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演法教学分析论文

2022-04-1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中职强调培育各类具有实践能力的人才,学前教育方面的琴法教学也因此得到广泛重视。基于此,本文以中职琴法教学中,融入唱谱教学的价值作为切入点,予以简述,再以此为基础,重点分析唱谱教学的融入琴法教学的方法,针对穿插教学、集中教学、延伸教学分别进行论述,为后续中职教学工作提供参考。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表演法教学分析论文 (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表演法教学分析论文 篇1:

提高幼师琴法教学质量的思考

摘 要:当前,琴法教学已经成为幼儿教师培养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而中职学校的学生往往大部分没有琴法教学的基础,要在一年半的时间内学好专业的琴法教学知识,后半年进行实习。因此,将一个对琴法教学没有多少认识的学生培养成一个有一定音乐知识和能力的幼师,是提高幼师琴法教学质量面临的难题。本文主要介绍了如何科学地从理论和实践上全面提高幼师琴法教学的质量。

关键词:幼师 琴法教学 质量

对幼儿教师的培养,需要用科学合理的方法组织教学,做到理论知识和技能训练两方面紧密结合。加强能力的培养,从实际出发,才能使幼师的琴法教学实现速成。另外,幼师的琴法教学技能培养不同于音乐院校,它不是培养出琴法演奏家,而是使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正确、熟练地运用琴法演奏幼儿园音乐教学中的乐曲、歌曲、律动曲等;能用琴法组织幼儿一日的生活及各种活动。琴法教学也是一门操作性、实践性、互动性极强的课程,它需要教会幼儿学生掌握一定的琴法能力,其中,实践和互动是必不可少的因素,对于师生之间的双向互动和反馈问题也是相当复杂的。这就需要幼师事先计划,设置教学流程,认真地实践和观察,最终发现其中的规律。

1 正确看待琴法教学

1.1 学生应该正确对待学校的琴法教学课程

首先,学生必须按时到课,这也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最基本要求,每节课每个单元的课程内容学生都必须按时完成。可以采用小组学习的方法,让学生之间相互学习,相互交流,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同时,在他们相互学习的过程中,存在一个相互攀比的心理,更有利于琴法教学能力的提高。

其次,学生们应该每天坚持练习,俗话说“熟能生巧”,学生们要抱着持之以恒的心态,将学习时间竟可能固定,做到每天练习数小时,使学习成为一种习惯,成为日常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在学习之余也能勤于练习,既加快了琴法教学的课程进度,又将理论与实践融合为一体,提高了琴法教学的质量。

最后,学生之间也可以组织每个学习阶段的琴法教学能力竞赛,同学与同学之间的比赛,也可以是学校与学校之间的比赛。在比赛的过程中更容易发现自身的不足之处,加以完善,也可以找到自己的优势,加以发挥利用,增强信心。若在比赛的过程中有奖励,就更容易调动学生学习琴法教学的积极性,主动地学习有利于对课程的掌握和利用。

1.2 中职学校教师应重视对琴法教学能力的培养

教无定法,教师无论采用何种教学方式都应该对所授课程有一份爱心、更多的耐心、坚定的信心和对教育事业饱满的热情,关爱每一个学生,对基础较差的学生加以指导,对学习较好的学生加以鼓励,这样才能教好书、育好人。

另外,教师们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和周末组织一场小型的音乐会,让学生在实践中锻炼专业的技术能力,即使是一首简单的乐曲,也要尽可能多地让学生们上台表演,多多鼓励,这在对训练学生的自信心和塑造学生们活泼的性格方面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也加强了学生独立弹奏的能力。

1.3 学校应重视幼师的琴法教学课程

幼师的琴法教学课程已成为幼师职业生涯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对学校的全面发展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学校必须认真对待琴法教学课程。学校是给教学提供必要场所的地方,那么,琴法教学则需要更多的场所共同学们练习,在不影响学校正常生活的前提下,学校应提供必要的场地供学生们随时进行练习,给学生们营造一种随时可以学习的音乐氛围,也可以培养学生们的音乐兴趣,有了兴趣,学校的琴法教学也就成了一门比较轻松的课程。学校越重视琴法教学,就给了学生一种被关注的感觉,学习起来也就会投入更多的激情,为将来的学习生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 教材的选取

因人而异地选择教材,中职学校的学生大多没有相应的音乐基础,因此,一般可以将学生分为三类,并选择不同的教材。

第一类,毫无琴法基础的学生。对于这类学生,首先要教会他们非连音的弹奏方法,选择五指练习和一些较为简单的练习曲和乐曲,让学生有大部分的时间来考虑弹奏法,只需花少量的时间去注意高音和节奏。因为这一类学生对音乐的认识基本为零,如果刚刚起步就让他们学习节奏、高音和复杂的乐曲练习,往往会使他们掌握不了基本的非连音练习的指法,基础知识没有掌握牢固,高音和节奏也没有注意到,反而产生了与预期相反的效果。所以,注重基础的练习才是关键所在。

第二类,有一定琴法基础的学生。这一类学生虽然有一定的琴法基础,但是他们的琴法基础层次不一,往往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有的在节奏上有问题,有的在连续性上有问题,有的存在高音与低音的问题……对于这一类学生我们应该选择针对性训练的教材,从而进行有的放矢的教学。这样,就可以针对每个学生存在的不同问题进行纠正性的训练,克服各自的缺点,逐步提高学生们的技术能力,使他们得以全面发展。

第三类,手指条件较差的学生。对于这一类学生,应该采用一对一的教学方法,首先让他们正确地掌握基础的手法,再在正确的手法基础上勤加练习。一般应该采用扩张手指练习的教材,另一方面选择发展他们优势的教材,这样就可以扬长避短,使他们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也可以锻炼他们手指的灵活性,选择一些活动手指关节的手指操,在不断地练习中也能使他们的手指变得更加灵活。

总之,要针对不同的人群选择不同的教材,教材的选择要有目的性、计划性、系统性、连续性,使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教材。

3 教学的基本方法

因为幼师的琴法教学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课程,所以教学的方法主要包括理论和实践两个大的方面,其中实践又可以分为几个小部分。

3.1 理论教学

理论知识是琴法教学的基础,只有掌握了基本的理论知识,在学习过程中才能运用自如,也能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更清楚地跟幼儿园的小朋友解释琴法教学中的基本内容,用自己的语言简单地陈述出来,让小朋友容易接受。

琴法弹奏需要演奏者表现出乐曲的思想,琴法理论知识正是表现乐曲思想的一个重要方式,这就要求学生们具备一定的音乐素质和修养。现在接受幼儿师范教育的学生多数是初次接受有关琴法教学方面的知识,不具备基本专业理论知识和基本弹奏能力,这给琴法教学带来了较大的困难。如何在较短时间内提高学生的理论知识来使琴法教学顺利进行,我认为可以遵循以下教学方法:在教学的初级阶段,也就是第一学年,应加强乐理知识,视唱练耳,音乐欣赏的教学,尤其是乐理知识的讲授,有了好的基础,后面的学习自然变得简单许多;第二学年则应该加强和声基础的练习,这个学年的的学生应该对基本的演奏有了一定的认识,在演奏的不足中来补充自己的理论知识,知道自身在理论方面存在的不足,用基本的实践来巩固理论知识。理论知识是琴法教学的灵魂,作为一名职业幼师,熟练掌握琴法理论知识使教学中存在更多的互动,分析出学生们存在的问题,更有利于解决问题,引导学生们揣摩出其中的奥秘。

3.2 基础训练

由于幼师班的学生刚刚接触琴法教学课程,训练课时不多,学生进行琴法演奏练习的时间更少,许多学生刚开始练习时会出现很多问题,例如,手臂不能放松、手指独立性差、关节无力、手型不规范等。因此,需要着重培养学生们的良好习惯和一定的弹奏技巧。良好的习惯和最初的学习手法密不可分,在动手学习的初期,应该花费较多的时间教会学生们如何摆放手指,直到他们的手型摆放姿势正确为止。待手法正确之后再开始教授他们弹奏的基本方法,非连音的弹奏也是非常重要的,需要让学生们掌握每一个音节的弹奏,从最简单的教起,了解每个音节的律动,找到每个音节不同的感觉,做到能将每个音节都烂熟于心,动手就能符合自己内心的感觉。最后就是练习乐曲的弹奏,乐曲的弹奏就是将不同的音节按一定的顺序连接起来,其间的过度是最关键的。过度的好,就能成功演奏出一段乐曲;过度的不好,就变成了断断续续的音节,没有连贯性。而这中间的连贯性是需要不断练习的,只有通过大量的练习,才能弹奏出一曲和谐动听的韵律,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

在各个阶段的练习过程中,还要求不断地回课练习,即上个阶段的学习内容在下个阶段要不断地回顾练习,学习新的也不要忘记旧的,要做到全面提升。

4 琴法教学中需要注意的几点

4.1 注意时间和精力的合理安排

练习弹琴是一个需要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结合的运动,没有健全的体格和充沛的精力是很难长期坚持的。每天练琴的时间也是依据个人的体能来决定的,要精力高度集中,体力足够维持。一般每日的练琴时间应以一小时为限,也可稍微延长,但千万不要毫不间断地练习数小时之久,否则不仅达不到练习提高的效果,反而容易产生懈怠情绪。

4.2 注重用头脑去练琴

练琴不是靠机械地手指运动,技术练习的关键是要怎么去练习,它需要学生们用大脑去记住该怎么样弹,注意指法,表情记号等。有的学生手法很熟练,弹得也很到位,花费的时间或许比其他学生少,就说明他们善于运用大脑,揣摩其中的技巧。所以我们应该学会用大脑来支配我们的手指,了解技巧。

4.3 加强技术难点的训练

每段乐曲的练习总会有一两个技术难点,攻克这些难点就是一次进步。针对每一次练习都要归纳总结,将难点反复练习几次。细节性的难点往往是最难克服的,这时候切不可操之过急,要冷静下来,找到解决方法。

5 结语

在琴法教学的道路上,教师应充分发挥指导作用,将教学过程中的思考与总结记录下来;学生也应该勤于练习,勤于思考,感受学习带来的乐趣。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使琴法教学的质量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 曹志强.浅谈幼师琴法教学与提高[J],长治学院学报,2006(4):87-88.

[2] 蒋吟.幼师琴法教学中的差异教育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J].高等学校艺术教育研究,2003.

[3] 文岩.提高幼师体育教学质量初探[J].中国教育学刊,2010(S1):70-71.

作者:刘茹

表演法教学分析论文 篇2:

论中职琴法教学中唱谱的重要性

[摘 要:中职强调培育各类具有实践能力的人才,学前教育方面的琴法教学也因此得到广泛重视。基于此,本文以中职琴法教学中,融入唱谱教学的价值作为切入点,予以简述,再以此为基础,重点分析唱谱教学的融入琴法教学的方法,针对穿插教学、集中教学、延伸教学分别进行论述,为后续中职教学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中职琴法教学;唱谱;创造能力;穿插教学]

琴法教学是目前中职类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重点课程之一,强调培育学生对弹奏技术的掌握,尤其是幼儿歌曲弹唱方面。该项工作具有自身独特性,既重视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提升,也强调抽象能力的培育,使学生能够形成理想的音乐感知能力,为其后续工作提供帮助。本文就中职琴法教学和唱谱进行分析。

一、中职琴法教学中融入唱谱教学的价值

(一)提升乐感

乐感是一种难以通过量化、可视化指标表达的抽象能力,考虑到中职琴法教学最终服务于学生和学前教育的基本特点,必须考虑其长期价值。在中职琴法教学中融入唱谱教学,可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以更多的角度感受音乐魅力。教学感染力的提升,也有助于学生更多的在课后进行探索和自主学习,最终提升其乐感。如教学内容为《彼得和狼》,唱腔的变化、弹奏旋律和节奏的变化带有一致性,与故事情节前后呼应,唱谱融入后,学生至少可以通过声乐、器乐进行学习,学习效果和理解层次均能得到提升。

(二)提升创造能力

创造能力是学前教育对教师的要求之一,艺术联想力则是创造能力提升的一个可行途径。在当前的中职琴法教学中,教師、学校都比较重视提升学生的理论知识水平、弹奏水平,对于学生的学习意愿、音乐理解深度关注程度不高。引入唱谱教学,可使学生对琴法教学形成更深层次的认识,获取更多的学习方向,在实际学习中更多的积累知识,最终在大量知识的支持下,提升创造能力。如对我国学前教育钢琴作品、西方的同类作品进行融合、尝试变奏等,这也有助于学生在踏入工作岗位后,更灵活的进行学前教育。

二、中职琴法教学中融入唱谱教学的方法

(一)穿插教学

尝试将唱谱教学融入到中职琴法教学中,首先应明确,该教学方式的开展依然以琴法教学为依托,不必刻意追求提升唱谱的课堂比重、用时,因此建议在实际工作中采用穿插教学的方式予以融入。如本课时教学为“旋律的变化”相关内容,教师可以在弹奏不同旋律时,引入唱谱,使学生通过唱谱对不同旋律的变化特点和规律进行捕捉。穿插教学的价值在于,不会影响当前核心知识、技巧等教学内容的传递,同步提升了教学形式的丰富性,增加了课堂吸引力。在完成基础教学后,教师还可以建议学生在弹奏的过程中,就唱谱进行声乐表演,了解其是否准确掌握、理解了“旋律的变化”知识。此外,穿插教学开展后的下一课时,教师可建议学生进行适当的创造,包括独立创作和既有作品的改变等,如通过旋律加工使《哆啦A梦》变得更加欢快,并提供唱谱等,综合提升教学工作的质量和学生创造力。

(二)集中教学

所谓集中教学,并不是指将唱谱相关教学大量集中于课堂阶段,而是为学生设定学习的方向、目标,并对学生进行分组,使其能够以小组为核心开展集中化的学习。学习方向的选取上,应遵循与教学计划同步的原则,以教学计划为主线,唱谱教学仅作为一个支线和补充。为保证唱谱教学的独立性,可对学习目标加以挑选和斟酌,要求结合学生的普遍学习水平,避免目标空泛、不切实际。如学生的对音乐知识的掌握不够深入,可拟定三期目标,第一期持续1个月,为基础加强期,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每组6~8人,设组长一名,组织组内成员了解关于复调、变奏等尝试性知识,并掌握基本唱谱识别能力。第二期维持3个月,要求每个小组成员均能够独立进行复杂唱谱和弹奏的结合,熟练进行弹奏、表演。第三期持续3个月,要求所有小组能够独立进行唱谱的创作,创作上允许借鉴前人作品,但应在弹奏技法、能力上设定基本标准,唱谱也不能过于简单或雷同。有效的集中教学,可应对学生个体能力差异对课堂教学带来的不利影响,是唱谱教学融入中职琴法教学中的可行途径之一。

(三)延伸教学

延伸教学强调利用现代化的信息设备,使教学工作能够打破时间、空间限制,自课堂、校园延伸至课外和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包括微课模式、翻转课堂以及基本远程指导等。以微课为例,中职院校学生的学习压力相对不大,课堂阶段的教学工作完成后,教师可收集、整理下一课时内容,包括琴法、唱谱等等,将其加工成信息化的数据包、视频,利用微信等工具传输给学生,学生则能够利用课间和课后时间进行自学,实现学习渠道的多元化。如果教学内容较多,微课模式无法融入相关内容,则以翻转课堂作为载体进行知识传递。翻转课堂模式下,将琴法知识、唱谱知识进行初步收集,给出延伸学习的资料库、方向等,集中传递给学生,学生可自行就感兴趣的内容进行探索,包括唱谱的变化特点、与弹奏的结合技巧等。远程指导一般是碎片化的,建议教师将学生纳入到统一的平台下,如微信群等,进行唱谱技巧的简单传递。

三、总结

综上,现代中职琴法教学中,唱谱的重要性十分突出,有效的唱谱教学可提升学生乐感,使其音乐、教育等方面的创造力得以提升。具体方法上,考虑到中职琴法教学和总体教学的基本特点,可通过穿插教学、集中教学以及延伸教学等方式,使学生在掌握知识、弹奏技巧的同时,通过唱谱学习提升自身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向阳.幼儿师范音乐教育的重要性及教学技能训练之探讨[J].艺术评鉴,2017(23):123-125.

[2]何泓岱.从键盘乐器演奏基础教学分析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的琴法课程教学[J].职业,2016(29):62.

作者:吕佳玲

表演法教学分析论文 篇3:

基于产出导向法理论的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索

【摘要】以产出导向法教学理论为指导,依托雨课堂、腾讯课堂、外研社U校园系统等信息化产品,我校大学英语针对教育环境及学情特点,改革创立了学用一体的大学英语混合式RTU教学模式,即教学模式包括课前雨课堂推送预习进行“驱动”、课中腾讯课堂直播讲授进行“促成”和课后外研社U校园考核测试完成“评价”的3步教学模式。混合式RTU教学模式在我校试行后取得一定进展,但同时也发现问题,认为混合式教学应该注重三方面:资源选择精准性、教师能力发展信息化及专业化以及提高教师评价素养。

【关键词】 产出导向法;混合式RTU教学模式;教师评价素养

【作者简介】于爽,海军大连舰艇学院基础部外语教研室,助教,硕士研究生;刘瑜,海军大连舰艇学院基础部外语教研室,副教授,硕士研究生。

一、 引言

《大学英语教学指南》指出“教师要充分利用网络教学平台,为学生提供课堂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结合的自主学习路径和丰富的自主学习资源,促使学生从‘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变”,从教学模式上强调了“以学习为中心”的混合式教学的影响力及重要性。

“互联网+”时代的混合式教学,作为一种教学模式的新变革和再设计,已经不仅是简单学习范式的组合,而是在线学习、移动学习与线下学习充分融合、优势互补,对教学提出了挑战。当前,混合式教学从适应走向常态,对于如何提升教师信息化能力,精准选择教学资源;如何提高教师专业化能力,有效进行教学评价;如何提高教师评价素养,反思总结理论缺口,具有现实的意义。

二、 混合式RTU教学模式的理论支撑

1. 产出导向法教学理论。产出导向法(production-oriented approach, 下文简称POA)是由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外语与教育研究中心团队构建的外语课堂教学理论,通过“输出驱动、输入促成、以评促学”的教学假设,主张“学用结合”,POA挑战了“课文中心”的读写教学模式,将“输入性学习”与“产出性运用”紧密结合、相互联动。该理论旨在解决我国高校外语教学“学用分离、效率低下”的弊端。

2. 混合式教学。“混合式”教学,即将在线教学与传统教学的优势结合起来的一种“线上”+“线下”的教学,通过两种教学组织形式的有机结合,可以把学习者的学习由浅到深地引向深度学。

笔者认为,“互联网+”时期的混合式教学是以互联网为背景,充分利用便捷的网络条件及优质的教育资源,融合“线上”+“线下”教学的各自优势,提高教师教与学生学效率的一种教学模式。

三、 混合式RTU教学模式的实施过程

以数字化产品为依托,依据文秋芳中国特色的外语教学理论“产出导向法”教学流程的3个核心部分 “驱动、促成、评价”,我院大学英语创立了混合式RTU教学模式,即教学过程分别经过课前雨课堂(Rain Classroom)发放预习资料进行“驱动”;课中腾讯课堂(Tencent Classroom)直播授课对主题任务进行“促成”,课后外研社(Unipus)测试评价的3步教学法。

混合式RTU教学模式分为课前、课中、课后3个环节:

课前:驱动环节通过雨课堂(Rain Classroom)发放预习,指定学生观看MOOC优质资源或微课视频,并完成相关练习,激发学生对主题学习的兴趣和热情,了解主题,获得自信;

课中:通过腾讯课堂(Tencent Classroom)直播授課,讲解分析驱动环节学生遇到的产出问题,进行产出任务布置,教师对接目标产出任务进行语言强化、功能句训练,并辅以连麦、讨论区答疑或回答问题等师生互动形式,为学生完成产出任务搭建支架;

课后:评价环节要求学生课后完成外研社(Unipus)对应主题任务并提交后,学生按分组进行同伴互评,教师在此基础上挑选出可教性、典型性问题组织点评,完成延时评价,以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加强主题吸收效果,追求最高质的教学成效。具体操作步骤如图所示。

四、 混合式RTU教学模式教学效果调查

1. 调查问卷数据及结果。针对本校2019级参与基于RTU教学模式展开的混合式教学,发放问卷40份,回收有效问卷40份,根据问卷星数据分析,调查结果显示:

“你是否喜欢假期时期的混合式教学模式?”

(很喜欢:75%;比较喜欢:16.67%;一般:8.33%;讨厌:0%;不喜欢:0%)

“以下哪类活动曾在你的英语课堂中出现过?(可单选;可多选)”

(歌唱英文歌曲、英语演讲:83.3%;英语朗诵、讲英语故事:41.67%;英语竞赛、表演:25%;其他:8.33%)

2. 学生成绩及结果。为检验RTU混合式教学的实际效果,教师利用itest的成绩导出功能,从中随机抽取2019级学生教学前后四级模拟考试成绩各一次,并将两次成绩导入SPSS进行相关样本检验,统计结果显示:sig.值小于0.05,说明两次成绩间具有显著性差异。

3. 结果讨论:(1) 调查问卷定性分析。调查问卷结果说明,学生多数喜欢假期时期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比较喜欢及很喜欢总占比91.67%),能够准确判断混合式教学的各类教学活动,说明学习期间能够紧跟教师思路,积极参与,侧面反映学生认可该教学模式改革尝试且从中获得一定激励和收获,本校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改革尝试取得一定成效。

(2) 四级成绩定量分析。经过SPSS统计结果显示,学生在经历混合式RTU教学模式前后英语四级模拟成绩有显著提高,说明大学英语试行RTU教学模式可以使学生英语学习得到收获,能够促进实际的教学质量提高。SPSS统计保证了成绩数据客观性、科学性,具有可信度,定量反映教学效果。

五、 混合式RTU教学模式初探后的反思与改进

通过分析学生的满意度调查问卷以及RTU教学平台提供的数据,可以看出我校RTU教学模式实施取得初步的成果。但在教学实践中发现了不同问题,笔者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反思:

1. 课前有精准资源,教师要提高信息化能力,保证资源选择对接主题内容促成。

混合式教学模式教学资源具有交互、丰富、形式多元的特点,因此,教学资源选择格外重要。以产出导向法为理念的RTU教学模式对于主题促成有着极强要求,要求教师在互联网教学资源多而杂的背景下,具备良好信息化能力,在资源选择时能够考虑任务驱动、对接促成、应需而设,能够根据教学目标和学情,精准选择。

2. 课中有不同评价,教师要提高专业化能力,即时检验内容吸收、延时巩固任务完成。

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教学,及时、有针对性的反饋对促进学生“形成性”学习具有重要作用。教师应该不断提高专业化水平,既关注教学过程又注重教学结果,在课中进行有效、即时的点对点反馈,实现“形成性”评价,巩固调整学生学习过程;在课后延时组织学生进行自评、学生互评以及师生合作评价,真正实现“以评促学、以评促教”。

3. 课后有反思总结,教师要提高评价素养,整合平台大数据并制定科学考核标准。

无论是混合式教学还是产出导向法教学理论,目前都还尚未成熟,需要教师不断地尝试、实践,在不断提高评价素养的基础上,整合数据制定标准。例如,课堂设计中教师可以对产出任务进行递进式循环布置,使学生多次完成同一主题的产出任务,渐进式强化其对同一主题任务不同方面的掌握,进行深入式学习。但此过程中,若仅靠教师独自完成所有学生的多轮评价,负担较重,难以保证质量,因此需要借助平台数据的统计功能,制定科学的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融合考核标准。

六、 结语

“互联网+”时代的现代信息技术及网络资源以极其迅猛的速度正日渐融入大学英语教学领域,并发挥愈来愈重要的影响和作用。基于产出导向法理论的大学英语混合式RTU教学模式,实现“学用一体”“学习发生”“以评促学”,有机衔接主题的驱动、促成、评价环节,有机融合“线上”与“线下”教学的优势,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同时,混合式RTU教学模式对大学英语教师发展起到的反拨作用,促使教师“以评促教”,有意识提高自身的信息化水平、专业化能力以及教师评价素养,为教师自身职业发展指明了的方向。

参考文献:

[1]贺红艳.混合式教学模式下课堂评价体系改革对高校英语教师评价素养的挑战[J].国际公关,2020(05):41-42.

[2]王良存.基于混合式教学平台的大学英语形成性评价体系研究和实践[J].普洱学院学报,2018,34(6):113-114.

[3]文秋芳.“产出导向法”与对外汉语教学[J].世界汉语教学,2018 (03):387-400.

[4]文秋芳.构建“产出导向法”理论体系[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5 (04):547-558.

[5]朱小平.海军职业英语听说课情境教学模式研究[J].海军学术研究,2017(7):65-66.

作者:于爽 刘瑜

上一篇:会计人员年终总结(精选2篇)下一篇:房地产出纳工作总结(精选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