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投资决策浅析的论文

2022-04-1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资金管理贯穿于企业整个生产经营的过程中,是企业正常运营的保障与长足发展的动力。集团企业的资金管理由于集团组织结构的复杂性等因素的影响呈现出不同于一般企业资金管理的特点,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有其独特的运行规律。本文通过定义集团企业融资的内涵,分析集团企业融资的现状与问题,提出企业融资决策的策略,旨在为集团企业融资的顺利发展提供参考性建议。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企业投资决策浅析的论文 (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企业投资决策浅析的论文 篇1:

浅析财务管理投资决策在企业会计实际中的运用

【摘要】企业要想在这场竞争中取得长久的胜利就必须适时的把握好每一个经济增长点,找对投资方向,让有限的资金给企业创造丰厚的利润,因此投资决策在一个企业理财中所占有的地位就显得无比的重要。财务管理投资决策在企业会计实际运用中,一定要强化投资决策前期的投资价值分析,建立投资报酬率模式分析,降低投资决策风险,加强会计理念与投资决策的有机融合,提升决策者与财务人员的专业知识与专业能力。

【关键词】财务管理 投资决策 会计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各大小企业所遭遇到的市场竞争压力也越来越大。很多企业纷纷选择通过扩大投资再生产,从而实现产业的转型,然而在这其中投资决策水平对于企业经济效益有着非常重大的影响。由于投资决策是现代财务管理工作中一个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我们可以从财务管理的角度进行分析,对企业的投资决策给予一个所有科学依据的数据,从而降低企业投资决策过程的风险系数,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一、投资决策对于企业财务管理的作用

受市场经济体制的影响,各企业均具备自己独立的法人代表,因此每个企业生产经营的最终目标都是将利润实现最大化,资产配置合理化以及资本运用有效化。然而近几年来很多国有企业都在积极影响国家产业政策,对于资产重组以及资本经营方面均采用了很多种方式的大胆尝试,虽然说也有成功的案例,但是同样也有失败的结果。对于失败的结果,如果深究其产生的根本原因,其实大多问题都是出自投资决策方面,由于在投资决策之初都过于的盲目,对于资金投入的一个主次关系都不明确,而这样就会变成决策障碍,那么所投资决策的内容就会变成一纸空谈,导致的结果就会使投入的资金变得入不敷出更有甚者直接就是有去无回。在当代企业制度下的企业经营已经开始呈现出一种多元化的格局,仅仅凭以往的单一经济活动方式根本无法满足如今的企業发展需求,在这个市场经济的时代,企业要想在这场竞争中取得长久的胜利就必须适时的把握好每一个经济增长点,找对投资方向,让有限的资金给企业创造丰厚的利润,因此投资决策在一个企业理财中所占有的地位就显得无比的重要。

其实单纯的就企业经济活动来说,无论是什么行业它的表现无非也就是资金投入、资金运营以及资金回收等等一系列增值与保值的价值运动过程。而企业管理在关注商品生产与营销的同时,还需要注意企业资本的动向,资产的配置与运用等,因此在这个过程中资本化运动质含量的高低就变得非常重要。资金运动在这个过程中所表现出它不间断性的一种特征,而这种特征它不受企业经营活动环节与时间段的限制,并且它所具备的经济内容也有所区别。但是由于企业在每一个时空阶段对于资金存量(指从物质载体上所表现出来的资产存量)的撑握必须在一个合理的度之内,并且这个值还需要让它们相互之间的比例达到一种平衡的状态,而这个比例更需要建立在市场需求的基础上,以市场需求为依据,对这个比例进行适当的调整,因为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使企业资金或资产达到增值或保值的目的,而这也正是财务投资决策最为重要的作用。

二、财务管理投资决策在企业会计中的运用现状

由于国内各企业均不同程度受到了市场经济的影响,大家纷纷对于自身企业无论是产品开发方面,还是生产投入方面都在全力以赴,但是在这其中也有不少企业直接将目标瞄准到投资决策方面。然而虽然这些企业将大笔的资金投入到一些项目上,但是收益并没有像预期一般达到理想的效果,更有甚者直接将投入的资本亏损到血本无归,最终这些项目反而成为了牵制企业发展的包袱。而这些问题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投资决策前期准备工作不完善

一般来说财务管理中的投资决策是为投资者预测将要投资项目的一种可行性分析,其运用科学的方法与专业的手段对需要投资的项目进行权威的必要性分析,其包括对该项目的投资规模、投资成本、投资结构以及投资预期收益等一系列的经济活动中所将会要遇到的重大问题的一种测评。像以往的投资决策基本都只是采取一些较为常见的普通调查走访、研究分析等方法,这些过于简单的程序对于当代企业的投资决策来说就显得有些单薄无力,同时企业在进行研究与分析相关投资项目的可行性时,所呈现出来的状态仍然是系统化不明显,思维不周密,与之有关的信息数据等依然存在漏洞与误差,使决策者在进行投资决策时容易做出错误的判断。

(二)投资决策与企业会计未能达到有机融合

投资决策作为投资行动的侦查兵,它对于投资行动是否开展起着一个关键性的作用。因此企业的投资经营活动是建立在投资决策的根本上,而投资预测和评估以及优选还有决策,这是一套系统过程,我们通过这一套系统过程是对将要投资的项目从科学的角度进行一个最终的评估分析与优选。然而财务管理中的投资决策在企业会计中实际运用时,并没有像预期一样采用了会计专业的方法与手段对将要投资的项目进行系统的分析与评估,比如说是采用量本利分析法来进行项目前期工作的分析,从而造成投资决策最终的失误。

(三)决策人员与管理人员对其造成的影响

很多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对于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工作都是比较熟知的,但是关于对财务管理中的投资决策的了解以及财务管理对于企业最终的投资决策所能造成的影响,他们的认识度是非常不够的;在他们的理念里,管理工作、财务工作以及投资决策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并不明确,有的甚至还存在一些错误的认识;财务管理工作被他们仅仅使用在了保证企业资金运转方面,而关于投资决策方面完全没有让其得到实质性的应用。所以财务管理投资决策在企业会计中的应用,在很多企业仍然还只是停留在了书面状态,关于一些系统化与制度化的参与机制并还没有成形。

(四)财务人员对其造成的影响

由于现阶段很多财务从业人员受到自身专业能力的影响,对于财务管理中的投资决策这一块的知识较为浅薄,他们往往只是偏重于对历史数据的一种记录,从而导致他们对于大数据收集与分析能力的欠缺,因此最终呈现的结果就是企业会计对于投资决策的参与程度并不高,影响力也不大,没有发挥应有的效果。

三、财务管理投资决策在企业会计中的运用对策

(一)强化投资决策前期的投资价值分析

企业进行最终的投资决策时最为重要的一个依据就是投资价值分析,它要求财务人员需要在掌握该项目基本情况的前提下,对该项目进行一个专业的分析与研究,包含项目的各项经济指标,最终得出一份既科学又客观的结论。这个分析是将项目直接放在了社会与市场这个大环境下,运用会计的专业段并从其特有的角度对该项目进行一个全方位的分析,分析项目的可行性与效益性,其重点在于分析它的投资价值,最终得出企业投资此项目是否存在效益。它可以从根本上降低投资的风险,从而达到提升企业投资收益的可能。

(二)建立投资报酬率模式分析,降低投资决策风险

企业会计人员应该按照投资的性质,对项目进行一个科学的估算,预测出项目将需要投入的资金数量以及时间,再采用适当的方法对其需要資金数量与投资的总额进行一个估算,从而得到更加准确的估算结果信息。其实在进行投资决策时,我们可以将内部报酬率IRR的方法引用进来,对于投入的资金成本进行最为充分的估算,从而得出较为准确的收益率,减少投资决策所存在的风险。

(三)加强会计理念与投资决策的有机融合

加强企业内部管理人员对于财务管理的投资决策相关知识,让他们能够灵活的将会计相关专业方法运用在投资决策上来,比如说是他们在进行市场分析、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财务评价与效益分析、投资项目风险分析全过程时,都能将会计理念有机的与投资决策进行融合,管理人员运用科学的信息数据对投资活动进行可行性与效益性分析,让企业的投资决策变得更为科学有效。

(四)提升决策者与财务人员的专业知识与专业能力

财管管理投资决策的运用对于财务人员以及决策都有着一定的专业知识要求,因为只有当财务人员真正参与到企业投资决策中来,才能使企业的经营管理决策制订、投资分析、绩效管理变得更为专业,因此就必须要求他们需要具备十分专业的能力才能财务人员更好的融入到企业投资决策中来。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这个市场经济十分活跃的时代,财务管理投资决策是否正确影响着一个企业的生存,已经成为一个企业财务管理和生存的命脉,对企业财务工作的进一步规范与管理具有重要的影响。由此可见,财务管理投资决策在企业会计中的有效运用,对于企业投资决策来说是一个重要的依据,因此,要真正重视财务管理投资决策的应用,只有将其有效的运用在企业会计工作中,方能企业得到长久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徐晓秋.关于企业财务管理中金融投资风险及应对措施的探析[J].时代金融.2016(21).

[2]张丹.企业投资过程中财务管理对投资风险控制的影响[J].中国注册会计师.2015(11).

[3]宋建玲.投资风险控制与企业财务管理的综合分析[J].中外企业家.2016(21).

作者:刘光武

企业投资决策浅析的论文 篇2:

集团企业融资管理探讨

摘要:资金管理贯穿于企业整个生产经营的过程中,是企业正常运营的保障与长足发展的动力。集团企业的资金管理由于集团组织结构的复杂性等因素的影响呈现出不同于一般企业资金管理的特点,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有其独特的运行规律。本文通过定义集团企业融资的内涵,分析集团企业融资的现状与问题,提出企业融资决策的策略,旨在为集团企业融资的顺利发展提供参考性建议。

关键词:集团企业;融资;因素;决策

中国加入WTO既为我国企业的发展带来了机遇,更带来了挑战,其使国内的市场环境日趋复杂,市场竞争空前加剧,国内企业为了能够取得长足的发展,不得不采取扩大市场规模的策略,增强自身的市场竞争力。在这场角逐中企业的融资管理发挥了关键性的作用。

一、集团企业融资的目的及现状

集团企业融资是指集团企业以自身的经营情况和资金状况为依据,以企业内部资产与预期收益等为依托,以各种渠道与方式,向债权人或者投资者募集生产经营活动所需资金的行为。主要目的是为企业未来的经营活动和企业的长足发展积累必要的资金,为集团企业提供与创造出更多的可以运用的“活性”资金。资金的“活性”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的表现:一是表内资金来源总数增加;二是表外融资来源更为充分;三是若资金的来源渠道与总量不增加,但可以通过转换资产形式的方式,提高企业的支付能力与购买力;四是以上渠道不同的前提下,开发机会成本项目,寻求资金来源新途径。

但是,当前我国许多集团企业融资管理还相对落后,企业缺乏长远的、发展的、全局性的融资决策眼光,导致企业资金链断裂。因此,我国的集团企业需认真做好融资管理决策。

二、当前集团企业融资时经常出现的问题

当前,我国集团企业发展过程中在融资管理方面存在信用体系的缺失,以及过高的融资门槛;企业融资渠道单一,融资结构待调整;融资缺乏长远规划,无远期融资储备意识等方面的问题,具体表现如下:

1.企业信用体系缺乏

良好的信用体系的建立是金融市场长期平稳发展的稳定器。但是,当前我国仍旧处于深化市场经济体制的阶段,社会信用体系的建立环境不是十分充分,企业信用的定义与衡量手段缺乏,企业信用难以透明化,导致企业信用等级参差不齐,更严重的是融资市场中大量的信用记录缺失导致企业融资过程中需要大量的时间来甄别企业的信用,从而融资的效率低下。

2.融资结构失衡

我国企业融资结构存在比例失衡的问题,其在以下两个方面表现的十分突出:一是我国企业融资的重点在发展外部融资,内源融资能力十分欠缺。而发达国家的经验告诉我们,只有先发展内源融资,再扩展外源融资才能够更圆满的解决公司的融资问题,融资的后劲才更十足,具有较为明显的内源性融资特征。但是当前,我国集团企业的融资主要是通过外源融资达到为企业筹资资金的目的。二是外部融资中,间接融资占了大头,直接融资的发展比较缓慢。

3.融资渠道单一

长期以来,银行信贷是我国集团企业融资的主要途径,随着金融的发展,部分企业逐步开始融资行为的结构性转型,改变了以往间接融资占主导地位的局面,直接融资逐步有了一席之地,许多融合资金的渠道都已经被开发出来,比较常见的有债券发行、融资租赁、信托产品等,尽管有这样的进步,但是局面还是不容乐观,大部分企业还是受传统融资理念的制约,在实际操作过程当中,集团企业的融资还是以单一融资途径为主,极大的影响了融资事业的进程。

4.可抵押资产少

在银行融资方面,企业的资产负债表中,基本只有自查固定资产中的房屋和无形资产的土地可用于银行抵押融资,并且银行按一定的评估再打折后作为融资额度,该部分实际只能达到资产的三分之一左右,所以需要拓展流动资产的融资,包括应收账款质押、存货质押、供应链上的融资等。

5.融资成本高

银行当前是个行业中的高盈利企业,在金融逐步开放和竞争加剧的当前,银行仍然具有一定的垄断地位,往往银行贷款需要一定的存款回报、实物资产抵押或者第三方担保,这些将增加企业的融资成本。

三、集团企业融资的策略及管理

要实现企业发展的战略目标,保证集团投资策略的最终实现,企业必须结合自身当前的资本运行情况,建立科学的融资规划,多途径的对集团的融资进行统筹规划。具体实施时可以考虑通过预算途径,综合了解集团与其子公司具体的融资规模、融资方式以及融资进度安排,制定出合理的易于实施的融资组合方案,多渠道的形成集团企业的融资策划。

1.明确融资管理目标与管理内容

在具体实施集团企业融资策略时必须明确企业的融资管理目标,企业的融资管理目标主要是要综合一定的措施,努力发挥集团共同的力量,扩宽融资的途径,规避可能出现的财务风险,尽可能为集团的运营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为达到这一目标,集团企业在融资时要做到几下几个方面。(1)制定融资政策;(2)规划资本结构(包括融资规模、性质、结构及时间进度安排等);(3)落实融资主体;(4)选择融资渠道与融资方式;(5)监控融资过程并提供必要帮助;(6)考察融资及其运用效果,并合理安排还款计划。如下图:

2.制定融资规划

融资规划的实施必须在公司的整体战略发展规划下,其是根据企业的优势与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如其核心竞争力、优势产业,投资模式,采用计划的形式,对企业的整个融资过程、与融资方式做统筹规划的一项工作。从而在政策上保障融资与投资的协调匹配。一旦各项重大的战略性的融资计划确定下来,各成员企业,特别是那些与总部存在资本纽带关系的重要成员企业必须严格执行,不得擅自更改。

规划实施的关键之一是企业的一切决策不能脱离企业本身的实际经营情况,特别是企业的近期经营目标和计划。企业的规模的大小,需要的资金的多少,二者应该是能够匹配在一起的,如果企业的规模过大,融资的规模过小,不能满足企业的经营发展需求;如果企业过小,融资的规模过大,则会给企业带来沉重的债务负担。

在具体做融资规划时,可以从多角度分析企业特征,多途径的、多侧面的、详细、细致认真的把融资做好。对此,可利用的工具有很多,如资本成本、现金流、时间周期等,从而能够依据企业收集的有力的资料完善企业的融资结构。

3.加强负债融资管理

负债经营是现代企业的主要经营手段之一,它是一把双刃剑:运用得当,其能极大的增加企业的资金规模,从而为企业盈利奠定坚实的基础。负债融资运用不当的话,沉重的负债会拖垮整个企业,企业将陷入无法自拔的困境,严重者可能面临破产的威胁。因此,集团企业必须充分认识负债经营的风险,做好风险的必要防范措施。

(1)提高风险意识

市场是一个不断变化的大环境,其能够带来机遇,也会带来挑战,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对企业的经营活动是具有极大影响的,其可能导致实际结果与预期效果的偏离极大。因此企业在市场中博弈时,若对可能到来的风险毫无防范意识,最终的结果只能是企业惨淡经营,因此,企业必须积极面对风险,形成良好的风险防范意识。

(2)建立有效的风险防范机制

具有良好的风险意识能为我们面临风云变幻的市场提供第一重保障,但是这是不足够的,企业要立足于市场,必须拥有一套比较完善的风险预防机制和财务信息网络,同时根据企业的现有经营状况,形成合理可行的风险规避方案,优化企业的融资结构,不要将鸡蛋都放到一个篮子里面。

(3)严格控制负债额度

负债经营能获得财务杠杆利益,同时企业还要承担由负债带来的筹资风险损失。为了在获取财务杠杆利益的同时避免筹资风险,企业一定要做到适度负债经营。过高的负债,增加了企业资金运行的成本,可能导致入不敷出,因此必须将负债的额度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否则就会使企业在原来商业风险的基础上,又增加筹资风险。

4.拓宽融资渠道

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与资本市场的完善给集团企业带来了更大的融资机会,集团企业可以在原有的股票、银行借款、企业债券等融资途径的基础上,在国家政策允许范围内,大力寻求更丰富更有创造力的融资模式,不仅能够有效降低集团融合资金的成本,而且能扩宽已有的融资渠道。当前可利用的模式有: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金融租赁、融资租赁、公司债券,私募债,风险投资、信托产品、融资融券、约定式回购、小贷公司、典当公司,村镇银行等。

在扩宽融资渠道时,需注意不同的政策环境下,融资组合的最优选择是不一样的,因为在新的环境中,集团企业面临的融资环境与融资条件各异,从而导致了资金使的成本与风险的巨大差异。

作为一个发展规模比较好的大型集团性企业,企业在做投资决策时,可结合自身实际,综合考虑企业发展特点,细心衡量企业能够承担的最大风险,慎重选择最优融资组合,最终实现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的目的。同时要利用好各种融资工具之间的期限不同、成本差异可获得最大的低成本和低风险组合。比如当前融资债券就比较同期银行贷款成本低,将融资债券用于置换银行贷款,相对通过银行贷款方式降低获得资金成本,将逐步摆脱融资单纯依靠银行的局面,提高直接融资比例和优化融资,实现较好的资金收益。作为管理者,在融资决策时可以综合运用多元融资模式,实现融资渠道的多元化,进一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5.充分利用结余资金,加强理财投资管理

在低风险和保证公司现金流需求的前提下,积极参与经济金融新政策,利用全国金改相关优惠措施,积极参与金融资本发展,利用财务公司、小贷公司、典当公司、村镇银行等类金融机构平台,实现资金的理财收益。利用金融机构平常化的理财产品,增加日常收益。

同时,还要加强集团资金管控。当前集团公司的资金管理方式主要有:结算中心、财务公司、资金池、票据池等,要对分子公司的资金实现集权化管理,严防集团紧,子公司存贷双高的现象发生。

结束语:

集团企业的融资要比独立企业更加复杂,容易出现融资结构失衡、成本过高等方面的问题,因此需要更加完善的制度化管理,根据集团企业自身的需求和特点制定融资目标和管理方式。一方面集团企业需要加强融资的风险管理,保证稳定的发展与经营,另一方面还要尽量拓宽融资渠道,为企业争取到更多的发展资金,巩固自身的长期发展。同时,还要管控好资金,严防集团紧,子公司存贷双高的现象发生。

参考文献:

[1]杨鸿川.浅析企业融资管理[J].企业导报.2011年13期

[2]刘现忠.浅谈企业融资管理[J].财经界.2010年01期

[3] 孔韦.企业集团融资管理策略[J].当代经济.2009年15期

作者:张晓星

企业投资决策浅析的论文 篇3:

探析国有资产经营中财务投资风险控制

摘 要:目前国有企业在面对全球化的竞争市场,投资问题是财务管理关注的重点。但是我国的国有企业对资产管理的财务体系不够健全,投资过程中出现资金短缺和资源浪费的不良现象。本课题的研究首先分析了国有资产经营中财务投资风险的表现,其次分析了财务投资风险的产生原因,最后在前文分析的基础上针对国有资产经营中财务投资风险控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国有资产;财务投资;风险控制

一、国有资产经营中财务投资风险的表现

1.政府风险

(1)政治风险。政治风险是主要由政府和国家主体的行为导致的。一般而言,政府和国家主体的行为出现偏差对企业能造成致命的打击。因为政治风险无法预测,即使发生后更是难以控制,对国有资产的财务投资行为产生极大的破坏力,出现巨大的损失。例如国家发生战争事件时,在建的工程、产品、设备、资源等容易被战争破坏,且企业无法预测和控制,一旦损失过大,国家赔偿短期也很难实现。所以国有企业进行资产财务投资前应充分考虑到政治风险因素,提早做好防范和补救措施。

(2)政府政策风险。政策风险和政治风险往往是同时存在和发生的,两者之间存在某种联系。当两者是有区别的,政策风险是可以及时采取措施避免和补救的。国有资产投资行为的政策风险大多是受到国家政策、法律法规的影响。首先,国有企业的部分资金来源于政府的补贴,所以在市场经济中对其他企业造成了不公平现象。政府对国有企业的投资行为代表了国家的发展方向,所以容易造成国家经济出现安全问题。其次,我国地域面积广阔,各个地区之间的差异巨大,政府对国有企业的投资要充分考虑到地区差异的问题,否则就会导致投资失败。政府为了扶持国有企业的发展,会制订出一系列的政策补贴国有企业的生产成品,降低产品价格,影响整个市场经济的发展方向。但是,由于政府的政策并不是完全针对国有企业,所以国有企业还是应该完善企业内部的风险管理体系,降低政策变化对企业投资的影响。

2.市场风险

市场风险主要指企业投资过程中容易受消费者的消费行为、替代品的可获取性、互补品的稀缺性等方面影响。当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发生改变时,也引起了市场环境的变化。所以国有企业投资决策前可以进行市场调查分析预测市场的变化情况,减少市场风险对投资行为的影响。国有企业资产财务投资过程中受到各个方面的竞争压力。近年来我国的私营企业不断壮大,多国有企业的财务投资造成竞争压力。国有企业虽然实力雄厚,受到国家政策和财政支持,但企业管理受到政府干预,缺乏自主性、灵活性,失去了竞争的优势。所以国有企业要加强企业的内部管理,建立现代化企业制度,增强国有企业与其他企业的竞争优势。

3.经营风险

经营风险是由于企业内部的经营管理制度不够健全完善引起的风险。目前国有企业是市场中的主要投资者,实力雄厚,企业规模较大,投资量较大。但是国有企业缺乏现代的管理水平,现代企业的管理制度不够健全完善,所以投资过程中容易出现经营风险。改革开放以后,国有企业实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但现有的管理模式和管理手段仍比较落后,且已经成为国有资产财务投资风险的重要影响因素。此外,国有企业内部管理容易出现以权谋私的现象,部分管理者实行内部控制,也造成了经营风险的产生。

4.职业道德风险

职业道德风险是指投资过程中财务管理者和企业管理者违背职业道德而造成的投资风险。目前许多企业在财务投资方面都出现财务问题,财会人员违背职业道德,谋取私利。企业管理者也利用手中职权,违反自己的岗位职责以获取丰厚的经济利益。在国有企业中这种违背职业道德谋取利益的事件屡见不鲜,许多财务问题不断暴露,引起人们的关注。作为企业的管理者和财会人员如果不遵守自己的职业操守,将会严重损害企业的利益,影响企业投资行为的顺利发展。

二、国有资产经营中财务投资风险的产生原因分析

1.财务监管制度不完善,资金管控不利

国有企业由于内部管理制度不够完善,内部权力高度集中,资产的收支比较随意,缺乏有效的财务监督和管理,财务监管机制不够健全完善,致使大量的财务漏洞出现。目前国有资产管理问题主要集中在几个方面:首先是分红问题。国有企业分红制度按照股权投资实行,投资收益越多,投资的回报率就越多。但国有企业的分红制度程序过于死板,每年的分红额度不一,影响了投资企业自身利润的平稳,现金流也出现波动。当分红问题得不到妥善处理且现金流出现阶段性的波动时,企业内部就容易出现财务管理的风险。其次,股权的经营运动风险较高,投资和撤资的时机难以准确掌控,增加了投资的风险程度,也对投资主体造成心理压力,影响投资者的判断力,导致投资者在管理中出现问题,引起财务管理风险。

2.相关财务人员的投资专业性知识的匮乏

目前,国有资产的管理、投资、增值保值等都离不开专业的财务人员的分析和研究。作为专业的投资人员,每项投资活动之前都要进行市场调查,分析研究调查数据,投资过程中时刻关注当前的市场经济状况和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最终才能获取较高的经济收益。所以国有企业的财务投资要提高投资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素质水平,了解市场发展方向,掌握国内外最新的经济动态,多进行实际操作。同时还有部分投资人员责任心不够强烈,只考虑个人利益,没有积极的为企业的发展和利益的提高尽更多的努力,抱着一种得过且过、事不关己的工作态度,缺乏对企业的责任感和归属感。所以企业应该对财务投资的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和再教育,尽量提高相关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

3.投资管理缺乏科学的战略指导,投资管理方式陈旧

国有企业的内部管理体系还不够健全和完善,所以投资管理缺乏科学的投资理论指导和先进的投资管理方式。投资管理出现的问题主要有两个方面:一、部分国有企业投资项目众多,投资的范围和投资领域广泛,获得的经济利益并不理想。且企业内部的财务投资人员专业技能不足、素质不高,不能完全操控多个投资项目,也无法有效的控制投资风险的产生,最终导致企业资产出现严重损失。二、国有企业对外融资较为复杂,涉及多个方面的问题。国有企业对外融资,不仅要承担担保关系,还要承担连带关系、委托关系、递进关系等。由于担保关系过于复杂致使投资企业在经营投资项目中风险加大,生产、销售各个环节容易出現资金问题,并影响整个投资过程,最终的结果是损害了投资企业的融资信用,加剧了企业的财务问题。

4.投资过程主观判断过多,缺乏风险管理意识

投资过程包含的环节众多,每个环节都需要企业管理者做出决策。国有企业规模庞大,投资项目繁多,无法确保投资者能精通投资活动的整个过程。所以国有企业管理中常常能出现“外行管内行”的不良现象。在投资行为的全过程中,投资者缺乏专业的知识水平,对各种问题的分析不够严谨慎重,每一项决策都仅凭主观判断,最终将导致投资行为的失败,增加了投资的风险。所以作为投资者,如果主观判断过多,缺乏风险管理意识,将会造成企业的严重损失。

5.对投资风险的分析不深入

投资活动具有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所以投资前期要调查和收集市场数据,并进行深入的科学分析。投资分析的过程要体现科学的严谨性、客观性,且要具备大量的数据作为分析依据,分析结论要实行多次实验和论证,这样才能得出科学有效的分析结果。但在实际的投资活动中,由于对投资风险的科学分析不够深入,分析结论没有经过论证,无法降低和避免投资活动的风险程度。

三、国有资产经营中财务投资风险控制的措施

1.健全管理制度

国资委是国有企业的出资者和管理者,所以国资委要健全和完善激励机制和监督机制。国资委代表了国家和全国人民对国有企业资产进行经营性管理,完善激励约束机制有助于提高国有资产的经营效率,实现国有资产的增值和保值目标。此外,政府部门之间应该相互约束,建立专业的组织定期或不定期的对国资委内部进行审查和监督。国有资产是全体人民共同的利益,也应该时刻接受全体人民的管理和监督。国资委应该实行公开化、透明化办公,及时公布有关信息,便于人民了解国有企业资产的经营状况,降低和避免财务投资的风险,规范投资行为和投资方向,使国有企业创造更多的经济利益。

2.加强相关财务人员的投资专业知识

财务风险最直接的关联者是财务部门的相关人员。企业财务人员参与了企业资产管理的全过程,所以财务人员的专业能力和素质水平影响着风险产生的程度。如果财务人员的财务知识丰富,业务水平较高,素质能力较强,就会降低投资活动的风险程度。所以企业内部要提高财务人员的专业知识和业务水平,增强财务人员的风险意识,提高财务人员的整体素质水平。此外,还要加强财务人员的责任感和归属感,增强财会人员的工作热情,提高财务人员的心理能力,鼓励财务人员学习国内外先进的知识和能力,有利于增强企业在市场经济中的竞争力,提高企业的投资收益。

3.建立有效监管机构,对资金实施全程监控

国有企业要建立起资产投资风险管理与控制机制,才能从根本上控制投资风险的程度,减少投资成本,增加投资收益。对于企业员工,国有企业内部应实行风险责任承担制度,将投资风险和企业员工的个人利益结合起来,提高企业员工的风险防范意识,增强员工的工作责任心,规范了投资过程和投资行为,降低了投资风险的程度。对于企业管理者,要实行分享风险报酬的激励机制,促进管理者提高管理水平,严谨慎重的做出每一项投资决策,降低投资风险。此外,政府应该减少行政干预,确保国有企业实现自主经营,降低和避免政治和政策给投资过程带来的风险。

4.加强风险管理意識

财务投资计划是由企业管理者做出的决策而最终形成的,所以财务管理决策人员对整个财务投资计划具有影响作用。作为企业的财务投资决策者,要具备较高的专业能力和素质才能做出合理有效的决策,确保投资活动顺利开展。所以在投资过程中,要加强决策者的风险意识,增强决策者的专业能力,提升决策者的综合素质水平。此外,还要加强决策者的责任感和归属感,增强决策者的工作热情,提高决策者的心理能力,鼓励决策者学习国内外先进的知识和能力,跟上世界经济的潮流思想。

5.对风险信息提前的收集、分析、评估

国有企业应该在制订财务投资计划前期做好准备工作,对市场进行风险信息的收集和分析。调查内容应涉及各个方面:投资行业的运行状况、税收和利率变化情况、投资领域未来发展趋势、国内外宏观经济政策和运行状况、国家相关产业政策变动情况等等。对这些方面的数据进行全面分析后,要合理选择投资项目和投资方向,制定投资计划,优化投资组织结构细节,制定风险防范措施等。通过对投资风险的分析和评估,可以提早制定出风险的防范和补救措施,从而降低和避免了投资经营过程中的风险。

四、结语

要使得国有资产在经营中财务投资风险得到有效的控制,笔者认为国有企业自身首先应建立起一套健全的管理制度,以及有效的监管机构,以便对企业内部的资金实施有效的监管。此外,还应加强对企业内部财务人员的风险管理意识以及投资所需的专业知识的培养。当然企业自身还需要做好对风险信息提前搜集、分析、评估等工作。

参考文献:

[1]何雪勤.浅析国有资产经营中的财务投资风险控制[J].财经界,2011.

[2]张绍荣.如何对国有资产经营中的财务投资风险进行控制[J].中国外资,2012.

作者简介:马华(1993.6- ),女,汉,重庆,本科,方向:财务管理(会计)

作者:马华

上一篇:党支部书记述职报告集合3篇下一篇:述职报告开头优选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