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设备网络教育论文

2022-04-1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移动设备的广泛使用对大学生移动学习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移动设备不仅为大学生学习提供了新手段、新途径,同时也带来了相应问题和弊端。全面梳理和分析大学生移动学习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给出相应对策,这是目前我国高等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移动设备网络教育论文 (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移动设备网络教育论文 篇1:

浅析移动设备对于网络教育的意义

摘 要:当今时代人们不仅经历了信息传播与接收方式上的变革,同时人们的受教育模式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伴随着手机、平板电脑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接受使用移动设备进行阅读与学习的生活模式。网络教育应顺应时代潮流而动,开创教育信息化的新局面。

关键词:移动设备;网络教育;新技术条件;交互式设计;文化附加值

一、网络教育与移动设备

1.什么是网络教育

网络教育对我们而言并不陌生。追述网络教育的起源我们发现,网络教育脱胎于远程教育,缘起于网络培训。网络培训起源于美国,1998年之后在世界范围内兴起,从北美、欧洲迅速扩张到亚洲地区。我国从90年代中期开始就已经有计算机进入到个人家庭生活中,但是计算机的广泛普及则要到2000年后,所以网络教育进入中国的时间很晚。过去的网络教育一般指基于网络的学习行为,类似在线教育、远程课堂、网络培训等。随着时代的进步与校园网的逐步成形,在传统课堂中使用网络进行教学也逐步归入网络教学的范畴中来。网络教育有基础网络教育、高等网络教育、网络职业认证培训、网络教育服务、网络企业培训等多个类型。网络教育与传统教育形式相比有资源利用率高、不受时空拘束、教育管理自动化、教育模式丰富等诸多优势。在我国,高等网络教育群落正在逐步成型,教育部批准了68所高等学校开展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对这68所高校培养的达到本、专科毕业要求的网络教育学生,由学校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颁发高等教育学历证书。

2.移动设备的迅猛发展

移动设备也被称为行动装置,比较典型的移动设备有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掌上游戏机等。进入21世纪,尤其是近些年,移动设备有了长足的发展。不仅仅是技术上的日趋完善,功能上的不断推陈出新。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正在以更加大众化的姿态进入到人们的生活中。功能上,伴随着科技的发展,当今的移动设备已经拥有了更为强大的存储、记忆、获取和传播资源的能力。相信在未来,移动设备将会出现更好的产品,并一定会有更加具有革命性的发展。

二、移动设备与网络教育的互惠互赢

1.移动设备的交互特点有利于网络教育的资源共享

当今移动设备平台形式多种多样,但是无论多少种移动设备平台的存在,人机交互、注重用户体验的原则不会改变。如今,移动设备的触摸性、互动性得到了长足发展。其一目了然的视图模式,简而易见的视图样式,方便快捷的操作手势已经成为一种趋势。愈加丰富的程序填充在移动设备中,成为了人机互动的枢纽,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正是利用移动设备的这种特点,才能使网络教育获得了更好的互动平台,有利于网络教育资源的共享。首先,人机互动使网络教育的形式更加生动,原本生涩的教育因为加入了人的互动参与而变的有趣,这不仅对于基础的面向儿童的网络教育具有推动作用,也同样使高等网络教育摆脱了桎梏;其次,人们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学习项目进行展开,网络教育也可以通过各种程序载体来达到教化目的,丰富了网络教育的受众。不仅如此,网络教育的优秀资源也由此获得了更加广泛的分享与传播。

2.移动设备的便利性有利于网络教育的开展与传播

移动设备与之前的固定电子设备,如电视、台式电脑相比有更加良好的移动性、便利性,可以随时随地的使用,与网络教育突破时空限制的特点不谋而合。移动设备基于强大的网络架构,加上当今移动产品的强大的功能完全可以取代陈旧的固定电子设备成为网络教育的主体。无论何时何地均可进行阅读、学习的特点使得网络教育的开展突破了地域限制,支持了网络教育的传播,人们不再像以前需要在电脑前进行学习,更多时候人们可以通过自己手中的手机、平板电脑甚至游戏机在车上、地铁上进行学习。

移动设备的便利也同时使得网络教育突破了人群的限制,人们不需要抽出大量时间来参与到网络课堂中,只需抽出零星的空余时间也能完成学习,这样支持了更多人参与到网络教育当中来,也为更多希望学习却没有完整的时间的人提供了帮助。

3.网络教育的文化价值增加移动设备产品附加值

网络教育与移动设备一样是基于网络而衍生出的,但是网络教育的教化性、文化性可以帮助移动产品增加附加值。很多企业在移动产品上大做文章,包装外观或者大打产品文化牌其实适得其反,不仅没有树立好企业文化、产品文化这杆大旗,反而逐渐迷失。苹果公司却与之相反,他们在发布了新款iPad后提出,美国的iPad用户如果在购买iPad2后,愿意将原来的iPad捐出,可以到苹果在美国的各专卖店进行捐赠,用户捐献的iPad将全部用于Teach for America项目。Teach for America是美国的一个支教项目,该项目将接受过良好培训的老师送到美国39个偏远地区教授家庭经济困难和后进学生,该项目的志愿者需要在这些低收入地区工作两年,苹果会将用户捐献的iPad用于帮助教师们在这些地区的课堂教学。此举不仅树立了苹果公司的良好形象,更加展现了移动设备对于网络教育的积极促进作用,一举双得,大大增加了iPad这一产品在人们心目中的教育影响,使其脱离了一般的电子产品的概念,大大增加了文化附加值。

参考文献:

[1]柯蒂斯·J·邦克.世界是开放的:网络技术如何变革教育[J].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科尔玻恩.简约至上:交互式设计四策略[M].人民邮电出版社,2011.

作者:全荃

移动设备网络教育论文 篇2:

提高大学生移动学习效率的对策探讨

摘 要:移动设备的广泛使用对大学生移动学习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移动设备不仅为大学生学习提供了新手段、新途径,同时也带来了相应问题和弊端。全面梳理和分析大学生移动学习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给出相应对策,这是目前我国高等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移动学习;问题与对策;大学生

一、移动学习的含义、特征及影响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移动设备逐渐进入大学生的校园学习中,移动学习成为了不可替代的学习方式之一,同时也是对大学生传统学习的有效补充。

1、含义

目前学术界对”移动学习”还没有统一的定义,不同研究者分析的角度不同,持有的观点就不一样。全国高等学校教育技术协作委员会的定义是:依托目前比较成熟的无线移动网络、国际互联网以及多媒体技术,学生和教师使用移动设备(如无线上网的便捷式脚手架、PDA、手机等),通过移动教学服务器来更为方便灵活地实现交互式教学活动,以及教育、科技方面的信息交流。[1]

2、特征

作为网络教育的扩展,移动学习有自己的特色和优势,能更好满足不同学习者随时随地学习的需求,是顺应社会发展、符合教育规律的学习方式。它的目标是希望学习者能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以任何方式进行学习,其主要特征主要体现在“Anyone、Anytime、Anywhere、Anystyle”。

Anyone是指学习主体广泛性,学习主体不受任何外在条件的限制,如年龄、种族、国籍以及社会地位等。不管成年人还是孩子,也不管学生还是老师,都可以是移动学习的主体,只要在允许的条件下、有充分的移动学习资源就可以参加移动学习。

Anytime是指学习时间自由化,学习主体进行移动学习是不受时间限制的。这样很多零碎时间就可以得到合理利用,学习者可以更好地规划自己的学习,从而达到较好的学习效果。

Anywhere是指学习地点移动性,学习地点的不固定性也是移动学习的主要特征,火车、机场、甚至公园长廊椅上都可以成为移动学习的地点。这样就可以克服传统教育必须面对面授受的弊端,充分利用教育资源。

Anystyle是指学习方式多元化,学习主体可以自由选择学习的方式,既可以通过远程教育接受学习,也可以选择比较直观的情景接触学习;既可以选择长期的学习课程,也可以选择短期的学习课程,这完全可以由学习主体自由安排,不受外在主观因素的干涉。

3、移动学习对大学生学习的影响

(1)积极影响

移动学习的出现,对大学生学习产生了积极影响。例如,近年来大学生入学率不断增长,图书馆学习资源已不能满足大学生学习的需要,移动学习的应运而生恰恰满足了现代大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求。他们可以自定学习计划、学习目标,根据自身的学习需要开展移动学习。这样不仅拓宽了大学生学习领域,还可以更好的利用学习资源。

此外,移动学习可以合理利用大学生的零碎时间。经过课程繁重的高中阶段,很多学生初踏入大学感觉自由时间很多,但目标感很弱、不能很好安排自己的零碎时间。而移动设备可以应用于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大量知识也无需背诵,只要储存在移动设备里,需要的时候可以随时进行查阅。

因此,这种学习理念无疑会对今后的大学生学习产生更多积极影响。

(2)消极影响

首先,移动学习的产生降低了大学生对传统教育的重视,忽视了课堂教育的重要性。上课睡觉、刷微博、聊QQ、打游戏,这些都成了打发课堂时间的方法,从而导致学生不认真听课,遇到重点内容不做笔记而是用手机拍下来,课后也不加以整理,上课的效率就可想而知了。

其次,师生、生生之间严重缺乏交流。对移动设备的过度依赖,导致大学生对问题的思考减少。遇到问题时往往寄希望于网络,而不是先思考或向老师请教、相互讨论、找到问题的关键点去解决它。学生过度依赖移动设备,长此以往,思维的敏捷性也会随之下降。当老师问学生答案为什么是这个时,学生也说不出所以然,却很淡定的告诉老师“百度就这么说的”,毫无置疑这是教育的失败。

二、移动学习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移动学习给大学生提供学习方便的同时,也带来了相应的负面影响。我们应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找到问题的关键并解决它,更有效地利用移动学习的积极作用。因此,大学生移动学习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就显得尤为重要。

1、设备功能

当今社会已进入信息化时代,移动设备在推动学习发展的同时,也有自身的局限性。例如,移动设备的屏幕小、分辨率低、移动网络费用较高、功能不够全面且缺少专门的移动学习软件等,都属于设备的功能性问题。不过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科技研发人才的不断创新,这些设备功能问题会逐渐得到完善。

2、教师指导

移动学习主要是自主学习,学习过程缺乏老师的指导,学生很难找到正确的学习资源及方法。随着移动学习的迅猛发展,让教师的地位和授课效果发生变化,这是个需要重视的问题。

(1)学生解惑的途径不再局限于老师,教师以往的神圣地位产生动摇,威信有所下降。随着移动设备的普遍化,很多老师上课只是放映提前准备好的ppt,上课形式化,和学生的互动极少。课程结束时部分老师仍叫不出学生的姓名,这种浅层的教育导致的教育资源的浪费,是值得我们深思的。(2)随时随地登录移动设备进行移动学习可能导致注意力高度分散,使老师的教学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教师会根据课程的时长和难易程度制定一个行之有效的授课方案,但是学生过度重视移动设备会导致听课能力下降,无法达到老师的预期教授目标,从而导致教学质量的下降。移动设备给大学生提供更多学习资源的同时,也让众多大学生进入了移动学习的误区,这无疑给教师教学带来了挑战。

3、学校管理

移动学习的产生加大了学校管理的难度。学校在关注大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同时,需兼顾其心理的变化,特别是学生由于自主接触不良信息带来的弊端。最近几年大学生自杀率逐渐上升、校园暴力频频发生,例如刚发生的上海复旦大学黄洋事件,使我们每个人都感到惋惜,究竟是什么让一个年轻的生命走向终点,这又是谁之过呢?我们不能单单说是某一方面的过错,而是整个社会环境、学校环境、学生自己身心发展的综合影响。案件发生之后网络的肆意传播、夸张宣传对在校的大学生的心理又是重磅一击。因此学校的管理策略还需不断完善,以适应学生身心发展的需求。

4、自身因素

移动设备的广泛使用对大学生学习产生了巨大影响,不仅为大学生学习提供了新手段、新途径,同时也带来了相应的问题和弊端。大学生作为社会中一个特殊的群体,正处于青春发育期,心理发展并未完全成熟,思想还不稳定,对外界的各种诱惑没有足够的抵御能力。因此他们很容易被错误的移动信息资源诱导,导致身心受到伤害。

三、提高大学生移动学习效率的对策思考

1、大学生需要提高自身信息识别能力

目前市场上移动设备产品琳琅满目,移动网络技术各有千秋,移动学习资源内容的选择性更强,此时大学生的信息识别能力显得尤其重要。高校应该对大学生移动学习的应用实践加以指导,提高其自主学习能力和信息识别能力,使其能够准确快速地选择合适的移动学习资源,以提高移动学习的效率,从而促进我国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大学生应该寻找正确的移动学习平台,制定学习计划,避免毫无目的的浏览网页,以达到有效的学习目标。移动学习可以利用零散的时间,同时可以拓宽学习领域,所以我们应肯定移动学习的作用。因此,准确识别有效移动学习资源是提高学习效率的前提条件。

2、教师需培养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应给予移动学习的正确引导,使大学生把课堂内外的学习进行有机整合,针对学生学习情况制定教学计划,并将移动学习优势更好地融入课堂教学。这样不仅能够提高新技术条件下的课堂教学水平,而且还有利于移动学习的广泛开展。通过调查发现,大学生普遍具有较好的移动学习条件,可以满足基本的移动学习需求。但是大学生还没有形成正确的移动学习理念及方法,大多数大学生在移动学习时是毫无计划的,这种碎片化的学习效果不佳。所以教师应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渗入关于移动学习的自主学习策略,加大移动学习的宣传,让学生更好地参与到移动学习中。[2]

3、学校应建立有效的移动学习系统和完善的移动学习评价体系

(1)当今社会学习资源杂乱无章,大学生花费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寻找正确的学习资源。而我国专门的移动学习系统和软件却少之又少。此时应呼吁学校建立专门的移动学习系统,以提供满足大学生需求的资源,这是提高大学生移动学习效率的前提。(2)大多数学校缺乏完善的移动学习评价体系。众所周知,评价体系对任何学习都有相当的激励作用,也是教育环节中不可或缺的部分。随着移动设备功能的不断完善,教育技术要选择切入的时机,制订相应的评价体系,能够对学生的进步给予更加个性化的评价,对学生学习效果给予反馈的同时,也给予了一定的激励,从而推动大学生移动学习的发展。

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移动学习模式将会拥有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当今社会与网络是密不可分的,无处不网、无时不网的时代已经到来,学习型社会的构建已深入人心。大学生必须跟得上步伐,不断创新文化、创新技术、做新一代的创新型人才,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通过移动学习这座桥梁进一步实现终身学习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王建华,李晶,张 珑.移动学习理论与实践[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2] 李 凡,殷旭彪.移动学习在大学生学习中的应用[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0(11):63-64.

[3] 张钰梅,袁 婷,王学明.大学生移动学习现状调查研究中[J].国教育技术设备,2011( 18):29-30.

[4] 韩叶秀,杨 成,何亚莉.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移动学习研究[J].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 6):24.

作者:吴伏英

移动设备网络教育论文 篇3:

基于世界大学城云空间构建以移动终端应用软件为主体的学习环境研究

摘 要:“世界大学城”的推出掀起了我省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浪潮,目前全省的高职院校基本具备了“校校有平台,人人有空间”,引发了我省的“空间教学革命”。而随着以智能手机为主体,其他移动设备为辅极速发展的形势下,移动学习作为新的学习方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青睐。以某门课程为实例,如何在“世界大学城”云空间构建可移动学习环境,让学生通过移动学习随时随地参与到该课程的云空间教学中来,是本文提出的原因。

关键词:云空间;移动终端应用软件;学习环境

一、研究意义

云空间,是指世界大学城(www.worlduc.com)云计算平台提供的用户空间,是一个基于云计算以用户空间为基础的资源共建共享型网络服务平台。它是湖南省在2009年通过租赁方式投资近三亿元,针对Web2.0、视频和音频等云计算技术开发服务平台搭建的职业教育网络学习互动交流平台,实现了全球信息资源的聚合与共享。湖南省大部分高职院校都基于“世界大学城”搭建了机构、教师和学生的云空间,掀起了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浪潮。我院于2011年07月15日召开网络学习平台建设动员大会,正式启动网络学习平台建设工作,开始了基于云计算服务平台空间教学的创新教学模式探索。据统计,到2015年2月底,我院校师生在用空间3614个,建设了90余门空间资源课程,上传资源67689个,师生空间接受校内外访问2505846次。学校对教生空间的建设有统一的规划,包含有资源网、课题网、素材、交流平台。

移动学习是一种在移动计算设备帮助下的能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发生的学习,其使用的移动计算设备必须能够有效地呈现学习内容并且提供教师与学习者之间的双向交流[1]。移动学习(M-Learning)研究近年来越发成熟[2],已经形成了从E-Learning到M-Learning再到U-Learning的发展共识[3],并积累了从理论到资源,从终端到平台、从活动到实践等多方面的研究发果。

据研究分析,移动学习环境可分为三个层次[4]:第一层次移动学习终端设备和移动学习网络接入;第二层次为移动学习平台和移动学习资源;第三层次为移动学习的内容选择和设计及移动学习活动设计。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表1所示为近年来国内外移动学习典型的实践研究项目和案例。

注:以上序号分别表示项目如下:1.戴斯孟德·基根博士引领的欧洲M-Learning项目;2.从数字化学习到移动学习项目;3.诺基亚公司开展的移动教育研究项目;4.英国M-Learning解困教育社会问题,该项目主要是为了解决存在于欧洲年轻一代中的文盲问题、缺少继续教育问题以及由于缺少信息技术而导致的不公平问题;5.由IST支持、英国政府领导的学习与技能发展项目LSDA,针对失业状态的16-20岁年轻人;6.英国兰卡斯特大学采用带摄像头手机进行追踪普适学习项目7、英国伯明翰大学的M-Learning与环境学习(Mobilea)研究项目;8.参与式模拟的体验式学习-典型的共同参与模拟仿真实验项目是英国NESTA未来实验室的Savannah项目;9.美国斯坦福大学的斯坦福学习实验室(SLL)开发了几种较为简单的移动学习模式;10.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发起并组织的非营利项目OLPC;11、美国电子参观指南;12.美国纽约Cohoes中学的Palm手持电脑进行测验;13.哈佛教育研究生院HDUL项目;14.美国的普渡大学推出的BoilerCast网站,它是RSS技术与MP3播放器结合的产物;15.新加坡MobiSkoolz系统,课堂即时信息反馈系统;16.日本德岛大学支持课堂学习BSUL环境,基于无线网络支持交互性的课堂提问与回答系统;17.日本德岛大学的LOCH-支持户外手持移动设备的非正式学习,基于问题解决的语言学习实验;18.日本JAMIOLAS使用传感器支持模仿和拟声词汇的学习;19.出现在日本市场上面向移动手机用户的英语学习网站-PocketEijiro;20.北京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院承担的“手持式网络学习系统”项目;21.南京大学和日本松下通信工业公司以及SCC公司研发的多媒体移动教学网络系统CALUMET;22.教育部“移动教育”项目;23.诺基亚和北京掌上明珠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推出的“行学一族”;24.广东省河源市手机学习园地平台;25.上海电大与上海蓝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合作,构建基于手机短信的移动学习平台;26.台湾清华大学的手机课程;27.移动教育理论与实践;28.美国北卡罗来纳州进行的移动教学实验项目;29.北京师范大学移动视频课程点评平台。

三、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一)研究目标

空间教学已经成为一种常态,移动学习成为学生生活中的一部分,这种新的学习方式对传统教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本研究通过对现有的“世界大学城云空间”的研究,以流行的教学理念为指导,选择某门专业课程,建以微课资源为主体的可移动学习的移动设备环境和移动学习服务环境,研究构建可使用“世界大学城云空间”进行移动学习的资源和APP软件。构建的移动学习空间工作机制如图1所示。

(二)研究内容

1.选择某门专业课程,基于世界大学城空间,以流行的教学理念为指导开展教学探索,并设计编写基于云空间的微课教学和移动学习方案。

2.根据方案的要求,建立以微课教学资源为主的相关空间课程资源,制定移动学习资源的组织方式(由小文本和6分钟以内小视频构成)和发布规范。主要研究教师在教学过程如何创建课程资源、利用“云空间”发布课程资源,以方便移动终端的访问。

3.基于移动终端,研发一款集资源发布、访问、互动交流于一体移动客户端软件,移动学习基于MOOC理念,通过手机等移动学习工具,开展自主学习,最终完成知识意义的构建。

4.基于云空间的可移动学习实施方案,在云空间组织开展专业课程的教学实践、总结、评价、反馈,写出实践报告,逐步将研究成果在学校范围内进行推广,撰写研究报备与论文。

(三)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如何在移动学习中重用“世界大学城云空间”现有资源。目前,“世界大学城云空间”上已经上传了上千门课程,几百万个资源,资源类型包括文本、图片、视频等多种格式,在课程资源的要求下,如何能在移动终端设备上进行适合移动终端设备的访问学习,实现现有资源的重用,是本课题要研究考虑的重点问题。

2.基于“世界大学城云空间”,建立适用于移动学习以微课教学资源为主的资源标准规范。国内外教育资源标准,大多是以计算和互联网络为主要环境制定的,如何根据移动学习终端设备的特点,参考“世界大学城云空间”的现有功能和现有的网络教育资源标准,建立适用于移动学习以微课教学资源为主的资源标准规范,以方便移动学习终端设备的访问,也是本课题要研究的一个关键问题。

3.移动终端上资源的获取、呈现、组织问题。移动终端设备性能差、处理能力相对较弱,如何在移动终端设备开发易于操作使用、性能可靠的移动学习系统软件,这也是一个关键的问题。

四、结语

近年来,移动学习研究从理论到资源、从终端到平台、从活动到实践等多方面都取得了较大的研究成果,但从总体上讲,移动学习应用在高校仍处于研究和测试状态,一些已经投入和应用的系统也存在学习领域窄,技术应用单一等限制,目前尚没有一个成熟的、立体化的高校移动学习系统[5]。本研究将已经成熟并广泛使用的“世界大学城云空间”以及其拥有的庞大资源作为移动学习支持环境,从某一门课程出发,重点从移动学习终端环境进行研究设计,搭建一个基本的可移动学习环境,实现“世界大学城云空间”资源的“随时、随地”访问,将进一步拓展空间教学活动,推进数字校园的建设。

参考文献:

[1]叶成林,徐福荫,许骏.移动学习研究综述[J].电化教育研究,2004,(3).

[2]张驰,陈刚,王敏娟.移动学习中片段式学习资源的设计研究[J].开放教育研究,2009,(6).

[3]刘建设,李青,刘金梅.移动学习研究现状综述[J].电化教育研究,2007,(7).

[4]方海光,王红云,黄荣怀.移动学习的系统环境路线图—国内外移动学习研究与应用安全研究专栏综述篇[J].现代教育技术,2011,(1).

[5]孙洪艳.高校校园环境下移动学习模式探究[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4,(20).

(作者单位:湖南广播电视大学)

作者:陈琳

上一篇:入党演讲稿(精选2篇)下一篇:竞聘站长演讲稿(精选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