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的烛光

2022-10-1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心中的烛光

社群营销的烛光晚餐

每个人都在说朋友圈太多了看不过来,每个企业都在想怎样更好地黏住客户,每个做营销的都想怎么把社群变现,每个老板都想做一个简单的KPI指标,直接进朋友圈抢钱。

其实做朋友圈、做社群,是件特别累,且基本上费力不讨好的事。最近读了王旭川老师的《社群商业》一书,他提出社群运营者要有GONG——公益精神和工匠精神,就是要有极大的热情为众人服务不取报酬,极严谨的工匠精神做好内容。

传统营销的最大优势和最大问题,都是目标明确。

我们看到的成功人士都是目标明确的人,不仅是商业上有目标,人生也有目标,比如成功的演员,一定要追到某个校花。但是,真正幸福的那些人,其实没有特别明确的目标,他们只是努力,只是行善、自助和助人,他们没有想过要追到谁,没有刻意坐头等舱跟某人认识,他们内心保持的平静而强大的力量,引导他们走过曲折,实现最终的幸福。

营销又何尝不是如此。

多年做B2B品牌营销,我总讲不能因为你的女朋友跟你定下终身是在那顿烛光晚餐上,就推断说追到女朋友只需要烛光晚餐。如果你说,你们之前那些暧昧,那些甜蜜,那些争吵,那些胶着,都毫无用处,那我也承认,营销没用,内容没用,公关没用,社群没用。

股市也好,企业管理也好,都靠准确的预测,而偏偏社群运营这种事,好像看不到什么明确的预期,盲目扩大朋友圈的人数不算,做社群运营好像是踩着转轮往前猛跑的仓鼠,好累但是看不到跑了多远。

所以社群运营要考虑到事情的两面,一方面以公益之心、工匠之心和仓鼠的执着,另一方面要跟所有的营销和市场计划一样,表现出尽量准确的预期。

营销是艺术与科技的结合,艺术的成分更大一些。在社群运营上,你需要有无所求的心态,就像我那位做社群培训创业的朋友,每天泡在微信朋友圈,为大家提供行业见解、群友课程、线下交流,她说每天最开心的事就是到半夜12点还能跟群友们交流,没有这种内心的热情根本做不好社群。

当然,社群营销的根本不仅是平台,更重要的是内容。好内容不是转发而一定是原创的,就像你给爱侣做了一顿哪怕是简单的饭,对方也会感动,但是你订外卖他就不会感动。

好内容的标准,除了我们常说的与用户建立利益和情感的管理,以及《让创意更有黏性》中总结的好传播的六要素:简单、意外、具体、可信、情感、故事(英文字头SUCCES),特别要注意的是防止急功近利。在内容营销中,重要的是让你的品牌自然呈现。

过去我常常对团队说,发公众号微信软内容,考验你的是公司名称和品牌、产品名字能坚持到多晚出现。一般小编都会在标题和第一段里讲,被我逼到第二段、第三段,再往后他们就受不了了,但是你受不了的时候,正是读者开始感觉好的时候。

例外的情况是,第一你在发布本品牌的新闻,第二是你做的事情实在太牛。像G20杭州峰会晚会西湖上的舞台,不在湖底打桩,靠液压和浮力中和控制,多神奇、多环保,中国电建自己微信号发了一篇吹牛的,转发差不多十万。

可是多数情况下,我们要承受着缺少亮点的营销环境,所以才有那么多企业借势,因为自己实在没有那么多势。

所以,除了借势和偶尔的造势,除了你在烛光晚餐上求婚成功的那一刻壮举,你还要学会在平静中过完一生,在平静中有所为,坚持对深度和洞察的执着,为你的群友、你的用户提供有趣、有料和有感的内容。

第2篇:让历史的烛光照亮未来

采访时间:2019年5月

采访地点:北京大学历史学系

问:王教授,您好!可以谈谈您的成长经历吗?您为什么选择学习美国史专业?又是什么原因促使您走上历史研究的道路呢?

答:我出生在辽宁省兴城市(县)一个偏远的小山村,交通非常不便,在村里读完小学,到乡里中学上初中,1981年以全县第11名的成绩考入兴城市高级中学——县里唯一的一所省级重点高中。我高中阶段只读了两年,是最后一届两年制高中生,1983年9月到南开大学报到时还不满17岁。少年时放猪,砍柴,做过各种农活,从小喜欢读书,特别喜欢阅读《春秋战国故事》《三侠五义》《水浒传》等与历史相关的书籍。填报志愿时懵里懵懂,也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哪个专业好就业,当时报一所学校只能选两个专业,我填报的是金融学和世界史,结果被世界史专业录取。到了大三开始考虑未来前途的时候,不愿意马上工作,想继续读书,遂决定报考研究生。当时国门初开,西方文化、思潮和观念如潮水般涌入中国,思想界和知识界的主流是向西方,特别是向美国学习,实现四个现代化。我自然也受到当时思想风潮的影响,本科阶段就对美国史有兴趣,毕业论文写的是独立战争时期的人民外交。当时南开大学的美国史学科是国内最好的,杨生茂、周基堃、张友伦、冯承柏和陆镜生等诸位先生都在此任教,在报考研究生的时候,我毫不犹疑地选择了南开大学历史研究所的美国史专业。

问:您可以和我们分享一下在南开大学求学的经历吗?您印象最深的专业课程有哪些呢?

答:本科期间前5个学期主要是学习必修课,中国通史和世界通史是最重要的基础课,要上两年半的时间,其他还有历史文选、史学概论等必修课程,大概要到3年级下学期才会有选修课。这种课程设置的优点是基础比较牢固,但选修课门数较少。于可老师(讲授世界古代史)表情冷峻,讲课极富条理;刘洪涛老师(讲授中国古代史)擅长叙事,讲课诙谐生动;王永祥(讲授中国现代史)则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常常将学界的最新研究成果和不同观点展示给学生。除了历史系的课程外,我还选修了法学、社会学和哲学系的课程,特别是哲学系的逻辑学课程对训练我的思维方式影响甚大。当时大学校园思想活跃,课外活动很多,我记得大一的时候系学生会开了一个面馆,向学生卖担担面,以贴补学生活动经费,并将其作为社会实践活动来锻炼学生的能力,这在现在看来是不可想象的。20世纪80年代的大学校园各种思潮风云激荡,大学生热心于与国家政治相关的活动,我自然也参与其中,甚至成为活跃分子。那一代大学生心中充满理想主义,缺少“精致的利己主义者”的算计,以现在的眼光看来不免有些天真和幼稚。

我入南开历史研究所读研究生时,杨生茂先生已经70高龄,处于半退休状态,没有给我们开课。印象最深的研究生课程是当时在南开大学任教的富布赖特学者、美国波士顿学院的外交史家卡罗尔·帕蒂罗(Carol Patillo)教授给我们开设的“美国外交史”,使用的教材是当时美国大学流行的托马斯·帕特森(Thomas Paterson)等人合撰的《美国外交史》(American Foreign Policy:A History)和《美国外交史中的主要问题》(Major Problems in American Foreign Policy:Documents and Essays),帕蒂罗教授给每个上课的学生发一册。当时南开图书馆的外文原版书籍还很少,这两本新教材自然弥足珍贵,对我影响很大,也坚定了我学习美国外交史的决心。当时山东师大的刘祚昌先生在南开大学担任兼职教授,也给我们上了大约两个月的课程,讲林肯的思想和贡献,刘先生借用中国传统伦理观念中的词汇来阐释林肯的人格和思想,令人耳目一新。冯承柏先生开设的“西方史学与社会科学”课程扩展了我的视野,对训练我的跨学科素养非常有帮助,使用的教材是杰弗里·巴勒克拉夫的《当代史学主要趋势》,正是在这门课程中我了解了现代化理论、计量史学以及西方史学的前沿。

问:您的导师杨生茂先生是我国世界史与美国史研究和教学的主要奠基人之一。能否简要谈谈您对他的印象?他对学生的要求很严格吗?

答:杨先生性格质朴温厚,为人谦和平易,从未见他疾言厉色,在我的印象中对我们的要求也不严格。杨先生没有给我们那一届学生授过课,我与杨先生的交流主要是去他家里海阔天空地闲聊,而且聊时事居多,每次聊天都给我以启发。根据我的体会,杨先生对我的影响主要不在于传授具体的专业知识和研究方法,而是其对待学问的态度和学术人格,即严谨和纯粹。杨先生早年的史学研究是在极不正常的政治与学术环境下进行的,资料匮乏,无法与美国学者交流,而且受到意识形态的巨大影响,史学研究的首要目标不是求真而是为国家的政治、外交和意识形态需要服务。杨先生早年的文章,在观点和立场上不免打上那个时代的烙印,但是与那个时代很多以势压人和强词夺理的文章不同,杨先生的文章资料丰富,论从史出,言必有据。例如,杨先生1965年发表的《“新边疆”是美帝国主义侵略扩张政策的产物——兼论美国“边疆史学派”》一文有近120个注释,1982年发表《试论弗雷德里克·杰克逊·特纳及其学派》一文有164个注释。前些年为编辑杨先生文集,请南开大学历史系的研究生专门对文中注释进行核对,结果发现164个注释几乎没有错漏。其做学问之严谨于此可见。同时杨先生不写应景文章,不凑政治的热闹,不曲学阿世,鄙视“墙头草”和“变色龙”。他不愿做官,不愿意让行政工作耽误自己的研究,曾一度代理过主任,后坚决辞任,晚年自号“淡泊惜阴斋主”,仍笔耕不辍。杨先生的这种学术人格深刻地影响了我。

问:除了杨生茂先生之外,还有哪些国内外的知名學者对您有影响?

答:就专业研究而言,对我影响较大的学者还有入江昭和约翰·加迪斯。我在21世纪初开始阅读入江昭的著作,入江昭研究外交史的文化路径与我此前对传教士和民族主义的研究非常契合,阅读他的著作使我有一种方法论的自觉。我个性淡然,不善言辞,厌恶权力,向往恬静、自由的生活,属于有点天真的理想主义者。而入江昭教授倡导文化国际主义和跨国史研究,重视人与人之间的文化往来和思想交流,而不是权力政治对国家间关系潜移默化的影响,呼吁构建全球共同体,具有较强烈的理想主义情怀,与我个人的气质和追求也是一致的。约翰·加迪斯教授对我的影响,则在于他对国际关系理论的运用和对国际史的宏观思考。2007年,我以富布赖特学者的身份赴耶鲁访学,加迪斯教授是接待我的美方学者,这使我与他有较多的交往。我近年来倡导中国的美国外交史和国际关系史研究要借鉴国际关系理论,重视对重大问题的研究,与加迪斯的影响是分不开的。此外,与同门师兄弟和北大美国史同事的交往也使我受益良多。

问:您的早期研究关注了基督教在华传教运动的问题。1997年出版的博士论文《美国传教士与晚清中国现代化》一书,被普遍认为是中国学者关于基督教在华传教运动最有影响力的著作之一。是什么原因促使您选择这一题目作为博士论文的选题?

答:我选择研究美国来华传教士作为论文选题既受到时代背景的影响,又有个人特殊的原因。时代背景当然就是20世纪80年代后期西方文化的大规模涌入、中美关系的迅速升温(进入所谓的“蜜月期”)以及基督教在中国的复兴。在这一背景下,西学东渐的历程、中美之间的文化交流和传教士在中国的活动成为当时中国近现代史和美国史研究中的热门领域。而个人的原因,是家里的亲戚中有人信仰基督教,使我对基督教在中国的传播产生了兴趣。大约是1988年上半年的某一天,我在研究生楼入口的报栏前浏览,偶然读到《光明日报》上介绍和评论美国学者杰西·卢茨的《中国教会大学史》(刚刚由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中译本)的文章,该文引发我极大的兴趣,使我最终选择美国来华传教士的教育和文化活动作为硕士论文的选题,后来就一直做下去,将传教士与晚清中国现代化进程之间的关系作为博士论文的选题。

我的博士论文在解释框架下受到当时方兴未艾的现代化研究的影响,特别是罗荣渠先生对现代化理论的阐述,以及华中师范大学章开沅教授和罗福惠教授对中国近代化历程的梳理,给我很大启发。论文虽然对传教士有一定的贬抑,但总体上把传教士在华的教育和文化活动视为向中国输出现代性的过程,对传教士在近代中国的思想变革和现代化过程中的独特贡献给予了高度的肯定,突破了此前的“文化侵略”范式对传教士在华活动的负面评价和谴责。

问:您在2007年出版了《意识形态与美国对华政策——以20世纪美国对华政策为个案的研究》,该书与传统的研究美国外交史和中美关系史的路径有很大不同,一些青年学生甚至感到看不大懂。您为什么没有继续从事传教士的研究,而选择意识形态作为切入点来考察美国外交政策?该书很深奥吗?您觉得该书的独特贡献是什么?

答:此书其实也谈不上深奥,只是我没有按照传统的权力-利益范式来解释美国对华政策,而是从文化的视角理解美国对外关系,关注美国历史上的两大意识形态——自由主义和民族主义对美国外交政策的影响。为了使文化的视角更具解释力,我引入了政治社会学和认知心理学的概念和理论,提出了意识形态塑造外交政策的几种途径和模式,试图通过具体的政策过程分析来更具体地解释意识形态究竟如何以及通过什么方式来影响政策。可能是这一点让习惯于阅读传统历史叙事著作的年轻读者不大舒服。

我之所以在传教史研究方兴未艾的时候放弃对美国来华传教士的研究(有同行朋友深感可惜),转向美国对外关系史和中美关系史,是因为我于1998年底到北大历史学系后,分在欧美近现代史教研室,而传教士问题与中国近代史更为接近。系里的教学和科研需要都不允许我继续从事传教士的研究。另外,我自己也感到需要扩展研究领域和视野,思考中美关系中更宏大的问题。世纪之交是中美关系的多事之秋,1999年发生了美国袭击中国驻南联盟使馆的事件,2001年发生中美军机相撞事件,中美关系一度陷入低谷。与此同时,以《中国可以说不》和《妖魔化中国的背后》热销为标志,中国的民族主义开始高涨。这促使我去探究中美关系背后长期起作用的深层因素。

我在书中提出研究中美关系的“意识形态范式”,指出意识形态范式有助于克服国内中美关系史研究中的不足,即过于关注权力和利益因素,而忽视了美国对华政策背后的文化推动力,提出美国对华政策既追求权势和利益,又试图实现美国的国家使命和梦想,应该把20世纪的中美关系既看作权力关系与经济关系,又视为两种具有不同的记忆、情感、追求、梦想、价值观和生活方式的文化实体之间的关系。该书也反映了我个人在外交史研究中的“偏好”:美国外交政策不仅仅是对外部环境和国际权力分布的反应,更不是单纯的对利益的算计和追求,还深植于美国的文化传统、占主导地位的意识形态和国民的国家身份观念之中。我试图把美国外交史视为美国国家历史的一部分,而非国际关系史的一部分加以研究。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外交史研究的“文化转向”的潮流。

问:您在2015年出版了《踌躇的霸权:美国崛起后的身份困惑与秩序追求》一书,引发了学界内外的广泛关注,从事当代国际关系研究的学者也很关注这本书,您当时写这本书的动机是什么?可以简要介绍一下这本书的主要内容和您的核心观点吗?这本书对当前的中国有什么啟发吗?

答:写这本书其实很偶然,原来并不在我的写作计划之内。2005年秋,当时还在南开大学历史学院任教的王晓德教授倡议仿照杨生茂先生和刘绪贻先生主编的六卷本《美国通史》,撰写一部六卷本的美国对外关系史,邀我加入其中。2006年初,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南开大学世界近现代史研究中心将该项目立项,我承担其中第三卷的撰写任务,内容为伍德罗·威尔逊至富兰克林·罗斯福时期的美国对外关系。在我思考写作计划时,我决定把该卷写成一部通论性的著作,提炼出一个主题来贯穿整个时期,围绕该主题来组织内容,安排章节,构建解释框架,并兼顾这一时期的重大外交政策和事件。而当时国际社会正在热议中国崛起,关注中国国力的增长。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和中国成功举办奥运会后,中国崛起的大势似乎已经不可阻挡,人们忧虑的是崛起后的中国将如何运用自己的力量。而国内一些媒体和学者也很陶醉于国际社会对中国的赞扬,提出中国应该在国际舞台上大有作为,甚至可以扮演领导角色。在这种形势下,我决定考察美国的经验,以美国在19世纪末崛起后对自身国际角色的处理和对国际秩序的改造作为本卷的主题,希望美国的经验可以对中国有所启迪。

实际上这本书主要回答两个问题:一是从20世纪初到二战结束,美国朝野和两党是如何思考、辩论和确定自己的国家身份和国际角色的;二是美国在这一时期是如何处理与欧洲主导的国际秩序的关系,并逐渐按照美国的价值观和利益对这一秩序进行改造的。我在书中试图说明,美国早在19世纪90年代就已经崛起为世界第一经济强国,但并没有立即追求世界领导地位,而是经历了长达半个世纪的犹豫、摇摆和国内的反复辩论后,到二战快要结束的时候,才确立领导世界的决心,在世界各国的“拥戴”下成为世界领袖。因此与冷战时期和冷战后“舍我其谁”的雄心相反,二战前的美国实际上是一个相当踌躇,甚至有些不情愿的霸权。这种“踌躇”与“不情愿”无疑与美国独特的地理位置、分权制衡的外交决策体制、以自由为核心的国家传统有关,但最根本的原因是美国担心充当世界领导角色会让自身付出难以承受的巨大代价。在这一过程中,美国逐渐按照美国的价值观和利益对旧的国际秩序进行改造,到二战结束时才建立起一整套自由主义国际秩序,实现了国际秩序的“美国化”,而新秩序在很大程度上是美国国内秩序的翻版,是美国价值观的外化和国内治理经验在国际治理领域的应用。

我们从美国的经验可以得到的启示是:中国应该慎重选择自己的国际角色,世界领导地位不仅意味着荣耀和权力,还意味着责任和负担;新的国际秩序原则不是天上掉下来的,也不可能是伟大人物凭空设计出来的,而是源自领导国家自身的价值观、政治制度和治理经验,没有良好的、具有普遍吸引力的国内秩序,重构国际秩序也就无从谈起。

问:您十几年前在国内率先介绍外交史研究的文化转向潮流,近年来又大力倡导跨国史和国际史,可以谈谈这一研究领域的发展情况吗?您认为外交史和国际史研究的未来趋势是什么?

答:外交史,乃至整個史学研究的文化转向,除了源于人文与社会科学内在动力之外,主要与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世界形势的变化有关,那就是大国权力竞争逐渐趋于结束,族群和宗教差异引发的矛盾和战争,也就是塞缪尔·亨廷顿所说的文明之间的冲突,急剧增加。而跨国史和国际史兴起的主要背景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特别是冷战结束后世界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和国家之间相互依赖的加深。这些新的学术潮流都反映了历史学家在新形势下重新书写人类历史以应答时代问题的努力。跨国史重视跨国力量和全球潮流对民族国家历史的影响,关注跨国行为体和非政府组织的经历;国际史则重视多国互动,关注国际社会、国际制度和国际组织的演进以及全球共同体的形成。跨国史、国际史与全球史一起,汇聚成超越民族国家来书写历史的强大潮流,有助于抑制狭隘的民族主义观念,培育全球共同体意识和世界公民理念,在一个国家间相互影响和相互依赖日益加深的时代,避免褊狭自恋和妄自尊大。如果说,文化转向潮流开始呈现衰落趋势的话,跨国史和国际史的研究则方兴未艾,有很多题材可以挖掘。自近代以来,没有哪个国家的历史是封闭自足的,跨国力量对民族国家历史的介入是普遍现象,因此几乎所有的国别史研究都可以引入跨国史视野。而自地理大发现以来,跨越国家领土疆界进行活动的行为体决不仅限于国家(state)及其代表,还包括大量的非国家行为体,这些跨国的非国家行为体的经历是跨国史研究的重要题材。20世纪人类历史的重要发展就是出现越来越多的国际组织,这些国际组织把不同的国家整合到同一个共同体中,国际制度、国际机制和国际规范对国家行为的约束力越来越强,国际社会的无政府状态大大缓解,具有共同价值观、共同行为规范和共同体利益的全球社会初具雏形。这一进程有望成为未来国际史研究的重要领域。

陈寅恪先生曾言,“一时代之学术,必有其新材料与新问题。取用此材料,以研求问题,则为此时代学术之新潮流。治学之士,得预此潮流者,谓之预流。其未得预者,谓之不入流。此古今学术之通义。非彼闭门造车之徒,所能同喻者也”。虽然我们不必跟在国际学术潮流后面亦步亦趋,但年轻学者要有“预流”的意识和抱负,关注时代的新材料和新问题,避免闭门造车,以不断实现学术上的推陈出新。

问:您对目前国内的中学历史教育有什么看法?您是否认为中学历史教育和大学历史教育之间存在鸿沟?如果存在,那您认为应该如何解决这一问题?

答:我对当前的中学历史教育不大了解,但我的印象中这种鸿沟无疑是存在的,主要体现在史学研究的新进展无法及时体现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大学历史课程一般没有统一的教材,即使有,优秀的教师也不会完全依赖教材照本宣科,而会在授课时把学术界最新研究成果介绍给学生。而中学历史课程都有统编教材,这些教材往往反映的是官方的意志以及国家政治和意识形态需要,观点相对保守,对学界新观点、新解释的接纳相当滞后,这一点毋庸讳言。受高考指挥棒的影响,教师一般不会讲授与教材不一致的观点,在内容上也不会超出教材太多。也正因为如此,学生到大学后常常会惊讶地发现,对同一问题,大学课堂的讲授与中学课堂出入甚大,甚至截然对立。这在北大的课堂上尤为明显。中学历史教学存在的另一问题就是相信一元真理观,认为每个问题都有一个唯一正确的解释,学生需要掌握的就是这唯一正确的解释,也就是标准答案。但是我们知道,历史本身要复杂得多,很多情况下并没有唯一正确的解释,而只有基于不同角度和不同立场的多种解释。历史的真实性恰恰存在于多样性解释中,而不是存在于自封的唯一正确的解释中。这两个问题实际上已经严重影响中国人的历史观和世界观,但解决起来都很难,存在众所周知的难以克服的障碍,学者和中学教师教学恐怕对此都无能为力。

中学历史教师在讲授重大事件时可以介绍不同的观点,给学生提供一些一手资料,尽可能回到当时的历史语境,让学生参考学术界不同的解释得出自己的结论,避免死记硬背所谓的标准答案。中学历史教学不仅是传授历史知识的过程,也是培养历史思维、塑造历史观的过程。

问:您从事中美关系史研究多年,而当前的中美关系又处在重要的十字路口,你觉得中美两国历史上的交往能给我们思考当前的中美关系提供一些启示吗?

答:我们今天常说,中美关系是当代中国最重要的双边关系,这一说法实际上对历史上的一些时期也是适用的。中美关系极其重要,关系到中国总体外部环境的好坏和国家道路的选择,不仅当前如此,历史上也曾如此。至迟自清末以来,美国在中国人心中从来都不仅仅是一个遥远的、与我们有着贸易关系和人员往来的异邦,它还曾是我们可以学习的榜样、值得依赖的盟友以及最凶恶的敌人。这个国家曾经是一代知识分子寄托情感和理想的地方,也曾是政治家恐惧和防范的对象,甚至被视为罪恶的渊薮。在一些中国人眼中,它是天堂,而在另一些中国人眼中它则是地狱。总之,对中国而言,美国并不是一个普通的国家,对美国的认识和态度直接影响着中国选择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和制度模式,中美关系的好坏也不仅涉及中国整体的国家利益和国际环境,还关系着每一个中国人,特别是知识分子的命运。从历史上看,中美关系较为密切的时期,通常也是我国经济发展较为迅速、公民权利得到较好保障、国家安全环境相对有利的时期。因此,“我们有一千条理由把中美关系搞好,没有一条理由把中美关系搞坏”。习主席的这句话可以说是我们从中美关系史中得到的最大启示。希望历史的烛光能够照亮中美关系的未来,让两国避免陷入“修昔底德陷阱”。

谢谢您接受本刊的采访。

(访谈录文字整理: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博士研究生王一哲)

【责任编辑:王湉湉】

作者:王立新 王一哲

第3篇:不灭的烛光

平凡的老师

椒江二中七(7)班徐昕月

一天晚上,正做作业,突然停电,点起蜡烛,望着那闪动的烛光,不由得想起了小学时的班主任老师——卢老师。

卢老师是一位普普通通的共产党员,虽然年过半百,但仍然孜孜不倦地活跃在校园里,讲台上,毫无保留地奉献着自己的光和热。 她,如同春雨,挥洒了自己,滋润了我们。记得刚入学时,我们一(5)班的同学特别活泼好动,爱闹。上课纪律是最差的,作业完成质量是最差的,下课玩得是最疯的,集会队伍是最乱的。为此,卢老师操碎了心,使尽了浑身解数:找谈话,罚抄书,奖小红花,找家长沟通,奖棒棒糖„„,终于有了起色。当她发现我们都是一群馋嘴猫时,可开心了,用自己的钱给我们买来各色各样的棒棒糖。作业做全对,奖两颗;上课积极发言,奖两颗;课堂纪律好,被老师表扬,奖两颗;考试进步,奖两颗„„随着我们越来越懂事,卢老师的奖品也在不断升级换代,从棒棒糖到课外书,我们每个人都得到过卢老师的奖励。我们的纪律与成绩也在卢老师的努力下开始崭露头角,任课老师都爱借我们班上公开课,因为我们课堂活跃,发言积极,纪律又好。当我们家长要把奖品的钱给卢老师时,卢老师是这样说的,“只要同学们进步就好,钱不算什么,我工资这么高反正用不完。”这就是卢老师,一位平凡的共产党员老师说出的平凡而又不平凡的,足够感动我们的话。

她,如同粉笔,奉献了自己,教育了我们。每天,卢老师最早来到学校,检查早读,中午从不休息,一刻不停地工作着。改作文时,她从不马马虎虎看一遍完事,而是一个字一个字认认真真读过去,仔

仔细细地批改,有时因眼睛长时间使用而疼痛,她也只是滴一滴眼药水就继续工作。下午放学后,同学们都回家了,唯有卢老师一个人坐在办公室备课。瞧,她是那么地认真,尽管嘴唇干裂,依然连水也顾不上喝。这就是一位普普通通的老师,所表现出来的奉献精神,一位普普通通的共产党员老师所表现出来的忘我精神。

她,如同烛光,牺牲了自己,照亮了我们。记得有一天,卢老师走进教室时眼里满是血丝,看上去十分疲惫。后来才知道,原来老师年迈的母亲住院了,这几天卢老师一直学校、医院两头奔波,几乎就没好好休息过。又是几天后的语文课上,卢老师接了一个电话后,脸顿时霎白,泪水充满眼眶,愣愣地站在那儿,半天才回过神来,然后什么事也没发生似地接着给我们上课。下课后,给我们布置完当天的作业,才匆匆地,一路小跑着冲出校门。坐前面的同学说,刚才的电话是卢老师家里人打的,她的母亲刚刚去世了„„在毕业班会上,卢老师是这样对同学们说的,“我要是上课上到一半就扔下你们走了,谁来管你们,我要对你们负责到底呀。你们的父母既然把你们放心地交给了我,我就会像对待亲生子女一样地对待你们!”没有响亮的口号,没有豪言壮语,这就是普普通通的共产党员,一位平凡的小学老师的内心表白。

作为一名普普通通的共产党员,平凡的卢老师以她不平凡的敬业精神,在平凡的岗位上作出了不平凡地奉献。

(指导老师:徐平平)

第4篇:烛光里的妈妈

“„„啊!烛光里的妈妈„„”正当我陶醉地欣赏着毛阿敏的这首娓娓动听的歌时,优美的音乐戛然而止,屋里顿时漆黑一片—停电了,妈妈放下了手中正在为我编织的毛衣,摸黑点燃了蜡烛。屋里顿时有了光明,透过小小的烛光,我看到了妈妈那双显得十分疲惫的眼睛,我心里酸楚楚的,自小a弱多病的我,前一阵刚刚病愈,妈妈有好几个晚上都没睡好觉了,那双又大又黑的眼睛上布满了血丝。妈妈又拿起我的毛衣,专心致志地织起来,烛光里的妈妈显得老多了,不知从何时起,她的眼角又平添了几缕皱纹。在这十五年里,不知妈妈为我操了多少心,给了我多少爱。烛火跳动着又把我带回了十年前„„那是一个夏天,我随母亲回乡探亲。那时我的老家还没有电,一到晚上,家家户户就点上蜡烛或小油灯。

记得小小的烛光总是映着妈妈那忙碌的身影,妈妈一刻不停地照顾病在床上的奶奶。

那时,我不再像以往那样向妈妈撒娇,喊着让妈妈陪,总是懂事的一声不吭。是妈妈教会了我爱别人,关心别人。照顾奶奶睡下了,妈妈便坐在烛光下为奶奶缝制新衣,透过烛光,我看到了妈妈那明亮的双眼,那是一双充满了爱意的眼睛。那时,我总觉得妈妈是世界上最美的人了。

烛光在我闪烁的晶莹泪光的眼睛里,变成了四个„„六个„„八个„„十二个。这十二支烛光在一个大生日蛋糕上欢快地跳动着,那是我考入重点中学那一年的生日,我透过这烛光看到了妈妈那充满了鼓励、满怀着希望的双眼,是妈妈那一大段祝词使我在信心百倍的激情中取得了一个又一个好成绩。这点点烛光串起了一个个深藏在我记忆中的故事,现在又在我眼前,浮现出一幅幅动人的画面„„妈妈没注意我在凝神遐想,仍借着那淡淡的烛光赶织我的毛衣。我赶紧打开了面前的英语书,读了起来,声音在不知不觉中越来越大„„我一抬头,透过那闪闪的烛光,我又看到了妈妈那满意的微笑。

初三:丁微

第5篇:烛光里的微笑

201011014041雷欢10小学教育

观《烛光里的微笑》有感

看了这部电影,给我的最大的感触就是非常感人,它深深地触及了我的心灵深处,拨动了我的心弦。

电影里讲述的是一个平凡的女教师,但平凡的事迹却蕴涵着伟大的爱,这个爱一直延续到她生命的尽头,直到最后那一刻,她念念不忘的的还是那些幼小的孩子,她的一生都奉献在教育事业中,虽然累,但苦中带乐。她觉得当老师是一件最幸福的事,如果自己不管学生,就觉得生活变得暗淡无光。她的一生就是为别人考虑,为自己考虑的非常少,这样的人民教师值得我们学习,值得我们歌颂。

她的名字叫王双铃,一个很特别的名字。她的出生很悲惨,也非常感人。从小无父无母,是乡下妈妈抚养她长大的,一天忍受着同伴们的嘲笑,其中的心酸,我们无法体谅,可她还是过得很快乐,因为乡下妈妈和姐姐从来都没有嫌弃她,把她当亲人一样的对待。在这样的环境下,她快乐的成长,因为爱,所以爱,让爱传遍人间的每一个角落。长大后她当了一位人民教师,在一个平凡的岗位上刻苦耐劳的工作,从不叫苦,从不放弃。由于她正确的教导下,一批批调皮捣蛋的孩子走上了正路,取得了优越的成绩。一封封信,让我看出了他的学生是多么的爱她,多么的尊重敬仰她。一封封信,倾诉了学生对她的思念。这勾起了我对老师的回忆,有的事错过了就错过了,再也无法挽回,所以要珍惜现在的一切,把握好每时每刻。 这是王老师接的最后一个班,也是一个非常乱的班级,让每个老师都头疼,除了她以外。她用爱深深地打动了那些孩子的心,虽然她有心脏病可她还是没有去休息,并不怕幸苦的出去家访,了解每个孩子的情况,给予最正确的知道,她冒雨寻找周丽萍,收养小朋,鼓励被车压伤的路明,这一切的一切,都让人非常震撼,她的谆谆教诲永记在孩子的心中,她像蜡烛一样点亮了自己,照亮了别人,从来都不奢望有一丝丝的回报,他只祈求每个孩子快乐的长大,快点懂事。

其中里面还让我佩服的是王老师的丈夫,如果没有他细心地照料,在她身后当她的后盾,我想王老师也没有那么多的精力去干自己喜欢的事。王老师喜欢烛光,在她生日的时候,他点了很多漂亮的蜡烛,他两共进烛光晚餐,这是多么幸福呀。因为王老师身体虚弱,所以他们一直以来也没有孩子,在那个年代,是很难接受没有孩子的,可是他们依旧过得很幸福,虽

然对她的工作有些埋怨,但他真心的希望她过得好,希望她过得幸福,不要再那么累,那么苦,毕竟身体是自己的,养好了身体才能干自己喜欢的事。

烛光里的微笑呀,多么美。可是幸福总是短暂的,一瞬间就会逝去。王老师走了,她是笑着走完她生命的最后一段路,孩子也不负重托,全都改邪归正当一个好孩子,并许下郑重的承诺。我哭了,被里面的情节打动了,泪是苦的,可也是甜的……

当一个老师不容易,当一个好老师更不容易,我们需要像王老师这样的人,我们需要这样的好老师。我们要好好努力,励志做一位和蔼可爱,尽职尽责的好老师。

第6篇:生死攸关的烛光

《生死攸关的烛光》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攸、烛、厄、抵、属、蜡、掏、尉、堪、筹、莎“11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学习母子三人冒着生命危险保护秘密情报的勇敢精神和在敌人面前机智、沉着的品质。

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抓住重点词语及句子,体会母子三人在保护秘密情报中表现出的勇敢、机智和沉着。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视资料片段辑录。)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播放视频,背景导课。

师:同学们,我们一起来回顾一段让人痛心的历史,1939年,德国,意大利,日本组成了法西斯轴心国,把侵略的爪牙伸向全世界,全球20 多亿人卷入战争长河,5000多万人死亡,3000万人流离失所,这就是第二次大战。我们中国也遭受日本鬼子的侵略。而我们今天的这个故事讲的是德国法西斯侵略法国,给法国带来了灾难,许多法国人民,不分男女老少纷纷加入了为正义而斗争的行列,在这场正义与邪恶的抗争,机敏与狡猾的较量中,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故事,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其中的一个故事——《生死攸关的烛光》。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看到这个题目,同学们有什么问题吗?

1、学生质疑。

生1:“生死攸关”的意思?(师:你一下就抓住了课题的关键词,真棒。)

生2:课文围绕什么讲了一件什么事?(师:你想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相信你会得到满意的答案。)

生3:为什么说烛光关系到生死呢?(师: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也是这节课的重点学习内容,你一下了抓住了文章的核心内容真好!)

2、师小结:

师:同学们的问题提得都很有价值,要读懂一篇文章,除了会“质疑”,还要学会自己通过阅读理解来“解疑”。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一起走进课文,看看为什么烛光关系到生死呢?相信你能在文中找到答案的。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出示自学提纲:

(1)自由读课文,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谈谈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3)借助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认读生字。 师:这篇课文比较长,请你们在每个自然段前标上序号。

2、学生自主学习。

3、教师巡视指导。

4、检查自学情况。

师:读完了,老师相信你们一定读准了字音,读通了课文。现在来考考大家。

教师出示课文中的词语:厄运、抵抗、金属、蜡烛、掏出、中尉、路易莎、生死攸关、不堪设想、一筹莫展。

(1)开火车读10个生字。 (2)指名读、齐读。 (3)读准多音字。

荷(he)枪实弹 住一宿(xiu)

(4)师:谁能说说围绕着烛光,作者主要写了什么呢?

三、精读词句,研析情节

1.当危险步步逼近时,伯德夫人一家是怎样和敌人巧妙周旋的?

2.组织交流。

A、先看看伯德夫人的表现:

(1)当德国军官把蜡烛点燃时,伯德夫人的表现如何?谁能读读有关句子?”她若无其事地走进厨房,取出一盏油灯放到桌上,小声说:“先生们,点上这盏灯更亮些!”说着,轻轻地把那支蜡烛吹熄,推到一边去。

(2)出示句子,从句子中你体会到伯德夫人表现怎么样?

(3)指名汇报。

生1:镇定。(从哪个重点词看出?)从轻轻吹这个动作。(你能轻轻吹吗?)为什么要轻吹?

生2:机智。(从哪个重点词看出?)从若无其事走进厨房取灯、吹熄。

(4)指导朗读。 师:从伯德夫人的动作和语言中我们体会到她的急中生智。假如你就是伯德夫人,面对着三位德国军官,面对着脸色苍白、嘴唇微微发抖的儿女,你能通过朗读表达你内心的感受吗?哪位同学愿意试试?(指名读)真是外表镇定,内心焦急啊!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伯德夫人的心情吧!(齐读)(指导读出合适的语气,读出人物情感。)

小结:中尉点燃蜡烛,一家人的心都被揪紧了,形势再一次变得严峻起来。

此时房间里气氛会怎么样?(紧张,恐怖)。从哪里感受出来,指名朗读有关句子。这里提到的“不堪设想”如何理解?(事情的结果不能想象)后果是不可想象的,但我们可以大胆地设想一下,后果会是怎样?(指名说)这么可怕的后果即将发生,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蜡烛越来越短。真令人担心哪!此时谁站出来了?

B、交流雅克的表现。

(1)谁来汇报雅克怎样做呢?(指名读)出示句子:这时候,儿子雅克慢慢站起来,“啊,天真冷呀,让我到柴房去搬些柴来生个火吧!”说着,他伸出手,端起烛台,朝门口走去。从雅克的做法你体会到什么?

(2)指名汇报。

生1:机智。(从哪个重点词看出?)(天真冷——)(从语言中看出他马上想出计策,借搬柴之机要取走蜡烛)

生2:镇定。(从哪个重点词看出?)慢慢站,从这些动作中看出。为什么能这样?

(3)指导朗读。

师:是啊,雅克一个十二岁的男孩,正和你们同龄,面对着三个凶恶的德国军官他没有被吓破胆,而是表现得如此从容机智。可以说是妈妈对祖国的热爱,是妈妈的镇定机智影响了他。所以雅克能镇定机智地端起了蜡烛,再平了一波(板书:端起)多了不起的雅克呀,带着这份感动和钦佩把句子再读。(齐读)

C、交流杰奎琳的表现

(1)过渡:然而雅克仍然没有保住蜡烛,中尉又夺走了蜡烛,蜡烛越来越短,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了,蜡烛微弱的烛光仿佛是一颗定时炸弹,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候,在这生死攸关的时刻,杰奎林挺身而出。她娇声对德国人说:……(谁说)(出示句子)体会到什么?

生1:镇定。(从哪个重点词看出?)

生2:可爱。(从哪个重点词看出?)娇声。为什么要娇声?重点体会“娇声”一词。杰奎琳利用娇声打动德国军官,唤起他对女儿的思念。假如你是杰奎琳怎样才能打动军官,谁来读读杰奎琳的话。(多么可爱的女孩,多么稚嫩的声音,让少校想了自己的女儿,因此——)

(2)师生合作读:

少校放下手里的纸条,看着眼前这可爱的小姑娘,把她拉到身边,说:“当然可以!嘿,我也有一个像你这样的小女儿,名叫路易莎。来,我给你讲讲她的事儿

,好吗?“ 杰奎琳仰起小脸,显出十分高兴的样儿,柔声地说:”真是太好了。不过,司令员先生,今晚我太累了,我想睡觉了。明天给我讲讲你的路易莎,好吗?“

少校摸了摸杰奎琳的下巴,笑着说:”当然可以,小姑娘!“

杰奎琳伸出手,轻轻地端起烛台,向三位军官道声晚安,镇定地走上楼去。正当她走完最后一级楼梯时,蜡烛熄灭了。

(3)师:恭维的话很多人都会感到很受用,又是这么一个可爱礼貌的小姑娘提出合情合理的一点儿也不过份的小要求,让人实在无法拒绝,从而巧妙地化解了危机。

教师根据学生的复述进行扼要的板书:点燃——吹熄;端走——夺回;端上楼——蜡烛熄灭。引导学生根据板书,练习有条理地复述故事,要求用上恰当的、准确的词语,如:轻轻地、慢慢地、镇定地……教师对学生在复述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解决,对于出现的精彩之处及时给予肯定,以便让学生讲述得更加流畅、准确。

四、设疑讨论,拓展延伸。

1、师:二战结束了,法国人民赶走了德国法西斯,取得了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如果你是法国总统,你将接见伯德一家,为他们颁发勋章,你将把这枚奖章发给谁?你将对他们说些什么?

2、指名汇报。

生1:你想发给杰奎琳(最终化解危机)

生2:你想发给雅克(镇定机智)

师点评:还有不同的说法吗?赞成他的意见吗?(有反对意见吗)在这场与敌人的战斗中,什么是制胜的法宝?

3、小结。

师点评:同学们不管想把奖章发给谁,在这生死攸关的时刻,一家人都为保护情报站沉着冷静和敌人周旋,这一波三折的故事让我们一度窒息和感动,就让我们共同记住他们,记住这些在二战中为正义而斗争的平凡伟大的人。

五、布置作业,课外延伸

课后小组组合,把课文改编成课本剧,进行表演。看哪一组表演得最好。将评选最佳编剧、导演和演员。

板书设计:

19、生死攸关的烛光

第7篇:诗歌朗诵:五月的烛光

五月的烛光是灾难的记忆

像冰雪一样严寒

五月的烛光是悲痛的呐喊

像太阳一样耀眼

五月的烛光是泪花的跳跃

像星空一样璀璨

五月的烛光是生死的眷恋

像鲜花一样灿烂

五月的烛光把生命祭奠

它驱散黑夜充满温暖

五月的烛光把爱心点燃

它震撼天地遍布人间

五月的烛光是哀思的寄托

像月色一样幽远

五月的烛光是泣血的祈祷

像潮水一样蔓延

五月的烛光是真情的呼唤

像清风一样缠绵

五月的烛光是心灵的洗礼

像春雨一样浇灌

五月的烛光与坚强相连

它抚平伤口流淌期盼

五月的烛光把信心点燃

它集结希望祝福明天

五月的烛光把信心点燃

它集结希望祝福明天

作者欧阳常林

第8篇:烛光里的妈妈(模版)

烛光里的妈妈

妈妈,烛光里的妈妈,你的黑发泛起了霜花。。。每当听到这首歌时,便会泪流满面。 妈妈,是您给了我生命,教会我如何做人,是您给了我一个幸福的家庭,让我在温暖的港湾茁壮成长。女儿从呱呱坠地到长大成人,是在您温暖的呵护下,我才能幸福的成长。

女儿一个人在外面求学,才能体会到求学的不易。在家的时候,我真的好厌烦你的唠叨,有时候会因为您的唠叨而发小脾气,可是当我一个人在外面求学时,没有人在我耳边唠叨,叮嘱我注意安全,叮嘱我多加衣服,,偶尔我们通电话,我会因为一些小事而发脾气,在电话里和您吵架,女儿真的错了,当父亲告诉我;你要理解你的妈妈,你不会知道你妈妈有多么想你,每当进到你的房间,你妈妈都会流泪,因为很想念你。面对的是高中校园这个圈子,陌生的人聚到了一起,成为了一个班级这个大团体,形形色色的人,谁又能真心相待呢?那时候我才理解一句话,父母是天下你最值得信任的人。

那时候我刚进入高中校园一个月,学校要召开感恩教育大会,要求家长到校,您知道吗?当您的身影出现在校园的一刹那,我内心是多么雀跃,多么开心,我跑着奔到您的身边,紧紧的拥抱住了你,这一个多月的思念汇成了叫做眼泪的东西,泪流满面,感恩教育大会很成功,我在感恩教育大会上学到了最重要的东西,叫做感恩父母。这样一个小故事我记忆犹深,一位的母亲含辛茹苦的将儿子抚养长大,后来儿子交了女朋友,女朋友来到家里看到这位母亲的家里很穷,为了检验儿子的真心,对母亲的儿子说;我要你妈妈的心。儿子来到母亲面前,对母亲说了这件事,母亲泪流满面的将血淋淋的心掏出来,儿子高兴的跑出去,可是不小心摔倒了,母亲的心摔得好远好远,母亲跑到儿子面前,对儿子说了这样一句话,孩子,摔痛了吗?看 这就是一位母亲的伟大。

随着我们年龄的增长,我们的母亲也会越来越老,曾经貌美如花的脸上会爬满皱纹,光滑的双手也会变得粗糙,这都是因为为我们付出的原因啊,妈妈,女儿会很努力的学习,女儿以前的不孝,请你原谅我,我会用行动证明的,妈妈,我爱您

上一篇:有关季节的诗歌下一篇:酒店优秀服务员发言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