫,穿上系服饭也没吃就来南一食堂帮忙,虽然只是一次帮忙,但我非常感动,在这里我只有对她们说一声“谢谢”。

XX年12月,由我部为身患淋巴癌的张津僮同学策划了一场名为“音乐学院基金会慈善义演”的晚会,给张津僮同学筹集善款,这次晚会不仅帮助了张津僮同学,也增进了音乐学院全体师生的凝聚力。今年开学到现在,进团委已经一个多月了,团委的工作性质与基金会大不相同,但在老师的悉心指导、团委干事的大力支持下,我的工作开展的非常顺利。在学习部部长、干事以及团委办公室干事的大力配合下,我们用了三整天的时间,把自己空课时间分批分组安排好,把全院同学的成绩合算了两遍。其中也难免有错误发生,但我们尽最大努力,将发生错误的几率降到了最低。核算成绩的这几天,大家都是忙到晚上九点半才回寝室睡觉,都希望尽早的核算出成绩,公示给同学,我非常感谢大家,再次对你们说一声“辛苦了”。一年一度的运动会,是我们学院的重要活动之一,今年的运动会很成功,在我们所有同学的努力、配合下,我们取得了比较优异的成绩,为此,修书记在当天运动场上,还表扬了我们的同学和学生会全体,伸出大拇指,说“你们是最棒的”。一个动作,一句话,却说出了我们的心声。一天的风吹日晒,一天的呐喊助威,我们觉得值得,因为我们知道这也是一种交流,一种沟通方式,更是我们集体荣誉感的一种表达方式。

在两年的学习生活中,我坚持每天练琴两小时,在专业老师的精心指导下钢琴、声乐得技术水平都有所提高,基本音乐理论的学习也为日后的专业技术提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大二上学年,我以优异的成绩一次性通过了英语三级考试,并会继续努力,向英语四级冲刺。XX至XX学年,我的综合素质成绩名列本班第一名 ,我会继续努力,做到学习工作两手抓,合理分配时间,学好专业知识的同时,锻炼自己的工作能力。大连大学本着“一切为了学生”的理念办学,大连大学音乐学院也本着这个理念,不但让我学到了书本上的知识,更让我学会了怎样去做人,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今天与其说在这里竞选,不如说是一次交流,希望我的这番话能够让在座的每一位同学有所思考,大学4年转瞬即逝,怎样合理有效的利用好剩余的时间,我想才是最重要的,不论我是否竞选上了“大学生标兵”,但今天我能够站在这里与大家交流,对我来说我已经成功了,在今后不到两年的学习生活中,我会珍惜音乐学院给我的机会,学好专业知识的同时,锻炼自己的工作能力,帮助老师和同学完成各项任务,起到桥梁、纽带的作用,为音乐学院的明天贡献出自己力所能及的力量。

第6篇:学习交流演讲稿

尊敬的老师、同学们:

晚上好!

非常感谢大家给我这个机会,让我和大家交流学习。

关于“怎样能学习好”这个问题,我个人认为,由于每个人的性格和生活时间安排的不同,一千个人就会有一千种不同的学习方法。所以,在这次交流会上,不是让大家复制我们的学习方法,而是吸收一些适合自己的方法,并形成自己特色的、合理的、科学的学习方法。

关于学习方法,前面的同学们介绍的已很详尽。总结一下,就是我们已经很熟悉的学习三段论:课前预习,课上听讲,课后温习。尤其重要的是课上听讲,这50分钟是相当重要的。此外,就是考试前,把我们所学的知识一定要复习一遍,并自己要把这些知识点串起来。达到合上课本,脑子里能形成一个大致的知识体系,对于其中的知识点了然于心。但为什么我们学习成绩还不理想呢?其根本原因,就是自己从心理上、态度上不知道自己的目标是什么,想要的是什么。以及许多同学认为大学开的课程大多不实际,没有用。从心理上不想学习。如果不能解决这些问题,再好的学习方法也没用。

首先,我们要积极主动的认识、了解清楚自己的目标,自己真正想做的是什么。只有解决了目标问题,才能清楚的认识到自己应该做些什么。其实,我们大学毕业后,无非考研和工作两条路。

若是选择考研,那就要在和考研有关的课程方面下苦功夫。另外,还要了解一些考研的信息,例如:考研的大致流程、科目、条件限制、自己感兴趣的相关专业情况及院校信息、专业就业形势及情况等等。最好在真正的考研复习前,确定好自己的专业及院校。这样目标明确了,也就有了充足的动力。且可以避免你大三开始准备时毫无头绪、一片茫然。还有一点,就是在大

一、大二要把自己的弱势科目(如英语或数学)给毙了。如果做不到这些,那么你们盲目跟从别人考研。其结果只有两个,不是半途而废,就是明知考不上还是去应考。那只有说你勇气可嘉了!

如果,毕业后目标是工作,那么就要做另外一番打算里 。首先就是要学好课程、不挂科。因为在我们毕业找工作时,大多单位是要看我们的成绩单复印件的,这个要由我们学校提供并打印,想造假是不可能的。假如,你挂了好几科的话,我想成绩单连你自己都不忍心拿出来让招聘人员看。你又没有计算机二级证、英语四六级证、毕业证、学位证。你拿什么和人家多证齐全的同学竞争工作岗位。今天在座的有好多和我同级的,甚至同班的。也许对于挂科或补考后还不过,你们不当回事,不着急。但作为一名班长,我想对你们说:我都替你们着急啊!你们可以想一想,到大四,你们要写论文,还要找工作,还要补考。补考不过,连个毕业证、学位证都没有。而二级、四六级你们也没过,你说你们拿什么去找工作。想想上大学以来你们都做了些什么,现在后悔还来得及,若到毕业时才知道后悔,那可就真的太晚了。且现在国家政策对大学生越来越好,没有毕业证,你怎么享受这些优惠政策吗?例如:国家出台的一系列鼓励大学生创业的优惠政策、最近的取消大学生落户限制的政策等等。有的同学会说,我有能力就行了,成绩并不重要。但一个人要想进入一个单位,是要有二级、四六级、毕业证、学位证这些敲门砖的。即使你进去了,但不能把自己的思路等形成材料传导到上层领导面前,你的发展空间是很有限的。例如,我06年上半年在外打工时,我的主管,三十多了,很有能力的一个人。刚调到我们哪的区域经理,比我们主管年轻,是河南中医学院毕业的,好多事都还要请教于他。但正是因为我们主管文化低,不能把自己对市场的详细分析及理解形成电子材料传导到领导面前,迟迟不能让领导发现他的能力。而干了好多年了,还只是个主管,拿微薄的工资。对于那些想创业的同学而言,没有这些证书,你就享受不了国家的一系列优惠政策,那就意味着你和其他创业者不是站在同一起跑线上。也许有的同学会举海尔、苏宁这些由弱到极强的传奇。但在当今激烈的比较完善的市场环境中,这

样的传奇发生的可能性为零。现在是知识的竞争、科技的竞争、创新意识的竞争。所以,还是要把学习和挂科当回事。其次,我们在搞好学习的同时还要多参加社会实践,去了解社会上对我们的要求是什么。由此来分析我们需要了解掌握哪些方面的课外知识和技能。根据个人目标的异同,选择性的看比较有深度的书籍,不可一味的沉浸在爱情、武侠等小说中。以后的发展是离不开计算机和英语的。电脑不仅仅能打魔兽、看电影。它上面还有Word、Excel、PowerPoint等相当实用、现实的办公软件。你现在熟练掌握了,以后必将受益颇多。我再举一个例子,我在外工作时,有一个同事是学电脑专业刚出来工作的,由于领导大多对电脑知之甚少,但现在办公又离不开电脑。所以领导的很多电子文件、档案等都是这个同事帮忙弄得,自然他就很受领导喜爱,发展的机会和空间也很大。我们还可以通过电脑加强英语口语的学习,以后这是必不可缺的。例如,对于一个单位而言,若它找了一个会计,这个会计还能满足老板简单的翻译工作,单位何乐而不为呢?对于创业的同学而言,创业之初资金链普遍比较紧张。若我们会英语,不是可以把一个月

4、5千的翻译费用给省了。即使必要时请翻译,那暂时雇一个就行了,用一两个小时就OK了 ,成本也比雇一个全职翻译要低得多。可以毫不夸张的说,自己精通了英语,你会多出十条、二十条、三十条的发展道路,发展的空间是巨大的。例如,我的家乡是一个很大的二手设备集散市场,现在东南亚国家急需我们的二手设备,而且出价是我们当地价格的5到10,懂英语的或有这个条件的,已经开始从中获得极大的利益;我们统计学老师,于忠江博士 ,给我们上第一节课的时候,以切身感受对我们讲,等我们到他这个年龄时,要想有好的发展,大的发展,是离不开英语的,告诫我们现在一定要学好英语;又如一次在咱们学校理发时,和理发师聊天,他说后悔自己不会英语,如果会英语他可以像他的朋友那样拿5000元到10000元的工资。在网上,我们还可以了解大家们关于经济、社会等问题的激烈的、最前沿的思想碰撞,这对个人的心智及思维的成熟是极其有益的。同学们还经常说学校演讲少,精彩的演讲更少。那网上是有大量好的、有价值的演讲的,都去听听,说不定那个就改变了你的人生轨道。多了解社会中的企业、行业、经济、国家政策等信息,对自己看问题、解决问题大有裨益的。所以,要利用好自己的现有条件,争取发挥其最大的效用。

解决了目标、自己想要干什么的问题之后,大家普遍还有一个疑问:大学上课学的东西不实际、没有用。我个人感悟,大学学的是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即科学思维的建立及健全。大学开五十门左右的课程,这些课程认识、分析问题的角度,解决问题的思路都是各有特色的。我们若真正的掌握了这些,在以后认识、解决问题时,能提出自己独特的观点,也就做到了创新,个人发展自然不可估量。且这些课程中还是有很多实际的东西的,如金融学、西方经济学、会计、统计学等等。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可以帮助我们更加深刻的认识我们身边的经济现象,会计使我们能很好的掌握资金状况,统计学是我们分析数据得出结果的好工具。也许有的同学会说等到用这些知识时,早忘了。但当你需要用时,因为你有这个基础,是很易重新掌握的。且对你的进一步发展提高,也是很有益处的。况且,如果你学了这些知识后,及时的尝试着用这些知识分析周围的一些实例,那么你不仅不会忘,反而会在不知不觉中加深认识,并不断提高。简言之,现在学的就是以后我们继续学习发展的一个基础、一个地基。所以,现在学的是很有用的。如果你现在认识到了,等你用到这些知识时,你会由衷的感叹,幸好当时我好好学了;如果你没有认识到,到你用时方恨自己,在学校时,那么好的条件,那么多的时间,为什么没有好好学习啊?真后悔„然后把自己这个未完成的东东“赠予”自己的孩子。

明确了自己的这两个问题之后,最后一项工作就是实施了。执行时,同学们抱怨的最多的,就是没学习环境:寝室没法学、自习室又不安静等等。我想说的是,只要你想学,学的进,哪儿都可以学习。我是班长,除了工作和学习,我还有自己的理想。所以,我的时间很紧张,因为我要做很多事。但学习又不能落下,那么就只有提高效率,一是抓紧课上的时间,

下课一般不用看书。二是,若课下看书或做作业时。全神贯注的投入,在寝室也能学,在自习室照样学,学的别人给我打电话、发短信都感觉不到。有了效率,就有了更多的时间做更多有价值的事。时间都是挤出来的,千万不要说没时间。说没时间,那是因为你的时间太多了,即你的时间使用效率很低。又有同学讲我们学校的实践机会太少了。实际上,只要我们想提高,细细观察,主动寻找,身边处处是实践机会,如:与老师同学的交流、组织活动、班里及各处的发言、家教、派送等等。从中我们可以学到诸如交际、礼仪等许多很实用的东西。只要我们去找了,重视了,你就能学到其他同学学不到的知识。这其实都归结为“适应”。与其在抱怨中浪费宝贵的时间,还不如充分利用现有条件,尽快开始自己的征程,时间是宝贵的!

纵观以上论述,核心有两点:

一是,看待问题要有主见,不可人云亦云,要有自己的观点、看法。国学大师陈寅恪先生在王国维先生的墓碑上写到:“独立之人格,自由之精神”,是他心目中的大学精神。对于现在大家普遍挂在嘴上的:上大学毕业即失业,海归成海待,考研没有用等论。大家不假思索的就说开了,岂不知,谎言重复100遍,自己无意识中就把它当成了真理。对于这些论调,我个人的观点是,由于现在本科及研究生扩招,一方面使一些不合格的机构招生,另一方面是招了一些不合格的学生,还有一点成分是媒体对这些少量不良例子的过分夸大报道,丧失媒体责任感。要想有一番作为,为国家出点力,还是要去报那些有实力的研究机构继续刻苦深造。至于海归成海待,现在出国门槛低了,好多不合格的仅是为了名誉的人,也都出了国。他们出国不是为了求得真理,在国外也不好好学,“学成归来”后不成海待成什么。所以我们在选择道路,解决问题时,一定要有独立的人格。

二是,坚持的重要性。其实,很多事并不难,只是我们没有坚持下去。就拿我克服数学为例,我从初中到高中一直对数学很畏惧,感觉自己就没长学数学的脑细胞。但到大学了,我想考研,我想为中国的经济稳定增长出一份力。那么我就要克服这个缺点。大一开的是微积分,自己从一开始就一直努力的学习,当讲到麦克劳林级数时,真的跟听天书似的,看了看班里也就只有三四个同学还在坚持听,大家不是不听,简直是种精神上的煎熬,都是在极度无奈中一个个低下了头。当时我在犹豫,是坚持听下去,还是放过算了。一闪念间决定:把老师写的先全抄下来再说。课后,我就又开始仔细研究起来。问学习好的同学,也向成绩没我好的同学请教,查资料,等下一节课又和老师探讨,终于明白了。于是回头想想,当时觉得那么难的、觉得自己肯定解决不了的问题,现在看来,其实也挺简单的。之后,不管是学线性代数,还是学大家公认比较难的概率与数理统计,我学的都很顺利,并且越来越喜欢数学了。总结一下,就是在做任何事的时候,开头都是最难的,其实难的不是事件的本身,而是我们心理上对事件的畏惧,对自己能力的不信任。当最难时,只要我们坚持一下,过了这一段儿,并积累了好多东西,就会产生一种主动性、推动力,使你走上成功的快车道。

另外,我还有四点感悟,在此也和大家分享一下:

一、我们现在过多的关注的是成功人士头上的光环,而很少关注他们背后所付出的努力。这反映了当今社会的一大通病:浮躁。我们作为社会的一个组成部分,也不可避免的染上了这一致命的陋习。所以我们一定要戒躁,要踏实。

二、不打无准备之仗。去年我们班在考计算机二级时,报考的时候班里只有两个人没报。但由于大多同学准备不充分,到考试时,有好多弃考。等到上午考完笔试,下午考机试时,参加考试的同学就更少了。在此我想告诫大家,既然报了,就好好准备,别动不动就轻言放弃。千万不要适应了这种放弃,那样的话,对你的影响是很不好的。既然选择了,就要好好努力。希望在报英语四六级的时候要认真考虑,要是报了名,就要好好复习,争取过了。等你克服了心理的畏惧,尝到了成功的味道,感到了自己其实也是很不简单的,你会获得更多的意想不到的荣誉。其实,这些背后是你能力的真正提高。

三、走上坡路,是很费力的,但你知道自己的人生价值,觉得活着还是有意义的;走下坡路是很快的,一般下去了就很难再上来,完全丧失了人生价值。所以,为了感到自己还活着,一定要在上坡路上坚持往前走。现在困难,只是一时的,而对你的影响,将是一世的。不要轻言放弃!

最后送大家一句话:要想毕业后别人迷茫,我不迷茫,那么现在就开始赶紧行动吧! 谢谢!

演讲人:***

系别:***

专业:***

时间:***

地点:***

第7篇:尖子生学习经验交流分享与学习理想演讲稿

学习经验分享与学习理想演讲稿

一、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恩格斯说:“没有计划的学习,简直是荒唐。”教育学家们一致认为先进学生和后进同学的差异,重要的一点是先进学生都有比较明确具体的学习计划,而后进学生大多是学到哪里算哪里,或教师指向哪里自己就到哪里,或教师指向哪里,自己也到不了那里,自己又管不住自己,每天在无所事事中度过。因此每位学生在开学伊始,必须制定自己的计划。

1、制定的一般步骤:

第一步是要分析现有的条件,即个人所处的具体环境和自身已经具备的条件;第二步,是确定目标。它是主客观两方面因素相结合的产物,并不是空中楼阁。第三步是选用措施。它是实现目标执行计划的保证,包括作息时间的调整,各学科之间的调换和搭配,文体活动的安排等。第四步,也是最后一个步骤,是安排步骤,它要求符合认知的一般规律和秩序渐进的原则。

2、计划制定要遵循的原则:

(1)、确立明确的目标任何计划的制定都需要明确的目标,目标是一个人前进的灯塔,它是学生向更高层次迈进的基础。作为中学生,应对自己的学习提出目标、明确努力方向,对自己的学习将达到什么样的水平有个大致的设想,对自己要发展那种兴趣有个打算。同时,对于自己学习上的不足,也要有正确的认识,以便确立改进的目标。这样,才能把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到目标上。凡事预则立、奋则进,所以学习的目的越明确,学习行动的意志也就越坚决,尤其是在高尚学习动机支配下的行动目的,更能使我们不顾生活条件的艰辛,不顾各种内部和外部困难,全力以赴来搞好自己的学习。

(2)、参照生物钟原则。“生物钟周期律”对人起着一定的影响,我们应因势利导,在高潮时,增加任务量,提高效率。在低潮时,保持正常的任务量,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防患于未然。人由于心理和生理条件的不同,其最佳的“生物钟周期”也不尽相同,即其学习的最佳期也不尽相同,因此只有正确利用生物钟的调节作用,才能更好地制定一套完美的计划,圆满地实现自己的目标。

(3)、难易适度性原则。计划的制定是以实现为目的的,不能过易或过难,只有基于一定基础之上,遵照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才能更好的发挥它的最终作用。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人应该基于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目标,目标的选定应据有适当的难度,促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去探索、发现问题,以满足自己的学习动机,完成自主性学习,使之有所进步。

二、科学预习

所谓科学预习就是要在巩固旧有知识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新知识,发现疑问,以做到心中有数,为进行新一轮的学习而进行准备,预习的最大好处是有助于形成学习的良性循环。预习使学生变得积极主动,只有站在主动进攻位置上的人才容易打胜仗。可见,只要抓住了预习,就抓住了提高的关键。

1、预习方法:

(1)、要认真读书。先将教材粗读一遍,领会基本大意,然后再反复细读。细读时,可用彩笔在课本上初步勾划出重点、难点、疑难问题。

(2)、要认真思考。预习时要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及有关参考材料,进行积极的思考,多问几个为什么,弄清旧知识的内在联系和新内容中的每一个概念、定律、公式等。若有初步的体会和感受,也可适当地作点批注。

(3)、要虚心请教。在预改头换面过程中,有些问题虽经过立的思考(包括查资料),但仍得不到解决,可与同学讨论,必要时要向老师、家长(微博)或其他人请教,尽量将总是解决在课前,以便课上集中精力思考些新问题。

(4)、要适当地做些习题和实际操作。预惮,可适当地做些处选习题,以及时检查预习效果和巩固、深化知识系统。如有可能,还可做些必要的操作,现场观察、调查研究等,从而为上新课作些必要的准备。

(5)、要认真做好笔记。写预习笔记是预习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我们一定要引起重视。具体来说,预习笔记主要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每一课(或每一章节)中的重点结构或提纲、摘要(包括自我练习);

二是每一课(或每一章)中秘括的几个紧密联系的主要问题;

三是尚未解决的疑难问题;

四是所查资料中有关内容的摘抄,并注明出处;

五是主要心得体会。当然,这五个方面不一定每次笔记都记全,要从实际出发,根据知识的难易程度灵活处理。

2、预习要注意以下几方面内容:

(一)、要根据自己的实际,不要全面铺开。预的好处固然很多,但需要一定的时间,训了保证预习的质量,我们最好先从基础学科(语文、数学、理化、外语)或个人感到困难的学科中选出一两面门进行试点,取得经验后再逐步展开。对于个人的优势学科或较易掌握的内容可以不预习或少预习。

(二)、时间的安排要服从整体计划。预习的时间要根据实际可能来安排,不要因预习占用过多的时间而打乱了学习的整体计划。时间多时,可多预习一点;时间少时,可少预习一点,钻得浅一点。有些疑难问题解决不了是正常现象,预习不可能将全部新内容能钻透。

(三)、要有计划地逐步提高。虽然每个人的情况不同,预习的要求也不一样,但有一点却应该是循着事物的内部规律有计划地进行预习。从横的方面说,要由一种学科到多种学科;从纵的方面说,要由浅入深,由低级到高级,如从课前预习到单元预习再到整册预习等。

三、专心听课

听课法即怎样听好教师讲课的方法。听课对学生来说,其基本任务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知识,发展智力,提高能力。无数事实表明,在中学阶段,学生的大部分知识和能力都是在课堂学习中学到和培养起来的。因此,我们要想提高学习效率,就必须认真对待上课并学会如何听课。课堂学习的方法和技巧:

1、集中注意,专心听讲。有人说,注意力是知识的窗口,不集中注意,知识的阳光就无法照射进来。这形象地说明了专心听讲在课堂学习中所起的作用是多么重要。那么,如何才能作到集中注意,专心听讲呢?实践证明,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必须将获取知识的主要希望寄予课堂。前面已经说过,由于课堂学习在中学阶段具有时间长、效率高等突出优点,因此,我们要努力向课堂四十五分钟要质量,力求通过提高课堂学习的效率来减轻课下的负担。基于这样的认识,上课才能做到全神贯注而不至走神。相反,如果本末倒置,不是寄希望于课上解决问题,而是专靠课下加班加点,自然就很难做到集中注意,专心听讲了。

2、积极思考,努力把握获取知识的主动权。课堂是一具积极思考的王国。能不能开动脑筋,积极思考是课堂学习的关键。因此,我们在课堂上不能只是张着嘴巴等老师“喂”知识,而应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提高能力。具体来说,就是对教师所讲的知识要多瓿几个为什么,要善于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去分析和理解,将问题进行加深和拓宽。只有这样,才能将知识真正把握,从而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对老师的提问要勇于回答,积极参加课堂讲座和争论,以阐明自己的见解和看法,以培养我们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苏联当代著名家苏霍姆林斯基说不得:“你首先要把自己培养成长思考者,你才能体会和认识到学习是一种幸福,是一种智力活动。”

3、要理清教师的讲课思路,抓住学科特点和教师的讲课特点来学。思路就是思考线索步骤。是否把握教师的思路,是检验一个学生听课水平高低的标尺。一般来说,教师常用的方法有分析综合法、归纳演绎法、比较分类法等,常用的思维规律有形式逻辑学中的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以及辩证逻辑学中的对立统一的思维规律、量变到质变的思维规律和否定之否定规律等。从一定意义上讲掌握了科学的思维规律和思维方法,也就掌握了最根本的学习方法。为此,要认真学点哲学、心理学、逻辑学等有关思维的科学知识,以提高思维能力和听课水平。同时,由于每个教师的讲课特点不同,我们的听课方式也应灵活机动。,如有的教师语言简练、重点突出、,很少重复,这就要求我们听课时要特别集中;有的教师板书整齐条理,这就应将教师的板书及时记下来;有的教师课堂上的导语和下课前的小结往往都是教材的重点和难点,这就应对他的导语和小结予以高度的重视。总之,吸有把握住各个学科的不同特点和每个教师的教学风格,才能有的放矢,才能于重点处下功夫,从而取得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4、不钻牛角尖,做好课堂笔记,争取当堂掌握所学内容。课堂上,教师总是一个问题接着一个问题地往上讲。有时,我们会遇到些听不懂的问题,这时,也不要中断听讲而去死钻“牛角尖”,而应先将暂时不懂的问题记下来,留到课后去解决,以保持听课的连续性。否则,如果中断听讲而去死抠某个问题,就会使课堂的整体性遭到破坏。待到你从“牛角尖”中醒悟过来时,老师已经又讲到其它问题上去了。这样就会因一步掉队而步步被动,甚至造成整堂课都听不懂的严重后果。所以,上课时一定要紧跟老师的思路,不走神,不掉队,不钻“牛角尖”,始终保持思维的灵活性和听课的连续性。课堂笔记就是对老师的讲课内容所作的书面记录。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这说明,做好课堂笔记,是记忆和理解知识,提高学习成绩的一条重要措施。具体来说,坚持做课堂笔记,可以促使我们思想集中,及时记下老师讲课的要点,重点和难点,便于课后查阅、复习和巩固;同时,由于听课做笔记需要眼、耳、手、脑并用,因此可使大脑接受多种感官的综合刺激,从而加深对老师讲授内容的理解,掌握和记忆。那么,怎样才能做好课堂笔记呢?

第一,做笔记时要记下老师的思维方法、思维过程和思维结果,以便课后复习和指导作业。具体来说,就是要记下老师在分析问题的过程中在黑板上画的图形、表格、文字说明、关键词语、有说服力的数据、典型事例和老师在解题过程中提出的要求或规范化示例等;同时还要记下自己在听讲过程中迸射出来的对解决某个问题有启发意义的思想火花或殊途同归的解题思路,尤其是最佳方案。

第二,笔记要尽量完整而简洁。重点、难点、疑点要记全,但不必照抄老师的原话,否则会因忙于笔记而顾不上听下面的内容。记录最好能用自己的话或“关键词”概括老师讲授内容。这样可迫使自己集中精力,边听边积极思考,抓住重点,重新归纳,既省时,又省力,还能提高听课效果。当然,对老师所讲的有关基本概念、定理、公式、论点、论据等方面的关键问题,记录则要准确无误,不能马虎。另外,对尚未完全理解的内容,最好也可简要地记下来并加上记号或批注,以便课后复习时予以解决。

第三,笔记不要写得太密,要留有空白,以便课后补充和修正。需要强调的是,不要只把记课堂笔记看成是一种单纯的技巧,实际上它是多种感官的综合作用过程。记和听相互对立,又相辅相成,只有听好,才能记好;反过来,只有记好,才能检查和提高听课效果。因此,一定要正确处理听与记的辩证关系,使课堂笔记起到它应有的作用。要想当堂掌握所学的知识,最重要的就是课上认真观察,专心听讲,积极思考;要将重点放在认识事物的思考过程上,千万不要跳过认识事物的艰苦思考过程而直接去背结论。因为概念、定理、规则的表述只是末,而其形成过程才是本。抓住根本,才能学到根本的学问;否则,舍本求末,学到的只是些“死”的知识,这种知识不能转变为能力和智力,在实践中毫无用处。

四、学会自己留作业

作业内容因人而异,作业量有时也因人而异,特别是学生毕业前的那一年,自己有了较好的习惯,一部分同学基础已较牢固,就没有必要非写教师布置的作业,而应根据自己的情况,自己给自己布置作业。但一定要遵循以下原则:

1、实事求是原则。任何人都应该按照自己的具体情况,依据科学的学习方法,去为自己布置作业,不能好高骛远脱离实际情况。

2、以课堂学习为主原则。任何脱离课堂的学习都是一种事倍功半的工作,课堂是学生学习知识、掌握知识的主要阵地,只有充分利用课堂优势,才能取得更好成绩。

五、及时复习

及时复习,指紧随课堂教学,天天都采用的复习方法。复习贵在及时。这是由“先快后慢”的贵忘规律所决定的。心理学家曾作过这样的实验:让三个组的学生熟记一篇诗歌,第一组间隔一天复习;第二组间隔三复习;第三组问事处六天复习。凛达到熟记的统一程度,第一组学生平均需复习四次;第二组平均需用要复习六次;第三组平均需要复习七次。可见,复习间隔的时间越短,复习的次数越少。实验结果表明:复习能做到及时,可以提高熟记的结果。然而,学生常出现情况是:课上听课,课下做作业,复习环节省略。这样致使所学的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受到破坏,时间一长所学的知识就会模糊、忘却,不系统,不理解的知识是最容易忘记的知识。因此我们必需重视复习。及时复习的程序:

(一)尝试回忆。回忆又称重现,指以前识记过的事物不在目前,在其刺激的影响下,或在主观意识的引动下,报导旧的映象重新呈现出来。所谓尝试回忆,简单地说,就是独立地把老师课上所讲的内容回忆一遍。这样做实际上就是自己考自己,是逼上梁山着自己专心致志去动脑筋进行思考的一种方法。其好处有以下三点:

1、能及时检查听课效果,以促使自己积极进取、聚精会神地把课听好。

2、有得于动脑习惯的养成,并能增强、提高个人的记忆效果。

3、能更明确复习的针对性。

(二)阅读教科书。教科书是教育部门组织专家、学者和有经验的教师依据教学大纲,按照知识的科学体系,针对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社会发展需要而编写的。内容上系统、严谨,深刻,是一般参考书无法代替的。复习时若不认真钻研教科书,则难以达到教科书的基本要求,也难以系统地掌握中学阶段所学的知识,因为教科书是教与学的唯一凭据。为达到质量较高的阅读,在方法上需用注意到以下几点:

1、圈点勾划。阅读时,把新出现的概念、定义、定理、结论等重点部分,或容易忽略的要点部分,用红色笔勾划出来。

2、提要。在书页的空白处,用少量文字,把书的重要内容简单地概括出来。

3、思录。在书页的空白处,用不同颜色的笔,记录读者通过思维,从书中发出来的意思,也就是前面讲的“从文字里行间读出的学问”。

(三)整理课堂笔记。课堂笔记的详略人各有异,但记好听课的重点、难点是学生所共取的。刘笔记在复习中是尝试回忆、阅读教材的线索和纲目,又要通过阅读教材来整理课堂笔记,使用权其达到知识深化、简化、系统化。整理笔记的任务有:

1、补。补上该记而没记的内容,使知识系统化。

2、正。更正课堂记录不太准确,用词不当,深度不够的地方。

3、添。添上个人学习的心得、见解、评价等。

(四)看参考书。适当地扑克点参考书是有必要的,但要摆正教材与参考主从关系。阅读参考书仅是做为学习课本的补充。目的是加宽知识面或加深对教材的理解,所以只选择个别章节或个别知识点做参考性阅读为好。阅读参考书应注意的几点事项:

1、要围绕课本的内容和教师讲课的中心去阅读。

2、最好在老师的指导下选择好的参考书。

3、要千克仔细阅读课本内容,后看参考书。读时,心里要有个目的:要么加深理解;要么解疑;要么加宽知识面;要么了解知识间的联系。

4、读有所得,适当记录。在听课笔记的相应章节或记参考书的书名、页码,或记参考要点,或记个人的有关思路等。

六、从容考试

考试是学生学习的基本环节之一,它是结学习效果的检查和评价,并从中起反馈作用。

1、考试前不易开夜车。心理学已证实,记忆在醒着的时候,其减少、消失是有相当差异的。用功后立刻睡觉,两小时内有记忆的退减,但以后则末见减少。相反地,一直醒着时,用功后八小时记忆仍有显著的减少。也就是说,用功后可以用睡眠来阻止记忆的减少及消失。那么为代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答案是:只要你醒着,无论维持多安静的状态,人地头脑里都或多或少会有多种干扰情报闯进来。这种情报越来越多,刚刚记忆的事物,便被新涌进的情报所埋没,就显得不鲜明、不醒目。显然考前开夜车当天起得太早,都有不得于考试。

2、进考场莫患得患难失。每年中考(微博)、高考(微博)(微博),都有有个别平时成绩一般的同学,超常发挥,取得别人意想不到的根子成绩。本来一般学校都难以考取,发榜时却进了重点线。也有的同学,事先大家都觉得他能进重点,成绩一公布,却边一般学校都考不上。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超常发挥的同学,峭包袱,没有心理压力。反正大家都觉得自己考不上,社会、家长(微博)、朋友熟人都有不对自己抱太大的希望,自然也不施加压力。这样走进考场,轻轻松松,从从容容,既没想考上重点如何高人一头,也没想考不上一般学校便怎么矮人一截。不患得患失,进人考场,心无杂念,只有试题,自然心静。守住心灵的一片宁静了;自然生长出智慧,答起题来,平是所学,尽现于心,当然容易正常发挥或超常发挥。发挥不好的同学,重要原因之一是包袱太重。教师同学、家长、亲人都知道自己学习好,能考上重点,考不上怎么办?如何见江东父老?如何面对老师的惋惜,同学的同情,家长的伤心,个别人的白眼。考上了怎么荣耀,怎么请亲友吃饭庆祝,登台领奖„„患得患失之情绪,搅得心潮翻滚,波澜起伏,难以静心面对考题,当然难以正常发挥,容易招致失败。

3、答题前纵览全卷。有的同学进和入考场拿到试题后,不看全卷,从第一页,第一题开始答,他们害怕看到后面不会的难题,干扰了前面答题的情绪。这样做的坏处是,前面遇到难题,可能以为后面也全是难题,同样答卷情绪不佳,还完全可能因过多用时答前面的难题,到快交卷时,后面容易的、会答的题却没有看到,没有时间答了。大部分同学领到试卷后,先用几分钟时间浏览一两遍,做到胸中有全局,特别对经常研究考试题,经常自己出题的同学,拿到试卷总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绝大部分类型题都做过,绝大部分题自己都会做,浏览全卷起到了稳定情绪,坚定信心的作用。

4、怎样编排解题顺序拿来到试卷,总体浏览之后,就开始答题了。先答哪些,后答哪些,顺序安排得当,才有利于发挥自己的优势,有利于真实地表现出自己的实力,不致于答完题后产生过多的遗憾。常见的解题顺序一般有六种:从头到尾法,先易后难法,先高分后低分法,客观性题目入手法,先难后易法。这些方法各有自己独特的优势,同时也就产生一定的弊端,自然也就分别适用于不同的场合、不同的考生。具体地选择哪种答题顺序,一定要结合自己的实际。

5、考场运筹时间的方法。考生在正常情况下应该按照时间的多安排,步步为营、稳扎稳进。如果因意外,出现时间少、试题多、无法正常解题的情况,不妨采用以下应急的方法:不作详细阐述,也决不留下一些题目空着。这是因为一道题的答案不管你答得如何完善,得分也仅是一道题的分数。而解答了两道题虽然只有一半,然而是答案的主要内容。一般说分数相加比只答其中一道题分数要高。如果是理解分析性的题目,可以采用只列要点、简例,不作具体分析的方法。要点、简例用提纲表述,不阐述它们之间的联系,也不考虑语言组织。这类题目一般按要点、简例分析几方面评分,答了要点便有要点分,如再加一具简例,则丰富了内容,分数就更高。同时,应养成复查的习惯,复查是大战后打扫战场。解题犹如战斗,讲究紧张,速战速决;复查是打扫战场,要求冷静,所谓冷静就是从原有的思路中解脱出来,从当事者变为旁观者,对试卷做仔细审查、无情挑剔。要知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应试者只有头脑清醒时,才能避免种种可以避免的遗憾。

尖子生的十个学习生活习惯

1、以学为先。在他们心目中,学习是正事,理应先于娱乐,一心向学,气定神闲,心无旁骛,全力以赴,忘我

2、随处学习。善用零碎时间,每天在晨跑中、吃饭时、课间、课前、休息前等零碎时间里记忆词语,背诵公式积月累,效果很可观。

计划,按计划有条不紊地做事,不一暴十寒。 疑难,调整情绪。无论怎样各具特色,有一点他们是一致的:保证学习时间,学会见缝插针利用好空余时间,经

3、讲究条理。将重要的学习用品和资料用书立或指向装好,分类存放,避免用时东翻西找。每天有天计划,每

4、学会阅读。学会速读和精读,提高单位阅读量。学会读一本书或者一个单元的目录、图解和插图,提前了解点,梳理好知识要点。 获取更有效的信息。当积极的阅读者,不断的提问,直到弄懂字里行间的全部信息为止,特别要弄懂知识的起点

5、合理安排。该做啥时就做啥,在合理的时候做合理的事情,不背道而驰。比如抓课堂效率,当堂听,当堂记理解,不理解的话课下或者当天找时间主动找老师请教,做到堂堂清。比如利用好时间,勉励自己完成当天的学睁眼常开口,对课本上的东西多看,对未懂的内容能多问。 务,做到日日清。比如能够劳逸结合,张弛有度,动静相宜。比如坚持紧跟老师步伐复习,不误入歧途。比如坚

6、善做笔记。尖子生往往一边听课一边记重点,不是事无巨细全盘记录,特别善于记下老师补充的东西,课本积极思考能解决什么问题。

练仔细认真品质,更能养成细心用心习惯,从而激发学习潜能。 的东西特别是思维方法更是认真记录。能及时整理笔记,对老师强调的重要知识点格外注意,特别注意让知识系

7、作业规范。认真审题,冷静应答,把每次作业当作中考,作业工整,步骤齐全,术语规范,表述严谨。规范

8、勤于思考,善于思考。这一条是重中之重,应贯穿于听课、做作业、复习等各个阶段。比如:做完一道题后答案,这里应有一个反思的过程,要弄清这道题考的是什么,用了哪些方法,为什么用这样的方法,怎样才能达一反

三、触类旁通的效果。

9、学习互助。与同学开心地相处,遇事不斤斤计较,宽容豁达,珍视同学间的友谊,在学习中互相支持和帮助中,从而保持较高的学习效率。

10、自我调整。不回避问题,遇到问题能通过找老师 一起讨论学习中的问题,使用不同的解题方法并相互交流心得。有了这种和谐的同学关系,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

初一数学学习心得

一、提升学习兴趣。

首先,不要先入为主的认为自己对学习不感兴趣,要注意感觉每一个可能让自己感兴趣的细节。

作为学生,因为个体的认知结构不同,每个人都可能出现对个别课程不感兴趣的情况。但为了系统的掌握知识,建立合理的认知结构,我们必须把心里对一些课程的排斥放下。积极的参与,从心理上亲近,以一种好奇眼光看待这些课程。而且,所有的知识都是融会贯通的,你可以以自己感兴趣的科目为出发点,将所有的知识体系化,从而培养对其他功课的兴趣。

其次,认真是对产生兴趣的重要来源。

许多抱怨对学习没有兴趣的同学对没有真正认真的对待学习,其实,认真是和兴趣成正比的,你的学习认真了,不仅会取得好成绩,还能享受知识本身给你带来得成就感,成就感和好的成绩就会刺激你对学习的兴趣,而兴趣又会促使你更加认真的去学习,从而取得更好的成绩。形成良性循环,互相促进,学习的兴趣会越来越浓,甚至到入迷的地步。

第三,寻找积极的情绪体验

情感是滋生兴趣的催化剂,积极的情感体验会使人将一种行为进行下去,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调节自己的情感,不要抱着消极的或应付的态度去学习,努力在学习中获得真正的乐趣和满足,还可以寻找课本中对自己成长的种种帮助和好处,这些都有利于学习兴趣的提高。

第四,科学安排学习时间

一般的说当一个人连续长时间的学习同一内容时,就会感到 乏味和疲劳。因此,同学们要劳逸结合。该休息时休息,该学习时学习,而且学习时间安排要科学。文理科交叉、难易交叉,才能效能最大化。另外,每天在固定的时间学习也是保持学习兴趣的方法,习惯在特定时间出现的兴奋性和学习密切相关哦。

第五,勤于计划,总结,知己知彼

对每一个科目内容、自己的程度有一个明确的认识,知道自己在进步可以促进成就感,知道自己离目标已经很近可以激发出兴奋和激情。这些都是学习的的动力,如果你给自己作了明确的分析,你会发现你的学习兴趣简直是在呈几何技术增长呢。

二、合理安排时间。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每周最好能够简单拟定一个学习计划,最好能细致些,具体到每周一到五的晚上,作业完成之后还需要做哪些事情,周末的早、午、晚每个时间段做什么、学什么、复习什么。

三、不偏科。

我们大家都是普通的孩子,除非自己对某个学科非常偏好,否则还是千万不要放弃任何一科。当然,做到“科科全优”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做到这一点非常不容易,那么对于自己比较喜欢、学起来比较顺手的学科,一定要将基础知识吃透,保证不丢分;对于自己感觉头痛的学科,要做好计划,重点投入,争取能在自己可控的范围内有比较大的提升。

也就是,千万不要轻易的放弃任何一门功课,因为放弃的这门功课就是自己的“短木板”。

四、专心听课。

老师讲课的时候,一定要专心听讲,紧跟老师的思路,认真做好笔记。老师在课堂上讲解很多内容是他们多年教学实践的经验所得,在课本上根本找不到,但恰恰是这些内容,对培养我们的分析、判断和推理能力具有很大的帮助。

五、错题本。

设一个错题本,小到作业,中到随堂考、大到月考、期中、期末,将自己所做错的所有题目全部及时的收集整理,对每道自己做错的题目进行详细分析,找出造成错误的症结所在,明白自己的薄弱环节,及时查漏补缺。

平常没有事情的时候,可以经常翻翻自己的错题本,回忆一下当时更改的过程,从而可以巩固薄弱的知识点。

尤其在考试之前,没有必要大量的做题,只要翻翻错题本,保证所有的错题涉及到的知识都已掌握,“成功”就在近在咫尺了。

六、适当放松。

千万不要从睁开眼睛,一直学到晚上闭上眼睛,大人还有个“审美疲劳”呢,不要说我们还是孩子,这样做的结果会适得其反,可能会造成厌恶学习,所以,我们一定要注意劳逸结合,保证睡眠时间,按时作息,充分休息好,以保持充沛的精力,旺盛的斗志。以这种状态去学习,收效会更大。

但是,“放松”也是一门学问,要按自己的兴趣放松。例如,在可以在家里到处放一些书,可以在学习之余随手拿起翻翻看,可以不用非常认真的只读一本书,浏览即可,起到放松的作用,同时又增加了很多课外知识。

七、良好的应试心态。

有时候考试发挥失常,成绩不是很理想,不能影响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好马还有失前蹄的时候呢,我们完全不要太在意一次考试,因为我们的实力还在,不要因为一次失误就全盘否定自己。另外,考试中发现的问题,正好给我们提高改进自己提供了一个比较明确的方向,改进自己的不足,总比真正中考中才遇到来的好。

要多与同学交流学习心得和体会,正确对待自己的短板,发挥自己的长处。均衡对待所有功课,不要抛弃任何一科。比较优秀的科目一定要保持足够的重视,稍微弱的一些的要努力正确提高,确实没有掌握的,不要投太多的精力,免得顾此失彼。树立良好的自信心,相信自己的能力。

老师教给我们的一些学习方法和习惯,只要坚持下去,受益是必然的。我们可以不跟别人争,但不能不跟自己争。只有“超越自我”的人,才能真正地成功。

八、结语。

了解初一数学学习心得,总结初一数学学习心得,积累初一数学学习心得,是提高学校效率的捷径。尽管有众多的学习心得,但都只能作为一个参考,具体落实还得视个人情况而定。理想,一个多么美妙动听的词语。每个人的理想都有所不同,每个人都拥有属于自己的理想,关键是看你自己要怎样来实现这个梦想。

我的理想原自于我的爱好,我自小对英语充满兴趣,在我眼中那一个个美丽的字母就如同一颗颗音符,令我充满无限的向往。再者,我的语文一直不错,曾有过想当语文老师的理想,但这个理想没过多久便消失了。因为源于我的性格及个性,也有可能是因教师太劳累而望而生畏吧!重新回到我的爱好上来,我又开始拥有了一个想当外资企业的英语翻译的理想。这个理想一直持续至今。我迫切希望能够实现这个理想。从而,在学好其他功课的同时,我又会抽出不少时间学习英语,上英语学习班或是尽可能地多阅读英语文章。就这样,尽自己全力为理想打基础。

理想是一盏明灯,为我们的前进道路照出一片光芒与希望。拥有理想的人是幸福的,快乐的。不要说自己的理想太卑微,不够远大,不够令人羡慕,但它总是你的目标,是你真心向往的啊。我们也许会因自己的理想远大而自豪,因他人的理想卑微而冷嘲热讽,但如果没有这些看作卑微的行业,又怎能有这个世界呢?

实现理想的道路上也许会布满荆棘,刺痛我们的手脚;也许会有许多艰辛,会让我们流下不少泪和汗。但我们还是一定要执著地走下去,因为只有有了这些努力,我们的生活才会

更加丰富多彩,我们的理想也才会更加光彩夺目。

树立理想要符合自己的个性与爱好,这样才会使自己有足够的动力冲向理想,实现理想。如果你根本不热爱自己的理想,又怎会为它执着努力呢!另外,理想不是件艺术品,被摆放着供人欣赏的。因此,我们绝不能以任何理由为借口挡住为理想努力的道路。要从现在开始,脚踏实地地学习,为理想做准备,执着努力,勇往直前,为理想而奋斗!

理想是盏灯,瞧!我们眼前的道路被照耀的多么明亮,那条路上会有艰辛,会有坎坷,会有挫折和泪水。但我坚信自己不会为此而畏缩,我会努力地、执着地,一直冲向终点!

第8篇:初中英语学习经验交流演讲稿

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初中英语学习经验交流演讲稿。期中考试刚刚过去,经过这一段时间的学习,相信同学们已经查漏补缺,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转眼间,还剩下一个多月的学习时间,初一生活就将向我们挥手告别。我们要利用这一个多月的时间,把初一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为今后更加繁重的学习任务打下坚实的基础。

对于绝大多数同学来说,英语始终是心头大患。我与大家经历相同,从4年级便被扣上了这顶帽子,每一次考试,英语总是给我拖后腿,但在一次次摸索中,我也在不断进步,总结了一些经验。正所谓“方向不对,努力白费”,正确的学习方法会使我们的学习效率大大提高,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目的。下面是我总结的一些学习英语的经验,希望可以供同学们参考。

第一,做好课堂笔记,演讲稿《初中英语学习经验交流演讲稿》。顾名思义,课堂笔记便是利用课堂时间将老师所讲的重点、难点、疑点记下,千万不可以“手懒”,对于知识零碎的英语来说更是如此,好记性不如烂笔头。然后是回顾笔记,回顾笔记才是做笔记的重点,建议大家,周末时专门抽出时间回顾一下当周所做的笔记,这样能有效地缓解紧张的心理,可以让你在下一周的学习中得心应手。举个我自己的例子吧,记得有一次英语抽测,我抱着侥幸的心理,没有做好复习工作,所以考试前就开始临时抱佛脚,结果到了最后,根本没有时间复习完,考试时慌慌张张,考得一塌糊涂。所以说,做好笔记对于学生来说十分重要。

第二,整理回顾错题,对于很多同学来说,都能做到整理错题,但重点是我们不仅仅要整理,更要回顾与反思。所谓“好马不吃回头草”对我们学生万万不可适用,要想成功挤过中考这座独木桥,就必须回顾自己的错题,也防止再出现类似的失误。再举个例子吧,我开始和很多同学一样只是纠一下错,之后就不管了,但是有一次考试,我真记得做过某一题,就是忘了怎么做,结果不仅没做出题,心情也糟糕透顶,考试结果可想而知惨不忍睹,后来我学着经常回顾错题本,慢慢地积累,厚积薄发,考试也不再出现类似的失误。

第三,要利用零碎的时间。英语是一门需要长期积累的科目,知识点很多,一定要好好利用互联网、学习机和其他移动方便的设备,更不用说书籍和杂志这样的传统学习资源!你完全可以在课间、排队、午休等时间记几个单词,要养成“天天英语”的习惯,每天按老师的要求作一篇完形阅读,坚持天天听英语。其实学英语的过程更像是一朵云的形成,是水汽的一点点积累;而不像砌一面墙那样,把砖堆上去就好。

以上就是我的一点学习英语的经验,希望同学们能取之精华。最后告诉大家,心动不如行动。希望同学们要为之付出努力,且要持之以恒,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祝愿你们努力拼搏,实现自己心中的梦想!

谢谢大家!

安洋(期中英语考试:111分,年级第四) 《初中英语学习经验交流演讲稿》

第9篇: 研究生新生学习经验交流演讲稿

研究生新生学习经验交流演讲稿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

大家晚上好!我是来自控制理论和控制工程专业的研二学生,叶燕华。很荣幸有机会在这里和大家一起探讨如何学习的问题。会有一些紧张,如果措辞或是其他地方有不当的地方,先在正文开始之前讨个原谅。

我想说,大家都是学生,基本是同龄的,所以无论是阅历或是见识见解,都不见得是可以在这给大家演讲的。崔老师通知我的时候,我很忐忑,甚至想推脱,但是转念一想呢,如果,我们这次活动能够给在座三百位同学中的一两位带来一点点受益,或是启发,于我而言,都是莫大的欣慰。所以,最后还是硬着头皮上阵了。

本来呢,是真的想写一份关于学习经验交流的演讲稿,后来左思右想,觉得光讲讲如何学习的话会比较单薄,也可能自己能交流的学习经验实在很有限,总之,后来写着写着就发现,自己可能更偏向“如何度过研一”这样一个主题。

好了,废话不多说了,切入正题吧。下面,我先汇报一下我过去这一学年的一些成绩吧。我们知道,我们最后的成绩是分为三大模块,文化课成绩占了50%,导师给的科研分占35%,而平时社会实践活动占15%。我的文化课成绩并不是最好的,在院里排名是第九,导师给的分数是一个中等偏上的分数,87.5。平时参加的活动主要是西安世园会志愿者校庆志愿者,参加机电院体育节,以及获得学校“博理杯”辩论赛团队冠军和最佳辩手,在班里担任副班长和支部书记二职。虽然最后特别幸运的,综合成绩排名是院里第一,但是可以看到其实我也没有什么特别的,能拿到第一也是我万万没有料到的,所以验证了刚才的话,我们今天只是相互探讨相互学习的过程,我所说的也不一定是对的有用的。

今天的内容,我大体上分为两块,第一块是是针对大家一些困惑和迷茫,提出一些我自己的看法。我只能是针对几个普遍的情况分析一下,如果同学们还有其他的疑惑,待会互动环节可以单独提出来,一起讨论。第二块是,简单的谈谈我自己对研究生一年级的一些想法,包括研一应该做些什么?怎么样去做好。等问题。

大家都是刚进入研究生阶段不久,可能很多同学会有一些困惑。因为去年的这个时候,我也常常深深的陷入一些情绪,无法自拔不能自控。所以首先,我想在这里和大家共享一下我的心路历程,希望对那些和我有一样情绪和迷茫的同学有所裨益。因为我在大四的时候打算的是考外校的研究生,李永乐的数学复习用书都做了好几遍了,最后还是放弃考研,选择保送本校研究生了。刚入学的时候,我陷入深深的自责情绪中,为什么当初不坚持考研,觉得自己在人生一个关键的十字路口上走错了方向。这样的情绪持续了好几个月,那段时间自己的心情一直不大好,(心得体会)影响了我正常的学习和生活。有一次我跟爸爸聊天,爸爸可能察觉到我的情绪有异样,他在电话那头说道其实,我觉得不管你处于什么样的环境,你都能成为一个最好的你,都是我和妈妈的骄傲。我们不要和别人比,我们只要做到自己的最好,问心无愧就可以了。

我当时觉得豁朗开朗,我问自己,真的有那么糟糕吗?且不说目前我们所处的环境有自己想象的那么差。我问自己环境是不是真的决定了一切?假设说我上了浙大的研究生,如果我只是沉浸于享受考研成功的喜悦,我的研究生三年不见得会有多大的收获。所以,我想说,要记住,决定权永远在自己手里。泰戈尔有句诗,我记不大请,大意是这样的如果你因为错过太阳而流泪,那么你也将错过星星。

在这里和大家分享自己的故事,是真的希望给那些仍然在怨天尤人的同学一点点启示。不管是说对现状不满,或者是对学校的一些做法不认同,或者是导师分到的任务是你所不感兴趣的,又比如说导师根本采取的是放羊模式,我们都应该尽量调节自己的状态,抵制消极的情绪。停止自怨自艾吧,收拾心情,告诉自己不管外界一切是怎样,生活都是要继续的。没有其他人会为你的消沉堕落埋单,为你的蹉跎埋单的是你青春和前途。从走出这个教室开始起开始,努力——改变你所能改变的,适应你所不能改变的。

另外一个很普遍的误区呢,就是——研究生是来混文凭的。说一句大实话,我们确实很大程度上是冲着这个文凭来上研的。但是这个文凭怎么混人和人之间却有天壤之别。我们要知道,我们上研这几年的时间,是大家人生的一个黄金年龄,有大实话就是,如果用三年时间吃喝玩乐,用三年黄金时间来混一个研究生文凭,实在划不来。其实我对自己的要求也不高,只是希望,能够在我毕业走出西电大门的时候,我可以拍拍胸脯说,西电研究生这几年我没用白上。在我不是说玩游戏,打球等等所有活动都应该停止,专心学习致力科研。并不是这样,熟悉我的人知道,我本身也是十分喜欢玩的人,篮球、羽毛球、乒乓球、出去唱k,三国杀,等等。但是,合理的规划我们的学习工作时间和娱乐休闲时间,也应该是研究生自己要学好的一门重要学问。沉溺于网络游戏,考试时临时抱佛脚,答辩时熬几个通宵,如果真的有这样的同学,我想给的建议是,尽快改变现状。这里有个转变现状的一个小方法是,转移精力。你们可以把游戏打的这么好,只要肯花时间,你们说不定也会发现自己在某个其他领域能做的很好,而一旦你的成就得到认可,我相信你会很享受那种荣耀,会继续努力形成一个良性循环呢。

然后,让我们一起讨论一下,研一这一年,应该做些什么?如何把这些事情做好?应该注意些什么?(可以互动,请同学做回答。)才几位同学所说的都很有道理,都是对的。那么下面我总结一下——

首先,肯定理论知识的学习,毋庸置疑,这个是研一的主要任务。学好基础知识,扎实根基,这其实也是为后续的科研工作奠定基础。学习文化课知识,这一块,想必不用我赘述,在座的人才济济,都是走着考研这个独木桥过来的,应付几门科目的考试是绰绰有余的。我简单说一下我的想法,因人而异《研究生新生学习经验交流演讲稿》出自

链接地址

上一篇:五金配件采购控制流程下一篇:中考优秀作文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