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爱的汉字

2022-11-3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可爱的汉字

一位可贵、可敬又可爱的歌剧前辈

编者按:戴鹏海,上海音乐学院音乐研究所研究员、著名中国音乐史学家,因病于美国纽约时间6月24日上午9点25分在纽约皇后医院逝世,享年87岁。戴鹏海作为《歌剧》杂志前身《歌剧艺术》的编委之一,他与《歌剧》杂志有着特殊的渊源。本期我们特邀戴先生的朋友与学生撰写文章,以便大家更好地了解这位大家,告慰先生的在天之灵。

引言

2017年6月24日,音乐学家、评论家,上海音乐学院戴鹏海(1929—2017)研究员在美国仙逝。远隔重洋,无法吊唁,我点了蜡烛,把戴先生的书和一个空酒樽摆好,望着手机屏中他那安详的遗容,涕泪交垂。

5年前,我与居其宏先生赴沪为其饯行的情景历历在目。我问戴老,是否需要把他的书房“整饬”一下,他说他“去去就回,放在那里别动,回来好找也好查”。可他竟一去无回!那次,我把喝空的酒瓶带回了南京,如今每望酒樽,旧日里欢聚之声、其屋所飘出的烟气与书霉味一起袭来,每至思源枯竭,虽再也无法骚扰和求诸电话彼端的戴老,但他的神采却时刻浮现,总觉得戴老没走,就在那里。他的真知与深沉的爱,早就化作波涛,跃动在祖国的音乐潮流中。

1998年“上海之春”期间,我到上海歌剧院听导师吴培文教授演唱的歌剧《霸王别姬》音乐会,结束后赵升书教授介绍我去认识一下他的老同事戴鹏海。到了那里我才发现,这老前辈竟是在那样一问又小又黑的斗室里(后因建设需要而拆除)写出了那么多好文章!也就在那次,遇上了当时正欲向侵其著作权的娃哈哈集团讨要说法的、歌剧《阿美姑娘》的曲作者石夫先生。后来才知道,“小黑屋”曾是我博士后合作导师居其宏先生在京读研期间来沪时经常下榻之所。打那之后,直到戴先生去美国与妻女团聚前,我每到上海都要前去拜望。2008年,我来南艺做博士后搞课题的几年里,负责了上海地区的歌剧调研报告,常随居其宏或其他良师益友们往戴老的新居跑。在他屋里,总能见到来自全国各地音乐界名家和同行,还有我们这样去请教看望他的普通学生。

不论在上海,还是在各地论坛,我和戴老碰在一起的次数不算少。尽管常有人怕挨其批评而敬畏他,我却觉得戴老这人实在、可靠。他像块磁石、像座加油站,常给同道以鼓舞和方向。戴老并不是个不苟言笑的人,他与居师在一起时,常是笑声不断。他谈论作家、作品,到情深之处,那笑到落泪的情景让我终生难忘。这位老人,或许到死都没学会世人最擅长的伪善,老于世故和他没关系。每至开会碰到一块,腿脚多有不便的戴老就得要有个人照应一下,特别是他要去地滑的洗手间时,男生们就有了请教的机会。居师不得空时,就大声疾呼:“小满,快陪戴先生上厕所。”于是我便成了戴老如厕的“护法”之一。而两位尊师又都有抽烟和沾点酒的“坏毛病”,我的确又与他们臭味相投。

戴老与我父同庚,我虽随着居师,但戴先生对我来说始终亦师亦友。出国前几年,他曾因大病而突然住进华东医院。居师闻讯后,立即电告,让刚从北京回南京还不到半小时的我火速赶往上海照顾他。博士后出站后,有一段时间我工作无着落,这可把戴老急坏了,他几乎每周都给我电话问情况如何了。后来才听他私下里对我念叨说,他曾希望我能到他那里做博士后研究。

近20年的交往中,我感到戴先生有着渊博的知识结构、严谨求实的学术作风。他做学问勤勉刻苦,对艺术时刻充满激情,就像个朝圣者。那种洞若观火、理性练达的分析与批判能力,是当下学人中罕见的。最特别的是他能一贯坚持真理,有人格、有气度、有文人的一副铁骨,让我倍加折服。即便有时我因为瞎说八道被他臭上一两句,也觉得“蛮爽”,他和居师说,要时刻好好敲打我成块“料儿”。

记得我有一次在大风呼啸的街边和他边抽烟边说事,我没在意他到底是把烟头扔出去了,还是顺手又带回他自己兜里去了(为了控制自己过量的烟瘾,他有时只抽半截烟,然后就立马用大拇指和食指直接捏死烟头,就是让任何人看了这“铁手”,都会担心他手痛,而他却浑然不觉)。我们太顾着讨论问题了,结果走了两步后我竟然发现他的羽绒服帽子开始忽忽冒烟,都快着火了(一定是他扔出的烟头被风吹回了他背后的连衣帽)!为了救火救人,我想都没想,“三下五除二”就把火给扑灭了。过了一会儿,戴老见了熟人他就开玩笑说:“小满刚才在街上打我。”害得大家既要拿我是问,又大笑不止!戴老在生活中是个老小孩!

作为音乐学家和评论家的戴先生究竟是个怎样的人?用我师弟的话说就是“你知道的,他全知道。而你不知道的,人家知道得多了去了”。

19g7年,以研究员身份退休后的戴鹏海并不像现在个别官学或博导那样,有大堆学生前呼后拥。我一直觉得,他内心孤苦而寂寞,音乐界好像只有爱读书且更关注当代音乐创作及理论思潮动向的卞祖善、金复载等一些艺术家和老师才对他这个人有兴趣,至于那些大牌演员,或者一向厌恶理论的所谓艺术家们,大多数压根儿就不知他是谁。新时期以来,音乐界读者一般是通过大量书报杂志、学术会议等大型活动和其所引发关注的音乐思潮了解他,但戴先生绝对是位名副其实、老当益壮的时代“弄潮儿”和乐坛宿将——他的影响是音乐界的那些“大官人”所无法企及的。他更是一位有着宏大的历史视野、多项独门绝技和博大真学问的一流理论家。他骨子里充满真性情,又敢于真担当。不少同人更这样认同他:音乐批评界的“当代鲁迅”,是受贺绿汀影响且一样有着“硬骨头”的大先生!

在我印象中,除赵、讽先生是个能过目不忘的理论家之外,其他能过目不忘又能仅听一遍音乐就过耳成诵的,所见甚少。但戴老绝对是其中的佼佼者。他的博闻强记简直让我佩服得五体投地。让很多歌唱家不敢相信的是,这个幼年受过学堂乐歌熏染的老夫子,还能把很多意大利歌剧、原文艺术歌曲、俄罗斯歌剧选段信口唱来,别说什么旋律风格,即便是原文音节,他有时也能唱得一字不差!而至于近现代中国音乐家的代表作,他就更不在话下了。

记得戴老在80岁那年来南京开当代音乐学会议(2008年11月)时,我们到茅山新四军纪念馆去参观,那里有回声地貌,老人家歌唱的兴致一下子就上来了。当着众人面,他放声高歌两曲,且底气十足,满座不免惊呼这位“跨世纪的少年”。最让我觉得不可思议的是,他每每在学术会议或者对着某个历史的片段进行观点阐述或大发自己的感慨时,令我常怀疑他是否修过“入定”法门,他那种气度和阵势,绝对不是硬装来的,而是从他炽热的心里迸发出来的浩然之气。这位理论家,一点都不像其他爱端架子、爱做样子或者一天到晚“装”高度的学者,他绝对是位情感型又兼具詩人气质的人,是“老夫聊发少年狂”。或许有人认为,平素他常给歌剧界一种高高在上的压力。其实不然,导致大家产生这种错觉的原因大概出自两方面:一是我们早就习惯了虚于委蛇的表达;二就在于,他还最喜欢直奔真理而去,厌恶“顾左右而言他”。

这可能与他的家学渊源、一生爱学习、爱求知的积极向上的心态有很大关系。

一、全面的素养来自半个多世纪的实践积累

80岁以上的歌剧圈老前辈中,常自称是“歌剧战线上一名老兵”的人已然不多!但常自我调侃说“早就遁出了歌剧圈”者中,一是戴先生,另一个就是郑小瑛教授。尽管他们嘴里这样说,却无时无刻不关心中国歌剧的发展。他们爱歌剧,早就爱到了骨子里。

“60后”“70后”甚至“80后”的歌剧界从业者,大多不太了解戴先生的歌剧人生,即便一些熟悉他却不太了解中国地方歌剧史的读者,也未必对其歌剧背景熟悉。如果不是那场史无前例的十年文化浩劫和“因言获罪”的三年大牢,如果不是80年代工作的需要让他转行做了理论,他对中国歌剧的贡献,也许不会仅限于在音乐学理论和评论上的成就。

戴鹏海的父亲戴望峰,是民国时期一位有名的文艺家,与其老乡贺绿汀是好友。而戴望峰曾与鲁迅最喜欢的学生之一、剧作家向培良一起,创办过青春文艺社,办过《青春月刊》杂志,还搞过轰动一时的“青春音乐会”。从小学开始,戴鹏海就耳濡目染于新文学、新音乐的文艺氛围之中,他早年的音乐戏剧意识离不开黎锦晖的儿童歌舞剧、儿歌表演曲和电影《野草闲花》中的插曲《万里寻兄词》(1930,孙成壁作曲)等作品,小学时他曾多次上台表演,到80多岁时,这些歌曲依然随口唱来。虽然有文学、戏剧、音乐的爱好,但是直到他进入上海音乐学院作曲系深造前,他在表演、导演、作曲和音乐理论四个方面基本算自学。时代文艺思潮和现实生活的需要,让他从实践到理论一步步地积累,一连串探索的脚印最终使他成为了歌剧理论专家。

1947年夏,18岁的戴鹏海高中毕业后就在家自学作词和作曲,像独唱《窗外桐叶黄》(词出自《南京五四周》)和《你又站在窗前》(自作诗)就是当年的习作。1949年9月,他进入湖北省文联文工团(即创作了歌剧《洪湖赤卫队》的湖北省歌剧团前身),1950年就在话剧《思想问题》中先后扮演了于志让和何祥瑞两角色。同年,他又被借调到“湖北革大二部文工团”担任艺术指导,先后导演了《思想问题》、独幕话剧《不能走那条路》,以及歌剧《赤叶河》(阮章竞编剧,1945)和《阴谋》(李鹰航作曲,:1948),这两部歌剧作品颇受当时的群众喜欢。随着这些工作的不断深入,他开始越发自觉地触及戏剧的表、导、演理论研究。除了从独唱、合唱到歌剧的作曲之外,他也注重从人物形象和内心和性格出发,来借鉴话剧的表演手段,同时也注重从传统戏曲创作美学(如李渔的《闲情偶寄》)和苏联斯坦尼理论体系中汲取营养。

后来,他越加喜欢上了作曲。1952年全国文工团整编时,他响应“下基层”号召,去湖北省恩施地区的鹤峰县文化馆辅导群众业余文艺活动的同时,开始潜心收集民间音乐,进行音乐创作。他以诗人王希坚的词,谱写的一曲湖北民歌风格的《采山花》十分具有地方音调特色。自从1954年首次在刊物上发表曲作之后,戴鹏海更加注重练习大型声乐和器乐音乐体裁的技术理论的学习。1955年7月,社会主义阵营举办华沙“世界青年与学生和平友谊联欢节”创作竞赛的作品征集,为了响应上级号召,他与毛侠、刘隆平创作了大合唱《我们的歌声飞向华沙》(同年发表在《长江歌声》7月号上),该曲由华中师大合唱团录了音,被选拔为武汉地区参加申报的三部代表作之一。1956年秋,他进入上海音乐学院理论作曲系本科学习。两年后,他作为编委之一与本系部分师生集体参加编写《中国现代音乐史》,而这一历史机缘和其中的各种问题最终在半个多世纪之后才被他道出。1960年,他与作曲班同学陈彭年、王久芳和郑碧英三人在邓尔敬教授的直接指导下,以闽西音乐和歌仔戏音调为素材,参与了校方与上海歌剧院联合创作的歌剧《赤胆忠心》(1962年首演)的创作。1961年毕业后,他被分到上海歌剧院创作组任专职作曲。至“文革”开始,歌剧被迫让位给“八大样板戏”之前,戴鵬海已经创作了歌剧《嘉陵怒涛》、小歌剧《借刀》(李林编剧,1964年首演)、《把关》《铜锣记》和大型歌舞《在毛泽东旗帜下高歌猛进》(集体创作)、三人舞《新春乐》、独舞《送余粮》。

如今看当时他创作的这些歌剧、小歌剧,多属于民族歌剧的样式,题材上明显带有阶级斗争惯性思维和“运动”时代烙印,都是为当年的政治任务服务的。不仅仅是歌剧从业者,任何艺术家当时都无法从极“左”政治思维定势中抽身而出,每个人的美学思想和歌剧观念都不可避免地带有时代性、社会性、历史性及个人因素的局限性。这种情形与他的老乡、好友石夫先生多次慨叹自己《阿依古丽》《阿美姑娘》两部歌剧“生不逢时”,所遭遇到的历史情况几乎一模一样,尽管这些创作有的在“文革”前就淡出了公众视野,戴先生本人也很少提及他的这些经历,即便偶有提及,也被其说成是“无效劳动”。可是,对后半生不断进步和反思的他来说,依然能从创作经验和教训中吸取营养,做个货真价实的中国歌剧理论研究专家,这些苦辣酸甜实属他的个人精神资产。“文革”袭来,一向坚持真理、心直口快的戴鹏海自然也难逃此劫,1970年他被错划为“现行反革命”,与大画家林风眠一起同囚一牢,整整三年失去了自由,受尽知识分子不该受到的各种凌辱。戴老曾多次向我提及,他在牢房里感受到了林风眠先生的人格魅力,他那种“绝不自杀,一定要活下去”的坚韧告诉我们,真正的艺术和艺术家,需要有向死而生的勇气,简直可以称得上是现代版的太史公。

二、转向歌剧、音乐学理论与批评

戴先生像一台中国近现代音乐史的“活唱机”,一部“活词典”。他的理论建树绝非“假把式”,而是充满了对研究对象真情实感的认识,有着自己真知灼见的论断。或许这种能力一部分是天生的,可是当我们从其全部人生去领略时,就不难发现这更属于他个人修为的结果。其核心即是当今社会知识人最为欠缺的人生观——追求真理和真相。这是他们这辈民国出生的文化人最难能可贵的品质。

尽管大学三年级时的戴鹏海就参编了《中国现代音乐史》的教材,大学四年级时就在《音乐研究》发表了音乐学论文《试论〈幸福河大合唱〉》,从没有师长和同学怀疑其从事理论研究工作的潜质。但是,我认为他真正潜心从事音乐史理论研究,还在改革开放以后。因为这从其前后论文的比较中就能明显看得出来。这次思想的大转变,促使他对贺绿汀等师辈们的人品、艺品展开了深入研究,而他本人对这十年的各种进行了更为彻底的反思,“文革”后的斐然成就离不开他对中国文化现代性的反思与感悟。他因此多次提醒后学:“文章千古事”,文人能老来“不悔少作”,才算功德圆满。

戴鹏海高度总结了他最推崇的尊师贺绿汀的人生特点,即“人品与文品的统一,革命与创作的统一,理论与创作的和谐统一”。这“三统一”的观点不但影响了他本人的学术,也让他不自觉地用这样的标准来勉励和评价其他音乐家及其创作。也许有人认为,戴老对艺术评价的要求太高、太过苛刻。但如果大家静下心来,真正回头看历史,并以经典作品与当下大多数作品比较,就会发现,经典作品和优秀作家,绝大多数符合这个“三统一”。而艺品和人格的分裂,才是时代的大悲剧和个人真正的不幸。当下中国能出产那么多“毁三观”的“称颂体”作品,能传下去的究竟有多少,原因又在何处?这是他常常最揪心的地方。

时代不仅使戴鹏海先生再次成为新时期音乐界最有影响的音乐学家和批评家之一,而且,在中国歌剧理论思潮中,他所关注、参与和倡导的一些艺术和学术批评的理念,都非常具有前瞻性,也有很强的学术导向力。

从1984年开始,在培育《歌剧舞剧资料汇编》(1986年第1期始改名为《歌剧艺术》,现名《歌剧》)杂志走向国内代表性学术平台的发展过程中,戴先生与编辑部其他同事如商易、张汀等人一起,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此刊一跃成为学术界共同关注的重要学术杂志。而整个1980年代到1990年代末,可谓是中国歌剧相对低迷的一个时期,经济大潮和极“左”的意识形态,从物质到精神层面导致中国歌剧发展陷入了内外交困的局面。面对时代困境,《歌剧艺术》杂志编辑部长期倡导刊物的对话功能,倡导多元化、多样化和不同艺术观的交流与碰撞。1981年到1987年,国内一部分保守论者借提“三化”方针,试图把《白毛女》所代表的个体风格模式化为中国歌剧发展繁荣的样板,以“一元化”来排拒歌剧艺术的多样性与现代性。该杂志奉行了“只谈道理~不论左右”的办刊方针,分期、分栏目地发表了贺绿汀、商易、戴鹏海、焦杰和刘诗嵘等著名学者的文章,对歌剧新思潮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讨论,如沙梅的《向西洋大歌剧学习什么》、周枫的《歌剧,先天营养不足》、居其宏的《(白毛女)传统与当前歌剧创作》和谭冰若的《必须重视欧美歌剧的舞台演出实践》等重要论文也在同一时期得到歌剧界的深入关注。到1988年底,“极左”保守派歌剧论者基本上已偃旗息鼓。其间,“搭错车现象”和“沈话现象”以及歌剧《芳草心》所代表的“小草现象”也为音乐剧在中国的后续发展铺平了道路。

可以说,以戴鹏海和商易为核心的《歌剧舞剧资料汇编》和《歌剧艺术》编辑部同仁们,不失时机地发现了新生戏剧形态所代表的力量和价值,他们功不可没。做《歌剧艺术》杂志编辑的过程中,戴先生下大力气,较为完整地梳理了上海地方歌剧史《上海歌剧创作剧目初探(1930~1949)》,无论过去还是将来,它都算是中国乃至世界歌剧史研究的重要参考文献。

三、实事求是、解放思想是其精神支柱

在历史的大是大非和艺术规律面前,文化人该如何坚守良知,做出正确的判断,并敢于担责?从表面上看,这当然仁者见仁,但在现实生活和个人利益面前,很多人是随波逐流、两面三刀的,有人为了某些个人或集团的既得利益而滥用权力,拿批评的大棒不顾一切地去封杀他人,更甚者刻意掩盖历史的错误。“文革”后,相对其他文艺领域,音乐界的拨乱反正并不彻底,历史遗留的很多深层问题长期被主流话语所控制,这种情况不但引起了全国广大音乐家的不满,也不利于中国音乐事业和社会的健康和谐发展,历史亟需富有强烈主人翁责任感的勇者担当大任。而就在这场深刻的思想变革中,戴鹏海先生从不推脱责任,他敢为天下先,给学界带来的影响是深远的,他的思想宗旨和可贵的人文品质可用“实事求是、解放思想”八个字来总体概括,这些重大影响主要反映在以下几方面:

1.关注国人思想解放的难题之一——轻音乐

戴鹏海年轻时就有着敏锐的历史眼光和严正的学习态度,这种良好的素养贯穿着他一生的追求。大学毕业不久,在阶级斗争话语甚嚣尘上的时期,轻松愉快、易于普及又颇有生活情趣的轻音乐的“去留”竟成了严峻的历史大命题。在今天的青年人看来,可以说不是个问题,可是在新中国成立后政治空气步步升级的状态下,音乐的娱乐性和商业性等功能却成了咄咄怪事。有些作曲家、评论家们如高为杰、宋扬、时乐漾、高介云、李凌等人面对社会音乐思潮纷纷表达自己的看法,但更多的人们还在观望中。1961年5月27日,戴鹏海在《文汇报》发表《对轻音乐问题讨论的建议》一文,提议从理论上对轻音乐类型的概念、创作手法等问题及其对中国时代音乐发展的价值与意义要给予及时、正确的引导。这种以音乐多元艺术观为主导的思想在当时虽非其率先提出,但文章在发表后,立马引起了舆论关注。我国音乐理论界从此话题出发,逐步延伸到了后续的“流行音乐”“通俗音乐”等相關艺术形式的大讨论。寒溪、朱践耳、李刚、刘诗嵘、杨民望、于庆新等几十位音乐家参加到这场旷日持久的讨论中,一直到改革开放还远没结束。如今看,假如当时的中国社会连个轻音乐都无法接受,如今的各种流行音乐、音乐剧无论如何都不可能有出头之日了。

2.要真争鸣

戴鹏海的学术特色,是他勇于为历史上被人为地搞成两个阵营而又始终处于被打压的“学院派”鸣不平。他善于运用毛泽东1938年的《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一文中的“我们不应当割断历史,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这对于指导当前的伟大的运动,是有重要的帮助的”(《毛泽东选集》第二卷第522页)作为行动指南,为其开言立论做研究作挡箭牌。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的史学批评法,他找到了上海音乐学院大量音乐家多有爱国和抗日救亡作品的证据,向历史的冤假错案进行公开的学术“诉讼”,对史上“因人废乐”“因主义废乐”等冤假错案进行了有理有据的重估与清理。这些调查研究多从当事人的个案出发,使“右派”们及其作品、学术思想的历史价值重新得到学界认同。如对被“拔白旗”的钱仁康、陈洪的“战时音乐观”、江文也的作曲“不讲定则”教学法,以及陆华柏、李抱忱、吴伯超、马思聪等人的历史贡献等。他秉承了讲真话的“贺绿汀精神”,对这些严重问题,敢于向当时的音乐界代表人物进行严正质疑,不避讳吕骥、赵讽等音乐界领导,带头履行“百家争鸣”,真正“解放思想”。

上世纪改革开放以来,在经济大潮驱动下,对于如何维护民歌的版权和如何捍卫艺术家的创作权问题,戴鹏海充分发挥了做学术以理服人的优势,发出了对“西北民歌之父”王洛宾先生创作权署名不当的批评,给出了善意提醒,认为“王先生记录、传播西北民歌,功不可没,理应赞扬;而他将西北民歌冒充个人‘著作’并将其出卖,蔑视了人民的主权和利益,则理应谴责”。此外他还对郭颂被告“侵权”案等相关诉讼发表自己的看法,同样引发了音乐界的强烈关注,《著作权法》一时成为许多音乐学者的必读本。

3.“重写音乐史”引发整个学界大讨论

在当代中国音乐史上,戴鹏海先生最引人关注最有力量的学术观点就是其“重写音乐史”了。

其实,“重写”某学科史的问题,在民国时期或者国外早就不是学界的什么新鲜事。他的老同事陈聆群教授早在1985年前后提过相关的话题,并不是戴鹏海跟着上海滩文学界“轧闹忙”,故作惊人之声。如前所述,中国音乐界的情况向来是个灾难深重又难有雄力发声的怪圈子。我在当时还没仔细深入领悟到戴先生此文,曾纳闷地腹语:每人都应拿出自己写的历史,而每人的历史叙事千差万别,自然难与他人雷同,如果你没写出来,何谈“重写”?既然是“重写”,其人其事就必有所指。因此“重写”这种话,表面看似一场空穴来风,或像个错误的命题,但戴鹏海却认为不是什么个人风格化的史著,而是指我国一直以来的近现代音乐史教科书。改革开放20多年了,但广大在校生教材还停留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意识形态之中,用“斗争史”“运动史”来塑造新人,俨然已不符合时代要求。因此,他认为应从尊重艺术规律出发,才有助于中国音乐教育事业的繁荣发展。其提出的核心问题是:学界该如何写出史料全面而真实,客观又公正的中国音乐史(教材)。他并不单是针对汪毓和教授个人而言。话题抛出之后,国内数百位学者对此展开了旷日持久的学术争鸣,至今还余波未平。值得敬畏的是,尽管戴鹏海对包括以汪毓和为代表的中国近现代音乐“官史”教材做出了尖锐的批评,有些学者也为各自的理解做出了回应,但汪先生在临终前还是欢迎和接受他的,很多批评、建议为作者所吸收,这就是该书最后的修订本至今仍能作全国多所大学《中国近现代音乐史》教科书之一的原因。就我本人在2009年哈尔滨中俄音乐论坛中的亲历而言,戴、汪两位史学家相当尊重彼此,我与他们还曾一起到萧红故居参观,二老相谈甚欢。

4.从口述史向音乐家编年进发

戴先生没写过一部中国音乐通史或断代史专著,对他这样高水平的史学家来说,不能不说是后辈人的遗憾。但他却是个完美主义的理论家,而真正让他满意的中国音乐史,或许至今还没有问世。但这并不妨碍他欣赏同时代史学家的专著,在给居其宏著《新中国音乐史》所写序言《(新中国音乐史)读后》中,他就大为赞赏该书扬弃了旧的极“左”思维,称作者是“第一个吃螃蟹”的“勇者”。

在谁想出、谁爱出和谁有钱谁就出书的当下,历史教科书早就鱼龙混杂、良莠不齐了,若以有无历史专著论大家,当然会被方家当作笑话,更不能仅以此衡量一个史学家的真功力和成就。目前,“口述史”在学界炒得似乎很热,有人以为,借助数码时代方便迅捷的记录工具,对历史当事人和各种艺术家、专家或学者进行一番专访,记录后并稍加整理,似乎就能出某某音乐家或某时期的史论了,这多少是种幼稚、草率的史学研究方法,口述史研究绝非如此简单。戴鹏海先生给史学界做出榜样的,远远不是上述那些发人深省的论文,而是他為纪念现当代音乐先贤们而担任主编或参编的各种专集和全集(主要以上海音乐学院教师和毕业生为主)。这些成果的出版大大超过了当前国内很多“口述音乐史”的水平。如今真的很难想象,退休后的20多年时间里,这位年过古稀、生活清苦又有着“三高”病的老人几乎没有周末的概念,一天到晚为搜集史料奔走在大上海茫茫的人流中,他不是靠电脑,或靠网上资料来搜集素材,而是全凭其一本本的手写笔记,仔仔细细地整理和记录。初步统计,其所编赵元任、萧友梅、黄自、贺绿汀、丁善德、邓尔敬、陆华柏等人的全集、专集、选集至少在13种(含音像制品3种,共20卷)上下,总计约400万字之多。况且,他对每位被研究的人物及其作品、牵涉到的历史事件的了解和掌握,几乎可从他们人生中的每年、每月、有时还甚至可用每一天24小时这样的“显微镜”进行细部跟踪,这些具有极高研究价值的长编,为广大读者和研究人员贡献出的有价值的线索何止以千万来计?而把调查对象研究到这种功夫的音乐学者,如今圈内还有几人?如果全国的音乐学者都像他这样做,坚持从更为细致的作家和作品出发,无论如何也不会看到研究成果的雷同多、重复劳动多,而质量反而不高的尴尬隋形。

说到这里,我记起了2004年天津歌剧论坛期间,与他以及刘诗嵘等先生一起夜游海河的事,二老对我说,要用“大中华的大格局”来写中国歌剧史,不要受制于一些既有的思维定势。2009年,戴先生还提醒过我,要下大力气争取对上海图书馆馆藏的多种老报纸如《申报》进行彻底的摸底,同时,不要放过当时的洋文报纸。从一些历史专栏善于发现新材料固然省事,但更要多方辨析,没有勘误、纠谬和钩沉索隐,就不可能做到探幽发微。学者不要人云亦云,要不屑于拾人牙慧。要想论人之所少论,见人之所不见,就要在考据上下足功夫。记得为了能找到我推论的一个线索,我在上海图书馆一呆两周多的时间,我回来后沮丧地向他汇报说,没得到有价值的东西,他却笑着安慰我说,你有了怀疑,就要有求证,你不去查,怎么说“有可能”和“莫须有”呢?查后没有,这就是你学会了什么叫“自证伪”,这就是“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结语

从长期接触和参读戴老的文论,我发现至少有三个人对其音乐思想、学术批评与史学研究方法论产生过重要影响:鲁迅精神居其位,这已毋庸置疑。而贺绿汀对其影响最深,贺绿汀说过:

“我们应该鼓起勇气来建设崭新的中国音乐,我们虽然用不着刻板地模仿西方音乐,但是有许多极其有价值的西方音乐理论我们必须采取,作为建设新中国音乐的借鉴。我们虽然可以发挥东方民族的精神,但绝不能被狭隘的民族意识所束缚。假如某种中国乐器可以利用或改造成有价值的乐器,那当然是可以的。但我们的音乐绝不能为固有的、落后的乐器所束缚,一些精巧的、极其有价值的西洋乐器,我们都应该采用。我们必须以科学的方法去研究中国一切过去的音乐,给它算一个总账,同时把握现代中国。”

贺绿汀的这些音乐观点或多或少、或隐或现于戴老上世纪80到90年代的中国歌剧论观之中。除了上述两人的重要影响之外,我还认为,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著名文艺理论家、学界泰斗王元化先生的治学之道对戴鹏海也产生了很重要的影响,如他在一篇文章中对自己的史学研究法做了些自我总结:

“我为自己规定了3条必须恪守的行为准则:首先是坚持‘秉笔直书’的‘实录’精神,力求朝‘善序事理,辨而不华,质而不俚。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班固《汉书·司马迁传》)的方向努力。其次是坚持‘摆事实,讲道理’,坚持‘论从史出’,不搞‘先有概念,后有事实’的‘以论代史’或‘以论带史’。最后是仿效鲁迅先生《立此存照》的叙述方式,尽可能让事实说话,根据事实再稍作议论,以表明作者的观点。是对是错,由读者做出自己的评判。”

他曾多次捧出1990年王元化先生赠他的《传统与反传统》《九十年代反思录》给我看。据评论家蒋力先生的回忆我知道,2008年王元化先生去世前曾留给吊唁者的一段话对戴鹏海影响甚大:

“我是一个用笔工作的人,我最向往的就是尽一个中国知识分子的责任。留下一点不媚时、不曲学阿世而对人有益的东西。我也愿意在任何环境下都能够做到胡适先生的那句话‘不降志,不辱身,不趋附时髦,也不回避危险’。”

这里罗列几位与戴先生有内在联系而又已然过世的前辈的话,并非告诉大家这样就能全然解密戴先生的精神世界,而是想把这些不朽者的人生价值观与他的思想联系起来,重新审视这位乐坛上最富有个性的理论家。戴先生是一个天天坚持认真学习,又时刻心怀天下苍生的学者;一个为了捍卫人间正道,敢于怕案而起的猛士。面对这样有着真性情而毫不虚伪的学者,也许他有着我们有时难于接受的小情绪,但主要还是我们这个时代太缺乏他这样的人了。我坚信,越来越多的学人会怀念他的这种活法,感恩他的贡献,回味他给后人留下的那份真情与真知,而只有有真情、真理和真学问的人,才难能可贵、值得我们敬与爱。因此,他的这“三可的统一”才给我们温度和真实感,弥足珍贵。

大道不孤,大潮涌动,让我们共同期待着戴先生的骨灰早日从美国归来!他那不朽的灵魂,将永不离开他爱的祖国和人民!

作者:满新颖

第2篇:风移斑驳墙 珊珊可爱影

1月7日主题为“转企改制资源整合迎接书业新时代”的第五届中国书业营销创新论坛暨全国新华书店“一网通”开通和2010年中国图书榜中榜揭榜盛典在京举行。

北京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与北京九州英才图书策划有限公司合资成立京版北教控股有限公司。

1月9日2011北京图书订货会在中国国际展览中心开幕。本届图书订货会首次设立数字出版专区,高层论坛、版权交易、产业峰会等核心会议,均以数字出版为主要议题。

方正旗下的数字图书门户番薯网在北京宣布正式启动“源创”平台。“源创”平台是一种正规传统出版物结合网络发行的新模式,旨在通过与出版机构合作,从源头对优质的图书进行数字化包装、推广和营销,将纸质书作品在出版前进行数字首发,从而为读者提供提前预订、抢先预读、按需购买等服务。

1月11日全国新闻出版工作会议在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做出批示,新闻出版总署柳斌杰署长出席会议并作题为《抓住战略机遇,把握主题主线,精心谋划实施新闻出版“十二五”规划》主题报告。

新闻出版总署印发《数字印刷管理办法》(新出政发[2011]2号),自2011年2月1日起施行。

1月14日201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京举行。其中,由新闻出版总署推荐的《数学小丛书》,由中国科协推荐的《李毓佩数学故事系列》《追星——关于天文、历史、艺术与宗教的传奇》以及由农业部推荐的《黑龙江农业新技术系列图解丛书》同时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1月18日湖北知音传媒集团有限公司在武汉成立,知音期刊集团完成整体改制。

1月19日中南出版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与北京博集天卷图书发行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成立中南博集天卷文化传播发展有限公司。

中南出版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以51%、49%的占股比,增资重组中南传媒旗下的新媒体公司天闻数媒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注册资本金将达3.2亿元,合力打造面向全球的专注于数字出版与营销服务的全屏整合运营平台。

1月23日中文天地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举行揭牌仪式。江西出版集团转企改制和重组上市工作同步进行,通过借壳“鑫新股份”实现重组上市。ST鑫新4月12日公告称。公司股票简称由“ST鑫新”变更为“中文传媒”。

1月由上海新闻出版发展公司与法国拉加代尔公司合作举办的为期3周“阅读中国”外文版中国图书全球春节联合展销活动,在美国、加拿大、法国、德国、瑞士、澳大利亚、西班牙、波兰、新加坡、中国(香港)等10个国家和地区的28个国际机场和11个火车站,并拉加代尔公司旗下的115家书店同时举行。来自北京、上海、广州等地的近200种、4.3万余册中国版外文图书在春节前后陪伴世界各地的读者“阅读中国”、欢度中国兔年春节。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印发《关于办理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贝》,针对近年来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在办理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进一步明确了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的管辖,收集、调取证据的效力,如何认定侵犯著作权罪中“以营利为目的”等7个问题。

2月10日京东商城上线音像及在线读书频道。其音像频道涉及流行、古典、摇滚等30个品类,上线即拥有1.5万多种商品;在线读书频道以服务购书顾客为目标,旨在为广大读者提供最新的行业资讯与读书评论等。

2月16日新闻出版总署继与中国银行、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以后,又与中国工商银行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未来5年内,工行将为新闻出版产业发展提供不少于600亿元人民币的意向性融资支持。

盛大文学运营平台云中书城正式从盛大电子书官方网站中独立出来,并启动全新域名www.yzsc.com.cn。标志着盛大文学试图打造的全球最大的中文正版数字书城正式独立运营,也预示着数字出版产业链的整合将进一步加剧。

2月中旬搜狐正式开展网络付费阅读业务,搜狐原创频道也正式改版上线。

2月24日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中印集团数字印务有限公司和北京瀚文典藏文化有限公司在京签署《断版学术图书限量复制授权合作协议》,一批具有研究、参考、收藏价值的断版、绝版图书,将在遵守我国著作权相关法律法规的前提下被限量复制,并提供给需要的图书馆进行收藏。3月7日,施宏俊在微博上质疑:“这种没有出版社参与的图书印制难道不是非法的吗?”有网友质疑文著协作为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进行商业活动会使其丧失公信力”。施宏俊则称,要求文著协要有最基本的版权常识和操守。

3月9日新闻出版总署署长,国家版权局局长柳斌杰做客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直播间,以“大改革、大发展、大变化、大跨越——我国正向新闻出版强国迈进”为主题,与网友进行在线交流。

3月14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纲要提出,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弘扬中华文化,建设和谐文化,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充分发挥文化引导社会、教育人民、推动发展的功能,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

3月15日《上海市新闻出版业“十二五”规划纲要》正式发布,《纲要》提出未来五年上海新闻出版业的目标是: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打造新闻出版高地,实现上海新闻出版业增长速度不低于同期全市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速度。

上午10点,知名网络作家慕容雪村在微博上发表《3·15中国作家讨百度书》。当日,包括贾平凹、刘心武、韩寒、郭敬明、李承鹏等在内的近50位中国作家在《3·15中国作家讨百度书》文末联合署名,称百度文库未经授权收录了上述作家的几乎全部作品并对用户免费开放,侵犯了其自身权利,要求后者停止侵权行为,并呼吁读者支持作家们的维权行为。

ST源发发布公告称,公司拟向湖北长江出版传媒集团定向发行股票4.875亿股。交易完成后,长江出版传媒集团的借壳上市之路将得以完成。

3月18日第二届中国出版政府奖颁奖典礼在北京举行。

3月19日国务院温家宝总理签署第594、595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国务院关于修改(出版管理条例)的决定》《国务院关于修改(音像制品管理条例>的决定》已经201 1年3月16日国务院第147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3月22日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万榕书业、磨铁图书文化公司等机构在北京联合发起成立出版界反百度侵权同盟。

3月25日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柳斌杰、商务部部长陈德铭签署第52号令,《出版物市场管理规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3月28日江苏凤凰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在南京成立。

3月新闻出版总署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出版单位总编辑工作的意见》。

国家“十一五”图书重点出版工程

《儒藏》精华编首批40册出版发行。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的由中外学者在文化社科领域进行实质性合作的学术文化工程。

4月6日中国教育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在北京成立。

4月11日盛大文学云中书城正式推出Web2.0模式的“店中店”业务,欲把云中书城打造成“文字淘宝”。

4月13日淘宝网推出“淘宝书城”应用。

4月14日中国联通宣布试推手机阅读业务。

4月16日在南昌召开的第八届中国民营书业发展论坛上,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发布《2010年-2011年中国民营书业发展调查报告》。《报告》通过多种数据显示,目前民营书业与国有书业已从竞争走向竞合,合作渐趋深入与规范。国有出版社与市场前景良好的民营图书企业资本重组的合作方式已成为我国出版业发展的一大新趋势。

4月19日中国图书商报社和读吧网联合发布《2010-2011年中国电子图书发展趋势报告》显示,截至2010年底,中国电子图书总量为115万种,同比增长15.65%;电子图书市场产值为8.69亿元,同比增长202.79%。

4月20日新闻出版总署公布《新闻出版业“十二五”时期发展规姗,明确了我国在经济转型时期文化传媒产业作为支柱产业的发展方向,新闻出版业总产出瞄准3万亿元目标。《规划》对今后5年新闻出版业的发展蓝图进行了总体布局,提出了未来5年新闻出版业发展7个方面的重点任务。

4月21日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了“第八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1)我国18~70周岁国民对阅读作用的认知程度较高,国民综合阅读率达77.1%,传统纸质媒介阅读率稳健增长,数字阅读接触率强劲增长。(2)我国18~70周岁国民对图书、报纸、期刊的阅读量较2009年均有增加,电子书阅读量超过6亿本。(3)我国18-70周岁国民人均每天接触报纸和图书的时长有所增加,期刊接触时长有所减少,人均每天上网时长和手机阅读时长有大幅增加。(4)我国网民中6成以上在上网时从事与阅读相关的活动。(5)我国18~70周岁国民对图书和期刊的价格承受能力均有增加,16.4%的读者阅读电子书后还会购买该书的纸质版本。(6)手机报和手机小说是我国国民手机阅读的主要内容,农民更爱手机阅读。(7)电子阅读器阅读群体人均每天电子阅读器上阅读时长在40分钟以上。(8)我国18-70周岁国民接近六成认为自己的阅读数量较少,同时有6成以上国民希望当地有关部门举办阅读活动。(9)我国18~70周岁国民版权认知度为75.0%,盗版出版物购买率为15.9%。(10)(卜17周岁未成年人图书阅读率为82.7%,未成年人年均图书阅读量超过了成年人。

4月28日首届国际电子书包应用峰会开幕。此届电子书包峰会由元太、高通等硬件方及中国出版集团、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等软件方共同参与,产业链上中下游就电子书包的标准、体验、应用等进行了探讨。

4月30日-5月1日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工作会议在合肥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对会议做出批示,强调要深入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二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按照国家“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总体部署,牢牢把握科学发展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线,着力破除制约文化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转变文化发展方式,为“十二五”文化改革发展开好局、起好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刘云山,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出席会议并讲话。新闻出版总署柳斌杰署长作《确保新闻出版体制改革继续走在文化体制改革前列》的讲话。

5月6日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柳斌杰当选第六届中国出版协会理事长。

5月10日科学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在京创立。

上海市卢湾区法院一审判决,百度公司存在间接侵权和直接侵权行为,赔偿盛大文学经济损失人民币50万元以及合理费用人民币44500元。这是作家和出版业群体向百度集体维权战斗的首次胜利。

5月13日由中宣部主办的文化产业发展座谈会在深圳召开。光明日报社和经济日报社联合发布了第三届“文化企业30强”名单,其中文化艺术类6家、广播影视类7家、新闻出版类10家、文化新业态类7家。这10家新闻出版类企业分别是江苏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中国教育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中南出版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江西省出版集团公司、浙江出版联合集团有限公司、广州传媒控股有限公司、安徽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四川新华发行集团有限公司、山东出版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出版集团公司。

5月13日汉王在京召开全国代理商大会,宣布旗下产品大幅降价。汉王降价后,国内其他电子书阅读器品牌也先后采取大幅度降价措施。

5月16日京东商城打出了“全部少儿图书四折封顶”的促销广告。5月18日,《中国新闻出版报》和《北京日报》分别刊登《24家少儿出版社联合抵制京东低价促销》和《网上书店价格战惹恼出版商》的文章,指出京东商城和卓越亚马逊的打折行为“涉嫌不正当竞争”和“扰乱市场”。

5月18日《中国大百科全书》数据库出版。《中国大百科全书》数据库是目前国内唯一百科全书式,具有权威性、系统性、准确性和完整性的可升级性知识集成型资源数据库。

5月22日由重庆出版集团和新加坡元大投资咨询有限公司共同投资约30亿元兴建的“重庆天健创意(动漫)产业基地”项目在重庆奠基。

5月25日总结“十一五”、部署“十二五”国家重点出版规划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十二五”国家重点出版规划采取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方式,通过专家反复论证,广泛评议,并结合当前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和各学术领域的最新成果,根据择优立项的原则,最后确定了1942种出版物。其中图书1642种,音像出版物200种,电子出版物100种,涉及面广泛,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法律、经济、文化、文学、艺术、自然科学、工程技术、医药卫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等41个类别。

5月27日上海世纪出版集团推出的辞海彩色电纸阅读器在第二十一届全国书博会上首次亮相。辞海彩色电纸阅读器的面世,标志着电子书3.0时代正式开启。

5月28日新闻出版总署柳斌杰署长在第二十一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中国出版(版权)发展论坛上作幼Ⅱ快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的融合发展》讲话。

凤凰出版传媒集团与民营企业合作成立的三家合资公司——北京凤凰壹力文化有限公司、北京凤凰雪漫文化有限公司、凤凰汉竹图书(北京)有限公司在书博会期间揭牌。

5月29日中国出版集团大佳网正式上线,欲建构出版产业之间的数据交换并形成新型出版产业公共数据交换平台,为全国出版发行机构和从业者提供实现出版、跨媒体经营发展等产业升级的一整套服务。

5月31日北京凤凰联动传媒有限公司成功完成首轮股权融资,此次融资规模为人民币1亿元。凤凰联动借此融资机遇,以其丰厚的作家

艺术家人脉和文化创意优势,以自身优质强势间进电影制作行业,同时将收购不同类型的文化产业,实现产业链强力延伸,朝着全能型文化传媒集团目标迈进。凤凰联动是中国第一家由国有出版社与民营出版公司共同成立的出版公司。在2011年初凤凰联动独家策划出版的《刘心武续红楼梦》创下了首发100万册的中国出版纪录。此外,凤凰联动也正逐步涉足于影视行业,如电影《山楂树之恋》是公司旗下的签约书籍所改编制作而成,并取得成功。

京东商城图书频道发布公告称,将从6月1日起正式启动“原创作者版税补贴计划”。按此补贴方案,京东商城将把所售纸质图书销售额的3%直接支付给作者本人。该补贴计划将暂定运营三年,采取作者主动登记、京东商城审核、季度结算的方式。

5月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中宣部发出通知:人民卫生出版社、外文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高等教育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等80家中央所属出版单位已被认定为转制文化企业,与3月底认定的红旗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等20家中央所属出版企业同样享受税收优惠政策。

汉王科技发布了E-INK(电子墨)屏全新双触控技术。该技术填补了此前E-INK屏的手指触控技术空白,使我国电纸书同时具备了手指触摸和电磁笔手写的功能。

由时代出版传媒公司、中影集团、国家广电总局卫星频道联合出品,著名导演冯小宁执导的电影《一八九四·甲午大海战》媒体见面会在合肥举行。标志着时代出版传媒公司正式大举进军影视产业,加快了全媒体运营步伐。

6月2日北京著名学术书店风入松以“设备整修”为由贴出歇业告示。

6月3日上海世纪出版集团和上海文艺出版集团重组工作会议在上海图书馆举行,上海出版业迎来了新一轮的重组。此次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与上海文艺出版集团重组后,上海文艺出版集团有限公司、上海人民出版社有限公司、上海世纪出版股份有限公司(世纪出版集团控股)等,将并列为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下属独立法人企业。

6月9日国家出版基金规划管理办公室宣布,2011年共有153家出版单位的187个项目获得2011年度国家出版基金资助,占全部申报项目30.4%,资助率比上年提高12.4%。

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李忠杰在中央外宣办就中共党史问题举行的中外媒体吹风会上介绍,本年1月正式出版的《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和修订重印的《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半年间发行总量已突破185万套,其中第二卷发行量超过100万套。

6月10日2011年度新闻出版改革发展项目库评审完成,全国共有401个项目入选。去年第一批入库项目中,已有近80个项目得到国家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的资助,资助总额度超过7亿元。2011年度,中央财政还将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同时有关部门还将通过改革、融资、资源配置等产业政策优先支持入库项目。

6月12日在厦门召开的第三届海峡新闻出版业发展论坛上,新闻出版总署公布了在福建先行先试的5条惠及台湾同胞的政策。

6月13日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日前就中华书局诉汉王科技侵权案做出终审判决,驳回中华书局上诉,维持原判。2009年10月底,中华书局起诉汉王科技未经许可,在其制作发行的4款汉王电纸书(国学版)产品中收录中华书局享有著作权的点校史籍侵权,向海淀法院起诉并索赔400余万元。2010年12月20日,北京市海淀法院经过两轮的庭审,判汉王科技胜诉。随后,中华书局向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6月14日中国出版协会、中国书刊发行业协会、中国新华书店协会联合召开维权座谈会,对低于成本价销售少儿书现象予以强烈关注,呼吁政府相关部门干预,号召维护行业秩序。

6月16日2011年度“经典中国国际出版工程”在京终评,((中国报告民生2011》《中国震撼》《穆斯林的葬礼》等46个项目脱颖而出,公示结束后有望获得资助。“经典中国”是要通过“中国经典”把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介绍给全世界,让中华文明对人类进步事业作出更大贡献。提升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是“经典中国”的根本目标。

6月17日由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组织编撰的《2010~2011中国出版业发展报告(中国出版蓝皮书)》新闻发布会在京举行。

6月21日截至2011年6月,交通银行上海分行给上海市新闻出版系统实际授信49.7亿元,涵盖出版、印刷、发行、版权、数字出版和新媒体科技等多个领域。在2010年新闻出版总署和上海市政府第三次部市合作会议上,交通银行上海分行与上海市新闻出版局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授信100亿元支持上海新闻出版业发展。

6月23日在全党全国隆重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之际,由新闻出版总署主管、人民出版社主办、各地人民出版社等单位协办的“日出东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90年大型电子图书展”正式上线运行。

人民网强国论坛以“如何看待京东图书低价倾销”为题,邀请中国出版集团公司总裁聂震宁等出版人与网友进行在线交流。

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在京发布《电子词典内容质量及版权状况检测报告》。据该《检测报告》显示,电子词典在内容及版权状况上存在一定问题。

6月28日时代出版全媒体数字出版运营平台“时代e博”正式上线,标志着时代出版的数字出版业务步入商业运营阶段。

6月30日中宣部、新闻出版总署、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联合下发《关于加强城乡出版物发行网点建设的通矢口》,将城乡出版物发行网点建设纳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纳入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整体规划、纳入俭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要求各级党委、政府要在政策、资金、税费、占地等方面给予出版物发行网点建设以必要的扶持。到“十二五”末,力争基本实现“市市有书城、县县有书店、乡乡有网点、村村有书屋”的目标。

6月新闻出版总署批复同意建立江苏国家数字出版基地,这是继上海张江、重庆北部新区、浙江杭州、湖南中南、湖北华中、陕西浐灞、广东广州、天津空港之后,全国第9家获批的国家数字出版基地。

内地首个微博书店——吴淑平书店落户新浪微博。该书店目前只售卖个人作品,以新浪微博为交易与交流的平台。

7月1日《著作权资产评估指导意见》正式实施。

7月2日由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新华字典》第11版首次实现全球同步上市。

7月4日30位作家以及出版商组成的“作家维权联盟”召开发布会,宣布将对以百度文库、苹果APPSTORE为首的网络公司进行诉讼,并希望用5年的时间1000个官司“彻底改变网络盗版横行的局面”。

7月5日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柳斌杰、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董事长王建宙在京签署(供同推进数字出版产业发展战略合作备忘录》,并同时启动了“新青年掌上读书计划”,这标志着国家新闻出版主管部门与中国移动在增进资源共享与整合、共同推动我国数字出版产业发展上取得了实质性进展。

为进一步规范养生保健类出版物管理,新闻出版总署公布了《别

让不懂营养学的医生害了你》《特效穴位使用手册》等24种编校质量不合格的养生保健类图书,要求出版单位将其全部收回销毁。同时,向社会公布了包括科学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在内的53家具备养生保健类出版资质的出版单位名单。

7月6日中国首只国家级文化产业投资基金在北京成立。中国文化产业投资基金由财政部、中银国际控股有限公司、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和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有限公司4家共同发起设立,目标总规模200亿元人民币,将主要以股权投资方式,投资新闻出版发行、广播电影电视、文化艺术、网络文化、文化休闲及其他相关行业领域。

通信世界网(CWW)消息:中国移动手机阅读业务自2010年5月全国商用,仅短短一年多时间,每月联网用户数现已突破4500万人,每月平均收入过1亿元。

7月6日和8曰(当地时间)正在美国访问的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蒋建国代表中国新闻出版总署,在纽约与美国康泰纳仕集团签署合作备忘录,在华盛顿与美国国家地理学会和美国国际数据集团联合签署合作备忘录。

7月6-9日第四届数字出版博览会在北京举行。本届数博会披露,2010年总体收入达到1051.79亿元。

7月11日上海文汇出版社、太白文艺出版社、蓝狮子、亿部文化等46家版权机构先后与百度文库达成协议,在百度文库旗下的百度书店中推出“一折购书”活动,参与销售的正版电子书数量超过1万本。百度文库出版平台是今年3月百度遭遇侵权纠纷后推出的应对策略之一,该平台包括与版权方的具体合作形式,以及对版权合作方的宣传支持等几大板块内容。

7月12日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在北京联合发布新媒体蓝皮书《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2011)》。通过专业视角和学者声音,基于事实、数据和深度,解读新媒体大势,纵论新媒体之道,盘点2010年以来的新媒体热点,指出中国已成为世界新媒体用户第一大国。

7月14日借作权法》第三次修订工作正式启动。

7月19日中国科技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暨中国科技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成立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这是继中国出版集团公司、中国教育出版传媒集团公司之后,经中央批准组建的又一国家级大型出版传媒集团。标志着我国出版业在国家层面上的人文、教育和科技三大优势国有出版传媒集团公司的格局已经形成。

中国首家进口出版物专用保税库落户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总公司。

7月20日新闻出版总署发布《2010年新闻出版产业分析报告》。

7月22日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海外汉学研究中心举办“中国出版‘走出去’学术研讨会”,国家社科基金特别委托项目“中国文化海外传播动态数据库”正式启动。

7月26日“中华字库”工程研发工作启动大会在京召开,这标志着引领中华文化步入信息化、数字化时代的先导性、奠基性工程——“中华字库”工程经过几年努力,正式进入工程建设与实施阶段。作为新闻出版总署重大科技工程项目之一的“中华字库”工程,列入了《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也是国家《文化产业振兴规划》中特别指出的具有带动作用的重大文化建设项目。工程以对文字学深入研究为基础,充分利用新技术,开发相应的软件工具,探索人机结合的文字收集、整理、筛选、比对和认同的操作与管理流程,从数千年流传下来的各种文字载体中,尽可能将所有出现过的汉字形体和少数民族文字形体会聚起来,建立字际的相互联系,最终按照传统出版印刷及数字出版的需求,制作出符合各种应用的汉字及少数民族文字的编码及主要字体字符库;同时为了满足数字化的各种需求,研发超大规模字库的输入输出、存储传播以及相互兼容等关键技术。完成后的“中华字库”将能够对我国各种出土、传世文献和当代文字作品进行数字化处理,也能够满足数字化社会服务和数字化公共监管的需求。工程由中国出版集团公司牵头组建总体组,中国文字学会第一届会长、著名学者裘锡圭教授担任项目首席专家。工程共分为28个包,预计5年内完成。

7月27日上海市教委、上海市新闻出版(版权)局、虹口区政府签署供同推进数字化课程环境建设和学习方式变革试点战略合作协议》,旨在将“电子书包”项目研发、试点工作推向深入。作为“电子书包”试点区,虹口区今年上半年已在区内8所学校进行了试点,建成了“电子书包”网络、内容和终端服务平台,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7月29日国内首个“数字出版与传播”国家重点学科建设启动仪式在上海理工大学举行,这是新闻出版总署继设立“数字传播重点实验室”“数字印刷工程研究中心”“出版印刷人才培养基地”等平台建设项目之后,助推上海理工大学学科建设的又一项举措。

7月30日新闻出版总署和江苏省政府在南京签署《关于共同推进江苏新闻出版强省建设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7月31日新疆人民出版总社(新疆少数民族出版基地)成立暨新疆人民出版社成立60周年庆祝大会在乌鲁木齐举行。新成立的新疆人民出版总社(新疆少数民族出版基地),以新疆人民出版社为平台,整合新疆科技、喀什维吾尔文、伊犁人民、克孜勒苏柯尔克孜文、新疆人民卫生和新疆音像等6家出版社,优化资源和配置,实行统一规划、统一协调、统一管理,实现了民文出版的集约化、规模化。

7月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民国史研究室主持编纂的《中华民国.史》由中华书局出版。

数字出版企业方正在“2011方正数字出版产业峰会”上宣布,正式启动“云出版服务平台”,吸引出版机构及众多数字内容运营方加入,内容商可自主定价、管理、经营其数字版权。方正阿帕比董事长方中华表示:“云出版平台实际上是一种‘淘宝’模式,我们不要版权了,我们只是搭建一个电子商务平台,通过技术服务让产业链的所有关联者参与进来,并发挥自己的优势去帮助版权方运营、分销版权;而企业自身则通过分享数字内容的收费与增值服务收益获得相应的利益。”

8月3日中宣部理论局组织编写的《从怎么看到怎么办——理论热点面对面·2011》出版。短短20天发行量突破140万册,成为干部群众学习理论、了解政策的重要读本。

8月4日《著作权法》第三次修订工作正式启动。

8月9日总计15卷、1100万字,收录自战国至1949年关于《老子》的传本和注疏本265种的大型道教文化丛书《老子集成》由宗教文化出版社编辑出版。

8月11日上海市新闻出版局发布《新媒体环境下上海市民阅读现状调查报告(2010-2011)》,报告显示,在人们获取信息的几大主要途径中,依靠网络、手机获得信息的占据着较大的比重,分别占33%和19.3%,但75%的被调查者认为纸质读物拥有最好的阅读效果,而认为网络读物和电子读物拥有最佳效果的被调查者分别只有14%和10.5%。

由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和韩国出版学会共同主办的第13届中韩出版学术年会在京开

幕,年会以“数字化背景下的出版业发展趋势与对策”为主题。

8月16日新闻出版总署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教辅材料出版发行管理的通知》,以“治散治滥,打盗打非”为重心,从出版、印刷复制、发行、质量、价格、市场6个方面明确了对教辅出版发行的规范管理要求。

《中华大典》出版工作会议在京召开。

8月17日23日2011上海书展暨“书香中国”上海周在上海展览中心举行。2011上海书展暨“书香中国”上海周由新闻出版总署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上海市新闻出版局共同承办,这标志着经过7年精心打造的上海书展已升格为全国性重大文化活动。

8月18日《清代诗文集汇编》编纂出版总结会在沪举行。

8月20日经过五轮投票,第八届茅盾文学奖在京揭晓,张炜《你在高原》、刘醒龙《天行者》、莫言《蛙》、毕飞宇《准拿》、刘震云《一句顶一万句》5部长篇佳作最终胜出,获得中国长篇小说创作的崇高荣誉。

8月25日作家出版社宣布,向天下霸唱、张者、尹建莉、王晓方等80余位作家共支付百万元数字出版版税,这是传统出版社首次大规模向作家支付数字出版“稿费”。2010年,作家出版社尝试性向中国手机移动基地提供300部作品,收入200万元,按照与作家签订的合同约定,作家出版社此次批量支付作家版税100多万元。

8月29日由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新闻出版总署主办的“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外国专家座谈会在京举行。

国内最大的数字出版云计算中心——天津国家数字出版基地云计算中心正式在天津空港经济区上线运营,并对外向用户提供服务。天津国家数字出版基地云计算中心定位于专业的云服务提供商,通过云计算的方式,采用虚拟化技术为政府、企业提供低成本高性能的“一站式”信息化服务。

8月30日我国首个DCI技术联合实验室在京揭牌。该实验室由中国版权保护中心与北方工业大学共同建立,将在DCI技术研究、标准制定、系统和应用推广方面开展工作。作为数字版权公共服务新体系的一项重大创新成果,DCI(DigitalCopyfightldentifier,数字版权唯一标志符)体系是基于数字版权唯一标志技术,通过数字版权作品版权登记为每件数字作品赋予唯一的DCI,可使网上的所有数字作品都具有唯一的身份标志,并以此开展国内外数字版权登记、交易及结算、版权监测取证等服务。DCI体系正处在总体技术规划阶段,此次成立的DCI实验室将围绕数字作品版权登记模式及流程研究、简历数字作品元数据模型、数字版权费用结算等方面展开研究。

倾注了包括19位两院院士在内的100多位专家心血的《申国机械工程技术路线图》在京首发。《中国机械工程技术路线图》由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组织编写、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全书横跨中国机械工程技术11个领域,按照时间序列给出不同时间节点的发展重点、技术发展路径、实现时间等要素,确定影响未来主导产品(产业)的关键技术及其发展路径,旨在为科学制订研发计划、有效组织产品研发等提供支撑。

8月31日第十八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在京举行,北京市新闻出版局组织民营出版策划企业参展。

△人民教育出版社与中国摄影著作权协会签署了《教科书“法定许可”使用费收转协议》,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有关适用视觉艺术作品的使用付酬规定得到有效执行,作为著作权人的广大摄影家将成为这次签约活动的直接受益者。

8月国家出版基金规划管理办公室网站开通。

9月1日人民出版社在北京人民大会堂纪念创建90周年,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会见部分与会代表,代表党中央向人民出版社创建90周年表示热烈祝贺,向人民出版社全体职工和广大出版工作者致以诚挚慰问。

首次进入中国的英国出版科技集团宣布其主要技术和服务品牌正式落地中国。落地的技术主要包括全球数字图书馆平台、网络出版系统平台、多平台出版管理系统以及全球机构市场营销服务等。

圣智学习出版集团与中南出版传媒集团在京联合举行《毛泽东时代美术》英文版全球首发式。圣智学习出版集团2003年起实施“中国出版工程”,选取优秀的中国作者和作品向世界推介,已经出版了涵盖历史、文学、语言等领域的200多种中国图书及音像制品,《毛泽东时代美术》是其首次涉及艺术题材。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主办的“中国学术走向世界”圆桌会议在北京召开,主题为“构建国际学术交流平台,让中国学术走向世界”。

9月8日《朱镕基讲话实录》(1-4卷)由人民出版社出版。

新闻出版总署重大科技工程项目——“中华字库”工程第二十一包字库制作二·黑体仿宋体及古汉字成果字库项目启动大会在京举行,这标志着该项目的字库研发工作进入实施阶段。

9月9日中国知网在第十八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期间宣布,海外云出版和云数字图书馆系统正式启动。

9月15日百度阅读开放平台(yuedu.baidu.com)宣布正式上线。百度希望该平台可以为版权方及资源拥有方提供多样化的收益模式。

9月15日-16日中国编辑学会第十五届年会在山东济南召开。年会主题是“编辑规范与编辑创新”。

9月17日由光明日报出版社主办的“顾诚与《南明史》”读者交流会在中关村图书大厦举行。同时,已故学者顾诚的新版《南明史》也正式首发。

9月18日由水利部组织的《水工设计手册》

(第二版)编委会在北京举行了编委会第2次全体会议暨首发仪式。

9月22日-25日MacworldAsia2011数字世界亚洲博览会(简称Macworld大会)在京举行。

9月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讨论十七届五中全会以来中央政治局的工作,研究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等问题。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主持会议。

9月26日-10月5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CwIPO)成员国大会在瑞士日内瓦举行,中国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国家版权局副局长阎晓宏当选为伯尔尼联盟大会副主席(2011-2013年度)。这是中国自1992年10月加入《伯尔尼公约》以来,中国知识产权领域行政首脑首次担任这一机构副主席职务。

9月27日新闻出版总署下发通知,为不断提高新闻出版服务大局、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水平,根据中央部署,新闻出版总署决定在全国新闻出版系统深入持久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把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贯穿到新闻出版改革、发展、管理、服务各环节,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实现“十二五”宏伟蓝图提供强有力的精神动力、智力支持、思想保证和良好的舆论环境。

上海世纪出版股份有限公司在京召开《十万个为什么》第六版启动大会。

9月29日亚马逊“中国书店”合作项目启动仪式在京举行。这是由中国国际图书贸易集团有限公司和美国亚马逊公司共同合作的项目,是通过与亚马逊这一国际电子商务巨头合作,利用对方成熟的网络营销

平台、先进的技术及全球影响力,实现中国图书的全球网络销售。亚马逊“中国书店”8月投入试运行。预计半年后,上线图书规模将达到5万种,1年后达到10万种,规模今后还将不断扩大。亚马逊图书频道目前仅设七大特色书店,而“中国书店”是其有史以来唯一的国家主题书店,将成为中国出版物海外传播的新符号。

9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公布了2010年全国硕士专业学位授权审核结果,北京大学、南京大学、武汉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复旦大学、南开大学、四川大学、河南大学、河北大学、安徽大学、湖南师范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北京印刷学院、吉林师范大学等14所高校获得了首批出版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将列入2011年全国研究生统一招生专业目录进行招生。

由中少总社投资兴建的“青少年阅读体验大世界”亮相长安街,这是国内首家大型国有青少年主题书店。

10月8日为推动我国生态文明、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促进印刷行业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印刷业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新闻出版总署和环境保护部决定共同开展实施绿色印刷工作。

10月15日-18日中共中央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在京举行,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在总结历史经验、科学分析形势的基础上,阐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确立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宏伟目标。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就要多出弘扬时代精神的文化精品,多出体现国家水准的传世之作,让全体人民共享文化发展成果。

10月20日国务院印发了徊务院关于加强环境保护重点工作的意见》(国发(2011]35号),对新时期环境保护工作进行了部署,明确指出“鼓励使用环境标志、环保认证和绿色印刷产品”。

10月20-21目第三届“三个一百”原创出版工程评审会在京举行终评会。最终评出人文社科类、科学技术类、文艺和少儿类原创图书各100种。

10月21日新闻出版总署署长、国家版权局局长柳斌杰就转变发展方式、培育民族精神文化等问题,接受了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新闻出版总署门户网站等媒体的联合采访。他强调要以高度的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和文化自强,加大改革力度,为建设文化强国作出新贡献。

10月24日中信出版社翻译出版的《史蒂夫-乔布斯传》全球同期出版上市,并借互联网改变中国传统营销模式。

10月27日全球电子商务龙头企业亚马逊将中国市场提到新的高度。除了在中国投资建设起本土以外最大的运营中心外,卓越亚马逊也已正式更名为“亚马逊中国”。亚马逊中国总裁王汉华称,改名表示了亚马逊对中国市场的重视和长期投入的决心。该公司还宣布启用新的短域名z.cn。

10月29日光合作用书店在北京的五道口店和现代城店遭到图书供应商的“抢书”,被索讨书店所欠债务。随后光合作用SOHO现代城店、五道口店撤店。

10月31日苏宁易购图书频道正式上线,并推出“0元售书72小时”的活动,再次掀起网上书店新一轮的打折潮。

10月由“天下第一村”华西村与数字出版公司广州金蟾软件研发中心有限公司共同成立的江苏金蟾数字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向外界宣布打造“全国新农村数字文化建设项目”,这个项目试图向全中国几亿农民推广电子书。

中国编辑学会举办了“刘呆同志编辑思想研讨会”。

由第一财经、CNBC亚太联合主办的“2011中国最佳商业领袖奖”颁奖盛典举行,安徽出版集团总裁、时代出版传媒公司董事长王亚非荣获“年度最佳中国经营者奖”,成为该奖项设立7年来首位获此奖的出版文化企业家。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申国手机浏览器发展状况研究报告》。目前我国手机浏览器用户规模达到215亿,占手机网民比例的676%。手机浏览器作为网民接入移动互联网的基础入口,在产业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各移动互联网企业而言将是其获取产业话语权的重要产品。

11月8日由江泽民同志倡导撰写的《中国电机工业发展史——百年回顾与展望》首发式在京举行。该书由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

由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担任理事长单位、十余家会员组成的全国首个“电子书包企业联盟”在上海市虹口区宣布成立。上海市虹口区作为教育部《平展数字化课程环境建设和学习方式变革试验》即“电子书包”项目的唯一试点地区,推进电子书包项目建设已一周年。

11月9日盛大文学宣布对移动阅读平台和服务提供商百阅进行战略投资,双方将在版权及内容方面进行紧密合作;同时,推出云中书城Android 2.0客户端,并与多家合作伙伴进行了签约。

11月10日由中国外文局主办的《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出版座谈会暨全媒体首发仪式在京举行。

11月10日-11日新闻出版总署在安徽合肥召开全国数字出版工作会议,研究制定一系列政策,扶持数字出版产业的发展。

11月15日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与中国科学院在北京签订《关于开展互联网“扫黄打非”技术保障战略合作协议》,在网络“扫黄打非”领域进行全面的战略合作。

11月18日

《人民文学》推出英文版试刊《PATHLIGHl》。《PATHLIGHT》的寓意是“中西文化交流路上的灯”,运行初期为季刊,试刊号160页。

为纪念人民科学家钱学森100周年诞辰,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历经4年推出了《钱学森文集(1938-1956海外学术文献)》(中、英文版)。该书首发式在宁波举办的第二十四届全国大学出版社图书订货会会场举行。

11月26日在北京东方雍和国际版权交易中心主办的限量收藏品新业务新闻发布会上,全国8家版权交易中心和文化产权交易所就文化要素市场的发展达成共识——以版权交易为核心,开创文化要素市场新局面,发表了供同发展宣言》。

由中国出版协会和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主办的2011全国新闻出版业网站年会日前在京举办。年会发布了《2011全国新闻出版业网站运营分析报告》。

11月28日凤凰新华创意产业园暨凤凰印POD数码连线启动仪式在南京举行,这标志着南北呼应、投资过百亿的国家数字版权产业基地进入实质性建设阶段。

山东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成立大会在济南举行,该公司是由山东出版集团经股份制改造后成立的。

11月29日国家标志性公益文化工程《清史》出版签约仪式在京举行。国家清史纂修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卜键与人民出版社社长黄书元分别代表双方签订了《清史》出版协议。

11月30日江苏凤凰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挂牌上海证交所。凤凰传媒开盘价12.03元,高于发行价36.7%。当日,凤凰传媒在盘中创下了12.97元的高价,最终收盘价11.86元,涨幅为34.77%,换手率92.01%,成交量2575927手,在二级市场获得了投资者的青睐。

11月由山西书海数字网络传媒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山西出版传媒集团全资子公司)开发的基于Android系统平台的“山西出版传媒网新闻客户端”成功上线。该客户端的成功上线,填补了国内出版类行业没有手机客户端的历史空白,成为全国首个出版类手机新闻客户端。

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透露,近年来,第三极书局、风入松书店、光合作用书房等有着较大影响力的民营实体书店先后陷入经营危机,甚或倒闭。以上述书店为被告人或被执行人的案件已陆续进入司法程序。

为强化版权公共服务功能,完善作品登记制度,国家版权局下发《关于进一步规范作品登记程序等有关工作通知》。

中国版权保护中心发布了《网络视频音频版权监测及调查取证服务规则》,明确规定了“网络视频音频版权监测及调查取证服务平台”的委托和受理、监测及调查取证、档案管理等方面的具体工作流程。

12月7日港澳台和内地出版协会在澳门举行第十六届华文出版年会,主题是“实体书店的生存与发展”。

当当网宣布将在月底正式上线电子书平台,并将推出针对苹果iOS系统和谷歌Android系统终端应用软件。

12月8日国家版权局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联合主办的“数字环境下版权管理和执法国家区域研讨会”在沪开幕。

12月12日由中央电视台主办的第十二届中国经济年度人物颁奖盛典在京举行,中南出版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龚曙光凭借他和他带领的企业在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中的优秀表现,被评为2011年中国经济年度人物。年度人物评选委员会认为:在龚曙光的领导下,中南传媒敏锐地把握文化产业发展大势,在未被列入中央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单位情况下“自学成才”,短短966天内成功登陆资本市场,成为第一只全产业链整体上市的出版传媒股和中国出版业龙头股。本年的中国经济年度人物评选以“增长的品质”为主题,获奖人物主要分布在信息产业、文化产业、互联网等领域。

作者:章宏伟

第3篇:这群“90后”,向世界讲述可爱中国

46名清华大学研究生、4支社会实践支队、8个国家、13场宣讲、历时十余天一一一连串数字,为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研究生程宏勾勒出一个不一样的春节。

前不久,他和同学们度过了一个新颖而充实的寒假一一向关心中国发展的国际友人讲述青年眼中的中国故事,分享70年来中国大地上发生的沧桑巨变。在新加坡、马来西亚,他们讲述中国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壮阔历程;在比利时、荷兰,他们谈中国如何对环境污染宣战;在柬埔寨、泰国,他们介绍中国在扶贫减贫、“一带一路”领域的举措和成就;在英国,他们介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中国需要更多地了解世界,世界也需要更深入地认识中国。增进中外民心相通,青年有责任发挥更大作用。”程宏说出的,是这群“90后”的共同心声。

呈现守正创新的中国力量

一场《70年民企复兴路》的宣讲,扭转了新加坡青年陈星宇把“中国民企”和“山寨产品”画等号的刻板印象。

1月的新加坡,绿意盎然。站在“通商中国”,这个致力于搭建中新两国经济文化沟通桥梁的非政府组织的讲台上,面对20余名在各行业打拼的年轻人和当地大学的青年代表,程宏用一组组数据和鲜活的例子展现出中国民营企业的自主创新。

“早先我对中国民营企业的印象多与‘山寨’产品有关,但今天你们的讲解,让我对中国民营企业所展现出的创新成果和活力印象深刻。”陈星宇深有感触,随即也讲出了心中的疑问,“民营经济发展需要广阔的空间,可政府部门的参与会不会削弱民企的自主性和创新活力呢?”

“近些年一批优秀的中国民营企业的崛起,离不开为其创新提供平台的政府。一系列基层制度创新实现了‘政府搭台,企业唱戏’,也为人民群众通过自身努力实现人生梦想提供了坚实保障。”程宏用青年人关注的就业率来佐证:“几十年前,国有企业的‘铁饭碗’是每个人梦寐以求的;对民企,大多数人潜意识里认为福利差、不稳定。如今,民营经济已经成为推动中国发展不可或缺的力量,吸纳了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

问得尖锐,答得恳切。坦诚沟通的背后,是程宏扎实的准备工作一一宣讲前,他就将中国民营经济70年来的发展变迁与政策历程熟记在心,资料足足堆了半米高,自己还专门去民营企业进行了扎实的调研。

为彰显民营企业“中国制造”的独具匠心,宣讲中,程宏还用了不少青年人都感兴趣的小故事:北极新奥尔松的极端严寒被描述为“非地球”般的存在,一众世界大牌通信装备到此纷纷败下阵来。然而,法国北极科考队员惊奇地发现,几部中国制造的卫星电话仍可正常使用,这几部“救命神器”成了整个科考队18天魔鬼之旅的唯一希望。《速度与激情6》是中新两国青年耳熟能详的影视作品,电影中“巨石强森”手握的对讲机、特种兵使用的专网通信设备,都是深圳一家民营企业自主研发的高科技产品……

听到这些,现场不时有新加坡学生发出赞叹声。原定的宣讲时间已过,大家讨论的兴致却丝毫未减。

“交流过程中,外国朋友告诉我他们对中国的印象原先都与‘山寨’分不开;但是今天,中国的自主创新能力和创造活力得到了他们的认可!”程宏同样感慨良多,“扭转国际社会对中国的认知,需要更多中国青年的讲述。”

讲述以人为本的中国道路

讲述一个充满活力与创新的中国,必定离不开其背后的制度支撑。十几天里,一条以人为本的中国道路,通过青年学子们的生动讲述铺陈在外国青年面前。

1月24日,面对50余名柬埔寨金边皇家大学师生,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张磊用一组数据开场:“过去四十年来,中国的贫困人口数从7.7亿人下降至3046万人,累计减贫7.4亿,贫困发生率从97.5%下降至3.1%,对全球减贫的贡献率超七成。”他结合自己去年暑期在基层乡村的挂职经历,介绍基层政府在推动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战略方面的积极探索。

从扶贫方略的日趋完善,到“精准扶贫”的实施机制和制度保障机制,从坚持选派优秀干部担任驻村第一书记、配强驻村工作队,到为每个贫困户明确帮扶责任人……中国广泛动员社会力量织就的这张脱贫攻坚“大网”,令台下的柬埔寨青年頻频点头。

为人民谋福祉的事业在全世界哪个角落都会激起共鸣。金边皇家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大一女生马利塔(Ma Lyta)用不太流利的英语兴奋地说:“中国的扶贫成就举世罕见!你们有超强的战略决心,全社会投入了大量资源,短短几年内让如此多的人口脱贫,中国的老百姓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实惠。柬埔寨也应该这样做!”

她的同学萨拉努德·昂(Saravuth Vong)则在当地社交平台晒出了自己的感受:“感谢中国学生关于减贫的分享,这对柬埔寨很有帮助!我们需要向中国学习更多!”次日,在柬埔寨劳工与职业培训部,张磊的同题讲述引来了该部副部长唐·索普习普(TungSopheap)女士的高度认同。她不断竖起大拇指,对中国“精准扶贫”政策之“精”频频赞赏,表达对为人民谋福祉的中国道路的由衷钦佩。

“中国‘一个都不能少’的扶贫战略在海外彰显了强大感召力。中柬两国人民对美好生活抱有同样期待,对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给予了发自内心的强烈认同。将心比心,以心换心,通过这次交流,中柬青年会进一步加强对彼此发展的理解,也让我更加为祖国自豪!”支队成员詹斌慧对记者说道。

传递直面挑战的中国担当

讲述中国在自身发展时的经验智慧,也为应对全球性挑战提出中国方案。清华学子们在海外的讲述,不仅串起了中国的激荡70年,也展现出一个“负责任大国”直面挑战的担当。

“做学术报告时,我常常用雾霾引题,但这并非中国独有。世界各国都曾经或正在面临空气污染的困扰。如今,中国破题生态文明建设的决心和力度前所未有。有机会走出国门,我想把故事讲给更多人听。”作为一名清华环境政策方向的博士生,张宇婷与十余名支队同学奔赴荷兰、比利时调研当地的生态农业发展,并前往荷兰瓦格宁根大学开展一场有关中国环境治理经验的宣讲。

瓦格宁根大学拥有世界一流的农学和环境科学专业,这里的学生不仅十分重视全球环境治理的研究,也对中国在其中的作用非常关注。面对内行宣讲专业问题,张宇婷既紧张又兴奋:“只有20分钟时间,要精准而专业地把中国环境治理的经验和理念讲出来,对我来说还是很有挑战的。”环境治理领域的内容纷繁复杂,怎样讲更生动形象,易于外国朋友接受?张宇婷阅读了几十篇西欧国家治理环境问题的论文,希望能从文献中得到答案,但钻研得越深,越让她感觉这个问题太大了,按照这个思路讲不清楚。

“作为青年人,没有什么比用自己的切身体会更有说服力的了。”张宇婷索性拿掉了学术论文中常用的图表,改用自己家乡环境的变化展开宣讲的观点:“从小,我的家乡就和‘沙尘暴’这样的字眼联系在一起,每天的天空都是雾蒙蒙一片,‘雾霾’更是成了每一个中国人都认识的环境名词。但此后中国把生态环境建设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2018年京津冀区域PM2.5浓度为51微克/立方米,比2013年整整下降了52%,而同期中國国内生产总值还保持着6.6%以上的增长率。”

生动讲述中,一张PM2.5浓度变化图勾起了荷兰青年的好奇心:中国是如何应对的?张宇婷讲述了中国的做法和阶段性成绩:“长了牙齿”的新环保法、“谁污染、谁治理”的环保税费、中央环保督察重拳出击、透明的环境信息公开……

为了提升宣讲效果,她还充分考虑了语言障碍和思维差异。她认真研读和比较了《习近平治国理政》第二卷中“建设美丽中国”部分中英文的措辞差异,做了满满几页纸的学习笔记,细细琢磨如何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原汁原味、生动形象地传达给外国的听众。

“我深刻体会到了中国对环境问题的重视和做出的实质性努力。”瓦格宁根大学研究生斯嘉丽(Scarlett)在宣讲后谈道,“中国的做法带有浓厚的自身特色,这样的经验十分宝贵。荷兰四分之一国土低于海平面,我们希望更多的国家像中国一样关注污染问题,积极应对气候变化。”

宣讲后,一位同是环境科学专业的荷兰学生与张宇婷交流了半个多小时,也让张宇婷对自己的研究领域和青年人承担的责任有了更深刻的体会:“环境保护事业关系到全人类的未来,需要世界各国携手应对。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历史节点上,新时代青年更要勇担时代大任。走出中国看世界、面向世界讲中国,我为能参与其中感到自豪。”

作者:邓晖 徐高峰

第4篇:汉字的起源和汉字结构

教学目标

一、 知识与能力

(1) 了解汉字的起源

(2) 了解汉字的造字方法和字体演变

二、 过程与方法

(1) 通过图片形象地展示汉字的发展

(2) 通过课堂练习来巩固和提高

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了解汉字的起源和演变过程,可以使学生充分感受汉字的魅力,关心汉字的发展。

(2) 了解汉字的造字方法和字体演变,也能帮助学生理解汉字的书写规则,了解汉字中的民族文化气息,并且有助于鉴赏书法艺术作品

教学重点

理解汉字的起源、造字方法和字体演变

教学难点

对汉字的起源、造字方法和字体演变的理解并能正确地解决在生活实践中遇到的问题

教具准备

多媒体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语设计

悠悠中华五千年,中国有着太多太多让外国人仰慕的东西,包括四大发明,文字等等,而汉字则是见证中国悠久历史的重要载体,今天句让我们一起走进汉字,走进中国。

二、 推进新课

北京奥运会将要举行,圣火传递仪式也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那么我们首先来看看奥运会的会徽。

1、汉字的起源

(1)结绳记事说

(2)八卦说

(3)书画说

(4)仓颉造字说

课堂活动:文字游戏

2、汉字的造字方法

(1)象形

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文字描摹实物的形状)

(2)指事

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文字由指示性的符号构成)

(3)会意

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撝。武、信是也。(汇合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字构成一个新字)

(4)形声

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

(5)转注

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授。考、老是也。

(6)假借

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

课堂活动

3、汉字的演变

(1)甲骨文

(2)金文

(3)小篆

(4)隶书

(5)草书

(6)楷书

课堂活动:书法欣赏

三、 课堂小结

四、 课外延伸

课后“小试身手”

汉 语 结 构 教 案

教学目标

1、掌握汉字三种构件的定义及区别

2、掌握汉字架构的方法和拆解的规则

3、了解汉字架构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难点

构件的定义与架构拆解的规则

教学设计

1、方块的奥妙

汉字由各个部件构成,构成字的部件都合理地安排在方框内,相互平衡,使得每个字从视觉上看都疏密得当,重心平稳,结构对称,肥瘦适中。这就是方块的奥妙。

2、汉字的构件——笔画

汉字中最小的单位就是笔画。

笔画指构成汉字字形的各种形状的点和线,按写字时从下笔到提笔计算。

现行汉字的五种基本笔画是:

横 一

竖丨

撇丿

点丶

折 乛

3、汉字的构件——部件

部件是汉字基本的构形单位。

部件是由笔画组成的具有组配汉字功能的构字单位。

一方面,不管笔画多复杂,只要串在一起分不开,都可以作为一个部件看待,如“事、串、重”;

另一方面,只要能够拆开作为独立的结构单位,就可以都看作是部件,如“燃、涃”。

4、汉字的构件——偏旁

偏旁是构成汉字的最直接的单位。

偏旁是对字中表义或表音成分的分析,而部件是对现代汉字内部结构系统分析的结果。

一般说来,偏旁是指合体字(包括会意字和形声字)中的表音或表意单位,独体字(象形字和指事字)不能再拆分,也就没有偏旁一说。

5、补充:部首

部首是具有字形归类作用的偏旁,是专为汉字分类检索而设立的部目,即字典、词典中各部的首字。

部首不等同于部件,如“鼻、黑、麻、鹿”等都是《新华字典》中的部首,也都可以再分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基础部件。

6、小结

部件是汉字外部结构分析得到的结构单位,是字形结构中的构字成分,如“云”中的“

二、厶”,“竖”中的“刂、又、立”,都是部件。

偏旁是会意字和形声字的组成部分,或表音或表意。

一般地说,部首是表义的偏旁。部首也是偏旁,但偏旁不一定是部首,偏旁与部首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7、汉字的架构

特征:都是有方有隅的方块形,所有部件都以占方占隅的形式进入这个方块形。

在方块形中建构符号的各部件以占位、排列的方法表音表义,是汉字书写的思维方式。

例如品字第一个口占了上方,第二个口占了左下隅,第三个口占了右下隅。

同样是三部件建构的唱字就不一样,口占了左方,第一个日字占了右上隅,第二个日字占了右下隅。

8、笔画组合的原则

既讲究组合的位置,又讲究书写的顺序。

笔画的组合位置:

彼此分离

二、八”,

彼此连接

“上、厂”,

彼此交叉

十、力”。

9、笔顺的基本规则

①先 横 后 竖:

②先 撇 后 捺:

③从 上 到 下:

④从 左 到 右:

⑤先 外 后 内:

⑥先中间后两边:

第二节

规矩方圆——汉字的简化和规范

学习目标

1.了解什么是异体字和异形词。

2.了解对汉字的使用进行规范时哪几种字不能随便写。

3.了解汉字简化和规范的原因及方法。

教材正文全解

引子解释

孔乙己卖弄“茴”字有四种写法,确实不错。不同时期,同一汉字,写法不同,就造就了“茴”字的四种写法(“茴”字四种写法见“教师用书”P78)。古代的汉字属于表意性文字,字形结构的表音表义倾向,使得汉字的笔画、结构日益复杂起来,或者是因为一个字从单义变成了多义,因此,出于从字形上分化区别意义的需要,往往也在原有的汉字上增添成分。例如“云”,本来就是表示云彩的象形字,后来表示说话的“云”(如人云亦云)也用这个字表示,为了区别字义,于是人们在原字基础上增加偏旁“雨”,构成形声字“雲”表示云彩的意义,原字“云”表示说话的意义,如“古人云”。有些字结构上叠床架屋,越来越复杂,越来越繁难。

俗话说物极必反,汉字结构繁化到登峰造极的时候,其不便使用的弊端也充分暴露出来了,于是人们又在使用过程中开始简写汉字,省改笔画,形成了一大批简化字。实际上,汉字简化是伴随着汉字发展始终的,从复杂到简单,这也是世界文字发展的共同规律,也是汉字发展的必然趋势,这种发展趋势是不可阻挡的,是不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从金文到大篆,从大篆到小篆,从小篆到隶书,再从隶书到草书、楷书,汉字每一阶段的发展变化,都伴随着笔画结构的简化。

活动解说

1.用字不规范现象何其多(课本“你认识这些字吗?”补例“教师用书”P78)

当你走在上学的路上,或节假日上街时,你也许会注意到这样一个现象,许多商店的招牌用的是外国文字或繁体字,许多广告、招贴之类的错别字、生造字随处可见。如卖家具的大字招牌“家俱店”,网吧门口是“一网情深”,服装店门口是“衣衣惜别”,饭店门口是“食全食美”。你有没有想过,这种用字混乱的现象将对社会造成什么样的恶果?对你使用汉字会产生怎样的不良影响?

2.“繁”带来的麻烦

乱用繁体字常常会带来令人啼笑皆非的“麻烦”。究其原因,一种情况是没有搞清楚繁体字的意义和简化字的来源。有些简化字其实并不是由繁体字形简化而来 的,而是很早就已经有了,有自己的音和义,后来才又借来代替另一个繁体字。对这些简化字,应当认真辨析原来的意义和代替繁体字后的意义;另一种情况是没有搞清楚一个简化字对应多个繁体字的情况,致使混乱。对此,应当根据意思判断究竟简化的是哪一个繁体字,不能张冠李戴。另外,使用简体字和繁体字时一定要遵守社会规范。目前,在祖国大陆,只有简化字才是法定的规范字,繁体字即使用的是本字,也是不规范的,更不能将繁体字和简化字混杂使用。

要点解析(课本P46“汉字该怎么简化”)

1.汉字简化的方法:

《汉字简化方案》规定汉字简化的方法,—是“省”,二是“并”,三是“又并又省”。

“省”,即简省字的笔画;“并”,即把某几个字合并,保留其中一个笔画少的字。“又并又省”,即不但合并某些单字,而且造—个新字形来表示。

2.三种字不能随便写(课本P46-47):

(1)不写繁体字;(2)不用异体字;(3)不写不规范的简体字。

3.汉字简化和规范的原因:

(1)简化字减少了字符的笔画,容易书写,节约了书写的时间,有利于人民群众掌握文化,也符合汉字发展的总趋势。(2)使用简化字符合国家的法律规定。(3)繁体

字难学、难认、难写、难用,也难以适应现代社会对汉字机械化、信息化处理的需要。(4)使用异体字和不规范的简化字会造成汉字使用时的混乱局面。影响正常的交际和交流,减小了它的“工具”的功能。

4.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使用繁体字和异体字。

根据法律规定,有些场合可以使用繁体字,如书法作品中;有些场合可以使用异见“教师用书”P78课本P46体字,如翻印古籍、姓氏等特殊情况时

但绝不能因此而滥用繁体字和异体字。

课后练习:1.(小试身手)

一、

二、三。

2.补充练习:见讲义。

课后反思:

一、中国人学习语文,首先就必须了解和掌握汉字。本单元涉及大量汉字的相关知识,教学时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补充有关资料。如条件允许,可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甲骨文、金文、篆文等。

二、教学中要注意课堂上的研讨与交流,可要求学生在课前查找相关资料。在学习汉字形体演变、六书时,要求学生在梳理、体悟具体可感的、有代表性的汉字过程中去掌握。

三、在“课外延伸”中要求学生就自己感兴趣的课题,组成研究小组,进行研究性学习,写出文章。这项学习任务不是一两节课所能完成的,可以给学生1~2周的时间,给学生提供参考 4 书目(可参照“有关资料”中的“参考书目”),指导学生利用图书馆、网络等搜集、整理资料,整理出学习成果

错别字教案

目标 了解古今汉语中存在错别字的现象和原因

知识与能力 帮助学生学会如何消灭错别字

过程与方法

通过课堂上的学习活动,帮助学生发现学习中的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良好的语文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教学重点 古今汉语中存在错别字的现象和原因,做练习巩固知识

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学会如何读准字音

教学关键 帮助学生发现学习中的问题, 培养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课 型 复习

教学方法 阅读启发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课前预习检查:

生活中的谐音现象

1、“错”字招牌:

课文中举的例子

课外的例子

2、错字“百出”:

一是乱早简化字

二是滥用外文字

三是生造网络字

3、概括“错字”与“别字”的 区别

4、为什么会写错别字:

A、误用声旁相同的字

B、误用和混淆同音词

C、不了解成语或典故的意义和用法

补充课堂活动:最常见的别字

(见课件)

完成课后“小试身手”

第5篇:可爱的祖国,可爱的家乡

金沙县大水学校 赖瑞含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可爱的祖国,可爱的家乡》 沧海桑田,岁月流转。新中国成立已有六十多年,在全世界目光的注视下,如同爬山虎一般,不停地向上攀登,她有一个信念:墙有多高,我就会爬多高!世界有多强,我便发展到多强!没有什么能阻止我的快速发展!在每个中国人的心中,都深深烙下了一句话:“贫穷就要挨打,落后就要受欺。”

历史的教训,告诫我的祖国,必须发展成为世界强国。 她,在改革开放中欣欣向荣,生机勃勃。 她,在新世纪太阳的照耀下,民富国强。

看,河山美丽而辽阔,民族勤劳而勇敢。望祖国,长江澎湃汹涌,黄河雄浑悠长!看今朝,人民幸福安康!国人驾神舟探月,奥运火炬燃胸膛,南海雄风腾巨浪。

在祖国美丽而广袤的土地上,有一个神奇而美丽的地方——金沙,她就是我的家乡。

我的家乡坐落在黔西北高原上,她,土地肥沃,风景优美,特产丰富,气候宜人。

我的家乡有肥沃的土地,有棒槌一样的玉米,有沉甸甸的稻谷,有金灿灿的油菜花,还有当年奢香夫人敬贡朝庭的清池茶!

家乡有如画的风景,美丽的乌江、碧波荡漾的三丈水,倒映着两岸秀美的群山,年轻的渔夫,驾着轻舟捕捞着肥美的武昌鱼,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奇丽的冷水河,古老幽静的原始森林里,珍禽异兽相互嬉戏,多种的珍稀植物散布其中。这里的浅滩、细流、瀑布、深潭错落有致,或深或浅,清澈冰凉,夏日徜徉其间,让人暑意全消。

家乡有十里杜鹃,一片片,一簇簇,一朵朵,五颜六色,漫山遍野,这里是花的世界,花的海洋,这是大自然给予家乡最珍贵的馈赠!

老师们,同学们,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金沙生育我们,金沙养育我们。吃着喷香香的龙坝米,喝着甘甜的矿泉水,品着清香的清池茶,乐在青山绿水间,我们有理由不爱金沙吗?没有!我们是骄傲自豪的金沙人!

金沙有丰富的煤碳资源,“西电东送”的黔北电厂,享誉全国并被誉为二‘茅台’的金沙回沙酒,荣获省特优产品称号的康星植物油、冠

1 香坊调味品、禹谟醋等,为家乡创下了丰厚的财政收入,让金沙跃进全省十大经济强县行列。青山下,绿水前,一排排,一幢幢,高大、素雅的黔北民居,那就是金沙现代农民的住房。

腾飞的金沙,紧跟时代的步伐,正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如箭般迅速,如雷般震撼。新城区的建设、工业园区的建设、生态酒城的建设、精神文明的建设正日趋完善。

你看,气势恢宏的瑞杭高速横贯金沙,二号路、三号路、四号路、景观大道„„四通八达!

你看,一幢幢高楼拔地而起,一条条公路正在铺设,一座座厂房正在落成„„我的家乡已经插上腾飞的翅膀,正向更高更远的目标飞翔!

来吧,朋友!我的家乡有说不尽的美,道不尽的好,甘醇的回沙酒,一定会让你没喝就醉倒在板桥飘香的葡萄架下!

喝好酒,来金沙;想旅游,来金沙;想发展,来金沙,想交个好朋友,也来金沙吧!

第6篇:【关于汉字的故事】汉字的故事50字

听声音 1 关于汉字的故事:因为汉字而被打了板子

一文书写字常把笔画写错。一次造名册,将“陈”字的“阝”写在了右边,被长官打了二十大板。书生从此记住“阝”是应该写在左边的,结果不幸又写错了“郑”字,又挨了二十大板。一日,一姓聂之人托他写张状子,文书大惊失色:“我写了两个‘耳’字,挨了四十大板,你又弄来三个‘耳’,要我命啊?!” 听声音 2 关于汉字的故事:团字和圆字的汉字故事

一天上午,“团”在逛街,突然见到了“员”,他热情地上去打招呼:“你好啊!圆!” “员”说:“我不认识你啊?” “团”说:“我们之前还在一起去给人家拜年,祝人家合家团圆,怎么天气一热,你把外套脱掉了,就不认识我了?” 听声音 3 关于汉字的故事:万字难写

有一年,老翁聘请了一位楚国的读书人教他的儿子认字。第一天上学,老师用毛笔在白纸上写了一笔,告诉他儿子说:“这是个‘一’字。”他儿子学得很认真,牢牢地记住了,回去后就写给老翁看:“我学了一个字——‘一’。”老翁见儿子学得用功,看在眼里,喜在心里。 第二天上学,老师又用毛笔在纸上写了两笔,说:“这是个‘二’字。”这回,儿子不觉得有什么新鲜了,记住了就回家了。到了第三天,老师用毛笔在纸上写了三笔,说:“这是个‘三’字。”儿子眼珠一转,仿佛悟到了什么,学也不上了,扔下笔就兴高采烈地奔回去找到父亲说:“认字实在简单,孩儿已经学成了。现在不用麻烦先生了,免得花费这么多的聘金请先生,请父亲把先生辞退了吧。”见到儿子这么聪明,老翁高兴地准备了酬金辞退了老师。 过了几天,老翁想请一位姓万的朋友来喝酒,就吩咐儿子一大早起来写个请帖。儿子满口答应了:“行,这还不容易吗?看我的吧。” 老翁看儿子满有把握,就放心地去做其他的事情了。时间慢慢地过去,眼看太阳都快偏西了,还不见儿子写好,老翁不禁有些急了:“儿子这是怎么了?”等了又等,老翁终于不耐烦了,亲自到儿子房里去催促。 进得门来,老翁见儿子愁眉苦脸地坐在桌边,纸在地上拖得老长,上面尽是黑道道。儿子正拿着一把沾满墨的木梳在纸上画着,一见父亲进来便埋怨道:“天下的姓氏那么多,他为什么偏偏姓万呢?我借来了母亲的木梳,一次可以写20多划,从一大早写到现在,手都酸了,也才写了不到3000划!万字真难写呀!” 听声音 4 关于汉字的故事点评

汉字像一个个活泼可爱的小精灵,跳动在方格纸上,谱出一曲曲动人的汉字之歌;像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渓,流过笔尖,顿时,一篇佳作跃然纸上。汉字,我们中华民族的汉字! 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汉字,因为我们几乎每天都要和汉字打交道。汉字成了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写作业时我们要用上它;人与人沟通我们也需要它;看书时我们也要用到它。小朋友们可得好好学汉字,不要写错别字而闹出笑话哦!

第7篇:一上思品《可爱的你,可爱的我》教学设计

《可爱的你,可爱的我》教学设计

一、 教材分析

该课是第二单元《我的新生活》第一板块《我喜欢我们班》的第二课时,一年级新生入学后随着环境的适应,对学校的新鲜感逐渐淡化,但对班级的认同,集体生活的适应等可能出现一些麻烦,该板块“我喜欢我们班”的设计旨在帮助学生从整体上建立对班级的认同,强化儿童“喜欢我们班”的正向情绪。《可爱的你,可爱的我》的教学是在学生对班级已有了一定的了解的基础上进行的,通过第一课时的学习,学生知道自己所在的班级,是一个由老师、学生组成的快乐的大家庭,但是对这个大家庭的成员还不是非常了解,本课将在一个大背景(汪船长带着40名船员驾驶着向日葵号大船去神秘岛探寻宝藏)下进行,期间遇到了鲨鱼、卷到了海底,需要同学们齐心协力,了解自己、认识他人方能解救,最后拿到进入神秘岛的门票,但是神秘岛只有一面巨大的镜子,它能找出孩子的过去的将来,带领孩子回顾一个月的小学生活,寄予美好愿望。

二、 教学目标

1. 通过活动,分享自己好听的名字,认识班级的同学,知道每个人都有独特之处。 2. 初步感受与人交往的快乐和班级集体生活中“伙伴多”的愉悦。

三、 教学准备

1. 学生准备:向家长询问自己名字的美好寓意。 2.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入岛门票、学校生活照片

四、 教学过程

(一) 大船出发,认识你我

1.情景铺设:今儿个天气真舒服,想不想和老师去太平洋来一次探险?想的小朋友请你坐端正。今天汪老师就要驶着这艘大船跟小朋友们去一个叫神秘岛的地方探险,知道这艘船叫什么名字吗?(学生拼音认读)我就是这艘向日葵号大船的船长,知道我姓什么吗?(汪)那么,有谁知道我叫什么吗?(板书:汪慧慧)

2.我是这艘船的船长,那同学们就是这艘船的船员,我们来相互认识一下。你叫什么名字?(板书:王子涵、陈恩俊、李一含„„)

3.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名字,名字的第一个字是姓,李一含姓李„„ 4.那你姓什么?能告诉我吗?(快速指名说)我们班陈姓最多。 5.我们一个班级就有那么多的姓,那一个国家有那么多人该有多少姓啊!对,就像一首儿歌中写道《百家姓》,让我们一起去看一下,翻到课本第20页,会读吗?试试看„„

6.一个人的名字将伴随一个人的一生,所以爸爸妈妈在给我们起名字的时候肯定寄托了美好的祝愿,我的爸爸妈妈希望我长大以后能够聪明能干,所以给了我两个智慧的慧,你们的名字又有什么寓意呢?(请3生)

(二) 偶遇鲨鱼,名字串烧

1.熟悉了向日葵号大船的这么多船员,现在我们的船就要出海了,准备好了吗?海上风平浪静,是一望无际的蔚蓝,船航行得非常顺利。突然,前面出现了一群鲨鱼挡住了去路,它们想跟船上的小朋友玩一个游戏,这个游戏的名字叫做“名字串串烧”,串对一个名字就会有一条鲨鱼消失,要全部串对才能打发这些可恶的鲨鱼。(例如:我是倪秉祺;我是倪秉祺后面的陈紫涵;我是倪秉祺后面的陈紫涵后面的罗雅茹„„自我介绍并握手)

(三) 卷入海底,搜索照片

1.好险啊,千辛万苦终于逃离了这群吃人不眨眼的鲨鱼,海平面又恢复了平静,船就这样安然无恙地开了两个小时,突然前面出现了一个巨大的海底漩涡,发现的时候已经太晚了,一眨眼的功夫船就被这个大漩涡冲到了一个海底宫殿。

2.这个宫殿真奇怪,黑漆漆的,一看到有人来就有一个声音从遥远的地方飘过来,说道:哈哈,恭喜你们来到照片宫殿,我这里有成千上万张照片,只有四张照片是你们的,你们要在这么多的照片中找到自己小伙伴的照片,取走所有照片才能打开通向海平面的海底隧道。

守门人提示①:她是一个小女孩,个子高高的,有着一张漂亮的瓜子脸,眼睛大大的,鼻子很挺挺的,嘴巴翘翘的,今天穿了一件„„的衣服。(姜雨薇,猜对送照片)

提示②:他是一个男孩子,脸方方的,浓眉大眼,个子很高,但是坐在我们这艘大船的船头,今天穿了件„„的衣服。(王子涵,猜对送照片)

提示③④:呀,机器坏掉了,照片居然自己跑了出来,但是我还得给你们加大难度,请你照着守门人的样子来介绍一下这两位小朋友,介绍到位才能拿走照片。(金桢颖、倪秉祺,从脸型、眼睛、嘴巴、鼻子、个子、穿着等方面来介绍)

3.恭喜小朋友们成功拿到四张照片,现在海底隧道为你们打开了,PPT展示隧道图。我们的向日葵号大船终于再一次驶上了太平洋的洋面上。

(四) 入岛门票,画画过关

1.历经千辛万苦,我们终于来到了神秘岛的入岛口,(分发入岛门票)恭喜同学们都拿到了神秘岛的入岛门票,但是这个岛的岛主有一起奇怪的规定,就是要入岛的小朋友必须在门票的背面画一幅自画像,然后把它们贴在神秘岛的岛口,头像越多,说明他的岛屿越受欢迎。想要入岛的小朋友可以画画了。(音乐起,把画好的画贴在黑板上)

2.(音乐停)现在把手中的笔停下来,一起来看黑板上的自画像,大家看,你们多可爱呀,有圆脸、大眼睛、小嘴巴,各种各样,都很特别,看到这么可爱的自画像,岛主开心地打开了神秘岛的大门。

(五) 回顾生活,展望未来

1.大家一起来看看这个传说中的神秘岛里面到底有哪些神秘的东西?PPT展示,你们发现了什么?(一面大镜子)对啊,我们千辛万苦来到的神秘岛居然只有一面巨大的镜子,真奇怪,其实啊,它不是一面普通的镜子,它能照出孩子们的过去和将来呢?

2.看,这是一个月前的我们,PPT展示照片。

3.看,这是二十年后的我们,记得开学的时候老师问同学们长大了想干什么?有的说想当医生„„有的相当老师„„还有的想做科学家„„这面镜子似乎把我们的愿望都实现了,真神奇。

4.可爱的你们,可爱的我,组成102班这个大家庭,让我们把这艘满载梦想的向日葵号大船驶向快乐成功的彼岸,好不好?(好)这节课就上到这里,谢谢大家。

第8篇: 《遨游汉字王国——我爱你,中国的汉字》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诣、殷、挫、抑、隶”等13个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增进学生对汉字的了解,感受汉字的神奇、有趣、古老、丰富。

3、进一步提升学生对汉字的热爱之情,让学生努力学好汉字,继承和发扬汉字文化的优秀传统。 【教学重难点】

1、认识生字,有感情地读课文。

2、激发学生对汉字的热爱之情,能为纯洁祖国的语言文字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同学们,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华夏文明源远流长,祖国的语言文字更是博大精深,它不仅历史悠久,还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和内涵。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我爱你,中国的汉字》这篇课文。

2、板书课题,并质疑。

【设计意图】通过老师的语言激发学生对学习本课的兴趣,引起对中国汉字的热爱之情。

二、初读课文,掌握生字,了解大意。

1、自由读读课文,要求:

边读边认记生字,读通课文,把你认为难读的地方多读两遍。

2、抽学生认读生字、词语,并随机理解“浩瀚如海”、“凝滑如脂”等词语的大意。

【设计意图】只有初步了解课文,只有通读课文、认清字词,才能更好把握课文的脉络,才能体会文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三、再读课文,梳理文脉

1、刚才大家初读了课文,那作者从哪些方面表达了对中国汉字的喜爱? (生自由谈)

2、教师相机板书:☆ 独特的性格

☆ 诗化的灵性

☆ 存在的价值

3、小结:是啊!在作者的眼中汉字是有着独特性格的精灵,带给人诗的灵性证实了自己存在的价值,难怪会如此喜爱!作者写着写着常常为这一个个方块字而动情!(课件出示第一自然段)

4、齐读第一自然段

过渡:你们和作者一样也为这一个个方块字动情了!那作者还从哪里表达了对汉字的喜爱呢?请大家可以默读第二自然段,勾画出特别打动你的词句,并把自己的感受简单作批注。 【设计意图】把课文的总体脉络梳理出来,才能更有条理的学习本文,才能有个整体认识。并以“我爱你,中国的汉字”引领全文的教学。

四、学习第二自然段 交流一:

1、“真的,它们可不是僵硬的符号,而是有着独特性格的精灵。” 理解:“精灵”,在你的印象中精灵是什么样的?

(在各种传说之中,精灵族的特质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长寿、高贵,优雅,聪明,美丽,一定程度的洁癖和大自然几乎融为一体,擅长使用魔法和弓箭,居住在森林中,彼此之间平等友好。精灵长着翅膀,总是飞来飞去帮助别人;精灵会魔法,像《小飞侠》、《睡美人》中的小精灵都能施魔法;精灵都是很机灵、很可爱的……) 交流二:

2、“每个字都有不同的风韵。”

A、太阳——热和力 月亮——清丽的光辉 ( 阳光让万物充满了蓬勃的生命力!) B、轻——漂浮感 重——望而沉坠

(轻会让你想到什么东西?重字呢?----------羽毛、雪花、落叶 、巨石、) C、笑——令人欢快 哭——看就像流泪 (让两个字为什么一看就让欢快、流泪呢?)

D、冷霜——散发寒气 幽深——似乎进入森林或宁静的院落 (作者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呢?)

3、师作者把汉字比作了性格独特的精灵,可见他是多么的喜爱啊!

4、配乐感受这些词语的意境美。

5、学生谈谈从这些词语当中感受到什么?(意境美)

6、个别读这一段落。

7、男女合作读。

8、你除了感受到这些汉字的意境美,还从哪个字感受到他的字形美?(人)

9、读一读这一段话。

师:一个个方块字细细地看是一幅有影无形的图画,慢慢地品好似一则意蕴深远的故事,静静地赏仿佛走进了多彩的历史画卷,在书法家的眼里,他们变得更灵动了。

10、边读边想像你眼前浮现出了怎样的一幅画面?

11、欣赏:相机出示各种字体的书法作品,(课件演示)

师旁白:“在书法家的笔下,它们更能生发出无穷无尽的变化,或挺拔如峰,或清凉如溪,或浩瀚如海,或凝滑如脂┅┅”让我们共同进入这想像的空间,尽情飞翔吧!

【设计意图】这一部分是全文的重点段,所以用的时间也特别多,主要通过学生自读自悟,并交流,老师点拨、课件呈现,让学生感受,中国汉字的意境美、字形美。从而产生对汉字的热爱、敬佩之情。

五、学习第三自然段 过渡:作者喜欢中国的汉字,除了他是独特的精灵以外,还因为他———— (具有诗的灵性)

1、自有读第三自然段。

2、中国的汉字自身都是一首诗,从哪些方面看出来? (色彩、声音、气味)

3、欣赏诗歌书法作品。

4、汉字居然会有这么多的变化,它让我们读出了一幅幅连绵的画卷!难怪作者会有这样的感叹:——师:读最后一句

(我坚信,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汉字将越来越被世人所珍爱) 【设计意图】这一部分主要是说明汉字具有诗的灵性,通过朗读以及欣赏诗歌书法,感受这奇特的汉字之美、汉字之情。

六、学习第四自然段

1、齐读

2、变成诗歌读。

3、体验汉字存在的价值。

【设计意图】这是文章最后一部分,也是抒发作者情感的巅峰之处。所以通过朗读以及诗歌变化配乐读,提升感情,体验汉字存在的价值。

七、活动小结:

1、前印度总理尼赫鲁对他的女儿说:“世界上有一个古老的国家,它的每一个字,都是一幅美丽的画,一首优美的诗。”中国的汉字不仅有着丰富的思想和情感而且可以生发出无穷无尽的变化,难怪作者如此喜爱——读:真的,它们可不是僵硬的符号,而是有着独特性格的精灵。

2、资料显示,目前,全球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2500所学校开设中文班,学习中文的外国人达3000万人之多。到2010年,这个数字已增至上亿人!

当今世界,为何会掀起如此强烈的“华文热”呢?细加分析,原因有二,一是外因,即中国日益强盛而各国民众为了与我经贸文化交往而学习华文。二是内因,即中国文字博大精深奥妙无穷而产生的魅力和吸引力。

3、让我们与神奇的“汉字”去尽情地对话,用心去体会“汉字”的无限魅力,让我们都去爱“汉字”吧!

【设计意图】以汉字在世界的影响力,激发学生的自豪感,促进学生更加热爱中国的汉字,能为纯洁祖国的语言文字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板书:

7、我爱你,中国的汉字

☆ 独特的性格 ☆ 诗化的灵性 ☆ 存在的价值

第9篇:汉字的起源

中国汉字是世界文字之林中独一无二的见形见音又见意的文字, 中国汉字的魅力不仅表现在它独特的读音上, 而且还突出地表现在独特的形体和寓意上。读音、形体、寓意的独特性, 为研究中国文字的起源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特别是20 世纪考古资料的大发现, 改变了中国学术界在探索中国文字起源课题上的研究方法和手段,传统的研究手法逐渐被摒弃, 全新的手法和全新的思路陆续出台, 由此掀起了利用最新的考古资料进行探索中国文字起源的热潮。由于学者对出土资料的理解、研究方法与研究重点的不同, 以及对材料的取舍上存在着差异, 所以对中国文字的起源考订还无法形成统一的结论。综合目前的研究现状, 在20 世纪有关中国文字起源的论说中, 至少形成了8000 多年说、6000 ) 7000 年说, 4000多年说和3000 多

一、汉字起源八千年说

此说以20 世纪80 年代河南舞阳贾湖考古发现的龟甲、骨、陶、石等刻画符号为依据, 认为贾湖契刻是中国汉字的正源, 是汉字的始祖。1987年光明日报记者侯红光报道了河南舞阳贾湖契刻的发掘情况:“ 出土这批甲骨遗址, 位于河南舞阳城北22 公里的沙河故道旁。经碳14 测定, 这里的文化层异常单纯, 是一处距今八千年且保存完好的相当于裴李岗文化时期的原始社会聚落遗址”。“在几片呈灰黄色的龟板浮甲表层, 显而易见的人为契刻符号不容置疑。此外, 还有用锐器画在石具和骨片上较规则的符号可以佐证新发现的甲骨契刻符号, 多载于随葬的带孔龟甲板上, 是与远古时期人类占卜相联系的佩在身上的饰物”。据王忠恕先生和张居中先生研究认为:“这些符号的刻画、笔势、形态、组合等各方面都与殷墟甲骨文基本一致”,“所以说这些符号应该是八千年前贾湖人使用的文字,„„贾湖契刻才是中国汉字的正源, 才是汉字的始祖”。据此, 研究者认为中国汉字的起源至少已有8000 年以上的历史。

二、汉字起源六七千年说

20 世纪中叶以来, 中国先后在山东、西安、河南等地发掘出土大量的原始陶器, 这些陶器上有众多刻划的符号。学术界以西安半坡遗址和全国仰韶文化及大溪文化等遗址发现的大量陶文刻符为依据, 认为这种些刻符已具有文字的功能和性质, 是中国早期的文字或汉字。经考古年代学者研究表明, 仰韶文化和大溪文化的相对年代约在距今六七千年前。

三、汉字起源四千年说

汉字起源四千年多年说, 其中又分为大汶口陶文文字、丁公陶文文字说和王城岗陶文文字说等等。此说认为大汶口刻画符号、丁公龙山文化陶刻符号或王城岗陶文是早于甲骨文并与古汉字有关的文字, 中国汉字的起源据此可上溯距今四千多年。

四、汉字起源3000 年说

汉字起源3000 年说其中又分为夏代文字说和殷代文字说两种。 ( 一) 夏代文字说

文献记载夏朝有“夏书”, 结合相当于夏朝的考古学遗址“ 二里头文化”遗址发现有较多的陶文符号等迹象分析, 学者认为中国古代的文字首先是在夏代初期由居住中原地区的夏人创造的, 这与中国历史中原的夏人首先进入文明, 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朝是相一致的。汉字是与中国文明同时产生的, 是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 二) 殷代文字说

据最新的夏商周断代工程, 殷墟文化的年代可界定在公元前1300——公元前1046年期间, 而殷代的甲骨文则是这一时期内应用的文字系统, 故甲骨文字距今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此说认为甲骨文字是已成熟的古汉字,是目前所见最早的古汉字系统, 考古发现的前此时期和 史前时期的刻文刻画符号, 还缺乏足够的与甲骨文字相联系的证据, 故这些刻文或符号目前只能认定其可能是古汉字的萌芽或前身。甲骨文说推动了我国古文字学研究的发展。甲骨文的研究考释深化了对汉字构造理论的研究。汉字的构造方法, 即“六书”理论, 是许慎在 《说文解字·叙》中总结出来的。由于这一理论是建立在战国秦汉文字的基础上, 与甲骨文尚有1000 多年的时间差距。这期间, 汉字的形体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因此, 用许慎的“六书”理论去解释甲骨文字的结构形体,仍然存在着许多困难。

上一篇:电工维修知识题库下一篇:三年级词语归类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