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复习冲刺

2023-02-1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中考复习冲刺

化学中考“冲刺”阶段的复习策略

[摘 要]在中考前一个月的化学复习教学中采用恰当措施,使学生多种能力的训练落到实处,无疑是取得教学实效的关键,尤其对学生在短时间内提高中考化学分数是非常有意义的。从教学课堂的实际出发,分析中考题型,抓住学生薄弱环节,因材施教,针对中考化学复习的有效策略进行探讨。

[关键词]中考化学;化学复习;策略

一、基础性回归

考前复习最关键的工作是让学生明白每一道中考题都是在教材中生成的,考试中简答题表述不清、化学用语表述困难、推断题思路障碍、实验题不慎失分等现象,都是不熟悉、不重视教材,因而没有形成核心知识结构造成的。所以中考前,教师都要安排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回归课本,回归错题,查漏补缺。回归课本的目的,第一是增强自信心,“我把所有的书考前又学了一遍”。第二是减少遗忘,“把主干知识和重点知识又过了一遍‘电影”’。第三是捕捉意外的收获,“从来没有注意到的内容这次看到了”。这样能达到查漏补缺的目的。如2012年南京市中考题第21题第(4)小题:

你认为实验室制取气体时要注意的是:

①选择适当的反应,包括 和 :

②选择合适的 ;

③需验证所制得的气体。

这道题的答案很容易,但是很多学生却没有完全答对,原因是他们的答案回答不到位,或是模棱两可,其实这道题的答案就在教材第六单元课题2“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的本课小结里,学生只要花不到一分钟的时间阅读课本,了解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和方法,问题就会迎刃而解。值得注意的是看书忌讳虎头蛇尾或一字不漏,不该看的细看,该看的不看。复习过程中很多学生只注重看教材上新课留下的痕迹,而习惯忽略教材的小结、课后习题、课外实验等内容。所以,临考前,指导学生如何高效地将教材内容进行梳理,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是很重要的。如果学生能在考前一个月静下心来,很好地回归课本,就可以大大减轻学生的考前心理压力,从容自信地走进考场。

理论联系实际,以特定的问题情境为素材,解答现实生活中的化学问题是近年来中考化学命题的特点。在复习教学时要注意紧密联系实际,选择以环境保护、生态平衡、生活健康、化工生产、高新技术、资源和能源等社会广泛关注的信息为背景材料设计的情境新颖、内容广泛的题目。此类型题目的大量出现,指明了课程改革的方向,体现了化学学科的价值,能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倡导低碳理念。因此,最后一个月的复习时间里,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激发情感,培养学生的品质。

二、缜密性梳理

笔者认为,考前可以将主要的核心知识设计为某一个问题,以问题为载体进行复习。例如,以碳酸钠为核心,你可以想到什么?(哪些性质与用用途?哪些反应会生成碳酸钠?哪些物质可与碳酸钠反应?它们的化学方程式如何写?)这种思路可以用于单质、氧化物、酸、碱、盐等各代表物的考前复习。又如,以“质量守恒定律”为核心,你能想到什么?请准确地表达出来。(质量守恒定律的宏观与微观意义;化学方程式书写的原则与方法;相关的化学反应实例;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及其注意事项;守恒法巧算;利用质量守恒推断物质的化学式、判断反应类型等。)这种思路可以用于化学原理知识的考前复习。再如,以“溶解度”为核心,你能想到什么?如何整理出相应的知识结构?(溶解度概念的要点是什么?什么是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溶解度曲线有哪些物理化学意义?如何运用溶解度曲线?溶解度与溶质质量分数有何关系?)这种思路可用于化学基本概念的考前复习。

考前一个月的时间里,以核心知识为主体,以课堂为载体,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依托,全面复习中考考点,将每一节复习课都打造为实效而高效的课堂。

三、问题性排查

根据调查统计,学生每次的模拟考试下来,因自己失误丢分的平均达到5-12分左右。分析其原因,大多是审题不仔细、心理情绪干扰、应试技巧没掌握、短暂遗忘知识点等方面。有的学生对于题干中的关键字如少量、过量、元素符号、物质名称、化学式、正确、不正确等条件因粗心审题而忽略。如,2012年南京市中考题第27题第(3)小题:为确认Z的存在,需要将装置甲,装置甲中的液体名称是 。

根据该实验题设计的目的,要求学生能分析出验证CO2需要使用澄清石灰水,可是学生习惯用化学式填写,完全忽视了本题的要求是填写液体的名称。再如,学生书写化学方程式不配平,反应条件、气体符号、沉淀符号均忘得一干二净,这些失误,在中考中都是会丢分的。还有一些学生把常见的仪器名称书写错误,如把长颈漏斗写成长劲漏斗、水槽写成水巢等。

考生考试时的一字一词、一个符号、一个表达都是分数,书写是否合格,表达是否规范,都可以无形中增加考试的分数。因此,考前一个月时间里,利用每次的模拟考试的机会,注重训练考生仔细审题,规范书写,准确表达,简洁清晰答题,尽量训练学生在考前做到规范解题,尽量把失误降低到最小,而不是指望在中考中一次性做到完美。

四、针对性练习

纵观这几年的南京市中考化学试题,题型模式、知识点的考查、问题情境的设计等都比较稳定,也就是说,对常考的题型要在最后一个月的时间内尽全力弄清楚,搞清一题或一类题型,提高复习效率,那么中考多考几分就不是那么难了。

如,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考查是每年必考的题型,一般占中考总分值的4-8分,大多数学生都认为这部分的分数很容易拿到。其实不然,有些学生在气体的洗涤、气体装置的连接、制取气体装置的选择等问题上都很容易出现问题。其中,“万能瓶”装置,既可以实现气体的收集、气体的除杂,还可以作为气体的吸收。收集气体时,当气体密度小于空气,且“万能瓶”是正放的时候,气体流向是短导管进气,作为其它作用时均是长导管进气;气体除杂和检验的装置连接中,装置顺序的选择坚持先检验后除杂再检验的一般原则;气体的吸收一般利用相应的化学原理进行设计。例如,为了检验混合气体中既有水蒸气又有CO2气体,设计的一般思路是先用无水硫酸铜检验水蒸气后再通过澄清石灰水检验CO2气体,最后可以用碱石灰吸收气体。

再如,生产流程的题型中,为了除去附着在产品上的杂质离子,提高产品的纯度或防止环境污染,可以让学生从复分解反应角度设计实验方案,较好地除去杂质离子;检验杂质是否洗涤彻底的方法,可以让学生取洗涤后的废液少许,根据杂质离子的不同相应加入不同的物质来检验;有些流程中,使用化学性质比较稳定的气体,如稀有气体、氮气等通过,一般的作用是排尽装置中的空气(或氧气),防止干扰实验。

五、差异性辅导

临近中考一个月的关键时期,为了使各层次的学生都能积极地投入到中考复习中去,都能在冲刺阶段有所收获,因材施教成了确保复习有效的关键。

首先,重点关注学困生,他们由于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受考前惧怕心理的影响,觉得自己的前途一片茫然。对于这样的学困生,教师要采用适当的补救方法,对他们进行正确的引导,帮助其树立自信心,就一定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其次,抓好中等生,由于他们的复习方法不是很科学,常常导致顾此失彼,这时教师可以选择一些中等难度的题目交给他们,强化规范解题技巧和答题思路,巩固练习。实践证明,中考中提高最明显的就是中等生了。第三个群体就是班级的化学尖子生,他们思维反应敏捷,知识点掌握牢固,他们常感觉课上“吃不饱”。对这些学生,可以把易错题、顿号难度系数大一些的题交给他们,在他们答对的前提下,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课上安排他们讲出解题的思路和方法,这种做法不仅可以提升自身的学习能力,还能够帮助其他学生,共同进步。

参考文献

[1]莫柳梅.提高初中化学中考复习实效性之我见[J].基础教育研究,2013,(8):48-49.

[2]姚 征.新课程理念下中考化学有效复习备考策略[J].中学教学参考,2013,(4):96.

责任编辑 潘中原

作者:曹美玲

第2篇:2008年高考文综历史考试大纲解读及冲刺阶段复习备考策略

高考冲刺阶段(四、五月份)的复习对同学们提高成绩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一阶段,是同学们依据考试大纲,巩固历史基础知识、提升历史学科能力的关键阶段)。本文结合高考文综历史学科考试的要求、近年来高考历史学科命题的特点以及本人高三历史教学的实践体会,谈几点对这一阶段复习的看法,供同学们参考。

一、明确2008年高考文综历史考试大纲的要求

(一)2008年高考文综历史考核目标与要求及命题设计思想

就历史学科能力来讲,考试大纲的考核目标与要求主要是运用归纳、比较和概括的方法对历史材料或学过的历史知识进行整理;根据特定的历史条件分析和评价历史现象;运用科学的观点解释说明历史现象;运用史论结合的方法阐述。考试大纲提出了“语言准确,逻辑严谨”的能力要求。“语言准确”指历史学科语言的正确使用,即在书写有关答案时尽量使用历史学科的专用术语表达有关史实、概念和历史结论等。“逻辑严谨”指科学的历史思维方法,即在书写有关答案时所表现出的清晰的思路、有序而完整的结构以及史论结合的写作方法。

历史学科试题设计思想是以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影响的历史问题为素材,结合当今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形成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的问题情境,论证和探讨相关问题。强调考查历史学科主干知识和基本能力,适当考查跨学科综合能力。

(二)2008年考试大纲历史学科知识点的新变化

2008年考试大纲历史学科新增考点19个。其中《中国古代史》有5个:夏、商、西周的社会经济;唐朝府兵制与募兵制;隋唐时期商业和城市与社会生活;庆历新政;宋代史学。《中国近代现代史》有10个:洋务运动的效果;维新派和顽固派的论战;“革命派”与“保皇派”的论战;清政府的“新政”和“预备立宪”;湖北军政府的成立;孙中山北上和国民会议运动;工农运动的发展;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华北事变与瓦窑堡会议;解放区的土地改革。《世界近代现代史》有4个:美国共和政体的确立;非洲、拉丁美洲的民族民主运动;亚洲人民民主国家;新科技的发展与特点。

其变化的启示是:中国古代史上关于夏、商、西周的经济重点要了解青铜文明的表现。在农耕文明时期,隋唐的商业相对繁荣。古代封建城市的典型代表长安,体现了封建都市的概貌。唐朝不仅有长安、洛阳这样的政治、文化、商业中心,还有南方的扬州、成都等商业中心,金融业也有发展,在世界上居领先地位。中国近现代史部分增加了近代化的内容,如洋务运动的效果与教材观点不同,更多强调它在近代历史进程中的积极作用。作为体现政治近代化的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从客观上讲,推动了中国近代的政治革新。从社会发展角度思考,维新派与顽固派、革命派与保皇派的思想斗争,体现了近代中国人政治思想的不断进步,思想近代化推动了政治变革运动(维新变法运动和辛亥革命);近代后期的历史更注重与中国共产党有关的内容及农民问题,如大革命时期的农民运动、解放战争时期的土地改革。世界近现代史侧重历史发展线索的清晰,如“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的民族民主运动”使近代亚、非、拉美民族解放运动内容更完整;“亚洲人民民主国家”使二战后社会主义运动的内容更丰富。同时,新增考点重视创新,如唐朝的军事制度、美国的政治体制、新科技的发展等。对这些新增内容,同学们在考前一定要进行重点复习。

二、冲刺阶段复习备考策略

(一)在系统复习的基础上强化重点知识

1.系统复习基础知识

从近几年文科综合命题看,试题主要考查考生的学科知识体系,不是只考查知识的覆盖面,而是强调从整体上把握知识点,强调某个知识点在整个知识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学习历史,必须把握其总体的脉络,掌握教材的基本线索。同学们不仅要了解教材章与章、节与节之间的联系,还要构建每章重大事件之间的相关体系。

针对文综试题特点,这一阶段的复习,同学们还应以运用历史知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主,要搞好学科内综合,强化学科同类知识及相关知识的联系性,重视主干知识的结构化和重新组合,提高复习效率,尽可能地从多角度思考某一个问题。如可将与台湾问题有关的内容整理为:①中央政府对台湾的管辖(台湾在元朝被称为琉球,归澎湖巡检司管辖;清前期设台湾府;中法战争后,设台湾省)。②侵略与反侵略的斗争(明朝末年荷兰殖民者侵占台湾;1662年郑成功收复、开发台湾;甲午战争后日本割占台湾与台湾军民的反割台斗争;抗日战争胜利后台湾回到祖国的怀抱;1950年美国第七舰队开到台湾海峡,干涉中国内政)。③国际法对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的认同(1943年《开罗宣言》明确规定日本归还台湾等中国领土;1972年《中美联合公报》承认一个中国的原则;承认一个中国的原则是中国与各国建交的重要条件)。④美国对台湾问题政策的变化(承认台湾为中国领土→提出台湾地位未定论→重新承认台湾为中国领土)。⑤我国政府解决台湾问题的政策(台湾问题是中国的内政问题;1979年《告台湾同胞书》宣布和平统一方针和首先实现“三通”的建议;1981年《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方针政策》阐明统一后对台湾的基本政策;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的构想等)。

2.在全面复习的基础上,搞好对重点知识的复习

历史学科的重点知识,是构成学科整体知识体系中不可缺少的知识,即能反映历史发展趋势和本质特征的内容;能体现人类文明进步历程的内容;能反映评价历史事件的生产力标准和客观实践标准的内容以及与社会现实问题相关的内容。这些内容从学科角度对于学生长远发展有着重要价值。如中国古代史将中华民族的崛起、强盛与衰落,统一的多民族中央集权制封建国家的发展作为主干内容;中国近现代史要重点了解近代中华民族觉醒与抗争的历史,中国近代化的历程,现代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探索符合国情强国之路的历史,重要的中外关系等内容;世界近现代史要重点抓住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发展的脉络,近代科技革命与世界整体化的形成,近现代国际关系演变及影响。对于重要的历史概念和结论,要准确无误地记住,要理清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掌握历史阶段特征和发展过程。

另外,高中历史学科的知识从类型上看,方法性知识和应用性知识是重点。方法性知识强调迁移,比如世界近代史上第一次工业革命发生的原因和条件有政治、物质、技术、劳动力、市场几个方面,那么,在学习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三次科技革命发生的背景时,可以将这一结构性知识迁移过来。应用性知识重在理解知识点的内涵与外延,在新的情境中应用相关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这类知识在高考中容易成为命题的重点。可见,应用性知识从命题角度可以称作命题性知识。比如在中国历史或世界历史上,特别是在转型时期有重大作用和影响的社会事件、社会现象;在中国历史或世界历史上长期起作用或产生影响的典章制度等;在中国历史或世界历史上具有创新意义的社会事件、典章制度等;古今中外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在今天仍有影响、有值得重视和借鉴意义的内容等。

(二)历史解题技能训练应提高有效性

考前同学们会做一些模拟训练卷,以检查巩固基础知识,提高学科技能。训练不仅要巩固、深化、活化所学历史知识,更重要的是要练出正确的解题思路和方法来(但要避免“题海战术”)。在冲刺阶段复习中,能力提高的关键是重视历史解题方法的内化,因此,要加强训练的有效性。

1.高度重视并提高答选择题的正确率

具体方法是:一要总结不同类型试题的解题技巧,尤其对题干与选项之间的内在关系要把握准确,然后再比较选项之间的差别;二要注意审准题干含义,扣住关键词语,看清选择的角度和方向;三要推敲四个选项,不仅要弄清应选项的应选原因,而且还要明白非选项的不选原因,力求达到解答一道选择题、激活一串知识点的目的。

2.加大新情境类主观性试题的训练力度

具体方法是:一要研究高考试题,明确试题的情境、立意与设问,同时仔细分析答案,把握审题要求和解题思路,从中体会高考“怎么考”,从答案中体会“怎样答”——研究高考试题(典型的试题)是探索正确的解题思路和方法,提高解题能力的重要途径。二要注重培养自己审题、解题、答题的思路和方法。审题过程中,要审题型和题目要求、审关键词、审时空范围。这里需要指出的是,要充分重视审读试题的引导材料,明确引导材料的核心内容,确定其对答题的有效信息;然后确定解题思路和答题方法,看清题目设问角度和答题的依据;组织答案时,注意答案要条理化,要运用学科语言,做到逻辑严谨、层次清晰,还要注意文字表述规范、书写清楚。三要重视模拟考试后的反思性学习。每次考试后应仔细分析试题出错的原因,并进行归类,找到解决方案,在反思过程中改进、提高。只有这样,才能把自己从题海中解放出来,提高解题质量,从而极大地提高复习效率。

3.材料题的解题方法提示

文综试卷材料题注重提供新的材料,因此整合相关信息是解题的关键。下面分四类进行归纳:

(1)文字材料类:①理解材料,提取有效信息。即根据材料显示的时间、出处、注释、设问及材料内容,依托课本,对材料重点词语进行推断。②运用有效信息阐释问题。即根据设问,划分材料层次,提炼每一次层次的含义,结合材料与课本内容作答,并将有效信息放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予以分析。

(2)数据图表类:①读懂表格的标题,明确表格反映的内容。②根据设问,对表格数据进行纵向或横向分析,注意时间、分项栏和数据变化的起点和终点,从中发现事物发展变化的趋势。③结合历史阶段,认识历史现象的本质规律,得出相关认识。

(3)历史地图类:①了解图题、图例及注记。图题高度概括了地图反映的历史内容,图例是地图中的说明符号,注记是地图的一些标识,了解这些都有利于阅读地图。②根据设问要求,搞清楚解题思路,仔细读图,提取有效信息。③利用提取的有效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④若是一组地图,它们反映的历史内容往往密切相关,通过比较可认识到历史事物的发展态势。

(4)漫画、图片类:①从图画中分析漫画或图片所反映的历史时代。②认真分析其中的图片和文字,从中获取历史信息。③根据问题,结合图画思考作答。

很多同学做题不得分或者得低分的原因,不是知识没掌握,也不是内容不知道,而是在审题时思维缺乏严密性和逻辑性,没有扣住题目的要求,答非所问,以致失分。这个问题不解决,高考分数很难提高。所以必须进行思维的严密性和逻辑性的训练,精选试题进行限时训练。

总之,在解答主观性试题时,我们要做到审题准确、思路清晰、表述规范。只有经过训练,知识、方法才能真正内化为自身的能力。

(三)注意对历史问题与社会热点问题的合理整合

1.对社会热点问题的理解

所谓社会热点问题,是指当前(当代)人类所面临和关心的或现实、重大的社会问题。复习时,确定社会热点问题的依据是时政新闻、党和国家方针政策、老百姓关注的社会问题、社会科学的热点、三个学科交叉的问题、近年的长效热点问题等。

现实热点问题很多,是否能作为命题的载体,从近年来的试题看,具有学科热点、时政热点和人文热点的综合性热点是命题的重点。笔者个人认为主要依据有四点:一要看热点问题对我国社会发展的影响程度;二要看热点问题与考点的关联程度;三要看热点问题是否与政、史、地三科基础知识相关;四要看是否属不同热点的交叉点即混合热点。符合以上几点才易于命题。

2.社会热点问题与历史知识要合理整合

历史试题强调理论联系实际,提倡社会热点问题与书本知识的有机结合,突出考查考生运用历史知识分析、评价、论证实际问题的综合学习能力,重视历史问题的史鉴功能和对现实问题的历史思考。历史“热点问题”要能集中和鲜明地体现历史学科的社会意义,体现历史关注人生、关注社会的积极的人文情怀,而这种体现主要是通过历史事件辐射出来的。因此,我们在复习时,要注意历史学科主干知识与社会热点问题相结合的程度,对热点问题不仅要多角度、多层次地去分析,还要进行有效处理,而不能盲从。历史热点试题注重选取与当前社会有关的重要历史知识为命题素材,这样既能充分考查考生的认知水平,又突出了中学历史的主干知识和历史教育的内容。如儒家思想的变化、祖国统一、科技革命对人类社会的影响等,这些都是与当前中国经济发展、国家统一紧密结合的重大历史事件,反映了中国国际地位的变化和世界多极化发展等历史和现实问题,值得同学们去重视。

历史学科关注的长效热点问题有:中国历史上的“三农”问题,祖国统一和台湾问题,近代化(现代化)问题,政治文明发展问题,构建和谐社会问题,经济结构调整问题,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问题,党的建设问题,中美关系、中日关系、中俄关系问题,能源、环保和可持续发展问题,区域发展问题(西部开发,中部崛起,长江三角洲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京津塘地区的发展);世界历史上的资本主义发展问题,国际关系问题,经济全球化问题,联合国的作用问题,和平与发展问题,制度创新与社会进步问题,民族主义问题,现代化问题,人类文明发展问题,人文奥运等。今年的文综热点问题有:中共十七大召开,宏观调控,2008年奥运会举办,产业结构调整,农产品价格,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对外贸易(中国与欧洲贸易),与日本的经济交流,能源问题,武汉城市群发展问题,生态文明建设,城镇化问题,国内区域经济发展,建设和谐世界(国际交流),“嫦娥一号”发射等。

3.2007—2008年的重大历史周年纪念事件

近年来,高考文综历史试题十分关注对重大历史周年事件的考查。2007—2008年的重大历史周年事件有:

(1)中国古代史部分:公元前138年张骞首次出使西域;627—649年出现贞观之治;1127年金灭北宋,南宋开始;1368年朱元璋建立明朝。

(2)中国近现代史部分:1858年中俄、中美、中英、中法《天津条约》签订,1898年戊戌变法、周恩来诞辰,1918年李大钊在中国举起社会主义大旗,1927年大革命失败、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南昌起义爆发、八七会议召开、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1928年井冈山会师,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全国抗日战争开始,1938年中共洛川会议召开、台儿庄战役爆发、《论持久战》发表,1947年人民解放军开始全国规模的反攻,1948年三大战役开始,1958年出现“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1978年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中美签署《中美建交公报》,1987年中共十三大召开,1988年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首次对撞成功、海南经济特区建立,1997年中共十五大召开、中国正式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等。

(3)世界近现代史部分:1688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结束,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1868年日本明治维新开始,1907年英、法、俄三国协约最后形成,1917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爆发,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从1928年起苏联开始有计划地进行经济建设,1938年德国吞并奥地利、慕尼黑会议召开,1948年朝鲜半岛分裂,1967年欧洲共同体成立,1988年两伊战争结束,1997年东南亚爆发金融危机等。

总之,历史学科冲刺阶段的复习最重要的就是明确2008年考试大纲要求,以对学科知识的整体把握为基础,对重点知识进行强化复习,兼顾历史知识与热点问题的整合,提高获取、利用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

作者:苏万青 郑晓芳

第3篇:中考数学复习冲刺

中考数学复习冲刺:注重知识点梳理提高效率

距离中考只有二十几天了,把握最新考试信息,制定最优复习方案,以最佳状态完成复习等已成为学生和家长们最为关心的话题。

沈阳多位优秀教师解读了中考各科最新考试信息,规划冲刺复习要点,希望能为即将参加中考的学生提供指导和帮助。

数学、语文、外语三个科目在中考中所占分值比重较大,多位教师均建议,学生在最后复习时,数、语、外三科应以回归教材为主要方向。

指导教师:刘福虹桥中学数学教研组组长

最后一个月,学生在紧跟老师复习节奏的同时,还要根据自己的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复习计划,有重点地进行复习。

今年的数学中考试题题量较去年有所减少,但试卷所涉及到的知识点并不会减少,不能心存侥幸,忽略一些自己弱势的知识点,要通过复习,把不爱学的知识点也变成自己的强项。在冲刺复习阶段,学生还要注意对知识点的梳理和学习效率的提高,课时分配比例较大的内容,也就是考试的重点。

在复习过程中,学生可侧重做一些近年来东北各省市的中考试题,多注重基础性问题和实际应用类问题。

在答卷时,首先不能丢题,要认真对待;其次要把基础题做好,尽量不丢分,最后,要保证特别好的心态,学生要有“得一分是一分”的想法,千万别有太大负担和压力。尤其不要怕后面的大题,再难的题也有容易的得分点,第一问一定要认真、准确,后面的问题可能随着第一问的解答而逐渐清晰。

指导教师:赵桂丹沈阳市第126中学初三数学备课组组长

在最后的复习阶段,数学这一科要重视基础知识。从历年的考题中可以看出,大部分数学题考查的都是基础内容。在加强基础知识的同时,还要将学过的重点用知识树联系起来,以便巩固。

另外,在最后复习阶段要加强审题力度,总结平时做题容易出现的错误,进行改正。在平时的复习过程中,要多做一些模拟题,以锻炼答题技巧,平均两天做一套试卷,以加强自己的答题速度。

最后提醒学生注意的是,最后复习阶段最忌讳的就是抠难题、怪题,搞题海战术

第4篇:初三冲刺中考:中考语文复习计划

中考越来越近了,许多考生都开始变得慌张,感觉无处着手,三年学的东西,最后四个月如何复习呢?其实大可不必,根据我们对历届考生的考前观察,加以总结,对这个阶段的复习进行简单的说明,希望对这个阶段困惑的你有所帮助。

首先强调的是基础。争取在最后的几个月能够达到基础零失分,不要惊讶,中考110分以上的考生基本上都是零失分,方法很简单,把考试说明上的二字、四字词语做到会读、会写;四字词语要知道解释。打印三份第一份可以借助工具书查找字音、词义;第二份,默写、第三份对错的加以改正,每月重复两次字音、字形、成语应该就没问题了。熟语、文学常识、都可以用这个简单易行的方法来完成。病句常考的几大类型每天练五道题,坚持十天,你会发现病句很简单。

其次是综合性学习。这部分是大多数学生都会丢分的,要找典型题来练习,如材料题和图表题。材料题,首先是读清题干,然后是找准答题区间,去区间里找关键词、关键句来答题。对图表的分析要关注表头、关注表里的每项内容,横向比较、纵向比较、关注、最大最小值。根据问题要求选取归纳的信息答题,建议做近三年真题模拟题。

阅读是中学语文的重点环节决不可掉以轻心。首先是必考文言篇目要会翻译,对内容熟练、对作者的思想感情明确,特别是文中的重点实词、和重点句式要进行汇总,准确翻译,加以记忆。现代文阅读中的文学作品阅读对文章主旨的把握、关键词、关键句的含义、句段的作用、词句的赏析以及拓展延伸的解题方法都要有明确的了解。说明文的材料链接和某词去掉可不可以等题型。议论文,找论点、论证过程及思路的把握、补充论据可以做为现阶段突破的重点,可以留心下。建议做近三年中考真题及

一、二模题。

作文要做的是积累素材、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用在作文上也如此,首先对常考的作文类型进行新颖素材的积累,如:情感类、励志类、品格品质类等等。然后是结构思路的把握,要训练出属于你自己的结构模式,达到运用自如的效果,也就是说材料如何变化,都可以用你的结构来驾驭素材。然后是语言要有文采,多积累四字词语、多用修辞、多引用古诗文、名言、名句等。最后是写作技巧的提升如开头、结尾的技巧、细节描写的技巧、和写出真情实感的技巧等是我们冲刺的重点,当然这些都要建立在立意明确中心突出的基础之上的。以上是对这一阶段学生复习的一些建议,如果能给困惑的你一点帮助,是我们最开心的事。

第5篇:政治中考冲刺复习建议

一、强化基础知识。

政治中考复习的基础知识,就是中考的58个考点,特别是36个理解、应用级的重要..考点。了解级考点要求能再认,所以主要是用来应对选择题。理解、应用级的考点对考生掌..

握的程度要求较高,要用来分析各种材料。

建议:

(1)每天用10-15分钟朗读考点(包括考点名称、核心观点和考点详解),对不熟悉的考点尤其要多读几遍;

(2)每天限时10分钟做20道选择题。选择题的来源有:《中考指导书》、各区一模试题、一轮复习学案上曾经做过的选择题和初三下学期考试曾经考过的选择题。做完对照参考答案,先把错题错误的原因搞懂,然后把错题做上标记,每隔2-3天就再把错题拿出来反复做,直到正确率是100%。

(3)每周至少用结构图的形式将理解、应用级的重要考点默写一次。 ..

(4)每周,通过同学间相互提问或家长提问等方式,将理解、应用级重要考点的核心..

观点、关键词句复述至少一遍。

二、熟悉常见主观题型

尽管近年来,南京市中考的命题正逐渐淡化程式化的所谓各种“题型”,南京市教研室也要求不能让考生机械记忆和重复训练各种题型的答题方法。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再灵活的题目也有解决它的方法。而如果考生不了解一些常见的基础主观题型及其答题方法,也即分析问题的基本技能都不具备,那就根本不能指望考生能够发生技能上的迁移,去分析和解决这些常见题型的变式(通常所说的“灵活的题目”)。

建议:

认真阅读“小册子”上的“解题训练”该部分内容,掌握一些常见题型的答法。有一定基础的同学,可以先用白纸将参考答案盖住,自己在白纸上列出该题的答题格式,然后再比对答案,找出差异。注意:重点不在考点是否能写对、写全,重在通过了解答题的格式和方法,去感悟设问和参考答案之间的内在联系,学会科学地审读设问。

三、进行一定量的主观题训练

南京政治中考,考生普遍反映最难的是主观题。有些考生,甚至觉得政治主观题无规律可循,无从下手。究其原因,一是因为缺乏知识储备,缺乏基本的答题技能,二是由于练得太少,缺少“题感”。

建议:

每周做4-5道主观题。每做一题,务必完全弄懂。特别铭记:做主观题要达到的终极..........目标不是为了知道标准答案“是什么”,而是彻底明了“为什么”参考答案是这样答的。 .....................................

四、多练、多思、多问

在最后阶段的复习中,我们既要有刻苦钻研的精神,也要注意提高复习的效率。遇到难题,在经过自己思考后仍然没有弄懂的,赶紧找同学和老师问。毕竟,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第6篇:如何做好英语中考冲刺的复习

中考的成败取决于许多因素,但扎实有效的复习教学是众多因素的关键因素。下面谈谈自己在2015-2016学年,初中英语复习最后冲刺一个月教学中的一点经验与体会,与同行共同探讨,共同提高。我把英语总复习分成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以“本”为本,坚持“五性”,落实基础。

今年的中考命题跟去年差不多,所以在复习过程中紧扣课本,以“本”为本,依纲据本,扎实复习。复习时坚持计划性、针对性、渐进性、系统性和透彻性。

1、计划性

①把每个单元的知识点认真梳理一遍,复习时要抓住主要知识点,尽量面向每个学生,让每个学生每节课都有所得,把握新旧知识点之间的关系,建构完整的知识结构。②分类复习。词组复习,教师可以设计一些词组比赛,精心准备好词组卷去练习,对理解能力差的学生,教师要让他们在这最后一个阶段认真背诵。语音、选择、根据中文完成句子也要分类复习一下,重点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听力训练、根据上下文填空和阅读理解,可以按照《听读训练》上的题目过一遍,对错题再让学生讲一下原因。这三大类做题方法的训练尤为重要。③综合复习阶段。主要是解题做卷,教他们拿到试卷该做什么,过程中应注意什么,检查试卷的方法等。

2、针对性

研究学生:因时间关系,部分已遗忘的内容,我们要求学生一步一个脚印,夯实基础知识;找出学生们的薄弱环节,引导学生事先预习,明确目的要求,特别强调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注意让学生积极思维,跟随老师把知识系统化、科学化,从而提高了运用英语的能力。研究教材:按册、按单元顺序复习归纳。七年级内容“速战速决”;八年级内容每两单元合并复习;九年级内容按单元“各个击破”。做到了有的放矢,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

3、渐进性

在复习过程中我们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由点及面,逐层突破。我们指导学生复习教材时,是按单词——词组——句型——语法——课文的顺序,并对相关知识点进行了扩充,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会触类旁通,融会贯通。学生通过这些由点及面的复习,对所复习的内容掌握很好。

4、透彻和透彻 性

“透”要贯穿在复习教材的始终,我们弄清了各个单元的重点、难点,弄清了重点知识的内涵和外延。尤其对“四会”要求的知识点深入充分掌握,没有“蜻蜓点水式”复习,使学生真正掌握了基础知识,弄清了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进行系统有序的总结归纳,使之成为知识网,把知识转化为能力。例如:单词care,它可作名词,也可作动词使用,其形容词形式有careful与careless,还可以变为副词形式carefully和carelessly,而careless又有其名词形式carelessness等。再联系课本上出现过的一些用法:take care/be careful (not ) to do / with sth. The more careful you are, the fewer mistakes you will make. Tom did so carelessly in the exam that he failed to pass it.= Because of his carelessness, Tom failed in the exam. 总之,我们在第一阶段特别注重教材中基础词汇、词组、句型的过关,加大了听写力度,并通过了配套练习、复习检测形成能力,没有留盲点。

第二阶段:研究题型,突出重点,技能训练。

我们根据中考命题方向,要充分地对各个题型进行研究,从中找出了解题的思路和规律,推测了命题动向,进而确定复习策略和重点。在这一阶段我总结出三个方法:

一,是建立错题集。对于《中考复习说明》,没有从头讲到尾。我们只讲易混的、易错的,点出考点和重难点。把大部分时间交给了学生,给学生定任务、定质量等级,并进行检查验收。在此过程中,我们要求学生建立了“错题集”,把做过的试题中出现的错误收集整理在一个本子上,以便他们自己总结经验教训。每天花费一定的时间去过一过,强化所学的知识,纠正了自己以前的错误,夯实了基础知识。

二,是注重听力训练。从中考题型来看,近年来对听的能力的考查分量逐渐加强。因此我们在复习的过程中进行必要的适量的听力强化练习。因此每节早读课抽出十分钟听英语对话或短文,让学生经常接触听力素材,维持和提高听力水平。坚持每天朗读课文,通过听与读来培养语感,保持对英语听力的敏感性。适时做些听力模拟题,一周最好三次,快速批改,并且记录好每一次的成绩。

三,是精选材料,限时阅读,强化训练。阅读理解是中考英语试题的重头戏,分值比重大,是考查学生综合运用英语语言知识和阅读技巧来理解英语书面材料的能力。学生能否在中考中取得好成绩,阅读理解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我们在平时就拓宽学生视野,加强学生阅读训练,让学生掌握阅读理解的思路。

总之,让学生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学会了思考、分析,逐渐能总结自我解题技巧。我们挑选典型的主旨大意题、查找细节题、上下文猜测词义题、理解作者意图题、全面培养了学生判断推理、分析归纳、逻辑思维、概括总结等能力。

第三阶段:模拟训练,心理辅导,模拟演练。

在总复习阶段,模拟考试是不可缺少的步骤,它是考前的“热身运动”,学生能从中得到锻炼,发现自己的弱点,及时补救,不断提高。因此我们要求学生回归了书本,立足双基,并进行了考试技巧指导和心理疏导,具体做法是:

1、从五月底到六月中旬,这一阶段是考前指导与适应性训练,主要目的是适应中考要求,提高应试技巧。分阶段进行中考模拟训练,使学生对中考题型及各项的分值做到了胸中有数,我们没有在难题、怪题上花费太多时间。

2、“看试卷和错题集”,我们让学生把近期做过的试卷和练习题分门别类整理一下,静下心来认真过一遍,把以前存在的问题弄清,有针对性地进行强化复习。

3、教会学生如何找到适合自己的复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事半功倍。让学生保持良好心态,培养他们良好的心理素质,重视复习策略。比如我们在临近中考的时候,特别注意降低了复习的难度。加强了心理和技能的辅导,使学生增强了对中考英语的信心,确保了学生以最佳的精神状态来迎接中考。

4、最后应加强信息的搜集,注意中考动向。关注社会热门话题,时事要闻,整合一下其他市质检试卷。

总之,通过了上述三轮复习,使学生从不同角度反复地复习和强化练习,由浅入深,既有点的知识,又有面的综合,使学生的知识系统化,使学生的能力得到提高和加强,以达到预期的效果。我相信只要我们英语组能够齐心协力,共同配合,英语科一定会在今年中考取得优异成绩。

第7篇:中考各科冲刺复习及考场技巧

语文

记叙文阅读要品味语言

记叙文阅读关键在于品味语言,赏析句子。

1.找修辞

(1)比喻:形象生动、简洁凝练地描写事物、讲解道理。

(2)拟人:赋予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动作,使事物人格化,从而达到形象生动的效果。

(3)夸张:突出特征,揭示本质,给读者以鲜明而强烈的印象。

(4)排比:条理清晰,节奏鲜明,增强语势。

(5)反复:突出强调某种意思,强烈抒情,富有感染力。

(6)设问:自问自答,引人注意,启发思考。

(7)反问:加强语气,强烈抒情。

格式:运用……的修辞手法,把“”比成“”,(结合具体语句),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谈作用)。

注:必须结合相关语句分析。

2.找描写方法,分析其作用

人物描写——— 为了刻画人物形象。

格式:这句话运用了描写,生动地刻画了人物的性格(身份、品德、心理等等)。

自然环境描写——— 表现地域风光,提示时间、季节和环境特点;推动情节发展;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形象或人物心情、感情;突出、深化主题。

3.找使用精妙的动词、形容词或副词,再分析作用

格式:先明确挑选出这些词,再结合具体语句分析。词语赏析

方法:联系词语本义,解释在文中的含义 (引申义,比喻义,双关义),找出其指代的具体内容(使不明了的明了化;将比喻、象征还原)。

格式:“××”一词原指……,这里指……,起到了……的作用。记叙文标题

标题好处:

共同:深化中心,升华主题

个别:文章线索,一语双关,艺术性 (修辞手法等)

拟标题:可在文章中搜寻(找开头,找结尾,找线索,找感情)。句子段落作用

从两个角度分析:1.内容上:段落大意,句子大意;2.结构上:A、对上文(或全文):照应上文、首尾呼应、总结上文(或全文);B、对下文:引出下文,埋伏笔、作铺垫;C、对上下文:承上启下(过渡)。句子含义

一般两种情况:说出言外之意;还原比喻义的本意。

概括归纳包括概括人物形象和概括记叙内容。

概括人物形象,方法:不要离开原文,尽量用原文的语句概括。注意规范表达。如:具有××××的性格,××是一个××××的人。

概括记叙内容,方法:人+事+结果,其他内容可作为定状补。

体验人物情感,揣摩心理活动,方法:A、必须用第一人称;B、言之有物,必须仔细研读具体语境;C、特别注意“矛盾,复杂”的心理描写。

联系实际,表达阅读感悟,方法:我认为……因为……所以……有一次……结合中心,表达规范,事例具体。

数学

重视选择填空和容易题

在数学上,我们很熟悉一个公式:“速度×时间=路程”,如把“路程”看成大家所能提升的分数,在时间相同的情况下,“速度”就可看成我们学习数学的“效率”。那么,在最后的冲刺阶段,怎么提高效率?

首先要了解数学中考卷是啥样的,做到有的放矢。中考数学卷总题量是26题,其中选择题7题,每题3分,共21分;填空题10题,每题4分,共40分;解答题9题,共89分。

从以上数据不难看出,三道选择题、两道填空题就等于甚至超过后面一道大题的分数。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平时选择填空题作答粗心的同学,此时要特别重视选择填空题,尽量不要丢分。

对于选择填空题的这61分,只要在平常作业中稍加重视,正确率就能得到提高。各校在一模后的复习中,不少会根据学生情况,出一个选择、填空专题训练,此时要特别重视。除了专题外,还可以通过重视每天数学作业中的选择填空题,尽量做到一次性全对,而不是会就行,这样也可以得到有效的训练。

接下来,我们来看整份试卷的难易情况:整份中考试卷中,容易题、中等题、难题的分值比为:7∶2∶1,即容易题约占105分,中等题约占30分,难题约占15分。

从试卷的难易情况可以看出,其实整份试卷的重点在容易题上。容易题,都是一些涉及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题目。在考试中虽易做,但要保证全对还是有一些困难。

对于容易题,建议考生从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入手。在最后近40天中,一旦发现自己对一些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较为模糊或生疏,就要立马搞清楚,才能消灭所谓的 “粗心”。在最后复习中,可把6本数学课本都带来学校,放于抽屉中,平常在上课和写作业中一有概念模糊的地方,就可以立马翻开瞧瞧。

对于中等题,要学会条件反射。在最后阶段,不要无谓地拼命写题,要注意总结每类题目的解题规律。每一类中等题而言,大都有它固定的解题程序和技巧。

在最后阶段,要在老师的帮助下尽量自己总结出每一类题的解题程序和技巧。

把中等题变简单,减少自己的思考时间,避免不必要的错误。而难题和中等题在最后的训练中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即也是要多总结每类题的解题程序和技巧。

在最后阶段,对于课本知识还不够熟练的同学,有空还是要继续放在课后练习、习题和课本中例题的掌握上,必定事半功倍。

今年数学中考时间是:6月25日 (星期六)15:00—17:00,这与过往数学中考时间放在早上有较大改变。建议各位同学在周末写数学时,尽可能把时间安排在下午,特别是下午3点到5点之间,用这段时间来写些综合类的数学题目更好,如真题等,以使自己在下午3英语

梳理归纳语言语法知识

冲刺策略

最后这一阶段要做两件事:

一、梳理和归纳语言知识

1.要根据教材的单元对知识点进行梳理。建议:整理标题句和语法聚焦里的句子,并做到会读、会写、会运用;特别重视课本目录里 TargetLan-guage,Vocabulary,Recy-cling这三栏内容;整理词汇表中的词组并进行归类辨析。

2.梳理语法知识

特别关注历届中考试卷中出现率较高的语法项目:名词、形容词、冠词、代词、副词、连词、动词、时态、语态、情态动词、词组、从句、特殊疑问词、倒装语序以及常用的交际用语等。建议:用好笔记本,课堂认真记,课后要回顾;特别重视五本书后面的语法总结。

二、提升能力(听、说、读、写四种能力)

1.每天听一套15分钟的听力练习。重点听最后一道大题即听一篇对话和一篇短文,用恰当的单词填空。

2.每天保证15分钟大声朗读课文,每天一个单元。一是增强语感,二是积累写作素材。

3.每天完成一篇完形填空和一篇阅读理解。阅读包含幽默趣味故事,天文、科技知识,社会热点话题,跨文化背景知识等等。

4.认真对待老师布置的段落编写和作文。建议:建立一本作文集。平时看到好的文章或好词好句也可以摘抄在作文集上以备写作之用。答题技巧

一、段落编写

使用所给的词语,编写一个意义相对完整的语段。提示词:5个单词。

要求:1.使用全部提示词,并在语段中用“下划波浪线”标出提示词;2.语段具有一个相对合理的主题意义;3.词数为50词左右,最多不超过80词。

行文思路:确定中心,找中心词;注意事项:可以改变5个单词的词形,但不能改变它的词性。

二、作文

1.细审题目,切中题意。要审格式、体裁、故事情节、主体时态、活动时间、地点等;

2.拟定提纲,提炼要点。把主要句型、关键词记下,以免答题时间不够;3.尽量使用最有把握的句型和短语表达;4.多用简单句;5.用英语思维和表达,切忌汉语式英语;6.行文连贯,语句通顺,层次清楚,学会使用过渡词;7.不会表达,另辟蹊径。如遇到个别要点表达不出或难以表达,可采用变通方法;8.通读文章,检查改错;9.书写工整,卷面整洁。

三、根据语篇情景,用恰当的短语或句子填空

1.通读全文,特别关注段首和段尾,明确大意;2.根据上下文意思,找到解题的提示;

3.用合理的短语或句子填空保证文章的意思连贯;4.注意所填短语或句子语法是否正确。

四、阅读理解

1.先看文章后面设置的问题再阅读;2.抓住中心句;3.提高阅读速度。一口气把文章读完,尽量不要回视。不要逐词地看,正确的做法是:一边阅读一边记下或标出那些与文后所设问题有关的信息;4.判断要有依据,推理要顺乎作者的意图;5.猜测词义也是阅读能力的体现。

物理

完善物理概念物理规律

冲刺策略

中考冲刺阶段怎样有效复习?接下来,我主要从完善知识体系和积累考试技巧两大方面来谈一谈。

首先是完善知识体系。初中物理分为几大块?有哪些重要的物理概念、物理量以及物理规律?这些,考生心中都要有数。

初中物理分为:力学、热学、光学、电学。

重要物理概念:机械运动、参照物、力、惯性、合力、分力、能。

重要物理量:速度、质量、密度、压强、功、功率、比热容、电流、电压、电阻、电功、电功率、机械效率。

重要物理规律:力学公式:v=S/t、G=mg、ρ=m/v、P=F/S、W=FS、P=W/t;电学公式:I=U/R、W=UIt、P=W/t、P=UI。串联并联电路电流、电压、电阻的特点。

怎么做到有效复习,谈谈我的四点思考。

思考1

怎样复习物理量?如下图,可以表格的形式,把每个物理量的物理意义、物理定义、符号、公式和单位弄清楚,清晰明了。

思考2

怎样描述物理规律?

可从以下方面着手:

1.文字;

2.物理公式;

3.物理图像:速度图像、U-I图像、m-V图像等;表格:凸透镜成像规律。

思考3

怎样分析物理过程?

力学:受力分析、平衡状态。

电学:画出等效电路图、电阻。

思考4

怎样复习实验探究?

1.熟练地应用各种测量仪器:刻度尺、量筒、弹簧测力计、天平、温度计、电压表、电流表、电阻箱。

2.常用的实验研究方法:控制变量法、转换法、理想实验法、等效法。

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复习实验:

1.实验目的;2.实验器材;3.实验原理:科学方法:控制变量法、转化法、等效法;4.实验步骤;5.数据记录及处理;6.误差分析。考试技巧

1.怎样审题?在审题过程中必须努力做到以下8个字:眼看、嘴(默)读、手画、脑思。认真审题,圈点勾画抓住重要字眼,画草图,分析物理过程,然后再根据所学知识进行解题,问题自然就迎刃而解。

2.怎样打草稿?整齐、竖式。做题时,如果出现因为 “我不小心”“我计算错误”而出现的错误,对这类错误不能做简单处理。

打草稿时,不能随意书写,打草稿要整齐,数学计算用竖式,可减少错误,也方便考完回过头来检查,一目了然。

3.怎样反思?做完一份试卷,停下来回头看时,要反思一下自己用了哪些知识点,用了哪些方法。

有时在解题时,解出一些题目具有偶然性,考完试,当试卷发下来时,要反思自己知识的掌握情况以

化学

立足课堂,用好“套餐”

今年的中考化学,在难度方面,和去年相比,从要求来看,总体难度会略低,但个别拉分的空格难度会比去年高,这也意味着想考99分、100分可能会比去年难一些。在试题方面,大题数由原来的五题改为四题,小题数由25题减少到18题。

在考试时间方面,由90分钟缩短为60分钟。对于大多数同学来讲,这意味着留给你考完检查试卷的时间不会很多,因此保证正确率很重要。此外,由于小题数的减少,一些空格的分值提高,写对了,所得的分就高,但写错了,扣的分也高。因此,在平时的习题书写中,要养成良好的习惯,书写要规范,特别是在化学方程式书写时,千万别丢三落四。在复习时,建议同学要做到以下三点:

1.归纳整理夯实基础。对于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要理清概念、形成系统。一些概念和原理容易混淆,建议同学们要对重要性、关键性词语整体把握,弄清楚使用范围和条件。对元素化合物知识要进行梳理、织成网络、反复运用。这部分知识是初中阶段的考查重点,一定要熟练到位。如在元素化合物知识中,主要学习了16种物质:4种单质、4种氧化物、2种酸和2种碱、4种盐,在复习时应注意寻找它们之间的联系。根据知识体系,紧扣“三点”,

即考点、重点、热点,编织知识的网络结构,理清知识的脉络联系,分清知识的主次关系,可利用图表,也可用文字归纳等,使知识系统化、结构化。

化学用语,特别是化学方程式是中考中占分比例较重的一块知识,也是同学们最容易得分的部分,对于书本上出现的化学方程式,可利用分类记忆法,如: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特殊反应。对于信息方程式,一定要按照书写步骤(写、配、注等)来写,方程式中的化学式要保证写对。像容易出错的氯气、氨气、铵盐等要注意。

2.注重探究、培养能力。每年实验探究题中,最后的实验方案设计是最难的,其实,只要充分利用试卷资源,特别是题目中出现的实验方案,你只要稍做修改,能模仿下来,就是非常好的答案。在文字描述时,语言要严谨、规范,这对获取高分十分有利。

3.把握热点、关注社会,学会迁移、灵活应用。社会关注的热点也是中考的热点,如环境问题、能源问题、科学新发现等,这类题目往往信息知识新颖,但落脚点低,只要仔细读题,从中获取有效信息,与所学知识联系,特别是对应用到化学原理方面的知识,进行知识的迁移和应用,做到灵活应用。

最后这40天可分为两阶段:接下去的五个星期和考前五天。接下去的五个星期,要注重的是:立足课堂,提高效率;认真作业,用好“套餐”。

课堂,是主阵地。提高上课效率,要做到 “三个多”:多看老师、多看黑板、多跟老师说。此外,听复习讲评课是一个查缺补漏、不断巩固的重要环节,在讲评时除了进一步巩固知识外,还可以训练自己的审题能力。

在听好课的基础上,认真对待每一次的作业,提高解题技巧。题目做得不在于多,而在于透。做过的讲过的题目基本能保证会,并注意思考和总结,有意识地把题目归类,并从中寻找规律,不断地提高审题能力,加强语言表达的规范性,这是获得高分的保障。

考前五天,不再是没完没了的写题,而要把重点放在:回归课本、回归基础。把书本浏览一遍,把“套餐”及做过的试卷多看看,曾经的错题多想想。在看题的过程中,想想知识、想想方法。该过关的化学用语、化学计算再去过一遍。

政治

做好知识排查、题型归类

知识排查:包括必考内容、时事归类、易混易错盘点。

题型归类:涉及案例类、活动类、评析型、意义型、对策型、认识型。必考内容

1.珍爱生命:生命是自然界最珍贵的财富(可贵性);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人是生命发展的最高阶段(独特性);珍爱自己的生命,每个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平等性、有限性、可塑性),善待其他生命。

2.孝敬父母:包括两方面,一是为什么要孝敬父母?子女是父母生命的延续,感情的归属,希望的寄托(情)。是社会的基本道德要求 (德)。是法定义务(法)。二是如何孝敬父母?少年时期:体谅、关心、分担;长大成人:赡养义务。具体做法:用心/谈心/商量/承诺/检讨/体谅/学习/原则。

3.诚实守信:内涵包括实、表、说、做、三个不。意义:原则、核心、基础、他人、自己、社会。地位、作用。思想上:牢记原则;行动上:内涵+对自己、对他人、拒谎言、增光彩。

4.理解宽容:和谐的人际关系是人人渴望的,建立这样的人际关系必须由理解开始,需要尊重、善意、沟通(理解);社会生活不能没有宽容,有宽容才能共处、创造、成就事业。同时,宽容也是良好修养和高贵气质的体现 (宽容)。要⑴培养宽容精神,并不意味着放弃自己的独立思考和主张;⑵正确认识自己;⑶不断求知;⑷换位思考。

理解不等于宽容,理解=超越+开放;宽容=宽恕+包容;理解+宽容=和谐的人际关系。

5.避免违法犯罪:掌握什么是违法行为,违法行为可分为: 和 。未成年中学生怎样才

能避免违法犯罪的发生?明确哪些是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明确刑法对刑事责任的年龄规定。

6.同违法犯罪作斗争:如何运用法律同违法犯罪行为做斗争?

①当遇到不法侵害时:我们要运用自己的智慧,采用灵活的方法,沉着对付。例如,机智求助、巧妙周旋、取证报案等。②当公安、司法人员向我们调查有关案情时:劝其报案、保护现场、保留证物等。③当自己的亲友受到不法侵害而又不敢斗争时:主动协助、实事求是、勇于指证。

7.自我保护:包括哪些权利(人身权、人格权、消费权),包括什么内容,法律依据、侵权表现等。

8.科学发展:1)科学发展观:内涵;2)科学发展道路:内涵;3)环境问题:形势、国策、现实意义;4)可持续发展战略:内涵、要求、依据。时事归类

规划类、经济类、主题类、法律类、科技类、环保类、国际外交类、文教类。易混易错盘点

1.消费权:安全保障权≠生命健康权;2.不良行为≠严重不良行为≠犯罪;3.有关部门≠行政部门;4.国家做法≠个人做法;5.保护环境≠节约资源;6.现实意义:why≠how;7.环境特点:分别反映≠共同反映;8.收集材料的途径≠活动形式;9.珍爱生命:道德≠法律;10.财富源泉:劳动≠科技≠知识;11.国民经济:主体≠主导(公有≠国有);12.人大≠人大制;13.民族关系≠民族原则≠民族制度≠民族精神;14.共同富裕≠共同繁荣≠共同发展;15.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道路;16.工作中心:经济建设≠环境保护≠节约资源;17.国家战略≠基本国策,基本方针≠基本方略;18.最终目标≠最关键目标;19.根本任务:初级阶段≠精神文明;20.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勤俭自强≠勤俭节约;21.基本经济制度≠根本政治制度;22.四个保护:社会保护≠司法保护;23.司法保护:方针≠原则;24.基本权利:宪法≠法律;25.权利主人:人民≠公民,间接行使≠直接行使;26.共同富裕:集体经济≠混合所有制。

第8篇:2014年思想品德中考冲刺复习

专题一:优秀人物的心理、道德品质

1.救火英雄贾宝龙身上有哪些优秀品质?答:见义勇为,舍生忘死;恪尽职守、爱岗敬业;勇担责任的献身精神;艰苦奋斗、坚强意志;等。(4分,要求答出两个不同层次即可。)

2.《感动中国》2013年度人物:“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一模试题)、慈母姚厚芝、“最美教师”格桑德吉。

面对父母无私的爱,我们应怎样做?(4分)

爱父母,心里想着父母,理解、关心父母;把孝敬父母落实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件件小事上,行动上帮助父母,为父母分忧;努力学习,积极上进,让父母高兴;等。(4分) 你是如何尊重自己的老师的?(4分)

对老师有礼貌,尊重老师的劳动;虚心听取老师的教诲,按时、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勤奋学习,以优异成绩回报老师;等。(4分)

3.青少年怎样向先进人物学习?答:①树立崇高理想,立志报效祖国;②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素质;③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自觉承担社会责任;④热心公益,勇于奉献;⑤磨砺意志,自立自强,勇于创新,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专题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是什么?答:①国家层面:富强、民主、文明、和谐;②社会层面:自由、平等、公正、法治;③个人层面: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2.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什么现实意义?答:①有利于中华民族的凝魂聚气和强基固本;②有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3.如何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答:①汲取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②健全各行各业的规章制度;③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④用法律来推动核心价值观的建设。

4.为什么要对未成年人(中学生)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4分) ①未成年人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1分);②未成年人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1分);③未成年人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形成的重要时期,他们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健康的心理品质(2分)(共4分)

专题三:食品安全与消费者的权益保护

1.食品安全是为了维护公民的哪些权利?我们要怎样维护和行使生命健康权? 答:生命健康权。①积极锻炼身体,提高健康水平;②患病后及时就医;③当自身的生命健康遭到他人侵害时,要勇敢地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2.营造放心的消费环境(维护食品安全)的建议或如何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国家:①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②加强执法力度,严厉打击侵犯消费者权益的行为。 企业:①要增强社会责任感,坚守诚实信用原则;②增强法制观念,依法生产、经营。 媒体:①加大宣传力度和监管力度,及时曝光危害食品安全的生产者和经营者。

公民:①消费者要加强维权意识,保留购物凭证,依法维权;②增强责任意识,积极举报企业的违法行为;③学习食品消费知识,增强自我保护能力。

3.当你在消费时受到伤害该怎么办?答:依据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通过正 1

确的途径去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依法维权);首先与经营者协商,双方在自愿互谅的基础上解决争议;当协商无效时,可请求消费者协会调解或向法院提起诉讼。

专题四:昆明恐怖暴力事件与平安中国

1.昆明恐怖暴力事件性质是什么?侵犯了他人的什么权利?

答:性质是暴力恐怖事件。侵犯了他人的生命健康权。

2.昆明恐怖暴力事件对我们预防违法犯罪有什么启示?答:①要提升道德水平,培养高雅情趣;②要认清违法犯罪的危害,远离违法犯罪;③要依法自律,加强自我防范;④要远离不良行为,防患于未然;⑤要增强明辨是非和自我控制的能力,自觉抵制不良诱惑。

3.在维护民族团结方面,我们应做些什么?答:①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和语言文字;②多做有利于民族团结的事,坚决与民族分裂、民族歧视的言行作斗争;③宣传党的民族政策,反对大汉族主义和地方民族主义,增强民族团结意识;④以实际行动维护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的关系。

4.请你就如何建设平安中国出谋划策。(此题侧重于社会稳定)

答:国家:①以人为本,建立公平公正的秩序;②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积极预防、严厉打击违法犯罪活动;③深入排查化解矛盾纠纷,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社会矛盾的发生。 公民:①深刻认识到建设平安中国的意义,营造建设平安中国的社会氛围;②增强法制观念和责任意识,依法行使权力和履行义务;③自觉维护国家尊严、荣誉和利益,积极同破坏平安中国建设的行为作斗争。

专题五:向贫困宣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1.我国目前达到的小康有什么特点?答:低水平、不全面、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

2.向贫困宣战体现了我国的什么原则?答:共同富裕

3.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根本途径是什么?答: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为什么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答:①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是我们党和国家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②只有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为社会主义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P25

专题六:坚持改革开放

1.十八届三中全会、2014年两会为什么要把改革作为鲜明的主题?P24。答:①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②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我们党和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由之路。

2.为什么我国必须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

实行对外开放,符合当今时代特征和世界经济技术发展规律,是加快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然选择。

(有同学认为:“在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离不开改革开放”。答案是上两点的综合,系一模试题)

专题七:可持续发展战略

背景材料:①向大气污染宣战;②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坚持过紧日子;③人口问题。 可持续发展战略就是要使经济发展与环境、资源、人口协同发展。

基本国策:保护环境、节约资源、计划生育三大外加对外开放。

1.国家防治大气污染政策体现了教材中的哪些观点?答:①我们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②我国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③我国保障公民的生命健康权;④我国坚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雾霾天气形成的人为因素。答:汽车尾气的排放;工业生产废气;建筑工地的扬尘。

2.“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坚持过紧日子”要求我们坚持什么精神?中学生如何发扬这种精神?答:艰苦奋斗精神。①学习上勤于思考、刻苦钻研、大胆质疑;②生活上艰苦朴素、勤俭节约、合理消费。

3.为什么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答:①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履行大国责任的表现;②(为什么要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是由我国的人口、环境、资源和国情决定的。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相对短缺,自然资源分布不均衡、资源开发不合理、不科学造成了巨大浪费和损失,资源形势相当严峻;③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实施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④推进文明建设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需要。

青少年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做些什么?答:①积极宣传生态文明建设的相关法律法规和重要意义;②敢于同破坏生态文明建设的行为作斗争;③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随手关灯关水龙头,使用节能灯节水龙头,一水多用,垃圾分类处理。

4.经济发展与人口的关系16/七。(单独二胎政策的理由)答:①人口发展必须同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相协调。一方面,人口过多和过快增长,不仅影响我国我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还会增加就业困难,给自然资源和社会环境带来沉重压力;另一方面,如果人口过少会导致劳动力不足,同样会影响经济社会发展。②在我国当前,既要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又要适度开放,实施单独二孩政策,使人口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相协调。

专题八: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

科技、教育、创新

1.为什么说科技是国家强盛的基础?答:①(过去)科技的每一次重大突破,都会促进经济社会深刻变革和人类社会巨大进步;②(现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日益渗透到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③(未来)科学技术的发展,必将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更加深刻的影响。

2.教育对国家民族、公民的重要性,中学生要自觉履行受教育的义务

3.创新

(1)国家层面:

我国为什么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创新的重要性加我国创新能力的现状加创新驱动战略的意义)答:①创新精神是国家和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也是现代人应具备的素质;②我国科技创新能力不强,科技总体水平同世界先进水平相比仍有较大差距;③在激烈的国际科技竞争面前,如果我们的自主创新能力跟不上,一味依靠技术引进,就永远难以摆脱技术落后局面;④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⑤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决定着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

国家如何落实创新驱动战略?答:①核心关键:推动科技实力和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②主攻方向:推动经济实力和社会生产力的提升;③根本目的:推动综合国力和核心竞争力的提升;④力量源泉:深化改革,提升科技创新的活力与动力。

(2)个人层面:

列举有利于培养青少年创新能力的活动?答:①开展科技小制作或小发明活动;②举行节能小窍门或科技幻想绘画比赛;③举办中国科技馆科技体验活动。

中学生如何培养创新能力?或中学生如何成为创新型人才?或向广大科技工作者学习,参与建设创新型国家,中学生应采取哪些具体行动?答:①珍惜受教育权,努力学习,为创新夯实基础;②敢于质疑,勇于向传统和权威挑战;③培养好奇心,提高观察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④努力探索,注重实践,养成勤动脑勤动手的好习惯;⑤增强责任意识,培养团队精神和合作精神,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4.我国取得巨大科技成就的主要原因?(二模试题)

答:①我国综合国力日益增长,为科技创新奠定了雄厚的经济基础;②坚持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社会主义制度具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③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为科技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科技和人才支撑;④科技工作者发扬了民族精神、团队精神、合作精神、艰苦奋斗精神、无私奉献精神、开拓创新精神;等。

5.我国应如何大力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答:加强科技创新和教育创新,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和教育创新能力。

专题九:实现中国梦

1.民族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时代精神的核心是改革创新;实现中国梦,我们要承担的重任是实现中华民族的味道复兴;

2.中国梦依靠的是什么?中国迅速发展的根本原因和主要原因。

3.为实现中国梦,我们要怎样努力?答:①树立远大理想,勇担历史使命;②树立终身学习和全球观念;③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④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⑤发扬艰苦奋斗精神。

重大时事:

一.政治

1.重大会议

(1)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①②③2013年11月12日,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要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2)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2014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7.5%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5%左右。

2.重大路线、方针政策

(1)国务院2013年7月3日原则通过了《中国 (上海 )自由贸易区总体方案》。

(2)我国将把师德表现作为教师年度考核等的首要指标。

(3)海协会与海基会领导人2013年6月21日在上海签署《海峡两岸服务贸易协议》

(4)中宣部等五部门日前联合发布通知,要求制止豪华铺张、提倡节俭办晚会。

(5)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指出,走中国特色、科学发展的新型城镇化道路,核心是以人为本,关键是提升质量。

(6)2014年3月28日,是西藏百万农奴解放55周年纪念日。

二.经济

2013

三.科技

1.2013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获得者:大连化工物理研究所张存浩,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程开甲。

2.2013年6月11十号载人飞行任务是神舟飞船和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组成的载人天地往返运输系统的首次应用性飞行。

3.2013年12月2察。2013年12月25日,嫦娥三号着陆器、巡视器顺利完成互拍成像,标志着我国二期探月工程圆满完成。

四.文体

1.2014年1月25

五.外事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9月3日,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12月13日。

注意规范答题,字迹工整

上一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证下一篇:初中数学如何培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