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状病毒科感染

2022-10-1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冠状病毒科感染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与心血管疾病

[摘要] 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感染不仅侵犯呼吸系统,也会累及循环系统。本文就 2019-nCoV 感染对心脏的直接影响、间接影响,以及对合并心血管疾病病人的影响与应对措施进行综述。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心脏;综述

[

[ABSTRACT]Infection with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 also known as 2019 novel coronavirus (2019-nCoV), not only impairs the respiratory system, but also affects the circulatory system. This article reviews the direct and indirect effects of 2019-nCoV infection on the heart, its effect on patients with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and related countermeasures.

[KEY WORDS]COVID-19; heart; review

2020年1月暴发于武汉的感染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1-2]肺炎病人不仅有典型呼吸系统表现,有的病人也会出现心脏受累的临床表现。本文就 2019-nCoV感染对心脏的影响及合并心血管疾病病人的影响进行综述,并依据临床经验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

1 2019-nCoV概述

冠状病毒是一个大型病毒家族,既往研究显示,能感染人类的冠状病毒共有6种,其中NL63和229E为α属,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相关病毒(SARS-CoV)、中东呼吸综合征相关病毒(MERS-CoV)、OC43、HKU1为β属。2019年底冠状病毒感染疫情再次爆发,世界卫生组织将造成此次疫情的病毒命名为2019-nCoV,将由2019-nCoV引发的疾病命名为冠状病毒疾病-2019(COVID-19)。2019-nCoV属β属[3]。病毒基因检测显示,2019-nCoV基因组和SARS-CoV基因组具有86.9%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它们的刺突蛋白结构非常相近,均以细胞表面的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ACE2)为侵入细胞的关键受体[3]。但2019-nCoV的刺突蛋白与ACE2的亲和力是SARS-CoV的10~20倍,这有可能导致 2019-nCoV更易于人际传播。

2 2019-nCoV感染对心脏的影响

2.1 直接急性心肌损伤

对SARS-CoV感染病人研究发现,感染SARS-CoV可引起病毒性心肌炎性改变。目前,在部分已确诊的COVID-19病例中,发现有急性心肌损伤的症状。《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6版)》指出,部分COVID-19病人可出现肝酶、乳酸脱氢酶(LDH)、肌酶和肌红蛋白增高,部分危重者可见肌钙蛋白增高[4],提示COVID-19病人可心肌损伤。2020年2月13日,美国心脏病学会(ACC)发布的一份临床公告指出,COVID-19和心血管疾病可相互影响加重病情使疾病恶化[5]。HUANG等[6]研究显示,早期确诊2019-nCoV感染的41例住院病人中有12%的病人出现了急性心肌损伤。WANG等[7]研究显示,138例COVID-19住院病人中有16.7%的病人发生心律失常,7.2%的病人伴有急性心肌损伤。2019-nCoV与普通病毒引起直接心肌损伤的机制类似[8]。

2.2 间接影响

2.2.1 发热对心脏的影响 2019-nCoV感染时最常见的症状是发热。发热可对心血管系统造成影响,引起心率增快、心肌耗氧量增加、心排血量下降,供需失衡从而诱发病人缺血加重或心力衰竭。

2.2.2 低氧血症对心脏的影响 严重的COVID-19可引起明显的气体交换障碍,最终导致低氧血症。有研究显示,重症COVID-19病人在无创呼吸机辅助下血氧饱和度(SPO2)仍然急剧下降,从上1秒的90%骤降至下1秒的20%[9]。低氧血症可显著降低心脏储备,同时也是应激反应的促发因素。严重的低氧血症导致机体组织广泛低氧,加上高碳酸血症和感染等因素,导致线粒体功能不全,ATP合成减少,钠泵功能障碍,损伤心肌组织,可能会造成非冠状动脉闭塞性心肌梗死[10-11]。

2.2.3 药物治疗对心脏的影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 案(试行第6版)》中推薦的抗病毒治疗药物新增洛匹那韦/利托那韦、利巴韦林、阿比多尔、α-干扰素、磷酸氯喹[4]。对于合并冠心病病人,不推荐洛匹那韦/利托那韦与利伐沙班、辛伐他汀、阿托伐他汀、胺碘酮、决奈达隆、雷诺嗪合用[12-13],两者会使血浆三酰甘油、总胆固醇、血糖水平增高,并且还会导致心律失常[12-15],有潜在的增加结构性心脏病、传导系统异常、缺血性心脏病、心肌病病人出现心脏传导异常的风险,应慎用[13]。利巴韦林为核苷类广谱抗病毒药,其大剂量应用可致心肌损害,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病人应避免使用。α-干扰素有广谱抗病毒及免疫调节作用,可引起心律失常、心肌梗死、心肌病等,对有心肌梗死或心律失常的病人使用时需要进行心电监护[13]。α-干扰素可通过诱导胰岛β细胞的自身免疫性损伤而诱发糖尿病[16],因高糖血症也是心血管疾病的高危因素,因此在使用时需注意监测血糖。磷酸氯喹是4-氨基喹啉类衍生物,有广泛的抗病毒及免疫调节作用。磷酸氯喹可抑制窦房结功能,导致心律失常、休克,甚至发生阿-斯综合征而致病人死亡[17]。因此,用药前需检查病人心电图是否正常,治疗期间需监测心电图有无QT间期延长或心率减慢情况。阿比多尔是一种非核苷类广谱抗病毒药物,可导致心动过缓,与阿奇霉素、喹诺酮类等抗生素联用可能增加心力衰竭的发生率,出现呼吸困难、咳嗽咳痰等症状,要与肺炎加重鉴别,避免延误对心脏损害的诊断与治疗[18]。

2.2.4 凝血功能障碍对心脏的影响 2019-nCoV感染病人可能会存在凝血功能障碍,很多心血管疾病病人在使用抗凝和抗栓治疗时需监测凝血功能。

2.2.5 应激反应对心脏的影响 2019-nCoV所致的疫情属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疫情传播迅速广泛,传播途径多,且传染性强,暂时没有特异性治疗方法,会引起公众尤其是病人的恐惧、焦虑。既往对SARS和MERS等传染性疾病研究显示,许多病人和医护人员在疫情爆发期间会产生严重的精神压力,不同程度地产生恐惧、焦虑、抑郁甚至急性应激障碍、创伤后应激障碍等[19]。应激状态下,机体大量释放儿茶酚胺,其心脏毒性作用和缩血管作用可能会导致部分心肌顿抑、恶性心律失常、血管严重痉挛等,从而导致应激性心肌病。一旦出现应激性心肌病,会严重影响心脏功能,导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因此,疫情期间应重视相关人群的心理疏导,预防病人或幸存者、隔离人群、医务人員及其家属出现心理卫生问题,必要时给予相应的心理治疗。

3 2019-nCoV感染对合并基础心脏病病人的影响

ACC发布的公告显示,心血管疾病病人为感染2019-nCoV的高风险人群,对现有病例进行统计分析发现,高达50%的COVID-19住院病人有慢性疾病,其中40%病人有明确的心脑血管疾病史,他们感染2019-nCoV后并发症及死亡风险较高[5]。姜雨薇[20]对17例COVID-19死亡病人研究显示,其中35%为高血压病人,17%为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病人,提示心血管病病人感染2019-nCoV后死亡风险高。心血管疾病是病毒感染的易感因素,也是不良预后的危险因素。

3.1 合并高血压

2019-nCoV通过ACE2感染人体细胞,与ACE2结合后引起该蛋白大量降解,导致肺组织和心肌组织ACE2表达降低,RAS系统激活,从而引起血压升高或使原有的高血压进一步增高。因此,对于已经感染2019-nCoV的高血压病人,应该进行个性化的降压药物调整,可以服用ACEI或ARB进行降压治疗,以对抗升高的血管紧张素Ⅱ,确保降压达标,且有可能减轻肺损伤[21]。

3.2 合并冠心病

并发冠心病病人心脏储备功能下降,一旦发生2019-nCoV感染,则氧供需失衡,病情发展迅速,死亡风险极高。已有研究表明,2019-nCoV可通过引起全身炎症反应破坏冠状动脉斑块稳定,使冠心病和心力衰竭病人发生心血管事件的风险增加,并且可能会掩盖急性心肌梗死的典型症状[22]。因此,有呼吸困难的病人应在针对COVID-19治疗的同时,注意心肌梗死症状的识别。

3.3 合并心力衰竭

心力衰竭病人体质差,免疫功能低下,非常容易感染2019-nCoV,一旦感染,可直接诱发心力衰竭加重,也可引起细胞因子风暴,加重心力衰竭,最终导致病人死亡。上海卫生健康委员会公布的首例COVID-19死亡病人88岁,有严重的高血压、心功能不全病史,感染后死于心力衰竭和全身MODS。在其发病过程中,2019-nCoV 感染只是诱因,心脏功能障碍是影响病情发展的一大因素,而且心力衰竭时的急性肺水肿表现,包括气促、呼吸困难、疲乏等临床症状均极易被COVID-19的类似症状所掩盖[23]。

4 应对措施

COVID-19疫情防控期间,对感染病人相关心肌损伤需在科学评估、严格防护的基础上,因地施策、因人施治,遵循“疫情第一、风险评估、首选保守、确保防护”的急救原则,并在救治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以期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4.1 针对2019-nCoV感染相关的处理

积极进行抗病毒治疗,参照COVID-19诊疗方案进行抗病毒药物、康复者血浆、人免疫球蛋白、血液净化等治疗[4]。

4.2 针对心肌保护的处理

病人卧床休息,给予磷酸肌酸钠、辅酶Q10、曲美他嗪、维生素C等治疗,保证充分热量;维持水、电解质与酸碱平衡。及时行氧疗及呼吸支持治疗,预防和治疗并发症[8]。

4.3 针对心血管保护的处理

心血管病病人应个体化服用他汀类、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抗血小板药等稳定血管斑块的药物,以保护心血管健康;同时建议病人每年接种肺炎球菌疫苗、流感疫苗以减少细菌性、病毒性肺炎的发生或减轻症状。

4.4 针对心力衰竭的处理

纠正血流动力学异常,维护重要脏器的灌注和功能;去除急性心力衰竭的病因和诱因,及早应用抗生素预防细菌和 真菌感染;严格控制病人入量,同时采用利尿剂增加病人出量,保证出量大于入量。必要时尽早实施体外膜肺氧合辅助呼吸和循环。

4.5 针对老年病人的处理

①对老年病人进行综合评估,识别抑郁、痴呆、衰弱等,给予多学科管理,尽可能避免不利影响;②注意药物相互作用和不良反应,采取个体化合理联合用药的方式;③及时监测和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④高龄老年人预期寿命短,需仔细评估检查及治疗的风险收益比,严格掌握有创检查及治疗的适应证。

综上所述,2019-nCoV感染不仅可导致心肌直接损伤,同时还对心脏有间接的影响。存在心血管疾病的病人感染2019-nCoV预后较差。2019-nCoV感染的病人既要积极进行抗病毒治疗,同时给予心肌营养支持及心血管保护治疗,出现心力衰竭时尽快纠正血流动力学异常,维护重要脏器的灌注和功能。对老年病人进行综合评估,给予多学科管理,尽可能避免不利影响。

[参考文献]

[1]陈大明,赵晓勤,缪有刚,等. 全球冠状病毒研究态势分析及其启示[J]. 中国临床医学, 2020,27(1):1-12.

[2]汪锴,康嗣如,田荣华,等.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胸部CT影像学特征分析[J]. 中国临床医学, 2020,27(1):27-31.

[3]ZHU Na, ZHANG Dingyu, WANG Weiling, et al. A Novel coronavirus from patients with pneumonia in china, 2019[J]. N Engl J Med, 2020,382:727-733.

[4]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办公室.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6版)[EB/OL]. 2020. http://www.nhc.gov.cn/yzygj/s7653p/202002/8334a8326dd94d329df 351d7da8aefc2.shtmlhttps://baike.baidu.com/item.

[5]MADJID M, SOLOMON S, ORLY V P. Cardiac Implications of Novel Wuhan Coronavirus (2019-nCoV)[J]. ACC Clinical Bulletin, 2020:1-4.

[6]HUANG C L, WANG Y M, LI X W, et al. Clinical features of patients infected with 2019 novel coronavirus in Wuhan, China[J]. Lancet (London, England), 2020,395(10223):497-506.

[7]WANG D W, HU B, HU C, et al.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138 hospitalized patients with 2019 novel coronavirus-infected pneumonia in Wuhan, China[J]. JAMA, 2020,323(11):1061-1069.

[8]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精准医学学组,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成人暴发性心肌炎工作组. 成人暴发性心肌炎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J]. 内科急危重症杂志, 2017,23(6):443-453.

[9]侯涛. 武汉金银潭医生前线手记: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临床特征初探[EB/OL]. (2020-01-29).[2020-01-29]. http://news.medlive.cn/all/info-news/show-165664_97.html.

[10]TAMIS-HOLLAND J E, JNEID H, REYNOLDS H R, et al. Contemporary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patients with myocardial infarction in the absence of obstructive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a scientific statement from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J]. Circulation, 2019,139(18): e891-e908.

[11]王里松,王敏. 肌钙蛋白I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发作期低氧血症患者的意义[J]. 淮海医药, 2012,30(3):228-229.

[12]WANGPATHARAWANIT P, SUNGKANUPARPH S. Swit-ching lopinavir/ritonavir to atazanavir/ritonavir vs adding atorvastatin in HIV-infected patients receiving second-line antire-troviral therapy with hypercholesterolemia: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J]. Clinical Infectious Diseases: an Official Publication of the Infectious Diseases Society of America, 2016,63(6):818-820.

[13]边原,王玥媛,杨勇,等.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性肺炎抗病毒药物合理使用与药学监护[J/OL]. 医药导报, http://kns.cnki.net/kcms/detail/42.1293.R.20200203.1003.002.html.

[14]白浪,王铭,唐小琼,等. 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中的热点问题的思考[J]. 华西医学, 2020,35(2):125-131.

[15]陈柳林,黄树庭. 含洛匹那韦/利托那韦的初治抗病毒方案治疗HIV/HCV合并感染者的疗效观察[J]. 中国艾滋病性病, 2014,20(12):895-897.

[16]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干扰素α治疗不良反应临床处理专家委员会. 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干扰素α治疗不良反应临床处理专家共识[J]. 中华实验和临床感染病杂志(电子版), 2014,8(1):108-113.

[17]朱运贵,邓紫薇,刘丽华,等. 新冠肺炎诊疗方案治疗药物信息汇编(第1版)[J]. 中南药学, 2020,18(3):345-358.

[18]张劲农. 武汉协和医院处置2019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策略及说明[EB/OL]. (2020-01-22).[2020-01-29]. https://www.dxy.cn/bbs/newweb/pc/post/42662254.

[19]徐宝丽,管甲亮,术超,等. 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相关研究进展[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20,30(6):839-844.

[20]姜雨薇. 国家卫健委公布17例新型肺炎死亡病例病情:多为60岁以上[EB/OL]. (2020-01-23).[2020-01-29]. http://www.chinanews.com/gn/2020/01-23/9068034.shtml.

[21]李红芳,邓勇志. 高血压患者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原用ACEI或ARB是否应继续使用[J]?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2020,36(3):204-208.

[22]李建平. 从美国心脏病学会临床公告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期间管理心血管疾病[EB/OL]. (2020-02-27).http://k.sina.com.cn/article_5859662380_15d435a2c00100ot2r.html?from=healt.

[23]上海卫健委. 沪首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死亡病例:感染是诱因[EB/OL]. 人民网(2020-01-26).[2020-01-29].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56801929380967223.

(本文编辑 黄建乡)

作者:姜淑芳 袁本敏 韩志武

第2篇:医院药学人员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暴露防护对策

DOI 10.6039/j.issn.1001-0408.2020.05.03

摘 要 目的:为医院药学人员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感染的暴露防护提供参考。方法:根据医务人员防护相关指南的推荐,结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特点和防控管理的要求,基于暴露防护的基本原则,对医院药学人员工作岗位实际存在的感染暴露风险进行评估,并构建COVID-19疫情下医院药学人员暴露防护对策。结果:经遵循标准预防原则和感染暴露风险评估,医院药学工作岗位大部分属于低风险暴露岗位,仅个别岗位属于中、高风险暴露岗位。应根据不同药学岗位暴露风险级别,视工作需要配备个人防护用品。同时应强化人员的感染防护培训,做好工作环境和设施的清洁消毒。结论:COVID-19疫情期間,医院药学人员应践行标准预防原则,基于医院药学的工作岗位特点和暴露风险,按照药学部门确定的暴露风险级别和相关的管理规定进行个人防护,避免过度防护或防护不足,从而保障顺利、安全地开展药学服务。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医院药学人员;暴露防护

Exposure Protection Countermeasures for Novel Coronavirus Infection in Hospital Pharmaceutical Staff

YAN Yingying1,2,YUAN Xiaoning3,YANG Yiheng1,2,YANG Li1,2,LIU Fang1,2,ZHAI Suodi1,2,ZHAO Rongsheng1,2(1.Dept. of Pharmacy, Peking University Third Hospital, Beijing 100191, China;2.Beijing Pharmacy Center for Quality Control and Improvement, Beijing 100191, China;3.Dept. of Hospital Infection Prevention and Control, Peking University Third Hospital, Beijing 100191,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exposure protection countermeasures for Novel coronavirus (SARS-CoV-2) infection in hospital pharmaceutical staff. METHODS: According to the recommendations of related medical staff protection guideline, combined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prevention and control requirements of novel coronavirus pneumonia (COVID- 19), based on the basic principle of exposure protection, actual exposure risk of infections for hospital pharmaceutical staff were evaluated, and the countermeasures for exposure protection were constructed under the epidemic condition of COVID-19. RESULTS: According to the standard prevention principle and the risk evaluation of infection exposure, most of the pharmaceutical posts in the hospital belonged to low-risk exposure posts, and only a few posts belonged to medium-and high-risk exposure posts. Personal protective equipment should be provided according to the exposure risk level of different pharmaceutical posts and work demand. At the same time, infection protection training should be strengthened; environment and facilities in pharmacy should be cleaned and disinfected. CONCLUSIONS: Standard prevention principle should be followed by hospital pharmaceutical staff during epidemic period. Based on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exposure risks of pharmacy posts, and according to the regulations of the hospital, personal protection for hospital pharmaceutical staff should be conducted according to the exposure risk level determined by the pharmaceutical department and relevant management regulations to avoid over-protection or inadequate protection, so as to ensure the smooth and safe development of pharmaceutical care.

KEYWORDS Novel coronavirus; COVID-19; Hospital pharmaceutical staff; Exposure protection

自2019年12月以来,湖北省武汉市暴发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感染,并迅速蔓延至全国其他地区,截至2020年2月28日,已在我国造成78 959例患者感染,2 791例患者死亡[1]。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作为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已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按照甲类传染病管理[2]。目前,该病的传染源主要是SARS-CoV-2感染的患者,隐性感染者也可能成为传染源。呼吸道飞沫传播和密切接触者传播是该病的主要传播途径,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长时间暴露于高浓度气溶胶的情况下,也存在经气溶胶传播的可能;且人群普遍易感,平均潜伏期为5.2 d,流行初期基本再生数(R0)为2.2[2-5]。

医务人员是COVID-19感染的高危人群,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对连续收治确诊的138例患者的临床特征进行了研究,发现医务人员感染确诊比例高达29%[6]。近期,国家和各省市分别发布了多项指导文件,要求科学、有效地采取防护措施,降低医务人员感染性疾病的职业暴露风险[7-8]。医院药学部门作为保障药品供应、提供药学服务、促进合理用药的重要部门,应做好暴露防护工作。但现有文件主要针对临床工作,对于医院药学人员暴露防护的指导尚不甚明确,有待结合医院药学人员的岗位特点和工作内容进一步细化,并加强可操作性。鉴于此,本文基于暴露防护的基本原则,对医院药学工作岗位实际存在的感染暴露风险进行评估,并提供暴露防护的可行性建议,为疫情期间医院药学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参考。

1 医院药学人员暴露防护对策构建方法

医疗机构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可分为标准预防(Standard precautions)和基于传播途径的预防(Transmission-based precautions)两个层级,是医务人员暴露防护的重要措施[9-10]。其中,标准预防已被纳入我国医院感染相关的多部法规中[10-11]。标准预防原则是“医务人员的防护基础,适用于不同工作区域和岗位的全体医务人员”。基于传播途径的预防是在标准预防基础上的第二层级,应根据疫情的传播途径建立接触、空气、飞沫暴露的隔离防护措施[8-9]。

结合COVID-19疫情特点和防控管理的要求,遵循标准预防的理念与原则,在对医院药学工作岗位的实际特点、相关工作内容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严格按照所在医疗机构感染防控的要求,评估医院药学人员不同岗位的暴露风险分层,明确常用的个人防护用品及个人防护措施,构建COVID-19疫情下医院药学人员暴露防护对策。

2 医院药学人员工作岗位的暴露风险分层

在医疗机构严格落实预检分诊制度的基础上[12-13],根据医院药学人员的职责、任务及药学服务的内容与模式,结合我国医院药学发展的实际情况,药学人员工作岗位大体可分为调剂岗位、临床药学岗位、实验室检测岗位、药品制剂与检验岗位、静脉用药集中配置岗位、药品供应与管理岗位、病区药品配送与物流岗位等[14]。

COVID-19的防控主要围绕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三个环节展开,目前已采取以管理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为主要内容的综合防控措施[7]。根据《北京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医务人员防护指南》的相关推荐,医务人员暴露风险按照接触患者程度和职业暴露情况分为“高、中、低”三级:进行可能产生气溶胶的操作或手术等为高风险,直接接触患者为中风险,间接接触患者为低风险[15]。按照标准预防的原则,结合上述指南相关推荐,参考对应或类似临床医疗操作[8],对医院药学工作内容及特点进行暴露风险评估,基本原则如下[16]:

(1)高风险。发热或隔离病区的药学工作,包括调剂与临床药学工作等,因可能存在与确诊或疑似患者的接触,以及与患者标本处理时可能产生的气溶胶或体液暴露的接触操作等,应按照发热或隔离病区相关要求进行防护。药学实验室工作,如对确诊和疑似患者进行血药浓度测定和基因检测等,也属于高风险,应具备生物安全二级实验室以上条件,否则不建议对确诊和疑似患者进行血药浓度测定和药物基因检测。

(2)中风险。直接接触患者的药学服务,如药学服务中的查体、患者体液(含血液)接触与转运,及非确诊或疑似患者血药浓度测定和基因检测等。

(3)低风险。间接接触患者的药学服务,如处方调剂、用药咨询、药学门诊、药学监护、病区送药、静脉配置药物、药品管理等工作。

按制订的评价标准,医院药学工作岗位大部分属于低风险,仅个别岗位属于中、高风险。具体岗位暴露风险分层及相关管理要点详见表1。

3 常用的个人防护用品

医院药学人员使用的个人防护用品应符合国家卫生健康部门管理要求和相关标准[17-18],常见的个人防护用品包括工作服、一次性工作帽、口罩[包括普通医用口罩、医用外科口罩、医用防护口罩、动力送风过滤式呼吸器(选配尘毒组合的滤毒盒或滤毒罐)]、手套(包括一次性手套、长袖加厚橡胶手套)、鞋靴类(工作鞋、胶靴、防水靴套、一次性鞋套)、护目镜、防护面罩/防护面屏、隔离衣、医用防护服、防水围裙等[16-17]。手卫生是标准预防最重要的环节之一,手卫生设施应由医疗机构药学部门或药学工作所在区域提供,包括洗手池、水龙头、流动水、洗手液(肥皂)、干手用品、手消毒剂等[19]。可根据不同药学岗位的高、中、低暴露风险,选备个人防护用品,常用个人防护用品选择建议详见表2。

表2 不同药学岗位个人防护用品选择建议

4 医院药学人员的个人防护措施

COVID-19院内感染事件频发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有研究表明,除大型综合医院的急诊、发热门诊、呼吸科和传染病科医务人员防护较严以外,其他大部分医务人员的防护意识不强,防护措施不到位[5]。感染防护培训是院内感染防控的重要内容之一,对所有医院药学人员应着重加强感染防护培训。针对此次疫情,应参照所在医疗机构相关要求,重点对COVID-19的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流行特征、临床特征、药物治疗、个人防护措施(如手卫生、个人防护措施、暴露后的现场紧急处理、工作环境和设施的清洁消毒等)、应急预案等内容进行药学全员培训,并基于考核等方式确保所有医院药學人员均掌握了感染防护相关内容。在后文中,重点从以下4个方面阐述医院药学人员的个人防护措施。

4.1 手卫生

手卫生是标准预防的基础措施,指在从事职业活动过程中的洗手、卫生手消毒和外科手消毒的总称[19]。疫情期间,基于COVID-19的主要传播途径,医院药学人员应严格采取手卫生措施。在接触患者前、清洁或无菌操作前、暴露患者体液风险后、接触患者后、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后,尤其是在戴手套、穿个人防护装备前,以及脱去个人防护装备的过程中,需特别注意应严格按照《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执行手卫生措施。当手部有血液或其他体液等肉眼可见的污染时要洗手[19]。另外,戴手套不能代替手卫生,摘手套后也应做好手卫生。

4.2 个人防护措施

药学工作人员的个人防护措施原则上应参考临床相同或类似工作同级别防护标准,并按照所在科室或区域进行属地化管理。对应医疗机构药学人员工作岗位的高、中、低暴露风险,不同岗位的个人防护措施应分别对应三级、二级、一级生物安全防护[3,16]。三级生物安全防护:防护服、隔离衣、医用防护口罩、工作帽、护目镜/面屏、呼吸头罩、双层手套、防水靴套、鞋套、手卫生;二级生物安全防护:工作服并加穿隔离衣、医用外科口罩/医用防护口罩、工作帽、护目镜/面屏、手套、手卫生;一级生物安全防护:工作服或加穿隔离衣、医用外科口罩、工作帽、手卫生[15-16]。穿脱个人防护措施时,应严格按照穿脱流程进行。禁止穿着个人防护装备离开污染区,以避免各个分区交叉感染。以三级生物安全防护为例的穿脱流程详见图1。

4.3 暴露后的现场紧急处理

医院药学工作人员应具备暴露后现场紧急处理的能力。暴露可分为个人防护用品暴露和皮肤、黏膜暴露等,职业暴露后现场处理非常重要,良好的处理方法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感染的危险性[20]。个人防护用品被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等污染时应当立即更换;口罩在污染或潮湿时应随时更换,并不应重复使用[21]。丢弃的个人防护用品应作为医疗废物,严格按照所在医疗机构感控部门要求进行个人和环境处理[16]。

医院藥学不同岗位工作人员在工作过程中,若皮肤被污染,应立即清除污染物,再用一次性吸水材料沾取75%医用酒精、0.5%碘伏或过氧化氢等皮肤消毒剂擦拭消毒;若黏膜被污染,应使用大量生理盐水冲洗或0.05%碘伏冲洗消毒[22]。如发生此种情况,应及时与医院感染管理部门联系,根据暴露源情况及暴露类别确定是否需要进一步处理。

4.4 工作环境、设施及处方的清洁和消毒

疫情期间,基于SARS-CoV-2的主要传播途径,药房环境(包括空气、地面、物体表面)和相应工作设施应严格管理,保持清洁,并定期进行消毒处理。如药房物体表面、墙面、地面被确诊或疑似患者的血液、分泌物、呕吐物和排泄物污染,应先完全清除污染物再进行消毒。少量污染物可用一次性吸水材料(如纱布、抹布等)沾取 5 000~10 000 mg/L 的含氯消毒液(或能达到高消毒水平的消毒湿巾/干巾)小心移除;大量污染物应使用含吸水成分的消毒粉或漂白粉将其完全覆盖,或用一次性吸水材料将其完全覆盖后用足量的5 000~10 000 mg/L的含氯消毒液(或能达到高消毒水平的消毒干巾)浇在吸水材料上,作用 30 min以上,再小心清除干净[12]。清除过程中避免接触污染物,清理的污染物按医疗废物集中处理[12]。如发生上述情况,应及时与医院感染管理部门联系,明确是否需要进一步处理。在处方的消毒管理中,发热药房和隔离病区药房应尽量使用电子处方,或采用信息手段(如传真、网络等)传递处方,最大限度减少纸质处方的传递。纸质处方应定期集中汇总,经甲醛熏蒸消毒或环氧乙烷灭菌后,装入密封容器内保存。医疗机构或药学部门应设置专门区域存放消毒后的处方[16]。COVID-19疫情下工作环境和设施的清洁、消毒要点详见表3。

表3 COVID-19疫情下工作环境和设施的清洁和消毒要点

5 结语

疫情期间,医院药学人员在药学工作中应践行标准预防的基本原则,基于医院药学的工作岗位特点和暴露风险,按照药学部门确定的暴露风险级别和相关的管理规定进行个人防护,避免过度防护或防护不足,从而保障顺利、安全地开展药学服务工作。

参考文献

[ 1 ]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分布[EB/OL].(2020-02-22)[2020-02-22].http://2019ncov.chinacdc.cn/2019-nCoV/.

[ 2 ] 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办公室.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五版:修正版[EB/OL].(2020-02-08)[2020-02-13].http://www.nhc.gov.cn/yzygj/s7653p/202002/d4b895337e19445f8d728fcaf1e3e13a.shtml.

[ 3 ] 中华医学会检验分会. 2019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临床实验室检测的生物安全防护指南:试行第一版[EB/OL].(2020-01-31)[2020-02-13]. https://csps.cma.org.cn/art/2020/1/31/art_1822_32236.html.

[ 4 ] 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办公室.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六版[EB/OL].(2020-02-18)[2020-02-20].http://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0-02/19/content_5480948.htm.

[ 5 ] 中华预防医学会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专家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病学特征的最新认识[EB/OL]. (2020- 02-28)[2020-02-28].https://doi.org/10.16505/j.2095- 0136.2020.0015.

[ 6 ] WANG D,HU B,HU C,et al.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138 hospitalized patients with 2019 novel coronavirus-infected pneumonia in Wuhan,China[EB/OL].[2020-02- 28].http://jamanetwork.com/journals/jama/fullarticle/10. 1001/jama.2020.1585.

[ 7 ]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办公厅.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四版 [EB/OL].(2020-02-06)[2020-02-13].http:// www.gov.cn/zhuanti/2020-02/07/content_5475813.htm.

[ 8 ] CDC. Standard precautions for all patient care[EB/OL].(2016-01-26)[2020-02-13].http://www.cdc.gov/infectioncontrol/basics/standard-precautions.html.

[ 9 ] 朱元元,冯卫忠,李健,等.标准预防措施与传染病隔离常规的特点比较[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4,24(20):5160-5162.

[10] 李六亿.标准预防的介绍[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1999,15(4):241.

[11] 李六亿.标准预防:防控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基本策略[J].中国护理管理,2019,19(8):1121-1125.

[12] 幸小弘,彭孝武,严立.综合医院设立传染病预检分诊的意义、问题与对策[J].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2010,21(1):116-117.

[13] 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局.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加强重点地区重点医院发热门诊管理及医疗机构内感染防控工作的通知[EB/OL].(2020-02-04)[2020-02- 13].http://www.nhc.gov.cn/yzygj/s3594/202002/70d1096- 4d54e4fe9a2539c58356906f9.shtml.

[14] 甄建存,王育琴,李玉珍.医院药师基本技能与实践[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3-10.

[15] 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北京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医务人员防护指南[S]. 2020-02-03.

[16] 赵荣生,杨毅恒,杨丽,等.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医院药学工作指导与防控策略专家共识[J].中国药学杂志,2020,55(4):268-277.

[17] 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局.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加强疫情期间医用防护用品管理工作的通知[EB/OL]. (2016-02-03)[2020-02-13].http://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0-02/04/content_5474521.htm.

[18] 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中常见医用防护用品使用范围指引:试行[EB/OL]. (2016-01-26)[2020-02-13]. http://www.nhc.gov.cn/xcs/zhengcwj/202001/e71c5de925a64eafbe1ce790debab5c6.shtml.

[19] 國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EB/OL].(2019-11-26)[2020-02-13].http://www.nhc.gov.cn/fzs/s7852d/201912/70857a48398847258ed474ccd563caec/files/2cbd30e67c52445098c8db23eed0af0b.pdf.

[20] 杨淑玲,李亚洁,张秀华,等.经血传播疾病对医护人员的职业危害及其防护[J].南方护理学报,2004,11(11):15-17.

[21] 何俊美,魏秋华,任哲,等.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中口罩的选择与使用[J].中国消毒学杂志,2020,37(2):1-5.

[22] 周红,胡晓红,黄潇,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治疗药物监测实验室的感染防控策略[EB/OL]. (2020-02-11) [2020-02-28].http://kns.cnki.net/kcms/detail/42.1293.R. 20200210.2219.006.html.

(收稿日期:2020-02-21 修回日期:2020-02-28)

(编辑:林 静)

作者:闫盈盈 袁晓宁 杨毅恒 杨丽 刘芳 翟所迪 赵荣生

第3篇:基层医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护理人力资源管理实践

【摘要】目的:总结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确诊患者定点收治医院护理人力资源管理经验。方法:2020年1月22日至3月4日,我院作为本市确诊患者唯一定点救治医院,83例确诊患者全部治愈出院。医院启动公共卫生事件护理人力资源调配方案,对护理人员进行规范培训,合理、有效的激励和支持保障。结果:在严峻的疫情防控形式下,我院护理工作有序、高效、安全,充分保障了临床护理质量和一线护理人员的身心健康。结论:通过充分发挥护理部人力资源管理职能, 进行科学有效的人力资源调配,是积极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止疫情扩散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护理人员;人员管理

[

2019年年末,以武汉为中心,全国乃至全球爆发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Novel Coronavirus Pneumonia, NCP)(以下简称新冠肺炎)是一种传染性极强、以呼吸道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为主要传播途径,人群普遍易感的一类急性呼吸道传染疾病[1]。于1月20日被国家卫健委列为按“甲类”传染病防控管理的“乙类”传染病[2]。

安庆地区作为安徽省劳务人口输出主要城市,有大量湖北等重点疫区接触史的返乡务工人员;同时多个地市与湖北省毗邻。结合安庆市疫情防控形势,1月25日,安庆市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

我院是安庆市最早的三级甲等医院,北院区(安庆市传染病医院)是安庆市新冠肺炎确诊患者唯一定点救治医院,是安庆市疫情救治工作的主战场,承担安庆(含五县两市三区)所有确诊患者的救治任务。1月22日至3月4日,累计收治新冠肺炎确诊患者83人,疑似、无症状感染、医学观察患者46人,发热门诊总诊疗人数5 000余人。83例确诊患者全部治愈出院。救治过程中无一例医护人员感染病例,未发生一例新冠肺炎院内感染病例。针对此次疫情,护理部统筹管理,保证效率,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护理人力资源调配方案并动态调整,护理工作安全有序,现报道如下。

1 人力资源调配

安庆市作为劳务人口输出主要城市,有大量务工人员在春节期间返乡。每年的春节期间是医院就诊的高峰期。此次疫情突入其来,控制疫情的“机会窗口”转瞬即逝。护理人力资源配备是保证护理工作质量的基本条件[3]。

1.1迅速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护理人力资源调配方案 为积极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确保护理人员在应急状态能迅速调配到位,我院自2011年起即建立护理人员紧急状态调配机制,成立分管院长领导下的三级(护理部主任-科护士长-护士长)应急护理管理体系,并根据救援需要建立了涵盖重症、外科、内科、儿科等重点专科人员的全院护理人力资源储备库。储备人员基本要求为:身心健康,专业理论扎实、操作技能娴熟,年龄<45岁,工作必须满 1年以上。1月22日,大量新冠肺炎疑似病例涌入,原有感染性疾病科人力告急。护理部立即启动人力资源储备库,并根据疫情防控需要,配合相关部门,在北院区扩建4个隔离病区,在本部、新院区增建2个发热门诊、2个预检分诊区域。在本次防疫工作中,护理人力资源储备库成员高效协同配合,确保了各项工作安全有序、兼顾效率。

1.2评估全院工作量,建立应急梯队 随着疫情的进展,原有的人力资源储备库已不能满足实际需要。护理部迅速评估各科室工作量,如各科室的患者总数、危重患者人数、日收治病人数、日手术台数等信息;梳理各科室人力资源现状,从各病区挑选思想素质好、专业理论扎实、操作技能娴熟、具备重症护理经验者优先考虑,按照不同专科搭配、不同年资护士组建应急梯队。此次抽调的护理人员平均年龄在(32.57±6.8)岁,平均工作年限(10.44±7.914)年,人力配备基本情况见表1。共调配护理人员195人。

1.3隔离病区护士配置,动态调配,弹性排班 在疫情初始,在病毒的风险性、传播性、致病性未知的情况下,为缓解一线压力,护理部以1: 1的床护比配备护理人员,以满足病情观察、消毒隔离、治疗护理的要求。随着疫情的进展,结合患者病情、护理难度等,动态调整護理人员的配备,床护比波动在1: 1~1.78: 1。因为有应急梯队的支援, 后备人员随时待命。排班方面,我们采用了能有效提升工作效率、提高护理服务质量的“小组式责任制护理”模式[4],按照APN排班,以缓解护理人员的工作压力。

1.4科学合理的排班 科学合理的排班,可有效提高护理工作质量[5]。隔离病区工作的护理人员来自全院不同的护理单元,尽管抽调的都是业务精湛的护理骨干,但在传染病尤其是呼吸道传染病的知识, 存在不同程度的知识缺乏。这些人员必须在极短的时间内快速掌握感染性疾病科的工作流程,尤其是消毒隔离与防护。护理部按照人力规划,分批次更换人力,每个病区每次更换2~3人,最多不超过5人,待新入人员熟悉流程后,再更换下一批次。这样,人员相对固定又避免频繁更换;在指导科室排班上,使各项治疗、护理工作尽可能地集中进行, 安排责护固定在隔离区域工作。办公区和隔离区护士通过电话、玻璃墙等方式沟通, 尽量减少护理人员在不同区域工作时穿脱隔离衣的次数, 以节省时间, 减轻工作量。科学、合理的排班减轻了护理人员的身心压力, 在救治83名确诊患者的过程中,实现了护理人员零感染的目标。

1.5护士长素质能力的把控 护士长是科室负责具体护理工作的组织者、领导者和管理者,其工作能力的强弱和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护理质量[6]。参与新冠肺炎救治的护士都是从不同的护理单元抽调过来,他们工作经历不同,经验值有差异,且缺乏相关疾病救治经验。而收治病人数在短时间内急聚增加,需要他们能迅速熟悉感染科工作流程、掌握传染病消毒和防护技能。为此我们优先抽调管理经验丰富、有传染病救治经验的护士长。11位护士长中,传染病相关科室护士长4名,2名护士长参加过SARS救治,1名参加过H7N9禽流感疫情救治。她们应用丰富的传染病救治经验迅速制定相关工作制度,配合院感要求,对清洁区、污染区、潜在污染区进行明确划分,制定进出相关区域的具体流程,及时纠正临床护士工作中的偏差,帮助他们在实践中迅速成长。

1.6发挥院感管控护士职能 此前我院建立了自院感科到每个病区、自上而下、完善的院感监测体系,其中包括每个病区设立由1~2名由护士兼职的院感监控护士。每个病区由院感监控护士收集科室全体护士体温、有无流感癥状、有无武汉等地人员接触史等信息,系统上报。另外,每一应急梯队均安排至少1名有一线院感监控经验的护士参与防疫,在一线他们充分发挥专业优势,督导临床感染控制工作,确保各项防控措施落到实处,疑似或确诊患者出院时,按《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对其接触环境进行终末消毒。

2 加强培训,确保护理质量

2.1全员普及新冠肺炎基础知识 护士作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重要力量,其应急知识与技能水平对疫情防控护理工作至关重要。护理部联合医务科、院感办、感染科针对本次疫情暴发特点和发展趋势,制定具体培训考核方案,全员培训,其中,重点培训一线支援人员。相关医疗救治与防控应急预案与院感防控知识,通过院内OA、医院感染监测微信群等途径,多渠道发布,组织线上学习,使临床护士熟练掌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防控知识、方法与技能,有效避免院内感染的风险。

2.2分级防护知识、消毒隔离制度培训 如何做好护理人员自身防护, 避免医护人员感染,是抗击疫情任务中的重中之重[7]。配合院感专家,组织培训新冠肺炎应急处理预案、医务人员防护要求、环境消毒及医疗废物处理的管理办法等内容,要求人人掌握,并由护士长组织考核。同时面对防护用品需求激增、医用防护品供需矛盾日益显著的情况,院感部门按照国家规范相关要求[8], 结合各岗位人员的暴露风险,按照三级防护要求分别制定了各类人员防护标准和防护用品穿脱流程, 组织相关防疫人员学习并实施,既保障了高危部门、高危环节、高危人群防护用品的供应,同时也避免了防护过度造成的浪费。另外对进入隔离病区的护理人员,护理部协调院感部门,按照换防顺序,依次对相关人员进行分批次岗前培训,介绍隔离病房布局、熟悉各班流程和职责等内容。针对穿脱防护服等重点操作,现场示教、考核,确保人人过关。

2.3护理工作制度、流程、规范、护理常规培训 护理部指导并督促隔离病区、发热门诊护士长制定新冠肺炎相关的制度、流程、护理常规。随着科研人员对新冠肺炎研究的不断深入,相关指南也在不断更新中。根据诊疗方案,及时修订新冠肺炎患者出入院管理流程、住院期间及出院健康指导、儿童新冠肺炎患者护理常规、成人新冠肺炎患者护理常规、重症患者护理常规以及新冠肺炎患者护理文件书写规范等,采用线上线下两种方式对全体护理人员进行培训。

3 充分激励、有效支持,确保护理人员身心健康

3.1应用激励理论 有研究[9]指出,疫情期间需要激发一线医护人员的使命感和职业态度。为充分调动临床护士的积极性,我们积极配合政策导向,及时表彰一线表现优异的护理人员,并加大对临床一线人员感人事迹的宣传工作。医院协同媒体深入发热门诊、隔离病房等战“疫”一线全面报道,通过电台、新媒体、微信公众号等媒介,报道在抗击疫情中的先进个人和先进团队,充分激发护理人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政策层面,火线提拔副护士长1名,并有医护代表优先列入发展对象,积极推选优秀基层人员等。

3.2积极的心理干预和社会支持 在早期,由于确诊病例不断增加,而针对新冠肺炎的诊疗方案还处在探索阶段,未明确传播途径,救治经验不成熟,临床一线防疫人员承当了巨大的心理压力。针对这一情况,医院采取了系列积极的心理干预措施。除组织护理人员学习市卫健委举办的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外,还通过微信等媒介,向一线人员推送自我心理调节小知识。护理部定期去隔离病区、生活区探访一线人员,及时了解一线人员工作和生活中的困难和需求,给予解决。

3.3合理有序的换防、休整 2月7日, 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发布《关于全力做好一线医务人员及其家属保障工作的通知》[10] , 强调做好一线医务人员的保障工作。护理部合理调配人力资源和班次安排, 形成合理梯队, 尽可能缩短护理人员的工作时间,确保充分的休息,在安徽省内率先启动医护人员换防机制。隔离病区、发热门诊、预检分诊人员按照工作风险和工作难度,建议休整3~15 d不等。隔离病区护士工作15 d为1个工作周期,15 d后撤离岗位。2月4日,首批隔离病区护理人员按照医院部署,进入统一安排的宾馆休整。

3.4与后勤保障部门密切合作,有力保障 结合医院的实际, 护理部紧密配合后勤保障部门,解决一线医务人员的后顾之忧, 主要表现在:关注护理人员身体健康, 配合院感要求,开展主动健康监测, 包括体温和呼吸系统症状等。高危岗位(主要是隔离病区)人员,在抗疫期间统一安排在集体生活区,每日三餐提供营养膳食,保证其基本生活用品供给,确保医务人员得到充分的睡眠。休整期间,医院选择了环境适宜的宾馆,为隔离病区、发热门诊的一线医务人员提供相对独立的休息场所,促进身心恢复。

4 讨论

4.1护理人员综合能力需提升 我院目前有三个院区,护理人员1 231人,护理部实施一体化管理。北院区作为安庆市传染病医院,承担着全市重大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救治任务。医院虽然建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护理人力资源储备库,但人员都是兼职状态,缺乏平时常态化的训练和磨合。虽然每年都有针对性的专项培训和应急演练,但只是覆盖到部分护理人员。在此次人力调配使用中也出现了一些缺陷。因此,在今后的在职培训中,从护理部层面和科室层面,要根据现今传染病流行趋势,定期组织应急模拟演练与考核,训练护理人员的应急能力、身心素质、组织协调能力等,提高团队对传染病及其他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

4.2护理工作制度、流程规范有待进一步完善 虽然医院现有紧急状态/弹性护理人力资源调配相关制度,但在此次制度落实过程仍存在一些如人力资源内部职责和分工未具体化等问题。另外,新冠肺炎护理常规、制度、健康指导等方面,尚未形成制度体系。疫情期间,主要是在隔离病区推行使用。需要根据此次经验完善相关制度和流程。进一步总结不足,分享经验。

5 小结

总之, 面临突发的新冠肺炎疫情, 护理部积极合理调配、科学管理,實现了人力资源的合理再分配, 有效提高了人力资源利用率, 对高质量的完成疫情防治工作起到积极作用。可为今后应对此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护理人员紧急调配提供借鉴,但仍需在今后管理实践中不断探索与完善。

参考文献

[1] 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办公室.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 (试行第六版) [EB/OL]. 国卫办医函[2020]145号. 2020-02-18[2020-02-18].

[2] 中国人民共和国卫生健康委.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纳入法定传染病管理的公告[Z]. 2020-01-20.

[3] 王建荣, 张黎明, 魏畅, 等. 应对SARS的护理人力资源管理[J].中华护理杂志, 2003, 50(8): 48-51.

[4] 李燕, 陈晨, 郭亮梅. 责任制护理小组管理模式在神经内科的实施效果[J].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0, 27(19): 1503-1504.

[5] 李旭英, 李金花, 欧阳取长. 合理排班在肿瘤内科病房中的应用[J]. 齐鲁护理杂志, 2013, 19(15): 134-136.

[6] 曲萍, 王雅军. 重视护士长在护理质量控制中的作用[J]. 护理管理杂志, 2005, 5(8): 48-49, 51.

[7] 吴丹, 刘春梓, 靳寸朵, 等. 援塞医疗队预防护理人员感染的做法及效果[J]. 中华护理杂志, 2015, 50(8): 967-969.

[8] 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 关于印发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中常见医用防护用品使用范围指引(试行) 的通知 [EB/OL].(2020-01-26) [2020-02-14].

[9] 陈健行, 史靖宇, 赵旭东.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期间开展有效心理援助的思考[J]. 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0, 41(1): 5-8.

[10] 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 关于全力做好一线医务人员及其家属保障工作的通知(肺炎机制发[2020]23号[EB/OL]. (2020-02-05).

基金项目:安庆市科学技术局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应急科技计划项目(编号:2020Z1002)

作者简介:吴立新(1966.05-),女,大学本科,副主任护师,安庆市立医院护理部主任,研究方向:内科临床护理学及护理管理。E-mail:wlx8978@sina.com

作者:吴立新 杨燕 高玲玲 邹莹 韩美玲

第4篇: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观后感心得体会_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心得体会

来势凶猛的疫情动摇不了我们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的必胜之心,更阻挡不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铿锵步伐,只要我们永葆必胜之心、责任之心、仁爱之心、谨慎之心,发起决战冲锋号角,一定能夺取这场战“疫”的全面胜利!一起来看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观后感心得体会范文5篇精选,欢迎查阅!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观后感心得体会1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采取果断、有效措施,以世所罕见、史所罕见的组织动员,开展了一场规模宏大的疫情防控阻击战,最大程度地保障了中国人民和全世界人民的生命健康权益,为维护全球公共卫生安全作出重大贡献,体现了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的国际担当,获得国际社会广泛尊重和支持。

中国政府全面及时、客观真实的信息披露有效地回应了国际社会的关切,为世界卫生组织以及有关国家和地区针对此次疫情制定相应政策、采取应对措施提供可靠依据,凝聚起联防联控的广泛共识,为全球范围内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注入强大正能量。

中国有句老话“大难见真情”,经过这场疫情灾难,我想每一个有良知的中国人都会发自内心地说出“中国,我爱你!中国加油!”。

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说“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对于一个伟大的国家,疫情不仅带来挑战,也历练国家能力;对于一个坚强的民族,疫情不仅意味风险,也砥砺民族精神。

一个民族的强大,并不简单地取决于年收入翻几番、人均GDP增长多少,更多的是责任与担当、使命和初心等民族信仰、民族精神和道德价值观的提升。我们今天所看到中国十几亿人民、军队、医护人员、党员干部等各领域工作者在抗击疫情战役中无私奉献和付出,正是这种精神和价值观的集中体现。他们用自己内心最真挚的善良为这个社会传递着源源不断的正能量,更用自己的温暖与大爱感动整个社会乃至全人类,他们让我们感觉到了中国这个大家庭的美丽与和谐。它见证了中国大国之担当!它彰显了中国人大爱之壮举!

短时间内迅速建成火神山医院和雷神山医院,中国速度在“云监工”下向全球展示了无与伦比的工程能力;快速分离病毒、进行基因测序,并同世界分享,中国科研人员交出的答卷展示了令人惊叹的攻关能力;全国一盘棋,兄弟省份支援湖北,亿万民众齐上阵,展示了中国强大的领导、组织、动员能力。中国战“疫”,体现了中国速度、中国力量、中国信心,更体现了中国对世界的担当。

“毫不夸张地说,中国的许多措施实际上正在成为疫情应对的新标杆。”“如果不是中国,国际防控新冠肺炎的形势会更加严峻”“世卫组织继续对中国控制疫情的能力充满信心。我毫不怀疑中国对透明度和保护世界人民的承诺。”连日来,谭德塞每次公开讲话,都代表了国际社会的主流声音。多国政要也都公开表态,声援中国战“疫”。面对疫情,世界在诠释,什么是命运共同体。

疾病,尤其是传染性疾病,几乎伴随着人类社会发展的全过程,但历史从未因疾病停止前进的步伐。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有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正确指引,有中国政府和人民强有力的担当,有国际社会的协同配合,中国人民必能战胜疫魔,阴霾终将散去,依旧春暖花开。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观后感心得体会2

当前,疫情处于较为严重复杂时期,疫情防控更是处于关键阶段,需要有人能站出来真正担当作为,“安抚”公众情绪、“控制”恐慌状态、“有条不紊”度过难关……每一项工作都刻不容缓。这是一场看不见敌人的“战场”,面对严峻考验,全体党员干部,坚定信心、众志成城,让担当作为成为人民群众安心最大“定心丸”!

冲锋在前,奋战一线率先抓落实,不缺执行力。疫情防控阻击战打响,在这危难时刻,广大党员干部要带头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挺身而出、英勇奋战。基层一线的党员干部“临危受命”,“逆行”冲往防疫最前线。阖家团圆日,奔赴“疫区”支援,他们说“国家的大事,我们义不容辞”,直抵防控最核心战场,他们说“若有战,召必回,战必胜”,率先抓防控落实,需要他们冲锋在前,这是党员干部的职责,更是为人民服务的使命所在。落实防控责任必须依靠基层一线强有力的执行力,疫情防控目标和各项措施需要落到每个岗位、每个党员干部的具体行动中,广大党员干部要团结带领人民群众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执行”的过程就是给老百姓“定心”的过程。

铁拳出击,积极应战战疫现成效,不缺战斗力。疫情严峻亟需引起全面重视,但绝不是制造恐慌,公众的恐慌来源于战疫信心的缺失,党员干部的战斗力就是人民群众“驳击”恐慌的最有力支撑,任何时刻任何情形,党员干部都不缺战斗力,铁拳出击、有条不紊就是最“扎实”的担当。面对疫情阻击战,医务战线的党员干部前赴后继迎难而上,有了他们的“不计报酬、无惧生死”,才有了“疫霾”下一点一滴的“捷报频传”。每一份请愿书承载着的都是勇敢的决心,他们说“作为医护人员,我责无旁贷”,疫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他们不眠不休从未言弃,这是党员干部的担当,更是击退“肺炎”的战斗力所在。好消息不断传来,千万人心的汇聚就是真正的信心和力量。

科学应对,钻研科普及时解疑难,不缺“免疫力”。在这场看不见硝烟的战役中,“病毒”是我们共同的且是唯一的“敌人”,科学应对、信任依靠、尊重扶持是增强“免疫力”的良药。科研战线的党员干部与时间赛跑、与“病魔”赛跑,开展疫情应急科研攻关,强化防控诊疗技术研发及成果应用,为坚决遏制疫情蔓延势头提供科技支撑,他们一直在行动,这样的科研“智囊团”,是人民群众的自豪与信任所在。情绪状态与“免疫力”密切相关,科普战线的党员干部与谣言抗击、与质疑抗击,信息公开不隐瞒、专家回应解疑惑、稳定情绪增定力。尊重科学是提高“免疫力”的不二法宝,党员干部要带头理性应对,让科学、透明、作为成为抵抗病毒的强有力屏障。

特殊时期需要特殊方案应对,非常情况需要非常手段防控。在这场疫情阻击战中,党员干部要“有所作为”“有所担当”,科学防治、精准施策,让担当作为成为人民安心最大“定心丸”。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观后感心得体会3

庚子鼠年开年之际,可恶的“新冠肺炎”搅乱了我们的生活,但在各级党组织和各行各业以及无数专业人员的有力作为下,“新冠肺炎”虽仍在暗中作怪,但也得到了有效抵制。

科学宣传,有效部署,没有控制不了的疫情。

近日,各级党组织高度重视疫情防控工作,将此项工作作为当前的政治任务来抓,通过层层落实、具体安排、多方筛查,得力的措施使新冠肺炎无处遁形。同时,从中央到地方,各权威官方媒体时时公开跟踪报道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情况,并通过图文、短视频等多种形式向党员群众传授自防、他防等技巧。武汉作为发现首例感染患者的“根源地”,更以封城来严防死守。目前,能取消的集会都取消了,能停运的交通线路都停运了,能劝阻宅在家里的都劝阻了……党和国家以及全国人民做了如此大的“牺牲”,“新冠肺炎”还在挣扎什么?

党群齐心,共同作为,没有打不赢的“防疫仗”。

朋友们,还记得2003年的非典吗?那是我记忆中的第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当时的我们曾无知过,当时的我们曾束手无策过,当时的我们也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困难,当时的我们……但无论怎么样,当时的我们是那么齐心协力,只为一个目标,那就是战胜非典。17年后的今天,我们再次遇到了同非典一般的疫情,我们怕什么?有了抗争非典的经验,剩下的就看广大党员群众怎么做了。只要我们相信党和政府,积极响应党和政府的号召,听党指挥、服从大局、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任由新冠肺炎再怎么作乱,也无法攻破广大党员群众筑牢的铜墙铁壁。

险中逆行,志愿一线,致敬新时代最可爱的人。

近几日被提及最多的词,除了新冠肺炎,还有逆行者一词。他们是新时代的英雄,当党和国家需要他们时,无数“逆行者”志愿请缨,不畏艰险、不计个人得失,毅然决然地奔赴防疫一线。一份份请愿书、一个个红手印,无不彰显着作为医疗人员的初心与使命。网上晒出的两张钟南山院士的照片,更是感动了无数人。就在今日,“前方”传来了振奋人心的好消息,新冠病毒疫苗开始研发,中国疾控中心正在进行新冠肺炎药物筛选。是的,在这些“逆行者”们夜以继日的辛勤付出下,希望之光闪现了。“新冠肺炎”不要再白费力气,“正义”终将战胜“邪恶”。

亲爱的党员群众们,遇到事情不要恐慌,我们有强大的祖国做后盾,我们更有强有力的医疗团队在支撑。特殊时期,我们要团结起来,从我做起、相信科学,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黑暗”终将成为过去。“新冠肺炎”,“你”的考验难不倒我们中华儿女!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观后感心得体会4

疾风知劲草,烈火炼真金。抗击疫情就是一场党性大考,考验的不仅是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更是考验共产党员的责任担当。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疫”中,全体党员冲锋在前,迎难而上,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共产党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铮铮誓言,让庄严的党徽在校园防疫战斗中熠熠闪光。

关键时刻冲得上去、危难关头豁得出来,才是真正的共产党人。疫情“大考”中,党员干部作为“考生”之一,必须身先士卒、挺身而出,示范将疫情防控斗争的各项部署落细落实落到位。要勇于冲锋,把疫情防控作为初心使命的重要检验,变“给我上”为“跟我上”,带头签“请战书”,率先领“责任状”,在高质量推进业务工作的基础上,主动回社区“报到”,积极到下沉点“打卡”,进一步在疫情防控战斗中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要善于冲锋,充分发挥组工干部政治强、业务精、作风好的优势,广泛动员群众、组织群众、凝聚群众,宣传好、运用好科学技术这一“最有力武器”,不断防控工作面临的新困境、新难题,切实把党的强大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密切联系群众优势转化为疫情防控工作优势。

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疫路上的仁爱之心无穷尽,虽然病毒为祸人间,但是我们并不感到无助和寒冷。党员干部要当好人民群众的知心人,到社区下沉一线,真正了解群众所思所想,宅家已久难免会浮躁,党员干部要积极安抚群众,与群众交心、谈心,多听听群众的吐槽,多看看他们的米袋子、菜篮子,多做雪中送炭的暖心事,多下啃“硬骨头”的硬功夫,视群众为家人,视民生为家事,发挥好脚力、眼力和口力,真真正正做到人民群众满意的勤务员。

来势凶猛的疫情动摇不了我们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的必胜之心,更阻挡不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铿锵步伐,只要我们永葆必胜之心、责任之心、仁爱之心、谨慎之心,发起决战冲锋号角,一定能夺取这场战“疫”的全面胜利!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观后感心得体会5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在北京市调研疫情防控工作时强调,以更坚定的信心更顽强的意志更果断的措施,坚决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

目前,疫情形势还非常严峻,武汉封城,湖北告急,网页上不断变化的数字让人揪心不已,战“疫”已到最吃劲的时候了,在这样危难的时刻,全国人民齐心协力众志成城在党的正确领导下,坚决讲团结“献爱心”、听指挥“不出门”、打硬仗“勇逆行”,为疫情防控做出了巨大贡献,各级党组织、党员干部打头阵当先锋,医护人员、社区干部、警察环卫、解放军军人等群体坚守一线共战疫魔,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抗“疫”阻击战。抗“疫”是一个全方位立体化的“总体战”,需上下联动、多点发力,以“会战”思维增强必胜信心、攻坚耐心、敬畏戒心、持久恒心,打赢这场抗“疫”大会战。

用好“智慧”增强必胜信心,当好“指挥官”,确保方向不偏。战疫的战场上,需要的是“良策攻略”,并不需要“教条形式”,党员干部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作为战“疫”的指挥官,政治上必须高度自觉,思想上不能有半点犹豫。一是要时刻保持头脑清醒,用好“智慧”吃透上级精神,并因地制宜抓好贯撤落实,准确决策本级“谋略”,及时掌握战“疫”动态,增强随机应变能力,加强对抗“疫”力量的“指挥”调度,合理资源配置把战“疫”力量发挥到最大化。二是要以上率下,主动作为,大难面前不分你我,到了战场上只有“战士”没有“将帅”,越是危难、越是危险领导干部越要一马当先下沉一线、身先士卒敢为我先,更不能摆“官架子”做“秀样子”,坚决摒弃一切形式的“官僚主义”,正心真做,不被畸形的政绩观所击倒,把有限的精力投入到一线疫情防控工作中去。

用好“武器”增强攻坚耐心,当好“先锋官”,确保落实不空。在战疫的战场上,没有“旁观者”只有“实干家”,基层干部作为防控一线的“主力军”,行动上必须坚决坚定,履职上不能有半点马虎。一是要细致入微,基层防控工作点多面广,不放过任何一个节点、部位,尤其是要把乡镇(街道)、农村(社区)作为防控的重中之重,严防死守加大排查力度,深入一线搞宣传、做教育,引导干部群众做到“少出门、戴口罩、勤洗手、讲卫生”。二是耐心长久,要摆正防控心态,“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履职尽责抓落实,摒弃“虚功”做实事,严防“填几个表格、喊几句口号、拍几张照片”式的落实,严防防疫动作“一阵风”,坚持不懈,耐心做好每一件小事,干就要耐心细致做长久。

用好“戒律”增强敬畏戒心,当好“监察官”,确保作风不浮。在战疫的战场上,要严格“令行禁止”要杜绝“肆意妄为”,纪检监察干部作为战疫战场的“监军”,作风上必须务实过硬,落实上来不得半点虚功。一是要严督,采取明察暗访的方式,对防疫工作的组织实施进行检查,定期不定期通报情况,对于没有责任心、没有党性,工于心计、讨价还价不作为“当摆设”“混日子”“打太极”的干部从严问责,让铁的纪律成为党员干部的日常遵循,确保紧要时刻站得出来、关键时刻顶得上去;二是要实导,力求实现“查问题—讲担当—提效能”三步走,要亲赴一线开展检查督导,防止在办公室里搞“文字”督导,实事求是,加大容错、纠错、澄清保护力度,为那些“敢说硬话、敢用硬招、敢担硬责、敢于硬气”的干部撑腰鼓劲,全身心投入疫情防控战,进而提高防疫工作效率。

用好“给养”增强持久恒心,当好“运粮官”,确保保障不虚。在战疫的战场上,必须“粮草先行”,不能“兵粮寸断”,党员干部作为火线上的“逆行者”生命“守护者”,保障上必须全面完备,供给上掺不得半点水分。一是物质保障要全面。把最好的装备送到前线去,对战斗在一线的医护人员、社区干部、民警环卫、解放军军人在防护上要做到“最好”,进一步做好营养补充,因为保护他们就是保持“战斗力”。二是精神辅助要跟上。把在疫情防控斗争中的实际表现作为提拔使用、评优评先、考核、职级晋升、职称评聘等重要依据。做到善于在火线上识别和考察干部,大力提拔在战斗一线“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干部。积极慰问关怀战疫一线人员家属,精神物质双管齐下保证“后方”稳定,为战疫人员安心战斗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

“疾风知劲草、烈火见真金”,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让我们同舟共济,共克时艰。在这场战疫大会战中,擦亮胸前的党徽,扛起鲜红的党旗,以必胜的信心、过硬的作风、强大的能力,坚决打赢防控疫情阻击战、总体战。相信在不久的未来,我们“一定会胜利”。

第5篇: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市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工作应急预案

市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工作应急预案

1总则1.1总体目标。

为做好我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工作,提高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治水平和应对能力,及时、有效地采取各项防控措施,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控制疫情的传播、蔓延,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社会稳定,特制定本预案。1.2工作原则。

政府领导,部门配合;

依法防控,科学应对;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群防群控,分级负责。1.3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国家卫生健康委关于印发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和防控等方案的通知》《安徽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办法》《安徽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1.4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xx市行政区域内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治应对准备及应急处置工作。2组织管理2.1组织机构。

市政府成立xx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工作指挥部。负责对本市辖区内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应急处理工作的统一领导、统一指挥,作出处理疫情的重大决策等事项。根据疫情应急处理工作需要,调集辖区内各类人员、物资、交通工具和相关设施、设备投入疫情防控工作;

发生疫情时,市人民政府报请宣城市人民政府决定,宣布疫区范围;

在辖区内采取限制或者停工、停业、停课、停止集市、集会,以及停止其他人群聚集的活动;

对流动人口采取预防管理措施;

实施交通卫生检疫;

做好信息发布工作;

开展群防群控。

指挥部下设办公室,办公地点设在市卫健委,负责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应急处理的日常工作。2.2部门职责。

指挥部成员单位按照“统一指挥、分级负责、专业处置、谁主管、谁负责”的要求,具体分工和职责如下:

(1)市政府办公室:牵头制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工作应急预案》,负责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总体协调工作。

(2)市委宣传部:负责组织新闻媒体加强对疫情的正确舆论引导,做好防控政策和防控成效的宣传报道、危机心理干预和防控知识宣传普及工作;

负责疫情防治信息、新闻报道的审查工作;

根据需要,组织协调对外信息发布工作,举行新闻发布会或新闻媒体采访;

根据国家发布的疫区范围,及时向社会公布,引导人员流动;

做好网上信息发布的管理和引导。

(3)市卫健委:负责组织制定《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工作方案》;

组织开展医疗机构卫生技术人员培训;

加强流感样病例和不明原因肺炎监测;

做好疫情监测和信息报告工作;

组织实施应急医疗救治,做好病例管理工作;

组织开展病例的流行病学调查、采样与监测工作;

加强可疑暴露者和密切接触者的管理;

对医疗卫生机构落实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措施情况进行检查、督导;

及时组织专家进行疫情形势研判,向市人民政府提出针对性的防控措施。

(4)市自然资源规划局:负责指导监督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工作,加强与卫健、农业农业村等部门的信息交流,及时向卫健部门通报野生动物疫情监测信息;

负责查处农贸市场以外非法猎捕、收购、运输、出售和加工野生动物及其产品的行为;

配合卫健部门落实相关疾病预防控制措施。

(5)市农业农村局:负责开展对规模养殖场、牲畜交易市场等重点场所监测和排查,一旦发现异常,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规范处置,开展追踪调查,并对规模养殖场等场所进行彻底消毒。

(6)市商务局:负责对屠宰场、超市等重点场所的监测和排查,一旦发现异常,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规范处置,开展追踪调查,并对屠宰场、超市等场所进行彻底消毒。

(7)市财政局:负责各项防控工作经费的保障,做好防控应急贮备物资、设备、药品的资金安排并及时拨付,加强资金管理监督。

(8)市市场监管局:负责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应急处置相关药品、医疗器械的质量监督,协助做好防控药械的供应工作;

加强对餐饮单位疫情防控工作的监督管理;

负责依法规范和维护市场经营秩序,根据通报情况,对流入市场的污染食品、染疫动物、有毒有害物品进行查封、下架并交由相关单位处理。负责关闭疫情发生地的相关交易市场并开展消毒消杀工作。

(9)市医保局:负责做好受感染的群众的医保补偿和大病保险补偿工作,协调上级医保部门,将相关救治和药品费用纳入医保补偿目录。

(10)市交运局:负责配合做好受感染的旅客同车密切接触者、可疑暴露者的调查随访工作,做好交通运输工具的消毒工作。

(11)市教体局:负责做好在武汉高校就读学生的摸底,并及时与市卫健委做好对接,协助做好相关防控工作;

负责做好学校、托幼机构学生、儿童的晨检报告工作,对不明原因缺课学生和儿童进行调查,做好学校消毒消杀工作。

(12)市发改委:负责建立应急物资储备库,做好药品、消毒剂、器械、防护用品等储备,及时保障物资供应。

(13)市民政局:负责对受感染的特困群众进行生活救助和医疗救助;

接收和分配国内外企业、个人和相关组织捐助的资金和物资,做好款物管理和发放工作;

组织和动员社区、村委会力量,参与群防群治;

做好因病死亡人员的火化和善后工作。

(14)市公安局:负责密切注视疫情动态,依法、及时、妥善地处置与疫情有关的突发事件,组织对疫区封锁工作,维护社会稳定;

协助市卫健委落实强制隔离措施;

会同自然资源规划局查处非法猎捕、收购、运输、出售和加工野生动物及其产品的行为。

(15)市应急局:在职责范围内负责做好各项应急工作。

(16)市司法局:负责疫情防控工作中活禽交易、野生动物管控及疑似病例留置、确诊病例隔离等法律纠纷处置等。

(17)市文旅局:负责指导督促旅游行业做好疫情防控应急处置工作;

必要时协助卫生健康部门做好旅游团队及人员宣传、登记、观察工作;

及时接收、发布省市文旅、卫健部门的警示信息,有针对性地做好有关工作。

(18)市机关事务服务中心:保障疫情防控工作用车。

(19)市融媒体中心:负责做好新闻宣传报道,协助做好健康教育工作。

(20)xx火车站:协调组织对进出车站和乘坐火车的人员进行检疫、查验工作,将发现的传染病人、疑似传染病人及相关密切接触者移交指定的医疗卫生机构;

开通铁路运输绿色通道,保障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人员以及防治药品、医疗器械等急用物资随时运送,做好疫区的铁路交通管理工作。3应急处理准备3.1应急预案的制定和完善。

各乡镇、各部门要按照各自职责和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预案的要求,制定相应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应急预案,并结合工作实际,不断修改、补充、完善应急预案。3.2技术培训。

市卫健委要认真组织开展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技术培训工作,制定方案,全员培训,重点做好市、乡、村各级医疗卫生单位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要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应急预案纳入培训内容,增进各方面工作的衔接配合能力,组织开展应急演练,提高防控工作水平。3.3物资储备。

各乡镇各部门要安排好所需防控经费,准备好适当数量的消杀物品、器械、防护设备等,配备交通、通讯工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要按要求配备消杀药品、防护用品、标本采集、检测检验等设备、物资;

其它各医疗机构结合本单位职能做好相应储备。市人民医院要预留专用病区(病床)、设置合理转运救治流程,配备必需的诊断、治疗药品及抢救、救护车辆等设备,保证随时处于临战状态。市市场监管部门要会同市发改委建立应急物资储备库,主要储备药品、消毒剂、器械、防护用品等,及时保障物资供应。3.4医疗机构。

我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及疑似病例医疗救治定点医疗机构为市人民医院。各级各类非定点医疗机构发现疑似病例要第一时间转送到市人民医院诊治,市人民医院不得以任何理由拒收病人,对重症病人,按规定及时转诊上级定点医疗机构或请求上级技术支援。医疗机构要按照《医疗机构传染病预检分诊管理办法》和不明原因肺炎监测要求,严格落实预检分诊制和首诊负责制,认真做好不明原因肺炎、流感样病例、发热病人的预检分诊工作。针对可疑的肺炎或流感样病例要保持高度警惕,认真询问病例的接触史及暴露史,同时要加强医护人员防护、消毒隔离和院内感染控制。3.5协作机制。

指挥部各成员单位要保证信息畅通,建立疫情信息通报制度和预测预警机制,一旦获得疫情信息,涉及部门要立即行动,做到同时到达现场,同时开展调查,同时进行疫情处理。4应急处理4.1预警与响应。

(1)疫情预警。市卫健委要及时组织专家进行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形势分析研判,报省、宣城市卫健主管部门决策,按照不同的分级要求,科学、及时地做好疫情预警通报和应急反应工作。

(2)预警分级。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按照疫情发生和流行的性质、危害程度和波及范围,原则上分为特别重大(i级)、重大(ii级)、较大(iii级)、一般(iv级)四级。其分级标准以国家卫健委发布的为准。宣布相关分级标准时,按照《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安徽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办法》《安徽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和《xx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试行)》,启动相应的应急反应程序。4.2疫情的监测、发现和报告。

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疾控中心按照国家卫健委《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监测方案》,开展疫情的监测、发现和报告工作。

发现新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观察病例、确诊病例时,应在2小时内进行网络直报,并向市疾控中心报告。病种选择“不明原因肺炎”,后续根据实验室检测结果进行订正。4.3疫情的发布。

根据《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经省卫健委授权后,由市人民政府负责统一发布疫情信息,其他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发布疫情信息。5疫情的控制

发生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后,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工作指挥部成员单位要立即按职责要求采取措施,控制处理疫情。

5.1流行病学调查处理

发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疑似病例或确诊病例后,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应当按照国家卫健委《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流行病学调查方案》,立即组织相关人员开展流行病学调查、追踪密切接触者、标本采集送检及消毒消杀工作。

5.2医疗救治

市人民医院要组织医疗救治专家,严格按照国家卫健委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诊疗方案,全力救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对疑似重症病例,按照相关程序转送到宣城市人民医院隔离治疗。

5.3可疑暴露者和密切接触者的管理

可疑暴露者,是指暴露于新型冠状病毒检测阳性的野生动物、物品和环境,且暴露时未采取有效措施防护的加工、售卖、搬运、配送或管理等人员。

密切接触者,是指与病例发病后有如下情形之一的人员:

(1)与病例共同居住、学习、工作或者有其他密切接触的人员;

(2)诊疗、护理、探视病例时未采取有效防护措施的医护人员、家属或其他与病便有类似近距离接触的人员;

(3)病例同病室的其他患者及其陪护人员;

(4)与病例乘坐同一交通工具并有近距离接触人员;

(5)现场调查人员调查后经评估认为符合条件的人员。

对可疑暴露者,由市卫健委会同各乡镇和农业农村、市场监管、交通运输等相关部门,组织进行健康告知,嘱其出现发热及咳嗽等急性呼吸道感染症状时要及时就医,并主动告知其职业或动物接触情况等。

对密切接触者,采取集中隔离或居家医学观察。医学观察期限为自最后一次暴露或与病例发生无有效防护的接触后14天。

5.4疫情防控主要措施

发生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工作指挥部及其成员单位要结合疫情发展趋势和各自职责,加强对学校、农村、建筑工地、车站及公共场所等重点部位、重点场所、重点人群的监测和预防控制工作。影剧院、歌舞厅、网吧等娱乐场所要坚持严格消毒制度,必要时责令停业;

发现疑似病例和密切接触者时,采取就近就地隔离并迅速上报。有关部门要严密监测疫情信息,必要时根据有关规定取消婚丧嫁娶宴请活动,禁止集市、庙会等群体性聚集活动;

必要时,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工作指挥部向市人民政府提出建议,实施疫区封锁、交通检疫、停产、停业、停课等措施。

5.5疫情的解除

经专家组检测符合国家和省卫健委规定的疫情解除标准,并经市人民政府报请上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可解除疫情,进入常规防控状态。

6督办与督查

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工作指挥部负责组织对全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准备工作进行督查。督查主要内容包括:部门或乡镇应急预案的制定、联动机制的建立、人员培训和健康教育、监测系统建立和运行、应急物资储备等。督查评估结果应及时反馈和通报,对需要整改的进行动态跟踪督办。

附件:xx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工作指挥部

第6篇: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病例诊疗方案

一、前言

自20xx年6月以来,近3个月内在沙特和卡塔尔各出现1例严重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病例,表现为类SARS样的临床过程。经过呼吸道和肺解剖标本进行泛冠状病毒聚合本科链式反应(PCR)扩增和病毒分离,2株病毒核酸序列具有99.5%的同源性,确定2例病例的感染病原均为同一种新型冠状病毒。

第一例患者为60岁男性沙特阿拉伯珍,于6月20日病列;第二例患者为49岁男性卡塔尔人,于9月3日曾在沙特旅游,回卡塔尔后于9月7日因发生严重呼吸道感染收住当地重症监护病房,于9月11日被转运至英国救治,目前仍处于病危状态。

从核酸序列相似性的角度,这一新型致病的冠状病毒与SARS-CoV并不相同(我国大陆及香港SARS冠状病毒与该新病毒相应区段核苷酸同源性为70-80%)。在流行病学方面,未发现先证病例相关的第二代病例,未见人间传播的证据,因此,尚无类似SARS迅速传播的流行病学特征。另外,疾病的来源、传播途径、潜伏期和感染后疾病的严重程度等均也未得到证实,同时也不能完全排除动物源性感染。因此,在诊断上,除了急性呼吸道感染表现外,主要是通过实验室对泛冠状病毒的保守序列进行扩增,必要时进行对扩增产物进行测序,并在临床收集的标本中分离培养病毒等相关病原。与此同时,其他更为快速、敏感、特异的诊断方法和措施仍在积极探索过程中。

由于目前病例数量少,尚无确切的临床规律可循,鉴此,以SARS冠状病毒(SARS-CoV)所致严重呼吸道感染(重症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诊疗方案为主要参考,制定本诊疗方案。

二、病原学

新型冠状病毒的结构、性状、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特征随着研究的深入,有待于进一步阐述和鉴别。在蝙蝠的某些种类中发现过SARS病毒前体,因此不能排除蝙蝠可能是SARS冠状病毒的自然宿主,但对新冠状病毒尚无任何资料佐证。即使应用了新冠状病毒全序列比对,发现与新型冠状病毒最接近的蝙蝠冠状病毒HKU4-1病毒核酸序列也仅有约50-60%的相似,因此不能直接推断动物感染源。

三、流行病学

目前已经报告的两例病例没有发现人间传播,传染源不明。因该病例以中东国家为首发地区,密切监测来自该地区的输入性病例。

截止20xx年9月25日,新冠状病毒感染地区和可能发生感染传播的地区包括卡塔尔、沙特阿拉伯两个国家。

四、发病机制和病理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发病机制可能和SARS-CoV感染有相似之处,可以发生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和急性肾功能衰竭等多器官功能衰竭。冠状病毒入侵首先通过表现的S蛋白(还有ME蛋白)与宿主细胞的表面受体结合。第一群冠状病毒(HCoV-229B)能特异地与人类氨肽酶N(aminopeptidase)结合。第二群冠状病毒(如HCoV-NL63和SARS-CoV)与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ACE2)结合,还可同时与9-0-乙酰神经氨酸分子结合。目前还没发现OC43和HKU1有类似的受体。SARS冠状病毒感染后在多种细胞因子和化学趋化因子介导下因一系列级联反应,发生“细胞因子风暴”。从目前两例新冠状病毒感染病例的发展进程来看,可能也有类似的级联反应。其详细机制仍有待于在临床实践和基础研究中进一步阐明。

五、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

(一)临床表现。

1.潜伏期:据WHO报道,该病的潜伏期为10天左右。

2.临床表现:突然起病,高热,体温可达39-40℃,可有畏寒、寒战,头痛、全身肌肉关节酸痛、乏力、食欲减退等流感样全身症状。在肺炎基础上,临床病变进展迅速,很快发展为呼吸衰竭、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或多器官功能衰竭(MODS),特别是肾功能衰竭,甚至危及生命。目前尚无法确定有无轻症患者。

(二)影像学表现。

发生肺炎者影像学检查可见肺内片状影像,合并ARDS者片状影像广泛,进展迅速。

(三)实验室检查。

1.一般实验室检查。

(1)外周血常规:白细胞总数一般不高。

(2)血生化检查:肌酸激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乳酸脱氨酶、肌酐等可能会升高。

2.病原学相关检查。

主要包括病毒分离、病毒抗原、核酸和抗体检测、病毒分离为实验室检测的“金标准”;病毒核酸检测可以用于早期诊断;抗体检测可以用于回顾性调查,但对病例的早期诊断意义不大。目前全球范围内的检测方法主要是病毒分离和核酸扩增。建议在新冠状病毒发病早期,采用多种标本(咽拭子、鼻拭子、鼻咽或气管抽取物、痰或肺组织,以及血液和粪便)检测以提高检出率。

(1)病毒核酸检测:以PT-PCR(最好采用

real-time

RT-PCR)法检测呼吸道标本中的新冠状病毒核酸。病毒核酸检测的特异性和敏感性最好,且能快速区分病毒类型和亚型,一般能在4-6小时内获得结果。

(2)病毒分离培养:从呼吸道标本中分离出新型冠状病毒,但一般呼吸道冠状病毒在细胞中分离培养较为困难,而且需要在指定级别(三级)的生物安全实验室进行。参照WHO有关标准流程。

(3)血清学诊断:检测新冠状病毒特异性IgM和IgG抗体水平。动态检测的IgG抗体水平恢复期比急性期有4倍或以上升高有回顾性诊断意义,但目前尚无特异性抗原,这一检测难以在近期内实施微量中和实验。

六、临床诊断

WHO于9月25日对这一新型冠状病毒所致感染的病例分别作出了以下诊断标准。

(一)疑似病例。

患者符合临床表现和流行病学病史,但尚无实验室确认依据。

1.临床表现:难以用其他病原感染解释的急性呼吸道感染:体温≥38℃、咳嗽;有胸部影像学改变、肾功能改变等。

2.流行病学史:在新冠状病毒感染病例报告或流行地区有旅游或居住史;发病前10天内与疑似或确诊发病患者有密切接触史。

(二)确诊病例。

满足疑似病例标准,且新型冠状病毒病原学检测阳性。

七、鉴别诊断

主要与其他病毒和细菌等所致的肺炎、肾功能损害进行鉴别,也要与特殊的非感染性疾病(风湿免疫病)进行鉴别。

八、治疗

(一)基本原则。

1.根据病情严重程度评估确定治疗场所:疑似和确诊病例应尽早住院治疗;如果病情进展迅速,则应尽早入ICU治疗。同时,实施有效的隔离和防护措施。

2.一般治疗与密切监测。

(1)卧床休息,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密切监测病情变化。

(2)定期复查血常规、尿常规、血生化及胸部影像。

(3)根据脉氧饱和度的变化,及时给予有效氧疗措施,包括鼻导管、面罩、无创或有创通气等措施。

3.抗病毒治疗:目前尚无有效的抗冠状病毒药物,因为利巴韦林对SARS-CoV无明显疗效,推测对新冠状病毒的疗效难以奏效。其他抗病毒的疗效尚待观察。

4.抗菌药物治疗:避免盲目或不恰当使用抗菌药物,仅在继发细菌感染时应用。

5.中医中药治疗:依据中医学“外感热病、风温肺热病”的辩证论治规律进行:

(1)外邪闭肺证

主症:发热或恶寒,咳嗽、喘促、痰白等。

治法:祛邪宣肺,止咳平喘。

推荐方剂:射干麻黄汤合银翘散加减。

(2)痰热蕴肺证

主症:高热、咳嗽、喘闷、黄痰、腹胀便秘等。

治法:清热化痰,宣肺定喘。

推荐方剂:麻杏石甘汤合宣白承气汤加味。

(3)正伤邪恋证

主症:恢复期低热、咳嗽、乏力倦怠等。

治法:扶正祛邪。

推荐方剂:补中益气汤或青蒿鳖甲汤加减。

(二)重症病例的治疗建议。

对重症和危重症病例,其治疗原则详见卫生部重症流感病例治疗措施,即在对症治疗的基础上,防治并发症,并进行有效的器官功能支持。实施有效的呼吸支持(包括氧疗、无创/有创机构通气)、循环支持和肾脏支持等。

九、出院标准

体温基本正常。临床症状好转,病原学检测连续两次阴性,可出院或转至其他相应科室治疗其他疾病。

第7篇: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实施方案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

疫情防控工作方案

为科学有效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流行和爆发,保障全校师生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据《学校和托幼机构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规范》和《**省政府召开全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区教育系统防控新型冠状病毒工作会议》精神,切实做好我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的防控工作,根据学校实际,特制定工作方案。

一、

领导小组

2020年1月23日,立山区教育局召开了“区教育系统防控新型冠状病毒”工作会议。学校为了严格贯彻落实会议精神,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立即组建学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设立疫情防控工作报告人,保持24小时信息通畅),采用一把手负责制,明确工作流程。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主要工作职责:

制定并实施学校疫情防控工作,负责全面指导各组落实学校防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各项工作,及时启动应急预案;加强宣传和舆论引导,筹集防控物质;落实防控措施,指导全校师生防范疫情的发生和传播;及时按要求向上级教育部门报告疫情防控情况。

二、宣传舆情引导组

组长:

组员:

主要工作职责:

1、

组织学习国家、省、市、区有关疫情防控相关文件。重点将

国家、省、市、区各级各类部门发布的关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文件、通知精神通过微信群及时向全体教师、学生及家长传达,做到全员知晓。

2、

负责学校疫情防空信息的内外发布联络。

充分利用微信、短信、QQ、LED、告知书、致家长一封信等方式加

大对师生、家长的防控宣传力度,提高思想认识,争取家长的配合。积极宣传科学防控知识、相关疫情防控知识和关键信息发送给师生及家长、开展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工作,正确传播《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相关热点问题》,提高师生的认知水平,引导师生科学应对防范,提

升自我防范意识。避免不必要的人员流动,消除恐慌心理,维护校园稳定。

3、

负责值班值守并开通值班和应急电话。

春节、寒假及疫情防控期间,学校加强值班值守,明确工作职责。所有值班领导,值班教师必须在岗,及时收集、传达和落实疫情

防控相关工作,确保上级要求第一时间得到贯彻落实。寒假干部值班电话,传达室,防控期间要24小时开机。

三、人员信息管控组

组长:

组员:

年组长

各班班主任

主要工作职责:

1、

严格校园门卫管理。

从2020年1月28日起,学校实行封闭式管理,禁止一切外来人

员、车辆进入校园。外来人员办事要由值班领导严查身份、认真登记,落实测量体温,佩戴口罩等疫情防控措施。值班人员要做好自身防护,无关人员不得在传达室逗留。

2、

师生信息全面摸排。

对教职工进行全面摸排并掌握寒假期间行程,做到一个不少一个

不漏,对有湖北藉出入史及接触人员进行全面跟踪,要求其居家隔离观察两周,密切关注自身健康情况,并及时上报教育局。

3、

落实每日报告工作。

严格落实零报告制度。寒假期间,学生每天要向班主任报告(在本地还是在外地、身体是否健康),班主任汇总后要向学校主要领导报告,学校汇总后于每天向区教育局进行报告。开学后,班主任要每天对班级学生进行晨午检,其晨检结果由班主任于上午9时前上报学校校医,再由校医进行晨检数据汇总,并将汇总结果上报分管领导,如出现传染病疫情,由学校疫情报告人于上午10点前上报教育局和区疾控;如无疫情,相关人员也要于每天向区教育局进行零报告。直到疫情解除。

四、教学活动指导组。

组长:

组员:

年组长

班主任

主要工作职责:

1、

规范指导集体活动。

各年级、备课组、个人一律不得在寒假期间组织任何形式的线下集中教

学活动。

2、

开展在线教学。

在寒假期间,充分发挥微信、视频等方式,为学生提供辅导、答疑等教

育教学服务。

五、后勤保障组

组长:

组员:

主要工作职责:

1、

财力和防疫物质保障。

学校安排必要的经费保障,为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防控工作合理而

充足的资金保障和物资储备。

2、

落实校园消毒工作。

在开学前,深入开展校园环境卫生整治。彻底清除各类病媒生物

孳生环境,对办公室、会议室、教室等重点区域完成消毒工作。各小组在具体工作中要注意疫情舆情的密切监测,尤其是加强对各类谣言的监看、报送、确保相关舆情平稳可控。本工作方案在领导小组统筹下实施,依据上级部门的实时工作要求,由领导小组做及时调整。

**市第五十一中学实验学校

2020年1月23日

第8篇:学校食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防控预案

XX食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防控预案

为认真贯彻落实有关新型冠状病毒防控工作部署,切实提高职工对新型冠状病毒的防控意识,增强学校食堂对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防控能力,为全校师生身体健康提供坚实的工作保障,根据省、市、县关于做好学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防控工作的文件精神和具体要求,制定如下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的工作应急预案。

一、指导原则

(一)、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工作方针,按照“早预防、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的防治原则,提高警惕,加强监测,及时发现病例,采取有效的预防与治疗措施,切断传播途径,迅速控制疫情的传播和蔓延。

(二)、依法防控,依靠科学。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坚持“早、小、严、实”的方针,对疑似病例及确诊病例的员工,要做到“及时发现、及时报告、及时治疗、及时控制”,同时,对与疑似病例及确诊病例的员工密切接触者要及时采取隔离控制措施,做到统一、有序、快速、高效。

(三)、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建立由食堂经理领导,由办公室牵头负责,各班组负责人分级部署的疫情领导小组,在疫情发生时,制定专项的防控方案,统一领导,分级部署,齐心协力做好此项工作。

二、组织机构及职责

(一)、防控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XXX

副组长: XXX

成员:各部门、各班组班长、组长。

防控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设在办公室,负责领导小组日常事务;各班组为防控主体,由各班组负责人具体负责和组织实施。

(二)、领导小组职责

1、领导小组负责关注、掌握疫情发生、发展等方面的情况,组织拟定控制方案,启动紧急控制方案,下达疫情防控命令,全面掌握疫情防控力量,合理进行人力分配和防控布局。

2、办公室负责领导小组指令的传达,协助收集了解各方面的信息,做好控制方案的组织实施。

3、各班组负责组织和实施防控方案中本班组的相关职责并在完成任务后积极援助其他班组。

四、预防与预警行动

(一)、办公室应时时与学校领导、卫生防疫部门密切联系,随时接受疫情方面的预警预报,协助学校有关职能部门做好预防、控制的安排工作。

(二)、办公室收到疫情预警预报后,及时报告领导小组,并通过电话、微信等渠道将相关疫情信息和食堂安排传达至班组;各班组要及时传达到每一位员工,做到人人知晓。

(三)、办公室及其他各班组要通过各种渠道积极做好疫情防控科普知识宣传工作,使员工了解疫情传播的特点及预防知识,增强科学防范意识,提高防范保护能力。

(四)、采购部、保管室要采购必要的防护用品,包括体温计、口罩、消毒酒精、消毒粉等,统一调配防控物资尽量做到随时应急、随时使用。采购部不得采购鲜活家禽,所有食品均应索证索票。

(五)、在疫情预警期间,全体员工做好自我保护工作,少出门、少聚集、勤洗手、勤通风、实施晨、午检制度,坚持每天晨、午两次测量体温,严格因病缺班制度的登记及上报。并组织人员统一对办公场所、厨房、餐厅、楼道、厕所等区域进行消毒处理。办公和所有人员均须佩戴口罩上班;各班组应采取对体温超标的同事立即安排就诊或居家隔离。

(六)、在解除疫情预警前,食堂尽量减少现场集中开会活动,尽量采用电话、微信、视频等分散的、非现场方式召开各种会议。

(七)、进一步做好餐具、用具消毒工作,建议学校考虑让师生自带餐具,避免交叉感染。

(八)、进一步做好原材料采购索票索证工作,坚决不使用来源不明的家禽家畜和野生动物。

五、应急响应

(一)响应程序

由领导小组统一协调指挥,各班组在领导小组的统一安排下组织和实施疫情防控工作。

(二)具体措施

1.食堂内发生疫情后,领导小组要迅速启动应急预案,所有部门、班组进入应急工作状态,全体人员手机保证24小时开通,严禁关机或不应答。

2.领导小组组长迅速组织召开会议,制定具体措施下发至各班组,指导做好应对工作,并及时安排人员将食堂疫情情况上报至学校及卫生防疫部门。

3.各班组负责人应立即组织人员隔离已感染人员,并维护好现场秩序,迅速调查了解疫情发生的现状、发展趋势等基本情况,并及时联系疾病控制中心,由其派专业人员和车辆来食堂将已感染人员接往其处治疗。

4.办公室及分支机构组织人员对已感染人员使用过的物品和所处工作区进行全面消毒杀菌处理,并要求与感染人员有接触的和同一工作区人员进行14天的隔离观察。

5.各班组务必对班组内情况一日一摸排,及时将有关情况报告领导小组,有特殊紧急情况要随时上报。严禁信息瞒报、迟报、漏报。

6.领导小组安排专人加强与学校、卫生防疫部门联系,随时接受疫情方面的预警预报以及对食堂员工的确诊通知,协助有关部门全面做好预防、控制的安排工作。

(三)应急结束

当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后,疫情应急响应工作结束,但此后疫情的后续观察工作,视情况由各班组自行进行。

XX中学食堂办公室

2020年3月25日

第9篇:中学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预案

为了切实做好我校疫情预防控制工作,维护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保障广大师生的身体健康,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预案。

一、工作目标

1、普及传染性疾病防治知识,提高广大师生员工的自我防护意识;

2、完善传染病疫情信息监测报告网络,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3、建立快速反应机制,及时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疫情的发生和蔓延。

二、工作方针和原则

传染病防治工作遵循预防为主、常备不懈的方针,贯彻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反应及时、措施果断、科学的原则。

三、领导机构和职责

组 长:赵同报

执行组长:曹聚宁

副 组 长:张文君、张淑雪、于志英、张志荣、郭伟丽、李茂辉、刘剑

疫情报告责任人:贾明侠

组员:服务二处主任:张立谦

服务三处主任:刘翔飞

年级主任:李晓斐、魏丽花、韩丽欣、张志伟

全体班主任

食堂经理

物业经理

职责:负责领导、组织、指挥、协调传染病防治工作;

制定传染病防控的措施并组织实施;

做好疫情的善后处理工作。

四、预防措施

1、加强公共场所卫生的管理。学校教室、食堂、餐厅、宿舍等区域应保持环境清洁、通风换气、定期消毒。

2、积极开展各种类型的健康教育,利用微信、宣传栏、墙报、广播、主题班会等宣传阵地,普及卫生防病知识,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增加师生员工自我保健知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增强自我防护意识。

3、建立卫生工作责任制,明确科室、年级部工作职责,保证学校预防疾病控制工作的顺利开展。

4、定期组织人员对供水系统进行清洗消毒,保障饮用水卫生符合国家卫生标准。

5、在疾病防控机构的帮助下,定期组织师生员工体检和做好对学生进行各种疫苗接种工作。

6、加强学习更新传染病防治知识,提高防治水平。

五、监测

1、日常监测。每日各小组组长要了解、掌握本小组学生的健康状况,如发现学生中有发热、头痛、腹泻、呕吐、皮疹、黄疸、精神萎靡等症状,应及时报告班长或班主任,并使患者及时就医进行诊治。如确诊为传染病及疑似传染病;或症状相似的聚集性病例等,第一知情者应立即报告,同时做好记录。

2、对因病缺勤、缺课学生进行监测。班主任应当及时关注本班学生的出勤情况,对因病缺勤、缺课的学生,应及时了解其患病情况,可能的病因和病情发展情况,如怀疑是传染病、食物中毒、或不明原因的疾病,应及时向年级部、年级主管校长、校长报告。

3、学校领导接到报告后,应向各级医疗机构或疾病控制机构提供监测信息,经医疗机构或疾病控制机构确认为传染病后,及时做出响应级别的预警,并上报县教育局。

六、应急措施

一旦学校发生群体性传染病疫情,应采取以下应急措施:

1、疫情报告

(1)学校班主任、任课教师、校医以及其他员工发现传染病人或疑似传染病人时都应立即向学校领导报告。

(2)学校领导根据传染病类别、发病人数、病情等疫情程度,及时向防疫机构和教育局逐级上报。

2、应急措施

(1)对疑似传染病的病人,在明确诊断前,安排在指定场所(门卫室)进行医学观察,不能确诊的,应送当地医疗机构诊治。

(2)经卫生防疫部门确诊为传染病者,应及时予以隔离治疗(应当办理休学手续),隔离期限根据医学检查结果确定。

(3)对引起传染病传播的可疑物品要进行封存,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染途径,防止疾病扩散,等待防疫部门来检测和处理。

(4)对被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疑似传染病病人污染的场所、物品,学校医务人员指导相关工作人员做好消毒处理。与传染病人或疑似病人密切接触者,学校医务室应采取必要的检查和预防措施,并进行医学观察。

(5)传染病人在医院接受治疗时,未经学校和医务人员同意,任何同学、同事不得前往探望。

(6)暂时停止大规模的集体活动,必要时全校暂停上课;加强对校门的出入管理,控制人员的进出。

(7)学校在接到政府、教育局和疾控中心有关重大传染病疫情的预警报告后,应立即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应急预案启动后,各级领导和全体教职员工应按预案规定的职责要求,立即到达规定岗位,听从指挥。

(8)学校领导发现传染病人后,应采取积极的措施,让广大师生了解情况,稳定学生的情绪,安定人心,维护学校的稳定,树立战胜传染病的信念。

2020年1月22日

上一篇:寻找最美教师心得体会下一篇:矿山办公室岗位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