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控制系统施工方案

2022-07-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方案是一种常见的应用文内容,有着自身的格式和内容,那么一份详细的方案,应该具体包含哪些内容呢?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电梯控制系统施工方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第1篇:电梯控制系统施工方案

智慧电梯物联网系统设计方案

摘要:如今,微电子通信、自动化控制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使智能成为现实,电梯控制技术也正在朝智能领域迈进并向人性化方向发展。伴随着市场和技术的发展,智能电梯也逐渐有了新的含义:具有良好的人机交互性能、基于智能算法的控制策略和处于智能监控下的机电一体化设备。智能电梯相比于传统电梯,已经融入了更多的智能化和人性化的因素。在本文中,笔者介绍一种电梯智能控制系统

关键词:智慧电梯;物联网系统;智能数据终端;AI摄像头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国内电梯市场的电梯保有量持续增长,近年增速均在15%以上。目前,全国电梯用存量总数达到700万台以上,为世界第一,随之而来的是电梯安全隐患的增加。据统计,近年来电梯故障死亡率虽然降低,故障率却居高不下。另外,15年以上老旧电梯将在今后几年集中更换,电梯后服务市场需求巨大。为提高电梯安全及智能化监管水平,在分析我国现有电梯监管现状的基础上,本文提出通过在电梯中安装智能信号通用采集设备,构建智慧电梯物联网系统。利用先进的物联网技术,将电梯与电梯相连并接入互联网,从而使电梯、质检部门、房产企业、电梯企业、维保企业、配件企业、物业企业和业主之间可以进行有效的信息和数据交换,从而实现对电梯的智能化监管,以提升电梯使用的安全性,保障乘客的生命安全。

一、物联网电梯远程监控技术的兴起和发展

物联网技术是在计算机网络和互联网技术上发展起来的万物互联的网络通信技术,它不仅是互联网应用技术的延伸,更是通过物与物、人与物之间的网络互联与数据交换,可以实现更精准的识别、定位、感知、跟踪、监控等一系列智能化应用和管理,从而大量应用在工业、农业、智能制造、智能电网、物流、交通、安防、智能医疗、智能家居等各个领域。在4G、5G通信技术迅速普及的今天,电梯物联网远程监控技术更是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二、电梯安全监管的现状

现阶段,在我国城市化高速发展过程中,高层建筑越来越多,电梯的增长速度非常快,且存量非常大,给电梯安全监管带来了非常大压力。如电梯安全监管的专业人员数量相对较少,监管需求较多,导致了我国每个电梯安全检查员必须同时监控5台以上的电梯。随着我国电梯数量的增加,电梯安全监管人员的缺口越来越大,造成了部分没有接受过专业培训的人员加入电梯安全监管行业中,这些人员在应对紧急情况时,通常会出现恐慌行为,因此需要提高电梯安装人员的综合素质。此外,在电梯使用中面临许多安全风险,导致影响电梯安全风险的因素主要为环境隐患、电梯维保不足、设备问题和管理问题等。

(一)电梯本身存在问题

由于电梯制造、安装市场缺乏全面的安全监督管理造成市场竞争混乱,有些小型电梯生产厂家为了控制成本,在生产上偷工减料,生产出来的质量参差不齐性能不一,导致电梯的故障频发;个别电梯制造厂为降低成本,将电梯的制造安装委托给生产条件和技术能力明显不足的小公司,生产的电梯粗制滥造,更加严重的甚至有非法组装、拼凑电梯。因为电梯市场的需求激增,电梯制造厂的安装队伍能力有限,于是将电梯的安装任务分包给其他电梯安装单位,承包的安装单位又将安装工程分包给其它小型安装单位,层层分包导致安装市场混乱、安装管理不足、安装质量下降。上述情况均为电梯埋下了安全隐患。

(二)安装和使用环境存在隐患

由于型号设计存在缺陷,某些电梯的运行环境无法满足安全要求,比如民用建筑中电力系统中的某些质量问题可能会导致电梯机房通风不良,电梯工作温度高或电源波动等问题导航电梯出现故障,或者因防水措施不到位造成电梯井道或者地坑中有水,造成极大的安全隐患。

(三)选型不当埋下隐患

电梯作为高层建筑必不可少的特种设备之一,是高层建筑的主要垂直运输工具。但是其价格以及配套设施的资金高昂(约占建筑基建总投资的9%左右);一些房地产开发商选择电梯时只考虑降低成本,减少电梯的数量,减配电梯的配置,导致电梯大负荷使用,为业主的安全出行带来隐患;还有的小区电梯选型不符合国家规定要求,没有配备可以容纳担架的电梯,一旦居民遇到重病抢救或其它紧急情况,将成为安全隐患。

三、电梯物联网及系统架构

“物联网”是指通过各种信息传感器、识别、监测器等设备和技术实时检测各种监测、连接和交互连接,实现物与人之间广泛的连接,实现物与过程的智能感知、识别和管理。是通过各种技术实现整个平台的信息循环。物联网电梯是通过网络将平台上的电梯连接起来,利用前端传感器实时收集和返回电梯运行中的数据,通过对外部系统的大数据分析和综合决策,构建城市专用设备电梯的管理和监控平台,实现电梯运行的远程安全管理和前瞻性维护。电梯物联网系统由前端传感器设备、前端数据采集处理器、电梯云数据中心等模块单元组成。每个模块根据功能分配在系统的不同结构中协同工作,相互支持。随着系统必须处理的电梯运行和故障的信息和数据不断增加,传统的计算模式已无法满足需求,迫切需要更新计算技术。通过云计算技术的应用,可以从电梯到云建立一套完整的互联网物联网系统。传感器和数据采集器安装在每台电梯设备上,实时收集各电梯的各种运行数据,并通过无线网络和专有设备传输到电梯云数据中心,以便实时处理和分析数据,及时监测电梯的运行状态。

四、电梯智能终端

传输部分、中央处理部分和应用软件共同构成了电梯对象互联网综合监测系统。采集和分析传感器电梯运行数据后,上传到互联网监控中心,与平台应用软件相结合,对电梯进行有效的实时监控和维护。数据采集部分:电梯控制系统通过RS422/RS485等通信接口下載数据,与电梯控制系统相关联的对象互联网网关设备通过相应的通信接口接收数据,使用MQTT对象互联网通信协议, 使用NB(NarrowBand,NB)/4G无线网络将数据下载到云服务器,并对电梯状态进行远程对象internet监控。 NB/4G双向传输模式的优点是,它允许根据不同的数据传输方式使用不同的传输模式,从而降低成本。

五、用户端软件系统设计

用户端软件的功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其一是在故障发生时,确保值班人员第一时间获取故障消息,以便远程实施救援;其二是在值班人员临时不在岗的情况下,能够通过短信或者报警电话的形式求援;其三是在救援过程中能够清晰地获取梯内影像信息,能够实现梯内和值班室的双向通话;其四是在必要时候能够通过软件控制电梯的紧急运行。其五需要有录像功能,记录维保人员的工作情况和用户的使用情况,便于权责分明。

六、电梯安全物联网监测系统

电梯安全物联网监测系统能实时监测电梯运行状态与电梯故障,并提供电梯应急处置服务流程。通过物联网与AI技术,实时监测电梯的运行状态、乘梯行为、故障类型,并对电梯困人等故障及时报警及预警,服务于乘梯人、电梯使用单位及电梯监管部门。该系统以电梯设备安全运行为目标,以应急救援呼叫响应为核心,以GIS网格化管理为指引,以多种互联网+产品为工具,在开展电梯应急救援三级响应、故障处置以及事件处理等工作中,提供信息化手段支持,提高指挥、调度、协调效率,改善指导、支援、安抚互动效果,并完整记录过程痕迹和相关文本资料和报告。

七、运行状态监测系统

电梯物联网系统可以检查电梯的实时数据状态,具有专家诊断的功能。状态包括电梯地板、信号类型、行车方向和错误等信息。同时,它可以自动识别错误并发出警报。故障信息包括:电梯区域故障、电梯蹲下、门外电梯停止、电梯堵塞、电梯超员、电梯维修状态等故障信息。该部分还具有实时地图监控功能,各区域显示电梯总数以及周边正常、故障、过时和脱机电梯的数量。

八、电梯按需维保服务平台

电梯对象网络智能采集终端实现了基于海量数据分析和AI算法的预测性保护。为绝大多数电梯维修单位和使用单位服务,利用智能操作设备,将传统维修方式转变为现场视频+文件移交方式,模式创新将有效消除电梯维修操作中的慢性病,提供真实可靠的维修数据。对电梯维护进行全面的网络管理和实时监控,涵盖维护合同管理、预约管理、维护任务、路径跟踪、人事管理和电梯管理的整个过程。

九、应急救援派工优化

电梯事故应急救援要以人为本。随着救援效率的不断提高,应急救援方式也在逐渐发生转变,从之前的“自救”转为“他救”,而且今后将朝着自动救护、远程救护以及专门救护的方向发展。由于被困人员缺乏专业知识,因此“自救”的方式无法提供有力的安全保障,与其相比,“他救”的方式则更加有效和安全。“他救”是当前使用率最高的一种电梯应急救援方式。该救援方式主要由专业技术人员以被困乘客发出的求救信号为依据,采取针对性的救助措施。当遇到突发情况时,乘客需及时采取一切可利用的资源:警铃、对讲系统、手机APP、轿厢提示等。在专业救援人员实施救援之前,可以通过电梯内部显示屏播放视频的方式安抚乘客,同时提示乘客注意事项、电梯常见的问题以及处理方式和救援时间。时间就是生命,紧急救援也可以基于大数据驱动的城市电梯智能派工检验系统来实现。首先需要维护电梯检验点(检验点为固定地点)以及检验的电梯,对电梯进行地理位置的维护、人员到达时间的维护、收集维修人员的定位信息、紧急数据处理、数据预处理、派工检验路线分配、路线检验、检验反馈等。根据反馈的信息进行二次处理,重新计算。

十、建立电梯生态系统

(1)使用单位的主要职责缺失。安全管理体系不起作用,没有日常检查;电梯中一些老化的电气部件没有及时更换,存在安全隐患;没有定期对电梯进行申报检验;在个别单位申报终止使用电梯后,实际仍继续使用电梯,存在安全隐患。(2)维保质量不达标。维保单位数量众多,市场低价竞争激烈,影响了电梯的维保质量,部分维保人员没有按照规定进行电梯维保。(3)其他原因。电梯使用频率过高,使用超载;个别乘客不文明使用和故意破坏等行为。以电梯物联网为基础的电梯安全智能监管系统必须整合上游和下游电梯生命链。从电梯的制造生产开始,重新整合相关阶段的信息,例如电梯安装监督和检查、年度检查、维保,并结合数据创建完整的电梯生态系统。依靠制造、用户、维保等多个角色共同参与,以确保电梯安全运行。电梯安全智能监管系统要以按需维保模式运行,与电梯维保集成在一起。随着电梯安全智能监管系统和维保服务企业的集成,现有的电梯维保模式将发生变化,在物联网数据的支持下,将实现有针对性的维保和预防性维保。同时,电梯安全智能监管系统也将成为测试电梯维保质量的有力保障,将重塑电梯维保市场,消除欺诈,防止人为干预。电梯安全智能监管系统的发展离不开环境数据的支持。物联网数据中存在某些误报,通过创建完整的电梯生态系统并验证电梯使用和维保线路中的网络数据,帮助电梯设备制造商改善产品。

结束语

智慧电梯物联网系统设计核心是采用智能信号采集方式,通过内置振动、加速度、气压、声压等传感器替代外置传感器,基于“AI+电梯动力学”模型训练,实现“一梯一模型”。通过“智能终端+平台+大数据+服务”的技术支撑体系,提供电梯设备安全运行监控、故障诊断、预警、救援、监管、运营、维护及业务联动服务的一体化解决方案,从而实现“预测性维保”,防患于未然,从根本上解决电梯安全问题。

参考文献

[1]郝飞.中国电梯行业的技术发展趋势研究[J].设备监理,2019,9(11):61-62.

[2]丁杰.浅谈电梯物联网的发展[J].智能制造,2020,27(10):60-62[3]林燕,李刚,林创鲁,等.电梯物联网技术国内外发展现状综述[J].中国电梯,2019,30(9):35-37.

[4]梁东毅.大数据时代下的电梯故障预测[J].科技经济导刊,2020,28(36):76-77.

[5]刘灿灿.电梯安装工艺與维保管理精品课程建设实施研究[J].造纸装备及材料,2020,49(3):215-216.

[6]张翼,张东岳,赵义勃.电梯制动器智能监测和故障预警[J].现代信息科技,2019,3(6):169-170.

[7]姜宇迪,胡晖,殷跃红.基于大数据的远程电梯故障预警系统设计与实现[J].机电一体化,2020,26(4):13-19.

作者:朱丽

第2篇:一种电梯远程监控系统方案的设计

【摘 要】电梯远程监控是指通过网络或者电话线的方式,相关工作人员在电梯监控中心对分布在各个地区的电梯运行状态进行远程监测和控制。它的设计理念是通过internet实时监测各个电梯的运行状况,自动记录并存储电梯的运行数据及故障事件。当电梯发生故障时,电梯远程监控系统立即发送报警信号至控制中心,控制中心会发回故障电梯的名称、型号、位置、故障类型等等信息,工作人员在确认故障后,通知离故障现场最近的维修人员在第一时间内到达现场进行故障处理]。

【关键词】电梯远程监控;监测;报警信号;控制中心

1 物联网技术

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通俗的讲就是物与物相连的网络。物联网是信息时代和工业时代的产物,融合了传感技术、控制技术和信息通信技术,将一切物品和基础设施(例如铁路、桥梁、公路、建筑、水坝等)通过各种传感设备与互联网连接,实现数据通信,从而具有对物品进行识别、定位、远程监控和管理的功能。物联网是现有互联网的延伸和扩展,是新时期实现全面互联互通的智能化网络。

1999年美国Auto-ID研究中心最早提出了“物联网”的概念,当时的物联网是以产品电子代码(EPC,Electronic Product Code)为核心,利用射频识别技术(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无线通信技术等,利用互联网建立起来的。

物联网技术还是一个新的领域,它的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电梯等特种设备在物联网的应用方面也是处于刚刚起步的时期。近些年,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发展,我国在电梯远程监控方面的研究有了较大的进步。物联网技术的结构分为三部分,分别是感应层,传输层、业务应用层。

物联网信息的源头就是物联网技术的感应层,它是电梯远程监控系统中采集电梯运行数据的关键部分,其关键技术是通过在电梯轿厢和轿顶安装相应的传感器和光电开关等感知设备来实时的采集电梯运行数据。当某台电梯出现故障时,迅速进行故障检测和分析判断,感应层用到的感知技术主要有传感器技术、RFID技术等,再通过传感器网路将电梯运行信息传递出去。

所谓的传感器网络也就是无线传感网络,无线传感网络技术主要包括传感器技术、信息处理技术和嵌入式计算技术等,相互之间能够协调工作以便实时监测、感知和采集各种数据信息进行分析处理。感应层是电梯物联网的触角,因此传感技术是电梯物联网的核心技术之一。

传输层是把感知层采集到的数据通过可靠的通信方式传递到控制中心,并实现数据的双向传递。在电梯监控系统中,传输层将汇集的电梯监控数据实时、准确地传递出去以便及时地进行分析和处理,这些数据通过internet进行传输,所以传输层是感应层和业务应用层之间的连接纽带,传输过程中需要选择可靠的传输方式以便于保障数据的高传输率和数据的高准确性,以便于达到电梯实时运行状态信息的可靠传递和及时处理和救援。

业务应用层是对的电梯运行状态的信息,根据业务需求进行分析和处理,然后提供相应的应用程序服务,在电梯远程监控系统中是反映在系统控制中心的软件系统,服务器将传输层发送的数据信息接收分析并存入数据库,根据不同用户的不同需求对电梯运行数据和当前运行状态进行查询,也可以进行故障诊断和故障信号的检测以及故障报警和处理,因此,数据库设计、故障判断和确认等功能要根据业务应用层的用户需求进行设计 。

2 远程监控系统可行性研究

为了改善电梯企业的售后服务、产品资料的收集和电梯设备远程诊断等方面的技术和能力,基于电梯行业生产现状和产品分布特点的电梯远程监控系统应运而生。它是传统机电系统的发展和延伸,也是电梯企业进行技术改造的一个重要的方面,所以有必要 对该系统进行一定程度上的可行性分析。

众所周知,一个项目的可行性分析是项目启动的前提条件,本研究对电梯远程监控系统进行如下的可行性分析:

电梯控制技术在我国的起步较晚,而国外的电梯技术则比较成熟,因此我们可以借鉴很多国外电梯设计的成功经验,从而充实我们自己的理论体系研究。另一方面,目前国内很多知名高校都有科研人员在研究远程监控系统,这使我国的电梯远程控制技术基本可以与国外保持同步。

随着网络的发展,局域网的组建、维护、数据在网络上的传输,加密等等技术都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各种数据通讯协议层出不穷,并且己经制定出了一系列的国际标准,如TCP/IP协议,OSI模型,IPX协议等,这对于Internet的进一步发展和壮大起到了关键的作用,也使得人类在数据通讯领域的技术更加成熟,为系统的软件开发奠定了基础。

微电子技术的突飞猛进以及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单片机在数据计算、数据处理等方面有了很大的进展,同时各种系统外围芯片的功能也随之发展,为技术的二次开发提供了硬件基础。

3 电梯远程监控系统功能

(1)系统应该能够诊断电梯的各种故障,能够迅速做出判断并在第一时间提示维修人员进行故障的排除。

(2)系统必须能进行24小时监控,如果发生故障,自动进行故障报警,自动的将数据发送到监控中心,工作人员将根据故障情况做出相应的处理方法。

(3)对严重的故障能够做出及时的监控和诊断,如果有必要,可以通知现场管理人员将电梯停止,并通知工作人员进行故障排除和解决。

(4)系统能够对轿厢内的视频画面进行实时的监控,保证乘客的人身和财产安全。

(5)当某台电梯发生故障时,电梯远程监控系统具有自动提示维修人员的功能,并且要显示电梯的型号,电梯故障的类型的功能。

(6)监控中心的电脑要能通过internet进行实时的监控电梯的运行状态,而且要将其实时状态通过图形的方式显示。

(7)系统要能够记录区域内的每台电梯的故障所发生的时间、故障的类型和故障产生的后果,并统计其该区域内电梯发生故障的概率,真实的表示出电梯的工作状况。

(8)系统的监控中心的服务器可以通过internet将电梯的视频信息和音频信息发送到电梯机房终端。

(9)系统能够按照电梯的维修和保养的周期,对工作人员的工作情况进行监督。

4 电梯远程监控系统需求分析

电梯远程监控系统包括机房监控终端部分、数据传输部分和监控中心三个部分。根据以上功能要求,分析得出各部分的需求。

4.1 电梯远程监管终端需求

电梯远程监控系统的监控终端的主要功能包括数据的采集、存储和传输。具体要求有:

(1)远程监控必须要同时监控多个电梯,实现对该区域内的多个电梯的监控的功能需求;

(2)远程监控应具有充分的数据采集接口设备,保障能够对多种类型电梯产品的运行数据进行有效的采集;

(3)远程监控系统的机房终端应提供现场工作人员的手动输入或采用RFID卡的方式输入信息的功能,满足远程查看以及正常的维护管理工作的需求,还要对数据信息的格式提供多种方案供不同类型用户的选择使用;

(4)如果安装了电梯远程监控系统,但是影响电梯本身设备安全工作,就是行不通的,所以两个系统之间不能有相互影响。

(5)远程监控系统的机房终端的供电措施必须能够合理的根据电梯工作现场的真实情况进行选取。

(6)电梯远程监控系统的机房监控终端还要有比较舒适的监控环境;

(7)信号从电梯产品的继电器或机房中得到,但是不能对电梯自身的控制系统有负面的作用,同时也要保证信号真实有效的采集;

(8)电梯远程监控系统的机房终端应具有自动报警的功能,一旦采集终端发生故障,该系统要在短时间内将故障信息上传到监控中心,同时要自动记录故障解除的记录;

(9)电梯远程监控系统的传输网络应该稳定的运行,既要保障数据传输的安全,又要保障数据传输的质量;

(10)远程端数据采集终端必须要能存储长时间的安全特征参数和电梯告警数据及工作人员输入的数据。

4.2 控制中心及软件功能需求

电梯远程监控系统的控制中心可以收集、处理和分析电梯设备安全运行的参数和平常的数据的管理,提高对电梯的监控力度和发现事故隐患的能力,以及事故处理的反应速度来减少事故的发生,并逐步成立电梯产品安全运行的合理的评价体系和智能的监控体系。控制中心及软件功能需求有:

(1)系统能对指定的任意监控点实现实时监控,查看有关的实时参数和管理信息;

(2)系统能接收和处理数据采集终端设备所传来的多种传感器信号的参数;

(3)系统根据远程监控终端的地址代码能够迅速的查清楚故障电梯的地点,并做出快速的提示;

(4)系统所采集的各种信号也能通过相适应的软件接口设备来提供给不同的管理系统;

(5)远程监控系统的管理软件应该能够提供关键字的查找功能和定位的功能,这样工作人员的管理就会很方便;

(6)远程监控系统管理软件还应该能够提供监控同种型号、同一个单位、同一个区域等多个采集终端的数据信息进行快速的处理、设置、和升级等的功能。

(7)远程监控系统管理软件应该能够提供电梯出现非正常工作状况时的统计工作,为将来对电梯事故类型的统计提供一些有用的资料;

(8)远程监控系统应该能够对电梯各部分的非正常工作状况的报警,如果某个设备出现非正常工作状况,要在短时间内将相关的非正常工作信息发送到监控中心,并通知相关的工作人员到现场进行维修处理。

4.3 数据传输网络需求

电梯远程监控系统的采集终端和监控中心之间的通信方式就是数据传输网络,电梯远程监控系统要能稳定高效地运行,必须要提供安全可靠的数据传输网络。

(1)数据传输网络首先要考虑的问题是到电梯本身的运动的性质。电梯的数据传输方式的选择就有其特殊性,所以选择数据传输网络时需要考虑布线是否方便以及建设周期是否合理的两个问题。

(2)由于需要监控电梯轿厢内的视频画面,就需要传输大量的视频信息,所以要求网络的带宽要能满足要求。

(3)电梯远程监控系统的数据安全可靠传输是非常重要的,数据传输网络需要保证数据在传输过程中不被盗用或者改动。所以,电梯远程监控系统需要一个布线相对方便、安全可靠、建设周期短并且网络带宽大的数据传输网络的构建。

5 电梯远程监控系统软件设计原则

在电梯监控软件系统的设计中我们主要遵循下面的原则:

5.1 功能设计模块化

在对电梯远程监控系统功能需求分析的基础上,对各个功能模块进行单独研究开发和检测,减少不同功能模块之间的耦合度,这样系统的各个模块开发受到的影响就会较少,从而达到缩短研发周期的效果。

5.2 良好的扩展性

科学技术的发展快速,比如电梯制造技术和数据传输方式的快速发展,电梯远程监控水平也在飞速进步。所以在设计电梯远程监控系统的软件部分时,在满足当前应用的条件下,要尽可能地考虑到对监控技术发展的影响,使得监控系统便于进一步的扩展和功能的升级。

5.3 安全可靠

电梯的安全稳定的运行是关系到乘客的人身和财产的安全性,所以进行电梯监控系统的软件设计时必须要考虑多种未知因素对系统可靠性的产生的负面作用,尽可能的增加系统的稳定性。另外,监控中心存储的是重要的电梯平常的维护数据,因此必须要保证数据和信息足够安全。

5.4 便于操作性

由于从事电梯日常监控管理的是普通工人,没有比较专业的技术知识,因此设计的监控系统的软件应该满足人机界面好,操作简便;硬件要求维护检修方便:操作简便就可以减少误操作,提高工作效率。

5.5 易维护性

电梯远程监控的工程量比较大,这样便要求使用的监控系统要便于维修和养护,最好能够实现远程的维护、管理。

5.6 低运维成本性

电梯远程监管系统监管的电梯产品比较分散而且数量庞大,这就要求系统所采用的数据传输方式的费用不能过高。

6 电梯远程监控系统的结构及组成

电梯远程监控系统的主要作用是对电梯进行远程的实时监控,故障分析以及及时的故障处理,同时要针对政府部门、物业单位和维保单位需求不同而产生不同的功能。电梯远程监控分为三个组成部分:数据采集系统部分、数据传输系统部分和控制系统部分。分别对应于物联网的设备感应层、网络通信层和业务应用层。

系统的设计思想是通过internet将设备层实时采集到的电梯上下行、开关门等运行状况数据传输到业务应用层,业务应用层能够接收传来的运行数据信息和故障信息,然后进行数据的存储,在系统中形成比较系统的电梯运行档案。系统还需要支撑政府部门、维保单位、物业单位等单位对电梯档案的存储和查询功能。在正常工作中,系统实现不同用户对电梯档案和不同单位档案的记录进行查询,并可以查阅电梯运行的历史记录,从而根据需求进行电梯的养护和管理,当电梯发生运行故障时,系统的业务应用层及时的做出判断并发出相应的报警信号,电梯管理工作人员得到警报信息后及时的安排维修工作人员到达现场进行故障排除。

电梯远程监控系统的数据采集系统对应的是物联网的感应层,是整个系统信息的源头,实时的采集电梯运行状态的多种信息。其包括安装在电梯轿厢的传感器和前端机。数据采集系统根据设置的参数类型向远程的控制中心发送数据包,远程控制中心是系统的业务应用层,收到这个信息包后对其进行分析并做出相应的处理措施,同时将信息存储在数据库中。系统的数据传输支持GPRS的网络形式,采用公共网络的固定IP地址。系统的远程控制中心向系统用户(包括电梯厂家、维保单位等)提供标准化、容易实现的远程监控方式,它可以根据不同用户的需求查询相应的电梯档案信息。

采集系统:电梯远程监控的信号采集系统是直接连接在电梯产品中,利用数据采集器采集电梯运行时的数据信息,通过远程数据传输方式传送到控制中心。

信号传送系统:将数据采集器采集到的信号传送到控制系统中进行分析和处理,处理之后的控制信号也要通过此传送系统发回到电梯机房终端的控制器。

控制系统:对各种运行的数据信号进行分析处理,提取不同部门所需要的各种数据,达到对电梯的远程监控功能。

电梯远程监控系统工作过程:

(1)数据采集系统通过采集终端采集电梯运行的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

(2)进过处理之后的数据通过串口发送至GPRS模块上。

(3)GPRS模块将接收到的电梯数据进行打包处理,包括数据采集终端的ID号,后台控制中心的IP地址和端口号等。

(4)打包形成数据包后就由GPRS模块通过Internet各网关和路由器传输到达控制中心。

(5)控制中心软件将传输来的数据包进行解压之后就会还原数据,并根据不同单位的功能需求进行数据处理,最后将处理完的数据存入数据库。

7 结语

电梯远程监控是指通过网络或者电话线的方式,相关工作人员在电梯监控中心对分布在各个地区的电梯运行状态进行远程监测和控制。本章介绍了物联网技术的概念和特点,并对电梯远程监控系统设计的可行性以及系统设计的需求进行分析阐述;从功能设计模块化、扩展性、安全性、操作性以及维护性等方面说明了电梯监控系统的设计原则;从数据采集系统、数据传输系统和控制系统方面介绍了电梯远程监控系统的组成。

作者:张兴旺

第3篇:某小区内电梯无线监控装置方案探讨

【摘要】 本文依据笔者多年工作经验,提出电梯无线监控系统适用于小区内电梯的监控,可监视电梯运行状况,及时发现电梯故障进行紧急处理,也可通过远程操作使电梯处于检修、群控、独立、锁梯等状态。该方案结构简单,程序容易实现,该产品已在某小区稳定运行,各项能指标满足设计要求。

【关键词】电梯;监控;无线;装置

前言

电梯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发挥着积极而重要的作用,由于现代化城市的建设,楼层的高度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多层或者小高层,因此,高度落差的空间里,电梯直接关系到人们的生命以及财产安全。其中电梯监控系统的作用显得尤为重要,除了能实时监视电梯运行状态,还能提高电梯运行的安全性。

本文设计了一种电梯监控装置,利用可自动组网的无线数传模块进行数据传输,该装置组网方便,且成本低廉容易实现,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一、电梯监控装置简介

由于目前市场上绝大多数电梯厂家采用基于CANBUS的电梯控制系统,本文针对使用CANBUS的电梯进行电梯监控装置的设计,该电梯监控装置主要由CAN总线通信装置、无线通信装置、显示与操作装置组成。

CAN总线通信装置主要包括带CAN控制器的微处理器、CAN收发器、RS232转换芯片,其作用是从CAN总线上采集电梯状态信息,比如电梯是否正常运行、电梯运行状态、电梯故障等信息,并将信息通过RS232接口传给可自动组网的无线数传模块,同时从该无线数传模块接收用户输入命令并将其通过CAN总线传给电梯主控系统。

显示与操作装置主要包括微处理器、RS232转换芯片、存储器、显示模块、按键,其作用是显示电梯状态信息,同时将用户输入命令传给该无线数传模块。

无线通信装置主要包括具有收发功能的可自动组网无线数传模块,作用是通过模块自身的自动组网、自动路由功能,方便快速地建立各电梯机房电梯主板的信息与监控中心监控电脑两者之间的无线通信,如果无线数传模块之间距离过远、需加中继模块,保证传输距离。

二、电梯监控装置硬件设计

CAN总线通信装置以NXP公司的LPC11C14FBD48/301微处理器为控制核心,其运行速度高达50MHz,带有一个CAN控制器、一个UART/RS485接口、32KB的flash、8KB的SRAM。LPC11C14的CAN接口(即CAN_RXD、CAN_TXD)经CAN收发器SN65HVD231后接入电梯控制系统的CAN总线,LPC11C14的UART接口(TXD、RXD)经MAX3232EUE+芯片扩展为RS232接口后与无线数传模块的RS232接口相连。

显示与操作装置以NXP公司的LPC1224FBD48/101微处理器为控制核心,其运行速度高达45MHz,带有2个UART接口、1个SSP/SPI接口、32KB的flash、8KB的SRAM。LPC1224的两个UART接口经MAX3232EUE+芯片扩展成RS232接口,其中一个接口与无线数传模块主机的RS232接口相连,另一个接口与10.4寸液晶屏显示模块的RS232接口相连。按键开关电路通过TLP181BL光隔(以提高抗干扰能力)与LPC1224的I/0口相连,flash芯片作为外部存储器,通过SPI接口与LPC1224的SPI端口相连。

无线通信装置选用华奥通通信公司的可自动组网HAC-Unet微功率无线数传模块,该模块采用GFSK 的调制方式,前向纠错信道编码技术,自带CRC编码,确保系统工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模块之间的通讯距离从几百到1000米,如果距离较远,需要采用中继器,距离通常可达4000米。模块通常安装于相应的主机和从机内,模块间具有多通道自动组网功能,

三、软件设计

电梯监控系统应用于工业坏境,且工作过程要求对电梯实时监控,故对系统的可靠性、抗干扰性提出了较高的要求。Uc/os_II是一种开源的应用广泛的嵌入式多任务实时操作系统,其安全性、稳定性得到了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认证,这里采用Uc/os_II来进行电梯监控系统的软件设计。

在软件设计中,CAN总线通信装置和操作与显示装置之间的无线通信是重点。HAC-Unet无线数传模块本身包含可自动组网功能,当其主机采用API模式、从机采用透明模式时,从机将其串口数据直接发给主机,主机将数据按一定帧格式(含接收数据的从机地址、数据长度、内容)打包输出到主机串口,主机也只对来自串口的符合帧格式的数据(含发送目标从机地址、数据长度及内容)进行处理发送,从机从无线网络中接收到主机发给它的数据包后,只将其中的净数据输出到串口。无线模块通信上的的这些特点,使无线通信软件设计大为简化。

CAN总线通信模块的软件任务可划分为:CAN通信任务、无线通信任务。CAN通信任务完成功能如下:CAN数据接收及将其处理为待无线发送数据;将待CAN发送数据通过CAN发送。无线通信任务完成功能如下:将待无线发送数据通过串口发送给无线模块从机,并从串口接收操作人员命令数据处理为待CAN发送数据。当CAN通讯发生故障时,可通过无线通信进行信号的发送传输,反之也可成立,这样可以大大降低系统故障率的发生。两个任务可使用互斥信号量来访问共享数据。

显示与操作装置的软件设计较为繁琐,可将任务划分为:键盘任务、无线通信任务、显示任务。键盘任务是:读外界键盘输入,并解释为待显示内容A(即键盘输入含义)和(或)待发送命令数据B(含电梯地址)。无线通信任是:从与无线主机相连串口接收数据并按帧格式定义处理为电梯状态信息C(含电梯地址),将数据B按发送数据帧格式打包并將其通过串口发送给主机。显示任务是:对待显示内容A及电梯状态信息c进行解释,并通过与显示模块相连串口按协议发送数据更新显示界面。显示界面上需显示各电梯实时状态如运行、检修、故障等,以及人员操作命令如令某电梯执行锁梯等。

四、结束语

本文提出的方案适用于小区内电梯的监控,可监控电梯运行状况,及时发现电梯故障进行紧急处理,也可通过远程操作使电梯处于检修、群控、独立、锁梯等状态。本方案结构简单,容易实现,大大减少了小区的布线需求,给小区的电梯监控系统改造或升级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同时也避免了因为后期改造而产生的大量管线预埋工作,方便快捷,具有很强的实用性,该产品已在某小区稳定运行,各项性能指标满足设计要求。

参考文献:

[1]邬宽明.CAN总线原理和应用系统设计[M].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1996.

[2]任哲.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C/OS—II原理及应用(第二版)[M].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9

作者:刘洪友

第4篇:施工电梯基础施工方案

庆裕广场1#楼 SC200/200

江苏沙家浜建筑有限公司

SC200/200施工电梯基础施工方案

工程概况

本工程由苏州庆裕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投资兴建,工程位于常熟市珠海路25号。该项目工程总建筑面积为36349.43㎡。本工程1#建筑面积21145.5㎡,框剪17层,地下室一层,地上主体为十七层,本工程建筑总高度100.800m(含屋顶构架);该工程决定安装一台SCD200/200型双笼施工电梯,有效地解决施工中施工人员和建筑材料的垂直运输。

一、 基础设计

根据“高层建筑施工手册”中施工电梯的基础的构造做法,结合 上海沪淞建筑机械有限公司提供的使用说明书中的SCD200/200型双笼施工电梯的基础技术,电梯基础选型如下:

1. 配双层加强钢筋网格,采用Ф12@200.

2. 基础尺寸为4100×5600×300mm。

3. 基础砼标号采用C30。

4.基础预埋件必须牢固固定在基础加强筋上,同时埋好接地装置。

二、 施工顺序

按施工平面布置确定基础位置——基础地板加固——支设模板——绑扎钢筋——安放预埋螺栓及电梯底盘(要求位置准确,标高和平整度符合要求)——浇筑砼——拆模、养护。

三、 基础承载能力的计算(取系数n﹦2.1)

假设基础承载值为P,则:

P=(吊笼重+外笼重+标准节总重+载重重)×2.1

如:SCD200/200型升降机,架设高度为100m。

吊笼重:2×1600kg

外笼重:1100kg

标准节总重:(共67节,每节重158kg):67×158kg

载重重:2×2000kg

基础承载值:

P=[(2×1600)+1110+(67×158)+2×2000]×2.1 =18886kg

按承受530KN压力制作的基础完全能符合该机的安装要求。

四、 基础的确定

1. 基础厚度为300mm,配双层加强钢筋网格,钢筋直径Ф12,网格间距200mm。

2. 次浇前预埋好4根M22底脚螺栓。

3. 基础预埋件必须牢固地固定在基础加强筋上。

4. 基础平面度为1/1000,地脚螺栓中心距最大允许偏差±5mm。

5. 回填土时必须夯实,保证强度。

6. 基础平面必须保证排水良好。

7. 制作基础时必须同时埋好接地装置。

8. 同时还必须符合当地有关安全法规。

详细做法见后附图。

五、 现场安全防护措施

在安装过程中所有安装人员必须穿戴安全防护用具,安装现场禁 止其他人员通行并设置醒目的安全标识。

设备安装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使用说明要求,逐步进行,做好所 有电器及机械安全装置。设备安装完毕安装人员首先进行严格自检后报请有关安检部门验收。

第5篇:施工电梯基础施工方案

XXXXXXXX广场

施工电梯基础施工方案

广州XXXX建设有限公司 2013年10月24日

目 录

一、编制依据 -------------------------- 1

二、工程概况 -------------------------- 1

三、设备概述 -------------------------- 1

四、基础技术要求及设计 ---------------- 2

五、施工电梯基础承台设计与验算 -------- 2

六、基础的验收要求 -------------------- 3

七、安全措施 -------------------------- 3

八、危险源辨识及应急措施 -------------- 3 远大财富广场

施工电梯基础施工方案

XXXXXXXX广场施工电梯基础施工方案

一、编制依据

1、京龙机械《SC型升降机使用手册》;

2、《建筑施工升降机安装、使用、拆卸安全技术规程》 JGJ215-2010

3、《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 JGJ 33—2001

4、《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 JGJ 59—2011

5、《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6、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及环境

7、 国家有关规定及标准

8、 本工程设计图纸

二、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XXXXXXXX广场,地下2层,地上28层框架核心筒结构,建筑物总高度96.60 m,天面高度85.95 m,首层层高5m,2~28层标准层3m,施工场地交通运输方便,现场已有一台50米臂长的外爬附着式塔吊。

三、设备概述

根据本工程的具体情况,拟采用广东京龙机械工程有限公司所生产的SC200/200TD型施工升降机。

SC200/200TD型施工升降机是一种齿轮齿条传动的电梯,主要用于高层建筑施工的人、货运输。SC200/200TD型施工升降机,有可靠的电气和机械安全系统,安装、加节、拆卸便利,是建筑施工中常用安全、高效的垂直运输设备。

施工电梯安装位置设置于首层 12~13轴 × E~F 轴地下室顶板;详见后附图。导轨架共配置49节,最高搭设高度为 85.95 m。本工程采用Ⅱ型附墙架,附墙架位置分别为3F(7.95m)、6F(16.95m)、9F(25.95 m)、12F(34.95m)、15F(43.95m)、18F52.95m)、21F(61.95m)、24F(70.95m)、27F(79.95m)。 主要技术参数:

1、型号:SC200/200TD

2、额定载重量(千克):2×2000

3、起升速度(米/分):33

4、最大提升高度(米):250

广州xx建设有限公司远大财富广场

施工电梯基础施工方案

5、电机功率(千瓦):10.5

6、电机数量(台):2×3

7、吊笼尺寸(长×宽×高)(米):3.0×1.3×2.7 安全控制系统由电路里设置的各种安全开关装置及其他控制器件组成。在施工电梯运行发生异常情况时,将自动切断施工电梯电源,使吊笼停止运行,以保证施工电梯的安全。SC200/200TD型施工升降机配备有防坠落安全装置、活板门安全开关、断绳保护开关、保险扣、上下限位开关、极限开关、限速保护开关、超载保护装置、总停开关等安全装置。

四、基础技术要求及设计

据升降机说明要求,地基承载力为0.15Mpa,首层楼面设计活荷载10KN/m2,根据本工程设计图纸、现场平面布置和有关规范要求及人货梯基础面积,设置人货梯基础在12~13轴 × E~F 轴首层梁板处,尺寸为4000×3600×300mm,配置Φ12@200双向双层钢筋,C30砼,人货梯底座预埋于基础中;并在负一层、负二层相应位置采用2φ110×3.0钢管作为回撑支顶,以满足人货梯基础承载要求,基础砼浇筑后强度达到设计要求,方可进行设备的安装,基础表面平整,水平度偏差不大于10mm,(基础做法详见附图)。

1、基础周边做排水沟,防止雨水浸泡基础。

2、升降机基础按长边与墙体平行方式布置,离外脚手架间距为400mm。

3、埋设避雷接地装置。

4、混凝土浇捣后对地脚螺栓进行校正。

5、混凝土强度达到100%后,进行人货梯安装。

五、施工电梯基础承台设计与验算

1、升降机总自重计算

施工升降机搭设高度L=85.95m,共49节,每节自重150kg,吊笼规格为3.0m×1.3m,混凝土基础长4.0m,宽3.6m,厚0.3m,砼强度等级为C30,配筋为双层双向φ12@200,详见基础配筋示意图。

施工升降机主要技术参数:吊笼重(双笼)2×2000kg,外笼重1480kg,导轨架总重(共需49节,标准节每节重150kg,其他配件忽略)49×150kg,载重量(双笼)2×2000kg。 升降机总自重G=吊笼重+外笼重+导轨架总重+载重重

=2×2000kg+1480kg+49×150kg+2×2000kg =1653900kg

广州xx建设有限公司远大财富广场

施工电梯基础施工方案

=165.4KN

2、基础承载P计算

考考虑动载、自重误差及风载对基础的影响,取系数n=2。 基基础承载P=G×2=165.3×2=330.6KN 按能承受最大压力Pmax=330.6KN,符合要求。

六、基础的验收要求

1、升降机基础按使用说明书中的标准要求制作安装,预埋框必须用水平仪调平并与基础钢筋连接。

2、防雷接地装置的埋设与主体结构的接地装置连通。

3、预埋框四个基准点平整度(水平高差)≤L×1/1000(L为两点间的距离,单位为米)。

4、基础验收资料必须经技术负责人、监理单位签字验收。

5、只有当基础达到设计强度并满足设计要求后才能进行下一道工序操作,禁止使用不合格产品。

七、安全措施

1、在第一次使用施工电梯时,必须由质安员、施工员对架体检查,随时观测架体变形,地下室顶板是否有开裂等影响结构的不安全因素,发现隐患,及时停止使用,采取措施保证安全后再使用。

2、日常检查、巡查重点部位:杆件的设置和连接、扫地杆、支撑、剪力撑等构件是否符合要求;连接扣件是否松动;支撑体系杆件是否有变形的现象;地下室顶板或相连构件是否有开裂等现象。

3、电梯安装完毕正式投入使用之前,应在首层一定高度的地方搭设防护棚,拱设应按高处作业规范要求进行。

4、电梯底笼周围2.5米范围内,必须设置稳固的防护栏杆。各停靠层过道口运输通道应平整牢固。

5、通道口处,应安装牢固可靠的栏杆和安全门,并应随时关好。采用定型防护门,门关设置在门外侧,为避免楼层内的人伸头观望或伸手开门,要求在钢筋网架门上覆一层网眼小于50mm的菱形网片。其它周边各处,应用栏杆和立网等材料封闭。

八、危险源辨识及应急措施

1、可能存在基础倾覆(附墙未按使用说明的要求设置)、基础断裂或悬空(不同基底的沉降差)等危险因素。

2、针对上述可能存在的危险因素,需采取以下措施:

广州xx建设有限公司远大财富广场

施工电梯基础施工方案

1)加强验收中间环节的控制,施工电梯安装时,应严格按施工电梯的使用说明书(或手册)进行附墙设置,若未按使用说明书设置附墙时,必须立即停止使用。 2)基础验收时必须同时验收回顶情况,是否符合方案要求,若不符合,必须立即停止使用,按方案要求回顶后方可进行基础验收。 附图

广州xx建设有限公司远大财富广场

施工电梯基础施工方案

广州xx建设有限公司

第6篇:施工电梯安全施工方案

第一章 工程概况

本工程名称为吴家堡城中村改造项目工程。本工程位于太原市晋源区,南中环街与新晋祠路交叉口,总建筑面积65000平方米。结构类型为框架、剪力墙结构,基础采用钢筋混凝土筏板基础及钢筋混凝土灌注桩基础。地上部分为住宅,地下为人防及车库

第二章

人货两用梯的安装与拆卸

2.1施工电梯基础

基础承受荷载P的近似值为: 围栏重量

1170Kg 吊笼重量

1260×2=2520 Kg 吊笼载重量

1000×2=2000 Kg 导架总重量

151×47=7097 Kg 合计:

12787 Kg 附墙架、紧固件

约占导架总重30%

2129 Kg 过道竖杆和过桥连杆

3194 Kg 重量约占导架总重45% P=(12787+2129+3194)×10=181100 N 基础采用图2.1所示形式,配加强钢筋网格,Φ12@200。预埋底架脚钩及6个地脚钢须与钢筋网格扎成一体。

2.2施工电梯安装与拆卸

施工电梯采用如图2.2所示附墙架,Lmax=4000,LMIN =2000。(详细装拆方案附后)

2.2.1安装期间的安全措施

(1)在安装期间,绝对不准许与安装工作无关的人员使用升降机。

(2) 驱动吊笼运行必须将加节按钮盒或操作盒移至吊笼顶部操纵,不允许在吊笼内操纵。

(3) 不允许在风速>13米/秒和雷雨、下雪的恶劣气候条件下进行安装工作。

(4) 利用设置在吊笼顶部的安装吊杆进行安装工作时,吊杆的最大起重量为200Kg,不允许超载。吊笼载荷也不允许超过额定安装载重。

(5) 任何人不准站在悬吊物下。

(6) 安装吊杆上有悬挂物时,不得开动吊笼。

(7) 吊笼运行时,人员的头部、手及装运的物件绝对不准伸出吊笼护栏。

(8) 除非总电源已完全切断,否则不能让任何人在地面围栏内、围栏顶上或靠伏在围栏上以及在升降机通道内、导架立柱内和附墙架等不安全区域内活动。

(9) 除非加节按钮盒的防止误动作开关扳到停机位置或操作盒上的紧急停机按钮已经按下,否则不得在吊笼顶上进行安装工作。

(10) 不能让任何不称职的人员进行电气的接线工作,且在进

行这类工作时,必须确保切断电源。

(11) 直到所有的连接螺栓已完全紧固、吊具从刚安装好的标准节处拆除后,才能驱动吊笼。

2.2.2拆卸期间的安全措施

(1) 在拆卸期间,绝对不准许与拆卸工作无关的人员使用升降机。

(2) 不允许在风速>13米/秒和雷雨、下雪的恶劣气候条件下进行拆卸工作。

(3) 不要让任何人站在悬吊物下。

(4) 吊笼运行必须将加节按钮盒或操作盒移至吊笼顶部操纵,不允许在吊笼内操纵。

(5) 在进行拆卸工作时,必须将加节按钮盒的防止误动作开关扳至停机位置或按下操作盒上的紧急停机按钮。

(6) 在吊笼顶部工作时,决不准将加节按钮盒或操作盒留在吊笼内。

(7) 在拆下的部件被吊放在吊笼顶板上之前,不准驱动升降机吊笼。

(8) 安装吊杆的最大起重量为200Kg,不允许超载。 (9) 在吊笼运行时,不允许将被拆卸部件悬挂在安装吊杆上。 (10) 吊笼运行时,人员的头部、手及装运和物件绝对不允许伸出吊笼护栏。

(11) 吊笼载荷不允许超过额定安装载重量。

(12) 决不能让不称职的人进行电气拆卸工作。且在进行电气拆卸工作时,必须确保切断总电源。

(13) 除非总电源已完全切断,否则不能让任何人在地面围栏内、围栏顶部或靠伏在围栏上以及在升降机通道内、导架立柱内和附墙架等不安全区域内活动。

2.3安装验收

(1) 电梯安装拆卸前必须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并有书面记录,交底双方履行签字手续。

(2) 电梯安装后必须组织验收,填写验收记录,验收人员签字。验收记录中有关数据要量化。

第三章

安全技术措施

3.1安装装置

(1) 吊笼应设有断绳保护装置和限建筑,限位器等安全装置,安装后进行试验,确保灵敏有效,当悬挂或支撑装置在工作时推动作用或吊笼失控,超速的情况下,安全装置能够将吊笼制停。

(2) 吊笼门应有电气或机械或连锁装置,只有当吊笼门安全关闭后,吊笼才能启动。

(3) 安全装置必须每二年经生产厂家或具有法定检测单位检测合格后才能继续使用。

3.2安全防护

(1) 卸料平台两侧搭设1.2m高防护栏杆并用密目网全封闭,平台板采用4cm厚木板,铺设严密。

(2) 各楼层卸料平台设置防护门,防护门要操作方便并有防止外开装置,非工作状态时,要关闭防护门。

(3) 地面进料口有自落式防护门,上方搭设防护棚,防护棚沿三面设置(出料面除外),宽度取5m。搭设两层脚手片,间距取50cm,并上下层垂直铺设。

3.3司机

(1) 能正确、迅速地对各种可能出现的情况作出反应,以避免事故发生。

(2) 能理解和应用所制定的规定、条例和安全操作规程。 (3) 能经受紧张状态,防止出错,有丰富的操作经验。 (4) 受过专业培训,熟读和掌握了本手册的全部内容。 (5) 领有驾驶执照。

3.4联络信号

外用电梯设置可靠准确的上下联络信号,启动或制动前必须鸣音示意,严禁敲击附墙架体。

3.5电气安装

(1) 外用电梯的控制箱、电器线路、电气设备、绝缘状况等符合有关规定要求。

(2) 控制箱必须装设漏电保护器。

(3) 电梯金属结构、设备外壳必须做好保护接零、架体重复接地,电阻应小于10Ω。

3.6避雷

(1) 当外用电梯高度超出相邻避雷装置的保护范围时,应安装避雷装置,其接地电阻不得大于10Ω。

(2) 避雷针高度应为1-2M,引下线应单独铺设并保证电气连接,不得借用外用电梯立杆作引下线。

第四章 施工电梯的安全使用要点

1、 电梯应按规定单独安装接地保护和避雷装置。

2、 电梯底笼周围2.5m范围内,必须设置稳固,出入口的栏杆应安全可靠。

3、 限速器、制动器等安全装置必须由专人管理,并按规定进行调试检查,保持灵敏可靠。

4、 必须由经考核取证后的专职电梯司机操作。

5、 电梯每班首次运行时,应空载胶满载试运行,将梯笼升离地面1m左右停车,检查制动器灵敏性,确认正常后方可投入运行。

6、 梯笼乘人、载物时应使载均匀分布,严禁超载使用。

7、 应严格控制载运重量,在无平衡重时(如安装及拆卸时)其载重量应折减50%。

8、 电梯运行至最上层和最下层时仍要操纵按钮,严禁以行程限位开关自动碰撞的方法停车。

9、 当电梯未断总电源开关前,司机不能离开操纵岗位。作业后,将电梯降到底层,各控制开关至零位,切断电源,锁好闸箱和梯门。

10、 风力达6级以上应停止使用,并将梯笼降到底层。

11、 多层施工交叉作业,同时使用电梯时,要明确联络信号。

12、 各停靠层通道口处,应安装栏杆或安全门。其他周边各处,应用栏杆和立网等材料封闭。

第一章 工程概况

第二章 人货两用梯的安装与拆卸

2.1施工电梯基础 2.2安装与拆卸 2.3安装验收

第三章 安全技术措施

第四章 安全使用要点

第7篇:电梯安装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南京奥托立夫汽车安全系统有限公司年产9000万米汽车安全织带项目,包括1号生产厂房,火灾危险等级为丙类,耐火等级为二级.占地面积为7761.23㎡.建筑面积为8001.73㎡.3号自行车棚.生产类别为民用.耐火等级为三级.占地面积为47.15㎡.建筑面积为23.58㎡.

二、总平面图:

详见施工平面图图纸。

三、电梯位置:

电梯安装于卸货平台

四、安装方案:

1、安装前的准备工作及注意事项:

①患有心脏病、高血压、癫病不得上高空作业。

②6人组成安装小组,由专业人员安装,并持证上岗。

③安装前必须熟知安装阶段的安全要求全部内容,了解电梯的机械及电气性能原理、构造。

④准备好安装时的一切工具,安全用具、零配件等。

⑤必须将2带安装的标准节、附墙架、对重系统等零部件的插口、销孔、螺孔等穿插处去锈、除毛刺,并在这些部位及齿条上和对重导轨上涂适量润滑脂,对滚动部件确保其润滑充分及转动灵活。

⑥在安装工地周围加设保护棚、围栏,设警戒监护和警示牌。

⑦砼基础必须达到所规定的凝固周期及强度。

2、 安装步骤:

①先将导架底架及围护底架运至事先准备好的基础上,用地脚螺栓连接紧固,安装好第

一、

二、三节标准节。标准节与底架连接好后,用经纬仪或铅垂线在两个方向上检查导架与水平的垂直度,误差小于1/1000M。

②安装基础底架四周围栏、门框,将它们与底架用螺栓相连接,调整好门框的垂直和灵活度。

③安装吊笼,将转动机构上的压轮调到最大偏心位置,卸下吊笼上的安全钩及对安全有影响的滚轮,松开笼内电机上的制动器。用塔吊吊起吊笼,从导架上将吊笼对入导架,平稳放在适合高度的垫木上,重新安装好卸下的安全钩和滚轮,柱管的间为0.5mm,压轮与齿条背面的间隙为0.55mm,传动齿轮和齿条的咬合间隙保证0.2~0.3mm。同时保证防坠安全器齿轮和传动轮在宽度方向的中心平面处于齿条厚度的中间位置。除楔块使制动器复位,用撬棍插入联轴器孔内,每撬动一次须同时手动打开制动器,往复进行。吊笼升1米左右,拆去笼下垫木,装上缓冲弹簧,再使吊笼缓慢降至缓冲弹簧上。手动上、下运行的同时检查传动齿轮和齿条间隙在0.2~0.3mm。

④安装好吊笼顶部安全护栏。

⑤用塔吊将对重吊起于吊架的正方,将导向轮对入导轨,并平稳地停靠在垫木上。

⑥电气设备和控制系统的安装,此项工作由专职的专业电工进行,各安全控制开关接线应正确。电源相序要确保与吊笼的上、下运行方向同操纵手柄标记方向一致。检查各安全控制开关,包括围栏门限位开关,吊笼单、双门限位开关、笼顶门限位开关,包括吊笼上、下限位及三相极限开关、断绳保护开关等是否正常,动作灵敏可靠。正确安装调整导架底部限位挡板,挡板,使动作正确无误。采用接地电阻测试仪测量接地电阻,应不大于4Ω,用500V兆欧表测量电动机及电器元件的对地绝缘电阻应不小于0.5MΩ。各方面都符合后接通电源,由带证司机谨慎操纵手柄。行程高度不得大于5米,吊笼运行平稳、无异响、制动器动作正常、滚轮、齿轮咬合符合上述规定、空载试车正常后,再进行荷载试车,由于此时还未安装上限位挡板、挡块,所以在试车时必须谨,且吊笼顶部必须有人监视指挥,以防吊笼冒顶。

⑦导架的加高安装、试车正常后,再进行对导架的加高安装,加高安装的高度应根据工程施工的需要而定。同时相应地安装好过道竖杆和过桥连杆的附墙架及电缆导向架。最后安装好头架及滑轮,装上钢丝绳,钢丝绳的两端与笼顶偏心绳具及对重各采用三颗绳子卡拧紧,拧紧度为1/3。安装好限位挡板,使之位置正确,动作灵敏可靠。

六、安全措施

SCD200/200J 施工电梯安装时的有关安全操作及使用注意事项:

1、安装前须认真学习施工电梯使用说明书,严格执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2、安装前组织安装人员进行安装安全技术交底,明确各安装人员的工作内容及职责。

3、安装人员进入现场必须戴好安全帽,穿防滑鞋,危险地方必须拴好安全带。

4、安装现场应安排人员进行警戒,非安装人员不得进入。

5、在安装过程中,应注意各构件完好无损。

6、严格保管好工具、螺栓,作业期间应注意工具、螺栓的放置,以防高空坠落。

7、加节时,应经常对立柱的垂直度进行检查测量,偏差过大时利用附壁撑杆进行校正,使垂直度偏差控制在千分之一以内。

8、利用电梯自身进行加节时,应认真检查电梯的制动情况,在加节时要注意防止梯笼冒顶。

9、四级以上大风、大雨、大雾等恶劣气候,严禁进行安装作业。

10、操作人员在开机前,必先检查各安全门,卸料平台防护门的情况,确认完好、可靠、安全后,方可起动,并严禁机械带病工作,超载运行。

七、调试、验收

1、电梯在投入使用前,必须对各机械部位及电气等各方面进行全面的调试检查。导架、附墙、限位挡板、挡块安装应正确,符合要求。

2、试验要求:

整个架体安装完成后,应进行静、动载试验,试验结果应符合设计标准要求。

3、电气接线应正确,各安全限位开关制动器灵敏可靠。各方面检查调试正常后,应报请有关部门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运行使用。

4、避雷的设置及调

避雷针采用Ф20钢筋,长度L=1~2m,置于架体最顶端。引下线不得采用铝线,防止氧化、断开。接地体可与重复接地合用,阻值不大于10欧姆。

5、联络信号的设置及调试

(1)电梯作业应设信号指挥,司机按照给定的偏差号操作,作业必须鸣铃示意,信号设置必须每层设一按钮直接与梯笼里司机联系。

(2)信号指挥人员与司机应密切配合,不允许各层作业人员任意敲击导轨架进行联系的混乱作法。

(3)联欢系信号安装完毕后应进行各方面检查、调试正常后应报公司安全科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运行使用。

八、拆除方案

拆除施工电梯之前,必须对提升机进行一次大检查,特别是对主卷扬机、爬升卷扬机、涡流制动器、断绳保护装置,限位开关等零部件,应从严检查其动作的可靠性和灵敏度,不符合要求的应调整,梯笼升至柱顶,使平衡重落地,然后再慢慢上升50厘米左右,梯笼不发生下滑,然后进行拆卸。其具体步骤按安装步骤相反的顺序进行。拆除人员必须按高处作业要求,挂好安全带。

第8篇:电梯 大修施工方案

大修施工方案

用户名称:

产品名称:

合 同 号:

大修台数:

编制: 审核: 审批:日期: 日期: 日期:

目 录 1.编制依据2.工程概况3.电梯大修施工进度计划4.电梯大修主要操作要点5.大修质量要求6.大修施工环境、职业安全目标7.劳动力组织安排8.主要大修机具9.施工技术措施10.施工安全措施

11、施工现场应急救援 12 施工安全技术交底

1、 编制依据1.1 国家标准“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GB7588-2003)1.2 国家标准“电梯安装验收规范”(GB10060-1993)1.3 国家标准“电梯技术条件”(GB10058-1997)1.4 国家标准“电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10-2002)1.5 国家标准“电梯试验方法“(GB10059-1997)

2、 大修概况2.1 概述项目名称: 大修地址: 电梯制造商: 大修委托方: 大修承包方(施工单位): 2.2 大修内容、范围及工期要求电梯台数:

梯号: 工程范围:1) 曳引钢丝绳更换调试 2) 曳引轮轴承更换 3) 4) 计划开工日期: 大修竣工日期: 2.3 大修单位联系人:

3、 施工工艺流程

4、 大修施工进度

1、 电梯大修主要操作要点1)电梯大修施工前应检查井道、机房的照明。电源必须满足施工要求。2)起吊轿厢时,必须做好二次保护,以保证施工人员及设备的安全。3)更换曳引轮时,必须做好对蜗轮杆的保护,安装新轮时做到多个紧固螺栓同时紧固,最终紧固力矩应一致。4)曳引钢丝绳挂放,对每根曳引钢丝绳量放后的切断尺寸,应按照对重的行程,轿厢地坎与最高停层层门地坎间的高低差,绳头组合尺寸及钢丝绳伸长率等诸方面尺寸因素,综合考虑计算后测定。5)曳引绳涨力调整、测量,要做到“多测、微调”,尽量做到涨力一致,最后误差值必须满足国家标准。 6)制定平层标记、方向标记时要准确、清晰。 7)运行试验。

5、 大修质量要求5.1 电梯安装质量引用标准1)GB7588-2003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2)GB10060-93电梯安装验收规范: 3)GB10058-1997电梯技术条件:4)GB10059-1997电梯试验方法: 5)GB50310-2002电梯工程施工质量规范:5.2 电梯大修质量目标 电梯安装质量以顾客关注为焦点,满足客户的质量需求,确保电梯大修过程得到有效的运行和控制。本次大修电梯安装质量目标为:1)大修验收一次合格率100%: 2)单台电梯优良率80%:

6、 大修施工环境、职业安全目标加强职工施工现场的环境、职业安全意识,树立“安全第

一、预防为主”的思想。本次大修现场环境、职业安全目标为:1)确保施工安全,杜绝人身伤亡、火灾事故: 2)实施现场环境标准化,达到环境污染事故0:

7、劳动力组织安排 施工管理人员组织状况如下表所示:

8、主要大修机具序号名称规格数量备注1手拉葫芦3T2只 2手磨机

1把磨片一包3皮尺100m1把 4吊线锤300g4只 5活动板手124把

6吊板手、梅花、套筒板手8件套各1套 7钢丝钳、尖嘴钳150mm、200mm各2把 8螺丝刀(一字、十字)75-300mm各2把 9手提行灯60W-100W4支 10手电筒

2支照明用11木方或钢管

各2根支对重等准备12吊索、卡环、绳卡吊起轿厢时用13卡簧钳内卡1把更换轴承用

第9篇:.0型施工电梯方案

栋人货梯基础、塔吊基础方案

第 1页共18页

人货梯、塔吊基础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

B6-B8型住宅工程共3栋,有地下室,首层架空,共19层。

二、安装位置

由于本建筑物有地下室,根据本工程的施工条件,考虑到材料运输方便,能合理使用人货梯及塔吊,人货梯基础设置于地下室顶板上,具体定位详见施工平面布置图。塔吊基础设置于底板上,顶板预留洞口再后浇。

三、人货梯基础承台及配筋

人货梯拟采用公司提供的SC200/200Ⅱ型双箱电梯。吊笼规格3m〓1.3m,基础尺寸为4.6m〓3.6m,基础板厚为0.3m,基础砼强度等级取C30。配筋经过计算确定。人货梯与建筑物之间每三层采用80㎜槽钢与预埋件满焊连接,以防御风荷载的挠力,保证其稳定性,这里不作验算.预埋件由150㎜〓150㎜〓10㎜钢板与预埋4根Φ14钢筋焊接组成,并在预埋件处的梁(或剪力墙)多加四支同号钢筋。

四、基础承台承载力验算

1、荷载计算

根据建筑的总高度人货梯每部高度按54米计,以此作安全验算。现根据有关资料提供的数据进行安全验算如下:

单重 数量 总重 标准节 150㎏/节 36 5400㎏ 外笼重 1480㎏/个 2 2960㎏ 吊笼 1500㎏/个 2 3000㎏

广东韩江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人货梯基础、塔吊基础方案

第 2页共18页

额定荷载 2000㎏/个 2 4000㎏

共重:15.36吨

人货梯总重Q=15.36T 乘以分项系数15.36〓1.2=18.43T 基础自重:4.6〓3.6〓0.3〓2.5=12.42T 乘以分项系数:12.42〓1.2=14.9T 总荷载G=18.43+14.9=33.33T 单位转换为KN即P=G〓0.02KN=33330〓0.02=666.6KN

2、承台验算

承台砼强度等级为C30,轴心抗压强度fc=14.3Mpa,轴心抗拉强度ft=1.43Mpa,底面积S=4.6*3.6=16.56m2。

2.1承台底面验算

承台底面积验算,轴心受压基础基底面积应满足下式

P/fc=666.6×1014.3×1063=0.046m2S=16.56m2满足要求。

fc-------轴心抗压强度(Mpa) P----轴心压力(KN) 2.2承台抗冲切验算

计算简图如下,应满足如下计算要求。

Fl≤0.7×βhft×bm×ho

Fl---基础底面承载力。按Fl=Ps*A,

P---按荷载效应组合计算并考虑结构重要性系数的基础底s面地基反力设计值。P=

s666.616.56=40.25kPa。

广东韩江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人货梯基础、塔吊基础方案

第 3页共18页

A---冲切荷载时取用的面积,即为4.6〓0.85=3.91m

2 F=40.25〓3.91=157.38kN。

lho--- 验算冲切面的有效高度,取两个钢筋方面的截面有效高度的平均值。h=300-35=265mm

oft---轴心抗压强度,C30为1.43Mpa。

800mm,取1.0。 βh---截面高度影响系数,截面高度小于bm---最不利剪切面边长度,取4.6m。

Fl≤0.7×βhft×bm×ho=0.7〓1.0 〓1.43〓4.6〓265=1220 kN。满足要求。

广东韩江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3 人货梯基础、塔吊基础方案

第 4页共18页

2.3承台底部配筋验算

属于轴心抗压,在承台底部两个方向的弯距。

MM1==P24P24(a(ahc)×(2b+bc)hc)×(2b+bc)222

22 a---基础底板长边尺寸,a=4.6m。 b---基础底板短边尺寸,a=3.6m。

h、b---相应的柱截面尺寸,h=3.0m,b=1.3m。

cccc M M1==40.252440.2524×(4.6-3.0)×(2×3.6+1.3)×(3.6-1.3)×(2×4.6+3.0)222=310kNm=641kNm

22底板配筋计算:

As=M0.9fyho=641×10000000.9×300×2652=895.8mm2

实际配筋φ12@200.As=2036>895.8mm。

2.4地下室顶板面验算

将人货梯及其承台自重转化为4.6m〓3.6m范围内面荷载,能满

广东韩江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4 人货梯基础、塔吊基础方案

第 5页共18页

足人货梯承台C30的抗压值。

s=666.6×1016.56m23=0.4MPa<14.3Mpa(满足要求)

2.1承台面集中荷栽验算

井架尺寸为700〓700。验算该局部抗压强度。 人货梯总重Q=15.36T 乘以分项系数15.36〓1.2=18.43T 位转换为KN即P=G〓0.02KN=18430〓0.02=368.6KN P/fc=368.6×101.43×1063=0.258m2<0.7×0.7=0.49m2满足要求。

五、人货梯基础支撑系统

本基础在地下室底板对应四个角位置及中心位置砌筑砖400〓400墙到地下室顶板。其中蒸压灰砂砖强度等级MU10,砂浆强度等级M5。其抗压强度设计值(1.5MPa)。支撑见下图。

井架人货梯基础承台地下室顶板砖砌筑600*600支撑柱地下室底板人货梯基础及支撑大样图

支撑系统轴心抗压验算

广东韩江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5 人货梯基础、塔吊基础方案

第 6页共18页

总荷载G=18.43+14.9〓2=48.23T 单位转换为KN即P=G〓0.02KN=48230〓0.02=964.6KN

受压的承载力应按下式计算:

N≤φfA

式中 N———轴向力值;964.3kN。

φ———高厚比 β 和轴向力的偏心距 e 对受压构件承载力的

影响系数,可按砌体设计规范附录 D 的规定采用;查表φ取0.8

f———砌体的抗压强度设计值,1.5MPa;

A———截面面积,对各类砌体均应按毛截面计算;。

964.6×1032

(0.6×0.6×5)m=0.53MPa<0.8×1.5=1.2Mpa满足要求。

六、塔吊布置

1、塔吊型号

选用江麓QTZ80塔式起重机(附着式)一台,臂幅50m,塔吊支撑钢架中心线距吊臂最前端51.330m,距尾端13.0m,自由爬升限高40m,最大起升高度125m,最大吊重8T,塔吊下支撑钢架尺寸为1.84m〓1.84m。

2、平面布置

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图纸,定位于B6-B8栋南侧,工程南面结构特点如下(由于塔吊只考虑布置在南面,故此仅分析南面的建筑结构特点):,

广东韩江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6 人货梯基础、塔吊基础方案

第 7页共18页

外边线突出不多,没有另外飘出建筑立面的构架。定位于6-M轴交7-6轴与7-8轴之间。具体见图一。

塔吊基础承台尺寸为4.2m〓4.2m〓1.4m,考虑到塔吊的预埋螺栓长度为1.8米,则基础尺寸定为4.2m〓4.2m〓1.7m,塔吊中线距B6-B8栋外边线约4.6m,具体位置详附图。基础管桩将原来7-7轴两条抗拔桩位置修改为四条,已征的设计的同意,见图一。

原来抗拔桩建筑物外边轴线

图一

3、防水处理

底板位置承台面平底板面,板钢筋预留,并四周用50cm宽,3mm厚钢板设置止水带作后浇带处理;顶板位置处,顶板及该处的梁钢筋预留,作后浇带处理,预留洞口临边砖砌180厚反300高。防水做法按设计要求。如图二。

广东韩江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7 人货梯基础、塔吊基础方案

第 8页共18页

砖砌180厚反300高顶板标高厚压纹钢板ˉ4.9m图二

七、基础受力分析

(一)有关数据

三、基础受力分析

(一)有关数据

根据塔吊厂家提供资料:

竖向荷载:P1(工作)=548KN P1(非)=467.4KN 水平荷载:P2(工作)=36.5KN P2(非)=95.1KN 倾覆力矩:M1(工作)=1709.2(KN〃m) M1(非)=1915(KN〃m) 由于塔吊工作状态与非工作状态的竖向力、水平力非常接近,而非工作状态弯距较大,故只选用非工作状态进行验算。塔吊基础采用4.2〓4.2〓1.7m的钢筋砼承台,砼标号C25;承台支承在4条400的PHC预制管桩上(静压桩),桩底打到强风化持力层,单桩承载力1400KN,桩长根据地质资料及压桩记录。

广东韩江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1700人货梯基础、塔吊基础方案

第 9页共18页

承台自重: G=4.2〓4.2〓1.7〓25=749.7KN

(二)桩承台大样及受力简图

桩顶承受轴心竖向力N=1.2(P1+G)=1.2〓(548+749.7)=1588KN 见图三。

M1P2ˉ4.9m剖面1700

图三

(三)荷载计算:

1、第一种情况:当吊臂位于基础对角线位置上时,对角线上的桩受压及受拉处于最大Nmax及Nmin状态,得:

Nmax=

=P(非)+1.2G14 +

M(非)+1P(非)h21.414b

467.4+1.2749.74 +

1915+1.7×95.11.414×3.4

=774(KN)

(压应力) Nmin=P(非)+140.9G -

M(非)+1P(非)h21.414b

=467.4+0.9749.74 -

1915+1.7×95.11.414×3.4

广东韩江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人货梯基础、塔吊基础方案

第 10页共18页

=-146(KN)

(拉应力)

2、第二种情况:当吊臂位于基础中线位置上时(x向或y向),得: Nmax=

=P(非)+1.2G14 +

M(非)+1P(非)×h22b

467.4+1.2×749.74 +

1915+1.7×95.12×3.4

=647(KN)

(压应力) Nmin=P(非)+140.9G -

M(非)+1P(非)×h22b

=467.4+0.9×749.74 -

1915+1.7×95.12×3.4

=-20(KN)

(拉应力)

(四)桩承台配筋计算:

(三)荷载计算:

1、第一种情况:当吊臂位于基础对角线位置上时,对角线上的桩受压及受拉处于最大Nmax及Nmin状态,得:

Nmax=

=P(非)+1.2G14 +

M(非)+1P(非)×h21.414b

467.4+1.2×749.74 +

1915+1.7×95.11.414×3.4

=774(KN)

(压应力) Nmin=P(非)+140.9G -

M(非)+1P(非)×h21.414b

=467.4+0.9×749.74 -

1915+1.7×95.11.414×3.4

=-146(KN)

(拉应力)

2、第二种情况:当吊臂位于基础中线位置上时(x向或y向),得: Nmax=P(非)+1.2G14 +

M(非)+1P(非)×h22b

广东韩江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人货梯基础、塔吊基础方案

第 11页共18页

=467.4+1.2×749.74 +

1915+1.7×95.12×3.4

=647(KN)

(压应力) Nmin=P(非)+140.9G -

M(非)+1P(非)×h22b

=467.4+0.9×749.74 -

1915+1.7×95.12×3.4

=-20(KN)

(拉应力)

(四)桩承台配筋计算:

1、承台底弯矩:

M(底)=774〓2〓0.95=1470(KN·m) (其中力臂为:1.7-0.75=0.95m) As(底)=M(底)=

0.9fyh01470×10000000.9×310×1350=3512(mm2)

选18ф16@200(双向)

As=18〓201=3618mm2 验算最小配筋率:

40201650*4200=0.00058=0.058%

小于最小配筋率。

故按最小配筋率进行配筋计算 0.15%*1650*4200=10395 mm2 选20ф16@200(双向)

As=20〓201=4020mm2

2、承台面负弯矩:

M(面)=146〓2〓0.95=277(KN·m) As(面)=

M(面)0.9fyh0=

277×10000000.9×310×1250=795(mm2)

广东韩江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人货梯基础、塔吊基础方案

第 12页共18页

选20ф14@200(双向)

As=20〓153.9=3078mm2>795 mm2

3、承台角桩抗冲切验算:

γ0N1=1.0〓774=774(KN)

R=【α1x(C2+

a1γ2)+α1y(C1+

a1x2)】fth0

其中:a1x=a1y=690mm,

ft=1.1N/mm2,

h0=1250mm

C1=C2=560mm

λ1x=λ1y=a1x/h0=690/1250=0.552

α1x=α1y=0.48/(0.552+0.2)=0.638

R=2〓0.638〓(560+690〔2)〓1.1〓1250 =1443KN>774KN 满足角桩冲切要求

(五)桩基承载力计算

1、桩竖向承载力:

桩端打到强风化持力层,φ400的单桩竖向承载力设计值为1300KN,满足γ0N≤R及γ0Nmax≤1.2R,所以桩竖向承载力满足要求。

2、抗拔承载力:

γ0N≤Uk/γs+Gp (5.2.17-2) Uk=∑λiqsikuili (5.2.18-1)

式中:N-桩拔力设计值

Uk-抗拔极限承载力标准值(KN);

γs-抗拔桩侧阻抗力分项系数,取1.65;

广东韩江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12 人货梯基础、塔吊基础方案

第 13页共18页

Gp-桩自重设计值,Gp=3.14〓(0.22-0.04752)〓8.8〓25=26.1KN;

λi-抗拔系数,砂土取0.5,粘性土取0.70; qsik-桩侧第i层土的极限侧阻力标准值(Kpa); ui-桩周长,均为3.14〓0.4=1.256m; li-各层层厚(m);

Uk=1.256〓(0.5〓35〓2.20+0.7〓55〓6.60)=367.5KN Uk/γs+Gp=367.5〔1.65+0.9〓26.1=246.2KN γ0N=1.0〓146=146KN≤246.2KN 满足抗拔要求 (考虑最不利因素,荷载分项系数取0.9)

八、人货梯安装及拆卸安全技术要求

1.建立安装小组,需要有熟悉电梯产品的机械安装钳工和电工各2名,安装拆卸过程有专人统一指挥,并熟悉图纸。

2.安装两节立柱后,在其两个方向调整垂直度,把平衡重、梯笼就位。 3.安装后调试梯笼,调试导滑轮与导轨间隙,并在离地面10m高度以内上、下运动试验。

4.按规定安装附壁杆连接系统,安装完毕后进行整机运行调试。 5.拆卸先进行运行检查,再把平衡铁拆下放平,拆下钢丝绳滚导轮组。 6.安装拆卸附壁杆及各层通道架铺板时,梯笼应随之停置在作业层高度,不得在拆除过程中同时上下运行。

7.安装和拆卸人员必须按高空作业要求系好安全带。

8.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作业,未经验收或验收不合格不准作下一道工

广东韩江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13 人货梯基础、塔吊基础方案

第 14页共18页

序作业。

9.接地保护:电梯所有外露可导电部分,应可靠地接地,接地电阻小于4Ω。

六、人货梯安全操作规程

1.人货梯司机必须身体健康,经过专业培训,熟悉电梯的性能、构造、机械保养、检查、维修知识,并经考试合格,取得劳动部门颁发的电梯操作上岗证,可独立操作。

2.工作前必须认真检查随机记录,凡上一班司机没有填写随机记录,接班司机不启动人货梯,以保证运行安全。

3.上班前应检查人货梯运行范围内有无妨碍梯笼运行的突出物体。 4.检查人货梯的技术状况: (1)检查所有螺栓的紧固情况。 (2)检查钢结构有无变形、裂纹、开焊。

(3)检查各个传动机构(包括电机、减速器、齿轮、导向轮)的情况。 (4)检查电缆是否完整无损,供电电压是否符合380〒20伏的要求。 5.凡上班时必须空载运行一次,确认安全后方可投入运行。 6.第一次满载运行时升高0.8~1米处,停车检查制动是否符合要求。如发现下滑现象,必须检查和调整刹车装置,经再次试机确认制动可靠方能投入运行。

7.严禁超载运行:1T人货梯限载1T或12人。2T人货梯限载2T或24人。

8.在工作过程中严禁人货混载。

9.在运行中司机必须专心操作,禁止与其他人员谈话或将人货梯交给无证人员操作。

广东韩江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14 人货梯基础、塔吊基础方案

第 15页共18页

10.凡不带安全帽及穿拖鞋或正在吸烟者,司机应禁止其进入梯笼。 11.遇下列情况应立即停止运行:

(1)大雾、雷雨和六级 以上(含六级)大风。 (2)信号不明或灯光不足。

(3)机械发生故障未查清原因和排除故障。

(4)在运行中发现设备有不正常现象应立即停止运行和及时上报。 (5)层间出入口安全门未关闭好禁止运行。

12.总电源未切断时,司机不得离开工作岗位,司机离开工作岗位应将梯笼门锁好。

13.下班后应对人货梯进行安全检查、搞好润滑和清扫卫生工作,将 梯笼降至地面,切断电源,锁好电箱。认真填写随机记录和台时记录。

九、塔吊安装和拆除

1、专人指挥,相互配合,确保安全生产。

2、高处作业人员严格遵守安全技术规程。

3、安装及拆卸作业区内禁止闲人逗留。

4、认真检查吊装用的钢丝套、卡环,严格按更新标准及时更新。

5、认真检查各连接螺栓、销轴,发现损坏、疲劳、开裂的要及时更新。

6、要紧固严密液压顶升系统部分管接头。

7、拆除影响安全作业的电线,检查电缆、电线的绝缘是否良好,电机接线是否正确,各行程开关动作是否灵敏可靠。

8、必须有完好的接地设施,接地电阻值不得大于4欧姆。

9、确保安全装置良好有效,如起重限制器、力矩限制器、高度限制、

广东韩江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15 人货梯基础、塔吊基础方案

第 16页共18页

行程限制器和吊钩保险、卷筒保险装置。

10、验收合格后方可作业,未经验收或验收不合格不准作下一道工序作业。

十、塔吊的安全操作和防雷

1、 操作者必须经过专业培训,熟悉塔式起重机各机构的构造和技术性能、操作、安全运行要求、安全和防护装置的性能、指挥信号、电气和保养维修,并经考试合格,取得劳动部门颁发的塔式超重机操作证,方能独立操作,作业时必须精力集中;

2、 作业时操作人员应与塔吊指挥密切配合,操作应根据指挥人员的信号,如信号不清或错误时操作人员可拒绝执行,如果由于指挥失误造成的事故,由指挥人员负责,严禁起吊物件在人员上空越过;

3、 操作人员作业前应对制动器、吊钩、钢丝绳、连接螺栓、电气控制系统、安全装置及各润滑点润滑状态进行检查,并进行一次空载试验,检查起升机构和各运行机构的工作状态,发现问题应在操作前及时处理;

4、 每班第一吊,应在吊离地面300毫米进行试刹车,确认制动器工作正常,才能投入工作;

5、 开机前必须鸣铃示警。操作中接近人员时,给断续铃声示警。吊臂吊物时下边不得有人。操作中的紧急停车信号,不论何人发出,都应立即执行;

6、 吊物的提升和下降速度要均匀,严禁忽快、忽慢和突然制动。左右回转动作和小车前走动作平稳,并应慢速就位。工作中突然停电,应将所有操作手柄扳回零位。起吊物件未放,操作者不准离开操作点;

广东韩江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16 人货梯基础、塔吊基础方案

第 17页共18页

7、 操作人员和塔吊指挥必须遵守“十不吊”的制度: (1) 超过额定负荷不吊;

(2) 指挥信号不明、重量不明、光线暗淡不吊; (3) 吊索和附件捆绑不牢、不符合安全要求不吊; (4) 行车吊挂重物直接进行加工时不吊; (5) 歪拉斜挂不吊;

(6) 工件上站人或工件上浮放有活动物件不吊; (7) 氧化瓶、乙炔瓶等具有爆炸性物件不吊;

(8) 带棱角、缺口的物体未垫好(防止钢丝绳磨损、割断)不吊; (9) 埋在地下的物体不吊; (10) 违章指挥不吊;

8、 操作人员不得利用极限位置控制停车;

9、 操作人员不得在有载荷的情况下高速起升、回转、变幅机构的器和进行维修工作,维护保养时必须切断电源并挂上标志牌或加锁;

10、 所吊重物接近或达到最大额定起重能力时,吊运前应检查钢丝绳的制动器,并用小高度短行程试吊后,再平稳吊运。起吊重物后需要变幅操作的,不得超过本机核准的重量――幅度范围;

11、 对无反接制动性能的塔式起重机,除特殊紧急情况外,不得利用打反车进行制动;

12、 作业后,吊臂应转到顺风方向,松开回旋制动器,小车移至非工作状态,吊钩提升至离吊臂下弦2-3米处,将各控制手柄拨至零位,关闭总电源,打开高空指示灯,关闭操作室门窗。当风力大于七级时,应

广东韩江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17 人货梯基础、塔吊基础方案

第 18页共18页

停止作业;

13、 做好交接班记录,及时向有关部门反映起重机在操作中发现的故障,严禁将起重机上的安全装置“人为短接”。

广东韩江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18

上一篇:计算机专业的实习报告下一篇:伤感悲伤的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