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

2022-12-2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

论大学生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的培养

摘 要:在全球化背景下,在东西文化冲突与融合的过程中,大学生能否树立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已经成为关乎"中国梦"能否实现的一件大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加强对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帮助大学生文化树立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提高大学生抗拒西方文化冲击的能力。

关键词:大学生;文化自觉;文化自信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需要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十八大报告进一步指出:“我们一定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向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宏伟目标阔步前进。”这为大学生文化发展指明了方向,更对当前大学生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培养提出现实要求。当代大学生是中国未来的建设者,是祖国的栋梁之才,需要有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有坚定社会主义道路决心,拥有共产主义理想并付诸实践。然而,当代大学生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的现实情况不容乐观,大学生中出现民族虚无主义、历史虚无主义等倾向一旦为西方分裂势力、反华势力所利用,后果不堪设想。我们只有正确把握中国文化内涵,深挖当前大学生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缺失的原因,发挥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独特优势,并用当代大学生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方式传递给大学生,使大学生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优越性、先进性,才能实现大学生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

一、大学生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的含义及相互关系

对于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学术界未给出具体定义,学界采用的是费孝通先生的阐释,即:“‘文化自觉’就是要对本民族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的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它的发展趋向。”“文化自信”就是在文化自觉基础上形成的肯定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热爱中华民族、热爱祖国的情感。因此也可以把大学生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概括为大学生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对其特色和发展方向的掌握,了解其内涵,产生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崇敬和自豪感,进而热爱自己的国家,愿为国家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有着本质上的联系,“文化自觉”是基础,“文化自信”是发展,基础决定发展,发展巩固基础,二者相辅相成,辩证统一。有了文化自觉,对自身及自身所处的文化氛围有了正确认识,就形成了文化自信,更加坚信自己的国家会富强,文化更先进。同样,文化自信必然让人们更珍惜这种文化,发现这种文化的独到与优秀之处,产生更坚定的文化自觉,从而更加珍惜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并增强民族凝聚力。

二、培养大学生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面临的问题

(一)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

中华民族五千年灿烂文明,举世瞩目,可是,近代以来中国却遭到西方列强的侵略,中华民族陷入水深火热之中。同时,西方工业革命以及资本主义迅猛发展,更加剧了旧中国的衰落。时至今日,虽然我国已经崛起,百姓的物质文化生活发生显著变化,但是距离西方发达国家还有很大的差距,中国当代文化的发展进程也落后西方发达国家。对西方文化缺乏辨别能力的大学生看不到问题的本质,认为中国所以落后就是中华民族文化的落后,中华民族不如西方民族、中华文化不如西方文化、社会主义不如西方资本主义,甚至产生对社会主义的不自信或否定。一些迷信西方文化的“香蕉人”,盲目追随西方发展模式,崇洋媚外,成为西方文化的代理人。

(二)思想意识淡漠

改革开放以来,在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下,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发展,空间的距离已无法阻碍外界不良信息进入,使西方资本主义普世思想流入高校,这给涉世尚浅、辨别力弱的大学生造成世界同一的假象,模糊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本质区别,放松对西方资本主义的警惕。受此影响甚至是操控,出现盲目崇拜西方文化的倾向,由此,西方文化中的资本主义价值观、生活方式也在大学生中广泛流传开来,言必称欧美,行必效西方。一些思想不坚定的大学生,认不清资本主义腐朽思想的本质,阶级意识淡漠,甚至走上歧途。

(三)利己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思想严重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但市场经济的弊端逐渐显现,利己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思想开始侵蚀大学生思想,特别是西方腐朽堕落文化对大学生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在市场经济的影响下,大学生开始一切向“钱”看,以高考专业选择为例,考生不是以兴趣、专长和为社会贡献为导向,而是以能赚多少钱为标准选择专业。入校后大学生学习松懈、散漫,出现花钱雇人上课、代写作业、期末考试作弊等不良倾向。过于看重自己的利益,表现得很自私,与寝室同学相处不融洽,打架斗殴事件也屡见不鲜;大学生入党,竞选学生干部动机不纯,未做事先问回报,还要和老师、学校讨价还价,功利主义倾向越来越严重。互相攀比吃穿,用高档手机、电脑、化妆品,甚至进出高档娱乐场所,在QQ空间、朋友圈发图大晒,而对于学习却抱着六十分万岁的心理。面对师长的劝诫却大谈人生短暂、行乐需及时的谬论,对自己扭曲的人生态度毫无悔改之意。

大学生是当代青年的优秀者,但是大学生存在上述种种不良倾向,归根结蒂是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不熟悉、不了解,传统文化底蕴不深厚,无法形成文化自觉,进而导致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不自信,无法形成坚定的文化信仰,精神上缺少强有力的正能量。没有强大的文化助推就不会形成强大的民族凝聚力,更谈不上爱国主义、那么如何帮助大学生挺起民族脊梁呢?就是要采取种种措施培养大学生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让大学生树立坚不可摧的民族精神,热爱中华民族,热爱伟大的中国。

三、培养大学生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途径

(一)加强中华民族传统优秀文化学习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有5000年文明史,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绵延至今的中华文明曾经数度领先世界,儒家思想、老子哲学、孙子兵法等都是世界文化的瑰宝;中国的天文学、医学、数学、地理学、航海学等都曾领先于世界。这些都足以让我们骄傲。我们要深刻领会中华民族文化精髓,领会这种文化的无穷魅力。当代大学生处在网络发达的时代,各种媒体充斥着大学生的生活,快餐文化、自媒体成为大学生生活的一部分,这些都催生出他们浮躁的心理。大学生处于青春易动的年龄,对需要多读书、多学习的中国传统文化,可他们被被网络文化深深吸引,没有时间、没有耐性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因而,“在培养大学生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方面,高校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高校要课程设置上要向中国传统文化倾斜,加大大学生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课时,加上相应的考试和考核制度,能够为大学生打下坚实的传统文化基础。在校园文化建设上,要增加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元素,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融入到大学生生活中,使大学生身处中国传统文化的氛围中,接受熏陶,习惯于这种文化。

(二)加强爱国主义教育

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思想政治课的重要内容,只有不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大学生才能对国家的建立和发展有了解,懂得国家创建的艰辛,珍惜国家发展给人民物质文化生活带来的变化。当代大学生年龄上为90后,其父辈也多为70后,没有经历过建立国家的艰辛,所以当代大学生在家庭教育中受到的爱国主义教育很少,爱国主义教育基础不扎实。进入大学后,又忙于专业知识的学习,没有时间接受爱国主义思想的熏陶。因此高校要结合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广泛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只有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才能激发大学生爱国热情,树立为建设国家而学好专业知识、为强大国家而贡献力量的理想。

(三)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

马克思主义理论是我们党的重要指导思想,是经过我国革命和建设实践检验的真理。可以说,能够学习并掌握一部分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对大学生生活、学习、发展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建立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特别是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学习,是十分有利于大学生认清资本主义本质的,使大学生明白,社会主义是比资本主义有不可比拟的优势的。对一个国家和一种社会制度的认可,是建立在理性分析基础上的,而这种理性只有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科学发展观才能给予。

(四)高校教师必须树立全面发展意识

大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培养大学生专业技能,让大学生能够顺利就业。在就业压力日益严峻的事态下,从事专业知识学习就成为大学生唯一目标,人文素养培养被忽略。而事实上,“就业竞争实际上是综合素质的竞争”,用人单位需要有扎实的专业技能的人才,更需要具有高尚职业道德的专业人才。教师的培养观点很容影响大学生,使他们认为只有专业技能才是王道,忽视包括合作、组织、协调能力在内的人文素养的培养,参加工作后发现专业技能只是基本的工作要求,更多的对综合素质的要求,而这正是大学生缺失的。所以,高校教师必须树立全面发展意识,使大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注 释:

费孝通.我为什么主张文化自觉[J].冶金政工研究,2003,(06):34-35.

樊晓东.大学生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的培养[J].长江大学学报,2013,(08):181-182.

许旷宇.医学生职业规划现状与对策探析[J].川北医学院学报,2009,(03):309-312.

兰亚佳.职业紧张研究现状与展望[J].川北医学院学报,2014,(01):2-6. (责任编辑 赛汉)

作者:李禄峰 郭岩杰

第2篇:高校学生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的现状及培育路径

摘 要: 文化被公认为国家软实力的重要资源之一,与经济、政治关系密切。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在某种意义上,其本质就是民族的自觉与民族的自信,彰显一个国家与民族的生命力与凝聚力。高校具有传承、选择、创新、引领社会文化的职能,肩负社会精英人才的培养职责,培育大学生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是契合时代需求的必然。根据当前高校学生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的现状调查,分析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方面的不足,提出相应的培育措施,意在培养大学生高度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承载与引领中国先进文化、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

关键词: 大学生 文化自觉 文化自信 培育路径

当今世界,文化被公认为国家软实力的重要资源之一,与经济、政治的关系日益密切。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在某种意义上,其本质就是民族的自觉与民族的自信,彰显一个国家与民族的生命力与凝聚力。高校作为育人的主阵地,其本身具有传播文明与文化创新的功能,以大学文化塑造学生高度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自十七届六中全会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大学生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培养,并将其视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内容之一。胡锦涛同志着眼于教育的原动力功能,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上提出,高校必须承担起引领文化、传承优秀文化的使命。习近平同志同样重视文化建设,从综合国力的高度多次强调“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关系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1]。正如习近平同志2014年在北大的“五四”座谈会上期望的那样,核心价值观传承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高校在育人过程中要将培育学生高度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和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融合,唤醒大学生的“文化自觉”意识,形成高度的“文化自信”,从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与底气”[2]。

一、高校学生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现状调查

(一)调查的基本情况

为了研究当代大学生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状况,我们有针对性地设计了调查问卷,选取了湖南省五所不同层次的高校300名在校大学生作为随机问卷调查样本。其中本科院校2所,专科院校3所。共发放问卷300份,收回的有效问卷288份,回收率96.00%,有效率100%,问卷有效。

(二)大学生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根据调查的初步构想,目的是了解湖南省内大学生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的状况。调查主要内容是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民族文化的认同、外来文化的批判及新时代民族与国家文化、区域文化生命力的自信与发展的自觉践行。“高度的文化自信是大学生真正成为国家栋梁的必然要求,是其抵御外来文化霸权的精神源泉”[3]。从调查总体情况来看,由于受到信息化时代文化全球化的冲击,以及其他多种因素的影响,当今一些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民族文化、区域文化关注不够,分辨能力不强,文化自信与文化自觉方面存在较大的误区,现状堪忧,应引起社会各阶层的重视。

1.高校一些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自觉不足与自信缺失的问题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世界“四大文明古国”的美誉,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受到了海内外无数人士的推崇与喜爱,也是国人茶余饭后津津乐道的美味调料。然而,通过实证,当前一些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似乎与我们想象的差距较大。如表1.1所示,湖南高校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自信现状可见一斑。当问及“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时,29.51%(85人)认为“博大精深,为之自豪,很喜欢”;38.89%(112人)认为这是“国家的主题,与大学生关系不大,兴趣一般”;14.58%(42人)认为“过于迂腐,不是很了解,兴趣较小”;完全不感兴趣的学生49人,占17.02%。不难看出,高校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感兴趣的比例不足三分之一,吸引力不强。在“中国四大名著书籍,你看过几部”的问题中,42.36%(122人)的回答是1~2部;22.57%(65人)看过3部;没有看过的有66人,占22.92%,而全部看过的最少,只有35人,占12.15%。在问及“对中国古代哲学的了解”情况时,仅4.16%(12人)的认为“熟悉《道德经》、《易经》、《老庄》等哲学”,大多数学生只是“略微了解”,占65.28%(188人);30.65%(188人)认为“枯燥无味,看不懂”。在问到大学生对传统艺术的掌握时,113人表示“略知一二,不精通”,占39.24%;掌握一种传统艺术的有80人,占30.90%;掌握一种以上的有50人,占17.36%;“完全不懂”的最少,有36人,占12.50%。相比较而言,中国传统艺术正面临传承与发扬的危机。

表1.1 湖南高校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自信现状

2.高校学生对当代中国文化自觉不足与自信缺失的问题

表1.2 大学生对当代中国文化自觉不足与自信缺失的现状

当代中国文化包括传承中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先进文化。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经典、国魂,先进文化是动力、引擎。正是有二者的融合,才凝练成今天国家、社会、个人三个维度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学生的关注程度决定着中国未来30年的发展。问卷中,“你对当代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主要来自哪里”,有近一半的大学生,43.75%(126人)回答来自课堂教学;31.25%(90人)回答来自书籍;25%(72人)回答不太清楚。可见大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较浅。在问及“你认为古代经典如《四书》、《五经》等是否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适应的问题”时,36.81%(105人)的认为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必须加强研究;18.06%(52人)认为只需要专门人员研究,普通民众不需要研究;17.01%(49人)则是态度消极,认为意义不大,不必费力研究;14.93%(43人)的认为应该“让有兴趣的人自由选择,政府不予推崇”;选择“大力宣传,古为今用,批判继承”态度的大学生人数偏少,仅占13.19%(38人)。不难看出大学生对此态度中庸。在“国家层面强调文化自觉与自信的重要性”的选项中,34.37%(99人)的大学生认为“很有必要,很紧迫”;22.57%(65人)持“无所谓”态度;21.88%(63人)认为“没有必要”;21.68%(61人)则认为“有必要,但不急迫”。针对大学校园的娱乐生活,39.58%(114人)持无所谓态度;30.90%(89人)认为“没有意义”;认为很有意义的学生不足三分之一,85人,占29.52%。由此可见,大学生的文化不自信已经成为一种生活的现实。

3.高校学生对民族文化与湖湘文化生命力信心不足的问题。

表1.3 大学生对民族文化与湖湘文化生命力自信的现状

民族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根基,湖湘文化是民族文化的一部分,又是湖南高等教育发展的文化底蕴。同时,湖南高等教育又是湖湘文化传承的优质载体,催促着湖湘文化生命力的延续。当前,大学生对民族传统文化的生命力明显信心不足,问及“如果有机会,你愿意学习传统艺术吗”,39.93%(115人)“有这想法,但未落实”;27.08%(78人)“以前学过,现在没有兴趣了”;19.8%(57人)有兴趣,正在学;选择“不愿意”的有38人,占13.19%。针对湖湘文化,在“唯楚有材,于斯为盛”意指地点的选项中,一半以上的大学生知晓是湖南,占54.17%(156人),但仍有45.83%的大学生不能给出正确答案,令人惊讶。问及“以下哪些人是湖南历代心怀天下、忧国忧民的代表人物”时,列举了湖湘代表古人屈原、贾谊、李斯、胡宏、胡寅、张栻、朱熹等7人,全部选中的为15.63%(45人),选中6人的为20.14%(58人),选中5人的为37.15%(107人),选中4人的为19.10%(55人),选中3人及以下的为7.99%(23人)。当问及“以下哪些人是你熟知的湖湘英杰”时,列举了陶澍、魏源、曾国藩、左宗棠、谭嗣同、黄兴、宋教仁、毛泽东、蔡和森、刘少奇、任弼时、彭德怀、贺龙等13位湖湘英杰,选出7人的为24.65%(71人),选出6人的为27.78%(80人),选出5人的为7.64%(22人),选出4人及以下的为2.78%(8人)。可见大学生对湖湘历史人物的了解并不理想。问及“你认为湖湘文化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时,列举了“敢为天下先和进取创新精神、经世致用、躬行实践的务实精神、坚贞刻苦的治学精神、兼容并蓄的开放精神”四个主要内容,全部选择的为35.07%(101人),选三项的为30.56%(88人),选两项的最多,为41.32%(119人)。结果显示,大学生对湖湘文化的认知程度明显不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中国社会的主旋律,作为高校文化阵地主体的大学生,要正确认识、评判湖湘文化、民族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间的关系。在此项问题的反馈中,38.54%(111人)认为湖湘文化是核心价值体系的一部分,并促进了核心价值体系的形成;31.25%(90人)认为湖湘文化是对核心价值体系的践行与发展;30.21%(87人)认为没有什么联系。总体来看,大学生在湖湘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宏观认识上偏重于理性,但仍有超过三分之一的学生表现出对湖湘文化生命力的不自信(见表1.4)。

表1.4大学生对湖湘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间关系的认识

4.高校学生对外来文化优先选择的盲目认同问题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综合改革的不断深入,外来文化大量充斥国内,西学东渐与中体西用的问题持续发展,中西方文化的碰撞、交融日益频繁。大学生似乎已经习惯于这些外来文化。在“你是如何看待中国古代思想文化和道德体系与西方文化交融的问题”中,不足一半的大学生,43.75%(126人)认为需要“保留中国传统与特色,吸收西文先进文化,避免同化”;24.30%(70人)认为“大力学习西方的开放内容,传统文化不适应社会发展”;22.57%(65人)认为“以学习西方为主,适度保留”。更有甚者,9.38%(27人)持无所谓态度,认为西方文化应该会被中国文化同化。针对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对“我们不断学习西方的‘技术’、制度及价值理念的看法”调查中,大学生有着较高的觉悟。38.89%(112人)的学生认为“吸收外来文化的同时,大力发扬中国文化,让世界了解接受中国”;31.60%(91人)的学生观点稍有激进,认为“这是一种文化侵蚀,应该加以抵触,保护中国文化”;29.51%(85人)具有较好的理性认识,认为“这是一种文化交融,应该加以鼓励,采用扬弃”。

表1.5大学生对中西方文化交融的比较

当前大互联时代,高校“90后”大学生已然成为主力,在世界多元文化冲击与交融下,他们对外来文化的热衷似乎已经超过本土文化(见表1.6)。在“您看过几部国外经典名著选读”调查中,14.93%(43人)选择10本以上;23.61%(68人)选择5本左右;绝大多数,57.99%(167人)看过1到2本不等;没有看过的极少,仅10人,占3.47%。针对国内外电影与电视剧,在“您最喜欢看的年度电影和电视剧”问卷中,共计有201人,占69.79%,选择国外大片与电视剧;30.21%(87人)选择国内大片与电视剧,差距明显。在中西方节日选择中,“你喜欢过‘2.14情人节’,还是中国的‘七夕’;‘圣诞节’还是‘端午节’”?33.33%(96人)认为“2.14情人节”与“圣诞节”更有气氛;29.17%(84人)认为中国的“七夕”与“端午节”更有文化底蕴;认为“都喜欢,各有千秋”的学生有81人,占28.13;持无所谓态度的占9.37%(27人)。外来文化思潮的广泛深入,充满激情与活力的“90后”高校学生更偏爱外来文化的传播氛围,弱化本土文化的自觉与自信。

表1.6大学生对外来文化优先选择的比较

二、高校学生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不足的影响因素剖析

高校具有推进文化传承与创新的任务,其先天独特的知识优势、人才优势、环境优势影响着整个社会,乃至全民族未来的文化发展与文明传播。根据当前大学生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现状调查,青年一代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显示出明显的不足。根据调查结果,现从影响的外在与内在两个因素进行剖析。

(一)外在因素的影响

当代高校学生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面临着多种外在因素的侵扰与影响。一是国际信息化的影响。改革开放30多年,我国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日益密切、普遍,以“新型互联网”与时代媒体融合为载体的多种传媒逐步取代原有信息传播渠道。大互联时代的WIFI、3G/4G等网络的全覆盖,让大学生可以用手机、平板等电子设备随时畅游于网络世界。然而,正是由于当今无处不在的网络虚拟性、平等性、超时空性,在增强大学生自由时间、拓展发展空间的同时,西方主导的“富裕”、“军事实力”、“民主、自由”与“性开放”等网络元素,吸引着习惯于网络娱乐生活的一些大学生,影响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关注与发展当代先进文化的信心。二是国内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影响。经济全球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与必然结果,受其影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功。然而,市场经济条件下物质社会的快速发展,易于导致极个别大学生的衡量标准失范,理想价值追求被现实利益所迷惑。当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完善的情况下,等价交换原则已经深入高校学生的社会生活。基于就业市场的压力,此时某些大学生社会“诚信度”降低,精神动力遭到削弱,文化安全必然面临考验。三是家庭关系多元化的影响。“家庭教育决定孩子一生的命运”(英国:约翰·洛克),家庭关系如何,父母对子女的教育如何,必将影响大学生早期的文化自觉与后期的文化自信。“90后”高校学生的父母一代已经脱离了文盲群体,具有一定的文化素养,但学历学识差距较大。与前一辈相比,这一代家庭独生子女多,且婚姻关系不牢固,离婚率较高,重组家庭增加。从家庭关系来看,关系稳定、具有良好道德品行与文化素养的家庭,对子女的传统文化认同、民族文化的积极教育影响深远;关系不稳定、家庭文化氛围不足、知识水平低、道德素质不良的家庭,对子女的传统教化不足,甚至形成心理伤害,必将难以打造子女高度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的基础。四是校园环境复杂化的影响。任何条件下,学校都是学生的精神家园,无论什么类型与等次。仅从高等教育来看,高校的环境,尤其是校园文化对学生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的培养至关重要。然而,随着“三期叠加”经济时代的演进,高校无论是硬件环境还是人文环境都适应着“新思维”对“新常态”的能动反应,整体环境趋于复杂化。管理上,致力于大学章程的制订与修善,提升大学治理能力;师资上,缺少优秀、精于传统文化的教师;课程上,未能开设门数足够、内容丰富多彩的优秀传统文化课;“两课”教学上,“民族精神”未能内化于心,“进取精神”未能外化于行,甚至少部分教师“宣泄”、“诋毁”中国当前先进文化,使负能量扩散;“非主流文化”传播上,“低级趣味”有抬头趋势,与中国先进文化抗衡,对大学生的文化自信与高校的文化自强都产生严重的不良影响。

(二)内在因素的影响

恩格斯曾经指出:“在社会历史领域内进行活动的,是具有意识的、经过思虑或凭激情行动的、追求某种目的的人。”[4]这说明人类的实践活动离不开人的主观能动性与对目标的认识。作为高知群体的大学生,社会中的精英分子,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民族文化(含地方文化)、当代中国先进文化有着自己独特的理解与思维方式,其内在因素直接影响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的内化与外化的统一。一是心智不成熟,理想信念偏模糊。当前“90后”大学生成高校的主流,其个性鲜明,思想活跃,处于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早熟又不成熟,过于依赖家庭又不想受家庭的束缚,思想矛盾。正是由于这一青春期的特殊生理与心理特征,当前一些大学生更倾向于具有强烈视觉刺激作用的非主流文化,对传统形式、新鲜感不足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缺少兴趣,理想信念较模糊等文化方面。二是贪图安逸,急功近利。信息化时代,科技技术手段千变万化,信息交流越来越便捷,大学生往往足不出户就可以购物、生活、学习,甚至连手机短信都被微信语音代替,“宅男宅女”人群巨大,越来越习惯于生活的安逸。对于未能适时创新的优秀传统文化,无论是形式上,还是内容上都较为烦感,无法静心参阅。同时,为了适应社会改革的深入,很多大学生在专业选择上以理科为主,为将来就业做准备,还有不少大学生主攻“托福”、“雅思”,选择大学毕业后出国,无形中削弱了中国当代先进文化的自信力。三是学习不够刻苦,文化安全意识淡薄。从调查结果分析可见,当前大学生并没有放弃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对当代先进文化都有正确的态度。但究其根本,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大学生对文史哲学习不够认真,未能真正读懂、理解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与当代先进文化,更多地停留在“中国文化导致中国保守”这样一种表象,自贬了中国文化。特别是“90后”大学生,更容易接近西方文化(无论是网上还是现实出境),盲目效仿西方文化。四是情感体验不深刻,社会实践收效差。文化自觉是文化自信的前提基础,文化自信是文化自觉的外在展现。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体系的构成来看,高校学生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存在问题的一个主要原因是高谈阔论、学而不力行,没有从现实政治、经济、生产活动出发,与当代大学生的社会实践关联不大,情感体验不深刻,收效甚微。较多大学生埋头于“数理化”等理工科,缺少“修身功业、经世致用、契约法治、科学理性”等社会实践,往往局限于校园内社团活动,造成高校学生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地气”不足,难以茁壮成长。

三、高校提升学生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的培育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两会”期间指出,“一个国家综合实力最核心的还是文化软实力,这事关精气神的凝聚,我们要坚定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最根本的还要加一个文化自信”[5]。正如香港《文汇报》评价习近平“五四”访问北大师生时对青年大学生的期望:青年自信则国强。因此,探讨如何培育大学生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的有效途径,势在必行。

(一)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承载着中华民族、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以高校毕业生对社会影响30年为基数,高校学生的价值取向决定未来30年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高校要培养大学生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首要原则就是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教育学生用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继承、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批判性地汲取外来文化,积极拓展先进文化,不断提升民族文化的影响力、凝聚力和感召力,增加中国当代先进文化的创生力。高校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依托,结合时代特征树立大学“文化软实力”的教育观。高校在进行大学生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的培育过程中,重点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家、集体、个人的三个维度,教育学生处理好个人与社会、利与义、虚拟与现实、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关系。高校要充分利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教育学生,通过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学习,鉴别优劣文化;通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的机遇与挑战分析,巩固大学生的“三观”;通过社会主义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注入,承载和引领民族文化;通过荣辱观教育,坚守大学生的个人道德底线。“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要努力夯实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根基”,高校在多元文化激烈碰撞的汪洋中,要强化主流文化意识,打造“中国精神”,培养青年阳光、积极、健康、向上心态的同时,认知文化价值,遵从文化规律,担当文化责任,实现对中华民族文化的承载与引领。

(二)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治理环境

高校的校园文化反映了一所大学的追求与信念,是一所大学独特的精神气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大学生的成长、成材,是培养大学生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的核心因素。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治理环境,就是重视校园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双重建设,整治不良文化的“网上”、“网下”传播途径,弘扬、创新先进文化,提高大学生文化自觉意识,逐步发展为文化自觉践行。正如郑永廷教授针对高校文化发展与文化自觉的现状时强调,高校具有文化选择功能。“文化有先进与落后之分、有高雅与粗野之别,高校教育必须面向这些文化和环境内容进行选择”[6]。首先,高校在物质文化建设上,要积极大胆地采用中国元素,凸显中国传统文化的优越性。高校是提升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的理想场所,要更多地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建筑风格、文化流派、技艺流派、历史人物品格、“齐治平”的家国天下精神融入校园文化环境建设之中,让大学生在中华文明五千年的历史文化中,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强大,产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认同中国传统文化。其次,高校在精神文化建设中,要把握时代精神,注重文化精神和文化理念养成。高校要直面信息化时代开放多元、复杂多变的文化环境,根据大学生的身心特点,即时整合时代内容与书本内容,结合实际形成切实有效的教育内容。高校专业课与“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教学中,要体现当代中国“革命精神”、“雷锋精神”、“自卫反击、抗美援朝精神”、“抗洪、救震精神”等时代精神,尤其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必须强化时代精神,用先进文化、优秀文化铸塑大学生的人格。再次,高校要加强网络文化的监管,肃清不良文化的影响,弘扬正能量。网络对大学生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的形成带来了很多负面影响,高校要健全相关法规,加强网络文化治理,尤其是高校的网络中心要完善相关制度和技术平台,对网络新型媒体的使用加强管理。对于大学生喜爱的“线上”QQ、微信、陌陌等聊天交友群、论坛、社区实行申报备案制,紧抓主渠道,营造健康的校园网络文化环境。

(三)注重文化鉴别与反思能力培养

高校既担负文化传承,又担负文化创新、文化育人的职能。当今文化传播模式呈立体、互动、多维、多向型发展,高校必须自觉融入世界文化之林,根据教育对象的特点,挖掘多元文化中的有益成分,注重大学生文化鉴别能力与反思能力培养,完成高校的文化使命。首先,高校要注重培养大学生先进文化的理性鉴别能力。在多元文化冲突中,高校应更清醒地认识到,西方发达国家的优秀文化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一样,都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大学生对各种文化的理性鉴别、批判、吸收,有利于对当代先进文化的融汇贯通、认同创新。高校一方面要培养学生自觉理性地甄别和选择外来优秀文化。外来文化有很多是非常优秀的,甚至在全球处于领先水平。特别是西方发达国家敢于挑战权威、科技创新、商品经济的经营管理、尊重知识人才、尊重历史、法治契约精神等积极文化因素,要培养大学生认知、认同并为我所用。另一方面要培养学生剖析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高校通过建立文化互动平台,深入探讨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精华,分析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和现代文化的走势,从民族发展判断中华文化的生命力是适应华夏民族的发展,从而坚持文化自主,抵御文化霸权。其次,高校要着重培养大学生反思传统文化的能力。中国传统文化启迪、规范着几千年民族的发展,并造就了世界文明的辉煌。今天的高校深知传统是大学发展的基础,文化底蕴是大学的土壤,呼唤文化自觉、引领文化是大学的内在文化使命。然而,针对中华民族文化传统的自觉认同,如何弘扬传统文化之“长”、克传统文化之“短”,需要青年大学生心怀敬畏之心反思传统文化,重估其人文价值。青年大学生是创新先进文化的有生力量,他们本身睿智轻狂,理性躁动,必须经过不断文化反思,提高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深化对中国文化发展水平与国际文化竞争力不相称的理解,培养自身的“文化自觉”意识,从而把握文化规律、坚定文化信心。

(四)加强文化自觉与自信的社会实践

雅斯贝尔斯认为“教育是人与人精神相契合,文化得以传递的活动”[7]。也就是说,文化必须通过教育实践活动才能得以延续、发展,高校理所当然地成为培养青年一代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的导向主体。高校学生以丰富的文化实践造就了高校文化,反之卓越的高校文化又随着实践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涵养着一代又一代的莘莘学子。首先,从学生为主体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践行来看,更倾向于在实践中亲身感悟、吸取精华、博采众长。根据上文所及的调查结果,大学生对社会实践与文化传承发展之间关系的看法是颇感兴趣,积极进取、令人欣慰。29.52%(85人)的学生认为,社会实践可以实现强强联合的团结协作;23.96%(69人)的学生认为,社会实践可以树立青年学生志存高远的人生理想目标;27.08%(78人)的学生认为,社会实践可以提高文化传承的科学理性;19.44%(56人)的学生认为,社会实践可以实现法治建设的契约原则与法治精神。不难看出,社会实践内容更具教育性与感染力,兼具更多科学理性与人文精神。高校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大力开展校外文化实践活动不仅符合大学生的心理特点,还是培养当代青年文化自信的重要途径。其次,从高校为主体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践行来看,更倾向于推进文化创新与繁荣、应对冲突、维护国家文化安全。高校通过科研活动、生产知识、创新文化、引领文化,通过多种途径的成果转化,培育大学生健康的人格与文明素质,提升中华文化的发展信心;通过教育、教学活动,全过程鼓励“文化”寻根、文化创新,开掘文化生命力,培养大学生“一等品格”,造就文化创造能力,实现文化增殖;通过社会服务、继承创新,重塑大学文化,在满足社会文化变化需求之时,有意识地以自身的知识创新、文化发展能力引领文化思潮。把文化运用于社会服务,不仅能够找准伟大民族文化复兴的基本路向,还能在引导、讲解、探究、运用文化的过程中破除文化弱势、自卑心理,达到他人与自我对文化的自省、创建,实现对中国传统文化与先进文化的自觉运用,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体系的信心。

综上,任何一个科学技术创新活跃、生产力发展日新月异的时代,都需要文化上的创新与启蒙激荡和引领,这理应成为高校的重要职责。大学生是社会的精英群体,其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的培养是自身发展与文化强国的必然要求。然而,这一精英群体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的培养是一个多层次、多维度的系统,仅凭高校一己之力是远远不够的,还需社会各界的关注与鼎力支持,从中国世界文化发展的历史地位、国际文化交流的中国“个性”、现代“文化人”的塑造三个层面唤起青年大学生的文化担当,砥砺笃行,开创中国文化生命力,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

参考文献:

[1]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10:161.

[2]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10:162.

[3]黄秋生,薜玉成.当代中国大学生文化自信缺失现状及其对策分析[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3).

[4]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人民出版社,1995,VOL4:247.

[5]邹广文.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全球化时代文化软实力建构路径[M].人民论坛,2014(08).

[6]郑永廷.论高校文化发展与文化自觉[J].思想理论教育,2012(01).

[7]李铁青.高校提升文化自觉与增强文化自信的时代价值及现实基础[J].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06).

课题来源: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高校育人过程中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培养研究》(XJK013CGD109)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赵本纲

第3篇: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中医药文化教育的新视角

【摘要】中医药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中重要的标识特征之一,对人的价值取向和行为模式的塑造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依托“一带一路”战略,中医药文化更是中华文化走向世界舞台的特色“名片”。中医药类院校学生需要注重加深对中医药文化的认知,加强中医药文化自觉意识培养和文化自信教育。

【关键词】中医药文化 名片 文化自觉 文化自信

从2015年《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的提出,再到201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在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五次会议的审议通过,以及《中医药“一带一路”发展规划(2016-2020年)》具体规划的发布,中医药迎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中医药文化成为“一带一路”战略中华文化走出去的“先行者”。中医药类院校肩负着中医药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四大重要使命,对于中医药文化的传承创新,中医药类院校自身具有独特的优势。做好中医药文化实践教育不仅能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而且在促进中医药人才培养,扩大学校影响力和推动中醫药文化传承创新方面同样具有积极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次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因此如何深入挖掘中医药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定位好该文化与文化自信的关系,不仅涉及到中医药传统文化这一瑰宝的历史传承问题,更对当代中华文化发展的方向有影响。以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观指导中医药类高校的文化实践教育为中医药文化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并指明了方向。中医药院校的教育实际上也是一种文化传承和创新的过程,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既是长远的战略考量,也是中医药类高校学生必须具备的文化担当。

一、中医药文化是中华文化迈向世界舞台的特色“名片”

“一带一路”是促进共同发展、实现共同繁荣的合作共赢之路,是增进理解信任、加强全方位交流的和平友谊之路。[1]依托“一带一路”战略,加快中医药文化迈向世界文化舞台的步伐,对扩大中医药影响力,提高中医药国际地位,塑造以人为本、热爱和平的中国形象,传播中华文化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

中医药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是中华文明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人文交流的重要内容。中医药文化是中国古代的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的影响和指导下的产物,它是以“天人合一,和谐共生”为主的思想价值观,以象思维,模糊思维和直觉为主的认知思维模式,以平为期,和谐共生为主的行为准则。[2]这与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文化精神和“辩证思维”、“直觉思维”、“中和思维”的文化思维方式以及注重和谐融合的文化基本特征是相互对照统一。[3]无论是中医基础理论中的整体观念,辩证论治,还是治病时中病即止的治则,养生保健的指导建议,无不体现着医药文化、中华文化的精髓所在,兼具人文与医学科学的多重特殊属性的中医药,是开启中国文化复兴的“新篇章”,更是中华文化迈向世界舞台的特色“名片”。

二、传承中医药文化,树立文化自觉意识

《百年中医史》将近代中医药的命运总结为四大危机,即学理危机——中医是否科学;存亡危机——应否取缔中医;价值危机——西医在公共卫生、妇幼保健等方面成就显著,中医对社会还有否价值;权利危机——教育系统和卫生行政应否给予中医地位。[4]这无疑很好地概括了近代中医命途多舛及人们疑虑重重的状况。中医药之所以出现危机,主要是一部分人只看到西医的某些优势,从而轻率地全面否定中医药。大多数人对中医药文化的理解更多停留在中医药经典著作、中药、针灸推拿、拔罐等文化的有形表现形式,而对中医诊断治疗方法,中医药基础理论了解不多,即便是中医药类院校学生的认知也存在不足。中医药文化实践教育没有被中医药类院校普遍重视,部分教材只是简单介绍中医药的文化历史和中医知识,对中医药文化的本质和内涵,以及未来发展的趋势等却没有针对性的说明。此外,学生入学前对中医药文化的了解也不足,对所学专业的不自信等因素也就容易造成学生中医药文化素养偏低,对中医药文化自觉缺失,认同感也不高的局面。[5]传承创新中医药文化,首先需要树立中医药文化自觉。

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认为文化自觉是指生活在一定的文化历史圈子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并对其发展历程和未来有充分的认识。文化自觉要求既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特色和它的发展的趋势。[6]对中医药文化价值的认知要求在认识中医药文化的价值和重要性的基础上,还要坚持该文化的价值导向和人格塑造。中医药类院校除了学科理论技能培养,还需要侧重引导学生以辩证、科学思维来认识中西医差异,理解中医药在发展过程中的独特性。主要体现在它是我国古代健康养生理念、整体观治病的理法方药、哲学智慧及人文精神的聚合体,为老百姓的健康保驾护航。中医药文化自觉不仅仅是对中医药文化本质和内涵的认识,更在接触多种文化的基础上,包容性吸收各种外来文化并为己所用。如科学研究表明,传统中医药学的整体思维与西医分析还原法可以互为补充。中医药具有科学和文化的双重属性,它面对生命是科学的,面对情感的“人”又是一种文化情怀。在发掘与重建中医药文化的过程,在与多种文化的碰撞与交流中,我们需了解自身优势,在站稳“脚跟”的基础上,不断汲取文化多样性的精华,改进自身不足,让文化的“自觉”不是盲目的,而是科学辩证的。

三、创新中医药文化,提振文化自信教育

中医药文化自信要以高度自觉和认同为基础。自信既是自知之明,也是对自身价值的充分肯定和积极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重要讲话中谈到中华传统文化,展示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卓越的民族智慧,提振了文化自信。

文化自信是指一个国家、民族、政党对自己的理想、信念、学说以及优秀文化传统有一种发自内心的尊敬、信任和珍惜,对当代核心价值体系的威望与魅力有一种充满依赖感的尊奉、坚守和虔诚。[7]中医药文化自信前提是对中医药文化的自觉和认同,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坚定信心。中医药文化自信是对中医药文化凝聚而成的信念、价值观的坚定信念。中医药类高校在教书育人过程中,需注重挖掘并呈现中医药文化的历史价值和现实价值。尽管面临现代医学的挑战,中医药依旧保有强大的生命力,并在新的历史时期焕发出顽强的生机,继续展现自身特色优势。不断出台与中医药相关的文件和政策也说明,中医药正迎来良好的发展契机。例如获得诺贝尔奖的青蒿素的发现,其治疗疟疾的最早记载源自中医古籍,研制和应用过程中由历代无数中医药人的奉献沉淀下来,是传统中医药知识与现代科学技术结合的硕果,是历史和现实价值的一种再呈现。

中医药文化的创新是在批判性继承基础上创造性地转化。我们对中医药文化自信来自辉煌、强大的医药物质基础,“天人合一”精神理念和“精诚仁和”的制度保障。创新是一种有效的融合,以中医之思维,借鉴现代医学技术形成彼我思维互证和技术融汇,形成新的有效方案。中医药类院校在教育的各环节应遵循古为今用、去伪存真、去粗取精、为我所用的精神;坚持大医精诚、厚德济生;坚持中医药理论与实践自信;坚持中医药自信是当代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自信之一。同时,逐渐确立中医药文化在世界的文化地位,赢得中医药文化在世界文化的话语权,进一步推动中医药文化在不同文化间平等交流。对于生生不息、别具一格、欣欣向荣和富有底蕴的中医药,引导学生有理由也有底气去相信,并且去选择和接受,有意识、富有情怀与责任感地去学习去传承中医药文化,努力成为中医药文化的传承者,传播者,甚至创新者。文化自信了,中医药文化“走出去”的步伐才会更加踏实坚定,方向也会更加明确清晰。

参考文献:

[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中医药“一带一路”发展规划(2016-2020)[EB/OL].(2016-12-26)/.https://www.yidaiyilu.gov.cn/wcm.files/upload/CMSydylgw/201703/201703200329031.pdf.

[2]毛嘉陵.中醫文化蓝皮书[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6:27.

[3]金元浦.文化复兴: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67-111.

[4]郑洪.从文化自觉到中医药文化自信[N].中国中医药报,2017-6-5(3).

[5]毛嘉陵.中医文化蓝皮书[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148-167.

[6]汤一介.文化自觉与问题意识[A].北京论坛(Beijing Forum).北京论坛(2006)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对人类文明方式的思考:“世界格局中的中华文明”国学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北京论坛(Beijing Forum):2006:6.

[7]费宗惠,张荣华.费孝通论文化自觉[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9.

作者简介:

吴帆(1983- ),女,硕士,广东药科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副研究员,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和校园文化。

作者:吴帆 朱庆龙 欧德先

第4篇:文化自信与文化自觉

文化自觉,是对文化地位作用的深刻认识、发展规律的正确把握、历史责任的主动担当。提高文化自觉,关键是要全面认识文化发展对于国家、民族及青海的重大意义。

文化自信是我们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对自身文化发展的坚定信心。

文化自信来源历史深处。泱泱大汉、煌煌盛唐,当这些盛世湮灭于历史的长河时,留给人们的是深深扎根在民族灵魂深处的文化。所以,当人们谈到兵马俑,谈到丝绸之路,甚至谈到不被人熟知的缶,都满怀对自己历史文化的自信。 文化的演变和发展反映了人类历史的演变和发展。只有掌握了文化的发展方向和趋势,才能顺应时代潮流历史大势。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类的精神家园;文化是竞争优势的重要因素,是综合实力的有力支撑。

综合国力的竞争,深层次是文化的竞争。只有占据了文化发展的制高点,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面对各种思想文化的交流交融交锋,面对我国文化领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我们党努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这是对现实挑战的深刻洞察。

中华文化的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导。只有引领中华文化复兴的时代潮流,才能推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们党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物质基础日益坚实的关键时刻,作出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大部署,这是对未来趋势的科学判断。

做到文化自觉,就是要自觉地认识到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自觉地认识到文化作为社会经济重要支撑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自觉地提高文化对历史进步,社会前行,人民幸福的时代担当和重要职责。做到文化自信,就是要对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充分自信。

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要防止的一些倾向。

这就是说,我们对外来文化和传统文化要抱正确的态度。如果对外来文化一律兼容并包、全盘西化,或抵制拒绝引入,对传统文化逆向解构、颠覆、拆缷、那就叫文化的不自觉、不自信。在当今全球化、信息化时代,我们要放眼世界,尊重文化的多样性,“各美其美,美人之美”,既要充分认识和坚守自己的文化,又要善于学习借鉴他人的文化。“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对传统文化首要的是学习和继承,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怎样去爱国、怎样去爱家乡、怎样去爱他人。其次是对传统文化要“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毛泽东同志说:“文学艺术对于古人和外国人的毫无批判的硬搬和模仿,乃是最没有出息的最害人的文学教条主义和艺术教条主义”。另外,要给文化创新创造一个宽松的环境。要坚持“双百方针”和“二为方向”,即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坚持“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

大学生作为社会上最富有朝气、创造性和生命力的群体,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影响着社会民众对这一问题的关注。在进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过程中,不仅要求当代大学生要具有先进的思想理念和较高的道德素质,要不断地接受传统文化的教育,以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是联合在一起的,是充分理解了自己的文化后产生的发自内心的信仰,如同一个人的自信心深入骨髓。

自鸦片战争后,外来文化借助武力强势进入中国,既带给中华民族深重的精神苦痛,也客观上给中国带来了新的生机。在痛苦的民族屈辱和全新的文化学习机会相互缠绕和复杂矛盾的交织之间,中华民族获得了巨大的新的发展动力和文化“扩容”机遇。中国文化也在近代以来的巨大的外力推动中,又一次来到了历史转型的路口。特别是在经历了争取国家主权和民族独立的艰苦奋争取得胜利后,中国的当代文化更是获得了全新的发展机遇。对此,我们必须有清醒的认识。 在今天迅速推进的全球化进程中,给我们带来的更大的激励和发展推动力。

第5篇:文化自觉与艺术自信

饶曙光

20世纪80年代以来,《周恩来》、《周恩来外交风云》、《周恩来万隆之行》等影片无疑是中国电影史上一道独特而亮丽的风景。与此同时,周恩来的艺术形象也深入人心,观众已非常熟悉他的举手投足、音容笑貌。那么,如何在银幕上塑造既符合观众既定标准,同时又能有所突破、有所创新的周恩来的艺术形象呢?陈力导演的新作《周恩来的四个昼夜》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塑造好领袖人物是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影的主旋律和历史使命。《周恩来的四个昼夜》以上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的自然灾害为背景,讲述了周恩来到河北革命老区伯延调查人民公社“大食堂”的得失和农村工作现状的故事。影片不回避历史,不回避矛盾,不回避灾难,把那个特定时代的灾患气息入木三分地做了符合历史真实的影像还原。而选取周恩来生命中短暂的四天四夜,聚焦其在特定时期甚至非常时期的工作情况、生活状态,尤其呈现出导演“以小见大”、“以点带面”的艺术构思。

随行摄影师的视角,一方面可以作为旁观者客观记录周恩来下乡调研事件的全过程,感性描摹领袖人物的情绪情感,增加真实感和可信度,另一方面又能产生审美上的“间离”效果,超越简单呈现历史的层面而给人更丰富、更有“意味”的思考空间、想象空间。事实上,任何艺术作品对于历史的呈现和表现都不仅是为了还原历史,而是融入创作者主体对于历史的思考,使其超越对历史的还原而上升到对历史的“追问”,并且以富有穿透力的表现给当下带来思想启迪和精神力量。历史永远是人的历史。伟大的历史人物总是穿越历史,活在我们当下的生活中。《周恩来的四个昼夜》对历史的呈现和表现,紧紧抓住当前社会关注的党风建设中坚持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的热点问题,充分发掘该历史题材所蕴含的思想内涵及现实意义,

将历史的叙事巧妙地嵌进当代观众的现实视野中,获得了深刻的、巨大的当下意义,产生了一部好的艺术作品应有的思想冲击力和艺术感染力。

概念化、公式化、定型化、模式化是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影片创作的痼疾,而领袖人物塑造无疑是创作的重点和难点。在饱满的富有历史感的镜像中,《周恩来的四个昼夜》把握住了周恩来内在的人格特质和精神气质,为我们塑造出一个栩栩如生而又“陌生化”的艺术形象。具有生活质感的细节让观众窥探到周恩来复杂的内心世界和情感起伏,领袖气质与朴实人性高度统一,所折射的人格力量、人性魅力令人动容。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整部影片的群众演员都不是在“演戏”,他们真的在哭,在笑,在生活。可以说,是伯延人民淳朴、慷慨和世代相传的感恩之情启迪、感染了导演陈力和主演孙维民,让整部影片避免了廉价的煽情,实现了艺术风格的统一和平衡。

陈力导演擅长把重大题材还原到生活常态,在生活常态中凸显人物性格,同时赋予其更多的历史内涵和人文内涵。而为了与当下观众,尤其是年轻观众实现有效对接,进而产生更多的认同和共鸣,《周恩来的四个昼夜》也自觉考虑到当前电影受众的观影需求并进行了创作调整。影片中很多揭秘性的段落和细节,一些富有新意和娱乐轻松意味的叙事编排,无疑都是为了与当下观众契合共鸣所做的努力和尝试。但创作者有相当清醒的文化自觉,在构建历史题材真实和虚构的关系时,陈力自觉地把立足点落在尊重历史,在尊重历史的基础上对历史进行哲学思考和追问,力求从历史中寻求有益的经验和教训。

陈力导演也有强烈的艺术自信,执导《周恩来的四个昼夜》时,她发挥自己借用多元文化景观丰富影片内涵,进而深化主题思想的艺术能力,让观众真正进入审美的境界而不仅仅停留在单纯娱乐的层面。比如影片中落子戏、民居、拽面的民俗表现,乍看是文化景观,但实际上不仅是景观,还凝聚了历史和独特的文化,为人物的喜怒哀乐提供释放空间,增强了影片的文化内涵,也增强了影片的艺术感染力。娴熟的叙事使影片故事流畅而清晰,电影镜头语言的运用达到了新的境界,整体的电影化程度有了新的提升。

不可否认,当下中国电影市场过度娱乐、非理性消费的倾向并没有得到有效的抑制。电影有责任去表现和传播核心价值观,要想担起这个责任,创作者自己首先要真诚,并且不为名利所诱,不为眼下的市场和票房所动。有生活,有感动,有坚守,有信念,是陈力一贯的艺术追求和艺术理想。有如此的文化自觉和艺术自信,才会有主旋律题材电影的不断突破。

第6篇:观《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报告有感

徐建东

前不久,观看了一场《吉林日报》报社党委书记邴正先生的关于“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的报告,深感自己身为一名新时代的大学生,我们身背国家文化建设与传承的重大任务,我们理应冷静下来仔细分析,在日后的学习工作中不断提升自己。故此有几点感悟列出与各位探讨。

一·何为“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文化自觉是指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在文化中的觉悟和觉醒。顾名思义,自觉地把握古今中外的文化发展脉搏,深刻总结文化在历史进程中所起到的重大作用,制定出在现今社会正确的先进的文化发展策略,并且牢牢抓住未来最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这三点的总和为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

从新文化运动的爆发到中国共产党的建立,从新中国的建立到如今我们国家的蓬勃发展。应该说中国从自尊到自强,从独立到富强,任何一步都离不开先进的正确的文化力量的支撑。从战争年代的革命思想到建国初期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从“三个代表”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到如今当得十七届六中全会对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重新审视。无不体现出我们党,我们国家对文化建设的极大地重视,同时也正是由于文化上的持续快速的发展,才有了今天我们国家经济政治方面的繁荣景象!

二·文化建设对于全党全社会的重要作用。

翻开历史的长卷,古往今来,我们会发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只有在文化上达到发达的地步,才能在世界上成为一个大国,一个强国。从唐朝的开元盛世到贞观之治,从明代的永乐之治到清朝的康乾盛世,我们可以发现,这些治世无一例外的都体现出了高度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再看国外,二战后的德国和日本,国内经济,政治,均被瓦解的支离破碎。可是没有过多少年,这两个国家迅速崛起,一跃成为世界强国,他们靠的也正是发达的文化软实力。而面对文化改革发展的新形式,党中央提出要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这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对文化建设重要地位和作用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三·大学生应该如何切实为我国的文化建设做出贡献。

我们是当代大学生,文化的传承与文化的建设归根究底是我们的使命。作为高等院校的大学生,我们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和生活方式等等无不影响着文化建设的方向。那么我们大学生应如何切实做到为我们国家的文化建设而贡献我们的力量呢?考虑再三,我认为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出发:首先,作为高素质的大学生我们不可以妄自尊大,也不能妄自菲薄。如今社会对我们普通高校的大学生的评价虽然不如以往,但是我们不能看低自己,盲目自卑不思进取。相反我们应该心系国家,以自信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之中,并切实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以扎实的专业基础投身到国家的文化建设上来。其次,我们应该加强理论学习,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最后,我们大学生应牢牢把握文化前进的方向,紧紧跟随先进文化的步伐,面向世界文化,不关门闭户,不拒世界先进文化于门外,学习借鉴世界文明当中

适合我们国家国情民情的先进文化。

最后,拉拉杂杂在观看了邴正先生的报告之后有了以上种种感悟。望我们大学生,先进的知识分子,全民族的有志之士振奋精神,扎实工作,切实正确把握文化自觉的规律,提高文化自信,为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第7篇:“四个讲清楚”与大学生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培育探究

【摘 要】“四个讲清楚”是一个有机整体,分别论述了世界和中国、历史和文化、民族与信仰、国情与道路等四个方面内容。“四个讲清楚”为培育大学生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提供了方向和道路。培育大学生文化自觉文化自信,需要对世界文化有一个基本的正确的认知,加强中华文化教育以提高文化自尊,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增强文化自觉,领会“三个独特”以进一步坚定“三个自信”。

【关键词】“四个讲清楚” 大学生 文化自觉 文化自信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4C-0034-03

2013年8月,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提出“四个讲清楚”:要讲清楚每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基本国情不同,其发展道路必然有着自己的特色;讲清楚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讲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有着深厚历史渊源和广泛现实基础。“四个讲清楚”是一个有机整体,分别论述了世界和中国、历史和文化、民族与信仰、国情与道路等四个方面内容。“四个讲清楚”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实现中国梦的重要法宝。坚持和践行“四个讲清楚”,有助于国人认识世界文化,洋为中用;传承中华文明,古为今用;了解中国国情,坚定道路自信;整体提升国人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坚实保障。

“四个讲清楚”为大学生文化自觉文化自信的培育提供了方法道路和内容构架,对如何提升大学生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具有重要意义。大学生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是国家民族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他们对世界文化、中华文化的认知、态度及其行动如何,直接影响自身的发展和前景,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和命运。以“四个讲清楚”为指导,加强对大学生进行世界文化、中华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现实国情的教育,有助于他们把握世界文化大势,进一步理解和把握中华文化的内容及精髓,立足国情,包容并蓄,推陈出新,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

一、了解世界文化,提高文化认知

确立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需要一定的文化基础,而文化基础需要对世界文化有一个基本理解。20世纪90年代,中国改革开放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伴随经济全球化浪潮,有关文明、文化、民族、族群等的讨论日益成为全球各地最突出的共同话题,人们置身于一个多元文化的场域。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国人价值观的震荡乃至颠覆,多元选择模糊了人们价值判断的视线。如何应对这个问题?我国社会学家费孝通提出文化自觉的概念。“文化自觉”包括对自身文化和他人文化的反思,是理解不同文化之间的关系,实现跨文化交流的前提。可见,从费孝通先生最早提出这一概念当时的语境看,主要是针对改革开放环境中人们对外域文化的不正确态度(俯视或仰视)而发出的呼号。对他人文化的认知,成为文化自信文化自觉命题首先碰到的一个问题。如果这个问题不能解决,文化自信文化自觉的培育与形成将是一个空洞的、没有意义的话题。

相对而言,大学生思维敏捷,接受新事物快。但他们社会阅历少,反思性不足,对异域文化缺乏比较、鉴别能力,容易被西方文化销蚀。在全球一体化背景下,世界文化语境里,一些政体、国家会对他国进行文化侵略、文化攻击,很多社会热点、社会思潮(如自由主义思潮、民族分裂主义思潮等)被人为刻意放大、扭曲,会给当代大学生的价值判断带来负面的影响。因此,对世界文化的正确认知是当代大学生必须学习的重要课题。1998年10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召开了国际高等教育大会。会议发表了《21世纪的高等教育:展望和行动世界宣言》,明确重申了高等教育的使命和职责,并特别提出,高等教育要“帮助大学生在文化多元化和多样性的环境中理解、体现、保护、增强、促进和传播民族文化和地区文化以及国际文化和历史文化”。世界一体化形势、大学自身使命担当、个体成长成才,都需要大学生不仅对世界文化有基本的认知,而且做世界文明沟通与创新的积极参与者。

当今世界,多元文化并存是一个基本的事实。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和文明的多样性,不仅过去存在,现在存在,将来也会存在。每一种文化都以其独特和鲜明的自性而丰富着整个文化生态圈,使之呈现出复杂多样的面貌。每一个国家的文化都以自身方式为世界文明做出贡献,都是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文化教育是大学教育的核心内容。教育者要主动给大学生介绍世界文化概况,引导大学生借鉴其“合理内核”,帮助大学生对世界文化进行分析、比较、鉴别,提高大学生的文化辩证取舍能力。以科技闻名世界的斯坦福大学要求本科生在头两年不分专业、不论兴趣,都必须选修一门名为“文化、观念和价值观”的课程。该门课程就是从对全球传统文化经典著作的研习入手的。对世界文化的基本认知,是培养世界眼光、主动吸收人类文明的成果、培育开放包容的文化心胸、加快学生成长成才的基础。

二、加强中华文化教育,提高文化自尊

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西方的坚船利炮让中华民族遭遇三千年来未曾有之大变局。西方列强野蛮入侵,封建统治腐朽无能,国家战乱不已,人民饥寒交迫,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遭受了世所罕见的深重苦难。中国人开始进行救亡图存的抗争。中国人民在对外反抗西方列强侵略、对内反抗封建主义压迫的同时,对自己几千年悠久的文化进行了由浅入深、由物质到精神的深刻反思。但是,由于改变现实的心理过于迫切,加之救亡行动屡次受挫,成效不大,许多中国近现代早期知识分子的典型代表人物都把落后与耻辱归绺于中华文化劣质性,认为中华文化里没有西方近代先进的器物制度层面“用”的东西,中华文化瑰宝被埋没、否定,甚至主张全盘西化。正是这种引导作用,把中华民族对自己的传统文化带到不自信的顶点。“落后挨打的耻辱,救亡图强的压力,迫使几代中国知识精英不断进行自我反思和批判,其激进思路从技(器物与技术)不如人到制(政治制度)不如人,深入到教(文化与价值体系)不如人,极言之,‘百事不如人’(胡适语)。中国人对于自身的历史、社会与文化,丧失了完整的认知,也一步步丧失自我表达的能力,难以恰当而有力地述说自己的存在与需要”。

在基础教育中,学校往往忽视了中华传统文化教育,使学生对中华文化缺乏必要的认识,也缺乏应有的自尊感和自豪感。当前,中国的青年普遍存在着文化底蕴不足和历史文化视野狭窄的问题,对本民族文化缺少文化自豪感,盲目追捧西方文化,如追美影、韩剧、日漫、欧尚,没有站在世界文明史的高度来看待中国和世界,存在严重的误读。正如学者余英时对他们的评价:浮慕西化而不深知西方文化的底蕴,憎恶传统而不解中国传统为何物。如此现状亟须我们给学生补上中华文化教育一课。

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中华文化,亦称华夏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总汇,是中华民族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内容丰富。例如,嘉惠世界的科技工艺,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精彩纷呈的文学艺术,独具特色的语言文字,充满智慧的哲学宗教,完备深刻的道德伦理,它们共同构成中华文化的基本内容。在博大精深的中国古代文化中,书法、绘画、唐诗、宋词无疑是突出的代表。仅以汉字为例,汉字如诗如画,如梦如幻,它的象形之美、结构之美、意蕴之美、音韵之美,独步世界,举世无双。就拿“人”字来说,虽然不过那么两画,却让历代书法大师们写得千姿百态、气象万千、意蕴无穷。中华文化不仅仅创造中华大地美丽家园,而且还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体现中华民族的风貌特质,是中国人的生活哲学和价值体系,浸润着每个中华民族儿女的血液与灵魂。

中华文化宝库是我们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支柱。培育提升大学生的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必须加强中华文化教育。学习教育活动要立足大学生人文素质较低、盲目追捧洋文化的实际,既补上中华文化的启蒙教育功课,培育他们对中华文化的亲切感和感受力,又注重提升,以增强他们对中华文化的理解力、理论认识和探究能力。通过开设中华文化大讲坛,开展知识竞赛、朗读经典、服饰展示、参观考察等学习教育活动,让大学生知道我们民族从哪里来,根在哪里,了解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强中华民族文化自尊感和自豪感。

三、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觉

中华民族五千年的灿烂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包含了辉煌的物质成果、政治智慧和社会文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国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精神支撑,凝聚着中华民族普遍认同和广泛接受的道德规范、思想品格和价值取向,必须加以传承。对此,梁漱溟曾深刻指出,一民族真生命之所寄,寄于其根本精神,抛开了自家根本精神,便断送了自己的前途,自己的新生命,全在循固有精神而求进,而向上,不能离开向外以求,不能退坠降格以求,只有发挥自己特长,站在自家原来立脚地上以奋斗,离开不得这里一步。

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推动文化传承创新和提高文化自觉的重要途径。所谓自觉,不仅表现在认知上主动,而且还表现在行动上自为。对中华传统文化应该采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绝不是回到过去、守旧复古,而是要立足新的实践,顺应时代潮流,不断进行新的文化创造。只有这样,才能达到真正的文化自觉。

加强对大学生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要坚持知行合

一、继承与创新相结合原则。首先,要充分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资源,多管齐下,加强教育。在国家层面的课程建设和课程标准修订中强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鼓励各地各类学校充分挖掘和利用本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资源,开设专题的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各学校要深入开展创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传承学校活动,邀请传统文化名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等进校园、进课堂。其次,要吸取中华文化精髓,充分利用传统文化的道德资源,对大学生进行立德为人教育。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所彰显的忧患意识,塑造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诚信观,塑造大学生正确的诚信意识。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义利观,塑造大学生正确的利益意识。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自强不息”精神,培养大学生积极向上的进取意识。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修齐治平”精神,塑造大学生正确的理想人格。唯其如此,才能让大学生领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瑰宝,将其奉为自身言行举止的准则,完善人格,外化为以报效祖国振兴民族的行动力量。再次,文化自觉内在地要求返本开新、综合创新、推陈出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软实力。文化自觉不能仅仅停留在对中华文化的认知和情感认同层面上,更重要的是以开放的心态、宽广的胸怀,在多元文化相互碰撞中主动、自觉地借鉴和吸引世界各国优秀文化,对中国文化发展趋势进行一种重新定位与创新,努力提升中华文化软实力,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2014年3月26日,教育部关于印发《〈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的通知》对大学生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明确规定,要求大学生成为具有文化主体意识和文化创新意识。大学生要肩负起把中华文化的普遍价值与时代精神和中国情结结合起来,在走向世界,进行不同文明交流和互鉴中实现中华文化的复兴的重任。中华民族的崛起,软肋在这里,光明也在这里。对于大学生来说,使命光荣责任重大。

四、领会“三个独特”,坚定“三个自信”

“三个独特”,即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历史命运、独特的基本国情。它是对中国国情的基本概括和精华浓缩。只有真正地领会“三个独特”,才能做到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在我国,文化自觉文化自信的核心和本质要求就是“三个自信”――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三个自信”的核心概念。

开展好国情教育,加深大学生对“三个独特”的理解与领会。国情教育是提高公民素质的基础性环节,也是我国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的主体内容,是大学生必修课程之一。所谓国情,大体可分为历史国情与现实国情、人文国情与自然国情、整体国情与局部国情、静态国情与动态国情,等等。它囊括国家各方面情况。近现代以来,各个国家都非常重视国情教育。一些国家在国情教育方面做法相当成功,值得效法。加拿大2013年推出《飞越加拿大》的国情教育片。该片只有短短的10分钟,向人们展现了加拿大的自然景观和人文风情,从安省的尼亚加拉大瀑布,到中部丰收的大草原;从落基山脉的雪山,到西海岸温哥华岛的滩;从夏日的冲浪、远足,到冬天的滑雪、冰球……如此的国情教育片,为什么既叫好又叫座呢?原因是有关当局在片子加入高新科技元素和娱乐成分,将一部简单的国情教育片打造成为一个全新的4D模拟飞行娱乐项目。我们应该借鉴他山之石,充分利用和挖掘相关素材及资源,注入高科技等现代因素,多渠道全方位开展国情教育,让国情成为国人学习生活工作的自觉出发点,成为大学生人生中震撼的体验,成为他们成长成才的心灵鸡汤。

第8篇:文化自觉才能文化自信还是文化自信才能文化自觉

尊敬的主席,评委,对方辩友, 大家好!

今天,我方的观点是文化自信才能文化自觉。

我方认为文化自信的确需要有一定基础,但这个基础不是文化自觉,而是文化认同。文化认同是社会群体/对文化的认可状态,是文化被认识,被接受的过程。而文化自觉是在文化上的/觉醒和觉悟,两者相去甚远。对方的定义显然扭曲了文化自觉的定义。

费孝通先生率先提出了“文化自觉”这一概念。之后,在中共中央机关/理论刊物《红旗文稿》中对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定义,即:文化自觉是一个民族、一个政党、一个国家在文化上的/觉悟和觉醒,包括对历史进步中/文化地位作用/的深刻认识,对文化发展规律的/充分把握,对发展文化/历史责任的主动担当;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心。

我方坚定认为文化自信才能文化自觉,理由如下:

第一,从文化的发展角度来说,文化自信是文化自觉的先决条件。文化自觉的前提是文化得到传承, 而文化得以传承必定需要/文化自信。在文化的继承与发展过程中,坚定文化自信,才能使我们勇于发现/并剔除自身的文化糟粕,敢于吸收外来优秀文化,如若不然,文化何以保持旺盛的生命力?一潭死水,怎能不腐 ! 文化尚且不知能否延续,何谈发展,更遑论/文化自觉? 第二,从心理学/认知角度来说,文化自信是文化自觉的/直接推动力。社会认知心理学的罗森塔尔效应,表明学习目标价值的内部期望/会对社会学习产生强大的推动力。也就是说,文化自信作为一种内部期望,直接推动/文化自觉。一方面,只有充分肯定自身文化价值,才有可能对文化倾注极大的热情与精力,进而深刻认识文化在/历史进步中的/地位作用,充分把握文化的发展规律。另一方面,在文化的发展过程中必然会遇到各种困难,只有对自身文化生命力有坚定信心,才能主动担当/发展文化的历史责任。正是基于以上两方面,才能通过文化自信做到文化自觉,最终达到/文化自强。

第三,从哲学/认识规律来看,文化自信到文化自觉,是感性认识经实践,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文化自觉/是对文化实践过程/的把握和再总结,再提高。“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对于社会群体而言,没有充分的文化自信,缺乏主动性的文化实践,是没有生命力的,也是不可能推行的。只有不断的文化实践,才能发现自身文化的偏差,最终对自身文化有理性认识,充分把握文化的发展规律,主动担当历史责任,实现文化自觉。

综上所述,我方坚持认为,文化自信才能文化自觉! 谢谢 (2010810)

第9篇: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1、文化自觉是指人们在文化上的觉悟和觉醒以及对文化的地位、作用、发展规律和建设使命的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

2、文化自信则是人们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以及在此基础建立起来的对自身文化发展的坚定信心。

3、二者关系: (1)文化自觉是文化自信的基础,只有高度的文化自觉才有坚定的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文化自觉的表现。 (2)只有建立在高度文化自觉基础上的文化自信,才具有坚定的文化发展的使命感和责任心,才能遵循和把握文化发展规律,坚定地推进文化发展及文化指导下的人类社会能动的发展。

(3)因此,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理解

3、怎样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要求)(1)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发展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社会主义文化,最重要的是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上一篇:德育案例2下一篇:未选择的路的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