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代表拜访技巧心得

2022-06-2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医药代表拜访技巧心得

结合实例谈医药代表的专业拜访技巧

小艾迪给我们发了很多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的实际案例,但由于太散太乱,所以我决心整理一下,其主要内容是关于工作中客户疑异的处理,但我认为,结合这些案例光讲异议的处理不行,因为销售过程是一个完整的环节,所以决定翻出点箱底,讲讲医药代表的专业拜访技巧,并结合实战经验做一次深入的讨论,让大家共享。

我们的主要工作是一次又一次的专业性拜访,当你做好周密准备,衣冠整齐的来到医生办公室门口时,你能确认你已完全做好准备了吗?请等一下,请先回答我的以下问题:

*你在下面的十分钟内将如何说服医生处方你的产品?

*见到医生你第一句话该说什么呢?

*你如何知道医生会对你的产品感兴趣?

*你相信你的产品确会对患者带来显著效果,而且费用低廉,但你的医生客户会接受你的观点吗?

*如果医生反对你提出的观点你该如何消除他的异议呢?

*你的信息也许真的对医生的临床工作会有不少帮助,但你如何让你的客户意识到这一点,并且真的很高兴与你交流?

*如果医生真的接受了你的建议,你该怎样帮助他更快乐的获得使用你推荐的药品的经验?

你该如何处理,你具备了这样的专业技巧吗?现在的工作中出现的很多问题都源于各公司对代表们缺乏最基础的专业销售技巧的培训,药品又不同于普通的消费品,所以在推广中需要更专业化,你必须对你所有传达的信息负责任。

好,说了这么多,让我们来对销售的技巧做一个重新的认知,也让我把一些好东西代给大家。

你认为什么样的才是专业的推广技巧呢?

*药品的销售技巧说到底就是用各种方法满足医生的个人需求,他的需求满足了,自然会处方你的产品来回报你。

*销售技巧是寻找满足医生需求的方法。

*销售技巧是在销售过程中一切能帮助你完成销售目标的方法。

*销售技巧是更巧妙的讲解产品,记客户接受你的产品的方法。

*销售技巧是利用人际关系达到销销目的的方法。

大家一定都有很多的答案。那到底什么是销售技巧?销售是产品的提供者与客户的双向沟通的过程,企业通过产品及服务满足客户的特定需求,利用市场策略来发掘客户的市场潜力,不断增加目前产品的使用量,实现销售目标。销售归根结底是一个沟通的过程,在药企中医药代表并不能够通过改变企业的产品来影响销售结果,但他能够影响产品沟通的过程,以及相关的客服水准,应此销售技巧首先是一种沟通的技巧。药品销售技巧就是有效的使用各种语言方式通过和医生的双向沟通,运用市场策略提供企业产品和相关服务,满足医生临床使用正确药品的需求。应此这一技巧在工作中也被称为专业拜访技巧。

1、 了解专业拜访技巧和专业拜访技巧的六步循环法

时间就是金钱,沟通的时间是宝贵的,一个医生通常能接受代表拜访的时间在10分钟以内或是更加有限,如何能在短短的时间内完成你的拜访目的,这就是专业技巧要解决的核心问题。

销售技巧理论不一而足,但我们必须掌握一个基本原则,这就是销售的六步循环

法:

开场白-探询、聆听-产品介绍-处理异议-加强印象-主动成交

在销售实际中不一定按步就般也可实际应用,但过程却离不开这个循环。 开场白

小艾想向张医生推荐艾迪抗生素的耐药性,然后整个谈话都围绕着你所介绍的医品的耐药性特点进行,但你想让医生说说对你公司的印象,再切入主题,然而张医生在向你抱怨了8分种前任的如何不好后告诉你今天没时间了,下次再谈。 为什么拜访总会遇到这样的事情,很多人可能会自认倒霉,这也是我们常遇到的难题之一。其实不然,医药代表如果能控制好拜访的节奏,也情景就会完全不同。如果你把控制节奏的主动权交给医生,结果就会由医生随意决定。当然医生不知道你的最终目的,既然拜访是由你发起的,你就有责任保证自己并不公真的“耽误医生的时间”。我们常挂在嘴上的口头禅:“医生,我能否耽误你几分钟时间。”让医生一开始就不情愿接受你的拜访,因为每天可能有5-6个代表要来这样拜访他。

在这个案例中,医生把向小艾介绍对公司的印象作为了重点,所以不停抱怨,等你希望讲产品时他又没时间了,更为严重的不只是医代这次拜访无效,你想想下回张医生还回给小艾10分钟吗?

现代销售技巧讲究花的时间越少越好,但并不否认利用会议、联谊等活动促进良好关系,因此下面为大家提供一种很好的开场白:

目的性开场,直入主题,以便获得医生对讨论目的的共识后,围绕拜访核心目的进行双向交流。

以上例,让我们看看这样的开场如何。

“王医生,我想为你来介绍一下我们公司的新产品新一代头孢类抗生素艾迪,他具有广谱高效的特点,而且使用很方便。”

这样的开场很多代表也会使用,但我必须记住完整的目的性开场一定要体现出以下三个要点:

(1) 设定拜访目标。

(2) 侧重于产品的某一个特性能为医生带来的利益作为产品介绍的开始。

(3) 以医生的需求为话题的导向。

如何开始一个目的性开场的技巧:

1、目的性的开场我们必须就一个问题描述一幅有关疾病特点的情形,引起医生的兴趣。如:癌症患者因为疼痛难忍以头撞墙的情形讲一个简短的与患者需求相关的吸引人的故事。

2、总结医生在治疗疾病中可能遇到的种种具体问题,并针对产品的特点寻找满足需求的方法。如:抑酸过度与不足的抑酸剂均不能理想解决溃疡治疗问题,泰胃美适度抑酸,是医生可以选择的理想抑酸剂。

今日练习:看看下面开场中是否为目的性的开场?

1、 李医生,使用度冷丁治疗重度癌症存在缓解时间短的问题,A产品采用先进的 控释技术,镇痛效果长达12小时,有效缓解重度癌痛,更好减轻患者的痛苦,你在使用过程中反映如何?

2、 王医生,听说你治疗不宜口服用药的消化道了血病人时,普通的口服抑酸剂使用不方便,患者不易接受,我们公司的B产品通过静脉给药,起效迅速,患者易接受,你瞧我能不能为你介绍一下?

3、 马医生,我今天为你介绍一个我们公司去年刚刚在美国上市的新产品-全新的抗肿瘤药C产品。

上一个专题我就日常拜访的开场做了一个探讨,相信了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有了好的开场我们还必须有一个好的过程,你希望能够最快地发现医生真正关心的问题焦点在哪里,然后将你准备好的答案完满的给出,但问了10个问题后,你仍然不清楚医生对你的产品到底有什么意见,在听了医生漫不经心的不装饰解释后你自己可能对今天的拜访都找不着北了,呵呵,你是不是常遇到这样的问题呢?

医药代表都知道了解医生需求的重要性,所以每个人都希望很快的就能发现医生对自己推荐的产品的什么特点感兴趣,但大多数医生并不愿意直截了当的告诉你他的兴趣观点。也许他们只是想从你的介绍中获得所需要的信息就好,也许他们自己也不清楚很多的细节,也许他们不知道该告诉你什么,以便让你更好的说明你的产品对他的用处,但不管什么原因只要你还没发现他的真正需求,你肯定无法说服他使用你的产品。

所以,今天讲的第二个专业售销技巧的环节就是如何有效的运用探询技巧,来发现医生的需求。我记得原来也有一则个于探询的讲解,那么今天我们就更进一步加深对这项技巧的理解。

在面对面的销售拜访中,探询首先是为了引导医生表达对医药代表推荐产品的需求点,同时积极的探询也会帮助医药代表获得拜访的控制权。因此在很多医药代表在拜访准备中特地准备应对医生的各种问题,记在小本上,随时查阅。其实这种方法并不好,这样一次拜访变成了一次面试,解答医生的提问成了拜访的目的。也有很多医生是不提出问题的,但这并不表示他就需要你的产品,事实上很多医生不问问题了,也不明确表态会否使用你的产品时,是因为他已确定并不需要使用。想一想我们自己在商场里购物时的情形,你问营业员的问题多数都是在找不买这件商品的理由,而不是表达购买的兴趣。

所以如果我们只是一味的去回答医生的问题,而不进行积极的探询,你就失去了一次拜访的控制权。请记住,你的拜访时间只有10分钟而已。如果你无法控制沟通的过程就意味着你的拜访注定无效。相反,你进行了积极的探询,你就会帮助医生整理自己的需求思路,他会更清楚地考虑自己最关心的问题能否在你这找到答案。换句话说你完全可以以过有效的探询使双方从沟通中获益,而这是你正真的目的!

探询就是提问题,通常有两种方式:开放式提问和封闭式提问。在外企非常重视提问这项重要的销售技巧,我在参加一次培训时,我们的大马讲师就曾为这项手段专们给我进反复演练了三个下午。可能很多受过培训的同仁都基本了解了这二种提问的模式,这里我就不详述了。

(1) 封闭式问题

封闭是问题是只能回答是或不是的问题,可以在你提供的答案中选择,或者是一个经常可以量化的事实,封闭式问题举例如:

高主任,你认为痔疮片是治疗初发性痔疮的首选药吗?

李教授,你有没有收到我们公司寄给你的最新资料啊?

张老师,这次临床试验你们会选用A方案还是B方案?

封闭式问题只能使对方提供有限信息,且易使医生产生紧张情绪,缺乏双向沟通的气氛,通常多用于重要事项的确认,如协议、合同等。或是在对医生同意的市场调研言谈中。医药代有在面对面拜访中使用封闭式问题要格外慎重,他会让医生有一种你不太尊重他的感觉。

(2) 开放式问题

开放式问题是让医生了解自己探询的目的,容许医生思考的余地,并诱发其详细说明而不是迅速以一句话来回答我们的问题。其目的是鼓励医生主动介绍其需求。开放式问题又分探询事实和探询感觉的问题。探询事实的问题以何人、何事、何地、何时、为何、多少等的问句去发现事实。其目的在于区别出有关医生的客观现状和客观事实。探询感觉的问题是通过让其发表个人意见,来发现医生主观的需求、期待和关注的事情。直接探询要避免学派分歧、与权威人物意见相左,或是医生可能并不熟悉的内容,这样会造成客户的紧张情绪。为了避免这种可能影响对话和谐的紧张气氛,通常考虑用间接的探询。间接探询问题是首先叙述别人的看法或意见,然后再邀请医生就此表达其看法。如:

对PPA的不良反应,有些专家认为应该慎用,而不必完全禁用,你的看法呢? 某医院的李教授临床观察的初步结果是A药物的有效率在80%左右,你认为这个结果怎么样?

第2篇:结合实例谈医药代表的六步循环法专业拜访技巧:探询

结合实例谈医药代表的六步循环法专业拜访技巧:探询 2014-07-22 mrclub 医药代表

上一个专题我就日常拜访的开场做了一个探讨,相信了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有了好的开场我们还必须有一个好的过程,你希望能够最快地发现医生真正关心的问题焦点在哪里,然后将你准备好的答案完满的给出,但问了10个问题后,你仍然不清楚医生对你的产品到底有什么意见,在听了医生漫不经心的不装饰解释后你自己可能对今天的拜访都找不着北了,呵呵,你是不是常遇到这样的问题呢?

医药代表都知道了解医生需求的重要性,所以每个人都希望很快的就能发现医生对自己推荐的产品的什么特点感兴趣,但大多数医生并不愿意直截了当的告诉你他的兴趣观点。也许他们只是想从你的介绍中获得所需要的信息就好,也许他们自己也不清楚很多的细节,也许他们不知道该告诉你什么,以便让你更好的说明你的产品对他的用处,但不管什么原因只要你还没发现他的真正需求,你肯定无法说服他使用你的产品。

所以,今天讲的第二个专业售销技巧的环节就是如何有效的运用探询技巧,来发现医生的需求。我记得原来也有一则个于探询的讲解,那么今天我们就更进一步加深对这项技巧的理解。

在面对面的销售拜访中,探询首先是为了引导医生表达对医药代表推荐产品的需求点,同时积极的探询也会帮助医药代表获得拜访的控制权。因此在很多医药代表在拜访准备中特地准备应对医生的各种问题,记在小本上,随时查阅。其实这种方法并不好,这样一次拜访变成了一次面试,解答医生的提问成了拜访的目的。也有很多医生是不提出问题的,但这并不表示他就需要你的产品,事实上很多医生不问问题了,也不明确表态会否使用你的产品时,是因为他已确定并不需要使用。想一想我们自己在商场里购物时的情形,你问营业员的问题多数都是在找不买这件商品的理由,而不是表达购买的兴趣。

所以如果我们只是一味的去回答医生的问题,而不进行积极的探询,你就失去了一次拜访的控制权。请记住,你的拜访时间只有10分钟而已。如果你无法控制沟通的过程就意味着你的拜访注定无效。相反,你进行了积极的探询,你就会帮助医生整理自己的需求思路,他会更清楚地考虑自己最关心的问题能否在你这找到答案。换句话说你完全可以以过有效的探询使双方从沟通中获益,而这是你正真的目的!

探询就是提问题,通常有两种方式:开放式提问和封闭式提问。在外企非常重视提问这项重要的销售技巧,我在参加一次培训时,我们的大马讲师就曾为这项手段专们给我进反复演练了三个下午。可能很多受过培训的同仁都基本了解了这二种提问的模式,这里我就不详述了。

1、封闭式问题

封闭是问题是只能回答是或不是的问题,可以在你提供的答案中选择,或者是一个经常可以量化的事实,封闭式问题举例如:

高主任,你认为痔疮片是治疗初发性痔疮的首选药吗? 李教授,你有没有收到我们公司寄给你的最新资料啊? 张老师,这次临床试验你们会选用A方案还是B方案?

封闭式问题只能使对方提供有限信息,且易使医生产生紧张情绪,缺乏双向沟通的气氛,通常多用于重要事项的确认,如协议、合同等。或是在对医生同意的市场调研言谈中。医药代有在面对面拜访中使用封闭式问题要格外慎重,他会让医生有一种你不太尊重他的感觉。

2、开放式问题

开放式问题是让医生了解自己探询的目的,容许医生思考的余地,并诱发其详细说明而不是迅速以一句话来回答我们的问题。其目的是鼓励医生主动介绍其需求。开放式问题又分探询事实和探询感觉的问题。探询事实的问题以何人、何事、何地、何时、为何、多少等的问句去发现事实。其目的在于区别出有关医生的客观现状和客观事实。探询感觉的问题是通过让其发表个人意见,来发现医生主观的需求、期待和关注的事情。直接探询要避免学派分歧、与权威人物意见相左,或是医生可能并不熟悉的内容,这样会造成客户的紧张情绪。为了避免这种可能影响对话和谐的紧张气氛,通常考虑用间接的探询。间接探询问题是首先叙述别人的看法或意见,然后再邀请医生就此表达其看法。如:

对PPA的不良反应,有些专家认为应该慎用,而不必完全禁用,你的看法呢?

某医院的李教授临床观察的初步结果是A药物的有效率在80%左右,你认为这个结果怎么样?(医药代表微信号:mrclub)

第3篇:医药代表拜访指南

医聊——医药代表拜访指南

THE DOCTOR AS CUSTOMER: A guide for *****aceutical representatives

ANDY FARAH

我看的最新的第三版,这本书是美国的一个精神科医生的“告白书”,从一个医生的角度来表明,医生喜欢什么样的医药代表。 以下是我摘录及总结的几段,与同行共享: 医生喜欢的医药代表

专业:对药品非常熟悉(不是背诵产品信息),成为治疗团队的成员

销售技巧:拜访时机选择、沟通技巧(有话直说,实实在在,提供客观的产品信息,别逼着要销量)、学术会议控制 助人:关心病人,关心用药情况,

热爱自己的工作:医生教育者——对自己的产品充满信心,对工作充满热情 可信:药物信心、工作热爱自己的工作

医药代表存在的问题,11个错误 实质:

没有站在医生的角度为病人着想、为医生着想,还是那句话,采用的是销售逻辑而不是购买逻辑 现象:

把自己放在病人之前 不尊重忙碌的医生 谈论其他医生的处方量 只谈生意

拜访时,常说竞品的坏话

急着套近乎

回避药物的不良反应和缺点 医药代表没影了 缺乏后续支持 拙劣的拜访 拜访起来没完没了

与医生沟通的话题:

适合:病人、药物疗效、不良反应、学术会议,应对药品负面新闻 不宜:生意、销量、其他医生的处方量、竞品的坏话

总体的评价:

很好的医生购买者自白,轻松幽默,有很多实际的场景,能够指出现实医药代表存在的很多问题并帮助他们(尤其是新手)进行改正,非常实用。

行为分析多,认知心理分析较少,现象描述与经验总结,散乱,不能形成体系的行动指南,对于老资格的代表帮助有限,如获得更多的销售机会、提升业绩方面。

有讲到关系和关系销售,只是比较泛泛,但是具体怎么保持、如何管理并没有深入探讨。不过已经很难能可贵了,毕竟作为医生,告诉时刻围绕在自己周围虎视眈眈的药代们自己的的真实想法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

第4篇:医药代表拜访和推广流程

教你如何拜访主任

我从事药代这个行业说来也快三年了,以前的我很内向见人就脸红还不敢说话。经过在这一年来的努力我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也总结了一点点心得。现在说出来和大家共同分享分享。总的来说也就是那么几条:

1:见大主任时我觉得最好是要赶他上班之前到他的办公室等他或等他总值班也行。最忌胆小不敢敲他的门,因为他不是老虎进去是你出来的还是你自己。也许你会说我找某一位主任已经好久可就是摆不平他怎么办?那么我告诉你你离成功不远了,胜利就在拐弯处。我相信只要你再坚持一下肯定能成功的

2:要不段的学会换位思考,最主要的我觉得应该多站在对方的角度上考虑问题。 3:如果你是首次和他见面,你就把你的名片递上去并向主任所要他的联系电话,有机会还要向他讲解一下你们公司的产品知识。我觉得人的第一印象很重要,要让你的客户知道你这个人很实在、很老实让他对你没有戒心起到非常愿意和你交往的作用。临走时还要约好下次见面的时间。说明你第一步成功了。

4:第二步就是送你们公司的产品资料了并详细的向他讲解。让他有一个大概的印象并副上名片,因为你上次给他的名片早就给仍了。因为他们太忙了早就把你给忘了。临走时还要约好下次见面的时间。

5:你今天再次拜访时可以带一些小礼物了,如果是中午的话你可以约他一起吃次便饭。这次你还可以试探主任对你们公司的产品的印象如何。

6:我觉得作为从事销售这个行业来说只要做到八个字就行了:腿勤、嘴勤、眼勤、脑勤就足够了。

住院部新药推广流程

药品上货价了,成功的喜悦还没散去,我们就又面一个难题----如何让医生开始处方?如何快速上量?

依据自己的从业经验,此过程可试述如下:

一:调查阶段

首先依据产品的定位,确定目标科室,选择你第一批须开发的科室

内容包括:各相关科室的规模、医生人数、科主任姓名、病人组成、现在的用药方法、竞争产品用量、竞争产品和科室的关系、科主任的背景、性格、喜好------

选择科室标准是:用药潜力大、竞争产品影响力较小、在此领域自己的产品有一定的特点、科室内部关系简单,可重点考虑帮我们申请入药的科室

调查的方法是:实地查看、医生单个询问、同行介绍等

其次确定目标客户:确定科室后接着就要确定我们要公关的人

调查内容为:主任的权威性、副主任在科内的地位、治疗分组情况、各治疗组组长的个人资料、排班规律、科内费用的管理方式、住院总的个人资料和地位、各治疗组的规模可分工----

多数情况下我们首先要确定的公关对象是:主任、组长、住院总

调查方法主要为向小医生询问,向同行询问等

二:确定了目标后进入接触阶段

先择合适的时间见到目标,完成首次产品介绍,并继续通过直接接触搜集目标的资料

三天后第二次拜访,呈上小礼品,观察反馈,要求使用、寻求承诺

再次拜访,追问病人反馈、处理异议、和科主任讨论如何启动,在此阶段可协商安排产品介绍会,科室活动等,关键是要清楚客户的需求

当我们的科室活动做完后,往往能有少量处方出现

三:扩大用量

通过前面的过程,我们应该已经和目标医生建立了一定的关系,我们要不断强化这种关系,通过陪夜班、家访、礼品、多次交谈等

反复称述产品特点,和竞争产品做对照,搜寻用药反馈,了解医生用药病人的选择方法、用药方法等,鼓励医生按照我们推荐的方法选择病人,按照推荐的方法处方药品

及时完成费用承诺,策略地要求医生更多处方,对医生的进步进行口头或物质的鼓励

在一个医院开始出现一个稳定的销售是非常激动人心的,我们收获的不光是奖金,更多的是自信和成就感,这些客户关系也许能让我们永远受益!

第5篇:医药代表之提高拜访效率

王高俊,河北东盛英华医药公司经理,易答宝网站专家

效率、质量和速度,在企业经营中非常重要。企业经营效率高,效益自然好,企业经营质量就高,企业发展速度往往就越快,反之,效率低,自然盈利水平低。因此,提高企业办事效率在企业经营中是不可避免的话题,最近,而销售工作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又是重中之重,这其中业务人员的素质和办事效率又是销售工作中的重点。最近我发现一个问题,许多业务员总是给我说时间不够用,而且我也发现他们总是特别忙,业绩表现也不算太好,销售回款也比较差。后来经我观察,我发现了问题的原因之所在。原来,业务人员的拜访效率是有问题的。因此,我针对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费了不少脑筋,最后总结了以下几点,供各位同行参考。

第一、预约很重要。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拜访客户也是一样,我提倡提早跟顾客预约,因为在客户的组织结构中,我们业务人员接触的都是业务负责人,其时间和工作安排都是比较紧张的,他们对客户的管理也是有分类的,并不是任何客户都能准时接见或者有时间接见,所以,提高拜访效率的关键就是要有预约,预约既是对客户的尊重也是帮助客户解决时间管理的工具。其结果也往往让业务员自己感觉到万事都有条理,拜访效果也是非常好,避免拜访“扑空”,刘备三顾茅庐如果能做到提前预约,也许就不会有那么多的故事。对客户来说,一般都不会拒绝有预约的客户,这样可以做到拜访的目的,也可以培养业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自信心,让业务人员养成预约拜访的好习惯。

当然,预约客户也是有技巧的,你一定要把预约的时间尽量往前提,一是让客户在不疲惫的时候接见你,思路清晰,成功率就高,在客户心目中的地位也就高,而且,你还不至于因为排期太朝后而影响你拜访下一个客户,所以你约定的时间愈早,你见的顾客量就愈多。世界第一的推销保险员,他7:30分之前就能拜访完三个顾客。他大概6点就跟第一位顾客喝咖啡,7点跟第二位顾客喝果汁,7:30分跟第三位顾客吃三明治,反正就是他不能把早餐一次吃完,必须分三次来吃。因此,我建议,把你的拜访计划一定要比意识中提前,才能达到理想的拜访效果。 第

二、拜访一定要有目的性。没有目的的拜访绝对是浪费客户和你的时间。我一直反对“例行拜访”,有人把例行拜访看作是和客户沟通感情的一个方法,我不太认同这个观点,如果和客户维护感情,我觉得只能局限在某一些方面,我认为,对客户的沟通维护应该坚持“高层用感情,中层靠流程,基层用制度”的方法进行。一个成功的业务人员,应该拥有每天自我暗示的能力,即每天制定工作计划、设定工作目标、坚强有力的执行和认真负责的反思。你必须每天重复地自我暗示你的目标,重新写你的目标,想你的目标,每天反思自己的目标,往往就会增加很多灵感和做业务的感悟。

客户拜访一定要有目的性,因为客户的时间是有限的,如果在拜访客户的时候给客户的感觉是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内容,你的拜访注定会失败了,因为你下次再预约该客户的时候他就不会太重视,除非你有相当大的权力和影响力,客户认为和你见一次面会得到非常实际的东西。我这里推荐几个设定目标和实现目标的方法,可以使目标更明确,效果更明朗。一是把目标视觉化,可以在办公室或者办公桌或者床头做一个目标设定表,把目标贴在右上方。每天看上10秒钟,一边看一边想,经过大脑的思考和加工,一般的目标都会变成现实;二是自我鼓励,把目标分解,对着自己的目标反复说“一定能实现”,自我加压,自我释放;三是自我放松和自我陶醉,把以前时间的目标回味一下,多想想自己成功的案例,从胜利的喜悦中吸取迎接挑战的信心,可能比较困难的目标也会变得渺小,从而强迫自己实现新的目标。

第三、拜访客户一定要有计划性。每一次写拜访计划都是对自己工作思路的梳理和回顾,只要有这种思维,才能确保拜访计划的科学性和可实现性。现在好多公司都在要求业务员写工作计划和工作总结,但是好多业务员把这项工作当做是“任务”,领导要求的严了,就赶紧写一下,领导不催就不写,完全没有理会工作计划和工作总结的真正意义。大多数成功的业务人员都有写工作计划和工作日记的习惯。我认为,拜访客户一定要有计划性,杜绝重复拜访和盲目拜访,每一次拜访都要写一个拜访计划,然后再多方了解信息确保计划的可行性。写好计划后最好和领导沟通一下,和同事探讨一下,从而进一步加强拜访计划的可操作性。事实证明,一个好的拜访计划可以帮助业务人员快速的提升业务能力和客户管理水平。

第四、拜访前一定要有新面貌。精神面貌是销售工作的第一杀伤力。每一次拜访客户都要有新的精神面貌。让客户看到你是一个非常精干的人,从而愿意和你谈业务。我建议,如果你今天要去拜访客户,你一定要早睡早起,给自己一个充分的准备,包括你的销售工具、要说的话、要做的事情都要提前安排,准备谈的具体工作内容是否考虑清楚,客户有可能给你提出的质疑是什么,你的应对措施是什么,多作几个假设,多问自己几个问题等等。一切都在自己的预料当中,效果可想而知。

第五、注意运用一些技巧。如当你在介绍自己的时候,必须具备四个条件。第一,调动客户的兴趣。可以创造性的多谈一些问题,这里不妨说说我经常用的一个技巧,面对陌生的客户我经常会说“好像在哪里见到你”,一般客户都会仔细的观察我,从而加深我在他心目中的印象,最主要的是能够最快的拉近彼此的距离,客户会把你当成老朋友一样倾心交谈。让客户注意到你,基本上成功就向你走近了一大步。第二,必须让客户相信你,相信你说的话是代表公司而不是代表你自己,最好自己能够证明一下你所讲的都是对的。第三,最好能让客户看到和你合作的信心,特别是初次拜访时,一定要让客户看到希望,当你引起了他的好奇心,使他对你的产品产生强烈的兴趣时,你便有机会可以表现你的产品,整个销售拜访的过程才算完整地结束。当然,这里还有要注意的地方,价格的谈判永远别放在初次拜访时,因为这是相对敏感的话题,可能会因为这一个细节把前面所谈的成绩抹杀,甚至陷入僵局无法再谈。

第六、带点实惠过去。成功的业务人员都知道“不要随意承诺”,但是我认为,业务人员一定也要做到“敢于作出有把握的承诺”。客户在接受你的拜访之前往往会细细斟酌,与你合作到底前途如何,特别是谈判进入关系到经济利益的时候,客户会相当谨慎,谈判也进入最关键的环节,这时就要业务人员有化解危机的能力。如果此刻业务人员会给客户一个详细的分析,或者是一个意外的承诺,这个承诺绝不是无原则的,而是有把握的。让客户看到和别人合作不如给你合作利益更大。其实,要做到这一点也不难,其前提就是要充分掌握公司的销售政策并能灵活运用,大部分业务人员都是严格执行公司的销售政策,丝毫不敢有多余的想法,其实公司的政策永远都是存在的,也永远都是稀缺的,一些业绩比较突出的业务人员永远都掌握着公司的优质资源,其中最大的就是“领导者手中的资源”,任何一个领导者都青睐业绩较好的业务人员,其手中的政策往往也会倾斜到这些业务人员身上,因此,业务人员必须学会争取到这些资源,才能给客户一个额外的承诺。客户都是比较“现实”的,如果你能给客户带来“额外”的惊喜,客户往往会比较喜欢你,那么你离成功就不远了。每次拜访客户的时候都能给客户带点实惠,这个客户就会成为你的忠实客户。 最后,引用原香港佛学院副院长觉真法师在一次讲学中提到的“六和敬”的观点,即见和同解、戒和同修、身和同住、口和无诤、意和同悦、利和同均来结束此文,只有在客户拜访中做到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包容、相互认可才能拥有真正的客户友谊,再辅助用一些拜访技巧,就能提高每一次拜访客户的效率,就能拥有真正的大客户,就能给公司培养一些有价值的资源,从而成就自我,成就企业。

第6篇:医药代表成功拜访客户的重点

1. 事前计划好每次的拜访。

计划的过程能够帮助医药代表厘清思路,确立每次拜访的目标,预想好将要采取的步骤,还可以帮助医药代表回顾一下将要拜访的医生背景、兴趣爱好、在医疗领域的专长与观点、他过去以及现在的处方习惯和希望他行动的方向。而没有制定计划,意味着医药代表没有明确在拜访期间将要达成的目标。没有目标,就不能确定你的拜访话题能不能引起医生的关注。

2. 每次拜访只谈一件事情、达成一个目标 。

现在,大多数医生都比较忙碌,对医生的拜访只能持续3~4分钟的时间。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最现实的做法就是每次拜访只跟医生谈一件事情、达成一个目标。医药代表在整个拜访期间,紧紧围绕预定的目标展开。例如,解释一项最新的临床研究结果,或描述一项新适应症的应用。

3. 基于医生关注的问题,与他们探讨具体的事情。

在医药代表接受的所有销售技巧培训中都强调,一次好的销售拜访,倾听比陈述更重要,可是好的倾听是要基于好的探询技巧的。常常在这些培训中,没有人能给医药代表们提供一些事前设计好的探询问题。其实,医药代表可以试着提一些具体问题,比如,“在碰到病人出现X症状时,您选择药品治疗的经验是什么?”“在X情况下,您会选择什么样的药物治疗方案呢?”“在您针对患者的X症状选择药物治疗时,能接受药物所引起的副作用吗?”通过这些具体事情的讨论,医药代表会比他的竞争对手更接近他的医生。

4. 与医生沟通,养成记笔记的习惯。

在你与医生沟通的过程中,养成记笔记的习惯是非常必要的。通过记笔记,可以清楚地证明你在积极聆听医生的谈话。如果医生问了一个你无法回答的问题,你能通过仔细的记录来表达对医生意见的尊重。此外,你能通过笔记回顾拜访过程,总结一天所做的工作。笔记还能为你的下次拜访做好准备,当你再次拜访同一位客户时,笔记能帮助你创造拜访的连续性,可以提醒你继续上次拜访所提及的问题。

5. 与医生沟通,善于使用视觉辅助资料。

不管拜访的时间有多少,在每次拜访时尽量要给医生一些视觉上的冲击。能使用的视觉辅助资料可能是一份图表、一份调研报告或一份品牌提示物。而使用品牌提示物时,医药代表应该尽量将产品的核心卖点与品牌提示物的某个特征联系起来。这些做法有助于医生记住你的产品。

6. 寻求承诺。

向医生寻求处方,是每次拜访最关键的目的之一。医药代表与医生沟通时,必须要求处方,不然机会就会跑到竞争对手那里去了。要鼓起勇气,对医生说:“下次碰到类似的患者,请您尝试一下我们的产品。”其实,医生会认为医药代表的这种要求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要让医生感到你非常期待他的行动。

上一篇:银行个人信用担保贷款下一篇:国内外城市污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