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撰写大事记

2023-01-1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如何撰写大事记

从档案编研角度对“双一流”高校大事记撰写的思考

摘 要:进入到“双一流”建设后,学校的大事要事越来越多,如何提高大事记撰写质量,为档案编研校史研究做好储备,笔者首先从高校大事记撰写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入手,结合自己在撰写电子科技大学大事记的过程中得出的心得,从大事记取材、加强高校二级单位大事记撰写工作研究、注重日常素材积累等几个方面展开论述。特别是在如何提高二级单位大事记撰写质量上,笔者从培训、审阅、汇编等几个层面给予了重点论述。

关键词:档案编研;“双一流”高校;传承优秀文化

一、前言

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作出了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重要指示。而传承校史优秀文化是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具体任务。大事记作为重要的校史素材,其编纂质量直接影响到校史文化的研究。电子科技大学作为典型的工科院校,继“211”、“985”又进入“双一流”,每年学校的大事要事越来越多。为了加快“双一流”建设,学校推出了多方举措,同时也收获了诸多成效。这些内容里面由于信息来源分布广、类型多,例如重大会议、获奖、来访、国际交流、教学改革、捐赠等,都需要被有系统的记录下来,作为以后校史研究的素材。如何提高大事记撰写质量,为校史档案做好储备,笔者在对电子科技大学这样的工科院校大事记编写的过程中,得出了一些心得和经验。

二、高校大事记的作用

所谓高等学校大事记,就是反映和记述高等学校在教育改革、科学研究、管理、实践等各项活动中所出现的重要事情的书面材料。它是按照时间顺序对学校活动的真实、全面而又系统的纪实。首先,现在学校人员变化快,新任领导在进行学校教育改革和科学化管理的研究时,必然要参阅过去的史实,有了大事记,便可提供可靠的材料;其次,大事记本身就是一种记实档案,并且可弥补档案材料的不足。在学校各职能部门工作中,往往有些大事并没有形成文字材料,如一些重要的来访交流等,这些都不一定形成独立的文字材料,所以,也就没有存档的材料,大事记就可以补上这一不足;再次,大事记可为编史、修志提供可靠的材料依据。学校大事记是各个基层单位的第一手材料,它不仅可为本校编写校史提供可靠依据,还将为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编史、修志提供可靠依据。

三、高校大事记撰写过程中的问题

1. 缺乏收录范围标准。这主要是由于每年撰写大事记素材来源不一致。对于大事记的素材来源,应该有一定固定的范围,某些每年都需要记录的重要内容,在收录范围中应该做统一明确的要求,以免遗漏。

2.忽略收录综合性工作基础数据。在做大事记收录范围标准时,往往会忽视记录学校各个职能部门的一些综合性工作基础数据的收录,例如人力资源部、研究生院、教务处等,每年的招生、毕业、授位、教师人员变动等数据。由于这些数据都是年度性的,所以容易被忽略,所以才应该更加被明确,一旦形成便利于后续查询利用。

3.描述方式前后不一致。由于大事记的取材来源于多渠道,出自于不同人的手笔,所以同一类型的事件描述方式也不同,如果只是单纯的汇总起来,就会出现同一类型的事件文体描述不一致,给人拼凑的感觉。所以需要总撰稿人对同一类型的事件描述格式进行统一,总撰稿人应该对每一种描述有一个或者几个标准的表述方式,这样大事记看起来就是一个很系统的文档。

4.重在“编”,缺乏“写”,描述不够简练。选取完大事记素材后,总撰稿人一般都是简单的汇编在一起,但是由于有一些是新闻撰写或者工作总结撰写方式,导致里面很多冗余的描述性语言或者一些不重要的信息,此时就需要总撰稿人对内容进行重新组合,用最少的文字来记录事件,剔除一些主观或描述性词汇。

四、高校大事记撰写过程中的几点建议

1.大事记多渠道取材。大事记如何选取素材呢?可以主要从以下三个来源来选取。第一,学校网站新闻、校报等官方平台发布的内容。这些内容在平时就可以收集、整理,为后期校史编研做好资料储备。第二,每年校内各二级单位要撰写各单位的大事记,使校、院、职能部门大事记互为补充。每年各个职能部门都会统计出很多年度数据,如招生情况,毕业授位情况,教职工的各类数据,这些都可以从各二级单位的大事记中获取。第三,翻阅学校年度内发布的文件。一般校内的各个重要奖项、领导任命、学校机构的成立或者撤销等内容都会通过学校发文,通过学校发文渠道,可以对大事记进行查缺补漏。

2.加强对高校各二级单位大事记编写工作研究。由于学校大事记需要从各个职能部门及各二级单位的大事记中取材,所以提高各单位大事记撰写质量是非常必要的。既有利于各单位以后对大事记的利用,同时在学校撰写大事记的时候也可以提高利用率。笔者所在学校从2002年起就坚持每年各二级单位報送,档案馆指派专人负责汇总和整理大事记的编写机制。但由于负责各二级单位大事记编写老师多是兼职,报送的条目繁多且质量不高。普遍存在着大事记与新闻稿、工作总结纂写体例和方法混淆,突出单位领导,记录分散,缺乏整理等问题。作为学校大事的补充内容,需要大量的重新改写,可利用率不高。

(1)对各二级单位进行大事记撰写培训。笔者从今年开始对各二级单位的大事记总撰稿人进行培训,事前做好培训内容,分别按照二级单位的特点和各职能部门的特点制定好大事记的收录范围及撰写规范。首先,与学校层面相比,二级学院应缩小范围,降低收录标准。例如哪些年度数据、什么级别以上的获奖、什么职务的人员来访等需要收录,都应该做明确的要求。其次,每一类大事记的描述方式,都要做详细的规定。例如来访、外出交流、签约、兼职受聘、获奖、榜单排名等应该用什么样的描述方式,都要做统一的规定。然后,在日期撰写、字体排版、标点符号等方面也要做明确的要求。还要通过列举典型的例子来说明,并把大事记撰写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列举出来,特别强调。当然,大事记质量的提高不是一次培训或者几次修改就能达到的,但是可以通过坚持每年一次培训,来提高大家对大事记重要性的认识及大事记的撰写水平。

关于培训,由于各单位大事记总撰稿人大多是兼职的,而且其内容也要分别由各单位机关的各个科室来先撰写,最后由总撰稿人来汇总。由于参与的人员比较多,那么水平也参差不一,所以对于撰写质量不高的单位或者大事记体量比较大的单位,也可以由档案馆派出专人到其单位对其进行专门培训,把培训内容做成精简的PPT下发到各个单位,这样就可以从不同层面提高大事记撰写人员的水平了。

(2)审阅把关。在各单位提交大事记后,档案馆大事记总撰稿人需要对其分别进行审阅,并就明显内容缺失、描述方式不一致、排版问题等做修改,如此反复,直到通过。这个工作是一个繁琐的过程,笔者所在的单位一共有50多个部门及学院,体量大的单位20多个,但逐一修改下来,不仅提高了各单位大事记撰稿人的撰写水平,自己也会发现更多问题,不断提高自己的撰写水平。

(3)做好各单位大事记汇编工作.在各单位大事记都修改通过后,需要对其进行汇编,便于以后查询。在汇编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对各个单位的大事记的对比进一步发现问题完善大事记。同时,有了电子档汇编本可以利用,也可以减少纸质版的查阅,有利于档案保护。

3.注重日常积累。笔者学校每年的大事记一般是在次年的5月要求提交,整个大事记如果集中在这个时段完成,由于时间仓促会影响大事记的质量,建议从当年就开始按照收录范围搜集、整理和编写。比如笔者学校大事记的素材来源之一是学校新闻网站,所以从当年的一月,在做学校网站新闻搜索、筛选整理的时候,就同步按照大事记的收录范围选取大事记内容,并做筛选、整理和按照大事记规则编写。至于学校发文和各二级单位的大事记则可以等到年终都出来了,再做补充和修改。

4.提高撰写角度认知

(1)站在管理者的角度优化管理.大事记的总撰稿人不仅仅要会手执“春秋之笔”“单兵作战”,还要学会“联合纵横”“协同作战”,组织开展大事记内容编写。所以大事记的总撰稿人同时还应该是管理者,多站在管理者的角度来思考做这件事应该如何开展、布置、会出现什么问题、怎么解决。

(2)站在文化使者的高度加强自我要求.近年来大事记在档案编研、文化传承、宣传育人方面不断呈现出积极的作用,是重要的校园文化成果体现。作为大事记撰稿人,更加需要增强岗位责任意识,以高校“文化使者”的高度不断加强自我要求。靠着爱校荣校的使命感、责任感,打造凝聚力和战斗力,大事记质量才可能持续提升。

(3)站在“校领导”高度上提炼选材.由于大事记撰写者大多是基层工作者,所以大事记选材角度会局限于自己的工作范围和视角。但是作为一个学校的大事记,撰写人要站在全局的高度上去看待,在保证每年常规大事不变的基础上,不断根据学校事业发展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做到大事、要事不漏,要体现出全局意识和责任意识[3]。

综上所述,高校大事记的编写是一项精益求精的工作,编写过程要经过信息搜集、整理、筛选、重新编写、补充完善、 完成初稿、征求意見、反复修改等各个环节,一是可以避免信息遗漏,二是可以避免信息有误。作为“双一流”高校的档案工作者,需要以高度负责的态度编纂高校大事记,构建学校各具特色的校史资源库,为开展校史研究做出档案工作者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马 雁.从校史研究角度审视高校大事记的编纂[J].山西档案,2013

[2]宋莉莉.高校年鉴大事记编撰规范的对策研究[J].上海地方志,2016

基金项目:2018年四川省高等学校档案工作协会档案管理科研课题,课题编号:180302

作者简介:郑颖熙(1978-),女,江苏南通人,电子科技大学档案馆研究开发室主任,研究方向:档案管理,校史研究。

作者:郑颖熙

第2篇: 如何编写学校大事记

学校大事记是依照时间顺序记述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德育管理、后勤服务、党工团等各项重要活动中重要事件的书面材料。它既有历史意义,又有现实意义。

一、大事记的作用

学校大事记主要是为学校的党政工领导和有关职能部门研究工作时提供参考依据。党政工领导在研究、探讨、部署工作时都离不开以往的工作方法、经验教训等。特别是现在处于深化改革时期,领导班子变化较多,新任领导在进行学校教育改革和科学化管理的研究时,必然要参阅过去的史实,有了大事记,便可提供可靠的材料;其次,大事记本身就是一种记实档案,并且可弥补档案材料的不足。在学校党政工团等项工作中,往往有些大事并没有形成文字材料,如各级主管机关(部门)到校检查(视察)工作,与兄弟学校和校友的友好往来、交流等活动,等等,这些都不一定形成独立的文字材料,所以,也就没有存档的材料,大事记就可以补上这一不足;再次,大事记可为编史、修志提供可靠的材料依据。学校大事记是教育系统基层单位的第一手材料,它不仅可为本校编写校史提供可靠依据,还将为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编史、修志提供可靠依据。

二、大事记的内容

学校大事记主要应围绕作用大、影响深、具有历史意义和查考价值的事件来写。具体可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党和国家以及上级部门颁发的方针、政策、法令的执行情况;

2.上级部门给予学校的奖励和处罚情况;

3.上级领导视察、检查、评估学校工作情况;

4.与兄弟学校来往的重要活动;

5.学校成立、变动(更名)、地址迁移情况;

6.学校制定的规章制度、重要方案的落实情况;

7.学校领导班子任免情况,职能科室增减情况;

8.学校教职工的增减情况;

9.教师、学生获得上级部门的较大荣誉;

10.学校在教育、教学方面取得重大成绩,在教科研方面取得重要成果;

11.教师队伍建设取得重大突破;

12.教师评优评先、考核(考核、师德考核、绩效考核等)情况;

13.学校领导、教师外出访问、学习等重大交往事件;

14.学校召开的各项重要会议和专题会议,承办、举办的重要活动;

15.学校校舍的兴建、环境的改变、重要设备、仪器的增添减销情况;

16.需要记载的其他各种大事、要事。

三、编写大事记的基本要求

编写学校大事记是要供人阅读、参考,还要为编写校史、修志提供重要线索和参考依据。为此,必须把它写成观点正确、内容充实、真实可靠、用语确切的材料。

1.内容要真实。

(1)大事记的材料来源一定要真实可靠,要有依据。如学校档案室归档的材料,上级部门发出的正式文件,召开的各种会议材料、开展的各项活动材料,以及学校校务日志所记录的事件等。

(2)编写大事记时,在核准材料的准确性后如实编写,切忌虚假、夸张,不能随意加进编者的主观见解,更不允许歪曲事实。

2.时间要准确。 (1)所记载的大事的时间一定要与事件发生、发展的时间一致。大事发生的时间,一律使用阿拉伯数字书写;一般应写明年月日,年份均用全数(如2011年不得写成11年),必要时要写明午别,特殊情况根据需要应写明时分。

(2)大事记的时间切忌用最近、近日、月初、月末、上旬、中旬、下旬等这些不确切的时间表述。大事记的时限比较长,应写明事件的起讫时间。

(3)日期中只有年没有月日的,则将此件大事放在学期末或年末,以某某学期、本年代替大事的时间。只有月没有日的,则将此件大事放在本月的最后,以本月代替大事的时间。

3.文字要简要。

编写大事记文字不要冗长,只要能给读者一个一目了然的梗概就行。要做到事件的内容完整,语言表述简练准确。如一个标题能反映事件的主要内容,就采用标题即可。如反映不了内容的,则必须稍加补充。

四、大事记的体裁

常见的大事记的体裁有记述式和表格式两种。记述式是按大事的时间顺序编写而成的大事记,主要包括大事发生的时间和内容两项。表格式是采用表格,列举发生大事的时间、内容摘要、出处等项内容。

五、大事记编写方法

学校大事记的内容主要有事件的时间和内容两部分组成,内容一般包括原由、地点、人物(必要时应写明姓名、人数)、经过、结果五大要素。编写大体采用回头编和随事(时)记两种方法。

1.回头编就是若干年后回过头来,靠查阅档案材料和当事人回忆搜集资料进行编写的方法。这种方法,往往由于档案材料不足、当事人调动等原因,影响大事记编写质量和提供利用的价值。

2.随事(时)记,就是建立校务日志制度,学校各部门、科室分别确定一名兼职的记事人员,将所有部门、科室所发生的大事(时)及时记录下来,每月交与大事记总负责人审核、整理,年末由大事记总负责人交给学校档案管理员装订、入档,就成为学校本的大事记。若干年后,再将学校每的大事记装订成册,即可成为一部历史性《某某学校大事记》。这种方法的好处是:第一,便于实事求是地按照事件的本来面目及时记载一个事件的发生、发展过程和背景,能够保证事件的起初性和可靠性,提高编写大事记的质量,防止大事遗漏。第二,把工作做在平时,既节省了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又能及时有效的提供利用。

第3篇:《年鉴》编纂知识讲座之二:如何编写大事记

《年鉴》编纂知识讲座之二

编写企业大事记的方法

企业大事记,是用简明的文字,按时间顺序扼要地记载一个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发生的重大事件,揭示其发生、发展过程及其相互之间关系的一种历史资料。

一、 企业大事记的编纂意义

1、 编纂企业大事记,可以把现存的档案条理化、系统化,起到贯通企业历史顺序的作用。大事记以时间为经,以事实为纬,把一个企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类事件串联起来,是系统化、条理化了的重要史料,有较高的利用价值,具有“存史、资政、教化”的独特作用。

2、 企业大事记是一个企业各方面大事要事的真实记录,它描绘了企业的总貌,是一部企业简史;它为编史修志提供了历史发展年表。

3、 企业大事记为借阅、利用企业档案提供了一种特殊的检索工具。大事记摘取自企业的档案资料,其大事时间和大事记述为查找一个企业的相关档案提供了线索,起到了档案资料提纲和目录索引的作用,是借阅、利用企业档案的检索指南。有了它,不仅能较快地查阅到一个企业的某一件大事,也能较快地查知某年一个企业发

生过哪些大事。

4、 企业大事记是一部极好的历史教科书,不仅为利用者研究企业历史提供事实梗概,也为利用者回顾历史、以史为鉴、总结经验提供线索和依据。

二、 企业大事记的编纂要求

(一) 企业大事记的时间

1、 企业大事记的时间必须严格考证,标示清晰,避免错误及含混不清。要求充分占有材料,详加考证;各种历史纪年、纪月、纪日换算成公历日期时,一定要避免差错。

2、 企业大事记的时间应尽量写全年、月、日,必要时还应该写到时、分、秒。只有在具体时间确实无法考证的情况下,才可以写最接近的时间。遇到这种情况,还应对大事条目的具体排列作合理排,排列原则为:日无考附于月末,月无考附于年末。

3、 企业大事记的时间应以公元纪年为准。有些大事的发展持续时间较长,但在企业大事记中只作为一个条目,其时间可以概括地书写,也可以表明事件的起止日期,如“某年某月某日至某年某月某日”。

(二) 企业大事记的条目

企业大事记的条目是整个大事记的核心部分,在编

纂过程中应特别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 尊重历史,观点正确。企业大事条目应如实地反映事物的本来面貌,做到资料翔实可靠,史实准确无误。所记述的大事内容要符合本企业的客观实际,不得加入编者的主观见解,更不准歪曲事实。

2、 大事突出,要事不漏。企业大事所涉条目应当是当时反响很大、事后影响深远之事。大事条目应记录企业内部发生的大事、要事,所以选择标准必须严格,防止事无大小、逢事便记,将企业大事记变成一本流水帐。

3、 精选恰当,一事一条。编纂企业大事一定要坚持“一条一事”的原则,即一个大事条目只记述一件事情,不能把几件事杂糅在一个条目中。每一条大事所涉及的时间、地点、人物、发展过程、因果关系等均应详细揭示。

4、 要素齐备,简明扼要。每件大事都要具备背景、时间、地点、人物、数据、原因、经过、结果、影响等要素,要素不全的不应收录。大事条目文字要精练、简明、扼要、准确,力求文简事丰、言简意赅。

5、 编纂企业大事条目应该做到真实、可靠、准确,不仅保证大事的基本内容确凿无疑,各种具体史实(如时间、地点、人名、数字等)的记述也应准确无误。

6、 对于那些持续时间相对较长的史实,首先要搞清各种客观史实之间的内在联系,言简意赅地点明此事与他

事的关系,尤其是彼此间的因果关系。还可以根据其特点,采用分条记述的办不地,或按纪事本末体例合并记述。

7、 编纂企业大事条目时,对于客观史实的叙述可详可略,但无论内容详略,记述文字都应力求做到平实地叙述,于叙述中见观点。

8、 编纂企业大事条目应以时间顺序记事为主。时间要准确无误,并按时间顺序逐年逐月逐日记载。如果有的事件没有时间或时间不够准确,应尽力考证。

9、 企业大事记的书写格式:以年度为段落,月日顶格,内容在月日右侧书写,并注意行文规范。公元纪年一律使用阿拉伯数字,不得使用中国小写数字;历史纪年则使用中国小写数字。

三、 企业大事记的选事原则

一定要坚持“真实、准确、完整、系统”的原则,紧紧围绕企业大事记所要记述和反映的对象,做到“中心明确,言简意赅,大事突出,要事不漏,小事不要,首事不放,新事不丢”力求既全面完整,又突出重点,勾勒出一个企业的全貌,选准选全大事。

四、 企业大事记的选事范围

大事记的选事范围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中央、省、市和上级领导人对本企业工作的视察、检查以及对本企业作出的指示、批示;(2)中央、省、市和上级领导机关下发本企业的重要文件,以及来本企业检查、指导工作的情况;

(3)中央、省、市和上级领导机关在本企业召开的各种会议,以及来本企业举行的各类重要活动;(4)上级有关部门和业务主管机关来本企业巡察、调研的主要情况;(5)本企业参加上级主管机关和其他有关部门组织的各种重要会议与活动的情况;(6)本企业内部召开的各种重要会议,包括会议的名称、出席人员、会议主题和形成的决议等情况;(7)本企业成立、撤销、合并、复建、驻址及其名称的变化,以及行政隶属关系、内部机构设置、职能范围调整和人员编制变动等情况;(8)本企业党、政领导人的任免、奖惩及其重要活动;(9)本企业制定的重要政策、规章制度和重要文件的颁布,以及领导人的重要指示;

(10)本企业生产经营、技术改造、科研成果和重点建设项目的实施情况;(11)本企业与有关机构或兄弟单位的合作、交往,有关协议、合同的签订情况等;(12)本企业内部开展的重要文艺、体育、教育活动等情况;(13)本企业领导和职工的出国、进修、考察以及接待外国友人等活动的情况;(14)本企业所属范围内的知名人士以及先进模范人物的主要事迹和活动;(15)企业及职工受到

上级机关奖惩等的主要情况;(16)报刊、电视台等新闻媒体对企业情况的重要报道;(17)本企业所辖范围内发生的重大灾情和重大、恶性事故及其失误、教训等(18)需要记载的本企业的其他重要事项。(19)本企业获得市局级以上表彰和荣誉称号。

2011

年8月12日

第4篇:如何撰写自传

如何撰寫「自傳」

想想看,一群教授面對著一堆素昧平生的高中小毛頭,茫茫人海中,要如何挑選出真正適合唸該系的人才呢?萬一選錯人,可是系上資源的一大損失。如果你是系上老師,要如何在最短的時間內認識一個人呢?當然是閱讀學生的自傳了。

一篇好的自傳可以讓你「先聲奪人」,使教授們在尚未見到你之前,就先對你有良好的第一印象。如果面試時又表現良好,「最佳男/女主角」當然非你莫屬。

但是相對的,如果你條件比其他候選人好,或是與其他候選人相當,但是不懂得如何利用自傳來表達自己,你「摃龜」的可能性也比其他人大!

所以一篇內容精彩,擲地有聲的「自傳」,是決定你能否獲得入學許可的重要關鍵,我們往另外一個角度想:現今台灣的各大學教授們,幾乎有百分之八十是留美博士,而美國的博士班也是採取「申請制」。換句話說,深受美國文化薰陶的教授們,當初申請就讀博士班時就有撰寫自傳的經驗,也頗能認同以自傳的內容來認識一個人,所以你該瞭解審慎撰寫自傳的重要性了吧!

好啦,既然已瞭解「自傳」的重要性非比尋常,那麼讓我們瞭解一下自傳的基本寫法吧!

通常教授們想由你繳交的資料中瞭解下列問題:你是何種個性的人?你為什麼選擇該科系?你為什麼選擇該大學?你過去有什麼學業上的成就或能力來就讀本校系?你對自己有怎樣的看法和期許?所以簡而言之,一篇好的自傳最起碼要能回答上列問題。

自傳就像是屢歷表,也像是西裝,需要量身訂做,一件好的西裝甚至可以穿上一輩子。你的自傳如果平凡、不起眼,就像是穿了一件地攤貨。

所以你要先透徹瞭解你自己,然後發揮自己的特性,隱惡揚善,你的自傳就會與眾不同,猶如穿上一件專屬的手工西裝,顯露出你獨特的美。

就像是你與某人初次約會,他會由你穿的西裝去判斷你的一切,然後決定要不要有下一次的約會。自傳也是你一生中最重要的簡報:將自己的一生濃縮在一兩頁之中,使你自己能躍然於文字之中,得好好下功夫才行。

「自傳」所包含的內容

一篇完整的自傳應該包括:

基本資料

包括你的姓名、住址、電話、就讀高中等。至於家庭情況,可略為提及,除非家庭與你甄選的科系有濃厚的相關,或是引起你甄試該科系的動機,否則不必描述得太瑣碎。

例一:小明要甄試東海大學建築系。他的父親是個土木工程師,哥哥是東海中文系畢業,因此小明自傳中可以花一些篇幅來描述:父親的職業與哥哥的就學經驗對他選擇大學科系的影響。但是同樣要甄試東海建築的大牛,他的家人從事的行業與東海建築毫不相關,因此他可不必對家庭情形作太多的描述。

例二:小如要甄試東吳大學法律系。小時候看到老實敦厚的父親,因為不懂法律而被朋友騙錢詐欺,導致生意失敗,所以她立志長大後從事法律工作,斬奸除惡,保護善良百姓。在她的自傳中當然一定要大書特書家庭經驗對她的影響,使教授感到她的強烈情感與選系動機。

動機與目的

教授們多半會非常注重你選擇該校系的動機,因此最好多加著墨,寫得感人肺腑、可歌可泣一點。

高一輔導活動課程講義:如何撰寫自傳1/6

下筆時你可以開門見山地說明自己為何對這門科系情有獨鍾。是因為有什麼曲折離奇的經歷(小時候看到魚兒向上游),或是像是「阿信」一樣淒涼哀絕的身世,才引發了就讀該系的強烈動機與興趣,可能的話,來一段獻身革命心路歷程剖析也不錯,但是別寫得像國文課本第一課,讓教授看了立刻打瞌睡。回想一下你的經歷中有哪些事顯得你與眾不同?如果你的人生有夠平凡,成績平平、表現平平、相貌平平、家世平平,就算是搔破頭、抓斷鬍子也想不出自己有什麼非讀不可的理由,那麼就談談你對該學術現今社會現的抱負與壯志好了,總之,一定要與該科系扯上關係。

例一:阿比、阿弟兩人同時甄試政治系。阿比的外公是當地有名的派系大老,他的自傳中當然要提一提阿公的政治背景對他的影響。阿弟沒有任何政治家世瓜葛,所以他就針對現今台灣政治生態及社會亂象提出批評與針貶,並說明自己的見解與看法。所以阿比、阿弟兩人的自傳都「牽拖」到了政治,教授讀之,才會信服他他們的入學動機。其次可以說明為什麼該大學是你一生不悔的選擇。是因為它的校風?師資?設備?傳統?學費?還是地點?比方說如果你立志讀中文,要知道,光是有中文系的大學就包括了台大、師大、政大、中興、中山、輔大、成大、東吳、東海、文化等二十多所大學。你為何單單挑上某校中文系呢?總該有些理由吧?

例二:小花想唸資管,但是她很有自知之明,清楚以自己高

一、高二的中等成績,大概無法甄試上心目中的第一志願-某國立大學的資管系。結果她選擇甄試某私立大學資管系,也通過了學科能力測驗。但是她的自傳上千萬不要太誠實地說明因為是自己的成績不夠好,才有這樣的次要選擇。(事實上如果成績夠好,大多數人都會選擇國立大學,這一點教授們都很清楚。)小花可以盡量蒐集各大學資管系的資料比較一番,找出該私立大學資管系學特殊、績優之處,畢竟有許多私立大學的辦學態度也是十分嚴謹的。他在自傳中可強調對該校系辦學特色的仰慕,想想看,如果有人深入瞭解並讚美你的優點,你當然會很高興、暗爽在心。同樣的,口試委員的心態當然也如此。

求學經歷

簡單說明自己的求學過程。如困與甄試科系相關的學科分數很高的話,要特別提出來強調一下。

個人成就、競賽成果,以及從中所學習到的身心成長

多提點具體例證,說明你的特異功能,並強調你是如何艱苦卓絕、歷經身心挑戰才得到這樣的成果。 個性、優點、缺點

多花點腦筋和時間,想想自己的大大優點和小小缺點,並且具體舉例說明之。想不出來的話,問問你的親朋好友,聽聽他們怎麼說。

能凸顯自身能力的課外活動

你參加的校內、校外各項社團、活動。說明你的參與、付出程度。由這項說明中,教授可以判斷你的人際處理能力、群己關係等。

特殊技能

除了個人才華之外(會第二外語、電腦程式、攝影、樂器之類),你的領導統御能力、情緒管理能力、溝通表達能力、批判思考能力、創造思考能力等,都是很重要的項目,可附帶一提,如果你具備的話。

興趣、嗜好

你平常喜好的休閒活動。

生涯規畫

你對自己未來的規畫與看法。

「自傳」寫作原則

最重要的是,你要說什麼,以及如何去說。

下筆之前,先把你的思緒整理好,找好你要發揮的主題。該主題是你最想讓教授知道的。

仔細回想你的過去,不要遺漏了任何可供利用的材料。請親朋好友替你想一想也很有用。然後去蕪存菁、大刀闊斧地刪改、取捨,找出你要表現的重點。

想清楚你要強調什麼,要用什麼例證來說明自己的實力(不要用含混不清的例子或只用一堆形容詞,本人再三強調!)。

將你想說的內容按照重要性整理成大綱,大主題之下有小主題,小主題之下有許多要點,然後再加上一些你的個人經驗證明,穿插分佈在其中:

.第一段有個精彩的開始

.寫作時盡量用誠懇的語氣,用字簡潔有力。不可有錯別字,標點符號也注意一下。

.描述你的研究或學習興趣。教授會比較注意和自己研究方向類似的申請人。所以你要多去瞭解該系的研

究方向(但是這招也有失靈的時候,畢竟我們不是教授肚子裡的蛔蟲)。

.言簡意賅,長短適中,分段清楚,不要一口氣寫下來讓人看了打瞌睡。拜託,教授一看幾十篇自傳,很

累人的,所以廢話不太多,免得收到反效果。

.適度表現,尺寸拿捏得宜,不要過度吹噓,牛皮也會被戳破的。

.對該系狀況充分掌握並適度透露,可顯示出你是個有心人,不是來碰運氣的。

.語氣誠懇實在,保持樂觀、積極的氣氛,即使講的是一樁灰暗的故事。

.避談太有爭議性的題材(比方說宗教、政治),如果個人立場十分堅定,談之無妨。

.多談具體的事情,少談抽象的概念、不要充滿了形容詞。

.生動活潑。太陳腔濫調、道貌岸然、四平八穩的文章不會引人注意的。

.想想內容是否生動有趣、切題,令人印象深刻。

.避開陳腔濫調。所有的民代都是為民喉舌、革新政治,所有的科學家都要創造發明、造福人類,所有的

小蜜蜂都是要飛到西、飛到東,只有你要例外。

.多多修改你的讀書計畫。找你的親朋好友看你的文章(尤其是你的老師一定要看過,畢竟他們唸過大學,

又是長輩,吃過的鹽應該比你吃過的飯還多,也比較懂得教授的心態),聽聽他們的意見,再三修改。 .結尾時要回頭呼應你的主題,切勿離題。

範例參考

試舉優秀的一篇自傳範實例如下:(此自傳作者為台北市立中正高中畢業生吳漢中,八十五年甄試上交通大學土木學系)

感思

我來自一個三代同堂的溫暖家庭。十八年前,我們從雲林搬至新莊定居,生活品質逐漸改善,這都是父母親憑藉他們那種「出外人」的打拚精神,及勤儉持家的態度,給我們這一代享受好的教育,不用為生活憂慮。

身為裁縫師的父母親胼手胝足為這個家打拚,企望小孩能多唸一點書,做個「有路用」的人,在此我要感謝父母天高的恩情。阿爸!阿母!我不會讓您們失望的。

成長

(一)

從小我便是個棒球迷,半夜起來看實況轉播,「中華隊,加油!」激昂的情緒直到獲勝了,才會懷著一顆興奮的心情去睡覺。因此,我愛上了棒球,而棒球更喚起了我的運動細胞,從此便和運動結下了不解之緣。

爾後便經常和朋友一起踢足球、打籃球。生性開朗的我喜歡結交朋友,而經常以球會友,自然交了不少球

友,當然也從中獲益不少。不但獲得了健壯的體格,更使我具備了良好的人際關係。運動給了我渾身「動」的細胞,更使我有好的思考能力及敏捷的反應。「流汗的感覺真好!」。

我亦喜歡下棋,喜歡對事物深入的探討及思考,所以我的組織能力及細密的思慮便是從此開始的。 成長

(二)

此外,我也參加了六年的童軍團,為學校及社區服務。國三時,承蒙老師、同學愛戴,當上了童軍團的聯隊長,藉此磨練,讓我學習到如何去領導團體,如何協調摩擦,更增進溝通的能力。

另外又承蒙全校師生的支持,當選了全校的模範生,也因校方的肯定,更當選了全北縣的模範生。因此使我個人覺得不僅要在課業上成為同學的表率,更要在品德修養上做為同學的楷模。後來又僥倖地獲得師長的推薦得到「百善獎章」。

成長

(三)

自懂事以便養成了閱報的習慣,對於社會上的事情皆相當關心,因而代表學校參加肅清煙毒作文比賽,得到了嘉獎。我也時常在週記上評論當前的社會現象,與師長交換彼此的意見,使我對於事物的洞察力、見解力更為正確,也增添了我的組織及構思的能力。

高二時我擔任班長,再一次給了我磨練的機會,使我得以培養自己的責任感及榮譽心,在溝通及領導的能力上更上一層樓。此外,在社團的參與上,我參加了海鷗社,只要自己喜歡的活動便主動出擊,不願失去任何學習的機會。

我個人認為學理工的人也應有人文素養,因此閒暇時我喜愛看散文及聯合副刊,偶爾也練習寫英文短文。 腳踏「實」地的成就感

生命本身是一種挑戰,和昨天的我挑戰、和現在的我挑戰、和未來的我挑戰。而我選擇土木工程系,便是想向高難度的工程挑戰、向土木工程機械化、營造自動化挑戰,這就是我的雄心壯志。

數年後,走在自己監工設計的橋樑上,一種屬於土木人的踏實感,此刻所有的成就感和榮譽感一一湧現,這是一種屬於土木人的成就感。

我愛運動,我有強健的體格及溝通的能力、領導的才能、再加上敏銳的反應、前瞻的眼光、刻苦的耐性。這些正是一位土木工程師所應具備的。而艱鉅的工程考驗不只是體力,更是刻苦的耐性,在講究集體合作完成的土木業裡,溝通及領導的才能是必要的。

小插曲~地震

走筆至此,地牛突然翻身,使我想起日本神戶地區的地震,建築物成了人類最大的殺手,傾倒的房子和高速公路造成了救災上的不便。如果地震是死傷的殺手,那麼老舊、品質不良的建築物便是幫凶。我想連日本人自以為豪的工程技術、工程品質都經不起地震的考驗,更何況台灣?

我們可以從別人的災難中學習警惕,更要研習新的防震科技。而在寸土寸金的台灣,更要學習填海造陸的技術。我想一件工程的偉大不是在建造最浩大、最艱鉅的工程,而是經過了強震、天災後仍屹立不搖。

且一件工程不是在落成啟用之時,而是在定期的追蹤檢測,直到壽終拆除的時候才算是真正的完工。一件工程的成功除了會給我們帶來許多利益,但還必須注重施工的品質及安全。我想這些應是一位土木工程師所應去追求、研究的。

我的大學夢

人生有夢,「竹」夢踏實。我喜歡交大百年的歷史及其崇高的學術地位。尤其是土木人對「梅竹賽」積極的參與,及「大土盃」的努力求勝,那種團結的感覺真好!而校園的幽美環境,純樸的民風、四射的活力,這就是我喜歡的交大,我愛的土木系。

大學生活多采多姿,所謂「三學分」少修一種,便覺得憾恨。我希望自己能在政治、經濟、人文素養上多加涉獵,使自己成為一個有遠見的土木人。

且要加入各項社團,學習溝通及人際關係的拓展,以適應注重團體合作的土木工程業。我也要求自己在課

業上要多下功夫,讓自己有專精研究的本錢,作為繼續深造的基礎,並應用在工程實務上。

展望

土木工程是所謂火車頭工業,土木工程業的發達可帶動其他產業的繁榮,能厚植國家實力的基礎,關係到整體經濟的發展。早期十大建設及公路網的完工,都是帶動經濟起飛、開創經濟奇蹟的功臣,而工程更是經濟奇蹟身後的無名英雄。

此時政府正實施六年國建及極力建設台灣成為亞太營運中心,此既應有肯吃苦、有頭腦、有能力、有遠見的工程師為工程界貢獻一份心力。未來的求學,我希望作個全方位的工程師,不僅在學術領域方面,更要充實環境保護這方面的知識,做個和天然合而為一的工程師。

還要加強電機、機械、資訊這方面的能力,對土木工程的自動化、科技化跨出一大步。從目前坪林隧道工程便可知道:我國的土木工程仍可有相當大的進步空間,尤其在科技方面。

另外要充實法學素養,訂出一套合理且屬於土木界的法律及制度。總之,我想立足交大,胸懷台灣,放眼天下,做個有世界觀的土木人。

「自傳範例」優點分析

作者將自傳的功能發揮得淋漓盡致。其優點如下:

.文字洗練,文意清楚,富有文藝氣息。

本文作者寫作功力深厚,可見作者語文造詣頗佳,教授們多半偏好一個人文素養、藝術才華兼備的大學生,而不是只知道念專業科目的科學怪人。

.充份凸顯自己個性上的優點。

由參加過「童軍團」,可看出此生具有服務的熱忱、人際溝通的能力,又擔任過班長,具備領導力,正是現代公民應具備的能力,且參加過作文比賽,才華洋溢。連高中時未參加過社團都可以輕描淡寫解釋成:「只要自己喜歡的活動,便主動出擊,不願失去任何學習的機會。」

.表現對該校系的高度瞭解與興趣。

由「校風」、「學術」談起,顯然對交大研究頗深,加上幾句適度的讚美之詞,當然令人心花怒放。 .說明自己對土木業的專業瞭解。

包括了「土木專業」與適合土木業的「個性氣質」,並檢討台灣土木工程的缺失,概念清楚正確。

.描繪對未來的規畫與夢想。

包括了大學生活及生涯規畫,尤其說明希望能夠「全方位」發展,正與所謂的「知識整合」不謀而合。顯示該生十分具有現代觀。

.別出心裁的設計。

該生採手寫,親自精心設計並製作封面,附上照片及插圖,可說是圖文並茂,先聲奪人,結果本篇自傳的作者吳漢中當然順利甄試成功,現在就讀國立交通大學土木工程系。

「自傳範例」缺點分析

字數過多。本文兩千多字,篇幅顯然過長。並不是每個教授都喜歡這樣藝文氣濃厚的描述方式。許多學系

甚至規定自傳字數不得超過五百字,所以如何在短短數百字中發揮你的功力,真的要花一番心思了。

(資料來源:汪慧瑜著,推薦甄選申請入學面試密笈,三思堂出版)

第5篇:如何撰写教案

一、什么是教案?

创设问题:什么是教案?为什么要写教案?(应付检查?授课用?)教案在你授课过程中起到什么作用?(有用、没用、可有可无?)

找2-3名教师回答,然后根据教师的回答说出自己的感受。

定义: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以课时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具体的安排和设计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教案通常又叫课时计划。

作用:它是教师的教学设计和设想,是教师实施教学活动的具体方案。有了具体的教学方案,教师上课有备而来,就能应对课堂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具体情况,提高教学效果,确保课堂教学的顺利实施。

二、教案中包含哪些内容?

以学院的教案模板为例,说明教案应包括的内容,并加以解释,同时指出教案的重点和难点是教学过程的设计。

教学目标 说明本次课所要完成的教学任务,达到的标准。既包括知识、能力的要求,也包括德育、智育的要求。目标清楚明白、具体,便于师生操作;体现理实一体化教学的鲜明特色;体现知识、技能、情感、职业道德等方面的基本要求。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是说明本次课所必须解决的关键性问题,难点是说明本次课的学习时易产生困难和障碍的知识点。 媒介选用 说明完成本次课所需的辅助工具。

教学方法与手段 每个教学步骤都有对应的教学方法。如内容1采用讲授法,内容2采用讨论法,内容3采用演示法,内容4采用操作法。教学方法选择恰当。理论教学和实训指导结合教学资源特点及学生实际,教学方法多样,一法为主,多法配合,优化组合。运用教学手段得当,根据实际需要,教具、学具、实训设施和设备选择得当。

教学过程设计 主要指教学活动的整个流程。在教案书写过程中,教学过程是关键,它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知识回顾 对前面讲过的知识和技能进行复习。怎样进行,复习哪些内容?最好是结合学生生活实例或是生产实例进行复习,最好是与本次课程有联系的问题。

2.新课导入 这阶段重点要设计如何导入?导入时引导学生参与那些活动?如何给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提问哪些学生,需用多少时间等。 3.新课教学 进入学习新课阶段后,突出问题和情景的设计,如设计怎样的问题或情景让学生对新课内容进行探究,如何探究?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部分又是教案设计中教学过程中的难点。针对不同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怎样提出问题,如何逐步启发、诱导?教师怎么教学生怎么学?详细步骤安排,需用时间。

4.巩固练习 主要靠设计些练习题,让学生动手练,使所学知识得以迁移巩固,最后布置作业。梁文珍老师提出,可借鉴。

5.归纳小结 怎样进行,是教师还是学生归纳?需用多少时间?建议学生进行归纳,是学生对学习内容的一个整理、巩固。

6.作业安排 布置哪些内容,要考虑知识拓展性、能力性。 布置下次学习任务。 参考资料 提出本次课程相关的书籍、文献等。

教学后记 是老师在授课后对本次课程的一个总结,优点,缺点,下一轮授课需注意的问题等。

三、撰写教案的建议

1.一人一份教案 由于每位教师的知识,经验,特长,个性不同,虽然同一个授课内容,但设计应有所不同,所以应一份老师一份教案,不应多人一案。 2.教案不是教材或课件的简单搬家 不能只写提纲或只写几个题目,一定要有教学设计。

3.教案具有可操作性 写教案时,一定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认真分析学生的学习兴趣爱好、已有的知识结构和层次,现已具备的理解能力和水平等,要考虑教案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该简就简,该繁就繁,要简繁得当。 4.教案中体现老师与学生活动 教师如何教,学生如何学。

5.注意及时填写教学后记 教案反思对教师下一次的教学有很大的帮助,同时也可以让老师发现自己教学中出现的不足之处。

理实一体化通常是指“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由于目前教育界对理实一体化课程没有一个权威性的定义,作为探讨,笔者认为,理实一体化课程的基本内涵是: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将理论、实验及实训等教学内容一体化设置;讲授、听课与实验、操作等教学形式一体化实施;教室、实验室及实训场地等教学条件一体化配置;知识、技能与素质等职业要求一体化训练;理论和实践交替进行;形象和抽象交替出现。由此形成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教育于一体的一体化课程模式。

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方法所关注的并非是理论教学和实践环节的课时比例问题,也并非是将理论和实践内容简单地放在一起讲授,而是以工作任务为中心,以工作过程为主线组织教学,实践在课程中居主体地位,理论从属于实践,服务于实践,理论知识的导入是基于实践需要的原则,是为了帮助解决实践过程遇到的实际问题。理论知识不再强调其学科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但单个的理论知识教学单元仍需保留相对的独立性和完整性。

理实一体化教案的设计要求有五点:1.每一次教学应围绕着完成某一介工作任务(或子任务)进行设计,教案设计应包括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两部分内容,以实践操作为主线,理论为实践服务,理论与实践比例以1:1为好。2.教案的设计必须包括教师教的活动和学生学的活动两个方面的内容,那种只设计“教师教”而设计“学生学”的教案不是好的教案,教与学的比例以1:1为好,教师切不可将45分钟占为已有。3.教案设计应体现出具体教学内容与实施的具体活动方法和步骤,设计教学过程中该“做什么””怎么做”和“什么时候做”等具体步骤。4.倡导教案的个性化、创新性、开放性和灵活性,即教案内容上不要过于详尽,形式上不要过于不太,结构上不要过于各式化和封闭化,而要体现内容上的概要性,形式上的模糊性,结构上的不确定性,以便能够适应情境,容纳新内容,确定新策略,为教学中师生的互动共振、互生新知、互建新情留有余地。5.在设计教案之前,一般要认真备课,重点把握三个环节:认真学习大纲,钻研教材,确定教学目标和重点难点;认真备学生;认真备教法。

师生互动。第一步骤都应有师生活动设计。精讲巧练。体现以思维、技能训练为核心,体现知识、技能形成过程,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教为学服务。体现在教师课堂上设疑问难,引导点拨,实训指导策略,学生动口、动手、动脑、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学法指导得当。学生课堂上各种学习活动设计具体、充分,教师指导有方;体现理实一体化教学思想的六种意识。主要包括目标意识、主体意识、技能意识、情感意识、创新意识以及效率意识。

第6篇:如何撰写年鉴

一、什么是年鉴?

年鉴是一种工具书,把某个领域中一年内的重大事件、重要依据、文献资料等分门别类地编纂起来,供人们查,这就是年鉴。

年鉴大体可分综合性年鉴和专业性年鉴两类。前者如百科年鉴、统计年鉴等,后者如经济年鉴、历史年鉴、文艺年鉴、出版年鉴等。

年鉴的“年”一般是按出书年份标识,内容为上一个年度的资料。例如:1985年的年鉴,主要发表1984年的资料。由于年鉴具有史料价值,有些年鉴也把前若干年的部分历史资料列为重要内容。

我国年鉴已有600多年的历史。成书于14世纪40年代的《宋史·艺文志》中就有《年鉴》一卷,可是已经失传。

解放前,我国曾陆续出版过一些综合性年鉴(《中国年鉴》、《世界年鉴》、《申报年鉴》);地方性年鉴(如《上海市年鉴》、《台湾年鉴》);专业性年鉴(如《中国经济年鉴》、《中国电影年鉴》)。其中《中国年鉴》1924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可说是当代出版史上最早的一部综合性年鉴。

我国年鉴出版工作的大发展是在80年代。1980年首先出版的是《中国百科年鉴》、《中国出版年鉴》和《世界经济年鉴》等。到1981年出现了“年鉴热”,年鉴品种增到二十多种,近年又陆续有所增加。

《年鉴》是逐年记载事业发展进程的编年史册。为便于读者查阅,《年鉴》在编辑体例上兼有工具书的特点,因此也可称之为史册性工具书。

二、年鉴的意义、特点与作用

(一)意义:

年鉴全面、系统、准确、科学地记录了每年各项工作的新面貌、新成就、新发展,集中反映了整体工作的发展脉络,为指导企业工作发展、制定决策等起到了重要的参考作用。年鉴作为总结历史、展望未来的强有力阵地,将每年的新成果、创新的新思路、发展的新经验载史成册,留于后人,以供借鉴和参考;同时,又给人以良好的启示,展望未来,推动更好的发展。

(二)特点:

年鉴是一种工具书,具有资料权威、反映及时、功能齐全的特点。

(三)作用:

年鉴的作用主要是向人们提供一年内全面、真实、系统的事实资料,便于各级各部门了解事物现状和研究发展趋势。一本好的年鉴,能为各级党政领导的科学决策和管理提供借鉴。

三、年鉴的文体特点

“文无定法”,年鉴作为一种独特的工具书存在,它有区别于其他出版物的文体特点,行文要有一定的规律和规范。至少在同一本年鉴内,应该有统一的规范。

年鉴中除特载、专文、大事记、统计资料、附录外,信息主要是条目表现,因此,年鉴的文体主要是条目,年鉴条目的文体是记述为主,兼具说明。道理很简单,但操作起来往往容易走形,“一看就懂,一学就会,一写就错”。共同特点是:非专职搞年鉴,多为“半路出家”,对年鉴性质欠了解,容易受个人写作习惯影响。一写年鉴往往容易将自己的优长发挥,或巨笔挥洒,大发宏论:或触景生情、直抒胸臆;或躲闪腾挪,游戏文字;这样,使辞书、工作总结、新闻报道等文体特点在年鉴中出现,影响了年鉴的规范化。

四、年鉴规范化操作

(一)文字表述应注意的问题

1、忌穿靴戴帽

年鉴是由多条目组成的,好的条目贵在用简炼的文字、最短的篇幅,为读者提供最多最新的知识、资料和信息。年鉴的文字宜简洁、朴实为好,应把套话、空话删减到最低限度,要做到惜墨如金,开门见山,单刀直人,只要把事实记述得准确真实就行了,尽量简短。

2、忌空洞无物

年鉴的条目应注重定性和定量的结合,用事实和数据把最有价值的信息提供给读者。如果定性不定量或定量数据不全,条目将流于形式。内容不充实,虚话、套话多,空洞无物,是年鉴编写中的大忌。

3、忌细节描写

年鉴要求言简意赅,一些琐碎的、枝节末叶的细节要尽量简化。

4、忌绝对化

年鉴资料要求实事求是,不夸张、不溢美,要留有余地,不要说得太绝对化。一些词组、句子要慎重使用。如:极大地、作出贡献、发挥重大作用、引起强烈反响、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等,既绝对又模糊。 总之,年鉴要求直陈其事、实事求是、不加评论、文约事丰、言之有物、分寸恰当、通俗易懂。

(二)词语表述应注意的问题

(1)少用附加句。年鉴在条目行文方式上要简炼,字字落实。多短句,少长句;多主谓句,少定语、状语、补语等附加成分;多实词,少副词、助词、形容词、感叹词、夸张词等。如:“2009年,由许昌学院主办、许昌学院外国语学院承办的‘河南省英语教学年会’在许昌学院召开。”该句若用于一般公文,未尝不可,但明显不合年鉴章法,完全可以改为:“2009年,河南省英语教学年会在许昌学院召开。”

(2)少用“了”字句

总结报告中经常出现“取得了”、“促进了”、“进行了”、“改善了”、“达到了”、“增强了”等,一“了”到底。“了”是时间助词,表示动作或一项任务的变化或完成。而年鉴记述的都是已发生的事,整部书的内容都已“了”,故许多“了”字都可去掉。

(3)少用“的”字句。“的”字太多,句子被拉长。其实只要一提炼,有些“的”字可不用。

(4)少用“为”字句。年鉴应力戒公文影响,少用“为”字造句。如开头的“为了„„”,中间的“总数为„„”、“课程为„„”、“成绩为”、“结尾为„„”等。有些句子去掉“为”字,不仅不影响文意,而且语句更紧密。 (5)少用“共”字句。此类句式在年鉴中大致有两种类型,一是用其总数、全范围数。如“实习学校共××家 ”,“教职工共××人”。另一类是记全域、全数,如“全校共”、“全院共”等。

(6)少用“对”字句。“对”字句在一般文体中使用较多,但年鉴中不宜使用太多,否则句式古板呆滞,句子冗长。如“对禹州传统的陶瓷艺术进行了挖掘整理”可改为“挖掘整理禹州传统的钧瓷艺术”。

(7)少用“已”字句。年鉴稿子中“已”字句亦较多,如“已初步形成”、“己建成”、“已取得”等。年鉴记述的都是已发生的事,故许多“已”可省略。

五、怎样撰写年鉴条目

(一)什么是年鉴的条目

年鉴的条目是年鉴的基本单位,是年鉴的主体部分,是对年度内一个独立主题的信息资料或知识的记述,其篇幅一般占年鉴的60%左右。年鉴的条目由标题、正文、作者的署名组成。条目通常具备4个条件。一是年度性,记过和收集的主要事实,事件应是本年度的;

二是价值性,所选的信息和资料具有较高的现实价值和历史价值;三是独立性,一事一条,独立成篇,题外不写;三是完整性,应具备6要素,即何时、何地、何事、何人(单位)、何因、何果。

(二)年鉴条目的类型

年鉴条目从内容上基本上可分为两大类,即综合性条目和专题性条目。

1.综合性条目,他是介绍一个地域、一个部门或一个学科的基本情况和基本面貌的。承担着勾勒全貌、记载主要史料、提供综合性、高层次信息的责任,一般由定性叙述,基本事实和因果关系3个要素组成。这类条目要求做到全面性、连续性、可比性。全面性,是要将本年度工作的新成就、新特点、新问题作全面概括,使人们对全年工作的全貌一目了然;连续性,具指每年都要反映;可比性,条目的基本内容相对稳定,可进行纵横比较。因此,综合性条目要以各部门、各单位每年对工作的考核要求和各项经济社会发展计划指标完成情况作为综合性条目的内容,以增强可比性,避免随意性。 顺便讲一讲关于“综述(概述)的设置问题综述和概述同义,只是说法不同,不宜在综述下面设概述,也不宜用概述代替概况。综述(概述)只能设为年鉴的条目,下设概况和相关综合性记事条目。《南京年鉴(2006)》“农业”类目下,设综述、农业资源开发、种植业、绿色蔬菜、林牧业、水产业、畜牧业、农业机械化、水利、农垦等9个分目。9个分目下又设概况和相关条目。其中,综述分目下设:概况、157家单位结对帮促“一区两县”、完成农村现代化建设篇目25个、农产品品牌过设等9个条目。

总之,综合性条目要求做到简述背景、勾勒成果、综概成就,分过特点,横纵比较、章明得失,字数应在500字以上,《江宁年鉴(2006)》P98页,“南京江宁经济技术开发区”分目下设的“概况”写的比较好,基本上达到了综合性条目的标题要求。 2.专题性条目,即单一性条目,是指单独记过某一具体文物的条目。以社会生活中的某一个“点”为写作对象,其特点是专指性强、内容具体、排它性。包括记事、记人、记会议,介绍团体机构、反映成果活动等。专题性条目每条字数一般在300—500字左右。

从内容上看,专题性条目大致分为9个子类:

①成就(成果)条目。主要反映工作中取得的新成就、新成果及历史和现实的背景。撰写此类条目时,应将成就、成果各称、验收或鉴定、或获奖时间、单位或个人等加以记过。重大成就成果可在国内及国际地位意义,不要笼统地称先进,最好有数字比较。

②新生事物条目。反映新出现的代表事物发展方向的事物,以及在社会科学研究中的新发明、新创造。撰写此类条目要交待发生的背景、现状和发展方向及其对科学研究方面的重大意义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进步意义。

③典型经验条目。写此类条目要把握2点,一是突出政策性,因为经验是执行政策的过程和归宿;二是要有新意,介绍有普遍指导意义的新鲜经验,防止一般化。

④重大文件条目,分正面文件和负面文件。正面文件,如江宁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条目,“新批千万美元以下项目66个”、“开发区总工会成立”等。负面文件,主要是指当年发生的重大自然灾害和重大刑事案件等。年鉴要加强这方面的记述。

⑤重要会议、重要活动条目。例如党代会、人代会等重要会议;国庆、建党、建军等重大节日和纪念活动,以及党和国家领导人在江宁视察等重要活动。会议条目重点应记反映什么问题、取得什么成果及其意义,至于会议经过情况可以略写。

⑥资料性条目。是反映某些事物的现状和发展变化结果。主要内容是反映一个部门、一个行业的机构、职工队伍情况;介绍一个行业、一个产业、一项工作发展现状;反映某项经济技术指标、某项产品和某项工作在全国、全施全行业、全学科中所处地位;对历史名胜、旅游景点、民风民俗介绍等。这类条目的特点都具有较高的现实咨询、历史尚存、哲学浏览的价值。在写法上应以当年的资料为主,也可适当追溯或累计。

⑦主要倾向和借鉴性条目。年鉴作的逐年信史,既要反映成就和经验,又不要回避问题和矛盾,对带一些倾向性问题,或是工作中某些失误、教训、要实事求是加以记载,它能起列知往鉴来的作用。

⑧城市建设条目。不论道路建设还是供水、供电、供气等,要把开工时间、建成时间、总投资工程主要内容、承建单位等反映出来,要素安全。

⑨人物条目。指以人立目介绍人物的条目,主要有政治人物、新闻人物、先进模范人物、逝世人物等。政治人物是指当年升任为区领导的人物。新闻人物重要是介绍当年在社会主义三个文明建设中作出重大贡献的杰出人物。人物条目内容,包括自然情况和行为活动。自然情况,即姓名、性别、所在单位和职务、民族、出生年月、籍贯;行为活动重要是学历、经历、主要事迹、重大员献(不搞鉴定式)。先进人物以当年事迹为主,简单回顾历史;专业技术人员着重记述研究项目,论著、奖励及荣誉。

(三)条目的规范写法

条目的规范写法要掌握4条原则。

一是开门见山,不描写、不议论、不讲解、不定义,用平实的评议直陈其事。

二是用事实说话,寓理于事。把事实的发生、发展的来笼去脉写清楚,寓理于叙事之中,使读者从中得出结论,获得信息,不可夹叙夹议,据论考据。

三是突出重点,避虚就实。

四是文字要精炼,结构要严谨,力争做到无一句多余的话,无一个多余的词。写概况、综合性记事条目,要有宏观意识和全局观念,强调从总体上、本度上去记叙某项工作、某个部门的发展变化情况,防止一般比、流水帐的弊端。专题性条目重点突出当年大事、要事、新事。

(四)条目标题的制作

标题是条目的标志,它体现条目的内涵,要精心提炼,要把握以下八点:

1.以事实为基础,找出中心点,用精炼的词语加以概括,能够量化的尽量量化,使读者一看就能望题切意,便于检索。

2.标题内涵要适度,除了综合性条目外。其他条目标题宜宜窄不宜宽、宜专不宜杂。 3.标题安简明醒目,文字宜简不宜繁,宜短不宜长,最好用一个词组或一名话来表达,标题字数控制在15个人以内。

4.标题要揭示条目本质内容,语言不可太抽象,避免标语口号、政策性标题。

六、如何写好年鉴综合性条目

年鉴的综合性条目,也就是位于分目或单项性条目之首,是综合记述一个地区、部门、行业发展全貌,或综合报道社会生活中某个方面重要情况的条目,通常被写作“综述”或“概况”,它承担着向读者展现全貌、反映特点、揭示规律、阐明得失、总揽全局的提纲挈领作用,它是读者了解各行各业全面情况的窗口,在年鉴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通过阅读“综述”或“概况”,对本行业的全貌就有通盘的了解,就可以知道该行业的全年总面貌。由于“综述”或“概况”的内容涉及面广,而篇幅又有限,编写的难度较大,要想写好,必须对本行业的情况有一个总体认识,只有立足于宏观的高度,纵观全局,对部类内各个行业的情况作通盘考虑,运用浓缩信息的各种手段,将分散、杂乱的信息熔炼成集中、系统的信息,才能综合展现事物的全貌。那么如何撰写年鉴中的综合性条目呢?本人结合工作中的实际谈一些体会。

(一)要反映全貌

在综合性条目中,应纵缆全局,综述全貌,要把党的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工作中心和重点、在工作中采取的方法和措施、年度目标的完成等经过归纳总结后,用简练的笔法和精辟的语言文字加以综合记述,反映该行业的全体面貌。一个部类的综合性条目通常在客观上概括部类所属行业年度内的全部重要情况,居高临下,将各有关方面的新成就、新进展、新经验、新问题等进行归纳总结,浓缩展现。为反映一个部类的全貌,要立足于宏观的高度,纵观全局,对部类内各个行业的情况作通盘考虑,需要时可适当分工列条目,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对该部类进行全面记述,在广泛占有材料,全局在胸的基础上,再仔细筛选题材,反复权衡,从而确定主题的选弃和材料的取舍。这样才能使综合性条目,从整体上看,构成一个比较严密的系统,全面反映行业的全貌,从个体上看,其内容既写全貌,又各有侧重和特色。

(二)要归纳出年度的特点,写出年度发生的大事、要事、新事和突出的成绩

每个行业都有其自身的特色,都有自己区别于其它行业的年度特点,这些特点都是行业发展变化的标志,也是特色的反映。把本年中发生的重大事件、新闻事件及工作实绩,在综合性条目中,力求以精湛、简短的文字加以归纳总结,写出年度的特点,使读者看完一段综合性条目后,一年中主要发生的大事、要事、新事和取得的重大成绩,以及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有个全局的印象。要突出那些对全局有重大影响,或对今后有深远影响的事物,使其独具标志意义。如前几年的经济危机、清理三角债、扶贫攻坚、山区开发、企业改制、医疗制度改革等,在其所发生的领域具有明显的标志性,一眼便知是何年发生的事情。抓住这类题材并加以突出的反映,条目的年度特点自然十分鲜明。此外,有些事物从整体看并不具有标志性,但因其在特定的时期、特定的层次上格外引入注目,也具有一定的标志意义。如某重点工程竣工、某行业重组、某项新产品填补国内空白等,善于捕捉这类题材,也能使条目具有鲜明的年度特色。

(三)要列举反映当年经济变化发展的数字,并与上年相比较 综合性条目也需要用一定的数字来反映行业的情况,诸如本单位或所属单位的增减、人员变化、各项计划的执行和主要经济指标的完成。数字给人以直观感,使人一目了然。通过看数字,看到本行业的具体的变化,看到经济指标数值和完成情况,特别是经济部门,通过数字可看出本年度本行业的经济指标的完成,单位的经济效益和主要实绩。有了数字还要与上年相比较,通过比较分析,揭示事物的发展规律及其趋势,为读者提供既系统又精辟的信息资料,使读者从总体上看到本行业发展的速度和水平,了解前后两年的经济指标的升降,从而揭示本行业内部的相互关系和发展趋势,数字多的还可列表。如2000《盱眙年鉴》“金融”在综述中写到:“全县年末各项存款总量12.14亿元,比年初增长10.5%,各项贷款总量16.95亿元,比年初增长3%。”透过数字,可醒目地看到行业完成的实绩,通过比较,可清楚地看到行业变化的趋势和发展的速度。

(四)要实事求是,阐明得失成败

年鉴的条目重在记实,事实是条目的全部内容和灵魂,没有实实在在的信息支撑,条目就立不起来。年鉴的写作必须有扎实的材料基础,在未掌握反映对象的真实材料之前,不轻易动笔,应尽可能地深入调查,加强对编写对象的理解,切不可道听途说,信手拈来。在一年工作中,工作成绩是主要的,而出现的问题和不足是难免的,成功的经验固然宝贵,但存在的问题和教训是以付出代价换取的,它可以让后人引以为戒。年鉴的作用是“鉴”,使后者可知兴替,明确得失。各行各业在记述取得的成绩时,容易得到充分的反映,写得淋漓尽致,而对存在的问题及效益的下降,却被忽视,或只略略而谈,一带而过。综合性条目必须弥补这方面的不足,把一年中的经验和教训以及成绩和不足都应如实加以记述,克服以偏概全,造成资料的失真和主观评说,言过其实的不良倾向。年鉴应真实、客观地反映事物发展的本来面目,不溢美,不避丑,既鉴得也鉴失,成为反映社会、反映时代的一面镜子,供人查考,助人启迪,知往鉴来,昭示前程。既要阐明取得成绩的经验,又要分析出现问题的主客观原因,认真加以总结记述,以提供全面可靠的最有实用价值的信息,这些信息不但给后世留下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也可以为各级领导作出重要决策提供借鉴的资料,发挥年鉴中的“资政”功能。如96《盱眙年鉴》在石油购销类目中写到:“1995年盱眙石油支公司经过全体干部职工不懈的努力,由于资金周转高度紧张,石油市场被其他行业所挤占和油价下跌等客观原因,公司经济效益止不住大幅度下滑的势头。这一年,全公司各种成品油购调总量为13267吨,销调总量14025吨,分别比上年增加1588吨和3105吨,购调额为2265万元,销调额为2694万元,分别比上年增加678万元和953万元,实现利润为-150.34万元,比上年增亏60.76万元,增亏幅度达67.82%。”他们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如实地对工作实绩、经济效益和存在问题等情况作了客观地记述,充分发挥年鉴的真实和借鉴作用。

总之,年鉴综合性条目是本栏目、类目或分目的“眼睛”、“窗口”。驾驭全局,全面概括地反映本行业的特色,给读者以一目了然的整体感觉,应加强综合性条目的记述。

七、年鉴编纂总的指导思想

年鉴编纂总的指导思想是五个坚持:坚持政治的严肃性,坚持内容的真实性,坚持编排的科学性,坚持质量第一,坚持注重社会效益。

(一)坚持政治的严肃性。年鉴作为一种传播媒体,要贯彻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的方针,严把政治关,政治上出了错,其他一切都无从谈起。年鉴的全部内容都要完全符合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精神,坚决同党中央保持一致。

(二)坚持内容的真实性。年鉴有史册之称,编纂者必须要对历史负责、对后人负责,资料内容要真实地反映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既不溢美,又不饰非,经得起历史的检验,保证刊载的全部资料和数据都准确无误。

(三)坚持编排的科学性。首先是选择内容要坚持唯物辩证法,从本质上、整体上和发展上去反映事物;其次是形式上要科学,涵盖面要广,信息量要大,编排既要合理,又要有艺术性,还要便于阅读和检索。

(四)坚持质量第一。年鉴的质量包括政治质量、框架编排质量、文稿写作质量、编辑校对质量、印刷装订质量等,务必高标准、严要求,一丝不苟,精益求精。

(五)坚持注重社会效益。坚持社会效益第一的观点,正确处理和摆正各种效益的关系,特别要注重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崇尚文明,爱国守法,让年鉴在建设富强、文明、民主国家,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八、文字规范的几个问题

(一)称谓

一律使用第三人称,如“我国”用“中国”。人物一般直接称其姓名,后面不加“同志”、“先生”等称谓,必要时可加职务或职称。部门、行业一般直称“某某部门”、“某某行业”,而不称“某某系统”、 “某某战线”、“有关部门”、“各部门”。

(二)时间表述

一般要求写出准确的年、月、日,避免使用模糊不清的时间代词,如“今年”、“去年”、“明年”、“当前”、“最近”、“近年”、“近几个月来”等。同一文章中年份已有前提的,后面不必重复出现,可采用“年内”的提法,也可直接交代“某月”或“某月某日”,具体时间(公历年代、年、月、日及时、分),一律用阿拉伯数字表述,如“20世纪80年代”、“2009年5月1日”、“7时18分”;年份数字不能简写,如“2010年”不能写成“10年”。

(三)数字用法

数字除特殊情况外均用阿拉伯数字,如“7人(次)”、“20辆”、 “100册”、 “1230平方米”等。但叙述文字中的数字或者并非表示科学计量和不具有统计意义数字中的一位数,应使用汉字,如“一个人”、“五条意见”、“十项规定”、“十一五计划”、“七八十种之多”等,倍数、成数、分数、百分数、千分数用阿拉伯数字,但万分之几,十万分之几、百万分之几等要用汉字表示。

统计数字在五位数(某些需精确统计及附表中的数字可以例外)以上的,分别作如下处理:尾数“0”多的改用万、亿为单位,如“240000”写作“24万”;尾数“0”少的,改用小数,计算单位取最大值,小数点后按四舍五入法取1~2位数,如“245470万吨”写作“24.55亿吨”,“12834100千克”写作“1283.4万千克”。百分数和千分数中的小数,只取至小数点后一位数。约数可用“约”、“左右”、“上下”、“多”、“余”等表示,但不能叠用,如可用“1000多人”、“约5000字”,而不能用“约1000多人”、“约5000字左右”。用小数表述的数据,不用“多”字,如“13万多人”中“多”字要去掉。

(四)计量单位

一律使用公制计量单位。行文中涉及的计量单位,其名称用中文表示;公式中的计量单位使用符号而不用中文名称;附表中的计量单位,一般用使用中文名称,必要时也可使用符号,但同一表格中的用法须一致。

(五)标点符号

一律按照1995年12月13日国家技术监督局批准的国家标准《标点符号用法》准确使用,特别注意破折号和连接号的用法:

破折号“——”书写时占两格,用于标明行文中解释说明的语句。破折号和括号的用法不同,破折号引出的解释说明是正文的一部分;而括号里的解释说明不是正文,只是注解。

连接号“—”书写时占一格,用于组成复合词组两个名词之间,把意义密切相关的词语连成一个整体,如“南宁—北海客货运输开通”。连接号的另一种形式“~”,主要用于连续相关的数字,如“5月18日~20日”、“30万~40万”、“20%~30%”。

(六)文章层次

文章层次较多的,分层序码书写: 第一档

一、

二、三; 第二档

(一)、

(二)、

(三); 第三档

1、

2、3; 第四档 (1)、(2)、(3)。

三、年鉴条目的写作

条目是年鉴的主体。年鉴的质量主要体现在条目的质量上。决定条目质量的关键在写作环节。

年鉴条目是对上年度一个独立主题下信息资料的完整记述。其基本组成形式是:标题+正文+署名。其要素有:何时、何地、何事(何人)、何因、何果。

1、条目的主要特点

(1)年度性,即它记述的事情应是在上一年内发生的,一般不作历史回顾,也不预测未来。

(2)独立性,即一事一条,独立成篇,不与其他条目内容交叉。 (3)完整性,即叙事完整,要素齐全,不支离破碎。

2、条目的分类

(1)按记述的内容分,主要有概述性(综合性)条目和典型性(专题性)条目两种类型;

(2)按条目的篇幅大小分,可分为长条目(1000字以上),中条目(500~1000字),短条目(500字以下)。

3、条目写作要求

用记叙文或说明文文体。 一要开门见山,直书其事,即用简明、朴实的语言,把事情发生、发展过程写清楚,不需要导语、套话,也不需要描写、议论。二要突出重点,文字精炼,即抓住主要问题或实质性内容,用最简洁、最精炼的文字陈述事实,做到字斟句酌,惜墨如金。好条目的标准是以尽可能少的篇幅记述最新、最多的信息;写好条目的难点在:文字既要简洁、质朴、规范,又要新颖生动,有可读性。

(1)概述性(综合性)条目

这是反映一个单位年度基本情况、年度特点及变化情况的条目,是对上年情况的全面回顾,是对年度总体面貌的概括和缩写。它反映的是面上的、宏观的情况。 要求写出两部分内容:一是年度基本情况,要有全面性、概括性。要求记述上年开展的主要活动,采取的主要措施,发生的主要变化,取得的主要进步或成绩,存在的主要困难或问题,使读者能简明、准确地了解该地区、系统或行业上年的基本情况;二是年度必要数据,要求全面准确、有连续性。要求把能反映上年情况的基本业务、总量指标、主要数据都记述下来,不能缺漏;数据的绝对值、相对值都要真实、准确,不要弄虚作假,掺杂水分。

(2)典型性(专题性)条目

这是反映一件事情或一个方面突出典型情况的条目,是将一个单位 上年发生的“大、要、新、特”事,按一事一条的方法记述下来。它反映的是点上的微观情况,所记述的内容可以是:一次重要会议、一项重要活动、一件新鲜事物、一名先进人物、一项科研成果、或一次重大事故等。记述要求:一是所记述的内容有历史价值或社会价值,属上年发生,内容新颖、突出;二是精心提炼题目,从所记述的内容中提取中心意思,抓住实质,以简洁醒目的文字反映出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三是应记叙完整,避免内容重复。对跨年度的内容,如工程建设、科研开发等,记述中可对上一年前的情况作简要回顾,重点仍是上年内的情况。

四、对年鉴的写作要求

年鉴是现实性特强的资料性工具书,它记录现实,并为现实服务。作为年鉴基本寻检单元和主要表现形式的条目,应当充分体现年鉴的这一性质和功能特点,以反映社会现实为基本任务。

(一)实事求是,据实而录

首先,条目重在纪实。这种“实”,是有头有尾、有根有据、有情况有数据的完整事实。条目写作应当完全让事实说话,事实是条目的基本内容和灵魂。任何一个条目,都应当是某一主题客观信息的集合体,是事物本来面目的展现,一般不包含作者的主观因素,也不对未来作预测展望。其次,条目必须全面反映事物和情况。事物往往具有二重性:正面和反面。条目应当顾及事物正反两个方面,在如实记录成就、发展、经验的同时,应如实记录困难、问题和缺点;在表彰先进、弘扬正义的同时,也不回避落后、阴暗和邪恶。第三,文字表达宜采用纪实手法。即开门见山,直陈其事,免除一切穿靴戴帽式的套话,杜绝任何废话、空话和假话。

(二)选题独到,防止雷同

在年鉴的记述范围之内,不同的地方和不同的部门、行业,由于工作性质、重点不一样,也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年度内出现的新情况、新事物千差万别,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往往有很大差异。 条目作者应善于运用“求异”思维,通过抓热点、抓重点、抓特点,筛选出独具特色和最有检索意义的题材进行写作,形成自己的独家报道。

(三)密集信息,扩大内涵

条目密集信息资料的主要手段:一是汇辑和综合,即把分散的材料聚集起来,进行总结、归纳,理出头绪,择要而录;二是概括和熔炼,即抓住事物的本质和特征,加以提炼,并简明扼要地表达出来;三是采取辞书的特殊手法,即规范条目的内容要素和记述程序,实行范式化写作,并尽可能省略释文的句子成分,例如省略主语及句子中的连接成分、语气成分等。 在密集信息的同时,要注意提高条目的有效信息含量。所谓有效信息,就是对读者有用的信息,读者有可能用得着的信息资料。 要提高条目的有效信息含量,首先要坚持条目的设条标准,选准选好题材;其次,对题材进行深加工,榨干行文的“水分”,剔除冗余信息;第三,细分主题,挖掘深层次的材料,拓展反映的深度;第四,面对读者的阅读检索需要,有选择地收入一些附属资料,扩大条目的内涵。条目附属资料包括统计表、示意图、文摘、名录、目录、照片、解释性资料等多种表现形式,具有篇幅小而信息量大、内容直观、检索方便等特点。

(四)精确标引,方便检索

条目的标题,既是其内容资料的聚集点,也是读者检索资料、获取信息的路标。条目标引,应当采用通用的词和词组、独立的名称和概念、短语及短句,不采用冷僻、艰深的词汇和令人费解的缩语,也不使用标语口号或推论式、铺垫式句子和因果复句。标引的主要方法和要求:一是以事实和资料为依据,准确地概括主题;二是着意求新,张扬个性,避免雷同;三是十分简洁,不随便多用一个可有可无的字和词;四是利于检索,尽量符合人们的检索心理和检索习惯,如主题词前置、选用人们容易想起的关键词等。

(五)适当修辞,顺畅行文

条目文体是简明的说明体或记叙体。条目遣词造句通常遵循如下原则:一是选词通用化,尽量采用人们最熟悉、广泛流行的词汇进行表述;二是措辞平正、准确、不用或少用形容词之类的附加成分,忌用感情色彩强烈的词语,杜绝虚浮之语和溢美之词;三是尽量简化释文,句式宜短不宜长。条目的文风最讲究简洁、朴实。“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是条目文字美的极致。因此,条目的修辞,如前所述,一般只在句式方面,采用对照、排比、反复等修辞方法。因为条目通常以客观事实、情况和数据为内容,采用对照、排比、反复的方法修辞,不但可以有效地提高条目内容的条理性,达到层次清楚、行文顺畅、方便读者阅读和查考的要求,而且能够有效地反映事物的发展变化,保持年鉴资料的连续性和可比性。

(六)加强审核,减少差错

任何条目均要经过有关单位领导的认真审核,涉及政治或政策敏感性问题和含有重要统计数据的条目,要经过权威机关和权威人士的审核。条目审核应当包括:是否符合事实;是否符合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以及国家的法律法令;是否符合国家规定的统计口径和对外宣传口径;是否符合科学常识;有无泄密等。除此之外,条目的审核还应当注意克服笔误,杜绝文字上的差错。

常见的文字差错主要有:一是计量单位错误,如万元错为亿元等;二是条目中的数字与附表里的数据不一致,与别的文稿相矛盾;三是记事条目里的时间、地点、人物、原因、结果等有异说;四是漏字漏句;五是标点符号使用不当。减少差错的有效办法就是反复核对,必要时可请别人复核。

第7篇:如何撰写教育叙事

教育叙事

一、什么是教育叙事?

1、是指以叙事的方式开展的教育研究。它是研究者(主要是教师)通过对有意义的校园生活、教育教学事件、教育教学实践经验的描述与分析,从而发掘或揭示内隐于这些生活、事件、经验和行为背后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论和教育信念,从而发现教育的本质、规律和价值意义。

2、是研究者以叙事、讲故事的方式表达对教育的理解和解释。它不直接定义教育是什么,也不直接规定教育应该怎么做,它只是给读者讲一个或多个教育故事,让读者从故事中体验教育是什么或应该怎么做。

二、教育叙事的特征

1、是一种质的研究方法,是教育行动研究的具体表现形式之一。

2、是行动者直接融入并成为主体的研究。

3、是一种事实性、情境性、过程性的研究。

4、是一种反思性研究。

三、如何撰写教育叙事

案例:蝙蝠会不会脑充血?

教学《动物园的晚上》(苏教版第七册)一课第三段时,我出示挂图,请学生看图说说蝙蝠是怎样睡觉的?话音刚落,学生们纷纷举起小手响亮地回答:“蝙蝠是倒挂着睡觉的。”我又请大家自由朗读课文第三段,细细体会蝙蝠睡觉的特点。

学生们相继读完安静下来时,王冲站起来神情严肃地问道:“老师,蝙蝠倒挂着睡觉会不会脑充血呢?”学生们一听哗然大笑,我心里则开始埋怨他乱提问题,不高兴地说:“你想到哪里去了,蝙蝠又不是人,怎么会脑充血呢?真是扯远了。”其他学生听了,笑得更起劲了,他则好像抹了一鼻子灰,一脸尴尬,神情沮丧地坐了下去。我们继续上课……

下午语文课前,我刚走进教室,王冲已拿了一本杂志兴冲冲地跑到我面前说:“老师,我找到了蝙蝠为什么不会脑充血的资料,你看!”我心里一愣,接过杂志仔细瞧,这是一本少年科学月刊《小哥白尼》,在第15页上赫然写着这样一段文字:“蝙蝠倒挂时,为何不会脑充血呢?我们人类在站立的时候,下半身的血管紧缩,使下半身的血液不会聚积。蝙蝠刚好相反,它在倒挂的时候,头部的血管紧缩,使流到头部的血液不会太多,所以就不会脑充血啦!”呜呼,我的脸一下子红了,顿时陷入了尴尬局面。上课了,我首先给大家读了这段资料,并向王冲诚恳地道歉:“对不起,上午老师错怪你了。相反我应该表扬你很会思考问题。”他不好意思地笑了,我也不好意思地笑了,全班学生也笑了……

四、撰写教育叙事应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是真实性。教育叙事不能凭空捏造“美丽的谎言”。教师平时要善于捕捉这些教育故事的“源文件”。只有“原汁原味”的教育事件才有特定的意义。

其次是情节化。教育叙事必须抓住“事件本质”,力求在朴实的基础上绘声绘色地讲述。在事情的高潮部分,要具有“艺术处理”和“情节化”描写。

第三,要有可读性。所选事件(故事)要有一定的悬念,能“吊吊”读者的好奇心,要让读者从教育叙事中获得一定的理性感悟,或给读者一种教育启迪。

一位教育名家曾经说过:“教育叙事是教师专业生活事件的真情告白,为广大教师提供了一个极富人情味、极具人文关怀、极具情感魅力的思索领域。”

上一篇:周及月施工进度计划下一篇:财务管理学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