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牛养殖企业投资论文

2022-04-1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牛肉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南方肉牛养殖凭借其独特的优势,在一定程度上能满足人们对牛肉的需求量。然而,南方在肉牛养殖过程中受策略和技术的影响,不能更好的达到增效养殖的目的。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肉牛养殖企业投资论文 (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肉牛养殖企业投资论文 篇1:

河南小规模肉牛养殖存在问题及发展对策

摘 要:通过对小规模肉牛养殖场进行调查,以现代畜牧业的理念分析了农户小规模肉牛养殖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促进小规模肉牛养殖产业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小规模肉牛养殖业;现代畜牧业;现状;问题;对策

肉牛养殖业是河南省的传统优势产业,河南省也是国家规划的中原肉牛产业带的重要组成部分。河南省农作物秸秆资源丰富,发展肉牛养殖潜力大。随着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牛肉的消费量越来越大,市场前景看好,大力发展肉牛等草食节粮型畜牧业,既满足人民生活需要,同时还能帮助农民脱贫致富,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一、河南省适合发展肉牛产业

(一)地理及自然环境适宜。饲草饲料资源充足有利于肉牛业发展。河南省位于黄河中下游,境内山地、丘陵、平原、盆地均有分布。全省年平均降水量为600—1200mm,平均气温12℃一15℃,全年日平均气温稳定,全年无霜期为180—230天。河南省天然草场总面积约6000万亩,草场主要类型有:平原草丛草场,低湿地草丛草场,山地丘陵灌木草丛草场等。人工草地面积约300万亩,主要分布在豫西山区、豫北山区、黄河故道及黄河滩区。河南还是个农业大省,是全国粮食的主产区,农作物秸秆数量多,分布广,开发利用潜力也大,据粗略估算,全省年产各种农作物秸秆约4200万吨。

(二)肉牛品种资源丰富利于肉牛业发展。肉牛是河南农民饲养的主要畜种之一,地方优良品种有南阳牛、郏县红牛等。近些年先后引进国外优良肉牛品种如夏洛莱、西门塔尔、利木赞、皮尔蒙特、德国黄牛、红安格斯等。2007年历时二十余年培育的肉牛新品种一夏南牛在河南泌阳通过审定。这些优良品种为肉牛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发展肉牛业是市场的需求。目前我国人均牛肉消费量约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膳食结构的改善,对牛肉尤其是高档次牛肉的需求越来越大。同时,随着国内牛肉产品质量的提高和市场营销网络的不断健全,牛肉出口的潜力较大。河南省是全国肉牛生产大省,全省肉牛存栏、出栏均居全国第一位,同时也是全国肉牛及其产品调出大省,肉牛业发展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

(四)发展肉牛业是推动新农村建设的需要。牛系草食动物,可充分利用牧草、农作物秸秆和农副产品,资源利用率较高,若利用青贮秸秆4200万吨,可节约饲料约700万吨,相当于增种700万亩粮田,增收近百亿元。目前在饲料价格猛涨的条件下,养牛成本相对较低,牛肉价格稳中有升,养肉牛效益看好,已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秸秆养羊,过腹还田,为农作物秸秆找到了出路,解决了焚烧秸秆造成的污染,保护了环境,促进了农业生产的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增加了农民收入,也推动了新农村建设。

二、小规模肉牛养殖存在的问题

(一)养牛处于家庭生产结构中的副业地位,农户较少重视养牛科学性,市场竞争力较差。

(二)小规模肉牛养殖效益不高。如农户养育肥牛,1年饲养出栏10头育肥牛需要投资10万元左右,净收益在l万元左右,而农民目前外出务工,无需投资1年也可以收入2万元左右;而且肉牛养殖高成本投入,扩大饲养规模明显增加了劳动强度及风险程度(市场价格风险和疾病风险等),对农民家庭来说难以接受。

(三)肉牛养殖新技术扩散难,从业人员科技素质不高,影响农民增收。在深入农村进行走访及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对当地农户肉牛养殖的技术来源进行了归纳,大部分农户是自学养牛技术(占调查的81%),根据父辈传授下来的经验养牛,缺乏必要的养殖技术指导,肉牛养殖防疫抗风险性差,饲养管理也非常粗放,存在着肉牛品种混杂、出栏率低、肉质差、安全无保障等问题。

(四)小规模养殖组织化程度不高,与规模养殖场(主要是育肥场)之间缺乏利益的有机联合。龙头企业带动作用不强,千家万户小规模肉牛养殖的组织化程度低、经营粗放、效益较实力弱小,没有代言人,市场应对能力弱,在产业链中处于弱势地位,更谈不上辐射带动能力。

(五)加工业滞后制约品牌建设进程。我国有着丰富的牛业品种资源,但牛肉精深加工发展方面动作缓慢,很多仍停留在品种资源的优势品牌上,缺乏进一步的开发挖掘。

三、以现代畜牧业发展的理念,促进小规模肉牛养殖产业发展的对策

(一)政府的投入和政策扶持。为了促进肉牛养殖产业的发展,国家、省、市、区等各级政府对牛产业加大了财政支持力度,相关的政策和资金投入包括镇畜牧兽医站人员纳入镇财政全额事业性编制、村级防疫员纳入正常补贴、零费用防疫、冻精补贴、零费用配种、秸秆青贮与氨化补贴、牛圈舍修改建设补贴、小区(合作社)养殖补贴、专业户(规模)养殖补贴等;同时信用合作社也加大了对专业户、中小规模养殖户的支持,实行低息贷款甚至是无息贷款。

(二)采用适度规模养殖。发挥饲料和劳动力的资源优势,增加收入,保持小规模养殖户的适度存栏数量,加大养殖户基数的发展。适当增加户均母牛存栏数量,提高母牛的繁殖率。根据农户可利用的农作物秸秆资源和饲料资源确定合适养殖规模,养殖数量过少会造成资源浪费,养殖数量过大,自身不能够解决的饲料资源不足,外出采购则会造成成本上升、效益下降;做好技术力量配置,强化疫病防治,加强产前、产中、产后技术服务。提高基础母牛繁殖率和犊牛成活率,缩短母牛胎间距,降低幼牛的死亡率。

(三)加大杂交改良力度。推广科学饲养模式,提高肉牛生产效率,建立和增加家畜改良服务网点。加大改良面积和改良率,充分发挥良种的生产效率,提高肉牛饲料利用率和屠宰率。遵循肉牛生长发育规律。推广母牛、犊牛补饲技术和幼年直线育肥技术,摒弃“架子牛育肥”方法,充分发挥肉牛前期生长速度快的优势,给予充足而合理的营养,缩短饲养期,提高饲料利用效率;大力推广农作物秸秆的青贮、氨化加工处理技术;推广示范养殖技术和饲草饲料加工配合技术,降低饲养成本;根据不同的饲料资源合理配合日粮,提高饲料报酬。

(四)引导千家万户走向专业户饲养。建立母牛一肉牛养殖小区,组建不同形式的养殖合作社,在养殖小区(合作社)建立母牛一犊牛一育肥牛的养殖经营模式,实行自繁自养自育,稳定育肥牛的牛源,在农户科学饲养的基础上,积极推进场户结合、就地直线育肥的经营模式,扩大饲养规模,发挥育肥牛场在资金、技术、销售等优势,带动广大农户肉牛养殖的发展。建立合作社后,做到统一进行市场信息的收集,摸清楚市场行情,并由养牛合作社的代表与牛经纪人谈价格出售架子牛和育肥牛,减少中间环节的费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市场风险,增加了农户养牛的利益空间。

(五)强化科技培训与科学技术入户。让养牛者享受到科技带来的实惠。创建能繁殖母牛、犊牛、架子牛和育肥牛养殖户(场)的示范场(基地),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加大对农户的培训,为广大养殖户提供公共服务。政府通过养殖技术服务体系实施技术培训和示范,切实帮助养殖户降低在疾病防治和防疫上的风险,提高养殖户总体应对风险的能力。根据需要开展培训,邀请高校的养牛专家对养殖户实施“走村进社”的冬春养殖技术轮训,注重养牛实用技术推广,围绕提高养殖效益,新技术、新品种、新饲料的应用等开展技术讲座。在注重提高养殖户养牛科学饲养技术水平的同时,推广新技术如应用不同时期母牛的补饲技术,犊牛补饲技术和早期断奶技术,犊牛直线育肥技术等,提高母牛养殖综合效益。

(六)建立完善防疫体系。确保畜产品安全对村级防疫员根据工作量给予适当补贴,以保证村级防疫工作正常开展,定期开展春防秋防,做好疾病的检疫和口蹄疫的预防;加强母牛繁殖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严格牛群防疫条件,建立消毒制度,开展经常性的环境卫生消毒,提高母牛繁殖率和牛群养殖经济效益。

(七)打造区域性肉牛品牌,提高小规模养殖户饲养品牌牛肉产品的意识。随着养殖规模的扩大、出栏量的增加,品牌将成为核心竞争力。围绕提高核心竞争力,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加快屠宰加工设备的更新改造,采用国外先进的技术处理办法,开展深层次加工,增加牛肉制品品种,全力实施肉牛品牌战略。打造知名品牌,积极挖掘牛肉制品品牌文化和品种样式,努力扩大品牌的影响力与市场占有率,实施品牌文化发展战略。

参考文献:

[1]胡涛,肉牛、肉羊发展情况调查[J],畜牧兽医杂志,2012 ,(6) : 28 -29 ;

[2]王煜,浅谈我省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畜牧业的重点及关键[J],河南农业,2013,(3): 40-41 ;

[3]高琳.马荣月,关于化隆县畜禽良种繁育体系建设思考 [J],农家参考,2010,(6):33-34。

作者:曾国锋

肉牛养殖企业投资论文 篇2:

南方肉牛增效养殖生产战略与关键技术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牛肉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南方肉牛养殖凭借其独特的优势,在一定程度上能满足人们对牛肉的需求量。然而,南方在肉牛养殖过程中受策略和技术的影响,不能更好的达到增效养殖的目的。这就需要从南方肉牛品种进行改良、解决饲料营养不足问题、强化肉牛饲养管理、对肉牛产品销售市场进行定位等方面对南方肉牛增效养殖生产战略和关键技术进行分析,以促进南方肉牛养殖的发展。

关键词:南方肉牛;增效养殖;生产策略;关键技术

我国南方雨、热条件较好,水草资源丰富,再加上土地成本低和牛肉价格高等优势,为南方肉牛养殖产业的有序发展创造了条件。但是在实际养殖过程中,也会出现品种牛舍不合理、肉质不佳、繁殖技术落后或饲料营养不足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南方肉牛增效养殖工作顺利进行。在这种情况下,就应该采取一定增效养殖生产策略和关键技术,以满足现实生产需求。如何更好的对南方肉牛增效养殖生产战略和关键技术进行相应分析,已经成为相关部门值得思索的事情。

1 对南方肉牛品种进行改良

目前来看,我国南方肉牛品种相对较多,但是其个体较小、生长较慢、产量也比较少。为了提高南方牛肉质量,首先应该对南方肉牛进行改良,而在对肉牛改良时需要从资源、气候和技术等多方面进行分析。南方因多山区丘陵,这就为肉牛养殖提供了丰富饲料,可实行放牧和混合混养。在选择肉牛种类时可以选择腿短且中等的安格斯品种。这种肉牛在放牧过程中就能吃饱,不用补充饲料。这不仅能最大限度的降低增效养殖成本,也有利于肉牛成长。但是安格斯牛是欧洲中小型品种,在杂交过程中容易出现个体偏小问题。为了解决个体偏小问题,一些研究人员采用了二元杂交方法,其品种改良效果极佳。也可以将人工配种和交配配种结合起来,毕竟南方地区因地理环境差异,先进技术推广率较低。利用这种方法进行品种改良后,肉牛质量得到显著提高。

2 解决饲料营养不足问题

因南方地区牧草品种单一,使得肉牛养殖过程中常出现营养不足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可以根据当地气候种植一些营养价值高的牧草。也可以贮藏青饲料或是氨化饲料,提高饲料营养价值。青饲料经过贮藏后,能使饲料中的营养成分得以保留,在不同季节肉牛提供应有的养分。秸秆经过氨化处理后,会使其质地变得更为柔软,易于肉牛消化,再加上该饲料中粗蛋白质含量较高,在一定程度上能更好的促进肉牛生长。在贮存青饲料过程中,可以选用玉米或甘蔗尾来进行制作。一般会选乳熟期玉米贮藏,将其切成4㎝左右,将其放入四壁都铺塑料薄膜贮池,并保证其厚度,最后进行填装,填装之后进行封存。取适当的土进行封存,一个月之后可以使用。秸秆氨化技术就是将没有发生霉变的稻草进行切割,切至标准长度后,按照一定比例用尿素对草进行搅拌,搅拌后用塑料布密封起来,两周之后即可以使用。

3 强化肉牛饲养管理

肉牛在增效养殖管理中,一般是以肉牛年龄、体重、性别和营养状况为依据对肉牛进行分类饲养。饲养管理中可以用拴系形式进行饲养,其中可以对种牛和犊牛进行散养,使其更为自由并促进其生长,而肥牛则可以采用拴系形式进行饲喂,并保证拴系长度。当肥牛处于生长期时,其生长速度较快、瘦肉率高且饲料报酬较高。对于这一时期肥牛应该去势,之后再进行育肥,以保证肉牛饲养管理质量。在此基础上还应进行驱虫工作,可以选用敌百虫和丙硫咪唑等药剂进行。为了保证肉牛健康还应该以当地实际状况为依据选取适合的疫苗,同时也应该保证牛舍清洁,牛舍清洁是预防疫情最佳方式,其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不仅能控制传染病,同时也能有效的降低内外科病的发生率。此外,还应该选择适合的喂养技术,必须做到定时定量、少给、勤填工作,并保证这些工作有序进行。

4 对肉牛产品销售市场进行定位

市场定位事实上就是以生产者实际生产状况和经济状况为依据,对肉牛产品销售进行相应定位,以获得最佳经济效益。市场定位营销策略对肉牛产品营销来说,是有重要意义的。正确的肉牛产品销售定位不仅能避免重复投资、避免不正当竞争,同时也能调动养殖户规模,并为其带来更多利益,而要更好实现上述内容,还需要养殖人员具有较高的专业知识水平并随时关注生产资料,为肉牛产品销售提供有效依据。在对肉牛进行养殖之前,应该对本地材料状况进行了解,既要对饲料充分程度进行分析,也应该对资源能否可持续利用进行分析,同时也要对当地大型养牛生产企业进行分析,以保证肉牛销路,提高养殖户经济效益。为了更好对肉牛市场进行定位,可以在养殖肉牛之前,向本地畜牧业管理部门进行咨询,使成本得到充分利用,并确保投资的适用性。

5 结束语

南方肉牛养殖相对于其他地区,虽然起步较晚,但是南方的天然饲料和雨水丰富,能满足肉牛产品质量,也符合现代人对绿色无污染食品的需求。再加上相应增效养殖生产政策和资金的支持,使得南方肉牛養殖业迅速发展起来,而南方肉牛养殖工作中的技术和生产策略中还有许多不足之处。为了更好保证南方肉牛增产养殖工作顺利进行,保证肉牛产品质量,还需要对与之相关的策略和技术进行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 李松龄.提高肉牛养殖效益的技术措施[J].中国动物保健,2010,(02).

[2] 杨贤钦,莫柳忠,罗鲜青,罗蒙和,王启芝.浅谈提高肉牛养殖经济效益的途径[J].广西畜牧兽医,2009,(06).

[3] 陶佑强.南方肉牛养殖存在的主要技术问题及对策探讨[J].中国牛业科学,2007,(06).

[4] 龚泽修,胡松梅.湖南肉牛养殖产业现状调查及产业发展策略研究[J].畜禽业,2010,(02).

作者简介:蓝玉体(1977-),广西宾阳人,广西宾阳县宾州镇水产畜牧兽医站助理畜牧兽医师,研究方向:畜牧兽医。

作者:蓝玉体

肉牛养殖企业投资论文 篇3:

扭着“牛鼻子”走出致富路

当好农民致富路上的“领路人”

灵丘县佳农牧业有限责任公司是李自芳于2013年4月发起成立的一家集饲草种植、肉牛养殖为一体的民营企业,注册资金1580万元。公司位于灵丘县东河南镇王品村,占地面积210亩。2016年,公司资产总计8856万元,共有牛舍26000平方米。主要养殖西门塔尔、夏洛莱、利木赞等优良肉牛品种,2016年存栏肉牛5200头,转化饲料、饲草9000万斤,出栏优质肉牛5000头,实现销售收入8260万元,利润达到1560万元。公司自成立以来,坚持“高起点、高标准”,瞄准市场、艰苦创业,现已拥有灵丘县最为先进的养殖设施和养殖技术,是灵丘县肉牛养殖规模最大的经济实体之一。公司先后被评为2013年度“灵丘县农业战线先进集体”、2014年“大同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014年度“灵丘县科普示范基地”、2014年度“农业战线先进集体”并入选灵丘县“百园立农”企业。2015年,李自芳获得山西省五一劳动奖章。2016年,原农业部授予其公司“肉牛标准化示范场”称号。

当好农民致富路上的“贴心人”

李自芳发起成立的灵丘县三里坊种养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13年5月,注册资金268万元,业务范围主要为肉牛育肥。合作社位于东河南镇王品村东南,占地面积152亩,现有成员210人,基本覆盖了周边所有的贫困人口。合作社现有资产总额410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930万元、生物资产2170万元、流动资产1000万元。合作社现有牛舍14栋14000平方米,青贮池12000立方米,职工52人,其中技术人员8人。合作社年出栏肉牛2300头,实现销售收入3590万元、利润收入710万元。2013年以来,合作社与灵丘县武灵镇、东河南镇、赵北乡、白崖台乡和浑源县王庄堡镇的农户建立起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农户不仅可以在家养牛致富,还可以到合作社打工挣钱,合作社还长期收购农户的玉米和秸秆。2015年,合作社投资100多万元购置割草机和拖拉机等设备,免费用机械为农民耕地,作为回报,农民无偿让合作社收割玉米秸秆,这样一来,农民不用花钱耕地,也不用处理或焚烧秸秆,合作社也以较小的代价为扩大肉牛养殖规模提供了稳定的饲草保证,达到了双赢的农企合作模式。

当好农民致富路上的“娘家人”

作为王品村党支部书记,李自芳积极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在全县脱贫攻坚工作中奋勇争先;作为农村致富带头人,他不断增强企业的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在企业自身发展的同时,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作为一位企业家,他长期参加各种社会公益活动,勇于担当社会责任,多次受到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的表彰和肯定。

一是企业与贫困户通过合同契约形成稳定的利益联结关系,确定保护价收购或优惠价格,同时实行产品质量与价格的联动。按照利润分配原则,在每年优先分给建档立卡贫困户利润后,剩余利润按照公司、贫困户、村集体利润分配比例5:4:1进行二次分配。

二是通过项目实施,带动当地养殖业更快的发展。由于公司与合作社为农户提供科学的养殖技术,贫困户养殖的肉牛全部由公司和合作社包销,公司与合作社已建立自己的品牌和营销网络,有利于实施品牌销售,以增强“公司(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的产业利益体,带动产业更好地发展。

三是带动贫困户。公司与合作社通过贫困户入园形式为周边养殖户提供肉牛养殖、饲料供应、技术服务、疫病防疫、肉牛出栏销售等服务,降低了养殖户的生产风险,消除了生产者的后顾之忧,增加了利润。通过土地流转将种植户引入产业链,为项目提供优质饲草供应,最大限度地發挥了土地的作用。公司每年就地转化周边乡镇2万亩玉米秸秆共计2000万斤,增加农民收入460万元,直接带动223户农民养殖繁育肉牛1500头,带动1600多户农民种植饲草,养殖户平均增收2万余元,种植户平均增收8000余元。另外,贫困户还能通过公司免费培训后进入养殖园区务工,增加收入,有效避免了“返贫”现象的发生,实现持久脱贫。

四是通过养牛业上下游产业链的融合和发展,使周边400多户贫困户中300多个闲散劳动力通过从事养殖业、种植业、加工业、运输业实现就业,职工月工资收入为2000~3000元;培养了一批农民经纪人和职业经理,带动更多的贫困户脱贫致富;安置社会闲散劳动力52人,季节用工130多人,通过产业链延伸,带动农民二次就业800多人,实现全县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目标,有效促进当地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作者单位:山西省灵丘县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

他学历不高,却敢闯敢拼;他技能不全,却努力奋进;他不算富裕,却甘于奉献。他早年成立灵丘县永乐运输服务部和煤炭运销有限公司,如今又创办灵丘县佳农牧业有限责任公司和三里坊种养专业合作社。他聪明机智、扎实肯干,一心要带领村民走上脱贫致富的小康之路。他就是山西省大同市灵丘县东河南镇王品村党支部书记——李自芳。

作者:董杰

上一篇:小学教师党员总结(精选2篇)下一篇:节电技术电力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