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演法教学分析论文提纲

2022-11-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论文题目: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在啦啦操“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应用研究

摘要:研究目的:啦啦操兼具竞技性和表演性,啦啦操运动可以满足社会、市场以及校园背景下多种角色的需求。啦啦操也因其健康活力、积极向上、热情奔放的表演风格以及通过啦啦操的学习可以改善当代大学生的身体形态、培养交际能力、有利于自我的身心健康。基于吉林体育学院关于修订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全面提高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指导思想,根据啦啦操表演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为培养学生掌握啦啦操基本理论与方法,具备啦啦操的基本技能和创新能力。研究方法:本人从吉林体育学院体育艺术学院2017级选取两个啦啦操表演专项班级作为研究对象,实验班(3)班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和对照班(4)班采用传统教育模式,进行一学期16周的啦啦操教学,每周2学时。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数理统计法、教学实验法,通过实验获得实验班与对照班的实验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在通过教学实验后啦啦操动作技术、基本理论水平、创编能力、学习兴趣的p值均小于0.05具有显著性差异,在两组学生学习期间通过跟踪问卷调查显示,实验组的动作技术、基本理论掌握程度以及实习态度和总体印象、整体评价的平均得分均高于对照组,说明任务驱动教学对于啦啦操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有较明显促进的作用。研究结论:通过对本文教学实验的研究,从相关数据可以看出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是存在一定优势,在啦啦操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中可以合理运用,提高学生的成绩和综合能力,通过设定相关任务以此来驱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能力的内在潜力,让学生更好的接受并掌握啦啦操的动作技术、理论,以及可以提高创编创新能力,有利于学校培养啦啦操专业应用型人才。

关键词:任务驱动教学;啦啦操;应用型人才

学科专业:体育教育训练学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2 文献综述

2.1 概念界定

2.1.1 教学模式

2.1.2 任务驱动教学模式

2.1.3 啦啦操“应用型人才”

2.2 相关研究的现状分析

3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4 实验结果与分析

4.1 学生身体形态与身体素质的对比分析

4.2 啦啦操动作技术指标测试结果的分析

4.2.1 实验前实验组与对照组啦啦操动作技术测试结果的对比分析

4.2.2 实验后实验组与对照组啦啦操动作技术测试结果的对比分析

4.2.3 实验前后实验组啦啦操动作技术测试结果的对比分析

4.2.4 实验前后对照组啦啦操动作技术测试结果的对比分析

4.3 啦啦操基本理论水平测试结果的分析

4.3.1 实验前实验组与对照组啦啦操基本理论水平测试结果的对比分析

4.3.2 实验后实验组与对照组啦啦操基本理论水平测试结果的对比分析

4.3.3 实验前后实验组啦啦操基本理论水平测试结果的对比分析

4.3.4 实验前后对照组啦啦操基本理论水平测试结果的对比分析

4.4 啦啦操创编能力测试结果的分析

4.4.1 实验前实验组与对照组啦啦操创编能力测试结果的对比分析

4.4.2 实验后实验组与对照组啦啦操创编能力测试结果的对比分析

4.4.3 实验前后实验组啦啦操创编能力测试结果的对比分析

4.4.4 实验前后对照组啦啦操创编能力测试结果的对比分析

4.5 学生学习兴趣变化的结果分析

4.6 学生在实习期间的跟踪调查问卷结果分析

5 结论与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1 学生对啦啦操学习兴趣情况的调查量表

附录 2 实习单位意见反馈表

附录 3 学生对实习单位反馈意见表

附录 4 问卷信效度检验

附录5

附录 6 啦啦操教案(实验组)

附件 7 啦啦操动作水平测试指标

致谢

上一篇:信息化计算机技术论文提纲下一篇:灵活多样德育教学论文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