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管理与服务论文

2022-03-2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社区管理与服务论文(精选5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摘要]通过对我院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发展的历史回顾,阐述了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产生的社会背景,深刻剖析在该专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设性改进建议和实施措施。

第一篇:社区管理与服务论文

我国社区管理与服务智慧化路径探析

摘 要:国内很多城市把智慧社区建设作为智慧城市建设先行探试,社区管理与服务的智慧化建设已成为探索智慧城市发展的关键。本文在我国社区管理与服务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社区管理与服务中存在的社区管理与服务跟不上居民需求发展,社区管理与服务智慧化建设千差万别,社区管理与服务概念性多、实用性少等问题,提出社区管理智慧化途径和社区服务智慧化途经。

关键词:智慧城市 智慧社区 路径 管理

20世纪70年代,西方国家的居民社区组织逐渐被人们所认同,居民社区信息化、智能化、生活便利化等社区管理与服务功能的要求不断提升,以社区为载体的多样化与个性化的社区管理与服务成为社区建设的趋势。我国社区管理与服务经历了近20年的发展,初步实现了社区基础信息的电子化,为社区管理与服务提供了良好的信息化基础。但是,从我国目前社区管理与服务来看,其基层管理组织的功能尚未完全开启,智慧化社区建设更是路途遥远。本文在分析我国社区管理与服务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探析了社区管理与服务智慧化的路径。

1 我国社区管理与服务现状

我国曾经的“小企业、大社会”的单位制,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是居民管理与服务的主要模式。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和中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实行,单位制逐渐退出历史舞台,社区逐渐成为居民居住、生活的社会群体组织单位,原来由企业承担的管理与服务功能自然过渡到社区,居民的社区管理与服务理应在社会管理中发挥重要作用。近年来,城市管理者、社会学者以及企业对社区管理与服务研究日趋火爆,不同领域的专家学者从不同方面进行研究。以政府为代表的城市管理者,提出了“智慧城市、智慧社区”概念,借助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通过政策扶持,积极引导企业参与智慧城市和智慧社区的建设与管理。社会学者从社区群体出发研究社区治理、社区邻里关系、社区社交关系等社区社会学。企业从社区建设、管理、服务需求的角度出发,围绕社区进行多方位的商机挖掘。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通讯技术的飞速发展,全社会对智慧化的社区生活更趋向往。

社区管理与服务经历了近20年的发展,初步实现了社区的信息化管理。部分社区借助管理信息化,满足了医疗保健、居家护理、家政保健、家电维修、水电维修等社区服务需求。同时,通过对社区居民信息的登记管理,以及社区网络论坛平台等的建设,居委会、公安等各级政府管理者能及时听取社区居民的意见与建议,接受社情民意。社区基础信息的电子化,为社区管理与服务提供了良好的信息化基础。但是,从我国目前社区管理与服务来看,其基层管理组织的功能尚未完全开启,智慧化社区建设更是路途遥远。

2 我国社区管理与服务存在问题

(1)社区管理与服务跟不上居民需求发展。目前我国社区管理与服务基本上是以居委会和物业公司为代表,居委会作为政府职能部门,行政化作风仍然较重,社區建设与服务重行政管理而轻服务提供,社区服务功能形式主义、不切实际时有发生。物业公司虽然是社会化的、专业化的社区管理者,但提供的服务往往是单一的保安、保洁,有的物业公司将自身作为管理者角色,凌驾于业主之上。社区居民作为社区管理与服务的参与方,未能充分体现其服务需求,故而社区服务功能得不到有效发挥,社区居民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不能充分调动,形成社区居民服务需求的增长与管理服务滞后的鲜明对比。

(2)社区管理与服务智慧化建设千差万别。从我国社区智慧化建设来看,不同地方推出的智慧社区服务项目侧重点差异较大。从不同城市不同社区的建设为例,上海市“浦东碧云”社区以“安全、便利、舒适、愉悦”生活为社区的建设管理服务目标;江苏省南京鼓楼区,开通“智慧社区感恩养老”服务平台,实现虚拟养老、视频监控、人员定位、短信发布等功能,为老人提供智慧养老服务;广东省广州天河区,以建造智慧家居、智慧医疗为代表的智慧神曲,实现社区基础工作和社区公共服务智能化[1]。目前,“智慧社区”管理与服务体系建设,从政府到企业,各有各的想法,各有各的招数,缺乏有效统一规划,尚未形成统一标准。

(3)社区管理与服务概念性多,实用性少。我国城市建设中的老城改造、新城建设大多由政府主导。智慧社区的概念也深深打动政府相关职能部门,他们往往把智慧社区建设概念化,作为“政绩工程”、“形象工程”,用作宣传城市形象,代表政府管理水平提升的窗口。因此,政府在智慧社区建设中,将某一方面领先技术作为智慧社区的亮点对外宣传,彰显建设成效。这种短平快,立竿见影的施政理念,在智慧社区建设中,必然会忽视市民的应用性、便利性、普及性等实际需求,导致智慧社区功能与市民期望相去甚远。另一方面,智慧社区管理与服务为企业打开了一片广阔的市场天地,吸引了各领域企业参于其中,大显身手。然而智慧社区建设离不开物联网、云计算等新型技术的强力支撑。这些核心技术多掌握在外国公司手中,我国企业在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研究开发能力弱,企业规模和资金实力相对处于弱势,企业往往在参与智慧社区建设时热情高、技术不足。所谓的智慧社区实际上市概念性居多,实用性偏少。

3 我国社区管理与服务智慧化建设的途经

我国社区管理与服务智慧化建设可从社区管理智慧化和社区服务智慧化两个维度建设。

3.1 我国社区管理智慧化途经

(1)政府购买服务PPP模式,弥补社区管理不足。

现代社会,人们对社区管理要求越来越高,从被动接受管理,向以人本管理为核心的自主管理需求转变。政府必须转变传统的、强制式的社区管理方式,从直接的管理者转变为标准的制定者。笔者认为PPP模式可以作为实现社区管理智慧化的较好途径。众所周知,PPP模式是将部分政府责任以特许经营权方式转移给社会主体(企业),政府与社会主体建立起“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全程合作”的共同体关系,政府财政负担减轻,社会主体投资风险减小[2]。这种模式,一方面,改变了政府在社区管理中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的角色。另一方面,在投资利益驱动和政府管控框架下,企业作为社区建设者,必然将提供最好的技术、产品、服务参与竞争。

(2)“智慧技术”助推社区智慧化管理。

智慧社区管理其核心是管理智慧化,社区居民对社区的切身感知,只有以更人性、更精细的方式管理社区生活,才能达到社区智慧化。因此,智慧社区建设应致力于“智慧技术”的开发和运用,“智慧技术”应注重社区管理智能化、社区管理信息化、社区管理人性化等方面。

首先,社区管理智能化,是社区智慧化管理的关键。一方面,在社区管理中引进智能化基础设备,让智能化设备在社区管理中发挥作用,另一方面,采用智能化技术整合社区资源,实现社区公共事务处理的智能化和社区资源的充分利用,从而推进社区管理互动、精细、及时、便捷治理。

其次,社区管理信息化,是社区智慧化管理的基础。通过社区信息化管理以及信息化管理设备将社区人口、环境、行为、需求等社区管理相关的信息数据进行聚合、整理、分析,特别是大数据技术挖掘利用,构建智慧社区管理平台,实现家居、物业、养老、出行、家政、健康等的信息化管理和智慧化管理。

最后,社區管理人性化,是社区智慧化管理的核心。社区智慧化围绕人这一根本,在社区智能化和信息化技术的基础上,强调人本理念。社区设施、社区环境、社区布局等都应依据不同社区进行合理配置和设计,与社区居民相关的养老、医疗、家政、文体、保健等动态社区管理与服务有其复杂性,更需要人性化管理,应充分考虑人的行为特征和心理特征。

3.2 我国社区服务智慧化途经

(1)深度开发智慧社区新服务。智慧社区最终目标还是要为人们提供更舒适、更方便、更安全、更环保的生活环境。社区服务内容包罗万象,涉及居民生活、学习的各个方面。社区居民期盼社区服务提升为智慧社区服务,对社区智慧化的服务需求永无止境。智慧化社区服务的巨大市场需求,值得我们深度研究和开发智慧社区服务。智慧社区服务研究开发应从人本理念出发,基于对居民行为模式和需求分析调查,形成全面的、多层次的、阶段性的智慧社区服务内容。智慧社区服务深度开发与研究可以借助社会资本力量,政府与企业合作的方式进行,政府购买研究调查成果,或有偿转让给相关企业或无偿公布,吸引众多的企业参与到智慧社区服务这条产业链,开发出符合智慧社区需求的新服务。

(2)创新智慧社区服务新机制。首先,借助智慧城市建设的良好契机,将智慧社区服务融入到智慧城市建设。智慧城市建设能否得到广大居民的认可,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与居民日常相关的智慧社区服务如何。智慧城市建设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智慧社区服务必定是这个系统中不可缺少的子系统。其次,创新智慧社区服务机制。新技术的出现和发展,尤其是物联网技术,促进智慧社区的发展和建设,提升智慧社区的硬件环境,提高了居民的满意度。智慧社区服务不仅限于物业管理,既要进一步跨度服务范围,更要体现社区服务的专业化、精细化。随着社区服务机制的完善,服务资源的整合,更能体现服务效率和服务人性化的社区“一站式”服务,必将是社区服务未来创新机制的发展方向。

(3)引导居民消费智慧社区新服务。创新智慧社区服务最终要被社区居民接受和消费,才能实现真正推动智慧社区持续发展。引导居民消费智慧社区新服务,需要发挥市场和政府两方面的力量。首先,明确政府在智慧社区建设中的定位,发挥政府引导市场、搭台唱戏的作用。政府应在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制定行业相关标准,城市发展规划中与智慧社区服务新需求进行有效对接,在智慧社区建设中发挥政府管理作用和新服务的推广作用。其次,发挥企业的市场主体作用。智慧社区建设和服务提供,像一块巨大的蛋糕,在逐利天性的支配下,各方企业竞相参与,不断激励企业推出智慧社区新服务,如智慧停车、智慧医疗等区别于传统服务服务项目,吸引社区居民感受并购买这些新服务。

4 结语

社区管理与服务智慧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我国可从社区管理智慧化和社区服务智慧化两个维度建设。在社区管理方面可通过政府购买服务PPP模式,弥补社区管理不足;建设过程中,需要寻求高尖端“智慧技术”助推社区智慧化管理,使社区管理智能化、信息化、人性化。在社区服务方面要深度开发智慧社区新服务、创新智慧社区服务新机制、引导居民消费智慧社区新服务。通过循序渐进,逐步构建一个智能、便捷、人性化的智慧社区管理服务体系。

参考文献

[1] 郑从卓,顾德道,高光耀.我国智慧社区服务体系构建的对策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3,33(9):53-56.

[2] 杨旭.新型城镇化中的金融支持政策研究[J].金融经济,2014(12):15.

[3] 张洪,邓剑峰.智慧社区综合信息三维管理系统的建设[J].城市勘测,2015(2):32-35.

作者:王晓雪

第二篇:公租房社区服务与管理

〔摘要〕 公租房建设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一项重要举措,其社区服务与管理在探索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也存在很多问题,如管理难度大、沟通协调不足、基本公共服务不完善等。加强公租房社区服务与管理,政府要发挥积极主动的疏导作用,促进社区充分就业;建立职责明确的专门机构,保证服务与管理的有效协调;关注重点人群的基本需求,努力完善社区的基本公共服务。

〔关键词〕 公租房,社区,服务与管理,发展状况,主要问题,对策

为解决困难群体的住房问题,我国先后推出了一些保障性住房模式,如廉租房和公租房(公共租赁房)。廉租房是指政府以租金补贴或实物配租的方式,向符合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且住房困难的家庭提供社会保障性质的住房。廉租房的分配形式以租金补贴为主,实物配租和租金减免为辅。公租房是解决新就业职工等夹心层群体住房困难的一个产品,它不归个人所有,而是由政府或公共机构所有,用低于市场价或者承租者可以承受起的价格,向新就业职工出租,包括一些新的大学毕业生,还有一些从外地迁移到城市工作的群体。与廉租房只针对城镇居民中符合条件者相比,公租房的承租对象就广得多,又加上兴起较晚,没有多少经验可供借鉴,因而其建设和管理的每一个环节都需要积极探索和稳步实施。公租房社区规模大、低收入群体和特殊困难群体量大集中,一些居民在原住地未解决的遗留问题随着住房的搬迁把遗留问题带到了现住地,不稳定因素较多。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公租房三分靠建设,七分靠管理,管理好公租房比建设公租房更难,着实考验着政府的管理智慧。但目前对公租房社区服务与管理的研究基本上还处于一个起步阶段,仅有一些散见于报纸、网络中的新闻报道,缺乏系统深入的理论研究。公租房社区服务与管理的研究对于完善公租房制度,乃至完善整个住房保障制度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对重庆市“民心佳园”公租房社区服务与管理进行的研究就是一个尝试。

一、公租房社区服务与管理的发展状况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民生问题,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核心话题,政府的中心工作就是民生。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那些既买不起经济适用房又不符合廉租住房等其他保障方式的“夹心层”、新就业人员、外来务工人员等困难群体的住房困难问题日趋突出。在这一背景下,国家提出了大力发展公租房的政策。2009年3月,住建部副部长齐骥提出要通过加快公租房建设来解决“夹心层”群体的住房困难。2010年6月,住建部等七个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加快发展公共租赁住房的指导意见》。同期,全国公租房工作会议召开,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出席会议并强调,要加快发展公租房,推动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2012年7月,《公共租赁住房管理办法》颁布实施,进一步明确和规范了公租房的申请条件、运营监管、退出机制和筹资方式等问题。国内各主要城市均提出了快速发展公租房的计划,并付诸实施,公租房上升为“国家战略”。

经过几年的大规模建设,目前公租房已进入建设、分配与管理并重的时期,加强公租房社区的服务与管理便提上了议事日程,各地积极探索如何更好地对这一类新型特殊社区的服务与管理。如北京市积极探索“服务管理有组织,经营增收有资产,安置就业有岗位,稳定生活有保障”的公租房社区服务与管理新模式;上海市成立了“公租房公司”(公租房运营机构),积极探索“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的运营管理机制,科学构建公租房租后管理制度;重庆市分“四步走“(构建服务与管理网络、创新服务方式、丰富社区文化生活、提高居民素质)创新公租房社区服务与管理模式。但由于前期规划欠缺,而公租房社区又多处于新区,与有成熟配套的老城区相比确实不那么方便。虽然公租房在交房时同步投用了不少配套设施,保证了承租户的基本生活要求,但随着短时间内的大规模交房,入住人员快速增加,这些配套设施显得“杯水车薪”。加之公租房社区服务和管理的推进和全覆盖是一个渐进过程,造成了目前公租房社区的服务与管理发展规模小、水平低。同其他成熟城市社区,特别是同承租户的期盼相比,公租房社区的服务与管理还有不小的差距,在承租户入住后存在滞后和不匹配的现象较为普遍,承租户对公租房社区服务与管理的满意度不高。这些问题需要进行认真探讨,从而为公租房社区居民提供更好的服务与管理。

二、公租房社区服务与管理中的主要问题

为了更好地探究公租房社区服务与管理中的问题,笔者在重庆市首个公租房“民心佳园”社区进行了深入调研。主要采取访谈和问卷调查的形式,对象有市公租房管理局、“民心佳园”公租房社区所在的街道和社区居委会的工作人员,以及普通承租户。共发放调查问卷150份,收回有效问卷132份。在调研中,我们发现“民心佳园”公租房社区服务与管理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入住人员结构复杂,低就业状态严重,社区管理难度大。在调研中得知,已入住的约8000户居民中,有低保户716户1410人、残疾人155人、“两牢”释放人员120余人、HIV携带者3人、精神疾病患者16人,人员结构十分复杂。难怪社区管理人员形象地说:公租房几乎成了其他街道、社区甩包袱的场所,成为新的收容所、救助站。部分低保户经核查是有工作有收入的,入住后房屋装修漂亮、家用电器齐全、宠物狗又养得多,而根据政策,房屋租金外加物管费每月每平方米仅仅只需缴纳1.1元。周围群众每月每平方米除交11元的租金外,还得交纳不菲的1.1元物管费,因此非常不满。正因为享有如此丰厚的优惠政策,谁都不愿意摘掉吃低保的帽子,自然搬进来后也就没有人敢去核实他们的收入。社区工作人员曾试图入户核实有关情况,几乎都被拒之门外。除此之外,公租房社区的低就业状态比较严重。“目前已配租成功的家庭中,92%的家庭人均月收入在2000元以下,进城务工人员占52%左右,原住居民中的困难家庭占38%左右,大中专毕业生占10%左右” 〔1 〕。也就是说,除了刚毕业后工作不久的10%的大中专生、少部分农民工能够相对稳定就业外,大部分居民都不能充分就业,即使就业,92%的家庭人均月收入也在2000元以下。不能就业,自然就没有稳定的收入来源。调研得知,社区出现的偷窃者许多是刑满释放人员,不少居民因为没有就业整日忧心重重,再加上即将面临交纳租金以及医疗、教育、养老、生活等其他压力,潜伏着诸多不稳定隐患,也增大了社区管理的难度。

(二)管理部门的沟通协调有待进一步加强。公租房社区服务与管理的参与主体多,既有政府主管部门,也有房屋产权人、承租人、运营机构及其选聘的各类专业服务公司,以及公安、居委会等社区管理者;管理内容多,既有装修房屋、配置家具家电、承担维护维修,还有对承租人的资格审核、监督租赁使用,为承租人提供户籍、社保、医保等配套服务。 〔2 〕这些决定了公租房社区的服务与管理是一个专业性强、涉及面广的复杂系统工程。若缺乏科学合理的统筹、或者责任主体不明确、运营模式不规范,在实际运作过程中极易出现各方相互推诿、扯皮现象,引发各类矛盾和冲突。为了能够通过协调解决问题,“民心佳园”公租房社区由市公租房管理局、北部新区管委会共同组建成立了公租房管理委员会,本意是能坐镇指挥,及时为居民提供日常服务、排忧解难。但在实际运作过程中,由于诸多原因,公租房管理委员会协调无力,不能作为。辖区内的各单位、物业管理部门等各自为政、互不配合,社区难以开展工作,没有一个真正得力的管理机构出面协调处理矛盾和纠纷。调研发现,由于房屋修建的时间紧、工期短,导致不少房屋存在墙面开裂、门窗破损、地面起拱、管道损坏等质量问题。原来规定由地产集团三年内保修负责免费维修的,实际上则是大量申报无果,造成反复投诉或者是投诉无门,群众反映强烈。

(三)社区基本公共服务的提供亟需加强。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加强社会建设,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民生的改善与基本公共服务的提供息息相关。调研发现,“民心佳园”公租房社区基本公共服务的提供亟待加强。在教育方面,规划的中学和幼儿园都尚未竣工,适龄学生一般在四公里外的九年一贯制学校上学。已在重庆市江北区、南岸区等地成功设置的普惠性幼儿园①与“民心佳园”公租房社区无缘。整个社区只有一所民办幼儿园,由1栋楼房的底层改造而成,仅有470平方米,却要容纳150名小朋友。园舍人均使用面积、幼儿活动室内外面积、教学设备等均达不到《重庆市民办幼儿园设置标准(试行)》的规定。由于场地所限,幼儿很多活动均要到园外开展,存在一定安全隐患。幼儿园收费标准为每月680元,相对周边其他幼儿园来说偏低,但按设施水准及教师配备来看,对中低收入的承租户来说收费却是偏高的。不少居民投诉教师流动性大,部分教师对入园小孩心存歧视,态度恶劣。限于经济压力,幼儿入园率不高,已入住的社区,登记备案的3岁到6岁幼儿有315人,而上幼儿园的仅150人,不到50%。承租户的家庭教育能力十分有限,幼儿素质提升较为困难。在养老方面,已入住的社区登记备案的60岁以上老年人有1023人,65岁以上的有596人,如果加上租赁户入住后将老人接过来赡养而未登记备案的情况,老年人的比例会更大,但社区没有一家养老机构。承租户的经济实力难以承担较好的居家养老,公立的养老院名额有限住不进,私立的养老院收费过高住不起,公租房社区老年人自身也担心遭遇歧视不愿入住,导致养老难问题。 〔3 〕 在文化方面,“民心佳园”公租房社区没有报亭、阅报栏、图书室、档案室和文化室。卫生方面,只有一个约三百平方米的社区卫生服务站,配有医疗人员四人,药剂人员二人,设备简陋,医少药缺,无法应对突发病情,也不能刷医保卡。体育方面,五万多人的大社区却只有一个大广场、一个小广场、一个篮球场、一个羽毛球场和一个儿童滑梯。广场面积过小,建设部门在广场上没有留置电源插座,一到晚上没有照明。公共安全方面,入驻警务室的只有1名民警和3名文职人员,警务室面积120平方米,远没有达到标准基层社区的警务室标准。警务室基本上是“关门营业”,60%的工作时间没有人,小区不时有入室偷窃事件发生,住户苦不堪言。

因此,政府部门必须高度重视和妥善处理公租房社区服务与管理中存在的这些问题,以此来防止承租户起先因为政府帮助解决了住房而心存感激,而入住后一系列问题的出现和久而不决,在承租户心目中产生极大失衡,进而感激之情渐变为不满情绪。

三、加强公租房社区服务与管理的对策

住房是人们的基本生活资料,解决住房问题是世界上大多数国家政府的施政理念。如果说公租房的建设成功地解决了中低收入城市建设者“居者有其屋”的问题,那么公租房社区的服务与管理将解决这部分群体“住得舒心放心”的问题,最终实现公租房“能住愿住住得好”的目标。

(一)政府要发挥积极主动的疏导作用,促进公租房社区充分就业。就业乃民生之本,失业是最大的穷困。“公租房要避免变成贫民窟,就不能只有单纯的居住功能,还需要有一定的产业作为依托,就地解决部分人群的就业和收入来源的问题。因为低收入阶层机遇和地位的改善,必须通过就业才能实现。” 〔4 〕针对公租房的特殊承租户,能否做足工作、正确疏导,实现充分就业事关重大。政府有关部门要认真细致地对所有公租房住户家庭成员的构成、家庭收入,以及年龄、学历、技能、兴趣爱好、健康状况和就业需求等作全面调查,分类登记造册,建立动态管理档案。具体措施有:组织就业指导专家、相关部门和单位综合会诊,制定出操作性强、监督有力的实施方案;高度重视入住人员的职业教育,强化就业培训力度,特别是对技能低、年纪较大的人群有针对性地进行就业技能培训;完善就业服务体系,拓展劳务输出渠道,挖掘现有培训就业的政策潜力,并积极争取相关的政策来确保就业;鼓励弱势群体创业,发展私营经济和微型企业,并给予最大限度的政策补助。

(二)建立职责明确的专门机构,保证社区服务与管理的有效协调。《重庆市公共租赁住房管理暂行办法》规定,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部门是全市公租房的行政管理部门,会同市发展改革、财政、城乡建设、规划等部门,编制公租房建设规划和年度住房建设计划;牵头协调规划、计划、建设、管理和政策研究工作。市住房保障机构负责公租房的管理,组织主城区公租房申请对象的审核、建库、配租、租金收取和交易审核以及住房出售、回购管理工作;市住房保障机构组织对承租或购买公租房人员履行合同约定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5 〕从这里可以看到,从公租房的规划、建设阶段到申请人员入住阶段再到日常管理工作阶段,最后是后续服务监督管理阶段的各项工作,分别是由市国土资源部门、市房屋管理部门、市住房保障机构等几个不同的政府部门来管理,缺乏一个统一的政府部门来统筹协调公租房管理的各项工作。而从较为成功地解决中低收入家庭住房保障问题的几个发达国家经验来看,设立专门的公共住房管理机构②无疑比多个政府行政机构各自为政的管理工作模式效率更高,效果更好。鉴于当前实际,建议成立专门的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组长由分管副市长担任,副组长由相关市级部门分管领导担任,领导小组设立专门机构,由发展改革、建设、国土、规划、环保、民政、财政、监察、公安、价格、残联等相关部门根据各自职责,配合做好公租房管理有关工作,形成强有力的、有效的工作机制,接受、梳理、协调、逐一落实承租户提出的问题。

(三)关注重点人群的基本需求,努力完善社区的基本公共服务。公租房社区的租住群体与其他社区相比有较大不同,决定了公租房社区居民比其他社区居民更加需要得到公共财政的阳光普照,更加需要基本公共服务。公租房社区在服务与管理中要寓管理于服务之中,在服务中体现管理,努力做到管理与服务相统一,切实让每一个人都能感受到快捷、便利、文明、和谐和实惠。 〔6 〕基本公共服务涉及每一个人,涵盖面广,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需要突出重点人群、基本需求。鉴于政府的财力和工作开展的进度,当前,公租房社区基本公共服务覆盖的重点人群应是社区老年人和学龄前幼儿,满足的基本需求应是养老和学龄前教育的需求,基本途径是在公租房社区创建托老所和实行幼儿义务教育。这两大举措将有利于有效解决中低收入租住群体在养老和幼儿教育方面的难题,丰富公租房的内涵,进一步促进公租房社区居民共享基本公共服务,更好地回应和满足公租房社区居民的需求。在公租房社区创建托老所工作中,可以构建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志愿者参与的协调机制,由市公租房建设指挥部牵头,市民政局、公租房所在区县配合,按照民政部《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建设标准》建设,成立托老所管理办公室;引导企事业团体、协会、中介等社会组织在托老所的创建和运行中发挥作用,全程吸引志愿者参与;以公益和低偿、无偿为特征来创建公租房社区托老所 ③。在公租房社区实行幼儿义务教育工作中,可以构建以政府为主导的协调机制,成立公租房社区幼儿义务教育综合管理办公室,由市公租房管理局负责牵头,市教委配合;建立以社会力量为核心的参与机制,以企业资金为支持的促进机制,以义务教育的公益和免费为特征,按重庆市一级幼儿园标准进行打造。

经过几年摸索,公租房已由大规模的建设时期逐渐进入建设、分配与管理并重的时期,其间的问题会逐渐显现,必须认真探讨加以解决。只要政府坚定信心,真正本着为人民服务的执政理念,努力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公租房社区服务与管理体系,那么不仅“居者有其屋”的梦想一定会实现,而且公租房“住得舒心放心”、公租房社区的和谐稳定也一定会实现。

注 释:

①重庆市2011年底提出在“十二五”期间投入60亿元建设普惠性幼儿园,坚持公益普惠和科学保教的办园方向,为大众提供有质量的保教服务和合理收费的各类型幼儿园,含公办幼儿园、公办性质的社会单位办幼儿园和非营利性民办幼儿园,保教费最高不超过每生每月400元。

②如美国隶属联邦政府的住宅和城市发展局和各地地方的公共房产管理局、新加坡的建屋发展局。

③如果托老所只是托管照料,不管吃饭,则一分钱不收(无偿)。如果老年人需要在托老所里吃午饭,可象征性收取一定的费用(如3-5元/天/人)(低偿);如果有社会组织愿意赞助此部分费用,老年人就不用交费(无偿);低保、80岁以上高龄、独居、空巢老人免费(无偿)。

参考文献:

〔1〕徐旭忠,傅夏莉.重庆大规模建设公租房凸显多重效应〔EB/OL〕.新华网,2012-08-30.

〔2〕杨华凯.公共租赁住房租后管理制度的创新〔J〕.上海房地,2012(4)

〔3〕闫 建.创新公租房社区养老模式研究〔J〕.重庆行政(公共论坛),2012 (5).

〔4〕吴红缨.重庆公租房新型社区管理试验〔J〕.山东经济战略研究,2011(4).

〔5〕重庆市公共租赁住房管理暂行办法〔N〕.重庆日报,2010-06-09.

〔6〕郑 颖.创新社会管理的几点思路——以广州增城聚众滋事事件为例〔J〕.理论探索,2011(6).

责任编辑 周 荣

作者:闫建

第三篇:探析高职院校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建设

[摘要]通过对我院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发展的历史回顾,阐述了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产生的社会背景,深刻剖析在该专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设性改进建议和实施措施。

[关键词]高职院校;社区管理与服务;服务;专业建设

作者:陈增荣 王星飞

第四篇:高职院校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教学改革初探

摘要: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开办四年来,一直坚持高职办学特色,以“理论够用为度”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同时不断进行专业教学改革,探索专业发展的正确途径。本文就该专业教学改革进行了事实性阐述。

关键词:高职;社区管理;教学改革

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于2001年开设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是广东省第一所以高等职业教育模式培养社区工作者的高职院校。几年来,我们坚持高职办学特色,积极进行专业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努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技术应用能力。

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教学改革的背景

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教学改革的社会背景20世纪末,我国各项改革的深入为社区建设创造了条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推进了社区建设的发展。计划经济体制下由单位承担的福利事业开始转由社区来承担;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把原来承担的社会事务交给社区来办;政治体制改革,政府转变职能,“小政府,大社会”,为社区建设带来机遇。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呼唤社区建设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力求社区建设与之配套,这就为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人才提供了充分的就业机会和广阔的发展空间。

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教学改革的行业背景在新世纪里,各级政府都把社区建设作为重点工作来抓。中共中央在《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中提出“加快发展社区服务业,提供便民利民服务”。中共中央、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民政部关于在全国推进城市社区建设的意见》中指出:“逐步建立社区工作者队伍,社区建设需要大批专业的社区工作者……努力建设一支专业化、高素质的社区工作者队伍。”可见,社区建设今后将成为城市工作中最重要的工作之一,社区工作者将成为急需的人才。

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

教改的目标和指导思想

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教学改革工作目标以转变教育思想观念为先导,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目的,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为主题,把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建成特色鲜明、适应地方行业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在同类教育中具有带头作用的示范专业。

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专业技术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为主线,以继续优化专业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改革和建设为重点,加强专业教材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和实践教学基地建设,逐步形成特色鲜明的高职办学模式。通过校企合作、实际工作者参与教学、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等途径,把学生培养成具有较强的理论知识和社区工作能力,能够适应各种社区工作岗位要求的社区工作者。

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教改的基本思路

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岗位定位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要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掌握社区管理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健康体魄和心理素质以及较强的社区服务与社区管理能力的应用型人才。经过三年学习,学生修完教学计划规定的课程,经考试、毕业实习合格,颁发大专毕业文凭。同时取得英语、计算机等级证书和相应的岗位资格证书。该专业学生毕业后可到区街社区管理机构、社区委员会、社区服务中心、养老院、儿童福利院、居住区物业管理公司、社区福利机构与社会团体等社区服务和社区管理部门(岗位)工作。

以素质为基础,以能力为中心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逐渐摸索形成以素质为基础、以能力为中心的人才培养模式。该模式以培养具有社区服务和社区管理知识和能力,工作在社区建设和社区管理一线的社区工作者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培养方案;以应用为主旨和特征,构建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以实践教学为手段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通过学校与社会用人部门结合、师生与实际劳动者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的人才培养途径,培养社区工作者。

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人才的岗位能力和素质结构根据高职人才培养的要求,依据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特点,在大量实际调查的基础上,确定了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人才的素质结构和岗位能力,具体内容如下:(1)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学生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与基本技能。该专业学生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和基本技能包括:政治理论素质、思想品德修养、职业道德、法律意识、健康体质、心理素质、创新思维等。基本技能包括语言运用能力和计算机操作能力。(2)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学生应具备的专业能力。该专业学生应具备的社区管理知识和能力包括:社区服务管理、社区组织建设与管理、社区发展与规划、社区资源合理配置、社区物业管理、社会工作、社区调查、社区策划等。(3)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学生应具备的关键能力。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学生的关键能力应该包括:职业行为能力、心理承受能力、生存发展能力和与人合作能力。

目前我国社区建设得到了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社区发展速度很快,对社区工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社区工作者的能力和素质也会提出新的要求。在今后的教学中,应紧跟社区工作形势变化,不断加强能力培养,使学生符合实际岗位的需求。

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教改的具体措施

专业年限设置改革根据高职教育改革精神和市场对人才的实际需求,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作为我院首批两年制试点专业,在2005级实行两年制教学改革,制定了两年制教学计划,重点改革教学模式,强调学生动手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加强专业实训基地的建设。根据学院发展以及该专业的实际状况,本专业制定了发展规划,规划中明确提出在专业建设中重点加强专业实习、实训基地建设,体现高职高专教育特色,为学生直接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2005年招生中,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属于两年制,而且在教学计划中,所有重要的专业课程都安排在内,仅仅减少了选修课程的比例,保证学生能够学到与三年制一样的专业课程。但也存在以下问题:(1)专业课程是否能够学完。由于学习年限缩短,不可避免造成部分课程在学时上会缩短,甚至会取消。所以新生入学当天,很多家长和学生来咨询,担心两年制对专业教学计划造成影响,并对课程安排提出质疑。(2)是否影响就业。目前,专科一般都属于三年制,在大部分专业设置属于三年制,而本专业属于两年制的情况下,家长和学生又担心就业时用人单位会选择学习了三年的学生而忽视学习两年的学生。(3)是否能够真正学到东西。两年时间非常短暂,刚进入大学又面临着毕业,而且在教学计划安排中,最后半年属于实习阶段,真正在校学习的时间只有一年半,这么短的时间内是否能够学习到专业知识,也是家长和学生担心之处。

正是抱着这种质疑的态度,很多家长和学生放弃了对该专业的选择,导致2005年招生不太理想。因此,为了扭转这种局面,我们就改制问题咨询了专业指导委员会的有关专家,他们也提出了应该恢复三年制的建议。所以在2006年新生招生中,该专业恢复为三年制,专业教学计划也面临着重新修订。

理论教学体系改革该专业所设置的课程是根据高职办学方针,以素质为基础,以能力培养为中心,针对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所对应的岗位需求,结合我国社工教育实际和我省人才需求情况,参考国内外相同专业的课程设置情况,在有关专家和社区工作者的参与论证下安排设置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体现了针对性、适应性、规范性。课程内容重点放在社区服务、社会工作方法、物业管理、社会调查方法、社区文化策划等管理知识和能力及社区工作技巧的培养上。本专业属于文科性质的专业,在课程体系上,一些课程理论性较强,这样,专业教师在教学内容安排上,应尽量减少理论知识的灌输,增加实践性教学,让学生真正体会到专业的职业性质。多媒体教学在一定程度上能实现智能性、个性化教学。目前该专业教师正努力实现现代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自由交融。大多数教师采用多媒体教学,为传统教育观念向现代教学观念转变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如《物业管理实务》、《社会调查方法》、《社区管理》、《公共关系实务》等课程已经制作了内容形象具体、丰富多彩的课件,满足了学生的需求。同时,根据人才需求状况,在教学计划中增加了《社区网络信息管理》、《社会工作实务》等课程,并对部分课程进行了增删或整合。

实践教学体系改革该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注重教学环节中的实践特点。课堂教学中以模拟小组、实验室教学等形式消化课堂知识,训练学生能力。还安排该专业的学生到相应的机构兼任助理工作,进行实地训练。实习实践课时占总学时的1/2,并安排了以下四个环节的实践训练。(1)认识实习环节。通过实地参观,让学生了解本专业所对应的岗位,该岗位所从事的工作的内容以及对工作人员能力和素质的要求。(2)专项素质和能力训练环节。这一阶段为结合课程内容进行专项技能训练阶段。主要是通过机构实习、实验室实习、挂职锻炼、课堂模拟等环节,训练学生掌握课程要求的各项技能。(3)综合能力训练环节。这一阶段为结合专业课程的学习,综合以前所学内容和已具备的各种能力,对学生进行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训练。(4)毕业实践训练环节。学生在这一阶段结合所学和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在社区管理机构中经过一定时间的训练,在教师和实际工作人员的具体指导下,解决与专业有关的1~2个具体问题,并写出毕业论文,完成学习期间最后一个教学环节的训练。

实训室建设为了更好地培养训练学生的职业能力,学院在教学改革期间加大投入,完善校内外实习、实训,逐步建立起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专业能力相结合的多功能校内外实验室和实习、实训基地。在校外有稳定的实习基地,在校内建立物业管理实训室。通过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形成一套完整的、行之有效的实训方法体系。建立开放式的实践教学运行机制,把教、学、做有机结合起来。

教学方式改革要使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培养出合格、优秀的社会工作人才,好的课程教学方法的组织与实施是必不可少的。所以,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的引入对这一专业来说非常迫切。本专业在教学方式上的改革体现为:尝试乐学、乐教的教学新模式,体现以人为本的教学管理理念;开展互动式教学,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创新人才;实践教学法引入课堂,提高了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加强案例教学,培养了学生分析判断能力;开展模拟教学,提高了大学生的整体素质。

教材建设教材建设是搞好专业教学改革试点,构建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本专业的教材以选用有关教材为主,教材建设是今后专业教学改革的重要任务,也是实现专业教学改革目标的重要保证。教材改革表现在教材选择过程中坚持基础理论课教材突出应用性,不片面追求学科的系统性和完整性;方法类教材突出方法的训练和掌握;专业技能教材紧密联系社区建设的实际,突出综合能力的培养。

师资队伍建设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专业师资队伍,是搞好专业教学改革的关键。学院尤其注重从企事业单位或科研部门引进既有实践经验,又有扎实理论基础的专业人员充实教师队伍,增加“双师型”教师比例;引进社会学专业毕业生,形成教师队伍的年龄梯队;鼓励和支持教师取得“双师”资格,鼓励和支持教师结合专业到实践中锻炼;充分利用社会教育资源,从社区建设与管理第一线聘请兼职教师以适应人才培养和专业变化的需要;加强学校与社会的联系,并有计划地选派中青年教师到国外或全国高职师资培训基地进行职业技术与教学水平培训。

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是一个新兴专业,其教学体系、教学方法、实习实践模式等尚在探索中,难以找到比较系统的理论和经验来借鉴。因此,有许多地方尚待完善,如社区管理与服务的理论研究还不够全面深刻;教学改革的具体措施还需进一步完善;专业课程设置及专业设置标准还需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加以验证。这也是今后专业建设和发展中更加艰巨的任务,需要不断的摸索和努力。

作者简介:

马天芳(1975—),女,湖北钟祥人,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社区发展与建设。

(本栏责任编辑:洪雁)

作者:马天芳

第五篇:东莞社区服务与管理设施完善建议

[摘 要]社区服务与管理设施是承载政府公共管理、社区自治服务、市场中介服务和民间互助服务的载体,是社区工作人员服务居民和居民参与社区事务管理的凭借工具。在社区建设领域,社区服务与管理设施如何能够既普惠到所有居民,又节约成本提高配置效率,使有限的资源充分发挥作用,是基层政府和社区工作者时常聚焦的话题。笔者以此为课题,对东莞社区服务设施的配置现状展开调查,拟通过总结目前设施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借鉴其他城市先进经验,提出完善东莞社区服务与管理设施的建议。

[关键词]东莞;社区;服务与管理

一、东莞社区服务与管理设施配置的现状

通过调查笔者了解到,东莞市、镇两级政府近些年来不断加大社区建设的财政投入,其中社区服务与管理设施的数量逐年递增。截至2011年底,全市村(社区)建有多功能活动室482个,星光老人之家521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388个,图书阅览室527个,劳动服务站587个,户外文体广场571个,实现了每300户以上的农村社区就有一个篮球场、一个小公园、一个公共厕所、一个村办事服务中心和一个垃圾收集站。规划并建设了社区内的公交车站点、候车亭、停车场、首末站、维修场等设施,方便居民出行。此外,各社区服务中心还配备了警务室、人民调解室、档案室、图书室、卫生计生服务室、残疾人康复场所、户外文体小广场等设施,使社区环境切实得到了改善。

二、东莞社区服务与管理设施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尽管东莞借助其地方财政优势,在社区服务与管理设施配备上不遗余力,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建设过程中逐渐暴露出来的标准混乱、重复低效、单一僵化等问题都严重影响并阻碍了其未来的发展,经过分析,笔者认为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设施建设缺乏法律依据,致使设施配置的类别、标准、原则皆不明确

目前,指导社区服务与管理设施建设的权威文件是2007年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民政部编制的《“十一五”社区服务体系发展规划》。该规划中明确将社区服务与管理设施界定为构建社区、街道、区(市)三级社区服务网络的重要载体。该规划一经出台,一部分经济发达城市就率先发布了适用于本行政区域内社区服务设施建设的规范性文件,如《北京市社区服务设施管理若干规定(修正)》、《杭州市城市规划公共服务设施基本配套规定》、《青岛市市区公共服务设施配套标准及规划导则》、《泰州市城市居住小区公共配套服务设施管理规定》、《重庆市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配套指标》等等。这些规范性文件是该地区进行设施配置时予以参照的重要法律依据,其中无一例外地界定了社区服务设施配置的类别、标准和原则,同时也明确了社区服务设施从申请、审批、兴建到监督管理的各个负责部门及其职责。反观东莞的社区服务设施建设,至今尚无可参考的规范性文件,这直接导致了建设过程中,出现设施配置标准不统一,镇区间发展不均衡,配置类型两极分化的现象,因此,尽快草拟和颁布东莞市社区服务设施建设管理条例势在必行。

(二)设施建设欠缺整体规划,引发较多重复建设、低效用建设

东莞现有的社区服务设施在配置上缺少整体划一的指导思想,其建设视角大多从本镇区需要出发,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促使其各为其政,很难实现区域间的共建共享。一些地方经济较优越的镇区在社区服务设施上投入巨大,服务中心占地辽阔,装修精美,设施类别配置齐全,但因为社区居民入住率低、流动性大、参与意识不足等原因,使很多设施处于荒废状态,利用效率极低。相反,有的镇区受限于其财政支付能力,可配备的社区服务设施类型有限,运营乏力,服务水平也不能满足所在社区居民的需要,导致部分居民索性放弃社区服务,向外寻求帮助。以上这些现象的出现,不仅使东莞市的设施建设偏离了发展规划中搭建三级社区服务网络的初衷,还人为割裂了全市社区服务协调发展、全面提升的布局。因此规划部门氶需承担起编制东莞市社区服务与管理设施基本配套指导性文件的重任,使之与管理条例相协调,与各专项规划相衔接。

(三)设施建设类型保守,功能滞后,凸显社区服务与居民需求之间的差距

东莞现有的社区服务与管理设施主要以社区服务中心(站)、敬老院、伤残人士康复中心及户外文体小广场等为表现形式。从功能上来看,这些设施主要为所在区域内的居民提供社会救助、就业服务、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及开展卫生环境、计划生育、社区治安等行政服务。虽然延伸政府行政管理功能是社区服务中不可或缺的一项,但是这些服务并非社区居民日常生活中最关心、最需要的内容。与之相较,那些诸如购物、餐饮、家庭服务和再生资源回收等与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便民服务才是最容易被居民认可和最受欢迎的。而目前东莞社区服务设施建设的类型中并未涵盖以上内容,这势必会加大服务主体与需求者之间的距离,甚至影响到社区服务设施的利用效率。如何提供更加贴近社区居民生活所需的服务,应当是社区服务设施配置和建设中考虑的重要问题。除此之外,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传统的社区服务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社区居民的网络化生活方式,基于虚拟的电子平台会极大降低社区服务与管理的成本,未来的社区服务设施建设不能仅仅拘泥于建筑实体的投入,而应当适时地将社区网络信息化工程纳入其中,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建设。

(四)设施建设资金来源单一,筹建任务艰巨,政府财政负担过重,导致设施建设进度缓慢

东莞现有的社区服务与管理设施建设主要依靠市镇两级政府财政投入,一方面因为地区人口基数较大,外来人口多,市镇两级辖区内社区划分较细,按照《“十一五”社区服务体系发展规划》规定的社区服务设施配置要求,东莞市的设施筹建任务依然艰巨。另一方面,因为社区服务体系建设和发展缺乏稳定的投入机制,投资主体过于单一,导致政府财政负担过重,部分社区基本公共服务的必要支出得不到保障,社区服务基础设施建设也存在着资金缺口,严重影响了全市社区建设的发展进度。因此有必要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多渠道筹措资金,共同参与社区的服务设施建设。

三、完善东莞社区服务与管理设施建设的具体建议

(一)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整体划一,针对性、操作性强的政策措施

1.界定东莞社区服务与管理设施的范围及类型

可参照《北京市社区服务设施管理若干规定(修正)》的内容,将社区服务设施的范围及类型设定为所辖社区内,由市、区、街道(镇)、居委会及个人、企业兴办的以当地老年人、残疾人和优抚对象为主,并向本社区居民提供便民服务的社区服务中心、敬老院、伤残人士康复中心等教育、医疗卫生、文化娱乐、体育、商业金融服务、社会福利与保障、行政管理市政公用设施。

2.厘清东莞社区服务与管理设施从申请、审批、兴建到监督管理的各个负责部门及其职责

兴办社区服务设施,应当向所在辖区内的民政部门提交申请,由市、镇、区民政部门负责本辖区服务设施的审批管理,并对设施的建设和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计划、财政、税务、工商、规划、房管、城市建设、文化、卫生等行政管理机关,应当结合各自的职责,对社区服务设施的建设和发展给予扶持。社区服务设施用房的建设,应纳入城市建设规划,设施配置的各项标准,由民政部门会同市城市规划管理局等部门确定。

3.明确东莞社区服务与管理设施建设的原则

为了使东莞的社区服务设施配置更加合理,一方面规划部门应当注意资源整合,统筹考虑各类公共资源,科学配置,充分利用现有公共设施,避免重复建设,实现社区服务设施的共建共享。另一方面各级政府应当因地制宜,从各地的实际情况出发,根据经济发展水平、自然条件和居民需求,确定社区服务体系建设的重点,区分不同规模、不同类型的社区及社区服务,实行分类建设指导。

4.制定东莞社区服务与管理设施的配套标准

按照《“十一五”社区服务体系发展规划》的要求,城市中每个街道应拥有一个综合性的社区服务中心;每万名城镇居民拥有约4个社区服务设施,每百户居民拥有的服务设施面积不低于20平方米。每个综合性社区服务站设施的最低标准是能满足社区居委会办公所需,并配置多功能社区活动场所,建筑面积不低于200平方米。以此标准为基础,部分城市根据所辖区域的实际情况,设计了符合本地社区发展的设施配套标准,如重庆市,就将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按居住社区、居住区、居住小区进行三级配置。居住社区人口规模为7-12万人,居住区人口为4-6万人,居住小区人口为1-2万人。根据不同的级别,要求其按照不同的配建标准选择设施项目。笔者认为东莞也应尽快制定与本市居住人口规模相对应的社区服务设施配套标准,在符合国家规定的设施面积总指标的条件下,根据规划组织结构类型统一安排,合理布局,使社区服务设施建设有据可考,有法可依。

(二)从东莞市社区工作角度出发,对社区服务设施进行统筹规划,整体布局,平衡地方差异,实现资源共享

应当将东莞市的社区服务设施划分为三个层次,即在社区层面,建设综合性、多功能的社区服务站,在街道层面,建设“一站式”服务为特点的社区服务中心。在区(市)层面,建设以规模化和特色服务为主的社区服务中心。社区综合服务设施(社区服务站、街道社区服务中心和市、区服务中心)的建设应坚持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综合利用。要突出综合服务功能,将党员活动室、就业保障网络、社区卫生服务站、文化活动室、图书室、“爱心超市”、社区捐助接收站点、警务站(室)、老年活动室、未成年人文化活动场所等统筹规划建设,尽可能避免单独设立。另外,各镇区也可以结合所辖社区的居民结构特色,增设一些符合当地居民需求的服务设施,如在外来人口聚集的社区开辟新莞人服务机构或劳动就业中心等,还可以在相毗邻的社区中设置不同的服务设施,使其发挥交叉服务功能,实现资源共享。

(三)拓宽设施建设资金来源,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导,兼有企业赞助、社会捐赠、个人承包相结合的投资机制,共同完善社区服务设施建设

应逐步引导社会各方参与和支持社区服务体系建设与发展,探索有效的社区服务资金募集方式,通过贴息补助、配套投入等灵活方式拓宽社区服务体系建设融资渠道,吸收社会资金投入社区建设。通过慈善捐赠等活动,筹集社区服务体系建设发展资金。建立以政府公共财政投入为基础、募集社会资金为辅助的社区服务基金,对社区服务进行项目管理,不断完善社区服务基础设施,广泛开展政府购买服务。通过租用、借用社区服务设施等形式,吸引社会力量投办社区服务业,开展有偿服务,通过引进物业管理进社区,将部分社区服务交给社会和居民承担。鼓励房地产开发商将社区服务理念融入房地产开发项目之中,完成小区开发的同时,配套建设公共文化、教育、体育等各类社区服务设施。鼓励企业与社区建立共建机制,兴建社区服务设施,开展社区服务。

目前东莞正处于经济社会双转型期,社区服务与管理工作在转型过程中承受着来自各方的考验,作为开展社区服务的重要载体——社会服务与管理设施,在建设中必须充分权衡居民需要与政府统筹之间的关系,有关部门应针对该市社区服务与管理设施配置中现存的问题,积极寻找解决途径,合理布局,科学规划,在具体的实践中进一步完善社区公共服务与管理设施的建设。

[作者简介]丛珊,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政法系。

作者:丛珊

上一篇:审计技术论文下一篇:生物入侵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