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中保障和发展民生

2022-12-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发展中保障和发展民生

实体经济发展与保障改善民生的逻辑和路径改进

摘 要:实体经济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虚拟经济是实体经济发展的派生物并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相关服务。人生存发展所需要的生产生活资料、社会财富等由实体经济创造和提供,以人民为中心的经济发展必须发挥好实体经济对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作用。影响有效产品供给、削弱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满足程度、社会财富供需与社会收入分配失衡、误导和扭曲人民劳动生产观等问题是中国经济发展“脱实向虚”的必然结果和由此造成人生存发展保障不足的具体呈现。实体经济发展的核心原则在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服务于保障和改善民生,具体路径是与多重发展战略相融合发展实体经济,以扩大就业为核心增强对人生存发展的保障;优化实体经济产业结构,提高社会产品供给质量;完善实体经济产业薪酬制度,促进实体经济发展与劳动者收入水平提高。

关键词:实体经济;虚拟经济;以人民为中心;人的生存发展;保障改善民生

以实体经济为着力点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重要战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经济发展与改革的重要导向和必然趋势。在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指导下,保障和改善民生具有更强的社会价值、人民导向。实体经济发展在国民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中的基础地位,决定了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抑虚向实”的必然逻辑和改革的主导方向;而社会价值创造、社会财富分配、就业推动等对实体经济的依赖强化了实体经济发展对于推动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时代使命。因此,实体经济发展不是单向度的经济发展问题,它体现了中国经济发展与改革的方向、重点,又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增强经济发展服务人的发展的具体实践。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逻辑起点,是推进实体经济发展、化解虚拟经济过度发展风险的理论导向和改进理路。

一、人生存发展保障的重要力量来源于

实体经济发展及其所创造的生产生活资料

(一)虚拟经济发展无法满足人生存发展所依赖的生产生活资料需要

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两大构成部分。实体经济是指物质的、精神的产品和服务的生产、流通以及直接为此提供相关服务的经济活动,包括农业、工业、能源、交通运输业、通信商业、服务业、建筑業等物质生产和服务部门,也包括教育、文化、知识、信息、艺术、体育等精神产品的生产和服务部门;虚拟经济是一种与实体经济相对应、与传统的物质生产及其有关的一切劳务活动相区别的经济形态,是指金融证券及以资本运作为手段实现增值的经济形态,是基于信用未来收益索取权等的符号经济,[1](P122-123)主要包括金融、证券、保险、租赁、期货交易和房地产交易等现代服务行业的经济活动。可见,实体经济以物质资料生产为主,体现的是生产性劳动;虚拟经济是从生产环节分离出来的为生产和生活提供服务的非生产性劳动。从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的构成、发展历史和功能来看,实体经济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是基础性的,不可替代。因为,实体经济是社会经济发展的起点,它涉及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多个层面和领域,居民生活消费、社会生产和公共生活等需要的产品主要都是由实体经济创造的。从经济形态发展历程来看,经济首先主要体现在生产性的农业领域,之后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生产方式的改进、人的需要变化,经济形态逐步向工业、服务业等领域推进,进而催生了以银行、证券、保险业、期货市场、租赁、房地产等为主的虚拟经济并获得迅速发展。实体经济就是国民经济的“本原”,虚拟经济是市场经济出现并发展到一定水平后才派生出来的,其目的和功能主要是为实体经济发展的融资、资源配置等提供相关服务。实体经济的发展水平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正所谓实体经济发展,则国家兴盛;实体经济衰退,则国家没落。这从一些国家的实体经济发展历史得以证实。英国由曾经的“日不落帝国”到丧失霸主地位与其忽视实体经济发展密切相关;日本经济增长的停滞和衰退,其产业空心化、人口老龄化、房地产泡沫化等影响深远;拉美之所以陷入中等收入陷阱,其过度城镇化实业衰落是不可否认的原因。[2](P68)判断经济发展对人生存和发展是否具有保障作用的主要标准是,其是否能够创造满足人生存和发展所需要的生产生活资料,即社会价值或社会财富。劳动价值论揭示,只有生产性劳动才能创造价值和剩余价值。对于这一点,马克思早有论述。在马克思看来,生产性劳动是给那些使用劳动的人创造剩余价值的劳动,商品经济条件下生产劳动的本质是通过资本的相互交换实现资本增殖的活动。[3](P426)这一点也可以从马克思关于产业资本运动的解释中得到证实:物质生产部门的劳动者通过从事生产性劳动来创造价值和剩余价值,而雇佣劳动者的服务性劳动,不是创造价值的生产性劳动,并不会增加社会财富,只是资本家实现价值和分割剩余价值的一种手段。换言之即是,社会财富是由产业工人所在的实体经济部门创造的,而虚拟经济部门不创造社会财富,只是参与价值的实现和整个社会财富的分配。[4](P107)由此判断,虚拟经济发展并不能直接提供人生存发展所需要的生产生活资料,基于这样的事实,虚拟经济不会也不可能成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主渠道和根本力量。

(二)人生存和发展保障主要是通过实体经济发展来实现

人要能够维持生存和发展前提就在于要获得足够的能够解决其吃穿住行等所需的物质产品,而物质产品的生产和提供主要是通过生产性劳动来实现的,马克思所说的“任何一个民族,如果停止劳动,不用说一年,就是几个星期,也要灭亡”中的“劳动”就是指创造社会物质资料主要是消费资料的生产性劳动。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的需要是动态变化的,具有多元化的特征,这种动态的、多元的和持续的需求满足建立在各产业、各领域获得不断发展由此形成的强大的生产能力和供给能力的基础之上。因为,人生存和发展的各种需要的满足不是凭空产生的,也必然不能脱离生产力和经济发展水平。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和经济发展的历史共同证明:生产力和经济发展的水平决定了人的需要满足程度进而影响人的生存和发展状态。尽管人的生存和发展水平与其所处的阶层和收入分配制度等有关,但由收入分配对人的需求的满足程度是通过用实际货币购买消费品来发生作用的,这种作用的实现程度内在地取决于社会对消费品的生产能力和供给能力,即决定于现实的社会生产力和经济发展水平。据此可以判断,要提高人的生存和发展水平,要真正保障和改善民生,其逻辑起点和关键点都在于大力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提高以实体经济为主体的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水平。

二、“脱实向虚”的经济发展

会弱化其对人生存发展的保障功能

(一)经济发展“脱实向虚”不利于有效产品供给,影响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满足

衣食住行等物质产品是人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础和前提,这些物质产品主要是由实体经济来创造和提供的,由此决定了实体经济在国民经济和人生存发展保障中的地位与作用。虚拟经济的发展可以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相关服务,因而可以提供一定数量的就业岗位,可以通过转移社会价值或社会财富的方式来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条件,问题在于这是建立在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适度发展且虚拟经济不崩盘的基础上的,而事实上,当前虚拟经济发展的速度已经远远超越于实体经济发展的速度,而虚拟经济又是以资金储备充足为基础的。根据国内外经济发展实践和经济发展规律可知,虚拟经济的膨胀式发展必然会引发不断扩大的社会生产能力和有限的社会需求之间的不可调和的矛盾,导致产生经济泡沫甚至是经济危机。换角度观之,既然实体经济是虚拟经济发展的基础或者依托,那么两者发展之间就必须坚持适度与平衡发展的规律。当前中国的经济发展深受经济结构失衡的制约,大量的实体企业产能过剩、资源浪费、升级换代滞后等问题形成了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障碍,在实体经济发展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的情况下过度发展虚拟经济,社会经济结构失衡加剧将无法避免,其必然结果是弱化了虚拟经济发展的支撑,导致经济泡沫的产生。从保障和改善民生的角度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确立了人民在经济发展中的核心地位,那么保障人生存和发展必然要摆在中心位置,要牢牢掌握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主动权、控制权。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失衡,必然会把虚拟经济推向其对国际市场的依赖,这也就意味着建立在没有实体经济支撑的物质生产资料要转向国际市场来提供,这是十分危险的事情,是与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背道而驰的,不可能解决好人生存发展的保障问题。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种美好生活的需要是多元的、动态的、立体的,超越了原来的物质文化层次,由原来的衣食住行等物质需求向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拓展与演进。在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的语境下,保障和改善民生具有新的内容和新的特征,其就是要把破解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逻辑起点。而这种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又反映在区域之间、城乡之间、产业之间以及不同行业与群体之间,要解决这个问题,仅仅依靠虚拟经济是无法做到的,其必然要立足并聚焦于实体经济,只有这样才能够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等,进而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供给体系的质量,创造和提供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各种产品。

(二)经济发展“脱实向虚”会引起社会财富供需和社会收入分配失衡

如前所述,社会财富是由产业工人所在的实体经济部门创造的,而虚拟经济部门不创造社会财富,只是参与价值的实现和整个社会财富的分配。基于这样的逻辑,由于生产性劳动主要体现在实体经济层面,实体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和根基,那么就很显然,社会财富主要是通过发展实体经济创造的,尽管虚拟经济可以创造和优化实体经济发展所需要的条件,进而促进实体经济的发展,但实质上以金融为主体的虚拟经济主要是通过为实体经济提供服务而间接转移价值(社会财富)。现实的问题是,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运用,深刻改变了经济发展的方式和形态,使虚拟经济进入快速发展阶段,“脱实向虚”成为了当前中国经济发展不可忽视的问题。这可以从实体经济占GDP比重、社会资金投资实体经济的比例、金融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虚拟经济占GDP的比重等方面进行研判。从实体经济占GDP比重、社会资金投资实体经济的比例来看,2016年,中国实体经济占GDP的比重为64.7%,比2011年的71.5%下降约7个百分点;12016年中国实体经济固定资产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比2009年下降了4个百分点[4](P107)。从金融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看,2016年,中国金融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8.4%,居于世界主要经济体最高排位,超过美国的7.3%、英国的7.2%。[5]从虚拟经济占GDP的比重来看,呈现出虚拟经济占GDP比重和对GDP贡献率持续上升,而实体经济持续下降的趋势。据国家统计局资料显示,2015年全国虚拟经济占GDP的比重达到14.5%,比2005年的8.5%增长了164.8%,而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从2006年的42%降至2015年的34.3%,下降7.7个百分點,出现虚拟经济对GDP贡献率逐年上升,而实体经济对GDP贡献率逐年降低的局面。[4](P104)可以预见,“脱实向虚”的经济发展趋势必然会压缩实体经济发展的空间,弱化社会财富创造能力和减少社会物质财富,最终陷入社会财富失衡的困境。

(三)经济发展“脱实向虚”可能会误导人民形成不正确的劳动生产观

现实中,实体经济的萎缩和虚拟经济的持续扩张很重要的原因在于资本的驱动,即资本投资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的投资回报率的比差。因为资本的目的和本质就是要实现价值增值即利润最大化。近年来,随着劳动力成本、融资成本、税收成本、政策成本、土地成本、物流成本、资源约束以及竞争的强化等因素的影响,实体经济企业的获利空间十分有限,与之相反的是,虚拟经济对于上述因素没有构成实质性的阻滞。据测算,中国工业领域平均利润率为6%左右,而证券、银行业的利润率却在30%左右,非金融部门杠杆率也由2012年的106%上升到2015年的140%,巨大的资金投资回报率导致诸多资金脱离实体经济领域而转向流入虚拟经济领域。这种形势的影响不仅体现在企业经营者的投资选择、投资行为上,还折射于一些普通劳动者的就业选择和致富观念等层面。如一些曾经靠艰苦创业、勤劳和实业致富的生产经营者“弃实从虚”,把资本从实业中抽离出来转向投资于“周期短”“见效快”“回报高”的虚拟经济,近年来炒房、炒股、炒基金、炒资产等现象持续不减正是虚拟经济迅猛发展和实体经济低迷的具体呈现。与此同时,一些原就业于实体经济企业或部门的劳动者也不甘心于领取极为有限的劳动工资,把自己相当大部分的收入和积蓄投资于房地产、股票、基金、虚拟货币等,甚至不惜通过银行借贷或信用支付的方式来筹集投资资金,劳动致富、劳动创造财富等传统观念在虚拟经济发展的冲击下逐渐淡化。

三、基于保障和改善民生的

实体经济改革的方向与路径

(一)实体经济发展与多重发展战略相融合,以扩大就业为核心增强对人生存发展的保障

实体经济是国民经济和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不论经济发展到什么时候,实体经济都是我国经济发展在国际经济竞争中赢得主动的根基。[6]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指引下,实体经济发展要有更强的民生思维、民生理念和民生情怀,实体经济发展不仅承担着增强国民经济发展支撑力的内在使命,还是改善民生的根本之策。相较于虚拟经济,实体经济具有分布领域广、涉及行业多、关联性强、就业门槛低等特点,由此形成了实体经济在推进就业方面的优势。有鉴于此,在坚持实体经济的国民经济基础地位,大力发展实体经济的同时,要注意解决好扩大就业和提升就业质量的问题,这是通过发展实体经济来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主要也是最重要的途径。一是要把实体经济发展和新型城镇化建设、乡村振兴战略、现代农业建设等相互结合、同步推进。实体经济发展是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服务于国家经济发展战略布局的需要,通过与其他战略相融合实现整合和优化资源配置、增强经济发展协同性等目的。特别是要与新型城镇化建设、乡村振兴战略、现代农业建设等紧密结合,在实施上述战略的过程中,要注重培育实体经济企业,加大对实体经济企业发展的支持、扶持力度,引导实体经济成为推进上述战略的重要力量。要发挥好上述战略的政策红利,通过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税收政策、土地优惠政策等更多倾向农业和工业生产,激励、引导更多社会资本投资“三农”和社会事业,优化城镇化和乡村发展环境,科学布局和发展壮大实体经济企业,提高扶持和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和水平,以实体经济为龙头和纽带,优化小城镇和农村农业产业结构,带动城镇和乡村经济全面振兴,以城镇和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做大就业蛋糕,扩大市场就业容量,拓宽和畅通就业渠道,优化就业环境,增强就业灵活性。在此基础上,建立健全就业政策体系,既要吸收有知识、有能力、有技术的人才到城镇和农村的实体经济企业就业,又要完善就地就业机制,努力解决当地居民的就业难题,吸引本地在外劳动力返乡就业,以解决就业为核心,增强实体经济对保障人生存发展、保障与改善民生的内生功能,促进实体经济发展与扩大就业双丰收。

(二)优化实体经济产业结构,提高社会产品供给质量

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深刻改变了人民的消费理念、消费方式。一方面,人民对生产生活资料产品的品种需求日趋多样化;另一方面,人民对产品的质量和功能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仅是传统的“有用”和“能用”就行,已经逐步从有产品可用向要用好产品,能够体现自身身份、层次的具有特色的产品演进,即从对产品的数量满足向对产品的质量追求转变。我们无法回避的事实是,由于长期以来以资本或经济为导向的经济发展模式的影响,市场上出现了部分以次充好的劣质产品、伪劣产品,甚至部分企业为降低生产成本赚取更高利润而不惜偷工减料,使用不符合环保安全要求的原材料,或缩减生产工序、改变工艺流程等,导致生产出来的产品不符合环保标准、对人的安全健康产生严重影响,这与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是极其不相符的。实体经济发展要坚持民生导向,要发挥好其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中的重要作用,必须坚持优化产业结构优先,通过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符合国家发展战略导向、有利于改善人生存和发展环境、满足人民实现更美好生活需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少、有利于生态环保、成长潜力大等特点,特别是新能源、节能环保、电动汽车、生物制药、现代信息技术产业、物联网和高端装备制造业等产业,[7](P81)不但符合国内外经济发展趋势,可以迅速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而且具有绿色循环、低碳节能、环保清洁等优势,这些产业遵循的是经济、生态、人等协调共进发展理念与规律,既能形成强大的经济增长拉动力,通过提高经济发展水平和质量提供更丰富的生产生活资料,又有利于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生态环境、为后代的生存和发展提供更有利的环境和空间,增强经济与人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张力。现代农业是中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必然方向和核心途径,通过推进科技农业、绿色农业和生态农业的发展,构建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体系,既符合“五大发展理念”的要求,更为重要的是由此可以构建“三农”可持续发展的新型模式,实现农村发展、农业变革、农民增收,为推进城乡一体化、新型城镇化、新农村建设、生态旅游等探寻一条相互促进、相融共生、相依相赖的可持续发展道路。现代服务业是满足人民更高级的社会生产和生活需要的提供载体。对于大部分人而言,美好生活需要不再局限于对衣食住行等生存层面需要的满足,而是向精神享受和未来生活的期待延伸。因此,诸如体育与休闲、旅游业、教育培训业、家政服务业、养老服务业等必然是人民所追求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供给主体,因而大力鼓励、引导和支持上述产业的实体经济发展,使其成为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供给者。

(三)完善实体经济产业薪酬制度,促进实体经济发展与劳动者收入水平提高

不能否认的一个事实是,总体而言,虚拟经济行业的劳动力薪酬远远高于实体经济,特别是传统行业的实体经济企业的员工工资。对于大部分的民众而言,通过就业以获得相对应的劳动收入即工资,以购买维持自身及其家庭成员生存和发展所需要的生活资料,是其生存和发展得以保障的基础前提。人民从对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提升到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的需要并不是说人民可以超越于物质资料的保障而只追求美好生活即可。事实是,不管什么类别的群体,不管处于什么阶段,不管需求怎么变化,其都是建立在通过劳动所获得的劳动收入的支撑基础上的。现实中,一些人之所以追求投资、就业于虚拟经济行业,原因就在从事或者投资虚拟经济行业可以更容易获得更多的收入或投资回报。要增强实体经济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中的功能,必須以完善实体经济产业特别是低收入的实体经济行业的劳动者薪酬制度为突破口,保证实体经济行业生产性劳动者工资正常增长。对此,在行业收入分配政策上,既要向现代农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尤其是生产性服务业倾斜,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又要逐步提高传统农林牧渔业、加工制造业和传统服务业等低收入行业职工收入,保证其工资正常增长,逐步缩小低收入与高收入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这就要建立健全以保障人的生存和发展为导向的薪酬制度,这种薪酬的计算标准要以其通过劳动所获得的收入是否能够满足劳动者及其家庭成员生存和发展需要为核心,劳动者的工资收入要充分体现物价变化、劳动力生产耗费补偿等因素。除了在初次分配环节向实体经济的低收入行业和生产性劳动者倾斜、增加生产性劳动者收入比重外,还应通过增加转移性收入的方式增强对实体经济的低收入行业和生产性劳动者的保障。因此,应加大对基本公共服务的财政投入力度(包括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通过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提高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和提高社会保障水平等方式,扩大转移性收入对实体经济低收入行业劳动者的覆盖面,增强其普惠性,[7](P81)使实体经济行业的广大劳动者能够通过劳动收入的增加切实增强对其及其家庭成员生存发展的保障。

参考文献:

[1] 黄锡富.从金融危机看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在国民经 济中的地位及其作用[J].学术论坛,2013,(3):122-125.

[2] 辜胜阻,曹誉波,王敏.巩固实体经济基础的逻辑动因 与政策选择[J].江海学刊,2013,(3):67-72.

[3] 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第一册)[M].北京:人民出版 社,1975.

[4] 舒展,程建华.我国实体经济“脱实向虚”现象解析及应 对策略[J].贵州社会科学,2017,(8):103-109.

[5] 李伟.推动中国经济稳步迈向高质量发展[N].中国经 济时报,2018-01-15(01).

[6] 习近平李克强俞正声刘云山王岐山分别参加全国人大 会议一些代表团审议[N].人民日报,2017-03-08(01).

[7] 何玉长.善待生产性劳动和优先实体经济[J].学术月 刊,2016,(9):73-83.

作者:王政武

第2篇:攻坚克难助发展 保障民生促和谐

面对当前严峻的经济形势对就业再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造成的影响,2009年福州市劳动和社会保障系统将切实贯彻市委、市政府一系列相关工作部署,以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为中心任务,以援企稳岗、保障民生为重点,着力推进观念创新、管理创新、制度创新,推动劳动保障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为海峡西岸“两个先行区”建设保驾护航做出应有贡献。

一是千方百计保证就业局势稳定。健全完善具有福州市特色和长期化、普惠化的促进就业政策体系,进一步强化落实就业工作目标责任制,争取全年全市城镇新增就业近15万人,全市农村劳动力新增转移就业约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省政府下达的指标范围以内。落实鼓励自主创业和自谋职业的各项政策,拓展小额担保贷款信用社区试点范围,用足用好小额(担保)贷款、税费减免、职业介绍补贴等扶持政策,建立健全创业培训、开业指导、项目开发、融资服务、创业孵化、跟踪服务一条龙创业服务,实现创业带动就业的倍增效应。做大做优大型公共就业服务招聘会品牌,探索建立城乡统一的人力资源市场和劳动力资源信息网络系统,为劳动力供需“两头清”、进一步推进城乡统筹就业打下基础。依托基层劳动保障工作平台,广泛开展创建充分就业社区活动,进一步完善就业援助制度,对大龄、身有残疾、享受最低生活保障、连续失业一年以上以及因失去土地难以就业的各类群体实施重点援助。广开农民工就业门路,引导企业采取灵活用工、弹性工时、组织培训等多种措施稳定就业岗位。加强城镇新增劳动力就业服务,统筹推进高校毕业生、退伍转业军人等特殊群体就业和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扎实抓好我市技校整合重组升级有关工作,进一步创新技工学校校企合作、订单培训等办学模式,为我市重点项目建设和重点企业发展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工人。健全完善以企业行业为主体、职业院校为基础、学校教育与企业培养紧密联系、政府推动和社会支持相结合的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努力在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取得新突破。继续开展职业技能竞赛和高技能人才评选表彰活动。扎实推进再就业培训、创业培训和农民工培训等各项培训工作,积极为下岗失业人员、“4050”人员等就业困难群体量身制订就业培训计划,引导有就业愿望和能力的就业困难群体培训后就业。建立健全失业预警制度,认真做好失业动态监测报告试点工作,努力预防和减少失业,保持就业局势稳定。

二是着力提高社会保障水平。继续做好养老金新计发办法的组织实施和2009年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调整工作,稳妥推进城镇灵活就业人员养老保险缴费移交地税部门办理有关工作。进一步完善我市市直和各城区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办法,扎实做好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工作,探索建立与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与其他保障措施相配套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继续做好市属困难集体企业、街居企业、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及个体户、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工作,适当提高城镇职工、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待遇,进一步提高基本医疗保障水平。根据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涨幅情况,适时调整失业保险金发放标准,确保失业金按时足额发放,充分发挥失业保险保生活、促就业、防失业三大功能。完善工伤保险政策体系和标准体系,继续大力实施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平安计划”,探索实施工伤保险市级统筹工作。

三是切实保障劳动用工领域和谐稳定。大力开展服务企业百日行动,切实处理好促进企业发展和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关系。健全劳动关系调处应急反应机制,积极稳妥预防和处置群体性事件。开展劳动保障守法诚信单位评选活动,建立劳动诚信档案。健全完善劳动保障监察网络化和网格化执法模式,实现对用人单位的动态监管和对违法行为的主动预防。充分发挥劳动关系三方协调机制作用,积极开展创建和谐企业和工业园区及劳动合同制度示范企业活动。完善推行农民工工资保证金制度,强化工资支付监控,确保农民工工资按时足额发放。贴近企业、基层加大劳动争议调解力度,快立、快调、快审、快结各类重大劳动争议和集体劳动争议。

四是进一步夯实劳动保障工作基础。加强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能力建设,努力提高规范化、信息化和专业化建设水平,为广大参保人员和服务对象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根据劳动保障管理服务工作重心下移的工作需求,进一步加强劳动保障“三基”平台建设,积极主动与市直部门沟通协调,切实按照“六到位”的要求完善基层站所的设施和网络建设,尽快把劳动力资源管理网点延伸到所有村(居)。继续扎实推进绩效评估、绩效管理、规范行政权力运行三项试点工作,全面深化政风行风建设和机关效能建设,推进网上审批和效能监督系统规范运行,继续抓好创建优质服务窗口活动,进一步提升机关作风和服务水平。

作者:陈 晟

第3篇:深刻认识和认真解决社会发展中的民生问题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中提出: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①

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对民生问题的认识和重视有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长期以来,我们并没有认识和处理好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关系,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存在“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问题,社会事业发展明显滞后,社会体制和政策不完善,公共产品供给不足和公共服务体系能力不强是我们在社会发展中面临的突出问题。很多地方教育水平不高,医疗卫生体制落后,上学难、上学贵和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普遍存在;城乡、区域、行业之间发展不平衡,收入差距拉大;就业压力沉重;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农民的社会保障尤为脆弱。如果我们只顾经济增长而忽视社会发展,不仅会加重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的矛盾,而且经济发展最终也将难以为继。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开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所以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真心诚意地拥护,关键还是在于它极大地改善了民生,使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持续地提高。从某种意义上说,解决好民生问题就是最大的政治。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任务。坚持科学发展,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坚持民生为先。②

一、民生问题的认识和解决要与新时期的思想解放结合在一起

30年前的思想解放运动对于中国推进改革开放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片面追求经济总量增长,牺牲环境,浪费资源,甚至损害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的发展模式是不能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2007年6月25日,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发表讲话,强调解放思想对科学发展、深化改革和推进发展模式转型、建设和谐社会的关键作用。新时期的思想解放要与实现和维护所有国民平等发展权利实际相结合。民生问题的认识和解决,要从我国的国情出发。长期以来,我们对国情认识不清,许多政策的制定脱离了我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基本国情。在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中,有许多典型的表现。我们要将对民生的关注和国情教育结合在一起。把了解中国国情作为推进解决民生问题的重要手段。通过实现社会公平来发展社会生产力,改善民生,解决民生问题。民生问题的认识和解决,要与执政党和政府转变理念结合在一起。对民生问题高度关注表明执政党和政府理念的变化,以人为本的理念和优质高效的服务是政府做好关注民生工作的前提和保证。执政党和政府要以人民满意为标准,不断增强政府为民服务的意识和能力。只有把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放在以人为本的主题上,不断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涉及民生深层次的基本问题,尊重民意、维护民权,将发展的成果惠及于民,才能真正解决我们在发展过程中所提出的更高要求的民生问题。

二、民生问题的认识和解决要与政府的自身改革结合在一起

政府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如何扮演角色,对其所确定的发展目标将会起到完全不同的作用。如果政府作为经济主体,就不可避免要和社会的其他经济主体争夺利益,而且往往利用行政权力来和其他经济主体竞争。实际上,政府机构改革没有取得预期的成功,其中一个主要的原因是政府与民、与社会、与地方的利益竞争。民生问题要得到真正的解决,需要政府转变职能,将其职能定位在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上。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不少地方的政府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的职能认识不清。政府的重要职能是为社会提供公共服务,公共医疗卫生、公共安全、公共基础教育等都是公共服务的主要表现形式,搞好公共服务就是真正关注民生。当前,政府在提供公共产品和基本公共服务方面,财政政策向民生倾斜还不是非常明显,我们要通过公共财政导向,有效地改善收入分配中存在的不公平状况,以民生改善促进社会和谐。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明确要求的“建设服务型政府,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这是促进社会发展和解决民生问题的重要部署。各级政府在促进社会发展和解决民生问题中承担着主要责任。促进社会发展和解决民生问题,又不能仅仅依靠政府的力量,还需要发挥市场和社会组织的作用,增强企业作为市场主体的社会责任感,发挥民间组织在弥补市场失灵、政府失灵等方面的作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人类历史上从未经历过的伟大事业,对这一过程中出现的种种不平衡因素、不协调现象,我们既要有常态感,有一种从事这样的伟大事业不可能不遇到矛盾和困惑的平和心态;又要有紧迫感,抓紧研究解决如何把社会代价减少到最低限度、控制在最小范围。③

三、民生问题的认识和解决要与提高国民素质结合在一起

由于社会还没有形成对教育真正重视的风气,义务教育在许多地区没有普及和巩固,使我国人口的基本素质不能适应消灭贫困、改善民生的要求。教育资源投入少,而且在城市和农村、重点和非重点学校不公平分配,使许多地区某些社会群体的民生问题更加突出。长期以来,我们只是将教育理解为国家培养人才。十七大报告中,我们对教育的理解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从国家本位到个人本位。教育是民生之基,在解决民生问题中,教育发挥着其他任何方式都不能替代的功能。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问题解决了,我们的民生问题才能得到真正的解决。

四、民生问题的认识和解决要与实现城乡一体化结合在一起

对于城市地区的民生问题,最主要的可能还是低收入群体的住房问题。各地政府应该结合本地区的实际,筹集资金,建立廉租住房制度,保证低收入群体的住房权利。当解决民生问题的目标具体集中的时候,有限的资源就能发挥更大的作用。来自建设部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到2007年6月底,全国656个城市中,已有586个城市建立了廉租房制度,占89.3%;2007年计划安排廉租住房基金79.4亿元,超过2006年之前的廉租住房基金总额。

城市与农村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发展差异,解决民生问题,难点在农村,关键也在农村。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我们要充分认识到解决“三农”问题的困难,并将工作的重点放在农村,从农村不同地区的实际出发,推进农民的民生问题的解决。只有将“三农”问题与民生问题结合在一起解决,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才能实现。

长期以来,我们的公共财政理念还没有形成,社会发展的巨大成果并没有很好地用于民生问题的解决。建立和完善公共财政制度,就是要使财政确实承担起弥补市场缺陷,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以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公共利益和公共需求,使财政的支出成为名副其实的“民生财政”。所谓“民生财政”就是要在对财政收入分配时,不断提高民生支出在财政支出中的比重,进一步提高财政公共服务能力,使公共财政的阳光照耀广大民众,使公平和正义的基本价值取向体现在公共财政上。这就需要对现有的财政体制进行大的改革,在财政收入的分配方面,确立民生优先目标。2006年以来,党和政府许多决策得到社会的普遍认同,如为让所有孩子都能上得起学、上好学,农村全部免除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杂费,国家对农村贫困家庭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并补助寄宿生活费,农村1.5亿中小学生家庭经济负担普遍减轻;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范围扩大到全国80%以上的县(市、区),到2010年,将实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基本覆盖农村居民,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开始试点,这项制度将惠及2亿多城镇居民;积极推进多层次的住房保障体系建设,基本建立了以廉租住房、经济适用房和住房公积金制度为主要内容的政策框架,住房保障制度逐步健全,低收入家庭的住房条件进一步得到改善。④

五、民生问题的认识和解决要与提高民众的社会参与度结合在一起

为群众谋利益的民生工程要取得好的效果,特别需要得到广大人民的参与和配合。解决民生问题的公共政策,不能只是决策精英的特权,因为公共政策会影响到每个人的权利实现,民众参与公共政策的讨论和决策会成为社会发展的趋势。如何保障民众的新诉求,并将其纳入法治的框架中来,是执政党和政府建设的新课题。执政党和政府的执政要点要从“民生管理”转向“民权治理”,并不意味着要否认“民生时代”已取得的成就,而是为了更好地推进各项民生事业的建设。⑤

执政党和政府只有不断推进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尤其是对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问题,要实行公示、听证等制度,真正使这一制度成为广大人民参与决策的重要途径,使各种决策建立在群众理解和支持的基础之上。执政党和政府要引导和鼓励各类社会力量参与公共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的建设,才能使解决民生问题成为全社会共同的行动。要紧紧依靠人民群众,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坚持共建共享,努力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只有社会建设顺利推进,民生问题才能不断得到解决。

六、民生问题的认识和解决要与反腐败和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结合起来

当前,在我国加快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同时,应注意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社会矛盾,注意从体制、机制、政策、制度等方面采取措施,及时解决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我们要通过不断学习、加深理解、贯彻执行党的十七大精神,使十七大报告中的具体内容转化为改善民生的实践。随着十七大报告中一系列新举措的逐步实施,民众所追求的平等的教育机会、稳定的就业岗位、公正的收入机制、完善的保障体系、健康的生活状态、安定的社会环境等美好前景将会加速实现。⑥社会转型期的民生问题,形成的原因比较复杂,解决的难度也比较大,如何在准确把握人民群众关心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的同时,进一步提高关注民生工作的针对性,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对执政党的巨大考验。民生问题的解决,不仅需要有先进的理念,还需要党和政府有更强的能力和更好的制度、措施来保证。只有敢于面对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才能找到问题产生的真正原因,也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才能把民生问题的解决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党和政府应该不断创新工作思路,不断优化管理、服务等机制,才能提高解决民生问题的水平。推进以民生为主的社会建设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只有清醒地认识推进社会建设的长期性、艰巨性,不断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才能更好地促进民生问题,推动和谐社会建设。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社会主义社会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是由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构成的。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经济建设是物质基础,政治建设是最根本的制度保障,文化建设是精神动力,社会建设才是我们最终的发展目标,四大建设相互联系,缺一不可。关注民生理念的确立是民生问题认识和解决的起点。2008年1月11至14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在安徽省考察工作时说,随着国家综合国力的增强,我们要拿出更多的财力物力给人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党和政府就是要让群众的日子越过越好。⑦执政党和政府只有始终牢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增强忧患意识,恪守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根本宗旨,才能解决好人民最关心的民生问题,和谐社会才能由目标成为美好的现实。

注释:

①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07年10月。

②李培林:加快社会建设,重视改善民生,www.dxpllyj.net.cn。

③郑杭生:《着力促进社会发展和解决民生问题》,《人民日报》2007年1月29日。

④王荣华:《立足国情更加注重社会建设》,《文汇报》2007年12月20日。

⑤杨鹏:《新时期执政要点:从民生管理转向民权治理》,2007年1月9日,中国公共政策研究网。

⑥李欣欣:《十七大第一次将民生建设摆在突出位置》,《瞭望》2007年10月23日。

⑦新华网2008年1月15日。

作者章友德系上海政法学院社会学系主任、博士、教授,杨宏雨系复旦大学教授、博士

本课题为2008年教育部课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 责任编辑:姜德福

作者:章友德 杨宏雨

第4篇:在夯实农村发展基础中保障和改善民生

(黄田金)

今年来,一六镇围绕建设和谐中心城镇目标,坚持以人为本,着力夯实农村发展基础,在保障和改善了民生上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是以水利建设为抓手,积极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抓住水利建设年的大好机遇,启动了指背岭、沿河、十三户村总投入51万元的水渠建设项目和百堆村的河沙坝建设项目;与乐水河灌渠管理所联合制定了《乐水河轮流灌溉实施方案》,轮流派人值班,分时段保证各区域农业用水;扎实推进一期投入资金1360万元的高标准良田项目建设,认真组织抓好了北岸防洪渠、汤湖里人字坝的清淤工作。

二是以土地流转为抓手,促进农业规模化经营。为将土地集中在农业大户手中,该镇成立了土地流转工作小组,并分别与各成员签订了责任状,根据总体流转情况年终进行绩效考核,重奖重罚高位推动。年初以来已成功流转土地3000亩,在北岸村的抛荒治理项目上建成了总面积500亩的玉米机械化种植示范基地。

三是以新农村建设示范片开发为抓手,辐射带动产业发展。加大力度对新农村建设示范片进行环境整治,着力打造古韵水北岸、公园香口、田园石街头,力求达到建好一个示范片、树立全县样板效果。同时,在示范片建立集粮食生产、大米加工、品牌销售于一体的农业环保龙头企业和集“猪-沼-果”模式加休闲观光于一体的农业公司。 四是以农业基地创办为抓手,扩散带动农业发展。目前该镇在利农农机专业合作社和协合牲猪养殖合作社的推动下,已形成初具规模的石街头黄瓜种植基地、香口西瓜种植基地、北岸种养基地、汤湖里热带鱼养殖基地、栏杆岭养殖基地,5个基地预计产值可达8000万元以上,不但积极引导着该镇的种养业,还辐射到我县南部的6个乡镇近2000农户。

五是以解决就业问题为抓手,着力保障劳动就业。该镇积极为无业人员牵线搭桥,联系企业到一六举办招聘会6次,为农民工举办各类职业技能培训3次600多人,新增城镇就业人员350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500人。

第5篇:民生保障现状调查和今后发展思路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明确提出了社会建设的六大任务,其中都涉及到劳动和社会保障救助工作,把劳动和社会保障救助工作摆到了社会建设的突出位置,并将在今后一个时期得到改善和增强。

劳动和社会保障救助工作是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和主要渠道,是将改革发展的伟大成果惠及全体社会成员的有效途径,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基础性工作,是维护社会稳定的根本保障,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具体体现,是将党的十七大精神及十七大确立的战略发展目标贯彻好、落实好,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实现好、维护好的关键性的基础工作,是团结带领全县各族人民推动富裕文明和谐新××建设的重要动力,是提升××整体实力、增强对外综合竞争能力,将我县建设成为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环节。

结合我县实际,实现党的十七大确立的宏伟发展目标,及贯彻好、落实好省第十一次党代会、地委十届五次全委扩大会议和县委十二届七次全委会议精神,从××县劳动和社会保障救助体系发展的角度来看,要统筹兼顾、主要抓好以下六个方面的工作:一要大力推进创业促进就业,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和农牧区实用技能等级考证制度的推广,提高社会富余劳动者素质,保证广大劳动者通过诚实劳动获取收入,增加财富,不断提高其生活水平和再生产能力;二要加强指导、依法行政,强化协调劳动关系,加强劳动和社会救助保障制度建设,促进社会和谐和社会公平;三要加快社会保障救助体系建设,健全和完善养老、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等社会保险制度,确保全体社会成员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失有所助、伤有所救,使社会成员共享经济社会高速、健康的发展成果,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促进社会和谐、社会文明和社会祥和;四要转变指导劳动就业的工作思路,以“打规模、打品牌、 。

基金仅于2005年度支出4.29万元。

4. 职工失业保险方面:

①2003年参保人数2870人,2004年2651人,2005年2383人,2006年2400人,2007年2473人;

②2003年失业保险金实际征缴63.3万元,2004年87.8万元,2005年120.6万元,2006年17.2万元,2007年39.3万元;

③2003年发放失业保险金9.9万元,2004年54.5万元,2005年91万元,2006年70.1万元,2007年26.6万元。

5.社会就业方面:

①2003年登记失业人数169人,2004年523人,2005年598人,2006年653人;

②2003年新增就业人数351人,2004年123人,2005年282人,2006年386人,2007年405人;

③2003年城镇登记失业率4﹪,2004年4.12﹪,2005年4.1﹪,2006年3.97﹪,2007年3.41﹪;

④2003年职业培训人数213人,2004年628人,2005年320人,2006年640人,2007年1491人;

⑤2003年职业介绍人数146人,2004年189人,2005年132人,2006年374人,2007年843人;

⑥2003年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人数25892人,2004年1100人,2005年10709人,2006年9009人,2007年11214人;

⑦2004年技能鉴定人数39人,2005年98人,2006年22人,2007年416人。

6.就业安置工作方面

2003年安置大中专毕业生人数89人,2004年78人,2005年133人,2006年220人,2007年211人。

(二)社会弱势群体保障与救助方面

1. 社会救助工作不断深入

2003—2007年,共下拨救灾救济款物折合人民币747.4万元,154987人次灾民得到救济;农牧区特困户救助从4822人增加至现在的5000人,每人每年发放面粉100斤,共计50万公斤。

2.城镇居民最底生活保障制度日趋完善

截止2007年12月底,共为2987户、5271名低保对象兑现保障金2273万元,人均月补贴106元。同时,建立最低生活保障资金使用专户,资金支出严格按照《最低生活保障资金管理办法》执行,资金到位率、兑现率均达到100%。给城镇低保人员报销医疗费69万元。2007年给新录取的45名特困大中专生发放资助金10万元。

3.积极开展农牧区居民最底生活保障工作

①全县有1487户、5000名农牧区特困群众被纳入农村牧区低保范围,占全县农牧民总人口的8%。以“一卡通”方式兑现上半年农村低保补助资金99万元,年均保障标准396元。其中,分类施保总户数1377户、3654人(60岁以上的老人908人,丧失劳动能力的残疾人281人,常年患病卧床不起的242人,无劳力的家庭人口2223人),救助金18万余元。

②近期开展的农村牧区低保提标扩面工作中,低保人数增加至7500人,占全县农牧民总人口的13%。最低保障线提高到960元。并且,对享受农村牧区居民最底生活保障政策的丧失劳动能力的残疾人,患病不起一年以上的人员,无劳力的家庭成员和60岁以上的老人每人每年在补助100元。

4.社会保障救助体系建设

①保销低保人员医疗费226万元。

②为2987户低保家庭每年发放110万元的取暖救助金。

③投入医疗救助金70万元,有效缓解了低保人员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④认真实施孤残儿童手术康复“明天计划”。自2004年起,累计向省人民医院、高心所、天津泰达心血专科医院送治手术适应症孤残儿童334名,接受免费手术治疗,现已全部康复出院。

⑤扎实开展教育救助,全面实施贫困家庭子女接受义务教育“两免一补”制度。856户1630名低保家子女享受了“两免一补”政策。总计补助2565元,免除学杂费15562元。

⑥全面贯彻落实《青海省农村牧区五保供养工作暂行办法》,五保户由原来的61名增加至现在的267户293人。供养标准由年人均580元,提高到现在的人均1138元,年发放供养资金33.3万元。

⑦2007年,筹措资金34.2万元对381户因灾损坏房屋的重灾户、五保户、特困户及重点优抚对象实施重建家园。

⑧投资362万元的社会福利院、民族殡仪馆已建成,总投资463万元的热贡敬老院正在建设中,年底可投入使用。

⑨认真贯彻执行优抚安置政策。2002—2007年,共安置退伍转业人员65人,安置率达100%。

(三)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建设方面

1.参合率达到预定目标,继续参合积极性稳步提高

2003年底全县共有47174人参加合作医疗,参合率84.9%;2004年底共有49408人参加,参合率达87.5%;2005年底共有51524人参加,参合率91.2%;2006年底共有55314人参加,参合率达96.7%,2007年底共有56659人参加,参合率达97.9%。其中自2004年度以来特困户(五保户)参合金由民政部门资助支付,特困人口(五保户)参合率达100%;

2.新型合作医疗筹资基金足额到位,收支略有节余

2003—2004年度新型合作医疗筹资基金收支呈现结余;2005年度基金收支略有透支, 2005年度大病统筹基金超支12万元,超支部分从2004年结余资金中弥补,尚未动用风险基金;200

6、2007年度基金收支基本平衡。

3.参合农牧民受益面高,得到实惠

通过不断调整和完善新型合作医疗补偿政策,采取对住院患者降低起付线,提高补偿比例,扩大用药范围等新举措,同时实施二次医疗救助,累计再次医疗救助166人,共计补助27.6万元,有效地遏制了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的出现,使参合群众收益率不断提高。

4.简化医药费用报付手续,积极实行住院费用垫付直报制

自2006年7月开始,积极推行便捷的医疗费用报销制度,探索手续简便的报帐方式,方便参合农牧民及时兑现住院医药补偿费用,在县内住院的参合农牧民医药费用实行医疗机构垫付报销结算制,全县12个乡(镇)卫生院、县疾控中心对参合农牧民的住院医药费用实施垫付直报,实现了住院患者“当天出院、当天报销”的工作机制,减轻了农牧民经济负担,打除了群众的思想顾虑。

第6篇:【光明日报评论员】八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

《光明日报》2017年11月4日第2版

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

——八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必须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断取得新进展,深入开展脱贫攻坚,保证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平安中国,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确保国家长治久安、人民安居乐业。

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是党和政府的神圣职责和终极目标,彰显着一个政党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追求,体现着一个国家深切赤诚的为民情怀。

民生连着民心,民心关系国运。民生问题是中国改革最大的问题,解决民生问题是最大的政治,改善民生是最大政绩。“群众利益无小事,民生问题大于天”。民生就是老百姓最实在的日常生活。“民之所望,政之所向”。柴米油盐酱醋茶,就业求学购房医疗,这些群众牵肠挂肚的问题,看似是“鸡毛蒜皮”的小事,却是关乎民心的大事。改善民生是我们党永恒不变的价值追求,我们党不懈努力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不断迈进,实现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通过一步步改革的推进,让百姓心中有了沉甸甸的获得感,是我们最温暖的民生成就。

民之所盼,就是施政所向。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在民生领域着力补短板、兜底线、出实招,群众的获得感显著提升。今天,我们已经站在新的历史起点,踏上了实现伟大目标的新征程。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内涵进行了新的论述,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关于社会主要矛盾内涵转变的重要论段,阐明了人民对物质、文化、政治、生态等多样化多层次需要的不断增长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使我们看到了在民生领域还存在一些发展短板,再次明确了增进民生福祉是推进发展的根本目的,要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证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十九大报告的重要论断告诉我们,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不比不发展时少。进入新时代,保障和改善民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民生领域还有不少短板,脱贫攻坚任务艰巨,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群众在就业、教育、医疗、居住、养老等方面面临不少难题。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影响着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满足,影响着他们获得感的进一步提升。未来更需要把民生放在发展首位、贯穿改革始终,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更强幸福感。

保障和改善民生要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改善民生是中国道路的本质要求,抓好这一个工作,党员干部要强化宗旨意识、心系民之疾苦,把群众利益真正放在心上,要有为群众解决最直接最紧迫问题的决心,让人民群众生活有奔头、人生有盼头。发展是硬道理,实现高水平民生,最根本的是要发展经济。“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表明改善民生不仅需要在思想上高度重视,而且需要在实践中提供充足的动力支撑。只有实现改善民生与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民生改善才会拥有源源不断的动力源泉。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民生的外延也在扩大,涵盖一切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也标志着我们党将要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方面承担更多的新使命,在继续推动发展的基础上,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 “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我们坚信,有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有最广大人民群众的不懈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必将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人人都得到全面发展。

第7篇:“十三五”发展新理念之共享:共享发展,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

单选题

1. ( )发展规划中,首次尝试将发展规划与空间规划相结合,提出了主体功能区的思想。 × A B C D “十五”计划

“十一五”规划

“十二五”规划

“十三五”规划

正确答案: B 2. “十三五”一个重大的变化是,传统的人力资本、资源等优势正在( ),为此必须通过创新形成新的经济动力。 √

A B C D 加强

减弱

协调

统一

正确答案: B 3. “十三五”规划指出,( )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

A B C D 创新

改革

发展

法治

正确答案: A 4. 我国从( )开始实施单独二孩政策。 × A B C D 2013年

2014年

2015年

2016年

正确答案: A 5. ( )实验室已成为主要发达国家抢占科技创新制高点的重要载体。 √ A B C D 政府

国家

地方

企业

正确答案: B 6. “十三五”规划指出,(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

A B C D 协调

绿色

开放

共享

正确答案: D 7. 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到2020年,要实现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以补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大短板。现行标准下,我国农村贫困人口有( )。 √

A B C D 700万

7000万

500万

5000万

正确答案: B 8.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我们党确定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 )阶段。 √

A B C D 决胜

中间

关键

以上皆是

正确答案: A 多选题

9. 根据“十三五”规划,缩小收入差距具体有( )做法。 √ A 扶低 B 扩中 C 调高

D 打非

正确答案: A B C D 10. “十三五”规划建议提出的发展理念包括( )等。 √

A 创新发展

B 协调发展

C 绿色发展

D 开放发展

正确答案: A B C D 11. 改善民生共享发展的主要举措有( )等。 √

A 增加公共服务供给

B 实施脱贫攻坚工程

C 提高教育质量

D 促进就业创业

正确答案: A B C D 12. “十三五”规划提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理顺药品价格,实行( )联动。A 医院

B 医疗

C 医保

D 医药

正确答案: B C D 判断题

13. “十三五”期间改善民生,仍然注重的是基本民生。 √

正确

错误

正确答案: 正确

14. “十三五”规划建议提出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实行独生子女政策。 √

正确

错误

正确答案: 错误

15. “十三五”规划提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建立覆盖城乡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和现代医院管理制度。 √

正确

错误

正确答案: 正确

第8篇:从“十一五”保障和改善民生看“十二五”发展重点.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从“十一五”保障和改善民生看“十二五”发展重点

新华网北京10月15日电(记者 徐京跃 谭浩 华春雨) “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中共中央政治局9月28日召开会议,研究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时,着重提出了这样的要求。

科学发展、改善民生、人民共享、社会和谐„„当时空的钟摆指向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末,并将开启“十二五”规划之时,人们在回望过去五年间中国发展时注意到——“重视民生”已经成为中国在经济转型中的突出亮点,更是未来五年中国谋发展、促发展的工作重点。

民生连着民心,民心凝聚民力——凸显改善民生的“十一五”,中国出色作答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十一五”期间,无论是经历经济的“寒暑”,还是直面灾难的冲击,保障和改善民生始终是摆在党和政府面前的头等大事。

研究改革收入分配制度、研究雨雪冰冻灾情、研究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以来的五年间,中共中央政治局共召开50多次会议,其中许多议题涉及经济、民生问题。一家外国媒体评价说:中国五年来改革发展的辉煌成就可以用“关注民生”来概括。

五年来,坚持“以人为本”,党和政府始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推动的力度不断加大——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颁布实施,这不仅是指导今后一个时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更是回应民意、惠及民生的教育改革路线图;

随着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筹备就绪,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顺利实施„„酝酿多年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正式启动,着手从体制机制层面逐步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在农村,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快速推进,有望于“十一五”末基本覆盖全国农村居民;在城镇,包括农民工在内的参加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所有人员基本养老保险关系可在跨省就业时转移„„

“十一五”期间,党和政府在极其困难、复杂的条件下,努力践行着“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执政理念。

在亚洲开发银行中国代表处高级经济学家庄健的印象中,中国政府在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下为缓解国内就业压力作出的巨大努力,给他留下了深刻记忆。“就业,在过去两年被提到了很高的地位。中国政府制定的一系列促进就业政策以及为此开展的就业培训等,取得了突出成效„„”

“我们在发展中取得的进展都是以民生为关注点,这会让社会各个层面得到实际的好处。”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部研究员张立群说,保障民生、改善民生,成为“十一五”期间突出的亮点。政府也进一步向公共服务型政府转型,把更多的人力、物力、财力投入到解决民生问题中。

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保障和改善民生离不开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站在“十二五”的门槛,人们回望“十一五”时深切地感受到,要更好地完成好保障和改善民生这个“任务”,还需要寻求又好又快的发展模式,坚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从而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

“中国的发展不能再继续付出环境、资源和人力成本被压低的代价,原来的发展方式已经快走到尽头了。”庄健说,国家在考虑,一部分人富起来后,如何让更多的人分享发展的成果,最终达到全面、和谐、可持续发展的程度。因此,中国提出要追求可持续的增长,这与改善民生是一致的。

经济社会发展的目的,从来就不是单纯的财富积累,而是旨在改善民生,增进人民的福祉。而同时,改善民生也会推动经济的发展。事实上,加大民生投入,不仅可以改善困难群体的生活,还会促进消费,使发展由投资拉动转变为内需拉动。“通过改善民生提高居民消费能力,扩大消费需求,也有利于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这两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武汉大学教授陆伟说。

在制定“十二五”规划建议之初,党中央就提出要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新期待,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为了保障和改善民生,各地各部门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的探索正一步步深入。鼓励创办微型企业,既是重庆解决就业问题的根本之策,又将成为当地拉动经济、创造社会财富的重要途径。重庆市工商局局长黄波算了一笔账:发展6万户微型企业,将新增30万个就业岗位,年新增300亿元销售值,为地方创造6亿元税收„„

像重庆市这样开展惠及民生的“双赢”实践,如今在中国已经普遍推开。一项项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新举措,使人们对未来“更好”的生活更多了几许期盼。

实现公平正义,共享改革成果——期待“十二五”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明显改善

“当我们解决了‘肚皮’问题后,就到了要解决‘草皮’问题的时候。”如今,山东省沂南县岸堤镇党委副书记牛恩帅也有了“低碳”意识。

这位基层干部说,在农村也要发展清洁生产和环保型企业,有人想来我们这里发展污染企业,被毫不客气地拒绝了。发展的目的是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把环境破坏了,发展再多有啥用?“我们决不能干‘有增长无发展、要钱不要命’的傻事。”

如何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更多地兼顾保障和改善民生,“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新期待”“要让每一个中国人活得幸福而有尊严”,成为中国社会经济未来五年甚至更长时期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但是,国际形势发生了变化,全球经济危机使外需对中国经济的拉动力下降。在社会收入分配领域,城乡间差距很大,而且在不断加大„„”庄健直陈中国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加快收入分配改革,现在不光是要分蛋糕,而且还要分得公平。

“十一五”期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虽然达到预定指标,但要实现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任务依然艰巨——“4万亿”计划中要建成的保障性住房的完成进度和总量还不尽令人满意,教育投入占GDP4%的目标还没有实现„„

“将改善民生、发展社会事业这种见效相对较慢的措施放在突出位置,这说明随着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新的经济发展思路正在形成。”中央党校教授叶笃初说,在未来五年中,政府就是要通过调整投资结构,以抓民生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启动和扩大内需,推动民生与经济协调并进。

“所谓发展不是简单地看GDP。在转型发展中,老百姓更看重的是收入增长、是福利保障。”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部长韩俊说,转型发展不仅要重视资源开发方式的转变、产业结构的升级、城乡空间布局的优化,更要重视国民收入、初次分配和再分配的调整。“要在GDP总量财政收入不断增长的同时,使城乡居民收入得到普遍提高,实惠越来越多。”

展望“十二五”,人们有了更多新的“民生期盼”——希望通过扩大就业和推升工资水平来提高居民收入占比;希望通过调节过高收入、提高较低收入和加快公共服务均等化缩小贫富差距„„

法国《欧洲时报》评论说,如今,中国所关注的重点,正从追求经济增长向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转型;中国政府执政方略,实践着从“国富”向“贵民”的重要转身„„

“十一五”的日历只剩下最后几十页,这薄薄的几十页翻过去后,将积淀成一部厚重的史册。而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之下,“保障和改善民生”也必将在“十二五”的征程中写下温暖人心的新篇章。

第9篇:“十三五”发展新理念之共享:共享发展,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课后测试

课后测试

如果您对课程内容还没有完全掌握,可以点击这里再次观看。 观看课程

测试成绩:80.0分。 恭喜您顺利通过考试! 单选题

1. ( )是“十三五”规划期间,党中央和国务院高度重视的问题。 √

A B C D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依法治国

反腐败建设

无法确定

正确答案: A

2. ( )发展规划中,首次尝试将发展规划与空间规划相结合,提出了主体功能区的思想。 × A B C D “十五”计划

“十一五”规划

“十二五”规划

“十三五”规划

正确答案: B

3. 我国从( )时期开始,将新中国成立以来一直沿用的“计划”调整为“规划”。 √ A B C D 九五时期

十五时期

十一五时期

十二五时期

正确答案: C

4. “十三五”一个重大的变化是,传统的人力资本、资源等优势正在( ),为此必须通过创新形成新的经济动力。 √ A 加强 B C D 减弱 协调 统一

正确答案: B

5. “十三五”规划指出,(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 A B C D 协调

绿色 开放

共享

正确答案: D

6. ( )指出,在我们社会主义国家,决不能发生旧社会那种“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现象。 √ A B C D 李克强

习近平

王岐山

邓小平

正确答案: B

7. “十三五”规划提出,坚持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同步、( )提高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持续增加城乡居民收入。 √ A B C D 劳动效率

劳动人口

劳动报酬

劳动技能

正确答案: C

8. 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到2020年,要实现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以补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大短板。现行标准下,我国农村贫困人口有( )。 √ A B C D 700万 7000万 500万 5000万

正确答案: B

9. 现在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公共产品的需要与公共产品( )之间的矛盾。 √

A B C D 供给

总量

生产目标

使用量

正确答案: A 多选题

10. 根据“十三五”规划,缩小收入差距具体有( )做法。 √

A B C D 扶低

扩中

调高

打非

正确答案: A B C D

11. “十三五”规划建议强调提高教育质量,需要做到( )。 √

A B C D 优质教育资源应公平分配

国民教育年限应增加

要提高教育现代化程度

无法确定

正确答案: A B C

12. “十三五”规划建议提出的发展理念包括( )等。 √ A B C D 创新发展

协调发展

绿色发展

开放发展

正确答案: A B C D

13. 引导预期的特征是( ),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 × A B C D 人人公平

人人参与

人人尽力

人人享有

正确答案: B C D 判断题

14. 对于一个国家来讲,现代化进程可以看作是城镇化进程。 √

正确

错误 正确答案: 正确

15. “十二五”规划的主线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

正确 错误

正确答案: 错误

上一篇:10年8月工作总结下一篇:项目部环境保护责任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