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的信息技术论文

2022-04-1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高中阶段数学课程的教学内容不仅抽象性强,逻辑性也很强,导致很多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感觉到吃力。学生进入高中阶段以后,学习压力会越来越大,再加上数学课程的教学内容难度较大,如果教师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很难调动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高中数学的信息技术论文 (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高中数学的信息技术论文 篇1:

高中数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分析

【摘要】随着我国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和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将信息技术应用于各阶段的教学中已经成为一种必然趋势.由于具有抽象性、综合性、复杂性的特点,高中数学很容易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失去学习兴趣.然而,将信息技术应用于高中数学中,对于突破高中数学教学难点有着极大的积极意义.因此,本文从创设有效情境、具化抽象知识、展现知识形成过程、提高授课效率、锻炼学生能力五个方面进行了简要探析,以供大家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高中;数学;信息技术;应用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新课改的推进,传统的高中数学教学方式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如今我国素质教育的要求.我国已经进入信息化时代,信息技术在各行各业都已得到普遍应用,而将高中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进行整合更能极大程度地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吸收程度以及对数学本质的理解与认识,能催生教学质量的生命,使得高中数学课堂更加丰富多彩,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一、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有效情境

高中数学教学中有一些难以理解、运用方式复杂的知识点和公式.同时,数学这门学科相较于语文、英语等学科更为枯燥、乏味,如果教师只是一味地让学生看课本、做练习,久而久之就很容易使学生对数学产生抵触心理.因此,教师要学会在教学的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创设有效情境.教师创设一个有效的、有趣的情境既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又有助于学生自主地探究数学知识以及这些数学知识中蕴含的故事.对于教师创设情境来说,信息技术的使用是一个非常有力的帮手.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有效情境具有方法多种多样和手段更为先进的特点,可以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信息技术中增强对数学课堂的兴趣,使他们快速学习迁移数学知识的能力.例如,在教学“函数”这一内容时,由于学生常常将公式与图像记混,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的特点,将不同函数的变化过程与规律进行直观演示,进而达到使学生牢固记忆不同函数的性质的目的.又如,在教学“函数y=ax+b/x的图像与性质”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让学生看到当参数a、b发生变化时,对函数y=ax+b/x图像的巨大影响,并通过两者的变化规律找出该函数的性质,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再如,在教学“三角函数图像变换”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先在一个几何画板中绘制出函数y=Asin(ωx+φ)的图像,再通过改变A、ω、φ的数值形象生动地使学生理解该函数的平移变换、周期变换和伸缩变换的过程,进而有效地突破数学教学重难点.因此,高中数学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有效利用信息技术图文并茂、声响并举、能动会变等的特点创设情境,使信息技术成为有效的教学辅助工具.

二、利用信息技术具化抽象知识

高中数学知识极具抽象性,也使得学生很难做到有效地理解数学知识.此外,由于部分传统的教师使用黑板写板书、画图的教学方式很难展示出数学知识中抽象的问题,在上课时出现工作量高、效率低下的问题,高中数学教学中应当将信息技术利用在其中,这样不仅能有效解决写板书造成的效率低下的问题,而且能利用图片以及动态的画面将数学知识中抽象的问题进行展示,将静态的事物变为动态的事物,从而突破教学中的各种教学难点与教学重点.同时,教师在准备信息化备课时,仍然要将传统的教学中的教学目的作为重点,辅之以现代化的教学方法与技术,从而使信息技术的高效性在教学工作中得到充分体现.例如,在教学“几何立体”这一内容时,教师采用的传统的教学方式是先使用教学模具进行搭配组建,再将搭建好的几何图形展示给学生.这样的教学方式虽具有立体性,却有着很大的缺陷,即一些复杂的图形很难进行搭建;有些形状的组合体没有教学模具;由于学生的座位不同,不同方位的学生看到的图形不一致,搭建好的图形需要多次旋转,容易出现课堂效率低下等问题.然而,使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就能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又如,在教学“几何立体”这一内容时,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可以采用旋转体教学方式,即通过信息技术在将需要展示的图形进行组合排列后将其动态化,使该立体图形的正面、侧面、底面直观地展示给全班同学.通过这样具有很强直观性的教学,学生能对所学知识掌握得更加牢固、透彻.

三、利用信息技术展现知识形成过程

在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中,受限于教学工具、技术手段等方面,很多知识点中隐含的一些重要的思想内容很难得到全面呈现,从而限制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进一步发展.然而,借助于信息技术的强大功能,教师能很容易地将所要教学的内容从小到大、从静到动、从微观到宏观全部进行展现,使得学生通过学习某一知识点构建出一个完整的、全面的、宏大的知识体系,从而帮助学生深刻领悟到数学的本质属性,并掌握数学思维.例如,在学习y=3x,y=13x 的图像时,在以往情况下,学生只会使用“描点法”进行解题,然后直接给出指数函数y=ax这一性质,但是对于底数为什么要分01两种,他们不能透彻地理解,往往是通过死记硬背概念来生搬硬套.如果教师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就能使用“几何画板”让学生做出y=3x对应的表格和图像,使学生对y=ax有一个较为感性的认识,然后让学生随意地选择a的值.通过这样对指数函数形成过程的动态观察,学生能一目了然地看出a对整个指数函数性质产生的影响,从而真正地对指数函数的概念、运用进行全面的认识与了解,并在各个图形的生成过程中体会到作图的算法思维.

四、利用信息技术提高授课效率

在传统的高中数学教学中,整体课堂教学效率是不够高的,同时呈现的教学效果不够明显.究其原因,这与教师的教学手段有很大的关系.对于高中数学来说,无论是知识点的数量还是知识点的难度与初中相比都有很大的改变,尤其是一些复杂的内容仅靠教师口头讲解是很难理解的.对于数学这种环环相扣的学科,如果学生在某一知识点上出现问题,就容易对其整个数学的学习产生负面影响.以信息技术为载体开展的高中数学教学中呈现的直观性、具体性特征能够显著增加,同时基于信息技术下的教学资源具有信息资源开放、跨越时空限制、传播媒介可多向交流等特点,能使数学教学效率得到极大的提升.例如,在教学“随机事件的概率”这一内容时,传统的教学方式是一人抛掷并进行记录,下一个人抛掷并进行记录……这样的教学方式费时又费力,如果某一环节出错,就需要从头再来,而且这样复杂、低效的解题方式存在把学生搞糊涂的可能性.然而,有了信息技术的支撑,教师可以让学生观看电脑操作,在形象直观又不会出错的信息技術操作下轻轻松松地达到教学目的,在高效的演示中使学生理解概率的有关知识,真正地做到提高课堂效率.

五、利用信息技术锻炼学生能力

教师在教学时可以根据信息技术的特性为学生布置课前任务和课后任务,也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带领学生进行课前教学和课后教学.要想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综合能力,持续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益,教师不仅需要培养并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自主探究能力和自主反思能力,而且需要提升学生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究的兴趣,激发学生反思的意识,帮助学生养成课前预习和课后巩固的习惯.这样不仅能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综合能力和数学核心素养,而且能持续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益.例如,在教学“统计”这一内容之前,教师可以为学生安排课前预习任务:①了解本次所学的统计知识与以前所学的统计知识之间的区别.②利用信息技术设计调查“结婚年龄变化”的方式.③根据设计的调查方式,完善对“结婚年龄变化统计表”的统计.④利用信息技术整理统计结果,并制作统计表.在安排课前预习任务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自由进行任务.在开展教学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展示制作的“结婚年龄变化统计表”,再向学生提问:“你们是如何制作该统计表的?你们对谁进行了调查?你们应用了哪些调查方式?你们能否对该统计表进行分析?你们能从统计表中了解什么信息?……”从而了解学生的课前任务完成情况.在这之后,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调查过程、调查方式、统计方式、表述方式等方面对他们提出表扬,也可以根据学生制作的“结婚年龄变化统计表”进行教学.在教学之后,教师可以向学生提问:“你们如何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调查和统计?利用信息技术调查和统计有什么好处?利用信息技术对统计的数据进行处理方便吗?……”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调查和统计的意识.在这之后,教师可以为学生安排课后巩固任务:①设计调查“生育数量变化统计表”的策略,并利用互联网将策略发送给教师.②利用信息技术完成“生育数量变化统计表”,并将完成后的“生育数量变化统计表”发送给教师.③记录完成“生育数量变化统计表”的过程,并说明在调查和统计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以及解决困难和问题的方式……在安排课后巩固任务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对课后巩固任务进行讨论.教师为学生布置這些任务,不仅能帮助他们了解信息技术的作用,而且能锻炼并提升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从而促进他们综合能力和综合水平的提升,推进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整合,最终达到开展有效、生动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提升学生理解和掌握教学重难点知识的目的.

六、结束语

总体来说,数学是一门比较抽象的学科,学生只通过教师的讲解以及课本上的概念很难彻底理解其运用方式.因此,教师将信息技术手段融入其中,对提高我国高中数学的教学水平有着极其重要的积极作用.这样不仅能使学生更容易理解数学知识点,而且能活跃课堂气氛,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提高学生对数学这一学科的学习兴趣、学习积极性,有利于我国教育事业不断地向前进步、发展.

【参考文献】

[1]蓝善贵.浅议如何用信息技术整合高中数学教学[J].才智,2013(15):62-63.

[2]张岭.高中数学新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有效性的理论思考与实践[J].当代教育论坛(教学版),2010(1):61-64.

[3]姚文平.高中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的尝试[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31):36-37.

作者:汤宽红

高中数学的信息技术论文 篇2:

高中数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分析

【摘要】高中阶段数学课程的教学内容不仅抽象性强,逻辑性也很强,导致很多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感觉到吃力。学生进入高中阶段以后,学习压力会越来越大,再加上数学课程的教学内容难度较大,如果教师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很难调动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因此本文对高中数学课程的教学现状进行了深入分析,同时也提出了将信息技术融入到数学课堂的应用策略,旨在为广大教学工作者提供更多参考意见。

【关键词】高中数学;信息技术;应用策略

引言

传统的教学方法都是利用板书的形式讲述教学内容,由于缺乏新意的教学内容,学生在课堂上的状态都非常被动。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教师可以将信息技术与教学内容相结合,这样不仅能够丰富教学内容,还能调动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从而提高教学的效率。

一、高中数学课程的教学现状及分析

(一)缺乏对学生课堂地位的重视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教学部门要求教师要将学生当做课堂上的主体,充分尊重学生的课堂地位。但是由于长时间受到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很多教師很难转换教学观念,仍然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法,限制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另外,还有一些教师过于重视学生的课堂地位,从而忽略了引导作用,同样也会影响到教学的效率。因此,教师要摆正学生在课堂上地位,做到伸缩有度,才能提高数学课程的教学质量。

(二)缺乏对教材的深入挖掘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持续改革,教育部门将高中数学的教材做出了调整,将一些基础的定理知识调换成了自主研究性的教学内容,着力于培养学生自主探索能力。但是教师却并没有根据教学内容调整教学方法,仍然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将教学重点方法理论知识上,从而忽略了培养学学生的探究能力。另外,还有一些教师没有对改版之后的教学内容进行深入研究,这样很容易遗漏教材中的知识点,也会影响学生构建基础的知识体系。[1]

(三)缺乏对学生个体差异的重视

高中阶段的数学教学内容与初中阶段的相比难度增加了很多,由于学生受到基础能力和学习环境的影响,导致学生的学习能力出现了很大的差异。有些学生基础能力较好,对高中的教学内容接受较快,而有些基础能力较差的学生,随着教学难度的增加,要很长时间才能进入状态。因此,教师特别重视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并且还要根据学生的实际能力调整教学方法,对不同的学生分别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这样才能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之上得到提升。有些教师为了不影响教学的进度,对所有的学生都采用同样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方法会让学生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从而影响了整体的教学效率。

二、信息技术在高中数学课程中的应用策略

(一)通过信息技术调整教学结构

在高中数学课堂中融入信息技术,能够最大限度的调整教学结构,更加适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微课课堂、翻转教学,云慕课等都是非常受教师和学生青睐的教学方法,这些教学方法都是将学生当做教学中的主体,充分尊重学生在课堂上地位,围绕学生的实际需求开展教学活动,从而提高学生的实际能力。所以,教师要充分发挥出信息技术的优势,运用信息技术制定教学内容,检测学生的学习成果,并且还要运用信息技术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辅导,从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例如:教师在开展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二《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和直观图》的教学活动时,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将教学内容设计成视频课件,将几何空间体的三视图特点通过多媒体设备呈现在课堂上,同时还要将空间几何体的直观图用多媒体设备播放,这就可以使抽象的教学内容更加直观,加深学生的理解。教师在引导学生观看教学视频字后,还可以鼓励学生尝试自主制作模型,并且还要将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进行归纳。虽然教学视频非常简短,但是能够囊括所有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师利用视频将教学内容全部具象化,不仅能够简化教学的难点,还能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在课程结束之后,教师可以将教学视频通过微信群或者QQ群的方式发给每个学生,用于学生的课后巩固。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也可以利用各种交流平台及时向教师做出反馈,这样教师就能明确掌握学生的实际能力,并且根据学生的反馈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指导,从而提高教学的效率。

(二)通过信息技术丰富教学内容

丰富的教学资源不仅能够拓展学生的学习范围,还能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这里所谓的教学资源除了教材内容之外,所有能够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资源全部统称为教学资源,所以教师要不断丰富教学资源,才能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的教学内容。互联网技术如今已经成为我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也是传递信息和储存信息的重要途径,并且互联网技术的平台较低,任何人都可以利用互联网技术发表自己的看法,这样就给人们的交流和分享提供了更多的便利条件。因此,教师在开展高中数学的教学活动时,就可以利用信息技术丰富教学内容,拓展学生的知识范围。[2]

例如:教师在开展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三《简单随机抽样》的教学活动时,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搜集一些与随机抽样相关的教学内容,如:随机抽奖、人口普查、抽样调查表等,对这些抽样案例进行深入分析,就可以对抽样的方法和机会以及数据统计进行还原,这样就能让学生以更加直观的方式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教师通过信息技术搜集的这些教学案例,还能帮助学生掌握抽样的概念和特点,了解抽样科学所具备的条件,丰富自身对抽样统计的认识,这样才能将教学内容中的理论知识迁移到生活中,从而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另外,除了教学内容之外,教师还可以将信息技术应用到课后练习中。又如:教师在开展人教A版高中数学《直线方程》的教学活动时,教师就可以围绕着直线方程相关的练习题搜集教学资源,然后在选择适合学生实际能力的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教学内容。这种教学方法更加符合学生的实际需求,同时也能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总结

总而言之。将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课程相结合,就可以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还能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全面优化教学方法,从而提高高中数学课程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王丽霞.高中数学教学现状及解决对策[J].新课程,2020(03):88-89.

[2]徐皓亮.浅谈高中数学教学质量强化的策略[J].数理化学习(教研版),2019(11):25-26.

作者:焦国兵

高中数学的信息技术论文 篇3:

高中数学与信息技术的有效整合研究

摘 要:信息技术的运用无疑为枯燥的数学教学带来了生机与活力,将抽象深奥的数学知识寓于直观而形象的感性素材中,使得教学更加生动活泼、富有特有的数学魅力,从而激起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实现了学生由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

关键词:高中数学;信息技术;整合

本文分析了信息技术在高中数学教学整合中的具体表现和重要作用,并对此进行探讨:

一、多媒体课件促使教师的教学方式活起来,真正体现学生主体性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数学教师的精讲与启发,再结合信息技术的配合使用,加上学生自主去探索、质疑、问难和讨论,便于学生通过身临其境的直观感受和仔细观察,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这种教学方式也改变了过去那种光靠教师一味地“灌”,学生被动接受的不利的教学形式,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真正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而且还能够使得课堂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在探究“二面角定义及其应用”的相关内容时,数学教师可以借助几何画板制作“二面角定义及其应用”的课件,将需要解决的问题:“二面角概念”、“怎样度量二面角的大小”以及“二面角的平面角的概念”、“如何作二面角的平面角”;“已知二面角的大小,山路与水平面的角,与山路和山脚所成的角中的两个,如何求第三个?”等问题隐藏在精心设计的教学情境当中,鼓励学生独立去探索,然后再通过实验猜测推导其论证,由学生在个人自主探索的基础之上,再适当地开展小组讨论协商,有必要时,教师还要适当地帮助学生共同完成以上几个问题,最后在进行有效的整理。接着,数学教师再以启发性的回答解决学生的问题。这样也利于进一步完善和深化对主题——“二面角的概念及其平面角的求法”的意义建构。借助多媒体课件,既能够有效地解决教学中的重点,又能有效地突破教学难点,既能优化教学过程,又能丰富教学形式,为构建高效率的数学课堂教学提供了保障。

二、利用多媒体辅助课堂板书,扩大课堂教学的信息容量

信息技术为数学课堂教学提供了更形象、更丰富的表达方式。相对于传统的单一的教学模式或者是单一的板书设计丰富的多。课堂上结合多媒体课件的使用,可以将教学上那些用板书及语言难以表达清楚的内容用更为形象的方式展示给学生。多媒体课件的主要优势在于可以将文字、图片、动画、音频和视频等各种教学资源整合在一起,能引导学生更直观地感受所学的知识。此外,借助多媒体课件还能引入一些课外学习资源,更利于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地去体验、亲历学习的过程。结合教学内容,将信息技术和板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用,还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三、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有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在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当中,数学实验几乎成为教学内容的一种摆设。信息技术的有效发展则为数学课堂实验教学提供了这种可能。信息技术教学也为课堂教学提供了更多丰富的教学资源。

例如,在探究“概率、统计、几何、函数”等很多知识的形成也是可以借助信息技术条件下的数学模拟实验获得。这也是新课标提出的:“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数学问题的解决方法进行研究,探索的过程,继而对其进行延拓,创新的过程。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也应当是充满着观察、实验、模拟、推断等探索性与挑战性活动。”比如,在探究“统计与数据的分析”教学时,有一例是将学生分成若干组,同时收集数据,课堂上,教师就可以指导学生将数据输入电脑,用电子表格对相关的数据进行有效的分析与处理,制作成各种统计图表,然后在分析结论。这一过程要由学生们自己去完成,便于学生在活动中既能够学到统计的相关知识,又能及时地了解现代社会,还利于培养他们分析数据,理性看数据的能力。这种教学形式是基于信息技术条件下的一种新的活动课教学形式,有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优化。

四、拓展教与学的资源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也为师生的教与学提供了更多更新的学习资源。新的课程资源除了教材内容之外,还有一些丰富的网络资源,地方课程资源等。自从新课程实施以来,学生的学习也逐渐的离不开网络了,网络课程资源对于课本的知识也是一个重要的补充。很多研究性的学习课题,探究课题等,都是需要学生自主去查找相关的资料的。现阶段,查找资料最方便、快捷的方法还是是网络。因此,多媒体课件的使用为数学课教学提供了方便。

例如,在学习完《导数》这一章节后,有一个研究性学习课题——“走进微积分”,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让他们自愿组成学习小组,上网去查找下列资料:①我国古代有哪些微积分思想的例子;②微积分产生的时代背景;③牛顿和莱布尼茨的生平事迹;④微积分对人类科学和社会的影响有哪些等。大部分的学生都能够利用网络资源完成这一课题,在完成的过程中还会对微积分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利于加强他们的记忆。

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恰当合理地使用多媒体课件教学,能不断地丰富数学教学的内容,还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多媒体课件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信息资源,因此,合理使用,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习负担,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此外,信息技术的有效使用,还可以促进素质教育的有效实施,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也是很有帮助的,为培养更多跨世纪的创造性人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是,值得一提的是,在使用的过程中,还需要注意因材而用,因人而用,要用到恰到好处,用能得心应手。

作者:隆理

上一篇:乡镇工作总结下一篇:工作总结结束语(3篇集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