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bl教学方法和护理

2022-09-3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pbl教学方法和护理

LBL和PBL结合教学模式在基层医院护理教学中的应用

2007年1月~2010年7月,我们选取试点科室对32名实习护生采用PBL和LBL相结合的临床教学方法,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实习护生32名,男13名,女19名;16~21岁;本科1名,大专8名,中专23名。选取我院内分泌科作为PBL和LBL相结合的临床教学试点。

1.2 方法

1.2.1 带教老师培训 在进行PBL和LBL相结合临床教学中,在实习学生进入临床科室实习前,对试点带教老师进行选择:具有正规院校脱产本科毕业人员,护师或以上职称,以保证带教质量,有足够的水平能将各个知识点融会贯通。规范化培训:让带教老师接受高等医学院校系统的PBL教学方法培训,使其能将PBL和LBL教学方法在临床中有效地结合,掌握好尺度、控制带教进程,从而能够有效地指导和组织护生的自学。护理部则每周到各科室检查完成情况,听取实习护生的反馈,和临床带教老师密切配合,一起解决疑难问题。

1.2.2 临床教学

1.2.2.1 LBL方式讲授 提前1周,临床带教老师选择较典型、有代表性、病情病程合适(既不过于复杂又不过于简单)、知识面覆盖在护生教学大纲内的临床病例所涉及的一、两种主要疾病对护生进行系统的讲授(约2学时),使学生有一个总体印象,明确教学目标。

1.2.2.2 PBL方法实践 以“提出问题-建立假设-收集资料-论证假设-总结”的教学方法[1],组织3~5名护生针对所讲疾病问题以患者为中心,带着问题充分利用图书馆和信息检索系统去检索、学习、阅读相关文献,收集相关资料:包括患者的疾病、临床表现、检查、治疗原则、护理诊断、护理评估、措施、情志状况、居住环境、发病节气、每日餐量、饮食有无偏嗜及劳倦状况等[2],最后结合有关专业知识逐项进行分析,其他护生进行补充或纠正,不同观点可以争论,增强探究气氛,引发多角度思维,使正确的理解得到巩固和深化,不理解的方面暴露得更加充分。

1.2.2.3 讲评归纳 带教老师凭借自己丰富的临床带教经验、扎实的理论知识和所掌握的参考文献,结合患者实际及护生所讲讲授遗漏之处,帮助学生抓住重点和进行总结,全面系统地归纳概括知识要点。

2 结果

对32名护生进行调查,100%的学生认为PBL和LBL相结合的临床教学不但能使学生系统地掌握某个疾病的整体,而且教学方式使学生由被动变为主动,内容新颖灵活,记忆深刻,能有效提高其解决临床护理问题的能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受益匪浅。

3 讨论

护生的临床实习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是理论联系实际、从课堂迈向临床的关键时期。根据临床实习的宗旨和教学目标,培养出的护生不仅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还要有高超的临床操作技能,同时也必须具备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PBL教学法是把以教为重心转移到以学为重心,启发学生积极的思维,变被动为主动,培养了科学的推理能力和自学能力;传统式的LBL教学法是绝大部分临床教师所熟悉和掌握的。PBL教学法虽对于解决选定的重要内容足够广泛和深入,但缺乏传统教学的系统性。如果对护理中专生使用该法进行整合式教学,可能会出现由于专业基础知识不扎实,学生难以具备对新知识的理解,因此两种教学模式的有机结合更适应基层医院实际。在基层医院临床教学过程中运用PBL与LBL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能实现教学相长的有效契合,帮助教师和学生共同进步,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扬团队协作的精神。

PBL 教学法强调从问题着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索知识,启发了学生积极的思维,变被动为主动,锻炼了护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从而使她们成为独立的学习者。LBL教学历史悠久,无论在教学还是学习中,都具有其不可替代的教育功能。作为基层医院,护理实习生生源绝大多数是连普通高中都不能考上的初中毕业生,自身学习的能力和主动性远远跟不上医学大容量、快节奏更新的要求,即使她们在学校受过比较系统的教育,但因其与临床相距较远,只停留在抽象思维里,学生本身逃课的现象也比较严重,临床带教老师根据这样现象,针对特定的疾病再进行一次系统的教导实在很有必要,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PBL教学,可以使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结果:护生能够理论联系实际,提高护理质量;明确护理工作的重要性,巩固和增强专业思想;提高观察病情的能力,从而培养独立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尽管PBL和LBL相结合的临床教学在护生实习中取得了可靠的教学效果,但这主要是靠护生学习的主动性和教师的正确引导、提问、观察及控制,要建立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科学体系[3],寻找她们结合的黄金点还需要一段时间的探索。另外,PBL对教学场地和设备有较特殊的要求,需要建立图书馆、扩大藏书量、提供必要的授课条件以及培养更多的带教教师[4]。作为基层医院,第一,医院设备肯定是没有办法与大医院相比的;第二,临床带教老师参差不齐,部分老师知识面窄、知识老化,授课能力差,重技术,轻理论。实行PBL和LBL相结合的临床教学,需要建立一支具有高水平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丰富的临床护理经验,且对PBL和LBL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把握的恰到好处的教师队伍,这样才能有效地向学生提供特定的临床问题、确定学习目标和实现目标的方法,以及控制讨论方向和灵活应对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就目前而言在基层医院中这样的人少之又少。第三,生源。来基层医院实习的护生大部分是中专生,需要她们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较强的学习主动性和团队协作意识,具有文献检索的基本技能和良好的沟通能力,而在实际中,护生的知识和能力有所不足,对于涉及的问题比较零乱、无规律、缺乏系统性,有的护生甚至根本不懂得信息检索,不知道如何沟通,需要带教老师再一次系统地带领学习和进行一些学习方法的指导。然而,带教老师教的内容毕竟是有限的,学生实习的时间为8~10个月,在这有限的时间里,要想将所有的医学护理知识理解、掌握不太可能,带教老师只是起到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这些实习生将来走上工作岗位,会遇到许多的临床问题,只有带着问题去寻找答案,不断学习、积累经验,才能成为一名跟上时代步伐的新型护士。

参考文献:

[1] 李蓉.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在我国护理教育中的应用现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4,20(10):65-66.

[2] 洪海兰,林梅芳.现代教学方法在护理教学查房中的应用探讨[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4,13(18):2517.

[3] 曹燕霞,赵静,韦浩.PBL查房与病程护理查房在临床教学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04,11(18):2055.

[4] 黄铮,朱建平.PBL教学法运用于中医护理教学查房的尝试[J].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6,3(7): 627-628.

本文编辑:徐 杰 2010-09-01收稿

作者:张宝芝 王皓

第2篇:PBL和LBL两种教学模式在应用于基础护理实验教学的效果比较

摘 要:目的 比较PBL教学模式和LBL教学模式在基础护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校2009级护理专业两个班学生为研究对象,在基础护理教学过程中,采用PBL教学模式进行教学的作为观察组,采用LBL教学模式进行教学的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护理学生满意度、考核成绩以及综合能力。结果 观察组满意率为84.38%,不满意率为15.62%,理论考核成绩为88.03±3.17分,操作技能考核成绩为91.07±5.94分;对照组满意率为62.69%,不满意率为37.31%,理论考核成绩为82.51±4.62分,操作技能考核成绩为84.62±3.3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自主学习能力、技能操作能力、临床思维和推理能力、查阅资料并获取信息能力、护理评估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创新能力、沟通能力和协作能力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BL教学模式应用于基础护理实验教学,相对于LBL教学模式,有助于提高护理学生对教学的满意度以及理论和护理操作技能的掌握,提升护理学生的综合能力,值得运用。

关键词:PBL教学模式 LBL教学模式 基础护理实验教学

基础护理教学包括护理概论和基础护理技术,属于一门实践性较强的综合性应用学科,是培养护理专业人才的核心课程,其中技能教学在课程总学时中约占2/3,是对护理学生进行临床实践培养的重要途径[1]。但其理论教学枯燥、难度大,不利于护理学生的掌握。本文尝试性的将PBL教学模式在我校2009级护理学生教学中进行运用,以探究PBL教学法应用于护理学生培养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校2009级护理专业两个班学生为研究对象,在基础护理实验教学过程中,采用PBL教学模式进行教学的作为观察组,采用LBL教学模式进行教学的作为对照组,观察组64例,男2例,女62例,年龄16~19岁,平均年龄18.62±1.67岁,入学成绩540~610分,平均成绩578.63±38.45分;对照组67例,男3例,女64例,年龄16~20岁,平均年龄18.57±1.82岁,入学成绩531~609分,平均成绩576.38±39.52分。两组学生在性别组成、年龄、入学成绩等方面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两组教学内容均为18项护理技能操作。对照组采用传统的LBL教学模式进行基础护理实验教学,即教师示教—练习—指导的教学法,以教师课堂讲授为主,根据教材的顺序对基础护理实验的概念、目的、用物进行讲授,讲授的重点是操作程序,边讲授边演示。观察组采用PBL教学模式进行基础护理实验教学,具体方案如下:(1)教学前准备:在实施PBL教学模式进行基础护理实验教学前,对带教教师进行PBL教学模式相关步骤的统一培训;向护理学生讲述PBL教学模式的相关知识及具体实施步骤;(2)病例编写、提出问题:带教老师根据实验的具体内容编制相关病例,听提出实验过程所涉及的相关问题,经护理教育专家和临床护理专家审阅和修改后,将编制的病例和提出的问题打印成册,并在进行该基础护理实验教学前1~2周发放给你护理学生;(3)分组自学讨论:将64名护理学生分为8个小组,每小组8人,并由组员推选或指定一名组长;针对病例以及病例涉及到的相关问题,小组人员通过翻阅教材、查找文献以及网络图书馆等途径对相关资料进行查阅,获取正确答案后进行讨论,经讨论,将个人认识进行互补深化为小组认识,小组长对大家意见汇总并总结,编写出一套规范完整的答案并参与课堂发言;(4)课前小组操作准备:在课余时间,每个小组各个成员结合病历资料做好包括患者准备、实验物品准备、操作步骤、操作用语、操作要点等实验前准备,开放实验室,并给护理学生发放实验操作光盘,嘱护理学生可在实验室观看光盘并对操作进行练习;(5)课堂讲授和讨论:在进行实验教学前,带教老师先采用传统的讲授方法对实验课理论部分相关的知识点以及基本概念进行讲授,在进行讲授的过程中适当穿插部分提问,再让护理学生根据病例以及病例涉及的相关问题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每个小组派出一名代表进行发言,其余同学可对发言内容进行补充或提出不同观点;最后,由带教老师对操作要点以及注意事项进行简单讲授,若操作项目较为复查,教师可不结合病例进行演示;(6)护理学生示教操作:根据带教老师讲授内容和讨论结果,以编制的病例资料为依据,护理学生进行操作示教;操作前先全面评估患者以及患者的病情,并提出相应解决问题的方案,独立准备实验所需物品后,根据课余时间对实验所进行的准备和患者具体情况给予讲解,并进行操作示教;(7)带教老师总结评价:在课堂讨论以及护理学生操作示教后,带教老师对操作进行总结评述,对知识要点进行归纳概括,讲解总结实验过程中的重点难点问题以及护理学生操作示教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对于存在问题较多的操作步骤,由带教老师进行规范操作演示;(8)模拟强化:结合编制病例资料,各小组成员或不同小组之间互相扮演护士和患者角色,对用物准备、评估患者、解释用语、操作步骤和健康指导等实验操作进行反复练习;在进行实验操作练习中,随时询问患者的感受并指导患者进行配合;操作训练完成后,向护理学生交待注意事项后,带教老师分组进行指导和点评。

1.3 评价指标

所有护理技能操作教学均完成后,对两组护理学生进行考核和调查,以理论考核成绩、操作技能考核成绩以及问卷调查为主要依据。两组理论考核采用统一命题并在同一时间内进行考核。两组操作技能考核同一操作由同一教员按照同一标准进行考评,考评项目为18项护理操作技能,最终评分采用18项护理技能操作技能评分的平均分。问卷调查分两部分进行,一个部分为对护理技能操作教学的满意度进行调查;另一部分为对护理技能操作教学效果进行调查。护理技能操作教学效果调查参照国内外文献报道自行设计[2],问卷总共包括10个项目,每个项目分5个等级,即非常不满意、不满意、一般、满意、非常满意,分别代表1分、2分、3分、4分、5分。问卷经护理专家修改并认可后,由带教老师对护理学生综合能力进行评定。

1.4 统计学方法

运用SPSS13.0软件,计量资料数据以±s(均数±标准差)的形式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的形式表示采用χ2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检验水准设为0.05,当P<0.05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护理学生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满意率为84.38%,不满意率为15.62%;对照组满意率为62.69%,不满意率为37.31%,观察组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不满意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考核成绩比较

观察组理科考核得分和操作技能考核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综合能力比较

观察组自主学习能力、技能操作能力、临床思维和推理能力、查阅资料并获取信息能力、护理评估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创新能力、沟通能力和协作能力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PBL教学模式即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模式,全称是Problem-Based Learning,最早是在1969年由美国的神经病学教授Barrows于加拿大的Memaster大学创立的[3]。在PBL教学模式中,教师由传统教学模式的主导地位转变为次要地位,在教师的引导下,采用科学的方法发现问题,并在问题的基础上,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再进行思维、推理以及讨论,讲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指导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培养并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获取知识和终身学习的能力,同时,也有助于学生完成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过程的转变[4]。PBL教学模式提出后,在医疗教育中逐步被应用,并在国内外多所医学院校的基础和临床和实验课程教学应用中取得了较理想的效果[5]。LBL教学模式即基于课堂的学习模式,是以授课为基础的传统教育方法,全称是Lecture-Based learning,是现代护理教学中最常见的方法,采用LBL教学法进行教学的过程即进行系统全面医学理论知识传授和有把握地对教师预定目标进行完成的过程[6]。LBL教学模式忽视了对护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PBL教学模式则强调将学习置于有意义的情境中,让护理学生通过对真实性问题的分析,学习在问题背后隐含的科学知识,从而培养解决问题的技能[7]。目前,PBL教学模式在护理教育领域逐步得到了尝试,英国、美国、加拿大、日本等国的护理学院校,在各层次(包括中专、大专、本科和硕士)课程中的护理教学活动已广泛应用PBL教学模式[8]。但PBL教学模式在我国的应用仍处于探索阶段,在实施方法和实施效果等问题上尚无统一看法,因此,我国在护理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学中采用PBL教学模式的学校尚属少数。

PBL教学模式的主体是学生,主线是解决问题,教学方法是分组讨论。刘丽军和钱晓璐[9]认为,采用PBL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有助于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锻炼学生的多向思维能力、培养其独立思考问题以及将理论运用于实践的能力,同时还可提升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合作精神等。杭丽和邱萌[1]研究表明,PBL教学模式应用于基础护理学教学,有助于激发护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其综合能力。本文就PBL教学模式在我校2009级护理学生教学中运用进行研究,结果提示:PBL教学模式应用于基础护理实验教学,相对于传统的LBL教学模式,可提高护理学生对于基础护理实验教学的满意度、理论考核成绩以及操作技能考核成绩,提升其综合能力。我们考虑这与以下因素有关:PBL教学模式减少了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激发了其主动学习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学生需主动查阅资料,独立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进行相互讨论,巩固了理论知识,同时使枯燥的理论学习变得生动有趣;解决问题的过程需要团队协作,有利于团队的交流和沟通,增强了其团队合作精神[10]。

综上所述,PBL教学模式应用于基础护理实验教学,相对于LBL教学模式,有助于护理学生对理论和护理操作技能的掌握以及综合能力的提升,教学效果较好,值得运用。

参考文献

[1] 杭丽,邱萌.PBL教学法在基础护理学教学中尝试效果的分析[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9,6(21):75-76.

[2] 杜小静,宋红霞,梁红玉,等.PBL结合传统教学法在基础护理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8(1):13-15.

[3] 张桂兰.PBL和LBL教学模式在护理教学中的效果评价[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2,10(23):64-66.

[4] 冉国英,靳平.PBL结合传统教学法在基础护理技术教学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0,16(8):113-114.

[5] 孙娟,郭兰青,张瑞芹.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模式在护理本科生内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新乡医学院学报,2010,27(4):425-426.

[6] 周晓清,肖峰,杨贤云.PBL与LBL在护理教学中的应用对比[J].中国病案,2011,12(1):62-63.

[7] 许霞,李自亨,张囡囡.PBL教学模式在《护理学基础》技能教学中的探索[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0,10(7):1371-1373.

[8] 张惠娟,肖志凌,刘细寒,等.PBL教学法在基础护理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卫生职业教育,2013,31(3):83-84.

[9] 刘丽军,钱晓璐.PBL教学法在基础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现状[J].卫生职业教育,2011,29(19):94-96.

[10] 熊良圣,熊杰平,郭玉华,等.PBL与LBL结合教学在内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护士进修杂志,2011(12):30-32.

作者:陈红琴

第3篇:循证护理融合PBL教学模式在外科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

摘 要:目的:在文章中,主要是探究循证护理融合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BL)教学模式在外科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校120名2017级护理专科护生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这120名护理专科护生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并且对两组护生外科理论考试成绩、评判性思维能力测评结果以及对教学模式的满意度进行综合评价,来达到最后的研究成果和结论。结果:将两组护生理论成绩、评判性思维能力测评总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融合PBL教学模式在外科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循证护理;PBL;护理教学;评判性思维能力

外科临床护理的教学主要是对两方面进行强调:一方面是强调向医护生传授外科护理理论知识,另一方面是要求医护生能够将掌握的知识转化为护理技能,并且能够将自己的护理技能熟练的应用于外科临床护理工作中[1]。这是改革教学方法是提高临床教育教学质量的必由之路,为了让教师尽快适应护理专业的最新发展,全面提高护生的职业道德、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我们也对其作出了要求。在PBL的学习中,其目标主要是重在学习者的自我的知识构建体系以及思维能力的有效发展和学习的有效合作,其核心内容是对临床发现的问题进行解决。循证护理融合PBL教学模式有助于护生加强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也因此而有利于促进护生评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近年来,PBL教学法在外科护理教学中得以应用,对PBL的核心为针对学习内容提出问题,构建一个生动和真实的问题学习情境,让我们的学生能够根据所学知识寻求解决问题的思路,进而提升自我学习能力。这种教学模式也对于提升外科护理教学效果有着非比寻常的重要意义[2]。随着教学理念的不断深化及教学技术的提升,循证护理也被应用于外科教学,其主要是将当前获取的研究证据与护理人员技能相结合,进而做出的科学护理决策,其与PBL联合能够促进教学效果的提升。现在,我们研究纳入的对象均为我校2018级外科医护生,共计120例,结果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一)一般资料

研究纳入的外科医护生都是在2017年9月~2018年6月我校的120名外科医护生,将他们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名。在观察组中是男性7名,女性为53名,年龄都在19~23岁,平均年龄为(21.5±1.6)岁;在对照组中是男性为6名,女性为54名,年龄为18~23岁,平均年龄为(21.9±1.5)岁。通过医学伦理会认可此次研究,临床科室表示同意,参与研究对象签订知情同意书。经统计学分析两组医护生年龄、性别差异较小(P>0.05),具有可比性。

(二)方法

在对照组中:给予传统讲授式教学,向学生灌输理论知识,临床护理实踐教育则由带教教师示范。在观察组中:给予循证护理融合PBL教学模式。PBL教学:严格按照提出问题-证据查询-分组讨论-问题解答的顺序进行教学。在教学正式开始之前,需要让教师提前一周向学生发放典型病例,并且严格的按照教学大纲及教学目标等知识内容提出相应的问题,随后让学生们根据问题自行翻阅教材和文献等收集资料。在见习环节中由教师做出示范,并且要求学生要了解病史,对此掌握临床护理的方法与注意事项;最后再组织学生进行讨论,结合病例对手上遇到的相应问题予以解答。教师再对学生当场的回答等表现给予点评,对于学生的不足之处即时以一种正确的方式方法给予纠正。循证护理教学:教师先根据教学内容选择相应的病例提出问题,鼓励学生大胆提出问题。然后针对问题到图书馆、数据库等搜寻与问题相关的内容,收集证据,将获取的资料进行分析,并向教师咨询,获得最佳的证据。然后学生针对问题给出最终的结论,分组展开讨论,每组学生分别做报告,教师对报告给予点评,进一步完善结论。

(三)观察指标

评估两组护生出科理论考试成绩、评判性思维能力测评结果以及对教学模式的满意度。理论考试包括选择题、名词解释、病例分析三个部分,共计100分[3]。评判性思维能力采用评判性思维能力测量表,共包括7个维度、70个条目,分值为70~420分[4]。带教教师共同拟定教学模式满意度问卷,共包括20个条目,共计100分,>85分表示十分满意,65~84分表示基本满意,<65分表示不满意。

(四)统计学方法

研究所有数据均在SPPSS22.0统计学处理软件上进行,所有计数资料采用%予以表示,组间差异比较采用X2值予以检验,用(■±s)表示计量资料,组间差异性用t检验。以0.05作为结果判定界限,P<0.05可判断组间比较具有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一)观察组与对照组医护生出科理论考试成绩比较

为了更好的对观察组、对照组这两个之前分好的小组进行研究和对比,我们将人数各为六十人,共总有一百二十人的观察组与对照组两个组的医护生进行了分为选择题、名词解释、病例分析等三个部分的出科理论考试,在紧张的基础理论考试过后,根据试卷的总体来看:观察组的六十位医护生在选择题的考试内容中平均分值为(51.37±1.62)、在名词解释的考试内容中平均分值为(6.85±0.68)、病例分析的考试内容中平均分值为(21.49±0.56),而最后,将观察组的六十位医护生所有的基础理论成绩算好之后的最后总分平均分值为(82.45±2.46);对照组的六十位医护生在选择题的考试内容中平均分值为(45.72±1.26)、在名词解释的考试内容中平均分值为(7.45±1.05)、在病例分析的考試内容中平均分值为(12.37±0.94),而最后,将对照组的六十位医护生所有基础理论成绩算好之后的最后总分平均分值为(65.73±3.67);综上的考试信息的各方面比较来看,观察组的医护生理论考试的选择题、病例分析等部分成绩均高于对照组,总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二)观察组与对照组医护生评判性思维能力评分比较

都说一个人的能力是多项的,如果我们仅凭着一项基础理论的考试结果来进行结论的话,有些草率,不具有普遍的说明性,所以除了理论基础知识的考核之外,我们还准备了其他的能力考核作为对比依据。我们将人数各为六十人,共有一百二十人的观察组与对照组两个组的医护生还进行了分为寻找真相、开放思想、分析能力、系统化能力、评判性思维自信心能力、求知欲、认知成熟度等七个项目的评判性思维能力的比较。在观察组的六十位医护生的能力测试中,他们在寻找真相项目的平均分值为(36.21±0.52)、在开放思想项目的平均分值为(39.69±1.53)、在分析能力项目的平均分值为(39.98±1.32)、在系统化能力的平均分值为(38.19±1.46)、在评判性思维自信心项目的能力平均分值为(39.83±1.53)、在求知欲项目的平均分值为(49.37±0.98)、在认知成熟度项目的平均分值为(42.49±1.57),而最后,将观察组的六十位医护生所有的能力测试分值计算好之后,他们的最后的总分平均分值为(287.67±3.33);在对照组的六十位医护生的能力测试中,他们在寻找真相项目的平均分值为(36.03±1.24)、在开放思想项目的平均分值为(40.02±1.04)、在分析能力项目的平均分值为(32.48±1.84)、在系统化能力的平均分值为(33.74±1.52)、在评判性思维自信心项目的能力平均分值为(32.97±1.47)、在求知欲项目的平均分值为(43.19±1.04)、在认知成熟度项目的平均分值为(41.48±0.88),而最后,将对照组的六十位医护生所有的能力测试分值计算好之后,他们的最后的总分平均分值为(251.25±3.26);从综上的能力考核信息比较来看,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医护生评判性思维能力测评总分明显较高,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三)观察组与对照组医护生对教学模式满意度比较

在以上对于各自六十人,总共为一百二十人的观察组和对照组的医护生的理论与实践的检测都彻底结束之后,我们也有了一个相对严谨的对比比较分析的依据。除了考试的部分,我们对观察组与对照组两个组的医护生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对教师的认可度也进行了调查。因为平时老师的上课模式也是一项重要的评判依据。所以,针对这个情况,我们也分别向观察组与对照组共一百二十个人分别制作了六十分对教学模式满意程度的调查问卷,并分发到每个医护生的手中,对他们在学习期间老师的教学模式的满意情况进行了分为十分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等三个模块的调查。从回收上来的调查问卷情况来看,在观察组中的六十位医护生的满意程度情况如下:医护生十分满意占73.3%(44/60),基本满意占21.7%(13/60),不满意占5.0%(3/60),对教学的满意度占95.0%(57/60);在对照组中的六十位医护生的满意程度情况如下:医护生十分满意占53.3%(32/60),基本满意占21.7%(13/60),不满意占25.0%(45/60),对教学的满意度占75.0%(45/60)。通过以上的问卷信息综合来看,观察组医护生满意度达到95.0%,明显的高于对照组医护生的75.0%满意程度,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三、讨论

目前,我们国内的大多数医院在护理实习带教中,一般大多采用“老带新、一对一”等的一种传统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也属于一种习惯和经验式教育,虽然有着长久的发展历史,但是却有些缺乏科学依据,存在很大的盲目性及随意性,因为都是经验之谈,没有经过国家科技的认证,所以这种教学理论甚至存在一些错误的观点和方法。对此,我们也产生了思考,并且对此将循证护理模式运用在实习工作中给学生制定更为科学、专业的学习实践计划,从而显著提升教学质量。从本次研究结果看,观察组医护生无论出科理论考试成绩还是评判性思维能力成绩都显著高于对照组,体现了循证护理融合PBL教学模式的优越性。PBL作为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面向真实问题解决的教学方式,涵盖挑战性问题、研究、实践、探索、结果、评价与改进等核心要素。PBL教学模式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强调在外科护理教学中注重对问题的解决,其在外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一方面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另一方面通过问题的提出、分析到问题的解决能够提升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能力与实践技能,为参与临床实践工作奠定基础。循证护理理念则包括问题设计、查找实证、提出问题、寻找证据、得出结论五个环节,主要以问题的解决为核心,其落脚点与PBL教学模式是相同的,且对最终效果的有效性、真实性有着较高的关注度,在对效果验证及分析过程中所用方法较为严谨,评价较为客观。该教学模式对教师的教学水平有着较高的要求,在教学内容制定及教学方法选择上要有明确的依据,需要全面贯穿整个课程,符合教学大纲的要求,同时要求学生明确教学内容及整个学习体系。两种教学方法的融合,对于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在PBL教学模式中融入循证护理理念,能够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主动参与到问题的解决、证据的搜寻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该教学模式下,学生为主体地位,教师起到引导与组织的作用,能够帮助学生拓宽思维,多角度、全方位考虑问题。另外在整理问题答案的过程中,护生之间能够相互协作、相互学习,彼此做到良好的沟通,对于培养护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此次研究中,观察组护生采用的是循证护理与PBL模式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从满意度调查结果看,观察组中95.0%护生对教学模式表示满意,说明护生对循证护理融合PBL模式教学接受度更高。综上所述,在外科护理教学中应用循证护理融合PBL教学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在学生遇到实际问题时,也能引导并且让学生能够自主而有效的分析问题、思考问题,最终解决问题,在这种教学模式中,能够有效的提高学生的理论知识水平与评判性思维能力,可予以推广。

参考文献:

[1]郭晓娟,焦改梅.CBL结合PBL教学模式在胃肠外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内蒙古医科大学学报,2017,39(S1):225-228.

[2]邢国圣,乔建梁,温林,等.CBL联合PBL教学法在普外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J].内蒙古医科大学学报,2017,39(S1):73-76.

[3]赵军,赵海远,赵国海.PBL联合CBL教学法在胃肠外科临床实习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华全科医学,2017,21(8):194-195.

[4]吴松,张喆,凌云鹏,等.3D打印技术配合PBL教学模式在心脏外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17,35(20):174-177.

作者:高静

第4篇:儿科护理学PBL教学案例—小儿腹泻

(2015年3月23日)

男孩,10个月,主诉:“腹泻3天,加重伴呕吐1天”。3天前患儿无明显诱因出现腹泻,每天约5-8次,每次量较多,为黄色蛋花样便,无明显黏液脓血。纳差,爱哭闹。伴有轻微咳嗽、流涕等上感症状。在家母亲自行给予黄连素、思密达、妈咪爱等药物口服,见腹泻频繁就予以少食处理。1天前,患儿腹泻加重,约12次/天,为黄色水样便。进食后易吐,均为胃内容物,无咖啡样物质,4-5次/日,非喷射性。患儿精神状态渐差,小便量少,随即到我院就诊。 既往史:既往体健,偶有上感。

喂养史:患儿系G2P1,足月顺产,3月前混合喂养,其后均为人工喂养,4月开始添加辅食,现目前常吃辅食有稀粥、鸡蛋、肝、鱼肉等。

入院查体:精神稍差,呼吸略深,30次/分,P、T、BP正常。前囟凹陷,眼眶凹陷,哭泪少,口唇干燥稍樱红,皮肤弹性较差,心音有力,心律齐,两肺(-),腹部平软,未扪及异常包块,肠鸣音活跃。四肢肌张力正常,末端偏凉。 辅助检查结果:

 血常规:WBC 8.9×109/L N45% L52%  大便常规:WBC 1-2/HP  大便乳糖:(-)  大便细菌培养:(-)

 大便病毒检测:轮状病毒 (+)  肝肾功能正常

 血气分析:pH 7.32, PaO2 98mmHg PaCO2 38mmHg, BE -6 mmol/L  电解质测定:Na135mmol/L,k3.5mmol/L ,Ca++ 2.3 mmol/L, HCO3- 18mmol/L 问题: 诊断组:

1、 什么是腹泻?怎样区分小儿异常大便和正常大便?

2、 小儿腹泻的病因有哪些,分析该患儿的可能病因。

3、 腹泻的临床表现有哪些,分类怎样,试分析该患儿的疾病诊断(疾病名称、分型、水电解质酸碱平衡)。

治疗组:(提示:在诊断明确下才可正确实施治疗)

4、 腹泻治疗时可以使用哪些药物,使用注意与药理是什么,病毒感染性肠炎与细菌感染性肠炎在治疗上有什么区别,分析该患儿腹泻的治疗方案。

5、 该患儿需要补液吗?需要的话怎样补,补什么、补多少,请列出输液方案。 护理组:

6、 情景表演:该患儿的护理措施(体现主要护理要点,设置护患矛盾,健康教育)

7、 补液过程中出现出现全身乏力,心率快,心音低钝,腹胀,应该怎样处理?(请医护配合)

建议:第

3、5题难度较大,同学均可提前查找资料。

第5篇:护理学导论实训课pbl教学案例

安徽中医药大学PBL教案

PBL case study 问题名称:刘先生的糖尿病

课程类别:《护理学导论》护理理论及模式在

临床案例中的应用

教学对象:15级护理各班

授课安排:15级护理各班(16-17周,2学时

/次),共4学时)

2015-2016第一学期

written by YIfang Li

课前准备

问题陈述:20分钟 同学们好!

今天,我们来上一堂新课,采用一种新的教学方法,我们把它叫做PBL(Problem-Based Learning)教学法。

PBL教学,主要是给同学们一些设计好的问题,由同学自己查找资料、相互讨论、师生共同解决问题的一种教学方法。这种方法很适合我们病理学的特点。病理学是桥梁课,主要讨论有关病理过程和发病机制。通过对病例的分析讨论,来学习这些知识,将病理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综合分析、灵活运用,对同学们今后学好临床课,做医生是极为有利的。我们想通过这种PBL教学,既发挥老师在课堂上的主导作用,同时也要充分发挥同学们学习的主体作用。我们的基本目标,通过病例讨论分析和同学们共同学习病理知识,使同学们能将所有的基本病理过程和器官系统病理过程的有关知识,融会贯通地分析思考。 本次授课安排:

一、首先由我给大家讲一下具体分析病例的基本思路,引导同学们分析两个病例,教会大家病例分析的基本方法。

二、上周发给大家的两个临床病例讨论,由同学分组进行准备。课上分别由各组选出一个代表上台为主发言,其他同学可以补充,而其他组的同学交叉提问辩论。这样的病例讨论方法,使每组同学都有确定的任务要完成,每个同学都要分析思考,讨论课才会活跃、有生气。 讨论分组安排:全班共60人,6-8人/组。

PBL case study

written by YIfang Li

三、同学的总结讨论。

四、讨论小结:每讨论完一个病例后,由老师小结这个病例,供同学们参考对照。

五、下课后,同学们就这2个病例写出病例分析报告。 首先给同学讲一下病例分析的基本思路: 20分钟

拿到一个病例,怎样分析?我们应着重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一、病人的主诉和现病史

一般可从症状发展变化情况找到病因。注意病人所表述的症状有什么特点,是否是某些疾病所特有的,将来大家学了诊断课和临床课后会了解更多。现在只要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就可以了。

二、既往病史

主要了解过去的疾病史,是否是旧病复发,从中捕获有关疾病的诊断信息。

三、体征和实验室检查结果

医生对病人做物理检查所得出的体征及实验室化验结果,是诊断疾病的重要依据。

四、将症状、体征、病史与所学护理理论及护理程序知识结合起来分析 这是至关重要的,是我们讨论病例正确与否的关键。我们要仔细分析讨论患者的发病的内外在因素,并分析它们之间的相互影响,得出患者护理需要及制定护理措施。 教学过程结构表

现在知道什么?(事实)

1.学生已熟悉各护理理论的内容和适用范围

PBL case study

written by YIfang Li 2.学生已掌握通过护理评估收集临床案例的方法和步骤,确立护理诊断并制定护理计划和措施的方法

3.部分学生了解糖尿病和高血压的发病机制 问题该怎么解决?(想法)

1.找出案例中患者发病的原因和临床表现 2.如何确定患者的护理需要?

3.如何应用护理理论对患者进行分析? 4.如何制定护理措施?

还要知道什么?(学习目标或议题)

1.了解糖尿病并发症糖尿病足的发病原因和临床表现 2.了解溃疡的发病原因及预防措施

3.了解高血压并发症脑梗塞的发病原因和临床表现及预防措施 4.社会环境对患者健康的影响有哪些?如何进行干预? 如何知道?(行动计划) 1.上网找资料。

2.到图书馆查阅有关的书籍。 3.搜集报刊杂志的资料。 4.询问请教专业人士。

PBL case study

written by YIfang Li

教案摘要

一位50岁男性刘先生,患糖尿病5年。今右足背因蚊虫叮咬后感染,损伤部位有创面及脓液渗出,伴疼痛感并逐渐加重,溃烂1月余今日入院。门诊医师收其住院做进一步检查,发现患有糖尿病并发症糖尿病足伴溃疡,给予清创治疗效果佳。

教学目标:

1. 了解糖尿病足的临床表现 2. 了解溃疡的发病原因及预防措施 3. 掌握护理评估的内容

4. 掌握运用护理理论对案例进行分析

5. 掌握如何对疾病进行预防

6. 掌握各护理理论及模式的主要内容 7. 能将护理理论应用于临床护理案例中

8. 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及创新思维的能力 9.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的能力

PBL case study

written by YIfang Li

第一幕(4学时)

刘先生小学文化程度,造纸厂工人。其母及两兄长均有糖尿病史。患糖尿病5年期间,不规则服药,血糖控制不稳定。

查体:双下肢皮肤苍白,主诉有麻木感。左足背创面6cmX6cmX3cm,有大量渗出,伴有恶臭。实验室检查:空腹血糖292mmol/dl,餐后血糖331mg/dl,血酮体(-)。

主诉:患者平时喜食肉类,不爱吃蔬菜和水果,认为糖尿病除不能吃甜食以外,其他食物可以随便吃,没有禁忌。

心理、社会资料:无运动习惯,认为上班很辛苦,上班就是运动。工厂效益不佳,医疗费无法报销,同时担心病假时间长会失去工作。患者与家人沟通、互动关系良好,妻子是同厂的退休工人,有一儿一女,分别在读初中和小学。

一、本幕在病史中提供的信息包括:

1. 50岁中年男性右足背因蚊虫叮咬后出现感染创面、疼痛、皮肤苍白等症状 2. 患者平素对糖尿病依从性差,不规则服药,血糖控制不稳定 3. 患者不注意饮食及运动控制,社会支持缺乏

二、教学目标

1. 患者病史信息的收集

2. 糖尿病并发症糖尿病足的临床表现 3. 糖尿病足溃疡创面的诊断策略 4. 该患者的饮食和运动情况

5. 该患者的社会文化背景对糖尿病的影响

三、指导教师可提示的问题:

1. 刘先生蚊虫叮咬后出现足背部创面有哪些可能? 2. 刘先生所患的何种疾病?原因是什么? 3. 刘先生的血糖指标正常吗?理由是什么?

4. 刘先生平常的饮食习惯是什么?对疾病有哪些影响?

PBL case study

written by YIfang Li 5. 刘先生的社会环境(职业、家庭、情绪)对疾病有哪些影响?

学生应探论的问题:

1. 如何对刘先生进行护理评估及资料收集? 2. 刘先生的临床表现有哪些?发病的原因是什么? 3. 影响刘先生疾病发生的直接因素和间接因素有哪些? 4. 根据纽曼的系统模式,刘某的压力源是哪些方面?

5. 应对该患者实施几级预防?

6. 根据护理程序为刘先生制定完整的护理计划。

成果展示

在教师的引导过程中,各小组完成问题讨论,并由各小组组长阐述各问题的解决方案的归纳总结

评价

自我评价 小组评价 教师评价

1.教师观察同学们参与讨论互动之状况及问题反应的表现。 2.同学自评互评分组工作之参与度。 3.分组口头报告与书面报告。

PBL case study

written by YIfang Li

第6篇:PBL教学法在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马艳蕊

( 漯河市中心医院泌尿科漯河市医专一附院泌尿科

462000)

【摘要】目的:探讨PBL教学法在临床护理教学中的效果。方法:取我院2011年7月-2013年7月100名护生,按照随机数表法分成观察组(50例)及对照组(50例),其中观察组给予PBL教学法,对照组采用传统临床护理教学法,对比两组教学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平时成绩、专科成绩、操作成绩等方面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BL教学法能提高学习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PBL教学法

临床护理教学

应用价值

【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085(2014)18-0226-01

PBL亦称为以问题为基础学习教学法,为近年来受到重视的新兴医学教学模式,并受到了我国医学教育者的重视[1],成为医学教育改革及探索的重要问题。该教学方法以提出问题为切入点,对问题进行展开讨论,引出相关问题,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思考、理论和实践,从而更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效果。现取我院2011年7月-2013年7月100名护生进行PBL教学法研究,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取我院2011年7月-2013年7月100名护生,均女性;年龄18-23岁,平均年龄(19.2±1.8)岁;护生学历包括:中专9人,大专56人,本科35人;利用随机数表法将护生平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两组护生在年龄、性别、学历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可比性。

1.2 方法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对照组护生采取传统临床护理教学方法,教师口头表达向学生讲解理论知识,让学生课后进行练习,课堂实践课则挑选个别学生进行示范操作。观察组实行PBL教学法,现报告如下:

1.2.1教学内容

本次研究根据护理学校的实习大纲制定学生护理教学计划,并按照计划实施。其中包括:外科常见疾病的原因、临床表现、救治措施及内容、日常护理程序、沟通技巧、健康教育、危重病的急救措施等。

1.2.2教学实施方法

1.2.2.1整体教学法

实行床位护理责任制,让每一位护生接触并对科内2-3例患者进行护理,老师从旁指导,让学生掌握患者入院-出院全过程的护理措施及规范,并按照护理程序给予精心护理。在护理前要求护生书写护理计划,完成护理病历。

1.2.2.2病历讨论教学法

根据不同疾病的特点,要求学生在每天交接班及巡视病房期间对不同种类的病例进行讨论分析。教师一边检查病房,观察患者病情,一边向护生提出问题,护生之间针对问题进行讨论解决,从而有效激发护生学习兴趣,在讨论问题的过程中更加巩固所学知识,加深印象,既培养了实践能力,又能有效激发护生学习积极性。

1.2.2.3示范教学法

在临床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让护生掌握新仪器的操作方式,如心电监护仪、注射泵、输液泵、雾化吸入器等仪器的使用方法,做到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相结合。此外,在护理过程中对于一些特殊病例要举例说明。如临床护理中,必须及时进行定期的大查房和不定期的小查房,并选择典型问题进行讲解。

1.2.2.4成绩评价

在实习过程中,教师对护生进行两方面的评价,第一,随时评价,观察护生的操作、基础知识、应急、服务等方面能力,将其结合其他老师的评价,计算平时成绩。第二,对护生进行考核评价,包括期末进行的理论考试以及临床操作考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试,考试成绩均按照我院统一标准进行评分。

1.3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主要采用SPSS15.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经过为期1年实习后,对两组护生的平时成绩、理论成绩、实习成绩进行比较,观察组各项成绩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护生,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如表1所显示:

表1 两组护生成绩比较(分)

讨论

3.1PBL教学法的理论依据

现代教学认为,知识不应只通过教师传授知识得出,而应该在一定情况下,通过老师的讲解,以及自身的探索,利用学习材料,构建具有意义的方式而获得[2]。护生不应该被动地记录信息,应该将接收的信息转化为已有的经验,并主动对信息进行构建。由于护理实践具有整体性和复杂性,其要求护理人员不仅具备丰富的临床护理经验,还应该具备创新、批判性思维。在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对患者实际情况给予判定,考虑患者综合情况,并作出科学有效之护理效果,有效解决临床突发问题。

经过为期1年的带教,本研究对两组护生进行考核评价,观察组护生无论在平时成绩、理论成绩还是实习成绩,均要明显优于对照组护生,两组之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PBL教学法能有效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判断思维能力以及实践能力,并加深自身印象,对提高理论知识水平以及实践能力均有明显作用,故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李浩,黄学勤,王玉芳等.浅议 PBL 教学法在中等医学教育内科护理学中的适用性问题[J].卫生职业教育.2009.27(12):95-96.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2]郑巧灵,程瑞峰,赵国琴等.评判性思维教学法在高职妇产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卫生职业教育.2009.27(02):82-83.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第7篇:PBL教学法在内科护理临床见习中的应用

摘要:目的 探讨PBL教学法在内科临床见习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3级护理专业学生200人按学号分为两个组,干预组采用传统的带教方法,实验组采用PBL教学方法进行临床见习。见习结束后对两组学生进行见习效果的调查。结果 两组学生对见习效果的评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PBL教学法在内科护理学见习中的应用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护生的综合能力,值得在临床护理带教中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PBL;护理;临床见习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9214(2015)04-0174-01

PBL教学法是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方法,学生通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进行知识的学习,是在教师引导下的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方法。内科护理学是护理专业学生的主干课程之一,是一门重要的临床课程,学生需要在完成理论知识的学习之后进入到临床进行实践的见习,本研究主要在于探索临床护理见习带教过程中采用PBL教学法的教学效果。

一、对象和方法

1.对象。选择2013级专科护理学专业学生200人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人。两组护生的年龄、性别和成绩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2.方法。内科护理学在护生理论学习的第五学期开课。学生在课堂上完成理论知识的学习,在医院临床科室完成实践能力的锻炼。对照组采用传统的见习方法。实验组采用PBL带教方法,即(1)临床带教老师根据见习要求制定带教计划,主要包括病房的管理制度、本科室主要的护理操作、对患者进行入院宣教和出院指导等。(2)巩固复习主要理论知识,围绕着科室常见病选择一些典型病例,设计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热情的启发性问题,护生根据现有的理论知识结合病例带着问题去积极寻求答案。(3)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充分进行沟通交流,同时入病房与患者进行有效交流收集相关资料,以护理程序为基础讨论如何对患者进行护理评估、提出护理诊断、制定护理计划、实施护理干预和如何对护理效果进行评价。在见习即将结束时,各小组展示讨论结果,带教老师对见习效果进行总结和点评,对一些没有解决的问题要求学生在见习结束后继续查找资料,得出结论。

3.评价方法。经查阅文献后,自制调查问卷调查护生对见习过程和效果的评价。采用不记名方式填写,共发放问卷200分,回收200分,回收率为100%,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X2检验,进行比较分析。

二、结果

PBL教学组的护生对带教方法的满意度更高,通过见习提高了学习的主动性、增强了团队合作精神和与人交流的能力,能够更加熟练地掌握相关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得到了提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下表。

三、讨论

1.PBL教学法提高了学习效果。内科护理学在护理教学活动中占有重要的位置,而临床见习是护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的过程,是护生完成护士角色转变的主要桥梁[1]。PBL带教方法以问题为基础,设计文献查阅、小组讨论、沟通交流和分析问题等多个环节的启发式教学,给学生提供了自主学习的空间,相对于传统的带教方式,PBL带教方式更加体现出素质培养的理念,PBL在临床见习中的应用更能充分发挥护生的主观能动性,对护理专业学生在临床见习过程中采用PBL教学方法,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在查找资料的过程中也了解了相关知识的最新进展,提高了见习效果。从对学生的调查结果分析,PBL教学法运用于临床见习中,护生可以带着问题去分析临床病例资料,通过观察和评估去不断的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通过收集到的资料进行逻辑分析和推理,主动探索、寻求答案,这种学生方法能使学生的理论知识学生更加牢固,能够使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去探索知识,有利于自学能力的培养[2]。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的学生对对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的评价要由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BL教学法在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和合作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PBL教学法的实施要点。临床带教老师的选择和培训是保证PBL教学法顺利完成的主要环节。带教老师应具备高度的责任心和良好的知识储备,带教老师在学习过程中积极给护生营造一种较为宽松的学习环境,能够对护生的临床见习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见习前需要理论课授课教师与临床见习带教老师做好充分的交流,使带教老师更好的了解见习学生的理论知识学习水平,根据学生理论知识的学习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带教计划。在对患者收集资料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对护生进行启发式的提问[3],引导护生了解需要收集哪些资料,从那几个方面对患者进行评估,为制定护理诊断和提供护理措施提供依据。

四、结论

总体来讲,PBL带教方式在护理专业学生临床见习中的应用可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发现并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同时对带教老师的知识水平有一定的要求。在今后的临床见习中,需要临床带教老师不断加强自身学习,更新知识结构,提高自身综合业务水平,真正对学生做好良好的引导,充分体现PBL教学在临床见习中的实用性。

(作者单位:1.西安医学院护理学院;2.陕西中医药大学)

参考文献:

[1]勾忠杰.李金林,韩爱华,等.两种教学方法在临床护理带教中的应用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08,23(17):8451-8452.

[2]吕静,闫力,张昕烨等.基于问题的学习教学法在外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中华护理教育,2014,11(1):27-30.

[3]周瑛,吴之明,曾德建.PBL教学法在内外科护理学课间见习中的应用,2009,24(5):73-76.

第8篇:PBL教学模式在中职一贯通护理教学中的实践性研究

一、PBL教学模式与一贯通护理教学

PBL教学模式,又称问题式学习模式。其要求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不断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最终达到吸收知识的目的[1]。一贯通护理教学中的“贯通”,指中职与高职知识的贯通。护理教学知识,是前人在护理过程中,通过对护理经验的总结,而积累的各项知识[2]。在临床中,具有广泛适用性。因此,利用一贯通护理教学方式教学,能有效提高学生的技能掌握水平。

二、PBL教学模式在中职一贯通护理教学中的应用实践及效果

(一)PBL教学模式的应用

1.课前引导

教学前,护理教师应采用PBL教学法式,通过提问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引导。以“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为例,引导方法如下:

(1)由教师提问:“同学们,长期卧床患者有什么特点呢?”

(2)当学生回答后,教师应继续追问:“长期卧床容易导致的并发症有哪些?”

(3)待学生回答完成后,教师应提问:“导致长期卧床患者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危险因素是什么呢?”采用上述方式进行课前引导,不仅能够使学生的思维得以活跃,且能够将其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中来,并引出本节课的主题――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

2.课中讨论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为学生提供病例,要求学生通过讨论的方式,制订护理方案。以“机械通气患者的护理”为例,讨论方法如下:

(1)由教师为学生提供案例:杨某,女,82岁,于2017年12月1日入院,主诉呼吸困难。经检查,确诊为呼吸衰竭合并肺部感染。考虑给予机械通气、化痰、维持酸碱平衡。请问,该患者应如何护理?

(2)教师将学生以6人为一小组,要求小组内成员自行分工,制订护理方案。采用上述方式进行一贯通护理教学,能够使学生获得更多的讨论以及思考时间,使学生能够充分了解到自己的不足,并使其团队合作能力得以提升。

3.总结提高

当课堂即将结束后,为使中高职护理知识得以贯通,教师应积极带领学生总结知识,并对知识进行升华。同样以“机械通气患者的护理”为例,总结方法如下:

(1)由教师为学生总结简单的知识。

(2)由教师分别评价每一小组的护理方案。

(3)鼓励学生进行提问,知识点包括但不限于中职课本知识。

(4)由教师为学生一一解答问题,使学生的护理知识掌握能力能够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二)PBL教学模式的应用效果

A中职院校一贯通护理教学中PBL教学模式的应用效果如下:

(1)学生成绩:PBL教学模式应用前,学生护理知?R平均分为(80.59±4.58)分。PBL教学模式应用后,学生护理知识平均分为(98.88±7.46)分。两者对比,后者成绩更高。

(2)学生满意度:PBL教学模式应用前,44例学生中,对教学方法满意者共30例,满意度68.18%。PBL教学模式应用后,44例学生中,对教学方法满意者共43例,满意度97.73%。两者对比,后者满意度更高。

三、结语

综上所述,A中职院校将中高职知识相结合,借助PBL模式,展开了护理教学,不仅提高了学生的护理成绩,也使其教学满意度得到了明显的提升。这表明PBL教学模式在中职一贯通护理教学中的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我国各中职院校可参考A院校的经验,在确定人才培养需求的基础上,应用PBL模式进行课前引导、课中讨论以及课后总结,使人才培养水平得以进一步提升。

参考文献:

[1]李 献,王红巧,孙立荣,等.基于问题的学习教学法在儿科护理学教学实践中应用[J].青岛大学学报,2018(2).

[2]彭闪菲,陈燕芬.探讨护理教学小组辅助下医院护理教学管理模式效果[J].数理医药学杂志,2018(6).

第9篇:急救护理学PBL(3组)(1)

急救护理学PBL(第3小组 触电)

案例1:

2013年9月15日,下午15:20左右,王某、李某在某小化工厂进行清理设备的工作,由于机器故障电线漏电,王某在清理设备时不慎触电,当场晕倒在地,李某见状,找到电源后立即切断电源,大声呼救并拨打120急救电话,之后在王某胸部无规则按压。约8分钟后急救车赶到,救护人员立即对王某进行抢救,此时,王某嘴唇发紫、呼吸困难,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出现血压忽高忽低等症状。

案例2:

2013年6月7日上午,陈某打电话约刘某、郭某一起钓鱼,三人按约定时间一起乘车去钓鱼。三人来到一条河边,分别在不同的位置钓鱼,三人也相互提醒注意河面上方有高压线通过。下午四时左右,刘某在钓鱼时,鱼线不慎触碰到桥上方10KV高压线,刘某当场触电倒地。在附近钓鱼的郭某听到高压线火花响声,发现刘某躺在地上,随即打电话给陈某,二人赶来发现刘某身体还在触动,急忙拨打“120”急救电话,因不知道该对刘某采取什么样的急救措施,二者只是趴在刘某身边大声呼叫其名字,10分钟救护车到后立即将刘某送至医院抢救,刘某全身大面积烧伤,几乎没有了生命体征。

问题:

1、旁人对高压触电和低压触电者的正确抢救步骤分别是什么?

2、医护人员对高压触电和低压触电者的正确抢救步骤分别是什么?

3、高压触电和低压触电后的临床表现分别有哪些?

4、生活中如何预防触电?

上一篇:十九大报告新时代之下一篇:英语教学实践案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