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科技革命分析论文

2022-04-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近两年来,我国科技界在研究推进新的农业科技革命中,新闻媒体陆续有了一些报导,有的单位已开展了有关研究和试验示范工程准备工作,国内外的学术交流与合作联系开始活跃,国外有关产业界开始向我国推荐其技术产品,密切关注中国走向21世纪实现农业现代化、信息化中这一巨大的潜在技术市场。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农业科技革命分析论文 (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农业科技革命分析论文 篇1:

浅谈农业科技革命的发展和影响

摘 要 农业科技革命自随着第二次科技革命兴起以来,以不同的方式对农业生产发展带来剧烈影响,一方面,它对于探索农业物种和农业增产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而另一方面,它也引发诸如环境恶化,物种侵袭,基因污染等一系列问题。

关键词 农业科技革命;绿色革命;社会发展

1 第一次农业科技革命

19世纪中叶开始,农业科学技术领域的基础理论相继出现,达尔文的进化论,孟德尔德杂种优势理论,摩尔根遗传学理论及其推动的现代育种方法和种子产业,19世纪40年代指物矿质营养学说及其推动下的化肥工业和有机合成农药工业,为现代农业技术革命做好了理论和实践的准备。

经过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的积累,到20世纪中叶,农业科技有了重大突破,发生了第一次绿色革命,其主要特征是把水稻的高秆变矮秆,另外辅助于农药和农业机械,从而解决了19个发展中国家粮食自给问题。我国的杂交水稻是第一次绿色革命时期的杰出代表,解决了占世界人口五分之一的中国人的吃饭问题,为中国的腾飞奠定了基础。科学技术促进农业生产力跨越发展,以育种技术和农业机械、化学技术为主导的第一次农业技术革命分别在发达和发展中国家相继出现,世界上一些国家科技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一般都在70%以上,如以色列这样一个极度缺水的国家,它的科技对农业的贡献率达到90%以上,这些共同推动世界农业飞速发展。

到20世纪40-70年代,发达国家借助两次科技革命和一次农业科技革命的成果,依靠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现代化工业基础,对传统农业进行改造,通过增加农业投资,运用积极手段和措施,加强对农业的干预,发展农业生产资料制造工业和农业科学研究,利用科学技术和现代化工业提供的物质条件逐步装备农业。到70年代,经济发达国家基本实现了农业现代化,使农业生产技术由经验转向科学;以机械代替人力、畜力以及传统的简单手工工具;大量地使用化学肥料、化学农业、除草剂和农业塑料制品等;作物和畜禽品种良种化,产量提高;灌溉技术得到发展;农业也进行了全面科学管理。农业科技革命推动并支撑着社会发展。

2 第二次农业科技革命

进入21世纪,全球面临人口爆炸、生态危机、食品缺乏等等问题,在发达国家的前鉴下,发展中国家极力推动以主要农作物的高产品种和高产技术为突破口,發展灌溉技术和旱作技术,以解决半干旱、干旱和沙漠地区的农业生产问题,于是出现了注重高投入-高产出与持续农业相结合的“第二次绿色革命”,在增加粮食生产的同时,科学地保护和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充分利用地球上生物资源的多样性解决食物安全;通过遗传改良提高作物产量和增加稳产性;生物技术与信息技术;农民参与式的农业科技推广形式。

新的农业科技革命以生物技术育种、超级水稻、生物农药、精准农业技术的出现为标志。生物技术在农业中的运用打破了传统动物、指物、微生物之间的遗传界限,扩大了遗传资源的利用面,提高了育种目标的准确性。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的高速发展促使一种新颖农业生产管理思想的诞生,从而产生了对农作物实施定位管理、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变量投入等农业生产的精准管理思想,进而提出了精准农业的概念,理论上,实施精准农业不但可以最大限度提高农业现实生产力,而且是实现优质、高产、低耗和环保的可持续发展农业的有效途径。

在对传统作物进行生物技术改造、将先进管理模式应用于农业生产方式的同时,农业科技革命也积极拓展农业可施展范围,被称为农业的“三色革命”。即:绿色革命,扩大农作物叶绿素体面积以加强光合作用,提高农作物产出率,农作物的最高产量在很大程序上取决于光能利用效率的高低;白色革命,地球上的植物资源极其丰富,用来发展畜牧业,将粗蛋白转化为以奶品、肉类为主的高级蛋白质,既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又扩大了食物的来源;蓝色革命,征服海洋、建立以海洋为主的水体农业,海洋占地球总面积71%,不仅生物品种多,而且数量巨大,海洋可提供的食物,比陆地全部可耕地提供的食物多得多。一旦完成,人类再不虞食品供应危机。

3 两次农业科技革命的影响

两次农业科技革命对于农业的发展,探索农业物种,解决世界粮食问题等带来的促进作用是不言而喻的,然而,我们也应该看到,在每一次的科技革命中,它都同时伴随着消极的方面。

1)第一次科技革命的影响。第一次农业科技革命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亚洲和拉丁美洲的粮食危机,为这些地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但是也导致了生物入侵,地方品种大量消失,遗传变异和生物多样性丧失,农业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更加脆弱,农业抗灾能力下降等一系列问题。据统计,目前我国的外来入侵物种有400余种。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公布的全球100种最具威胁的外来物种中,我国有50余种。每年仅因10余种主要的外来入侵生物造成的经济损失就达574亿元直接威胁我国的经济、生态与社会安全及国家利益。

2)第二次科技革命的影响。第二次绿色革命对于第一次农业科技革命而言,更加注重优质、高产、低耗和环保的可持续发展农业的有效途径。但是它最严重的问题是伴生着基因污染。与此前科技带来的显性可观察负面影响不同,生物技术应用农业生产的转基因新物种和新品种,对于自然和人与自然的关系隐蔽而不可预期。转基因作物中含有从不相关的物种转入的外源基因:外源基因扩散到其他物种,造成了自然界基因库的混杂或污染。与其他形式的环境污染不同,植物和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可能使基因污染成为一种蔓延性的灾难,而更为可怕的是,基因污染是不可逆转的。

另外基因工程改造的作物将基因传递给杂草,衍生出超级杂草,食用杂草的昆虫也随之进化为超级害虫。生物链的传递效应,对于处于塔尖的人类而言,食品安全问题迄今没有明确答案。工业革命破坏人类生存的环境基础,农业革命很可能动摇的是人类自身的存在基础。

4 总结

中国是发展中国家也是农业大国,捍卫粮食安全,既是捍卫中华民族的生存命脉,也是捍卫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之根。在科技革命成为人类发展主流的背景下,中国一方面要积极投身一体化进程中,加强国际合作,主动出击,应对挑战;另一方面也要保持警惕,加强自我发展意识,深化体制改革,不止是农业生产体系,而是涉及社会各方面的通力协作,伦理意识和制度建设双管齐下,积极而慎重地推进“农业科技革命”。

参考文献

[1]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

[2]中国生物入侵网http://www.bioinvasion.org.cn/.

[3]李小健,等.当代农业科技革命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农业科技与信息,2006,5.

[4]李其才,等.农业科技革命与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科技资讯,2006,4.

[5]李环.新农业科技革命的思考.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9):5044-5045.

[6]王勇.现代农业科技革命的生态伦理学思考.现代农业科技,2007,1.

[7]郑威,等.农业可持续发展与新农业科技革命的思考.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5.

[8]胡达沙,等.不断推进新的农业科技革命的体制分析.科技管理研究,2008,2.

[9]叶协锋,等.在新农业科技革命中要充分发挥高等教育的作用.高等农业教育,2008,04:9-11.

作者:李 桃,郭风平,李 霞

农业科技革命分析论文 篇2:

“精细农业”的实践与农业科技创新

近两年来,我国科技界在研究推进新的农业科技革命中,新闻媒体陆续有了一些报导,有的单位已开展了有关研究和试验示范工程准备工作, 国内外的学术交流与合作联系开始活跃,国外有关产业界开始向我国推荐其技术产品,密切关注中国走向21世纪实现农业现代化、信息化中这一巨大的潜在技术市场。可以预言:“精细农业”技术体系的试验示范及其相关技术产品的开发研究,在21世纪成为推进我国新的农业科技革命中的重要研究课题。信息技术革命为农业生产现代化发展提供了新机遇,在开拓新的前沿科技应用研究领域中,发达国家和一些发展中国家的起跑线拉近了距离,时间上的差距在缩小。在某些重要领域实现技术发展上的跨越,将是机遇性的挑战。

“精细农业”技术体系是农学、农业工程、电子与信息科技,管理科学等多种学科知识的组装集成,其应用研究发展必将带动一批直接面向农业生产者服务的电子信息高新技术与工程装备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对推动我国基于知识和信息的传统农业现代化,具有深远的战略性意义。“精细农业”,即国际上已趋于共识的“Precision Agriculture”或“Precision Farming”学术名词的中译。国内科技界及媒体报导中目前尚有各种不同的译法和对其内涵的理解。如译为“精准农业”、“精确农业”、“精细农业”等。 实际上,目前国外关于Precision Agriculture的研究,主要是集中于利用3S空间信息技术和作物生产管理决策支持技术(DSS)为基础的面向大田作物生产的精细农作技术,即基于信息和先进技术为基础的现代农田“精耕细作”技术。因此,作者认为采用“精细农业”或“精细农作”译名来表达当前实践的这一技术思想的内涵可能更为确切。诚然,当今实践的“精细农作”技术思想,应该扩展到设施园艺、集约养殖、产品加工及农业系统的精细经营管理方面,而形成为完整的“精细农业”技术体系。

“精细农业”技术是直接面向农业生产者服务的技术,这一技术体系的早期研究与实践,在发达国家始于八十年代初期从事作物栽培、土壤肥力、作物病虫草害管理的农学家在进行作物生长模拟模型、栽培管理、测土配方施肥与植保专家系统应用研究与实践中进一步揭示的农田内小区作物产量和生长环境条件的明显时空差异性,从而提出对作物栽培管理实施定位、按需变量投入,或称“处方农作”而发展起来的;在农业工程领域,自七十年代中期微电子技术迅速实用化而推动的农业机械装备的机电一体化、智能化监控技术,农田信息智能化采集与处理技术研究的发展,加上八十年代各发达国家对农业经营中必需兼顾农业生产力、资源、环境问题的广泛关切和有效利用农业投入、节约成本、提高农业利润、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和减少环境后果的迫切需求,为“精细农业”技术体系的形成准备了条件。海湾战争后GPS技术的民用化,使得它在许多国民经济领域的应用研究获得迅速发展,也推动了“精细农业”技术体系的广泛实践。使得近20年来,基于信息技术支持的作物科学、农艺学、土壤学、植保科学、资源环境科学和智能化农业装备与田间信息采集技术、系统优化决策支持技术等,在GPS、GIS空间信息科技支持下组装集成起来,形成和完善了一个新的精细农作技术体系和开展了试验实践。迄今支持“精细农业”示范应用的基本技术手段已逐步研究开发出来,在示范应用中预示了良好的发展前景。近五、六年来,已有数千计的研究成果,实验报告见诸于国际学术会议或学术刊物;每年都举办专题“国际精细农业学术研讨会”和有关装备技术产品展示会;在万维网上设置有多个专题网址,可以及时查询到有关研究发展信息;美、英、澳、加等国一些著名大学设立了“精细农业”研究中心,开设了有关博士、硕士研究方向及培训课程;日、韩等国近年来已加快开展研究工作,并得到了政府部门和相关企业的大力支持。国际上对这一技术体系的发展潜力及应用前景有了广泛的共识,将成为世纪之交发展农业高新技术应用研究的重要课题。 “精细农作”技术思想的核心,是获取农田小区作物产量和影响作物生长的环境因素(如土壤结构、地形、植物营养、含水量、病虫草害等)实际存在的空间和时间差异性信息,分析影响小区产量差异的原因,采取技术上可行、经济上有效的调控措施,区别对待,按需实施定位调控的“处方农作”。正是信息技术革命为这一技术思想的实践,提供了先进的技术手段。

千百年来的作物生产,都是以地区或田块为基础,在区域或田块的尺度上,把耕地看作是具有作物均匀生长条件的对象进行管理,如利用统一的耕作、播种、灌溉、施肥、喷药等农艺措施,满足于获得区域、农场或田块的平均产量的认识水平,很少顾及对农田的盲目投入及过量施肥施药造成的生产成本增加和环境污染后果。传统的农业技术推广模式,也是在区域尺度上进行品种选择、土肥监测,通过地区试验积累的适于当地的栽培管理措施向农户推荐使用。实际上,即使在同一农田内,地表上、下影响作物生长条件和产量的明显时空分布差异性,包括农田内作物病、虫、草害总是先以斑块形式在小区发生,再逐步按时空变化蔓延的特性,早已为人们所认识。几世纪前,农民把土地划分为小田块来耕作经营,正是受到对作物生长环境和产量空间变异的感性知识的影响。我国农民几千年来在小块土地上经过劳动密集的投入和积累的丰富生产管理经验而形成的“传统精耕细作”技术,也可以在小块农田内达到很好的经济产量,只是没有现代科学方法的定量研究和现代工程手段的支持来形成大规模的生产力。本世纪初期,科学家就研究报告过作物产量和田间土壤特性,如N、P、K、pH、SOM含量等在田间分布具有明显的差异性。1929年,Illinois大学C.M. Linsley和F.C.Bauer 发表文章劝告农户应绘制自己田区内的土壤酸度分布图和按小区需求使用石灰的建议。

之后,一直都有关于农田土壤和收获量空间变异性研究的报导。八十年代以来,关于在农田中实施土壤肥力、植保和作物生产定位管理(Site Specific Crop Management)的技术研究受到广泛的重视。世界著名厂商先后向市场提供了装有空间定位和产量传感器的现代谷物联合收获机,已可以在收获过程中自动采集以12-15m2为单元的小区产量与对应地理坐标位置的数据,并进一步通过模糊聚类分析软件自动生成农田内作物产量分布图。多年的试验实践表明,田区内小区平均产量的最大差异可以超过100%。由于作物生产还受到气候变异的影响,经连续多年对同一田区积累的数据表明,同一小区年际间的产量差异性也可能是十分明显的。田区内产量上述明显的时空分布差异性,显示了农田资源利用存在的巨大潜力。现代农学技术与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定量获取这些影响作物生长因素及最终收成的空间差异性信息,实施基于知识和现代科技的分布式调控,达到田区内资源潜力的均衡利用和获取尽可能高的经济产量成为可能。图1是精细农作技术思想的示意图。其实施过程可描述为:带定位系统和产量传感器的联合收获机每秒自动采集田间定位及对应小区平均产量数据 → 通过计算机处理,生成作物产量分布图 → 根据田间地形、地貌、土壤肥力、墒情等参数的空间数据分布图,作物生长发育模拟模型,投入、产出模拟模型,作物管理专家知识库等建立作物管理辅助决策支持系统,并在决策者的参与下生成作物管理处方图 → 根据处方图采用不同方法与手段或相应的处方农业机械按小区实施目标投入和精细农作管理。由图1可以看出,这一技术思想是通过多次循环的实践,来不断改善农田资源环境,积累知识,逐步达到作物生产管理精细化的过程。由于大田作物生产受到众多时空变化因素的影响,利用生产潜力的处方措施,还需要兼顾生产力、经济性、环境后果的优化目标,因此,其技术思想并不是单纯追求技术措施的“准确”。事实上,目前应用于获取小区产量数据的空间尺度为12-15 m2, 获取农田土壤信息的尺度大多还只可能精细到60 m左右。在实际操作上,对获取的空间信息还需要通过模糊聚类处理,生成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的处方图来指导处方农作,因而还谈不到“精准”的操作。而且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特别是农田土壤、作物苗情、病虫草害信息实时快速采集技术的突破,农业处方操作也将愈益精细化。上述精细农作技术体系在许多发达国家的试验和应用表明,可以显著提高耕地的生产潜力,节约良种、化肥农药和能源投入,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受到农户的欢迎。

“精细农作”是基于田间小区作物生长条件的空间差异性,为实现优化作物生产系统的目标而提出的。但工程支持技术的开发研究,对实现这一技术思想起着重要的作用。如:农田信息采集与处方农作的空间定位,需依靠全球卫星差分定位系统(DGPS);地理空间信息管理和数据处理,需要应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未来大量地理空间数据的更新,需要遥感技术(RS) 的支持;作物产量计量与小区产量图的生成需要能按秒记录收获机累计产量和对应地理坐标位置的智能型收获机械,以及计算机数据处理和产量图自动生成软件技术;田区空间变量信息的快速实时采集,需要研究基于新原理的传感技术与信号处理技术;按小区实施自动处方农作、调控目标投入需要变量处方农业机械;制定科学的农作处方需要农学知识和计算机作物管理辅助决策支持系统的支持;作为一个能协调运作的智能化系统需要有高效的信息集成以及有关信息传输、标准化技术的研究等等。

迄今“精细农业”在发达国家也不过五、六年的应用试验历史,部分支持技术手段还不十分成熟,有待不断研究完善,相关的应用基础研究还比较薄弱。“精细农业”应用实践可根据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社会、经济条件,围绕提高生产、节本增效、保护环境的目标,采用不同的技术组装方式,逐步提高作物生产管理的科学化与精细化水平。其中,获取农田小区产量空间分布的差异性信息是实践“精细农作”的基础。有了小区产量分布图,农户既可以根据自己的经验知识,分析小区产量差异的原因,选择经济适用的对策,在现实可行条件下采取适当措施实施调控;也可以根据技术经济发展的条件,利用先进的科技手段或智能化变量处方农业机械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调控。

“精细农业”研究的革命性的意义是提出了一种经营现代农业的新技术思想并付诸于实践,发展前景已在国际上具有广泛的共识。1998.1美国副总统戈尔第一次提出要建立以1米分辩率的“数字地球”的概念,在地理信息学术界引起了广泛的反响,它为认识世界科技进步对未来人类生存方式的影响提出了全新的观念。“精细农业”的实践将在下一世纪开发“数字地球”的实践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作者:王彦霞

农业科技革命分析论文 篇3:

农林类高职教师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摘要] 农林类高职教师队伍存在着教师总量不足、专任教师学历、职称偏低、双师型教师数量偏少及教师实践能力不强等严重问题,本文就上述问题及其对策做一简要论述。

[关键词] 农林类高职 教师队伍 问题 对策

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运动的全面开展和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入推进,一场具有空前广度和深度的农业科技革命拉开了帷幕,这一方面促进了农林产业链的扩展和农业市场的活跃,另一方面也对占全国人口80%的农村劳动者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要求他们不仅具备一定的理论基础知识和技术,而且具备一定的生产管理能力。因此,提高劳动者素质,培养大批“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并且适应农村生产一线需要的实用型人才成为农林类高职的重要职责。然而,要培养这样的人才,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教师队伍建设是摆在农林类高职面前的一项迫切任务。

一、农林类高职教师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教师总量严重不足。从全国范围来看,农林类高职往往离市区较远,1966年5月7日,毛泽东“五·七”指示发表,其中对农业大学的指示中讲到:“农业大学办在城里不是见鬼吗,农业大学都要办到农村去。” 这个指示造成今天大多数农林类院校,当然也包括农林类高职地理位置较偏,缺乏区位优势,很难吸引优秀教师,各农林类高职都不同程度地存在教师数量缺口的问题。对陕西省某农林高职教师队伍的调查显示,该校在校生人数为13000人,专职教师仅为602人,生师比达到了21.6:1,距教育部确定的高校平均生师比14:1的要求相差甚远,教师严重短缺的矛盾突出。另外,农林类高职投入不足,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矛盾,工业剥夺农业,资金向城市倾斜的政策长期存在,致使现阶段的农民为最大的弱势群体,农业为最大的弱势产业,虽然这两年中央加大了对农业的投入,对农业进行了一些补贴并减免了农业税,但这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大部分人鄙视农业的现状,大多数人仍然觉得在农林类院校工作相比其他院校低人一等,导致难以吸引优秀人才,教师总量不足尤为突出。

2.专任教师学历、职称结构偏低。现有的农林类高职大部分都是由原来的中专升格或成人高校改建而来,原来的老师大多都是中专、大专学历,而且以前留校比例很高,学校本身也没有做好在职教师的培养工作;另一方面,由于地区发展水平和自然条件不同,使得高学历、高职称教师在农林类高职之间向发达地区流动,从而造成了高学历教师严重流失。据对陕西某农林高职的教师队伍分析,现有专任教师中,具有研究生学历或硕士学位的61人,具有大学本科学历的501人,分别占10.133%和83.2%,与教育部在《关于新时期加强高校教师队伍的意见》中提出的到2005年,在职业技术院校中,具有研究生学历或硕士以上学位的教师比例要达到35%的目标还有很大差距。统计表明,具有博士学位或硕士学位的教师严重缺乏,教师学历层次整体偏低。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教师约占专业技术人员总数的49.83%,其中,副高职118人,正高职18人,按照30%的比例,高级职称人数缺口较大。

3.“双师型”教师数量偏少。受客观条件的限制,高职院校从企事业单位进人渠道并不十分畅通,大学毕业生仍然成为高职师资引进的主要渠道,大部分教师都是从学校毕业后直接任教(在某些院校本校毕业生留校任教的数量占到专任教师的一半以上),也有一部分是从对应的职中或高职调入的,只有极少数来自企业生产第一线。据调查资料显示,在专任教师中,具有双师型的教师只有278人,占44.8%,距教育部在2000年《关于加强高职高专师资队伍建设的若干意见》中要求双师型教师不低于学院专业教师总数的80%还有很大差距。

4.教师的实践能力不强。由于农林类高职的教学与农林业的生产特点关系紧密,自然环境对农林业的强大影响以及农林业生产的周期性和季节性,决定了农林类专业实践性更强,与生产实际联系紧密。目前,大多数农林高职的教师来源都比较单一,且是在学科型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多数教师实践动手能力较弱,再加上涉农企业是少之又少,本来就很少,仅有的企业又不愿接受教师参加顶岗生产实践,这样就造成教师参加生产实践的场所难以保证。扩招、办学规模的扩大,造成教师编制紧张,专职教师大多处于超负荷状态,很难有机会长时间到生产第一线锻炼和提高,教师实践动手能力差的问题较为突出,严重影响了学院的教学质量。

二、对策

1.吸呐优秀毕业生,充实教师队伍。扩大教师来源,让一批有志于从事教师职业的优秀本科生和研究生加入到教师队伍中来。最近几年大学毕业生就业难,一部分优秀学生愿意致力于农林类科研和教学活动,这对于农林类高职吸纳人才是一个大好机遇。一般来说,优秀大学生年轻气盛、基础理论知识扎实、观念新颖,是教师队伍建设中必不可少的新生力量,经过一段时间的岗前培训、再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和生产实践,就可成为院校的骨干力量,为教师队伍的建设奠定良好的基础。

2.提高学历层次,改善职称结构。各院校要制定优惠政策,积极支持、鼓励教师进修深造和在职学习,可以规定,专任教师全部要达到本科以上学历;35岁以下教师必须参加本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学习;达到教育部在《关于新时期加强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中提出的到2005年,在职业技术院校中,具有研究生学历或硕士以上学位的教师比例要达到35%的目标。对于尚未达到《教师法》规定的学历标准的教师,要求他们通过自考、函授、脱产进修等形式限期达标;对于刚毕业的年青教师和从企事业调入的教师必须参加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法和职教理论等方面的岗前培训,通过岗前培训使他们熟悉教学规律,掌握、精通教学法,实现由农林类人才向教师角色的转换,成为能够熟练运用教学艺术的合格教师;鼓励中青年骨干教师进一步攻读硕士研究生,培养专业带头人。积极争取有关政策,创造条件,改善和提高教师的职称结构。

3.建立一支相当数量的兼职教师队伍,扩大双师型教师比例。农林类高职完全可以从社会上、企事业单位选调或聘请一批有一技之长的高级工、农艺师或高级园艺师来院校从事教学工作,加强教学实践环节。同时,高职院校可在本地或周边地区选择一批专业技术人才,组建成一支稳定的客座教师队伍。这不但能降低办学成本,而且能使教学内容与社会实际相结合。另外,邀请一些行业专家和有经验的高级畜牧师、高级农艺师,以及工程技术人员作为兼职教师。

双师型教师是职业技术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一大特色,也是办好高职院校的关键。农林类高职对于双师型教师的需求尤显迫切,这是因为一方面,农林类专业的生源多是来源于农村,对农作物或者本专业知识有一些感性的认识,他们有的可能了解一些实践方面的知识,但是需要更加深入的理论解释,有的可能刻苦好学,通过书本懂得了理论原理,但是需要实际指导,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是既懂理论又懂实践的双师型;另一方面,农林类高职培养的学生毕业后要直接走上农业技术推广应用岗位,并要求上岗适应期短或零距离上岗,要做到这一点,学生就必须具备扎实的技术应用能力,而技术应用能力的获得就在于教师。所以学校应该制定优惠政策,对于达到双师型教师标准的教师予以奖励和表彰。

4.定期组织社会实践,提高实践教学能力。一是有计划、有针对性的分期分批的安排专业教师到农林生产企业、科研单位进行专业实践的学习、锻炼,在实践中开展行业或专业的社会调查,了解自己所从事专业的生产、技术、设施现状和发展趋势,以便在教学中及时补充和更新反映生产现场实际的新技术、新知识,同时向实践经验丰富的农业技术人员请教,在他们的帮助下提高应用新技术,以及进行科研开发的能力,进而提高教学质量;二是充分利用节假日和农村集市,组织教师跨出校门,走向社会,下到基层,为乡镇领导、养殖户开展科技培训,并利用板报、广播、录像宣传科技知识、发放科技资料,面对面地与农民接触、交流、沟通,真切了解农村的现状和农民的实际需要,从而使教学内容更具实用性,教学方法更具针对性;三是与地方政府组织部门合作,与乡镇、农户结对,围绕当地主导产业,按照人员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的要求,引进新品种,推广新技术,解决农民生产中遇到的技术问题,通过这些活动,丰富教师的实践经验,增强教师的专业技能。

参考文献:

[1]温景文蒋锦标等:农业高等职业教育的探索与实践.高等农业教育,1999

[2]杨久仙:农业职业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问题与措施.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2004年9月

[3]谈晓明:新双师——高职教师队伍建设的新途径.鄂州大学学报,2006年9

[4]王素芳: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教育与职业,2007(2)下

作者:崔少敬

上一篇:风险合同(精选2篇)下一篇:约定合同(精选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