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本科论文

2022-03-2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地理本科论文(精选5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一、初中地理教学中乡土渗透的意义在初中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学生身边的乡土地理内容,能够加深学生对地理知识中概念的理解,帮助学生养成观察生活的习惯。

第一篇:地理本科论文

综合性大学地理科学专业本科教师教育改革初探

一、地理科学专业本科教师教育教学改革背景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教师专业化对高校教师教育提出新要求

教师专业化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对高等师范院校教师教育的根本要求,也是21世纪世界各国教育发展的潮流。在教师职前教育阶段,作为教师教育主要承担者的各类高等师范院校必须从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基本要求出发,根据基础教育改革的要求进行教师教育培养模式和教学改革,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与内容调整教师教育的培养目标、专业设置和课程结构,改革教学方法。2011年10月8日教育部又颁布了《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以进一步深化教师教育改革,推进教师教育创新,全面提高教师培养质量。

2.高等教育需要提高本科教学质量

1999年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召开后,高等教育逐渐进入大众化发展阶段。通过1999—2001年连续3年大幅度扩大招生,中国高等学校在校学生数从1998年的643万上升至2001年的1 214万。2001年普通高等院校在校生为757万,比1998年的361万增长1.1倍。这3年的大幅度扩招一举改变了长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规模偏小、毕业生供不应求的状况,提高了高中毕业生的升学率,增大了高校高学历专业人才的供给量。进入大众化发展阶段后,高等教育进入质量提高阶段,这一阶段的基本特征是在巩固改革发展成果基础上,通过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本科教学质量。

3.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与教学改革总体要求

高等教育的就业体制改革主要是改变过去“包分配”的就业模式,构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学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就业模式。对教师教育各专业本科办学影响深远的则是基础教育领域的教师专业化。1995年国务院颁布了《教师资格条例》,2000年教育部颁布了《教师资格条例实施办法》,2001年4月1日起,国家开始全面实施教师资格认定工作,普通高校非师范毕业生也可以申请教师资格证,各级各类学校可以面向所有高校毕业生招收新教师,师范院校本科毕业生的就业竞争越来越严峻。同时,师范类专业毕业生也可以在非教育行业就业,与非师范类专业毕业生进行就业竞争。因此,地理科学专业本科教师教育教学改革必须以地理教师专业化发展为目标,以提高培养质量、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为核心价值。

二、综合性大学发展地理科学专业本科教师教育优势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地理科学专业教师教育专业化提出了很高要求。地理科学专业本科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素质教育要求的中小学地理教师,这就要求地理科学专业本科毕业生除了要掌握地理科学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外,还应了解、掌握一定的教育学、心理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目前,青岛大学师范学院仍保持相对独立的办学管理模式,十分有利于发挥师范学院的教育学科优势并与基础教育进行合作。而作为综合性大学的二级学院,师范学院的地理科学专业本科教师教育教学改革更要依靠综合性大学的专业优势,提高办学水平和学生的培养质量。

与师范院校相比,综合性大学具有学科门类和专业多、综合性强、学术性强、师资力量雄厚等优势。在设置课程时,地理科学专业可以充分利用青岛大学的专业优势,引导学生通过青岛大学其它学院相关专业教师开设的公共选修课程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通过选修历史学、经济学、管理学等学科门类的公共选修课拓展知识面,提高自身的人文与社会科学修养。在学科建设层面上,应通过与学校其它非教师教育专业的合作提升各学科办学层次、提高教师科研水平,从而提高教师教育的学术性。

三、综合性大学地理科学专业本科教师教育存在问题

1.过分追求课程体系完整性、教学内容重复

过分追求课程体系的完整性。为了向综合性大学相关学科专业看齐,提高地理科学专业本科教学的学术性,地理科学专业在设置课程时过于追求体系完整,课程内容繁杂。完整的课程体系是一个专业保证学生培养质量的前提,但在综合性大学中地理科学专业教师教育过分追求课程体系的完整性也存在明显的弊端,主要是各门课程教学课时数不够,教师感觉授课负担太重,学生感觉课业负担太重,学习专业课的兴趣降低。

教学内容重复。过分追求课程体系的完整性导致地理科学专业本科不同课程在基本概念、基础理论、前沿性学术问题等方面存在教学内容的重复,如经济地理学、人文地理学与世界地理、中国地理等课程之间,测量与地图学和地理信息系统2门课程之间,区域分析与规划和经济地理学2门课程之间均存在一定教学内容的重复。这增加了学生的课业负担,降低了教师的授课效率。

2.传统教学方法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

受教育理念和高校教师评价制度等多种因素影响,以往很多地理科学专业教师授课习惯“满堂灌”,通常是以自己从头到尾的讲授来完成课堂教学任务,这是典型的教师本位主义、知识本位主义。这种教学方式的缺点是教师拼命讲、学生拼命记、考试拼命背,学生不能发挥主动性自主学习,思想受到限制。一些教师即使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往往也是将所讲授内容搬到屏幕上“照本宣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更是受到了束缚。这样的教学方法已经落后于当前中小学教师的课堂教学方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的全新教育理念和教学策略不能及时地渗透、体现在高校教师教育课堂教学实践中,必然导致高校培养出来的教师缺乏“职业适应性”,从而削弱教师教育的“师范性” 和“示范性”特点。

四、地理科学专业本科教师教育课程体系构建

1.构建新课程体系的理论依据

地理科学专业本科教师教育的目的是培养适应素质教育要求的中小学地理教师。地理科学专业本科毕业生除应具备一定的地理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外,还应该具备从事基础教育教学工作所必需的心理学、教育学、教育管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并涉猎一些其它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构建的地理科学专业本科新课程体系应以为培养目标服务为基本原则,新课程体系在横向知识结构维度上含大学通识课程、地理科学专业课程、教育学科专业课程3大课程群;在纵向功能结构维度包含思想教育与综合素质课程、基础理论课程、专业技能课程、专业能力课程功能上是由低到高递进的4层次。

2.地理科学专业新课程体系的构成

大学通识课程群。大学通识课程群在功能结构维度上属于第一层次,即思想教育和综合素质课程。根据我国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拟设置的课程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代史纲要、形势与政策、大学语文、大学英语、计算机基础、计算机语言(C)、公共体育。由于地理科学专业招收高中理科毕业生,而中学地理课程却是具有跨“科学”和“人文与社会”两大领域特点的综合性课程,因此本专业大学通识课程群还应该包括培养学生人文与社会科学素养的课程,这可以通过要求学生跨专业选修历史学、经济学、社会学、管理学等学科门类各专业的相关课程,或者要求学生在大学公共选修课体系里选修相关课程实现。

地理科学专业课程群。地理科学专业课程群在结构功能维度上包括基础理论课程、专业技能课程、专业能力课程3个层次。基础理论课程主要包括地理科学导论、地球概论、自然地理学、环境学概论、人文地理学、经济地理学、中国地理、世界地理等。设置基础理论课程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本专业必备的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基本规律,形成基本的专业素养。专业技能课程主要包括测量与地图学、遥感原理与方法、地理信息系统、计量地理学、自然地理学实验与实习等。设置专业技能课程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解决本专业具体问题的方法和技术手段。专业能力课程主要包括遥感数字图像处理、自然灾害与减灾、区域分析与规划、地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开发、区位论、区域综合整治规划等课程。设置这类课程的目的是让学生在掌握本专业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基本规律和专业技能的基础上形成解决实际专业问题的能力。

教育学科课程群。教育学科课程群在功能维度上应包括全部4个层次的课程。第1层次思想教育和综合素质课程有职业道德与专业发展;第2层次教育学科基础理论课程主要有儿童发展与学习、教育心理学、地理教学论,设置这类课程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从事教育和地理学科教学工作必备的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规律;第3层次教育学科专业技能课程主要有中学地理课堂教学设计、中学地理教育与活动指导等,设置这类课程的目的是培养学生从事教育和地理学科教学工作必备的技术、手段;第4层次教育学科专业能力课程主要有多媒体地理课件开发与制作,课程设置的目的是培养学生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实际能力。

基金项目: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基础教育研究计划项目(201004)

作者:韩同欣 张绪良

第二篇:高师地理科学专业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

摘要:本文主要从高师地理科学专业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这一热点问题出发,阐述高师地理科学专业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意义,从国家层面、高校层面、学生层面分析阻碍其发展的因素,并进一步有针对性地提出提高高师地理科学专业本科生创新能力的策略。

关键词:地理科学专业;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

一、地理科学专业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意义

社会发展需要。地理科学从古代的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到现代的通才博才的需求,从古至今在社会经济发展中都举足轻重。现代社会在环境保护、水利工程、地震、气象预报等领域均需要地理科学专业的人才,作为高师地理科学专业的本科生,努力培养创新能力,是顺应社会发展的必要举措。

国家发展需要。建设创新型国家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其核心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培养一批能承担建设重任的创新型人才。作为我国高等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地理科学专业本科生,注重培养自主创新能力是响应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的重要环节。

地理学科发展需要。地理学作为一门古老的科学,内容包括从自然资源到人文环境,再到人地关系的协调等。这门涉及领域甚广的专业需要培养一批有全面知识、初级综合能力,能为国家当前重大建设问题献计献策,使人们更好地了解地理学的工作者。地理学除了在环境保护、水利工程、地震、气象预报等领域的发展外,近年来,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更为地理学的发展开拓出一片新天地,这就要求培养一批更高层次的地理信息化人才。

学生自身发展需要。首先,创新是当代大学生内在素质的核心。只有具备一定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才能学有所得、学能所用、学会所创,使大学时期的学习过程转为真正吸收的过程、转化的过程、创造的过程。其次,创新是当代大学生获取知识的关键。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的增长率加快、陈旧周期不断缩短、转化速度猛增。在这种情形下,知识的接受变得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知识的选择、整合、转换和操作,通过主动“构建”和“再创造”而获得新知识。再次,创新是当代大学生终身学习的保证。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高等教育职能正在由精英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化,在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指引下,大学生有能力在毕业后,利用各种有利条件,根据所从事工作不断完善自身的知识和能力结构,走出一条前人未走过的路,更好地达到完善自我和适应社会之目的,从而为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1]。

二、地理科学专业本科生创新能力现状的分析

国家、教育界对于创新能力培养比较重视,在教育观念、育人队伍、教育机制等方面,从第一课堂角度出发优化专业课程结构、更新教学内容、改善教学方法、强化实践指导,从第二课堂角度出发进行活动、竞赛、科研等平台建设,从创新能力发展保障机制出发完善教学保障机制、激励导向机制和评价监控机制以及建设新型师资队伍等。在实践探索方面,教育部将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列入“质量工程”,资助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项目。此外,教育部推行的卓越计划和一部分高校正在进行的OECD 工程教育改革,都是将理论性课程向实践性、应用性课程转变,借以培养创新型应用人才的教改实验[2]。

但在目前的教育中,高师地理科学专业本科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缺乏创新的自信、勇气和毅力,动手实践能力偏弱等。地理科学专业集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于一身,在这样的学科教育下,高校地理科学专业本科生存在一定的创新意识。但在真正面对地理科学创新时他们又没有自信和勇气,容易走入一些思想误区,认为创新是杰出地理学家才能做的事,而自己只是一般高校地理科学专业的普通学生,要创新谈何容易。有些学生虽然有自信和勇气去创新,但在过程中由于经受不住失败而轻易放弃,极度缺乏创新的毅力。也由于长期受讲解—接受式教育的影响,高师地理科学专业本科生虽已掌握大量地理科学理论知识,但地理实践能力较弱,也给创新能力的培养造成一定阻碍。

三、地理科学专业本科生创新能力发展阻碍因素的分析

1.从国家考试机制和地方经济层面分析

国家规定的高校专业考试仍以纸笔测试形式为主,注重纸笔测试的结果,评价机制又趋于片面。在这样的考试机制下,学生不得不采用死记硬背的方式应付考试,时间长了,便养成不喜欢动脑的习惯,也不敢质疑,更别说探索新东西。

从地方经济来看,中西部地区,尤其是一些经济发展落后地区,由于财政资金不足,对教育的支持力度不够,使得教育资源整体严重匮乏。也因地区贫困落后,对社会一些企业和高级人才的吸引力小,使得企业向学校提供的校外实习实践基地匮乏,造成学生校外实践机会变少。

2.从高校教学环境与教学改革层面分析

地理创新教学环境有所欠缺。部分高校实践、实验教学设施不完备,考核评价体系不完善,实验实践基地数量少[1]。尤其在一些经济落后地区的高师院校,具有创新能力的教师队伍相对缺乏,现有教师大多作风稳步,怯于大胆创新;由于经济原因,学校也不能为学生提供相对完备的地理实验器材、实验室、实习基地等;建立的地理科学专业课程质量考核评价体系又相对不够完善,大多仍以纸笔考试为主,其它评价方式为辅;激励管理体制不突出,对于成绩优秀的学生奖励渠道单一,不能激发学生的创新积极性。

地理课程结构不尽合理。受现行教学计划及全国高校课程结构影响,地方高师院校地理科学专业对地理学综合性、区域性特征的学习与培养均分散于各门课程中,既无明确目标又缺乏完善计划。课时安排上,一般地方高师院校地理科学专业四年总课时基本控制在2 800 课时左右,其中“两课”、大学英语、体育、实践教学和全校统一要求的通识教育课时,各院系不能调整,各类专业课、专业技能课的教学时数仅占总教学时数的60%[3]。地理课程内容也只注重理论讲解,不注重实际应用,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的地理专业课学习时数变少,而地理专业课程内容又偏于刻板,造成学生对地理专业课的钻研热情度降低,也影响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

地理教学忽视学生个性化。每个学生在智力、生理、情感等方面都存在差异,特别是随着高校办学规模的扩大,学生群体多样化,不同学生个体的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学习需求的差异性日益突出[4]。因此,统一教学计划、统一学制、统一管理的人才培养模式已不能满足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要求[5]。

地理实践教学力度不够。实践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途径。历来地理学的教学计划中都要安排一定时间在实验室进行专业实验,在野外进行专业实习。但是,由于师资不足,实习与实验经费短缺,实习基地少、课程多、任务重,许多地方高师院校地理科学专业野外实习或被迫缩短时间,只开展基础地理野外实习,有的甚至被迫取消;由于实验仪器设备陈旧、缺乏,教学时数偏少,实验课被迫缩短,多以基础地理验证性实验为主[3]。目前高师地理专业实践性教学更多的是强调学生直接经验的获取,忽视学生主观能动性,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独立自主的实践能力[6]。

3.从高师地理科学专业本科生层面分析

创新意识较薄弱。由于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即使已经考入高校的本科生,也很少有人去思考每一项操作背后的科学原理,更缺乏主动探索与尝试新知。多数学生还停留在模仿阶段,真正寻求创新与突破的很少[7]。部分积极参加地理创新活动的学生,目的大多也是为了评价加分,很少有真正以地理科学为兴趣爱好而参加的。他们对地理科学本身就理解不足,对地理科学这个专业的就业趋向也不抱多大信心。

地理专业知识不够坚固。创新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需要在不断实践和探索中锻炼与提升。一些“学霸”、“考霸”坦言,过去觉得自己专业知识学得还不错,但真正到了思考和解决实际问题时,才发现课堂所学知识远远不够。当前本科教育宽口径的培养模式,使得大学课程与研究生课程存在一定脱节,出现大学生听不懂研究生的学术报告、本科毕业生不能迅速适应研究生阶段的学习等情况[7]。这都显示出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有待增强。

四、地理科学专业本科生创新能力提升的策略

1.优化教育政策

国家规定高校地理科学专业考试可采用纸笔测试、科研论文和社会实践调查相结合的形式,既考查学生的地理科学理论基础,又考查学生的地理科学实践能力;评价机制可由原来单一的自上而下地对学生进行评价转变为学校、教师、学生之间和学生自身等多元化主体对学生进行评价,使评价结果更客观、更公平。国家制定相应政策支持地方教育事业的发展,优先资助贫困地区,解决教育资源严重匮乏问题,缩小贫困地区与发达地区教育发展差距,为学生地理科学创新能力的提高提供保障。

2.创新教学机制

营造良好地理教学环境。高校要加强地理科学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科研水平和创新实践能力;配备相对完善的地理实验器材,开放地理实验室,为学生平时的地理科研实验提供平台;改善地理科学专业课程质量考核评价制度,设立相关奖励,为学生提供地理科研基金等,提高学生的创新热情。

设置合理地理课程内容结构。地方高师院校地理科学专业课程设置应结合当地社会、经济、环境发展,既重视传统地理学理论知识的传授,又加强现代应用技能的培养,以满足人才培养的适应性与通用性需要[3]。课程内容的编排要注重实际应用,如地理知识原理、规律等要注重应用到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地方,让学生觉得知识就在身边,创新也是从身边的小事做起[5]。

注重学生个性化培养。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之间存在密切关系,只有学生的个性得到尊重,潜能才能得到充分发展与发挥,充分调动求知探索的欲望,也才能提出新问题、新方法,释放创新能力[8]。高校可结合本科生导师制的培养模式,提升创新技能。鼓励学生根据自身能力和条件积极参与导师实验项目的研究,在导师指导下,学生完成科研项目的调研、设计、实践,得出可行性结论,最后撰写论文。支持大学生个性潜能的发挥,激发学生创新意识,提升创新技能[5]。

加强地理实践教学环节。在课程设置模块设计中,注意校内实验与校外实习相结合、课程实习与综合实习相结合、验证性实验与综合性实验相结合、分散实习与集中实习相结合、专业实习与教育实习及支教实习相结合、课程论文与毕业论文及社会经济发展相结合,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4],从而促进学生地理科学创新能力的提高。

3.增强创新意识

鼓励学生自主创新。高校可根据学生在地理专业学习上的兴趣爱好,成立多个自主研究小组,强化学生参与创新活动的自觉性。让学生了解全国各种学术科技竞赛,不仅鼓励学生参与本专业科研项目,还动员他们参与经济、管理及计算机等其它专业门类科技竞赛。有条件还可积极申请国家专利,从而形成良好的创新氛围,提高学生的创新热情[9]。

夯实学科专业知识。专业基础知识是其它一切科研和创新的根基,学生必须学好地理科学专业基础知识,才能在其刺激和启发下去实践创新,并在储备一定知识量之后才更有底气和自信去创新。

参考文献:

[1] 赵海军. 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几点思考[J].人民论坛,2010(14):274-275.

[2] 高  洁. 人力资本视角下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思考——以地方高校为例[J].中国成人教育,2013(20):65-67.

[3] 王爱辉,宋  勇,龙海丽. 地方高师院校地理科学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J].地理教育,2012(7-8):124-125.

[4] 赵希荣,朱中华.加强校内外实习基地建设,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J].高教论坛,2010(7):45-47.

[5] 吕  祥,周宝同,汤  莉,刘小波,徐  兰. “三位一体”的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构建[J].高师理科学刊,2014,34(3):113,114,117.

[6] 文星跃,董廷旭,刘  鹏. 高师地理科学专业实践能力培养改革研究[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25(2):85-90.

[7] 白  莹. 地理专业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浅析——以西南大学为例[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2014,12(2):127-129.

[8] 周  峰. 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策略[J].教育评论,2014(1):66-68.

[9]刘小波,汤  莉,吕  祥,魏  丽,周宝同. 高校地理科学类专业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以西南大学为例[J]. 高师理科学刊 ,2014,34(2):114-116.

作者:丁亦楠 王月 李晖 黄贵明

第三篇:初中地理乡土地理的渗透

一、初中地理教学中乡土渗透的意义

在初中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学生身边的乡土地理内容,能够加深学生对地理知识中概念的理解,帮助学生养成观察生活的习惯。教师在讲解一些抽象知识时,可结合乡土地理知识将抽象知识转化为直观存在的事物,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并意识到地理学习联系生活的重要意义,从而积极深入生活、观察生活和了解生活,全面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地理学习水平。虽然我国近年来,经济不断进步和发展,但是我国很多地方还属于贫困落地区,面对当下的实际情况,学生能够充分认识到家乡的现状、所存在问题,进而使学生思考、分析当前家乡发展前景,使学生更加热爱自己的家乡,为家乡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二、初中地理教学中乡土渗透的策略

(1)教师要熟悉本地地理。教师要对当地的地理了如指掌,才能高质量的完成初中地理中的乡土地理教学。一些学校中很多教师都是外地人士,要教好乡土地理,就必须熟悉当地环境,收集本地地貌特点、风景名胜等地理资料,还有一些乡土文学、乡土历史等方面的资料。不仅拓展教师的视野,加深对当地地理环境的认识,也能够在进行乡土教学时,对学生如数家珍地娓娓道来,用自身的知识和对本地环境的感情,感染学生,充分调动学生深入学习的积极性。

(2)指导学生进行野外考察。野外考察是对自然界中各种地理事物和现象进行有计划、有目的的感知活动,将地理教学的内容直观、形象的展现在学生面前,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可针对一些地理问题,组织学生进行实际野外考察,带领学生去本地能够利用的地理资源,在野外考察过程中结合实际地理情况为学生讲授地理知识,能够加强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深刻理解和记忆。并在考察时,让学生运用已有的地理知识进行实践活动。

(3)指导学生进行乡土地理调查。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教师可组织学生进行乡土地理调查的实践活动。学生通过收集身边的资料,充分运用自身所学习到的地理知识和技能,以环境和发展等问题为中心进行乡土地理调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养成观察生活的良好习惯,使学生更加热爱家乡。

在初中地理教学中乡土地理的渗透,有助于学生了解自身所处环境的地理知识,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在实践中有效地应用,进而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加强学生的地理知识的学习,并帮助学生树立可持续发展的人地和谐观,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感。教師应积极研究符合实际环境情况和学生个体发展的有效教学方式,在地理教学过程中有效地渗透乡土地理,使学生充分认识地理知识的现实意义,积极自主的学习地理知识。

作者:王强

第四篇:巧用地理故事,优化地理教学

摘 要:地理学科不同于其他学科,地理教师在讲课的过程中若是利用口头讲解和板书的形式,对于学生来说难免过于抽象化,学起来也是比较复杂的。如何将枯燥难以理解的地理知识通过讲地理故事的方式传达给学生,让学生更容易接受,提高课堂效率是地理教师应该落实的问题。

关键词:地理故事;效率;问题

初中阶段学校会开设地理课程,也是初中阶段的必修课之一。地理学科具有独特性,学生通过对地理学科的深入学习,可以使学生对我国人口、资源、环境等问题进行深入了解。但是地理学科的特点是过于抽象,比较复杂,传统的教学模式无法让学生真正地进入到课堂中。会出现课堂气氛压抑,师生之间无法进行很好的互动,学生对本学科的积极性下降的情况,不利于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学习。学习地理的方法固然有很多种,但是要根据地理学科的实际特点以及实践中不断地摸索来看。巧妙地运用地理故事在中学地理课堂中的特殊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可以发挥其功效,让学生对地理学科的积极性有所提升。

一、地理故事在地理课堂教学中的功效

1.巧妙运用地理故事,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求知欲

兴趣的培养在学生学习阶段占据着尤为重要的地位。学生在学习上一旦有了主动性,就会在学习过程中慢慢地发现捷径。巧妙地运用地理故事,让学生先集中注意力,对课堂产生好奇心理,从而来激发学生对学习地理的兴趣。仅凭借讲解教材上的知识难以让学生进入到学习氛围中,教师可以通过一个小故事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其进入到地理知识中。教师通过对故事的讲解,设立疑问、分析疑问和讲解疑问的过程来进行本节课的教学。这样会使学生对地理知识有个更深层次的理解。在牢记地理知识的同时对知识更加理解。

2.巧妙运用地理故事,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深入理解

大家都学习过地理,也都有了解,地理知识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是密不可分的,所以说在进行地理教学的时候,教师要把地理教学和实际生产生活相结合。而不是单单教会学生啃书本,这样对于学生学习地理没有益处,地理教学也就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价值了,就不能符合新课标中提出“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巧妙地运用地理故事,是激发学生兴趣,对地理深刻认识的载体,促进学生地理知识的学习。

3.巧妙运用地理故事,缓解课堂枯燥氛围

人在有意识的专注做某件事情的时间是有限的。有相关调查表明,中学生专注力一般不会超过半个小时,一节课的时间一般为45分钟,如果教师的教学时间过长,会引起学生疲劳,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效率低的现象。因此课堂氛围的活跃程度是影响学生知识积累多少的决定因素。课堂气氛沉闷的情况下,学生可能连30分钟都难以坚持。教师在进行地理教学中,多注意观察学生对自己的回应,及时对课堂气氛进行调节。在气氛较为紧张的时候,教师可根据讲解的课程穿插一个与教学内容结合的小知识或者是小故事,让学生紧张的神经进行放松,从而重新活跃课堂气氛。

4.巧妙运用地理故事,拉近学生与老师间的心理距离

初中生的心理特点就是很容易凭借心里想法去做事,例如我们常见的就是我喜欢这个教师的上课风格,或者因为这位老师知识渊博,而喜欢上这位老师的课程,相反对于不喜欢的教师可能就失去了对此学科的兴趣。若是地理教师平时爱讲小故事,幽默风趣,自然而然就会受到学生的尊敬,教学效果也会得到良好的回应。

5.巧妙运用地理故事,对学生进行品德方面的渗透

地理课程的改革提出了三个维度的立体化课程目标。其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觀对思想教育的内涵进行了扩大。其通过有效的教学方式教导着学生对家乡和祖国的热爱,对自然与人文多样性的尊重。课堂是进行知识传播最好的途径,教师可以通过课堂这个平台传播一些公益思想,让学生对节约资源和环境保护进行集思广益,构建学生良好的道德意识。德育贵在于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影响,没有说服力的说教相当于空谈,是达不到德育的真正效果的。地理课程中有着丰富的德育素材供学生去学习和理解。例如在讲解某种生物濒临灭绝的时候可以适当渗透要保护濒危动物,袁隆平对杂交水稻的培育为国家做出的贡献,可以通过这个故事对学生渗透要服务国家的德育理念,对学生的道德教育进行加强。

地理教师想要在课堂中巧妙地运用地理故事,在平时日常生活中也要做到:(1)对小故事的日常积累,巧妙地结合小故事与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可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2)做好充分的备课工作,将地理故事合理地引入到课堂中。要有设置悬念意识,才能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自主开展学习,提升学习效果。(3)对学生定期进行检测,检测是对学生学习掌握程度的检验。教师应该在学习完一个单元或者一个章节之后对学生复习和检测,达到温故而知新的学习结果。(4)优化课程设计,运用故事起到点缀作用。故事具有趣味性,虽然在课堂中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但是教师要把小故事作为课堂的点缀,把握好一个“度”。故事过多对于学生来说会容易忽略课堂知识的学习,学习的重心就容易偏移。

二、选择地理故事的原则和要求

1.运用地理故事进行教学,首先教师要做到不能与教材的中心内容脱离。讲地理故事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讲故事的过程也就是传授知识的过程。让学生在听地理故事的同时启发学生对问题进行分析、解决。在了解故事的同时对教材内容记忆深刻。

2.地理故事必须要满足符合科学性和地理学科的特点,具有教育意义。故事内容不能过于牵强附会或者过于庸俗,更要杜绝封建迷信的信息掺杂在地理故事里。

3.讲地理故事要避免长篇大论,这样不仅影响了教学进度,也影响了学生的理解,要尽可能短小而精悍。

三、地理故事如何实际运用到教学中

1.引入现代化多媒体手段,构建故事情境

初中阶段的学生最大的特点就是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对于自己不了解的事物都想去摸索,有浓厚的兴趣。因此,初中地理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这一特点,可将地理教材知识与故事巧妙地结合起来,换一种表达方式让学生获得更加的学习效果。比如,多媒体辅助课堂教学,教师通过设计教学方案,让学生从视觉、听觉多方面得到启发,进入教师创设的情境中,对于激发学习兴趣大有益处。

我们以《地球的运动》这一节课为例子,地球的运动给我们的直观感觉内容是较为简单的,但是实际上并非如此,本节课的重点难点在于地球自转产生的昼夜交替和时差问题。教师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吸收本节课的知识,可以通过课件的形式先播放一段哥白尼“地心说”的故事,将当时的情景再现并抛出相关问题,引导学生进入故事的情境中,这样既具有直观性也具有趣味性。想要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教师也可以搭配教具地球仪进行演示。由此可见,多媒体在实际教学应用中辅助教学的作用是非常明显的。

2.激活思维巧用故事,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地理课程较为复杂,有相关调查表示,不喜欢地理课程的学生还是不占少数的。但是听故事是每位学生都最爱,因此,将地理知识融入故事中,结合初中生的特点,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主动探索知识的欲望。

下面我们以《地形图的判读》这一课为例子,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让学生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山峰、山鸡、山谷等内容。在课前导入环节教师可以用一部电影《红河谷》中的一个比较有代表性的片段,影片中的藏族人抓到了两位前来勘探地形的英国人,并从他们山上搜出一张地图,但是藏族人对这个地图一脸懵懂,只是从表面上看是一只蝴蝶的图案。然而,也就是这几张蝴蝶图案就能够让英国的军队对根本不熟悉的地形顺利地进入。这个故事很生动地将学生引入教师设定的故事情境中,在听完故事之后,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布置任务,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教材的阅读,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并解决教师提出的问题,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将地理故事和地理知识结合在一起,这种方式改变了传统模式下枯燥的课堂气氛,让知识由浅入深地对学生进行渗透,有利于提高学生对知识点理解的扎实程度。

3.突破难点巧用故事,促进认识能力

学习源于思考,思考源于有疑问,在地理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利用“疑问”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善于设置疑问。在不脱离教材知识的基础上,将地理故事和课堂教学结合起来,进行科学的拓展和延伸,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的提升。

下面以《海陆的变迁》为例子,本节课涉及的知识点较多,难度也相对来说比较大。本节课需要学生对海陆变迁以及大陆分离的若干种可能性进行分析,达到培养学生观察、感知、分析等能力的目的。在进行本章节讲解的时候,教师可以引入“沧海桑田”这个成语故事,提问“沧海桑田”是什么意思?然后进行成语的讲解,“沧海桑田”原意就是指海陆的变迁,然后也可以结合喜马拉雅山上厌食症的海洋生物化石等对故事进行扩大化,让学生对海陆变迁更加深入地理解。

4.鞏固练习借用地理故事,调动积极性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多采用一些学生容易接受的形式让学生了解知识是至关重要的。将地理知识融入小故事中,从而达到让学生感受地理知识,了解地理的变化和发展规律。即在平时的学习中也能调到学生的积极性。

在《多变的天气》这一课的讲解中,本节课的知识点是需要学生区分“天气”和“气候”;对天气符号的认识以及人类活动对空气质量的影响。教师根据课程需要可以编个形象的故事,对新知识进行强化。可以将不同的天气转变为“人”进行自我介绍。引导学生对不同天气的认识,并进一步讲解人类活动对空气质量的影响有哪些。所以说,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法能够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学生也可以在考试中更容易想起来教师当时是用这个小故事引导的本节课内容,更加容易理解和记忆,一举两得。

在大力推广新课改的今天,不难看出,合理巧妙地运用地理故事是学习地理学科的一种教学手段,值得广大地理教师去实践和应用,并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摸索和更新。更大限度地利用好着一教学手段,并发挥其优势,活跃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真正做到自主学习,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也为学生学习地理知识和今后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进农.地理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8(6).

[2]张恒会.巧用教学案例 激活地理课堂[J].地理教育,2011(4).

[3]王永耕.浅析初中地理课堂实效性的提高策略[J].华夏教师,2016(8).

[4]刘晓冬.打造双赢的地理课堂[J].教学研究,2010(5).

[5]张娜娜,李文.中学地理课堂深度教学目标拟定与教学模式设计[J].教育实践与研究(B),2017(Z1).

作者:冯其江

第五篇: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本科阶段城市经济学课程教学研究

摘要:城市经济学是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本科培养中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考核方式等方面,探讨了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去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其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

关键词:城市经济学;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教学

随着城市的迅猛发展,伴随而来的城市问题也愈加严峻,这些问题涉及到城市土地、城市规划、城市建设、城市环境、城市交通、城市财政、城市管理等诸多方面,这些问题的累积带动了人们对城市相关领域的深入研究,1965年美国学者威尔伯.R.汤普森的《城市经济学导言》的出版预示着城市经济学作为专门研究城市经济问题的独立学科产生[1]。城市经济学是研究城市在产生、成长、城乡融合的整个发展过程中的经济关系及其规律的经济学科,是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本科生的一门理论课,同时该课程也被我国城市规划专业委员会列入了八门核心课程之一[2],但该课程在当前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课程中所处地位并不高。以我校为例,该课程为专业任选课,安排在大三上学期(四年制)。为适应市场需求,我校的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十分重视各种设计课,所以在学生动手能力增强的同时,忽略了理论基础的培养。然而我国的城乡规划专业日渐成熟,各种经济、社会问题层出不穷,规划不再是单纯的技术性工作,不懂城市、缺乏社会经济知识的规划设计人员将难以适应社会的需求。城市经济学作为经济学和地理学的交叉学科,综合性很强,其性质基本上属于理论科学,涉及内容庞杂、枯燥,如何在较短的时间内上好这门课,一直是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一、教学内容

(一)内容的增补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在我国的定位为理科,毕业后学生的去向大致为各类规划设计的企事业单位,由于目前的这种需求定位使得各高校在培养方案的设置上侧重于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而对学生经济社会意识的培养不够。城市经济学是一门应运而生的应用经济学,是地理学和经济学的交叉学科,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经济学理论基础。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学生大三之前除必修课经济地理学有涉及少量的经济学理论外,其余均不涉及。针对这样的情况,笔者在教学内容中补充了相关章节的“经济学基础”,如经济学的五大公理,在实际章节中采取先补充理论后解析案例的形式,前期的理论铺垫可以为后续的案例理解提供基础,让学生切身体会到学以致用。在讲一些传统理论的同时,通过文献、网络资源的补充,增加学生对学科前沿的了解,如在讲“城市体系和城市结构”时,引入“反规划理论”,探讨这样新的规划视角对未来城市结构的影响。

另外,增加关于城市经济热点事件的内容,如回顾中国房地产的发展历程,增加学校所在地“苏州”的城市经济发展专题等,引入这些耳熟能详的内容可以帮助学生打破心理上对理论的恐惧,提升课程内容的吸引力,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

(二)与现实就业接轨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学生就业后大多从事规划设计类的工作,注册城市规划师考试无疑是绝大多数毕业生今后将要面临的重要执业资格考试,随着我国工程建设领域专业人员注册管理制度实施得越来越严格,注册城市规划师考试的通过难度也在不断加大,毫无疑问的是,该考试的通过对本专业学生个人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注册城市规划师考试共设有四个科目,其中一门《城市规划相关知识》中,有一部分知识为城市经济学的内容。因此,为了满足学生就业以后的需求,课程在内容设置上参考了注册城市规划师考试大纲。

二、教学方法探索与尝试

(一)教学内容案例化

城市经济学是一门理论性较强、应用性也很强、能力培养困难的课程。因此,在教学内容的讲解中不能只专注于理论的传授,而应该和现实社会紧密结合起来,将学生关注的现实问题与理论相结合,这样既有助于增强对理论的理解及现实案例的分析,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如在讲城市和城市经济时,将新加坡和深圳的城市经济发展作对比,分析两者成功的原因,论证其成功的可移植性;如在讲城市化时,剖析我国中小城镇的崛起过程,借鉴国外的城市化发展过程,探讨我国城市化发展趋势。通过将这些现实问题以案例的形式引入到教学中,可以培养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可以提高学生将理论运用于实践的能力,另外,还可以培养学生关心现实社会的意识,让学生提前体会本专业与社会经济发展关系的密切。

另外,由于城市经济学的学科范畴很广,在实际教学中不可能面面俱到,必须根据人文地理和城乡规划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和自身特点,对教学内容进行有侧重的调整和安排。对应于城市规划涉及的门类,安排有针对性的专题,如:“城市产业经济”对应于经济与产业,“城市土地经济”对应于土地利用规划,“城市环境经济”对应于生态环境规划等。笔者试图通过这些专题的理论、案例的学习,让学生能够了解城市经济学与城市规划的联系,给学生传达规划不只是一种单纯的设计行为,它还是政府行为,能够引导和调控城市的经济发展。

(二)课堂讨论常态化

大三的学生具有一定的专业理论基础,同时经过两年的训练,也有了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同时,在面对理论课的学习上也有了一定的惰性。城市经济学涉及理论众多,难免显得枯燥,因此传统讲授法亟需改变,必须要在课堂环节设置上下功夫。笔者结合每个章节的理论目标,选择案例,在介绍完案例的基本情况后,抛出设置的问题,进行小组讨论,在讨论的过程中进行适度的引导,这样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思考,同时也能保证讨论不偏离方向。如在讲城市住宅经济时,引入日本房地产泡沫的案例,让学生讨论当前我国房地产市场的未来走向。经过实践后发现,在城市经济学的课堂增加这个环节后,学生对现实社会热点问题的兴趣也更加浓厚,课堂气氛更为活跃,更多的学生愿意参与进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当然,如何有效地组织课堂讨论也是一个问题。大三的学生课业繁重,加上任选课从心理上难以引起学生的重视,因此可能会出现有的同学不想参与或消极参与,导致讨论流于表面,不能达到预期效果。为了保证讨论效果,笔者做了一些尝试:一是分组讨论,利用已有分组(我校该专业学生从大一暑假的实习开始就自由分成8人左右小组若干),通过组长组织、组员参与的形式,可以有效防止讨论离题或不讨论的情况,组员之间比较熟悉,讨论氛围营造良好;二是轮换发言、互为补充,在整个城市经济学的教学过程中,讨论设置为8~10次,组内各成员均有机会发言,可以打消很多同学的侥幸心理,保证讨论的参与程度;三是课堂讨论计入平时成绩,不讨论不得分,由于考查课平时成绩分值占总评成绩60%,因此,讨论的参与度可以得到保证;四是针对每个议题,利用网络资源搜索了相关的新闻或专家评论视频,在讨论结束后播放,学生可以对比专家和自己的观点,如果一致,可以受到很大的激励,激发其参与下一次讨论的主动性,如果不同,学生也能得到反思,会强化对知识的理解。

三、考核方式的探索—综合能力培养贯穿始终

考核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方式有重要的导向作用。传统的考试形式容易导致学生临场突击机械记忆一些考点,而不能真正地理解课程内容、学以致用。因此,笔者在课程改革的基础上,对考核方式也做了一点改变。

本校规定考查课成绩设置为总评成绩=平时成绩 60%+期末成绩40%,为调动学生课堂参与的积极性,认真地对待整个教学过程,本课程平时成绩由两块构成(10%的考勤+50%的课堂讨论)。因此,学生的平时成绩能够较好地体现整个学习过程的学习态度和参与情况。

为了检验学生独立地发现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本课程在最终考核方式上改为案例分析。笔者提供多个案例以供选择,每组同学选择一个案例,分工合作,最后形成案例分析报告一份,案例分析汇报一次。其中案例分析报告要求按期刊论文的形式,着重训练学生论文书写规范性及参考引用的规范。这种考核方式,可以很好地锻炼学生分工、合作、团结协作的能力。在合作完成案例分析报告和案例分析PPT后,每组派一名同学进行汇报,教师和其余学生可针对汇报内容进行提问,该组的所有成员可以进行回答或补充。最终,教师根据案例分析报告的质量及汇报的质量给予评价和打分。这个部分全组的得分一致,这也可以激发组内的帮带学风,能力强、基础好的同学可以带动、帮助较弱的同学。作为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学生,合作能力是非常重要的,期末考核采用这种方式除了检验学生对理论的掌握和运用情况之外,同时也兼顾培养和检验了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

四、结论

总之,课程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到考核方式都做了一定的改进,力图使理论联系实际,突破传统的“填鸭式”教育方式,经过实践发现,教学效果良好,学生掌握理论知识、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也得到了显著提高。

另外,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城市规划与社会经济运行结合得越来越紧密,城市问题的日趋复杂,也对城市规划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经济学等社会科学理论对城市规划的指导作用也越来越明显。基于此,开设城市经济学等人文科学课程对理科背景的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来讲是值得推崇的。当前,社会对城乡规划的要求越来越高,科学地、有前瞻性地安排和设置课程对于今后的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1]THOMPSON W. A preface to urban economics[M].Balt imore:Johns Hopkins Press,1965.

[2]陈秉钊.谈城市规划专业教育培养方案的修订[J].规划师,2004,(4):11.

作者:柳玉梅

上一篇:大专会计毕业论文下一篇:大学生情绪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