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伴式留守儿童论文

2022-04-1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去年两会,导演冯小刚呼吁在中小学课本中应教授部分有文化含义的繁体字,如“亲爱”这两个字就非常有含义,“亲”的繁体是左边一个“亲”,右边一个“见”,组成了“亲”,“爱”在“爱”中加了一个“心”,这两字的含义是“亲要相见,爱要有心”。该提议引发一时热议。然而“亲不见、爱无心”这样的社会现实却难以改变,尤其是中国的留守儿童感受至深。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陪伴式留守儿童论文 (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陪伴式留守儿童论文 篇1:

基于农村留守儿童的“网格化陪伴”实务模式观照

[摘要]留守儿童群体是我国社会结构急速转型的衍生物。随着父母双方外出务工比例的加大,越来越多农村留守儿童面临着由于委托监护人的精力不足及经济的窘迫带来的抚养危机,其情况的恶化会妨害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和发展。社会工作机构介入农村留守儿童各项问题是尤为重要的。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路径在于协同主体,构建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的长效机制。“网格化陪伴”是一项行之有效的实务模式,从理论基础、概念框架、实务过程等几个方面对该模式进行描述,将“网格化陪伴”实务模式应用到对留守儿童的服务中具有推广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关键词]“陪伴式”;“网格化”;实务模式;留守儿童

伴随着我国现代化、城镇化进程的飞速发展,农村劳动力持续向城市转移,但由于现行体制和户籍制度的束缚,城市流动人口的子女在城市的生活学习面临很大阻碍,他们只能与外出打工的父母分离,留在农村,构成一个基数日渐庞大的群体:农村留守儿童。与其他儿童一样,他们也应拥有受教育、被保护的权利。同时,由于父母照料的缺位,导致留守儿童在成长过程中更容易在行为上出现偏差,心理上也更加脆弱,需要更多的关怀和陪伴。农村留守儿童能否被周到照顾,不仅关系到他们自身的健康成长,也与该地区的发展有着紧密的联系。所以,重视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全面分析其生存状况,积极寻找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路径尤为重要。帮助留守儿童健康成长需要政府、社区、学校、社会工作者、公益组织等形成合力,建立起相得益彰的合作机制。其中,对于社会工作者而言,在实务过程中改善和调和农村留守儿童与生存环境的关系尤其关键,这就需要社工以生态系统理论为依托,将“单一性陪伴”模式全面升级,形成基于农村留守儿童的“网格化陪伴”实务模式,并增强其操作的可行性,进而更好地辅助农村留守儿童在成长过程中充分利用周边环境,以期实现其健康阳光地成长。

一、农村留守儿童生存现状概述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以及农村的社会结构也相应地发生了转变。在这一转变过程中,农业生产力逐渐增强,出现规模庞大的剩余劳动力。由于他们要承担代际反馈和抚育子女等多项职能,因而选择以进城打工的方式来缓解家庭生活所带来的经济压力。受我国城乡二元结构体制和自身受教育水平较低等条件的制约,绝大多数农村劳动力分布在劳动强度较大的工作领域,进而无力承担直接照顾子女的任务,通常选择把孩子留在农村老家中由他们的父辈或其他亲属照看,使孩子长期处于留守状态,农村留守儿童群体由此产生。

作为现代化的产物,基数庞大、增速飞快的农村留守儿童群体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中国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表明,我国留守儿童规模为6 972.75万,其中农村留守儿童为6 102.55万[1]。2005年全国1%抽样调查计算结果显示,当时全国农村留守儿童为5 861万人。五年间,全国留守儿童大量增加,逐渐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特殊群体。据调查,农村留守儿童的年龄结构在日益改变,学龄前儿童成为农村留守儿童的主力军,义务教育阶段儿童数量骤减,大龄留守儿童也逐年下降。而且,留守儿童在地域分布上呈现不平均趋势,四川、河南的农村留守儿童占总体数量的极大比例,同时,安徽、广东、湖南的农村留守儿童规模也比较大[2]。在农村留守儿童中,50%以上的留守儿童父母都进城务工,隔代照料便成了主要的抚育形式。留守儿童的居住情况有以下几种:单独居住、 与祖父母一起居住、 与祖父母之外的其他人一起居住。其中,以与祖父母一起居住的情况最为普遍。由于祖父母的受教育水平较低,生活负担较重,因此,使留守儿童在安全、健康和教育等方面通常存在一定的照顾偏差。作为家庭结构肢解化及中国城镇化不完全发展的代价承受者,明确农村留守儿童有何种需求以及社会工作者应当以哪些实务模式提供服务变得尤为重要。

二、“网格化陪伴”实务模式的理论内核

“网格化陪伴”是“单一性陪伴”模式网格化后的充盈和丰富,它与“单一性陪伴模式”一样都强调陪伴的意义和作用,但与之不同的是,“网格化陪伴”的侧重点是“多元化”的陪伴,即将案主周围的一切资源充分调动并加以利用,最终使案主摆脱困境。“网格化陪伴”实务模式以生态系统理论为依托,社工帮助案主建立网格系统,利用各网格点专业社工的分工与合作,实现资源的充分整合。

(一)理论基础

“网格化陪伴”作为一种科学合理的实务模式,对于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和成长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其理论内核的基础是生态系统理论,即将案主生活的场域看作“资源围绕地”,主要由物理环境和社会资源支持构成。当案主与资源之间的互动不顺利时,案主将面临困境。所以,社会工作提倡同时考察案主个人因素以及家庭、社区、同辈群体等各种外部因素功能的发挥程度。生态系统理论将案主的社会资源切割成微观系统、中观系统和宏观系统,三者之间各司其职又相辅相成。社会工作从本质上来讲是资源管理的服务,它协助案主进行资源整合。由于资源形式越来越复杂,社工应利用一定方法使资源整合更加科学便利,网格化管理正是在日益复杂的资源管理中出现的一种高效快捷的方式。同时,此种实务模式可以弥补单一“陪伴式”实务模式的弊端。因此,笔者以“网格化陪伴”内核为依托,建构了社会工作服务的网格化系统:首先,以社区为单位,通过社工工作范围将案主面临的问题划分为众多网格区,实现网格区与专业社工的有效对接,将社工服务点命名为网格点。其次,网格点的个案管理由该网格点的社工负责,并协同其网格区社工商讨制定服务计划。最后,实现个案信息化,案主同时接受多个专业社工服务,把各社工对案主的服务进程透明化,对服务的良性运行有重要意义,建立个案信息化也可以节约各种资源。根据网格系统建立的步骤,工作者可通过专业领域的差异将案主所置于的困境网格化,依靠各网格点的社工协同合作,高效地解决自身领域内案主的难题。

(二)“单一性”陪伴概念的升级

“单一性”陪伴意味着只有社工陪伴案主解决问题。“单一性陪伴”实务模式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社会工作的服务价值,但经验表明,这种陪伴行为受资源量的限制,违背社工公平服务伦理,实用性不强。所以,笔者以“陪伴式”实务为依托,在此理论模型上,将“单一性”陪伴丰富为“多元化”陪伴。升级后的实务模式利用的资源是社工整合的各种资源的总和,它充分发挥了社工、社区、案主家庭及案主周围一切可用资源的能动性。传统“陪伴式”实务模式与“网格化陪伴”模式相比,前者过多利用社会工作者自身资源,要求社工减少甚至放弃其他服务对象和服务内容,继而全身心投入对该案主的陪伴,但此种陪伴在资源的限制下不利于实施。“网格化陪伴”实务操作要求社工以提高案主能力为目标,将陪伴模式转化为案主所处各层级系统的陪伴。这种陪伴可以充分利用案主周围的各种资源,建立起案主与其环境之间的陪伴模式,具有双向性,案主同时也是环境系统的支持者和陪伴者。

三、“网格化陪伴”介入农村留守儿童服务的实务过程与原则

“网格化陪伴”作为一种新型高效的实务模式,在资源的开发与整合方面具有强大的效能。所以,对于农村留守儿童而言,社工应用“网格化陪伴”模式帮助他们,将看似有限的农村资源充分发掘利用,对于其解决父母陪伴缺失带来的身心问题都具有重要意义。“网格化陪伴”介入农村留守儿童服务在遵循社会工作基本实务过程与实务原则的基础上,还有其自身的特点和方向。

(一)实务过程

1.通用过程

社会工作的通用实务首先为预估过程:与案主建立专业关系,对农村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受教育状况以及生活水平等进行评估,并把农村留守儿童提出的需求进行主次排序。其次,各网格的社工与农村留守儿童一起制定切实可行的服务计划及目标,在社工整合资源的配合下帮助案主达成目标,满足留守儿童的需求。在社工介入阶段,应不间断地对案主各个时段的需求、目标、表现等进行评估,同时适当改变方案。最后是结案阶段,社工在案主能够较好利用自身及周边资源的时候,结束服务过程。此时在“网格化陪伴”实务的帮助下,农村留守儿童、监护人以及所在社区已经可以和谐共存、相处。

2.策略过程

策略过程是以案主需求为终极指向。社工在对案主需求进行评估后,以优势视角为出发点,不断发掘农村留守儿童的潜力和特长,力图使其利用自己的优势走出困境。在此过程中需要社工注意的是,介入时社工要对他们的现状有充分了解,以同辈群体的身份与其平等对话,用合作尊重的态度指引他们发掘自己的优势。帮助案主从困扰里挣脱出来,继而能和自身及周围和平共处。此过程不但属于社工服务案主的策略过程,也是案主网格化的系统资源陪伴案主改变的过程[3]。

3.网格化与个案管理过程

这个过程主要指的是接案社工组织案主协调各网格点,把各网格点的资源利用并统一起来。各网格点的社工同心协力制定符合农村留守儿童案主的计划方案,把部分的能力最大化地发挥出来,再通过整体的力量为留守儿童提供充分的资源服务。策略过程和网格化个案管理过程,是对社会工作通用实务过程的完善和修补。在这个过程中,社工不再是一个人陪伴案主走出困境,在社工帮助留守儿童解决教育问题、安全问题的同时,社工利用案主社区学校、监护人以及同辈群体等各方的力量,加强对留守儿童的支持与陪伴,从而实现“网格化陪伴”实务模式的陪伴效能。

(二)实务原则

“网格化陪伴”实务模式的实务原则在社会工作的通用原则基础上还应遵循以下原则:

1.资源优势原则

留守儿童虽身处农村,但它自身及周围的资源都可被认为具备优势潜能。农村留守儿童作为社会人,所处的社会环境可开发出知识、勇气、才能和物资等各项资源。“网格化陪伴”实务模式中重要的一点是整合农村留守儿童拥有的资源,使他们利用这些优势,增强陪伴关系,促进身心健康成长。社会工作者只有肯定案主的所有环境都是资源,方可充分利用这些资源。

2.陪伴原则

农村留守儿童因缺乏亲代陪伴而引起的心理问题,十分值得社工及公益组织的关注,他们相对于普通孩子来讲,心理更敏感、更脆弱、更需要得到关注和认可。所以,对于社工而言,与他们建立长期的联系,走进留守儿童的内心世界非常重要[4]。陪伴是“网格化陪伴”实务模式的重要理念,农村留守儿童走入困境的一个首要原因是心理诉求不知向谁表达,这使其具有强烈的孤单感。留守儿童自身不懂得怎样获得社会支持,社工作为生态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首要任务是陪伴留守儿童,多同他们沟通交流,让他们对获得更多的社会支持充满信心。在实务开展初期,社工制定目标,及时评估等程序都是陪伴案主一起进行的,使得案主有较为强烈的参与感,社工把各种资源调动起来,加强对留守儿童的陪伴能更好地帮助他们摆脱心理阴影。

3.合作原则

每个网格点的社工具备的是相异却互补的专业素养,需要协同合作完成实务过程。只有不同网格点的社工互相配合,及时共享实务过程,才可以更好地完成“网格化陪伴”。农村留守儿童所处的困境是由于其缺乏陪伴关怀、缺少亲代引导的呵护导致的,需要社工统筹社区、家庭、学校等多种资源共同发挥对留守儿童的爱护和教育职能。因此,各网格点的社工在完成本网格内的工作时,还应从社会生态系统视角出发,与其他网格的工作者保持密切的联系与合作,为帮助留守儿童争取更多的支持而努力。

四、“网格化陪伴”在农村留守儿童服务中的实际应用与探索

留守儿童的产生源于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的大量转移,作为弱势群体的他们,急需得到来自社会各界的关爱与帮助。“网格化陪伴”模式在我国社会工作蓬勃发展的大背景下应运而生,在农村区域应用此模式可成为社会工作的新生长点。“网格化陪伴”实务模式的应用对于农村留守儿童这个特殊的群体有重要的价值。农民工子女留守农村,长期的亲子分离损害了家庭基本的功能,产生了许多问题,诸如留守儿童安全受到威胁,学业受到影响,心态波动起伏较大,等等。因此,国家在农村留守儿童问题上不能只停留在给予政策上的支持,更应着眼于为其提供实际的服务。在社会工作服务领域,应该把留守儿童的切实需求及社会工作者提供服务的实务模式结合起来。因此,社会工作者对于“网格化陪伴”实务模式的实际应用前提及程序的合理把握则至关重要。

首先,在社工接案之初,应提前做好对当地农村留守儿童的多维调查研究,对农村留守儿童的生活状况、学习状况、心理状况等信息有充分了解。在与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相关的资料收集上,要从他们的生理功能、心理功能、环境体系三方面出发,了解基本情况,从而确定农村留守儿童面临问题的实质及成因[5]。其次,社会工作者应该根据农村留守儿童身处的特定困境,评估网格区域,制定服务体系。对于不同的留守儿童面临的各异问题,应因地制宜地制定相应的目标和计划。通常与母亲分离的儿童有明显自闭倾向、幸福感较低,而与父亲分离的儿童则会存在性别角色意识的偏差等问题。所以明确农村留守儿童所处的生存状态及实际问题,继而制定目标从而开展工作则格外关键。在开展对农村留守儿童的服务过程中,要时刻对农村留守儿童的表现进行评估。社会工作者需要帮助农村留守儿童解决问题,而不是把他们视作“问题儿童”。所以,社工在介入过程中应以平等的态度把他们当作能动的、具有优势的个体。社工的工作内容重在增强案主的能力,缓解案主苦恼的情绪,发动案主充分利用社区、学校、同辈群体等多种资源改变困境。“网格化陪伴”的精髓在于充分发挥案主生态系统的陪伴作用,因此,社工帮助案主增强陪伴支持系统就变得十分重要。在网格化服务框架下,运用个案管理方法,为案主提供良好的社区环境,与家庭社工合作链接抚养人等其他家庭资源。与此同时,链接医疗社工领域,为农村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保驾护航。最后,在社工完成对留守儿童的服务后,留守儿童已经基本具备独自应付和处理问题的能力,所以应当终止彼此之间的专业关系,不能与他们发展专业关系之外的其他私人关系。但在结案时期,应当与其一同回顾成绩,对他们的各项表现进行评估,并提出日后发展目标。

“网格化陪伴”实务模式作为一种较为宏观的实务模式,能帮助留守儿童解决能力性、心理调适和社会支持等多方面的需求,将服务资源由单一领域社工整合转化为多领域共同承担,对于因家庭陪伴功能欠缺而具有一系列困扰的农村留守儿童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全国妇联课题组.全国农村留守儿童、 城乡流动儿童状况研究报告[R].北京:全国妇联,2013.

[2] 周福林,段成荣.留守儿童研究综述[J].人口学刊,2006 ,(3): 59-65.

[3] 沈 健 . 浅谈儿童福利机构社工岗位的设置 [J]. 社会工作( 理论),2008,(8·下半月):15-17.

[4]周立舟.关注弱势群体——中国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探讨[J].法制与经济(下旬刊),2009,(9):113-114.

[5]林宏.“留守孩”教育现状的调查[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3):132-135

〔责任编辑:徐雪野〕

作者:王聪

陪伴式留守儿童论文 篇2:

亲要相见,爱要有心

去年两会,导演冯小刚呼吁在中小学课本中应教授部分有文化含义的繁体字,如“亲爱”这两个字就非常有含义,“亲”的繁体是左边一个“亲”,右边一个“见”,组成了“亲”,“爱”在“爱”中加了一个“心”,这两字的含义是“亲要相见,爱要有心”。该提议引发一时热议。

然而“亲不见、爱无心”这样的社会现实却难以改变,尤其是中国的留守儿童感受至深。

最近,民政部公布全国目前农村留守儿童是902万人。此前大家普遍接受的数字是全国农村留守儿童有6100万人。为何“锐减”5000多万?民政部有关负责人解释说:一是近年来,各地就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为减少农村留守儿童数量创造了有利条件。二是在农村留守儿童定义方面有所区别。此前对于农村留守儿童的定义是“父母一方外出务工、不满十八周岁”。这次,《国务院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意见》将农村留守儿童定义为父母双方外出务工或一方外出务工另一方无监护能力、不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

对于统计口径调整而导致的留守儿童数量“锐减”,人们还是质疑不断。当然,近年来社会各方还是做了不少工作,但留守儿童问题积重难返也是现实。去年贵州毕节留守儿童自杀事件曾引发全社会深刻检讨,包括随后质疑毕节市1.8亿元留守儿童救助资金去向不明问题,质疑背后反映出的诸多体制机制问题,不可能在短期内解决。

即便是902万留守儿童也是个大问题。怎么讲?

一是比例超高。据第五次人口普查,在一些农村劳动力输出大省,留守儿童在当地儿童总数中所占比例高达18%-22%,不能与父母在一起生活的留守儿童超过了半数。二是缺乏监护。据统计,80%以上的留守儿童是由祖父母隔代监护和亲友临时监护,年事已高、文化素质较低的祖辈监护人基本没有能力辅导和监督孩子学习。三是缺乏教育,农村学校由于条件所限,针对留守儿童的需求提供特殊有效的教育和关爱力不从心,学校与家庭之间缺乏沟通,导致相当数量的留守儿童厌学、逃学、辍学。四是缺乏抚慰,据西部某县的调查:70%的父母年均回家不足3次,有的甚至几年才回家1次;近30%的留守儿童与父母通话、通信频率月均不足1次。五是易受伤害,农村留守儿童容易受到意外伤害,成为不法分子侵害的对象。公安部门统计数据显示,被拐卖儿童群体中,第一位是流动儿童,第二位是留守儿童。女孩受到性侵害又不能及时得到父母帮助,极易酿成严重后果。

但最大的问题还是留守儿童心理失衡。由于父母长期外出,留守儿童的情感需求得不到满足,遇到心理问题得不到正常疏导,极大地影响了其身心健康形成人格扭曲的隐患,导致一部分儿童行为习惯较差,并且极易产生心理失衡、道德失范、行为失控甚至犯罪的倾向。

中国农村的留守儿童,本该与城里的孩子一样,天真烂漫,父母爱护有加,但他们却不能。这无疑对他们成长投下巨大心理阴影,影响终生。即使按“父母一方外出务工”为标准,母亲包括父亲一方远离孩子,都会对孩子的人格塑造造成不良影响,不少留守儿童甚至不愿见父母,产生怨恨心理。

关爱留守儿童就是关爱国家未来。社会各界做了不少工作,包括一些地方政府和教育部门调整学校布局,加大寄宿制中心学校建设,让留守儿童尽量住在学校;乡镇一级基层组织对留守儿童给予对口的帮助;户籍管理调整,实行农民工“市民待遇”,从根本上解决留守儿童问题。但要根本上解决问题,父母与孩子要“在一起”,谁也替代不了家长对孩子的陪伴。

如何“在一起”?解决留守儿童问题根本上要突破区域发展不平衡、城乡二元格局和户籍制等坚硬的屏障,而这些方面的改革已严重滞后于留守儿童现实的发展。不能听任地方各自为政的慢半拍式“调整”,而应从顶层设计上给予全盘考虑,因为儿童是国家的未来,是一国竞争力的所在。比如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教育为大,城市户籍为次,不能因为户籍利益樊篱阻隔外来务工随行子女的教育大事,须知,这是国家未来的损失。

发展不能以一代留守儿童的未来为代价。外出务工者用劳动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做出了贡献,但他们的孩子却要当留守儿童,试想,等千万留守儿童长大成人,当他们明白社会是这样对待他们的,他们会产生什么样的心理?

“亲要相见,爱要有心”,要让孩子们体味到中华传统文化这一最重要的内涵。

陪伴式留守儿童论文 篇3:

信息化条件下转变留守儿童学习方式的研究

【关键词】信息技术;留守儿童;学习方式

留守儿童是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及城市化进程产生的一个社会弱势群体。随着农村进城务工人员数量的不断攀升,留守儿童存在的各种问题也日益凸显,这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由于缺乏父母的陪伴与关爱,缺少父母的引导与监督,加之作为留守儿童监护人的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年老体弱、精力不济、能力有限、无暇顾及,留守兒童普遍在学习、心理等方面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一些问题。要改变当前我国留守儿童的现状,非一己之力可以做到,也并非教育行政部门一家就能解决所有问题,需要政府有关部门、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参与,需要家长、教师共同努力,保证留守儿童接受良好的教育。

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信息技术逐步走进了学校,走进了课堂。在农村学校中使用信息技术,可以转变留守儿童的学习方式,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下面,笔者结合工作实践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促进留守儿童进行自主探究学习

在传统教学方式下,一般都是教师讲、学生听,课堂教学活动主要是围绕教师、教材而展开的,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的机会很少。在这种情况下,一般都是教材呈现什么,教师就讲解什么,学生就学习什么,不能很好地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尤其是在农村学校,既缺乏优秀的教师,又缺乏教学资料,大部分留守儿童还是在接受传统的“填鸭式”教学,这严重影响了留守儿童自主探究学习能力的培养。而运用多媒体技术,不仅能够为留守儿童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而且可以通过一些演示及工具,帮助他们进行学习,这为留守儿童进行自主探究学习提供了可能性与空间。利用网络信息技术,能够实现以学生为中心,更好地照顾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农村留守儿童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知识基础等,选择学习资料和学习内容。对于接受知识速度快、学习能力强的留守儿童,教师可以通过网络指导他们自主学习一些更高层次的知识,缩小其与城市学生之间的差距;而对于学习成绩一般的留守儿童,可以通过网络学习资源帮助他们查漏补缺、打好基础。这样做,也能够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其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帮助留守儿童进行协作性学习

在当今社会,合作协助意识是学生应当具备的一种基本意识。由于长期缺乏父母的关爱,再加上闭塞的成长环境,大部分留守儿童都存在着自卑、不善交际等心理障碍。而信息技术的有效应用,可以帮助留守儿童在一定程度上克服这些缺点。作为弱势群体的留守儿童,在很多方面已经失去了更好发展的机会,合作协助是他们必须学会的。教师应该积极培养留守儿童合作协助的意识,这有利于他们今后更好地立足社会。教师可以通过网络多媒体技术组建局域网、校园网,指导留守儿童进行讨论、协商,让每一个留守儿童都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来,使他们体会到合作学习的乐趣,体验收获的喜悦,从而逐渐克服自卑、不善交际等心理障碍。同时,这种协作式学习还可以延伸到课后,教师可在课余时间组织留守儿童开展兴趣小组活动,在网络上进行学习,引导他们团结互助、共同进步。

三、培养留守儿童的创新性思维

留守儿童一般生活在经济落后、交通不便的农村地区。封闭的成长环境限制了他们的视野,影响了他们的想象力,创新性思维的发展更无从谈起。而运用多媒体技术,能够很好地弥补他们存在的不足。教师可以借助网络多媒体设计课件、播放影片、展示实验操作过程等,从而为留守儿童打开一扇了解外部世界的大门,增强他们的想象力,帮助他们挖掘自身的潜力。在网络多媒体的辅助之下,教师要积极促进留守儿童个性的发展,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想法与见解。在这样的过程中,逐渐培养留守儿童的创新性思维,使他们的创新能力不断得到提升。

总之,在信息化条件下,将信息技术引入农村学校教育教学,有利于从多个方面促进留守儿童成长。其不仅可以帮助留守儿童提高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促进他们形成合作协助的意识,而且能够培养留守儿童的创新性思维,提高他们的核心素养。其间,农村学校教师也需要转变教育观念,并根据留守儿童自身的特点,帮助他们转变学习方式,在提高留守儿童学习成绩的同时,促进其心理健康发展,为他们的健康成长贡献力量。

编辑:孟刚

作者:强瑞

上一篇:财务管理学研究论文下一篇:跟工作总结(精选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