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管理工作情况报告

2022-06-2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很多人对于写报告感到头疼,不了解报告的内容与格式,该怎么写出格式正确、内容合理的报告呢?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学校管理工作情况报告》,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第1篇:学校管理工作情况报告

关于全省养老保险基金管理工作情况的报告

主任、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根据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六次会议的安排,现在,我代表省政府,将2008年以来全省养老保险基金管理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省政府紧紧围绕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根据中央和省委关于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的各项决策部署,在省人大的有力监督下,认真贯彻执行《浙江省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条例》和相关法规政策,按照“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方针,全力推进养老保险各项工作,逐步建立了包括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社会统筹在内的较为系统的养老保险制度框架,在全国率先实现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基本形成了统筹城乡、覆盖全民的养老保险体系。从制度实施总的情况看,人员覆盖范围持续扩大,待遇水平稳步提高,征缴体制日趋完善,基金监管更加规范,养老保险事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经济转型升级、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等方面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深入推进。

1999年,省人大常委会制定了《浙江省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条例》,在全国率先将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纳入法制化轨道,并突破了参保职工的身份限制,将乡镇企业职工一并纳入参保范围。2002年、2008年,省人大常委会又对该条例进行了两次修订完善。为推进条例的实施,细化完善相关政策,2003年以来,省政府先后出台了1个政府规章和11个规范性文件,就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扩面、保费征缴、基金管理、待遇享受、规范统筹等各方面政策作出了具体规定,有力地促进了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制度化、规范化建设。加快推进基本养老保险省级统筹工作,2009年6月,根据国家有关要求,结合我省实际,下发了《关于印发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省级统筹实施方案的通知》(浙政发〔2009〕34号),正式确立了“统一政策、分级实施,统一预算,分级核算,统一调剂、分级平衡,统一考核、分级负责”(“四统四分”)的省级统筹模式,提升了统筹层次,增强了制度的统一性。认真执行关于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跨省和省内转移接续的政策规定,切实维护参保人员流动就业时的养老保险权益,促进了人力资源的合理有序流动。

截至2011年6月底,全省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1697.5万人,比2007年底增加621.2万人,增长57.8%。其中,在职参保人员1492.1万人,离退休人员205.5万人,分别占参保人员总数的87.9%和12.1%。

2010年全省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559.9亿元,比2007年(377.9亿元)增加182亿元,年均增长14%,累计增长48.1%;基金支出386亿元,比2007年(226.2亿元)增加159.8亿元,年均增长19.5%,累计增长70.6%。截至2010年底基金累计结余1109.7亿元,比2007年底(605.2亿元)增加504.5亿元,年均增长22.4%,累计增长83.3%,目前,基金支付能力达34个月,比2007年提高2个月。

(二)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全面实施。

2009年9月,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国发〔2009〕32号),对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以下简称新农保)试点工作作出部署。在总结部分地区试点经验的基础上,按照国务院文件精神,制定出台了《关于建立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实施意见》(浙政发〔2009〕62号)。相对国家今年将新农保试点的范围扩大到全国60%的县、7月1日起启动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工作部署和进度安排,我省则在制度实施之初就将参保人群扩大到全体符合条件的城乡居民,将试点地区扩大到全省所有市县,实现了全覆盖。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实施深得民心,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被评选为“2009年中国全面小康十大民生决策”和浙江省2010年度十大民生工程之一。

截至2011年6月底,全省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1244万人,享受待遇人数为590万人,符合条件、年满60周岁的城乡居民均领取了政府提供的基础养老金。

2010年,全省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收入116.8亿元,支出55.9亿元,当年结余60.9亿元,累计结余78.4亿元。

(三)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切实保障。

2003年,省政府下发《关于加快建立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的通知》(浙政发〔2003〕26号),开始建立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在总结各地实践经验的基础上,2005年,省政府下发了《关于深化完善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工作的通知》(浙政办发〔2005〕33号),完善了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实现了新增的被征地农民“即征即保”。2010年,省政府在充分总结各地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实施经验的基础上,以政府规章的形式出台了《浙江省征地补偿和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办法》(省政府令第264号),明确规定“保障资金及应当提取的社会保障风险准备金不落实的,不得批准征地”,实现了被征地农民“先保后征”,有力地维护了被征地农民的合法权益。经过多年努力,我省被征地农民参加社会保障的人数和筹集保障资金的总量一直稳居全国省区前列。

截至2011年6月底,全省累计共有439.6万名被征地农民纳入了社会保障覆盖范围,其中360.7万人参加了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其他78.9万人参加了职工基本养老保险),187.1万名符合条件的人员按月领取了基本生活保障金或基本养老金。

2010年,全省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基金收入105亿元,支出61亿元,当年结余44亿元,累计结余361亿元,分别比2007年增长54.4%、90.6%、22.2%和48.6%。

(四)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积极探索。

上世纪90年代初以来,我省各市县根据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要求,结合当地实际,借鉴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经验,相继出台了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参保办法,建立了社会统筹制度(退休待遇计发办法尚未改革)。目前,全省各地(除省属事业单位外)基本上已将事业单位及其工作人员纳入社会统筹范围。2008年,我省被国务院列为全国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试点省份。

截至2011年6月底,全省参加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社会统筹的人员达90.2万人,比2007年底增加4.7万人,增长5.5%。其中在职参保人员66.3万人,离退休人员23.9万人,分别占参保人员总数的73.5%和26.5%。

2010年度,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社会统筹基金收入59.1亿元,支出56.9亿元,当年结余2.2亿元,历年累计结余52.5亿元,分别比2007年增长36.6%、25.2%、197.3%和12.7%。目前,基金支付能力为11.4个月,比2007年(12.3个月)略有下降。

在做好上述各项工作的同时,我省还十分重视养老保障领域一些突出的群体性利益问题的解决,本着“在现有制度框架内给予适当有优惠、通过阶段性体制调整和创新解决一些突出问题”的总体思路,从2009年开始对未参保集体企业退休人员、农村复退军人、原下乡知青、乡村医生、民办教师、代课教师、农村电影放映员以及因辞职、除名、自动离职离开企事业单位人员等群体的养老保险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目前,具体的政策意见已经省政府常务会议和省委常委会审议通过,并正式下发贯彻执行。据此,将有约75.3万人的养老问题将得到妥善解决。

二、主要工作

一直以来,省政府高度重视养老保险基金管理,严格执行相关法律法规,建立健全工作机制,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全面做好基金征缴、管理、使用和监督各项工作,保持了养老保险基金的安全完整和养老保险制度的健康运行。

(一)抓好扩面征缴,切实增强基金保障能力。

扩面和征缴是增加养老保险基金收入的重要手段。各级政府一手抓扩面,一手抓征缴,形成了扩面和征缴的良性互动机制,有效增加了基金收入,提高了基金支付能力。

一是积极推进养老保险参保扩面。从2005年开始,省政府每年都将养老保险扩面工作作为政府必须办好的十件实事之一,写入政府工作报告,纳入政府目标责任制考核。按照“抓两头、促中间”的工作思路,重点抓好经济发达市县和基金困难市县的参保扩面工作,将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覆盖范围从国有企业扩大到规模以上企业再拓展到所有企业。2003年省政府出台“低标准缴费、低标准享受”的“双低”政策,加快推进非公有制企业和外来务工人员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近年来,根据形势的发展,规范了“双低”参保办法,逐步与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相衔接,进一步明确了城镇个体工商户和灵活就业人员的参保政策,加快了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进一步统一。过去5年,我省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年均扩面人数超过100万。在抓好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同时,围绕省委提出的“到2012年基本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人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的目标,加快建立健全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和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积极推动养老保险从制度全覆盖向人员全覆盖迈进。目前我省养老保险制度覆盖了除机关公务员以外的其他各类人员,养老保险人员覆盖率达到75%以上,参保总人数约占全国覆盖人数的十分之一。

二是切实加大基金征缴力度。1998年我省开始实行由地税部门征收基本养老保险费,2006年推行了社会保险费“五费合征”,2008年又实行了企业自主申报制度,以全部职工工资总额作为用人单位基本养老保险费缴费基数。几年来,各地以“五费合征”为抓手,统一规范社保缴费登记的流程和内容,依法把所有企业纳入社会保险费征收范围,做到企业缴费登记与税务登记同步,从源头上杜绝了企业不办、漏办缴费登记的现象。通过五费合征,全面实现参保登记、缴费基数、征缴流程和数据信息的统一,做到了企业依法申报缴纳、地税机关依法征收、社保部门依法登记审核、银行等金融机构有效配合、监管部门依法监督,形成了合理有效的养老保险费征缴机制,提升了养老保险费征收效率。同时,针对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和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的特点,由各级社保经办机构承担征缴工作,并委托金融机构代收,就近为参保人员提供便利、快捷服务,实现保费征收及时到位。

三是注重增强企业缴费能力。2008年以来,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对我省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冲击,省政府在养老保险方面采取了一系列积极措施。一方面,下调基本养老保险费缴费比例。针对各地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名义费率过高、企业负担较重、地区间负担不均衡的实际情况,2008年出台了适当下调基本养老保险缴费比例的政策,逐步将各地的基本养老保险单位缴费比例由原来的20%下调到12%-14%之间,在2009年又将城镇个体劳动者缴费比例由20%下调为18%,共为各类企业减轻养老保险负担57亿元。另一方面,集中减征社会保险费。按照国家“五缓四减三补贴”政策精神和我省“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部署要求,从2008年起,连续3年实施临时性下浮企业社会保险费缴纳比例政策,对企业缴纳社会保险费实行集中减征,减征额度不超过企业1个月的缴纳金额,共惠及全省企业36.88万户,城镇个体劳动者188.32万人,累计减轻养老保险费负担59亿元。这些措施不仅有效减轻企业基本养老保险费负担,帮助企业度过难关,也有效涵养了费源,为今后一段时期基本养老保险费的可持续增长打下了基础。

(二)坚持公平合理,不断提高保障待遇水平。

提高待遇是加强养老保险基金管理的重要目的。我省坚持公平合理的原则,较大幅度地提高了参保人员的待遇水平,较好改善了中低收入群体的基本生活,确保了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一是普遍提高养老待遇。按照国家统一部署,连续8次调整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月人均基本养老金从2003年的808元提高到今年的1755元。在此基础上,今年我省又对企业退休人员待遇项目进行了清理规范,建立了基本养老金补贴和社区综合补贴制度,人均每月增加待遇300元,从而使人均养老待遇达到2000元以上,远高于全国1510元的月人均水平;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实施时确定了每人每月60元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国家为55元),今年7月1日起,又将最低标准提高到66元。部分地区还根据当地实际进行了适当提高,个别地区基础养老金水平已达到110元。全省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金平均水平为每人每月310元,部分地区达到了650元。

二是对特殊人群给予倾斜。在普遍调整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基础上,对退休前具有高级职称人员、1953年底前参加革命工作的人员、男年满70周岁和女年满65周岁及以上的人员,基本养老金低于当地基本养老金水平50%的人员等特殊群体给予适当倾斜,增加调整额度。同时,同步调整提高精减退职人员、计划外长期临时工、死亡职工供养直系亲属等群体的待遇。建立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高龄老人补贴制度,从今年4月1日起,对年满80周岁的高龄老人,每月增发不低于30元的高龄补贴。

三是实施基本养老保险调剂金制度。针对我省基本养老保险地区间发展不平衡的实际,省政府建立了基本养老保险调剂金制度。2002年至2006年,对14个基金支付困难市县实施了第一轮调剂补助,2007年至2009年对12个困难市县实施了第二轮调剂补助。通过对困难市县的扶持,有力推动了当地的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工作,确保基本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和待遇调整政策落实到位。

(三)强化收支两条线,建立健全基金专户管理。

基金专户管理是养老保险基金管理的重要环节。我省注重落实基金专户管理相关制度,加强基金预决算管理,努力提升基金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水平,确保基金安全有效运行。

一是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将社会保险基金全部纳入财政专户管理,按险种分别建账,分账核算,专款专用。严格实行收支两条线,养老保险费、利息、财政补贴等各项收入全部纳入财政专户,基本养老金等各项支出全部由财政专户拨付,由经办机构进行社会化发放。加强银行开户管理,严格按规定将基金存入国有商业银行或国有控股银行。规范基金审核划拨、票据传递、会计核算等环节的工作流程,建立财政、地税、经办机构、开户行之间的定期对账制度,核对各项基金收缴、支付和结存情况。完善基金财务会计制度,统一基金的计划、控制、核算、分析和考核工作,规范经办机构办理基金业务的财务行为。

二是完善基金预决算管理。增强基金管理的计划性和约束力,在各地探索社会保险基金预算编制工作的基础上,根据国务院的统一要求,从2010年开始,我省全面开展了社会保险基金预算试编制工作。通过预算管理,增强了政府宏观调控能力,进一步强化了对社会保险基金的监管。同时,每年年终,按有关规定编制年度社会保险基金决算,进一步保证了各项社会保险政策目标的实现。

三是建立社会保障资金多渠道筹措机制。为有效增加社会保障资金来源,2004年省政府专门出台了《关于建立社会保障资金多渠道筹措机制的意见》(浙政发〔2004〕36号),规定从收缴的国有资产收益、按规定征收的国有土地有偿使用收入、各级政府集中统筹的预算外资金、各级政府预算超收财力等方面提取相应的资金用于补充社会保障资金,建立社会保障风险准备金制度。各地加快建立健全社会保障资金筹措机制,努力提高社会保障资金积累水平。截至2010年底,全省社会保障风险准备金余额166.2亿元,其中省本级余额6.7亿元。

四是探索基金保值增值途径。加强基金专户日常管理,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社会保险基金优惠利率政策,并根据银行利率变动,及时调整优化基金的存期结构,努力提高基金收益率。同时,在确保基金日常支付和安全完整的前提下,在政策允许范围内,结合我省实际,积极探索基金保值增值途径,目前,我省正积极与全国社会保险基金理事会沟通联系,对我省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运营提出了初步设想。

(四)突出便民高效,加强经办管理服务。

经办管理服务是养老保险基金管理的重要方面,也是直接面对广大参保人员的窗口。各级政府紧紧围绕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养老保险服务需求,狠抓经办管理服务建设,努力为广大参保人员提供优质服务。

一是规范社保经办服务规则。进一步优化全省社保经办模式,全面实现从“专管员制”向“柜员制”管理转变。进一步明确了参保登记、缴费基数核定、个人账户管理、待遇审核、待遇支付、领取资格认证等的经办范围、程序、要求和办理时限,社保经办服务业务操作更加规范便捷,形成了横向协调、纵向联动的工作机制。

二是构筑基层服务网络。大力推动乡镇(街道)基层工作平台建设,实现“机构、场地、人员、经费、制度、工作”六到位,按照“六个一”的标准进行村(社区)基层工作平台建设,初步形成了以乡镇(街道)劳动保障站所为基础,向村(社区)延伸的社会保险服务基层平台服务网络。截至2010年底,全省共建有基层社保服务平台19580个,并拥有一支1万多人的基层社保经办服务队伍。

三是提升管理服务水平。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以“金保工程”为主要抓手,建立了省、市、县三级数据传输专用网络,实现各市、县养老保险数据库与省级数据库联网。大范围推广“网上社保”服务模式,通过互联网为群众提供政策法规咨询、信息发布与查询、业务经办、信访投诉等服务项目。全面实现企业基本养老保险费缴费网上申报,通过税银网系统“一户通”直接扣缴入户。有序推进社会保障卡建设,全省已累计发放社会保障卡370万张,为社会公众提供了更加方便、快捷、高效的服务。全面实行社会化管理服务,全省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全部实现由社保经办机构直接委托金融机构进行社会化发放,共有156.42万名企业退休人员纳入社区管理,占退休人员总数的86%,高出全国平均水平近11个百分点。

(五)加大监督力度,确保基金安全完整。

基金监督是确保基金安全完整的重要保障。我省着力加大在监督平台建设、内控机制完善、专项审计和治理等方面的工作力度,努力形成基金监督长效机制。

一是加快基金监督制度和平台建设。进一步健全制度体系,先后出台基金信息披露、要情报告、支付行政监督等方面的政策措施,强化了基金监督工作的制度保障和政策支持。加快推进监督平台建设,人力社保部门成立了专门的基金监督机构,财政、审计等部门也结合各自职能,设置专门处室、安排专职人员负责各自专业监督工作,初步形成了人力社保、财政、审计等部门分工明确、配合密切的基金监督平台,人力社保部门还专门设立了违规违纪投诉举报电话,主动接受社会监督。

二是不断完善基金内控机制。加强社保经办内控机制建设,业务上实现管办分离、相互制约。2010年,在全省各级社保经办机构开展了“排查岗位廉政风险、健全经办防控机制”活动,逐人、逐岗查找风险点,有效减少了养老保险基金“跑、冒、滴、漏”现象的发生。建立健全社保基金财政专户内控机制,在财政部门内部,基金管理和会计核算职能分别由不同的机构承担,实现了基金管理与账户管理相分离,资金审核与资金拨付相制约,专户会计职责与审核职责相独立,确保基金安全。

三是有序推进专项审计和治理。从2007年起,我省连续三年对养老保险基金进行专项审计,2010年又对全省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政策执行情况进行了审计。审计工作日益全面和深入,审计范围扩大到基金征管用全过程;审计重点涉及检查业务数据是否真实完整,政策执行是否有效到位,以及信息系统使用是否安全规范等方面。2009年以来,由人力社保部门会同相关部门组织开展了以养老保险基金为重点的全省性社会保险基金专项治理工作,通过专项审计和专项治理,及时查处了一批典型案件,较好地发挥了警示作用。各地、各有关部门也针对养老保险政策执行、基金筹集、管理和使用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及时按要求进行了积极整改。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总的来看,我省养老保险基金管理取得了较好成绩。但也存在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需要高度关注,妥善解决。

(一)养老保险制度有待进一步完善。目前,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与其他养老保障制度衔接政策尚不完善,各类参保人员在不同制度间流动不够顺畅;各地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水平不一,需要进一步平衡;基本养老保险省级统筹有些政策落实不到位,各地用人单位缴费比例还不够统一;全省统一的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尚未出台。这些都是重大的制度建设问题,必须集中力量,逐一攻克。

(二)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实际费负低于名义费率,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企业实际费负不均衡问题较突出。目前,我省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用人单位缴费费率在12%-14%之间,但在基本养老保险费征收过程中,各统筹地区普遍存在用人单位缴费费率执行不到位的现象,导致实际费负与名义费率间存在较大差距。由于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养老保险负担水平和基金支付能力存在差异,单位缴费费率执行的力度也各不相同,造成了地区间、行业间费负不均衡,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区域之间企业的均衡负担,也对基金的可持续发展产生不良影响。

(三)各级经办机构建设相对滞后。在队伍建设方面,人手明显不足,目前全省社保经办机构工作人员数与参保人数的比例为1 ∶14000,其中省本级达到1 ∶20000,远低于全国1 ∶5000的平均水平,位列全国省区倒数第二。在机构建设方面,机构设置不统一,有的按险种类别设置,有的按工作内容设置,行政规格也各不一致。在基层平台建设方面,部分地区人员不到位、工作经费不足问题较突出。在信息系统建设方面,纵向看没有统一的养老保险业务经办应用软件,大部分由各地自行开发,各级信息系统还不能实现实时互联;横向看社保机构内部各险种信息系统也相互孤立,尚未实现与公安、民政、财政、地税、卫生、法院等部门的信息资源共享。

(四)个人账户做实工作未取得实质性进展。2007年,国务院颁布实施《关于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要求各地逐步做实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并在2008年将我省确定为做实个人账户试点省份,由于做实个人账户的资金需求量非常大,国家也尚未出台个人账户做实后基金投资运营的办法,目前这项工作尚未实质开展,其他试点省市也基本与我省相类似。目前我省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期末累计记账余额达1206.55亿元,如果不认真研究和解决个人账户做实问题,势必会加剧将来政府的支付风险。

(五)养老保险基金可持续发展压力较大。近年来,我省养老保险基金收支增长不平衡现象日益突出。如2010年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出为386亿元,比2007年增长了70.6%,同期基金收入只增长了48.1%。其主要原因除了连续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外,一是人口老龄化加剧了支付压力,预计到“十二五”期末,我省将从“十一五”期末的100个劳动人口(16-59周岁)抚养24个老人(60周岁以上)提高到抚养31个老人,老年人口抚养比例明显提高。二是保值增值渠道较窄,目前国家规定养老保险基金只能存银行、买国债,基金实际上处于贬值状态。2010年,我省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平均实际收益率只有2%左右,远低于去年的CPI指数(3.8%)。这些都对养老保险基金可持续发展提出了严峻挑战。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今年7月1日,社会保险法正式实施。作为社会保险领域的根本性法律,社会保险法对健全完善养老保险体系、加强养老保险基金管理提出了明确要求。下一阶段,省政府将认真贯彻落实社会保险法,按照中央和省委的要求,重点做好以下六个方面的工作。

(一)加快完善养老保险制度。继续坚持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方针,建立健全符合我省实际的养老保险制度体系。加强各类养老保障制度的衔接整合,进一步完善参保人员在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与其他各类养老保障制度间流动时的衔接政策。深化完善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省级统筹,进一步统一制度政策,统一各地缴费比例,规范管理服务。按照国家部署,推进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研究探索公务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加快建立多层次的养老保险体系,完善企业年金各项政策,制定事业单位职业年金试行办法。

(二)不断加大扩面征缴力度。广泛开展养老保险法律法规政策宣传,在全社会营造养老保险扩面征缴的良好氛围,加大养老保险参保缴费执法监察力度,努力实现“应保尽保、应收尽收”。进一步完善部门配合,上下联动的工作机制,深入实施“五费合征”制度,大力推进社会保险费征管信息化建设,不断提高征缴效率,采取有效措施解决养老保险单位缴费费率执行不到位问题。重点将非公有制经济从业人员、城镇个体灵活就业人员、机关事业单位未纳入编制管理人员以及与单位建立劳动关系的外来务工人员纳入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范围,加快实现人员全覆盖。到2015年,全省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2000万。加快实现城乡居民应参保人员特别是45至59周岁人员积极参加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到2012年底,全省参保人数达到1330万人以上,参保率达95%;2015年底达到1400万人,全省尚未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城乡居民都纳入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范围。严格按照“先保后征”的要求,确保新增被征地农民全部纳入基本生活保障范围。

(三)稳步提高保障待遇水平。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各方面承受能力,统筹提高养老保险待遇水平,逐步缩小城乡、区域、群体间的待遇差距。继续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水平,建立基本养老金随工资增长、居民收入水平提高、物价上涨等因素调整的正常机制,统筹考虑各类人员待遇,实现对特殊人群的合理倾斜。适时适度提高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待遇水平,逐步使参保缴费人员养老待遇接近或达到当地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水平,完善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金调整机制,努力实现基本生活保障金不低于当地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水平。

(四)继续加强基金专户管理。严格养老保险基金财政日常管理,进一步规范基金的征缴划拨流程,进一步完善基金财务会计制度和不同部门、机构对账制度。规范和加强基金预算管理,建立部门联合工作机制,完善预算编制办法和审批机制。强化政府责任,进一步完善多渠道筹措社会保障资金机制,切实保障养老保险事业可持续发展。加大财政投入,稳步做实个人账户。探索拓宽养老保险基金保值增值新途径,按国家规定将基金存入规定银行,及时办理基金定期存储,坚持在现有的政策框架内,在保证基金安全的前提下,经国家同意后,对养老保险基金保值增值的办法和途径进行有益探索。

(五)切实提升经办管理服务能力。有效整合资源,加强经办机构和人员队伍建设,在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上给予适当倾斜,实现社保经办机构在职能、规格和编制配备上与形势发展相适应。积极构建以乡镇(街道)、村(社区)为主要工作平台的养老保险社会化管理服务体系,拓展服务功能,完善服务模式,实现网格化管理和网络化服务。进一步提高经办工作人员的能力素质,不断提升经办管理服务的规范化、科学化和精细化水平。继续加快以“金保工程”为核心的养老保险信息系统一体化建设,提升一体化应用水平。统一规划全省“金保工程”应用系统的开发,加大财政投入,完善省、市、县三级数据中心,构建跨地区数据实时交换和结算平台,加快内部各应用系统间及全省社保经办机构之间联网应用步伐,同时积极建立部门间信息共享的技术标准和工作机制,全面提升决策支持和基金监管能力。实现覆盖全省的社会保障一卡通,到2015年,全省持卡人数达到3000万。

(六)着力健全基金监督体系。健全行政监督和社会监督相结合的监督体系,指导各市县加快设立专门的社保基金监督机构,建立横向联部门、纵向到基层的社会保险基金监督组织平台;指导各地区建立由用人单位代表、参保人员代表、工会代表、专家等组成的社会保险监督委员会,充分调动社会各方力量,参与养老保险基金监督工作。健全现场监督和非现场监督相结合的监督体系,定期对养老保险基金开展集中检查,力求抓出实效;实施全省社保基金监管软件和审计监督软件,对保费征缴、基金管理、待遇支付进行全过程实时监控。健全事前预防和事后查处相结合的监督体系,加大重大案件督办查处力度,加强养老保险经办机构内控机制建设,完善基金信息公开披露制度,有效提高基金的整体抗风险能力。

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是对政府工作的有力支持和推动。省政府将以这次省人大常委会审议为契机,认真听取和落实审议意见,着力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努力开创全省养老保险工作新局面,实现养老保险基金持续增长和安全健康运行。

以上报告,请予审议。

作者:陈加元

第2篇:关于全省涉农专项资金管理情况的报告

主任、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近年来,各级政府认真贯彻农业法、预算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坚持将“三农”作为财政保障重点,紧紧围绕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确定的“三农”方针政策、重点任务,遵循“促进发展、保障民生、科学理财、加强监管”的理财观,积极筹措资金,不断加大支农力度,创新管理机制,着力构建现代财政支农政策体系,为全省粮食安全、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增收和城乡一体化提供了有力的资金保障。现在,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就全省涉农专项资金管理情况汇报如下:

一、财政支农专项资金基本情况

2012-2013年,全省农林水事务支出921.23亿元,其中2012年408.20亿元、2013年513.0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9.3%和25.7%。2013年,省以上财政安排支农专项资金222.8亿元(不含基本建设投资,以下同口径),比上年下降1.1%,其中省财政安排资金126.2亿元,比上年增长2.3%(其中公共预算安排65.5亿元,同比增长14.5%;省级政府性基金安排60.7亿元,同比下降9%)。下降的主要原因是2013年中央中小河流治理计划等减少4.8亿元,中央渔业油价补贴资金减少1.9亿元;省级政府性基金安排减少主要原因是2013年初预计的当年土地出让收入下降。

(一)中央财政安排我省支农专项资金情况。

2012年,中央财政安排我省支农专项资金101.8亿元,涉及51个专项,其中:农业专项资金21.3亿元、水利专项资金13.4亿元、林业专项资金6.8亿元、海洋与渔业专项资金49.2亿元、农业综合开发项目5.9亿元、扶贫专项资金0.58亿元、涉及多个农口部门统筹的专项资金4.7亿元。

2013年,中央财政安排我省支农专项资金96.6亿元,涉及46个专项,其中:农业专项资金22.1亿元、水利专项资金10.3亿元、林业专项资金5.9亿元、海洋与渔业专项资金45.2亿元(中央分成海域使用金项目和渔业油价补贴减少)、农业综合开发项目6.8亿元、扶贫专项资金0.46亿元、涉及多个农口部门统筹的专项资金5.8亿元。

(二)省级财政安排支农专项资金情况。

2012年,省级财政安排支农转移支付专项资金123.5亿元,其中农业专项资金11.2亿元、水利专项资金44.8亿元、林业专项资金9.5亿元、海洋与渔业专项资金5.0亿元、农业综合开发项目6.0亿元、扶贫专项资金5.1亿元、省农办7.3亿元、造地改田资金29.4亿元、其他涉及多个农口部门统筹的专项资金5.2亿元。

2013年,省级财政安排支农转移支付专项资金126.2亿元,其中农业专项资金13.1亿元、水利专项资金41.0亿元、林业专项资金9.7亿元、海洋与渔业专项资金5.5亿元、农业综合开发项目6.9亿元、扶贫专项资金5.5亿元、省农办6.8亿元、造地改田资金31.9亿元、其他涉及多个农口部门统筹的专项资金5.8亿元。

二、涉农重点领域财政资金安排和使用情况

根据省人大常委会安排,重点报告以下六个领域的财政资金安排和使用情况:

(一)粮食安全体系建设方面。省政府始终把保障粮食安全放在“三农”工作的首要位置,每年出台粮食生产扶持政策,不断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及时调整支持重点,引导农民多种粮、种好粮。近三年省财政扶持粮食生产资金年增幅均在20%以上。在种粮成本上升、比较效益低下和耕地减少的情况下,全省粮食生产面积、总产量仍保持稳定增长。预计今年粮食播种面积超过1900万亩、总产154亿斤,比上年分别增加20多万亩、7亿斤;早稻单产连续2年居全国早稻主产省首位。

一是整合力量推进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为保护和增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2010年省政府决定整合相关项目和资金,集中力量推进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计划到2018年建成800万亩粮食生产功能区,2010年以来保持全省每年100万亩的建设进度。2012、2013年分别统筹省以上资金8.15亿元、10.9亿元予以支持,同比分别增长31.0%、28.3%,到2013年底,全省累计建成粮食生产功能区4984个、面积465万亩。通过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农田基础设施、农业社会化服务、粮食生产水平得到了明显提升,并经受住了高温干旱和洪涝灾害的考验,粮食生产功能区水稻平均单产比面上高7%左右。

二是积极支持发展旱粮生产。为了挖掘粮食增产潜力,针对我省山地、旱地资源相对丰富的情况以及居民消费趋势,2013年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旱粮生产的意见》,并先后两次召开会议进行专题部署。今年省财政安排5280万元资金,重点支持旱粮生产基地建设、种植直补、小麦订单奖励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今年全省旱粮播种面积达667.3万亩,比上年增加29.8万亩,为提高我省粮食安全系数、丰富居民食物结构、增加农民收入起到了积极作用。

三是完善粮食订单奖励政策。为提高粮食生产扶持资金使用绩效,我省在全国率先出台了粮食订单奖励政策。省财政对按订单向国有粮食收储企业交售省级储备稻谷和小麦的农户给予每50公斤30元的奖励,2013年、2014年省财政先后安排订单奖励资金8964万元、10490万元。各地因地制宜,制定完善相关政策措施,努力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

四是大力推进粮食生产科技进步。以农业科技创新、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农业机械化应用为重点,强化政策资金保障,注重体制机制创新,大力实施现代种业发展工程,组织开展水稻、旱作粮油品种选育协作攻关。2011-2014年,省财政安排重大科技专项资金4100万元,累计育成并通过审定的水稻新品种66个、旱作粮油新品种12个,全省水稻良种覆盖率达98%,其中“甬优”系列籼粳杂交稻2012年最高亩产量1014.3公斤,创当年全国百亩方平均亩产最高纪录。同时,在全国率先出台农机作业环节补贴政策,促进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生产,目前全省粮食生产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68.5%,其中水稻为71.5%,名列南方水稻产区前茅。

五是加强耕地垦造和质量建设。针对我省人多地少、建设用地需求量较大的情况,大力推进“百万造地保障工程”、“812”土地整治工程(计划2013-2017年全省完成垦造耕地80万亩,建成高标准基本农田1043万亩,开展农村土地综合整治20万亩)。2012-2013年,省财政累计安排造地改田资金61.3亿元,竣工土地整治项目3013个,新增耕地37.27万亩;全省通过认定、提升、建设三种途径共建成高标准基本农田680万亩。2009年起,组织实施土壤综合培肥为主要内容的标准农田质量提升工程,省财政2012、2013年分别安排1.2亿元、1.24亿元,已有44万亩农田提升到一等田,平原地区实施地力提升的二等田有80%以上达到一等田标准,非平原地区土壤肥力指标也得到明显改善。

(二)现代农业产业化发展方面。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精神,以农业“两区”建设为主抓手,以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为主线,发挥财政资金的导向作用,积极推进农业规模化、标准化、生态化,探索出了一条符合浙江实际的农业发展路子。2013年,全省农业劳动生产率30296元,比全国平均高8902元;单位耕地面积农业增加值5765 元/亩,是全国平均水平的2倍多;我省以占全国1.3%的耕地,创造了全国3.2%的农业增加值。我省推进农业“两区”建设、加快农业现代化的做法,得到了习近平总书记、汪洋副总理等中央领导同志的批示肯定和农业部等部委领导的高度评价。

一是大力推进农业“两区”建设。把农业“两区”作为整合项目资金和集聚生产要素的平台,把农业生产性资金存量的70%、增量的全部用于农业“两区”建设,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与农业“两区”结合比例不低于50%。2013年省以上财政投入23.96亿元用于农业“两区”建设,同比增长9.6%;引导各类社会资金投入58.46亿元。截至2014年8月,全省累计建成省级农业综合区43个,主导产业示范区139个,特色农业精品园440个,现代农业园区总面积达224.5万亩,省级现代农业综合园区亩均综合产值1.1万元,比周边地区高20%以上。

二是积极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做大做强。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基本上是由传统农民经营,水平参差不齐。合作社普遍规模较小,带动能力弱,为成员的服务主要是提供原料、技术培训等生产合作,在标准化生产、产品营销、信用合作等方面合作不够;合作社内部管理和运行欠规范,合作社及成员利益分配机制不够完善;一些地方的合作社有“空壳”、“单人”现象,需要规范完善。2013年,省里启动了财政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扶大扶强试点工作,重点扶持粮油和十大农业主导产业内排名前5-10位的省级示范性农民专业合作组织。2013年统筹安排省以上财政扶持资金1.4亿元,同比增长37.3%。目前,全省共有40338家农民专业合作社、7513家农业龙头企业,带动农户420万户。

三是积极引导金融支农。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通过财政贴息等方式,引导更多金融资金进入农业领域;探索农业产业链融资新模式,推广“丰收卡”等贷款创新载体、粮食订单质押贷款、农村“三权”(土地承包经营权、林权、农房财产权)抵押贷款等。2012-2013年,省财政共安排涉农贷款风险补偿资金0.45亿元、林权贷款贴息资金2000万元、粮食生产贷款贴息资金3000万元等,引导108亿元新增金融资金投入。据不完全统计,各地出台金融支农政策70多项,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贷款余额450亿元,家庭农场及专业大户贷款近50亿元。同时,扎实推进政策性农业保险,2012-2013年,省财政安排3亿元,争取中央财政资金2.9亿元,对政策性农业保险实施保费补贴;目前全省政策性农业保险险种38个,为全国险种最多的省份,参保农户达395.46万户,提供风险保障375亿元,在帮助农民应对自然灾害、稳定发展农业生产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农村环境治理方面。2012-2013年,省财政累计安排专项资金9.83亿元,支持村庄环境整治、省级重点示范中心村培育建设和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每年安排1亿元用于美丽乡村创建先进县奖补,重点支持农村连线成片整治项目建设。截至2013年底,全省共完成村庄环境综合整治2.7万个,村庄整治率达94%,培育建设省级重点示范中心村1200个,启动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重点村建设44个、一般村建设217个,创建美丽乡村先进县35个。去年,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汪洋副总理对我省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和美丽乡村建设作出重要批示,全国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会议在我省召开。

(四)渔业财政专项资金方面。为切实提高海洋渔业防灾减灾能力,解决捕捞渔船安全避风问题,省财政设立了标准渔港建设专项,2012-2013年累计拨付资金2.3亿元,同时争取中央财政资金1.01亿元。截至2013年底,全省新开工项目6个,完工项目26个,通过竣工验收项目11个,累计完成投资约12.6亿元,率先完工的渔港在应对“海葵”、“菲特”等台风中发挥了有效的安全保障作用。同时,2012、2013年中央财政下达我省渔业油价补助资金46.27亿元、51.95亿元,按照农业部核定数及时分解下达相关市县。此外,2012-2013年省财政累计安排8.18亿元资金,重点支持海洋渔业资源保护、海洋污染整治、海洋生态修复等,促进海洋渔业持续发展。

(五)扶贫开发方面。2008年起,我省开展新一轮扶贫工作,扶贫重心下沉至村,2012、2013年省财政分别安排扶贫专项资金5.1亿元、5.5亿元,重点支持26个欠发达县(市、区)和黄岩区、婺城区、兰溪市部分乡镇5200个低收入农户集中村农户异地搬迁、来料加工、特色种养业发展、扶贫小额信贷等。省财政每年筹集16.8亿元资金,对泰顺、庆元等12个重点欠发达县(市、区)给予“特别扶持”,按照“增加农民收入、提升民生水平、增强内生功能”的总体要求,支持扶贫开发、特色产业发展、公共服务均等化项目建设。根据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山区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浙委〔2012〕90号)精神,省财政每年安排10亿元山区经济发展资金,支持山区加快走上绿色发展、生态富民、科学跨越的新路子。2013年,欠发达地区低收入农户人均纯收入达到6082元,比上年增长19.1%,高于全省平均水平8.2个百分点;80%以上的低收入农户家庭人均纯收入4000元以上(低保农户除外);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发展水平明显提高。

(六)水利专项资金方面。2012-2013年,省财政安排水利专项资金85.8亿元,重点支持“强塘”工程、农田水利建设、水资源保障工程、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滩涂围垦等项目建设及水利工程维修养护等,2年内全省完成水库除险加固319座、海塘加固218公里、主要江河堤防加固217公里、中小河流治理537公里;“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解决了273万群众的饮水问题;实施大中型灌区节水配套改造,灌溉水利用系数由0.3~0.5提高到0.575;滩涂围垦实现圈围面积24万亩。按照 “五水共治”的总体部署,2014年,省财政安排水利专项资金52.0亿元(比上年增长26.8%),重点保障防洪水、保供水等重点水利项目建设,增量主要用于支持平原排涝骨干工程建设。探索盘活历年结余水利专项资金的有效措施,督促各地加强投资计划与预算安排的衔接,合理用好各项水利专项资金。同时,开展水利投融资机制调研,研究事权与支出责任相匹配的水利改革发展新机制。

三、加强涉农专项资金管理的主要措施

近年来,我们不断完善涉农专项资金管理制度,创新运行机制,强化资金监管和使用绩效评价,努力把涉农专项资金用在刀刃上。

(一)健全涉农专项资金管理机制。始终把制度建设摆在突出位置,按照“资金分配规范、使用范围明晰、管理监督严格、职责权能统一”的原则,及时制(修)订财政支农资金和项目管理制度。共制订了61项省级支农财政规范性文件,其中38项为2012年以来制(修)订,建立了覆盖资金分配、拨付、使用、项目立项、执行、验收、绩效评价监督管理等各环节的资金管理制度体系。严格执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政府采购制度、项目资金报账制度、项目和资金公示制度,规范预算执行,保证资金安全。2010年,全省开展了强农惠农资金专项检查,对发现的问题、漏洞及时进行了整改和修补,完善管理制度。2011年起,实施省级财政支农专项资金项目库管理试点,目前已初步实现部分试点专项申报、审核(备案)等流程信息化管理,计划到2015年将所有实行项目制管理的支农专项纳入项目库管理信息系统。2012年起,开展了加强乡镇财政管理与促进乡镇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相结合的试点,强化基层财政就近监管财政支农资金的能力。

(二)创新财政支农资金整合机制。围绕“三农”中心工作,以农业“两区”、美丽乡村建设等为主平台,深化支农资金整合和统筹安排。到2013年底,省财政支农专项整合为63项(不含纳入一般转移支付的项目),通过预算环节归并、分配环节统筹、立项权力下放、实施环节协作等方式,增强地方对涉农资金安排的统筹能力,推动涉农资金整合。建立县级财政支农资金整合奖励机制,在中央奖励资金1500万元基础上,省财政每年安排3000万元专项资金,对年度支农资金整合考评结果好的20个左右县(市)实行分档奖励,进一步提升了县级自主开展支农资金整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构建涉农资金整合统筹的长效机制。按照推进专项性一般转移支付改革的要求,做好农口部门专项资金的整合工作,除配套中央和涉密等特殊专项资金外,原则上一个部门只设置一项专项资金,从源头上进行涉农资金清理归并,提前1年完成专项性一般转移支付改革方案规定的任务。

(三)创新财政支农项目分配机制。加大省级专项性一般转移支付的力度,坚持专项政策性目标总体不变、资金规模总体不减、资金分配建议权总体不变的原则,通过科学设置分配因素,改革和优化审批程序,加大提前告知力度,强化绩效监督等措施,进一步提高财政资金分配和使用效率。积极稳妥推进财政支农资金竞争性分配,2010年从第二批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开始,采取竞争立项方式,通过公开竞选产生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2013年,整合安排9000万元,启动实施第一批现代农业重大项目,建立全过程、全方位的公开机制;2014年组织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省补助资金竞争性分配,进一步增强“五水共治”资金分配的公平性和透明度。

(四)完善财政专项资金绩效考核机制。围绕重点领域和事关民生等社会关注度高、影响力大的支出项目,建立完善绩效考核机制。省财政每年委托中介机构对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扶贫专项资金等重点项目开展绩效检查或评价,在全省通报绩效评价结果,并要求限时整改。同时,把绩效评价结果作为支农资金分配的重要因素,真正实现追踪问效,切实把财政资金用在该用的地方。

我省财政支农工作多次得到财政部的肯定和表彰。2012年获中央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绩效考评和国家扶贫开发考核“双A”;中央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省级绩效评价“优秀”等次;中央对省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绩效评价“优秀”等次。2013年再次获得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省级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绩效评价“优秀”等次。

四、存在的主要问题

尽管各级政府在强化财政资金管理方面做了不少工作,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涉农资金管理部门多,协调配合不够。“三农”事务涉及多个部门,这些部门贯彻重农惠民方针政策,在不同领域、不同角度支持“三农”,推进相关工作,这是很有必要的,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在现行体制下,由于综合统筹不够,部门间协调不紧密,信息沟通不畅,各渠道财政支农资金的项目安排、监督管理上没有完全协调一致。加上近年来发展现代农业、建设新农村和农村改革加快推进,新的工作重点、抓手不断产生,由此派生出了一些新的涉农资金专项,虽然有力地推进了“三农”重点工作,但也导致了老专项未及时清理又增加了新专项、部分专项资金使用绩效有待提高等情况。

(二)一些专项资金管理制度存在漏洞。由于一些支农专项资金规模不大而基层需求多,落实到具体项目的扶持力度并不大,因此,对同一主体向不同部门申报项目或同一项目申报不同专项资金,并没有从制度上明确禁止。为争取更多扶持资金,促进相关项目的实施,一些地方鼓励项目主体多渠道向上申报项目,争取资金。审计发现个别项目省以上累计补助数较大;个别经营主体钻政策空子,包装项目或虚假申报,违规获取涉农专项资金。

(三)一些项目管理有待加强。一些县级部门对项目库管理重视不足,忽视项目储备,部分地方“重申报轻建设”、“重资金轻管理”的现象比较普遍。一方面上级切块资金难以及时分解落实到具体项目,造成财政资金滞留,降低了资金使用效率;另一方面项目单位建设预、决算资料不全,个别项目可行性论证不充分,不利于提高项目建设质量。一些项目后期运行维护管理不够重视,如一些农村户用沼气后续综合服务项目,由于辐射规模小,服务收费远不能满足正常运行维护费用,项目可持续运行能力不足。农田水利等一些公共基础设施,由于分布范围大、主体责任不明确、管护难度大,一些设施建成后不久就遭损坏,导致了重复投资建设的现象。另外,农口系统财务力量普遍比较薄弱,业务能力不强,财务管理不够规范。有的工作人员玩忽职守,对项目申请资料审核不严,使假冒失实资料得以过关;有的项目实施过程中质量控制、验收把关不严。个别工作人员收受贿赂违法犯罪,教训深刻。

(四)一些地方争取支农项目、资金的积极性下降。针对审计等发现的问题,各级政府进一步加强了财政资金的管理,加上对机关干部严格要求等因素,一些地方部门领导怕增加所谓的“风险”,具体工作人员认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争取支农项目和资金的积极性下降,有的地方甚至要求退掉已立项目和资金。面对这些新情况、新问题,一方面要加强对干部的教育,另一方面需要研究完善相应管理办法,如进一步下放项目立项、资金,以确保支农项目的实施和财政扶持力度的增加。

五、加强和完善财政支农资金管理的打算

经省政府同意,省财政厅已发出《关于推进财政支农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11月21日,省政府召开全省深化财政支农体制机制改革推进会,进行了具体部署。下阶段,我们将认真贯彻省人大常委会的审议意见精神,针对当前涉农专项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坚持事权和财权相匹配,按照“增一般、减专项、保重点、提绩效”和 “两个一般不”的要求,积极推进财政支农管理体制机制改革,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完善财政支农管理体制机制。从转变政府职能和深化财政体制改革的要求出发,按照“四张清单一张网”的要求,开展财政支农政策的清理整合,将支农资金分为公益类、准公益类、竞争类三类,按照实施绩效,调整取消一批;对相同或相近的项目,归并一批;对分配相对固定、带有财力补助性质的项目,实行转换一批,争取到2015年底涉农专项整合压缩30%以上、存量资金调整20%。进一步明确不同层级财政和农口部门的管理权限,全面下放项目、资金管理审批权限,实现合理分权,减少部门之间职责的交叉重叠。实行财政支农政策设定权、管理权、监督权三权分开,建立财政支农政策退出机制和第三方参与的支农政策评价、监督机制,并把评价结果作为政策取消、调整、存续的重要依据,着力构建科学系统的财政支农政策体系、规范透明的财政支农资金管理体系、客观公正的财政支农政策监督评价体系。

(二)创新财政支农模式。进一步加大财政支农投入,按照“存量优结构、增量促改革”的要求,重点保障粮食安全、“五水共治”、农业现代化、森林生态保护、美丽乡村建设、农民收入持续普遍较快增长等省委、省政府确定的重点任务,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从直接补贴为主向间接引导为主转变,更加注重体制机制创新、生产关系调整、扶持先进生产力。同时,加大市场机制运用力度,对公益类政策资金原则上按照因素法分配,实施专项性一般转移支付,增强市县统筹能力;对准公益类政策资金,要求加大政府购买服务力度;对竞争类政策资金,原则上采用市场机制实行竞争性分配,积极探索风险补偿、担保补贴、贷款贴息、以奖代补,以及研究建立现代农业产业基金,实行股权投资等市场化运作模式,实现财政专项资金的公益性与市场主体投资的收益性有机结合,推进财政支农资金分配方式全面转型。

(三)推进支农政策公开。结合新《预算法》和加强财政专项资金管理清单建设的要求,在一个部门一个专项资金的基础上,制订新的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明确专项资金分配的因素及权重,对采取竞争性分配,实行项目制管理的资金,进一步研究设计招投标方式、评审办法、程序、项目管理办法等,一并向社会公开。研究制订财政支农政策清单、管理流程图及各部门各层次管理责任,逐步将支农专项资金清单、财政支农政策清单、资金管理办法、部门职责清单、以及管理工作流程图等实行全面信息公开,接受社会监督。

(四)抓好改革试点工作。按照试点先行的原则,2014年在萧山区、东阳市、天台县、衢江区等县(市、区)启动了财政支持粮食生产综合改革、财政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创新、农业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等试点工作,着力引导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探索建立科学规范的农业补贴政策体系和动态调整机制、广泛带动农民增收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政府购买农业公共服务的新机制,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绩效。

以上报告,请予审议。

第3篇:关于流动商贩管理情况的调研报告

摘要:关于流动无照商贩的现场整治执法,历来是城市管理行政执法的难题,牵涉了城市管理执法单位的大量人力物力,耗费了大量精力,却收效甚微。本文从流动商贩存在的现状及产生原因,治理存在的问题入手,提出了加强城管执法队建设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流动商贩管理情况 产生原因

关于流动无照商贩的现场整治执法,历来是城市管理行政执法的难题,牵涉了城市管理执法单位的大量人力物力,耗费了大量精力,却收效甚微。从衡量一座城市管理水平的高低来看,对流动无照商贩的现场执法水平的高低是其中一项极其重要的指标。所以,掌握一套行之有效的现场执法方法,对提高工作效率,顺利开展执法工作是十分必要的。

1 存在现状及产生原因

产生原因:通过对市场周围的流动商贩和市场内的业主进行调查研究,发现流动商贩由于没有固定的营业摊位,每月可以节省设施费、税费、物业管理费、水电费等800-1200元。流动商贩的进货渠道和市场内的业户进货渠道几乎相同,有的流动商贩还凭借着自己流动性强、销售量大的特点,购进一些低成本的物品来与市场内业户进行竞争,个别流动商贩还有着8两秤的秘密武器。与此同时市场内业户平均每日要支付约20元税费。一个流动商贩就比市场业户每月多节省一千多元费用。从以上调研分析,投资少、风险小、成本低、收益高,是流动商贩产生的根源所在。

存在现状:从调查分析看,现阶段无照经营的主体人员复杂,其中下岗职工、待业人员、困难人员、劳释人员占了相当比例,他们中绝大多数是社会中低收入的弱势群体,生活比较困难,以从事加工、餐饮、服务、交通运输的居多;地域分布主要集中在城镇、城乡结合部和主干道路两侧,骑三轮车的、推手推车的、挑扁担的、摆地摊的,形式多样。流动商贩见执法人员来便一哄而散,待执法人员离开后又重新聚集贩卖商品。对于城管执法人员来说,所管辖的区域大,人数有限,清理规范比较困难。

2 现阶段海港区城管局针对流动商贩采取的主要措施

根据街道办事处的管辖区域,设置了两个执法大队,各自下设5个执法中队,建立队长包区片、队员包路段责任制度,确立“突出重点、疏堵结合、以疏为主、分步解决”工作思路,重点做好三方面工作。一是在清理占道经营上下功夫。加大了对各类违规占道经营的整治力度,先后组织开展了清理摊点棚亭,取缔露天烧烤、马路市场等一系列专项整治活动。二是投资建设规范化摊位。部分缓解了闹市区流动商贩堵塞交通问题,改善了流动小吃卫生差和随意丢弃垃圾的现象;三是做好流动摊点规范疏导。启动了“心系弱势群体,构建和谐城管”的“民心工程”,按照“主干道严控、次干道严管、小街巷规范”的原则,在“不影响交通、不影响市容、方便群众生活”的前提下,经征求市民意见后,有计划地设置夜市烧烤摊群,修鞋、修车、配钥匙等便民摊点,以满足弱势群体的谋生需求和居民群众日常生活需要。

3 针对现场治理流动商贩存在问题的几点分析

要保证对流动无照商贩现场执法的顺利进行,必须要总结以往经验和教训,根据所辖区域路段实际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制定出一套相对完善的现场执法工作机制,细化制定出现场执法工作流程,确保现场执法快速有效,真正做到文明执法与有效执法相结合,最大限度地减少矛盾的发生,赢得人民群众的理解和支持。这些需要深入分析和研究。

一是时间问题。流动无照商贩具有随时流动的特点,且对周边环境情况保持高度警惕,时刻防备执法人员的出现。所以,对流动无照商贩的现场执法在时间上应注重“准”和“快”。“准”是对流动无照商贩出现的时间、地点掌握准确,这就要求前期调查工作必须做到位。现场执法的具体时间,应尽量避免在交通高峰期间执法。“快”是现场实际操作必须快,包括进入现场必须快,完成执法程序必须快,撤出现场必须快。

二是策略问题。在对流动无照商贩现场执法时,一定要注意策略。如对较大规模流动无照摊群,应有选择,有重点,分阶段,分批次将其逐步整治完毕。如发现流动无照商贩在奔逃过程中可能发生交通事故之类的危险,应立即停止追赶,留待以后计划周详再进行执法整治。特别是现场指挥员,如遇到特殊情况造成现场执法无法进行下去的,应当机立断,及时撤离。

三是围观和暴力抗法问题。在现场执法遇到群众围观时要冷静、机智、艺术地给予处理。由于城市管理行政执法的特殊性,群众大多对行政相对人有同情心,可能会产生一些过激言行,其中难免有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借题发挥,故意挑拨。这时,我们一定要保持冷静头脑,过火的话不说,过激的事不做,通过冷处理的方式使事态得到控制。

4 对完善管理,加强城管执法队伍建设的几点建议

一是强化法制机构职能建设,确保城管行政执法工作始终纳入法制框架之中。城管部门应该在内部建立起一整套围绕法制机构而展开执法行为的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行政执法监督体系,形成环环相扣、层层负责。在城管行政执法实践中,大量的事实证明:以法制机构为中轴线的行政执法组织监督体制一旦建立完善,不但可以在客观上有效地对具体执法行为进行规范监督,而且这种体制还能发挥出其促使执法人员按照法律的要求,强化自身法制观念的巨大能动性。可以说:法制机构的建设和不断强化,是城管行政执法部门步入法制化正轨必不可少的坚实基础。

二是完善执法监督制度,使城管行政执法行为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在强化法制机构建设的同时,为了进一步使法制工作具体化,城管行政执法部门在执法工作的过程中,要不间断地自觉检视自身的执法行为,并根据实际完善整套的城管行政执法监督制度体系,这一体系应该包括:行政执法公示制度、行政执法承诺制度、行政执法责任制、行政执法“两错”追究制等。城管行政执法实践表明,制度体系的健全,不但可以极大地促进城管执法人员“依法行政,文明执法”的主观自觉性,而且在客观上也可以促进城管行政执法队伍整体法制化水平的提升。

三是加强岗前、岗中法制业务培训,树立“依法行政,文明执法”的良好风气。由于城市管理工作的快速发展,城管行政执法队伍也不断壮大,突出的特点是年轻人所占比例较大,这在客观上造成队伍法制观念以及相关法律基础知识水平的参差不齐。因此,将年轻的城管执法队伍锻炼成为一支合格的“依法行政,文明执法”的行政执法队伍,就必须从改造城管队员的思想、向城管队员灌输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入手。基于这样的思路,利用各种机会在城管执法人员中开展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法制业务培训活动就显得十分必要。实践证明:高强度、大容量的法律培训能够在较短的时间里有效地提高城管执法人员的法制观念。只有具备了这种良好的法制观念,城管行政执法才能更准确、更理性、更好地完成任务。

参考文献:

[1]潘登科,张蕾.流动商贩治理模式研究[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10(03).

[2]石磊,陈伟,谢剑波.六位一体:流动商贩治理的公共服务模式探究[J].企业家天地(理论版),2010(04).

[3]石磊,谢剑波,喻娇.从我国流动摊贩的历史沿革观其存在的合理性[J].现代商业,2010(17).

作者:张丽丽

第4篇:【学校财务工作报告】 最新学校财务工作报告

下面是小编精心为大家挑选出来一些关于工作报告内容,以下适合学校财务工作人员作为参考使用,一起来阅读以下最新学校财务工作报告这篇文章吧!

学校财务工作报告范文大全

教职工同志们:

受学校行政委托, 我向大家汇报学校一年来的财务工作情况,请审议。

在即将过去的一年中,我们严格遵守有关财务法律法规,严格执行收费标准,严把开支关,精打细算,杜绝浪费,力求合理运用有限的经费,充分发挥最佳使用效益。

一、具体收支情况如下:

(一)本收入情况

预算内收入总计 万元

1. 财政预算内拨款 万元

2.其他收入 万元

(二)本支出情况

支出总计 万元

1、工资福利支出 万元

①基本工资 万元

②津贴 万元

③社会保障费 万元

④绩效工资 万元

其中 2012年1-12月份 万元, 2013年1-8月份 万元

2、商品与服务(公用经费定额部分) 万元

①办公费 万元

②印刷费 万元

③水电费 万元

④交通费 万元

⑤维修费 万元

⑥邮电费 万元

⑦培训费 万元

⑧招待费 万元

⑨委托业务费 万元

⑩福利费 万元

11、工会经费 万元

12、其他商品与服务支出 万元

3、对个人家庭补助支出 万元

①离休费 万元

②退休费 万元

③生活补助 万元

④住房公积金 万元

⑤提租补贴 万元

⑥助学金 万元

⑦其他对个人和家庭补助支出 万元

(三)食堂收支出情况

收入总计: 万元

1、本年收学生伙食费 万元

2、教师春季伙食费收入 万元

3、其他收入 万元

4、目前伙食费支出 万元

含①伙食支出 万元

②辅助材料支出 万元

③钟点工工资支出 万元

④维修费支出 万元

⑤其他支出 万元

说明:12月份、明年一月份伙食费未计支出,部分主、副食品因未结账未计支出,教师伙食费未计收入。

二、关于学校财务工作的几点思考

(一)2013年财务工作目标

以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紧紧围绕学校中心工作,依法理财,坚持量入为出、勤俭持家的原则,为把我校建成质量强校提供有力的物力和财力保障。

(二)今后财务工作的打算

1、一如既往地严格执行收费标准,杜绝乱收费,开源节流,精打细算,确保后勤保障工作的有序运行,严格和完善日常采购报销手续,做到帐物相符、帐证相等。

2、加强财务管理和监督。三分建、七分管,管理和监督跟不上,势必造成浪费和不规范现象。学校校务监督委员会和经费审查委员定期对学校财务工作进行督查。

3、努力增强学校财务的透明度,重大收支及时向全体教职工通报。

教职工同志们,今后我们将在学校党政的正确领导下,群策群力,励精图治,遵循勤俭节约,量入为出,收支平衡的原则,开源节流,安排好各项经费,做好各项财务保障工作,更好的为师生服务,为教育教学服务,为学校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谢谢大家!

最新学校财务工作报告

精选教代会上的学校财务工作报告

一、收入预算执行情况

xx年,我校预算收入1.57亿元,实际收入2.72亿元,完成预算的172.52%。其中:财政拨款1.1亿元、上级补助收入278万元、事业收入1.25亿元、其他收入3368万元。收入总量较上年增加7957万元,增幅41.43%。

收入增长的主要原因:一是财政拨款增幅较大。拨款总量达1.1亿元,比上年增加5252万元,增长90.40%。包括:(1)基建经费拨款3639.56万元,包括学校新建图书馆专项补助400万元和二附院财政专项补助本年形成支出3239.56万元;(2)国家奖学金、助学金拨款396.60万元;(3)xx年省部共建专项经费1100万元指标结转本。二是事业收入增加1753万元,其中:教育事业收入比上年增加325万元,达1.01亿元;科研事业收入2347万元,比上年增加1428万元,增长155.47%。三是上级补助收入增加278万元,主要是职工增资款。

二、经费支出执行情况

xx年,我校预算支出1.73亿元,实际支出3.23亿元,完成预算的186.71%。支出总量较上年增加1.4亿元,增幅77.13%。支出结构为:人员经费支出8788万元、公用经费支出2.35亿元。

(一)人员经费支出情况

xx,我校人员经费支出8788万元,较上年增加1967万元,增长28.84%。支出明细为:

1、工资福利支出4844万元,较上年增加1025万元,增长26.85%。支出项目包括基本工资、津贴补贴、奖金、社会保障缴费和其他工资福利支出。支出增加主要原因是xx年兑现在职人员工改工资,基本工资和津补贴支出累计增加786万元。另外,本学校为合同聘用人员购买医疗、养老和失业保险,增加社保支出45万元。

2、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支出3419万元,比上年增加942万元,增长31.39%。支出项目包括离退休人员费用、抚恤金、生活补助、医疗费、助学金、住房公积金、提租补贴等。支出增加主要原因:一是兑现离退休人员工改工资和离休干部阳光津贴,离退休人员支出增加114万元;二是发放国家奖学金、助学金和经济困难学生生活补贴397万元;三是因工改调资后增加了住房公积金的缴费基数,增加支出83万元;四是医疗费用支出继续上升;五是因学费收入增加,提取的学生奖学金和困难补助总额相应增加。

xx年,学校发放住房补贴596万元,包括住房公积金458.66万元、提租补贴132.34万元。

本,我校医疗经费支出592万元,比上年增加90万元,其中:公费医疗支出259万元,医疗补助支出124万元,上解社保部门医疗保险支出209万元。当年医疗经费拨款288.90万元,医疗费用超支303万元,均由学校预算外资金支付,体现了学校对教职工和离退休人员的高度关心,为全校职工的健康提供了资金保障。

xx年,我校在职职工年平均收入为41946元,比上年增加3633元。离休干部年平均收入为56568元,比上年增加15978元,主要是实行阳光津贴,每人每月增加收入1000元;退休职工年平均收入34786元,比上年增加3435元。职工收入稳步上升,充分体现了学校积极落实国家政策,保证教职工和离退休人员政策性经费的及时兑现和发放。

(二)公用经费支出情况

xx年,我校公用经费总支出2.35亿元,比上年增加1.21亿元,增长105.98%。支出明细为:

1、商品和服务支出4600万元,包括办公费、印刷费、水电费、邮电费、物业管理费、交通费、差旅费、维修(维护)费、培训费、招待费、专用材料、劳务费、工会经费、福利费等项目支出。其中:水电费798.73万元(包括校本部642.28万元和南校区156.45万元),较上年减少32.57万元,降幅3.9%,但支出总量仍较大。劳务费262.14万元,比上年减少25.5万元,支出水平持续下降。交通费144.52万元,差旅费249.17万元,维修(维护)费587.61万元,培训费101.53万元,招待费118.47万元,实验专用材料542.30万元,工会经费44.10万元,福利费385.77万元。

2、其他资本性支出1.88亿元,主要包括:房屋建筑物购建1.35亿元,其中:和平苑3栋职工住宅楼投入3117万元,校本部研究生公寓楼、图书馆等项目投入3285万元,南校区学生宿舍、教学楼、实验楼等项目投入3855万元,二附院医疗综合楼基建投入3240万元。专用设备购置3057万元,主要是招生规模扩大后,为进一步改善实验和教学条件,学校增加经费投入,建成70万元的大学生外语自主学习中心,完成130万元校园二级子网的升级和改造等建设任务;同时中央与地方共建专项资金1100万元的投入,改善了学校基础实验室的装备条件。基础设施建设1167.39万元,主要用于实验室和基础设施的修缮与改造。

xx,全校实现收入2.72亿元,发生支出3.23亿元,超支5136万元,均为基本建设形成的负债。截至xx年底,学校各类贷款余额为2.54亿元。

第二部分 xx年主要财务工作

xx年,在校党委、行政的正确领导下,财务管理工作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贯彻落实学校十一五发展规划,服务于教学研究型大学的办学定位要求,多方筹集办学资金,全面改善办学条件,努力提高办学效益,积极推进和谐校园建设。

一、完善财务运行机制,不断适应财务管理工作新形势。

一是加强会计基础工作,努力提高会计工作质量。重点是加强往来款项的清理工作。二是加强专项经费管理,发挥校级财务的监督作用。财务处会同教务、审计部门对教学单位xx教学经费使用情况进行专项检查,确保教学运行经费的有效使用,提高办学效益。同时,启动了财政拨款5万元以上的科研课题项目经费的财务收支检查工作,强化科研经费监督。

二、健全财务管理制度,保证财务工作健康有序运行

为加强往来款项管理,学校专门制定了《往来款项管理办法》,规范往来款项的使用、清理、结算等行为,提高资金使用效益。还制定了《xx大学贯彻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十一五期间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财务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的实施意见》,完善财务管理制度和监督体系,促进财务管理的民主化、制度化和科学化,确保学校各项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二、加强财务预算管理,增强依法理财意识。

预算安排围绕学校中心工作,坚持全面完整、科学规范、保证重点、绩效预算、适度负债的原则,按照部门预算的要求,认真编制预算方案,重点向教学科研倾斜,为提高教学质量、加强学科学位点建设、实施人才强校战略、改善校园环境提供财务保障。加强预算执行,对支出实行分类管理,支出安排上做到有预算安排、有支出标准、有制度依据,维护预算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坚持勤俭节约、从紧必需的原则,严格控制消费支出。对部门发放给个人的福利费、劳务费进行严格审批;加强会议费、招待费、差旅费、办公费等支出管理,切实强化成本意识,努力降低管理成本,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三、多渠道筹集办学资金,为学校事业发展提供财务保障

一是积极争取财政专项资金。全年共争取上级财政专项拨款5310万元,为我校做大做强提供了必要的财政支持。包括:财政部中央与地方共建特色优势学科实验室专项资金500万元、教育部共建实验室专项资助760万元、省发改委新图书馆建设经费300万元、省政府二附院医疗综合楼财政专项投入3750万元。二是积极争取科研经费,全校获准立项的科研项目经费达2500多万元,创学校科研项目经费投入新高。各类自然基金、86

3、973和国家十一五支撑计划项目拨款共计1623万元,充分体现了我校在承担国家高层次科技项目的能力不断增强。三是利用银行贷款6500万元,保证研究生公寓楼、新图书馆和南校区四期工程等项目的建设资金需求。

为降低筹资风险,学校去年成功申请建行1亿元10年期的项目贷款,以逐步置换现有1年期的流动资金贷款,贷款结构得到优化,实现了流动资金贷款为主向项目贷款为主的结构性转变,减轻了偿债压力。同时,强化与银行的联系,在国家银根紧缩的环境下,实现了部分贷款在国家基准利率基础上的下浮,为学校节约了经费。

四、完善困难学生资助体系,帮助家庭贫困学生完成学业

全面贯彻国家助学贷款新政策、新机制,按时缴纳风险补偿金,与校国家助学贷款办公室和经办银行积极配合,认真做好国家助学贷款的各项工作,加快贷款发放进度。xx年,银行为我校1343名同学发放国家助学贷款856万元。本,学校还发放2885人奖学金283万元,资助家庭贫困学生2460人共332万元,帮助家庭困难学生度过经济难关。

五、严格执行政府采购制度,全面推行政府采购工作

xx年,我校进一步加大政府采购项目执行力度,全年完成政府采购项目总额达1154万元,节约经费约83万元。由于政府采购执行情况好,省教育厅一次性奖励我校10万元。自行采购方面,财务处配合总务、设备、审计等部门,依法参与招投标活动。

六、关注民生工程,提高教职工的福利待遇

近年来,为加快发展,学校基本建设投入较大,但涉及职工福利等民生问题,学校总是全力保障。xx年,学校在以下方面积极关注民生问题:一是在财政拨款未到位情况下,提前兑现xx年工改工资;二是认真落实国家政策,按照每人每月1000元的标准兑现离休干部阳光津贴;三是进一步提高教职工的年终津贴发放水平,在职人员平均水平较上年增加910元,退休人员平均水平较上年增加766元;四是及时调整工改后医疗保险和住房公积金的缴费基数;五是提高住房提租补贴,从xx年7月1日起按工改后的工资标准3%的比例增加房补,该项目已于本月兑现。六是为全校职工的身体健康提供资金保障,全年医疗经费支出592万元,比上年增加90万元。七是保障幼儿园和附属小学正常运转,解决职工子弟学前教育和小学教育。

七、认真开展资产清查和核实工作,加强往来款项的管理

为贯彻落实财政部《关于开展全国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的通知》精神,自xx年3月份开始,历时近半年时间,对学校的基本情况、财务情况及资产情况进行了一次全面清查。为保证资产清查工作顺利进行,学校专门成立了资产清查工作领导小组,下设6个清查工作组,具体负责组织实施全校资产清查工作。在全校各部门的支持和配合下,各工作组按照资产清查的规定和要求,认真开展清查工作,克服各种困难,按时完成资产清查工作。进入资产核实工作阶段以后,又制定了《资产核实工作方案》,并结合学校相关工作需要,成立了资产核实工作领导组和3个工作组,负责报废设备、已交付未决算基建工程和往来款项专项清理工作。截至到年底,清理已交付未决算基建项目12项近1.9亿元,清理暂付款2000万元。通过资产清查工作,摸清了家底,促进了资产管理工作,进一步推动了资产的优化配置和有效利用。

第三部分 财务工作面临的问题、对策和建议

十一五期间,随着办学规模的进一步扩大,高校财务管理的内涵与外延发生了很大变化,客观上对高校财务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促进学校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确保十一五目标和任务的实现,结合xx-xx财务工作的实际情况,我们对学校财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认真分析,在今后的学校财务工作中应当重点关注。

一、进一步贯彻落实《关于十一五期间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财务管理工作若干意见》精神,高度重视和加强学校财务管理工作

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十一五期间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财务管理工作若干意见》,是十一五期间高等学校财务改革与管理的纲领性文件,在加强高校财务管理机制建设、预算管理、收费管理、支出管理、资产管理、财务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管理等方面都提出了一系列的管理意见,对促进高等学校发展、加强高等学校财务管理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学校要进一步贯彻落实文件精神,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学校财务工作全局,充分认识财务工作在学校教育改革、发展和稳定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高度重视并切实加强财务管理工作,为学校教育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力财务保障。

二、加大增收节支力度,努力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根据学校收入的主要来源渠道,为增加学校收入,建议:一要进一步争取上级主管部门的支持,增加财政专项拨款;二要适度扩大招生规模,主要是增加二级学院招生人数,努力增加教育事业收入;三要进一步加大科研课题申报力度,努力提升科研事业收入总量。支出管理方面,一要进一步加强预算管理,强化预算约束,维护预算的严肃性、权威性。二要加强项目支出管理,切实加强水电、修缮等项目管理,进一步控制消费性支出,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三、银行贷款规模较大,存在一定的财务风险

到xx年底,学校的贷款规模已达2.54亿元,全年支付的贷款利息高达2208万元。与办学规模相比,我校贷款总量已处于较高的负债水平,给财务运转和办学效益提高带来了压力。逐渐增加的债务负担,使得学校的财务风险在逐步积聚。根据我校现有的财务收支状况,当前的贷款规模已处于较高风险水平,需要引起高度重视。学校既要抓住机遇,促进发展,又要做好偿债准备,防范风险,最大限度地发挥贷款资金的效益。要坚持适度负债,风险可控,注重效益的原则,根据学校财力和建设需要,合理安排贷款投向,严格控制贷款规模。同时,要逐步调整贷款结构,增加中长期的项目贷款比重,缩减短期的流动资金贷款,减轻资金筹措与贷款偿还的压力,积极防范财务风险。

第四部分 xx年财务工作要点

一、完善财务制度,确保学校事业健康发展

xx年,根据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十一五期间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财务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的要求,按照事权和财权相统一的原则,建立《xx大学经济责任制》,将分别建立校领导和各部门、各单位行政负责人的经济责任制,以及各级财务主管、财务人员的经济责任制,构建多层次的经济责任体系,将财经工作的任务和责任层层分解落实到校内各部门、各单位直至个人。建立健全学校经济责任制,是贯彻实施《高教法》、提高管理水平和避免财经工作失误的必然要求和有效途径。经济责任制的内容应贯穿于学校财经工作的全过程;结合财政部《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办法》和安徽省相关政策的要求,修订学校《国有资产管理条例》,完善资产管理制度,盘活存量资源,合理配置校内教育资源,形成有利于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机制,努力提高资产使用效益。

精选学校财务工作报告总结

一、努力学习,提高财会人员的政治素质。

财务人员能自学的参加学校的一切政治学习,认真作好学习笔记,不断的提高财会知识和政策水平,能认真贯彻执行执行财务政策,方针、制度,使学校的财会工作能按照国家的政策、法令进行,从而保证财会工作顺利完成学校下达的各项工作。

二、积极工作,努力完成学校的后勤工作

后勤工作将影响到学校的一切工作,学校制定了财务制度和上报审批程序,财会人员要做到账目清楚,下账要字迹工事下账时,对学校血口要做到细致明了,为学校要节约每一分钱,本学期积极配合学校完成了收支计划,为学校做好强有力的保障。

三、查找差距,努力做好后勤工作

本度虽然完成学校的各项工作,但还存在一定差距,如:上缴财政各项款项后,申请却很困难,一时半晌申请不回来,耽误了学校的正常工作,使学校工作受到一定的影响,要想工作做得好,要手勤、眼勤、多动脑筋,要替领导分担一些困难,把后勤工作做好。

总结二:小学校财务工作总结

一年来,在上级和学校领导的关心、支持下,本人始终不忘坚持认真学习,紧紧围绕学校工作大局,立足本职工作,兢兢业业,在稳定中求创新,在创新上求发展,创造出一流工作业绩为学校教学服务,现将本学期工作总结

一、认真学习,提高自身业务素质

本人的工作岗位虽然在后勤,但本人始终不忘学习。一是认真学习党和国家的法律法规,每晚的中央新闻30分和地方新闻是必看内容,了解大事要事,增强法律意识;二是认真学习《会计法》等法律、法规,积极参加会计资格培训、年审等,促进工作更好更有效的开展;三是经常向行家里手学习,比如:在电脑操作中遇到不懂、不会的问题,就立即找张兴旺老师或者陈宝玉老师请教、探讨,请教、探讨后,就在大脑中记一遍,然后在笔记本中记载下来,再加以灵活运用,直至完全掌握为止。

二、任劳任怨,乐于奉献.

本人的工作岗位在学校财务室,财务工作琐事多,心要细,要求高,压力大,因次在处理每一件事时,都往往存在着一定的困难和复杂的矛盾。尤其是在学校欠债、经济不宽余地情况下,债务要还,学校的经费也要正常的运转。在这即要保运转,又要偿还债务的情况下,作为财务工作人员,就要当好学校领导的参谋,精打细算,统筹规划。在这心要细、压力大、琐事多的工作环境中,作为财务工作人员,既要有宽阔的胸怀和乐观主义精神,又要有大公无私,廉洁奉公,吃苦耐劳,任劳任怨,爱校如家,不图名利,公道正派, 埋头苦干, 不计较个人得失、处处以学校利益、师生利益为重的奉献精神. 总之, 工作千头万绪, 本人始终本着〞认真细致〞的态度来完成每一项工作。

三、认真履行职责,服务于教育教学.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遵旨, 既是一种崇高理想, 又是一种政治要求, 更是一种实际行动所在。学校财务工作负担者相应的不可推卸的职责, 只有立足于自己的工作岗位, 结合自己的特殊的工作特点, 完成自己负责的任务, 才是为人民服务的体现。该办的事, 要认真细致的坚决办, 不拖拉; 能办到的事马上办, 不等不靠; 不好办的事, 想方设法去办, 不推不拖。一切为学校、为教师、为学生着想。在服务于教学的同时,严格按照上级规定,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 严格遵守财经纪律, 做到有计划的使用经费, 从严掌握开支。按照法律、法规及上级主管部门的要求,单据报销均需主管校长、分管领导审批签字方可报销。

四、谦虚谨慎,做好传、帮、带工作.

财务工作性质,衔接性比较强.在学校决定安排新人接我班后,我就先领着她到教育局、人事科、计财科、教育科、勤办;财政局、行财科、国库科、社保科、预算外局;区政府人事局、物价、局档案局;市社会保障局、市医保中心、市地税局等所要办事的单位走一趟,认认门户,作个交接,试着让她先做一些简单的事情。第二步教她怎样报账,填写报账单,什么样的凭证,属什么科目或哪一级的科目。第三步教她怎样做帐。总之, 我把我所知道的,毫不保留地传授与她。同时,自己要谦虚谨慎,向她人学习自己没有掌握的知识, 取长补短,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总结三:xxxx年春季学期学校财务工作总结

在学校领导的正确指导下,依靠全体教师共同努力,以求真务实,较好的完成了本学期的各项工作,保证了学校的日常工作的顺利进行,现将本学期的财务工作简要总结如下:

一、合理安排收支预算,严格预算管理

单位预算是学校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实现事业计划的重要前提,因此认真做好我校的收支预算责任重大。为了搞好这项工作,根据学校上的实际情况,拟定的预算方案,使预算更加切合实际。充分发挥在财务管理中的积极作用,较圆满地完成预算编制任务。在实际执行过程中,严格按照预算执行,每月未编制好计划用款报表,充分体现了资金的使用效益,确保学校各项工作的顺利完成。

二、认真做好决算工作

每期决算也是一项较为复杂繁重的工作任务,主要进行结旧建新,编制决算报表,决算报表是反映学校一的财务收支情况,是指导学校预算执行工作的重要资料,也是编制下收支计划的基础,所以除了认真细致地做好年终决算外,同时要做好每期结算,针对所编制的报表进行对比性分析,通过分析,总结经验,揭示存在的问题,为学校领导决策提供依据。

三、努力学习,提高财会人员的自身素质。

财务人员能积极学习,不断的提高财会知识和政策水平,同时积极参加学校的一切政治学习,认真作好学习笔记,认真贯彻执行《合计法》,使学校的财会工作能按照国家的政策、法规进行,保证支出的真实性,合法性。

总之,在xxxx年春,财务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这与学校的正确领导是分不开的,在新的一年里,一定更加努力,发杨成绩,改正不足,勤奋务实、开拓进取,为学校建设与发展出谋划策。

总结四:民办学校财务工作总结

xx-xx年,在我院发展又好又快的一年,新区建设稳步推进,教学、科研、管理工作进一步提升,机关效能明显提高。在铜陵学院一心一意谋发展这个大前提下,财务处全体员工服务于学院发展的大局,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教学为中心,通过建立健全财务制度、科学配置学校资源、合理编制严格执行部门预算,降低了办学成本,向管理求效益,提高了资金使用效果,严格执行财经纪律,热情周到服务师生,确保了全院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具体工作实绩如下:

一、坚持政治学习和业务学习制度,改进提高工作作风。xx-xx年,我处建立了学习制度,每周三下午,我们都组织全处员工进行政治学习。通过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我处员工的政治思想觉悟大大提高,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工作主动性、积极性和服务意识大大增强,工作中能真正做到讲原则、讲奉献、讲服务、讲效率。在狠抓政治学习的同时,我处也要求全处职工加强业务学习,要求各位员工熟悉了解最新的会计准则、会计制度和会计基础工作规范,总结和相互交流会计实际工作经验,提升专业素质,避免工作差错。以建设服务型、效能型、节约型、创新型的机关为目标,热心、耐心、诚心地为教学服务,为系部服务,为师生员工服务,机关效能明显提高。

二、积极筹措资金,确保新校区工程和人才楼建设顺利进行。xx-xx年,新校区建设是学校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围绕工作重点,首先,我处为新区建设积极组织资金供应,及时掌握国家信贷政策变化,主动调整财务战略,无数次派员到各银行沟通。为了节约融资费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均由本部门组织人员撰写,华考范文网 内容翔实,论证充分。经过艰苦努力,从商业银行贷款5500万元,争取专项建设经费140万元。并多次到国土资源局磋商,收回南校区全部土地出让费。其次,我处能从大局出发,为新区建设提供必要的人力保证。新区指挥部提出从我处抽调一名会计到新区材料部协助组织材料供应和负责甲供材料会计核算工作。第三,在建设资金严重不足,施工单位众多,施工任务偏紧的情况下,处领导凭着丰富的工作经验,合理调度有限的资金,分别轻重缓急,在工程款不足支付的情况下,尽量做到让每一个施工单位满意,确保新区三期工程建设和人才楼建设顺利进行。

三、开展反商业贿赂专项工作。根据院党委的布置,对全处工作人员进行了廉政宣传教育,对重点岗位、重点人员进行自查自纠,并配合院纪委对全院的有关方面进行协查,认真落实廉洁自律的有关规定,强化财务监督,进一步规范和完善院内各项财务制度,坚持原则,规范操作,搞好自身的队伍建设。进一步完善财务管理制度,从严控制一般性的行政支出,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大兴廉政之风,净化校园的社会环境。

四、加强学生收费、奖贷学金的发放工作。成立了收费管理科,配备了必要的人力。面对10000多学生的收费压力,又分居两校区,财务处克服人手少、办公设备落后的困难,早筹备、多方案、周密组织、群策群力,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精神,园满地完成了收费任务,树立了良好的窗口形象。成立了价格服务咨询室,提供服务,接受监督;配合学生处各相关部门,主动与金融机构联系,完成了奖贷学金的申请与发放工作。所有的收费用项目均经过省市物价局的批准,严禁违规收费,通过了市物价局的专项审计。

第5篇:学校校长工作述职报告学校校长述职报告学校后勤个人工作述职报告

学校校长工作述职报告学校校长述职报告学校后勤个人工作述职报告范文

学校校长述职报告学校后勤个人工作述职报告范文

学校校长工作述职报告坚持"两学一做"专题学习,做合格党员。

学习十八届六 中全会精神和习主席的 XX 年新年讲话,观看《作风建设永 远在路上》 、 《信任不能代替监督》等,警示自我,强化为人 民服务意识。

下面是学校校长工作述职报告, 欢迎阅读参考。

学校校长工作述职报告 团成员: 大家中午好! 我们来自吴晗故乡——春晗学校,回顾我校 20PC 年的 风雨历程,品味跋涉的艰辛,我校全体同仁精诚团结、满怀 激情、斗志昂扬,不断开拓进取、信心满满、喜事连连,我 们有许多付出,也有许多创新,面对领导和同事难免有壮志 未酬困惑和感慨。

然而,春晗学校的师生朝气蓬勃、力求上 进,强力提升的愿望和决心一刻没有动摇,前进的步伐一刻 也没有停下。

20PC 年我校在市教育局的正确领导下, 全面推进素质教 育,加大教育教学改革力度,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丰富学校 文化内涵,不断提升办学水平。

为弘扬、传承义乌历史文化 名人——吴晗先生的精神和文化,学校更名为"义乌市春晗 学校",并设立小学部,招收 4 个班。

学校被评为"全国青少 年艺术人才培训基地"、"中国科普文化交流活动先进集体"、 "义乌市教工俱乐部"建设一类学校、"20PC 义乌市教育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考评

系统教育宣传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8 月 28 日,我校举行春晗学校揭牌仪式并召开发展恳 谈会。

)

一、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打造优美的育人环境 20PC 年,学校借鉴北京、上海、深圳等先进的校园环境 建设理念,高起点科学规划,分期分批实施校园环境建设, 主要成绩有:第一是发动全校师生人人参与设计、美化教室 办公室、各区块,自成一体,各有特色,得到教育局领导和 来宾的一致好评;第二是投资 10 余万元在校园主干道两侧分 区块种植名贵果树 500 多棵,不同的季节有不同的水果,预 示着师生的胜利成果,展现了学生的良好精神风貌,校园即 果园的理念也得到了众多领导专家的好评;第三是投资近 70 余万元,在学校设立了吴晗先生生平事迹展览馆,在教学楼 连廊上建设了梦想展示馆和国学体验馆,在主要通道上建造 了风格独特优美的宣传窗,在校园内设立了宣传导视系统, 这里没有向教育局要过一分钱。

校园环境文化的创建,使校 园的面貌得到了很大改观,受到了外来参观者、各级领导的 高度肯定和赞誉。

二、抓实常规,推进课改,教学质量稳步提升 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常规立教,改革创新"是学 校教学工作的根本。

20PC 年学校以"集体备课,同课异构" 为抓手, 努力探寻适合本校的高效课堂, 教学改革如火如荼,

课堂效率不断提高。

20PC 年我校初三毕业生学业考试成绩取 得了不俗成绩。

另外有 4 个课题立项,其中省级立项 1 个, 义乌市重点课题 1 个,2 个课题获奖。

(4 月 2 日,市七年级 数学"学为中心"研训活动在我校进行)

三、拓宽思路,多措并举,助推教师专业提升 "百年大计,教师为本".我校年轻教师较多,所以如何 加快提升教师专业水平,成为我校最迫切的任务之一。

一年 来,邀请 2 名中科院院士、江苏省"十佳师德模范"李凤遐老 师、10 余名专家领导来校作思想政治报告和业务指导;并通 过绣湖教育联盟进行师徒结对,开展各种技能比武等活动, 使年轻教师业务素养快速提升。

1 个被评为教坛新秀,1 人 被评为学科带头人。

我校搭建平台为我校耿建老师,义亭镇 中朱中健老师,

香山小学辛守辉老师在华川书社举办 "春晗 画语"教师个人油画展,开创了我市教师举办个人画展的先 河,这一举措得到了教育局领导和美术教研员的高度赞赏 ; 同时还为 2 位教师举行个人摄影作品展。

何青青老师是义乌 市唯一由教育部出资 3 万元,将作为中国优秀外语教师于 20PC 年赴英国交流三个月。

(9 月 12 日, 由义乌市春晗学校、 义亭镇中、香山小学联合主办的"春晗画语"油画作品展在义 乌市华川书社隆重开幕。

)

四、 开展多彩活动, 加强对外交流, 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一年来,学校组织开展了读书节、科技节、体育节、英

语节等诸多活动,如红糖文化进校园、高雅艺术进校园等。

今年,我校邀请义乌市三位模范父亲畅谈子女教育、家庭教 育, 微信阅读量超过 11 万多次, 网络点击率超过 9 万多次, 社会反响良好。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我们倾全校之力,准备 两个多月,耗费 70 余万元,成功承办了 20PC 年义乌市中小 学生田径运动会,我校的组织、管理、服务、竞技水平,得 到了领导和兄弟学校的一致好评。

(父亲节当天,我校邀请 义乌三位模范父亲畅谈子女教育) 加强对外加流。

20PC 年,我校第一次成功走出国门,成 功访问澳大利亚和韩国兄弟学校。

对外交流的开展,提高了 学校的知名度,拓宽了学生的国际视野。

(七月中旬,我校 师生到澳大利亚交流访问) 当然,学校办学离我市教育局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期望 还有一些差距,20PC 年我们将知耻而后勇,理清思路,科学 规划,改变作风,抒写教育新篇章。

谢谢大家! 学校校长工作述职报告 大家好 : 我现在从四方面对学校工作进行简述:

一、学校常规工作——井然有序、规范办学 (一)行政管理。

聘请法律顾问,制定章程制度,依法办 学。

每周召开行政例会,统一办学思想。

培养中层干部,储 备领导团队。

健全学校各种档案。

尊敬的各位领导、校长们,

(二)教职工管理。

定期召开师德师风教育大会。

建全教 师信息档案。

全员培训,与中国教育学会结盟。

(三)学生管理。

一年级招生规范科学。

严格学籍管理。

加强学生考勤。

(四)教育教学管理。

组织课标学习和测试,进行常规教 学检查。

开展实验年级教学模式研讨,进行课程体系重构。

学生和教师校外拓展训练,社会影响良好。

(五)安全卫生管理。

组织发放给家长的一封信。

进行安 全演练。

聘请专家做讲座。

消除学校安全隐患。

成立了心理 咨询室。

(六)校园管理。

绿化校园,修建种植园。

分楼层设置环 境文化教育主题。

实行岗位责任制,考核到位。

(七)后勤财务工作。

对校产进行清点和整理,对经费支 出做到有会议、有记录、有计划,对资金的使用,进行合理 的分配和有效的核算控制。

完善财务制度,实施校务公开, 坚持向全校教师交帐汇报制度。

接待市区检查, 均得到好评。

二、党风廉政建设——党性修养,引领发展 (一)教育。

坚持"两学一做"专题学习,做合格党员。

学 习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和习主席的 XX 年新年讲话, 观看 《作 风建设永远在路上》 、 《信任不能代替监督》等,警示自我, 强化为人民服务意识。

(二)监督。

学校零星维修工程要经校委会讨论通过。

层干部选拔要培训、 考核、 述职。

每学期召开教师代表大会, 接受全校教师监督。

(三)惩处。

学校案件办理要依法,家长信访要认真接待 处理。

做到重要工作亲自部署、重大问题亲自过问、重点环 节亲自协调、重要案件亲自督办。

三、特色亮点工作——凝聚人心,彰显活力 (一)百年城内。

成立校史资料室,编写了《百年城内》 一书,谱写了《阳光校园歌》 ,拍摄了《百年纪录片》 ,修建 了《百年记忆园》 。

(二)新阳光课程。

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教育目标, 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为抓手,以"培养阳光少年"为宗旨, 创建了以时间为横轴,以校本课程、选修课程、地方课程、 统整课程四大版块为纵轴的"新阳光课程体系".如:二十四 节气之暖冬行动、24 种学生社团活动等,深得学生喜爱,赢 得家长的支持。

(三)科研课题。

全国十二五课题顺利结题。

二、三年级 的课堂训练研究,成果喜人。

(四)团队建设。

学校有成熟的领导中层团队、班主任团 队、 年级团队、 学科团队、 命题团队、 课程团队、 后勤团队, 框架科学,权责分明,能高效完成各种任务。

(五)宣传接待。

创办了阳光校园报,对学校报道宣传。

科学管理公众号平台, 全年发布信息 313 篇, 关注用户达 3123

人。

"六一"儿童节接待了市长王立伟等领导的调研和慰问, 办学理念得到肯定和赞赏。

迎接全区义务教育管理观摩活动, 办学特色彰显。

山西电视台少儿频道、山西省德育报、吕梁电视台少儿 频道、吕梁日报等都对我校的办学特色进行了报道,学校也 因此获得了"山西省优秀半边天"、"山西省礼仪示范学校"、 "吕梁市法制宣传示范学校"等称号,我本人也被评为全国教 育科学"十二五"教育部规划课题研究先进个人。

四、XX 年工作思路——挖掘内涵、优质办学 (一)三基建设。

完善党支部建设和学校领导班子建设, 对学校各种团队建设进行良好的规划和培训。

建全制度,落 实责任制考核,加强服务体系建设。

对全体教职工进行理论 知识培训和技能培训,并对教师进行行业行为规范的教育。

(二)教育深度联盟。

完善与名校的联盟,研究考察结对 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特色,最大程度地带动其发展。

(三)完善课程体系。

全校社团开展,人人有特长。

学生 社会实践课程,人人都参与。

体验新阳光课程,让学生全面 发展。

(四)教育信息化建设。

改善教师办公环境,配备教学设 施,创建智慧校园。

在城内小学这所百年老校任校长,深知责任重大,我

将 认真履职,做一个有尊严、有情怀的校长,活着爱着,爱着

活着,为了孩子,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第6篇:学校安全管理工作情况自查报告

昌乐育才双学校

昌乐育才双语学校积极响应县教育局的号召,在2010年3月开展“学校安全责任落实月”活动。学校安全工作已纳入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管理的轨道,确保学校各项工作的有序运行。现将学校安全管理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昌乐育才双语学校按《潍坊市学校安全管理规范》制定了《学校安全管理规范实施细则》,以落实《潍坊市学校安全管理规范》为主线,结合我校及住宿与走读为一体的学校性质进一步加强学校安全管理工作。

校长是学校安全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对学校安全工作总负责;分管副校长与相关科室是学校安全工作的直接责任人,全面负责学校安全工作;其他科室要认真落实安全工作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安全管理工作,保障广大师生和学校财产安全,把“一岗双责”要求,对分管范围内的安全工作负责;学校各部门、各级部和班主任分别抓好本部门、本级部和本班级的安全工作,全体教师都要对所开展教学活动期间的学生安全负责。学校要将安全工作责任层层分解,具体责任落实到人,真正做到安全工作从校长到每一位师生人人有责任,人人有目标,层层有人抓,事事有人管,建立起全员目标、全员责任、全程管理的长效机制,确保学校“校内零死亡、在校学生零犯罪”,为学校教育教学创造安定良好的环境。以明确责任、加强培训、强化督导检查、狠抓落实为重点,全面提升学校安全教育管理水平,确保学校的安全稳定。一是结合实际认真落实《学校安全管理规范实施细则》,确保在活动中逐步健全“全员目标、全员责任、全程管理”的“三全”管理体系。二是选配专(兼)职安全教育教师(我校由班主任、生活教师担任。)做到安全教育和法制教育“计划、内容、师资、课时”四落实,努力促进学校实现“校内伤害零死亡、在校学生零犯罪”目标。三是修正和完善各类应急预案,(我校的甲流感病情应急预案和地震演练应急预案全面而科学。)调整应急处理组织机构,组织应急指挥处置骨干队伍全员培训,全面提升应急处置能力,妥善处置可能发生的突发公共事件,最大限度地消除突发公共事件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四是坚持每天检查学校安全工作制度,并形成长效工作机制。五是突出加强安全隐患检查和整改,德育处与总务处联合行动,严格落实安全工作责任制,狠抓工作落实,务必使学校安全教育管理工作得到全方位落实。

二、广泛宣传,深化教育。

昌乐育才双语学校非常重视安全工作的宣传教育,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教育活动,使安全宣传教育制度化、经常化、常态化。在新学期开学后充分利用校园网、广播室、安全教育图片、黑板报、主题班会等形式,广泛对学生进行防火、防盗、防自然灾害、防传染病、防食物中毒及上下学途中防交通事故等安全教育。并建立相应的保障安全的制度和措施。在《昌乐育才双语学校班级管理月考核评价体系》中明确了学生应注意的在校及上下学安全注意事项:

1、用电安全。

(1)严禁学生乱按教室内外电器开关。(2)严禁学生乱**摸楼道内自动防火卷帘按钮、消火栓、安全出口警示牌及管道开关。(3)严禁用手触摸风扇、照明设施。

2、用水安全。

(1)洗刷时要轻声慢步,要随时注意脚下不要打滑。(2)严禁学生之间玩水,严禁破坏用水设施。(3)使用热水时候注意不要烫伤。

3、教室安全。

(1)严禁坐在桌子上、踩在凳子上,未经允许严禁到教室小阳台上。(2)不要乱动桌凳的螺丝,严禁乱拿拖把、笤帚等物品乱扔乱放。(3)严禁学生拿着钢笔、铅笔等锐利工具在同学面前乱晃。(4)严禁学生趴在窗台向外探身。(5)严禁学生从窗户向外乱扔东西、乱泼水。

4、宿舍安全。

(1)严禁学生在宿舍内追逐打闹、欺负同学,严禁出现学生之间的打架现象。(2)严禁用手扭动固定床位的拉链条。(3)严禁在上下床之间攀爬着玩,不要在床上跳,严禁从一个床跳到另一个床上,不要向学生乱扔枕头等物品。(4)夜间未经老师允许,严禁随便出入别人宿舍。(5)确实需要出校门的学生,须持有学生出入证方可。

5、楼道安全。

(1)在楼梯内要轻声慢步走,严禁追逐打闹、做游戏。(2)学生与学生之间不要追逐打闹,不要躺在地上、压摞。(3)在活动或休息时,不要欺负同学,严禁出现学生之间的打架现象。(4)严禁乱**摸楼道内所有开关设施及安全出口警示牌。(5)严禁在楼梯上打滑,不能跑跳。(6)严禁在护栏处摇晃、攀爬。

6、交通安全。

(1)严禁学生上下学骑自行车,不坐三无车辆。(2)严禁在路上追逐打闹,做游戏。(3)

遵守交通规则。(4)乘坐校车及时出示乘车证,并保证不往车窗外伸手、探头,到站点听好报站名。按时上下车。

通过层层签订安全稳定责任书以保障学生在校时间的安全,通过邀请法制副校长来校开展安全与法制讲座、发放告家长书、开展家访、邀请社会人士和家长参加学校安全宣传教育活动等形式,以加强学校与社会、家庭的沟通,形成教育合力,提高师生自我防范和自救互救能力。同时,要特别重视安全预案的制订和完善,查找安全隐患。一旦发生突发事件和安全事故,必须在第一时间及时、如实的向向教育行政部门报告。坚持每年2次的演练,提高应急能力。

三、加强管理,全员参与。

(一)德育处

我校德育处,负责学生管理等各项日常安全工作的督促、检查、考核,落实学校的安全责任制。负责学校安全制度建设,组织协调学校及周边环境整治,节假日值班安排管理等,检查监督本部门所辖的安全工作落实情况。及时传达贯彻学校安全工作领导小组的工作要求。具体负责学生的安全教育、校园安全文化建设和宣传工作,把学生的安全教育和管理工作纳入工作日程,对学生的安全教育工作要有安排、有检查、有总结。全面落实《昌乐育才双语学校班级管理月考核评价体系》、《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加强学生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加强对学生安全法制教育,组织开展“安全教育月、安全教育周、安全教育日”、“法制教育月”等活动,按《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组织开展防火、防震、防灾、防交通事故等安全教育及应急演练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自我防护能力和自救能力。加强安全管理工作,特别是对可能引起安全事故的行为,要严肃查处,以教育全体学生。组织协调好学校、社会、家庭对学生的“三结合”安全教育,努力保证学生安全教育的无缝隙覆盖。开展好学生的法制教育,对学校存在问题的重点学生做好帮助和监管工作,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紧密联络家长,及时沟通信息,做好学生的安全教育工作。要经常深入学生中间,了解学生的意见和要求,做好思想工作,学生的正当要求要及时反映并帮助解决。新生入学后要进行遵纪守法、安全防范、卫生防疫和校规校纪教育。协助公安机关调查在校内发生的各类刑事、治安及安全事件,向公安机关提供线索和处理意见。指导各班级的安全教育宣传管理工作,对安全课开课情况进行监督、检查。遇到突发事件发生时,要及时赶到现场,服从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和校长的指挥,沉着冷静,组织指挥人力积极稳妥地做好学生的撤离工作,做好善后处理工作。

(二)总务处

总务处在学校党政领导及安全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负责学校食堂、饮食卫生,学校校舍及设施、设备的管理、检查、添置、维修,学校的财产管理,涉校机动车辆的管理等工作。按照上级有关规定,对总务处人员和后勤全体人员开展安全教育。组织人员每天对学校教学楼、宿舍楼的应急灯、疏散标志、消防器材等进行一次安全检查,发现损坏、过期的,要及时更换,发现安全隐患及时向领导汇报并立即督促有关部门进行整改。参与建立健全学校的安全档案,区分各重点部门安全管理包靠责任区及相关人员,并制作、悬挂标志牌。负责校园各项安全防范的物资供应工作。遇突发事件时,要及时赶到现场,服从安全管理领导小组和校长的指挥,沉着冷静,积极稳妥地做好师生的撤离工作,协助做好指挥和善后处理工作。

(三)教导处

教育全体教师牢固树立安全意识,掌握安全技能,指导教师严格按照学科教学要求开展教学活动,保证学生安全。定期检查实验室、电教室、语音室、图书室、微机室等功能室的安全情况,加强对教育教学设备的管理。分年级落实安全教育及法制教育的课堂教学评价,加强体育课和课外活动的安全防范工作。全体教师应重视学生课间休息活动的安全工作,担负值班或值日教师应加强课间巡视,及时发现和处理危及学生安全的因素,杜绝意外事故发生。督促体育教师抓好体育课时的安全工作,进行剧烈运动前必须进行充分的准备活动,教育学生不要空腹参加体育活动、练习时要严格按老师讲授的要领做课堂规定的动作,认真实行保护,预防伤害事故。

(四)安全保卫处

我校安全保卫处重点是抓好学校日常安全落实与安全教育。在校长、分管科室的领导下,接受上级业务部门的业务指导,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和学校有关管理规章制度,组织开展学校及校园周边治安综合治理的日常工作。落实安全保卫责任制和安全技术防范措施,搞好安全隐患排查,做好防盗抢、防火灾、防破坏和其他治安灾害事故的工作。 负责制定治安保卫、安全检查、防火等工作的规章制度,制定要害和重点部位的安全保卫措施,经常检查执行情况。搞好学校内部的治安综合管理工作,防止各种犯罪活动的发生,经常深入现场,进行调查研究,加强对要害部门和薄弱环节的安全防控工作。及时准确地了解、掌握学校安全动态,负责配合公安机关查处校内案件。建立健全治安保卫管理制度,加强对学校保安的领导与管理,建立值班制度,做好接待和来访登记工作,安排好节假日

护校值班工作。门卫要及时认真执勤、巡逻校园保卫工作。

昌乐育才双语学校学生出校门制度:

1、学生出门证必须有领导、班主任(或生活教师)、保安签名方可生效。

2、学生无出门证者一律不能外出校门。

3、白天学生外出校门须由班主任带领到德育处申明理由,确需出门,由德育处领导批准、签名、备案后,领取出门证,方可出校门。

4、住宿生晚上有事确需出门,须有班主任(或生活教师)向带班领导申明理由,经批准签字后方可出门。

5、学生出校门须由班主任或生活教师持此证护送学生,教师和保安一起确认前来接送学生者的身份,确认后由保安签名把学生送出校门。

6、出门证由保安一天一汇总,做好记录后于第二天早上送交德育处存档。

(五)班主任

我校加强了对班主任的管理,制定了《昌乐育才双语学校班级管理月考核细则》,牢固树立学生生命第

一、安全第一的理念,将安全教育和安全防范工作作为班级的一项经常性重要任务来抓。坚持经常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的各项规定,懂得各种安全防范和自护自救的知识,懂得生命存在的价值,杜绝学生违法犯罪违纪行为。按照学校总体要求,认真搜集材料,组织备课上好每一节安全课,提高学生安全意识和安全行为养成。精心组织校外活动并对学生提出安全要求。要经常了解学生的思想、身体状况,做好各种预防工作,把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及时了解存在的安全隐患,一旦发现安全隐患,要及时上报,并提出处理意见。教育学生不要在走廊、楼梯上打闹嬉戏,以防堵塞通道、摔伤,造成安全事故。遇突发事件发生时,要及时赶到现场,服从有关部门的指挥,沉着冷静,积极稳妥地作好学生撤离和安抚教育工作,协助做好善后处理工作。

(六)任课教师安全职责

任课教师是当堂课安全的第一责任人。体育教师、实验课教师必须自始至终在活动场地组织、监护学生活动,并采取必要的安全保卫措施,不得让学生无组织地自由活动。接受新班时,及时向班主任或其他任课教师全面了解学生健康状况,并采取有效预防措施。体育教师组织练习时应认真实行保护,预防伤害事故。带学生到室外或专用教室上课时,应注意上下楼梯和课内安全;对身体素质较差或有疾病的学生,应尽量减少其运动量或禁止参加体育活动。结合学科特点,渗透安全知识。发现学生的不安全行为,应立即予以制

止。

(七)生活教师

要求宣传、落实好《昌乐育才双语学校宿舍管理制度》,将制度落实在与学生接触的任何细节中。

1、首先熟悉住宿学生,知道哪张床上有哪个班级的哪个学生,晚上学生活动结束后(19:

50),在宿舍中清点学生,如果发现哪张床上没有学生,一定调查清楚原因。

2、学生到齐后,组织学生打扫卫生,严禁学生随手乱扔果皮、食品包装袋,发现一次扣一分,组织学生有秩序的洗刷,生活教师要靠上。不允许出现拥挤、打闹等现象,不允许把洗刷用水弄的到处都是。看管好学生,不让他们到东边行政办公区内乱开水龙头。

3、严禁破坏厕所和洗刷间内水龙头等物品。上厕所时,不要让他们按下门按钮。

4、20:20组织学生上床睡觉,生活教师来回巡视,督促学生安静的上床,提醒学生盖好被子,夏季,上半夜可以适当开着宿舍门,下半夜必须给学生闭上门。冬季,一定关好门窗,以防学生感冒。宿舍内严禁出现打闹及喧哗现象。

5、巡视学生的时候如果发现学生有什么不舒服或者发烧情况,应及时报告带班领导,经带班领导签名批准后,联系学生家长把学生带回家。生活教师要做好记录,并通知学生的班主任。

6、晚上每隔一个小时左右即起床巡视,发现有学生在床边的话及时向里面推动,避免学生掉到床下,发现有学生没有盖好被子的要及时盖好。

7、下半夜学生起床上厕所,要提醒学生轻轻开门、闭门,不要影响别人睡觉。

8、早上6:30起床,在6:30前绝对不允许学生说话或者打闹。

9、起床后,组织学生整理床铺,要求把被子叠的整整齐齐。被子的位置以及脸盆、拖鞋的位置要摆放整齐。彻底清扫宿舍,要及时倒掉垃圾桶的垃圾。地面每天都要拖干净。

10、每天早上9点前各宿舍不要锁门,学校要检查宿舍内务。

第7篇:学校目标工作管理自查报告

学校工作目标管理自查自评报告

德江县教育局:

一年来,我校认真落实德教发【2012】1号、德教发【2012】8号文件精神,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为核心,以师生发展为根本,以“两创一满意”和“创先争优”活动为载体,立足于学校发展,积极建设进取、和谐、特色的校园文化。促进学校管理,提升学校教育教学的总体水平,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推动基础教育持续健康发展,促进办学水平的不断提高。我校严格按照教育局和教育办公室的工作重点及相关要求,努力完成了教育教学任务。为了更好地总结经验,找出存在的问题与不足,现将我校的自查自评的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我校是一所偏远的山区乡级中心完小。校园占地面积3753平方米,建筑面积1674平方米,现在18个教学班,学生1149人,在职教师41人,组织机构健全,师资结构较为合理。41名教师中,有本科学历13人,大专学历26人,中专学历2人,小学高级教师8人,教师学历合格率达100%,小教高级教师占总人数的19.5%,近几年来,办学条件逐步改善,教育教学质量逐步上升。

二、 主要工作和成绩

(一)、规范学校工作管理

1、加强科学管理,规范教育行为是学校健康发展的基本保证。学校开学初制订了新的发展规划,制订和完善了各种规章制度,经教代会民主讨论和教师大会通过,学校工作有章可循,教育教学进入了民主化,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实现了以制度管人管理机制。每周坚持开一次一会,开展政治学习,提高理论水平和政治思想觉悟。

2、坚持“人本化”管理。确立以尊重人、信任人、激励人、发展人为出发点和归宿的“人本”思想。坚持管事先管人、管人先管心、管心先知心的原则。“管”、“理”并举,进一步加快学校管理民主化,制度化进程。充分调动师生的主观能动性,广泛吸纳师生自觉参与学校管理。

3、改革学校管理制度,激发内部活力,奋力开拓,不断进取,充分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了打破平均主义,实现多劳多得,兼顾公平的分配原则。根据《德江县义务教育学校实施绩效工资实施办法》,结合本校的实际,为推进我校教师(包括特岗教师)绩效工资的顺利实施,进一步完善了《教师绩效考核细则》、《班主任绩效考核细则》和《教师岗位聘任方案》等有关制度。

(二)、注重德育过程 增强育人效果

注重抓好德育主题教育,以少先队红领巾文明监督岗为主线,以规范师生行为习惯为重点。还通过组织各种形式的活动对师生进行德育教育。如升旗仪式、国旗下讲话,校园广播,板报,重大节假日等,对师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理想信念教育。班主任通过主题班会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还定期与问题学生谈心,走进学生心灵,倡导“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方式,实现心与心的沟通,使学生的心理潜能得到最大程度的整合,人格与个性日趋完美。与派出所结成对子,聘请法制副校长,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努力构建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参与的德育工作网络,共同创设良好的德育环境。促使了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

1、转变观念,积极探索德育工作的途径和方法,把德育教育落实到教学、管理、后勤服务等各个环节,加强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民主法制教育、文明习惯养成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1)抓好《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落实,以规范来约束学生,促进学生良好行为的养成。

(2)抓“学校、社会、家庭”三结合教育,形成多层次,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学校召开各班家长会教师随时根据教学需要进行家访,保持与家长联系,拉近与家长的距离,得到家长对学校工作的支持与认同。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塑造一支学生爱戴、家长信任、社会尊重的教师队伍

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在于教师。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思想和素质,才能改革自己的教学方法、教学方式及其教学手段,来构建符合学生身心发展、有利于培

养学生创新精神的教学模式。为此,学校把转变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当成首要任务来抓,通过各种途径组织教师学习教育教学理念和新课程理念,为改革课堂教学,落实素质教育、促进学校发展打下良好的思想基础。

1、加强师德学习,弘扬“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师德风尚。坚决杜绝教师违规办酒,坚决杜绝乱收费现象。

2、重视教师发展,努力提升教师自身素质。

(1)、鼓励教师参加高一级学历进修,学校在经费上予以适当补助。

(2)、扎实校本研修。学校根据教师的发展需要坚持每周一次政治学习和业务培训学习,加大了培训力度,对新课程、普通话、课件制作、课程改革等内容进行培训。做到主题明确,注重过程,人人参与,强调研讨、反思、总结。

3、搭建舞台,为造就教坛新秀、给骨干教师创造条件,学校牵线搭桥,让年轻教师与名师、有经验的老教师结为师徒,开展青年教师教学技能活动,内容为论坛、上课、说话、评课、引导教师用新理念理解教材,以新理念指导课堂教学,把现代教育理念运用于课堂。

4、关心教师,尤其对特岗教师的生活、工作上提供绿灯。

5、抓好课程研究,为教育创新提供智力支持。

二、加强教学和教研管理

(一)、强化教学管理

1 、加强教学管理,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开学初,我校制定了 “教学常规考核细则”。目的是加强教学过程的管理,促使全体教师在平时工作中把教学各个环节落实到实处,把考核结果纳入对教师的考核、绩效工资考核中。本学期教务主任及其他领导要继续深入课堂,落实随堂听课,不定期随机性抽查听课(推门听课)制度,鼓励全体教师多听课、多评课、多探讨课堂教学问题,收到了一定的成效。

2 、坚持以教学为中心,做好校本研修工作。一年来学校领导深入教研一线,坚持听课评课,积极参与和指导教学工作,形成由校长领导 —— 教导处管理 —

— 教研组落实的教研管理体系。

3、扎实作好教学常规的检查与落实,加强教学质量的评价。开学初制定了各项计划工作,学期中抓好计划的落实和监督工作,期末、抓好各项工作的总结和评比:备课、作业、考试等实行月查制度,每学期至少进行三次教学常规大检查,对上课实行不定期进行随机性抽查,要求所有备查材料书写工整,项目齐全,提倡个性教案。备课时不仅要备“教材”, 还要“教法”,更要备 “学法”,有独到之处。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和育人教育,把学生的学习过程变为学生主动探究的过程,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性和主动性。

4、提高常规管理。继续抓好两室(图书,实验室)和继续教育工作,巩固了“两基”成果。

(二)以点带面,开展有效的教育教学研究

1、 进一步加强对教研组工作的指导与督促,继续开展了学科教研活动,教师素质和教学质量有所提高。

2、各教研组开学初制订了教研计划,组织组内老师扎扎实实开展教研活动。多形式,抓重点、重实效,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益。通过集体备课、通过上教研公开课、集体评课、案例分析、理论学习等一系列活动的开展,大大提高了教研工作的有效性。

(1)集体备课:每月每人必须参与两次集体备课,对备课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反馈,及时对集体备课效果进行总结反思。

(2)教研公开课:教研组长每月在备课教师中选择教师上公开课,组织同组教师认真听课并及时评课,反思;从评课、反思中总结经验以便及时整改,提高教师自身素质,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3)艺体组重在开展学生活动,丰富校园文化,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 积极开展推门听课和集体备课活动,行政干部每学期听课不得少于20节,其他教师不得少于20节,教研组长每学期听课不得少于30节。从听课中取长补短,提高了自身业务水平。

4、鼓励教师认真开展课题研究,解决学校的实际问题,撰写教育教学论文,在上级正规刊物或网站上发表的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

5、 本学期,学校还将积极鼓励和支持广大教师外出学习,外出听课,学习现代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学以致用,返校后组织二级培训,促进了教育教学的发展。

6、重视青年教师培养。学校针对现在青年教师比例逐年增加的现状,通过“传帮带”或其它培训,培养青年教师把握教材、把握课堂的能力。

四、加强学生管理

1、重视对后进生的帮扶工作,健全后进生档案,以耐心换信心,制订培优补差计划,缩小班级两级差距,使每个学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

2、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对留守儿童的生活、学习和思想动态全面实行跟踪管理,弥补了他们缺失的关爱。

3、加强了校外租房学生的管理。建立了校外租房学生档案,不定期进行巡查,强化一些生活、卫生及安全常识,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并做好登记,接受月业务检查。

4、做好了学生的控辍保学和学籍管理工作。

5、做好了传染病的知识宣传和防控,制定了紧急预防预案和学生的预防接种工作。

五、丰富校园活动,促进学生均衡发展

1、积极参与上级组织的各项活动,在德江县小学生“祖国发展我成长”征文评选中学生分别荣获一等奖、三等奖,荣获小组三等奖,教师获同等指导奖;在德江县小学生“祖国发展我成长”演讲比赛中教师获三等指导奖。在全县小学“颂一章经典歌颂中华”朗诵比赛中学校荣获小组三等奖。我校有2名教师和6名学生获奖县级不同等次的奖。学校在2009——2010被泉口乡政府评为“先

进集体”。学校活动(成功地举行了“六一”文艺汇演,“春季体育竞赛”等校内活动。组织好学生的校外竞赛活动,在各级组织的各种比赛中,我校学生获奖率明显提高。

2、深入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切实保障学生每天一小时的体育运动时间。认真上好每一节体育课,做好20分钟的体育大课间活动。

3、开展了两次师生爱心捐献活动(玉树、黎文波),得到了社会的好评。

4、利用墙刊或上街游行等方式,多次开展法制、安全宣传,多次组织学生义务清扫街道活动,践行了“两创一满意”宗旨。

5、举行书法、绘画、演讲、作文等竞赛活动,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给他们提供了更多展示自我的平台。

6、注重教室文化建设,教室文化别具一格,得到上级领导和兄弟学校的好评。

7、加强校园环境和校园文化建设,新建了两个花坛,栽植了十几棵常青树,新建了校园文化长廊,更新校园标语和警示语,为学生的健康成长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五)后勤服务工作。

后勤服务工作是学校工作正常运转的根本保证。要求财务人员遵守职责,严格按照上级要求进行管理和使用好教学经费,并服务于教育教学工作。凡使用1000元以上的经费必须经过集体研究决定。做到帐务分明,使用合理,决不能弄虚作假。校产管理制度健全,保证了国家财产不受损失。

(六)、解决了周边环境问题办学条件得到了有效改善

面对我校周边群众长期阻碍学校建设、侵占学校用地,导致我校“五化三园”工作难以实施。我校的围墙修建和操场的硬化在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的共同努力下,现已妥善解决,硬化了活动场地近3000m2,新修建围墙150余米(部分围墙的修建正在实施中),校门1个,进一步改善了校园环境。

(七)、坚持民主决策,校务公开。

教师的考核、聘用、聘任、学校的经费开支都要在教师会上通报,评先评优评职称要通过民主推荐,然后集中商定,最后张榜公布。学校的收费项目、标准、依据等在校务公开栏中向社会公示。国家对学生的“两免一补”必须严格履行审批程序,具体落实。

三、存在问题

1、年轻教师经验不足还需要继续加强培训学习,老教师要更新知识,加强新教材、新理念的学习。

2、办学条件还需要进一步改善,我校还处于图书室、阅览室共用1间教室,无学生宿舍和教师宿舍,学校的班级学生有70多人的大班额,教师办公室紧缺,这给正常的教育教学带来了很多的不便。

四、下步打算

1、进一步加大教学管理,对教师的备课、上课、学生作业的批改、课内外辅导、家访工作、安全工作等加大督查力度。深入开展校本教研,加大校本培训,提高教师业务水平,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2、想方设法争取改善办学条件。

3、严格落实绩效考核办法,奖勤惩懒,激发教师工作热情,端正工作作风。 总之,一年以来,我校力求恪尽职守,努力工作,取得一定的成绩,但与要求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在今后的工作中我校将一如既往,廉洁自律,努力克服工作中的缺点和不足,为把明德小学办成人民满意的学校而不懈努力。

第8篇:学校管理工作自检报告

按照xx市教育局办公室文件的通知精神,我校重点对以下各项工作进行了自检自查,现根据自检情况汇报如下:

一、学校安全管理工作

学校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全体成员对学校水、电、食堂、宿舍等设施设备进行了全面细致地检查,尤其是对锅炉和暖气设备进行了重点排查,学校责成副校长xxx同志专项负责,学校安全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火灾预防工作,制定了《应急预案》,进行了消防演练,设置了水桶、铁锹、沙子等防火工具,截止到目前为止,学校安全工作一直运行良好。

2、进一步加强了学校体育卫生工作。副校长xxx负责宿舍的卫生管理、安全管理。伙食科刘波山同志负责食堂的卫生管理,食堂从进菜、择菜、洗菜、做菜一条龙卫生化,严格执行了上级有关规定;学校按一级规定每班保证了每周有3节体育课,在没有体育的当天,安排1节体活课,同时,学校在间操时间安排了20分钟的课活时间,保证了在校学生每天至少有1小时的锻炼时间。

3、加强了校内及周边环境的安全管理工作。学校对所有学生携带管制刀具现象进行了逐一排查,由于学校一直重视该方面的教育工作,此次检查没有发现携带管制刀具现象。

学校与法制副校长、派出所所长xx同志联手对校园周边环境进行了检查,没有发现安全隐患。

学校对学生进行了交通法规教育,学生在上、放学路上都能遵守交通规则。

4、加大了学校德育教育工作力度。开展了一次大型的“长征精神在我心中”征文活动。活动共收到征文300余篇,评选小组评选出1等奖3名,2等奖6名,3等奖9名,并在“校园广播”中广播,对学生进行了一次很好的政治思想教育。

5、组织全校教师认真学习、领会了新《义务教育法》,学校利用10月18日下午的政治学习时间,组织教师集中学习了新《义务教育法》,在此基础上,由班主任负责,带领本班学生,学习了新《义务教育法》的有关内容。

6、控辍工作长抓不懈。学校严格按照局《中小学生学籍管理规定》管理学籍,学生转、入学都符合要求,控辍工作一直由校长亲自主抓,入学率、巩固率一直较好。

目前,学校各项工作一直正常运转,情况良好。

第9篇:监理工作管理报告报告编写要求

监理工作管理报告编写要求

1. 目的

为使监理工作管理报告编写达到统一化、规范化和标准化,将监理工作中的各种情况能够做到如实体现,特制定本要求。

2. 适用范围

适用专业:本报告编写要求适用于移动通信工程中的所有专业及项目。

适用对象:本工作要求适用于移动通信工程的总监理工程师、专业监理工程

师及监理员。

3. 引用文件

《建设工程监理规范》GB50319—2000

4. 监理工作管理编写细则

4.1 监理工作管理编写的总体要求

● 每期工程项目完工后,由项目总监立即组织各专业监理工程师结合工程

实际,对各专业的监理服务过程进行总结。

● 监理工作管理报告应能客观、公正、真实地反映工程监理的全过程,对

监理效果进行综合描述和正确评价,能反映工程的主要质量状况、结构安全、投资控制等方面的情况。

● 监理工作管理报告用词要准确、明了、简洁、通顺,尽量使用专业语言,

并按打印方式处理。

● 监理工作管理报告要有正规封面:封面文字要注明“xx工程监理工作管

理报告”标题,有业主和监理单位名称,以及编制人、审批人和批准人签名并加盖该项目监理部公章后,由项目总监递交业主。

● 监理工作管理报告规格尺寸和编号:资料规格尺寸为16K或A4纸,并按

公司工程竣工技术资料归档管理的要求统一编目和登记归档。

● 对业主的监理工作管理报告需一式二份,即业主一份,项目监理部归档

一份。对内的监理工作管理报告需一式二份,即公司一份,项目监理部归档一份。

4.2监理工作管理报告的划分和主要内容

4.2.1向业主提交的监理工作管理报告

● 工程概况:应说明工程建设规模、投资情况、工程难易程度、地质条件、

工期情况、合作单位配合情况等,设计、施工、建设单位的名称。 ● 项目监理机构的组织架构及职责:针对监理合同、工期要求、工程复杂

程度及各专业特点,如何建立和健全组织机构及项目部人员的工作职责分工。

● 项目部监理工作制度:针对监理合同和监理目标建立了哪些工作制度,

如何使工程监理工作得以制度化、规范化地开展。

● 质量控制方面:要体现督促承包单位建立和完善自身质量体系,重权预

控、自检、试验检查和旁站等情况,建立质量责任制,规定质量控制的工作职责、工作流程、方法和措施,以及控制标准,取得了多少合格率和优良率等情况。

● 进度控制方面:依据合同和业主要求的工期目标,如何编制工程进度计

划,在编制计划时是如何考虑各阶段工作之间的合理搭接,对各专业进度计划采用何种方法进行监督管理,对施工进度中的记录、信息收集、统计、分析预测是如何进行动态管理,从而达到监理进度控制工作成效等情况。

● 造价控制方面:要详细说明如何做好工程计量与支付的审核签证工作,

如何进行合同变更、设计变更等审核控制。在合同工程总量控制的前提下,如何加强分析预测、提高审核工作准确性、可靠性和原则性,实现投资效益,累计为业主节约资金程度的情况等。

● 安全控制方面:针对工程的特点如何建立健全监理项目机构的安全组织

架构。对施工单位现有情况,如何进行安全监督管理。针对各专业对施工单位提出了哪些明确的要求,对施工过程采取了何种方式进行监控。 ● 合同管理与组织协调:重点说明熟悉、执行合同的情况,公正地处理各

种关系,如何协调好业主、设计和承包单位各方关系的情况。

● 合理化建议:根据工程的难点及重点,提出了哪些合理化建议,取得了

何种成效,得到建设单位的如种荣誉及表彰。

● 经验与教训:通过对该项目的监理,在工作积累了哪些经验,同时存在

哪些问题,在下步工作中如何去改进,从而更好的提高和指导今后监理

工作服务。

4.2.2向监理内部提交的工作管理报告

● 工程概况:应说明工程建设规模、投资情况、工程难易程度、地质条件、

工期情况、合作单位配合情况等,设计、施工、建设单位的名称。 ● 项目部监理工作制度:针对监理合同和监理目标建立了哪些工作制度,

结合工程情况,说明监理部怎样开展工作,提高人员素质,通过努力工作取得业主信任。

● 监理费用及成本分析:针对本期工程的完成情况及监理费收取情况进行

分析,通过对人员的投入方面、各项成本的支出方面,对项目的盈亏情况进行综合分析。

● 质量控制方面:要体现督促承包单位建立和完善自身质量体系,重权预

控、自检、试验检查和旁站等情况,建立质量责任制,规定质量控制的工作职责、工作流程、方法和措施,以及控制标准,取得了多少合格率和优良率等情况。

● 进度控制方面:依据合同和业主要求的工期目标,如何编制工程进度计

划,在编制计划时是如何考虑各阶段工作之间的合理搭接,对各专业进度计划采用何种方法进行监督管理,对施工进度中的记录、信息收集、统计、分析预测是如何进行动态管理,从而达到监理进度控制工作成效等情况。

● 造价控制方面:要详细说明如何做好工程计量与支付的审核签证工作,

如何进行合同变更、设计变更等审核控制。在合同工程总量控制的前提下,如何加强分析预测、提高审核工作准确性、可靠性和原则性,实现投资效益,累计为业主节约资金程度的情况等。

● 安全控制方面:针对工程的特点如何建立健全监理项目机构的安全组织

架构。对施工单位现有情况,如何进行安全监督管理。针对各专业对施工单位提出了哪些明确的要求,对施工过程采取了何种方式进行监控。 ● 合同管理与组织协调:重点说明熟悉、执行合同的情况,公正地处理各

种关系,如何协调好业主、设计和承包单位各方关系的情况。

● 合理化建议:根据工程的难点及重点,提出了哪些合理化建议,取得了

何种成效,得到建设单位的如种荣誉及表彰。

● 经验与教训:通过对该项目的监理,在工作积累了哪些经验,同时存在

哪些问题,在下步工作中如何去改进,从而更好的提高和指导今后监理工作服务。

上一篇:党委书记人代会讲话稿下一篇:假币识别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