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爱的家人

2022-08-2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可爱的家人

与雷管相伴的一家人

【编辑留言】7月13日,在阜新市总工会和阜新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联合召开的“全市班组安全建设现场会”上,一位叫付红霞的车间班组长,从阜新市委副书记李双金手中,接过了一块沉甸甸的牌匾——付红霞所领导的班组被正式命名为“付红霞班组”。

究竟是什么,让付红霞和她的班组成为班组安全建设的榜样?班组,这个最基层的生产单位,究竟蕴含着怎样的潜力?

在偌大的生产车间里,员工胡丹丹扫地时,看见地上有一颗小小的螺丝钉。

这似乎平淡无奇,但胡丹丹却停下了,随即高喊她的班组长:“付姐,快来,地上有个螺丝钉!”

班组长付红霞跑过来,看了一眼,高喊:“所有人都停下!把机器全停下,都过来!”

几条生产线戛然而止,转瞬间,整个班组21名职工已经集合在一起,付红霞迅速分配任务,21个人在整个车间内展开地毯式搜索——这颗小得不起眼的螺丝钉,究竟是从哪个机器上脱落下来的?

几分钟后,这颗螺丝钉回到了它应有的“岗位”上,班组的人会心一笑。大家又检查一遍整条生产线,确定没有任何异常后重新启动。

这是付红霞所在班组日常工作中真实的一幕。一颗螺丝钉并非小题大做,因为这个班组所在的车间,负责生产民用爆破的雷管。

安全,胜过一切。在这样一个高危行业中工作,付红霞和班组里的20个兄弟姐妹,用家一样的亲情和科学的“基层班组网格化管理”模式,铸就了一道无以伦比的安全屏障。

在过去,人们谈及安全生产,更多想到“提高安全意识”、追求“一把手负责制”,但安全事故仍时有发生。2013年,某著名民用爆破器材企业济南分公司刚刚召开安全生产现场会,3月22日刚在车间做了演习,一个月后该车间就发生爆炸,随后位于唐山、江西两地的民爆企业都接连发生爆炸。2015年天津发生的8·12危化品爆炸事故、8月22日山东淄博化工厂爆炸,8月26日湖北武汉仓库火灾爆炸……

除了爆炸事故,众多矿山、化工、工程类企业的生产事故接连不断,很多发生事故的企业,往往是前几天刚做完安全大检查,紧接着就出现重大生产事故。这不禁令人奇怪,现代安全生产制度的漏洞究竟在哪里?

“在调研时,通过和众多企业的职工交流,我们感觉安全生产的焦点更应该放在基层。”阜新市总工会副主席王振贵说,因为安全意识没有贯彻到每一位基层职工,企业的安全制度没有落实到生产一线,使大多事故都来自一线。班组是企业中最基本的生产单位,那么,班组才是安全生产的第一道防线,也是安全制度落实的最后一公里。

道理似乎并不复杂,但一些企业会说,我们搞的各种安全制度、安全教育、演习等,都是和一线员工挂钩的,这一点没问题。

但问题是,这些制度、教育、演习究竟让员工们接受了多少,执行了多少?王振贵说:“有的企业落实安全制度的手段只是罚款。我们是否想过,应该拿出更有效的措施和办法,提升我们广大职工的安全意识、落实安全生产制度?”

在这方面,记者采访保利民爆辽宁公司起爆器材分厂的“基础雷管装填班”时,付红霞和她的20个兄弟姐妹们所做的一切,或许会给很多人带来启示。

“弘扬家文化、推进网格化,是我们班组落实安全生产的两个核心元素。”付红霞介绍。保利民爆辽宁公司是原阜矿集团下属企业,重组并入保利民爆集团后,原有企业的优良传统与集团的现代管理模式结合。保利民爆在辽宁公司试点推行了基层班组网格化管理模式,而付红霞所在班组,则是试点中的典型。

所谓基层班组网格化,具体操作从公司-车间-班组设置三级网格,从上至下,定期指导、检查、考核、评估、反馈,实现三级联动格局。而其中最为关键的一级“网格”来自车间班组建设。

为了让安全制度和意识真正落实到班组中,该企业在阜新市总工会、阜新市安监局的帮助下,开创性地在各个基层班组成立了班委会,在班组内建立6张网络(分别由6名职工负责),分别是安全信息网、质量管理网、思想宣教网、成本管控网、设备维护网、劳动管理网。班组内民主选举产生“六大员”牢牢把握6张网络,实现了班组管理全覆盖。

阜新市总工会相关人士介绍,过去车间班组的所有事务都由班长一个人负责,精力有限,而职工只负责自己的工作,这就导致很多事情看似有人管,其实没人管。而成立班委会,选出6名职工负责不同的专项工作,尤其是设立专门的安全信息管理人员,让生产安全的责任落在了具体人头上。

付红霞介绍,几十年来,她所在的班组每天都坚持开工前召开班前会,由于身处高危行业,安全问题是天天必讲。过去是班段长照本宣科千篇一律,而现在转变为班长、安全员、群监员等多个人,轮流针对近期情况做安全提示,全班都根据最新情况作出自我承诺。同时,班委会的其他成员按照不同分工,制定不同的培训计划。

“我们班组还制定了自己的安全制度。”付红霞介绍,民爆行业中炸药、雷管等器材的生产分工较细,企业层面的安全制度往往不能覆盖全面,该班组制定了“四个定期检查制度”,对消防设施、防静电设施、安全防护装置、空车运行故障排查4个基础雷管组装车间内最为关键的环节进行高密度检查。付红霞班组的21名职工每人工作服口袋上都有一支笔,因为班里设有《设备运行记录》等13项记录,职工们随时记录以备有据可查。

通过网格化管理,班组成立“六大员”,虽然将责任落实到基层,但如果广大职工没有爱岗敬业的精神,制度同样可能流于表面。而在这一层面,阜新市总工会尝试的“家文化”建设则发挥出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为试点中的典型,付红霞所在班组积极倡导打造家文化,充分发挥文化对职工精神的抚慰和激励作用,对内部矛盾的疏导和缓解作用,对班组成员的亲和与凝聚作用,努力在班组内部营造出家的氛围,凝聚起家一样的亲情。

营造一个家需要具体的空间,保利民爆辽宁公司给每个车间班组都开辟出专门的“职工小家”休息室,付红霞在班里建起流动图书角,安排了常用医药箱、血压计,装饰了墙壁,挂上了职工们自己手绘的图画,让这里成为班组成员共同的家。

有了共同的空间,付红霞还带头像家人一样关心每个人的成长。付红霞班所在的车间有个青年工人叫小牛,母亲去世早,父亲再婚,缺乏家庭温暖的他沉溺于网吧经常旷工,公司决定给予他留厂察看处理。付红霞和班里工友商量后,主动向车间申请将小牛调到他们班,努力帮他改掉毛病做个好工人。小牛爱迟到,每天早上6点40分付红霞准时给他打电话,督促他起床上班。有一天,小牛的电话几次打不通,付红霞赶紧打给他父亲,知道他起来晚了还为他带来早饭。班里的其他工友也在生活和工作上关心小牛,他的师傅毕磊更是手把手教他操作排管机的工作要领。经过大家思想上的帮助,生活上的关心,现在小牛完全变成另外一个人,已成为一名合格的排管司机,浪子回头变成生产骨干。

“在这个班组里,每个人都互相关心,每个人都维护共同的一切,因为我们是荣辱与共,甚至是生死与共的一家人。”一位职工对记者说。正是这种精神,让网格化管理和班组“六大员”的制度在班组内顺利实施,每个人都心无芥蒂,不计较个人得失,想在一处干在一起,只为共同的集体、共同的家变得更好。

保利民爆辽宁公司党委书记陈文生介绍,辽宁公司现有班组83个,截至目前,以付红霞班组为典型的网格化管理试点班组已经达到29个。班组长、六大员占试点班组职工总数的52%。有了家文化,普通职工的积极性开始被调动起来,班组管理不再是班组长一个人的事,过半数职工开始直接参与其中,成为班组管理、企业安全生产的保障。自试行网格化管理试点以来,截至6月20日,辽宁公司实现安全生产、无重伤以上事故355天;公司新生产线投产以来,实现安全生产、无重伤以上事故1378天。

7月13日上午,阜新市班组安全建设现场会在保利民爆辽宁公司召开,来自阜新各区县的工会、安监负责人现场学习了以付红霞为典型的班组安全建设经验,预计在后续,付红霞班的经验将被快速推广。我们乐于看到这种立足基层的制度和文化建设,因为这不仅仅涉及到安全生产,更让人们重新认识到班组这一基层工作单位的重要意义,班组不仅仅是安全制度的最后一公里,更是产品质量、企业精神的最后一公里。重视班组、重视制度、重视文化,沿着这条路我们可以走得更远。工

作者:于涛

第2篇:一位可贵、可敬又可爱的歌剧前辈

编者按:戴鹏海,上海音乐学院音乐研究所研究员、著名中国音乐史学家,因病于美国纽约时间6月24日上午9点25分在纽约皇后医院逝世,享年87岁。戴鹏海作为《歌剧》杂志前身《歌剧艺术》的编委之一,他与《歌剧》杂志有着特殊的渊源。本期我们特邀戴先生的朋友与学生撰写文章,以便大家更好地了解这位大家,告慰先生的在天之灵。

引言

2017年6月24日,音乐学家、评论家,上海音乐学院戴鹏海(1929—2017)研究员在美国仙逝。远隔重洋,无法吊唁,我点了蜡烛,把戴先生的书和一个空酒樽摆好,望着手机屏中他那安详的遗容,涕泪交垂。

5年前,我与居其宏先生赴沪为其饯行的情景历历在目。我问戴老,是否需要把他的书房“整饬”一下,他说他“去去就回,放在那里别动,回来好找也好查”。可他竟一去无回!那次,我把喝空的酒瓶带回了南京,如今每望酒樽,旧日里欢聚之声、其屋所飘出的烟气与书霉味一起袭来,每至思源枯竭,虽再也无法骚扰和求诸电话彼端的戴老,但他的神采却时刻浮现,总觉得戴老没走,就在那里。他的真知与深沉的爱,早就化作波涛,跃动在祖国的音乐潮流中。

1998年“上海之春”期间,我到上海歌剧院听导师吴培文教授演唱的歌剧《霸王别姬》音乐会,结束后赵升书教授介绍我去认识一下他的老同事戴鹏海。到了那里我才发现,这老前辈竟是在那样一问又小又黑的斗室里(后因建设需要而拆除)写出了那么多好文章!也就在那次,遇上了当时正欲向侵其著作权的娃哈哈集团讨要说法的、歌剧《阿美姑娘》的曲作者石夫先生。后来才知道,“小黑屋”曾是我博士后合作导师居其宏先生在京读研期间来沪时经常下榻之所。打那之后,直到戴先生去美国与妻女团聚前,我每到上海都要前去拜望。2008年,我来南艺做博士后搞课题的几年里,负责了上海地区的歌剧调研报告,常随居其宏或其他良师益友们往戴老的新居跑。在他屋里,总能见到来自全国各地音乐界名家和同行,还有我们这样去请教看望他的普通学生。

不论在上海,还是在各地论坛,我和戴老碰在一起的次数不算少。尽管常有人怕挨其批评而敬畏他,我却觉得戴老这人实在、可靠。他像块磁石、像座加油站,常给同道以鼓舞和方向。戴老并不是个不苟言笑的人,他与居师在一起时,常是笑声不断。他谈论作家、作品,到情深之处,那笑到落泪的情景让我终生难忘。这位老人,或许到死都没学会世人最擅长的伪善,老于世故和他没关系。每至开会碰到一块,腿脚多有不便的戴老就得要有个人照应一下,特别是他要去地滑的洗手间时,男生们就有了请教的机会。居师不得空时,就大声疾呼:“小满,快陪戴先生上厕所。”于是我便成了戴老如厕的“护法”之一。而两位尊师又都有抽烟和沾点酒的“坏毛病”,我的确又与他们臭味相投。

戴老与我父同庚,我虽随着居师,但戴先生对我来说始终亦师亦友。出国前几年,他曾因大病而突然住进华东医院。居师闻讯后,立即电告,让刚从北京回南京还不到半小时的我火速赶往上海照顾他。博士后出站后,有一段时间我工作无着落,这可把戴老急坏了,他几乎每周都给我电话问情况如何了。后来才听他私下里对我念叨说,他曾希望我能到他那里做博士后研究。

近20年的交往中,我感到戴先生有着渊博的知识结构、严谨求实的学术作风。他做学问勤勉刻苦,对艺术时刻充满激情,就像个朝圣者。那种洞若观火、理性练达的分析与批判能力,是当下学人中罕见的。最特别的是他能一贯坚持真理,有人格、有气度、有文人的一副铁骨,让我倍加折服。即便有时我因为瞎说八道被他臭上一两句,也觉得“蛮爽”,他和居师说,要时刻好好敲打我成块“料儿”。

记得我有一次在大风呼啸的街边和他边抽烟边说事,我没在意他到底是把烟头扔出去了,还是顺手又带回他自己兜里去了(为了控制自己过量的烟瘾,他有时只抽半截烟,然后就立马用大拇指和食指直接捏死烟头,就是让任何人看了这“铁手”,都会担心他手痛,而他却浑然不觉)。我们太顾着讨论问题了,结果走了两步后我竟然发现他的羽绒服帽子开始忽忽冒烟,都快着火了(一定是他扔出的烟头被风吹回了他背后的连衣帽)!为了救火救人,我想都没想,“三下五除二”就把火给扑灭了。过了一会儿,戴老见了熟人他就开玩笑说:“小满刚才在街上打我。”害得大家既要拿我是问,又大笑不止!戴老在生活中是个老小孩!

作为音乐学家和评论家的戴先生究竟是个怎样的人?用我师弟的话说就是“你知道的,他全知道。而你不知道的,人家知道得多了去了”。

19g7年,以研究员身份退休后的戴鹏海并不像现在个别官学或博导那样,有大堆学生前呼后拥。我一直觉得,他内心孤苦而寂寞,音乐界好像只有爱读书且更关注当代音乐创作及理论思潮动向的卞祖善、金复载等一些艺术家和老师才对他这个人有兴趣,至于那些大牌演员,或者一向厌恶理论的所谓艺术家们,大多数压根儿就不知他是谁。新时期以来,音乐界读者一般是通过大量书报杂志、学术会议等大型活动和其所引发关注的音乐思潮了解他,但戴先生绝对是位名副其实、老当益壮的时代“弄潮儿”和乐坛宿将——他的影响是音乐界的那些“大官人”所无法企及的。他更是一位有着宏大的历史视野、多项独门绝技和博大真学问的一流理论家。他骨子里充满真性情,又敢于真担当。不少同人更这样认同他:音乐批评界的“当代鲁迅”,是受贺绿汀影响且一样有着“硬骨头”的大先生!

在我印象中,除赵、讽先生是个能过目不忘的理论家之外,其他能过目不忘又能仅听一遍音乐就过耳成诵的,所见甚少。但戴老绝对是其中的佼佼者。他的博闻强记简直让我佩服得五体投地。让很多歌唱家不敢相信的是,这个幼年受过学堂乐歌熏染的老夫子,还能把很多意大利歌剧、原文艺术歌曲、俄罗斯歌剧选段信口唱来,别说什么旋律风格,即便是原文音节,他有时也能唱得一字不差!而至于近现代中国音乐家的代表作,他就更不在话下了。

记得戴老在80岁那年来南京开当代音乐学会议(2008年11月)时,我们到茅山新四军纪念馆去参观,那里有回声地貌,老人家歌唱的兴致一下子就上来了。当着众人面,他放声高歌两曲,且底气十足,满座不免惊呼这位“跨世纪的少年”。最让我觉得不可思议的是,他每每在学术会议或者对着某个历史的片段进行观点阐述或大发自己的感慨时,令我常怀疑他是否修过“入定”法门,他那种气度和阵势,绝对不是硬装来的,而是从他炽热的心里迸发出来的浩然之气。这位理论家,一点都不像其他爱端架子、爱做样子或者一天到晚“装”高度的学者,他绝对是位情感型又兼具詩人气质的人,是“老夫聊发少年狂”。或许有人认为,平素他常给歌剧界一种高高在上的压力。其实不然,导致大家产生这种错觉的原因大概出自两方面:一是我们早就习惯了虚于委蛇的表达;二就在于,他还最喜欢直奔真理而去,厌恶“顾左右而言他”。

这可能与他的家学渊源、一生爱学习、爱求知的积极向上的心态有很大关系。

一、全面的素养来自半个多世纪的实践积累

80岁以上的歌剧圈老前辈中,常自称是“歌剧战线上一名老兵”的人已然不多!但常自我调侃说“早就遁出了歌剧圈”者中,一是戴先生,另一个就是郑小瑛教授。尽管他们嘴里这样说,却无时无刻不关心中国歌剧的发展。他们爱歌剧,早就爱到了骨子里。

“60后”“70后”甚至“80后”的歌剧界从业者,大多不太了解戴先生的歌剧人生,即便一些熟悉他却不太了解中国地方歌剧史的读者,也未必对其歌剧背景熟悉。如果不是那场史无前例的十年文化浩劫和“因言获罪”的三年大牢,如果不是80年代工作的需要让他转行做了理论,他对中国歌剧的贡献,也许不会仅限于在音乐学理论和评论上的成就。

戴鹏海的父亲戴望峰,是民国时期一位有名的文艺家,与其老乡贺绿汀是好友。而戴望峰曾与鲁迅最喜欢的学生之一、剧作家向培良一起,创办过青春文艺社,办过《青春月刊》杂志,还搞过轰动一时的“青春音乐会”。从小学开始,戴鹏海就耳濡目染于新文学、新音乐的文艺氛围之中,他早年的音乐戏剧意识离不开黎锦晖的儿童歌舞剧、儿歌表演曲和电影《野草闲花》中的插曲《万里寻兄词》(1930,孙成壁作曲)等作品,小学时他曾多次上台表演,到80多岁时,这些歌曲依然随口唱来。虽然有文学、戏剧、音乐的爱好,但是直到他进入上海音乐学院作曲系深造前,他在表演、导演、作曲和音乐理论四个方面基本算自学。时代文艺思潮和现实生活的需要,让他从实践到理论一步步地积累,一连串探索的脚印最终使他成为了歌剧理论专家。

1947年夏,18岁的戴鹏海高中毕业后就在家自学作词和作曲,像独唱《窗外桐叶黄》(词出自《南京五四周》)和《你又站在窗前》(自作诗)就是当年的习作。1949年9月,他进入湖北省文联文工团(即创作了歌剧《洪湖赤卫队》的湖北省歌剧团前身),1950年就在话剧《思想问题》中先后扮演了于志让和何祥瑞两角色。同年,他又被借调到“湖北革大二部文工团”担任艺术指导,先后导演了《思想问题》、独幕话剧《不能走那条路》,以及歌剧《赤叶河》(阮章竞编剧,1945)和《阴谋》(李鹰航作曲,:1948),这两部歌剧作品颇受当时的群众喜欢。随着这些工作的不断深入,他开始越发自觉地触及戏剧的表、导、演理论研究。除了从独唱、合唱到歌剧的作曲之外,他也注重从人物形象和内心和性格出发,来借鉴话剧的表演手段,同时也注重从传统戏曲创作美学(如李渔的《闲情偶寄》)和苏联斯坦尼理论体系中汲取营养。

后来,他越加喜欢上了作曲。1952年全国文工团整编时,他响应“下基层”号召,去湖北省恩施地区的鹤峰县文化馆辅导群众业余文艺活动的同时,开始潜心收集民间音乐,进行音乐创作。他以诗人王希坚的词,谱写的一曲湖北民歌风格的《采山花》十分具有地方音调特色。自从1954年首次在刊物上发表曲作之后,戴鹏海更加注重练习大型声乐和器乐音乐体裁的技术理论的学习。1955年7月,社会主义阵营举办华沙“世界青年与学生和平友谊联欢节”创作竞赛的作品征集,为了响应上级号召,他与毛侠、刘隆平创作了大合唱《我们的歌声飞向华沙》(同年发表在《长江歌声》7月号上),该曲由华中师大合唱团录了音,被选拔为武汉地区参加申报的三部代表作之一。1956年秋,他进入上海音乐学院理论作曲系本科学习。两年后,他作为编委之一与本系部分师生集体参加编写《中国现代音乐史》,而这一历史机缘和其中的各种问题最终在半个多世纪之后才被他道出。1960年,他与作曲班同学陈彭年、王久芳和郑碧英三人在邓尔敬教授的直接指导下,以闽西音乐和歌仔戏音调为素材,参与了校方与上海歌剧院联合创作的歌剧《赤胆忠心》(1962年首演)的创作。1961年毕业后,他被分到上海歌剧院创作组任专职作曲。至“文革”开始,歌剧被迫让位给“八大样板戏”之前,戴鵬海已经创作了歌剧《嘉陵怒涛》、小歌剧《借刀》(李林编剧,1964年首演)、《把关》《铜锣记》和大型歌舞《在毛泽东旗帜下高歌猛进》(集体创作)、三人舞《新春乐》、独舞《送余粮》。

如今看当时他创作的这些歌剧、小歌剧,多属于民族歌剧的样式,题材上明显带有阶级斗争惯性思维和“运动”时代烙印,都是为当年的政治任务服务的。不仅仅是歌剧从业者,任何艺术家当时都无法从极“左”政治思维定势中抽身而出,每个人的美学思想和歌剧观念都不可避免地带有时代性、社会性、历史性及个人因素的局限性。这种情形与他的老乡、好友石夫先生多次慨叹自己《阿依古丽》《阿美姑娘》两部歌剧“生不逢时”,所遭遇到的历史情况几乎一模一样,尽管这些创作有的在“文革”前就淡出了公众视野,戴先生本人也很少提及他的这些经历,即便偶有提及,也被其说成是“无效劳动”。可是,对后半生不断进步和反思的他来说,依然能从创作经验和教训中吸取营养,做个货真价实的中国歌剧理论研究专家,这些苦辣酸甜实属他的个人精神资产。“文革”袭来,一向坚持真理、心直口快的戴鹏海自然也难逃此劫,1970年他被错划为“现行反革命”,与大画家林风眠一起同囚一牢,整整三年失去了自由,受尽知识分子不该受到的各种凌辱。戴老曾多次向我提及,他在牢房里感受到了林风眠先生的人格魅力,他那种“绝不自杀,一定要活下去”的坚韧告诉我们,真正的艺术和艺术家,需要有向死而生的勇气,简直可以称得上是现代版的太史公。

二、转向歌剧、音乐学理论与批评

戴先生像一台中国近现代音乐史的“活唱机”,一部“活词典”。他的理论建树绝非“假把式”,而是充满了对研究对象真情实感的认识,有着自己真知灼见的论断。或许这种能力一部分是天生的,可是当我们从其全部人生去领略时,就不难发现这更属于他个人修为的结果。其核心即是当今社会知识人最为欠缺的人生观——追求真理和真相。这是他们这辈民国出生的文化人最难能可贵的品质。

尽管大学三年级时的戴鹏海就参编了《中国现代音乐史》的教材,大学四年级时就在《音乐研究》发表了音乐学论文《试论〈幸福河大合唱〉》,从没有师长和同学怀疑其从事理论研究工作的潜质。但是,我认为他真正潜心从事音乐史理论研究,还在改革开放以后。因为这从其前后论文的比较中就能明显看得出来。这次思想的大转变,促使他对贺绿汀等师辈们的人品、艺品展开了深入研究,而他本人对这十年的各种进行了更为彻底的反思,“文革”后的斐然成就离不开他对中国文化现代性的反思与感悟。他因此多次提醒后学:“文章千古事”,文人能老来“不悔少作”,才算功德圆满。

戴鹏海高度总结了他最推崇的尊师贺绿汀的人生特点,即“人品与文品的统一,革命与创作的统一,理论与创作的和谐统一”。这“三统一”的观点不但影响了他本人的学术,也让他不自觉地用这样的标准来勉励和评价其他音乐家及其创作。也许有人认为,戴老对艺术评价的要求太高、太过苛刻。但如果大家静下心来,真正回头看历史,并以经典作品与当下大多数作品比较,就会发现,经典作品和优秀作家,绝大多数符合这个“三统一”。而艺品和人格的分裂,才是时代的大悲剧和个人真正的不幸。当下中国能出产那么多“毁三观”的“称颂体”作品,能传下去的究竟有多少,原因又在何处?这是他常常最揪心的地方。

时代不仅使戴鹏海先生再次成为新时期音乐界最有影响的音乐学家和批评家之一,而且,在中国歌剧理论思潮中,他所关注、参与和倡导的一些艺术和学术批评的理念,都非常具有前瞻性,也有很强的学术导向力。

从1984年开始,在培育《歌剧舞剧资料汇编》(1986年第1期始改名为《歌剧艺术》,现名《歌剧》)杂志走向国内代表性学术平台的发展过程中,戴先生与编辑部其他同事如商易、张汀等人一起,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此刊一跃成为学术界共同关注的重要学术杂志。而整个1980年代到1990年代末,可谓是中国歌剧相对低迷的一个时期,经济大潮和极“左”的意识形态,从物质到精神层面导致中国歌剧发展陷入了内外交困的局面。面对时代困境,《歌剧艺术》杂志编辑部长期倡导刊物的对话功能,倡导多元化、多样化和不同艺术观的交流与碰撞。1981年到1987年,国内一部分保守论者借提“三化”方针,试图把《白毛女》所代表的个体风格模式化为中国歌剧发展繁荣的样板,以“一元化”来排拒歌剧艺术的多样性与现代性。该杂志奉行了“只谈道理~不论左右”的办刊方针,分期、分栏目地发表了贺绿汀、商易、戴鹏海、焦杰和刘诗嵘等著名学者的文章,对歌剧新思潮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讨论,如沙梅的《向西洋大歌剧学习什么》、周枫的《歌剧,先天营养不足》、居其宏的《(白毛女)传统与当前歌剧创作》和谭冰若的《必须重视欧美歌剧的舞台演出实践》等重要论文也在同一时期得到歌剧界的深入关注。到1988年底,“极左”保守派歌剧论者基本上已偃旗息鼓。其间,“搭错车现象”和“沈话现象”以及歌剧《芳草心》所代表的“小草现象”也为音乐剧在中国的后续发展铺平了道路。

可以说,以戴鹏海和商易为核心的《歌剧舞剧资料汇编》和《歌剧艺术》编辑部同仁们,不失时机地发现了新生戏剧形态所代表的力量和价值,他们功不可没。做《歌剧艺术》杂志编辑的过程中,戴先生下大力气,较为完整地梳理了上海地方歌剧史《上海歌剧创作剧目初探(1930~1949)》,无论过去还是将来,它都算是中国乃至世界歌剧史研究的重要参考文献。

三、实事求是、解放思想是其精神支柱

在历史的大是大非和艺术规律面前,文化人该如何坚守良知,做出正确的判断,并敢于担责?从表面上看,这当然仁者见仁,但在现实生活和个人利益面前,很多人是随波逐流、两面三刀的,有人为了某些个人或集团的既得利益而滥用权力,拿批评的大棒不顾一切地去封杀他人,更甚者刻意掩盖历史的错误。“文革”后,相对其他文艺领域,音乐界的拨乱反正并不彻底,历史遗留的很多深层问题长期被主流话语所控制,这种情况不但引起了全国广大音乐家的不满,也不利于中国音乐事业和社会的健康和谐发展,历史亟需富有强烈主人翁责任感的勇者担当大任。而就在这场深刻的思想变革中,戴鹏海先生从不推脱责任,他敢为天下先,给学界带来的影响是深远的,他的思想宗旨和可贵的人文品质可用“实事求是、解放思想”八个字来总体概括,这些重大影响主要反映在以下几方面:

1.关注国人思想解放的难题之一——轻音乐

戴鹏海年轻时就有着敏锐的历史眼光和严正的学习态度,这种良好的素养贯穿着他一生的追求。大学毕业不久,在阶级斗争话语甚嚣尘上的时期,轻松愉快、易于普及又颇有生活情趣的轻音乐的“去留”竟成了严峻的历史大命题。在今天的青年人看来,可以说不是个问题,可是在新中国成立后政治空气步步升级的状态下,音乐的娱乐性和商业性等功能却成了咄咄怪事。有些作曲家、评论家们如高为杰、宋扬、时乐漾、高介云、李凌等人面对社会音乐思潮纷纷表达自己的看法,但更多的人们还在观望中。1961年5月27日,戴鹏海在《文汇报》发表《对轻音乐问题讨论的建议》一文,提议从理论上对轻音乐类型的概念、创作手法等问题及其对中国时代音乐发展的价值与意义要给予及时、正确的引导。这种以音乐多元艺术观为主导的思想在当时虽非其率先提出,但文章在发表后,立马引起了舆论关注。我国音乐理论界从此话题出发,逐步延伸到了后续的“流行音乐”“通俗音乐”等相關艺术形式的大讨论。寒溪、朱践耳、李刚、刘诗嵘、杨民望、于庆新等几十位音乐家参加到这场旷日持久的讨论中,一直到改革开放还远没结束。如今看,假如当时的中国社会连个轻音乐都无法接受,如今的各种流行音乐、音乐剧无论如何都不可能有出头之日了。

2.要真争鸣

戴鹏海的学术特色,是他勇于为历史上被人为地搞成两个阵营而又始终处于被打压的“学院派”鸣不平。他善于运用毛泽东1938年的《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一文中的“我们不应当割断历史,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这对于指导当前的伟大的运动,是有重要的帮助的”(《毛泽东选集》第二卷第522页)作为行动指南,为其开言立论做研究作挡箭牌。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的史学批评法,他找到了上海音乐学院大量音乐家多有爱国和抗日救亡作品的证据,向历史的冤假错案进行公开的学术“诉讼”,对史上“因人废乐”“因主义废乐”等冤假错案进行了有理有据的重估与清理。这些调查研究多从当事人的个案出发,使“右派”们及其作品、学术思想的历史价值重新得到学界认同。如对被“拔白旗”的钱仁康、陈洪的“战时音乐观”、江文也的作曲“不讲定则”教学法,以及陆华柏、李抱忱、吴伯超、马思聪等人的历史贡献等。他秉承了讲真话的“贺绿汀精神”,对这些严重问题,敢于向当时的音乐界代表人物进行严正质疑,不避讳吕骥、赵讽等音乐界领导,带头履行“百家争鸣”,真正“解放思想”。

上世纪改革开放以来,在经济大潮驱动下,对于如何维护民歌的版权和如何捍卫艺术家的创作权问题,戴鹏海充分发挥了做学术以理服人的优势,发出了对“西北民歌之父”王洛宾先生创作权署名不当的批评,给出了善意提醒,认为“王先生记录、传播西北民歌,功不可没,理应赞扬;而他将西北民歌冒充个人‘著作’并将其出卖,蔑视了人民的主权和利益,则理应谴责”。此外他还对郭颂被告“侵权”案等相关诉讼发表自己的看法,同样引发了音乐界的强烈关注,《著作权法》一时成为许多音乐学者的必读本。

3.“重写音乐史”引发整个学界大讨论

在当代中国音乐史上,戴鹏海先生最引人关注最有力量的学术观点就是其“重写音乐史”了。

其实,“重写”某学科史的问题,在民国时期或者国外早就不是学界的什么新鲜事。他的老同事陈聆群教授早在1985年前后提过相关的话题,并不是戴鹏海跟着上海滩文学界“轧闹忙”,故作惊人之声。如前所述,中国音乐界的情况向来是个灾难深重又难有雄力发声的怪圈子。我在当时还没仔细深入领悟到戴先生此文,曾纳闷地腹语:每人都应拿出自己写的历史,而每人的历史叙事千差万别,自然难与他人雷同,如果你没写出来,何谈“重写”?既然是“重写”,其人其事就必有所指。因此“重写”这种话,表面看似一场空穴来风,或像个错误的命题,但戴鹏海却认为不是什么个人风格化的史著,而是指我国一直以来的近现代音乐史教科书。改革开放20多年了,但广大在校生教材还停留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意识形态之中,用“斗争史”“运动史”来塑造新人,俨然已不符合时代要求。因此,他认为应从尊重艺术规律出发,才有助于中国音乐教育事业的繁荣发展。其提出的核心问题是:学界该如何写出史料全面而真实,客观又公正的中国音乐史(教材)。他并不单是针对汪毓和教授个人而言。话题抛出之后,国内数百位学者对此展开了旷日持久的学术争鸣,至今还余波未平。值得敬畏的是,尽管戴鹏海对包括以汪毓和为代表的中国近现代音乐“官史”教材做出了尖锐的批评,有些学者也为各自的理解做出了回应,但汪先生在临终前还是欢迎和接受他的,很多批评、建议为作者所吸收,这就是该书最后的修订本至今仍能作全国多所大学《中国近现代音乐史》教科书之一的原因。就我本人在2009年哈尔滨中俄音乐论坛中的亲历而言,戴、汪两位史学家相当尊重彼此,我与他们还曾一起到萧红故居参观,二老相谈甚欢。

4.从口述史向音乐家编年进发

戴先生没写过一部中国音乐通史或断代史专著,对他这样高水平的史学家来说,不能不说是后辈人的遗憾。但他却是个完美主义的理论家,而真正让他满意的中国音乐史,或许至今还没有问世。但这并不妨碍他欣赏同时代史学家的专著,在给居其宏著《新中国音乐史》所写序言《(新中国音乐史)读后》中,他就大为赞赏该书扬弃了旧的极“左”思维,称作者是“第一个吃螃蟹”的“勇者”。

在谁想出、谁爱出和谁有钱谁就出书的当下,历史教科书早就鱼龙混杂、良莠不齐了,若以有无历史专著论大家,当然会被方家当作笑话,更不能仅以此衡量一个史学家的真功力和成就。目前,“口述史”在学界炒得似乎很热,有人以为,借助数码时代方便迅捷的记录工具,对历史当事人和各种艺术家、专家或学者进行一番专访,记录后并稍加整理,似乎就能出某某音乐家或某时期的史论了,这多少是种幼稚、草率的史学研究方法,口述史研究绝非如此简单。戴鹏海先生给史学界做出榜样的,远远不是上述那些发人深省的论文,而是他為纪念现当代音乐先贤们而担任主编或参编的各种专集和全集(主要以上海音乐学院教师和毕业生为主)。这些成果的出版大大超过了当前国内很多“口述音乐史”的水平。如今真的很难想象,退休后的20多年时间里,这位年过古稀、生活清苦又有着“三高”病的老人几乎没有周末的概念,一天到晚为搜集史料奔走在大上海茫茫的人流中,他不是靠电脑,或靠网上资料来搜集素材,而是全凭其一本本的手写笔记,仔仔细细地整理和记录。初步统计,其所编赵元任、萧友梅、黄自、贺绿汀、丁善德、邓尔敬、陆华柏等人的全集、专集、选集至少在13种(含音像制品3种,共20卷)上下,总计约400万字之多。况且,他对每位被研究的人物及其作品、牵涉到的历史事件的了解和掌握,几乎可从他们人生中的每年、每月、有时还甚至可用每一天24小时这样的“显微镜”进行细部跟踪,这些具有极高研究价值的长编,为广大读者和研究人员贡献出的有价值的线索何止以千万来计?而把调查对象研究到这种功夫的音乐学者,如今圈内还有几人?如果全国的音乐学者都像他这样做,坚持从更为细致的作家和作品出发,无论如何也不会看到研究成果的雷同多、重复劳动多,而质量反而不高的尴尬隋形。

说到这里,我记起了2004年天津歌剧论坛期间,与他以及刘诗嵘等先生一起夜游海河的事,二老对我说,要用“大中华的大格局”来写中国歌剧史,不要受制于一些既有的思维定势。2009年,戴先生还提醒过我,要下大力气争取对上海图书馆馆藏的多种老报纸如《申报》进行彻底的摸底,同时,不要放过当时的洋文报纸。从一些历史专栏善于发现新材料固然省事,但更要多方辨析,没有勘误、纠谬和钩沉索隐,就不可能做到探幽发微。学者不要人云亦云,要不屑于拾人牙慧。要想论人之所少论,见人之所不见,就要在考据上下足功夫。记得为了能找到我推论的一个线索,我在上海图书馆一呆两周多的时间,我回来后沮丧地向他汇报说,没得到有价值的东西,他却笑着安慰我说,你有了怀疑,就要有求证,你不去查,怎么说“有可能”和“莫须有”呢?查后没有,这就是你学会了什么叫“自证伪”,这就是“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结语

从长期接触和参读戴老的文论,我发现至少有三个人对其音乐思想、学术批评与史学研究方法论产生过重要影响:鲁迅精神居其位,这已毋庸置疑。而贺绿汀对其影响最深,贺绿汀说过:

“我们应该鼓起勇气来建设崭新的中国音乐,我们虽然用不着刻板地模仿西方音乐,但是有许多极其有价值的西方音乐理论我们必须采取,作为建设新中国音乐的借鉴。我们虽然可以发挥东方民族的精神,但绝不能被狭隘的民族意识所束缚。假如某种中国乐器可以利用或改造成有价值的乐器,那当然是可以的。但我们的音乐绝不能为固有的、落后的乐器所束缚,一些精巧的、极其有价值的西洋乐器,我们都应该采用。我们必须以科学的方法去研究中国一切过去的音乐,给它算一个总账,同时把握现代中国。”

贺绿汀的这些音乐观点或多或少、或隐或现于戴老上世纪80到90年代的中国歌剧论观之中。除了上述两人的重要影响之外,我还认为,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著名文艺理论家、学界泰斗王元化先生的治学之道对戴鹏海也产生了很重要的影响,如他在一篇文章中对自己的史学研究法做了些自我总结:

“我为自己规定了3条必须恪守的行为准则:首先是坚持‘秉笔直书’的‘实录’精神,力求朝‘善序事理,辨而不华,质而不俚。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班固《汉书·司马迁传》)的方向努力。其次是坚持‘摆事实,讲道理’,坚持‘论从史出’,不搞‘先有概念,后有事实’的‘以论代史’或‘以论带史’。最后是仿效鲁迅先生《立此存照》的叙述方式,尽可能让事实说话,根据事实再稍作议论,以表明作者的观点。是对是错,由读者做出自己的评判。”

他曾多次捧出1990年王元化先生赠他的《传统与反传统》《九十年代反思录》给我看。据评论家蒋力先生的回忆我知道,2008年王元化先生去世前曾留给吊唁者的一段话对戴鹏海影响甚大:

“我是一个用笔工作的人,我最向往的就是尽一个中国知识分子的责任。留下一点不媚时、不曲学阿世而对人有益的东西。我也愿意在任何环境下都能够做到胡适先生的那句话‘不降志,不辱身,不趋附时髦,也不回避危险’。”

这里罗列几位与戴先生有内在联系而又已然过世的前辈的话,并非告诉大家这样就能全然解密戴先生的精神世界,而是想把这些不朽者的人生价值观与他的思想联系起来,重新审视这位乐坛上最富有个性的理论家。戴先生是一个天天坚持认真学习,又时刻心怀天下苍生的学者;一个为了捍卫人间正道,敢于怕案而起的猛士。面对这样有着真性情而毫不虚伪的学者,也许他有着我们有时难于接受的小情绪,但主要还是我们这个时代太缺乏他这样的人了。我坚信,越来越多的学人会怀念他的这种活法,感恩他的贡献,回味他给后人留下的那份真情与真知,而只有有真情、真理和真学问的人,才难能可贵、值得我们敬与爱。因此,他的这“三可的统一”才给我们温度和真实感,弥足珍贵。

大道不孤,大潮涌动,让我们共同期待着戴先生的骨灰早日从美国归来!他那不朽的灵魂,将永不离开他爱的祖国和人民!

作者:满新颖

第3篇:贪腐一家人

在一次次“默契”和暗示中,就在反腐的阳光下,“制片人”刘刚、“策划人”周振萍、“演员”代俊、赵雪,他们共同制作了这出权钱交易的大戏

丈夫、妻子、女婿,这些本该是亲密的家人,但却在金钱的诱惑下,演变成一个贪腐共同体。5月17日,云南省玉溪市中级法院裁定:驳回被告人刘刚、周振萍、代俊上诉,维持原判,从而使这起家庭成员间分工明确、相互配合收受贿赂的案件终于落下帷幕。

这起案件中,妻子周振萍居中策划指挥,“准女婿”代俊充当联系人,丈夫刘刚为行贿人谋取利益,从而以极为隐秘的方式完成了一场权钱交易。“其策划之周密、手段之隐蔽堪比谍战剧,其作案方式为反贪侦查工作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办案人员如是评价。

“准女婿”揭开黑幕一角

故事要从一封举报信说起。

2012年8月,正当云南省玉溪市红塔区 政府建设的“园丁小区”附属商铺准备向社会拍卖之际,红塔区检察院却先后两次接到匿名举报信称:组织这次拍卖的云南某拍卖有限公司法人代表赵雪(化名)采用向有关人员行贿的手段,曾于2011年5月取得了标的为8800万元的红塔区区级职工小区“玉龙花园”商铺的拍卖权。

匿名信对该公司通过行贿手段取得拍卖权的过程叙述得十分详细,可信度较高,红塔区检察院立即展开了初查。举报信中所指的红塔区政府组织招投标的负责人名叫刘刚,担任红塔区政府办公室行政股股长兼红塔区机关后勤管理服务中心主任。从初查情况看,刘刚与取得拍卖权的赵雪从未有过不正常往来;经走访多名在招投标活动中担任评委的人士,也没有发现作为评标组组长兼评委的刘刚有明显的倾向。

随后,侦查人员正面接触了刘刚、周振萍夫妇,但二人信誓旦旦地表示没有任何不法行为,刘刚更是大谈其在工作生活中如何廉洁,矢口否认与拍卖公司有任何关系。在调查中,赵雪更是一再声明其公司在经营中没有任何违法行为,没有和刘刚有过接触,尽管做了周密的侦查,但办案人员却没有发现双方曾有联系的蛛丝马迹。侦查人员调取了该公司的资料,让人失望的是,也没有一份证据能表明该公司曾向刘刚支付报酬。初查情况看,刘刚似乎是清白的,难道举报信中那些详尽的材料都是杜撰?

正当侦查人员对此前刘刚有受贿犯罪嫌疑的判断产生疑问时,一份赵雪U盘中的资料引起了侦查员的注意:在这个U盘中有着海量的业务材料,其中有一份材料中记载“付代俊玉溪师院业务合作费”的记录。

侦查人员在询问中得知,这个代俊在2010年到2011年3月期间曾在拍卖公司工作,此后离职在玉溪一家商贸公司上班。2011年5月3日,已经离职的代俊却和赵雪签订了一份关于玉溪“玉龙花园”商铺拍卖权的协议。而“玉龙花园”商铺拍卖权招投标的报名日期正是5月3日。

“代俊是关键人物!”侦查人员迅速锁定了代俊,经过反复的政策攻心,代俊终于透露出一个秘密:他其实是刘刚的“准女婿”,其所就职的玉溪某商贸公司正是“准岳母”周振萍开的。2011年5月,他与以前的老板赵雪签订的关于“玉龙花园”商铺拍卖权招投标的协议,其实是替周振萍签的。在“玉龙花园”商铺拍卖权招标中,代俊就是连接官员和商人的关鍵一环。

虽然刘刚在侦查过程中始终“零口供”,拒不承认有犯罪行为,但侦查人员掌握了扎实的证据,终于查明刘刚、周振萍夫妇通过层层复杂的运作,利用“赵雪——代俊——周振萍——刘刚”的迂回方式,在原本层层把关、公开透明的招投标中,行受贿双方不见面、不联系而完成行受贿、谋取非法利益的过程,一起隐蔽的舞弊被暴露在阳光下……

妻子策划 “隔空谈判”

2011年春节刚过,红塔区建房领导小组决定,“玉龙花园”商铺实行公开拍卖,并以公开招投标的方式确定拍卖公司。由时任红塔区政府办公室行政股股长兼红塔区机关后勤管理服务中心主任的刘刚具体负责组织。刘刚将这个消息透露给了妻子周振萍。周振萍开了一家商贸公司,她从中看到了赚钱的“商机”,却又担心自己出面“运作”会引起非议,给刘刚带来麻烦。正在她“想赚钱又怕咬手”欲罢不能的时候,她想到了女儿的男友代俊。

事实上,对代俊的“用途”,周振萍早有安排。早在几年前,在昆明开拍卖公司的赵雪就对红塔区的几个职工小区商铺拍卖权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周振萍就有了与赵雪合作的打算。2010年,周振萍向赵雪打招呼,安排代俊到赵雪的公司上班,代俊从此成为在周振萍和赵雪之间传递消息的“交通员”。现在“玉龙花园”的商铺拍卖权即将招投标,周振萍觉得使用代俊这颗“暗子”的时候到了,于是就让代俊从赵雪的公司辞职,来到玉溪自己开的商贸公司上班。

通过代俊往返传话,赵雪和周振萍“隔空谈判”商定,拍卖公司拿到“玉龙花园”小区商铺拍卖权后,赵雪给周振萍拍卖佣金的40%作为提成。为了不暴露自己与这笔生意的关系,周振萍指示以代俊的名义签订协议,和赵雪的一切往来都由代俊出面,并特别交代:在任何文件上不能出现自己的名字。

在周振萍的指示下,代俊扮演了周振萍和赵雪之间的“联络员”角色:有什么话要说,就告诉代俊,由代俊转告;有什么资料传递,由代俊转交;签订合同以代俊的名义;佣金支付给代俊。在周振萍的刻意策划下,在整个招投标过程中,周振萍、刘刚夫妇没有和赵雪发生任何接触,就连打电话、发电子邮件等事,都由代俊做。这对夫妇的想法很明确:不和赵雪发生联系,就不会有把柄落在别人手里。

黑幕从公告开始

很快拍卖权招标就进入实施阶段。建房领导小组决定,为了公平起见,这次拍卖权招投标面向全省。但事实上,到了5月3日报名这天,报名的结果却有些出人意料:除了昆明的赵雪,其他几个报名者都是玉溪市本地的公司,问题就出在招投标公告上。

按照规定,发布公告的范围应覆盖全省,但让机关后勤中心工作人员意外的是,当他们向刘刚请示,按常规做法在省级报刊、电视上刊登公告时,刘刚却沉吟了少许,说:“省级媒体费用太高,就在玉溪本地媒体刊登算了。”看起来似乎是为了节省费用,但实际上,发布广告的费用是由招标代理公司支付,并不会给业主单位增加负担。更蹊跷的是,招标代理公司出于成本考虑,曾计划在网站上免费刊登招投标公告,而这个最省钱的方案也被刘刚否决了。根据刘刚的决定,代理公司只好选择了仅在当地发行的一家报纸刊登公告,使了解该信息的人仅限于玉溪地区,产生了地域限制。招标代理公司的工作人员意识到这种行为违反了招投标法的规定,立刻向刘刚指出了这一点,但他却不置可否。此外刘刚还决定,参加招投标的公司5月3日报名,5月4日就审查资格。将报名时间限制在短短的一天之内,更将许多有意参加竞争的公司挡在了门外。

由于时间紧迫,报名的公司寥寥无几,投标材料普遍显得单薄,出人意料的是,在一份份相对简单的材料里,赵雪那厚厚的投标文件显得鹤立鸡群,身为评委之一的刘刚拍着拍卖公司的材料,毫不掩饰地赞叹:“这么厚的材料,一看就知道公司实力雄厚!”

拍卖公司为何准备这样充分呢?在破案后,通过多名涉案人员供述才解开了其中的奥秘:原来赵雪早已提前获知了这一消息。早在得知商铺拍卖权可能采取招标方式进行的消息时,在周振萍策划下,代俊向刘刚透露了想与拍卖公司“合作”拿下拍卖权的想法。刘刚当即默许了代俊与赵雪的“合作”。表面看来,刘刚似乎没有直接参与有关“合作事宜”,但他却将这件事记在了心里。

就在建房领导小组开会决定面向全省招标的当天,刘刚在下班回到家后向周振萍、代俊透露了这个消息。随后周振萍将代俊叫进厨房,悄悄地嘱咐他立刻通知赵雪进行准备。代俊回到自己在刘家的房间,用电话联系上赵雪,向她报告了这个关键的信息。

经过周振萍、代俊的“接力传递”后,赵雪当天就知道了“玉龙花园商铺拍卖权招投标即将进行”的信息,成为外地极少数得知招投标信息的公司,获得了极为宝贵的时间,这使赵雪有充足的时间精心准备了完备的材料,在评标过程中先声夺人,占尽了优势。

就在5月3日拍卖公司顺利报名的当天,代俊和赵雪按此前的商定签订了协议。根据协议,如果赵雪取得玉龙花园商铺的拍卖权,代俊将能分到税后佣金的40%。赵雪为何选在报名当天和代俊签订协议?如果拍卖公司的实力真达到了可以轻松击败所有竞争者的程度,为何还要白白让出40%的利益?赵雪解释了这其中关键:“刘刚代表业主负责玉龙花园商铺的拍卖工作,代俊当时是他女儿的男朋友,因为有这种特殊的关系,代俊来做这个业务,他们肯定会帮忙的。如果没有刘刚和周振萍的帮忙,我们公司就没有把握一定能中标。”而这份协议在代俊手中仅仅保留了几个小时:双方签字后,代俊立即赶到玉溪,第一时间将这份协议交给了周振萍,直到赵雪履行协议准备付款时,他才从周振萍手中短暂地拿到协议去收款。

事实上,“代俊在这场交易中仅仅是个联络人、一个掩人耳目的棋子,下棋人就是他的准岳父岳母。”办案人员介绍。

招标文件背后的秘密

在招投标中,根据招标方的评分标准,赵雪在不少关键项目上得分远远超出其他对手,以无可争议的“优势”拿到了“玉龙花园”商铺的拍卖权。在参加评分的评委们看来,没有任何人为赵雪说情,评分过程表面看确实是公开公正的,但事实上在整个招标过程中,始终有一双看不见的手在幕后操纵,确保赵雪能够中标。

原来,建房领导小组决定对商铺拍卖权实行招投标后,玉溪某公司被选定为代理人,该公司立即开始编制招标文件。这家公司经常承接此类业务,可以说轻车熟路。然而这一次却让他们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招标文件负责人老张根据工程类招标规定,按照以前操作类似项目的标准编制了一份招标文件交给刘刚,却意外地被告知不具有操作性。

以往我们都是这样编制招标文件,委托方都挺满意,每次都成功地完成了招投标。怎么这次刘主任却说不具有操作性?老张百思不得其解。

当一次又一次地修改仍然无法通过时,忍无可忍的老张终于向刘刚抗议:“我们公司一直都是按照这种思路制作招标文件,你究竟想要什么样的文件?”老张的发泄,刘刚却没有生气,而是“借坡下驴”地说出了他的要求:你们做的都不行,我给你们一份样本,你们照着做就行了。

很快,老张收到了刘刚的样本,他一看就发现了这份样本与自己做的招标文件最大的不同就在于評分标准。在老张根据通常做法制定的标准中,商务分比例占总分数的80%左右,这也是工程类招标的通行规则。所谓商务分也就是报价分,根据这个标准,只要符合性评审通过,决定谁中标的主要依据就是投标人的报价高低。如果根据这个标准,评委的主观影响很小,而且可以最大限度地为业主争取利益。

刘刚提供的样本却让老张大吃一惊:在这份样本的评分标准中,商务分仅占25%,这意味着报价等硬性标准在评分中只起到次要作用,而标书的制作等软性指标将起决定性作用。尽管在招标方的讨论中,不少人对这种违反常规的评分标准提出了不同看法,但刘刚依然拍板,要求代理公司根据按照这份样本制作招标文件。

根据这份招标文件,那些提前获取招投标信息的公司可以有充分的时间制作标书,无疑可以在评分中获得优势,从而成为受益者。为何受益的仅仅是赵雪?那份样本从何而来?

原来,刘刚得知代俊有参与投标的想法,他却对周振萍、代俊表态,以代俊是“个人行为”为借口,为代俊和拍卖公司的“合作”开了绿灯。在领导小组决定拍卖权招投标事宜后,刘刚假意以“请教”的方式,向参与投标的代俊咨询评分标准和招标文件的制作等事项,并要求代俊“从昆明找一份招标文件来”。代俊立刻心领神会,向赵雪要了一份招标文件。赵雪的公司作为有投标意向的企业,却承担起了准备招标文件的重任,尽管没有人将这层窗户纸捅破,但却都心照不宣。

于是经代俊联系,赵雪立即准备了一份对自己公司极为有利的招标文件,用电子邮件传给代俊。代俊接收到赵雪的文件后,立刻用U盘将文件经周振萍交给刘刚,刘刚对文件细节略做修改后,又通过周振萍经代俊的手交给赵雪,由赵雪做了最终确认。这份文件就是刘刚交给招标代理公司的样本。使用投标人自己制作的招标文件,这就是赵雪能以绝对优势胜出的奥秘。

取消非法获取的拍卖权

2011年8月底,赵雪顺利拿到了“玉龙花园”商铺的拍卖权,得到了80余万元佣金,扣除税款后,赵雪按照与代俊的协议,支付了代俊31万余元。收到钱后,代俊立刻提取现金全部交给了周振萍,周振萍当场拿出6万元给了代俊。后来周振萍将得到这23万余元的事告诉了刘刚,并将钱全部用于偿还刘刚、周振萍夫妇的银行贷款。至此,通过隐蔽、复杂的运作,刘刚和赵雪完成了全部交易。

经过红塔区检察院抽丝剥茧的侦查,这起曲折而隐蔽的行受贿案件全过程终于被查明:刘刚利用自己负责项目运作的职务便利,通过周振萍、代俊向赵雪传递消息;违法招投标法规定缩小公告范围限制以减少竞争者;甚至让投标者赵雪制作招标文件,使其能按自己的意愿制定评分标准从而中标。事后,代俊以“合作分成”的形式收取了31万余元贿赂。尽管三名被告人做得隐秘,尽管刘刚始终否认自己帮助拍卖公司谋取不正当利益,甚至否认收到过拍卖公司的贿赂,然而一组组证据却表明,就在一次次“默契”和暗示中,就在反腐的阳光下,“制片人”刘刚、“策划人”周振萍、“演员”代俊、赵雪,他们共同制作了这出权钱交易的大戏。

由于赵雪在“玉龙花园”商铺拍卖权招投标中使用了非法的不正当竞争手段,为保证“园丁花园”小区商铺拍卖的公平公正,2012年11月,红塔区政府取消了其“园丁小区”商铺标的为5000万元的拍卖权,重新组织招投标。

2013年3月4日,红塔区法院以受贿罪分别判处刘刚有期徒刑十一年,并处没收财产人民币二万元;周振萍有期徒刑七年,并处没收财产人民币一万元;代俊有期徒刑五年,并处没收财产人民币五千元的判决。

一审判决宣告后,三被告人均提出上诉。经玉溪市中级法院二审审查认为,刘刚身为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便利与周振萍、代俊共同为他人谋取利益,收受他人贿赂,三人的行为已构成受贿罪。一审审判程序合法,判决认定的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定罪准确,量刑适当,适用法律正确,裁定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作者:唐杰

第4篇:家人的叮咛

千言万语平安是福,

千山万水遵规为路。

千锤百炼自信有度,

千方百计谨慎起步

你是家里的主心骨

又是一个明朗的早晨,你穿上橙色的工作服离开了家门,“我走了!”一句简单明了的话语后你出门了,“小心点!”我的回答与关门的声音一起奏响了我们每天的“三字经”。

你上班了,我在心中默默为你祈祷:“高高兴兴上班,平平安安回家”。以前,作为电工班的一名普通员工,你早上出门没有这么早,准时上下班形成了一种惯例,不爱言语的你工作上一丝不苟、勤勤恳恳。今年,自从你当上班长,每天都提前半小时就出门了,下班也没有了定时,我知道你作为班长,肩上多了一份责任,你回家常说的一句话是“我们班今天……”我感觉到我在你心目中的份量有所下降了,但我不生气,你是我们这个家的主心骨,也是你们电工班的主心骨,家里离不开你,电工班更离不开你。

记得那是一个冬天的夜晚,五点半下班时,接到你一个电话,你说“今天晚点回家,不要等我吃饭。”那时虽然你才做了几个月的班长,我也已经习惯了你的工作作息时间,儿子回家后,问了句“爸爸又加班呀!”我们简单的吃了点晚饭,就一直等你(为了不打扰你,我在你工作的时候一般不打电话给你)。等了很久,终究忍不住给你打电话,你没接,我不免担心起你那单薄的身体,又打了一个,你还是没接,我的担心更多了一分,于是不停地打,你终于回电话了,但那不是你平时温和的声音,而是怒气冲冲地对着我吼“我在作业,你怎么老打电话呀?”顿时我委屈的泪水止不住往下流,想问候你的话一句也说不出口,只说了一句“你疯了啦?”你随即挂了电话,我一个人靠在沙发上流泪。不知过了多久,开门的声音惊动了我,抬头一看,你回家了,满脸的机油像戏台上的小丑。我说不出、笑不出、哭不出,只是默默地到厨房去热饭,热菜。你到卫生间简单地洗了一下,就坐在了餐桌边。“对不起”,我听了不善言辞的你说了这句话,泪水又止不住地流了下来,“你知道我不会讲话,现在我跟以前不一样了,作为班长不能光为自己考虑,我必须要为班上人考虑。我知道你为我担心,但作为电工的家属,你也晓得,电工作业过程中,必须要有人监控到位,不然出了事哪个负责?你担心我,人家家人也担心他们呀!”不善言辞的你很少说这些,我低下了头,觉得作为一个妻子我可能是称职的,作为一个电工班班长的妻子我还有欠缺的地方。“老婆,你的手艺又长进了嘛!”我紧绷的脸笑了一下,我知道你在用自己特有的话语逗我,

日子在一天天过,那天的事情不仅是我们生活中的一个小插曲,也给我上了一课。从此我也开始注意留心电工知识,想成为你的一个小帮手,为了我们这个家,为了电工班这个家,老公,你肩上担子和责任够重的,无论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你都一定要记住啊,这两个家都少不了你。

一封妻子给丈夫的安全家书

老公:

你好!光阴似箭,转眼我们已经结婚20多年了。我们朝夕相处,幸福洋溢在我们每一天的生活。今天,公司开展“一封安全家书”征文活动,我也参加到此行列中,不免又要对你“唠叨”一番。

我俩93年进港至今已有14年。在这14年中,我们脚踏实地辛勤工作,共同为安全营造一个舒适和睦的“家”,使“家”成为安全生产的第二道防线。然而,在我们的身边就曾发生过好几次人身伤亡事故,如2001年2月18日、2004年6月6日、2005年12月10日……这一幕幕血淋淋的事故,时刻在警示着我们要关爱生命。

虽然每一起事故各不相同,但原因都是相似的,那就是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淡薄,思想麻痹、习惯性违章操作所致。老公,每当想起这些,在我的脑海中,总是会浮现出死者亲人们那悲伤欲绝的场景。但也正因此,我更加担心在高、危、险岗位上工作的你,虽然你稳重的性格、熟练的操作技能足以让我放下这份担心,但万事毁于自满、亏于大意。特别是作业线繁多时,你带着疲倦的身体,熬着血丝的双眼去加班时,作为妻子的我尤为担心。老公,“注意安全,谨慎操作”是我对你一切浓情蜜语的代言。

老公,你作为一名司机、班长,肩上的责任重大,不但要做好自身的安全,还要加强班组成员的安全教育。在开工前,你要提醒你身边的每个人,紧绷安全生产这根弦,只有人人关心安全,事事注意安全,才能对他人负责,对自己负责,对港口负责。

“事故与违章同在,平安与谨慎同行”。我真心希望你保重身体,注意休息,加强锻炼,以健康的体魄,充沛的精力投入到工作中去,我和儿子永远支持你。

妻的叮咛

##:

你好!我们之间有多久没有写信了?忽然提起笔来,觉得话到笔尖却又不知如何下笔。既然这封信的内容是安全,那我们就说说安全对我们家庭的意义吧。由于我在医院工作,每天见到许许多多送来医治的受伤人员,有交通意外、有工伤事故……不同的原因,却都是相同的血淋淋的场面。受伤的不仅是他们的身体,更有其背后一个个受伤的家庭……因而我也更理解“安全”对于家庭的意义。

我们家到今天不容易,你为我们家所做的点点滴滴我都铭记在心,从结婚到有了孩子,后来又开店,每天工作、打理店里的生意、做饭、洗衣、带孩子……像两只忙碌的陀螺,而所有的这一切,我都不觉得苦,因为一家人每天都能平平安安地聚在一起,享受天伦之乐。还记得吗?女儿笑笑小时候一场病,辗转了好几个医院,最终确诊并治好出院的时候,我才真真切切地体会到生命的脆弱。现在看着我们的孩子一天天幸福长大,我更加理解到“家”的含义,也更珍惜现在拥有的一切。要知道,你和女儿是我最宝贵的财富。

所以,我要对你说,你在工作中要时时刻刻注意安全,严格遵守安全规程。要知道,许多大事故往往就起源于对一个微小细节的忽略,而正是这小小的忽略而酿成大祸。所以,你在工作中一定要注意到每个安全细节,严格按照安全操作规程工作,千万不要违章作业!

最后,我想说,我和千千万万的妻子一样,不求大富大贵,只希望有一个完整的家,一个和睦温馨的家,一个充满欢声笑语的家。

愿你平平安安,工作顺利!

爱你的老婆:** 贤妻:

近好,儿子也好吧!

很久、很久没有用这种方式和你谈心了,在现代通信方式十分发达的今天,写信似乎是一种较陈旧的联络方法,但电话和短信无法完全能传情达意,只能靠写信把我的心里话诉诸笔端,跃然纸上,以此表达我多年来对家的歉疚和思念!

作为司机,职业的特点总是让我们离多聚少,经常地东奔西跑,在家的短暂相聚

,用风趣的一句话来形容那就是:把家当成了旅馆。我十分珍惜合家团聚的美好时光,家庭的味道是浓的、是甜的,外面的风雨越大,就越感到家的幸福安逸,为了我们这个家的幸福,同时也为了别人,我行车总是把安全放在第一位,人们公认的真理:“小心能行万年船”,每次离别时你的叮咛、嘱咐,甚至使我感到啰嗦和多余,但我还是牢记心间。说实在的,开车是一种危险的职业,记得刚学车时,父亲就告诫我说:“开车就是玩老虎”。是啊,由于危险的存在,丝毫不容你大意马虎,试想由于交通事故而造成多少个原本幸福美满的家庭毁于一旦,多少颗甜蜜的心在刹那间被打碎。所以,作为一个职业司机,心中一定要为自己设立一条攻不破的安全意识防线!

十五年前,为家庭境况所迫,生活之无奈,我开始了南下广州的打工生涯,庆幸电车公司热情地接纳了我,成为羊城公交队伍中的一员,领导的关心、工友的帮助,使我如同脚踏故乡黄土地一样的自信,在广州这座繁华的都市称心如意地工作生活着,与云山珠水产生了特别的情感,这不,一干就是十五年。这十多年来,可苦累了你,想起来真让我内疚和不安,家庭的重担压在你一人柔弱的双肩,既要照顾在家读书的儿子,又要抽空来看我,辗转于家乡和广州两地之间,往返于京广线,你从没有一声埋怨,还很有趣说:“给铁道部作贡献”,这实在是太难为你了!你对家务处理得总是那么得体,与老幼相处和睦,善解人意,常为我解除后顾之忧,使我总能以良好的心境投入工作中。你常说:“心情好了,才能保证安全”。说得太对了,心情不好、情绪反常、思想抛锚,极易造成事故。这些年来,有了你做坚强的后盾,行动上的支持,说话中的提醒,常使我防患于未然。

经常在谈论时你会说做人要保持平常心,知足才能常乐,命里没有别强求。虽然你的话有点“唯心主义”,但也不无道理,所以在行车中我经常告诫自己,从不为追求经济效益、追求高奖金收入而忘记安全,从不抱侥幸心理而违规操作、违法乱纪,路要一步一步走,财富要在平安中求,规范地说那就是:安全是最大的效益,平安二字值千金呀,最起码讲也得有点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吧。感恩广州的接纳,不能给广州公交丢脸才对,你说是吗?

这些年来多亏了你对我的无限支持,甘苦与共,才使我的工作取得了不少成绩,多次被评为先进生产者、优秀共产党员,在线路中还担任过营管员、线长等职,积极参加公司组织的技术培训、安全学习,让我的技术水平和安全意识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为了我们的家庭幸福,为了儿子的学业有成,我一直按你的要求去做,不喝酒、不抽烟、多学习、勤钻研,安全二字永记心间,为广州公交多作贡献!

好了,时间不早了,就写到这里吧,你要多保重身体,在平日繁忙的工作中多注意休息。督促孩子好好读书,学习之余多锻炼身体,等放寒假了带儿子来广州过年!祝: 天天开心! 夫:亲笔 5月8日

写给老公的一封安全家书

文/一 一

亲爱的老公:

你还记得那个下春雪的日子吗?清晨五点多钟,我就被呼呼的风声给吵醒了,这声音听起来很刺耳,像魔鬼在嘶声力竭的吼叫,把我的睡意一扫而光。起床拉开窗帘一看,外面还居然下起了雪!雪花在狂风中飞舞,想要驻足在我的窗前,使出全身力气却无法停留,他们被暴风无情的甩向空中!寒气随之侵入我的身体,不禁打了一个寒颤。你被我起身的动静给吵醒了,在得知外面正在下大雪后,你焦急的给站上打电话询问油井生产情况,但还是不放心,起身穿好外套,便要出门。我急忙拉住你亲吻一下,并叮嘱道:“天冷,记得多穿件衣服,上班要注意安全。”当时你开玩笑的和我说,“遵命老婆,我向你保证,无论在什么地方,我都会把安全放在第一位,平平安安地回到家里。”这句话让为妻感到多么幸福啊!

老公,说到安全,你还记得那些事故吗?去年五区5.15造成1人重伤的事故,回顾那次事故的发生,没有严格执行安全制度是事故的主要原因。那个吊车司机没有按照起重机使用的安全规定工作,在吊井口房时从人头顶处经过,并且被砸伤的那位工人安全意识淡薄,没有按规定佩戴安全帽,结果,酿成了大祸;还有今年二月份,也是发生在五区的事故,那位员工在调防冲距时,因违章操作,手抓在光杆处,而方卡子也未打紧,松动脱落砸断手指。我厂对安全生产都有严格的规章制度,但个别职工安全意识不强、安全制度不执行、习惯性违章、经验办事最终酿成惨祸。其实老公你知道吗?我们只要从思想上充分认识安全生产的重要性,严格贯彻执行各项制度的落实,及时自查和杜绝违章操作现象的发生,就不会出安全事故。

而且我们是石油部门,在井场和计量间是严禁烟火、禁带火种、不准打手机,就连我们的工服都是防静电的。老公,知道吗?每次我给你打电话,只要是关机我就明白你又在井场上干活呢,而每每那时,我都会替你担心,为你祈祷平安。是啊,在生产现场,我们来不得半点马虎的。老公,当你走向工作岗位,你的身后永远是我和女儿关注的目光牵挂的眼神,希望,“遵命老婆,我向你保证,无论在什么地方,我都会把安全放在第一位,平平安安地回到家里。”不仅仅在你嘴里,更要在你行动上。

在这里也提醒你上下班要注意交通安全。其实无论路口有车没车都应该严格执行红绿灯的指示,每起交通事故的发生也都是由不遵守交通规则引起的。在咱们油区十字路口处,曾发生过的一件件交通事故,机动车间的相撞、汽车撞人,看似平时违章没出过事,但那些事故也正是由平平常常的违章引发的,不发生则没事,一发生就是大事,是我们后悔都来不及的。交通安全希望你每天都放在心上,提高自己的交通安全意识,培养良好的出行习惯。

为了孩子,为了我,老公你一定要注意安全,要“高高兴兴上班去,平平安安回家来!”,记住我们爱你!

亲爱的爸爸:

你好!

知道今天我为什么又给你提笔写信呢?因为我知道这个月是全国安全生产月。

爸爸,你可能认为我对你从事的工作一无所知吧?其实,在家里,只要你一出门上班,我都会听到妈妈再三叮嘱你:“要注意安全,照顾好自己。”,而你有时却不耐心地回她一句:“知道了,罗嗦!”。从你们之间简简单单这两句话里,我知道了你的工作环境一定有许多不安全的因素。你是一名井下铲运机司机,每天都在井下上班,工作的艰辛与危险程度远远高于地面的职业,这不由也让我时时刻刻在担心你的安全。

爸爸,请你别嫌妈妈罗嗦,这罗嗦里包含许多妈妈对你的关爱。安全是不能有丝毫的疏忽的,任何的麻痹大意都可能酿成终生的悲剧,造成社会的影响和家庭的不幸,一个好好的家庭从此失去幸福,不得安宁,这是多么让人揪心啊!

爸爸,女儿知道,你长年累月,不辞辛苦的奋斗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任劳任怨,工作成绩特别突出,并且好几次被光荣地评为劳动模范,这个人人都知道。在家里,你做饭炒菜也是一个好手。爸爸,你真棒!我常常在心里感谢上天赐给我一个这么了不起的爸爸。作为你的宝贝女儿,我为有你这个爸爸感到无比的骄傲与自豪!

爸爸,你从小就教育我做一个遵守纪律的好学生,爸爸,请你放心,我会牢记你的教诲,做一个遵守纪律的好学生。爸爸,希望你在努力工作的同时,也要做一个不违章工作,不冒险作业,不出安全事故的好爸爸,困为你的安全和平安,是我们全家的幸福!

爸爸: 我们每一个电力职工自踏入电力行业的大门,就开始接受安全教育。记得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时候,“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被他人伤害”成为我接受的第一个安全理念。回想起当时的情景,我并不是十分的在意,电是只看不见、摸不着的老虎,谁会拿生命开玩笑。但是,在翻看一期期的安全简报时,警钟在我的脑海里敲响!每一份都是血淋淋的教训,多么触目惊心,那么惊心动魄。在这些事故原因中,不外乎以下一些内容:某某安全意识淡漠、严重违反《电业安全工作规程》、某某安全责任心不强,麻痹大意习惯性违章、某某现场设备不熟悉,安全措施不完善等等。 安全第

一、预防为主”,我们牢记在心。我们是月月喊,天天学,时时讲,安全工作规程翻破了一本又一本,安全学习记录写了厚厚一大叠,可是为什么对每次事故进行分析,结果就是违章。我想不会有人对安全工作规程和技术操作规程有任何的怀疑,因为这些都是鲜血的教训凝结而成,每个人都对这些安 „„ 祝爸爸一生平安快乐!

爸爸: 我们每一个电力职工自踏入电力行业的大门,就开始接受安全教育。记得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时候,“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被他人伤害”成为我接受的第一个安全理念。回想起当时的情景,我并不是十分的在意,电是只看不见、摸不着的老虎,谁会拿生命开玩笑。但是,在翻看一期期的安全简报时,警钟在我的脑海里敲响!每一份都是血淋淋的教训,多么触目惊心,那么惊心动魄。在这些事故原因中,不外乎以下一些内容:某某安全意识淡漠、严重违反《电业安全工作规程》、某某安全责任心不强,麻痹大意习惯性违章、某某现场设备不熟悉,安全措施不完善等等。 安全第

一、预防为主”,我们牢记在心。我们是月月喊,天天学,时时讲,安全工作规程翻破了一本又一本,安全学习记录写了厚厚一大叠,可是为什么对每次事故进行分析,结果就是违章。我想不会有人对安全工作规程和技术操作规程有任何的怀疑,因为这些都是鲜血的教训凝结而成,每个人都对这些安 „„亲爱的爸爸:

您好!

前两天,您还在我耳边嘀咕:21世纪啦,电话普及了,但我还是老惦记着以前收信时的喜悦心情啊。这不,儿子的信来了!

爸爸,其实早想给您写封信了。平时很多表达心迹的话,当面说太肉麻,现在写在信上如涓涓细流。爸爸,儿子是一名电力职工,是一名光荣的电业人,你会为我感到骄傲吗?电力事业是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保障,是人们生活中应用最广的能源。为了保证人们的生活用电,为了保障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我们电业人付出了很大的努力。特别到了夏天,我们迎酷暑,战高温,努力奋斗,顽强拼搏。我们总是把人民的生活和祖国的建设放在第一位,有人把我们称为光明的使者。

爸爸,儿子是一名电业人,做父亲的经常会担着一份心吧?很多人“谈电色变”,总觉得电是具有高危险性的东西,靠近它就如同去和马克思同志握手一样恐怖。确实,电力行业是一个特殊的行业,电力职工的责任重大,一个小小的疏忽都可能酿成大祸,不仅伤害到自己,还会危及他人的生活,使国家财产蒙受损失。但是,爸爸,请您放心,我们电力企业有较完善的安全工作规程。只要我们严格按照安规开展工作,我们电力生产就会像吃饭睡觉一样安全。前几天,我很自豪的和您谈起我们吴江供电公司到去年年底安全天数达到了创历史的1688天,您不是直夸这个数字吉利么?我们之所以能取得如此辉煌的成绩,就是托这安规的福啊!

爸爸,今天我去参加安规考试了。在我们电力企业,安全可是天字第一号的大事,《安全工作规程》更是个个铭记于心,对其熟练程度赶得上您以前号称倒背如流的《毛主席语录》了,因为我们大家都深知每一条安规都是我们的保护神,是保证自已生命安全、家庭美满幸福的金钥匙。

当然,考好安规并非万事大吉了,以后在实际工作中,我一定时时以安规为准绳开展工作,听从领导的指挥,不断加强安全理论学习,认真遵守安全工作制度,以丰富的理沦知识武装自己,以先进的理论知识指导实践,我一定能够学以致用,及时解决实践中暴露出来的有关问题,保障自己的人身安全。

爸爸,您也要好好保重身体,注意生活安全。您的健康与平安是我最大的幸福。您要注意用电安全、用“气”安全、交通安全。最近我们江苏不是在搞“文明交通工程”吗?“十大不文明交通行为”我们可不要沾!老爸,为了我们共同的安全,也为了我们全家的幸福,愿意跟儿子订个约定,约定我们各自保证自已的健康与安全吗?个人安全了,家庭就美满了,企业就兴旺了,社会怎能不和谐?

最后,祝爸爸身体健康,平平安安! 牵挂你的健康和安全是我生命中的头等大事,你是我们家中的顶梁柱,我们家庭的幸福和快乐全靠你去创造,因此,我殷切地希望你一定要时刻把安全生产牢记在心,一定要严格按照安全操作规程进行工作,绝不能有丝毫马虎和松懈。建豪,我希望你永远记住,只有你把安全生产工作搞好了,才能有我们家庭生活美满幸福的未来。

我特别喜欢老式的方向盘,圆圆的方向盘被中间的“人”字一分为三:一份仿佛象征着社会,一份仿佛象征着家庭,另一份仿佛就是驾驶员自己。三足鼎立,哪一份都举足轻重,哪一份都紧紧维系着生命和安全!

儿子:你的人生路还很长,希望你把妈妈的叮咛,社会的责任牢记心中,热爱生活,珍爱生命,成为一名优秀的遵守交通法规的模范司机。

亲爱的妈妈:

你一定想不到我会给您写这封信吧!时间飞逝,不知不觉,在您和爸爸的精心呵护下,我已经是一名三年级的学生了。随着年龄的增长,我逐渐懂得在成长的道路上,儿子的一举一动都牵挂着父母的目光。在我蹒跚学步时,您牵着我的小手,绕过会让人跌倒的石头,在我背着书包上学时,您不厌其烦地叮咛我,要我遵守交通规则,小心马路上的车辆,在我成长的道路上渗透着父母的心血,而我的将来,承载着父母的希望。而我今天,却要向您们说说孩子的心里话,一名小学生对安全的理解,对妈妈的祝愿和祈盼!免费公文网版权所有

妈妈您是一名光荣的电力系统职工,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无闻工作,随着岁月的增长,知识的丰富,我了解到电力行业是一种特殊的行业,它为整个社会输送着清洁优质的能源,同时也给千家万户带来光明和温暖,各行各业都离不开它。我为妈妈您感到由衷的自豪,我祈盼您每次都“高高兴兴上班去,平平安安下班来”,在您的脑海中要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严格按照各项规章制度的要求去做,千万不能有麻痹大意的思想,更不能有任何侥幸心理,只有严把安全关,事事处处想安全,事事处处为安全,保证自己的生命安全,才能为企业多做贡献,才能有家庭的幸福。

电能给我们带来光明,电能让电视播放出精彩的节目,电能把生米煮成熟饭,电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太多太多的方便,但是,电也是最无情的,电每时每刻都在伤害和威胁着人类,电曾夺走了很多无辜的生命,破碎了很多幸福的家庭。

电,温柔如水,电,顽皮像火。免费公文网版权所有

妈妈,我们一定要小心用电啊,一定要注意用电安全,处处留心,一刻也不能疏忽,这才是生命安全的保障。

最后,祝妈妈身体健康,工作顺利!

您的儿子:王xx

xx小学三(6)班

200X年7月12日

《电力安全家书征文十一》来源于都市范文网,欢迎阅读电力安全家书征文十一。

------------------------庆典致辞范文------------------------

五一活动各位文友: 为繁荣社区文化,促进论坛发展,更为了讴歌我们伟大祖国的劳动者,天涯社区“五一”征文从今天起正式拉开帷幕,期待你的参与...... 本次征文分为两个主......[阅读全文]

又到一年粽子飘香时。6月8日是我国传统节日端午节,也是国家决定作为公民法定节日的第一年。从媒体上看到有些学者在研究端午节的历史沿革、形式渊源、习俗内涵、民俗变迁和现实意义等等,这是非常必要的,也有重大意义。笔者认为,端午节其实是爱国主义教育节,是我国最早的卫生防疫节,是黄金旅游节。这三层内涵应当适当固化......[阅读全文]

奥运精神、永驻我心

强身健体、立志成材

顽强拼搏、超越极限

挥动激情、放飞梦想

赛出风格、赛出水平

团结拼搏、争创佳绩

飞跃梦想、超越刘翔

挑战自我、突破极限

奋发拼搏、勇于开拓

展现自我、争创新高

青春无悔、激情无限

顽强拼搏、勇夺第一

挑战自我、突破极限

奋发拼搏、勇于开拓

遵规守纪......[阅读全文]

范文预览: 俗话说:“安全是根绳,牵着千万人;安全是根线,连着亲人念”。 在集团公司大力开展以“安全发展,国泰民安”为主题的安全生产月活动中,不少职工及家属纷纷提笔给自己的亲人、同事写了一封封情深意浓的安全家书。阅读这些家书后,让人备感亲切、思绪万千。这些家书无不充满着爱和亲情,充满了家属们对亲人安全的渴望。当这些家书转交到她们的亲人手中时,所有收到来信的职工几乎都是饱含泪水读了一遍又一遍,他们也想了很多很多…… 在我儿时的记忆里,有一个让我难以忘怀的故事,至今还记忆犹新。那是十多年前的一个深秋,凉风袭来,绵绵细雨从昏暗的天空飘落,给大地带来阵阵寒意,残留在树枝上的黄叶瑟瑟地颤抖着,突然风雨里裹着一阵阵撕心裂肺的哭声,从远处的场院传到了我的耳际

你的安全就是我的幸福 亲爱的老公: 你好! 这是我第一次给你写信,我想通过写信,更能表达我对你的感情和期望。 我们同时踏上工作岗位,从相遇、相知、相恋到结婚度过了幸福美满的7年,我希望在你安全的港湾里幸福地过一辈子,你也是这么对我承诺的,这是幸福的承诺也是安全的承诺。虽然我们不是同一个工种,但我对你的工作还是有所了解的,我知道你工作的重要性,肩负生产的同时,也肩负着安全施工的责任。更知道安全生产对我们的家庭意味着什么。 “你有理想,你是脊梁,你是我安全幸福的肩膀„„全家等着你平安归来,我用爱给你一个温馨的港湾„„”这是安全歌曲《给你一个温馨的港湾》的歌词。我把这首歌送给你,同时也表达了我的心声和期望。 亲爱的老公,每当你在单位上班的时候,我都会用焦急期盼的心情祝福你,希望你能安全回家。你是我的港湾也是我们全家的支柱,请你在上班时要时刻注意安全,认真遵守操作规程„„” 谈到安全,不禁让人的心情有着五分沉重,五分的欣慰。沉重的是回顾过去,有多少的前辈、师傅们,用自己的鲜血、甚至生命,为现在的我们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沉痛的教训;欣慰的是现在,现在我们的各级领导和从业人员,都十二分的重视安全问题,安全工作已经成为他们工作中的头等大事,万众注目的焦点问题。 随着安全工作的各种法规、法律的进一步建立与完善,我们的从业人员可以在一个受到保护,稳定又安全的环境下安心工作了,我们就此可以满足了嘛?!不可以!”,相信任何一个关注着安全问题的人,其回答都是斩钉截铁的,想法都是同出一辙的,因为不安全的隐患、因素还依然存在,潜伏着准备随时给我们致命的一击,安全生产事故是我们每一个人都无法承受的生命负重。安全工作是一项应该常抓不懈的工作,如果忽视它,那它就是一块暗礁,会在不经意之间给予我们危险冲撞;如果重视它,那它就是一个港湾,会在望眼欲穿的期盼我们平安的回归。我们不需要“悔不当初”的感慨,更不需要有什么“亡羊补牢”的故事! 人生路漫漫又汲汲,愿安全相伴你我!它似黑夜里的一盏桔灯,虽然渺小,却可以指引你迷失的方向;它似古寺里的一铸铜钟,虽然久远,却可以敲醒你混沌的思想;它似寒冬里的一根火柴,虽然短暂,却可以点燃你生命的搏动。安全之基,故生命如此多娇,引劳动人民尽折腰。现在的我们,还拥有强而有力的心跳,还在幸福的活着,还可以忙碌的工作着,那就让我们一手把握安全,一手把握生命,去迎接明天那慢慢升起的第一缕阳光! 希望你看了我的信,从心里更加重视安全生产,不做好安全工作,对不起企业,更对不起家庭。 你是一个细心、体贴的好老公,同时也是一个对工作认真负责的好职工,希望你对安全施工能常抓不懈,要紧记你的安全才是我最大的幸福。 敬礼!

本篇文章来源于 范文大全网 原文链接:http:///zongj/nz/200701/97612.html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是出自《韩非子·喻老》中的一句话,后来广为流传,并演变成为今天的一条哲理成语。这句话深刻揭示了千里长堤虽然看似十分牢固,却会因为一个小小蚁穴而崩溃的道理。更是警示我们世人,事情的发展是一个由小到大的过程,当存在微小的安全隐患时,如果不给予足够的重视和正确及时处理,就会留下无穷的后患。所以,我们在实际工作中要防微杜渐,从小事做起,及时处理好不安全因素,避免事故或灾难的发生。

众所周知, 2003年8月15日发生于美国东北部及加拿大部分地区的大面积停电事故。就那次停电事故,对美国及加拿大的航空和陆路交通,正常科研,生产与居民生活造成了多么严重的影响,并直接影响到美国国家秩序的稳定,成为当时震动世界的大新闻。据美国经济学家估计,美国那次历史上最大的停电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每天高达300亿美元。

作为世界上头号超级大国,美国的电力设施也堪称是世界一流的。如果把它的电网比喻成千里之堤,也可以说是铜墙铁壁铸成的长堤。然而,就那样一个世界一流的大电网,由于对预警迹象的不够重视,致使电网陷入了大面积瘫痪的状态,真是应了“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的这句中国老话。

距离美国大停电仅半个月的一个傍晚,国际大都市伦敦也遭遇了大面积停电的厄运。而引起停电事故的原因,仅是工作人员麻痹大意,安装错了一个保险丝。类似的事故案例,可以说是不胜枚举,而造成事故的直接原因,也都是那一个个小如“蚁穴”般的原因。

纵观历年来的各种事故,至少应有九成以上的事故应该说能够避免。然而,就是因为部分人员安全意识淡薄,心中抱有“小小蚁穴,微不足道”的侥幸心理,才发生了许多本不应该的悲惨事故。从而给国家、企业、家庭及个人带来了重大损失和无比伤痛。如果把生命比作长堤,监护意识的淡薄就是生命长堤中的蚁穴。

其实,蚁穴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就是把它与长堤联系起来。如果单说违章操作的那个分解动作,本身也不可怕,可怕的就是把那个动作与电网联系起来。就象饮酒一样,饮酒本身是生活的一项乐事,但是要把饮酒与驾驶联系起来,生命之堤还能牢固吗?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穴之不除,堤将不存呀!希望我们的司机,我们的每位同志都要牢牢树立防患于未然的安全意识,让我们的电网,我们的生命变成坚不可摧的金刚之堤,让小小的蚁穴永无藏身之地!

本篇文章来源于 范文大全网 原文链接:http:///zongj/nz/200701/96998.html

第5篇:家人的爱

教学目标 :

1、从生活的点点滴滴、方方面面体会家人对自己无私的爱,懂得家人对自己疼是爱,严也是爱。

2、学习用实际行动表达对家人的感激与爱。 教学重点:体会家人对自己无私的爱

教学难点 :体会家长对自己严格要求背后深藏的爱。 课前准备:

1、教师引导学生事先观察家人在一天中为自己所做的事情,并做好观察记录。

2、学生自做贺卡

3、采访家长的录音。

4、多媒体制作。 教学过程 设计: 动过程 :

一、 创设情境:(课间播放《让爱住我家》,学生跟着唱)

二、 揭示课题:

1、(出示小兔贝贝)嗨!我是小兔贝贝,很高兴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一个故事,你们想听吗?

2、在轻音乐中教师讲故事(见扩展资料:和蔼可亲的妈妈)。

3、揭示课题,齐读课题。

三、 动之以情:

1、 小兔贝贝穿越时空隧道,拍摄了一些照片。(媒体出示三组照片,请照片上的学生介绍家人为他所付出的爱)

2、 其他学生讲述家人关爱他的一件事。

3、家人对我们的关爱不仅体现在学习、培养兴趣爱好、生病时,其实在平时的点点滴滴中都能体现出来,比如,早上起来,家人为你„„(四人小组交流一天中家人为你所做的事,推选讲的最好的上台讲)

4、 播放家长录音。(讲述育儿之苦)

5、 听了妈妈的介绍,你最想对你的家人说什么?

四、 明理导行:

1、 辨析:有同学在心里嘀咕,我的家人有时对我可好了,有时对我可不太好,那什么事使你认为家人对你不够好呢?他们到底对你好不好?到底爱不爱你呢?我们一起来看看。(播放动画)

(1)爸爸不帮我系鞋带是不是对我不好?他为什么不帮我? (2)妈妈为什么不给我买玩具? (3)奶奶会对我怎么说?

(4)你是爷爷的话,怎么对小明说?小明听了爷爷的话会怎么做呢?

2、导行:你有没有遇到过类似的事情呢?你当时是怎么想的?现在呢?(学生讲述:父母要孩子住宿,哭了也不给带回去:作业 擦了重写的:练习跳绳的„„

五、 总结延伸:

1、讲述:家人疼我们是一种爱,对我们要求严格那更是一种爱,老师祝愿爱能天天住在你的家,我的家,他的家,永远住在我们共同的家吧!(歌曲:《让爱住我家》)

2、 在歌声中,学生拿出自做的贺卡写上对家人最想说的话。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感受家人给予自己的关爱,体会家人之间的浓浓亲情。

2、知道自己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家人的养育和培养。

3、知道感激、回报家人的爱。 教学准备:

教师:教学课件、录像、图片、采访家长等。

学生:照片、小玩具、搜集亲情故事等。 教学过程:

一、活动一.看一看,说一说,揭示课题。

1、出示课件:播放家人关爱孩子的故事。

2、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感受。

3、揭题:孩子们说的可真好!是啊!父母对我们的关爱是真诚而无私的。其实,在家里还有爷爷奶奶,兄弟姐妹也同样关爱着我们。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感受回味——(出示课题:家人的爱)

二、活动二 话亲情,感受家人的爱。

导语:同学们,我们都有一个温暖而可爱的家,家就像一棵遮风挡雨的树,家人在这棵树下无微不至地关爱着我们。今天,就让我们在这棵家庭树下一起来聊聊家情吧。

1、师展示照片讲父母养育儿女的故事。

2、学生拿出带来的照片、玩具等进行同桌交流。

3、请学生上台讲照片背后的故事。(板书:养育。)

小结:看着这一张张充满爱意的照片,让我们感到家人养育我们是多么的辛劳啊!

三、活动三:品亲情,体会家人的爱。

导语:家人关爱自己的故事说也说不完,每一个都是那么朴素、感人,这些事都可以化作一个字,大家说是什么呢?(爱)

1、出示课件:一个个“爱”字,一个个“亲情果”。点击树叶弹出“品亲情”。

2、学生边摘果子边答题。 ①说说自己名字的含义。

②从出生到现在家人给你做的饭菜有多少,你算得清吗?

③这么多年爸爸妈妈每天叮嘱你“上课要认真,过马路要小心”的话有多少遍,你能算得清吗?

3、播放采访录像。(家人解答给自己孩子取名字的含义)(板书:期望)

小结:一个小小的名字,一顿顿可口的饭菜,一句句温馨的话语都渗透了家人浓浓的爱,我们在爱的阳光下成长,是多么幸福啊!

4、出示课件:在日常生活中家人培育自己孩子的小片段。(板书:培育)

小结:这一幅幅画面,饱含着家人浓浓的亲情,家人对孩子的培育真是费尽苦心。这样的事在我们的身边也有很多很多,你们能互相说说吗?

5、学生小组交流家人培育自己成长的亲情故事。

小结:孩子们能把家人的爱点点滴滴记在心里,这让老师感动,相信家人也一样会感动的。

6、现场采访小结:多好的家人啊,为了我们的健康成长,他们付出了心血,操碎了心,孩子们就让我们共同朗诵一首诗《家人的爱》来表达我们内心的感激吧!

7、师生齐诵诗:《家人的爱》

四、活动四:感激、回报家人的爱。

1、制作“连心卡”。

2、教师总:孩子们正是因为有了家人无私的爱,所以我们才能愉快的生活,真是因为有了家人辛勤的养育和精心的培育,所以我们才能健康地成长,孩子们我们可不能辜负家人对我们的期望啊,让我们用实际行动去感激、回报家人的爱吧!

第6篇:家人眼中的我

我觉得自己是个活泼好动的女孩子,男孩子的事我也会做.可是在家人的眼中,我却是性格多姿多彩的人. 爸爸眼中的我--文静.我喜欢看书,每当得到一本好书,我就会废枕忘食地去看.有一次,妈妈正在煮饭,我闲着没事做,便看新买来的[八十天环游地球].书中介绍了各地的风土人情,使我获益良多;尤其是书中的人物:幽默的路路通,善良的福克先生,美丽的夫人更是把我吸引住了,我津津有味地看着.这时,爸爸喊"吃饭了!"可这时的我已经进入忘我的状态了,我哪听得进去啊!这时候,爸爸走过来,说:"你啊,真是个小书迷.哦!不,是书呆子了!"唉!"迷"也罢,"呆"也罢,总之有个角落给我安安静静地看书就行了. 妈妈眼中的我--勤劳.每逢双休日或者是有空的时候,我就会帮妈妈做家务.做家务的时候,我会左擦擦,右抹抹,前扫扫,后拖拖.

我叫季梦晨,今年十一岁了,是一个活泼可爱的小女孩,在丹东市实验小学就读。小小的嘴、高高的鼻梁、一对有神的小眼睛、一头乌黑的长发,组成了一个可爱的我。你要是想了解我,还是去问问我的家人吧! 如果你去问我的妈妈,她一定会说:“晨晨这孩子呀,看上去是一个很细心、认真的孩子,其实做起事来不认真的很!就拿这次数学期末考试来说吧,那道题本来是要去谁喝得多呀,可是她却求成谁喝的最少!你说她马不马虎?还有前几天,我叫她帮我冲别咖啡。由于她很想看电视,就稀里糊涂的给我冲上了,结果我一喝,怎么这么淡?仔细一看才发现,原来是没搅拌!哎,就因为马虎这事我说过她多少次了,就是不改!” 你要是遇见我爸爸,他可就不一样了,他会说:“我们家晨晨呀可是一个可爱的乖女儿,也是我们全家的‘开心果’,前不久,她还闹出了一个大笑话哩!前几天她正在读《三国演义》的时候,突然说,爸!‘三顾茅庐’原来不是‘三顾毛驴’呀!我和她的妈妈听了以后都‘扑哧’一下笑了起来。后来又听她说以前是怎么理解这个故事的意思后更是哈哈笑个不停,最后笑的脸肚皮都快笑破了!要是哪一天她不在家,家里就会安静许多,有的时候我还真有些不习惯呢!”

你要是问我的奶奶,她肯定会掰着手指如数家珍的说:“我的小孙女晨晨呀,特长可多了!她会唱歌、跳舞、演讲、吹

长笛……”说着说着,奶奶的脸上就会露出得意的笑容。“晨晨呀,还特别懂事。她从来也不乱花钱想买东西的时候,总是要跟妈妈先商量一下,妈妈同意以后,才能去买。而且她也一点也不挑剔,每次我问她要吃什么时他总是说:随便。”哎,其实我知道,她就是觉得我年纪大了,不想再麻烦我了呀。总而言之,他一定会想你不停的夸奖我的。 这就是家人眼中的我,马虎、搞笑、温和、懂事、又有许多爱好和特长的乖乖女。现在你了解我了吧!有时间们再聊!拜拜了

第7篇:清代的家人之二

寇搏战”;而“承平之世,将领皆雍容裘带,岂复招练壮勇而为家丁?即其所选用亲兵,亦多取韶美便捷者,以给使令”。[8]这是将帅使用家丁的一般情况。而当承平之世,职在军民两政的督抚,日常的职责则主要侧重于“民政”,其所用家丁也就随之转变职能。司道以下的“民官”,其职责本在治民,所用之家丁也就以协助其治民之事为

主。**之时,也有“民官”率民壮以至于家丁,抵御“寇盗”的情况,但这是因事而起,非其常规。地方之官以征收一方之钱粮和维持一方之治安为职责,其家丁的作用也就在其中。王植说:“长随非在官之人,而所司皆在官之事,乃胥役所待以承令而集事者也。”[9]其所司“皆在官之事”,故其为州县衙门的行政人员;其系“胥役所待以承令而集事者”,故其为官员与吏役之间的一个行政环节。

清代州县官多引用亲戚朋友入署办事,以为这些人提供一个养家糊口的就业机会。因此,官员之戚友是长随的一个来源。但长随的主要来源不是官员的亲友,而是在官场中以长随为业的人。

《长随须知》云:长随主要由三种人充当。其一,“原系世家,或因家计淡泊,又无事业可做,自问学术尚堪应试,不得已远奔他乡,充作长随,以图出身立业”;其二,“原系买卖出身,因命远折本,以糊口奔走江湖,广见多闻,生有苏、张之舌,充作长随”;其三,“自幼无力,不使学业,及至成人,不能自给,免强充作长随”。此外,还有“自幼不学手艺,不务本业,游手好闲,行心污秽,不惜颜面,不顾廉耻,胡言乱语,不达时务,口是心非,恨上怨下,明去暗来,见利忘义;自幼不听父兄管束,任意胡行,结党成群,终日游戏,日夜醉赌,卖弄风骚,求人举荐,混充长随”者。《偏途论》则根据上述三种人材来源以及他们的素质、品格状况和最后归宿,而将长随分为三等:“超等长随”、“特等长随”和“次等长随”。“超等长随,曰祖父本系士宦,后嗣因家寒,读书不能上进,欲改经营,手乏资本,又属外行;亦有身列生、监者,运蹇之际,一时难以高发,只得奔走他乡,谋当长随。其人胸中本有智识,品性端方,能替官府办事,善察上人之意,奉公守法,始终如一,不作卑污之事,朝时来运至,得遇明主,睹其人而重用,渐财源而骤至。有时志由偏途捐班出仕,仍可荣宗耀祖。此等长随名曰‘暂随’。特等长随,曰父兄经买卖为商,已娶亲生子,己身懒于生涯,直到父兄故后,手又缺资本,命过乖张,日渐萧条,无可位置,只得觅作长随。其人自幼奔走江湖,历练老诚,颇有苏、张舌辩之势,官府见其才能,必当重用,稍为得手,仍旧为商为客,居心本分,不负初业。俗云:‘衙门银钱,酒色如烟’。又云:‘识时务者,呼为俊杰’。此等人不愿终身长随,名曰‘且随’。次等长随,曰父母名下不受管束,未学营业,专喜结交朋友,吹弹歌舞,嫖赌逍遥,父母恶其不肖孝,置之不教;或是父母亡故,产尽家倾,无所可依,见跟官一道,衣履齐整,气概轩昂,由此立志跟官,痛改前非,奔走他乡,充当长随。其人久惯风月,见眼生情,心性自然,巧答更有机变;阅历衙门,且识进退,官见辛勤,委以大事,行止有方,调有法度,从此发迹。官久自富,暮年不至受苦,即子好亦得根基之福。”[10]显然,长随在清代是一种职业。虽然《偏途论》说“长随非正业,不在三百六十行之内,故曰‘偏途’”,[11]因而有所谓“暂随”、“且随”者,但它在清代不仅为所有地方衙门所不可或缺,并与清代政治相始终,而且一些人终身其业,乃至于世代其业。

长随系“官之仆隶”,其社会地位卑下,但其“与契买家奴不同”。“奴婢一经契买,则终身服役,饮食衣服,皆仰之主人。其恩重,故其名分亦重。”[12]而“长随与契买家奴不同,忽去忽来,事无常主”。[13]因此,其地位与身分与当时社会下的“雇工人”相同。“雇工只为生计,受雇佣工,因其既受役使,不得不示以上下之分。若一经工满,去留得以自由。留之则为主仆,去之则无名分”,所以,“雇工与奴婢名分虽同,而恩义有别”。[14]由于恩义有别,二者与“家长”之间的纠纷,在法律上也有明确区分,即一以奴婢科断,一以雇工人科断。长随在受雇于主人期间,因其既受役使,不得不示以上下之分,此种上下之分是当时社会通行的主人与奴仆的关系。然而,正如俗语所云:“打狗须看主人面”。虽然长随和“家奴”与主人的之间都是“仆”与“主”的关系,但是由于关系对象的不同,即使上是社会上豪富之家的家奴,与官员的长随也不可相提并论。长随系官之仆隶,而且是帮助主官行政的人员,其在内衙固然是仆役,但在外署和衙门之外,却是地方官的代表,因而其于六房三班吏役相比,往往显得高人一等;于里民百姓(包括社会上一般的豪富之家在内),更是势焰熏人。简言之,人们的社会地位要视其具体的社会关系而定。三百六十行,行与行之间存在高下的差别;同行之内,人与人之间也有高下的不同。官之仆隶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高于“契买家奴”。同样,上司的

仆隶与州县官的仆隶也存

第8篇:清代的家人之三

在高下的差别。同在一衙门中充当长随,也因其与主人之关系的亲疏,或所从事的工作及其收入等等方面的不同,而有高下之别。正因如此,在清代,被视为四民之首的读书之人,可以寄迹于官之仆隶之中,商人折本也可以转充于其中,官员的亲戚朋友更可以近水楼台先得月。

由于家人系官员私人所雇佣,业长随者往往利用官场之

中的各种关系来引荐。黄六鸿《福惠全书》记载:“选官之后,亲知遂有送家丁伺候者,或自央属长班、管家至本官前怂恿收录者。”[15]方宗诚《鄂吏约》(同治二年代严中丞作)说:“凡州县委署,同寅莫不共荐家丁,甚至辗转相托。”[16]汪辉祖《学治臆说》也说:“得缺之日,亲友属托;到省之初,同官说荐”,而不得不“周全情面”。[17]段光清在《镜湖自撰年谱》中记述他在浙江做知县时情况也说:“浙省弊俗,一奉委牌,荐家丁,荐幕友,不能计数”。[18]长白守砚主人在《知府须知》“酌带家丁”一节中则如此说:“此一事最难。每遇缺分一露消息,荐者纷纭,竟有万难摆脱之势,而多年旧仆无不愿往。若辈存心所为此去发财耳。”[19]乾隆以后,由于捐纳盛行,仕宦之途变得更为错踪复杂。官员从候选,到候补,再到实任,往往遥遥无期。尤其是候补阶段,候补官员的生活往往陷于债台高筑的境地。他们借债的其中一个重要来源,就是专门从事长随行当的人。这就形成了所谓“带肚子”现象。方大湜《平平言》云:“借用长随银钱,携之赴署,派以重任,俗名‘带驮子’,又名‘带肚子’。”[20]这种现象,在乾隆时期已经出现。汪辉祖《学治臆说》云:“选官初至省城,及简县调繁,间遇资斧告匮,辄向幕友、长随假贷子钱,挈以到官,分司职事。”[21]其中因为向长随假代子钱而挈以到官分司职事的情况,就是后来所谓的“带肚子”。清代中期之后,由于军功竞进、捐例广开,由吏部分发各省的候补官员有数百数千计。江苏巡抚丁日昌于同治八年的《条陈办戒因循疏》中说:“即如江苏一省言之,道员可由外补之缺,不过

二、三员;府、州、县、同、通可由外补之缺,亦不过十余员,而候补道约有

六、七十人,候补同、通、州、县约有一千余人。夫以千余人补数十员之缺,固已遥遥无期,即循资格而求署事,亦非十数年不能得一年。”[22]这就是说,分发各省候补州县官在实任或署事之前,非借贷不可。欧阳昱《见闻琐录》记同、光间候补官情形:“余见近日候补州县,贫至饔飧不级,饿死在旦夕,不得已借重债以救目前,苟延性命,他日何如,在所不计。于是有放官债者,谓之‘赌子’。言以此为赌子也。赌子探知其名次在前,

三、五年可署事,然后放之,非是则不放。……其在仆人,则名目甚多。有放银

三、四百两,议为稿案门上,管一县讼狱者;议为钱漕门上,管一县征税者。其次放银

一、二百两,议为签押门上,管一县案卷者;议为办差门上,管一县杂役者。亦书议字,别立借票,其自较重,在三分上下。及委署到任后,彼辈皆如议而来。需次久而借债多者,则署中皆赌子。”此所谓“赌子”,即上述所谓“肚子”。

由于上述种种原因,清代州县衙门的家丁人数往往有数十人,甚至上百人之多。清代州县官随带长随虽然有二十的限额,而且有“如违定数多带者,降一级调用”的规定,但事实上这条禁令并未起多少作用。阮葵生《茶余客话》云:“州县二十人,女口不在此数,违者降级。近日州县长随,多者数百人矣。”[23]王侃《放言》也说:“今州县署杂处数十百人,终日扰扰。……汉制诸侯王奴俾二百人,列侯公主百人,关内侯三十人。今州县长随,多者过于汉之列侯,少亦过于关内侯。”[24]乾隆二十五年(1760)又议准:“凡州县多带家人。该上司不行详参者,降一级留任;或系失于查察,罚俸一年。”[25]这种在法令上将违制处分由州县官本人而“株连”到上司官员,也正说明州县官多带家人的现象有禁无止。清代政府于乾隆元年(1736)始,对州县长随进行行政管理。是年议准:“州县收用长随,照旗员例,于到任后,限三月内,将长随姓名、籍贯、年貌,并管何项执事,一一开明,造具清册印结,分报该之上司存案;有辞退回籍及驱逐者,亦即开具事由,申报上司查核。倘本官以以劣绩赃款被参,即将长随一并看守,审明完结。至现在州县之长随,亦令一并据实开报,以便稽核。如该州县官,将所用长随册报不实,经上司查出指参,即将该州县官,照遗漏造册例,罚俸三月;各上司未经查出、据册转报者,罚俸一月。”[26]然而,限额既无法实行,上述册报也就不可能详实。在清代有关地方行政的政书中,大抵在“用人”一项之下,都提到家人长随,但没有“册报”的记载。所以,“册报”云云,往往权一时之宜,久之不过具文而已。乾隆十四年(1749)议准:“各省督抚,务令将州县长随按季查核,出具并无册报不实印结,申送督抚衙门存案。如督抚以及上司不实力稽查,别经发觉,将该管上司,照失于觉察例议处;该督抚照不行详察例议处。”[27]可

见,至少这项册

第9篇:我的一家人

我家是一个大家庭,家里有爸爸,妈妈,哥哥,姐姐,还有弟

弟,妹妹和我。我家虽然人很多,但也是一个幸富之家。

爸爸在外挣钱,妈妈在家照看我们,每周末妈妈为我们安排了丰富的节目,瞧今天是星期六,晚上妈妈说要组织一场晚会,正好爸爸也回来了,我们都在积极的准备着,七点正晚会开始了,我们几个轮流上台表演自已最拿手的节目,爸爸为我们录相,笑声在我家的厅里不断的飘出来,妈妈也高兴的和我们一起跳起来,爸爸也为我们高歌一曲天下第一情,你还别说爸爸的歌声还真好听,转眼到了九点了,我们的晚会也该结束了,我们在床上高兴的久久不能入睡,

你们看我家上不是一个即快乐又幸富的家呢

一年级二班

杨晓

上一篇:时间在变人也在变句子下一篇:吉他社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