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经济社会建设论文

2022-04-1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当前,科技在不断地进步发展,电力工程系统统也已经得到了很大的进步发展,其工程自动化应用程度也越来越高,其在现代电力系统设计中的广泛应用也逐渐成为一个热门话题。为了要确保现代电力系统在电气运行管理过程中质量保持稳定,就必须不断充分发挥当前电气工程效率自动化的技术优势,进而不断提高现代电力系统电气运行管理效率。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市场经济社会建设论文 (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市场经济社会建设论文 篇1:

浅议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建设的主体、内容和路径

现代社会的基本结构框架由政治国家、市场经济和市民社会构筑而成,它们各有不同的活动主体、组织目标、社会功能、组织结构、激励机制和运作逻辑。而社会建设主要就是指:动员社会力量、整合社会资源、发展社会事业、完善社会功能等。由于市场经济构成了现代社会运行的基本层面,复杂的分工、交易系统促进了经济生活的蓬勃发展,同时也使得社会利益主体多元化、社会结构阶层化、社会关系复杂化。这种情况加剧了社会张力的蓄积和社会矛盾的摩擦,客观上要求政府必须重新审视社会建设的主体、建设内容和发展的突破口。

一、社会建设的主体

有效的社会管理,必须依赖于社会自我管理机制的完善与自我服务能力的提高。事实上,在当代,社会管理涉及社会生活(市民社会或公民社会)的各个方面,关系到社会各个不同层次、不同阶层、不同团体的利益;而社会管理的主体构成也从传统的国家或政府(立法、司和行政机关)扩展到了所有的公共部门(国家或政府、第三部门、非盈利组织或中介组织等)以及公民个人,社会管理变成一种包括政府管理在内的全社会的“多中心主体”的开放式公共治理。

(一)政府。

社会管理是现代政府公共管理的重要职能。政府存在的职责就在于:创造一种稳定的社会秩序,有效地增进与公平地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强大的政府权力能有效地调动政治资源、经济资源和社会资源实施全面的社会管理,整合社会利益,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推动社会发展。具体而言,政府治理应该有三种取向:

(1)实现和完善政府与社会的职能分工,构建政府与社会关系的新模式。政府逐渐退出社会能够进行自我管理和服务的领域,还权于社会,使社会不断增强自治能力。政府与社会分工协作、相互制衡,在有限政府与自治社会的“强强联合”中实现“善治”的目标。(2)精简政府机构,缩小其规模,减少行政成本,实现最优化行政管理。(3)积极转向“服务型政府”,重服务轻管理,优化社会环境,促进社会发展。

(二)民间组织。

蓬勃发展的民间非营利性组织(NGO),是政府行政权能向社会延伸、细化的关键,也是缩减执行公共政策的契约和交易成本的重要因素,更是社会文明与和谐社会价值的倡导者和推动者。在我国,政府以外的各类社会组织主要包括事业单位、群众团体、民间组织、社会中介组织等。这些社会组织构成了社会的“第三部门”,它们是现代社会管理的重要主体,为社会成员提供政府和市场不能提供的公共服务,有效弥补了政府和市场的缺陷。同时还能够表达不同群体的利益诉求,促进社会的互助和融合。积极发展民间组织是体现和提升我国社会“软实力”的有力抓手。

(三)公众。

在西方发展历史中,一个独立于政治国家的市民社会不仅适应了社会异质性的公共需求,培养了公民民主的生活方式和公共精神,而且有效地填补了政府权力的合法性空白,减轻了政府的行政负担。因此,“基本形成公民社会是政府社会管理工作的主要目标,也是充分履行社会管理职责的主要标志”。在一个健康的市民社会里,社会管理的核心主题就是维护人的尊严和满足人的需要,社会秩序与社会整合只是社会管理的工具性目标,它的终极价值和最终目的是改善人民生活质量与提高社会福利,增进社会绝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

民主政府的生存取决于被治理者的认可和参与。公民不是被动接受管理和服务的消极参与者,他们是积极主动的参与者,是具有前所未有的参与公共事务管理的动力和能力的人群。不能大幅度地提高公民的社会参与信心和能力,政府的社会管理就无从谈起。

二、社会建设内容

(一)调整社会结构。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逐步形成了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知识分子阶层组成的社会结构。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体制的转轨和现代化进程的推进,中国社会结构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原来“两阶级一阶层”的社会结构开始分化。农业劳动者阶层逐步缩小,农业劳动者不断向其他社会阶层流动;商业服务业员工的数量则有所上升;产业工人随着农村工业化的发展也有明显上升;社会中间阶层扩张迅速;掌握和运作经济资源的阶层也正在兴起和壮大。(“新时期中国社会十大阶层”[J] http://www.sddx.gov.cn/mls/wsh/class/class022.htm)按照中国科学院关于中国十大阶层的划分情况来看,这十大阶层的社会阶层结构明显体现出中低层过大,中上层有所发育但还没壮大,最上层和底层都比较小的“洋葱头”型结构。显然,这种结构是不利于社会稳定和谐的。

从产业结构方面看,目前我国产业结构的主要问题在于,第一,就业结构与经济结构不相适应、不协调;第二,2004年,在城镇二、三产业就业的总量中,有12000万是“农民工”;第三,现在整个社会总的就业形势非常严峻。

从城乡结构方面看,我国在特殊的历史背景下为了快速推进工业化,长期实行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同时,严格的城乡分割政策,人民公社制度和计划经济体制,强化了这种过渡形态,延缓了社会转型过程。即便是我国的城市化水平从2000年的36%上升到“十五”时期末的43%,城镇人口从4.59亿增加到5.6亿,但从整体上说,我国的城市化仍然滞后于工业化。

(二)平衡利益格局。

深化改革的过程,也是利益格局不断调整的过程。当前,我国改革发展面临的社会背景和社会基础发生了重大变化。从改革内容来看,我们需要推进的主要是一些涉及面宽、利益调整层次深、配套性强、风险比较大的改革。社会利益关系更趋复杂,统筹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难度加大。从改革动力来看,改革初期,人心思变和较低的社会预期激发着人民群众的改革热情,社会的动力与政府的牵引力紧密结合,推动着改革快速推进。随着改革不断深化,人们对改革发展的社会预期普遍提高,对改革发展成果的分享要求明显增强。如何在利益格局的调整过程中,切实加强和改进社会管理,统筹协调好各种利益关系,妥善处理好各种利益矛盾,不仅直接关系到社会稳定和谐,而且直接关系到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

(三)改善公共服务。

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仍然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公共产品、公共服务需求同公共产品、公共服务供给不足之间的矛盾日趋突出。近年来,城乡居民在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公共需求大幅上升,人民群众的公共需求正逐步由生存型向发展型升级,呈现出增长迅速、主体多元、结构复杂、需求多样的特点。必须尽快改善公共服务体系,解决就业、医疗难题;加大教育投入,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四)扩大社会共识。

随着我国社会结构的深刻调整,我国利益主体日益多元化,不同的社会阶层与利益群体必然会产生不同的价值观念、不同的利益诉求、不同的利益表达和利益维护方式,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明显增强。特别是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人民群众的民主法制意识不断增强,政治参与的积极性明显提高,维护自身权益的要求日益强烈,对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对实现自我价值、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有着更高的期待。面对人们思想观念的重大变化,只有切实加强和改进社会管理,才能有效引导各种社会思潮,不断扩大社会共识。

三、社会建设路径

从根本上说,我国改革发展遇到的所有矛盾和问题,都同我国工业化、城市化的独特性密切相关。必须勇于正视和善于解决由此产生的各种矛盾和问题,切实加强和改进社会管理,在新的起点上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一)积极完善社会政策,维护社会公平正义。2004年4月28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接受《爱尔兰时报》助理总编唐纳荷采访时,引用了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中的一句名言:“如果一个社会的经济发展成果不能真正分流到大众手中,那么它在道义上将是不得人心的,而且是有风险的,因为它注定会威胁到社会的稳定。”从强调增长、强调效率、强调国力,转向强调收入、强调公平、强调民力,这是许多国家经历过的经济社会发展阶段。为此,要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作为社会政策的重要取向,正确处理公平和效率的关系,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注重公平;在经济生活中把效率放在第一位,在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中把公平放在第一位。要正确处理社会政策的稳定性、连续性和与时俱进、适当调整的关系,既要适应当前我国利益格局的深刻变动适时进行调整,又要保持相对稳定;既要防止因政策朝令夕改引发新的矛盾,又要防止因政策明显不合时宜且迟迟未改激化矛盾;既要瞻前顾后,又要考虑左邻右舍。同时,在社会政策的制定过程中,必须注重公众参与。要通过各种途径、方法,将拟定的社会政策向社会公开,使人民群众对于同自身利益密切相关的社会政策设计有着充分而广泛的民意表达,确保社会政策的有效性、合理性和科学性。

(二)统筹协调利益关系,妥善处理社会矛盾。利益关系是一切社会关系的基础。抓住了利益关系,就抓住了事物的根本;统筹协调好了利益关系,就把握住了工作关键。在过去,人们往往将利益问题政治化和意识形态化。其结果是使利益关系问题变成一个无法进行就事论事讨论的敏感性话题。因此,当务之急,是需要对利益关系问题“去敏感化”,转而采取一种就事论事的务实态度,这可能会更加有利于我们对所面对的这些问题的认识,从而采取更加有利于矛盾和冲突解决的措施。当前,我国许多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已经明显地集中到与人民群众基本民生问题密切相关的环节。这对各级党委和政府统筹协调各种利益关系、有效化解各种社会矛盾的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必须始终坚持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必须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必须把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作为重点和突破口。应该说,这是有效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和谐的客观要求,也是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实现党执政历史任务的必然选择。

(作者单位:中共淮北市委党校)

责任编辑 史小今

作者:李庆宝

市场经济社会建设论文 篇2:

电力系统运行中的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应用研究

摘要:当前,科技在不断地进步发展,电力工程系统统也已经得到了很大的进步发展,其工程自动化应用程度也越来越高,其在现代电力系统设计中的广泛应用也逐渐成为一个热门话题。为了要确保现代电力系统在电气运行管理过程中质量保持稳定,就必须不断充分发挥当前电气工程效率自动化的技术优势,进而不断提高现代电力系统电气运行管理效率。

关键词:电力系统运行;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策略

当前,电力系统生产中的各种电气工程设备自动化制造技术及其应用越广泛,电气工程自动化制造技术在我国电力系统生产、运行、管理等各个方面的促进作用就越大,成为有力推动我国企业电力生产经营发展的重要推进动力。从当前我国电力系统行业电气工程行业自动化相关技术推广应用的发展现状情况来看,电力系统行业自动化技术水平仍仍然处于行业发展动力提升的新阶段,并有人认为随着我国电力系统行业电气化工程技术的进一步深入发展,电力系统将会得到更大的提高。

一 电力系统中对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应用要求

基于先进的无线网络远程通信、自动化远程控制、微机自动继电保护管理技术以及可靠的软件产品,电力系统自动化监控系统为广大用户量身提供一套现代化的远程备用电力监控系统管理和远程在线服务监控,确保整个电力系统稳定、可靠的电力供应,以及最优的进行电力系统负荷运行管理随着现代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电力控制系统技术、信息网络技术的不断进步,使得我国电力业的技术发展发展速度日益加快,各种我们看似密切无关的原始电力技术逐渐相互融合渗透、国际化、标准化,越来越多地成为各种技术同步发展的一种共识,最终可以实现我国电力系统的技术高度化和集成、高度化和智能化、实现我国电力系统的全面化和自动化、一体化的质量管理已逐渐成为电力适应现代市场经济社会建设发展需要、促进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技术保障。由于目前我国大型电力企业的安全技术信息化、自动化技术管理水平不断逐步提高,对我国电力系统的安全技术运行服务管理技术效益不断上升提出了更高的安全技术管理要求,因此我们认为电力企业如果说想要真正努力达到这一企业技术发展目标,就必须不断逐步提高努力采用新型电力企业安全自动化电力工程安全控制系统技术管理系统的安全运行管理安全性和提高电力企业自动化可靠性的程度,而我们努力采用新型动力电气工程师和电力企业自动化工程控制系统技术管理系统的,正是我们努力实现这一技术发展目标的一种重要有效途径。当前,社会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都非常离不开大的电力供应,电力系统一旦设备发生重大故障或系统出现重大问题,就可能会严重地直接影响涉及到整个社会的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造成较为严重的社会后果。因此,电力系统的工作安全性、稳定性达到要求也是必然的,电力系统在积极进行水力电气工程安全自动化管理技术的推广应用时,还必须充分考虑工程自动化管理技术应用是否稳定能同时带来电力系统的安全和高效稳定的正常运行,以有效提高电力供电经营效益,实现电力企业日常经营生產管理的安全持续高效。

二、电力系统运行中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优势

(一)可控性高

目前各类新型电力系统已广泛应用于现代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这也必然使得我国电力系统市场的销售规模大大幅度扩大,对各类电力系统自动化控制技术的安全可靠和控制性也因此提出了更高的技术要求。例如,电气设备自动化制造技术广泛应用于现代电力系统的各个方面,例如,发电、传输、分配和转换。在利用原有的技术基础上,将该采集技术广泛应用推广到整个电力系统中,使各变电厂及各种特大变压箱电站附近的电力信息资源得到集中处理,形成了一个电力信息采集管理的大系统。从而更有效地控制电力系统,促进其安全稳定发展。

( 二 ) 电气自动化技术使电力系统的维 护更加方便

目前,电力系统的难点或瓶颈主要在于难以维护其正常运行。其原因在于我国的电气自动化技术尚不够成熟,不能有效地维护电力系统的运行。维护电源系统的正常运行,我们主要采用的是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利用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我们可以更好地处理电网运行过程中的信息,从而使电网运行维护工作更加方便。另外,利用计算机网络信息技,可以实现对电力系统运行的实时监督。在不正常的情况下,我们可以一眼看出问题所在,从而提高电力系统维修的科学性和灵活性。

三、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运行中的应用

( 一 ) 人工智能技术在电力系统运行中的应用

电网正常运行中,难免会不时出现一些类似系统性的故障,为了及时有效排除这些系统故障,需要帮助人们对电网正常运行的各个环节系统进行及时检查和日常维护,这就往往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人力、物力,而这种操作方式又有可能导致无法及时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并且在正确排除电力系统故障的关键情况下,通过充分采用专业电气工程师的自动化检测技术, 既能有效节约大量电费,又好还能有效降低对党和人们社会日常生活的不良影响。

(二)自动化仿真技术

该模拟方法主要目的是基于目前电气工程电力自动化的技术基础,对目前电力系统中正在运行的一些数据和相关信息能够进行一些模拟的仿真实验,只有因为当所需要模拟的这些数据以及信息已经能够真的满足一些相应的实验条件后,才能够进行一些后续的模拟实验,而模拟仿真技术则主要帮助电力自动化系统对这些信息数据进行一些相应的仿真处理,并使其在处理过程中达到相应的阻止故障。自动备份模拟处理技术主要原理是通过模拟计算机的新的tcp/ip协议把大量数据模拟信息通过因特网接口传输发送到电力系统的模拟数据终端,在数据终端内部设置自动备份,利用终端相应的人工智能系统对模拟电力系统过程中的模拟数据信息进行自动校核。在现代电力系统中,仿真系统模拟过滤技术主要目的是通过对整个电力系统内部的电子信息系统进行仿真过滤,从而更好地准确维持整个电力系统的基本稳定。通过采用自动化安全仿真技术,使整个我国电力系统的安全、准确地正常运行,有效地大大提高了系统运行的工作效率,完善了整个我国电力系统的安全防护管理机制,节省了运行维护费,实现了有效地管理。

(三)智能控制

将动力电气设备自动化管理技术广泛应用于工业电力系统设备运行过程管理,最具代表性的技术就是智能技术,这一技术已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应用,同时也是我国电力工程企业进行重点研究的技术。将这套智能电网控制技术应用于智能电网,不仅充分体现了产出巨大的发展潜力,而且普遍地广泛应用于各种电网电力系统,进而可以形成一套智能控制电网,应用于各种电力系统,可以有效地及时解决一些传统电网控制中可能存在的不足,如某些关键技术难题及复杂过程控制等技术问题,在采用智能控制电网技术应用之后,可及时得到有效的控制解决,当发现电力系统可能发生重大故障时,智能电网技术可及时进行分析并准确判定系统故障,当发现电力系统中可能出现不确定性的因素和非线性时,智能电网控制电力系统可及时地向其发现故障问题,进而可以找出系统故障发生原因,也就是可及时地向其发出故障警报,从而可以使系统工作人员及时地发现修复系统故障,降低系统正常运行的不良影响,使系统得以稳定运行。

(四)计算机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电力系统正常运行中,计算机自动网络系统技术原理是动力电气系统自动化网络技术的理论基础和技术核心。该控制技术在基本实现现有电力系统以及电气设备自动化过程控制的技术基础上,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实用性。上面我们分别提到了关于我国现代电力系统的五个主要关键工作管理环节,即:我国电力系统发电、输电、变电、配电网、用电等,在如何保证我国电力系统正常稳定运行的这几个主要关键工作管理环节中,都充分研究采用了我国现代电气工程中的自动化质量管理系统技术。目前,计算机上的无线网络信息通信系统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可以保证城市电力系统正常稳定运行的各个环节。迄今为止,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对电力系统运行中的传输、分配、变电、发电、供电等环节进行分析是最为常用的方法。

结束语:

总之,在保证电力系统正常运行中充分采用现代电气系统自动化管理技术,不但能有效提高系统运行管理效率,而且它还能有效保证整个电力系统的稳定可靠正常运行。近几年来,随着现代我国电力科学信息技术的不断稳步发展和技术进步,电气工程工业自动化相关技术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发展应用和不断完善,通过对其系统进行工程自动化技术改造,实现了我国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可靠有序运行的发展目标,推动了我国电力行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季小桐.论电力系统运行中电气自动化的应用[J].科技與企业,2016,07:78.

[2]展宗波赵健.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下的电力系统自动化发展分析[J].山东工业技术,2016,11:177-178.

[3]胡晓月.基于电力系统电气工程自动化的智能化应用分析[J].山东工业技术,2016,18:114.

南京国电南自软件工程有限公司 江苏 南京 210000

作者:王全明 程雷

市场经济社会建设论文 篇3:

社会建设历程与基本发展规律探寻

【摘要】社会建设是与经济、政治相并列的重要建设领域,加强社会领域建设与改革,实现经济、政治、社会协调发展是我国当前面临的突出问题。回顾我国社会建设历程,总结以往社会建设的经验教训,梳理分析当前社会建设的实践要求,增强按照社会发展规律推进社会建设与改革的理论自觉与实践自觉,是实现社会领域改革创新战略目标的迫切需要。

【关键词】社会领域 社会建设与改革 社会发展规律

总结我国社会建设历程,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发展阶段:一是计划经济时期,融合在整体国家建设中并带有明显政治色彩的社会建设;二是市场经济初期,逐渐分离却带有市场痕迹的社会建设;三是进入新世纪后,逐步走向独立与自觉的社会建设阶段。前两阶段,受国家发展程度影响,社会建设既没有“自觉”,更没能按照自身发展规律推进,总结这一时期社会建设的经验教训,将有助于加深遵循规律推进社会建设与改革的认识,促进当前社會建设与改革任务目标的实现。

社会建设经验与教训

计划经济时期融合在“整体国家建设”中的社会建设。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体制,经济、政治、社会高度融合,虽然社会建设实践一直在进行,却没有关于社会建设的概念和明确提法,社会建设与国家的整体建设融合在一起,并带有很强的政治色彩。体现在:一是国家包办社会事业,教育、医疗、住房、就业等民众的衣食住行、生老病死都依托于国家和单位,形成了具有明显平均主义特征的民生保障体系;二是靠政治运动、政治整合和社会动员来组织和开展社会管理。这种带有明显政治色彩的社会建设,“在短缺经济条件下,……最大限度利用有限社会资源,在短时间内解决老百姓迫切需要满足的生活和生产问题”,①但也造成国家动员能力强,社会力量弱;等级身份盛行,社会结构僵化,社会缺乏活力、社会发展水平低下等问题,并给未来社会建设埋下深层体制性问题。

市场经济初期,由市场化改革催生并打上市场烙印的社会建设。改革开放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社会领域在客观上逐渐“独立”出来,但“社会建设本身并没有成为自觉目的”②,没有按照社会发展规律进行改革的规划与设计,而是出于为企业减负、为政府甩包袱的目的,被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配套工程”,不加区分地卷入经济建设大潮,深受经济建设思维左右,社会建设带有明显的市场痕迹。表现在,企业与所兴办社会事业脱钩,国家对社会领域的投入减少,教育、医疗、住房等社会领域逐步推行产业化、市场化改革,由此导致民众生活负担沉重,民生问题凸显;社会管理弱化,社会问题和社会矛盾不断增多,社会稳定压力加剧。

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发展阶段和发展水平的限制导致社会建设无法自觉,更难以遵循规律;另一方面,理论研究的滞后也是社会建设难以按规律发展的原因。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发展历程,一方面积累起社会建设的物质基础,另一方面也从实践角度证明,社会的发展建设不是简单地“水到渠成”,经济的发展不会自动带来社会的进步。同时无论是计划经济时期的政治化思维,还是改革初期的市场化原则,都没有带来预期的社会领域的健康发展,这一特殊的发展历程,进一步表明,社会建设需要遵循社会发展规律,按照社会建设本身的内在要求来推进,才能更好地解决社会领域的问题,促进民生幸福。

走向自觉阶段的社会建设

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与经济领域取得巨大成就相伴而生的社会领域发展滞后的问题不断凸显,经济与社会发展“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客观上要求加强社会领域的建设与改革。在这种情况下,以改善民生、缓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为基本要求的社会建设与改革任务,也随之被提上党和国家的建设议程。2004年,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推进社会管理体制创新”的任务目标,标志着我国社会建设战略任务的正式提出,同时也标志着社会建设开始进入自觉的建设阶段。一是社会建设的任务日益明确,从十七大“以改善民生为重点”,到十八大“在改善民生与创新管理中加强社会建设”,再到十八届三中全会“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改革收入分配制度”、“创新社会治理体制”等各项社会建设任务的提出,社会领域建设与改革的任务目标逐渐清晰明确;二是社会建设与改革的政策选择中,开始摒弃以往政治建设和经济建设思维的影响,越来越体现出对社会发展规律的尊重与遵循,特别是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社会领域改革创新的战略部署,更突显出社会领域发展建设的规律性要求,比如以人为本、公平正义、讲求公益性、区分层次性、多主体参与等。梳理总结这些规律,并在实践中更好遵循这些规律性要求,将更有助于我国社会领域改革目标的实现。

社会领域改革创新的基本规律

总结以往经验教训及我国社会建设的实践要求可知,既注重社会领域与经济、政治领域建设改革的协调与配合,又注重和遵循社会发展本身的内在规律,是当前我国社会建设与改革政策选择中最突出、也最迫切的核心要求。

充分尊重以人为本、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基本规律性要求。人是社会和社会建设的主体,社会建设与改革应该以满足人的生存和发展需求为根本目的,更好地保障和改善民生,提高民众生活质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背离人的需求、无视人的生存与发展需要,搞社会建设都不可持续。十六届四中全会以来,深刻吸取以往改革和建设中忽视人的发展、盲目片面追求经济增长的历史教训,把更好地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社会领域改革创新的核心任务,体现了社会建设中对以人为本规律的认识和尊重。

改革开放前,我国社会建设虽然在保障民生和社会管理领域取得一定发展,但带有明显政治色彩的社会建设导致社会发展水平低下,难以更好满足人民需求,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束缚了人的发展。

改革开放后,经济领域活力被充分释放出来,经济建设成就显著。然而,片面追求经济发展,忽视社会建设,甚至在教育、医疗、住房等社会民生领域,盲目推行市场化改革,既有悖于社会发展规律,更背离了以人为本的发展目标,虽然经济总量不断增长,但百姓生活负担却日益沉重,民生问题凸显,社会和谐与稳定面临巨大挑战。

总结历史教训,坚持以人为本,关注民生幸福,促使发展成果更多惠及人民,促进经济社会良性发展,是当前社会建设和改革中必须遵循的最为突出的规律性要求,也是我国改革进入新的历史阶段的现实需要。对此,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社会领域改革创新的政策选择中,更好体现了这一规律要求,明确了全面深化改革要以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实现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的总体要求,围绕“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努力为社会提供多样化服务,更好满足人民需求”这一体现“以人为本”规律要求的社会事业改革方向,提出教育、就业、社会保障、医药卫生等各项社会事业领域改革创新的具体要求。

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遵循以人为本的社会发展规律,要求在实践中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当前,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但经济发展是基础是前提更是手段,发展的最终目标,是要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满足民众日益增长的社会需求,发展再不能走片面追求经济增长而不顾民生需求的老路,更不能以政治和经济发展绑架民生。

在社会建设与改革中注重公平性规律的要求。公平正义是社会健康发展的重要前提,失去公平的社会将会失去发展的动力。十六届四中全会以来,历经党的十七大和十八大,特别是十八届三中全会高度关注社会公平正义问题,既是对社会现实的回应,更体现出对社会发展规律的尊重。公平往往与效率相对应。相对而言,市场领域主要讲求效率,而社会领域更加注重公平公正。公平,不是简单地平均化,而是强调社会主体享有机会公平、规则公平、权力公平,是一种有效率的社会公平。处理好公平与效率的关系,是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现实需要。改革开放前,我国具有平均主义色彩的民生保障体系,忽视了效率,保障水平较低,同时户籍、身份等制度规定造成权力、机会不平等,从而束缚了社会创造活力,造成社会流动受阻,社会发展缓慢。

改革开放后,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思路下,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并推行“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发展原则,在当时极大地调动起人们参与经济建设的热情。但在发展过程中,没能更好地“兼顾公平”,经济发展过程中不仅出现了个体间、行业间、地区间、城乡间收入差距扩大、贫富悬殊的社会问题,更主要的是因为机会、权力以及规则的不公平导致社会发展严重失衡,社会矛盾加剧,社会和谐与稳定受到严重冲击。公平问题已经成为社会风险不断加剧的重要源头。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高度关注社会公平正义问题,并首次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与增进人民福祉,并列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明确提出围绕“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等原则,深化社会各领域改革。落实好公平正义原则,以公平促进效率,是当前社会建设实践的一项基本要求。既要避免简单平均主义思维,更要保障公民在教育、就业和各项社会保障中享有公平的权力、机会、过程与结果。同时切实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规范收入分配秩序,逐步形成橄榄型分配格局,促进共同富裕,筑牢社会和谐稳定的社会结构基础。

注重社会建设讲求公益性、增进社会福利的规律性要求。成熟的市场经济,不仅要避免政治对经济和社会的干扰,比如政企不分、政社不分,同时也要对市场和社会加以区分,并按照各自的规律行事。市场领域的任务是生产私人消费产品,主要是企业行为,以盈利为目的;而社会建设领域,其任务是提供更多公共产品与服务,满足广大民众的教育、医疗、住房、社会保障等生存和发展需求,这些内容一般多由政府和社会组织提供,目的是增进公共利益,更好地保障和改善民生,不以盈利为目的,不宜盲目推向市场。在市场经济改革初期,由于对这一规律认识不深,在改革过程中,违背社会领域公益性要求,把本该由国家提供保障的教育、住房、医疗等社会领域全方位推向市场,以市场化原则改革社会公益事业,不仅没有促进这些领域的良性发展,反而破坏了正常的行业发展秩序,导致这些领域乱象丛生,当前医患关系紧张、有偿补课泛滥的根本原因也在于此。

实践证明,社会民生领域必须坚持公益性原则,不能盲目推向市场,不能简单以盈利为目的;区分市场领域与社会领域并遵循各自的建设规律,既是经济良性运行的客观要求,更是社会健康发展的现实需要。对此,十八届三中全会已做出明确要求,强调社会事业的公益性、普惠性,强调政府在促进社会事业发展中的作用等,均是对这一规律的认可与尊重。在改革实践中,各级政府应切实履行好公共服务职能,最大限度增进社会公共利益,满足人民需求。

加强对民生领域需求层次性规律的认识与尊重。前述教育、医疗、住房、社会保障等民生领域,涉及公民共同的、基本的生存和发展需要,因而被列为公共需求,遵循公益性原则,不以盈利为目的。但民生需求也需作进一步细分,一般分为基本民生需求和非基本的个性化多样化发展需求。由于受经济发展水平和国家财力影响,国家一般只保证基本民生需求,以国家投入为主,不能以减轻负担为由推向市场。而对于公民个性化高端化的发展需求,往往超出国家经济发展承受能力,则需要借助市场或社会力量,提供更高水准的个性化服务,以弥补国家财力及公共服务的不足,保证公共服务的可持续性。在这一区分中,基本民生需求会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而有所调整和提高,政府应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情况逐步提高基本公共服务的范围和档次。

在以往的改革和建设实践中,不仅没有及时区分市场与社会领域,更没有对社会领域不同的需求层次进行区分,导致该由国家投入的基本需求部分,国家投入不足,而盲目推向市场,增加百姓生活负担;相反,对于高端的个性化发展需求,市场化发展不足,满足不了公民对优质教育、医疗、养老等的现实需要。因此,合理区分和界定不同层次民生需求,发挥政府、社会与市场的不同作用,多渠道、多角度满足民生需求,是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与民生幸福的现实选择。对此,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社会改革的思路更加明确了这一规律性要求,政府保基本,同时拓展商业和社会渠道,多层次提供公共服务,以满足社会更多和更高层次的民生需求。

加强对社会建设与治理需要多元主体参与规律性的认识。在社会建设与治理过程中,政府是社会建设的第一责任主体,负有不可推卸的社会建设与治理责任,这是现代政府的基本职能所在。然而,政府是第一主体,却不一定是唯一主体;政府需要保障基本公共服务,却不一定直接提供,借助社会力量,弥补政府公共服务、公共产品供给不足,提高公共服务的数量和质量,促使各类社会组织、公民以及企业等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社会建设與治理,既是社会发展建设的一个基本规律,也是国际社会的通行做法。

目前,在我国社会建设中,“强政府、弱社会”问题依然较为突出,社会力量薄弱,社会组织发展滞后,公民参与社会建设与治理能力不足、渠道不畅,与政府在社会建设中大包大揽的情况同时存在,甚至互为因果,这也是当前我国社会建设领域亟需解决的一个难点问题。遵循多元主体参与社会建设的规律性要求,大力发展社会组织,放松政府对社会组织的管制,推行社会组织依法直接登记制度,同时加强引导与合作,促进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建立起政府与社会组织良性互动的新型政社关系,现实而紧迫。对此,十八届三中全会已做出相应改革要求,贯彻落实好促进社会组织发展、激发社会活力的各项改革创新要求,这是加快我国社会建设与改革、提高社会治理能力、促进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有效途径。

总之,历史经验和当前社会发展实践证明,社会建设既不同于政治建设,更有别于经济建设;既不能按照政治建设的思维搞社会建设,也不能以经济发展的思路推进社会发展。进入自觉阶段的社会建设,更应遵循社会自身发展规律,以人为本是核心,公平正义是关键,讲求公益性、区分层次性、多主体参与是基本要求,这也是当前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努力促进社会发展、实现改革目标的现实需要。

(作者为中共抚顺市委党校副教授)

【注释】

①②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建设》,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年,第304页,第307页。

责编/王坤娜

作者:李秀艳

上一篇:履职汇报材料(3篇)下一篇:个人项目总结三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