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运工作方案

2022-04-1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方案的制定能最大程度的减少活动过程中的盲目性,保证各项事宜的有序开展,那么方案改如何进行书写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转运工作方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第一篇:转运工作方案

二次转运方案

金科.云阳世界城示范区园林

建设单位:重庆市金科骏成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监理单位:重庆联盛建设项目管理有限公司施工单位:重庆展弘园林有限公司景观工程

材 料 二 次 转 运 施 工 方 案

材料二次转运专项方案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位于重庆市云阳县跑马场,总面积约为35000㎡。此次二次转运的材料有:样板区车库顶板所有材料(砂、石子、种植土、管材、混凝土、砖、石材、苗木等);售楼部区所有苗木、石材及所有不能用机械直接运送到达的材料。

二、现场施工条件

1. 由于样板房区车库顶板无法承载较大重量、售楼部区域无运输通道,所需材料无法直接到达施工现场,为了保证工程施工进度,尽量降低工程建设成本,做到对各种材料的有序组织与供应,特编制此二次转运专项方案。

三、转运方案

1.编制原侧:经济合理、便于实施的原则。 2.计量原则:以现场收方签证为准。

3.转运机械、人力:(50、30)铲车、320挖掘机、(8T、16T、25T)吊车、东风车等转运材料;机械不能转运到位的材料人工转运。

4.转运方案:

(1)车库顶板上的所有材料采用二次转运。

(2)售房部区域苗木由于无运输通道,由吊车进行卸车、挖机二次转运,人工辅助卸车。

(3)售房部区域靠建筑物边缘,由于有脚手架等及房建塔吊已拆除;现周边石材已铺贴,地面不能承受车辆碾压,回填土及石材等材料由人工二次转运到位。

(4)样板房区域种植土由自卸车运至车库边,再由挖掘机、铲车、东风自卸车二次转运至施工部位。

(5)石子、砂等其他材料由自卸车运至车库边,由挖机、铲车及人工二次转运到位。

第二篇:材料转运方案

材料、设备转运方案

由于现场混凝土路面施工完成前道路泥泞,路面狭小,在工地入口处道路弯折过大,导致运送材料和设备的大车无法顺利进入施工现场。针对此问题,特制订材料、设备转运方案。

一、在混凝土路面施工完成前的转运措施

1、钢材转运:将运送钢材的大车停放在工地门口右侧用 25吨吊车将钢筋放入50吨货车(9.6m)中运送至现场钢筋堆场,从门口到钢筋堆场距离300米。在运送至钢筋堆场的过程中用神钢250挖掘机对场地进行平整,以确保将钢筋顺利转运至现场钢筋堆场。

2、钢管转运:将运送钢管的大车停放在工地门口,用25吨吊车将钢管吊放在工地入口处临时堆场,待混凝土路面成型后用25吨吊车将钢管吊入50吨货车(9.6米)中转运至现场钢管堆场,转运距离300m。

3、沙石转运:将沙石倾倒在工地门口材料临时堆场,用轮胎式装载机将沙石从工地门口运至现场沙石堆场,转运距离300米。

4、大型机械转运:将运送大型机械的大车停放在工地门口右侧,用25吨吊车将大型机械组件吊放在50吨货车(9.6米)中运送至现场,转运距离300米。

二、在混凝土路面施工完成后的转运措施

在混凝土路面施工完成后,一般小型车辆都能顺利运至施工现场,但是在进入工地后50米处道路弯折过大,大型车辆不能通行,需用小车进行转运。将大型车辆停放在工地门口右侧,用25吨吊车将大型机械组件吊放在50吨货车(9.6米)中运至现场,转运距离300米~1000米不等。

第三篇:二次转运专项方案

一、工程概况……………………………………………….………………….2

二、工程所在地区的自然条件…………………………….………………….2

三、交通条件…………………………………………………….…………….2

四、转运方案 ………………………….….………………………….………4

五、其它 …………………………….………….………………….…………4 附图:…………………………………………………………………..………4

1

一、工程概况

1.1、建设地点:重庆市西彭组团CA-2/02地块。项目共需修建四座桥,一座人行桥,三座车行桥,桥型较小,最大跨度25米,最小跨度13m。本工程为重庆市电力公司科研综合项目桥梁工程。该项目三座景观桥梁,本工程

一、三号桥为单跨:采用1×13m;本工程二号桥为单跨:采用1×25m;预应力C50混凝土空心板桥。空心板梁采用预制吊装,梁体简支。13m预应力空心板设计板长12.96m,板高70㎝,板宽124㎝,腹板厚24㎝,边板翼缘悬臂长13㎝。预应力体系采用15-

3、15-4φs15.2、fpk=1860Mpa的高强度低松弛钢绞线;25m预应力空心板设计板长24.96m,板高110㎝,板宽124㎝,腹板厚16㎝,边板翼缘悬臂长13㎝。预应力体系采用15-7φs15.

2、fpk=1860Mpa的高强度低松弛钢绞线。管道采用预埋优质塑料波纹管成型。

一、三号桥0、1#桥台采用桩柱式基础薄壁桥台。

一、三号桥0、1#桥台采用桩柱式结构,桩、柱径φ130㎝;二号桥0、1#桥台采用桩柱式结构,桩、柱径φ150㎝。采用人工挖孔灌注桩。 1.2、施工平面布置:

本工程设置一个钢筋加工场地,三个空心板预制场地。具体布置见施工平面布置图。

二、编制依据

1、《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

2、重庆市电力科研综合项目桥梁施工图

三、交通条件

整个工程四座桥梁分散较远,全线成品道路未完成,仅为土质路基,所有材料入场进入加工场地和库房,待加工完成钢筋及各种辅材均需人工二次转运至各桥施工现场。为了保证工程施工进度,尽量降低工程建设成本,做到对各种材料的有序组织与供应,特编制本工程材料及机械设备人力二次转运方案。

四、转运方案

1、编制原侧:经济合理、便于实施的原则。

2、计量原则:本工程所需建筑材料及周转、辅助材料有钢筋、脚手架钢材料、水泥、砼、河砂、石子、石粉、模板、5*10木方、波纹管、锚具等,所需数量以施工蓝图为准;所需机械设备以上报核实数量为准。

3、运输方式:本工程材料设备二次转运运输方式均为人力运输。

4、加工场地和材料库房距各桥运距:距一号桥约550米,距二号桥约530米,距三号桥约100米,距人行桥约440米。

4、转运方案

(1)加工场地至一号桥用材料设备转运,运距550米

1、水泥、河砂、碎石、石粉等全部采用人力推车转运(运距550m,共○计约15T)。

2、成品钢筋、脚手架钢材、模板、木方、支座、伸缩缝材料转运 ○以上材料均直接采用人工扛、抬的方式转运至一号桥施工场地,钢筋27.2吨,模板95.2m2,脚手架约300米,木方285.6米,GYZ200*56型支座28个,D40伸缩缝18米。

(2)加工场地至二号桥用材料设备转运,运距530米

1、水泥、河砂、碎石、石粉等全部采用人力推车转运(运距550m,共○计约22T)。

2、成品钢筋、脚手架钢材、模板、木方、波纹管、15-7锚具、支座、○伸缩缝材料转运

以上材料均直接采用人工扛、抬的方式转运至一号桥施工场地,钢筋68.8吨,模板177.7m2,脚手架约500米,木方533米,GYZ250*63型支座28个,D70波纹管800米,D40伸缩缝20米。

(3)加工场地至三号桥用材料设备转运,运距100米

1、○水泥、河砂、碎石、石粉、砖等全部采用人力推车转运(运距100m,共计约20T)。

2、成品钢筋、脚手架钢材、模板、木方、波纹管、15-3锚具、支座、○伸缩缝材料转运

3 以上材料均直接采用人工扛、抬的方式转运至一号桥施工场地,钢筋29.8吨,模板122.5m2,脚手架约380米,木方367.5米,GYZ200*56型支座28个,D56波纹管728米,D40伸缩缝20米。

(4)加工场地至人行桥用材料设备转运,运距440米

1、水泥、河砂、碎石、石粉等全部采用人力推车转运(运距550m,共○计约20T)。

2、成品钢筋、脚手架钢材、模板、木方、波纹管、15-7锚具、支座、○伸缩缝材料转运

以上材料均直接采用人工扛、抬的方式转运至一号桥施工场地,钢筋48.3吨,模板177.7m2,脚手架约500米,木方533米,GYZ250*63型支座20个,D70波纹管600米,D40伸缩缝14米。

五、其它

当发生其它不可遇见因素导致施工方案调整或进行地质抢险所发后材料、设备转运时以实际发生为准。

附图:材料设备二次转运平面线路图

第四篇:焦化厂转运站除尘方案设计

中滦煤焦化二期装煤出焦除尘系统问题分析

一、现状:

二期装煤出焦除尘器运行以来多次出现除尘器滤袋燃烧现象,也经过几次改造,包括卸料由定时改为料位计控制;冷风阀自控调节;风机低速提高速时间缩短;增加预喷涂气源等。但仍未排除布袋燃烧因素。

二、工况条件:

1、风机:风量80000m3/h,全压6500Pa,

2、除尘器:1025m2

3、阻火器:单层阻火板

4、预喷涂:1.5分钟,喷涂量12kg左右(现场提供)

三、情况分析:

1、风机满负荷运行:管道风速18m/s时管道直径1250mm,除尘器过滤风速1.3m/s,阻火器内流速9.2m/s;

2、风机风门45°运行:65360m3/h,4420Pa, 管道风速18m/s时管道直径1150mm,除尘器过滤风速1.06m/s,阻火器内流速7.3m/s;

3、系统阻力分析:风机风门45°运行(65360m3/h,4420Pa)时,除尘器阻力约1800Pa、系统管道阻力约300pa,阻火器阻力约500Pa,合计系统阻力约为2600Pa;

4、预喷涂状况:除尘器布袋420条(130x6000),过滤面积1029m2,每平布袋喷涂量0.017Kg,喷涂厚度0.0063mm。

四、改造建议:

1、风机65360m3/h,4420Pa范围运行;

2、控制烟气流速:管道17-18m/s,阻火器流速<5m/s,除尘器过滤风速≤1m/s;

3、增加阻火器面积及冷却板面积,使其阻力达到900Pa左右;

4、增加预喷涂量:布袋喷涂厚度达1mm须喷涂量为280kg(正常喷涂量为每平0.3-0.5kg)。

二期焦化单点除尘器二次扬尘建议

一、现状:

1、 二期煤系统破机碎间二次扬尘严重;B20

6、B20

7、B20

8、B213除尘器卸料到皮带时产生二次扬尘。

2、破碎间除尘系统:除尘器过滤面积540m2,除尘风机33520m2/h、3800Pa,现有吸尘点5个(各点可单独控制阀门,但未启用)。

3、B20

6、B20

7、B20

8、B213除尘器卸料到皮带落差>4m。

二、改造建议:

1、破碎间除尘系统利用原除尘器,在破碎机下料口皮带前端加一个吸尘点(罩1000X1000、管道DN350、气动阀门DN350);在输送皮带尾处加一个吸尘点(罩1000X1000、管道DN350、气动阀门DN350);破碎机入口管道处各加一个吸尘点(罩600X600、管道DN350、气动阀门DN350),破碎机启动时开启,破碎机正常运行时关闭;启用控制阀控制各个吸尘点阀门,保证除尘系统运行时有5个吸尘点阀门开启。

2、B20

6、B20

7、B20

8、B213除尘器卸料到皮带落差>4m,除尘器处理量及风机压力不足以处理卸料到皮带时的二次扬尘。建议采用喷雾逸尘形式。

一期焦化焦6皮带机头、机尾吸尘点逸尘分析

一、现状:

一期焦系统焦6皮带机头、机尾虽有吸尘点但还有扬尘现象;

二、情况分析:

1、此处落料点,落差大,粉尘量大;

2、皮带密封端却皮带密封;

3、手动阀没有按时切换。

三、改造建议:

1、101机尾加大吸尘点处理量,原吸尘点处理量7500m3/h,原系统管道是两个吸尘点并一条管道,改手动阀为气动阀,按需切换,已增加吸尘点的处理量及处理能力。

2、焦4转运站两处吸尘点也应改手动阀为气动阀,按需切换,已增加吸尘点的处理量及处理能力。

3、如果两条皮带需同时使用,就应重新增加吸尘管道并入现有除尘器(除尘器设计预留量30%)。

中滦煤焦化一期煤转运站除尘器改造

一、概述

焦化厂一期煤转运站除尘系统由5台滤筒式除尘器和一台处理风量为7850M3/h气箱脉冲布袋除尘器组成。其中煤5皮带机头落料点和受料点、煤4皮带机头落料点和受料点、煤3皮带机头落料点和受料点、两台破碎机落料点除尘器为滤筒式除尘器,现在已损坏不能完成除尘功能;气箱布袋除尘器虽然能够正常工作,但安装在转运站内空间狭小,更换布袋时非常困难;破碎机启动时产生大量粉尘上扬,逸尘严重没有吸尘点。

为此技术人员在对现场情况进行考察、走访岗位操作人员并调阅原有除尘系统资料的基础上提出下面除尘方案。

二、总体方案

1、设计依据

1.1、现场勘察、测量资料

1.2、《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 1.

3、《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 1.4、《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9078—1996) 1.

5、《冶金工业环境保护设计规定》(YB9066—95) 1.6、《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02国家其它法规等 1.

7、《钢结构设计规范》(GBJ17—88)

1.8、《建筑钢结构焊接规程》(JGJ81-91)及国家相关的钢结构设计、制作、施工规范与标准

2、技术指标

2.1、岗位粉尘浓度在扣除本底后控制在8mg/Nm3以下 2.

2、除尘器的排发浓度的扣除本底后控制在30mg/Nm3以下 2.3、除尘器的漏风率小于3%。 2.

3、除尘管网漏风率小于5%

3、方案简述 3.1、煤塔到破碎间间距约150M左右,其中煤5皮带煤塔内产尘点二处,1#煤转运站煤4皮带需处理的产尘点二处。采用一套单点除尘系统(包括除尘器卸灰吸尘点)共5个吸尘点。

3.2、破碎间吸尘点:破碎机受料点一处、每台破碎机受料管道处各一处,破碎机下料处吸尘点两处,煤3皮带产尘点二处。采用一套单点除尘系统(包括除尘器卸灰吸尘点)共8个吸尘点。

3.3、在产生点安装密闭捕尘装置,用除尘管网将除尘器、风机与密闭装置组成一个除尘系统。 3.

4、除尘器选取型

考虑到国家节能减排日趋严格,布袋除尘器的低排放具有极大优势,同时布袋除尘器维护检修容易且成本低,而且低压脉冲除尘器为现今布袋除尘器中技术较为先进且成熟的,具有清灰效果好,排放浓度低的特点所以本除尘系统选取低压脉冲防爆除尘器。 3.4.1、除尘器处理风量:

A、第一套根椐抽尘点总风量计算得出除尘器处理风量应为37500(m3/h) B、第二套根椐抽尘点总风量计算得出除尘器处理风量应为60000(m3/h) 3.4.2、除尘器选型:

根据除尘器处理风量选取除尘器型号为CDMF540型和CDMF842 3.4.3、除尘器基本参数:

A、CDMF540处理风量:37500(m3/h) 布袋规格:Φ130X2500 过滤面积:540 (M2) 过滤风速:1.16 (M/min) 布袋滤料:覆膜防静电涤纶针刺毡500g/m2 除尘器内部防腐:耐酸防锈漆 结构强度:<7000(Pa)

B、CDMF842处理风量:60000(m3/h) 布袋规格:Φ130X2500 过滤面积:842(M2) 过滤风速:1.19 (M/min) 布袋滤料:覆膜防静电涤纶针刺毡500g/m2 除尘器内部防腐:耐酸防锈漆 结构强度:<7000(Pa) 3.4.4、脉冲阀:

清灰用的脉冲阀选取3"脉冲阀,其特点是清灰压力低,气流冲程大(动能大)、用气量少、对除尘器内部负压影响小、自身阻力小,启闭迅速(开启仅约0.05s),喷吹压力仅0.15~0.25Mpa,脉冲阀膜片的使用寿命高,膜片采用专有技术整体膜片,使用寿命达100万次以上。维修工作量少,检查和更换方便等特点。

3.5、风机选型: 3.5.

1、风机风量:

根据除尘器处理风量经计算选取风机风量>38000/60000(m3/h) 3.5.2、风机全压:

风机全压为除尘系统阻力之和并留取一定的余量。 除尘器阻力:1800(Pa) 管网阻力:1750(Pa) 风机全压选取:>4400(Pa) 3.5.3、风机入口设电动调节风门

四、电气、控制与自动化

1、系统控制 1.1 风机控制

电机设电流速断,过载,欠压,单相接地等保护。风机的启动,运行及停机与电机自身的有关参数及信号连锁。风机的启停可在现场和操作室两处操作,风机轴承温度测量与报警,电机轴承温度测量与报警。风机采用软启动柜启动。 1.2 清灰程序控制

电脑控制柜硬件主件选用高性能价格比的原件可编程控制器(PLC),配套经久耐用,强抗干扰的检测,控制及显示器件;软件根据除尘系统工艺要求专门设计。其功能主要包括除尘器清灰定时/定压差自动控制,除尘器气包压力的检测与显示,除尘器的进出口压差的检测与显示;除尘器故障自诊断与警报显示。 1.2.1、清灰自动控制 控制方式:定时/定压差 自动连续清灰 控制对象:脉冲阀电磁阀。

压差清灰值设定范围:0~2.5Kpa(暂定为1.5Kpa)。 压差警报设定范围:0.5~5.0Kpa(暂定为2.0Kpa)。 1.2.2、气包压力检测及数字显示 1点

检测点:脉冲气包压力总管上(减压阀之后最靠近脉冲阀气包的地方设置)。 检测与数显范围:0~700Kpa。

1.2.3、进出口压差检测及数字显示 1点 压差检测与数显范围:0~5.0Kpa。 1.2.

4、故障自动诊断及警报显示

程序控制柜自动诊断除尘器的各故障,并发出声光报警。 警报内容:气包压力高于上限或低于下限值,进出口压差过高。 1.2.5卸灰控制

除尘器每个灰斗下部设手动插板阀与星型卸灰阀一台,星型卸灰阀下设一条埋刮板输灰机。

控制流程为系统启动按逆料流方向,埋刮板输灰机——星型卸灰阀。停止时按顺料流方向,先停星型卸灰阀——埋刮板输灰机。

2、照明

2.1、除尘系统照明

除尘系统分室内,室外照明,照明总功率约为3KW。

除尘器的控制室,风机房,顶部平台,卸输灰平台,楼梯等均设照明设施。 采用的照明灯具如下:

控制室:嵌入式荧光灯 YG29-2,2×40W

风机房,除尘器本体:配工业照明灯GC1-E500,容量100W。 2.2、安全照明

在除尘器卸输灰平台设安全照明配电箱一台,以方便进入除尘器内部检修。

3、防雷

除尘系统烟囱,除尘器顶部等较高建筑物设防雷装置。

4、接地

防雷装置作防雷接地,接地电阻不大于10欧姆。 设备保护接地采用TN-C接地系统,接地电阻不大于4欧姆。

5、电气安全

5.1所有高低压用电设备及所有正常不带电事故状态下可能带电的外露设备,导体均须可靠接地, 接地电阻小于4欧姆。

5.2控制室内设备布置时,均应保证足够的安全距离。 5.3控制室设两个以上的紧急出口。

5.4进除尘器内部检修时,应使用36V安全照明灯具或手电筒照明。

五、能源介质

1、水:

风机冷却用,采用循环水箱、循环泵,冷却水实行无限次循环使用。冷却水源就近接取。循环水箱配自动温控进水装置,既水箱水温高于预设值时自动补充冷水降低冷却水温度。

2、压缩空气

压缩空气为清灰时使用,其用量为2.1 M3/min。气源压力≧4Mpa,除尘器本体配套储气罐及减压、过滤装置。

营口中润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2014年11月3日

第五篇:农村生活垃圾收集转运体系建设方案

为提升我县农村人居环境水平,美化、净化村屯,改善村容村貌,保持村屯干净整洁,确保农村生活垃圾转运工作取得实效,结合我县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乡村振兴战略和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具体部署,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总体要求,以补足设施短板、构建长效机制为重点,落实地方政府主体责任,保障经费稳定投入,强化日常监督管理,广泛动员人民群众,深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进一步建立农村生活垃圾治理长效机制,不断健全农村生活垃圾收集、转运和处置体系,加快实现农村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提高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水平。

二、工作目标

到2020年底,实现全县行政村生活垃圾收集、转运和处置体系全覆盖,基本完成农村非正规垃圾点排查整治任务,基本建成一整套支持农村生活垃圾收集、转运和处置体系。

三、转运方式

(一)各乡(镇)、村、屯垃圾转运工作由政府统一购买服务方式运行。

购买服务单位负责对全县农村村屯垃圾转运至所在乡(镇)的垃圾转运站。

(二)县住建局环卫中心负责将乡(镇)垃圾转运站的垃圾转运至县生活垃圾处理厂。

(三)各场(站)的垃圾转运工作,由其自行负责,转运至最近的乡(镇)垃圾转运站。

(四)垃圾转运购买服务的前段保洁工作,由所在乡镇按原渠道组织开展。

四、责任分工

(一)各乡(镇)场按照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的关于《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及生活垃圾治理实施办法》和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的《关于县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及转运的指导意见》的规定要求,负责指导本行政区域内村屯垃的圾治理和分类工作。

(二)在垃圾收集转运的前段,乡镇(村屯)要组织村民对自家的垃圾进行初分,村保洁队伍要对桶内垃圾进行二次细分;

可回收的垃圾由乡镇(村屯)组织回收;

可降解、易腐的垃圾由乡镇(村屯)组织进行降解还田,可填埋的垃圾由乡镇(村屯)组织定点填埋处理,剩余需转运的垃圾由保洁队伍统一运放至指定地点,由购买服务转运队伍负责将需转运垃圾转运至所在乡镇垃圾中转站。

(三)政府购买垃圾转运队伍要按照省、市行业部门的垃圾转运操作规范进行转运,转运过程中要采取防护措施,转运垃圾不准丢弃,扬撒,不得有遗失、散落,避免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四)购买服务垃圾转运队伍的转运车辆设备要符合行业要求、符合村屯实际,特种作业车辆要持证上岗,不得违规操作。

转运车辆要有明显标示、标识,随时保持车辆外观整洁。

(五)各乡镇要结合保洁工作的开展,做好村屯内外屯旁、渠旁、沟旁、林旁以及行政区域交界处的散落垃圾清理收集工作,特别要彻底清理整治村屯非正规垃圾点,绝不允许出现非正规垃圾点。

(六)各乡(镇)要做好垃圾中转站的维修和维护工作,保证中转站设施设备的正常使用和规范运转,保证正常接收购买服务队伍运送的垃圾。

(七)县住建局环卫中心要对乡(镇)垃圾中转站的垃圾进行及时清运转场,不得挤压和延缓转运,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八)行业主管部门要监督检查垃圾转运队伍和转运体系的运行工作,确保转运工作高效运转,体系建设科学合理。

五、保障措施

(一)强化部门协作。

各乡(镇)场各司其责,齐抓共管,统筹推进,形成分工明确、高效有力的工作机制,确保人力、物力、财力投入到位,全力推进农村垃圾治理工作有序开展。

(二)广泛宣传教育。

广泛开展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的宣传教育工作,以“垃圾分类,人人有责”、“垃圾分类,从我做起”为主题的生活垃圾分类宣传,引导农村居民增强环保意识、文明意识和社会公德意识。

(三)强化管理体系。

各牵头部门、乡(镇)场,要按照责任分工指导建立本行政区域内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生活垃圾管理运行体系的建设工作,全面完成人居环境三年治理工作任务。

第六篇:转运中心人资工作管理制度

一、总则

为使转运中心的人事管理标准化,依据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结合转运中心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规定。

二、人资岗位职责

1、根据转运中心发展规划和业务旺季需求,提前制定招聘计划、选择招聘渠道,并展开招聘,全力满足转运中心用工需求。

2、办理员工入职、离职、异动手续,确保信息资料真实性、及时性和准确性。

3、办理员工劳动合同的签订、意外险的办理等工作。

4、负责转运中心考勤管理、薪酬制表,报表会签等工作。

5、组织新员工培训工作,关注员工成长。

6、处理劳动争议,维护与劳动部门的关系。

7、 完成上级交办的其他人资相关工作。

三、招聘管理

(一)缺编招聘。在公司核定的岗位编制内进行人员补缺,因业务发展和工作需要在岗位编制外进行人员增补的要报总公司人力资源部及运营部审核批准。

(二)公司聘用人员按以下程序办理

1、人员补缺,由转运中心人资在当地进行招聘,经转运中心经理签字确认后,为其办理入司手续(包括将入职者信息录入信息系统、采集脸部识别考勤系统所需的入职者信息、签订劳动合同和办理意外险),相关纸质资料于其入司下月5日前寄递至总公司人力资源部备案。

2、因业务发展和工作需要及高峰期在岗位编制外进行人员增补,由转运中心提前提出书面申请报告,经总公司领导签字确认后,由人力资源部备案,由转运中心当地招聘,总公司运营部和人力资源部协助执行。

3、所有新进人员需提交的资料包括:

身份证原件、学历证原件、资格证书原件、常规体检化验单原件(体检标准100元以内凭体检收费票据实报实销,超出100元部分从员工工资中扣除)、本

1 人近期一寸彩照三张。

4、员工体检,由转运中心人资联系当地正规资质的医疗体检机构,每月及时(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安排新入职员工进行体检,重点体检项目包括:血常规、尿常规、乙肝五项、血压、心电图、胸透等项目,杜绝带有传染病和各种急慢性疾病的人员入司,一经发现立即结束试用,并做好后续防范处理工作。

(三)招聘周期

招聘周期指从收到人员需求申请之日起,到拟来人员确认到岗的周期。招聘周期一般不超过2周,但招聘人员需求在10人以上,招聘周期为30日以上。

四、培训管理

1、所有新入职人员需在办理完毕入职手续后第二天下午由专人进行安全生产及转运中心人事管理制度相关培训,并填写培训应知单。

2、培训内容包括转运中心的安全操作生产流程及工伤的须知,考勤请假制度,薪酬福利制度,离职异动制度。

五、员工异动管理

1、薪酬提升或降低

转运中心人资填写员工变动表,经转运中心经理签字后,寄至人力资源部审核办理。

2、岗位提升或降低

转运中心人资填写员工变动表,经转运中心经理签字后,寄递至人力资源部审核办理。

3、岗位调动

转运中心内部存在岗位需求,且异动人员工作能力满足该岗位要求,转入方向总公司人力资源部提报申请,总公司人资部征求转出方经理确认同意后,办理调动手续。

六、离职管理

1、离职员工在拟定离职日期前应按劳动法的有关规定向转运中心提出书面申请,转运中心经理签字确认后,转运中心人资录入信息系统并填写纸质员工变动表寄递至总公司人力资源部存档。

2、离职员工的薪资统一在下月薪资发放日发放。

2

七、考勤制度

1、考勤统计由转运中心人资制作。

2、严格按照人脸识别系统电子考勤,如有漏打卡情况,需书面申请并经转运中心经理签字后,予以补签。每月月底将纸质申请汇总寄递至总公司人力资源部。

3、请假体现在考勤中,并体现于工资,无需扣款的请假例如:丧假、婚假等,需提供相关证明文件至人力资源部备案。

八、薪酬福利管理

(一)工资

1、转运中心人资根据员工考勤、异动情况制作工资表,经财务会签后由转运中心经理审核,电子版每月7日前、纸质版每月10日前寄至总公司人力资源部审批,并报董事长批准,总公司财务部下拨工资款至转运中心财务,每月20日发放。

2、转运中心工资发放完毕,将工资签收单原件寄递至总公司人力资源部存档。总公司人力资源部在审核各转运中心工资过程中,如发现异常情况,将审核工资打回上报单位,重新按照要求制作后上报。

(二)考核奖金、加班、福利

1、转运中心根据当地实际情况提出考核奖金、加班、福利等需求,并提交批阅件至人力资源部审核,人力资源部审核通过后,提交公司领导审批,转运中心人资根据总公司人资部批复制作相关考核奖金、加班、福利。

2、转运中心考核奖金、加班、福利发放完毕后,收集工资签收单原件寄递至总公司人力资源部存档。

九、保险管理

(一)意外险

1、新进人员需每日及时将意外险参保所需资料(姓名、身份证号码)提报至总公司人力资源部,并确保其的真实有效性。

2、离职人员需每日及时提报至总公司人力资源部,以便办理意外险退保事宜。

3

(二)社保

1、办理社会保险人员

(1)需办理社会保险人员应提交身份证复印件正反面2张,一寸照3张及填写完整的参保信息详表。

(2)参加社会保险人员需在工资中扣除社会保险金个人承担部分。 (3)每月需办理社会保险人员资料需在下月5日前寄递至总公司人力资源部。

2、不办理社会保险人员

(1)不办理社会保险人员需填写放弃参保书,并由本人和转运中心经理签字。

(2)每月不办理社会保险人员放弃参保书需在下月5日前寄递至总公司人力资源部。

3、退保人员

(1)退保人员即为离职人员,在职员工已申请参保的无法退保。 (2)每月退保人员名单需在下月5日前寄递至总公司人力资源部。

十、工伤管理

1、工伤申报

发生工伤的24小时之内,转运中心人资需了解清楚情况后,电话通知人力资源部报案,并在协同办公平台中填写电子版报案申请表提交至总公司人力资源部,同时在3天内将纸质的工伤说明寄递至总公司人力资源部。

注:报案只能由总公司人力资源部报案,转运中心不得报案。

2、工伤费用报销

工伤需要在县级及以上医疗机构治疗,在医疗期结束后,由转运中心提出理赔申请,并整理提交相关齐全资料至总公司人力资源部审核,人力资源部审核通过后将原件提交至保险公司理赔,转运中心凭复印件及总公司人力资源部相关手续至财务部报销费用。

十一、附则

1、工资制作及考勤管理具体执行细则参见《转运中心薪酬管理规定》。

2、该制度自发布之日起生效。

4

上一篇:转正自我工作总结下一篇:专科护士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