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思想品德教育

2022-11-2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浅谈小学思想品德教育

浅谈小学生思想品德教育

【摘 要】本文概述了小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内涵。着重从家庭、学校和社会这三个环节论述了如何对小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这个核心问题。首先,通过家庭教育,使小学生初步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然后,通过学校教育,使小学生的思想品德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最后,通过社会教育,稳定小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

【关键词】小学生;思想品德;教育

思想品德教育是指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一定时代的要求,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使他们形成一定思想品德的教育,也叫做德育。要使小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必须抓住家庭、学校和社会这三个环节。

一、通过家庭教育,使小学生初步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

1.建立和谐、欢快的家庭氛围

据调查表明,生长在一个经常吵闹的家庭里的孩子,多数性格比较孤僻、内向、沉默寡言,不愿主动和别人交朋友,常独来独往。但生长在欢声笑语的家庭里的孩子,性格开朗大方,有说有笑,有集体荣誉感,经常帮助有困难的同学,随时保持乐观、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

2.建立团结、互助的邻里关系

家庭外部也要搞好邻里关系,才能互相帮助,共同发展。邻里之间难免会发生这样或者那样的口角之争,但双方应互相谅解、宽容,大事化小,小事化无,有困难共同解决,有快乐共同分享。在这样的邻里关系中成长起来的孩子,他们慢慢地也学会了互相帮助,互相理解、信任,与别人和睦相处。

3.家长充分发挥其第一教育者的作用

首先,多给孩子一点活动的空间。家长应在孩子完成教师作业的前提下,让他们去做他们喜欢做的事情。其次,多给孩子一点改正的机会。当孩子犯错误时,家长不能老用鞭子打,应弄清原因,以理服人,多给他们一点改正的机会。再次,多给孩子一点鼓励的眼光。家长可以放手让孩子去干一些有益的事情,不管他们把这些事情完成得怎样,只要有一点进步,都应给予鼓励。

二、通过学校教育,使小学生思想品德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1.充分发挥思想品德课程的育人功能

(1)注重思想品德教育的知识性。小学生年龄小,对一些道德规范和原则的认识处于无知阶段。因此,教师应紧扣教材内容,联系生活实际向学生进行文明礼貌、遵纪守法、明理诚信、法律知识和爱国热情的教育。

(2)注重思想品德教育的趣味性。人的各种活动多数是从感兴趣开始的。教师在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过程中,不一定按照书上的顺序和要求逐步讲解,可以结合生活实际来进行教学,适当的时候还可以来一点幽默笑话之内的,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

(3)注重思想品德教育的情感性。情感在小学生品德形成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小学思想品德图文并茂,很有吸引力。教师在教学中可以结合插图,放录音、讲故事,充分发挥教材的感染力。使小学生的思想感情与作者的思想感情产生共鸣。

2.在语文、数学学科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1)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小学语文不同于思想品德课,不能靠集中课时和集中内容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而应切实做到思想品德教育与语言文字训练的辩证统一。如教学《梅花魂》时,可以通过对题目的理解,使学生受到中华民族那种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的教育。

(2)在数学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现行小学数学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品德教育因素。如在教学“长方体、正方体”时,教师可以先出示几张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图片,鼓励他们努力学习,为建设家乡打下良好的基础,自然而然就使学生受到了热爱家乡的教育。

三、通过社会教育,稳定小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

1.通过反面教育,让小学生远离社会不良现象

在当今社会上,有很多不良的社会现象。如有的学生家庭条件好,今天买玩具,明天买衣服,久而久之,形成了乱花钱的坏习惯。有的学生由于受社会影响,很小就开始谈恋爱,结果学习成绩沿直线下降。教育者可以将这一系列不良的现象将给小学生听,让他们充分认识到这些不良现象带来的恶果。从而,让他们远离社会不良现象。

2.通过正面教育,稳定小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

在小学生与社会接触的过程中,教育者必须加以正面的引导,让他们积极参加一些有益的社会活动。如参加大型的文艺活动,积极向孤寡老人送爱心,主动打扫街道等。通过这些活动,既增强了实践能力,又在活动中得到了乐趣。从而达到稳定他们良好思想品德的目的。

综上所述,小学生思想品德教育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教育,它是我国基础教育的奠基工程。小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成败直接关系着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成败。因此,教育者必须把握住家庭、学校和社会这三个环节,通过多种形式、多种渠道,有效地向他们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让他们早日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

参考文献:

[1]卢明德.中小学教育研究方法与论文写作.天津人们出版社,1998.

[2]胡寅生.小学教育学教程.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

[3]王振宇.心理学教程.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

[4]李家庆,哈敬.小学教师知识词典.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1994.

作者:龙家成

第2篇:浅谈小学作文教学与思想品德教育

【摘 要】作文是小学生综合能力的体现,作文教学既是老师对学生文字功底的提升,又是老师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培养手段。在作文教学中要尽可能地将思想品德教育融入到作文教学中来。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如何搞好学生的思想品质的建设,如何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作文教学是关键,是重点中的重点。作文教学的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逐渐培养其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道德情操,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关键词】小学作文;思想品德

作文教学是小学生教学的重中之重,要充分发挥作文教学这个主阵地的作用。挖掘作文教学中的思想品德元素,在作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小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的主要内容有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遵纪守法、礼貌待人、勤劳互助、团结同学等。语文上课时间长,对德育教育的开展责无旁贷。小学语文水平的高低体现在一个学生语言的表达能力、理解能力上。

一、思想品德教育的培养促使学生在作文中真实感情的表达

1.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诚实品质。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作文教学往往只注重文字功底的培养,而忽视了学生对真情实感的表达。学生逐渐失去了对作文的兴趣,同时也失去了真情实感表达的机会。没有真实感情,作文的写作是结构形式化的写作,文字是苍白无力的表达,感情是弄虚作假的装饰。按照这种模式长期的培养只会养成学生撒谎的习惯,而不会提高学生对语言的表到能力。所以,思想品德教育在作文中培养学生对真实感情的表达很重要。学生只有通过思想品德教育引导学生对身体真实的人物记叙,真实的感情抒发,才有可能提高学生对文字的驾驭能力,真正提高写作能力。

2.在语言文字的训练中渗透思想教育。

思想品德教育与语言文字的运用是紧密相连的,没有离开语言文字的思想,也没有离开思想的文字语言。如何通过语言文字塑造人物形象;如何表达作者的思想道德情操;如何遣词造句;如何让学生以贴近生活的方式来表达;如何在语言文字的运用中表达思想感情;是作文教学中思想品德教育渗透的重点。

3.要引导学生对生活的观察、养成积累素材的习惯。

如果在写作中缺少素材,作文就会变得空洞,作文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艺术。如果没有正确价值观的塑造、没有思想品德教育的引导,学生难以贴近生活进行观察,没有真实的生活经历、没有真实的生活体悟,没有伤过心、没有流过泪,怎么会写出感人的作品呢?只有对生活的细节有充分的感悟,才有可能写出有血有肉的作品。在生活中要养成多思、多想、多练的好习惯。联系学生实际,深化思想教育!在语文课上,教师要凭借教材,坚持正面启发诱导,让学生联系自己的实际,在领悟思想感情的基础上,倾吐自己内心的感受,相互启发,从而进一步受到课文思想的熏陶和感染!

4.采取多种文本样式,丰富学生写作内容。

作文训练如何指导学生身边的真实生活,如何增强小学生对语言的驾驭能力,必须考虑到小学生的心理素质、年龄层次,小学生正处于天真浪漫、想象力、好奇心、创造力逐步形成的年龄阶段。大部分写作以记叙文为主,对议论文的接触很少。单一的写作模式,受到了各种的限制,会难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要拓展学生的写作领域、扩充学生的写作材料,写身边的真人真事,抒发真实情感。

二、创设良好写作情景,陶冶良好道德情况

1.提升学生审美能力和认知能力。

优秀的文章、感人的事迹都可以成为小学生学习的榜样,通过观看电视节目、优秀书籍提升小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审美能力,陶冶他们的情操。安排他们写观后感和读后感,提升小学生的写作能力。要多接触先进的人物,通过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对小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

2.提升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

學生面对的不光有学校生活、家庭生活,还有社会生活。社会生活中存在不良的思想,有可能玷污了小学生灵魂。要提高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制止不良思想对小学生的侵害。辨别是非能力的形成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老师培养小学生仔细观察的习惯,深入分析理解的能力,逐步改善小学作文中出现的不良思想。

3.科学合理的渗透方法。

要结合小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小学生的思考方式,对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出现的新事物、新风尚发表自己的观点,通过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教会小学生做人的原则;通过循循引导,培养小学生识别“善恶”“美丑”“真假”的能力。

4.注意小学生年龄结构和心理特点。

小学生年龄小、好奇心强、对事物充满了奇思妙想。小学生处于形象思维阶段,在认识活动中依赖于具體、直观、形象。要善于引导学生,为小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奠定基础。要善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辨别是非的能力,通过引导学生对生活的观察理解,提升其语言运用的能力。教师要紧紧抓住描写人物形象的关键语句,分析人物形象,启发学生思考人物在做什么!怎样做的!为什么这样做,通过想象把人物的具体形象浮现出来,使学生受到教育和感染!

5.提升小学生思辨的能力。

要引导学生全面观察,综合分析。社会是一个复杂多变的大染缸,形形色色的人物,各式各样的思想理念,各家学说,众说纷纭,学生必须要有辨别是非的能力。社会中存在不少的阴暗面,学生能否讨论阴暗面的话题,在教育界争论不休,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争议。如果学生能从阴暗面里发现一丝阳光,必然也会促使学生自身思想品德的提升。

三、结束语

作文课程中渗透德育教育是语文德育渗透的一方面,德育教育的渗透途径很多,要把握好每一个教育的机会,把德育教育工作作为首要任务来抓,要使学生培养良好的观察习惯,逐步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品质。小学的思想道德教育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工程,思想道德培养也是一个长期的、不断探索、不断改革的过成。要不断地形成科学的、合理的教育体系。

作者:王颖南

第3篇:浅谈如何做好小学思想品德教育工作

摘要:在长期的小学思想品德教育工作中,运用环境陶冶法、说理教育法、榜样激励法和意志磨砺法。其中环境陶冶法最为关键,说理教育法最为直接有效。

关键词:小学生思想品德教育

在长期的小学教育中,向来十分重视小学思想品德教育工作。而思想品德教育工作的前辈们,不仅是站在了高度,更是具有一定深度来认知思想品德教育工作的重要性的。并且在不同时期探究出思想品德教育的特点,寻求出思想品德教育工作的新方法、新途径。那么,作为小学教师的我们,又是在教学中如何做思想品德教育工作的呢?

一、创建良好的家庭和校园环境,对学生进行环境陶冶的方法,以便于促进其思想品德朝着良好的方向发展,这一步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工作进展是否顺利的关键

目前,我国在校小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甚至有些学生是“三独”子女,即父亲是独生子,母亲是独生女,而他本身又是独生。他们是在过多的家庭照顾下长大的,自理能力减退,意志力减退,思维能力减退,等等。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以自我为中心、对环境要求过高与现实能力低下、自我奉献过低之间的矛盾。为了消减这些问题的出现,有必要要建立良好的家庭和校园环境,给学生一个和谐美好的思想外延空间。

良好的家庭环境总是会给我们以美好,不良的家庭氛围更是滋长我们不良情绪的土壤。古代的孟母尚有如此见识,更何况新时期的我们。在召开的家长会上,在家访中,我们对个别有不良嗜好的家长进行了说服教育,并对有矛盾家庭做了耐心细致的调节。一切为了孩子,为了给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更有利于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作为思想品德教育最重要的基地——学校,更要创建一个美好有生机的育人环境。小学生们白天多数是在学校度过的。有着片片绿荫和朗朗读书声的校园,有着宽敞明亮的教室,有着有秩序有规律的教学生活和作息时间,有着良好的校风和班风等等。所有的这一切,不仅给人以清新雅致的感觉,更会给人以奋发向上的最佳心理状态,而且会让小学生们养成活泼开朗的性格,产生对生活的热爱之情。这样的环境陶冶下,必然产生的良性循环的效果,学生的思想品德工作就会不言而“治”了。

二、思想品德教育工作中,教师最直接、最有效地方法就是说教,它也是进行思想品德工作中应用最多、最普遍的方式之一。主要方法有三种:谈话、讲解、讨论。

首先说说谈话法。谈话是教师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和精神面貌的方法之一,它可以不受环境、时间、场合的限制,在潜移默化中完成了思想品德教育。也可以非常庄重、正式地与学生交谈,引起学生心理上的重视感。比如,有一个学生天生胆小怯懦,不敢下水游泳,体育教师有意识的边和他说笑着,边引领他下了水。当学生走到水中间时,老师才和他交谈起他胆子小是坏事情,要改变自己的胆小之类的话。这时这名学生已经体会到了水里的美好,和自己战胜胆怯的快感,于是思想教育工作完满结束了。因为那个学生把这次事件写成了作文。由此可见,这件事情在他的心灵深处引起了共鸣。

其次说说讲解法。对小学生讲解时。教师要有耐心,要用最浅显的话语向学生揭示最深刻的道理。这就要求教师要对学生的思想动向有一定深入了解,并且要求教师学识要渊博,善于旁征博引,让学生了解相关内容。

最后说说讨论法。这一方法适合小学阶段的高年级学生。当学生对社会上某些问题认识不清或者模糊时,教师可组织学生搞搞讨论、研究的方法来解决问题。比如,目前社会上对网络的认识,尤其是小学生是否适合进网吧,学校周围是否应该允许开网吧等等,这类普遍性的问题,更适合让小学生们讨论研究。

三、当代的教育中,提出了名师教育这一观念。在我们小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中,我们也要注重榜样激励的作用。小学生的模仿能力比较强,针对这一点,教师要经常性地引导学生认识英雄和历史人物,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的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更要在小学生身边挖掘出一个小楷模,用能看得见摸得着的典范引导小学生。如此教育方法下,思想品德教育工作就会做的如火如荼。例如,小学生们都喜欢柯南这个动画形象,教师引导孩子像小柯南学习爱动脑爱思考的好习惯,更要向小柯南学习善于观察的好习惯。学生中有类似比较细心善于观察的孩子,教师就会及时表扬及时肯定,比如,我们班的某某同学也很善于观察呢,真有点小柯南的味道呢。这样的激励教育促进了榜样的确立,同时榜样的作用又使得我们的思想品德教育更上了一层楼。

四、意志磨砺法,在所有的思想品德教育方法中,开展起来时最困难的。最大的阻力就是家长。由于当今的小学生多数是独生子女,家长们溺爱呵护着。从学校的扫除,值日和其他的劳动、活动中,就可以得见。面对这样的社会现状,一方面要呼吁家长和全社会正确面对孩子的教育问题,更是要积极开办让小学生们得到意志磨炼的活动。比如野营或者野地生存活动,还有集体长跑等等体育活动。人的意志力不会在一次两次的活动中就能加强的,最重要的是长期开展,持之以恒。

综上所述,小学思想品德教育工作并不是一个单一开展的过程,各种方法之间互相依赖互相联系,综合作用在小学生这个个体上的,教师更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地对小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作者:赵艳辉

第4篇:浅谈如何对小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小学阶段的德育,对少年儿童的一生发展的影响至关重要。当前社会经济生活急剧而深刻地发生着变化,传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伦理观正受到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各种新旧思潮冲击着学校的德育教育,致使当前学校德育工作往往处于内外两难的境地,经受着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如何陶冶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造就一大批德、智、体、音、美、劳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乃是思品课教学的中心任务。

小学生思想品德教育是对小学生进行社会生活常识﹑

政治法律常识﹑日常行为规范或社会公德等方面的教育。品德教育的过程必须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结合小学思想品德课的学习和教师的课余教导,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德育,并教育引导学生联系实际,付诸行动,提高思想认识。由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认识意识还比较模糊﹑不稳定,所以,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时,要充分考虑小学生的这一特点,把握几个基本准则。

首先,小学思想品德教育要突出针对性。所谓针对性,是指根据学生实际,有的放矢,及时帮助学生改掉不良习惯和纠正不正确的认识。如:五年级的××同学受手工商业意识的影响,认为成绩只要及格,不用那么刻苦,课外找点工作多赚点钱,这样也会使父母感到满意。了解到这一情况,在教育中我讲事实﹑摆道理,使她懂得学生应该以学业为

主,只求考个及格是不上进的表现,只有专心致志读好书,才是正确的,至于寒暑假做手工积钱解决学费,也是可以的。在我的耐心教导下,终于摆正该生思想中读书与赚钱的位臵,也解决了这类学生的思想矛盾。有如,针对学生中存在不团结﹑相互妒忌﹑关系紧张的情况,我及时进行解决﹑引导,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彻底化解矛盾。体育课上,××和××两位同学因玩羽毛球产生争吵,相互贬辱,甚至动起手脚来。解决这类学生的矛盾,首先要针对事情的严重程度和来龙去脉来教育他们。在这一点上,我列举了村上曾经发生的一宗因学生矛盾而造成双方家长动手打架的恶性事件来教育。通过事例引导他们吸取教训,认识自己的过错和鲁莽。经过教育,他们都作了自我批评和检讨,表示改正和彼此要向对方道歉的决心。他们的行动,同时也影响了其他不团结的同学,使这些同学也深受感染,互相搞好团结。

第二,思想品德教育要坚持多样化。所谓多样化,是指教育形式的多样:

课堂讲解——教师在思想品德课上根据教材,并联系实际补充丰富德育资料向学生讲授,着重抓住德育目的,讲清人物实际,让学生感受德育道理。

课堂讨论——在讲解和认知的基础上,组织学生开展课堂讨论,让学生在讨论中加深理解,充分发挥他们的自我教育能力。

专题班会——创设机会,让学生进行有意义的德育专题班会,使学生从活动中有所悟,有收获。

第三,思想教育要有坚持示范性。所谓示范性,是指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育中,要身体力行,成为学生的模范和表率。小学生有着模仿的习惯这一特点,相反地说,教师的言行举止将直接地影响着学生的行为模式。如:教师道德修养中有“为人师表”的要求,然而,教师对学生提出了“讲究卫生”﹑“爱护公物”﹑“讲文明”等德育要求时,教师本身的品德将影响着学生,学生会产生比较的心理。所以,在教育学生时,教师要坚持示范性,不然对学生的教育便会削弱力量。

第四,加强学生教育工作,首先要优化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所谓优化,是指教师在思想品德课上要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达到知行统一的教学目的。另外,课外要设计练习,留臵作业。练习题要从实际出发,紧扣《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思想品德课的作业,主要是让学生开展社会调查,和让学生进行行为训练。学习一个品德形象,接受一个品德道理,其形式是多式多样的。如:《热爱科学,勤奋学习》一课,我让学生进行有关调查,了解校园里勤奋学习﹑在各次知识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的学生; 教学《助人为乐》一课,我布臵学生调查周围“学生学赖宁”的好人好事。实践证明,在调

查了解的活动中,学生的思想会默默地受到周围的先进人物事迹所感染﹑受到启迪,其教师效果往往比说教好得多。另外,每一课上完以后,我都布臵适当的作业,让学生行为得到训练,认识得到印证,并注意定时总结汇报,表扬鼓励。《孝敬父母》一课,我要求学生人人做一些使父母满意的事。结果,有的学生父母生病,他就前往求医问药,照料父亲;有的学生母亲工作忙,她就洗衣服﹑做饭他们在校能够做个好学生,在家能够做个好孩子。

总之,小学思想品德教育是一个塑造小学生美好心灵,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健康心理的过程,小学教师在教学中要敢于探索,勇于实践,只要我们富有一片爱心和诚心,就一定能使更多的孩子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第5篇:浅谈如何对小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学校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奠基工程,它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全过程和学生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因而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尤为重要。

关键词: 小学生

思想品德

教育

家校合力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是摆在教师面前的首要任务。小学阶段是人的成长的起步阶段,也是人的良好品质形成的初始阶段。在这个时期,儿童的身心发育速度很快,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较强,所以思想品德教育,会对儿童今后的发展起到重要的影响作用。好的思想品质使人受益一生。相反,不好的思想品质则能毁了人的一生。

作为教育人的主阵地——学校。学校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奠基工程,它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全过程和学生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而作为和学生朝夕相处的教师更是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最重要力量。那么如何对小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做起。

一、 抓常规训练

学校生活,要求孩子们树立严格的集体和时间观念,遵守学校纪律。小学的孩子年龄小,仅懂得了道理,如果不经过反复训练,也不一定做到。因此从开学起,教师要对他们进行常规教育,对怎样上课、下课、回答问题、尊敬师长、团结同学、礼仪行为等等,都做了明确的要求,然后,进行反复训练,对做得好的同学给予表扬,并让他示范给大家看。有的同学做错了,就让他们重做一次,两次......不厌其烦,

1 多次反复,直到做好为止,不能因为错了一次而批评,应真诚地鼓励他们树立信心去做好。

二、优化思想品德课的教学

所谓优化,是指教师在思想品德课上要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达到知行统一的教学目的。另外,课外要设计练习,留置作业。练习题要从实际出发,紧扣《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思想品德课的作业,主要是让学生开展社会调查,和让学生进行行为训练。学习一个品德形象,接受一个品德道理,其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如:《伸出爱的手》一课,我让学生进行有关调查,了解身边残疾人的事例,了解他们生活的不易,体验他们的生活,从而教育学生要关爱帮助我们身边的残疾人,为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教学《助人为乐》一课,我布置学生调查周围做好人好事的人。实践证明,在调查了解的活动中,学生的思想会默默地受到周围的先进人物事迹所感染﹑受到启迪,其教学效果往往比说教好得多。另外,每一课上完以后,我都布置适当的作业,让学生行为得到训练,认识得到印证。《孝敬父母》一课,我要求学生人人做一些使父母满意的事。结果,有的学生父母生病,他就前往求医问药,照料父母;有的学生父母工作忙,她就每天除了做作业外还帮着做家务;有的学生会为工作辛苦一天回来的父母洗洗脚、捶捶背;有的学生在父母空闲时主动和父母一起交流谈心。他们在校能够做个好学生,在家能够做个好孩子。

三、坚持正面教育,寓教育于讲故事之中

对小学生进行教育,仅凭单纯的讲道理是不行的,孩子们都喜欢

2 听故事,哪怕是最顽皮好动的孩子一听讲故事,马上就会安静下来。我就抓住了的这一好奇心理特征,常常通过讲故事的方法对学生进行教育。为了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我给他们讲“闻鸡起舞”的故事,使他们懂得学习应该认真、刻苦。多个孩子在一起学习,难免有打闹、吵架的现象发生。为了培养孩子们团结友爱的精神,我常根据班内发生的具体事例编成小故事,对学生进行教育。

四、耐心教育,以表扬为主

爱听表扬是儿童心理特点,表扬运用得恰当,学生的积极因素就会像原子裂变一样发生连锁反应。例如:上课了,大部分同学在吵嚷,没有做好上课准备,如果泛泛批评,收效甚微,如果点名批评,别人往往幸灾乐祸;倘若从乱哄哄中找个坐得好,不说话,书本都准备好的同学进行表扬,其他学生便会仿效,秩序井然。人都有自尊心,表扬有批评的作用,是不伤害学生自尊心的批评。我常用表扬某个学生道德品质、思想行为上的积极因素去影响和克服后进学生中存在的消极因素,寓批评于表扬之中。这样有利于学生之间互相学习,达到取长补短的目的。

五、成立光荣榜,弘扬好人好事

班级及学校成立光荣榜,大力弘扬发生在学生中的好人好事,如班级成立红旗台,好人好事登记薄;学校成立好人好事宣传栏等。使那些积极做好事的同学觉得光荣而自豪,觉得更应该那样做,也能使其他同学受到熏陶感染,从而在学生中形成人人做好事、个个争先进的风尚。

六、以身作则,做学生的表率

3 小学生模仿性很强,教师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对学生都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工作中我严格要求自己,处处以身作则,做学生的表率。在教师道德修养中有“为人师表”的要求,然而,教师对学生提出了“讲究卫生”﹑“爱护公物”﹑“讲文明”“知错能改”等德育要求时,教师本身的品德将影响着学生,学生会产生比较的心理。所以,在教育学生时,教师要坚持示范性,不然对学生的教育便会削弱力量。凡要求学生做到的事,我首先做到。如:要求学生对人讲话要有礼貌,我就带头运用礼貌语言;要求学生要爱护环境,我就带头做好环保工作;要求学生上课不迟到,我就每次上课提前到教室。要求学生知错能改,我有时读错字音、写错字、误解学生等,及时发现错误,及时道歉纠正。慢慢地我成了学生的一面镜子,多多少少受到了我的影响,做得一个比一个好。试想,一个上课经常迟到、旷课的老师,去教育学生不要迟到、旷课,学生会听他的吗?一个经常骂学生、说粗话的老师,去教育学生不要骂人、不说粗话,学生会听他的吗?等等。这样的老师在学生中的威信如何,大家可想而知。

七、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

后进生在每一个班级里或多或少都有。因此,转化后进生是科任教师的一项必不可少的工作。我认为对后进生要给予特别的关爱。要做到思想上不歧视,感情上不厌倦,态度上不粗暴。要用更大的耐心和一片真诚的爱心,去打开他们的心灵之门。要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比如:在课堂上不要紧紧盯着优等生,应多给后进生创造条件,鼓励他们举手发言,把简单的问题留给他们,及时给予肯定、鼓励,使他们也能自信地面对学习。单元末或学期末除了给优秀生发奖以外

4 也要给后进生有进步的给予进步奖,鼓励有进步的或没有进步的都要努力进步。课外积极辅导,多与家长联系,争取家校联合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八、家校合力——教育孩子

小学生的教育不能仅仅只靠学校,不要忘了小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受到不同环境的影响。家庭教育是孩子人格成长的摇篮,家庭是孩子接触的第一个环境,家庭环境会给孩子人格的形成打下难以磨灭的烙印,父母是学生的第一位老师,也是他们终身的教授,在人一生教育中,家庭教育处于初始和基础的地位,现实生活中,许许多多的父母不知不觉中忽视了德行的教育,“重智轻德”成为家庭教育的普遍问题。在学校老师教育学生凡事要讲理,不能以暴施暴。而有的家长在家教育孩子别人欺负你,你要学会反抗,比他更强,他人才不敢来欺你。人进一寸你得进一尺,理不站气势得站上风。两种不同的教育,学生会选择哪种方式呢?家庭是儿童首先接受教育和影响的地方,家庭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儿童的成长。凡是家庭教育抓得紧,抓得好,儿童受到良好的教育,在学校里接受教育就比较快,反之就比较困难,进步得比较慢,甚至有的还会变坏。因此,父母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生活中相互尊敬,相互谦让,与邻里友好相处,关心别人,为孩子营选一个温暖和谐的家庭氛围,为他们做出榜样。树木只有根深才能叶茂以至开花结果,只有从小培养学生的良好思想道德,才能培养出全面发展的二十一世纪的人才。因此,学校、家庭、社会各方面要相互协调一致,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道德修养,使祖国的新一代在良好的教育氛围下茁壮成长。

总之,小学思想品德教育是一个塑造小学生美好心灵,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健康心理的过程,小学教师在教学中要敢于探索,勇于实践,只要我们富有一片爱心和诚心,就一定能使更多的孩子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第6篇:浅谈在小学体育教学中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隆昌县桂花井小学

许明发

学校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有体育课教学、早操、课间操、课外体育锻炼、课余体育训练与竞赛等方面组成。在这个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社会,思想品德教育是放在第一位的,而体育作为学校教育的一门课程,它不仅能增强学生的体质,增进学生的健康,而且还能培养学生崇高的思想品德,增进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学校体育具有鲜明的群众性和强烈的竞争性,这些特殊的文化价值对发展学生的现代人应有的竞争意识、激进性、开放性、良好个性都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不失时机的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和意志品质的教育使学生成为德才兼备的人才,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定的基础。

一、精心设计教学,有效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体育教学就是为了让学生有更多的实际学习机会,不允许教师长篇地进行说教。因此我们应该设计多种方法,采用多种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开发他们的创造力,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比如下雨天,我们可以利用室内课向学生讲授体育教学的目的和意义,提高他们对体育锻炼的正确认识。可以用讲故事或演讲的形式,讲述革命家、伟人们的体育锻炼事迹,介绍我国灿烂的体育文化,中国体育健儿为祖国荣誉奋勇拼搏的动人故事等,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增进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教育学生珍惜美好的时光,遵循自然规律,积极科学地锻炼身体与养护身体,使自己具备健壮的体魄和旺盛的生命力,将来为祖国现代化建设多作贡献。室外实践课时,通过精心的设计,同样也可以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如:垒球投掷课时,如果单一的投掷,学生兴趣不浓,思想教育也跟不上。如果设计成“投弹炸碉堡”的游戏,在投掷区前画一条及格线,远处放一个或多个标志物,上面画上碉堡的图案,看谁炸掉的碉堡多,如投不到及格线者,算炸伤自己,就做俯卧撑10次,促其加强臂力的练习,学生兴趣盎然,都能奋力向碉堡投掷。这既是效果较好的体育课,又是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课。

总之,在体育教学中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教师除了巧妙合理地运用一些方法外,还要根据教学的内容,学生的特点和场地、器材、天气等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采取多种形式,有机地把知识技术技能与思想性和趣味性结合起来,这样既能活跃课堂气氛,同时对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与道德准则又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二、通过体育教学对学生进行集体主义教育

球类、游戏等教材蕴含着丰富的集体主义教育内容。教师在组织教学过程中,应不失时机地进行集体观念和集体主义教育,使学生明白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就是胜利的道理。具体实践中,多让学生参与游戏、竞赛的设计,让学生为取得胜利献计献策,使每一位学生都成为组织者、参与者和鼓励者。在参与活动过程中,较好地学会自尊自爱,诚实公正,宽厚待人等良好品质,培养主人翁意识、团队认同感、集体荣誉感、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篮球比赛就是一个集体主义教育的一个最典型的事例。比赛中如果场上队员不互相配合,只想表现自己,个人出风头,即使你的篮球技术、技能最好也是不会赢球的。因为这是一个集体的项目,需要场上所有队员的配合。只有这样,才能战胜对手,集体的力量才是力大无比。

而在课堂组织方面,可以通过指定小组长、带头人等方法培养学生之间团结友爱、相互帮助的良好品质,也可以通过队列、队形练习来培养学生整齐划

一、协调一致的集体主义精神,还可以通过搬运器材、收拾场地等来培养学生关心集体、爱护公物的良好品质,此外,在处理突发事件、组织考试时也要抓住时机对学生进行热爱集体,关爱他人等思想品德教育,从而不断地提高他们的辨别能力和认知能力。

三、体育教学可以培养学生顽强意志

体育课上,学生每学习一个动作技术,都要经过泛化、分化、巩固、动力定型这几个阶段,而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心理和生理会产生不同的反应。初学时学生的心理往往会随着动作的难易而产生不同程度的紧张和畏惧,生理上肌肉又会有酸胀、疼痛的感觉。心理和生理的反应对意志力不够坚定的学生就会产生怕苦、怕疼、怕伤的畏难情绪,此时教师就应有意识地鼓励学生,并适时地讲一些优秀运动队或杰出运动员取得巨大成绩的感人事迹。 20世纪80年代号召全国人民共同学习的"女排精神",被誉为铿锵玫瑰的中国女足,以及被誉为冰山雪莲的中国女子曲棍球队和近年来不断取得骄人成绩的中国女子花样游泳队,还有像姚明、刘翔等一些耳熟能详的国际体育明星,用他们那种"为国争光、无私奉献、科学求实、遵纪守法、团结友好、顽强拼搏、勇夺第一"的中华体育精神。来激励和感染学生,这样既提高了教学的效果,又能培养学生不怕苦、不怕累、不畏艰难的意志品质。

实践证明,要掌握好一项动作技术,都要经过反复练习,才能使动作达到高度的准确性,达到动作自由化的程度,这样就要付出很大的体能和体力,作为教师应及时采取有效的教育方法,鼓励学生用顽强的意志去迎难而进、迎难而上,坚信“生铁久炼成钢”、“技能久练成巧”,如:中长跑教学,有些意志不坚强的学生,每当跑到生理上出现“极点”的时候,就会马上停顿下来。偶然一次不足为怪,但如果这些学生每次都是这样,那么,他们中长跑成绩决不可能达到目标。他们的意志品质就经不起考验,以后遇到中长跑这个项目就会望而却步,知难而退。此时,作为

教师就要适当地利用中长跑这个项目去教育学生,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和敢于克服困难、与困难作斗争的勇气,使学生懂得,只有通过劳累、磨练等外界刺激,才能锻炼人对自然、社会的挫折承受能力。因此,体育教学,不仅为学生掌握运动技术、锻炼身体提供了条件,并培养学生优良的意志品质,为适应未来艰苦创业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

四、体育教学可以促进学生组织纪律观念的形式

学有目标,教有常规,赛有规则,练有纪律,比有风格。这些对培养学生的组织性、纪律性将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例如:速度、耐力练习过程中,就对跑的距离、次数、速度、姿态等提出具体的要求,使学生通过练习提高运动能力,锻炼顽强拼搏精神,这种精神,日积月累,就成为一种催人奋进的人格力量。又如体育竞赛,为了保证比赛顺利进行,事先要精心设计制定好有关比赛规则,耐心地进行赛前道德教育,防止运动员违纪违规行为发生,并养成运动员自觉遵守规则,听从指挥,服从裁决的良好习惯。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长期参加这种规范的、严格的、有组织的体育活动,就有利于养成良好的组织纪律性。从而懂得:在学校要做一名遵守学校规章制度的好学生,出校后,要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五、教师应身体力行,努力做学生的表率

体育教师作为教育者、组织者,在整个教育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一定的影响。体育教师的身教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体育教师在教学中的示范动作,就是教师行为呈现在学生面前的直接形象。好的示范动作使学生振奋,力争上游,教师的主导作用凸现出来,因此体育教师平时要注意自己的身体素质,体能等方面的锻炼,养成良好的饮食、休息习惯,保持强健的体魄,这样才能完成优美的示范动作。二是在特定的教学中,教师的思想感情、个性、道德、意志等对学生生理上和心理上产生的影响,教师除了语言教学外,行为教学较其他教学更多、更直接。在运动场上,体育教师有着特殊的魅力。对本职工作的热爱、专注,善良、真挚、良好的道德情操,勇敢的拼搏精神,将更直接地影响和传授给学生。学生对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加以认真的评价,目标明确,是非清楚,对体育教师的优美动作,高尚的品德会心领神会。

综上所说,在体育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优势明显,是其他课程无法比拟的。只要我们把握住体育运动的特性,充分发挥体育教学“以德育人”的独特优势,我们相信,一定能更好地完成学校体育教育的目的和任务,培养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新人。

第7篇:浅谈小学思想品德课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随着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启动,新的教学理念使得品德课教学开始逐步走上了“生活化、自主化、情感化”的道路,强调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中,对学生道德、行为、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及思想政治素质的培养;它使课堂教学真正贴近生活、充满生命的活力。下面就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如何提高课堂效率,谈谈个人体会。

一、课堂上要体现学生为主体,鼓励学生大胆尝试 。学习方式有很多种,但总体上可以分为两种:接受式学习方和探究式学习方式。由于传统的影响,以往的思想品德课教学过分强调接受性学习,在教师的帮助下得出正确的结论,然后学生死记硬背,机械训练。也许学生的分数不会太低,但长期以来会抑制学生创新精神和道德行为的养成,也会让学生产生厌烦心理。新的理念要求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课堂教学,一起体验、探讨、研究,通过活动让学生逐步明白道理、分清是非,同时提高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进而适应社会的能力。首先,体现学生主体地位。教师要千方百计地让学生自始至终成为课堂的主角,而不是教师的“自我表现”。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关注学生。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都要尽量让学生去思、去做、去发展。教师想参加学生活动,那么就以和学生平等的身份加入。其次,要鼓励学生大胆尝试。教师不要担心自己不讲学生就无法学会,应该相信自己的学生能行,让他们尝试着自己去理解、去探索。学生尝试的过程,就是一个自我探究的学习过程,即使结果是失败的,但过程也是有价值的。比如:教学三年级上册实践活动《学校的工作者》一课时,课前要求学生在课外仔细观察老师的活动,特别让学生去观察体会老师的一天是如何度过的,然后回到课堂上让他们说说自己的观察和体会。学生就会各抒己见,教师进一步启发:你想对他们说点什么?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生拿起笔给自己现在的或幼儿园的老师写一封信,表达自己对他们的爱,或者写写自己理想中的老师。这样,理性知识上升到感性知识,把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结合起来,把教学与生活结合起来,把培养情感与提高能力结合起来,课堂教学实现多赢。

二、思想品德课要联系学生生活。传统的思想品德课注重服务于未来生活,远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它不仅使学习活动与学生的生活实际隔离,也与学生本来的发展相去甚远。为了改变传统的“说教”,就应当使课程和学生的生活实际相关联,缩小与学生的距离,为学生的知行合有搭起一座桥梁,使它们得以沟通。理论联系实际是思想品德课的最大特点,当今世界的社会现象千变万化,学生生活在充满各种信息的社会里,适当引入一些社会热点问题会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有助于目标的有效达成。如《让世界充满爱》一课,就可以利用全世界、全国对四川汶川512大地震的援助等材料。这比材料中的朝鲜战场上罗盛教的事迹和抗日战争时期白求恩的故事内容更贴近学生。选取学生听得到、摸得到的例子,学生不会产生一种“虚幻”的感觉,有利于提高学生课堂教学的“真实性”。再如《家乡的变化》可以用家乡农村生活的改善、乡镇企业的腾飞、学校面貌变化,让学习走一走、看一看、算一算,真真切切地去体会神州巨变,这毫无疑问的比课文中数据要更有说服力。

三、根据学生年龄特点,注意直观教学。在小学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实践中,我无论从经验的角度还是从教训教度,都深刻地认识到这一点:充分提高小学思品课的课堂教学效率,必须尽力争取使用直观教学,特别是电视录像的运用,趣味小品演示等。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尤其是低年级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决定了我们的教学方法是生动、形象、直观。因为,强烈的道德情感体验只有在一定的意境中才能产生;丰富的道德认识只有来源于实践才能牢固,而生动、形象、直观的意境就比较接近于实践;准确果断的道德判断能力在生动、形象、直观的意境中就容易得到培养和锻炼;指导学生的行为凭借生动、形象、直观的意境更为贴切,容易找到行为实践的方式、方法。简而言之,直观教学手段的运用,有利于减少思品教学与语文教学之间的一些客观上的语言文字理解上的矛盾,提高教学效率。

总之,新的教学理念指导下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不仅仅是通过课堂中教学行为来体现的,教育的空间是广阔的,生活中处处有教育,时时有教育,教师只有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综合运用身边一切可用教学资源,优化教学环节,才能使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及行为习惯,为他们进一步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奠定基础。

行政组:严晓荣

2010-8-17

第8篇:浅谈如何提高小学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有效性

台江县台盘乡棉花小学 杨静

小学思想品德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让学生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这是小学生的必修课,但是小学生年龄小,如何让他们认识到思想品德课的重要性,真正实现教学的目标呢?下面,我们就针对如何提高小学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一、目前小学品德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思想品德教育理念脱离生活实际

小学生自身对思想品德的认知本来就浅,如果老师在教学中再脱离生活,空泛的讲解理论,不仅课堂没有乐趣,对小学生的品德教育也起不到任何的帮助。

(二)思想品德教学方法单一

教学方法单一是传统教学的主要缺点,但是这种模式与小学生的自控能力差、活泼好动相违背,单一的说教方法起不到教学的作用,因此,在课堂中加入小组讨论、情景再现等新的教学方法更能激发小学生的兴趣,从而在故事中促进小学思想品德的教学。

(三)思想品德教师资源不足

目前,小学学校的教师资源相对缺乏,因此大多数学校并没有专职的思想品德教师,兼职的教师不仅没有系统的思想品德教学知识,还可能将学生的思想品德课占有,这样的特点决定了小学思想品德教育的匮乏。

二、提高小学思想品德教育有效性的具体措施

(一)提高教师对思想品德的认识,重视思想品德学科教育

目前,很多的小学教师也对思想品德教育认识不深,认为这是一门无关紧要的课程。教师这样的思想对小学思想品德的教学极为不利,因此想要提高小学生的思想品德,改变教师的思想很重要,只有教师重视了这门学科,才能更好地进行教学,也才能有效提高小学思想品德教育的有效性。

(二)进行情景教学,让学生在情景剧中认识品德的重要性

提高小学生的思想品德水平是这门学科的主要任务,因此提高小学思想品德课程的有效性是保证学生思想品德提高的基础。要想让学生学有所成、认识到思想品德的重要性,首先就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加深对本学科的认识。

在实际的教学中,通过情景模式教学,让学生在小故事中学习思想道德不仅能提高他们的兴趣,还能加深他们的记忆,能对思想品德的课堂有效性起到促进作用。另外,自己参与故事的演绎、讨论、思考还能锻炼小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能对他们的心灵产生震动,引发他们的思考,进而提高他们自身的思想品德。

(三)优化课堂气氛,增加课堂活跃性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老师一定要铭记这个观念,在课堂教学中,把课堂还给学生,让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体,能够有效的优化课堂气氛,增加课堂的活跃性。 与此同时,教师也应该跟学生一同参与活动,在活动中学习教学,能增加课堂的活跃性,还能减少师生间的隔阂,使学生与老师成为朋友,使学生乐于接受老师的教育,如果师生关系很僵硬,也不利于学生的学习。

师生在课堂上的互动缓解了师生关系,然后老师再鼓励学生思考、提问,有意识的去引导学生,能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四)合理运用信息技术,加深小学生对思想品德重要性的认识

除了学生真正参与的情景小故事,老师还可以运用信息技术,制作一些故事图像,对学生进行讲解、讨论。这种方法不仅能使学生在故事中学到知识,还能激发他们对信息技术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实现他们的全面发展。

(五)结合实际生活进行讲课

小学生的阅历浅,空洞的讲解大道理更不利于他们对思想品德的理解,在生活中选取小片段,设置问题,引导学生学习,能让小学生更好的体会思想品德,还能启发学生留意生活情景,利于他们养成善于观察、思考生活的好习惯,还能真正提高思想品德课堂的有效性。

(六)依据学生特点进行个性化教学

每个小学生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个性,传统的教育可能就磨灭了学生个性的发展,还会引起学生对老师的不满,因此在教学中老师依据特点、个性化教学也是非常关键的。

每个孩子的个性不一样,所擅长的也不一样,教师在教学中,尊重学生的个性、正确对待学生间的差异,能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从而促进小学思想品德的教学。

综上所述,在目前的小学的思想品德教育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因此教师

能够树立正确的意识、找准教学的方法是非常关键的,也就是说,小学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利用多种情景的结合能有效的提高小学思想品德教育的有效性。总之,在新课标的要求下,教师的教学方法一定要进行改变,结合实际生活、运用多媒体、师生互动教学等教学方法的引入,一定会激发小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在兴趣中引导他们进行品德思考,更能有效的提高小学思想品德教育的教学效果。

第9篇: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与感恩教育

一、创设教学情境,激发感恩意识

在应试教育不良风气的影响下,教师大都以学生考试成绩和升学率作为教学的主要目标,他们过度重视“智育”,而忽略了“德育”,甚至部分小学教学中一味的追求高升学率,所以在开展思想品德教学的过程中,学校教师大都将基础思品知识、解题方法以及应试技巧作为教学的重点,而忽略了培养学生的情感品质,所以导致当前的小学生道德比较缺失,即便有些小学学校开展德育教育,但是也大都也只是走走过场,无法进行有效的感恩教育。因此,在开展思想品德教学的过程中,思品教师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教学情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感恩意识。但是为了提高感恩教育内容的合理性,教师必须要挑选合适的教育内容,而就具体的感恩教育内容而言,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珍惜生命、强化责任和学会和谐相处,下面就几个方面的内容进行详细地阐述: (1)珍惜生命。

思品教师必须要使学生珍惜自己的生命,这是对社会的一种感恩表现,同时也是感恩父母、回报国家和社会的有效手段,所以必须要使学生学会爱惜自己的身体。 (2)强化责任。

承担责任教育是感恩教育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比如感恩父母之恩就是要听父母的话、孝敬父母,不可让父母操心,担忧;感念祖国之恩就是要为祖国建设做贡献,不可做违反国家原则的事情等等。 (3)学会和谐相处。

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是和谐相处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感恩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即使学生养成保护自然的习惯;也需要使学生学会感恩社会,即要与不同阶层和性格的人进行相处,以确保人际关系的和谐。

二、丰富教学活动,践行感恩实践

正所谓:“鸦有反哺之义,羊知跪乳之恩。”感恩既是一种品德,同时也是一种责任,所以在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中开展感恩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当前的市场环境日益复杂,人际关系也逐渐贴上了功利的标签,见利忘义、尔虞我诈等情况在生活中也屡见不鲜,小学生长期处于这种不良的社会风气影响下就势必会形成消极的思想,也自然不会懂得感恩父母、师长和回报社会。基于此,在开展小学思想品德教学的过程中,思品教师必须要积极组织学生开展丰富的教学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来践行感恩实践,而就具体的感恩教育活动而言,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着手努力:

(1)在《思想品德》课程开展的过程中,思品教师可以借此时机来开展以“感恩”为主题的各种专题性讲座,并促使他们投入到感恩实践中来,以不断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

(2)用先进的事迹感染人。在开展思品教学的过程中,思品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适当插入一些先进的人物事迹,比如汶川大地震后,13名唐山农村兄弟所组成的志愿者队伍积极投入到地震的救援工作中来,这是因为他们没有忘记唐山地震时候全国人们及时伸出援助之手等等,这就是感恩的具体表现。另外,还可以开展以“感恩”为主题的演讲比赛、手抄报比赛以及鼓励学生在课下帮助学生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比如为父母洗脚、送茶水或者修指甲等等。

三、开展家庭教育,培养感恩情怀

目前,大多数小学生都出生于独生子女的家庭,并且他们始终享受各个家庭成员所创造的优越条件和生活氛围,比如一味地满足孩子的各种要求,但是却忽略了对孩子进行德育教育,所以当前大多数的孩子都不懂得去关爱别人,甚至部分小学生对父母呼来喝去,稍不顺心就会大发脾气,久而久之使他们养成了唯我独尊的习惯,更谈不上感恩父母,回报社会。因此,学校需要积极配合家长来开展感恩教育,以使父母作为一个称职的家长。例如,在平时的家庭生活中,家长需要从生活中的小事做起,引导学生要学会感恩,比如别人帮助自己了要铭记帮助者的恩情,在适时的时候再回报对方等等。

总之,在我国和谐社会构建的背景下,德行教育已经成为教育的重点。而感恩作为德行教育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我国一种优秀的传统美德,尤其是在当前学生感恩意识缺乏比较严重的情况下,在小学品德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使学生学会感恩具有重要的意义。

上一篇:第六届青歌赛下一篇:诗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