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院死因监测制度

2022-08-1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制度不仅是社会治理的重要手段,也是国家与社会互动的竞技场,持续规训着各类主体的思想和行为,具有引领、规范、促进和保障等重要作用。那么,制度如何发挥其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小编为您收集的《卫生院死因监测制度》,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第1篇:卫生院死因监测制度

卫生院死因监测各种制度

死 因 监 测 制 度

例会制度

每半年组织辖区村卫生人员,召开死亡资料报告、填写和审查的会议。县疾控机构应轮流参加各乡镇(社区)的会议,了解情况,并给予技术上的指导和协调各方关系。

死亡报告管理制度

建立健全死亡报告管理制度,完善填报流程,将此项工作纳入医院综合考核内容。明确相关科室职责,设立死亡报告管理部门,由专人负责全院的《居民死亡医学证明书》的收集、整理、审核、编码和网络报告工作,并建立院内死亡登记册。

死亡信息核查制度

建立辖区死亡信息的核查制度,并按制度开展辖区死因登记报告人员报告资料的准确性进行审核,发现问题应及时进行纠正。乡镇卫生院防保科负责死亡报告的医生,对村(居委会)卫生人员填报不清的个案,需查阅原始资料,或入户调查。

死亡信息补充报告制度

应建立辖区死亡信息的补充报告制度,并按制度定期到同级户籍管理、殡葬服务管理和妇幼部门核对出生、死亡信息。发现未登记报告的死亡个案,应摘录相关信息,填写《居民死亡医学证明书》并及时补报。乡镇卫生院定期到同级户籍管理、殡葬服务管理和妇幼部门核对死亡信息。发现未登记报告的死亡个案,应摘录相关信息,填写《居民死亡医学证明书》,注明死亡信息来源,并负责进行补报。村医生定期了解辖区内死亡情况,对辖区内发生在家死亡的个案和发现未登记报告的死亡个案进行入户调查,填写《居民死亡医学证明书》,及时上报乡镇卫生院,由乡镇卫生院负责补报。

档案管理制度

各级各单位要建立死亡信息相关资料的档案管理制度,包括原始记录、死亡登记册、培训记录、例会记录、督导记录、考核评估记录、各种报表和计算机数据库等的管理制度。县疾控机构要安排专人对资料进行管理。原始资料须长期保存,录入后的数据应使用有效方式备份保存。

培训工作制度

每年对辖区内临床医生、村医有针对性地进行业务知识培训。以满足工作队伍的专业需要,确保工作质量。

第2篇:接龙镇中心卫生院死因监测工作管理制度

接龙镇中心医院

死因监测登记报告制度

1、在医疗过程中患者死亡后,须填报《死亡病例报告卡》,对死亡案例进行死因医学诊断并由诊治医生填报《死亡医学证明书》。

2、医务科组织有关医生对死亡病例进行实地调查核实,采集病史,并在死亡证明书上加盖公章。

3、诊治医生在开具死亡证明书后3天内,公共卫生科应完成死因编码工作。

4、网络直报人员在开具死亡证明书后7天内完成网络直报工作。在进行直报时要认真填写基本信息:姓名、性别、年龄、职业、发病日期、诊断日期、报告日期、报告单位;死亡信息:死亡日期、死亡原因(直接死因、根本死因、与传染病相关的死因及不明死因)。对于不明原因死亡病例,要在《医学死亡证明书》背面〈调查记录〉一栏填写病人症状、体征。

5、公共卫生科做好原始死亡医学证明书的保存与管理,协助区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开展相关调查工作。

6、医务科要定期检查各科室死亡报告情况,并对公共卫生科网络直报工作进行定期督导,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7、医院要建立死亡信息核实制度,对死因信息不清楚,死因不明的死亡病例要认真核实调查,提高死因推断准确性。

8、医院定期与当地派出所、计生等部门核对死亡资料,发现漏报及时补报。

9、医院医生要定期了解院内死亡情况,发现漏报及时补报。

接龙镇中心卫生院

2011年3月20日

第3篇:卫生院死因监测督导

崇仁县死因监测工作监督检查表

(乡镇卫生院)

被督导单位(盖章):_______________负责人:_____________

一、组织管理:

1、是否建立本单位死因监测工作领导小组?是否

2、2013年是否组织对本单位医务人员开展了《崇仁县居民死因监测工作技术方案》培训? 是 否,培训___人次,时间_____

3、是否有死亡病例登记册有无,登记例

4、例会制度有无

5、死因登记报告管理制度有无

6、2013年现累计死亡病例_____例,填写死亡医学证明书____份,向防保站报告____例

7、死亡病例证明书开具____份,填写完整____份,完整率______

二、主要问题:

三、整改意见:

督导人员:__________陪同人:________督导日期:____年___月___日

第4篇:郭家镇卫生院死因监测实施方案

郭卫【2011】18号

开县郭家镇卫生院

关于进一步加强死因监测工作的通知

各科室、各村卫生室:

根据《开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关于下发县及县以下的医疗机构死亡病例监测网络直报工作实施方案和质量控制方案的通知》文件精神,结合我镇实际,经郭家镇卫生院院管会研究决定,现将郭家镇卫生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死因监测工作的工作方案下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二〇一一年二月十二日

附:1、郭家镇卫生院死因监测工作实施方案

2、郭家镇死因监测工作小组

主题词: 死因监测 工作方案 通知

—————————————————————————————

发:院内各科室 各村卫生室

开县郭家镇卫生院办公室 2011年2月12日 —————————————————————————————

附件1

郭家镇死因监测工作实施方案

为全面了解我镇死因构成,分析其动态变化趋势,为制定卫生工作政策和规划提供依据,依据《全国疾病监测系统死因监测工作规划(试行)》、《全国死因登记信息网络报告工作规范(试行)》,结合我镇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 目的意义

通过持续、系统地收集死亡病例,了解人群的健康状况,以及影 响健康因素,并分析收集的相关资料,确定全镇的主要卫生问题,通过采取符合成本效益原则的干预措施和卫生发展战略,提供群众需求的卫生服务,为制定和评价卫生规划提供依据。

二、 监测目标与指标

1、工作目标

全面开展死因监测工作,定期开展漏报调查,按时上报出生人 口和死亡监测资料,上报资料的准确、完整。

2、工作任务指标

⑴、《死亡医学证明书》项目填写完整率≥95%,项目填写正确 率≥95%,准确率达100%。

⑵、以镇为单位网络报告覆盖率达100%;各级报告单位从填卡 至网络报告及时率≥95%。要求院内死亡7日内;院外死亡20日之内完成上报工作。

三、 机构与职责

1、镇卫生院职责

⑴、公共卫生科为承担死因监测工作任务科室,成立死因监测 工作小组,组织村卫生室开展死因登记报告工作。

⑵、负责收集村卫生室上报的《死亡医学证明书》,审核、登 记后进行网上填报,对死因不明或主项填写不全的《死亡医学证明书》进行入户调查。

⑶、每月与公安、民政、妇幼和计生等有关部门掌握的死亡资 料核对,及时补报。

⑷、对村卫生室的医务人员进行培训和指导,按县疾病控制中 心要求定期检查指导村卫生室的死因报告工作。

⑸、负责本辖区的孕产妇及5岁以下儿童的死亡报告管理工作, 及时与村级医疗机构协作,相互提供所需的死亡信息资料。

四、 范围与内容

2011年起全乡范围实施,内容如下:

1、监测对象及责任报告人

⑴、检测对象:居住在辖区内户籍与非户籍居民及户籍内居民 在外地死亡人员信息。

⑵、责任报告人:镇、村医疗卫生机构的医务人员为责任报告 人。

2、报告内容 ⑴、基本信息:姓名、性别、年龄、职业、发病日期、诊断日 期、报告日期、报告单位。

⑵、死亡信息:死亡日期、死亡原因(直接死因、根本死因、 与传染病相关的死因及不明死因)。

⑶、对于不明原因死亡病例,要在《死亡医学证明书》背面(调 查记录)一栏填写病人症状、体征,如果是呼吸系统不明原因死亡病例,须填写体温是否超过38℃,是否有咳嗽、呼吸困难、抗生素治疗无效及肺炎特征。

3、报告程序与时限

⑴、患者死亡后,由诊治医生填写《死亡医学证明书》。 ⑵、医疗机构应在开具死亡证明书后7天内完成ICD-10死因 编码及网络直报。

⑶、不具备网络直报条件的医疗机构,应于7天内完成死因编 码,并将填写完整的《死亡医学证明书》送交镇卫生院公共卫生科,并在当天完成网络直报。

4、数据审核

卫生院公共卫生科死因编码人员应对医生填写的《死亡医学证 明书》进行审核,对报告中存在的问题(项目填写不清或不完整、死因填写不规范或存在逻辑错误等)应及时向诊治医生进行核对。

五、 质量控制

1、培训指导

⑴、村医、个体医生医务人员由卫生院负责培训。 ⑵镇卫生院每季度召开乡村卫生人员会议,了解、审核报告资 料的填写质量。

2、疑难个案核查

镇卫生院对村医报告情况不清的个案,须亲自查阅有关资料, 或上门面访核实。

3、资料管理及相关档案管理

历年收集的资料应存档保管,以备分析,原始报表、卡片、计 算机数据库应按档案管理的要求妥善保管存档,建立完整的数据库。镇卫生院建立登记册、数据库。对报告病例个案按要求进行登记,并录入计算机,定期对辖区内医疗机构人员的报告情况进行检查和指导。

六、 监督与考评

卫生院公共管理中心对辖区内死亡信息的报告和管理情况进行经 常性的监督、检查,每年不少于4次,每年对辖区工作开展情况进行年终考核。

郭家镇卫生院

2011年2月12日

附件2

郭家镇卫生院死因监测工作小组

组 长:徐兴阳

负责死因监测工作的日常工作,包括死因监测工作例会及人员培训,资料的审核、编码录入上报。定期与民政、派出所等相关部门核对死亡报告。

成 员:王富堂

负责死因监测的原始资料和卡片的管理工作,并协助死亡报告卡的编码录入网络直报。

段天喜 负责死因监测工作儿童死亡报告卡收集、以及普通人群死亡报告卡收集。

彭 静

负责死因监测工作孕产妇及新生儿死亡报告卡的收集。

各村卫生室主任 负责本辖区死因监测工作,并上报死亡报告花名册,并做好本辖区内村卫生室医务人员的培训工作.

郭家镇卫生院 2011年2月12日

第5篇:死因监测报告制度

阳城县人民医院

死因信息登记报告制度

为了进一步规范和完善我院死因登记报告信息管理,获得及时、准确的死因信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关于使用<死因医学证明书>和加强死因统计工作的通知》、《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县及县以上医疗机构死亡病例监测实施方案(试行)>的通知》以及《全国死因登记报告信息管理规范》等,制定本制度。

一、管理组织

遵循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 组长:XXX

成员:XXX XXX XXX

二、职责

1、执行国家死因登记报告信息管理规范与相关标准,建立健全本单位死因登记信息管理组织与登记报告制度。

2、及时、准确、完整地填写《死因医学证明书》,指定专门的部门或人员对死亡原因按照ICD-10进行编码和审核,并按程序完成网络直报。

3、做好原始《死亡医学证明书》的保存与管理。

4、协助疾病预防控制与妇幼保健机构开展死因登记信息的质量控制和相关调查。

三、死因登记信息报告和管理

1、报告人

(1)、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医务人员均为死亡信息的报告人。 (2)、具有执业医师资格证的医疗卫生人员负责填报《死亡医学证明书》。

2、报告类别

(1)、正常死亡

医疗卫生机构死亡个案

凡在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发生的死亡个案(包括到达医院时已死亡、院前急救过程中死亡、院内诊疗过程中死亡)均应由诊治医生作出诊断

并逐项认真填写《死亡医学证明书》。死亡原因不明者必须将死亡者生前的症状、体征、主要的辅助检查结果及诊治经过记录在《死亡医学证明书》第二联背面的调查记录栏内。

其他场所死亡个案

其他场所发生的死亡者,由负责诊治的医生填写《死亡医学证明书》,在医务人员到达之前即死亡的,应由救治医生根据死者家属或其他知情人提供的死者生前病史、体征和/或医学诊断,对其死因进行推断后填写《死亡医学证明书》。

(2)、非正常死亡

凡非正常死亡或不能确定是否属于正常死亡者,需经公安司法部门判定死亡性质并出具死亡证明,由辖区乡镇卫生院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负责该地区地段预防保健工作的医生根据证明,填报《死亡医学证明书》。

3、报告的程序、方式和时限

(1)、患者死亡后,由诊治医生填写《死亡医学证明书》。

(2)、医疗机构指定专人负责收集院内《死亡医学证明书》,并在7天内完成对卡片的审核,统一进行ICD-10编码后,由网络报告人员进行录入上报。

(3)、发现不明原因死亡病例,按照《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县及县以上医疗机构死亡病例监测实施方案(试行)>中所规定的报告程序和要求进行报告》。

4、死亡信息的补报

各科室如发现漏报的死亡病例,应及时补报。

四、资料保存

1、报告单位应妥善保存死因登记信息原始资料,填报的《死亡医学证明书》由录入单位按档案管理要求长期保存。

2、定期下载个案数据和储存本单位网络上报的原始数据库,并采取有效方式进行数据的永久备份。

五、自查奖惩

防保科每月对各科室进行检查,发现迟报、漏报每例扣款20元。

第6篇:死因监测奖惩制度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死因监测奖惩制度

1、中心要成立死因监测管理领导小组,专人负责辖区死亡信息的收集、整理、核查、登记及网络报告工作等。漏报一例罚款10元。

2、中心要明确死因登记报告工作流程,按要求填报《死亡报告卡》并实行网络报告,无报告罚款30元。

3、对收集的死亡信息进行台帐登记,建立死亡登记册。无登记罚款20元。

4、每月10日前将上月填报的《死亡报告卡》上交到县疾控中心,迟报罚款10元。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2016年1月5日

上一篇:街道人事工作情况汇报下一篇:家政服务工作主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