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馆比较

2022-08-0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茶馆比较

“世界咖啡馆”与“茶馆式教学”的异同比较

摘 要:“世界咖啡馆”与“茶馆式教学”都是近年来较为流行的新兴学习方式,有着共性与个性。对两者的异同进行比较分析,发现两者在学生本位、讲求对话、注重表达中凝结的相同智慧,洞察两者在设置、规则、目的上折射出的不同特点,为我国教育教学方式方法的优化和创新提供启示与借鉴。

关键词:“世界咖啡馆” 茶馆式教学 异同比较

一、“世界咖啡馆”与“茶馆式教学”概述

“世界咖啡馆”是近年来流行起来的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它是促进知识分享、催生集体智慧、激发集体创造的一种创新型学习方式。它所折射的教育智慧,与当前我国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关注个体差异”以及新课程改革提倡的“尊重学生主体地位”有所呼应,也与我国的“茶馆式教学”有着异曲同工之处。对“世界咖啡馆”的阐述,前文已有所提及,本文不再赘述,主要对“茶馆式教学”做一些阐释。

有领导的“茶馆式教学”是20世纪80年代我国著名教育家段力佩先生提出的教学理念,以“读读”“议议”“练练”“讲讲”为四个基本环节。“读读”是指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己进行阅读;“议议”是指让学生主动探究,主动思考,主动议论;“练练”是指学生在实践中具体运用学到的知识和技能;“讲讲”是指讲解疑惑,讲解的人不局限于教师,也可以是学生。与传统的“满堂灌”“注入式”教学法相比,有领导的“茶馆式教学”特别注重课堂的自由和平等,主张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可以像坐在茶馆里一样,交谈议论,平等和谐,互动学习,进而生成有许多“相异构想”的对话式话语场。

随着其理念的不断发展和优化,“茶馆式教学”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在多个学科的教學中得以应用,在语文教学领域中也做了一些研究与实践。“后茶馆式教学”是在有领导的“茶馆式教学”的基础上探索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教学方法,它在“读读”“议议”“练练”“讲讲”四个基本环节之后又增加了“做做”这一环节。“后茶馆式教学”归纳起来有“一个核心”“两个基本特征”和“三个发展”。“一个核心”指以“议”为核心,以“读”“练”“讲”“做”作为支撑。“两个基本特征”,一是学生自己学懂的,或者部分学生学懂的,教师不讲,学生自己讨论解决;二是尽可能显露学生的潜意识,尤为关注“相异构想”的发现与解决。“三个发展”,即教学方法更加多样、教学形式更加灵活、教学的价值取向更加明确。

“茶馆式教学”自出现以来,在教学领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在多个学科中得以应用,而且教学效果明显,学生学业负担减轻,学习效能提高。在语文教学领域,从小学语文到高中语文的各个阶段,都有运用“茶馆式教学”的案例。如在小学语文阶段,就有依据“茶馆式教学”进行的古诗教学设计;在初中语文阶段,也有按照有领导的“茶馆式教学”进行的小说教学;在高中语文阶段,更有教师在“后茶馆式教学”的基础上提出了“新茶馆式教学”,增加了“评评”这一环节。

二、“世界咖啡馆”与“茶馆式教学”的异同比较

“世界咖啡馆”和“茶馆式教学”在许多方面有着相通的共性,但又有各自的个性。对二者的异同进行分析和比较,希望能够为我国教育工作者在教学方式和方法的优化及创新方面带来启示并提供借鉴。

(一)相同之处

1.学生本位。

以学生为本位,是始终贯穿“世界咖啡馆”和“茶馆式教学”的理念。传统意义上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是知识的讲授者,常见的情形是,教师一人讲,学生只管听和记。这样“满堂灌”的课堂,往往沉闷拘束、缺乏生气,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不到体现。

“世界咖啡馆”主张围绕一个相关问题,鼓励学生踊跃说出自己的观点,分享自己的思考,融合他人的想法,倡导以个体的思考催生出集体的智慧。

“茶馆式教学”中,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读读”“议议”“练练”“讲讲”“做做”的系列环节,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学习的意识,尤其关注学生“相异构想”的显露和解决。

“世界咖啡馆”和“茶馆式教学”都冲破了传统课堂的束缚,力求革新,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不仅有利于学生当前和未来的学习及发展,而且有利于学生独立、健全人格的培养。

2.讲求对话。

钟启泉教授曾指出,课程教学的革命性转变就是教学要从“传递中心”的教学转变为“对话中心”的教学,课堂要从“记忆型教学文化”转变为“思维型教学文化”。现代教学也倡导“教学要走向对话”。毋庸置疑,“世界咖啡馆”和“茶馆式教学”都充分讲求对话。

“世界咖啡馆”在极力激励学生说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的同时,鼓励学生将自己的观点和想法与他人(这里的“他人”不仅是同学,也可以是教师、家长,甚至是其他的社会人员)的观点和想法联系起来、融合起来,这让“世界咖啡馆”的对话实现了多轮性、交叉性,能够有效促进思维的交锋,深化对话内容。

“茶馆式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实际上也都存在着对话,单从“议议”这一反映课堂本质特征的核心环节就能看出。而且,“茶馆式教学”倡导学生的“相异构想”在对话中尽可能地显露和解决,这就促使学生要全身心地投入话题的研讨,深化对话题的认知,才能提出异于他人的见解。“茶馆式教学”尤其关注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文本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对话。

由此看来,“世界咖啡馆”和“茶馆式教学”都力求打造多元对话的课堂世界,走向对话协同式的教学,让教学在对话中进行,让思维在对话中碰撞。

3.注重表达。

“世界咖啡馆”和“茶馆式教学”都打破了传统教育的“一言堂”局面,注重多样化、多层次的表达。

“世界咖啡馆”鼓励学生进行多方面的表达,而且表达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并不拘泥于类似交流讨论的表达。教师会根据具体的学情进行适应性变化,比如考虑到小学生的特殊学情,将交叉式的多轮对话表达模式转化为更加活泼、适切的分享表演会模式,这当然也是一种表达。

“茶馆式教学”,鼓励学生各抒己见,畅所欲言,自由表达,而且不对发言的顺序、时间长短做规定,倡导发言的方式可以是个体说、群体说,还可以是全体说。

可见,“世界咖啡馆”和“茶馆式教学”都注重知识、思考内化之后的外化,让学生愿意表达、学会表达、勇于表达、乐于表达。

(二)不同之处

1.设置不同。

就两者的环境设置来看,“世界咖啡馆”最大的特点就是开放性,其为学生设置和营造的课堂环境是完全自由的,主张让学生掌握学习的自主权和主动权。同时,“世界咖啡馆”的学习环境是在多种多样的物的要素和人的要素的交互对话过程中动态形成的,同时又能让学生关注、捕捉到学习环境中的信息,通过自主建构、主动体验进行学习。可以说,“世界咖啡馆”的设置能够关注到每一个学生学习的形成,锻炼每一个学生学习的能力,培养每一个学生学习的品质。在“世界咖啡馆”中,真正重要的问题是学生本人所关心的,学习思考讨论的结果是在个体思考、讨论、分享、表演、交换、融合的基础之上,由学生集体研讨而得出的。在整个过程中,学生始终是问题提出、问题解决的领导者,甚至一定程度上可以说学生就是教师。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充分尊重,自我效能感得到了切实体验,知识的掌握价值从传统的“知识垄断”走向了“知识分享”。

相对而言,“茶馆式教学”是传统的教学形式的一种改良。“茶馆式教学”在教学形式上是有所创新的,但是“读读”“议议”“练练”“讲讲”“做做”在环节设置上依然是在教师的带领下进行学习,没有将学习的自主权和主动权完全交还给学生,不能完全唤醒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

2.规则不同。

“世界咖啡馆”规则明确,一般要求将学生分成4~5人的小组,并推选组长,之后开展小组间“车轮式”滚动互动学习,每一轮之后让学生自由说出观点、表达想法,同时还要关注别人的观点和想法,分享和总结每一轮对话的成果。“世界咖啡馆”建立的是规则明确且灵活的交互式多轮对话研讨机制,学习方式是以观照每个个体思考为基础的集体研讨,规则指向让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在真正重要的问题上,所得结果是学生个体思考之后的集体智慧的催生和升华。

“茶馆式教学”虽然也有像“读读”“议议”“练练”“讲讲”“做做”这样的规则设定,但是规则难有变化,而且必须有教师作为规则的制订者、实施者和把控者,带领学生进行学习,如果脱离教师的引导,课堂便容易走向散漫和无秩序。虽然在“议议”这一环节,学生有机会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提出自己的问题与见解,但是因为缺乏阶段性总结,也很难在承接的基础上产生交互式的多轮对话,难以让交流走得更深入。

3.目的不同。

“世界咖啡馆”的目的是真正做到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它的交互式多轮对话力求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进行自我表达和相互的对话,这样的表达和对话不仅是自己思考之后的成果體现,也是与小组成员之间思维碰撞后的提炼,更是集体之间思维的交融与反应。每一轮对话之后,学生可以自由选择留在原来的小组或者是到下一组继续对话,这意味着学生可以完全遵从自我意识,自主选择是继续深入探究问题还是开始新一轮的问题探究。这样的多轮对话,是在尊重学生自主权的基础上,指向问题的最终解决。

“茶馆式教学”是以学生完成学业的效能为目的的,其特征之一就是“学生自己学得懂的,或者大部分学生学得懂的,教师不讲”,这很有可能导致两极分化:学得懂的、走在前面的学生越学越上手,学不懂的、落在后面的学生越学越没信心。“茶馆式教学”无法做到关注每一个学生,更无法关注学生中的“弱势群体”,不爱发言、不愿表达的学生最终有可能成为永远的沉默者,话语霸权的拥有者虽说不再是教师,但可能会是学生中的“强者”。

参考文献:

[1] 张人利.后“茶馆式”教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2.

[2] 陈丹.以学定教,实现古诗高效的课堂——四年级上册《古诗两首》教学设计[J].新课程(小学),2012(3) .

[3] 侯晓璐.茶馆式教学模式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中),2016(10) .

[4] 鲍周生.“学为中心”的新茶馆式教学在古诗鉴赏中的实践与运用——以《琵琶行》为例[J].语文月刊,2015(2) .

[5] 钟启泉.从“传递中心”走向“对话中心”[J].基础教育论坛, 2017 (2) .

作者:许玮芳

第2篇:关于未来茶馆的设想

第一层和第二层吸引大量的人流和钱流,在很大程度上对第三层的茶文化事业做了宣传和推广作用。第三层单独作纯粹的茶文化,主要是以茶艺舞台演出和茶文化相关的艺术演出为主。第三层的设计是以剧场为主。

茶馆是爱茶者的乐园,也是人们休息、消遣和交际的场所,历史十分悠久,据记载两晋时已有了茶馆。自古以来,品茗场所有多种称谓,茶馆的称呼多见于长江流域。两广多称为茶楼,京津多称为茶亭,此外,还有茶肆、茶坊、茶寮、茶社、茶室、茶屋等称谓。称谓虽多,但功能基本类似,千百年来,它像一粒种子,随茶文化一起根植于华夏文明,并茁壮成长、发芽、结果。

那么,千年后的今天,茶馆文化该何去何从,它的未来又在哪里呢?我想,未来的茶馆该是体现中国文化的一个集散地,尤其是让国内外了解中国茶文化的一个窗口。

众所周知,欧美有咖啡屋,日本有酒屋,中国有茶馆。但随着东西方文化的交流日益增强,中国现在的青年人去富有中国特色的茶馆很少,反而对欧美日的咖啡屋和酒屋趋之若鹜。西方的咖啡屋或酒屋诞生了许多西方的文化艺术。最明显的是西方的咖啡屋,多少西方的文学巨匠都常泡咖啡屋,多少世界伟人都常驻足于咖啡屋。咖啡屋俨然成了西方文化的一个代名词或是一张醒目的名片。相对来讲,中国的茶馆在文化方面扮演的角色就稍逊一筹了。大部分国人对于茶馆是望而生畏的,认为茶馆是高品质生活、是富人消遣或商人谈业务的场所。简单来讲,大部分国人一辈子没去过茶馆的比比皆是。相比国外,一般老百姓一辈子没去过咖啡屋的应该说是几乎没有的。这就说明了中国茶馆在传承和发扬中国文化方面做得不够,它在传播中国文化尤其是中国茶文化上是任重而道远的。

对比欧洲的咖啡屋文化,未来的茶馆应该是一个集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为一体的富有中国文化特色的集合体,不仅是时尚简单也是古典厚雅的一个集中国众多文化为一体的综合体。

首先,从整体布局或设计的思路方针来讲,这个茶馆应是以绿色和红色色调为主。红色一直为中华文明的主色调,而绿色是茶的主色调。整个茶馆色调以红绿为主,内部色调可以进行微调。这个茶馆要重点突出它的功能性和文化性,所以它的选址应在中国大城市人流较多的地方。它的顶层或外墙应以古典装饰为主,而第一层要以时尚现代的透明玻璃装饰为主,把中西特点结合起来,把古典和现代特点结合起来。

第一层的目的主要是抓住现代中国青年人的眼球,吸引青年人来到这里。它整体的布局既像现代西方的咖啡屋又像中国古典的清茶馆,在人流量大的地方,肯定会对国内外的游客形成强大的吸引力。第一层的功能主要定位为时尚快捷的茶餐厅,适应现代大都市青年人简单快捷的生活方式。一般的快餐店应该说是中国快餐饮食文化的代表,而茶餐厅的快餐文化既包含快餐的饮食文化,也包含了中国的茶文化。这一层的定价策略是低价策略,除了提供便捷的快餐,也提供有特色的休闲空间,更重要的是提供各种茶水服务,让顾客体验到茶文化的氛围。上班族休息的时候,第一个想到的地方就是来到这样的茶餐厅。把这一层的茶餐厅打造成一个文化性的家的概念,不仅可以解决他们的饮食问题,更重要的是打造了一个休闲的空间和家的氛围。这样的地方是一个人除了上班和回家之后的第三个最想要去的地方。这一层的设计以玻璃窗为主的目的是让顾客能看到城市外熙熙攘攘的人群,一边喝着茶,一边欣赏窗外的风景,再一边上着无线网,浏览着国内外最新发生的点点滴滴,这样的休闲,这样的放松,这样的生活真是好极了。

第二层主要是满足人的社交需求和受尊重的需求,以包厢设计为主,吸引中高层收入人群,价格相对于第一层来讲要高出很多。然而第二层必须也是茶与饮食文化的结合。第一层若称为茶餐厅,第二层可称为茶宴厅。可以设置12个左右的包厢,总人数最多控制在200人左右。包厢里面设置的是自行研发的茶宴,不需要客人点单,所有的茶和菜系都是按宋代汴京皇宫茶宴配置好的。包厢的收费是按包厢和时间收费。包厢的总体色调以典雅为主,有中国古典文化特色。包厢靠近马路边的部分应为玻璃装饰,从玻璃窗直接可以观看城市的各种情景。包厢内墙壁的设计应各不相同。墙壁上可挂一些名人字画,可以摆设一些高档的茶具,也可以摆设一些工艺品或艺术品,衬托出包厢的整体档次氛围。第二层包厢里面的整体营业可以分为单独清饮和茶宴两种。顾客觉得第一层品茶档次较低,那么就可以去二层单独品茶。品茶的过程中我们也会设置几道茶,品茶之前茶桌上面都会布置好茶点、水果、鲜花等相应的辅助品茶的东西。按包厢的大小配备的量会有所不同,使用的茶具也会有所不同。原则上设置两个20人左右的大包厢,这两个包厢的茶具和茶点水果等的配备应是精挑细选的,价格当然很高,不过可以凸显顾客的品质生活档次。这两个包厢也可以作为接待用。把这两个包厢塑造成整个茶馆最高档次的包厢,满足顾客的社会名誉和受尊重的需求。这两个包厢内会专门配备一个茶艺师进行茶艺表演活动,顾客用茶之前,可欣赏到15分钟左右的茶艺表演,让顾客体验到中国茶文化的博大精深。

第一层和第二层主要是把中国茶文化和饮食文化、古典文化与时尚文化相结合,还不是软性的纯粹的中国独特的茶文化单体。第三层就可以作为专门进行茶文化单体发展的一个地方,单独地做纯粹的茶文化可能会有一段时间入不敷出,造成茶文化事业难以推行下去,所以以第一层和第二层茶餐饮文化作基础,就不会导致第三层茶文化被架空。第一层和第二层吸引大量的人流和钱流,在很大程度上对第三层的茶文化事业做了宣传和推广作用。第三层单独做纯粹的茶文化,主要是以茶艺舞台演出和茶文化相关的艺术演出为主。第三层的设计以剧场为主。拿西方文化做参考,西方的咖啡屋最早也担当了西方话剧演出的功能。而在我们这里,单独去话剧馆看话剧在普通人那里就是不敢想象的事情,话剧馆成了话剧专业人员圈内活动的地方,但现在还有大量的中国古文化艺术和中国茶文化艺术没有专门的场地供他们展示或者演出。而第三层的剧场就是弘扬中国古文化艺术和茶文化艺术的专门场地,包含两个层次,第一层次就是恢复中国古文化艺术和传统的茶艺表演艺术,第二层次是发扬创新中国茶文化表演艺术,对中华茶艺表演进行创新,让茶艺表演上升到一种舞台表演艺术。在第三层剧场里,通过茶艺表演可以让人们认识到中国话剧艺术、音乐艺术、绘画艺术以及其他中国古典文化艺术,这些艺术的继承和发展都需要大量茶文化人士参与其中才能完成。第三层的舞台剧表演也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的舞台剧以传统的中国古典艺术和茶艺表演为主,第二阶段就是把其他艺术融入茶艺表演艺术当中,我把这个艺术表演叫“茶艺剧”,传扬的是茶文化艺术和哲学艺术。以西湖龙井茶艺剧表演为例,西湖龙井茶艺剧表演可以让观众通过一个小时左右的表演,充分了解西湖龙井茶的方方面面,包括西湖龙井茶最早最原始的传统,最早的记录,最早的种植、加工、销售和冲泡方法,让观众通过舞台剧基本上能把西湖龙井茶的方方面面了解清楚,让观众体验到西湖龙井茶的历史文化,也让观众知道怎么通过茶艺表演冲泡西湖龙井茶。这个茶艺剧表演不需要大牌的明星参与,我们是以茶艺表演为基础,让茶文化领域的茶艺师参与表演即可。当然也可以让观众参与表演。我们表演的目的是可以让茶艺剧表演复制传播,能培训普通人参与茶艺剧表演,让普通人也能体会一次当演员的感觉。全国范围内有成千上万种茶叶,所以茶艺剧的编剧就会有成千上万个,每天都会有新的茶艺剧安排演出,所以可以满足大部分人工作之余来到茶馆喝茶、吃茶点、欣赏茶艺剧。

第三层还有一个重任就是为茶叶企业推广茶叶和茶艺,为茶企量身定做茶艺剧表演,可以通过茶文化提升茶企的茶叶销售,也可以做大茶行业这块蛋糕。

整个剧场的灯光应以古典雅致为主,舞台之下应以方形桌为主,分阶梯摆放。一个剧场以200人到300人之间,人数得到控制,可以让来观看演出的观众不虚此行。

整个茶馆以茶文化展示和发展为主,特别是第三层,刚开始可能发展比较缓慢,但第三层茶艺剧发展好的时候,茶文化输出将会创造巨大的效益,也会拉动第一层和第二层的业绩。所以,这个茶馆以后不仅是对外茶文化交流的一张名片,也会成为各地区茶文化展示的一张名片,人们要想去茶餐厅或了解茶文化,就一定会想到这个茶馆。

未来的茶馆业的发展潜力是无限的,茶馆担当的传播茶文化的使命是巨大也是无比光荣的。希望中国茶文化的发展会越来越好,这是每一个茶人的心声,当然也是责任。

作者:邓鹏辉

第3篇:《茶馆》的艺术性初探

摘 要:话剧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艺术,它关涉“演员—观众”的“表演—观赏”。因此,一部好的话剧作品要求剧作家在创作时要以舞台视野去叙述一个完整的故事。老舍的《茶馆》正是以故事性与表演性,即文学价值与戏剧价值的完美结合成为中国话剧史上经久不衰的杰作。本文试从《茶馆》的艺术性出发来分析其剧本创作与舞台表演之间的密切关系,旨在探讨话剧与其他文学作品的区别。

关键词:《茶馆》 舞台空间 人物展覽式 小说化 共鸣

话剧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艺术,它不仅用浓缩的语言来表现人物的鲜明性格,而且在情节设置上通过一系列的人物行动来叙述一个完整的故事,且这个故事借助剧作家的舞台视野使得话剧具有舞台表演性。同时,话剧还要做到台上与台下、幕前与幕后的相互协调,因为话剧最终不是停留在作者与读者的“创作—阅读”模式,而是停留在演员与观众的“表演—观赏”模式上。换言之,话剧最终是要搬上舞台表演的,通过台上演员的表演来唤起台下观众情感的共鸣。老舍《茶馆》正是以其文学价值和戏剧价值的完美结合在中国话剧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成为经久不衰的杰作。

《茶馆》的叙事时间主要历经清末戊戌变法失败后到袁世凯死后军阀混战,再到抗日战争结束国民党统治时的三个时期,始终围绕着“裕泰大茶馆”里形形色色的人物和事件展开。通过大茶馆的兴衰以及聚集在大茶馆里的那些小人物艰难的生存处境来揭示旧中国半个多世纪的社会生活变迁。《茶馆》里写到的人物达七十多人,时间跨越三个时代,显然异于话剧严格遵守的“三一律”,即“要用一地、一天内完成的一个故事从开头直到末尾维持着舞台充实”。那么老舍是如何布置情节,如何描写如此多的人物,如何在短短的两三个小时内尽现三个时代变迁的社会风貌等问题的呢?这不得不引发我们的思考。实际上,这一切都离不开“人民的艺术家”老舍在创作中对话剧“艺术性”的深度把握。

首先,《茶馆》自始至终都围绕着“裕泰大茶馆”展开,它具有舞台空间的集中性与真实性。茶馆是底层百姓的公共聚集场所与娱乐休闲场所,人员流动性极大,一天内出入的人物较多。老舍通过这个人员流动性极大的茶馆展现了相应时间段的社会生活风貌。透过一个小茶馆,我们看到的是一个社会的缩影。“舞台空间在剧作中具有无形的召唤功能,是人物汇聚的中心,是情节要素之一。”?譹?訛老舍恰如其分地创作了“茶馆”这样一个舞台空间,使得三教九流都汇聚于此,完成了“人物展览式”的性格刻画。“人物展览式”作为一个戏剧观点由德国著名剧作家布莱希特提出,“他主张采用自由舒展的戏剧结构形式,多侧面地展现生活的宽广多彩,让读者通过众多的人物场景,看见生活的真实面貌和它的复杂性、矛盾性,促使人们思考、激发人们变革社会的愿望”?譺?訛。《茶馆》不止于茶馆里一天出入的人员极多,还在于它的时间跨度极大,在近半个世纪里刻画了七十多个人物,那么“人物展览式”是如何做到的?语言的浓缩性与性格化有利于老舍话剧“人物展览式”的创作。例如:

二德子:(凑过去)你这是对谁甩闲话呢?

常四爷:(不肯示弱)你问我哪?花钱喝茶,难道还叫谁管着吗?

松二爷:(打量二德子一番)我说这位爷,您是营里当差的吧?来,坐下喝一碗,我们也都是外场人。

……

王利发:哥们儿,都是街面上的朋友,有话好说。德爷,您后边坐!

……

马五爷:(并为立起)二德子,你威风啊!

二德子:(四下扫视,看到马五爷)喝,马五爷,您在这儿哪?我可眼拙,没看见您!(过去请安)

马五爷:有什么事好好地说,干吗动不动地就讲打。

二德子:!您说得对!我到后头坐坐去。

通过简短的人物对话,五个人的性格和形象已跃然纸上,如常四爷的不甘示弱、松二爷的胆小怕事、二德子的欺软怕硬、马五爷的有权有势、王利发的多说好话免生事的老好人形象,等等。浓缩且性格化的语言,加上一些指示性的动作,使得剧本中塑造的人物更具表演性。从某种角度讲,老舍熟知话剧是一门表演的艺术,是要在有限的时间内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所以在话剧创作中“人物叙述性、说明性的语言少了。每个人物都具有舞台的独立性和表演性,他们的话语中包含着人物的全部信息:身份、社会地位、性格、生活现状,等等”。

“人物展览式”除了人物语言性格化外,还通过“主要人物自壮到老”“次要人物父子相承”的艺术手法来刻画。《茶馆》的独创性在于它作为话剧搬上舞台后通过短短的两三个小时就把旧中国半个世纪的人情冷暖与社会风貌作了全景式的描摹。真实的社会风貌来源于对底层小人物的生活处境的再现,而小人物的真实生存处境只有通过一个能容三教九流的公共场所才能窥出,诸如菜市场、庙会、饭馆等。老舍独具匠心地选取了茶馆这么一个公共场所,半个世纪的社会变迁便围绕着茶馆的兴衰与茶客的命运展开。作为茶馆的掌柜王利发来说,在艰难的时世下惨淡经营,卖茶不行,又开公寓;公寓没了,又添评书;评书不叫座后,又打算请女招待等。一辈子都在改良,一辈子都在艰难的夹缝中生存,受到恶势力的压榨,最终还是没有摆脱茶馆被沈处长侵占的命运。一直以“实业救国”为志的秦仲义的工厂被当作逆产拆平,他到老才悟出“有钱哪,就该吃喝嫖赌,胡作非为,可千万别干好事”的“真理”。为人耿直的常四爷只盼国家自强昌盛,“只盼谁都讲理,谁也不欺侮谁”,到头来却因说了句“大清国要完”坐了一年多监狱,最终落得个卖花生米来勉强度日的结局。《茶馆》除了展示了主要人物自壮到老的生存境况,还为我们展示了那些压迫小人物的刘麻子、二德子、宋恩子与吴祥子等人不但没有终结,而且还子承父业,小刘麻子、小二德子、小宋恩子和小吴祥子等继续压迫那些生存在底层的小人物。

《茶馆》的艺术性还表现在对传统“三一律”的突破,剧本采取了小说化手法。虽然《茶馆》没有紧张激烈的戏剧冲突,也没有不可调和的矛盾带给观众心灵上的震撼,却有着和戏剧冲突相似的集中性——它以人为主,通过人物来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而且是多人多事。这里面的人多是一些生活在底层的小人物,他们都在受压迫的夹缝中努力地生活着。有被父亲以十两银子卖给太监的康顺子;有迫于生计而成为女招待的小丁宝;有多说好话多请安、惨淡经营着裕泰茶馆但最终上吊自杀的王利发;有一辈子搞“实业救国”最终国没救了,工厂也被夷为平地的秦仲义等小人物。同时,《茶馆》中讲述的故事夹杂着荒诞的小片段,如庞太监娶妻买儿、两个逃兵共买一个妻子、抗日战争结束后庞四奶奶做皇后等情节。荒诞情节的背后正是剧作家对这不合理现象的极力否定,突出“葬送三个时代”的主题和渴望人人平等而有尊严地生活着的现代民主国家的到来。

此外,《茶馆》的艺术性还在于它本身的思想性能够引起人们情感上的共鸣。“这种‘共鸣’是把艺术和生活相结合的一条隐形的连接线。它既像生活中随处都可发生的真实事件,又有著属于戏剧演出特有的夸长夸大处理方式”,而《茶馆》带给人情感上的共鸣是在悲剧氛围中展开的。悲的是战争、暴乱、愚昧无处不在,悲的是这些小人物艰难地生活着却依然难逃自我毁灭的结局。如常四爷因为一句“大清国要完”被逮捕入狱;松二爷即使自己饿着也不叫笼里的鸟饿着,以致死后的棺材还是常四爷化来的;王利发辛苦赚来的钱也要被当作“那点意思”讹诈;教员为了争取基本的生存权举行罢课要被当权者狠打;三位老朋友在茶馆里撒纸钱、喊起“本家赏钱一百二十吊”来自我祭奠。老裕泰最终被沈处长以“蒿”批准为“拖拉撕”,整个话剧内在悲凉的情绪指向了人类生存的终极所在——关于人的思考、关于人性社会的建构。通过舞台上的表演,台下的观众被带入剧作家在创作剧本时所涉及的一些精神层面的东西,即话剧的思想性——人有尊严地活着。清末戊戌变法失败后的时代、袁世凯死后军阀混战的时代、抗日战争结束后国民党统治的时代,裕泰茶馆始终不变的就是“莫谈国事”的信条。人们没有自由可言,处处受恶势力压迫,只能在生活的边缘上挣扎。一定意义上,“‘人类的共性’‘苦难’‘人类经历’的悲喜剧才是《茶馆》真正关心的主题”。三个时代的埋葬,最终会迎来由合理秩序保障、人人平等自由的现代社会。因此,《茶馆》的艺术性还在于它本身的思想性,关于“人”的时代的深入思考。

总之,话剧是一门在舞台上表演的综合性艺术,涉及人物语言、动作、场景置换等多种因素。集中真实的舞台空间、“人物展览式”的性格刻画、小说化的手法、深刻的思想意蕴让《茶馆》能够突破话剧表演时的时空界限,在有限的两三个小时内尽现三个时代的社会风貌。在演员与观众的“表演—欣赏”的接受过程中,带给观众心灵上的震撼和思想上的觉醒,而这些正是《茶馆》艺术性的体现,也是老舍创作《茶馆》迥别于其他话剧的独特之处。

①③ 马云:《老舍的话剧创作与舞台视野》,《文艺研究》2006年第11期。

② 庄悦:《老舍话剧的美学内涵及其艺术表现》,内蒙古大学2010年硕士学位论文。

④ 赵杨:《从戏剧活动看戏剧剧本的“二重性”》,《戏剧之家》2013年第3期。

⑤ 郑:《老舍话剧“艺术现象”探析》,河北师范大学2009年硕士学位论文。

作 者:牛丹丹,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课程与教学论(语文)。

编 辑:康慧 E-mail:kanghuixx@sina.com

作者:牛丹丹

第4篇:成都老茶馆以及茶馆分类

成都老茶馆以及茶馆分类 成都茶馆简述

四川的茶馆,在经历了许多风雨之后,已经成为一个社会生活的缩影,它浇灌出多彩的民间艺术,也冲泡出四川人生活的态度。这种态度就回荡在老堂倌的声声吆喝中,就弥漫在那一杯香茗浓郁的茶汤中。

成都的老茶馆

成都人爱喝茶,茶馆多也就顺理成章。老茶馆的"沙缸水"是吸引茶客的原因之一:老茶馆里都有天井,天井中又都有一到两口大石缸。因石缸内铺有卵石、棕叶、细郊河沙,石缸又叫"沙缸"。

河里运来的"活水"(河水)倒入沙缸,沐天之露、扯地之气;水再经细沙、棕叶、卵石过滤才提到瓮子上烧开供茶客饮用。沙缸水生津润口,比井水甘甜清醇,饮茶平添一野趣。老茶馆烧开水的灶不叫灶,叫"瓮子"。约两米长、一米宽,上下两台。高出的一台是真正意义的瓮子,储存着热水。

冬天茶客坐久了脚冷,可以买瓮子里的热水来烫脚,茶馆备有脚盆,一盆洗脚水折算一碗茶钱。瓮子低的一台就是烧开水的灶,灶面铺着钢板,钢板上割有壶底大小的圆洞。火苗从洞内蹿出直烧壶底。堂倌有时来提水未开,"师爷"(烧开水的人)会提起茶壶用"透火钎"捅火,火苗随火星刹时蹿起好高,这壶水顷刻间就会开。

老茶馆都很大,掺茶的堂倌一班就有

七、八个、十来个人。老茶馆的茶客则是五花八门,三教九流:市井百姓在茶馆会友聊天,无拘无束;推车挑担者喘气歇脚,也会在茶馆坐下;商人在茶馆隔着袖子互掰手指头,或震耳欲聋,或低声细语,几碗清茶,不定就成了一笔生意。

成都老茶馆还起着"江湖救急"与"民间法庭"的作用:无论平民还是袍哥有了纠纷,愿意通过"谈"的方式来解决,就会相约到某某茶馆,输理的一方,付清到场人的茶钱。这就是"吃讲茶"。另外生活无着的人,实在走投无路了,到茶馆去求救,往往都会得到资助。

据说知道去茶馆求救的人,是一些"犯了事"的人,求救也就带一定的隐密性:求救者装着若无其事的样子去茶馆喝茶。堂倌来给茶客掺第二次水时找不到茶盖(掺了茶要帮茶客盖茶盖)。求救者揭起桌上的草帽露出茶盖。堂倌见此即会邀客人后堂说话。与客人对话的就是茶铺老板,问清事由,茶铺老板一般都会助以盘缠,指以前程。

戏曲茶馆:戏友玩家的天堂

这里没有商务会谈,没有八卦轶事,没有麻将声,只有正前方戏台上的咿呀唱词。那一出出唱做只有懂行的人才能听出韵味,不过外行人来看个热闹也不错,配上一盏盖碗茶,来上几碟瓜子花生和几道成都小吃,看变脸、吐火、滚灯,唱戏 于是,时光好像倒退了一百年。

代表茶馆:悦来茶馆、顺兴老茶馆、蜀风雅韵茶馆

评书茶馆:听成都社会众生百态

成都人泡茶馆的爱做的事很多,打麻将、斗地主、谈生意„„但是如果只能选一样的话,那就是——摆龙门阵。摆龙门阵是种乐趣,听好玩的龙门阵更是一种乐趣,那成都最好听的龙门阵在哪里,就在评书茶馆。这里的评书是对社会动态的敏锐观察和带有批判精神的生动剖析,但又被幽默化大众化平民化了,于是成为了成都人茶余饭后的笑料谈资。喝一碗花茶,听成都社会众生百态,然后发出源自内心的笑声。

代表茶馆:李伯清书院 禅茶馆:都市中的心灵乐土

茶与禅,就像两种最不需要语言的生命精华,用平常心静静地品味茶的清香,清清明明,不取不舍,无爱无嗔。禅院、阳光、香炉、树荫、瓷碗花茶,在功名利禄来来往往、炎凉荣辱沉沉浮浮的大千世界中,为你提供一分淡泊宁静的“茶禅一味”的氛围和心境。浮生如斯,光阴翦然,每每人问禅何处,往往只在一饮中。

代表茶馆:大慈寺禅茶堂

露天茶园:最具代表性的成都茶馆

高高低低的鸟笼里鸟鸣声起起伏伏;大小悬殊的狗狗们正在开万国狗博览会;几百张铺张开来的露天茶座上,“碧潭飘雪”的盖碗茶正冒着热气,飘着茶香;手持铜壶的茶倌儿穿梭跑堂;卖豆花儿的、转糖画的、淘耳朵的小贩夹杂其间;“泡茶”“掺水”声此起彼伏;成都人或读书看报,或搓麻打牌,或摆龙门,或晒太阳打瞌睡,这样的日子用成都话说就是“巴适”。

代表茶馆:人民公园鹤鸣茶社、滨江茶园 茶文化博物馆:见证茶文化历史

成都茶文化博大精深,历史源远,茶文化博物馆用历史藏品和现代艺术表演的方式,更好地复原、保护和传承成都的人文风貌、休闲及民俗文化。在这里可以参观从古至今的各色茶器,茶史介绍、炒茶作坊、茶体验区等,全方位领略中国茶文化的内涵和魅力。

代表地:成都文殊坊麻将与茶文化博览馆 艺术品鉴茶楼:收藏爱好者的圣地 在这里,时光仿佛倒流。圆润的紫砂茶具,古朴的黑釉茶具,细腻的青瓷茶具。在这里,历史仿佛被定格,青石桥,遗址现场,青花盖碗,土陶罐。在这里,可以一边品茗,一边对艺术品进行鉴定、赏析,一边交流心得体会。茶与艺术品在此时是如此和谐,在品茶的同时,领略千年灿烂文化。

代表茶馆:余庆会馆 茶艺馆:看茶文化艺术精粹

在一曲悠扬婉转的古筝声中,坐在太师椅上,一边轻摇折扇,一边慢慢品茗,一边看台上或安静闲逸的功夫茶沏茶表演,或精彩艺绝的长短壶冲茶技艺,整个身心似乎也早已不在这个大都市了。

代表茶馆:榜上有名茶馆

商务休闲娱乐茶馆:成都人的生活会客室

成都人谈生意、约朋友打牌、与恋人见面、相亲、看球赛、会老友„„最爱去的就是商务休闲娱乐茶馆。这里环境清雅,设施齐全,服务员专业得体。在这里也许上桌客人刚不动声色中谈定了一票生意,也许这桌客人正在开同学聚会,也许那桌客人即将觅得自己人生中的另一半„„。

代表茶馆:圣天露茶楼、圣淘沙茶园、18号茶馆、瑞升茶府、子云亭茶坊

特别推荐:子云亭茶坊棕南店在“品茗文化周”活动期间设置温馨茶水小站,茶艺师冲泡及介绍,免费品尝。每周三和周五,开展茶艺表演活动。

普洱茶专卖店:普洱粉丝的交流品鉴聚集地

绿茶如春之清新,乌龙茶似秋之丰满,普洱茶却涵蕴四季之美。成都茶馆里多喝的是绿茶花茶,而普洱品鉴却多藏在街边的普洱茶专卖店里。这里门店不大,门口多摆着一张功夫茶桌,客人进门落座,茶商主人随即泡出各种推荐的普洱茶。在这里,普洱茶的“粉丝”们相聚在一起,喝普洱谈普洱,仿佛沙龙似的,如遇到难得的知音同好,主人更是主动将珍藏的极品普洱也主动泡来请之品鉴,这时,品完买不买茶都无所谓了。

代表茶店:街边的普洱茶专卖店 街头茶铺:下午无事,来搭麻将班子

几块钱一杯茶,一张方桌,数张竹椅,一副麻将,一坐一个下午。家长里短,逸闻趣事,一摆就是半天。这些散布在成都各个居民小区里或城边乡场上的无数无名茶铺正是构成成都茶馆文化最基础的元素。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这些茶铺和喝茶的人们,在城市的各个角落静静的讲述着这个城市关于茶的故事。

代表茶铺:居民小区里的无数无名茶铺 茶馆是成都人修身养性的乐土。它把成都人的悠闲和悠闲中的慵懒,随和与随和背后的任性都暴露无遗。所以,倘要感受成都的市井气息、闾巷风情,哪里都不用去,直接上茶馆好了。

第5篇:创业-茶馆

学号:201004032058姓名:贾广宏班级:410

32创业计划书

茶,在我国历史悠久,传说茶是“发乎于神农,闻于鲁周公,兴于唐而盛于宋。”茶圣,唐代陆羽(公元733-八百四年)就编撰了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目前,全国茶农人数约8千万人,而从事茶叶生产供销和科研教学工作总人数约1亿人,茶叶是农村产品中大宗商品之一,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重要地位。饮茶是人类美好的物质享受与精神品赏,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饮茶文化已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雅俗共赏离不开茶,如:“柴米油盐酱醋茶”,“琴棋书画诗酒茶”。

现在市场从事茶叶经营的商店和供销人数众多,但真正懂得茶文化、茶艺、茶保健的专业人员甚少,人们在品尝茶的清香,回甘的同时能了解一些茶文化,茶艺方面的知识,掌握一些茶保健功能既能增添茶趣味,又能对人体健康、防病有帮助,何乐而不为呢?因此,我选择从事茶叶经营项目的同时能普及茶知识,理由就是在增加经济效益的同时,提高社会效益。

创业组织定名为道泉茗茶馆,选择地段中档偏高,在商业圈或居住区,服务对象根据市场细分。当然,茶叶产品也以中高档为主,兼顾一般,在价格方面,根据市场规则,参考同行价格。在品牌方面,选择一个到二个,如黄山毛峰、福建乌龙,在进货渠道方面,准备在茶叶批发市场中,选择茶叶品种好,价格适中,有诚信的茶场经销点,作为主渠道。

在经营活动中,首先是提高服务质量,热情接待每一位顾客,根据顾客的需求,有的放矢,介绍产品的特色,同时提供有关的冲饮方式,保健知识,储藏方法等专业知识,为了成功的开展经营活动,在经营活动初期,做好宣传工作,如印制名片发放,告知经营特色。

创业初期,亏本让利,得到市场认可,付学费必不可少,准备按固定费用,承担亏本风险,当月以60%每月递减10%,六个月后达到持平,初算如下:

第一个月:9578*60%=5746.80元,第二个月:9578*50%=4789.00元,第三个月:9578*40%=3831.20元,第四个月:9578*30%=2873.40元,第五个月:9578*20%=1915.60元,第六个月:9578*10%=957.80元总计:20113.80元。其次租铺经过办理行业许可证等相关手续,期间还要装璜,添置必要设备,进货等许多准备工作。约持续二个月时间,要付二个月商铺租金12000元。本项目开业资金约12万RMB,预算如下:资金来源为:自筹资金7万RMB,贷款5万RMB。租借商铺:面积约30平方、瓶:1000元。电话(固定+移动):2000元。合计:8000元。工资支付:本人工资1000元/月。雇工工资:8000元/月。合计:1800元。电费:冷柜、店内照明、店外广告:700元/月。通讯、交通费:300元/月。进货:约3万元(少量多次)开业前资金投入:房租24000元、装璜20000元、设施8000元、进货30000元,合计:8.2万RMB。

保本业务量分析:(装璜费20000元+设施添置费8000元)/三十六月=778元(折旧)/月,房租费6000元/月、工资1800元/月、通讯、能源费1000元。

计:每月支出9578元(固定费用)

拟:毛利率35%、国税17%

9578+9578*0.17/0.35=32018元/月(营业额),约1100元/天(营业额)

第6篇:茶馆创业

很高兴今天站在这里向大家展示我的梦想,我的这份规划书分为自我分析,想法目标创业规划三个部分。,

每当讲起一个人来,你会说他有什么成就,有什么优点,同时也会谈到这个人的性格,性格是指表现在人对现实的态度和相应的行为方式中的比较稳定的、具有核心意义的个性心理特征,是一种与社会相关最密切的人格特征,在性格中包含有许多社会道德含义。下面我就谈谈我的性格:我的思维比较周详,有长远的战略性思考,在测试中显示出我有能力深入的解决问题,可以选择创业。

我开茶馆的想法来自对茶馆界的关注,和对茶馆文化的喜欢,有很多报道报道茶馆界的虚高新,近十多年来,茶馆业由少到多,由小到大,发展十分迅猛。其总体规模,经济效应及社会影响已经到了不容忽视的地位。但是人们在发展的时候过多的追求高档次,发展的块,人们上的块,上的高。如果有生意高档当然高收入,但是没有生意也追求高门槛,这必然会成为一种病态,他的门槛有多高,道有多密,我们外界人就不得其解。

其实这种状态的原因是茶文化界基础工作不扎实,热衷于搞表面活动,追求猎奇,贪图热闹,轻视普及工作有直接、重要的关系。

茶,以茶艺而神秘,改革开放以后,曾经被计划经济长期控制的茶叶向人们开放,这是一个大好的时机,可以向全民宣传,普及茶文化的大好时机,但是这个时机被茶文化界给错失里。当时全国茶界人士都盯住了新引进的茶艺,为了把茶艺在中国茶馆这块旧土上移活,差学者不遗余力的为其加枝添叶,一时间茶艺成了国宝。茶馆因茶艺而身贵,茶艺凭茶馆而价高。茶馆的装修一定典雅,茶叶茶具都要珍品,不仅设施高档价位也很高。这就是我们只有高没有低的不全面发展,这种情况我们只能用虚无缥缈的“雅”和“文化”来自圆其说。

茶馆业的馆主进入茶馆业的初衷很多都是看好了这一行业的文化含量,都希望能文雅而体面地挣钱,但不都能靠茶艺的虚高而成功,客人不都是为文化而来,也不是都为高档而来。客人需求不同的档次,有多种需求。当我们发现茶艺馆只有高档没有抵挡和中档的情况时,就预感到了这种不好的状态,这无疑是切断生活,中断文化。

未来的茶馆业发展有几个方向,第一可以向质量型增长转型。第二中国茶行业已经不再封闭保守,知道借助外力来推动自己加快发展速度,从根源上改变,从而实现茶自身的价值。第三形成就有影响力的茶叶品牌和能让消费信服的高端产品。同时改变以前的不好状态,形成稳定的行业。

我的目标是开一家乡土式茶馆,中国现有茶馆10万家以上,竞争茶艺馆、茶餐厅、社区茶室等形式多样化,各式创意主题茶馆层出不穷,消费者可选择性越来越多。茶馆行业低进入门槛,高市场增长率,高毛利率,导致众多经营者想“试水”现代茶馆,他们当中甚至有一部分人没运营过服务型企业。而我想要开的茶馆相对自然,可以让大多数人接受。

茶馆布置着重在渲染当地文化,简朴而不粗俗,壁上一般不用多余饰物。给客人营造自然的环境。我认为一件事的成功除了坚持和机遇之外还要有自己独特的发展道路。有人统计平均每一万余人就拥有一家茶馆,这个数量在业内人士看来已经远远超过了市场需求。所以我开的茶馆必须有自己的路可以走,

第三,是把茶馆做成一个有生命力的茶馆,中国是茶文化历史悠久的国家之一。茶馆在不同时期,都发挥过重要的功能作用。一,唐代时期,国家富强,政

治安定,经济、文化昌盛,城市繁荣,为当时造就了一个群体——市民阶层。茶馆为他们的交流、沟通创造了一个良好环境。二,茶馆有一定的社会功能,政治、经济色彩。20世纪上半叶,由于社会动荡,战乱不断,各种矛盾尖锐,茶馆成为人们了解时局、预测形势发展和获取各种信息的主要场所。

我的茶馆的生命力要表现在他所产生的社会价值和自身的稳定发展,我不会在向以前的馆主一样为其加"文化"色、浇"高雅"水,也不会像大多数想“试水”现代茶馆经营者一样没运营过服务型企业就开始经营,

经过上面的介绍,相信大家了解了茶馆的皮毛,现在我说一下我的创业规划,整个发展从现在开始,分为准备阶段和发展阶段。

准备阶段主要为在校期间,1 利用假期时间到茶馆或餐饮部门打工。2 利用空闲读有关文化发展的书,了解国家的茶文化。3 学好知识。我对我自己没有过高的要求,普普通通也是进步。

其次,创业需要一定的条件包括自身条件和外在条件,我认为一个创业者必需具备良好的品德和可以流动的资金。其中的品质不只包括智商,还有.德商、智商、情商、逆商、胆商、财商、志商、灵商、健商。一个人想要成功,要看各方面的能力。通过长时间的学习和生活可以锻炼这些这几种能力。

创业中的风险有重要的两点,一是行业内的竞争,茶馆业形势大好;竞争加剧;集中度更高。一些国内领先的茶企业探索新商业模式,产品形式多样化,体验会所成为其高端消费者的沟通场所和工具。GDP增长及老龄化带动茶馆需求增长,行业内优胜劣汰加剧。要做到长久稳定的发展,我会按前期的安排做好茶馆,经营过程中学习业内其他茶馆的经营优势,跟上本行业发展的脚步。其二就是发展中最基本的问题的(发展的资源)我所需要的资源主要是资金,服务和管理人员,管理人员的好坏关系我的茶馆的未来,做为茶馆的经营者,我要掌握业内的规则和经营技巧,同时做好流动资金的安排问题。从而保证茶馆的发展。

未来我的乡土茶馆,如果能适合我自身的发展,创造一定的社会价值,营造独特的影响力,就算是初步成功,在经营的过程中也就推广二十一世纪的世界饮料。

今天我的演讲稿有一部分来自国内茶文化界专家在网上发表的言论,我搜集了很多茶馆的资料,大同小异都说了茶馆的未来发展应靠质量,我也认为一种产业的发展应该有质量,因为我自己没有茶馆经营的经验,所以今天的介绍可能有很大的片面,希望各位谅解。

20岁的迷茫,就等于30岁的恐慌,40岁的无能。

第7篇:28扬州茶馆

[教学目标]

1、能在阅读文本过程中,独立认识本课生字;用学过的方法理解“兜揽、黯淡”等词语。

2、通过品味重点词句,能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扬州小吃的特色,并能把“烫干丝”的过程给大家作介绍。

3、在品读课文的过程中,初步了解中国传统饮茶风俗及饮食文化,激起学生探究中国民俗文化的兴趣。 [教学重点和难点]

1、通过学习课文,了解扬州小吃特色,初步感受中国传统饮茶风俗及饮食文化的博大精深。

2、在学习第二节的基础上,能抓住关键动词,把“烫干丝”的过程有条理地复述清楚。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整体进入,引出课题

1、扬州是我国的一座历史名城,山灵水秀,而扬州最著名的就是茶馆。今天就让我们走进扬州茶馆去看一看,品一品。 (出示媒体1、出示课题)

齐读课题: 28. 扬州茶馆

2、朱自清——我国现代著名作家、散文家、诗人。《扬州茶馆》选自作者写于1934的文章《说扬州》。

二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师:说到扬州,就不得不提扬州人的两大享受“皮包水和水包皮”。 意思就是去茶馆喝茶,去澡堂泡澡,这就是扬州人最好的享受。可见茶馆在扬州人生活中的重要性了,难怪朱自清先生说——

1、出示句子:扬州最著名的是茶馆,早上去,下午去都是满满的。

①师引读。

②从这句话里,你知道了什么?

2、为什么茶馆每天都能吸引那么多茶客呢?请你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到课文里去找一找原因。

3、学生交流,师随机归纳整理。(板书:零碎小吃 烫干丝 小笼点心)

4、师根据板书小结:一个会喝茶的老茶客,到了扬州茶馆是决不会错过这些扬州小吃的,而且地道的茶客喝茶可是有先后顺序讲究的,朱自清先生在他的文章里已经告诉我们了,先点些(零碎小吃),再叫上一盘(烫干丝),接着该要(小笼点心)。让我们也做回老茶客,一起走进——扬州茶馆(齐读课题),去品品茶,吃吃那儿的特色小吃。

三 重点研读,深入了解扬州茶馆小吃的特点

师:来到茶馆,找个靠窗的位子坐下,茶房就会提着大水壶,在放着几片茶叶的茶碗里冲上水,(出示图片)这个动作老茶客称为“沏”(出示生字、拼音qī,读准读音)。

(一)学习第一节

1、坐定了沏上茶,就有卖零碎的来了(出示图片和文中描写的相关文字),师引读:他们的手臂上挽着一个黯淡的柳条筐,筐子里摆满了一些小蒲包,分放着瓜子花生炒盐豆之类。

2、(播放卖零碎的吆喝声)请你仔细听,想想他在干什么?

3、生交流(他在叫卖;他在吆喝„„);

4、师:是呀,他正在叫卖他的零碎东西,有(瓜子、花生、炒盐豆)等,其实课文里就有一个词告诉我们了,你能找到吗?(兜揽) (理解“兜揽”,指导书写“兜”,读好词语)

5、茶馆里除了卖零碎的,还有其他卖各色小吃的,请你轻声读一读这段话,想象一下他们又会如何兜揽生意呢?选择其中一个来说一说。

出示句子:又有炒白果的,在担子上铁锅爆着白果,一片铲子的声音。得先告诉他,才给你炒。炒得壳子爆了,露出黄亮的仁儿,铲在铁丝罩里送过来,又热又香。还有卖五香牛肉的,让他抓一些,摊在干荷叶上;叫茶房拿点好麻酱油来,拌上慢慢地吃,也可向卖零碎的买些白酒来喝。

6、同桌互说;班内交流,师随机引导学生从小吃的做法、颜色、香味来说,并适时小结,板书。(做法、色香味)

7、师生配合读段。你们真会读书,作者就是抓住了小吃的色、香、味及独特的包装上,让我们在领略美妙语言的同时似乎也品尝到了诱人的美食。

(二)学习第二节 过渡:这零碎小食固然让人嘴馋,这“烫干丝”更是必不可少。那这扬州名小吃到底是怎么制作的呢?

1、生默读第二小节,想一想做“烫干丝”需要几步,提醒学生特别注意一下文中出现的“;”。

2、生交流,师随机归纳板书。(切丝、烫熟、调味)

3、那每一步具体是怎么做的呢?你不看书能填吗? 出示填空:

烫干丝先将一大块白豆腐干飞快地(切)成薄片,再(切)成细丝,(放)在小碗里;用开水一(浇),干丝便熟了。(滗)去了水,(拨)成圆锥似的,再(倒)上麻油酱,(搁)一小撮虾米和干笋丝在尖儿,就成。

4、生交流,师随机教学生字“滗”,通过让生做动作理解意思。

5、师生合作读。

6、师补充介绍:别小看这些动作,“切”就不是普通人能做好的。一块一厘米多厚的豆腐干(用手比划出厚度),要切成十七片薄如纸的薄片,然后再切成象头发一样粗细的细丝,并且一根不断。可见,这厨师的手艺是非常——(好,高超„„)

7、再快速读读第二节,看看从哪些词语里,你还能感受到厨师手艺的高超。

8、生交流。(飞快、说是迟,那是快、一眨眼)

9、指导朗读“烫干丝先将——一眨眼已端来”。

①指名读 ②齐读

10、相信现在大家已经知道这“烫干丝”是怎么做的了,下面请你做回小厨师,把“烫干丝”的制作过程向大家做介绍。你可以结合板书和老师刚才的一些介绍,试着边做动作边说。

11、学生准备,指名交流。

(三)学习第三节

1、师生配合读:

这烫干丝清淡可口,是道开胃小菜,所以你不用担心吃不下别的扬州点心。接着该要(小笼点心)。扬州的小笼点心种类可多了,有(肉馅儿的、蟹肉馅儿的、笋肉馅儿),最美味可口的是(菜包子、菜烧卖,还有干菜包子)。这菜包子和干菜包子各有什么特色呢?现在请你闭上眼睛,认真听老师来介绍一下,看看你能不能听出它们的不同之处。

2、师范读“菜选那最嫩的——一点橄榄般的回味来”,生感受特色。

①生交流,师随机从作者抓住了点心的做法、色泽、味道来小结;教学多音字“嚼”。

②指名读句;分男女生读句。

3、师引读最后三句话: 这样色香味俱全的美食,谁舍得错过。这么着每样吃点儿(也并不太多)。要是有饭局,(还尽可以从容地去)。但是(要老资格的茶客才能这样有分寸;偶尔上一次茶馆的本地人外地人,却总忍不住狼吞虎咽,最后总不免捧着肚子走出。)

4、师小结:这扬州茶馆果然名不虚传,无论是看似普通的零碎小吃,或是做工精细、风味独特的烫干丝,还是色香味俱全的小笼点心,都让人馋涎欲滴。如果你到扬州一定要去茶馆坐坐,享受一回“皮包水”的感觉。

四 课外延伸,升华情感

1、我们中国人最讲究吃了,除了扬州小吃,你还知道哪些风味小吃?

2、学生交流。

3、总结:这些小吃也只是我们中国各地饮食中的一小部分。其实在每种饮食的背后还有当地的文化习俗渗透在其中,因此中国的饮食文化是闻名世界的(板书)。

4、能不能用简短的语言,介绍一种小吃,你可以学着朱自清先生的写法,从小吃的色香味、做法等方面来介绍。(手指板书) [板书]

28、扬州茶馆

兜揽零碎小吃 叫烫干丝 要小笼点心

切丝 烫熟 调味

(色、香、味

做法 )

饮食文化

第8篇:扬州茶馆教案

28.扬州茶馆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掌握儿化发音,理解“滗”等不常用字的意思。 2.正确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品味课文用词的确切。

3.继续学习复述课文,能正确使用动词介绍烫干丝的制作过程。 4.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中国传统的饮茶风俗、饮食文化。 教学重点:

继续学习复述课文,能正确使用动词介绍烫干丝的制作过程。 教学难点:

正确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品味课文用词的确切。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 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第28课扬州茶馆,跟随作者的脚步来到了扬州——一个山灵水秀的历史文化名城,一个孕育着美食的天堂。中国人喜爱喝茶,扬州人尤其喜爱,茶馆成了扬州人每天生活的重要部分,难怪作者这样说: 【出示】扬州最著名的是茶馆,早上去下午去都是满满的。扬州茶馆吃的花样最多。

2. 扬州茶馆里吃的花样都有哪些呢?上节课我们学习过了,还记得吗?

板书:

零碎杂食 烫干丝 炒白果

五香牛肉 小笼点心

师:在扬州茶馆里,这些都叫小吃。在这些小吃中,作者竭力推荐的是哪一种呢?(烫干丝)

你们怎么知道的?(文中说“叫茶房烫干丝是不可少的。”) 板书:不可少 二.学习第二小节

1. 烫干丝既然是不可少的一道小吃,那么我们不妨一同来了解一下,这究竟是怎样的一种美味呢?老师请大家看一段视频。 【播放视频】烫干丝

2. 课文中的茶房又是怎样烫干丝的?

(1) 轻声读读课文第二小节,读完后用横线划出相关语句。 (2) 【出示第二节】学生个别回答,句子泛红。 (3) 齐读这句话。

3. 茶房做了哪些动作?仔细读读课文,自己在书上圈一圈表示动作的词。 交流放PPT同时板书:切 切 放 浇 滗 拨 倒 搁 理解这些动词:

(1) 为什么一浇,干丝就熟了呢?(干丝很细,开水一烫就熟了,如果很厚,是烫不熟的,说明厨师的刀工特别好,扬州茶馆里的师傅们手艺可了不得呢,一厘米厚的豆干能切出十几片呢!)

(2) 滗的意思:挡住渣滓或泡着的东西,让液体(水、汤汁等)倒出

(媒体出示解释;动作演示。)

(4) “拨”说明什么?(厨师很讲究造型的美观)

(5) “搁”是什么意思?这里为什么用“搁”不用“放”呢?(“搁”比“放”更轻柔,更细致,因为是一撮,而且又是放在圆锥的最顶上。) 师:这些词语十分准确地表达了烫干丝时的每一个动作,用得多好呀!让我们再来读一读这句话。

(媒体出示:烫干丝先将一大块白豆腐干切成薄片,再切成细丝,放在小碗里;用开水一浇,干丝便熟了;滗去了水,拨成圆锥似的,再倒上麻酱油,搁一撮虾米和干笋丝在尖儿,就成。)(齐读)

4.仔细看这段话,想一想:烫干丝的动作究竟有几步呀?

(三步:切成细丝放在碗里;用开水浇熟;滗去水,拨成圆锥形,倒上麻油,搁上虾米和笋丝)

作者给我们提示了吗?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师:标点符号也是帮助我们读懂课文、读好课文的重要标志,不能忽略它们。 5.下面让我们再来读读第二小节,体会一下作者是如何精确地使用标点符号的。 6.谁能用上这些动词,做一回小作者,复述一下烫干丝的过程? (1)看着视频自己先试着说一说。 (2)同桌看着板书互相说一说。 7. 学生交流。 三.学习第三节

1.师:烫干丝就是清的好,不妨碍你吃别的,瞧,接着就该点小笼点心了。你看这热腾腾、白乎乎、香喷喷的小笼点心,多么诱人。小笼点心质量的好坏离不开馅料的制作,来,让我们先读读课文,再跟着师傅一起做做小笼点心吧!

2.轻声读第三小节,完成填空题:

做菜包子、菜烧卖和干菜包子,菜( )那最嫩的,( )成泥,( )一点儿糖一点儿油,(

)得白生生的,热腾腾的。

3.师:小笼点心品种丰富、馅料讲究、入口即化、令人回味无穷,想不想通过

朗读把这种美妙的感觉表现出来?作者在这段描写中用了许多带“儿化”的词语,要读好这段话,首先要把这些词语读好。

(1)出示:肉馅儿 蟹肉馅儿 笋肉馅儿 一点儿 一丝儿 吃点儿(个别读、齐读) (2)多音字也要读正确

出示:细细地咀嚼,可以嚼出一点橄榄般的回味来。(指名读、齐读) 4.师:多音字读准了,儿化的词语大家也会读了,来,打开课文,和老师合作,一起来读读第三节,感受一下扬州小笼点心的美味。

四.课外拓展

淡淡的茶香、美味的小吃,是谁让我们不经意就沉醉在这温暖的小城里了 呢?写下这些文字的正是著名散文家朱自清先生。他在扬州生活了十三年,那里的风俗习惯、风土人情留给了他深刻的印象,于是这一切都化作了悠然惬意的文字,留给了我们。来,让我们读读这段介绍,一起走近这位散文家。 过渡:文章学完了,作者我们也了解了,下面我们来做一个小练习。 五.完成练习

1.课前老师已经请大家观察了妈妈炒鸡蛋时的过程,谁来说一说妈妈炒鸡蛋时 做了哪些动作?(出示表格)板书:敲 倒 加 拌

倒 倒 炒 装

2.试着写一写妈妈炒鸡蛋的过程。 板书设计:

零碎杂食

炒白果 五香牛肉28.扬州茶馆

烫干丝

(不可少)

小笼点心

倒搁

第9篇:读茶馆有感

看了一次茶馆话剧,心情甚是不平。

为什么辫子非要留那么长?为什么大清国灭亡后茶馆命运更悲惨?为什么越是爱国的人越是受迫害?为什么我们国家被别国的压迫而不得自立?为什么、、、?

种种的困惑让我心难以畅怀,种种的庸俗让我愤慨,种种的爱国人士的悲惨命运让我心寒,茶馆中的种种都让我感到伤心。堂堂有着五千年文化传承的文明古国,居然被压迫得如此狼狈。国是不堪的,茶馆也是不堪的,人是最不堪的、、、

抒发了自己的这么多愤慨后,突然觉得,其实茶馆里也是有值得庆幸的事情。比如王利发,虽然他人非常油滑,有些奉承他人,但是他也是为了茶馆好,为了将父亲留下的茶馆发扬广大。再看看秦仲义,多么让人“同情”的实业救国人士啊!为了祖国,他已经做了他该做的一切。还回顾一下常四爷,多么的大气,绝对的正人君子啊!这么说完,自己内心里稍稍有了点慰藉,可是本能的在脑海中,我就看到了“阿Q”对我的“回眸一笑”!我不禁给自己的拳头握得像铁一样紧。想象一下,要是在别国侵略的时候,每个人都能像我这样(不是自夸,我很认真),个个把拳头握紧,组成铁一般的脊梁骨。试问谁还敢在中国大地上这般撒野!

见了阿Q,心里对“茶馆”不但没有了同情和舒坦,反而更是愤慨。创造了五千年渊源流长的文明的中国,到了近代竟然造就了这么多的“软人”!我心难以畅怀啊!

茶馆里的老客,常四爷和松二爷,因为一句“大清国要完”而入狱。王利发组织整街的人联保他们二人,那个让我最安慰的实业救国者秦仲义却没有签,因为他说他救的是国,而不是一两个人。要是能回到那个年代,我真想站在他面前指着他说:“一两个人都救不了,还谈什么救国”?我心实在愤慨啊!

秦仲义,茶馆里让我有丝毫安慰的几人中的一个,一心想实业报国。起初他的布销路很好,甚至拍出钱票,欲买宣武门的一条街建公司。我看到这里甚是欣慰。但是很快,进口的布料就充斥市场,遂即他的产品就滞销了。而后有军官找到秦仲义,想将他的火柴厂变成军火厂,甚是有利可图。我不禁心里大夸好,觉得他起码没有支持这场战争。结果,他的火柴厂被炸了。后来他的织布场里工人罢工,带头的竟是他的儿子!多么悲惨的爱国人士!但是这还没有悲惨到底,此后不久日本人投降了,美国人进了城把他的工厂改成了兵营。他完全没了生活来源,外加一场风寒、、、这个让人欣慰的爱国人士就这样潦倒了。我是多么心寒啊!

剧尾王利发,常四爷和秦仲义三人在茶馆里的那段感慨!是多么的无奈!最后的王利发的悲惨自杀为全剧收尾。真正的悲剧!

唉,还是算了吧,如果我还只是沉寂在这些种种的伤心事中,而不在实际生活中改变,我毫无疑问就成了个“软人”。作为现代的中国人,虽然时代好了,社会安定了,生活水平提高了,但是我们不能忘记历史的悲剧,永远不能做“软人”!让新一代的我们挺起脊梁,做个“合格”的中国人!

上一篇: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习题下一篇:扫黄打非联合办案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