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工业发展论文

2022-04-1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与此同时,钢铁工业发展中排放的废弃物污染情况也在日渐减少,二氧化硫、烟尘、粉尘等排放数量都有所降低,节能减排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钢铁工业发展论文 (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钢铁工业发展论文 篇1:

探索中国钢铁工业发展新模式创新驱动和转型发展改变传统企业

2月21日,首钢总公司在河北迁安举行了题为“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现场交流会。此次会议虽然没有刻意突出“信息化”这三个字,但无论是从参观首钢杏山铁矿、迁安冷热扎产线,还是从所有演讲者的发言、与会者参与的专题讨论中,无一不透露着“信息化强企”的深刻内涵。据了解,180多位来自总公司以及全国各地分子公司的中高层聚在一起,用三天的时间探讨信息化建设,这在首钢集团历史上还是破天荒的第一次。

会议期间,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会长、首钢总公司董事长朱继民接受了本刊记者的独家采访。以下内容根据采访录音整理而成。

MIE:就当前宏观经济和钢铁行业形势而言,不确定、不稳定的因素在不断增加,市场形势相当严峻。请朱总介绍一下首钢创新驱动和转型发展面临哪些挑战和机遇?

朱继民:当前,如何尽快提高首钢钢铁业竞争力,加快北京地区产业转型,做强做大其他产业,已成为重大而紧迫的问题摆在面前。在钢铁产能过剩、消费需求增速下降的形势下。我们面临如何超前把握市场、快速响应市场、加快结构调整的考验;在资源环境约束增强、钢铁行业微利形成常态的形势下,我们面临如何加快节能减排步伐、加大降低成本力度、提高综合竞争力的考验;在首钢转入生产高端板材的形势下,面临如何加快建设高端板材能力体系的考验;在国家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形势下,非钢产业面临如何加快转型发展的考验;在北京钢铁主流程全面停产、北京建设世界城市的形势下,面临如何加快首钢北京工业区改造和产业转型的考验;在首钢多业、多地、多领域集团化发展的格局下,面临如何加快体制机制改革、提高经营管理水平的考验。

从6年前开始、花费了大量投资的首钢大搬迁工程是一个国家级的战略,承担了民族钢铁企业转型和发展的任务。如何建成高起点,高标准、高要求的企业?尤其是作为从传统的长材企业转向高端板材生产的后来者,首钢面临大量需要几代人来解决的问题。2012年是首钢创新驱动转型发展、打造“三个首钢”(即首钢服务、首钢品牌、首钢创造)综合竞争力的系统攻关之年,是提高钢铁业竞争能力、抓好北京新首钢高端产业综合服务区开发的关键之年。而在迁安举行会议,完全是适应当前形势和任务,为首钢创新驱动转型发展提供新的经验和新的动力。

我相信,仅靠各种现代化的生产设备,没有科学的管理软件是难以支撑企业的经营和发展的。而信息化建设,更加突出反映出企业面临的各种发展瓶颈、矛盾和困难。因此,很多新的领域需要探索,如果不虚心学习,不通过创新性思维和办法来解决,那么首钢的投资就可能面临巨大的浪费。

在这样的情况下,把首钢自己的事情办好更加关键,以打造“三个首钢”综合竞争力引领各项工作,增强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坚定性、自觉性更加紧迫,加强信息化建设、提升整体运营管理水平,为提高首钢综合竞争力提供有力支撑显得更加重要和迫切了。

MIE:首钢此次创新驱动和转型发展改变传统企业现场交流会在迁安举行。据我们观察,会议规格之高,时间之长,内容之丰富,乃首钢前所未有。请问朱总,公司管理层是出于怎样的考虑,其目的和意义何在?

朱继民:这次会议之所以在迁安召开,是因为我们的决策层一直认识到“基层工作最精彩”。在严峻的市场形势下,我们必须挖掘内部资源,通过树立内部最“闪亮”的典型形象来解决总体要求解决的问题。而位于迁安的杏山铁矿和迁钢公司正是典型代表中的佼佼者。

杏山铁矿是创业50多年的矿业公司,是我们第一家露天转地下开采的铁矿,过去从来没有过地下开采,但却在40天内达到了稳产的高速度和高效率。他们相继创造了“人人是创新主体、处处有创新课题”、“十小促十变”、“百队千员”工程,“皮带革命,皮带减负”、“001质量稳定工程”、“数字化矿山”等非常丰富、鲜活和系统的经验,成为“三创”(即创新、创优、创业)的重要载体。更可贵的是,他们没有科班出身的信息化人员,完全利用自己的土专家,借鉴国内外同类矿山经验,通过自主研发和集成创新,建成了具有首钢自主知识产权的地下采矿自动化信息化控制系统,最大程度地保障了安全、稳定、高效运行,达到了国内同行业领先水平。这样成绩的取得,是矿业公司长期以来坚持建设创新型学习型企业的结果。

可以说,从露天到实现具有先进水平的地下开采,其历程就是以创新的办法取得的成果。年前总公司管理层下到矿井里亲自感受并进行了认真的分析,认为过去没有做到的事情。通过转型发展也能取得成功。当然,如果没有过去的创新积累和转型积累,是搞不成一个地下矿山的。

而迁钢公司自投产以来坚持推进信息化,用数字化、精细化管理。迁钢提出了“一个核心、四个一体化”的思路,即以成本管控为核心,持续推动信息化平台建设,逐步形成了具有竞争力的质量和工艺技术管控一体化、生产管控一体化、设备管控一体化、能源管控一体化管理体系,不断取得新的成效。

迁钢转型的成功也是很有说服力的。首钢此前从来没有过冷热薄板,更谈不上高端品牌产品的开发和生产。其实从迁钢建设的初期,我们就把它作为练兵场和试验场,要求它具备创新的思维、创新的体制、创新的团队和创新的能力,虚心学习国内外企业的先进经验,在这个过程中,迁钢积累了大量的经验,第一次参加全球性的竞赛(网络虚拟炼钢)就得到了冠军。这充分证明了他们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对炼钢这种内在规律的掌握能力。

这两家企业的成功为集团树立了好的榜样。

这两个生动的案例告诉我们,每个企业在发展中都会莫罗尼大量的困难,遭遇大量的矛盾。但只要我们认识到创新发展的必要性,不怕困难,坚定不移地创新发展,一定会取得成绩并带动整个集团的转变和提升。在目前全球经济形势严峻、国内钢铁行业过剩、同质化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下,创新驱动实现转型发展是唯一可正确选择的道路。

MIE:那么,信息化在创新驱动转型发展过程中能发挥什么样的作用?

朱继民:作为企业,光有创新驱动和实现转型发展的理念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必须探索有效的途径,要采取必要的手段,包括采用现代化的工具与方法。

国家之所以将企业信息化建设提高到要求两化深度融合的高度使我们认识到,这是通向结构调整、转型升级的学习型组织的必要途径和必然的方向。

总结首钢信息化建设近十年的经验,我们认为,走信息化建设的道路,可全面提升企业管理思维和水平,可以让企业内部资源得以优化,可以整合成学习和创新型的组织,可以实现精益协同管理的要求,还使我们面向客户服务的能力得到全面提升。

MIE:首钢搬迁对当地经济的带动带来了哪些积极的影响?

朱继民:首钢的搬迁是前人没有做过的事情,涉及10多万人的就业和稳定问题以及北京职工能否适应外地工作的问题,涉及国家未来钢铁工业能否顺利完成产业布局和结构调整的问题,涉及国内传统制造业如何从高能耗、高载荷的企业向绿色制造转变等一系列变革的问题,在国内是没有先例的。

首钢的搬迁使得地区的钢铁产业布局更加科学和合理,这是不容置疑的。当然,搬迁并不是把污染带到了一个新的地方,而是搬出了新的发展模式钢铁企业发挥产品制造、能源转化和再利用以及社会协调发展这三个功能,而且对地区经济增长和人员就业产生了巨大的作用,对促进地区的发展是不言而喻的。

首钢不仅仅是首都和河北人民的,也是全国的。首钢从93年前成立的那一天开始就是民族企业,必须担当起企业相应的责任。一个企业最可贵的、最不可缺少的就是民族精神。我们为员工创造了必要的生活条件,努力提升企业和个人的价值,使员工通过劳动提高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在愉快的氛围中劳动。所以首钢职工才愿意搬到偏远的迁安来工作,这也是基于对我们的信任。当地政府也给与了极大的支持,在交通道路、小区建设等方面提供了条件。

十年前,这里还只是一个乡镇级城市。今天发展到如此地步,除了改革开放和当地政府人民的努力以及地方产业的发展之外,首钢的到来也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而且多少改变了当地的生产和消费观念。迁安在城市的建设规划,大桥的建设、水系的治理以及整体城乡面貌的变化方面,也都与首钢在这里建设一个现代化的钢厂有关系。由于钢厂的起点比较高,示范带动作用明显,带动了整个地区的参观交流,推进了企业之间的学习和提升。

“三个首钢”是首钢“十二五”规划的核心追求。通过打造“三个首钢”,全面提升首钢的竞争实力,是我们追求的目标。

MIE:作为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会长,您如何看待整个行业的信息化水平?

朱继民:在信息化建设方面,应该说,大多数全国性的钢铁工业都在推进并且取得了非常明显的成果。启步最早的是宝钢,宝钢借鉴国内外的先进经验,具备了很多自己创造的、别人不可复制的能力,走出了一条符合自己需求的道路,在精益制造、敏捷制造等方面为全行业乃至整个制造业树立了榜样,获得了国家级的大奖。

目前,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成立了专门的信息化工作委员会来推动全行业的信息化建设。我认为此举非常好,其积极意义一是符合行业和企业总体发展趋势和要求,代表了企业的未来方向,二是打造了一个经验分享的好平台,帮助兄弟企业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作为会长,我今后将继续支持该信息平台的建设并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作用,引导行业企业走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发展融合的道路,推动整个钢铁行业又快又好的健康发展。

作者:祝国辉 谢世诚

钢铁工业发展论文 篇2:

德国钢铁工业发展启示

解决中国钢铁产业粗钢产量占比过大、高性能高品质特钢依赖进口等长期矛盾,关键是依靠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

德国钢铁工业发展分析

钢铁工业在德国现代国民经济体系中拥有重要地位,也是德国的优势产业之一。钢铁工业不仅构筑了德国汽车及配件工业、机械工业和农业的基础,而且是德国外贸出口比重较大的优势产业。

1.发展现状。德国是欧盟最大产钢国,占欧盟28国粗钢总产量的近四分之一,位居世界第七。行业企业总数近100家,员工总数约9.5万人。2013年德国粗钢总产量4260万吨,工业销售额近500亿欧元,其中德国最大钢企蒂森克虏伯钢铁公司粗钢产量就达1250万吨。经过长期市场整合,产业地域分布也较为集中。前5强企业的年粗钢总产量占行业全年总产量的80.8%。就冶炼技术而言,目前德国主要采用高炉炼钢法(占目前粗钢总产量的68.1%)和电弧炉炼钢法(占目前粗钢总产量的31.9%)。德国不仅是钢铁生产大国,也是钢铁贸易大国,其出口一直保持生产总量的50%左右,对欧盟国家的出口约占出口总量的3/4。对欧盟以外的出口基本保持在每年500万吨左右;同时,德国的钢铁进口规模与出口量大致持平,53%的钢需求通过进口满足,欧盟国家是其主要进口来源国,占进口85%。近两年,面临产能过剩、价格下降、成本上升、经营困难等问题。

德国钢铁工业呈以下主要特点。

(1)生产区域集中。德国钢铁工业区域化生产在能源、原料、物流及市场优势上突显出来。在德国政府推行的工业区域化优势政策的背景下,已经建成了以传统钢铁产区——鲁尔区为依托,以杜伊斯堡(Duisburg)为核心城市,覆盖北威斯特法伦州(Nordreihn-Westfalen)、巴符州(Baden-Würtenburg)和萨尔州(Saarland)的钢铁生产中心,目前该区域集中了德国钢铁工业前15强企业的大部分炼钢厂,年粗钢产量已占全德总产量的54%。

(2)产品结构的专业化与企业组织结构高效化。一方面,钢铁巨头利用其规模优势保持在粗钢生产领域的垄断地位,而中小型企业则需依靠其较为灵活的创新体制和经营理念,将主营产品定位于贴近企业生产需求的特种钢材领域,以产品的高附加值赢得企业的生存空间。另一方面,德国钢铁企业已与德国汽车、机械、桥梁和铁路等钢材需求量较大的行业建立起了新型合作伙伴关系,将自身定位由传统的原料供应商转换为产品生产过程中的系统合作伙伴,根据相关行业企业产品结构的调整及时调整自身产品的研发和生产,使生产更加贴近市场需求。

(3)综合利用及可持续发展。目前,钢铁企业主要从促进钢铁工业的循环经济发展和改进冶炼技术两大方面着手使钢铁业发展符合可持续发展的长远目标,并实行严格的行业废气减排自律原则。一方面,在炼钢过程中产生的800万吨高炉渣和600万吨废钢渣的92%被再加工利用;另有500万吨炼钢粉尘成为水泥生产的原材料,仅此一项就减少二氧化碳排放500万吨。另一方面,积极改进冶炼技术。目前德国的高炉炼钢法所需能耗和废气排放都已接近理论最低值,新工艺的研发已经成为钢铁工业科研的重要任务。研发方向由传统的高校、行业协会和企业条块分割的局面转变为产学研一体化模式。

(4)产品技术优势大、竞争力强。为保持德国钢铁工业在世界市场上的竞争力,德国在钢铁加工、新材料开发和应用途径开发中投入了大量资金和人力,制定了具有战略意义的“钢铁2030”行动计划,并参与了欧洲钢铁技术研发平台。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德国钢铁工业陆续研发并应用了垂直弯曲钢组件再引、动态“软降碳”工艺、高速铸造技术、铸型内液态钢流测量技术、二次冷凝动态可控技术、直接钢带锻造技术和3D在线凝固可控技术等多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钢铁生产及加工工艺。最具竞争力的主要有高强度及超高强度钢材的冶炼及加工技术和热轧钢成型及钢材接缝技术两大领域。目前德国钢铁工业面临的主要问题是资源能源约束日益突出和节能环保压力大。

2.发展趋势。德国在科技含量较高的特种钢领域优势显著。虽然受金融、经济危机影响,短期内钢铁业有所收缩,但长期来看仍具有很强竞争力。

(1)产业结构面临新调整。德国钢铁工业将利用本国汽车、机械等传统优势产业的支撑,重点发展科技含量较高的特种钢产品,提高产品的附加值,进一步削减剩余产能。

(2)改进电炉生产工艺。目前德国大部分粗钢产量来自能耗与二氧化碳排放量较高的高炉炼钢法,其能耗与排放值已接近理论最低值,改进空间不大。为此,德国钢铁工业协会将在未来几年内促进电弧炉炼钢法的产品及项目研发,重点转移至技术含量与产品附加值都较高的轧钢及特种钢产品,以保持德国钢铁工业的整体竞争力。

(3)政策调控钢铁工业健康发展。目前,德国国内及欧盟内钢铁市场已完全自由化,德国政府已不再对钢铁工业实行微观层面上的监控及产业指导,也不再制定具体的产业政策,更多的通过宏观调控来维护产业的健康发展。

对中国钢铁工业结构调整的启示

中国钢铁工业发展很快,产量和消费量均高居世界第一,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但也存在诸多矛盾和短期难以解决的问题:如企业布局面广、规模小、产业集中度低,粗钢产品多、效益差,对外竞争力弱;恶性高价进口铁矿石与资源综合利用效益低、能耗高、环境污染重并存;急需的高性能产品仍然依赖进口和盲目新建及现有企业产能严重过剩并存。从德国钢铁工业发展看,中国钢铁工业应坚持市场主导结构调整与政府引导技术创新相结合,加速结构调整、增强产品竞争力,促进钢铁工业健康持续高效发展。

1.以市场需求为核心,围绕经营成本布局生产企业。综合考虑铁矿石供应、能源保证、环境保护、产品运输等经营成本,可考虑在现有生产企业集中的东部地区以方圆300公里左右、消费稳定增长的中部地区以方圆400公里左右、区域生产基本满足但消费潜力巨大的西部地区以方圆500公里左右布局规模化生产企业,全国总产能控制在8亿吨左右。严禁新建小钢铁厂,对现有企业的落后产能分类淘汰,保留优势企业,支持其兼并重组并扶持其产品升级、技术和机制创新。

2.以优势企业为依托,建立技术创新基金引导发展特钢产品。解决中国钢铁产业粗钢产量占比过大,高性能高品质特钢依赖进口等长期矛盾,关键是依靠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从现在钢铁企业无利甚至亏损的经营情况看,尽快解决技术层面的难题仅靠企业完成路会很长,政府应在资金、政策上出手相助。企业重点应改进提高连铸比、铁水预处理比、精炼比的工艺,减产粗钢,增产高纯洁度高均匀性的特钢。重点发展热轧钢成型与钢材接缝技术,满足汽车及机械制造领域整体钢架构质量减轻要求和强度要求,为建设高品质建筑、制造高端机械设备、提高汽车船舶高铁性能等提供基础支撑。总之,为实现制造业“2025计划”而努力。

3.以环境保护为前提,扶持企业发展循环经济。钢铁工业是能源、水资源、矿产资源消耗密集的产业,也是最迫切需要发展循环经济的产业。应加强资源综合利用,加快实施清洁生产,在减量化基础上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最大限度减少废物排放。

一是资源循环。通过“两降一提”措施发展清洁生产即合理降低铁钢比,取消或减少高耗能工序,减少资源浪费,减轻钢铁企业的环境负荷;降低焦比,实行铁水全量预处理,减少能耗、物耗、渣量及金属损耗,提高石灰活性度,改善炼钢技术经济指标。采用先进工艺对循环水系统的排污水及其他排水进行有效处理,使工业废水资源化,实现工业废水零排放和废弃物减量化和无害化,保护环境。

二是能量循环。对各种能源实行集中管理和统一调配,一方面为相关行业提供工业原料,同时把钢铁产品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二次能源用于城市生活,改善城市环境、空气质量;另一方面利用高炉、焦炉高温冶炼条件,形成社会废弃物无害化处理中心。

三是固体废弃物循环。建立钢铁生产与石化、建材、能源等相关行业以及社会生活共享资源、互为排放物治理、互为二次资源循环利用的区域生态工业园,实现区域内物质循环。

4.建立全国跨区域的产业联盟,实现从生产到服务的全产业链。钢铁产业联盟由从事研发、生产、销售、应用、服务的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及其他与钢铁产业相关联的煤炭、运输、金融等单位自愿联合组成,旨在支持联盟成员发展,促进钢铁产业稳健运行、共同发展,打造政府、企业、专家、研究机构、资本、媒体多赢的品牌产业平台。尽管中国产钢大省或企业间探索建立了产业联盟,在推动钢铁行业自律、规范行业竞争秩序、组织开展钢铁产业发展战略及规划研讨、建立产业协作机制等方面发挥了一定作用,但真正实现产业互补共赢的联盟少,深度协作的合力不够。当下,急需建立原辅料、钢企、物流企业、研发机构、金融机构紧密合作的跨区域联盟,增强中国钢铁企业竞争力。

(作者单位为东北大学材冶学院)

作者:马汉成 姜茂发

钢铁工业发展论文 篇3:

重估中国钢铁工业发展空间

中国是钢铁生产和消费大国,粗钢产量连续13年居世界第一

中国是钢铁生产和消费大国,粗钢产量连续13年居世界第一。

但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钢铁产能过剩”之说一直在媒体宣传和政府决策过程中占据主导,而与此相对应的是中国的钢铁消费从不足1亿吨飙升至5亿吨以上(人均钢铁消费已达到416千克/人·年),并形成了人类社会有史以来最为庞大的6.65亿吨钢铁产能。

中国钢铁工业“一日千里”的发展速度和增长规模一再突破传统认识的极限,这迫使我们必须认真思考以下问题:

中国钢铁工业的产能过剩了吗?如果没有,未来还有多少发展空间?

中国钢铁工业未来在资源、环境等条件的约束下,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

中国钢铁工业的发展是否具有比较优势?

基于中国钢铁工业发展的现状和未来趋势,我们面临什么样的机会和选择?

本文力图回答以上问题。首先,通过对世界主要国家工业化过程的比较研究建立人均钢铁消费模型,我们发现中国的工业化也在复制这个模型。通过该模型,能使工业化发展阶段与钢铁消费相联,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中国钢铁工业未来的发展空间;通过对资源、环境约束和中国在这一产业比较优势的研究,我们力图证明中国钢铁工业具备满足工业化过程对钢铁需求的能力;最后,依据未来趋势和发展现实问题,我们提出一些政策建议。

发展空间的决定性因素

发展缘起于需求的兴起。预测一个国家钢铁工业未来的发展空间,最根本方法是通过建立需求牵引模型,来测算一国未来钢铁消费总量的峰值。

国际钢铁协会(IISI)在1974年发表的《钢消费强度和国民经济总值结构》报告中提出了一个著名观点:一个国家只有满足工业化 (产业结构中服务业占GDP比重最少要超过50%)、城市化,人均GDP至少达到10000—16000(1990年盖—凯:多边比较的货币单位)美元这两个因素,钢材消费量才可能达到“峰值”并由此保持稳定或逐年下降。1973年,符合以上标准的美国、日本分别以1.36亿吨/年和1.19亿吨/年达到钢铁消费峰值。

美国著名发展经济学家H·钱纳里则在《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1986年)中,创造性地利用计量经济学的方法证明了国际钢铁工业协会的观点,并且提出了在工业化阶段一个国家或地区金属矿产资源消费量和GDP增长的关系模型(见图1)。这个模型可以简单表述为,金属矿产资源消费量增长速率一般大于或相当于GDP的增长速率。

其认为,一国在工业化发展阶段,即在钢铁消费峰值出现之前,金属矿产资源的消费速度之快、强度之大、人均量之高、总产量之多都将是该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

根据以上的经典理论,在一国完成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背景下,人均GDP达到一定水平时,将对应出现人均钢铁消费的峰值点,再考虑人口基数的情况下,可以通过模型预测出一国钢铁消费总量的峰值,并以此推断出该国钢铁工业的发展空间。

未来发展空间分析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确定:决定一国钢铁消费峰值点的有: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人均钢铁消费强度、人均GDP水平等三个因素。利用以上三个因素我们同样可以构建模型以预测未来中国钢铁消费总量的峰值点,并以此判断中国钢铁工业未来还有多大的发展空间。

工业化(城市化)的因素

历史经验表明:当一国第二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低于50%时,标志着该国工业化已经完成或进入后期,与此同时钢铁消费的峰值点也随之到来。如日本和美国的第二产业比重分别下降为41.5%和30%时,钢材消费历史峰值分别为1.19亿吨/年和1.36亿吨/年,随后这些国家开始进入信息时代,钢铁消费量由此开始保持稳定或逐渐下降。

针对中国社会当前工业化的现状,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学部国家“十一五”专项课题组的研究表明:通过对三次产业就业结构、三次产业GDP结构、城市化率、工业化程度系数等指标的研究,认为中国目前正处在工业化中期阶段的中前部时期(见表1),开始呈现重工业化的特征。研究认为:如果未来中国能够保持工业化综合指数4%—5%的增长速度,在经过10—13年的工业化进程,到2015年—2020年中国工业化将基本完成。

因此,根据中国工业化当前所处阶段以及未来发展情况,我国钢铁工业正处在蓬勃发展时期,距离峰值点尚有很长时间。

伴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是中国方兴未艾的城市化进程,城市化过程中形成的钢铁需求量甚至强于工业化进程,所以一般将该时期称为“土木钢铁时代”。由城市化引发的城镇房屋建筑是钢铁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消费主要是螺纹钢和线材,这与工业主要消费板材是不一样的。中国当前城市化现状如图2所示,2008年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45.7%,大体相当于英国1850年(37%)、美国1910年(45.6%)、日本1950年(37.5%)的程度,远远低于1973年钢铁峰值点时主要钢铁国家的水平。

联合国人口司在2006年预测:中国城市化率具有相当大的提升空间,2020 年有望达到近55%,2050年将达到72.9%。据此测算,2006—2010年,我国需要将1.1亿农村人口转变为城镇人口,而到2050年时,这一数字将达到5.5亿,这相当于3.05个西欧或者1.8个美国的总人口要进入城市。所以,只要中国城市化的动力不衰,钢铁消费量的增长就难言到顶,同时也预示着中国钢铁工业的发展还有相当空间。

人均钢铁消费强度的因素

以先行钢铁强国之一的美国为标杆,2009年中国人均钢铁消费量约416千克/人,较美国70年代进入工业化后期时的711千克/人均钢铁消费量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

在美国的“土木钢铁时代”,西部殖民开发、摩天大楼和高速公路(铁路)网带来的“Townhouse”(城郊化)消耗了巨量的钢材。从1901年到2006年,美国全面城市化过程中,单位建筑面积的钢混比达到相当高的0.9,钢积蓄量为77亿吨,从而使人均钢铁消费量从不足100千克/人攀升至711千克/人的顶峰。

中国当前也正处于“土木钢铁时代”,铁路、公路和机场等基础投资,西部大开发以及大规模房地产开发一再刷新着人均钢铁消费量的纪录。

以房地产为例,目前城乡建筑面积为400亿平方米,预计到2020年中国将新增建筑面积300亿平方米以上,单位建筑面积的用钢量将随着钢混比(当前中国单位建筑面积钢混比只有0.3)提高至65—75千克/平方米。所以今后10年,中国将在房地产领域直接“埋入”19.5亿—22.5亿吨钢材,平均每年消耗钢材2.2亿多吨。

经历年数据概算,中国房地产的钢材年需求量为当年总钢材需求量的25%左右,以此可以预测到2020年中国人均钢铁消费量要达到650千克/人以上的水平。

如果再考虑到当前中国在“土木钢铁时代”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态势(中国现有400亿平方米住宅建筑面积中99%为高消耗建筑),以及中国本土正在建造的人类历史上最为密集、壮阔的电气化铁路网、高速公路网和支干线机场网络,中国未来人均钢材消费量的峰值应至少为700千克/人。

人均GDP因素

先期工业化国家的经验表明:人均GDP达到3000—4000(1990年盖—凯)美元时,人均钢铁消费随着工业化的开始而增加;人均GDP达10000—16000(1990年盖—凯)美元时,工业化完成,人均钢铁消费随即达到峰值。

1865年到1973年,美国人均GDP从2000成长到16000(1990年盖—凯)美元,这一阶段正好为其钢铁工业蓬勃发展时期;英国钢铁工业也是在1974年人均GDP到达12000(1990年盖—凯)美元时发展到顶峰;此外日本从二战后经济起飞到钢铁工业发展顶峰(1945—1974年),经历了人均GDP从1346到11344(1990年盖—凯)美元的过程。历史的发展经验表明,在人均GDP4000到16000(1990年盖—凯)美元时,正好为一国高速进入工业化,深入完成城镇化的时期,也恰恰是一国钢铁工业“爆炸式”发展阶段。

中国2009年人均GDP仅为8000(1990年盖—凯)美元水平,预期未来10年内中国经济保持7%增长率,未来中国人均GDP将经历2010年:8500—9300(1990年盖—凯)美元,2020年:16000—18000(1990年盖—凯)美元的发展层级。依据人均GDP为观察标杆,中国钢铁工业当前及未来相当长一段时期内将仍处于高速发展阶段。

中国钢铁消费峰值

经上分析,以中国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阶段为背景和时间参考因素,以人均GDP和人均钢材消费强度构建的函数关系模型为量化参考因素,对中国钢铁消费峰值进行预测。

伴随中国宏观经济未来相对稳定的发展,以中国进入工业化的高级阶段为背景,以全社会完成城市化进程为时间标志;利用人均GDP与人均钢铁消费量模型,当人均GDP达到16000(1990年盖—凯)美元时,年人均钢铁消费量达到峰值的650—700千克(日本峰值为802千克/人、美国711千克/人、韩国982千克/人);再引入总人口14.5亿—15亿,我们可以预测中国钢铁消费峰值为9.5亿—10亿吨钢/年(见图3)。

目前中国钢铁工业年产能6.65亿吨,按照未来10亿吨的年消费峰值衡量,中国钢铁工业还有4—5亿吨的发展空间,其市场庞大程度可以比喻为再造两个美国和日本钢铁工业。■

作者余华彬为中国民生银行冶金金融事业部总裁

作者:余华彬 朱凯栋

上一篇:护理质量管理论文下一篇:思想作风建设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