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黄鱼养殖技术流程

2023-01-0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大黄鱼养殖技术流程

3种养殖模式下大黄鱼肌肉营养成分比较及品质评价

摘要 为探明大型深水抗风浪网箱养殖大黄鱼与海区放养和传统普通网箱养殖大黄鱼的肌肉品质差异,测定了3种养殖模式下大黄鱼的一般营养成分、氨基酸、脂肪酸、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组成。结果表明,海区放养大黄鱼粗蛋白含量高于深水网箱,显著高于普通网箱养殖大黄鱼(P<0.05)。普通网箱养殖大黄鱼粗脂肪含量是海区放养大黄鱼的2倍以上,深水养殖大黄鱼的粗脂肪含量介于二者之间。海区放养大黄鱼的脯氨酸含量高于深水网箱养殖大黄鱼,高于普通网箱养殖大黄鱼(P<0.05);丙氨酸、蛋氨酸和色氨酸的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海区放养组其他氨基酸含量与深水网箱组差异不明显,显著高于普通网箱组(P<0.05)。脂肪酸含量排在前6位的分别是棕榈油酸、棕榈酸、油酸、硬脂酸、DHA、EPA,放养大黄鱼和普通网箱养殖大黄鱼棕榈酸含量最高,深水网箱大黄鱼的油酸含量最高。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依次为自然组(63.60)、深水网箱(66.32)、普通网箱(57.67),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依次为29.1、28.57、24.40,海区放养养殖大黄鱼DHA含量显著高于深水网箱和普通网箱养殖大黄鱼。3种养殖模式下锌含量差异不明显,海区放养和深水网箱大黄鱼的磷含量相同,高于普通网箱。海区放养钙和镁含量均高于深水网箱高于普通网箱。深水网箱硒含量和普通网箱养殖大黄鱼相当,低于海区放养大黄鱼。该研究对于不同养殖模式下大黄鱼肌肉品质及不同养殖来源的大黄鱼鉴定具有一定的應用价值。

关键词 养殖模式;大黄鱼;肌肉营养;品质评价

Evaluation of Nutrient Components and Nutritive Quality of Muscle of Big Yellow Croaker (Larimichthys crocea) in Different Aquaculture Model

ZHONG Aihua et al

(Fishery school of Zhejiang Ocean University, Zhoushan, Zhejiang 316004)

Key words Cultured model; Big yellow croaker; Muscle nutrient; Quality evaluation

大黄鱼(Pseudosciaena crocea(Richardson))隶属鲈形目、石首鱼科、黄鱼属,其肉鲜味美、营养丰富、经济价值高,在我国海洋渔业史上具有重要影响。自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大黄鱼规模化人工育苗技术取得关键性突破,极大促进了我国大黄鱼养殖产业的快速发展,并已成为目前最重要的海水养殖鱼种之一。长期以来,我国大黄鱼的养殖模式主要为传统普通网箱,由于传统普通网箱的抗击风浪能力差,且都局限于避风条件好的内湾,水体交换差,长期高密度养殖后,造成底质与水质恶化,导致鱼类生长缓慢和品质改变。大型深水抗风浪网箱是一种新兴的养殖方式,具有抗风浪能力、高产高效、大容量以及无污染的环保特征,是拓展养殖海域、减轻沿岸环境压力、提高养殖鱼质量的养殖方式,因其独特的优势使其成为一种新的大黄鱼养殖模式。

养殖对象通常会随着养殖模式的改变而选择相应的生存对策,因此随着养殖时间的推移,其体质状况必会受到深刻影响[1],同种鱼在不同养殖环境下的口感和色泽等相差甚远,动物体内的蛋白质和脂肪含量及其氨基酸和脂肪酸的组成变化直接影响到动物的肉质营养和品质风味。目前,有关大黄鱼营养方面的研究报道虽然也有不少[2-8],但有关大黄鱼在大型深水抗风浪网箱、传统普通网箱及自然海域放养3种养殖模式下其肌肉营养成分的差异尚未见报道。鉴于此,笔者研究了3种养殖模式下大黄鱼肌肉营养成分的差异,以期为大黄鱼生态高值养殖技术的研究与开发提供基础资料。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海区放养大黄鱼(简称海区放养组,记为M1)捕捞于东海海区,共18尾,体重280~381 g;大型深水抗风浪网箱(简称深水网箱组,记为M2)养殖大黄鱼,来自浙江大海洋科技有限公司,养殖于浙江省舟山市东极岛海区,网箱直径为12.75 m,深为6~8 m,共10尾,体重300~425 g;传统普通网箱(以下简称普通网箱组,记为M3)养殖大黄鱼来自浙江省舟山市养殖户,其网箱为3 m×3 m×3 m,共10尾,体重300~413 g。根据每尾鱼不同体重,均匀取鱼体两侧轴上肌和轴下肌10~40 g,混合剪碎并保存于-20 ℃冰箱中备用。

1.2 方法

1.2.1 常规营养成分的测定。水分含量的测定采用恒温烘干法(105 ℃);蛋白质含量的测定采用凯氏定氮法,参照GB5009.52010;脂肪含量的测定采用索氏抽提法,参照GB/T5009.62003;灰分含量的测定采用马福炉 550 ℃灼烧重量法,参照GB 5009.42010。

1.2.2 氨基酸含量的测定。肌肉匀浆后,用4.2 mol/L NaOH水解,使用荧光分光光度计法测定色氨酸含量;采用6 mol/L HCl于110 ℃下水解 24 h,使用SYKAM 433D型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按照GB/T 5009.124-2003方法测定其余16种氨基酸的含量。

1.2.3 脂肪酸含量的测定。分别取肌肉样品樣品0.3 g置于水解管中,加入0.5 mol/L KOHCH3OH(皂化试剂)0.5 ml,振荡均匀后,用70 ℃水浴15 min。水浴结束后,加入2 mol/L HClCH3OH 1 ml,再次70 ℃水浴,加热30 min。加入2 ml正己烷,萃取上层的脂肪酸甲酯。吸取萃取液后,用N2将溶剂挥干。在试管中加入1 ml正己烷溶解,振荡均匀后,放入专用分析瓶,使用美国Agilent6890-5973气相色谱-质谱仪进行色谱分析。

1.2.4 微量元素含量的测定。磷含量参照GB/T 5009.87-2003测定;钙含量参照GB/T 5009.92-2003 测定;镁含量参照GB/T 5009.90-2003测定;锌含量参照GB/T 5009.14-2003测定;硒含量参照GB/T 5009.93-2003测定;铬含量参照GB/T 5009.123-2003测定;铅含量参照GB/T 5009.12-2010方法测定。

1.3 数据处理

脂肪酸含量应用仪器自带NIST数据库检索,进行甲酯化脂肪酸物质定性。采用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出脂肪酸各组分的相对含量,得到定量结果。所获得的一般营养成分、脂肪酸、氨基酸及微量元素数据使用SPSS 17.0 软件分别计算其平均值,并采用LSD 多重比较法检验组间差异显著性(α= 0.05)。根据FAO/WHO1973年建议的氨基酸评分标准模式(%,干物质)和全鸡蛋蛋白质的氨基酸模式(%,干物质)分别计算氨基酸评分(AAS)、化学评分(CS)和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9]。

2 结果与分析

2.1 一般营养成分分析

由表1可知,海区放养粗蛋白含量高于深水网箱,显著高于普通网箱养殖大黄鱼。普通网箱养殖大黄鱼粗脂肪含量是海区放养大黄鱼的2倍以上,深水养殖大黄鱼的粗脂肪含量介于二者之间。

2.2 氨基酸组成

由表2可知,海区放养组和深水网箱组大黄鱼中需氨基酸总量、必需氨基酸总量及鲜味氨基酸总量差异不显著,均高于普通网箱养殖大黄鱼(P<0.05)。海区放养养殖大黄鱼的脯氨酸含量高于深水网箱养殖大黄鱼,高于普通网箱养殖大黄鱼(P<0.05)。3种养殖模式下大黄鱼中丙氨酸、蛋氨酸、色氨酸含量差异不明显(P<0.05)。海区放养组其他氨基酸含量均与深水网箱组差异不显著,高于普通网箱组(P<0.05)。

2.3 氨基酸营养评价

根据1985 年FAO/WHO 推荐的蛋白质模式为标准,计算3种养殖模式下氨基酸评分,将表1中数据换算成每克氮所含的氨基酸毫克数(乘以62.50%)后,与FAO/WHO建议的氨基酸评分标准模式和全鸡蛋蛋白质的氨基酸模式进行比较,并计算出3种养殖模式下的AAS和CS。由表3可知,海区放养组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为51.42,深水网箱EAAI为50.13,普通网箱EAAI为44.66,说明海区放养组和深水网箱组大黄鱼的必需氨基酸均衡性好于普通网箱养殖大黄鱼。

2.4 脂肪酸含量

由表4可知,3种养殖模式的大黄鱼共检测了21种脂肪酸,其中饱和脂肪酸(SFA)11 种,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5 种,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5 种。含量排在前6位的分别为棕榈油酸、棕榈酸、油酸、硬脂酸、DHA、EPA,放养大黄鱼和板式网箱养殖大黄鱼棕榈酸含量最高,而深水网箱大黄鱼的油酸含量最高。海区放养大黄鱼和板式网箱养殖大黄鱼的棕榈油酸和油酸含量相接近。在饱和脂肪酸中,板式网箱养殖大黃鱼棕榈酸和硬脂酸含量显著高于其他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依次为自然组(63.60)、深水网箱(66.32)、板式网箱(57.67),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依次为29.10、28.57和24.40,海区放养养殖大黄鱼DHA含量显著高于深水网箱和板式网箱养殖大黄鱼。

2.5 矿物质和微量元素含量

矿物元素在体内的作用是多种多样的,如骨骼的形成、造血、酶的活性化等均需要有矿物元素参与。从表5可以看出,3种养殖模式下大黄鱼肌肉中磷含量最高,其次是镁和钙。微量元素中锌含量最高,其次是硒和铬,而铅未检出。3种养殖模式下锌含量差异不明显,海区放养和深水网箱大黄鱼的磷含量相同,高于普通网箱。海区放养组钙和镁含量均高于深水网箱组和普通网箱组。深水网箱组和普通网箱组硒含量相当,低于海区放养组。

3 讨论

3.1 3种养殖模式下一般营养成分比较

鱼类的营养价值主要决定于蛋白质和脂肪的含量。肌肉脂肪含量达到鲜样的3.5%~4.5%,具有良好的适口性,且在一定范围内肉品的风味随着肌肉脂肪含量的增加而持续改变[10]。若脂肪含量过高,在捕捞运输存贮过程中鱼肉易氧化变坏、褪色或变色,反而会影响肉质和口味。自然放养大黄鱼中蛋白质含量高于其他2组,而粗脂肪含量低于其他组,故肌肉品质较佳。深水网箱养殖大黄鱼次之。普通网箱养殖大黄鱼品质较差。普通网箱大黄鱼粗脂肪含量较高,在解剖过程中能通过手感辨别,用手挤压肌肉,有明显的油腻感。

3.2 3种养殖模式下氨基酸组成比较

自然放养大黄鱼与深水网箱养殖大黄鱼肌肉氨基酸含量和比例基本一致,高于传统普通网箱养殖大黄鱼,氨基酸总量和鲜味氨基酸均高于传统养殖网箱养殖大黄鱼,这与段青源等[3]、林利民等[7]、缪伏荣[8]的研究结果一致。赖氨酸是人体第一限制性氨基酸,Lys 最重要的生理功能是就参与体蛋白的合成,所以赖氨酸被称之为“生长性氨基酸”,3种养殖模式下大黄鱼的赖氨酸含量均超过了AAS 标准,但自然养殖和深水网箱养殖大黄鱼赖氨酸含量更高。动物蛋白质的鲜美程度取决于其鲜味氨基酸(Glu、Asp、Gly和Ala)的组成与含量。鲜味氨基酸中Glu和Asp 为呈鲜味的特征氨基酸,其中Glu的鲜味最强,而Gly和Ala 是呈甘味的特征氨基酸。自然放养大黄鱼和深水网箱养殖大黄鱼鲜味氨基酸含量差异不显著,显著高于传统网箱组(P<0.05)。因此,从理论上来看,自然放养组和深水网箱组肌肉鲜味程度优于传统网箱养殖组。有学者认为,造成动物泥蚶氨基酸含量分化的主要原因可能包括:养殖条件下的经济性状选择压力,不同地域分布造成的生殖隔离以及不同海域独特的自然环境(包括气候、盐度、饵料等)[11]。海区放养和深水网箱养殖大黄鱼有更为相似的盐度、水流及饵

作者:钟爱华 储张杰 戴露怡 王小军

第2篇:黄鱼养殖合同

甲方: (收购方)

乙方: (养殖方)

(甲方)为了发展生产的需要,充分发挥农业龙头企业的作用,与广大渔业养殖户(乙方)签订本养殖合同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规定,双方在平等互利、诚实信用的基础上,经充分协商,达成如下协议:

一、标的:养殖黄鱼

乙方为了脱贫致富,开拓海水养殖业,以改变渔业的产业结构,发展农村经济,自愿、向甲方提供海水养殖产品_________养殖黄鱼。

甲方为了扩大生产规模,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愿意收购乙方的海水养殖产品_________养殖黄鱼。

二、本合同有效期为叁年,从本合同生效之日起计算。

三、数量:

根据乙方的实际条件,计划在无污染海域面积_______亩养殖黄鱼。甲方将乙方实际养殖的海域面积,作为甲方的养殖基地,纳入甲方的生产计划,并按照质量标准予以优先收购。

四、质量:

为了确保食品的质量和卫生安全,乙方必须严格按照海洋养殖业养殖的技术标准进行海洋养殖,养殖的海域必须是无污染的海区。并将符合起网要求的新鲜养殖黄鱼迅速、安全送往甲方目的地,否则,甲方有权拒绝收购。

五、价格:

按照市场经济随行就市的价格规律。但是,甲方为了海洋养殖业健康稳定发展,保护渔民的养殖积极性。凡是与甲方签订养殖合同书的,都享受保护价的优惠政策。无论市价上扬或下跃,乙方的经济利益不受损害。

六、运输:

乙方应及时将符合起网标准要求的新鲜养殖黄鱼,起网后迅速采取保鲜措施,迅速、安全送往甲方目的地。运输工具由乙方事先联系落实,并告知甲方,征得甲方同意。运输工具必须清洁卫生。运输费用由甲方负担。

七、双方义务:

甲方有责任对作为甲方的养殖基地,己纳人甲方生产计划的养殖户,进行相应的养殖生产技术的知识培训。提供适当的物力和财力的扶植。

乙方有责任将合格的新鲜养殖黄鱼提供给甲方,无论市场价上扬或下跃。否则甲方有权解除基地关系。

未尽事宜,双方另行协商确定。

八、本协议发生纠纷双方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由____法院管辖。

九、本合同书一式二份,双方各执一份。

甲方:(盖章) 乙方:

签字: 签字:

年 月 日

第3篇:水产养殖—大黄在水产动物疾病上的应用

我国是世界上唯一水产养殖产量大于捕捞量的国家,“以养为主”是我国渔业产业的最大特色。但在养殖规模不断扩大,养殖品种的不断增多的同时,病害问题日益突出,2003年4—10月我国水产养殖业因病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到106亿元(陈爱平)。由于病害频发,渔药的滥用和误用也随之发生,这样,一方面导致了环境的恶化,另一方面,降低了食品的安全及耐药病原体的产生,直接威胁着人类与动物生命或健康。因此渔药的安全使用和无公害化已经引起人们的普遍重视。中草药起源于中医和中兽医,是种“绿色渔药”,具有药源广、成本低、疗效好等优点,既不会对水质造成污染,也不易像化学药物那样给水产品带来残毒等副作用,且具有对有机体双向调节的功能、增强机体免疫力作用。采用中草药防治水产动物疾病,对发展无公害养殖,开发绿色食品有着十分重

1、简述

大黄又名锦纹、黄良,别名将军、生军、马蹄黄,隶属蓼科植物,产于四川、湖北、陕西、云南等省,生于大山草坡上与土壤肥厚、阳光充足的地方。抗菌作用强,抗菌谱广,以根及根状茎人药,采集时间为秋末冬初叶枯萎时,或次春发芽前挖取地下部分,除去粗皮,切成瓣状或段状,干燥而成。其有效成分为蒽醌衍生物,其中以大黄酸、大黄素及芦荟大黄素的抗菌作用最好,有收敛、泻下、清热、解毒、破积、去淤、增加血小板、促进血液凝固及抗肿瘤作用。每kg大黄加20kg0.3%氨水浸泡12小时,使蒽醌衍生物游离出来,可提高药效,它不能与生石灰合用,否则会降低药效。过去我们常将其与一些违禁药品(如硫酸铜,因大黄与其有协同作用)联用,现在应该杜绝。

2、抗细菌病

药用大黄和掌叶大黄对多数革兰氏阳性菌及某些革兰氏阴性菌在试管中均有抗菌作用。龚珞军、高志慧等曾分别

采用钢环法和试管法研究了大黄、乌梅、五倍子等五种中草药对河蟹腐败假单胞菌的杀菌效果。结果表明,五种中草药在供试浓度范围内对该菌均有杀灭作用。

防治草鱼“三病”时用地锦草、铁苋菜、水辣蓼、柳树枝叶、松树叶、新鲜马尾松叶、黄连须根、板蓝根、蓖麻叶秆、“三黄粉”及菜油与生姜合剂效果显著,用大黄或乌柏叶干粉可有效治细菌性烂鳃病。

3、抗病毒病

病毒性疾病在水产养殖中危害较大,发病面较广,且医治较为困难。大黄具有清热凉血、祛暑散瘀,清血肝热,泻下破瘀,清肿解毒之功效,同时能提高免疫球蛋白的含量,故能抑制病毒的复制。

梁长辉在治疗草鱼出血病时,每100kg鱼用大黄、黄芩、黄柏各0.5kg混合煮沸后取汁加0.5kg食盐,并且趁热混合面粉拌饲料投喂,发现第二天病情好转,第四天死鱼减少,第五天无死鱼。

4、免疫作用

大黄及其有效成分和方剂在医学上及兽医学上已被证实具有增强机体抗病力的功效,目前在水产上已有一定的应用或理论研究。据李连达报道,大黄素对免疫功能有双向调节作用,对钙离子的作用呈剂量依赖性,适量的大黄素可改善幼龄动物的免疫力低下。黎巧临(2002)报道,用海藻多糖、大黄、黄芪、连翘等配制成的复方中草药药饵投喂河蟹后,通过检测河蟹的血细胞吞噬活性、血清凝集效价及血清杀菌活力等免疫学指标,证实能显著提高河蟹机体的免疫功能。蔡中华等研究了黄连、大黄、无花果及花粉对鲤鱼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影响,其结果显示,除无花果外,黄连、大黄及花粉都对鲤鱼的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具有增强作用。另据陈孝煊、吴志新等报道,用1%的大黄和黄连拌饵投喂克氏原螯虾和红螯螯虾,均能增强其血细胞的吞噬活性,在克氏原螯虾还显示了对活弧菌攻毒有很好的免疫保护率,说明大黄和黄连可以增强两种整虾的非特异性免疫功能。

5、常用配方

(1)大黄碾成细粉末混入饲料内,每天1次,连用3天,可防治粘细菌病。

(2)每亩鱼池水面可用大黄500g,放入10kg氨水或将碳酸氢铵兑成的水中,浸泡12小时,然后取药液全池泼洒,使药液在鱼池水中的浓度,达到3mg/kg,几天后,即可治愈细菌性烂鳃病。

(3)大黄经20倍0.3%氨水浸泡提效后,连水带渣全池遍洒,浓度为2.5—3.7ppm,可治疗细菌性烂鳃病、白皮病和白头白嘴病

(4)六合剂:①大黄300g②敌敌畏200g③漂白粉500g④小苏打300g⑤食盐1000g⑥敌百虫100g。

100kg鱼,用六合剂3kg,2--3次/天,3—5天一个疗程,可防治细菌性肠炎。

(5)治疗病毒性出血病为主的细菌性烂腮和肠炎、赤皮病等并发症鱼病,每万尾鱼种可用研碎的大黄、捣烂的鲜大蒜和食盐各500g,拌入到适量的精饲料中投喂,连喂3—5天,同样能够治愈。

(6)三黄粉:大黄50%、黄柏30%、黄芩20%。

100kg鱼①三黄粉0.5kg②9.0kg麸皮③3kg莱饼④0.5kg食盐。每7天一个疗程,可治疗鱼出血病、胰腺坏死病。

100kg鱼可用三黄粉(大黄250g,黄柏150g,黄芩100g),加食盐1kg,用水和匀,拌人面粉,将其粘在嫩草上晾干,再投入鱼池中喂鱼,连喂5—7天,可治愈草鱼病毒性出血病。

(7)100kg鱼每天用0.5kg大黄、黄柏、黄芩、板蓝根(单用或混合用均可),再加0.5kg食盐拌饲投喂,连喂7天,可治疗草鱼、青鱼出血病,如再加抗菌药,效果会更好。

(8)每50kg鱼,用大黄150g+黄柏150g+黄芩150g+地榆100g磨成粉末,制成药饵投喂,每天1次,连喂5天,可治疗草鱼出血病。

(9)另外,大黄等中草药拌饲对传染性胰腺坏死病(IPN)和传染性造血组织坏死病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第4篇:大黄督导整改报告

大黄乡督导评估整改报告

2014年4月23日,齐河县教育局督导小组一行13人对我乡实验小学和孙庄小学办学条件及教育教学工作进行了评估。督导评估组实地查看了两处学校的办学条件、队伍建设、教育教学、档案建设等情况,并通过听取汇报、查阅资料、教师座谈、学生问卷等形式对我乡的办学条件及教育教学工作进行了评估。对我乡的教育工作进行了全面、客观的评价。

督导评估小组在充分肯定我乡教育工作取得成绩的同时,指出了工作中的不足之处,主要意见有:小学专用教室、公共教学用房不足,运动场地标准低;多媒体数量较少,学生机达不到最大班额,音体美器材达不到标准;校园文化生活、教学楼内部环境、教育教学过程性材料等方面存在薄弱环节,有待进一步落实提高;幼儿园师资不足,硬件设施需要进一步补充完善;中心小学建设行动缓慢;教师交流工作落实的不好。

根据评估组反馈会的要求,教育办公室迅速召开了教育干部会。会上根据评估组提出的问题,要求所有与会人员会后深入思考,提出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同时通过了整改决议。整改工作由主任牵头,各分管领导具体负责。各学校对照问题限期整改,对于在短期内能整改的坚决及时整改,对远期的或需上级支持的制定整改时间表,并在今后形成自评自纠的长效机制。

我乡依据评估组提出的问题及意见和建议,拟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整改,现将整改措施汇报如下:

一、整改工作的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坚持“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改结合,重在巩固”的原则,在巩固工作取得

的成果基础上,针对督导评估小组反馈的问题,教办领导高度重视,明确差距,注重整改实效性,增强执行力,确保整改质量。通过整改,不断改善办学条件,强化对学校管理,促进教育教学工作的全面、健康,可持续发展。

二、 成立了整改工作领导小组

1、为了使我乡的整改工作落到实处,教育办公室成立整改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陈家忠

副组长:朱洪奎

成员:黄丰路杜永杜延路张珠亭

时俊华李明杜崇虎杜兴厚

2、根据督导评估小组在反馈意见中提出的问题和建议,将整改任务层层分解,责任到人,要求有关人员按照工作的基本要求,制定各自的实施方案,提出具体措施,限期完成。

三、 整改工作的主要措施及效果

1、更新办学理念,以教师发展为本,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高教师整体素质。

深入挖掘办学理念的内涵,制定落实办学理念的策略,围绕办学理念形成学校的办学思想,并使办学思想深入人心。依据教师学习制度,真正落实教师对素质教育理论和现代教育理论的学习,努力将理论学习和工作实践紧密结合起来。教育办公室将不断修订完善教师考核和奖惩制度,通过每期的校本教研活动,努力为教师提供学习机会和提高业务水平的平台。让教师树立终身学习和终身发展的意识,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不断引导教师养成勤于学习、勇于探索、善于总结的习惯,促进教师专业水平有新的发展。

2、进一步完善了功能室的配套建设。

(1)、教育办公室加强与上级部门联系协调,寻求支持,努力达到标准化办学条件对功能室的要求。

(2)、综合实践室购置了配套器材。

(3)、完善了科学实验室仪器的配备。

(4)、增添了体育室和美术室的器材,达到了省级规范化标准。

(5)、购置了一批新图书,图书室图书数量达到标准。

3、加强教育教学过程管理。

针对督导组反馈的问题,教育办公室针对留下的意见召开了教育教学专题会议。我乡对各项教育教学过程性材料规范管理,按省标准化学校建设标准进行了归档。

4、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走特色办校之路。

文化即经验,文化即历史。校园文化就是一个学校经过长期发展积淀形成的办学风格和管理理念,是师生间共同的价值观念、价值判断、价值取向。校园文化具有导向、提升、凝聚、激励、稳定等功能。学校将通过制度规范,行为引导,环境建设等校园文化建设来体现师生的理念、精神,从而使大家由于有价值的认同而产生凝聚力。继续抓好校园文化“四大版块”(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课程文化、环境文化)建设,扎实抓好“文明学校”、“书香校园”、“绿色学校”等创建工作,力争在德育、体育、艺术等方面有大的创新。

5、建立学校学科带头人团队或名师制度,强化教师专业管理。针对近两年我乡分配的青年教师较多的特点,教育办公室将积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努力提高青年教师的素质,积极营造“比、学、赶、帮”的工作氛围,促进青年教师的自我管理和自我发展,促进全校教师队伍向更高层次发展。同时,教育办公室将建立健全教师专业成长袋等业务档案。

6、重视校本研究,立足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校本研究是教师成长的有效途径之一,在校本研究中学校将坚持以课堂教学为中心,认真推行“五个一”模式(即上一节示范课,贯穿课题思想,备一课标准教案,体现课题理论,制作一个优秀课件,运用现代媒体技术,写一篇课题研究论文,总结教育教学经验,带一个徒弟,拜一个师傅,互相激励提高),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7、积极联系乡政府,争取中心小学的建设早日开工。乡党委政府也专门召开会议,初步确定了新学校的建设位置,现在政府正在协调征地,力争国庆节后开工建设。

8、调整优化教师队伍,推进教师交流工作。

为切实加强教师交流轮换工作的组织领导,教育办公室成立教师交流工作领导小组。 具体有朱洪奎同志来负责该工作。交流的比例不低于教职工总数的5%。交流轮换的年龄原则上男教师在45岁以下,女教师40岁以下。并且规定申报一级教师、副高级教师职务资格的教师,必须具备交流任教一年以上的经历。对不愿参加交流的教师,考核不得定为“合格”及以上等次。

我们将以此次督导检查为契机,在县教育局和督导室的指导下,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以人为本,勇于创新,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为教师的可持续发展提供舞台,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校均衡发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大黄乡教育办公室

2014年5月27日

第5篇:大黄山林场森林防火演练方案

[来源: | 作者: | 日期:2010-5-21 11:57:31 | 浏览581次] 为加强半专业化森林消防队和职工扑火队伍的扑火技能与安全知识培训,全面提高森林消防队伍的战斗力,切实做到“发现早,反应快,拉得出,能扑灭”。结合我场实际,决定对半专业化扑火队伍进行一次扑火实战演练。为使本次演练安全、有序进行,特制定本方案。

一、演练时间:2009年11月5日12时30分

二、演练地点:前寺停车场

三、组织机构及参加人员

本次演练由县林业局、大黄山林场组织,成立演练指挥部,由林业局副局长兼大黄山林场场长徐柏林同志任现场演练总指挥,防火办副主任杜文学同志和大黄山林场副场长张永称同志任副总指挥,大黄山林区派出所所长陈涛同志任扑火队队长。扑火队由三个班及一个预备小组组成,每班10人,一班使用灭火水枪、灭火弹。二班使用风力灭火机,三班及预备小组使用简易扑火工具,三班

四、演练程序

1、发现火情。直沟管护站护林员巡山查林时在前寺停车场发现火情。

2、报告火情。林场值班室接到直沟护林站森林火警报告,经初步查证,火警发生在直沟护林站辖区内的前寺停车场地段,属本林区1林班4小班,过火面积20平方米。

3、准备工作。林场护林防火领导小组一方面派人到火场查看火情,另一方面及时向县林业局报告,并紧急启动《森林火灾扑救预案》。

(1)组织人员:通过电台、电话通知扑火队员紧急集合。

(2)集中待命:由各班班长迅速集合队员,查清队员人数,依次向扑火队队长报告本班人员及装备情况,然后扑火队队长将扑火队伍集合情况向现场总指挥报告,由现场总指挥下达扑火命令。

4、赶赴现场。拉响防火警报,扑火队伍按照安排乘车或步行在规定时间内赶赴现场。

5、火灾扑救。根据火势情况,在现场指挥员的指挥下,首先由一班用干粉灭火弹将主要火点炸开,然后二班用风力灭火机扑灭明火,待明火扑灭后,三班用铁扫把打灭余火,最后由一班用灭火水枪彻底扑灭残留的火星,并对火场进行覆土。

6、撤离现场。火灾扑灭后,全面检查火灾现场,并留三班看守火场,经演练指挥部验收合格后,撤离火灾现场。

7、演练结束。

为了认真贯彻“预防为主,积极扑救”的森林防火工作方针,确保科学、迅速、有效地扑救森林火灾,实现“打早、打小、打了”的目的,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和森林资源安全,特制定本次

模拟实战演练实施方案。

一、演练目的

通过点验,检验镇、洋湖林场、村扑救森林火灾预案各种应急措施的可操作性,进一步修改完善扑火预案,切实提高扑

救森林火灾的能力,为实战奠定基础。

二、演练内容

主要检验镇指挥系统的科学快速反应能力、通讯联络的通畅情况,检验扑火队伍快速集结、扑火机具装备及使用情况。

三、时间和地点

1、时间:暂定2008年12月10日下午,13:30时演练开始启动。要求晴天或多云天气,火险等级3—5级,特殊情况另定。

2、地点:辅村养鸡场上方河滩处(有红旗标识物)。

四、参演队伍

镇、村和区洋湖林场森林防火应急分队。详细情况见下表。 人路程 要求到村 林场

(公

达时间

电话

(分

(场

任) 数 里)

联系

(主

(民兵营长)

镇长

武装部长

钟)

机关 1 0

长) 徐公丛

林承寿

汪树园

13955982867 疏兆华

13956273592

13955984180

2.0

10+10=855320

153

湖林场 12

10+45=855155

130

13925590897 何庆如

左金文

许道学

13855996090 王正齐 13955982779 谢跃进

张帮富

13855909813 周向农

李平君

13956261165 吴晓九

胡营飞

13865599516

辅村 10

0.5

10+5=185515

177

13955982188 李庆发

13965537089

沟村 10

2.5

10+15=855325

211

13855963676 汪巧明

城澜 10

3.5

10+20=857730

101

13905598539 赵菊花

13345598506

金桥 10

2.2

10+12=855322

899

13855985486 王伟

13955966439

饶村 10

4.5

10+25=855235

296

13805590631

五、演练步骤

13855948188

1、谢来丰、周利民、姚天友、项和平、张晨辉等工作人员先行到达集结地点,组成前线指挥部(以下简称“前指”),在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后,由谢来丰副指挥长向“后指”报告。

2、指挥部办公室(以下简称“后指”)接到森林火情报告后,带班领导立即向指挥长林承寿报告,林承寿指挥长命令演练开

始。

3、副指挥长汪树园、值班人员根据指挥长指示通过电话向参演单位发布参与扑火命令(根据林指挥长命令,辅村养鸡场旁河滩发生火情,要求你村、场组织不少于10人的应急队伍奔赴现场参加扑救),副指挥长汪树园组织镇应急队伍奔赴现场参

加扑救。

4、命令发布后,林承寿指挥长率耿城林业站人员赶赴“前

指”,方安顺等同志留守后指。

5、各扑火队伍到达演练地点后,工作人员登记各队到达时间、统计清点参演人员、着装、扑火器具等情况。

6、现场操作风力灭火机、油锯、割灌机等设备。

7、实战扑火演练。

8、演练点评。演练结束后,记录人员将全部点验情况统计结果报告林承寿指挥长,并由林承寿指挥长和区护指部周利

民对演练情况进行点评。

9、点评结束后,各参演队伍有序、安全返回。

10、演练结束后,由辅村安排人员看守火场。

六、组织、交通、通讯保障 耿城镇保护黄山冬季森林防火演练实施方案

1、林承寿担任演练活动指挥长,周利民、谢来丰、汪树园、为副指挥长,姚天友、张晨辉、方安顺、项和平为成员。

2、耿城派出所安排警力,先行到达集结地指挥交通,维

护交通秩序,保障交通安全。

七、注意事项

1、做好保密工作,不准在演练开始前泄露方案,以保证演练的真实性和有效性。演练指令未发出之前,不得电话通知。

2、所有参演人员既要按照分工,认真履行职责,又要相互配合、相互支持,确保演练取得预期效果。

八、镇不参加演练的党政领导、黄山园林局、芙松管理区

领导前来观摩指导。

九、请赵俊雅参加演练活动

第6篇:大黄山林场森林防火演练方案

大黄山林场森林防火演练方案

[来源: | 作者: | 日期:2010-5-21 11:57:31 | 浏览581次]

为加强半专业化森林消防队和职工扑火队伍的扑火技能与安全 知识培训,全面提高森林消防队伍的战斗力,切实做到“发现早,反应 快,拉得出,能扑灭”。结合我场实际,决定对半专业化扑火队伍进行 一次扑火实战演练。为使本次演练安全、有序进行,特制定本方案。

一、演练时间:2009年11月5日12时30分

二、演练地点:前寺停车场

三、组织机构及参加人员 本次演练由县林业局、大黄山林场组织,成立演练指挥部,由林 业局副局长兼大黄山林场场长徐柏林同志任现场演练总指挥,防火办 副主任杜文学同志和大黄山林场副场长张永称同志任副总指挥,大黄 山林区派出所所长陈涛同志任扑火队队长。扑火队由三个班及一个预 备小组组成,每班10人,一班使用灭火水枪、灭火弹。二班使用风力 灭火机,三班及预备小组使用简易扑火工具,三班

四、演练程序

1、发现火情。直沟管护站护林员巡山查林时在前寺停车场发现火 情。

2、报告火情。林场值班室接到直沟护林站森林火警报告,经初步 查证,火警发生在直沟护林站辖区内的前寺停车场地段,属本林区1 林班4小班,过火面积20平方米。

3、 准备工作。 林场护林防火领导小组一方面派人到火场查看火情,

另一方面及时向县林业局报告,并紧急启动《森林火灾扑救预案》 。 (1)组织人员:通过电台、电话通知扑火队员紧急集合。 (2)集中待命:由各班班长迅速集合队员,查清队员人数,依次向 扑火队队长报告本班人员及装备情况,然后扑火队队长将扑火队伍集 合情况向现场总指挥报告,由现场总指挥下达扑火命令。

4、赶赴现场。拉响防火警报,扑火队伍按照安排乘车或步行在规 定时间内赶赴现场。

5、火灾扑救。根据火势情况,在现场指挥员的指挥下,首先由一 班用干粉灭火弹将主要火点炸开,然后二班用风力灭火机扑灭明火, 待明火扑灭后,三班用铁扫把打灭余火,最后由一班用灭火水枪彻底 扑灭残留的火星,并对火场进行覆土。

6、撤离现场。火灾扑灭后,全面检查火灾现场,并留三班看守火 场,经演练指挥部验收合格后,撤离火灾现场。

7、演练结束。

为了认真贯彻“预防为主,积极扑救”的森林防火工作方 针,确保科学、迅速、有效地扑救森林火灾,实现“打早、打小、 打了”的目的,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和森林资源安全,特制定本次 模拟实战演练实施方案。

一、演练目的 通过点验,检验镇、洋湖林场、村扑救森林火灾预案各种 应急措施的可操作性,进一步修改完善扑火预

3、准备工作。林场护林防火领导小组一方面派人到火场查看火情,另一方面及时向县林业局报告,并紧急启动《森林火灾扑救预案》。(1)组织人员:通过电台、电话通知扑火队员紧急集合。(2)集中待命:由各班班长迅速集合队员,查清队员人数,依次向扑火队队长报告本班人员及装备情况,然后扑火队队长将扑火队伍集合情况向现场总指挥报告,由现场总指挥下达扑火命令。

4、赶赴现场。拉响防火警报,扑火队伍按照安排乘车或步行在规定时间内赶赴现场。

5、火灾扑救。根据火势情况,在现场指挥员的指挥下,首先由一班用干粉灭火弹将主要火点炸开,然后二班用风力灭火机扑灭明火,待明火扑灭后,三班用铁扫把打灭余火,最后由一班用灭火水枪彻底扑灭残留的火星,并对火场进行覆土。

6、撤离现场。火灾扑灭后,全面检查火灾现场,并留三班看守火场,经演练指挥部验收合格后,撤离火灾现场。

7、演练结束。

为了认真贯彻“预防为主,积极扑救”的森林防火工作方针,确保科学、迅速、有效地扑救森林火灾,实现“打早、打小、打了”的目的,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和森林资源安全,特制定本次

模拟实战演练实施方案。

一、演练目的

通过点验,检验镇、洋湖林场、村扑救森林火灾预案各种应急措施的可操作性,进一步修改完善扑火预案,切实提高扑

救森林火灾的能力,为实战奠定基础。

二、演练内容

主要检验镇指挥系统的科学快速反应能力、通讯联络的通畅情况,检验扑火队伍快速集结、扑火机具装备及使用情况。

三、时间和地点

1、时间:暂定2008年12月10日下午,13:30时演练开始启动。要求晴天或多云天气,火险等级3—5级,特殊情况另定。

2、地点:辅村养鸡场上方河滩处(有红旗标识物)。

四、参演队伍

镇、村和区洋湖林场森林防火应急分队。详细情况见下表。 人路程 要求到村 林场

(公

达时间

电话

(分

(场

任)

数 里)

联系

(主

(民兵营长)

镇长

武装部长

钟)

机关

1长) 徐公丛

林承寿

汪树园

13955982867 疏兆华

1395627359

213955984180

2.0

10+10=855320

1

53湖林场

12

20

10+45=855155

130

13925590897 何庆如

左金文

许道学

13855996090 王正齐 13955982779 谢跃进

张帮富

13855909813 周向农

李平君

13956261165 吴晓九

胡营飞

13865599516

辅村

10

0.5

10+5=185515

177

13955982188 李庆发

13965537089

沟村

10

2.5

10+15=855325

211

13855963676 汪巧明

城澜

10

3.5

10+20=857730

101

13905598539 赵菊花

13345598506

金桥

10

2.2

10+12=855322

899

13855985486 王伟

13955966439

饶村

10

4.5

10+25=855235

296

13805590631

五、演练步骤

13855948188

1、谢来丰、周利民、姚天友、项和平、张晨辉等工作人员

先行到达集结地点,组成前线指挥部(以下简称“前指”),在做

好各项准备工作后,由谢来丰副指挥长向“后指”报告。

2、指挥部办公室(以下简称“后指”)接到森林火情报告后,带班领导立即向指挥长林承寿报告,林承寿指挥长命令演练开

始。

3、副指挥长汪树园、值班人员根据指挥长指示通过电话向参演单位发布参与扑火命令(根据林指挥长命令,辅村养鸡场旁河滩发生火情,要求你村、场组织不少于10人的应急队伍奔赴现场参加扑救),副指挥长汪树园组织镇应急队伍奔赴现场参

加扑救。

4、命令发布后,林承寿指挥长率耿城林业站人员赶赴“前

指”,方安顺等同志留守后指。

5、各扑火队伍到达演练地点后,工作人员登记各队到达时间、统计清点参演人员、着装、扑火器具等情况。

6、现场操作风力灭火机、油锯、割灌机等设备。

7、实战扑火演练。

8、演练点评。演练结束后,记录人员将全部点验情况统计结果报告林承寿指挥长,并由林承寿指挥长和区护指部周利

民对演练情况进行点评。

9、点评结束后,各参演队伍有序、安全返回。

10、演练结束后,由辅村安排人员看守火场。

六、组织、交通、通讯保障

耿城镇保护黄山冬季森林防火演练实施方案

1、林承寿担任演练活动指挥长,周利民、谢来丰、汪树园、为副指挥长,姚天友、张晨辉、方安顺、项和平为成员。

2、耿城派出所安排警力,先行到达集结地指挥交通,维

护交通秩序,保障交通安全。

七、注意事项

1、做好保密工作,不准在演练开始前泄露方案,以保证演练的真实性和有效性。演练指令未发出之前,不得电话通知。

2、所有参演人员既要按照分工,认真履行职责,又要相互配合、相互支持,确保演练取得预期效果。

八、镇不参加演练的党政领导、黄山园林局、芙松管理区

领导前来观摩指导。

九、请赵俊雅参加演练活动

第7篇:大黄庄李手足口病疫点处理小结

引马乡防保站关于大黄庄村 手足口病疫点处理小结

2011年6月18日,我站接到大黄庄村李章畅因患手足口病目前正在鄄城县人民医院治疗。得知消息站领导相当重视,立即组织人员赶到东韩庄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处理。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患儿李章畅,男,5岁,家住大黄庄村,全村213户人家共住856人(6岁以下儿童69人),室内外环境较差,大多未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卫生习惯。全村饮用自来水,患儿活动范围较大,常与村里儿童一起玩耍。

二、发病情况

经调查,患儿李章畅于6月15日因发热、手足口部出现皮疹,由父母送患儿到鄄城县人民医院就诊,18日确诊手足口病并住院治疗。

三、处理措施

1、6月18日,我院工作人员对患儿家进行及时消毒,要求村卫生室每天督导6岁以下儿童家长自己家庭消毒,并于2011年6月24日对患儿李章畅家庭进行了终末消毒。

2、对全村6岁以下儿童49名(6岁组11人,5岁组13人,4岁组15人,3岁组12人,2岁组14人,1岁组5人)进行健康教育,发放宣传单163张,粘贴宣传图画28张,搞好环境卫生和儿童个人卫生,如果发现相关症状及时就诊。

3、对周边村庄和托幼儿园进行疫情调查监测及宣传。

4、要求全面落实防控措施,积极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全面清除垃圾死角。

5、防保站工作人员对该负责本村村医开展手足口病防控工作进行技术指导,告知家长,一旦发现儿童出现皮疹等症状,要及时带到乡卫生院或县人民医院就诊;全面开展健康教育,宣传手足口病防控知识,正确引导群众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进行全村喷洒消毒措施;开展环境卫生整治。

引马乡防保站 2011年6月26日

上一篇:光合作用说课稿下一篇:设备安全生产责任书

热门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