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资源论文

2022-03-2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农业资源论文(精选5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摘要分析了我国农业资源环境保护存在的立法空缺、制度不足、政策缺陷问题,探讨通过资源环境保护制度的良性架构,发挥政府的宏观性指导作用、法律的主体性保护作用、公益诉讼的关键作用,建立多样化的循环经济模式、设立关于循环经济发展目标的管理机制,使农业资源得以有效分配、使资源压力有效缓解,有效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第一篇:农业资源论文

农业资源与农业可持续发展探析

摘 要 民以食为天,农业是人类的衣食之源,生存之本,更是一切生产的首要条件。我国作为一个人口众多的农业大國,农业、农业资源的发展与生态环境息息相关。基于此,针对农业资源与农业可持续发展进行了进一步探析,介绍了当前情况下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困境,并分析了农业可持续综合发展的战略,以促进我国农业资源与农业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农业资源;农业可持续发展;环境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

社会的发展给农业发展和环境可持续发展带来了影响。可持续发展是时代潮流,我国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迅速;农业资源布局不平衡;自然灾害给农业带来的冲击大等决定了我国必须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要遵循3个原则,即持续性原则、共同性原则、公平性原则。农业可持续发展与生态可持续发展是一体的,不仅可以提高农业的生产效率,还能提高农业生产质量,促进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1]。

1 农业资源与农业可持续性发展

1.1 农业资源分类

农业资源是农业自然资源和农业经济资源的总称。自然资源主要由地理环境和气候决定。农业经济资源主要由工业产品、人力、财力、信息等构成。

1.2 农业资源的重要性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生产得以发展,才能提供人们必需的粮食和食品,人们的生活才能安定。农业资源又是构成农业生产发展的基础。因此,保护农业资源,促进农业生产结构优化一直是全民关注的重点问题。

1.3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农业可持续发展就是发展可持续农业,是一种通过管理、保护和持续利用自然资源、再调整农作制度和技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构成伤害的发展模式。其目的是确保当代人及后代对农产品的需求,基本目标是根除贫困以及保护自然资源和环境的发展。这就要求农民在进行农业生产时,要依照需求来进行生产。

1.4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特征

农业可持续发展要确保生态可持续发展,才能保证经济可持续发展。生态平衡发展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因此,在农业发展过程中需要尊重自然规律,爱护生态环境,优化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特点是维护并合理利用土地,爱护动植物和水资源,避免环境污染和环境退化。技术适当可行,经济富有活力,社会广泛接受的生态农业才能更适应新时代的发展。大力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是实现“五位一体”战略布局、实现中国特色新型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必然选择,也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必然选择[2]。

2 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困境

2.1 人均耕地面积少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医疗卫生水平的提高,我国人口大量增加,给农业可持续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压力。虽然我国实行了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但是我国人口基数大,因而人口数量不断增加,人均耕地面积越来越少。在农业生产中,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基础,我国虽然地大物博,幅员辽阔,但是我国耕地面积仅占国土总面积的12%,远低于国际平均耕地面积。另外,我国绝大部分地区不休耕,导致耕地土层变薄,耕地质量下降;洪涝、泥石流、干旱等自然灾害也会使耕地资源质量下降。因此,我国人均耕地面积较少,人地关系紧张。

2.2 农业水资源形势严峻

经济在快速发展,工业化进程也在逐步加快,无论是农业生产还是非农业产业,都需要大量的水资源,再加上我国人口数量不断增加,用水需求量扩大,导致农业水资源危机加剧。我国虽然水资源丰富,但是可以用于耕地上的淡水资源匮乏,无论是在干旱的北方地区,还是水热条件好的南方地区,都面临缺水问题。

2.3 农业环境污染严重,农业生态环境破坏

农业生产离不开化肥的使用,但若没有采用科学合理的化肥施用方式,过量施肥,反而会导致化肥的利用率过低,进一步污染土地资源和水资源,破坏农业生态环境平衡。很多杀虫剂和化肥等的错误使用都严重威胁到了我国的食品安全、水资源安全,给人体健康造成了不良影响,也导致农业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另外,自然环境造成的灾害是不可避免的,荒漠化、土地退化、土地流失都对林地资源和草地资源造成了掠夺性破坏,导致生态环境严重恶化。

3 农业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3.1 完善政策扶持

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需要国家政策的支持和完善。相关法律部门一方面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另一方面也要加大监督和执法力度。应研究制定土壤污染防治以及耕地质量保护等法规,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应充分发挥互联网时代新闻媒体的宣传、监督作用,保障人民群众对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广泛动员公众和非政府组织参与保护监督。改善执法条件,整合执法力量,健全执法队伍,做到权责明确,杜绝破坏农业资源环境等违法行为。

3.2 加强科技发展,创新农业技术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自动化设备高精度、高效率、高环保的操作方式逐步代替了传统农耕。大数据时代,大数据技术日益成熟,农业发展中的地理信息、植物光照信息、植物虫害信息等都离不开移动终端系统,离不开智慧农业建设,离不开大数据。此外,我国在生物领域也培育出了抗性强的农业品种,研究出了低毒无害的农药,通过科技减少了农药化肥的使用量,并有效控制了虫害。因此,从长远的发展角度来看,不断创新农业技术是实现农业资源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3]。

3.3 科学规划与组织农业生产,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是当前的重要任务。推进农业现代化要科学规划与组织农业生产,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创新农业技术,合理开发利用农业资源,发展循环农业,深入推进农业结构调整。要改变粗放型经营的局面,注重提高经营质量和效益,解决农业资源紧张以及农业环境恶化的问题,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深化改革与创新,以推动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

3.4 增强可持续发展意识

中国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具有必然性,因为中国具有庞大的人口数量,且资金短缺。确立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意识,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公民应该自觉遵守生态环境保护的相关法律条文,绿色消费,积极投入生态文明建设。

3.5 加强队伍建设,强化人才支撑

农业可持续发展离不开科技的创新,科技的创新又离不开科技领域人才的贡献。培养先进的农业科技人才,关键要抓好教育培训,有效推广农业先进技术,实现农业产业兴旺。要积极搭建农业基地、科技服务平台,发挥人才在农村建设中的骨干作用,在农技推广中的宣传作用以及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带头作用。建立专业人才统筹使用制度,加强现代农业人才队伍建设,才能保证农业可持续发展。

3.6 构建推广网络,加强推广基础设施建设

农业发展需要建立完整、科学的宣传、推广体系,只有这样,才能使科研成果得到最大化应用,进而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应结合实际建立健全乡镇林业技术推广体系,也可以在重点村建立技术站点,实行“以条为主、条块结合”的综合管理体制,打造便捷有效的转化服务平台。此外,还应进一步完善乡镇基层的技术推广相关基础设施建设,结合生态建设的基本需求,在实地考察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地开展工作。

4 结语

综上所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土地资源、水资源的污染,农业用药不合理等一系列问题,都决定了我国要坚持走适合我国国情的现代化农业发展道路,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需要国家政策、科技人員、执法部门、农民以及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需要发展循环农业,实现循环经济,提高农业资源利用率,加强生态农业建设,共同致力于绘制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宏伟蓝图。

参考文献:

[1] 胡辰璐.我国农业资源与环境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J].种子科技,2019,37(14):145,148.

[2] 井增华,陈少林,屈彩玲.农业资源与农业可持续性发展探析[J].现代农业科技,2019(8):251.

[3] 申建波,张福锁,Kadambot H.M.Siddique.资源可持续利用促进中国农业发展[J].Engineering,2018,4(5):21-24.

(责任编辑:赵中正)

作者:吕悦

第二篇:加速发展生态农业 促进农业资源合理利用

【摘要】 从中央到地方,对农业可持续发展问题都非常重视,这也是全民关注的课题,更是农业发展的关键。本文通过对梨树县实际情况的调研,找出了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发展生态农业、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摘要】发展 生态 农业 可持续

1.生态农业势在必行

生态农业就是按照生态学原理来规划、组织和进行农业生产,它必须符合下列最基本的生态学要求:生产结构的确定,产品布局的安排等都必须切实做到因地制宜,与当地的环境条件相匹配;对自然资源的利用不能超过资源的可更新能力;在能量和物质的利用上要做到有取有补,维护生态平衡;在利用可更新自然资源的同时,要注意培育和增殖自然资源,使整个生产的发展走向良性循环。

生态农业是全面规划、相互协调的整体农业。生态农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着眼于系统的整体功能。而衡量整体功能的标准,最重要的有三条:经济效益即生产要发展,农民要富裕;社会效益要满足人民对农产品日益增长的各种社会需求;生态效益即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生态农业,要考虑系统之内全部资源的合理利用,对人力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和其他自然资源等进行全面规划,统筹兼顾,因地制宜,合理布局,并不断优化其结构,使其相互协调,协同发展,从而提高系统的整体功能。

生态农业是广义农业的具体体现,它和狭义农业(或称小农业)的区别在于:从生产内容上讲,它不局限于种植业,而是农、林、牧、副、渔等多种经营,全面发展。从生产地域上讲,它不局限于耕地上,一方面立足耕地,努力提高单产。另一方面把全部土地都当作自己的生产场所;从食物的概念上看,它主要依靠粮食,但又不局限于粮食,而是建立在营养科学的基础上,根据人体营养需要的热能、蛋白质、多种维生素和各种矿物质的数量和比例,科学地安排和计划农业生产。

从某种意义上说,生态农业是传统的有机农业和现代的无机农业相结合的综合体,是能量流动、物质循环不断扩大的良性循环农业。有机农业和无机农业各有利弊,前者利于增肥地力,后者功在附加能量和物质,加大物质流和能量流的循环。而两者的最佳结合,各扬其长,各避其短,取其利,舍其弊,就是生态农业。伴随商品流出系统之外的能量和物质,不断通过从系统之外的补充而得到补偿和增加,保持养分平衡,保持良好的农业生态环境,并不断提高土壤的生产力。

生态农业是一个高效的人工生态系统,是结构与功能平衡协调的高效农业,它不同于自然生态系统,加进了人为的劳动和干预,因而不只是单纯的自然再生产过程,同时也是个经济再生产过程。二者交织在一起,并通过人的劳动和干预,不断调整和优化其结构和功能,从而能够以比较少的投入得到较大的产出,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2.梨树县发展生态农业面临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先后实施了“三北”防护林、农业综合开发等一系列生态工程建设,梨树县的生态环境特别是农业生态环境建设也随之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在生态环境建设方面作出的各种努力,对我县的农业发展、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产生极其重要的影响。但从发展的要求来看,梨树县农业生态保护和建设的速度还很缓慢,特别是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人口进一步增长,农业生产的任务日益加重,农业生态问题也更加尖锐。从当前看,农业生态还存在许多问题。

2.1污染现象严重

2.1.1工业“三废”污染对农业生态环境的威胁比较严重梨树县分布在各乡镇的工业企业(如水泥厂、糠醛厂、矿石加工厂),有相当一部分设备比较简陋,工艺相对落后,技术含量不高,生产过程中的“三废”河流水体和两岸土壤、污染空气,尤对昭苏太河两岸人们的生产和生活环境污染严重。

2.1.2农业污染对生态环境影响日益加重 目前,全县农业生产中年化肥使用总量达30万标吨,农药用量达3000多吨,单位耕地面积平均年投入量分别比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增加8倍和20倍,平均利用率只有30%~50%。梨树县又是畜牧大县,全县2007年猪、牛、羊、禽分别达到315万头、79万头、43万只和4300万只。据测算2007年一年全县畜禽废弃物排放量相当于40个梨树县人口的排污量。大量污染物累积于土壤中,流失到河流中,散发在空气中,导致农业生态环境恶化,造成农产品多级污染,品质逐步下降,严重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和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2.1.3生活垃圾对农业生态环境污染趋增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膳食结构的改变,产生的生活垃圾越来越多,加上处理方法简单,对大气环境、土壤环境、地下水环境的危害很大,而且严重影响村容村貌。

2.1.4水污染严重令人堪忧 地表水由于受城镇工业、生活排污的影响,水质受到严重污染。昭苏太河已经成为全县最大的城市下水道,河水变成了黑色,人们都在为这条母亲河而叹息。条子河在四平市以下河段也为劣质水。更可怕的是,地下水也受到污染,居住在污染企业附近和昭苏太河两岸的农民,生命安全受到威胁。

2.2资源配置利用存在无序现象

2.2.1全县林地、草地、湿地都在减少,而耕地面积却在增加 主要是由于税费改革、粮食直补政策的落实,农民种粮积极性高涨,想方设法开垦耕地,使得本来是林地、草地、湿地、荒地都变成了耕地,破坏了生态平衡,防灾抗灾能力减弱。

2.2.2农田防护林、低质低产林改造力度不够 存在单纯追求采伐效益现象,有的采伐后没有及时更新改造,破坏了生态环境,损坏了林业资源。

2.2.3水资源短缺,供需矛盾突出 梨树县人均占有水资源量为395立方米,仅为全国人均水资源量的26%,亩耕地平均占有水资源量90立方米,仅为全国的15%,属于严重缺水地区。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发展,水资源的供需矛盾会越来越明显。

2.2.4地下水局部超采 由于工业企业集中在梨树中部昭苏太河流域,出现了梨树城区、郭家店镇、十家堡镇三个集中开采区,因过量开采,使三镇地下水水位持续下降。

2.2.5农村能源使用效率低下、消费结构不合理 多数农业废弃物没有得到循环利用,大部分农作物秸秆被作为燃料直接燃烧或丢弃,畜禽粪便基本不做处理,造成有机质浪费,而且污染环境。

2.3传统的农业耕作方式不利于作物生长发育梨树县的农业生产是以传统的生产方式为主。农民过渡依赖化肥的使用;农家肥施用数量逐年减少;农田作业一直沿用传统的作业习惯,导致土壤结构、土壤性能失调,难以满足作物对水、肥、气、热条件的需求。据调查,全县机翻地面积仅占机耕总面积的5%,大型拖拉机多功能整地占15%,耕深18~20厘米。小四轮机械灭茬面积占50%,耕深只有8~10厘米。由此导致土壤干旱现象逐年加剧,恶性循环。

3.对梨树县生态农业发展的几点建议

农业如果实行掠夺型的增长方式发展生产,其巨大的破坏力是任何强大的环保工作都无法弥补的,更谈不上持续发展,梨树县多年来的实践已充分说明了这一点。一方面是成绩巨大,粮食产量显著提高,并且稳定在20亿公斤,人民生活得到了改善;另一方面代价也十分巨大,环境和资源受到了很大破坏,对此,科学家们已发出“难以为继”的警告。还有工业化引起的污染等一系列问题,阻碍着农业的持续发展,甚至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形势十分严峻。为了扭转严峻形势,全县农业必须解决自我保护和实现持续发展问题。要认真按照生态经济规律办事,实现生产的良性循环和三个效益并重,做到生产、环保、资源的统一和协调发展,其成功的经验和模式就是生态农业。

3.1加大环保治理力度

要以相关环保法律法规为依据,调整工业产业和产品结构,治理重点污染源;淘汰落后工艺,推进清洁生产,实现节能降耗,实现废渣废水治理等综合利用项目,依法监管高能耗、高污染企业,对超标污染源限期治理,实现达标排放;要对环保企业给予表彰和鼓励,对新上工业项目要实行环保一票否决。

3.2要依法优化配置利用资源

应当本着统筹兼顾、优化配置、有效利用、合理开发和科学保护的原则,申报、审核、审批、使用资源。在土地使用上,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牧则牧,宜水则水;严格审批建设用地,让自然休养生息,恢复生态平衡;加强林业资源管理,科学采伐,加快低质低效林改造步伐,加强中幼林抚育和新增成林的管护,集中在1~2年内全面恢复农田防护林网;在科学地开发利用水资源的同时狠抓节约用水和水资源保护。

3.3实施标准化生产

要认真贯彻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法》,要对农产品从产地到餐桌全程监控,做好农产品产地环境监测评价和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工作。全面实施农产品生产标准化、农业投入品许可制度、绿色农产品质量认证、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农产品市场准入和执法监管等行动,依法监控和查处国家明令禁止的农药、添加剂等物品的销售和使用。建立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增施农肥、秸秆还田、集约化生产、机械化作业,保护性耕作,实现绿色、环保、生态、安全。

3.4要提高农民的生态环保意识

要结合农村工作、农业生产、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宣传、教育各级干部群众提高认识水平,清醒地认识到环境污染和环境生态问题。要依托产业发展,广泛开展各种形式的农村实用技术培训、职业培训,引导农民崇尚科学,接受新知识、新方法,倡导科学的生产、生活方式,培育有文化、懂技术的新型农民。开展生态农业建设的主体是农民,只有农民的整体素质提高了,生态农业建设的这一利国利民的工程实施起来,才会事半功倍。

作者:王玉金

第三篇:农业循环经济影响下的农业资源环境保护问题研究

摘要分析了我国农业资源环境保护存在的立法空缺、制度不足、政策缺陷问题,探讨通过资源环境保护制度的良性架构,发挥政府的宏观性指导作用、法律的主体性保护作用、公益诉讼的关键作用,建立多样化的循环经济模式、设立关于循环经济发展目标的管理机制,使农业资源得以有效分配、使资源压力有效缓解,有效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关键词农业循环经济;农业资源环境;保护;新农村建设

Study on th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of Agricultural Resources under the Influence of Agricultural Circular Economy

XUE Mengyao (School of Life Science, Nanji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Nanjing, Jiangsu 210095)

Key wordsAgricultural circular economy; Agricultural resource environment; Protection; New rural construction

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要齐心协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效推进小康社会全面建设,有利于城乡经济向着健康、协调的方向发展。当前我国农业基础仍然薄弱,农业科技发展滞缓、农业资源匮乏、农业生产效益低、农业资源利用率不高,并且长期以来一直是粗放经营,农业资源环境问题日益加剧。农村中普遍存在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环境质量下降等生态问题。在经济效益和利益追求的推动下,人们往往忽视了保护农业环境资源的重要性。保护农业自然资源并进行可持续利用,是新农村建设的关键要求,只有将循环经济推广到农村当中,才能有效改革农村经济增长模式。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不仅关系到传统农业资源利用方式的改革,还与环境保护息息相关,农业资源的科学利用和综合使用对于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有着重大意义,建立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因此,笔者对农业循环经济影响下的农业资源环境保护问题进行研究,以期为有效解决相关农业资源环境保护问题提供参考。

1我国农业资源环境保护的困境分析

严重的人口压力以及对经济发展的迫切需求,使得我国农业环境日益突出:①农业自然资源面临短缺。例如耕地逐渐减少、土壤肥力流失、农业水资源缺乏、水资源供应问题严重。②生态环境遭受破坏。耕地和草场面临退化、水土流失严重、盐渍化现象严峻、土地沙化问题日益普遍。③环境污染问题严峻。水资源、大气、土壤等各方面遭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当前农业资源环境条件正在不断恶化,农业资源环境保护问题亟需解决。

1.1立法方面的空缺当前国内法律在保护农业环境资源方面已经获得较大的进步,基本的保护框架已经形成,并且还形成了相关的综合性立法文件,如《农业法》有着对农业环境和资源保护的专门性规定,《环境保护法》有着关于保护农业环境的较为明确的规定。此外还有一系列专项的具体立法文件,如《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基本农田保护条例》《土地管理法》《水法》《水土保持法》《防洪法》等,这些立法文件在保护农业环境资源方面有着极大的贡献[1]。

然而,已有立法都有着计划经济时期的烙印,与当前的国情有所脱离,当中的缺陷和不足还没有及时完善。农业环境与农业资源的立法是两个不同的体系,是依照不同的角度进行分类的,虽然立法上对于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都有着许多协调性规定,但是立法体系上的分立以及并存,会导致某些不和谐因素的产生,使得调整手段上有抵触、矛盾、割裂、重复的现象发生。此外,农业资源环境的立法有很多笼统性的、原则性的规定,缺乏现实操作性,使得现实执法效果大受影响,难以避免执法漏洞的出现。

1.2制度方面的不足从经济制度的角度看,之所以产生资源环境的问题,归根到底是公众利益和个人利益之间的不协调所造成的。由于人们在环境保护和个人利益之间往往选择维护后者,使得农业生产时缺少对环境耗损成本的计划和计算,也缺乏采取有效措施减少或避免破坏环境资源的意識。另一方面,从整治制度的角度看,环境资源日益稀缺,利益集团形成与社会阶层分化的现象日益明显,使得资源分配不平衡的问题日益突出。利益的平衡机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会导致治理环境资源的国家资金难以发挥效力,进一步导致治理环境和保护资源的工作陷入顾此失彼的地步。

1.3政策方面的缺陷已有关于资源环境保护的生态补偿制度超过十项,比如生态环境补偿费制度、退耕还林政策、生态移民政策以及矿产资源税等。然而这些补偿制度的自身作用都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原因是多方面的:具体包括资源利用的低效率、政策过于单调死板、投入力度有待提高等,但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管理模式过于死板,没有较高的灵活性,不同地区的资源保护缺乏相应的配套政策。与此同时,平衡机制也有其自身的缺陷,相关部门难以将当期的相关资源、资金、组织、人才以及技术有效协调和运作起来,甚至出现了因经费浪费、争夺经费而导致的忽视管理的现象发生[2]。

2我国农业资源环境保护制度的良性架构

2.1发挥宏观方面的全面性指导作用对农业资源环境进行保护,涉及整个民族的利益。若市场无法对行业间、地域间的利益矛盾进行良性调节,国家就应当设计一系列宏观制度,对管理问题、利益分散问题进行协调,以解决其与环境保护的客观性冲突,并使各类利益主体间的矛盾得以化解。第一,政府应当发挥自身的宏观调控作用,在考虑农业资源环境需求的基础上进行政策性扶持,统一评价标准,设定一系列具备硬性和执行性的约束机制,利用宏观调控对耗能高、污染严重的生产部门进行限制和约束,建立起良好的制度环境。由于企业完成低能耗目标的手段就是规模经济,只有当企业形成了规模经济时,资源消耗量才能达到最小程度[3]。因此政府应当采取有效措施,帮助企业实现生产方式的转型,逐渐从粗放型转变成集约型,实现规模性的经营,发展循环经济,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第二,国家应当通过宏观调控合理配置区域之间的分工,使区域功能有着明确的定位,通过国家补偿的方式平衡社会成本和私人成本。此外,还应当加大对有较大贡献的个人或地区的补偿力度,使其获得较好的利益补偿,缓解利益矛盾。第三,政府在规划新农村建设时,应注重与环境资源保护相结合,保持两者的同步性和协调性,重视关于基础设施建设的环境影响评价,对于废水、废弃物和污染物建立科学有效的处理设施,以防止植被被破坏和水土流失。还应注重在项目建设之前开设环境监测,避免不必要的环境破坏。

2.2发挥法律方面的主体性保护作用在立法方面,应当在农业环境资源的立法当中确立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原则,为该方面的立法提供原则性的指导方向。虽然国内的立法已在一定程度上使农业环境恶化得到缓解,但是总体上还是缺少可操作性,亟需建立起完备的资源保护制度和责任制度,使得相关的考核制度、规划制度得以良好落实。此外,与农业环境资源有关的法律体系应当被保护,当前的相关法律法规多以合理利用和保护某种农业环境资源作为立足点,通常缺乏关于资源整体联系的深度考虑,在综合调整保护方面也缺乏明确规定,亟需出台综合性的农业资源和环境管理条例,将各类因素统一并形成整体,并对某些重要问题作出全面性、系统性的规定。在执法方面,要设立具备规范性、可执行性的执法流程和程序,使执法人员有明确的执法依据。同时建立惩罚制度,有效约束执法人员的执法行为。在司法方面,司法机关在处理关于农业环境资源的案件(尤其是公益诉讼)时应当秉承认真的态度和公正的理念,作出慎重又具有社会意义的判决。在守法方面,要注意发挥宣传的作用,对群众进行多方面的教育,使其对农业资源保护知识有充分了解,培养他们发展循环经济的意识和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的意愿,将节约农业资环、保护生态环境发展成公众的自觉行为。

2.3发挥公益诉讼的关键作用当前我国环境问题不断恶化,污染问题越来越严峻,水质恶化、大气污染、臭氧层破坏、森林资源锐减等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威胁着公众的生存环境和身心健康。公众缺乏参与环境保护活动的意识,是当前环境污染无法获得控制和治理的原因之一。环境诉讼一方面有助于调动公众保护环境、与破坏环境的不良行为做斗争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也有利于从根本上解决国内环境污染投诉无门的尴尬现象,为大众揭发、举报污染环境的恶性行为提供一个畅通渠道和途径,促使行政部门将执法工作落实到位,形成对政府和相关部门的监督力量和影响力量。

首先,应当重视诉讼的民众基础的建立,培养起广大群众的诉讼意识、公益意识以及环境保护的意识,避免使公益诉讼陷入形同虚设的境地。政府也应当做好环境保护的宣传工作,号召公众积极为环境保护奉献力量,为环境诉讼积累起坚实的群众基础。许多民间环保组织对环境保护事业奉献出了巨大的力量,是环保事业的中流砥柱和坚实力量。这些民间组织能够把相当范围内的群众力量聚集起来形成环境诉讼的力量,法律应当赋予该类组织以诉讼权利使其发挥出更大的作用[4]。

其次,应当对国内的环境诉讼进行制度上的设计和完善。比如,拓宽原告的范围、合理设定和降低诉讼费用、合理分配举证责任等。当前众多污染事件当中的受害者都是不确定的,使得诉讼的难度增加。或者受害者难以举出明确有效的证据证明自己的主张,也为环境诉讼增加了难度。上述的两种情况在现实当中往往以法院不予立案作为结果,使得民间组织和相关公民投诉无门,自身合法权益失去保障。实际上,环境权益的享有者以及保护者都应当是每一个社会成员或者说国家公民,所以国家有必要在立法上将诉讼原告范围扩大,使公民积极参与到公益诉讼当中。环境污染事件的始作俑者大多数是具有财势或优势地位的财团、企业以及单位,甚至政府机构,它们通常不缺乏技术优势、信息以及资金,而作为原告方的公民、民间组织或者小企业通常处于劣势地位,难以对事件收集证据,也难以承担起诉讼当中的举证责任。因此,立法应当采用举证责任倒置的处理方法,把更多的举证责任分配到被告一方,减轻原告方的举证负担,使更多环境污染诉求能够得到合法处理。一般而言,环境侵权诉讼案件都会涉及到许多专业而复杂的知识,涉及面也非常广泛,原告方通常也是昂贵技术鉴定费用的承担者,但是作为原告的公民或者民间组织对此是难以承担和接受的[5]。国家必须对环境诉讼的费用作出合理规定,减轻原告的负担,以鼓励群众积极维权。

2.4将发展循环经济作为最终归属循环经济是使农业资源得以有效分配、使资源压力得以有效缓解的战略性措施。首先,要建立起多样化的循环经济模式,加大科学研究力度,加大推广已研发的循环经济模式,比如沼能的综合利用、农业节水等。加大对于高新技术(比如生物技术和核技术)加工农业有机肥料的研究力度和创新力度,合理规划和管理各种资源,对微生物资源做好充分利用。其次,要尽快设立关于循环经济的发展目标的管理机制。发挥农民的主体地位,将科学的生态价值观植入他们的观念之中,激发他们参与循环经济的热情,使参与循环经济成为他們的自发行为。此外,政府也应当具备危机意识,将循环经济的发展放在农村建设工作的首要地位,尽快设立关于循环经济的发展目标的管理机制。

3结语

农业资源保护是运用法律、经济、行政和科学技术手段,协调农村经济发展与农业自然资源利用的关系,对破坏和滥用农业自然资源的行为所实行的监督管理。农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以及保护问题与当前农村社会的建设和发展息息相关,妥善处理和解决农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以及保护问题需要政府的努力和社会大众的配合,不仅涉及宏观方面的政策和措施、法律方面的设计和保护、制度设计上的建设和相关立法的完善,还与实践行动息息相关。需要树立起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将循环经济作为发展的最终归属,通过政府与社会各界的齐心协力、共同努力,有效推进农业经济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闫双.论循环经济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4):505-507.

[2] 刘扩.浅谈农业循环经济在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作用[J].农民致富之友,2015(11):31.

[3] 秦响应,赵聪.我国农业循环经济金融支持体系的构建探讨[J].农业经济,2015(12):108-109.

[4] 王琦.我国农业循环经济的困境与出路:基于利益相关者视角[J].安徽农业科学,2015(19):315-317.

[5] 魏传超,陈娟娟.当前我国农业循环经济发展障碍性因素分析[J].资源环境与发展,2007(2):34-37.安徽农业科学,Journal of Anhui Agri. Sci.2016,44(4):342-344

作者:薛梦瑶

第四篇:高等农业院校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课程体系设置改革的思考

【摘 要】农业资源与环境科学研究的重点是农业资源的合理利用。根据农业资源与环境科学具有很强的交叉性、综合性和实践性的特点,结合不同农业院校实际对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本科生课程体系改革的基本要求,设计了该专业本科课程结构,并对课程类型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课程体系;设置改革

教育部于1998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对本科专业目录进行了调整,将原土壤与农业化学(土壤与植物营养学)(部分)、农业环境保护(部分)(090305)、渔业资源与渔政管理(部分)(090604)以及农业气象(部分)(070904)合并为农业资源与环境(090403),隶属于环境生态类。按照专业规范的要求,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的业务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农业资源与环境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农业、土地、环保、农资等部门或单位从事农业资源管理及利用、农业环境保护、生态农业、资源遥感与信息技术的教学、科研、管理等工作的高级科学技术人才[1]。这次专业目录调整对实施素质教育,坚持教育“三个面向”,拓宽专业口径,增强学生就业的适应能力;转变教育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重视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2~4]。特别是在人口与资源和环境矛盾日趋激化的今天,办好这个专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但是各高校特别是地方高校由于其学科门类、师资力量、所处环境等存在较大差异,因而不可能完全按照一个模式举办该专业,各地方高校应在教育部颁布的基本框架下,结合自身特点和所处环境,从有利于学生就业和继续深造两方面着手构建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的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5]。本文结合河南农业大学2007年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教学计划修订,并从地方性农业院校的实际出发,思考了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的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为培养高素质农业大学毕业生提供思路。

1农业资源与环境科学研究的重点是农业资源的合理利用

农业资源与环境科学涵盖的面非常广,从农业资源科学的角度来看,土地、水、生物、气候、养分资源等都是或者都可成为相对独立的分支学科,农业环境学本身涵盖的面也很广,宏观上的研究包括农业环境立法农业环境经济、农业环境规划与管理、农业环境监测与质量评价等,微观研究领域包括环境土壤学、农田污染生态学、固体废弃物农业利用与污染防治等。同时,农业资源与环境科学又与农学、生物学、环境科学、经济学和伦理学等学科相互交叉渗透,形成了许多交叉融合的分支学科,如农业生态学、环境生物学、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等。总而言之,农业资源与环境科学充分体现了学科之间综合、交叉的特征。

总体来说,农业资源与环境科学是研究农业生物生产活动中的基本资源问题及其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土壤、水、气候和养分资源的高效利用应是本学科研究的主要方面,同时加强生态与环境方面的研究工作。这主要是因为我国自然资源相对短缺,农业发展中资源配置不均衡,常常出现各种资源的组合错位,而且资源利用的不合理是導致生态与环境问题日趋严重的主要原因。隶属于农学门类的农业资源与环境科学,重点应在对农业生产活动中基本资源问题研究的基础上,探讨通过生物、工程、农艺相结合的综合措施提高农业资源利用效率的途径,防治和控制环境污染和生态退化,着力建设适应不同生态环境的、具有良性物质和能量循环体系的各种农业生态系统。当然,对日趋恶化的农业环境问题本学科也应当予以足够的重视,但农业环境学研究工作的重点似应放在探索利用生物学和农学措施解决诸如重金属和农用化学物质对土壤和水环境的污染等环境问题上同时兼顾农业环境的监测、评价与宏观管理方面。农业的点源污染包括乡镇企业的污染问题。应主要由工程技术科学中的环境工程来研究解决[6]。

2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基本要求

2.1课程体系要符合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就目前而言,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业务培养的重点方向应放在土壤、水、气候和养分资源的合理利用方面,同时兼顾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

总体说,课程体系的设置要根据各院校的实际出发进行。我们认为,本专业培养的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人才主要侧重两种类型:一是对资源环境科学研究有浓厚的兴趣并有能力进行开发研究型人才;二是能够从事教育、科研、生产和管理等工作的应用型人才。这两类人才均需要比较完整地掌握农业科学和环境科学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接受系统的科学研究训练,以便具备清晰思维和批判思维能力;同时熟悉主要的调查方式和思考方式,培养获得知识的能力和理解大自然和社会的能力,进而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课程体系必须首先保证学科基本理论知识的完整性和能力培养的系统性、规范性,使所开设的课程,特别是必修课在深度和广度上能够满足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

对于有能力并有志于进一步进行开发研究和理论研究的学生,主要是通过开设有一定深度的专业选修课,来拓宽他们的知识基础,提高他们的学术研究能力和科技开发研究能力,并把对他们的培养适当同院校科研的主导方向衔接。对于将来可能从事教育、生产和管理工作的学生,主要是通过专业选修课和任选课的方式,使他们在较完整掌握本学科基本理论和基本研究方法的基础上,学习和掌握相关知识领域的知识和技能,特别是获得进入新知识领域的能力。

2.2课程体系设置应当符合农业科学和环境科学的基本特征和内在的知识结构。本科生的培养特别要把解决人口、粮食、资源和环境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培养贯穿于全过程,这是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及农科院校的最基本的特征[7,8]。

首先,要保证农业资源与环境学科理论、知识和能力培养的完整性、系统性和科学性,必须强调本学科的基本特征和课程体系内在的知识结构。具有高度的交叉性和综合性,并能反映现时世界范围内社会经济和科学文化发展状况是本学科的基本特征。因此,除了各门基础课程应当更新教学内容、概括和总结学术发展成果外,课程体系本身亦应通过开设一定数量选修课的方式,反映现代生命科学、资源和环境科学、信息工程技术等新兴交叉学科的发展状况。

其次,课程体系亦应反映出资源和环境科学教育理论思维本身体现的历史和逻辑的统一,以逻辑的方式反映自然和人类社会生活的历史发展过程和人类思维发展的历史过程。课程设置必须保证反映资源和环境问题的发生、发展和解决的全过程。为此,在专业方向选修课系列中注意了完整性和系统性。特别突出了资源环境问题、科学思想、理论发展和技术进步的内在逻辑。

再次,课程体系应当注重本学科与相关学科知识的相互联系,课程设置既要注意地学化学、生命科学等的传统联系,更要注重与经济学、法学、社会学、高新技术以及农业开发等诸多学科的延伸和相互渗透。为此,新的课程体系采用设置多个专业方向扩增学科领域外,还增设了若干类型的选修课程。

2.3课程体系应当有利于培养学生多方面能力和兴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已由注重专业知识和技能逐步转变为注重人才的综合文化素质,更加看重知识面宽、适应能力强、掌握通用技能的复合型人才。新的课程体系应当适应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一方面通过专业基础理论教学和技能训练培养提高学生的思维、研究、动手能力,不仅为学生今后从事农业资源和环境学研究奠定基础,而且使学生能够较快捷地掌握相关学科领域的理论和方法;另一方面,通过开设相关领域的概论性和通用性技能的课程,培养学生应用现代管理技术的能力、社交能力和论辩能力等,以便使学生适应社会生活的多方面需求。

因此,建议试行“基础+模块”的网络型主辅修的教学模式,目的是加强基础、拓宽知识、弹性计划、因人施教、培养复合型的创新人才。该模式的数学表达式为: (B+K1+K2+……Kn)+N+M+X

其中:B为通用基础课(包括公共课和基础课);K为专业方向的主修核心课或专业主干课,选1~3门;K1、K2、……Kn分别为第一、第二和n专业方向的主修专业核心课;N为主修课的先修课;M为主修专业的系列课;X为任意选修课。

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可自主选择一个主修向i(i=1,2,…,n)并选择另一个作为辅修方向。

这些专业方向主要有:土壤学、植物营养学、土地资源学、资源与环境信息技术、农业环境保护、 农业气象学等。围绕着这些专业方向,可设计不同的专业模块。对每一个专业模块,可确定1~3门核心课程、主修专业核心课的先修课,以及主修专业核心课的系列课程。同时应当允许学生选择其他专业的相关方向为辅修方向。

在课程设置上应重视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和地学等的基础课教学,适当增加其比重。在强调基础课要有一定通用性的同时,仍应为不同专业方向的学生提供可选择基础课。努力建设好几门本专业的核心课程。充分考虑农业资源与环境科学交叉性和综合性强的特点,以及全面素质培养的需要和就业适应能力的提高,应加强外语和计算机教学;适当增加农学各学科概论类课程以及经济、法律、管理等人文社科类课程的选修;大量增加专业选修课的数量;切实抓好实践教学环节。

按照“基础+模块”的教学模式,设置一定数量的通用基础课(含公共课程)。其中,公共课类包括政治理论课、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外语与计算机基础等;基础课包括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普通物理学、无机及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生物学基础、地学基础,可供选修的物理化学和胶体化学、微生物学及其他数学、物理等方面的课程。

重点建设的专业核心课程可考虑开设土壤学、植物营养学、土地资源学、资源遥感与信息技术、农业环境学、农业生态学、农业气象学等。这些课程的先修课包括地质与地貌学、植物生理学、生物化学、管理学原理、遥感基础与应用、语言程序设计、生态学等。

各主修专业系列课包括:农业资源与环境概论、区域规划与生态建设、气象学、土壤地理学、土壤改良、土壤污染与防治、土地资源调查与评价、植物营养诊断与调控技术、农产品品质分析、新型肥料研制与加工、现代施肥技术、环境工程概论、环境化学、环境生物学、农业环境监测、环境毒理学、农业资源利用与管理、农业环境质量评价、航测与遥感、生物气象学等。

任意选修课有:人文社科类的农业经济管理、心理学、逻辑学、社会学、科学方法论、科学技术史、公共关系学等;计算机与语言类的程序语言设计、数据库原理及其应用、英语口语、专业英语和文献检索、大学语文等;农学概论类:农业概论、农作物概论、农学概论、园艺概论、植保概论、畜牧概论。管理类: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管理学原理、可持续发展概论。

3课程类型的说明

3.1重组和加强了学科群基础课程。专业必修课突出了学科主干加强了数学、计算机、外语系列、增加了语文课。在教学内容上着力反映现代、融入前沿。如数学系列,以高等数学、应用数学和现代数学方法三门课组成,在压缩、更新陈旧内容的基础上,介绍线性规划、多元分析、Fuzzy理论、灰色系统、系统控制、突变理论和非线性数学等应用数学方法,为学生打开了数学科学的窗口,培养他们用数学方法理解、分析问题,并为后续的预测、评价、规划以及经济学等课程打好数学基础。

3.2专业方向课程拓宽专业内涵和业务范围。设置专业方面课程系列可反映学科纵横向的结构和联系,一方面是使学生全面了解农业资源与环境科学的内在知识结构及其发展便于扩展和深化;另一方面是使学生充分认识本学科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掌握对现实问题进行科学分析的方法,提高研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再一方面便于根据人才需求变化和学生的个性志向进行分流培养,体现了课程体系的灵活性,又能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3.3任选课主要是扩充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多方面技能的课程。所设置的课程既注意到社会对人才素质的基本要求,也突出了本专业的综合型特征为学生扩大了选择空间有利于自我塑造。

3.4在课程结构上加强了实践环节,突出能力训练和培养。课程中加大了实验学时比例,并把原专业课程分别进行的教学实习结合在一起成为综合性教学实习课程,加强了综合能力的训练。同时对课程体系实行了总量控制,专业课内总学时数不超过2600小时,其中选修课不少于500小时,总学分为150学分。课程结构中必修课(公共课、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学分占70%,选修课(专业方向限选课、专业任选课)学分占30%,有利于人才的自我设计。

3.5课程体系的开课顺序应当符合本科学生由浅入深地认识过程。对本科学生要在公共必修课的基础上,首先开设介绍资源环境科学的基本特征和功能,反映本学科与现实生活与发展联系的课程,如地学、生物学、生态学、环境学等专业基础课程以及数理化基础,使学生系统地掌握资源环境科学的基础理论和通用性知识,初步了解本学科的特点。在此基础上全面铺开专业方向课程以及相关学科课程,培养学生的多种兴趣和能力。

各高校特别是地方高校由于其学科门类、师资力量、所处环境等存在较大差异,因而不可能完全按照一个模式举办该专业,各地方高校应在教育部颁布的基本框架下,结合自身特点和所處环境,从有利于学生就业和继续深造两方面着手构建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的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190-191.

[2] 王敬国.毛达如.对办好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的三点思考[J].高等农业教育,2001,(4):40-41.44.

[3] 张从.沈德中.办好农业院校的资源环境专业[J].环境教育,1994,4:30-31.

[4] 王琪.董良杰.吕铁彪.农林院校加强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教育探讨[J].高等农业教育,2002,2:18-19.

[5] 唐文浩.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本科课程体系改革方案研究[J].高等农业教育,1999,9:42-44.

[6] 霍学喜.马爱生.中国高等农业环境教育发展的背景、现状和展望[J].科技导报,2001,12:49-53,61.

[7] 伍钧.吴晓斌.邓仕槐等.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本科)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的研究[J].四川农业大学学报,2000,18(增刊):35-38.

[8] 张锡洲.王昌全.李廷轩等.地方高校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课程体系构建和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J].四川农业大学学报,2004,22(增刊):17-21.

作者:刘 芳 刘世亮 化党领 韩燕来 王文亮

第五篇:农业资源高效利用管理信息系统研究

摘 要:农业资源高效管理是实现我国农业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一项必要措施。提高各级农业科研机构的信息化水平及农业资源利用和管理效率,将有利于促进我国现代化农业管理体系的建设。该文概述了农业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类型及国内外的研究进展,并针对我国农业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为我国农业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完善和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农业资源;资源高效利用;管理信息系统

目前,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新农村的发展新阶段,农业信息化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1]。随着我国农业经济水平的迅速提升,如何提高农业资源管理效率受到各级农业管理部门的极大重视[2]。农业资源是有限的,因此同样的资源投入获得更高的产品输出是我国各农业管理部门资源高效利用工作的核心目标之一。

当前我国各级农业单位的农业资源管理工作还处于传统的管理决策阶段,未能对农业资源进行有效的科学管理,更不能保证农业资源数据管理有效性及高效利用模式的普遍实施。当前一些地区仍然存在农业资源管理主要依靠人工劳作、信息管理技术落后、管理效率不高等问题。因此,结合农业资源管理发展的新特点和新需求,将资源管理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构建农业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势在必行[3]。建立农业资源管理信息系统能为我国各级农业管理部门、科研人员对农业资源高效利用及资源优化配置进行合理决策提供服务,同时提高农业资源管理效率,从整体上促进农业资源管理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

1 农业资源高效利用的概念

农业资源高效利用是指同样生产条件下利用更少的资源投入获取同样的农业产出。基本要求是资源投入少、产出多、经济效益高;减少资源退化,可持续利用有限资源;不污染环境,保持高质量的农业生产环境。农业信息资源决定了农业资源管理是否高效。掌握了农业资源信息及资源类型,就可以更好地利用农业资源,使农业资源发挥更好的效益。

2 农业资源管理信息系统概述

2.1 农业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 农业资源管理信息系统(ARMIS)是指收集和加工农业资源管理过程中的有关信息,为资源信息管理和决策过程提供帮助的管理信息系统,可根据管理的项目而建立,在数据支持下进行与农业资源相关的数据处理、资源信息服务和辅助决策管理。ARMIS是农业信息化重要部分之一,实现了对农业资源信息形象直观的展示和管理,有效促进了我国农业资源管理水平的提升,提高了农业资源有效管理和决策效率。

2.2 农业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特点 农业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特点是指一个由人和计算机组成的,进行农业资源数据的收集、传递、存储、加工、维护和使用的一体化系统,在数据库的支持下可以进行农业资源管理事务处理、辅助管理决策。ARMIS的功能必须覆盖系统责任和问题域,包括农业资源数据的采集、存储、维护和输出等功能,以及实现管理信息系统面向特定领域的业务规则,由此产生的业务处理功能是农业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重要核心功能。

2.3 典型农业管理信息系统

2.3.1 土地资源管理信息系统 土地资源管理信息系统(LRMIS)是以土地资源和土地资产管理为工作对象的管理信息系统,为各级农业机构土地资源管理和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是整合空间数据库管理,以耕地分布、建筑用地分布和其他种类土地分布等信息的管理、地籍信息管理、图文传递电子化等功能为主的、业务办理规范化等核心的一体化管理信息系统。LRMS减少了国土管理部门和农业有关部门的工作量,提高了办公效率。

2.3.2 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 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WRMIS)是在整理分析现有资料的基础上,以实现水资源的有效管理为核心功能,围绕区域水资源规划、运行监测、生产控制、安全监控、财务监管、统计报表、水量水质计算、污染物的监测与控制、水环境评价等功能,为水资源的有效管理、合理配置等决策提供技术支持的MIS。

2.3.3 作物生产管理信息系统 作物生产管理信息系统(CPMIS)是对作物自身的生长信息、环境信息(温度、湿度、光照等)、作物的选择、种植地的准备、肥料和农药的施用等多方信息进行集中式统一管理的系统。CPMIS包括数据采集和数据管理两大部分。灌溉、施肥、农药、光照等能够提高作物产量的相关数据是作物生产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管理对象之一[4]。

2.4 国内外农业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发展现状

2.4.1 国外 国外关于农业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初,至90年代已相当成熟。农业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提高了农业资源综合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率[5]。农业管理信息系统(ARMIS)最早应用于棉花种植管理上,是由美国农业管理部门开发出的棉花生产管理信息系统。作为棉花生产管理的决策工具,20世纪80年代该系统被应用于美国6个州的1254hm2棉田,获得纯利360美元/hm2[6]。1985年美国农业生产中由计算机管理农业资源的比重已达到8%,各州大型农场基本均已实现信息化管理。农业管理信息系统在农业中的应用,为美国农业资源管理、农业生产管理、各级农业机构和研究人员带来了高效率,促进了农业资源的有效配置和高效利用,实现了农业管理的科学化。

一些发达国家还将农业管理信息系统运用于土地资源、肥料资源、水资源、农机资源、品种资源、作物生产管理等领域。丹麦、瑞典等国家粮食组织建立的北欧作物基因库,就是利用计算机信息管理来进一步促进作物遗传资源管理的现代化和有效化。另外,美国、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的各级农业科研部门已研发出农业资源数据库的管理与咨询服务系统。

2.4.2 国内 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迈出了农业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第一步。1990年我国农业部门开发出了花生生产管理模拟系统,该系统主要结合播种期、施肥量、土壤密度、浇水期、种植密度、化学调控等花生生产环节,提供花生高产优质栽培的优化方案[7]。1998年之后,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为GIS技术奠定了基础,我国各地相继建立了地理信息系统和管理信息系统。例如,1998年北京市農田管理系统投入实际应用,该系统将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等高科技融为一体,拥有分析和处理大量地理数据的能力。

我国农业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由3种类型组成:一是以生产单位提供业务处理为主的事务处理型的管理信息系统;二是以信息资源管理为主的管理信息系统;三是以管理辅助决策为主的管理信息系统,目前该类型的系统已经发展成为一种独立的决策支持系统。我国很多管理信息系统都是这3种类型系统的融合集成。我国农业管理信息系统被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林业资源管理、畜牧管理、水产品管理及其他涉农领域,显著提高了各领域的管理效率。有些农业管理系统既可用于管理决策,也可用于生产决策,还可作为科研和开发的基础。

3 农业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方向和趋势

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在农业资源管理中的应用促进了农业资源高效利用的发展,使得计算机技术与农业生产结合更加紧密,构成了农业资源信息管理系统发展的新特征,对于农业领域具有重大意义。今后农业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方向将以3个领域为主:一是系统架构将向B/S结构为主的方向发展;二是系统功能将向决策支持化方向发展;三是开发方法以面向对象模型法为主的方向发展。

4 农业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存在的问题

一是大而片面地追求不切实际的期望。很多农业管理信息系统片面追求系统的大而全,在系统项目开发时没有全面考虑必要的数据支持,最后开发出来的系统只是一个内容不太全面的框架,实际功能无用武之地。二是重硬件轻软件、重开发轻维护、重结果轻过程。硬件设备的先进性是信息系统开发的重要条件之一,不重视系统开发的重要性将会导致先进设备无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缺乏开发团队、开发人员水平不高、开发文档和时间安排不规范等不利因素对后期的系统测试、维护和升级形成了障碍。

5 我国农业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对策

5.1 加强农业信息技术培训 加强农业信息化高级人才培养,对各地农业部门加强农业信息技术相关培训,培训内容以计算机MIS开发、农业生产管理、农业信息化等为主,普及农业信息技术相关知识,使更多的农业从业人员能够掌握农业信息技术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方法。

5.2 加快硬件设备升级,开展农业信息化服务 加快农业信息化基础硬件设备的升级,开展农业信息化服务;加强以农业资源为主的数据库建设,为农业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发展奠定基础。

5.3 完善农业信息标准建设 各级农业部門应组织农业和信息化领域专家,制定农业信息化标准。为避免系统重复开发,必要时加强信息的共享和交流。

参考文献

[1]齐永奇,王全平.农业资源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江苏农业科学,2014,42(3):349-351.

[2]孙香花.涪陵农业信息系统的研究与实现[D].重庆:重庆大学,2008.

[3]Cheng Pingruan,Shi Mingdai,Cheng Shenruan.Studyon Agricultural Resource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in Huairou District[J].Scientific Journal of Information Engineering,2012,2(2).

[4]董占山.作物生产系统及其管理系统[J].生态农业研究,1998(1):3-5.

[5]陈振英.县级基本农田管理信息系统研究[D].西安:长安大学,2014.

[6]梅方权.当代农业信息科学技术的发展与中国的对策[J].计算机与农业:综合版,2003(1):4-7.

[7]刘忠.中国农业管理信息系统发展现状、问题、趋势与对策[J].农业工程学报,2005(S1):201-206. (责编:徐世红)

作者:阿迪力·亚森 鲁新新 蒋青松

上一篇:美术学生论文下一篇:内科个案护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