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口援藏

2023-01-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对口援藏

对口援藏制度研究进展

[摘要]对口援藏是我国最早实施的区域对口援助,作为一种正式的制度安排到目前已有20年的历史。学术界对“援藏”研究日渐增多,对很多问题的认识差异非常大。本文仅对中国国内近年对口援藏的相关研究进展做综合分析,集中对援藏相关范畴、对口援藏理论依据、对口援藏制度性质以及相关具体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关键词]对口援藏;民族经济;藏区经济

迄今为止,中国政府实施的对口援助主要有三种模式:一是重大灾害严重地区对口支援,但只是临时性使用,灾害重建完成即告终止;①二是重大工程对口支援,例如三峡工程建设的对口援助,也是工程完成后即告终止;②三是边疆民族地区对口援助,目前主要用于解决西藏、新疆③、青海④等地区发展问题,也有像四川省范围内的对口援藏。⑤对口援藏是我国最早实施的区域对口援助,作为一种正式的制度安排到目前已有20年的历史。学术界对“援藏”研究日渐增多,对很多问题的认识差异却非常大,有必要对其进展情况进行综合分析。近年来,国外的学者也有部分研究成果与对口援藏制度有关。限于篇幅,本文仅对中国国内近年对口援藏的相关研究进展做综合分析。不妥之处,请方家指正。

一、对口援藏相关范畴研究进展

目前官方的文件中谈到的“援藏”是“支援西藏”的简称,同样“对口援藏”是“对口支援西藏”的简称。然而在学界的研究和民间的说法中,对“支援”与“援助”、“对口支援”与“对口援助”是不分的,基本上处于通用或者共用的状态,这也带来了一些困惑。由于存在词语上的差别,尤其是把“支援”和“援助”的中文翻译成英文时存在的细小差异,往往造成国际人士对我国国内的对口支援西藏政策产生误解,为此需要阐述清楚它们之间细微的差别。此外在援藏是否应包括国家投资和财政补贴,也存在争议。

(一)对口、支援与对口支援

从汉语词义上讲,“对口”是较为口语化的通俗用词,《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给出“对口”的三种含义:(1)曲艺、歌唱等的一种表演方式,两个人交替着说或唱;(2)(味道)合口;(3)互相联系的两方在工作内容和性质上相一致:对口协作[1](P.329)。《应用汉语词典》则对对口支援中的“对口”做了更为明确的界定:组织相应地区、部门之间建立固定关系:对口支援[2](P.307)。“援”有三种含义:(1)以手牵引;(2)引用;(3)援助[1](P.1603)。“援”一般指的是“救助”,如支援。《孟子·离娄上》:“今天下溺已,夫子之不援,何也?”[3](P.1883)支援是动词,是指用人力、物力、财力或其他实际行动去支持和帮助[1](P.1678,1744)。

因此,对口支援中“对口”是一种规则,“支援”是一种行为,对口支援意在表明支援与受援双方主体之间是一对一的、明确权利和义务的双方关系,当然其关系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而动态地、渐进地变化。

(二)支援与援助

从汉语词义上讲,支援是指用人力、物力、财力或其他实际行动去支持和帮助,援助是指支援与帮助[1](P.1678,1744),支援和援助是可以通用的,其内容都可以是财物,也可以是人力。但两者也有细微差别,“援助”一般是国家、政党、单位、集体的行为,而且规模比较大;“支援”可以是国家、政府、政党、单位、集体的行为,也可以是个人的行为,规模可以大,也可以小,如“他每月拿出钱来支援弟弟上学”,“支援”不能换成“援助”[2](P.1553)。鉴于此点的细微差异,也就可以理解为什么官方文件都是以“对口支援”而非“对口援助”来称呼对口援藏了,因为对口援藏是在社会主义大家庭里各兄弟省市间的帮助,侧重于一个家庭内部的互帮互助而非单个的政府对另一个政府的帮助,能更形象的表现出一个国家内部的支援方对受援方的关心、关爱和扶持。

此外,英文翻译上也有细微不同,在《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中,援助翻译为“aid”。“foreign aid”,通常是指把援助国政府的资源转移给其主要目的用于发展的贫困国家[4](P.428-432);“aid”侧重于强调受助方是弱者,而援助方是强者,意指强者对迫切需要帮助的弱者的支援[5](P.36)。援藏工作仅仅局限在我国区域范围内,并且西藏与我国内地各省份均是平等的经济和政治主体,既不是国家之间的援助,又不是强者对弱者的同情和帮助,而是相互间的支持与协作。然而在我国目前现有研究援藏的书籍和论文摘要的翻译中,很多把支援翻译为“Aid”,这是不准确的[6-8]。有的学者也将援助翻译为“assist”或“help”,前者侧重于强调援助者在提供帮助时只起到辅助性作用,所起的是协助、从属性或第二位作用,而受助者在事务中起主导性作用;后者是普通用语,指一般性的帮助,含义比较广泛,并未暗含侧重于援助双方在事务中作用大小的意思,而含有为他人提供帮助的积极态度[5](P.86,823)。因此在我国省际间的相互“支援”的英文翻译用“assist”较好,强调受援方的主体地位,或者用“hand-in-hand”表明援受双方主体的平等地位,是共同实现小康目标的生动表现。

(三)国际发展援助与国内对口支援

从援助的外延上看,援助一般分为国际援助和国内援助两类,国际援助(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Aid,IDA)即国际发展援助,一般是指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流动的转移支付,帮助发展中国家发展经济和提高社会福利的活动,以促进受援国的发展[9](P.2)。国内援助是一国之内发达地区对欠发达贫困地区的人、财、物的资助,实施有效的国内援助是实现国家社会稳定、经济协调发展的有力措施[10](P.8)。

国内援助又分为一般支援和国内对口支援。一般支援主要是指国家对贫困地区和边疆民族地区优先安排财政资金拨款、抽调干部支援、优先供应物资等。

学者们从公共管理学、财政学、发展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等学科角度界定对口支援的内涵。站在公共管理学的角度,国务院三峡建设委员会移民开发局把对口支援定义为结对支援,是区域、行业乃至部门间开展合作与交流的有效形式,通常泛指国家在制定宏观政策时为支持某一区域或某一行业,采取不同区域、行业之间结对形成支援关系,使双方区位或行业的优势得到有效发挥[11]。南开大学的朱光磊等认为对口支援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对口支援泛指在正常情况下某些地区的政府和非政府组织对对另一地区的政府较为稳定的对口援助行为。狭义的对口支援是指中央政府主导下,地方政府和企业对欠发达地区、灾区实施对口援助的政策性行为,其区分标准在于是否是中央政府主导,还是自发、自愿的支援行为[12]。

财政学的角度有,丛树海、张筱风认为对口支援具有横向财政转移支付的性质,是在中央政府的鼓励和安排下,各省、地区在收入能力、支出水平以及公共物品提供能力上存在横向不平衡的情况下,所实行的一种非公式化、非法制化的横向转移支付[13-14](P.114)。

从发展经济学的角度,靳薇借鉴世界银行对国际发展援助的概念的界定认为,省际援助是一种政策性投资,是发达区域对欠发达区域的经济性帮扶政策,是一种共享性发展政策[10]。

从社会学的角度,李瑞昌认为,对口支援是一种政治性馈赠,是促进资源跨区域、跨层级的横向的、定向的流动的有力方式,在这一实践中,馈赠的双方自愿而非自主地将资源无偿赠送,从而形成了长时间的稳定的政府间交往关系[15](P.194-204)。

从民族政治学的角度,宋月红、王永才等认为,对口支援主要是为加快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采取的政策措施,是内地较为发达的地区对某些经济欠发达的少数民族地区实施支援的一种政策行为[16]。

(四)援藏与对口援藏

对口援藏被定义为“分片负责,对口援助,定期轮换”[10,18],是从第三次中央西藏工作座谈会开始的。对援藏内涵的界定有两种不同的声音,争论的焦点在于国家对西藏的财政转移支付以及投资能否列入援藏的范畴内。现有文献中,有的明确将中央对西藏的财政转移支付以及其他支持发展的政策归为“援藏”的范畴。例如,《西藏:援助与发展》一书专章论述“财政援助”,将中央对西藏的转移支付纳入到到“援助”范畴。[10](P.67-115)《援藏制度:起源、演进和体系研究》一文将“中央帮扶西藏”归为“援藏”范畴。[19]《全国援藏的经济学分析》一书意识到,中央支持与对口援藏的区分,使用了广义的“全国援藏”和狭义的“全国援藏”,后者即为笔者所论的对口援藏,前者是加上中央的特殊支持,但作者全书使用的是广义上的“全国援藏”。⑥最近,中国主要媒体之一《光明网》推出了“中央对口援藏20周年”,作为“光明网专题”之一。该网首页不仅显示专题片头,而且在“历史进程”栏目上有“中央对口援藏大事记”,⑦概念比较模糊。

与上述对援藏内涵界定不同,孙勇、王代远认为“国家投资建设西藏地方,不能说是援助,而是国家职能的体现”,并认为“真正意义上的援藏,是内地各省区和有关国有企业对西藏的支援,是国内其他地区各民族人民对西藏人民的无私帮助,这种活动的基本性质,是在国家内部体系中基于平等的政治地位而进行的经济文化交流”[20,18]。杨明洪基于经济学背景和国家一体化视角,深刻认识到国家财政转移支付的作用,认为在单一制国家内的纵向转移支付是不应划入一国之内的援助范畴,并认为“将中央对西藏实施包括高强度财政转移支付在内的特殊支持与对口援藏区都归为“援藏”范畴,是认识上的误区,也是理论上的盲点”[21]。

此外,对于对口援藏,有学者认为,所有的援藏都是对口援藏。然而马戎却认为地区之间的对口支援不应该称为援助,而应该称为“对口协作”。原因是内地的发达省份为西藏做出了各种资金、人才和项目的支援,同样西藏作为我国的西部边疆和生态屏障,也为发达地区的水资源和生态保护做出巨大贡献,因此把省际之间的对口援助称为“对口协作”更为合适,“协作人员”较“援藏人员”较好,“协建项目”较“援藏项目”较好[22]。朱玲也认为,援助是每一个具有受援资格的人的应有的权利,而并非是“恩赐”[23](P.8)。

在援藏的具体对象上,朱玲试图将援藏与援助西藏贫困人口两类问题区分开来,认为“援藏”是中央和其他省/市对西藏的区域发展援助,政策指向是西藏的地方政府、公共机构以及所有居民;而“援助西藏贫困人口”是帮助面临严重发展障碍的西藏居民。并认为西藏的低收入群体和贫困家庭应该从援藏政策中充分获益,因此将研究的侧重点放在援助西藏贫困人口问题上[24]。

二、对口援藏理论依据研究进展

(一)西藏特殊论

这种观点认为,对口支援西藏是由西藏的特殊性决定的。靳薇以三个时段分析了西藏特殊地位的演进[10]。第一个时段(1951-1965年),由于西藏“地位重要、条件不利、情况复杂”的特殊情况,与西藏相关的事务,均由中央解决;第二个时段(1980-1990年),西藏“不仅同内地各省的情况有很大的差异,而且同内蒙古、新疆等民族自治区相比也有很大的差异”,“在社会制度改变的性质和程度上,比全国任何地区都更为深刻”;第三个时段(1991-2005年),西藏的特殊性在第三次、第四次中央西藏工作座谈会会上日益强调,并指出较显著的特殊点是“力度日益强化的经济援助”。新时期,岳颂东在2010年4月3日中国藏学研究中心举办的“西藏援助与发展研讨会”上,指出西藏具有“独特的地理环境、由封建农奴制社会直接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单一民族聚集、全民信仰藏传佛教以及达赖集团一直试图把西藏问题国际化”五个独特性,需要国家关心,全国大力支援[25]。

(二)民族平等、民族团结论

这种观点认为,对口支援西藏是实现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需要。谢伟民等认为“民族平等”、“团结互助”的观念体系是援藏得以进行的重要因素[19]。正是基于民族平等的逻辑,中央提出对民族地区的经济帮扶的方针。认为消除“事实上的不平等”是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的基础,首先需要中央的经济帮扶和全国的对口支援。

(三)制度短缺论

这种观点认为,对口支援西藏是制度供给短缺性决定的。陈耀认为西藏的非国有经济比重、要素市场化程度和政府组织效率均相对低下,与人、财、物等实物性援助相比,西藏更需要的是非实物性的制度性援助,需要在政策、权力、规则上向西藏自治区倾斜[26]。周猛认为西藏存在地广人稀、交通不便、信息闭塞、交易费用大、市场规模分散、市场意识极其淡薄的特点,因此推动市场经济制度建立和完善是做好援藏工作的关键,是“最大的援藏项目”[7]。

(四)经济发展共享论

这种观点认为,对口支援西藏是基于经济发展共享而做出的。李中锋等认为西藏的经济发展是典型的共享型经济发展方式,西藏需要在中央关心和全国支援下,通过多种方式、多种途径进行帮助,以使西藏及其居民能够参与市场活动,而不是被排斥在市场之外[27]。李国政等认为为了消除市场机制自发运行带来的西藏及广大藏族群众经济社会边缘化的趋势,国家进行了强力干预,“全国援藏”即是国家行动的重要体现[28]。

(五)自身发展能力不足论

这种观点认为,对口支援西藏是自身发展能力不足决定的。孙勇从理论视角探讨西藏的非典型二元经济结构,认为西藏传统农牧业占据优势的主导地位,现代化工业靠中央投资和地方支援建立,工业无法从农业发展中获得资金积累,自我发展能力不足,需要全国的支援,并且指出短期内想摆脱“输血”的帽子既不现实又不可能[29](P.39-42)。郑长德则进一步的认为西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着发展不足,自我发展能力低,自生能力弱等内源性制约因素,并从政府、企业、家庭三个维度构建西藏自我发展能力的路径,并指出现阶段必须持续加大对西藏地区的援助力度[30]。三、对口援藏制度性质研究进展自1994年第三次西藏工作座谈会正式确定对口援藏政策,到2001年第四次会议、2010年第五次会议分别把援藏期限延长10年,再到2014年在对口援藏20周年电视电话会议上,俞正声同志指出的“依法治藏、长期建藏、争取人心、夯实基础”的重要原则,要求认识到援藏的“长期性”。2015年召开的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将“依法治藏、富民兴藏、长期建藏、争取人心、夯实基础”作为西藏工作的重要原则。学界也对目前的对口援藏的状态以及未来的走向问题上存在争论。具体有以下几种观点。

第一种观点认为,对口援藏只是一时的权宜之计、短期之策,不应长期化、常态化,并没能明确在何种情况下应该启动对口支援,在达到什么程度应该退出对口支援。温军认为对口援藏仅仅是临时性的短期政策措施,缺乏相对稳定的保障措施[31]。王玮将对口支援政策与德国的横向转移支付制度相比较,认为对口支援政策具有显著的横向转移支付特征,但只是一种非制度化的方法,未来需要对“对口支援”做适当的调整,应将其作为临时性的应急措施,不宜继续扩大规模和使其常态化[32]。周晓丽等认为对口支援中的政治动员性而非制度化、双方利益的非均衡性、支援方和被支援方的既定性都会影响该项工作的持续进行[33]。段铸等认为当前的对口支援还不是制度性安排,更多的表现为一种应急式、运动式的政治处理方式,是一项长期的政治任务,对在什么情况下应该启动,什么时候应该退出等问题,法律层面上至今没能解决[34]。柳建文认为对口支援只是一种过渡性的制度设计,是一种政治安排,需要转向平等互惠式合作[35]。

第二种观点认为,对口援藏是一种相对固定的政策模式,是重要的宏观调控手段。赵明刚认为对口支援是在中国特定政治生态中孕育、发展和不断完善的一项具有中国特色的政策模式。在促进欠发达地区的发展、增强区域发展的协调性、加强地区间的经济交流以及促进民族团结等方面发挥了相当积极的作用,产生了良好的政治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对口支援不是权宜之计,而是中央政府的重要宏观调控手段[36]。余翔认为对口支援是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政策,是中央政府为平衡区域发展,而在少数民族地区开展从而产生良好的影响,并形成了较大的规模和相对固定的一种特殊的政策模式[37]。

第三种观点认为,对口援藏政策目前是演化中的半制度化政策,应该长期化、法治化。赵伦等认为对口支援是在中国特色的政治生态中萌生、发展和不断完善的一种政策制度,作为一种演化中的半制度化政策,应该使对口支援由“政治动员式”向“制度激励性”转变;让对口支援由“政策规范化”向“法律规范化”转变[38]。文晓静等建议由中央命令推动对口支援工作的方式上升到采用法律制度规范对口支援,以法律的形式确定对口支援各方的权利义务,建立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对口支援互利共赢局面[39]。徐阳光认为对口援藏既体现了中国地区合作和扶贫协作中强调的“造血”比“输血”更为重要的理念,本质上具有横向转移支付的雏形,应该予以法制化、制度化[40]。

第四种观点认为,对口支援西藏是制度化的安排,已经形成一种制度。1994年对口援藏上升为国家政策层面,标志着对口援藏的正式确定,也标志着对口援藏的制度化,是极其具有中国特色的制度创新[27,41-43]。2010年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后,将对口支援西藏工作在原定10年的基础上再延长10年,“继续坚持分片负责、对口支援、定期轮换的办法,进一步完善干部援藏和经济援藏、人才援藏、技术援藏相结合的工作格局”,认为援藏基本制度的框架已经确立[19]。

2014年8月25日,对口支援西藏工作20周年电视电话会议召开,中央充分肯定了对口援藏对于西藏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要求认识对口援藏的“长期性、科学性和群众性”。各大网站如新华网、光明网、中国西藏网等也设专栏集中探讨对口援藏的经验和成就。其间,市场经济在中国得到快速发展,而在市场化改革背景下,一方面,对口援藏制度本身也面临着不少挑战和问题[44,10],需要进一步创新对口援藏制度;另一方面,西藏作为边疆民族地区与内地的发展差距越来越大,社会稳定的形势也越来越复杂尖锐。针对对口援藏出现的问题,正如前文所述,学术界和政界开始有质疑对口援藏的声音。有的专家认为,这种方式难以摆脱计划经济的,在滋长援助依赖的同时,不易培育起生机勃勃的经济力量,反而有可能扼制市场经济的幼苗,“援助的无效和低效促使人们思考新的援助方式”[10](P.292-293);而政界和普通干部群众也提出了问题和质疑。

四、对口援藏制度相关问题研究进展

目前学者们对对口援藏研究主要采用实地的问卷调查、访谈方法,深入的分析调查中遇到的现象和问题,也有的学者通过研究国际发展援助理论以及实践的演变历程,为对口援藏提供借鉴,其中不乏真知灼见。对口援藏主要采取的是人、财、物的支援,学术界对援藏制度存在的问题展开了大量的研究,并发现以下问题。

(一)财政补贴问题

是否把国家对西藏的财政转移支付列入“援助”范围存在很大的争议,但国家对西藏的大规模的补助是存在的,且对于西藏经济社会运行和发展起到巨大的作用。而且若站在地方这一经济主体的视角,任何来自外部的人、财、物的无偿输入,都应作为支援的一部分,学者们对此也做了大量深入的思考,因此有必要综述此类问题。

学者们通过研究发现,财政援藏存在三个问题。一是形成财政依赖。余振等通过对1951年后国家对西藏的财政援助的分析,认为中央财政补贴的增加没有提高西藏企业财政的贡献能力,即财政的“输血”功能没有转化为“造血”功能;1980-1994年西藏工业总产值每新增l元,中央财政补贴增加2.89元,即工业总产值的增长与企业财政贡献能力呈低度负相关,工业产值越多,亏损越大,对中央的财政依赖也就越强[45]。靳薇、潘久艳则进一步的指出,虽然国家通过财政补贴实现了西藏城镇居民收入和消费的大幅度提高,但西藏并没有出现真正意义上的资本积累和工业化,相反却形成了特殊的依赖型经济,并已经形成制度性依赖[10](P.226)[6](P.221)。

二是农牧民受益较少。杨明洪等通过对1979-2007年的数据为基础,实证分析了中央财政补贴与西藏经济发展和收入分配的关系,认为中央财政补助与西藏GDP、西藏人均GDP以及农牧民人均纯收入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其中对西藏宏观经济的影响大于对农牧民收入的影响[46]。

三是财政援藏法制化问题。马戎在为靳薇博士论文作序时,提出财政援藏的资金拨款的法定程序的问题,如财政援藏资金如何拨付,是否经过详细审查和监督,具体如何安排的,后续追加资金如何批复和审查等[47]。

(二)援藏项目问题

项目援藏是对口援藏的重要载体。学者们针对项目援藏展开实地调研并做了大量的案例研究,发现的具体问题有:一是形成投资依赖,自我发展能力较弱。靳薇发表了一系列的项目援藏的论文,详细分析项目援藏过程中取得的成就以及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方向[48-51]。具体有:农林牧项目的综合效益普遍较好;社会发展类项目无法赢利,维持艰难;生产经营类项目普遍效益低下,有的仍在亏损中挣扎,有的无力维持,已经破产倒闭。通过项目援助实现西藏自主发展的目的没有达到,反而强化了计划经济,经济发展陷入了项目投资依赖的困境。

二是项目援藏的法制化问题。马戎对项目援藏的法制化提出了几个问题:如重大项目的验收程序怎么进行的,是否经过民众的质询,项目的经济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是否经过评估,什么机构来承担评估工作的,援藏项目出现问题后是如何处理的等[47]。

(三)援藏干部问题

学者们通过研究发现,援藏干部存在以下三个问题。学者们通过研究发现,干部援藏存在以下三个问题。

一是强化依赖思想。靳薇认为干部援藏带动了思想观念的更新,在深度和广度上拓展了西藏与内地的联系和交流。但是干部援藏中的无偿援助方式助长了“等靠要”依赖思想、部分地方强化了计划经济倾向[52]。

二是存在短期化问题。孙勇认为目前三年的援藏期限,使得一些援藏干部只考虑三年工作时间如何体现自己的政绩,有时会忽视受援地方的长远发展和总体发展要求;另外由于气候原因,在藏的有效工作时间就更短了;长期在藏的干部、群众面对来往匆匆的援藏干部,也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才能达成心理上的相互认可,且存在个别受援单位只重视援藏干部在项目、资金方面的优势,忽视了加强援藏干部教育培训的问题[20](P.373-374)。陕西延安第二批支援阿里干部薛晓毅也指出援藏三年时间过短,认为刚熟悉情况,制定规划还没怎么实施就打道回府了,没能发挥好援藏干部的潜力[53]。

三是对援藏干部的用人机制不合理。张涛认为随着时代变迁,由于体制滞后、观念保守等特殊原因和自然环境恶劣、生活条件艰苦、工作条件滞后等现实因素的制约,干部援藏存在引进人才竞争力优势逐渐丧失,用人机制相对滞后,对人才积极性的发挥有负面影响的问题[54]。

(四)对口援藏制度改进路径问题研究

学者们针对对口援藏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针对援藏过程中存在低效和浪费,以及财政援藏、项目援藏和干部援藏导致的援助依赖问题,靳薇建议项目援藏应更多地遵循经济规律,以较小的成本获取最大的效益;大力投资和经营人力资本;创新援助制度,培育西藏经济发展的增长点,提升西藏自我发展能力;制定援助法律,规范对口援藏各方行为方式[10](P.289-300)。岳颂东认为西藏与支援方应采取相互参股的模式,由西藏出劳动力和土地,支援方出资金和技术,利用内地的帮助实现西藏发展[55]。

针对农牧民收益较少的问题,杨明洪、王磊等建议应从援藏资金与项目向民生倾斜、向农牧民倾斜的体制机制建设,广泛吸纳农牧民参与援藏项目建设,对口援藏资金与资源的统筹机制建设以及对口援藏法制化与规范化建设等四条途径入手,使得农牧民充分享受到援藏带来的益处,从而提升援藏的有效性[56-57]。王永莉建议对口援建的项目应该增强受援方的参与性管理,尤其是基层农牧民的参与[58](P.138-142)。李中锋认为农牧民参与到援藏项目的决策、建设以及监督管理中来,有利于农牧民自我发展能力的提升[59]。

针对干部援藏期限较短的问题,孙勇建议从任前加强对援藏干部的培训工作,做到对西藏工作的战略性和全局性有最起码的认识[20]。薛晓毅从整个援藏的期限出发,认为援藏期限应改三年为五年,认为这样可以与国家干部的任期保持一致,目标也比较明确[53]。湖北省对口支援西藏山南地区第五批援藏干部黄其洲则认为援藏干部的工作理念需要更新[60]。需要改变传统的认为“只要干部在藏就是援藏、只要经济增长就是援藏,只要社会平稳就是援藏”的认知理念,要牢牢树立开拓创新、与时俱进的意识,形成长远发展、长治久安的观念。五、研究展望从目前的研究来看,学者们针对对口援藏的概念界定、理论依据及其存在的问题和走向做了比较深入的研究,虽然存在一些争议,但在某些方面存在共识,概括如下:第一,对口援藏为西藏经济发展和长治久安做出了巨大贡献,还将持续进行下去;第二,对口援藏的根本目的是提高西藏自我发展能力,但是这一目的目前还没实现;第三,对口援藏工作中,存在浪费、低效的问题,需要完善援藏的工作机制;第四,对口支援需要向对口合作转变,“输血”的同时,要更加注重“造血”;第五,援藏需要充分照顾农牧民的受益问题,以防止出现城乡收入差距过大的问题。

从上面的综述可以看出,学者们针对对口援藏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现有研究主要集中在援藏的必要性,援藏的效益评估等,较少涉及援藏机制的运行以及援藏是否应该制度化、法制化,这包括援藏在什么条件下应该开展,怎么开展,达到什么标准可以退出等,较少考虑对口援藏与中央针对西藏的特殊优惠政策之间的协调问题;对对口援藏的效益评估更多采用个案分析,缺乏系统的援藏项目的调查以及数据分析,缺乏定量分析,难免出现以偏概全的问题;较少研究应采取什么方式使最广大的农牧民享受援藏带来的发展成果。此外,对对口援藏的理论研究范式比较零散,较少从理论层面解释援藏问题,也没有从计量的角度测度援藏的规模与提高农牧民收入和增加就业之间的关系。这就为进一步考察该问题提供了可能的研究方向。

透过对现有国内文献研究,笔者发现,对援藏问题研究,选择正确的恰当的视角至关重要,也关系到所得出的结论。笔者发现研究援藏问题可以从三个视角切入。一是从西藏自治区角度,研究对口援藏对西藏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靳薇对此做了充分的研究。二是站在国家本位的视角,研究对口援藏对于国家一体化和均质化的影响,孙勇、杨明洪对此做了大量的研究。三是可以站在农牧民视角上,研究对口援藏对农牧民收入以及就业的影响,目前较少文献对此涉及。

就援藏工作而言,目前亟待解决的是怎样使农牧民充分受益的问题,也是比较紧迫、重要的问题。而从农牧民的视角切入研究对口援藏问题,可以借鉴发展经济学和制度经济学的理论分析工具和实证研究方法,分析对口援藏的运作机制及其演进变化的过程,进而分析援藏的进一步的走向。这可以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方面来研究:

第一,从宏观层面上,运用发展经济学和制度变迁理论,分析对口援藏的缘起、演变以及经济增长效应,分析影响对口援藏的各种外部约束条件,比如国家宏观发展战略的选择、对西藏的发展战略的定位、以及对民族政策的制定等因素对对口援藏发展演进的约束,并重点分析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所确定的西藏发展定位对对口援藏的影响。

第二,从中观层面,可以利用博弈论方法来分析农牧民、西藏自治区政府、支援方政府以及中央政府等经济行为主体的博弈关系,重点研究建立一种什么样的机制使得农牧民受益较多,又能激发援受双方的积极性,进而揭示出政府在援藏过程中需界定行为边界。

第三,从微观层面上,可以通过田野调查和问卷调查,选择若干有代表性的对口援藏案例,这包括对对口援藏项目的调查,援藏干部的访谈等,来研究对口援藏工作的微观运行机制、存在的困难,考察个别地区的对口支援经验是否具有一般性,能否将个案经验推广到一般情况。

总之,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转轨的关键时期,西藏自治区处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时期,对对口援藏演变的研究不仅能为对口援藏的进一步走向提供借鉴,而且还能丰富我国民族政策,甚至能丰富发展经济学和制度变迁的相关理论。

注释:

①2008年5月12日,汶川特大地震灾区的重建工作分别有全国19个省(直辖市)对口援建,援建时间为三年。援建结束后,除援建单位给受援单位留下少量物质、资金外,援建单位全部撤走。http://news.sina.com.cn/c/2010-02-02/235219619453.shtml,2014年8月19日。

②1992年开始,国家在三峡库区移民工作中实施对口支援,到2012年,三峡库区地区生产总值4986亿元,人均29583元,扣除物价因素,分别比1992年增长了15.9倍和14.7倍。其中,2008-2012年为三峡库区引进资金总额1049亿元。参见国务院《全国对口支援三峡库区合作规划(2014-2020年)》(2014年8月26日公布)。

③从2005年起,国家对新疆南疆四地州和兵团在南疆的三个师实施对口支援,分别由北京等8省市和中国长江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等15户国有重要骨干企业承担对口支援任务。2010年3月29日,中央在北京召开第一全国对口支援新疆工作会议,19个对口援疆省市被指派开展援疆工作。

④2008年10月,青海省向国务院上报了《关于对口支援青海藏区建议方案的请示》。北京、上海、天津、江苏、山东、浙江6个发达省市,对口支援青海玉树、果洛、黄南、海北、海南5个藏族自治州和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中央国家机关及中央企业对口支援青海藏区的33个县、市(含行委)。

⑤2012年4月,四川省委省政府启动实施省内对口援藏。

⑥潘久艳.全国援藏的经济学分析[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9:18-19; 值得说明的是,该书作者是笔者曾经指导的博士研究生,笔者当时也没有对此问题认识清楚。

⑦见网址http://topics.gmw.cn/node_56498.htm。

参考文献:

[1]中国社科院语言研究所语言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2]商务印书馆辞书研究中心编.应用汉语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3]辞海[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

[4]约翰.伊特韦尔.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第2卷)[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6.

[5]Sally Wehmeier.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第6版)[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6]潘久艳.全国援藏的经济学分析[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9.

[7]周猛.经济发展理论演变及其对援藏工作的启示[J].西藏研究,2012,(2).

[8]李曦辉.援藏与西藏经济社会50年变迁[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5).

[9]李小云,唐丽霞,武晋.国际发展援助[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10]靳薇.西藏:援助与发展[M].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2011.

[11]国务院三峡建设委员会移民开发局编.三峡工程移民工作手册[Z].1999.

[12]朱光磊,张传彬.系统性完善与培育府际伙伴关系——关于“对口支援”制度的初步研究[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11,(2).

[13]丛树海.财政支出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14]张筱风.西藏财政能力建设研究[D].博士学位论文,西南财经大学,2009.

[15]李瑞昌.界定“中国特点的对口支援”:一种政治性馈赠解释[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5,(7).

[16]宋月红.中央扶持和全国支援西藏[J].当代中国史研究,2008,(4).

[17]王永才.对口支援民族地区的问题与法治反思[J],黑龙江民族丛刊,2014,(2).

[18]王代远.全国支援西藏工作的经济社会效益研究[M].拉萨:西藏藏文古籍出版社,2012.

[19]谢伟民,贺东航,曹尤.援藏制度:起源、演进和体系研究[J].民族研究,2014,(2).

[20]孙勇.维护西藏地区社会稳定对策研究[M].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2015.

[21]罗布次仁,杨步月.对口援藏助力国家一体化发展——专访四川大学社会发展与西部开发研究院副院长杨明洪教授[J].瞭望新闻周刊,2014,(34).

[22]马戎.超越“援助”与“感恩”[J].南风窗,2010,(10).

[23]朱玲.减贫与包容[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

[24]朱玲.排除农牧民发展障碍——康藏农牧区发展政策实施状况调查[J].中国社会科学,2013,(9).

[25]赵志研.西藏,如何从接受援助到自我发展[N].中国民族报,2010-4-9.

[26]陈耀.中国西部经济:制度性短缺与援助[J].中国工业经济,2001,(12).

[27]李中锋,杨明洪.共享型经济发展方式研究——以西藏为例[J].中国藏学,2009,(2).

[28]李国政,彭红碧.西藏共享型经济发展方式的路径选择——基于“全国援藏”的视角分析[J].当代经济管理,2010,(8).

[29]孙勇.西藏:非典型二元结构下的发展改革[M].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2000.

[30]郑长德.中国民族地区自我发展能力构建研究[J].民族研究,2011,(4).

[31]温军.中国少数民族经济政策稳定性评估(1949-2002年)(上)(下)[J].开发研究,2004,(3-4).

[32]王玮.中国能引入横向财政平衡机制吗?——兼论“对口支援”的改革[J].财贸研究,2010,(2).

[33]周晓丽,马晓东.协作治理模式:从“对口支援”到“协作发展”[J].南京社会科学,2012,(9).

[34]段铸,伍文中.我国对口支援改革方向的思考[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1).

[35]柳建文.地方合作转型、治理重构与边疆民族地区长治久安[J].云南社会科学,2015,(1).

[36]赵明刚.中国特色对口支援模式研究[J].社会主义研究,2011,(2).

[37]余翔.对口支援少数民族地区的政策变迁与发展前瞻[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6).

[38]赵伦,蒋勇杰.地方政府对口支援模式分析——兼论中央政府统筹下的制度特征与制度优势[J].成都大学学报(社科版),2009,(2).

[39]文晓静,王永才.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法治化初探[J].贵州民族研究,2014,(4).

[40]徐阳光.横向财政转移支付立法与政府间财政关系的构建[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5).

[41]徐志民.中共中央援藏工作述论[J].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

[42]李国政.困顿与发展:改革开放以来西藏现代工业的回顾与反思[J].生态经济,2013,(2).

[43]肖曾艳.从“援助”到“发展”:发展援助理论的演变轨迹——基于文献综述的角度[J].西部发展评论(年刊),2012.

[44]杨明洪:提高对口援藏科学性的理论认识与途径研究[J].中国藏学,2014,(3).

[45]余振,郭正林.中央财政补贴与西藏发展[J].中国藏学,1998,(l).

[46]杨明洪,孙继琼.中央财政补助对西藏经济发展和收入分配的影响分析[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9,(7).

[47]马戎.重思援藏项目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为靳薇《援助政策与西藏经济发展》序[J].青海民族研究,2011,(10).

[48]靳薇.西藏援建项目的社会评价与期望[J].民族研究,2000,(1).

[49]靳薇.援藏项目效益调查报告[J].中国藏学,2000,(3).

[50]靳薇.和平解放后援藏项目社会经济效益研究(上)(下)[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2),(3).

[51]靳薇.项目援助与西藏经济发展[J].西北民族研究,2008,(4).

[52]靳薇.干部援藏的成就与局限[J].科学社会主义,2010,(6).

[53]薛晓毅.援藏干部谈援藏工作——新阶段援藏工作应注意解决好的几个问题[J].西藏发展论坛,2007,(5).

[54]张涛.国家干部援藏政策初探及实施若干问题研究[J].西藏发展论坛,2007,(3).

[55]岳颂东.关于西藏经济发展战略的思考[J].中国藏学,2009,(2).

[56]杨明洪.对口援藏有效性的理论认识与实现路径研究[J].中国藏学,2014,(3).

[57]王磊,黄云生.提高对口援藏有效性的途径研究——基于农牧民需求的视角[J].贵州民族研究,2014,(8).

[58]王永莉.西部民族地区自我发展能力的培育——基于对口援助西藏扎囊县为例[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10).

[59]李中锋.以参与式援藏提升农牧民自我发展能力[J].中国藏学,2016,(1).

[60]黄其洲.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提升援藏工作水平[J].西藏发展论坛,2009,(5).

作者:杨明洪 张营为

第2篇:全国环保系统“十一五”对口援藏规划

附件二:

全国环保系统“十一五”对口援藏规划 (征求意见稿)

国家环保总局 二○○七年十月

目 录

前 言………………………………………………………………1

一、全国环保系统对口支援西藏工作的重要意义…………………1

(一)做好全国环保系统对口支援西藏工作是维护祖国统一和国家安全的需要………………………………………………………1

(二)做好全国环保系统对口支援西藏工作是构建西藏高原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的需要………………………………………………1

(三)做好全国环保系统对口支援西藏工作是促进西藏环保与全国环保共同实现“三个转变”的需要………………………………2

二、全国环保系统对口援藏情况……………………………………3

(一)全国环保系统对口援藏工作成效……………………………3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4

三、指导思想与目标…………………………………………………5

(一)指导思想………………………………………………………5

(二)目标…………………………………………………………5

四、西藏自治区“十一五”对口援藏需求…………………………6

(一)政策措施……………………………………………………6

(二)能力建设……………………………………………………7

(三)人才队伍培训…………………………………………………9

(四)环保重点工作………………………………………………10

五、投资测算与资金来源…………………………………………11

六、保障措施………………………………………………………11

(一)提高认识,落实需求………………………………………11

(二)完善机制,创新形式………………………………………12

(三)加大投入,形成实效………………………………………12

前 言

对口援藏是加快西藏发展,维护西藏稳定的一项战略举措。长期以来,国家环保总局、各有关省、直辖市环保局(厅)站在讲政治、讲大局的高度,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援藏政策,努力创新全国环保系统援藏政策机制,不断加大资金、人才援藏力度,促进了西藏环保事业的快速发展。但是,西藏生态环境整体上仍处于轻-中度退化状态,生态环境保护压力和难度较大;党中央、国务院提出了构建西藏高原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的目标,使西藏环保工作面临更加繁重的压力。西藏环保工作起步晚、基础差、底子薄,自身财力薄弱,环保投入不足,环境管理能力难以满足完成环保任务的需要,亟需全国环保系统继续给予支持和援助。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西藏发展稳定工作的意见》(中发[2005]12号)和《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精神及国家援藏政策,稳步推进全国环保系统对口援藏工作,提高西藏环保系统管理能力和水平,制定本规划。规划期2006-2010年。

— 1 —

一、全国环保系统对口支援西藏工作的重要意义

(一)做好全国环保系统对口支援西藏工作是维护祖国统一和国家安全的需要

西藏地域辽阔,是维护祖国统一和国家安全的前沿,是祖国西南的重要安全屏障。西藏的环境保护备受国际社会关注,环境保护问题已成为反对分裂、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内容。

长期以来,国际反华势力一直企图利用所谓“西藏问题”遏制和分裂中国,尤其是近年来,**集团在国际反华势力的支持下,借用所谓“西藏环境问题”进行着分裂祖国、离间民族关系的活动。胡锦涛总书记多次指出:“历史经验表明,我们只有加快把西藏建设好,才能有效地巩固祖国西南边防”。所以,举全国环保系统之力支援西藏,加大西藏环境保护投入力度,保护好西藏的生态环境,以环境保护优化经济增长,促进西藏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是对社会主义中国形象的最好展示,是对国际反华势力的有力回击。

(二)做好全国环保系统对口支援西藏工作是构建西藏高原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的需要

西藏是青藏高原的主体,有“世界屋脊”之称,是我国乃至东亚地区地理环境格局形成的地形屏障,对我国与东亚气候系统稳定起到重要作用;是亚洲重要的河源区,是中国水资源安全战略基地和水能资源接续基地;是我国和全球重要的生物物种基因库,对保障国家生态安全具有独特的战略作用。

长期以来,中央高度重视西藏的环境保护,胡锦涛总书记指

— 1 — 出:“搞好西藏的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对于改善西藏乃至全国的生态环境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西藏发展稳定工作的意见》(中发[2005]12号)提出:将西藏纳入国家生态环境重点治理区域,构建西藏高原生态安全屏障。强化环境执法,严格环境准入,维护生态功能,保障生态安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加强青藏高原生态安全屏障保护和建设。今年3月,胡锦涛总书记在参加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西藏代表团审议时指出:“要努力做好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工作,合理开发和高效利用自然资源,实行严格的环境评价制度,切实抓好重点生态保护工程,特别是要持之以恒地保护好青藏铁路沿线的生态环境,努力构筑稳固的西藏高原国家生态安全屏障”。这既是中央的决策,也是我们落实和支持西藏高原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的指导方针。

(三)做好全国环保系统对口支援西藏工作是促进西藏环保与全国环保共同实现“三个转变”的需要

我国区域发展不平衡,有些工作要分类指导、要有先后,但是西藏要实现跨越式发展,这是中央的要求。“三个转变”不能落下西藏,要共同实现。

西藏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高寒缺氧、地广人稀、交通不便,恶劣的自然条件严重制约了西藏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使西藏办许多事情比其他地区面临更大的困难,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多年来,西藏自治区立足区情,认真贯彻落实环境保护基本国策和科学发展观,全面推进生态保护、污染防治与辐射环境管理工 — 2 — 作,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较好地保护了西藏的生态环境。但由于起步晚、基础差、底子薄,环境保护的形势依然十分严峻,环境保护仍然是西藏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个薄弱环节。

为确保西藏经济社会快速、健康、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必须加强环境保护,保护好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资源和环境,增强发展后劲。与全国环保系统相比,西藏要实现环境保护的历史性转变,真正做到以环境保护优化经济增长,任务更为艰巨,需要自治区党委、政府进一步加强对环境保护工作的领导,逐步建立健全环境保护管理机构,强力推进环保事业的全面、持续进程,也需要全国环保系统坚定不移的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的统一部署,扎扎实实地推动援藏工作的进展,求真务实,保证实效,不断支持和加强西藏环保系统的执法监管能力,逐步建立起一支与西藏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环保队伍,确保组织领导到位、投入到位、监管到位。

二、全国环保系统对口援藏情况

(一)全国环保系统对口援藏工作成效

多年来,全国环保系统对口援藏工作在党中央、国务院的统一部署下,在各对口援藏省市环保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取得了显著成效。截止2006年,全国环保系统共落实援藏资金7686万元,先后选派19名援藏干部和一大批科技人员进藏工作,为西藏环保系统培训了92名技术、管理人员。

通过对口援藏,帮助建设了自治区环境监测中心站、日喀则地区环境监测站、昌都地区环境监测站、自治区环保局办公综合

— 3 — 楼、拉萨市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等基础设施,使这些环保机构具备了基本的办公及业务场所。

通过对口援藏,为6个环境监测站配备了必要的监测仪器设备,为7个地市和23个县(区、市)环境监察执法机构配备了环境监察执法车以及必要的执法取证设备,使这些环保机构具备开展业务的基本手段和条件,部分监测站初步形成了各环境要素的常规监测能力,开展了重点流域和区域的环境监测工作,执法监管能力普遍有所增强。

通过选派援藏干部和科技援藏,为西藏环保工作带来了新的理念,拓展了西藏环保工作领域,带动了西藏环保事业的整体发展。西藏环保机构从1975年的1个发展到2006年的99个,环保工作人员从1975年的3人发展到2006年的400多人。帮助开展了生态环境调查、生态功能区划、生态遥感监测与评价等环境保护基础性工作,加强了自然保护区建设和污染防治工作。

通过对口援藏,特别是全国环保系统各兄弟省市的援助,促进了全区7个地市环保工作的开展,实现了部分地区环保工作零的突破。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对口援藏的工作机制不顺。目前,还没有真正建立起全国环保系统对口援藏工作长效机制。在每五年一次的全国环保系统对口援藏工作会议框架下,并未形成短期的、局部的交流平台,援助省市和受援地区沟通协调不够,交流形式不够多样,交流层次不够深入。

— 4 — 二是对口援藏的资金渠道不畅。随着财政体制改革和预算体制改革的深入,财政资金使用要求更加严格,管理更加规范,对口援藏的原有资金渠道不再通畅,新的资金渠道尚未建立,援助双方没有及时制定对口援藏计划,对口援藏计划没能纳入本省、区、市整体对口支援和受援计划。

三是思想上重视不够。有的援助省市并没有真正重视对口援藏工作,并未将对口援藏工作视为一项政治任务,谈困难多,做的少;有的受援地区消极等待的多、主动协调的少,急需改变工作作风和工作方式。

三、指导思想与目标

(一)指导思想

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西藏发展稳定工作的意见》(中发[2005]12号)及国家有关援藏政策,以强化西藏环保系统基础能力建设为重点,多方位的支持西藏环保工作,开创全国环保系统对口援藏工作新局面,推进西藏各项环保工作,全面提升西藏环保部门监督管理和参与经济社会综合决策的能力,促进西藏环保实现历史性转变。

(二)目标

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统一部署,积极探索、制订、出台有利于推动对口援藏工作的政策和措施;按照建立“两大体系”的要求,多方筹集援助资金,确保西藏环保机构具备与工作任务相匹配的业务手段、业务能力和基础设施条件;加强人员援助及培训,不断提高西藏环保工作人员素质;多方协调,调动一切积极

— 5 — 因素,推动西藏环保的各项重点工作。

四、西藏自治区“十一五”对口援藏需求

为稳步推进西藏各项环保工作,确保完成环保任务,“十一五”期间,需全国环保系统从政策措施、能力建设、人才培训及重点工作等方面继续对西藏予以支持。

(一)政策措施

1、建立全国环保系统对口援藏工作长效机制。一是建立每五年召开全国环保系统对口援藏工作会议的制度,通过援藏会议确定每五年的全国环保系统援藏规划。二是建立对口援藏牵头机制,援藏事宜由牵头援助省市环保局(厅)与西藏受援地市环保局具体协商。三是建立联络员机制,国家环保总局和各对口援藏省市环保局(厅)明确对口援藏的负责人和联络员,不断加强联络与沟通。四是建立定期会商机制,国家环保总局与西藏自治区环保局、对口援藏省市环保局(厅)与西藏受援地市环保局要定期会商,交流和总结年度对口援藏任务的落实情况,研究和安排下一年的对口援藏工作。

2、继续落实西藏环保系统参会人员差旅费用由国家环保总局承担的政策。1997年5月,国家环保局确定凡是西藏环保局参加国家环保局召开的会议,参会人员差旅费和培训费由国家环保局承担的政策,“十一五”期间继续执行该政策。

3、开展科技援藏。结合环境保护重点工作,帮助西藏开展并完成各项具体业务工作,以工作带动并培养西藏的环保人员;协调帮助西藏开展环境保护战略研究、生态环境保护研究、辐射环 — 6 — 境调查与监测、土壤监测与评价等专项调查与研究工作。

4、关心和支持西藏建设项目的环评工作。“十一五”期间,西藏将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和水电、矿产、旅游等资源开发,对西藏的有关规划环评、建设项目环评审批等给予关心和支持。

5、加强西藏环境保护的宣传力度。要通过专题报道、专场演出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大力宣传西藏的环境保护,充分展示中国环保精神和环保团队精神。

(二)能力建设

通过全国环保系统对口援藏,西藏环保系统要建立与工作任务匹配的环境监测预警体系和环境监察执法体系,改善基础设施和基本工作条件,有力提升环保部门监督管理和参与经济社会综合决策的能力。

1、环境监测预警体系建设

(1)空气质量自动监测 在拉萨市已建4个空气自动监测子站(其中3个仅能测PM10)基础上,自治区环境监测中心站建设大气背景值站1个;日喀则等6个地区各建设空气自动监测子站1套。

(2)常规监测标准化建设 按照标准化建设要求,自治区环境监测中心站等8个监测站补充配备常规监测仪器设备,具备对空气、降水、地表水、饮用水、噪声、土壤、生态等环境要素的监测能力。

(3)污染源监督性监测 按照统一配置原则,自治区环境监测中心站配备现场采样、现场测试、实验室分析、样品运输与保

— 7 — 存、质量控制、数据处理等仪器设备,基本满足污染源监督性监测工作需要。

(4)环境应急监测 自治区环境监测中心站配备水、大气应急监测车各1辆及相关应急监测仪器设备,运行全国统筹开发、建设的通讯指挥系统和技术支持系统。

(5)核与辐射环境监测 根据统一配置、布点的原则,自治区建设连续辐射自动监测站1个,配备便携式辐射监测仪器设备1套,初步建立自动监测和常规监测相结合、互为补充的监测体系。

2、环境监察执法体系建设

(6)环境监察执法标准化建设 按照标准化建设要求,自治区环境监察总队、7个地市环境监察支队、73个县级环境监察执法机构填平补齐配备执法车辆和执法设备。

(7)污染源自动监控 建设自治区污染源监控平台,重点监控工业企业安装在线监测设施,实现实时监控、数据采集、计量分析、异常报警,监控中心、在线监测设施联网管理。

(8)放射性废物库建设 新建放射性废物库1座及配套设

施,新建实验室,配备仪器设备,集中收贮放射源。

(9)固体废物管理中心建设 新建自治区固体废物管理中心,配备相关设备及业务系统,初步建立固体废物监管体系。

(10)国家级自然保护监管 示范性建设拉鲁湿地、珠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适当加强其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能力建设,明显提高管理能力和水平。

3、改善管理基础设施和基本工作条件

— 8 — (11)监测站基础设施建设 自治区环保局办公楼内部维修改造;7个地市级监测站建设环境监测综合楼,其中,3个在建,2个改扩建,2个新建。

(12) 环境应急指挥中心建设 拉萨市环保局建设、完善12369指挥中心,并配备相关仪器设备,具备完善的应急指挥调度能力。

(13)环境信息与统计能力建设 建立自治区-市(地区)传输网络,运行全国统筹开发的数据库系统、应用系统及有关业务系统,适当提高办公信息化及电子政务建设水平;加强环境统计硬件建设,改善基础工作条件,提高统计数据质量。

(14)宣教机构标准化建设 建立自治区宣教中心,配备必要的环境宣教设备,为开展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和培训创造良好的硬件条件。

(15)解决办公及业务用车 为自治区环保局、辐射环境监督站、工程评估中心解决办公及业务用车,初步满足办公及开展业务工作的需要。

(三)人才队伍培训

按照“分片负责、对口支援、定期轮换”的政策,加大人才选派力度,建立全国环保系统对口援藏人才队伍培训机制。认真做好第五批援藏干部的安排工作,分期选派西藏环保系统干部、专业技术人员到国家环保总局和各对口援助省市环保部门挂职锻炼(6个月至1年)。以教育培训为基础,加大对西藏环保系统人员培训的投入,为西藏免费培训环保人员315人次,重点抓好生态保护、环境监测、监察执法、环境科研及辐射环境质量管理等

— 9 — 方面的人才培训,力争把西藏环保系统干部轮训一遍,逐步建立一支与西藏环保需求相适应的高素质人才队伍,为西藏环保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四)环保重点工作

“十一五”期间,全国环保系统除了帮助西藏加强环保自身能力建设、人才培训等外,还应积极帮助西藏开展以下各项重点工作。

1、生态环境保护

积极协调国家发改委等相关部门,帮助实施西藏高原国家生态安全屏障保护与建设工程,整体推进西藏的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构建西藏高原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加大西藏生态环境保护投入力度,协调发改委、财政部落实专项补助资金,帮助西藏加强自然保护区、生态功能保护区建设。

2、污染防治

积极协调财政部,落实中央环境保护专项资金,帮助西藏做好重点监控工业企业污染治理工作,“十一五”期间力争全部达标排放;同时,帮助西藏实施集中饮用水源地污染防治、区域环境安全保障、农村小康环保行动、污染防治新技术新工艺推广应用等项目。

3、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处置

全力调度资金和技术支持,帮助西藏建设好自治区危险废物处置中心和六地区医疗废物处置设施。

4、城镇环保基础设施建设

协调国家发改委、建设部,加大对环保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尽快帮助西藏建成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及相关设施。

— 10 —

5、基础调查与研究

按照全国统一部署,帮助西藏开展土壤调查、污染源普查等工作;结合构建西藏高原生态安全屏障,帮助西藏开展生态环境保护研究等工作。

五、投资测算与资金来源

初步估算,全国环保系统“十一五”对口援藏能力建设共需投入13961万元,其中,环境监测预警体系建设需投入3335万元,环境执法监督体系建设需投入6094万元,环境管理基础设施和基本工作条件4532万元。

全国环保系统“十一五”对口援藏各重点工作投入,视具体项目审批情况确定;人才培训等方面投入纳入援助双方工作经费。以上两部分投入不再测算投资总额。

13961万元援藏估算总投入中,需国家环保总局及直属单位安排11111万元,需各对口援助省市安排2850万元。从2006年截止目前,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的大力支持下,国家环保总局已安排3024万元,尚需安排8087万元;各对口援助省市已安排190万元,尚需安排2660万元(全国环保系统对口援藏工作会议上已承诺1670万元,正在抓紧落实中)。“十一五”期间合计尚需安排10747万元。

六、保障措施

(一)提高认识,落实需求

提高认识,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西藏发展稳定工作的意见》(中发[2005]12号)精神及国家援藏政

— 11 — 策,充分重视对口援藏工作,切实加强对口援藏工作的组织协调。按照西藏自治区“十一五”环保能力建设对口援助需求,分解落实任务,加强协调,夯实基础。

(二)完善机制,创新形式

逐步完善全国环保系统对口援藏工作长效机制。定期召开全国环保系统对口援藏工作会议,制订全国环保系统援藏计划;建立对口援藏牵头机制,搭建援助双方互动平台;建立联络员机制,建立定期会商机制。适应财政体制改革和预算体制改革要求,不断创新对口援藏工作模式,将对口援藏工作落到实处。

(三)加大投入,形成实效

国家环保总局、各援助省市等要积极安排项目和资金,重点支持西藏各地市级环保机构自身能力建设,加强人才援助及培训。援助双方要制订“十一五”对口援藏工作计划,并将计划纳入本省、区、市“十一五”整体对口支援和受援计划,确保对口援藏工作稳步推进。援助双方要加强对口援藏项目和资金管理,严格执行有关法律法规,并建立责任制度,援助资金必须专款专用,确保形成实效。

— 12 —

第3篇:西藏自治区粮食局全面贯彻落实 全国粮食系统对口援藏会议精神

【时间:2012年10月09日】 【字号:大 中 小】

全国粮食系统对口援藏工作会议召开后,西藏自治区粮食局认真贯彻落实会议精神,按照全国粮食系统对口援藏工作会议要求,全面安排落实各项援藏工作措施,全力促进西藏自治区粮食流通工作跨越式发展。

一、认真传达学习,深刻领会精神实质

全国粮食系统对口援藏工作会议是促进西藏自治区粮食流通产业科学发展、确保自治区粮食安全的一次重要会议,是自治区粮食事业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次会议,对推动自治区粮食流通工作跨越式发展必将产生重要而深远的影响。西藏自治区粮食局要求全区粮食部门要把学习贯彻落实全国粮食系统对口援藏工作会议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政治任务,摆上突出位置、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抓紧抓好、抓出成效。各地市粮食局要及时向当地党委、政府汇报此次会议精神,推动当地党委、政府对受援衔接协调工作的重视和支持。及时组织粮食系统广大干部职工系统深入地学习会议精神,特别是任正晓局长、宫蒲光副主席和吴子丹副局长的重要讲话精神,领会精神实质、把握工作要求,充分认识做好粮食系统受援工作的重要意义,进一步把思想和行动切实统一到自治区党委、政府和国家粮食局的决策部署上来,统一到任正晓局长、宫蒲光副主席和吴子丹副局长的重要讲话精神上来,进一步坚定信心、明晰思路、强化措施,为推进西藏自治区粮食流通工作跨越式发展提供可靠的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

二、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各项工作责任

对口援藏是一项长期的政治任务,自治区粮食局要求各地市粮食局高度重视,切实加强对受援工作的组织领导,形成有力的工作班子,坚持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进一步健全落实职能机构,明确职责分工,健全工作机制,研究完善工作制度,全面抓好受援组织、协调、落实工作。认真按照《国家粮食局关于全国粮食系统支持西藏粮食流通工作跨越式发展的实施意见》确定的目标任务和全国粮食系统对口援藏工作会议的安排部署,结合本地实际,认真研究梳理,进一步制定受援工作方案,分解细化各项受援工作任务,把目标任务分解落实到部门、细化到项目、量化到个人,强化责任,规定时限,加强督办,确保各项目标任务全面落实。

三、抓好沟通衔接,着力推进援藏工作

一是着力抓好援藏规划工作。要使粮食系统援藏工作取得实效,发展改革等部门的支持是重要前提。各地市粮食局切实加强与当地发展改革等部门的汇报沟通,积极争取将粮食援藏项目纳入本地“十二五”援藏项目规划增量部分。自治区粮食局相关职能部门也积极加强与自治区发展改革等部门的汇报协调,争取将粮食援藏项目纳入自治区“十二五”援藏项目规划的中期调整或后续规划中,同时,继续加强与国家粮食局的汇报沟通协调,尽快将已确定的相关政策支持落到实处。

二是积极抓好项目投资落实和组织实施工作。按照《国家粮食局关于全国粮食系统支持西藏粮食流通工作跨越式发展的实施意见》确定的援藏内容,各地市粮食局继续加强与对口援藏省市粮食局、中央粮食企业的沟通衔接,进一步加大援藏项目、资金的衔接落实力度。援藏项目和资金已落实到位的地市,抓紧制定项目建设方案,有计划、有步骤地积极落实已确定的建设项目,力争早实施,早见效。对已签订项目合作协议的地市,继续与对口省市衔接,切实加大力度,加强对接,共同研究提出工作落实方案,抓好项目考察、论证,争取尽早将援建项目规划和资金确定下来,切实做到“真投入、见实效”。尚未签订项目合作协议的地市,主动加强与援助省市的联系协调,尽早签订项目合作协议。各地市粮食局建立健全援藏项目、资金的使用、监管等制度,用好援藏政策,确保取得实效。

三是按照“请进来”、“走出去”的要求,继续做好对口援藏省市赴藏考察调研和沟通衔接有关工作。全国粮食系统对口援藏工作会议结束后,北京、浙江、福建、江苏等对口援藏省市已先后赴藏考察调研,后期,还将有部分省市进藏调研,各地市粮食局认真安排好考察地点、项目,提前做好情况汇报、项目衔接等准备工作,让对口省市深入基层、深入企业,实地了解掌握本地市粮食流通工作的实际情况、存在的问题、困难和现实需求,争取支持,尽早落实项目、资金。同时,各地市粮食局积极“走出去”进一步沟通对接,争取在项目、资金、产销合作、人才援藏等方面取得更多援助,学习借鉴内地省市粮食流通工作各方面的先进经验,开拓市场,促进合作;主动邀请对口省市粮食局、粮食企业“走进来”投资合作,让对口援藏省市了解我区明显的政策优势,巨大的发展潜力,把援藏省市在资金、技术、人才、改革、管理等方面的优势与本地市的实际结合起来,加大信息交流和资源共享,开拓合作思路、拓宽合作渠道、扩大合作效果,共同开拓市场、搞活流通,实现互惠互利。

四是各地市针对目前项目匮乏的实际问题,在积极争取完成已确定援藏项目的基础上,坚持近期与长远相结合,突出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结合新形势下粮食流通工作实际,进一步加强调查研究,科学提出建设项目,建立援藏项目储备库,为争取更多的援藏支持和协作奠定基础。

五是加大队伍建设,提供人才技术支撑。人才和技术匮乏是制约自治区粮食流通工作跨越式发展的瓶颈之一,国家粮食局和各对口省市明确提出对自治区人才交流与培训工作给予大力支持。目前,全区已有两个地市与对口援藏省市开展了人才培训工作,取得了实效。各地市高度重视人才队伍建设,下一步将积极提出本地市人才特别是专业技术人才、紧缺人才的交流和培训工作计划,主动与对口援藏省市衔接,采取引进、挂职、培训、学习等多种形式,加大人才培养,缓解人才紧缺矛盾,特别是通过人才和技术援藏,逐步培养一批符合我区区情、粮情的专业技能人才和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为推进我区粮食流通工作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有设备援助的地市,注重操作人才的培养,确保各种设施设备在实际工作中切实发挥作用。

四、强化督促检查,确保援藏取得实效

加强对粮食援藏各项任务落实情况的督促检查,建立健全定期检查制度、跟踪督办制度、定期通报和信息反馈等制度,及时了解掌握、定期检查公布援藏各项工作进展情况,确保每项工作、每项政策、每个项目都落到实处、见到实效。各地市粮食局每季度要向自治区粮食局上报受援工作进展情况,每半年要对本地市受援工作进行一次小结,每年要进行一次全面认真总结,并及时将有关情况书面上报自治区粮食局。自治区粮食局相关职能处室积极加强对受援工作的指导协调,及时跟踪了解各地市、项目实施单位项目实施、资金使用情况,及时收集、整理、汇总全区受援工作情况报国家粮食局、自治区人民政府,协调解决项目实施中的难点、热点问题,确保援藏工作顺利推进并取得实效。自治区粮食局每年对全区受援工作情况进行总结通报,表彰取得优异成绩的地市,并在落实国家和自治区相关政策时,对这些地市给予倾斜与支持。

五、处理好“两个关系”,切实增强自身发展能力

各地市粮食局正确处理好“不依赖”和“离不开”、“输血”与“造血”的关系,以对口援藏为契机,在国家粮食局的大力支持、对口援藏省市的无私援助的基础上,继续发扬粮食系统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开拓创新,努力在提升自身发展能力上下功夫。以对口援藏为平台,在全力抓好援藏资金、项目投资等受援工作的同时,学习借鉴各省市的成功经验,创新发展思路,充分发挥自身比较优势,努力挖潜项目、设施设备、资产、人员等方面的潜力,拓展发展空间,积极提升我区粮食部门的“造血”能力,用粮食流通工作的新发展、新成果回报国家粮食局的大力支持、回报各兄弟省市和中央粮食企业的无私援助。

第4篇:用心去援藏--援藏工作总结

用心去援藏

各位领导,各位同事,大家好!

我是2006年9月到12月参加的援藏工作。在这三个月的时间里,我和我的同事一起,共同经历一段终身难忘的日子。我们从现代化的大都会来到了一个正向现代化迈进的城市-----拉萨,并且在这座城市生活工作了三个月,充分感受了它的脉动。我们深深地感觉到,西藏,这个神秘而美丽的地方,正在焕发它的活力,向着小康社会的目标,大踏步迈进。而我们,作为****12名援藏人员的其中之一,通过这次援藏,收获了感动,收获了激动,更收获了动力。

在党中央的号召下,多少年来,一批批援藏干部满载着党中央的殷切嘱托,满怀着对西藏教育的无限憧憬,奉献在雪域高原;多少年来,一幢幢崭新的教学楼铭刻着各援藏省市的深情厚谊,屹立在高原大地;多少年来,莘莘学子们沐浴着党中央和援藏省市亲切关怀的阳光,在教育援藏的春风里舒展着笑脸„„

在1993年国家第三次教育援藏工作会议上,中央确定了教育援藏工作“长期坚持,努力搞好,实行对口、定点、包干责任制”的方针,由北京、上海、天津、江苏、陕西、河北、辽宁、山东、广东、福建、浙江、安徽、湖南、湖北、四川等省市和中央有关部委分别对口支援西藏有关地市和中等专业学校,仅1995年至2000年,各对口支援省市为西藏教育投资达2.95亿元,选派援藏教师117人次,培训西藏教学管理人员、教师273人次。

到2004年底,教育援藏项目共计188项,资金总额2.37亿元。至此,新一轮的教育援藏工作拉开了序幕。

这些成就的背后,是国家对西藏自治区的殷切关怀。在西藏,我们到处都能感受到这些政策给西藏人民带来的好处。尤其是远程教育这一项,为自治区的无数学龄儿童带来了上学的可能。在没有去西藏之前,我们对西藏的地广人稀并没有什么概念。但是当我们坐着颠簸的越野车在广袤的原野上穿行时,才明白西藏发展教育的难度远远超过了我们的想象。西藏的人口密度仅为每平方千米2.1个人。这在北京这样拥挤的大都市是肯定想象不出来的。而且西藏的人口居住非常分散,我们的车子在路上前进,经常从看到一户人家到看到下一户人家中间要隔上半天。这种情况使得孩子们上学非常地不方便,教师很难集中授课。于是在西藏就出现了许多十几个人一个学校的情况,而这些学校的老师只有一个,但是教授的课程又不能减少。教师的能力毕竟有限,这时候远程教育就体现出它的作用来了,通过光盘播放或者远程卫星接收,教师可以一个人完成以前需要好几个老师完成的教课任务。

第四批援赞工作小组进藏以后,跟随****的通知下乡去制作专题片,通过这段艰苦的经历,他们对西藏地区发展教育的重要性、艰巨性都有了更深一步的认识。

*******一起去了日喀则、昌都地区拍摄。去之前就听说昌都地区的道路非常险峻、曲折,路况很差,到了昌都以后才体会了道路很差的概念,那里大多是土路,非常颠簸,而且都是盘山路,山路边就是悬崖,就是江水,大多都只有一条车道,碰上对面来车都要找一个稍宽一点的地方错车,每个县与县之间距离都很远,200多公里的路差不多都要走一天,有的县条件非常差,没水,没电。日喀则回来的路上还遇到了严重的泥石流,堵了3个多小时。

*******去了阿里、那曲地区拍摄。路上地势险峻,道路曲折,路况很差,每个县与县之间都要走一天的路程,非常辛苦。他们的拍摄经历很丰富,刚刚过了桑桑在半山腰上就堵了一个小时的车。去阿里都是这种山路、土路,还有就是在一望无际的大草原上,好多条让人分不清哪条才是真正的路,一旦走错了就只能在原地绕圈,根本出不去,虽然开车的是个老司机可还是走错了路,一下子撞到了铁丝网上,前挡风玻璃裂了,右侧的车灯只剩下个黑窟窿,车上的划痕更是惨不忍睹了。车上的两人都吓懵了,司机师傅说如果不是车子好,玻璃够厚他们几个的小命就没了,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他们又上路了,开了一会下起雨来,这时他们才发现雨刷器坏了,于是只能下车擦玻璃,这样跌跌撞撞地终于到了阿里地区的狮泉

河。

在从从阿里的措勤县到那曲的尼玛县时,他们又遇到了另一个挑战,那就是沼泽地。措勤到尼玛是没有路的,都是沼泽地,一不小心就陷下去了,后来向厅里请示,让措勤县对这段路比较熟的同志送他们一段,再让尼玛县的同志接一段,因为这段沼泽地足有300多公里。出发不久他们就发现走错了,领路的同志向当地的牧民问了路才重新上路,措勤县的同志大约送了100多公里时就让他们回去了,因为也怕他们回去有危险,一旦下雨的话这里的路是没法走的,硬走就会更危险,这样赵辛辛他们自己开始走下面的路,刚开始挺顺利的,可过当要过一段沼泽地时他们都害怕了,因为他们的左边是个很陡的山,下面就是沼泽地,有一条路还被水淹没了,更不幸的是天上竟然下起雨了,没办法,没有退路,走吧,他们商量后决定从陡坡上走,车子在陡坡上打滑,刹车没用了,他们就这样慢慢的滑下去了,再顺着陡坡往前走就会翻车,所以只能往下开,车开下去的时候他们只能祈祷了,因为太陡了,随时可能翻车,司机师傅真的很棒,当他们的车滑下去的同时他一脚油门车从泥水坑里冲出去了,悬着的心总算落下了,翻过一个小山我们见到了接我们的同志,当时是一种如获新生的感觉。

在西藏的三个月里,援藏同志们不仅在工作上和******的同志们进行了深入的沟通,还在生活上和******的同志们很好地融为了一体,他们将许多自己的想法和建议都和我们进行了坦诚地交流。******的领导则对我们关心备至。第五批援藏小组成员刚到西藏的第二天早上七点,******就出现了高原反应,我们急得手足无措,只好打电话给馆里的同志,她随即通知了*****,****馆长亲自开车把****送到了西藏军区总医院,他们忙前忙后地为***挂号、找医生、办理住院手续。怕****一个人在医院孤独,一起来援藏的同志自身都还有点不适应,馆里还派了记者轮流来陪****,并买了许多好吃的。怕***有思想负担,馆里领导还一再叮嘱****,先把身体养好,再投入工作,****同志感动地都流下了眼泪。中秋节的时候,馆里领导还给我们送来了月饼,让我们虽然离家千里,却依然觉得那么温馨。我们在西藏的三个月期间,时常出现身体不适应的状况,****的领导和电视教育科的领导们多次看望我们,还给我们送来了水果等慰问品,让我们倍感温暖。这也更加促进了我们工作的积极性,让我们更加努力地渴望把自己所学所会的全都用上,来更好地完成我们的援藏工作。

这次西藏之行对于我们来说,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援藏工作,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可以说是对我们心灵的一种净化和升华。我们去援藏的同志大部分来自东部地区,接受教育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件理所应当的事情。可是到了西藏之后,我们从自己看到的,新闻里看到的,去采访的时候听百姓说起的,才知道原来在西藏这个外人看来神秘而美丽的地方,有着这么多的忧伤。这里恶劣的自然条件,人口居住的分散,使得这里的孩子接受教育的难度比别的地区翻了几倍。家长们很多很想送孩子去学校,可是却受到了种种因素的限制,只好让他们放羊、放牛,延续着祖辈的生活轨迹,无力摆脱贫困的现状。当我们看着孩子们那一双双渴望上学的眼睛,我们的心一阵阵地痛。尽管国家已经投入了这么大的人力、物力、财力来发展西藏的教育事业,但是还有一些家庭的孩子仍然徘徊在校门之外。这让我们不禁想起以前做节目的时候看到的新闻,说是内地的一些孩子因为厌学,沉迷于网络等原因而逃离校园,最后家长、社会和学校想了各种办法把他们重新拉回校园。我们想到,真应该让这些孩子去一趟西藏,他们就会明白,他们读书的机会是多么的可贵,在中国,还有多少孩子因为贫困等原因无法进入校园读书。而我们自己则更是看到,西藏地区的同志们在那么艰苦的环境下,还能够用自己全身心的热情,去投入西藏的****事业和*****事业,让我们感到深深地惭愧。他们对于工作的认真和投入,让我们觉得,西藏的教育发展尽管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是有这样一批热血仁人在这里,将来肯定能圆满达成目标。而我们虽然已经完成了援藏工作,但是我们仍然会发挥“老西藏”精神,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全身心地投入,用自己的所学,为******的发展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第5篇:援藏诗歌

选择了,

与援友们并肩同行,

告别亲人远离故乡,

跨过河谷越过山梁,

入驻心中的马尔康。

选择了援藏,

行走在咆哮的梭磨河旁,

奔赴在崎岖的雪域之乡,

肩负历史的重托,

无愧心中的向往。

选择了援藏,

倾情好客的藏羌,

诉说心中的情愫和

守望

与草原上格桑花细语交往,

友谊似长江之水源远流长。

选择了援藏,

就选择了寂寞和徜徉,

克服高寒和稀氧,

激情和梦想同时代飞扬,

一朵朵笑脸映红了太阳。

选择了援藏,

藏胞冷暖惦在心上,

同甘共苦沐雪浴霜,

洁白的哈达温馨理想,

奉献真情大爱无疆。

选择了援藏,

历练人生的欢乐沧桑,

似黄河之水恒古流淌,

藏汉一家一起飞翔,

书写雪域高原上的辉煌。

第6篇:中国梦——援藏

梦想和理想,一样吗?面对这样的难题,疾控人是否有过迷茫和彷徨,我们中的一员用他的行动在探索着答案,请听卫

生科代表涂程同志的演讲_《援藏心路,我的甘孜梦》

援藏心路,我的甘孜梦

“中国梦”,好简单的三个字,也许你会在一闪念之后忘记,但细细品来心中不免击起层层波澜。“梦”,原来我们还可以提梦想,回想一下你上次思考梦想是在什么时候?社会竞争加大,经济迅猛发展,让许多人在感受到种种压力后,已无从去思考梦想。以前我们提到更多的应该是“理想”,不知你是否细想过“理想”与“梦想”差别,一字之差实则相隔万里。理想是时间的产物,是追求眼前的生活目标,从而憧憬未来的物质和精神需求。“梦想”则不然,“梦想”是藏在人们内心深处最强烈的渴望,是一种挥之不去的感觉和潜意识,也是人们走向成功的原动力。

“健康所系,生命相托”当我们伴着医学生誓言,踏入医学的殿堂,我们的理想是成为救死扶伤的白衣天使,是成为风光无限的当代名医。然而命运的轨迹把大家汇聚到疾控的道路上,我们努力工作,防病的成绩却隐没在枯燥的发病数据之中,甚至没有显性的回报,我们的理想 受挫,我们的梦想又在哪里?曾经也迷茫,也消沉,或言转行,或言工作比命长。难道……人的一生就只有昏昏噩噩,而梦想……就成为苏醒的动力指路的明灯。

三年前,为援藏干部体检,让我首次接触到藏区,神密的高原巍峨的雪山印入脑海同时还有可怕的包虫和鼠疫,激起了我作为一个疾控人心中潜在的梦想,我要到藏区去,我要去挑战雪域高原的病魔。一年前,我有了圆梦的机会,成为一名光荣的援藏干部。第一次进藏,我不仅体会到美丽的风景,更体会到了甘孜疾控人的热情和坚守,无论怎样恶劣的自然条件,都不言放弃。四千多米的生命禁区,疾控人奔驰在草原上,勇敢地直面鼠疫和包虫的致命威胁。红旗卡子,我第一次看到了不通电的强毒试验室,真实地体会到什么叫呼吸困难。我为这样的疾控精神所折服,同时也在心里升华起更大的疾控梦,甘孜梦,健康梦,我要用我的双手为甘孜发展与和谐做点什么,可是面对现实,我却感到自己的渺小,专业的错位使我只能像个小学生一样跟在别人后现学现卖,我一直在焦虑地问自

己:两年时间好紧,以我的专业能力,能为甘孜留下什么?

有梦想就有机遇,州疾控给了我这样的平台,我被抽调到州上,从事自己的专业——职业卫生,在这里我看到了领导的期许,群众的渴望。我惟有努力工作,不辱使命,在中心领导的关怀和同志们的协作下,我的专业协助州疾控成为四川藏区第一家职业健康技术服务机构,甘孜的企业和工人再也不用为职业体检而忧虑,再也不用耗费大量金钱和时间出州体检了。我和门诊、检验、卫生科的同志们一起跨泞泥,趟沟渠,上高原,下矿硐,完成了全州第一例职业病危害评价报告,面对拿到报告感激的客户,我感受到了梦想的力量。我们疾控人的点滴工作化作了和谐甘孜、健康甘孜的组成细胞,这难道不是内心最好的回报吗?

今年年初全面铺开的职业体检不仅实现了体检人数的增长,中心技术服务收入的飞跃,同时也促进了人才的储备,技术的进步,州疾控中心有了一支职业病防治的专业队伍,但是这些工作也使我们认识到甘孜职业病防治形势严峻,我们离健康甘孜的美丽梦想还很遥远,我们惟有策马扬鞭、催蹄奋进,才能逐渐地推进。甘孜州的卫生技术服务有了开创性的起步,还需要进一步的丰富和发展,经济社会进步也给疾控人提出了新的要求,城市在扩张、人口在增加,我们的饮水卫生是否能适应这种变化?随着医疗机构的发展,放射线危害和医源感染在全州到底是个什么程度?公共场所的卫生状况能否支撑起甘孜州旅游经济的开发?学校卫生工作能否保证学龄儿童健康不受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威胁?食品安全的现状是否能跟上社会的发展,是否能满足政府和百姓的期许?这些都是我们未来要回答的问题。要尽快实现健康甘孜梦,我们不能坐等答案,我们要引导和动员全州的疾控卫士想办法、做监测、摸底数,在全州建立起五大卫生的工作网络。

“梦”是我们的信念,必将指引我们前行,带给我们内心的愉悦,现在我已经明白“进藏为什么、在藏干什么?”我的梦、援藏梦、疾控梦,已经汇聚成健康甘孜梦、中国梦。实现这个梦,我必须脚踏实地、立足本质,用工作实绩回答“离藏留什么?”我梦想,数年后我回首今日,我不会遗憾,不会后悔,因为我的内心深处不仅留下了工作的印迹,

还留下了甘孜疾控人奋进的身影,留下了甘孜疾控的精神,留下了见证甘孜疾控开创性工作的成就感和自豪感,这就是我的甘孜梦中国梦。

第7篇:援藏干部文章

唱响世界高城奉献之歌

---记犍为县援助藏区干部

为加快四川藏区社会经济发展速度,实现全省经济新跨越,省委提出了“千名干部人才援助藏区行动”的号召,我县八名机关干部积极响应,舍小家,顾大局,兢兢业业、不辞辛苦工作在被称为世界高城的理塘县,用自己的智慧与才干、热血和汗水,唱响了一曲“汉藏人民一家亲”的世界高城奉献之歌。

援助他乡,思念化作信念

“党员干部就是要时刻心系群众,为群众排忧解难,帮助群众发展生产生活,而援藏干部就是为党分忧,为民解愁的典型表现。” 县纪委党风室主任唐朝如是说。

因为一个共同的信念,我县援藏干部舍弃小家,暂时放下手中工作,踏上了援助素有生命禁区之称的理塘之路。已是五月的西藏高原,群峰依然白雪皑皑,寒风阵阵,闻不到丝丝春意,援藏干部们在户外顶着强烈紫外线,克服了氧气稀少的困难,他们以顽强的毅力挑战自我,有一位援藏干部因为过度的高原反映甚至危及生命。就是这样,我县援藏干部仍旧坚守工作,没有丝毫退缩,越战越勇,喊出了“挑战极限,实现自我”的口号。当美丽的犍为县灯火通明,市民热热闹闹、一家人欢聚一堂庆中秋之时,我们可爱的援藏干部们却奔波在遥远的异乡,把自己的激情奉献在高原第一线,援藏干部们把自己对家人的思念深深埋藏在心底,默默工作在藏区一线,因为藏区群众需要他们,因为他们有一个共同坚守的信念。

倾情奉献,行动谱写青春

“为什么援藏?——我们是共产党员,国家需要我们在哪里,我们就应该在哪里工作,不仅是人到了新岗位,工作状态也要到位。”胡先伦如是说。

一名朴实的话语,道出了援藏干部的心声。援藏不是镀金,更不是走过场,而是用实际行动去为藏族做实事!自今年10月理塘县启动城市综合治理行动以来,胡先伦每天都到城市的大街小巷里耐心细致地为藏区群众宣传讲解,风雨无阻,用行动推动着理塘县城城市面貌的转变;李华中、范小红、杨彦贵等三人在理塘县乡镇上挂职副书记,与群众同吃同住,为乡镇发展规划出谋献策,在牧民定居点建设、交通建设、虫草采集、安全度汛、信访稳定等方面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援藏干部在雪域高原用自己的行动推动着理塘县的经济发展,也用自己青春谱写藏汗大家庭的新篇章。

不辱使命,艰苦更能吃苦

“为理塘县经济发展作贡献是我们援藏干部的自觉行动,因为事关不仅仅是我们八位援藏干部,更多的是肩负着犍为县领导和群众的重托,我们身上也有压力,但请家乡人民放心,我们一定会做出成绩,让雪域高原家乡人民满意,这是我们责任。”廖衍俊如是说。

作为援藏干部的老大哥,他克服了高原缺氧强烈的不适,带领援藏干部每天奔走在高山牧场、田间地头,开展实地调研,积极为理塘县旅游业发展把脉。他们的足迹遍布理塘的山山水水,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结合理塘县实际,最终完成中央扩大内需项目乡镇文化中心站建设14个项目的争取工作,争取配套资金280万元,为格聂神山、毛垭温泉等旅游资源的开发打下坚实基础。

上一篇:科室查摆问题整改措施下一篇:改革开放30年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