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学生创新意识教学论文

2022-04-2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创新意识、创新素质是当今社会对教育的新要求,也是小学教学的改革方向。处于教学第一线的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为了理解创新意识的内涵,数学课程的教学必须确立“学生发展为本”的主导思想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教育教学理念,从各个方面组织教学,结合实践培养学生成为创新人才。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课堂学生创新意识教学论文 (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课堂学生创新意识教学论文 篇1:

浅谈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策略

摘 要:创新思维的发展以及创造力的运用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来说十分重要。因此,在初中阶段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是非常有必要的。任何的杰出成果都离不开创新,一成不变只会被社会淘汰。对有着发展潜力的初中阶段学生来说,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是满足时代发展需要的。除此之外,我国的素质教育方针指出,在新时期,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实践能力必须放在首位。初中阶段的地理课堂教学不仅仅要让学生掌握基础的地理知识,还要让学生形成相应的地理思维能力、创新能力以及空间想象力。基于此背景,在地理课堂教学当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的策略是文章着重探讨的主题。

关键词:初中地理;课堂教学;创新意识;教学策略

地理学科在初中阶段就已经涉及了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两大方面,针对这些方面的学习,学生需要具备一定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能够具备空间想象力以及构建思维模式的能力。地理学科的学习联合的是学生的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和想象能力,具有较强的综合性。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需要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有效的策略。通过科学的教学策略,培养起学生在地理课堂学习过程当中的创新能力,不仅有助于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学习,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让他们形成创新型的人格,以应对社会的变化。

一、 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当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重要性

(一)在地理课堂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符合时代发展变化的需求

任何民族的进步都是由先辈们的创新和实践进行推动的。因此可以看出,具备创新的意识和能力是非常有必要的。当今世界之变化日益迅速,没有创新思维的个人乃至国家,都会面临被复杂变化淘汰的风险。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全球化趋势的深入,地理学科与各项技术相结合已是大势所趋,社会将更加需要具有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的人才。而人才的输出主要来源于教育,但是传统的教学观念已经无法满足当今时代的经济社会发展,只有以创新的教学策略去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才能够发挥课堂教学对促进学生发展的巨大作用。

再者,处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拥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实践能力,对身边的新鲜事物和风貌变化都有着非常直观的感受,所以在这个阶段培养创新意识,扎根于地理的课堂教学当中,是非常有效率且科学的。在初中阶段地理教学课堂当中,使用创新的教学观念,提高学生的创新水平,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不仅仅有利于他们个人的发展,让他们发展成为符合当今时代变化需求的人才,也有利于为国家的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创新型人才。

(二)课堂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是我国素质教育方针的要求

作为一名初中阶段的地理教师,其作用不仅仅是要让学生掌握课程标准所要求的地理知识,为他们解答课程当中遇到的问题,还要有意识地在课堂学习中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初中阶段的学生,他们接触到的知识数量巨大,且种类丰富。他们既需要掌握基础的地理知识,也需要对自己学到的知识进行发散拓展,从而培养创新意识和能力。在我国素质教育方针下,地理教师除了让学生掌握课程标准上的知识以外,还需要提高他们的创新意识和能力,要他们在学习的过程当中做到“学与思的结合,知和行的统一”,不仅仅要学会“动手”,还要学会“动脑”,这样才能够让他们在学习的过程当中感受到创新思维带来的学习乐趣。

大部分学生都能够将课程标准当中的知识掌握得很好,但是缺乏独立思考和创新的能力。所以按照我国素质教育的方针,在初中阶段要提高教学质量,就要让学生在掌握书本知识的同时,提升他们的创新思维和能力,这样不仅有助于他们的个人成长,也有助于我国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

要想有效地在地理课堂当中培养初中阶段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师就需要扎根于学生的基本情况,探讨具有创新意义的教学策略。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基础上,还要让学生拥有足够的实践机会展示他们的创新能力。要让他们的创新意识不仅能够“内化于心”,还要能够“外化于行”。

二、 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的教学策略

(一)在教学过程当中创造良好的创新氛围

在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为目的的初中地理课堂教学当中,教师应该充当的是一个引导的角色,而不是课堂的主导者。也就是说在初中阶段的地理教学课堂当中,要营造一个良好的创新学习氛围,教师就需要改变自己的教学策略。将以往那种为学生灌输学科知识的教学观念转变为引导学生主动思考问题并且独立解决问题。此基础上,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个性特点,注重因材施教,并且相信学生的发展性和创新潜力。除此之外,一种宽松而愉快的课堂氛围,更加有利于促进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和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地理学科需要学生具备空间思维想象能力,所以说一个宽松而愉快的课堂氛围有利于学生进行积极地独立思考,从而提出创新的观点。

要创造一个良好的课堂氛围,教师除了运用相关的情境设置以外,还可以在课堂当中运用言语来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比如说在地理课堂上,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对老师讲解的内容进行“质疑和辩论”并且说出自己的观点,鼓励他们勇敢地举起自己的手来回答教师在课堂当中设置的问题。在这一过程当中,学生不仅仅能够对所学的课堂知识产生更加深刻的印象,而且自己的创新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也得到了一定的锻炼。

(二)设置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对学习内容的兴趣是推动学生掌握学习知识的重要助推力,要促进学生创新意识的形成,首先要让他产生对所学知识的强烈兴趣,这样才会让他们产生对课本知识的好奇心。在此基礎上,他们才会进行积极主动的思考,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才能够得到培养。在初中阶段地理课堂教学的过程当中,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就需要通过教学情境的设置来激发他们对地理学习的兴趣。课堂情境的设置要求老师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把握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抓住学生的兴趣点,才能够成功的发挥出课堂情境的效果,除此之外,在课堂教学情境设置的时候,教师也要注重让课堂活动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经历相结合,这样才能够达到引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他们积极参与的目的。

比如说,在对八年级上册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中第一节《地形与地势》进行课堂学习之前,教师就可以针对这一部分内容进行一个课堂情境的引入。例如,在进入课堂初期,教师可以以世界上的典型地貌进行提问:世界上最高大的山脉是喜马拉雅山,最大的高原是巴西高原,最大的盆地是刚果盆地,最大的平原则亚马孙平原。这个世界的地形地势如此复杂多变,那么我们国家的地形地势又有哪些呢?是否也存在着最大的平原、高原、盆地和山脉呢?同学们,迄今为止人类攀过最高的山峰是哪一座山?这些问题的提出,可以在短时间内引起学生积极的思考,让他们联系自身的生活实际,发散自己的想象,也就达到了以独立思考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目的。

(三)为学生创造思考动机,训练他们的发散性思维

在传统的教育观念中,地理教学课堂就是由教师将所有的地理基础知识和以这些知识为中心的拓展发散以课堂讲解的方式灌输给学生。这样的教学方法不仅沉闷无趣,还会给学生造成巨大的压力。不仅如此,这样的教学方法会让学生产生对教师的依赖,让他们不能够独立思考,更不会对这些知识进行发散性的思考。这样的教学策略对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是非常不利的。所以说作为初中阶段的地理教师,要在课堂教学当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就需要在教学的过程当中为学生创造思考的动机,这就需要教师在引导学生对课程内容进行学习之后,留出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进行独立的思考。除此之外,还要进行恰当的课堂活动设置,训练他们发散性的思维。

比如说,在教师带领学生对七年级上册第三章《天气与气候》中的第一节《多变的天气》进行学习的时候,就可以以最近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例子来作为课前导入。例如在课程开始之前,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如下提问:同学们知道为什么我们学校原定于上周星期三举办的运动会,推迟到了这周星期二吗?这个时候同学们会回答:是因为下雨。接下来教师就可以进行深入地引导:那同学们知道下雨除了对我们的日常生活会造成一定的影响,它还会带来什么其他的影响吗?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就是本章节需要学习的内容,在教师提完问题过后可以留出一部分的时间让学生进行小组内的讨论,然后请学生起来回答这个问题,回答的答案并不唯一,这个时候教师一定要用言语鼓励他们从多个方面进行思考,在他们提出比较创新的想法后,教师也要对他们进行积极的鼓励,让他们有在课堂上进行独立思维和回答问题的动力,这样就能够达到训练他们发散性思维的目的,从而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

三、 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教学策略

在初中阶段的地理课堂上,教师除了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还要引导学生将这些创新意识通过实践和行动展示出来。这一过程我们称之为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当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也就是说学生光拥有创新意识,还不足以体现出他们是否具备创新的能力。所以教师需要使用一些教学策略,来让学生勇于行动,勇于创新。

(一)在课堂内开展以动手为主的课堂活动

在初中阶段的地理教学过程当中,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首先就需要引导他们开展实际行动,这样才能够积极地引导学生发挥创新意识。要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就要积极地设置各种能够在地理教学课堂中运用的课堂活动,让他们积极动手主动思考。在此之前,教师一定要把握好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内心发展特点,要让这些活动能够在引起他们学习兴趣的基础之上,还要能够锻炼他们的实际动手能力以及检测他们对课本知识的理解程度。

比如说,在对八年级上册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中第一节《地形与地势》进行了课堂学习之后,教师可以设置一个中国地形地图绘制的比赛。在这个活动当中,需要将全班的学生分为几个小组,让每个小组在规定的时间内运用本章节学到的知识,将中国的地形地势以图画的方式展现出来。在这个活动当中,可以运用身边的所有材料,并且不规定形式和主题,这样能极大的激发学生的操作兴趣,除此之外还有利于考察他们对课堂知识的掌握以及小组内成员分工合作的能力。

(二)在保证学生安全的情况下进行课外活动

能够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活动,不能仅仅局限于课堂之内。作为初中阶段的地理教师,除了在课堂上设置好教学活动以外,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登山和其他形式的户外活动。这样的活动可以让学生近距离的感受地形地势的特点,还能够很好的唤起学生对地理学习的兴趣,让他们能够在放松的环境下观察身边的自然环境。

四、 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的教学策略

创新思维是指能够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和存在的物质条件,在某种特定的环境中,突破常规的一些局限,以具有独创性的新颖的方法,解决现实中遇到的问题,通常会提出超越常规的解决方案,从不同的视角看待事物,是产生独创性思维成果的过程,能够在改进或者创造新的事物的过程中,获得非常有益效果的行为。

(一)在实践中引发学生的创新思考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马克思的哲学观告诉我们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如果想让学生获得真理性的认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实践就是一种很重要也很有效果的途径。比如,在学习七年级上册第三章《天气与气候》中自然带和植被的知识点时,可以结合我们目前所处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干旱少雨”的特点,让学生能够运用自己的创新思维分析我们的植被是以什么为主。在学生思考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逐渐的引导学生,是森林?草地?还是沙漠?学生应该都能够回答出是森林为主。然后教师可以继续问学生:森林的树叶是大片还是小片的呢?树叶每年是绿的比较多,还是黄的比较多呢?这时候学生可能会陷入困惑,教师就可以让学生观察周围的树木,然后得出结论:叶片一般以大的为主,而且常年都是绿色的。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能够在实践中引发创新思维,让学生在掌握一定理论知识后,能够提出自己创造性的见解。

(二)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拓展学生思维创新方式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现代的科学技术也逐渐运用到了课堂的教学当中,多媒体的广泛兴起为教学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尤其在实践性较强的地理学科,多媒体技术解决了诸多地理教学方面的难题,如果只是按照传统的方式给学生讲解书本上的知识,学生可能会很难理解并提不起兴趣。但是教师如果能够合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就能够把抽象的地理概念变成具体的、形象的、简单的、有趣的知识。比如,在学习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的内容时,在讲解地球如何自转和公转时,就可以用多媒体播放视频的方式给学生展现地球的运转,再结合老师细致的讲解,学生就能够非常容易理解地球的运行。在学生观看完视频以后,教师就可以进一步提问,让学生在课堂中思考,地球的自转会产生什么?地球的公转又会产生什么?最后教师进行总结。除此之外,多媒体技术能够为教师的教学带来许多的素材和案例,比如在讲解人文地理的知识点时,可以给学生播放目前生活中排放的废水废气等,让学生思考人类和环境的问题,以及这些污染对周围环境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多媒体技术能够播放当前被污染的现状以及一些雾霾相关的影像资料,让学生意识到环境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了人类的生存与未来的发展,既能够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提高环保意识,又可以让学生的创新思维向多方面发展。

(三)在合作学习中构建学生的创新思维

个人的思维方式往往具有很强的封闭性,因此想要具有更加创新的思维,就需要进行合作学习,让学生能够解决个人无法思考到的地方,突破个体的局限性。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会受到自身认识能力和水平的限制,但是在与他人的合作学习中就能够取长补短,在成长中共同进步,解决很多个人所不能够解决的问题。在与他人讨论的过程中与其他学生的思维产生碰撞,不断地进行反思,不断地改进自己的方法,就可以有效地构建学生的创新思维。比如,在实践能力要求较高的地理课题中,像城市的布局应当如何分布的问题,如果班级的同学能够聚在一起进行讨论研究,发挥每个学生各自具备的特长,就能够有效解决学校、商业区、居民区、工厂、港口等区域的布局。但是如果仅凭个人的能力,在解决问题的时候就具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合作学习既能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又能够不断完善学生的认知,取长补短,逐步构建学生的創新思维。

总而言之,要在初中的地理课堂教学当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师首先要意识到创新意识对学生发展的重要性。对具体的教学策略,教师可以从课堂氛围和思考动机的创造,以及教学情境和课堂活动的安排出发。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教师要在保证学生掌握基础地理知识的情况下,进行创新探讨。

参考文献:

[1]谢勇兰.浅谈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J].考试周刊,2019(5):4-5.

[2]房岩.初中地理教学创新意识的培养[J].名师在线,2019(33):75.

[3]谢伍一.初中地理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创新精神的培养[J].中学教学参考,2019(31):13.

作者:孙顺标

课堂学生创新意识教学论文 篇2: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摘要: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创新意识、创新素质是当今社会对教育的新要求,也是小学教学的改革方向。处于教学第一线的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为了理解创新意识的内涵,数学课程的教学必须确立“学生发展为本”的主导思想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教育教学理念,从各个方面组织教学,结合实践培养学生成为创新人才。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创新意识;原则;培养路径

教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践中,应该充分遵循新课改的要求,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为重要的教学目标,不断扩展学生的数学思维,启发和引导学生开动脑筋,积极主动进行思考与实践探究。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有具备了创新意识,才能积极主动投身于数学学习活动中。从而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因此,教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践中,应该多措并举,全面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一、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培养的原则

教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充分遵循科学的原则。第一,在创新意识的培养过程中,教师要注重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体,只有他们对数学学习产生兴趣,才能积极跟随教师的引导开动脑筋,扩展思维。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教学内容的趣味性,力争利用丰富多彩的数学教学方法,不断调动学生的数学认知兴趣,在培养学生数学兴趣的基础上,科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第二,教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践中,还要注重把握课堂提问,科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这样,不仅能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程度,也能快速提升学生的课堂注意力。第三,引导学生全面进行思考。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时,在数学问题的解答过程中,方法不止一种。教师应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多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不同方向进行思考。同时,教师还应该设计一些开放性的随堂检验题目,鼓励学生积极开动脑筋,在进行基础解答的同时,构建不同的解答方法。

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策略

教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要充分结合新课改的要求,不断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全面优化学生的创新意识,科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是小学数学教学的引导者,应充分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结合小学数学教学内容,多措并举,整体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一)转变教学角色,提升学生课堂的参与度

教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科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不仅要注重自身教学角色的转变,还要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不断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意愿。在新课改全面实施的今天,教师应主动淡化主导角色,全面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一方面,教师要做好科学的教学导入,快速提升学生的课堂注意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其中,引导学生就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认真思考。这样,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另一方面,教师在课堂教学环节,要突出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教师要巧妙设计数学问题,快速调动学生的数学思维。例如,教师在图形知识的讲解过程中,要鼓励学生自行动手、自己探究。當学生通过动手操作,验证某个图形的性质后,教师再进行细化和指导。

(二)增设开放性题目,鼓励学生合作探究

教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应注重设计一些开放性的题目,科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证明,开放性的数学题目,不仅能活跃数学课堂,还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小学生的进取心比较强,在教师的鼓励和带动下,很容易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因此,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为学生多设计一些开放性的题目,引导学生对这些问题展开讨论,在合作、互动交流过程中,不断发现解决数学问题的办法。同时,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进行设问,大胆进行尝试,要求学生具备敢想敢做的意识,从而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

(三)创设生活情境,引导学生深入探究

教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还应该注重结合学生的生活实践,科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小学数学内容与学生的实践生活有非常紧密的联系。数学内容来源于生活,也指导生活实践。因此,教师应该通过巧妙创设生活情境,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从学生感兴趣的内容着手,鼓励学生发散思维,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同时,教师还可以创设生活化的探究任务,鼓励学生把数学知识回归到生活中,并进行深入的探究与验证。例如,教师在教学“三角形的稳定性”一课时,可以鼓励学生联想生活中的桌椅板凳,并尝试自己制作一个稳定性良好的器具。通过这样的活动,既加深了学生对三角形稳定性的理解,又培养了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四)巧设问题陷阱,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教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可以用巧设问题陷阱,鼓励学生大胆质疑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学生只有具备了质疑精神,敢于大胆质疑,才能创造性的进行学习。因此,在培养学生质疑能力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巧妙设计问题陷阱。例如,教师把学生经常容易混淆的知识,或者易错题进行整合,在重新更换一个问题后,引导学生进行解答与分析。当学生利用常规解题思路遇到瓶颈,无法深入下去时,教师可以适时进行引导,帮助学生转换思维,或者转换分析角度,再尝试进行解答。教师通过这样的教学方法,能够整体优化学生的质疑能力,科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三、结论

总之,教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应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把握科学的培养原则,运用科学的培养策略,不断提升和优化学生的创新思维,全面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参考文献

[1]余玲霞.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策略[J].读与写,2015(04).

[2]张春亮.浅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J].学周刊.2015(03).

作者:阿苏巫呷

课堂学生创新意识教学论文 篇3:

试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策略

摘要:社会在不断的进步和发展,各行各业对于创新型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如何培养创新型的人才就成了教学工作的重心。受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国家的创新型人才十分缺乏,因此作为一名教师必须要去思考如何才可以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

关键词:培养;创新意识;思维

新课程里面提到,想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必须从基础教育开始就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当前阶段的教育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都有很高的要求,因此小学阶段的数学知识点学习必须着重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只有在不间断地教学中进行创新意识的渗透,学生们才会具备自己的创新能力。

一、小学阶段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意义

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学生们接受知识的范围往往都是课堂上,而在这种教学模式的影响下,学生们对知识的学习大多都是靠自己记忆和反复的做练习题来进行学习,这会导致很大一部分学生没有自己的思想,学生们对于知识的吸收完全是系统的被灌输的,缺少自己的思考和理解时间,不谈知识的掌握和巩固,长期的坚持这种教学方法,很大一部分学生只会变成书呆子。

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应当重视培养学生独立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只有具备了这样的能力,學生们才会在未来获得更长远的发展。那么学生的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怎么培养呢?简单来说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通过创新能力的培养学生们不仅会具备自己的数学逻辑思维,还会在掌握大量数学知识的同时去不间断的发现其他的新知识。结合整个小学各学科的特点来看,数学是最复杂和抽象的学科,它不仅要求学生要具备逻辑思维,还要求学生具备很强的理解力,这些都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能力的关键,因此在小学阶段进行数学学科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十分关键的,这样的教学不仅符合数学的应用性,还十分利于学生的综合能力提升,这对于学生的成长与进步是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的。

二、数学课堂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的策略

1、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俗话说的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们只有对知识点产生浓厚的兴趣,才会去自发的进行钻研和探究,进而才会在不断地学习中锻炼自己的发现欲。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应当根据教学内容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教师应当对每一个学生的性格和爱好都有了解,这样在进行教学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做到因材施教,同时有针对性和启发性的对学生们进行交流,让学生和教师之间的关系变的非常融洽,进而让每一个学生都感受到数学知识的魅力。

2、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小学阶段的学生其性格十分活泼好动,受这一性格特征的影响,学生们往往对于小游戏有着十分浓厚的学习兴趣,教师在进行创新意识教学的时候就可以抓住学生们的这一心理特点来对其进行创新意识教学。例如:在学习数学四则运算(像5×6+8÷2等等)的时候就可以让学生们分成若干的小组进行四则运算竞速小比赛,每个小组面前有十道格子,每答对一道题向前前进一格,答错一道向后退一格,然后依据先到先得的原则,把提前准备好的小礼物发放给优先到达的三名同学。这样教学结合游戏的教学方式不仅可以巧妙的激发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想象能力,还让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达到了最高,进而实现课堂的高效化和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3、培养学生的求同存异思维

创新的根本是求异,但这个异是方法上的异,结果却是相同的,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应当积极地鼓励学生们去发现每一道数学题的多样化解法,这就是求同存异,同时也是创新。因材,在小学阶段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积极地鼓励学生们开拓自己的精神,发散自己的思维。像一道简单的数学题,教师要尽量多的用多个方法来解决问题,最终获得同样的答案,当然,也要鼓励学生们对正确答案进行质疑,总之就是不能让学生局限自己的思维,只有敢于存异,学生们才会有标新立异的思维意识。拿我们数学课本中的例子进行举例:梯形的面积求解,除了梯形的面积运算公式S=(a+c)×h÷2之外,还有没有别的算法呢,学生们通过思考就可以得出好几种解法,例如把梯形分成一个正方形和两个三角形,然后三个图形的面积相加就是梯形的面积,也可以把梯形看成一个大长方形在减去俩个三角形的面积也是梯形的面积。虽然看似不起眼的解决方式,但是如果运用得好,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还会激发学生的自我创新意识,这是十分利于我们的数学教学的。

4、创新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传统的教学方法大都是“填鸭式”、“满堂灌”,这样的授课模式对学生的创新思维是一种桎梏,为了适应新课改的教学要求,我们在进行教学的时候应当采用“设疑式”、“启发式”等新颖的教学模式。数学的很多知识点都是有紧密联系的,活用设疑和启发的教学方式不仅可以让学生熟练地掌握数学知识点,还可以启发他们的思维,帮助他们巩固原有的知识。这对于小学教学质量的提升是十分有帮助的。

结语: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中,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是跟重要的,它不仅关乎着学生当下的成绩,更关乎着学生未来的成就,因此作为数学教师在当前阶段教学工作的重点就应当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参考文献:[1]张少华.关于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思考[J].学周刊,2016(01):96-97.

[2]唐敏.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J].教育教学论坛,2014(05):218-219.

[3]郭春堂. 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初步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9.

黑龙江省伊春市大箐山县带岭小学 徐红梅

作者:徐红梅

上一篇:高校教师师德现状试析论文下一篇:时尚元素电影海报设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