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索寓言阅读

2022-09-1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伊索寓言阅读

将寓言课堂教学引向课外阅读

摘 要:寓言故事以言简意赅却寓意深远的写作方式被人们所熟知,中国式的教育一直十分重视寓言故事的文学地位。寓言故事是小学语文教材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寓言课堂教学不仅可以夯实学生的文化基础,还可以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文章结合教学实践,对小学语文寓言教学展开思索,进行优化研究,通过将寓言课堂教学导向课外阅读,以丰富德育资源。

关键词:小学寓言教学;优化;课外阅读

寓言故事是一种短小精悍的文学写作手法,细细品味会发现字里行间蕴含了深刻的道理,往往让读者受益匪浅,因此寓言故事一直在教育界广为流传。在小学语文课本中,寓言故事是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小学生可以通过寓言故事学习文化知识,感悟为人处世的道理,间接性地接受德育教育,提高思想认识。在实际的小学寓言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存在一些困难,需要教育者通过教学实践去克服。希望读者通过对本文的阅读产生一些对寓言教学的思考,对小学寓言教学的优化工作多提宝贵意见。

一、小学语文寓言教学的意义与德育渗透

(一)小学语文开展寓言教学的意义

1.明确阅读魅力

阅读是学习语文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通过阅读可以加深对语文知识的理解。在小学语文寓言文体教学中,阅读教学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语文教师在辅导学生进行寓言文体阅读时不应该停留在寓言故事表面,而要指导学生了解寓言故事的情节变化,梳理寓言故事的来龙去脉,让小学生真正理解寓言的阅读魅力。小学生被寓言故事情节深深吸引,会产生一种主动学习寓言的兴趣。

2.读懂审美内涵

教师在寓言文体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进行重点词汇的学习,当遇到晦涩难懂的词汇时要通过查字典来解决问题,然后结合寓言故事的内容进行具体分析。《揠苗助长》的寓言故事里出现了“筋疲力尽”一词,很多小学生不明白它的真正含义,通过查询后,学生逐渐明白了其含义,并读懂了这则寓言的审美内涵,明白了做事情不能怀有急功近利的态度。

3.落实教学方针

在寓言阅读教学中,教师要采用科学的教学法,如可以采用分角色的朗读方式,让小学生模仿小青蛙和小鸟之间的对话,让学生体会一下《坐井观天》这则寓言故事的真正内涵。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分角色朗读以不同的“身份”体验“天到底有多大”的观点,使其明白看待事情要眼界開阔的道理。教师在寓言阅读教学中要充分结合生活,让学生通过寓言阅读的学习来增长生活常识,从而真正实现“学以致用”的教学目标。科学的阅读方法对寓言阅读教学的开展意义重大。

(二)小学语文寓言教学中实施德育的现状

1.德育不被重视

小学寓言教学可以提升小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质量,通过教师对寓言故事的讲解,学生了解了很多为人处世的道理,树立了积极健康的人生观,有助于日后的学习和发展。但目前的小学寓言教学缺乏对德育的重视,教师单纯地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没有重视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学生对寓言故事的理解只停留在表面,这样就无法达到寓言教学的根本目的。

2.德育方法传统老套

寓言故事通过故事和寓意相结合的方式向人们传递思想道理,科学研究发现,寓言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模式,让学生的思维沿着寓言故事的情节进行延伸,让学生学会利用道德思维模式审视问题。

如让学生真正理解《狐假虎威》的寓意,认识“狐狸”仗势欺人的丑恶嘴脸。但目前很多的寓言教学都是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这种传统的教育方法效率很低,很难到达良好的德育效果。

3.德育理念缺乏

制约德育展开的主要原因是缺乏德育理念,在应试教育环境下,小学语文教学并没有把德语教育当作一项重要的教学任务,语文教师普遍认为小学生明白了寓意就达到了寓言教学的效果,在语文考试中答对了寓言的知识点,就体现了寓言教学的成功性。这严重违背了寓言教学的根本出发点,其实寓言教学是希望学生通过寓言学习加强思想道德建设,而并非是在寓言考试中取得好成绩,可见缺乏德育教育理念是当前小学寓言教学中的主要问题。

(三)小学语文寓言教学中融入德育的途径

1.德育榜样的融入

寓言教学的真正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对寓言故事的学习,领悟到寓言故事中的深刻含义,从而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语文教师在寓言教学中扮演重要角色,要以身作则重视寓言教学的思想道德教育,积极为学生树立榜样,让学生通过模仿自己的行为提升思想道德水平。在学习《纪昌学射》寓言故事时,教师可在课堂中挑战一项任务,并让学生监督,直至完成。教师通过自己的坚持给学生树立了榜样,让学生悟出了《纪昌学射》的寓意。

2.德育教学实践的融入

为了告别传统教学方法给德育带来的阻力,教师可以在寓言教学中开展德育教学实践,让小学生通过教学实践活动增加对寓言故事的理解能力,从而加深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在学习《刻舟求剑》寓言故事时,可以在学校的泳池开展一个教学实践活动,教师先将钥匙放在木板上然后将钥匙沉入水底,再在木板上刻上记号,木板会受力随着水波飘动,记号位置严重偏移了钥匙实际沉入水下的位置,教师通过教学实践还原了《刻舟求剑》的场景,学生通过直观的画面学习了《刻舟求剑》的寓意。通过开展德育教学实践,让学生学会用动态的思维去看待问题,不再将自己的思维固定在一个特定的模式,做事情要善于思考和变通,不要被表面的现象所蒙蔽,并学会用科学的方法明辨是非。

3.创新德育理念的融入

语文教师要学会运用科学的方法创新德育教学理念,引导学生在寓言教学中进行德育培养。在学习《掩耳盗铃》寓言故事时,很多学生对寓言故事的理解都停留在表面,觉得故事中描述的人捂住自己的耳朵去偷盗别人铃铛的行为是一种的自欺欺人的愚蠢做法。结合这则寓言故事,教师要引导学生树立德育观念,让学生换一种思考方式进行寓言学习,不论掩耳盗铃的做法是否愚蠢,偷盗本身就是一种道德缺失的行为。教师在寓言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创新德育理念,让学生提高思想道德水平。

二、小学语文寓言教学的优化策略

(一)教学思想优化

小学寓言教学一直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学生始终在课堂上机械性地跟學,这大大降低了寓言课堂的教学效率。小学语文教师要彻底解放寓言教学固有思想,在寓言教学中引进新的教学思维,在条件允许下增加学校间的学术交流,学习其他学校在寓言教学上的先进思想,使用新的教学思维来武装大脑,提高寓言课堂的教学效率。

(二)教学方法优化

(1)在寓言教学中引进课堂启发式教学方法。在课堂上开展《鹬蚌相争》的课堂活动,让学生通过充分的想象力完成对寓言故事的演绎,使寓言教学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中开展,让学生通过启发式教学方法完成学习任务。学生借助课堂活动完成对寓言知识的学习,加深了对寓言知识的记忆,通过教师的总结明确了寓言故事的寓意,加强了自身的思想道德教育,真正实现了寓言教学的根本目标。

(2)语文教师要在寓言教学中引进意境教学法,引导学生进入到寓言故事的意境中去,让学生切身体验寓言故事的情节变化。教师可以借助微视频的教学方式,通过小视频为学生营造《愚公移山》的意境,让学生通过观看小视频在思维里形成愚公移山的情景,从内心深处理解坚持对成功的重要性。

三、以寓言教学导向课外阅读

(一)拓展寓言知识储备

寓言教学对学生语文写作能力的提升有很大的帮助,课堂上的寓言教学时间有限,学生想要拓展自己的寓言知识储备,就需要加大课外阅读量。语文教师可为学生布置课后阅读作业,在完成对《龟兔赛跑》《狼和小羊》等寓言故事的学习后写一篇读后感。学生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谈一谈自己从寓言故事中学到的道理,通过拓展寓言知识储备的方式将寓言教学导向课外阅读。

(二)开发寓言思维能力

阅读教学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养成科学的阅读习惯,教师通过开发学生寓言思维能力的方法能让学生产生阅读寓言的兴趣。《伊索寓言》是一本寓言故事巨作,深得全球寓言爱好者的喜爱。《农夫与蛇》是一篇耳熟能详的寓言故事,学生在学习这则寓言故事的时候,教师要充分引导学生剖析寓言中的故事情节,一面同情农夫的老实善良,一面憎恨毒蛇的狠毒险恶。学生通过对寓言故事的学习开发了寓言思维能力,学习到做人要像农夫一样正直善良,摒弃毒蛇一样的卑鄙丑恶的行径。开发寓言思维能力会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后阅读思维习惯。

(三)加强德育评价机制

寓言教学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但是目前小学缺乏对德育成果的评价机制。在学习《说谎的放羊娃》寓言故事时,学生学习到“经常说谎的人即使说了真话别人也不会相信”的道理。这则寓言故事教会学生要做一个诚实、不说谎的孩子。

教师要表扬一些勇于承认错误的学生,让学生养成一种诚实守信的品质。而加强德育评价机制也会激励学生开展寓言故事的课外阅读。

参考文献:

[1]谭艳梅.启发式教学在小学语文寓言教学中的运用[J].基础教育研究,2018(8):75-76.

[2]夏 琳.小学语文寓言文体阅读教学[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17(6):122-124.

[3]吕 可.浅谈小学语文中的寓言教学[J].新课程导学,2018(36):24.

[4]封志刚.教以事 喻诸理 进于思——浅谈中国古代寓言教学中的思维发展[J].课外语文,2018(30):42,44.

作者:陈珍珍

第2篇:从传奇到寓言

关键词:《荒野猎人》;叙事策略;主题诉求

摘要:电影《荒野猎人》取材于一个传奇故事,但在重新叙述时并没有一味“传奇化”。影片采用了比一般类型片更为复杂的叙事策略,通过设置围绕着主人公展开的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我的多重冲突,不仅丰富强化了传奇故事所需的戏剧化“情境”,同时也拓展了影片主题所指涉的层面,于单纯彰显人在绝境中爆发出的惊人生命力之外,增加了对人性、历史、宗教的多维观照。正是基于复杂的叙事策略和多元的主题诉求,影片将一个通俗的传奇故事变成了一则含义丰富、意蕴深刻的寓言。

文献标志码:A

From Legend to Fable:

An Analysis of the Narrative Strategy and Theme of the Film The Revenant

JING Hongmei

(Journal Editorial Office, Beijing Film Academy, Beijing 100088, China)

Key words: The Revenant; narrative strategy; theme appeals

亚利桑德罗·冈萨雷斯·伊纳里多2015年完成的第6部故事长片《荒野猎人》取材于一个在美国广为流传的边地传奇——19世纪20年代,一名受雇于落基山毛皮公司的美国皮草猎人休·格拉斯深入蛮荒西部进行远征捕猎,在身受灰熊袭击、生命垂危之际,被队友掳走财物,弃于荒野,历经数月艰辛挣扎,奇迹般地生还并复仇(一说他生还之后放弃复仇选择宽恕)的故事。就题材而言,这个故事充满了冒险、传奇色彩,不仅契合“故事发生年代开始的美国西部拓荒运动中的拓荒精神与征服意志”,而且“具有对普通人构成想象式体认的代偿功能和不竭吸引力”〔1〕。因此,从19世纪以来,这个故事以各种形式、载体和版本流传于美国①。相隔近两个世纪之久的最新版本——2015年的影片《荒野猎人》一方面承续了以往由各种同题材历史文本所反复强化出的传奇冒险色彩和戏剧化的叙事惯例,另一方面又通过改造(添加或改写)其故事蓝本中的某些人物、情节,拓宽了影片指涉的意义层面:从单纯以彰显人在绝境中爆发出的惊人生命力为诉求,到赋予这个故事以人性的、历史的、宗教的观照,从而构筑起了更加丰富、多维、广阔的表意空间。一如普洛普所说:“仪式、神话、原始思维形式及某些社会制度都是前故事,我认为通过它们解释故事是可能的。”〔2〕

在一部以题材上的传奇性取胜并属意于强调或追求传奇色彩的电影中,凸现传奇色彩的方法必然包含为其主人公设置一个极端困厄的情境,并在其中设置与主人公形成尖锐对抗关系的外部力量;外部力量越强大,主人公的处境越险恶,也就越有利于增加或反衬其以弱胜强、变不可能为可能的传奇色彩。“这些模型精确地反映了人类心灵的图谱,是真实的心理地图。即使这些人物看起来荒诞不经或者有悖常理,他们依然是心理真实的,并且能够有效地引发情感共鸣。”〔3〕在本片中,这个困境的形成主要依靠两类外部力量的功能性②设置与渲染:自然环境与人的因素。其中,在人的因素中又分别表现了异族(印第安人)与同伴(白人队友)对主人公造成的双重威胁与伤害,从而透过对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我的多重冲突的展示,展开对人性、历史和宗教的反思与叩问。

一、人与人的冲突

在所有围绕着主人公建立起来的对抗性关系中,来自于同类的威胁或者说人与人之间的冲突显得格外触目惊心,影片也于此展开了对历史和人性的反思。

印第安人是影片《荒野猎人》中主要的威胁性力量。影片伊始,一队土著印第安人以近乎“强盗”的行径在靠近河岸的丛林边突袭并洗劫了正在整理“战利品”(河狸皮)的美國白人捕猎队,印第安人与白人之间的紧张对峙关系迅速建立。这一情节也成为影片重要的叙事原动力,引出了主人公格拉斯随同伤亡惨重的白人捕猎队一道踏上返回营地的危险之旅。无论是对主人公格拉斯,还是对于捕猎队中其他的幸存者而言,一路之上印第安人始终是令他们高度警惕、倍加防范的敌人,其野蛮、凶残从片首惨烈的战斗中可见一斑。捕猎队中的一名队员菲茨杰拉德咒骂道:印第安人就是一些“野蛮人”!白人对印第安人的这一评价在影片中出现的另一支法国商队那里也得到了印证。

这样的印第安人形象并不陌生。在美国电影史上,经过经典西部片的反复渲染和强化,银幕上的印第安人在很长时间里被定型为茹毛饮血的“野人”形象:脸涂油彩、头插羽毛、手持弓箭、骑马乱叫,在他们身上,种属的特征盖过个性,动物性的特征远超人性,是西部片中作为“文明”对立面的“野蛮”的典型化身。艺术创作中的此种倾向所反映出的认知和态度显然在历史现实中有其根基与土壤。美国西进运动中以“文明的使者”自居的白人拓荒者,一方面打着冠冕堂皇的旗号,为其疯狂侵略、掠夺和屠杀土著印第安人的行为裹上“文明”的遮羞布,并在鼓吹“开拓”“冒险”的美国精神的过程中获得价值依附与意义上的升华与彰显;另一方面则恰恰是通过丑化甚至“非人化”或野兽化印第安人,完成了将西进运动中屠杀和驱赶土著印第安人进一步予以“合理化”或“合法化”的历史叙事策略。这种受白人话语权操纵、被片面歪曲的历史叙事流传甚久,其可疑性随着社会观念的不断进步和历史文化反思的不断深入才逐渐暴露出来。在被誉为“西部片宗师”的约翰·福特的一系列西部片作品中,通过印第安人形象的演变,能够清晰地看到这种观念变化的轨迹及其投射〔4〕。印第安人形象在美国电影中所发生的最令人印象深刻的转变,应该是1990年上映的《与狼共舞》。该片中出现的印第安人不再是以往那种脸谱化的群像,而是有了具体的名字、个性、语言乃至风俗、文化的“人”,他们有思想、有情感,不但可以同白人主角成为相互接纳和信任的朋友,而且以独特的方式赋予他们的白人朋友一个印第安名字——“与狼共舞”,这既是一个认同的信号,也意在表明印第安文化的独特性;影片将这一寄寓着天人合一理想图景的命名用作片名,自然也表达了对构建印第安人与白人之间和谐、友好关系的美好向往。基于对美国历史的反思而在印第安人形象塑造上做出的这种明显的改变,使得该片在印第安人形象的影像史图谱中具有标志性的意义。

2015年的电影《荒野猎人》在《与狼共舞》的基础之上,以更加丰富的视角和层次,对印第安人的生存境遇和景况予以了更为深切的关注与表现;不仅如此,影片还通过设置印第安人与白人之间的多重对照关系,多方塑造出双方内部和彼此之间互为对立而又交相镜鉴的人物形象,重新审视了“文明”与“野蛮”的历史命题,从而显示出更为冷峻、尖锐的文化反思意识〔1〕。

影片《荒野猎人》中至少出现了两个印第安部落:一个是片首袭击美国捕猎队的“凶悍之徒”里族印第安人,另一个是片中代表着“良善之辈”的波尼族印第安人。他们分别展示了两类迥然不同的印第安人形象:前者野蛮、彪悍,仇视白人,具有攻击性,与白人构成尖锐的冲突、对抗关系,对受伤的主人公更是频频造成严重的威胁;后者淳朴、善良,与主人公建立了亲密、友好的关系,他们当中有成为格拉斯生活伴侣和精神支柱的波尼族妻子和儿子,还有萍水相逢对他有过救命之恩的波尼族朋友,他们不但没有伤害他人之意,反而屡屡成为异族入侵的无辜受害者:被白人入侵者杀害的格拉斯的妻子、惨遭菲茨杰拉德毒手的格拉斯的儿子、被法国商队私刑吊死的波尼族汉子,无不横遭劫难,死于非命。可见,影片在塑造印第安人形象、表现印第安人的生活时,并未囿于某种模式化的窠臼笼统、片面地一概而论,而是力求多角度、多侧面地展示其参差多样的丰富面貌,从而令其银幕形象更趋饱满、生动。这无疑是本片在印第安人形象塑造上的一大突破。但影片更见深度的处理是,形象塑造的差异化并没有掩盖两个印第安部落在本质处境上的同一性。事实上,影片通过一些细节的设置微妙地将两个印第安部落的遭遇关联起来,从而暗示出不仅波尼族印第安人是屡遭侵害的受难者,貌似强悍凶残的里族印第安人也同样经受着掠夺与耻辱——片中里族首领失踪的女儿被法国商队所掳掠、凌辱可见一斑;此外,闪现于格拉斯记忆当中、旅途之上的相关见闻,如印第安人被烧毁、洗劫的营地,其幸存者被迫迁徙、流亡的生活等等,无不映现出印第安人遭受苦难的深重性与普遍性。由此,影片对印第安人的整體生存境况做出了极富层次感和说服力的表现。以此反观印第安人对白人的仇视,或许就有了合理的解释:它很大程度上正是来源于白人对印第安人的烧杀掳掠,以及白人给印第安部落带来的冲突、混乱;换言之,印第安人的仇恨与凶残,无非是受害者的一种本能反抗或自卫的激烈表现。影片在叙事当中贯穿的这一逻辑,令其在塑造印第安人形象时赋予了深切的同情,同时也将谴责的矛头指向了以“文明人”自居的白人。这也体现出影片主题在历史反思维度上的进一步深化。

与影片中印第安人的形象设置相仿,《荒野猎人》对白人也做了多样化处理。

首先就群像的塑造而言,除了美国捕猎队之外,电影中还有一支同样是由白人构成的法国商队。值得玩味的是,这两支白人队伍同印第安人(主要是里族印第安人)之间建立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关系。美国捕猎队在影片开始就被里族印第安人袭击、抢劫,二者之间始终处于紧张的对峙状态;而法国商队则靠着同里族印第安人做皮毛交易,建立了似乎更加“文明”“平等”的关系。联系影片所反映的时代背景,特别是北美洲西部的殖民史,这种差异可以寻找到一定的历史依据。早在18世纪,法国人作为较早踏足此地的探险者和殖民者,经历了殖民初期的野蛮入侵与血腥屠杀之后,逐渐同土著印第安人建立起了相对稳定的主权关系和更为长期的合作模式;相比之下,19世纪初才开始逐渐向西部拓展的美国还属于殖民新势力,正处于原始积累阶段以直接掠夺、侵占和盗取土著印第安人的生存资源为主要手段的时期,因此,它所引发的冲突自然更加激烈。但是,从法国商队同里族印第安人进行交易时发生的言语冲突中,里族部落首领指责法国人/白人“抢走了我们的土地、动物、女人……一切!”的控诉,却有力地揭示出法国人与印第安人之间的“交易”充满了赤裸裸的剥削与不公,眼前的“生意伙伴”也不过是曾经以同样的方式入侵印第安人领土、破坏印第安人的生存环境和生活方式,并给印第安人带来更大的混乱与灾难的“暴徒”。这些历史背景的相关讯息在影片中虽然是以较为隐晦的方式加以提示的,但正如米兰·昆德拉所指出的:“历史背景是人活动的舞台,但所叙述的历史须有利于揭示人物的存在境况,同时历史本身也应作为存在境况而被理解和分析。”〔5〕再结合影片后来的情节发展——里族部落首领苦苦寻找的女儿就是被法国商队所掳掠并粗暴奸污的,可见双方表面上的“文明”与“友好”并不能消除白人和印第安人之间根深蒂固的矛盾、对立与隔阂,也丝毫不能掩盖在自诩为“文明人”的白人身上所暴露出的野蛮与丑恶。

影片中无论是美国白人还是法国白人,总是在不遗余力地标榜自己是“文明人”,并为印第安人贴上“野蛮人”的标签,从而在种族之间人为地划出一条分界线,用以彰显其人种的优越性。美国皮草猎人菲茨杰拉德对印第安人割俘虏头皮的野蛮手段深恶痛绝,法国商队对里族印第安人公然嘲笑,甚至在被吊死的波尼族汉子胸前挂上了“我们都是野蛮人”的木牌。然而,影片恰恰是通过这些白人对其口中所鄙夷的种种“野蛮”行径进行亲身实践的情节,拆除了区隔两个种族的观念壁垒,也揭去了白人身上包裹的自欺欺人的文明“遮羞布”。片中菲茨杰拉德在最后逃避格拉斯的复仇时,为了迷惑对方,正是用了他所愤恨、不齿的印第安人的方式,残忍地割去了被他杀死的白人队长亨利的头皮,制造假象,转移格拉斯的追踪,并且因其下手的对象是同族同类而显得更加等而下之;而法国人在同里族印第安人的交易中所表现出的狡诈,对待里族部落首领的女儿的卑鄙,将波尼族汉子吊尸、曝尸的残忍,在野蛮程度上均比印第安人有过之而无不及。因此,悬挂在波尼族汉子胸前的木牌上的字——“我们都是野蛮人”,既是法国白人对印第安人的羞辱,又像是白人无意当中的自我供认!何为文明?何为野蛮?何来种族之间的界线、鸿沟?影片于此发出了发人深省的质询与诘问。

可见,《荒野猎人》正是通过揭示白人和印第安人在“在某些观念形态(比如狭隘偏激——基于利益之争或偏见之上的党同伐异与内讧——如出一辙)和行为准则(比如暴力残忍——如“割头皮”“吊死曝尸”等手段——不分高下)上表现出的趋同或杂糅的特征,表达出对主流文化观念和社会观念的反思”〔1〕。

除了“野蛮”之外,影片在白人身上还致力于发掘人性“恶”的力量,并以此建构起片中人与人(个体)之间最尖锐的一组冲突关系。

在主人公格拉斯所面对的各种危险中,比起其他的威胁性力量(印第安人、熊、恶劣的自然环境等等),实际上真正对他造成最大、最直接的伤害的,是同属于一个阵营的美国皮草猎人菲茨杰拉德。此人没有道德、没有信仰,是一个集众恶于一身的“大反派”,也是影片用以在白人中树立的一个“恶”的典型。

菲茨杰拉德同格拉斯一开始并无私怨,两人之间只有“公仇”,即是由两种不同的种族观念和立场所引发的分歧。菲茨杰拉德当过印第安人的俘虏,并被削去一块头皮,因此,对印第安人极端仇恨;而身为白人的格拉斯却不仅同印第安人联姻,而且还守护着一个有着印第安血统的儿子。对于菲茨杰拉德和其所代表的美国白人主流社会及主流观念而言,格拉斯无异于白人的背叛者。菲茨杰拉德对格拉斯的挑衅、厌恶、排挤、不信任,实质上就是仇印分子对亲印分子的典型态度。当这种思想观念上的极端、偏狭转化成党同伐异的实际行动时,冲突便在所难免。

在格拉斯第一次遭遇到致命的打击时,影片对人性考验的主题就有所表现。遭遇里族印第安人的突袭之后,美国捕猎队在比较熟悉当地环境的格拉斯的引领下向营地返回;在孤身探路的过程中,格拉斯不幸遭到灰熊的袭击,生命垂危。面对前路渺茫、危机四伏的逃生之境,如何处置一个丧失行动能力的同伴,此时影片为所有人设计了一个两难选择。在一个充斥着丛林法则的严酷环境里,一个无用的甚至是拖累团队的重伤之人在所有成员权衡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之后能否保有生存权,是一个值得怀疑的问题。但影片仍然通过富有正义感的队长亨利最终放弃亲手处死格拉斯,选择为他安排两名队员陪伴他走完“最后一程”,并给予他一个“基督徒的葬礼”,体现了电影《拯救大兵瑞恩》所宣扬的美国主流价值观:只要文明尚存,就应坚持人的生命高于一切。此时亨利的行为反衬了菲茨杰拉德的自私与人格的卑劣。

菲茨杰拉德从主张放弃抢救奄奄一息的格拉斯时,就开始暴露其人性中的恶:冷酷、自私、貪婪、狡诈、卑鄙、残忍……他一面假意接受亨利的赏金约定与委托,同年轻的布里杰一道留下照料格拉斯父子,一面设计甩掉这个“包袱”“累赘”,且欲除之而后快。为此,他不惜违背承诺,毫无同情和廉耻地劝诱格拉斯主动放弃生命;不惜违背人性,残忍地在毫无反抗能力的格拉斯面前,杀害其奋起救父的印第安孩子;不惜违背道德,欺骗同伴一道抛下命悬一线的伤者,任其自生自灭,并拿走其所有生存必备物资。这些行为已经远远超出了自我保护的本能,而转变成确凿无疑的犯罪——谋杀!菲茨杰拉德以其不断突破人性底线、挑战文明社会的道德准则的行为,坐实了其世俗标准下劣迹累累、罪恶滔滔的恶棍形象。

除此之外,菲茨杰拉德的恶还被置于宗教视野下予以凸显。在诱骗年轻的皮草猎人布里杰同他一起返回营地的途中,菲茨杰拉德讲述了自己的一段童年往事,并发表了对其父亲的宗教信仰的调侃与嘲弄。这一番“渎神”言论为其泯灭人性的形象进一步添加上“撒旦”“魔鬼”“没有信仰的人”③等可怕的宗教罪名,彻底将他打向罪恶的深渊。

回到营地后的菲茨杰拉德继续在其恶行之上累加新的罪恶:心安理得地骗取赏金,听闻格拉斯生还后窃款出逃,无情地杀害队长亨利,面对复仇的格拉斯不知忏悔,反而振振有词地为自己辩护、凶顽地还击……这些情节既益增其恶,使他沦为一个彻头彻尾的穷凶极恶之人,也进一步坐实了其罪无可赦的形象,为格拉斯的复仇及菲茨杰拉德终究难逃死亡的惩罚做足了充分的铺垫。

总而言之,菲茨杰拉德这样一个白人反派角色的设置,不仅增加了情节的紧张感、主人公命运的曲折性以及整个故事的戏剧性,而且折射出创作者对于人性的反思(在极端情境下可能会被激发出来的人性恶的可怕性和破坏性);而当我们再把菲茨杰拉德的“恶”同法国商队以群像形式强化出的“恶”加以关联后,个人的“恶”便以复数叠加的形式上升为种族“野蛮”的标记,在某种程度上又同影片对族群、种群的历史判断所做出的反思形成呼应;如果再进一步将白人内讧和印第安人的部落斗争并置,就会共同昭示出人类这一物种充满纷争、自相残杀、党同伐异的普遍景象与可悲的共性,反映出创作者对于整个人类历史的深刻反思,显示出更为宏阔的历史认知视野。

二、人与自然的冲突

在人的威胁性因素之外,影片《荒野猎人》中还矗立着一个更加强大的对峙性力量——自然。它既是影片中各路人等活动其间的实体环境,也构成了某种隐喻化的象征性存在。

无疑,环境在这个传奇故事中担当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是主人公死里逃生中所经历的最大考验,又是主人公表现出顽韧生命力的最佳见证。在影像构成的语法上,这一环境的设置别具巧思。

如同美国西部片中的环境(“西部”)具有独立的审美与表意功能一样,本片中的环境(主要是自然环境)也不单单是一个故事赖以展开所必需的物理空间和客观背景,它还被赋予了个性,作为冲突主体之一,参与了叙事,并引导主题走向深入。不同的是,从影像呈现来看,虽然表现的都是广义的“西部”,但本片并没有像我们熟悉的大多数美国西部片那样,热衷于展现以犹他州的“纪念谷”为标志的一望无垠、黄沙漫天的西部平原风光,而是以落基山脉(Rocky Mountain“石头山”,中文音译为落基山)复杂多变的地形地貌(山地、森林、河流、冰川等)、诡谲恶劣的自然气候(严寒、暴风、积雪)以及随处出没的凶猛动物(灰熊、野牛、狼等),在银幕上营造出一幅令人耳目一新而又生腥扑鼻的野性自然的奇观景象。这一环境的选择固然是受历史传说中故事发生地的规定性制约,但在影片中对特定环境的某一方面特质(如原始、蛮荒)一再加以浓墨重彩地反复渲染,却显然是意在将之作为“环境凶险”的贴切象喻或生动注脚所作的艺术性修辞与强化。把经典西部片中的环境和本片试作对比便不难发现:就其产生的审美体验或效果而言,前者在银幕上传递的多为“荒凉”的镜语含义,后者则更宜于作“凶险”的视觉解读。基于此,在影片中建立起的人与环境的关系也呈现出明显的差异:如果说,美国西部片中的“西部”对于拓荒者而言既是陌生化的存在(同文明相对的蛮荒之地),又是待开垦和征服的对象,那么影片《荒野猎人》中被极度渲染出“凶险”意味的自然环境则更大程度上强化了环境与人的对立,并以力量悬殊的对比(强悍任性的大自然对峙生命垂危的畸零人)大大削弱了人对自然环境的征服感。

因此,环境的这种双重设置以及相应的情节安排、细节表现,反映出人对自然交织着恐惧与感恩的复杂情感——这几乎是一种宗教式的情感(单纯的恐惧无法构成崇拜,只有既恐惧又感恩方能产生精神上的皈依与臣服)。只不过,这种情感不是投射向现代社会中尊奉的某一门宗教(相反影片里对白人所信奉的基督教的苍白、空洞及其颓败倾向予以了讽刺和批判),而是投射向更接近于原始宗教的自然(影片中更多地表现出对处于原始文明阶段的印第安文化及其信仰的返璞归真式的亲近与认同),以此,影片再一次在信仰的层面上显示出对文明与宗教的反思。

文艺作品似乎已经惯于搭建生存绝境与宗教信仰之间的生成关系,常常把人物逼入极端情境下去追问宗教或信仰的意义,似乎走投无路之际,更易于生发关于生与死和信仰的思索⑥。在影片《荒野猎人》中,主人公格拉斯同样经历了这一切。被抛至荒野之上的格拉斯,成为一个命悬生死两界、魂游茫茫荒野的名副其实的“亡灵”(电影《荒野猎人》的英文片名The Revenant具有多重隐喻指向,又可译为亡灵/归来者/还魂者),每当他接近死亡时,出现在其幻觉中的场景与人都带有强烈的宗教象征意味和精神信仰投射。可见,在许多现代作品中,越来越认同宗教已经成为了人在濒临绝境时的心灵避风港、肉身无可依傍时安顿灵魂的一处精神家园。实际上,当代信仰所关注的已不再是“真”与“否”的问题,而是“愿”与“否”的问题。《荒野猎人》把主角设定在一个极端环境里的极端状态下,令其经受身心的重重磨难后不断临界死亡,甚至与爱人的亡魂对话,同样验证了宗教/信仰乃是绝望所生的希望之子。影片中不同人对“上帝”旨意的揣度以及多处对祷文的引述,可看作是对这一命题的反复申诉。

如前所述,在信仰的问题上,影片中同样并置了两套价值体系:白人信奉的基督教和印第安人基于“万物有灵”思想表现出的自然崇拜、鬼魂崇拜、神灵崇拜、图腾崇拜等原始宗教信仰。在对前者加以表现时,影片主要通过情节上构成的悖反冲突揭示其虚妄本质,典型情节体现在:在面对生命垂危的格拉斯的生死去留的问题上,队长亨利以保障其有一个“基督徒的葬礼”应许了对格拉斯临终的宗教关怀,但作为留守队员之一的菲茨杰拉德却在生命垂危的格拉斯面前残忍地杀害了其印第安儿子,令其备受折磨,甚至菲茨杰拉德以“神予之,神夺之”的教义为堂皇借口抛弃格拉斯任其自生自灭,轻慢誓约的神圣性。信仰的危机从对宗教教义的阳奉阴违与“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利用中已然显露,影片随后表现格拉斯在儿子被杀之后的一场梦境中,更是直接以颓败的基督教神殿的废墟这个象征物对这一思想予以重申、表达。与之相比,影片中对印第安人的原始宗教信仰表现得更富诗意:飘然出现在主人公梦境或幻觉中的印第安妻子的亡魂、波尼族人关于树与生命的隐喻、妻子临死之时胸前飞出的小鸟、格拉斯为横尸荒野的儿子衔在唇间的花朵……这些都蕴含着天人合一(人与自然的关系)的和谐、美好。而与基督教神殿形成对照的印第安人白骨累累的圣坛,则寄寓着印第安人对其苦难的祭奠,也寄寓着他们对亡灵的祈祷。影片透过对两种宗教文化及人与自然的不同关系的表现,表达了创作者的批判或認同的态度。

于此反观主人公在荒野之上对自然之力与自我认知获得顿悟的一幕:下跪的格拉斯被安置在画面左下角的内视角位置,同时又刻意放大了他所占据的画幅面积,这样的镜语暗示使得主人公在此处既像一个受难者(“被看”的角色),又像一个亲临奥秘之门、洞悉到真义的信徒(“看”/观察者的角色);受难者和信徒的双重能指,共同投射到画面上格拉斯背负沉重苦难的宽厚的后背上,转化成“耶稣基督”的暗示性所指⑦。而这个受难者/信徒所领悟到的,与其说是对一个虚无缥缈(至少在格拉斯的困境中并没有起到实质性的拯救或引导作用)的人造神(“上帝”)的信仰,不如说是对“自然”之神秘与力量的透彻洞悉和由衷的崇拜。

三、人与自我的冲突

作为传奇故事的主人公,格拉斯身上本应具有的英雄色彩在本片中更多地被“受难者”形象所冲淡或压倒。“还英雄以普通人的形态,就是把英雄看做普通人可以达到的境界。在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和真实性的作用下,崇高就必然会引起人们的共鸣和反响,引起人们强烈的认同感。”〔6〕影片用了大量的笔墨,将各类矛盾冲突加诸其身,极力渲染出自然环境对人的压迫,以彰显其所处的危机与困境。这本是传奇故事所固有的叙事策略或必要内容,用以增加故事的曲折性和戏剧性,反衬主人公绝地反击的英雄气概和以弱胜强的传奇色彩。但是本片不仅大大加重了主人公“受难”的叙事比例,以漫漫回归路不断延宕其反抗与复仇的行动,而且结尾以取消复仇(或至少某种程度上弱化了复仇的快感)的处理使传奇叙事的期待落空,也使主人公的“英雄”形象被悬置,代之以充满内省精神的“反思者”形象。因此,与其说从死亡边缘奋力求生的格拉斯踏上的是一条复仇之旅,不如说更像是一场身体与灵魂的自我救赎之旅。

不可否认,促使命若游丝的格拉斯迸发出惊人求生意志的力量除了人的本能之外,更重要的恐怕就是其为子复仇的强烈冲动。这种冲动变成一种信念,支撑他在回归途中虽历九死却未悔。当然这一复仇信念又源于格拉斯对儿子深沉的爱⑧。爱有多刻骨,恨就有多刻骨;反之亦然。事实上,爱与仇恨从一开始就是影响和左右格拉斯的两股力量,它们在电影中彼此冲撞,随着故事的展开此消彼长,交互作用于格拉斯身上,并形成在影片后半程异常激烈的自我冲突。在两种力量不断的纠缠、博弈中,主人公实现了灵魂的救赎或升华。

屡屡出现在格拉斯幻觉或梦境中的印第安妻子既是其情感上对象化的爱的化身,也是滋养其生命的爱的源泉。每当格拉斯濒临险境时,爱人的亡魂及其耳语般的抚慰总能给予他及时而有力的引导与支撑。其妻之亡灵可谓片中生命之树的象征,屡屡造就了他“死而复生”的奇迹,最大程度上体现了爱的神奇的力量。

儿子在某种意义上是格拉斯同妻子最重要的、也是唯一的纽带与联系,一旦这根纽带被斩断(儿子被杀),格拉斯的世界里也就永失我“爱”,被仇恨所注满。在仇恨的单纯驱动下,求生的意义等同于复仇,这完全不同于儿子被杀之前已经气若游丝的格拉斯仍然顽强求生的意志里所包含的是对生的留恋和对儿子的不舍(爱)。所以,当身体尚未复原的格拉斯拼尽全力在岩石上两度刻下“菲茨杰拉德杀我子”的文字时,他的残躯中燃烧着的是仇恨的怒火和复仇的誓言。

漫漫回归路(回归生界、回归大本营、回归人类社会,也是回归爱与理性)既是对其仇恨或复仇信念的磨砺与自省,是格拉斯对其遭遇、处境以及生存目的与意义重新审视、探寻与逐渐明晰的过程,也是对于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我的关系重新发现和认识的过程。在这一意义上而言,这更像是一场主人公与自我对话的精神之旅。

被抛至荒野之上的格拉斯,孤身面对绝境,他既要应对来自外界(主要是大自然)的生死考验,又要面对自我的救赎——从极端的孤独、绝望、仇恨中寻找生存的意义。如果说“复仇”一度是其活下去的唯一动力的话,那么经历了这场漫长的救赎之旅,在爱人亡灵的安抚、引领,在波尼族汉子对他施以援手、救助,在大自然恩赐其生存给养,在他解救被凌辱的里族女孩之后,爱的力量在格拉斯身上渐渐复苏,“活着”(生存)的意义也开始悄然发生变化。影片最后出现的是一个具有宗教宽恕意味的结尾:当复仇的时刻终于来臨时,格拉斯却在最后一刻放弃了手刃仇敌菲茨杰拉德,而是依循“复仇之剑在上帝之手”的指引,将受伤的仇敌推入河流,任其迎接自己的命运⑨;虽然恶贯满盈的菲茨杰拉德终究难逃一死(死于河流下游里族印第安人之手,被割去了头皮),但毕竟没有死于格拉斯的复仇之手。至此,在影片后半段,不断增强的爱的力量逐渐战胜了仇恨,爱的甘泉最终熄灭了复仇的怒火,格拉斯通过漫长的救赎之旅所领悟或重新寻找到的“活着”/生存的意义终于获得显现——像一个“人”一样活着才是对生命最大的尊重,而人之为人,就在于其能以理性克制冲动,以善抑恶,以爱的力量战胜仇恨——这也才是文明与宗教最应重视的价值。此外,格拉斯最后复仇时刻的“放生”之举,也带有放弃或者至少是有意遏制人性中的“恶”无节制生长的倾向。影片在这里再一次提示出:“文明与野蛮,既没有不可逾越的界限,也不是白人和印第安人在文化和人格上绝对泾渭分明的指代和标签”〔1〕;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并不因种族、肤色、信仰等的不同而分出高下,而是在善与恶之间或是以善抑恶还是以恶抑善之间显出分野。就此而言,在影片里出现过的那些有过善举或残存善念的人的身上都闪耀着人性的光辉。

影片最后一个镜头意味深长:完成了自我救赎的主人公泪眼凝望始终引领他的爱妻的亡灵缓缓步入森林⑩,眼神中是不舍,是感激,然后他转过脸来直视镜头,神色严峻。这个充满逼迫感的审视意味的特写镜头,仿佛是对人类(镜头之外的每一个人)发出的拷问与质询:“你们”了解生存的意义吗?格拉斯经历过了常人难以想象的炼狱般的磨难方才得以领悟,而芸芸众生呢?这恐怕是影片予以我们最发人深省的思考。观众/人类应当从这个貌似传奇的故事中躬身自省(自身的罪恶、弱点、处境、出路等等);传奇虽然是传说,然而其中的处境与命运却不止是格拉斯的,也是我们每个人的。由此,影片《荒野猎人》将一个通俗的传奇故事变为了一则含义丰富、意味深刻的寓言——历史的、文化的、宗教的、哲学的、人性的寓言。

注释:①

根据相关记载至少有:1824年费城一家报章杂志上刊登的以此为内容的冒险小说;1971年的同题材电影《人在荒野》;2002年迈克尔·庞克的小说《荒野猎人》以及2015年据此翻拍成的同名影片等。

②所谓“功能性”,强调的是影片中的对抗性力量——无论是自然还是人——虽然有其故事所本的事实依据,但在电影创作中显然予以了叙事技巧上的艺术性渲染、结构、设计,以产生更为强烈的艺术效果。

③这也为主人公格拉斯后来的自我救赎与寻找精神皈依之旅提供了必要的反面参考和逻辑依据。

④用动物作为自然的指代,在美国西部片中亦并不乏见,几乎是种修辞惯例,典型如《与狼共舞》中的那只狼;人与动物的关系,某种程度上就是人与自然的关系的隐喻。

⑤影片通过菲茨杰拉德的追问,暗示出格拉斯曾因保护其印第安妻儿,枪杀了一名美国军官,因而背负上了“背叛者”的身份,成为美国主流社会的弃儿。菲茨杰拉德从始至终对待格拉斯的态度实际上代表了主流社会的态度。

⑥比如《少年派的奇幻漂流》里,“派”也是在绝境中孤独仰望浩渺星空发出对上帝的质疑与求乞,并且最终以一个经过粉饰、包装后充满奇幻美感的故事替代了一个被掩盖或隐喻化表达的有关丛林法则的残酷真相。

⑦影片用史诗画卷般的影像呈现数度营造出格拉斯同受难基督在遭遇、处境及身份上的暗示性关系:遭背叛、被驱逐、历经孤独、磨难,在仇恨与宽恕之间煎熬、领悟,为世人之罪而受难。

⑧影片在此前多次暗示了这对父子之情的非比寻常:他们是跨越种族隔阂、彼此相依为命的唯一亲人,也是彼此在这个充满危险与敌意的世界里爱的唯一纽带;或许对于父亲格拉斯而言,还有对这个经历过太多苦难甚至死亡的混血孩子格外产生的怜爱、珍惜、保护欲。影片中不断出现那句“一息尚存,全力一搏”的耳语,便是格拉斯对儿子从小的灌输与教导。在格拉斯身受重伤、生命垂危之际,也正是儿子始终守护着他,以此鼓舞他。所以,当格拉斯目睹儿子为保护他而惨遭杀害却无力阻止时,他失去的不仅仅是亲人,还有全部的爱和生存的要义。

⑨这与菲茨杰拉德当初抛弃重伤的格拉斯时所宣称的“神予之,神夺之”的信条形成了相映成趣的呼应。两处貌似都体现人对宗教的虔诚、对上帝旨意的遵从、谦恭;但所实现的意味却大相径庭:前者(菲茨杰拉德违背誓约抛弃队友)是以上帝之名所犯的罪(或者说是以上帝之名为其犯罪之实所寻求的冠冕堂皇的借口与开脱);后者(格拉斯放弃手刃仇敌)则是对宗教所弘扬的宽恕之道的忠实践行。以此理解片中那句被反复引用的“复仇之剑在上帝之手”的奥义,或许其所宣扬的正是息战、停止仇恨的非暴力思想。

⑩此处有如影片《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的结尾:结束了海上漂流,终于登陆的“派”目送那只一路为伴的老虎头也不回地遁入丛林。两部影片中的隐喻指向完全不同:一个是“爱”的化身,具有“神性/灵性”的象征,一个是人性当中的“动物性”的象喻,但修辞手法和叙事策略相类。

参考文献:〔1〕

景虹梅.文明与野蛮:电影《荒野猎人》中的文化反思〔J〕.电影评介,2016,(10):7-10.

〔2〕弗拉基米尔·雅科夫列维奇·普洛普.神奇故事的历史根源〔M〕.贾放,译.北京:中华书局,2006:24.

〔3〕Christopher Vogler.The Writers Journey:Mythic Structure for Storytellers and Screenwriters〔M〕.Studio City,CA:M.Wiese Productions,2007:4.

〔4〕郑小亮.约翰·福特西部片主题的三重变奏〔J〕.齐鲁艺苑,2012,(2):99-103.

〔5〕米兰·昆德拉.小说的艺术〔M〕.孟湄,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2:35.

〔6〕周宪.中国当代审美文化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314.

(责任编辑:杨珊)

作者:景虹梅

第3篇:现代社会的文化寓言

摘要:“荒原”、“城堡”两个相似的带有原型意味的意象,与“家”、“铁屋子”一样,都是现代文学的一个寓言,一个总体象征结构。它们都反映了现代作家在浮萍般无所依托的生存感受面前的实际弃权或失语,精神上的无家可归和由此滋生出历史的虚无感和生存的荒诞感,都是当下人们生存处境的真实写照,从中透露出的对生活的敏感洞察和不寻常的表达方式,使中西方现代作家对现代人的情感体验和生存方式的理解,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关键词:家 铁屋子 城堡 荒原

从鲁迅的《故乡》到巴金的《家》、《春》、《秋》三部曲、曹禺的戏剧《雷雨》、《原野》、《北京人》、再到老舍的《四世同堂》、路翎的《财主底儿女们》以及其他大量的现代文学作品,“家”和“铁屋子”的意象可以说比比皆是。“家”和“铁屋子”是中国现代文学中特有的两个具有深厚文化内涵的意象。它们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体两面,是中国社会的象征。一方面意味着专制的王国,礼教的堡垒,另一方面又是魂牵梦萦,可以归依的精神家园。

有趣的是,几乎在同一时代,西方文学中也出现了两个相似的带有原型意味的意象“荒原”和“城堡”。如果说“家”、“铁屋子”是中国现代文学的一个寓言,一个总体象征结构,那么“荒原”、“城堡”对西方20世纪文学同样如此。它们都反映了现代作家在浮萍般无所依托的生存感受面前的实际弃权或失语,精神上的无家可归和由此滋生出的历史的虚无感和生存的荒诞感。

一、中西相似的文化背景

中国的“铁屋子”、“家”和西方的“荒原”、“城堡”几乎都产生于20世纪20年代。这是一个充满了危机和焦虑的时代,无论是欧美或是中国,都处于一种旧有的文明解体时期。人们徘徊在新旧生活方式之间,对旧有生活情调的情感眷恋与新的生活方式理性的认同,导致了思想的冲突与人格的分裂,成为精神上失去家园的流浪者。

1.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崩溃

随着1915年陈独秀主编的《新青年》的创刊,揭开现代文学史序幕的五四新文化运动开始了,随着20世纪初西方科学文化在中国的迅速兴起, 古老的中国文化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李大钊、陈独秀等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一方面热情的宣扬民主和科学的思想,一方面开始猛烈的抨击封建道德尤其是对几千年来中国文化的核心儒家思想所宣扬的孔孟纲常礼教、忠孝节义等。“五四”先驱们对“传统”的叛逆情绪, 掩盖了对古典文化艺术价值的认识,出于要改变几千年形成的根深蒂固的传统的良好愿望, 他们抛开了耐心缜密和深思熟虑的学术风格,采用了“推倒”的简单化的方式。胡适判断二千年的文学“都是死的”,鲁迅认为不该读中国书,钱玄同厉声呵斥“桐城谬种”并且主张干脆“废灭汉文”,他们开始以惊慕的目光投向西方。

孔子被推倒,传统的价值观念被颠覆,中国知识分子长期依赖的生存方式已被埋葬。这在客观上必然造成了两种后果,一方面,五四以来的一批知识分子终于看到了西方文化的强大,从而开始由衷的钦佩西方文化。将西方文化尊为楷模。在蔡元培撰写的《中国新文学大系·总序》之中,西方文化就成了中国文化参照的先进模式。蔡元培将先秦文化比拟为希腊罗马文化,将五四新文学运动比拟为欧洲文艺复兴,这种描述无意的体现出一种文化归附心理。另一方面,深受中国古老文化哺育的知识分子不懈的寻求物质支柱和精神支柱,力图抗拒西方文化的强权入侵,他们的灵魂深处还燃烧着不熄的传统的圣火。

2.宗教信仰坍塌后西方世界的精神“荒原”

而西方的现代文学时期,恰好是西方资本主义世界逐渐进入垄断资本主义的时代,资本的高度垄断和集中,进一步加深了资本主义世界的内部矛盾,传统价值偶像倒塌,几千年的文明都是虚假的。尼采说“上帝死了”并提出“一切价值重估”的主张,许多人的信仰发生了危机,思想上产生了幻灭感,孤独感,绝望感。作家们在精神的荒原上迷惘、痛苦、悲观的面对现实。

和中国相似的是他们也否定一切,包括文艺传统,他们力求寻找新的文学形式来寄托精神,传达感情和表现自己对世界和人生的经验。“荒原”和“城堡”的意象就是在这样的一种文化背景下产生的,其中渗透了危机感、焦灼感,个人的自我丧失、自我异化、自我分裂直接与全人类的生存处境联系在了一起,并通过人们的生理、心理层次表现出来。萨特的《恶心》、艾略特的《荒原》、《恶之花》、卡夫卡的《城堡》与《变形记》都既令人困惑又令人惊悚的揭示了现代人类在技术社会中面临的魔魇。

艾略特的《荒原》被认为是西方现代派诗的一个里程碑,反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西方世界整整一代人的幻灭和绝望,旧日的文明和传统价值的衰落;它的成就正是捕捉住了一片荒原般的“时代精神”。像《荒原》中诗人用了一连串的意象,勾画了西方社会一幅醉生梦死、空虚无聊、猥琐卑微的画面。“不真实城……一群人流过伦敦桥,啊,这么多,我没想到,死亡毁了这么多”①用了但丁《地狱篇》第三章55-57行“这么长的,一串人,我没想到,死亡毁了这么多人”的例子,暗示伦敦就像地狱一般,人们“在生之年,犹死之日”,生活无异于死人出葬。现代社会只有外表的绵延而内心早已枯死。

诗歌通过大量繁杂而无序的意象,突出了荒原生成后的情景以及人类堕落后的境况。艾略特想通过诗歌暗示人们要想从精神的空虚中走出来,从而使自己恢复生命的活力,必须克服自己过渡的欲望,恢复对宗教的信仰。正因为如此,诗歌中的“荒原”象征了失去宗教信仰、文明没落的欧洲。而“圣杯”则是象征了一种挽救文明没落,起死回生的神力——宗教。

3.“铁屋子”中的呐喊和对“荒原”的拯救

如果说,西方人讲上帝死了,彼岸世界崩溃了,这在西方是重大的价值中心的转换,而在中国,古代传统中没有彼岸世界,维系它的是绵延了几千年的儒道思想,而这一切都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粉碎了。这是中国文化遇到的前所未有的无所适从的危机。世界已经成为一个杂乱荒芜的非人的荒谬世界,人生变得毫无意义。东西方都陷入文化的困境,陷入上帝和孔子走后的荒诞里,鲁迅说“梦醒以后无路可走”,陀思妥耶夫斯基说:“要是上帝不在了,人还有什么不能做?”传统文化和已有信仰坍塌后的世界充满了荒诞和绝望,就像张爱玲《倾城之恋》中所描写的那堵墙,“一眼看上去,那堵墙极高极高,望不见边。墙是冷而粗糙,死的颜色”,“……有一天,我们的文明整个的毁掉了,什么都完了──烧完了、炸完了、坍完了,也许还剩下这堵墙”②。

认识了生命、世界的荒诞本质之后,如何去应对这种境遇呢?“铁屋子”和“荒原”的创造者们放弃了在怀疑绝望中沉沦,选择了在“铁屋子”中的呐喊,选择了对“荒原世界”的拯救。不懈地寻找圣杯,寻找家园。从某种意义上讲,西方和中国的现代文学都是人类寻找家园的一部史书,理解了它也就找到了理解这个世纪和这个时代人类意识的一把钥匙。

二、中西相似的情感体验

“铁屋子”、“家”和“城堡”、“荒原”这两类意象除了有相似的时代背景,体现了相似的文化精神外,在审美价值上,他们也包含了相似的情感体验,例如绝望感、荒诞感、孤独感。

1.文化选择的绝望感

生命中最根本的痛苦往往来源于精神的无所归依、文化的无所依傍。张爱玲说“如果我最常用的字是荒凉,那是因为思想背景里有这惘惘的威胁”。“铁屋子”和“城堡”的作家们特别热衷和擅长于表现这种痛苦。卡夫卡的《饥饿艺术家》讲述的就是一个文明的童话,在无所谓中透视着处于文化变革时代人类的深刻痛苦。人们漠视饥饿艺术家心灵深处的生存苦闷,漠视一种与自己不同的文化生活方式的存在。饥饿艺术家努力营造的神圣的文化氛围不但不能为他者所接受,反而使自己走入无可挽回的精神孤独。而鲁迅的《采薇》同样触及了人类文化抉择过程中的惶惑与徘徊。 因而“铁屋子”、“荒原”、“城堡”都弥漫着一种绝望感和对绝望的反抗。

卡夫卡的小说充满了恐怖的绝望,人在体制的惯性中丧失了一切的自主意识,成为动物,而世界间的一切规则机构就像永远无法进入的封闭的迷宫般的城堡。人掌握不了自己的命运,失业、战争、种种无妄之灾会突然落到自己头上,如同一场恶梦,就像格里高尔会突然变成一只大甲虫,《城堡》中一个荒唐可笑的错误就可以决定K的命运,让他莫名其妙的成为城堡官僚主义的牺牲品。就像卡夫卡所表述的:不断运动的生活纽带把人类拖向某个地方,至于拖向哪里,人类自己是不得而知的。在这个时代人活得更像是物品、物件而不像是人。

鲁迅在中国文化史上一直在扮演一个绝望突围者的角色。如果说卡夫卡的绝望更多的带有一种寓意性质,那么鲁迅小说中的绝望更多的是由于传统的腐朽。人心的麻木对人性觉醒的摧残压抑。《墓碣文》中他简直是绝望的喊道“于浩歌狂热之际中寒;于天上看见深渊。于一切眼中看见无所有;于无所希望中得救。”③就像西绪弗斯永不停歇的搬运那块命运的石头,鲁迅执着的追寻生命的意义,寻求的结果始终只是绝望和惶恐。《过客》中过客说:“我还是走好。”④勇敢地向前走本身就好,把“走”本身当意义,来消解一切的“希望”或者是“绝望”。人的世界布满了鬼影,阴森而寒冷,人的声音在野地里如野狼般地孤独的长嚎。

张爱玲的作品中也传达出了现代作家对人类文明悲观绝望的情绪。时代“已经在破坏了,还有更大的破坏要来”,“有一天我们的文明,不论是升华还是浮华,都要成为过去”⑤,从她对日常生活不厌其烦的描绘上无不透视出一种繁华落尽后的荒凉与绝望。散场是时间的悲剧,少年时代一过,就被逐出伊甸园,家中发生变故,已经是发生在暗淡庸俗的成人的世界。“铁屋子”和“城堡”中的绝望感把这种无可改变的悲剧性质推向极致。

2.存在的荒诞感

处于旧有文化、信仰坍塌的特定时期,中西方的现代作家们处于旧传统习俗的包围之中,内心要求与现实环境的强烈反差,使他们在感情、心理上不能适应,时时、处处都会产生荒诞感。从某种意义上来看,荒诞感正是对自我(及民族)生存方式的清醒的自觉意识。

卡夫卡《城堡》情节荒诞,带有明显的象征意义,它可以被视为权利的象征,与人们为敌的官僚化统治机构的写照,也可以看成统治人们,逼使人们屈从命运的力量。小说主人公叫K,自称是一个土地测量员,受城堡的聘请来丈量土地。但是一开始城堡并不承认聘请过土地测量员,因此k无权在村庄居住,更不能进入城堡。连城堡管辖的村庄、村民以及村庄中的小学校、客栈都与K为敌。整部小说都是在写K为了进入城堡获得居住权所做的一场毫无希望的斗争。这样的事情看起来是非常奇异甚至荒谬的,但在卡夫卡的笔下,一切都有另外的逻辑来解释它。村民们和官僚们用他们特有的逻辑和办事方式来瓦解K在这件事情上面的努力,直到K死亡为止。

此外,《万里长城》、《地洞》等作品时时刻刻充满着紧张感和无力感。卡夫卡在无谓的努力过程中不断设置障碍,造成紧张,而他挣扎的结果,只是使自己在荒谬的泥沼中陷得更深,从而表达了他最想表达的东西——人生的荒谬和悖论。

鲁迅的“铁屋子”同样是一个荒诞的世界,他曾经幻想过那“在暗夜里奔驰”的“猛士”或许有可能打破这“铁屋子”。然而,这样的“猛士”在历史的进程中却像是一个影子,完全的黑暗会吞没他,而完全的光明又不再需要他。而《铸剑》由“以头相搏”的复仇的悲壮剧开始,却以“辨头”的闹剧结束。最后干脆“三头并葬”,至尊者与“大逆不道的逆贼”混为一体,复仇者和被复仇者共享祭拜,这是何等的荒谬和滑稽。悲壮剧的意义和价值最终却要由闹剧来确认。此外鲁迅小说贯穿始终的被启蒙者与启蒙者的关系永远只能是怀疑、冷漠、分裂、无力。充满启蒙者精神世界的,不是崇高的使命感,而是悲凉的荒诞感。因而鲁迅的作品充满了“无形的鬼打墙”、“无物之物”、“无物之阵”、“无主名的杀人团”、“谁也看不见的地狱”、“无所有”等一系列荒诞的意象,他们都是万难破毁的“铁屋子”的象征,是作家真实生命体验。

“荒原”、“城堡”和“家”、“铁屋子”一样都是20世纪初人们生存处境的写照,都流露出了目标虽有却无路可循的悲哀。

3.生命的孤独感

人的孤独感,人与人之间冷酷的人际关系以及由此导致的人的异化问题,也是“铁屋子”“城堡”不可或缺的情感体验。中西方现代作家们都擅长透过繁华的人性世界还原人的真实面目:自私猥亵、空虚,来表现“精神创伤”、“变态心理”、“悲观绝望的情绪”。要么他们所表现的人物孤立无缘,处处受到排挤,或者是与社会游离的局外人。他们认为社会是丑恶的,荒诞的,对现代社会充满“局外感”和厌恶感,像加缪的《局外人》、郁达夫的《银灰色的死》与《茑萝行》。在人与人的关系上表现人与人之间极端的冷漠、残酷和思想感情的无法沟通的可怕图景。像萨特的《禁闭》、尤奈斯库的《秃头歌女》、卡夫卡的《变形记》、张爱玲的《封锁》、《花雕》等等。

就像萨特说的“他人就是地狱”,“铁屋子”和“城堡”中的人们互不关心,冷漠相对。人与人之间有的只是绝望的孤独感和赤裸裸的金钱关系,连亲人也不例外。《变形记》中的格里高尔生活在亲人之中,却举目无亲,孤苦无依,最后死在亲人的冷漠和麻木之下。

鲁迅的《祝福》中祥林嫂除了受封建卫道者鲁四老爷的迫害不说,她又何尝不是死在鲁镇的人们又冷又尖的态度上,他们像听传奇一样听着祥林嫂关于阿毛的故事,惬意的享受着别人的悲哀,当阿毛的故事被他们厌弃了之后,“许多人都发生了新趣味,又来逗她说话了。至于题目,那自然是换了一个新样,专在她额上的伤疤”。“她未必知道她的悲哀经大家咀嚼赏鉴了许多天,早已成为渣滓,只值得烦厌和唾弃”⑥。这一切都使祥林嫂在精神上受到歧视压迫。而和她同样处于社会最底层的柳妈则告诉她,死后要被阎罗王锯成两半给两个男人,使她极端痛苦,灵魂得不到一点安宁,暴露出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冷酷凉薄。

在人的灾难感和孤寂感之下,人的异化现象也与日俱增,《变形记》中的格里高尔变成了大甲虫,人变成了物,失掉了人的个性,并且掌握不了自己的命运。《地洞》里那只深藏在地洞里的鼹鼠终日惴惴不安,觉得四周都是伤害他的敌人。为反抗异化和荒诞,卡夫卡只能拼命地“自我折磨”,反抗那种无处不在的施加的压力和威胁。

张爱玲在她的《金锁记》里讲述了一个女性因对金钱的崇拜而最终导致性格变异甚至变态的悲剧。哥哥为了省一笔嫁奁,将亲妹妹曹七巧送进了大富户的瘫痪少爷的新房里。傅雷曾经评价七巧是个“当不起情欲的人”,但情欲在她心里却偏偏来得嚣张。情欲上得不到满足,她所有的感情重心都转移到对金钱的占有上。“她睁着眼直勾勾朝前望着,耳朵上的实心小坠子象两只铜钉把她钉在门上……玻璃匣子里的蝴蝶标本,鲜艳而凄怆”⑦。 “人是靠不住的,靠得住的只有钱”⑧。好不容易熬到夫死公亡的时刻,分到了用青春欢乐换来的大笔遗产。然而,戴着金锁镣铐的人性已被腐蚀和扭曲。她变态到要扼杀人性起码的欲求和一切美满姻缘。这时的曹七巧,身上已无半点人性的光泽,完全成了黄金的异化物。

永远都走不出的“铁屋子”和永远都走不进的“城堡”都是当下人们生存处境的真实写照,从中透露出的对生活的敏感洞察和不寻常的表达方式,使中西方现代作家对现代人的情感体验和生存方式的理解,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注释:

①艾略特.裘小龙译.荒原[M].北京:外国文学出版,1983:85.

②于青编.张爱玲文集[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6:215.

③林非编.鲁迅著作全编[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512.

④林非编.鲁迅著作全编[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505.

⑤于青编.张爱玲文集[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6:768.

⑥林非编.鲁迅著作全编[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374.

⑦于青编.张爱玲文集[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6:233.

⑧于青编.张爱玲文集[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6:239.

(唐 霞,四川职业技术学院中文系讲师)

作者:唐 霞

第4篇:寓言故事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寓言一

一只老鹰在天空中自由自在地飞翔,不幸被枪弹击中。这事恰被一只公鸡看见了。它躲在草丛中窥视了半天,发现这只老鹰的确死了,便“勇敢”地冲过去,用喙和爪子与死老鹰战斗,并大喊道:“你们快来看呀,老鹰被我征服了。”

母鸡和小鸡们从四面八方跑来,它们夸不绝口:“公鸡真了不起!”“公鸡是我们的英雄!”公鸡听到这些议论,趾高气扬,十分得意。不料这时又飞来了一只老鹰,公鸡抬头看见,忙失魂落魄地逃命,一头钻进鸡笼里。

狼和狐狸

有一只母狼,生下一只又高大又强壮的小狼,它的力气、身材和敏捷各方面,都超过其他所有的狼,所以狼们送它一个叫“狮子”的外号。这只狼身材虽然高大,头脑却很笨,以为狼们给它“狮子”这个外号是对它的敬意,便离开狼群,去和狮子做伴。一只狐狸看了这事,便说:“我不希望自己学你这种自大自夸的行为,因为你在狼群里,的确像一只狮子,但是在狮子的面前,你仍是一只狼啊!

蚊子和牡牛

一只蚊子停在牡牛的角上,不久,它想飞到别处去,于是它发出“嗡嗡”的声音,问牛是否愿意它离去?牡牛听了,冷然地回答说:“我不知道你来了。你走了,我也不会觉得失去了你。”

小羊和狼

一只小羊站在屋顶上,自以为毫无危险,胆气不禁一壮,刚好一只狼走过,小羊便开口向狼辱骂。狼向上一望说:“噢!我听到你的辱骂了,但这并不是你在骂我,而是你站着的屋顶在辱骂我呀!”

1.寓言,以_______性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言在此而意在彼,给人以生活的启示。寓言故事一般是简短的,故事的主人公可以是人,也可以是_________化的动植物或者其他事物。

2.后三则寓言选自《__________》。

3.分别写出四则寓言的寓意。

一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比喻 拟人

2.伊索寓言

3.一则:弄虚作假,喜欢吹牛的人,迟早是要被事实戳穿的。

二则:名实不称的头衔会使人不自量力地妄自尊大。

三则:讽刺了过于看重自己的人。

四则:人偶然得势,不应逞一时之威风;受到侮辱,更应冷静分析,不惊不恼。

(意对即可)

第5篇:《中国古代寓言故事》阅读测试题及阅读答案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新疆青少年出版社)阅读测试题

一、填空题。

1.《愚公移山》中愚公要移的两座山分别是太行和 。 2.“我宁愿相信尺码,也不愿相信自己的脚”出自寓言故事 。

3.《可笑的南歧人》中,南歧人因为喝了当地的水生了 病。 4.《高山流水觅知音》叙述了俞伯牙和 的故事。 5.《此地无银三百两》中“此地无银三百两”的下一句是 。

6.“曲调越高雅,唱法就越难,跟他唱的人自然就越少。”出自寓言故事 。

7.模仿美女西施皱眉的丑女叫 。

8. 喝酒时,看见杯中有一条蛇,就害起病来。出自寓言故事 。

9 以为天只有井口那么大的是 。 10.《庖丁解牛》中的庖丁是一名 。

二、选择题。(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 南郭先生是下列哪个寓言故事中的主人公? ( ) A.季子投师 B.刻舟求剑 C.滥竽充数 D.纪昌学射箭

2. “ 比喻模仿别人不得法,反而把自己原有的本领忘掉了”出自哪个寓言故事?

( ) A.东施效颦 B.邯郸学步 C.刻舟求剑 D.螳螂捕蝉

3.《棘刺母猴》中声称能在棘刺尖上雕母猴的人是哪国人? ( ) A.郑国 B.燕国 C.赵国 D.卫国

4.“节外生枝,故意卖弄,只会弄巧成拙,丧失原有的优势。”出自哪个寓言故事? ( ) A.画龙点睛 B.画蛇添足 C.叶公好龙 D.腾蛇与飞龙 5.“朝三暮四”中主人公是谁? ( ) A.猴子 B.狐狸 C.蛇 D.兔子

6.《黔之驴》中,驴子最后被谁吃掉了? ( ) A.狮子 B.老虎 C.狐狸 D.大象

7.《买椟还珠》中“椟”是指什么? ( ) A.珍珠 B.箱子 C.包 D.盒子

8.“比喻借别人的威风吓唬人。”出自哪个寓言故事? ( ) A.为虎作伥 B.亡羊补牢 C.狐假虎威 D.骑虎难下

9.《对牛弹琴》的主人公是谁? ( ) A.公明仪 B.张僧繇 C.孙叔敖 D.宋元君

10.“比喻行动与目的正好相反。”出自哪个寓言故事? ( ) A.自相矛盾 B.杞人忧天 C.塞翁失马 D.南辕北辙

三、判断下列各题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1.鹬蚌相争的结果是老渔翁得到了好处。 ( ) 2.“比喻不必要的,没有根据的担忧”出自寓言故事《杞人忧天》。

( )

3.《叶公好龙》中,当叶公见到真正的龙后非常高兴。 ( ) 4.《望梅止渴》叙述的是刘备打仗途中发生的故事。 ( ) 5.《染丝》是墨子出游,路过一个染行,看见有人在染丝。 ( ) 6.《万字》告诉我们:学无止境,若浅尝辄止,盲目自满,是学不到真本领的。 ( ) 7.《晏子的车夫》中晏子的妻子说要跟他离婚。 ( ) 8.《螳螂捕蝉》中:“螳螂捕蝉”的下一句是“黄雀在后”。 ( ) 9.《夸父追日》中夸父死后,他的手杖化作了一大片梨林。 ( ) 10.《穆公失马》讲的是秦穆公在韩地打仗时发生的故事。 ( )

附: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新疆青少年出版社)阅读测试题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普学网)

1. 王屋 2.郑人买履 3.粗脖子病 4.钟子期 5.隔壁王二不曾偷 6.7.东施 8.9.井底之蛙 10.二、选择题。

1. C 2. B 3. D 4. B 5. A 6. B 7. D 8. C 9. A 10. D

三、判断题。

1. √ 2. √ 3. 6. √ 7. × 8. 曲高和寡 杯弓蛇影 厨师 × 4. × 5. √ √ 9. × 10. √

第6篇:片段阅读解题技巧:寓言故事类解题思路

寓言故事类,这类题目必须要进行推断,一般是考查故事的言下之意。何为言下之意,就是要跳出故事表面的意思,引出故事之中的道理。一般要排除过多的纠缠于原文的选项。

【例题】法国著名寓言作家拉封丹有一则寓言:北风和南风比试,看谁能把一个行路人的大衣吹掉。北风呼呼猛刮,行路人紧紧裹住大衣,北风无奈于他。南风徐徐吹动,温暖和煦,行路人解开衣扣,脱衣而行,南风获胜。这个寓言意在告诉人们( )。

http://kc.offcn.com/general/111/4496/?tg==134_?wt.mc_id=bk12029

A.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B.方法得当柔可克刚

C.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D.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中公教育解析】由问题可知此题为意图推断题,答案当为寓意深刻的道理。但是细察诸选项,都是大道理,这时与原文的关联性就是解题的突破点了。题干讲的是北风和南风比赛的故事,看谁能把行路人的大衣吹掉,题干重点讲述了南风和北风不同的努力方式,南风柔和,北风猛烈,最终南风获胜。可以看出,同样的目标,但是不同的方法会导致了不同结果,只有方法得当,才能以柔克刚,显出成效来。所以,正确选项是B。

由以上例题可以看出,在面对寓言这种“小故事,大道理”类型的意图推断题时,抓住正确选项的特点,识破干扰选项的特征,我们就能从容,快速而准确地解决问题。

第7篇:伊索寓言

《伊索寓言》读后感

岸堤镇中心小学五年级二班 李佳萍 《伊索寓言》这本书让我茅塞顿开、受益匪浅。

这本书中有很多经典的故事如:《龟兔赛跑》、《农夫与蛇》、《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的狐狸》、《寡妇和下金蛋的鸡》„„,其中《寡妇和下金蛋的鸡》,这篇文章最让我印象深刻。这篇文章,语句优美、对比鲜明、生动形象、意义深刻。这篇文章讲述了一个寡妇因为贪婪而失去了能下金蛋的鸡。告诫我们这样一个道理------你已经有了好的东西就不要想还有更好的东西了。如果那样,最终你就会失去你已经拥有了的东西。让我明白了做人不能太贪婪了。

其次就是《龟兔赛跑》,这个故事,它主要讲兔子和乌龟赛跑。因为兔子看不起乌龟,所以败给了乌龟。这个故事告诫我们,我们不能低估了对手的实力,从而让别人打败了我们,也不能高估了自己的实力。让我明白了“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

《伊索寓言》这本书中的每一个小故事,都告诉了我们很大的道理。我相信这本书一定会带你进入一个奇妙的世界,开启你的心智,净化你的心灵。

指导教师:孙悦

第8篇:伊索寓言

《伊索寓言》

阅读目标:

1、通过课外阅读指导:把学生的阅读范围延伸向课外:在阅读的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到读书的快乐,阅读的乐趣。

2、通过阅读示例,使学生掌握圈点勾画的阅读方法,,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良好习惯;从寓言中感受到生活的真谛,领略到生活的智慧,做人的道理。 课前准备:每人一本《伊索寓言》

教学过程:

一、 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想让自己变得更聪明吗?

生:想!

师: 那就让请我们一起走进课外阅读吧!(出示屏幕,揭题)

今天老师想借新课标必读的书籍《伊索寓言》,跟同学们一起聊聊如何进行有效阅读,使自己变得更聪明。大家都知道《狼与小羊》、《龟兔赛跑》、《狐狸和葡萄》这几个故事吧,这几个故事都出自《伊索寓言》。

二、 读故事作方法指导(示例)

下面老师就其中的一个故事通过投影做一次阅读示例。

《狐狸和葡萄》

有一天,一只饥饿的狐狸溜进葡萄园找食吃。望着高高的葡萄架上,一串串晶莹剔透的葡萄沉甸甸地挂在藤上。狐狸的口水都流出来了。他憋足了劲往上蹿啊蹦啊,可就是够不着。“哼,谁要吃这样的酸葡萄!”狐狸安慰这自己,转身走了。

学生齐读。

先说说我的阅读收获:

昨天我在读这则寓言时,有这样的阅读收获。

1、整体感知后知道故事内容是:狐狸吃不到葡萄却说葡萄是酸的。

2、圈点勾画出好词好句,做批注:

例如:我读到“一只饥饿的狐狸溜进葡萄园找食吃”时,我发现动词“溜”字用的很好,形象地写出了狐狸趁人不注意偷偷地进了葡萄园,想偷吃葡萄。

①一只饥饿的狐狸溜进葡萄园找食吃

②一串串晶莹剔透的葡萄沉甸甸地挂在藤上

③ 他憋足了劲往上蹿啊蹦啊

④谁要吃这样的酸葡萄!

3、从故事背后我悟出:

①有些人能力小,做不成事,就借口说时机未成熟。(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 ② 一些人总能为自己的无能解嘲。

③故事讽刺了那些受到了挫折就退缩、敷衍自己、缺乏自我挑战、战胜自我能力的人

4、由故事展开想到的:

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人?说一说。

明确:阅读方法:

老师:简短的故事,我从多角度阅读中得到了一些阅读收获。当然,不同的文章可以采用不同的阅读方式,如果只是为了了解大概内容,一般可以采用略读、泛读的方式。如果从阅读中发现精彩的地方我们可以采用精读的方式,以上这个故事老师主要采用了哪种阅读方式?

学生:精读。

老师:是的,在精读时我们可以运用圈点勾画、做批注的方法,如果时间足够你也可以采用摘抄的方法。阅读后可以讲讲故事的内容,品品文中的语句,评评相关的人物,谈谈读后的感想,写写由故事所想到的身边的人或事。

不过不管是略读、泛读还是精读,我们都要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好习惯(即笔不离手)。

三、演练场

接下来我们进行实战演练,请同学们把书翻到P11,用序号标出自然段,运用圈点勾画、做批注的方法,阅读《埋在葡萄园中的珠宝》,然后说说自己的阅读收获。

阅读P11的《埋在葡萄园中的珠宝》

师生互相交流:

讲讲故事内容(可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一位老农在临终前告诉他的三个不争气的儿子,说在葡萄园里埋着一个装有

珠宝的瓦罐。后来老农的三个儿子不停地挖土翻地,但仍没挖到珠宝,却意外地获得了葡萄园的大丰收,这才明白:老农给他们的珠宝就是他们这双劳动的手。

品品文中语句:

评评相关人物:老农三个儿子(三兄弟)

谈谈读后感想:

①有多少付出就会有多少收获,有辛勤的耕耘才有了丰硕的成果

②没有耕耘,就不会有收获。劳动创造了财富。在学习上也是这样,不想付出努力,就不会取得好成绩的。„„

老师:在阅读的时候同学们是否发现了文中的四字短语特别多?

学生:是的

老师:我找了一些,请看屏幕:让我们齐读一遍

四字短语:

日出而作、日落而归 、美中不足 、我行我素、游手好闲、

坐吃山空争先恐后小心翼翼好吃懒做灰心丧气

口干舌燥美如甘露愁眉不展吃喝玩乐 若有所悟

安身立命寿终正寝撒手归西

老师:刚才这则寓言说的其实是关于一个话题,你知道是关于哪个话题的? 学生:勤劳

老师:请你马上搜索记忆信息库,说说与这个话题有关的格言警句。

补充:教师准备格言:

(屏幕显示)

勤劳:生产好比摇钱树,节约好比聚宝盆。

黄金本无种,出自勤俭家。只有勤来没有俭,好比有针没有线。

春天种下秋天收,如今存下将来用。有勤又有俭,生活甜又甜。

遍地是黄金,单等勤劳人。若要生活好,勤劳、节俭、储蓄三件宝 。一勤天下无难事

老师:勤是无价之宝。

劳动创造了财富。没有耕耘,就不会有收获。在学习上也是这样,不想付出努力,就不会取得好成绩。

四、总结

寓言是一个魔袋,虽然很小,却能拿出很多东西。

《伊索寓言》作为古希腊文学中的一块瑰宝,数千年来以其独特的智慧和艺术魅力令人爱不释手。

这使我想起了着名诗人歌德所说的一句话:“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

世界上有许多好书,但是这些书,只是为那些会读书的人准备的(俄国 皮苏略夫)

是的,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在书的海洋中去积累语言,去亲近母语,去陶冶情操。

阅读,阅读,再阅读,学会读书,会让自己变得更聪明!

让我们一起主动走进课外阅读吧!

第9篇:伊索寓言

《伊索寓言》教案 ————施丹旦

伊索(约公元前六世纪)古希腊寓言作家。传说原为奴隶,后获得自由。善讲寓言故事,讽刺权贵,终遭杀害。所编的寓言陆续经后人加工,以诗或散文形式发表,成为现在流传的《伊索寓言》,其中《农夫和蛇》、《狼和小羊》等寓意深刻,常被引用。有各种文字译本,对欧洲文学中的寓言创作,影响很大。 说到寓言你会想到什么? 狼和小羊 寓言,一种带有劝谕性或讽刺性的小故事,常用夸张手法描写人物或把动植物与无生物拟人化,使深奥的生活哲理和道德教训,从简单而又明白易懂的故事中体现出来。

钱钟书江苏无锡人。因他周岁“抓周”时抓得一本书,故取名“钟书”。 钱钟书出生于诗书世家,自幼受到传统经史方面的教育,中学时擅长中文、英文,却在数学等理科上成绩极差。报考清华大学时,数学仅得15分,但因国文、英文成绩突出,其中英文更是获得满分,于1929年被清华大学外文系破格录取。

尽管学习成绩很好,但在生活方面,钱钟书确实有点“痴气”。比如,他总分不清东西南北, 一出门就分不清方向;穿衣服不是前后颠倒,便是内外不分。最出洋相的是上体育课,作为领队,他的英语口令喊得相当宏亮、准确,但他自己却左右不分,不知道该怎么办。口令喊对了,自己却糊里糊涂不会站,常常闹得全班哄堂大笑,自己却莫名其妙。聪明过人却又时常“糊涂”,这就是叫人难以捉摸的钱钟书。

有位外国记者曾说,他来中国有两个愿望:一是看万里长城,二是看钱钟书。他把钱钟书看成了中国文化的象征。还有一个外国记者因为看了钱钟书的《围城》,想去采访钱钟书。他打了很多次电话,终于找到了钱钟书。钱钟书在电话里拒绝了采访的请求,并说:“假如你吃了一个鸡蛋觉得不错,又何必要认识那个下蛋的鸡呢?”

中央电视台开辟了一个面对大众的颇受欢迎的《东方之子》栏目,许多人拚死往里钻,以一展“风采”为荣,但当节目制作人员试图去采访钱钟书时,却遭到了他坚决的拒绝。美国一所著名的大学想邀请他去讲学,时间是半年,两周讲一次,一次40分钟,合起来大约是8 个小时的时间,而给予的报酬是16万美元,但钱钟书丝毫不为所动。还有人在巴黎的《世界报》上著文称:中国有资格荣膺诺贝尔文学奖的,非钱钟书莫属。 钱钟书对这个评价不但不表示接受,反而在《光明日报》上写文章质疑诺贝尔文学奖的公正性。他拒绝人家为他祝寿,常说:“老去增年是减年。”有人准备为他父亲开纪念会,他婉言辞谢,给朋友写信时说:“何苦来呢!找些不三不四的闲人,说些不痛不痒的废话,花些不明不白的冤钱。”

1998年12月19日上午7时38分,钱钟书先生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8岁。按照钱钟书先生遗愿,先生后事一切从简,遗体由两三个亲人送别就行了,不举行任何悼念仪式,不保留骨灰,并恳辞花篮、花圈。

钱钟书同时还著有散文集《写在人生边上 》,长篇小说《围城》等。“人生像一座围城,城外面的人拼命想进来,城里面的人拼命想出去。”方鸿渐留学快要毕业的时候,迫于父亲和岳父的两面夹攻,才知道留学文凭的重要,“这一张文凭,仿佛有亚当、夏娃下身那片树叶的功用,可以遮羞包丑;小小的一方纸能把一个人的空疏、寡陋、愚笨都掩盖起来。自己没文凭,好像精神上赤条条的,没有包裹”。 整体感知课文

文章什么地方开始写到《伊索寓言》?文章大致思路是什么?

第3 段 先谈体会----切入读后感-----归纳主旨

1为什么说“时代愈古,愈在前,它的历史愈短;时代愈在后,它积的阅历愈深,年龄愈多”? 教师点拨:它是从“知识积累的多少”的角度来定“年龄”,时代愈古留给人们的东西愈少;时代愈在后,留给人们的东西愈丰富。

古代好比是人类的小孩子时期,是幼稚的,现代的我们反而年龄长,阅历深,在价值上,品格上都比古代进步。正因为如此,古代的观点是浅薄的,幼稚的,是须要纠正的。《伊》就是一本古代的书,里边就有好多浅薄的见解,须要加以纠正。

作者打破人们惯常的心理习惯,新颖而看似不无道理。不过我们也只能把它看作是作者的突发奇想而已。人类社会的发展,在科学技术方面确实呈现出线性的、累积式的发展,而在文学艺术、文化思想方面就很

第 1 页

难说了。世界上不少民族在文明的早期创造出来的文化艺术,令后人难以企及。这样,把古代比作人类的小孩子时期就说不上是很严谨的、科学的说法了。据出推论出来的这一观点也只能说是作者的一种谐谑了,目的是顺理成章地生发下文。

《伊索寓言》毕竟是公元前6世纪的奴隶所作,寓言的内涵必然带有某些阶级局限性和当时的社会特点。 那么,当时间转入到20世纪,两千多年后的今天,我们是否应该“相信现代的一切,在价值上、品格上都比古代进步 ”?

“它至少给予我们三重安慰”应如何理解?

明确:“三重安慰”都是讽刺。(1)“增进我们对于现代文明的骄傲”,实质上就是对于狡猾的智慧不以为耻,反以为荣。(2)“愈觉得我们是成人了”,“已超出那些幼稚的见解”,实质上是远比古代的人狡猾。(3)我们“进化”了,把人类的早期看做“穷朋友”、“小孩子”,这“进化”,实质上是越来越狡猾。

第一部分(前两个自然段)为什么要从两类人、两种关系说起?

(1)为了纠正《伊索寓言》浅薄的见解,首先要树立一个观点,把人类历史比作人的一生,古代是人类的童年时期,现代是成人时期。这就使人明白了《伊索寓言》那样浅薄、幼稚的原因。又由于成人总是喜欢小孩子,这就使人明白了人们喜欢《伊索寓言》的原因,即:我们反比古人复杂了,思慕古代也许只是喜欢其幼稚,也许是为了显示自己的成熟。作者洞烛世相,就从第一部分开始。

(2)这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普遍经验,以此入题,容易理解我们思慕古代,有如大人喜欢小孩子一样。说两类人,目的是说大人与小孩子的关系,第二种人只是一个比较,有比较,就清楚大人对小孩子的喜欢含有卖老(居高临下,摆老资格)的成分。作者对下面九个寓言故事的纠正,在第一部分中立下了基调。 (3)对“没有老头子肯承认自己是衰朽顽固的,所以我们也相信现代一切,在价值上、品格上都比古代进步。”这句话如何理解?

这句话是反语,用于讽刺。现代与古代相比,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当然大大进步了,但现代社会的阴暗面也远比古代丑恶复杂。在这方面,所谓“进步”只是越来越狡猾,把狡猾也看作进步,以至“相信现代一切,在价值上、品格上都比古代进步”。显然是自以为是,缺乏自知之明,作者的批判精神已跃然纸上,呼之欲出。

4 课文第

一、二自然段都说了些什么?有什么含义?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第一自然段谈到了由人性的某种弱点而导致的偏见;第二自然段谈的是这种偏见而带来的历史观。这两段在全文中起很关键的作用。正是因为作者对人性自我的深刻认识,才有了他对《伊索寓言》的重新解读。

《伊索寓言》中的每一个故事都包含着深刻的道理。下面请同学们结合课前发下的九则寓言资料,谈谈这九则寓言所包含的一般道理,再结合课文找出作者对寓言的理解。 引导学生对九个故事进行研读、解决疑点。

1.学生读蝙蝠的故事,让学生研读后,说一说寓言的原意是什么,作者提出了什么新的见解(以下八个故事,研读的步骤同此)。

教师明确:原意是讽刺没有独立人格的人,他们附炎趋势,仰人鼻息,毫无原则可言。

作者议论“人比蝙蝠就聪明多了。他会把蝙蝠的方法反过来施用”,是讽刺故意标新立异、以求虚名的人,他们自吹自擂,总吹嘘自己与众不同,比别人高明。他们以己之长,贬人之短,(这“长”也未必是真有所长)从不虚心学习别人,总以为自己有骄傲的资本,在不同场合使出不同的骄傲资本,自高自大,傲视别人。)

2.学生读蚂蚁和促织的故事,研读、讨论。

教师明确:原意是讽刺只图安逸,只想不劳而获的人。作者议论“促织饿死了,本身就做蚂蚁的粮食;同样,生前养不活自己的大作家,到了死后偏有一大批人靠他生活,譬如写回忆怀念文字的亲戚和朋友,写研究论文的批评家和学者等。”作者指出,大作家死后成为别人赚钱的资本。这些文章的作者们往往在作家生前与作家并无深交,甚至关系不睦。这些人在作家死后写些不负责任的文字,是以“介绍”为名,行“养活”自己之实。五十年代周作人化名周遐寿写了些介绍和回忆鲁迅的文章,当属此类。但应注意的是,一些严肃的、实事求是的评介作家的文章,其作者不应受到指责。

第 2 页

3.学生读狗和自己的影子的故事,研读、讨论。 教师明确:原意是讽刺贪婪和多疑。

作者议论“不自知的东西,照了镜子也没用”。有些人没有自知之明,他们从来不能承认错误、改正错误,他们拒绝批评,老虎屁股摸不得,谁如果批评了他,他会大嚷大闹,反咬别人一口。作者用这则寓言斥责无自知之明,掩饰缺点和错误的劣性。

4.学生读天文学家的故事,研读、讨论。

教师明确:“他只望着高处,不管地下”结果“失足掉在井里”,原意是讽刺脱离群众,脱离实际,一心想往上爬却必然摔跤的人。

作者议论“下去之后,决不说是不小心掉下去的”,“就是下去之后,眼睛还是向上看的。”主要是讽刺一些下台人物,不承认失败,仍在美化自己,他们羡慕权势,梦想自己终究还会再爬上去。他们企图东山再起,恢复已失去的天堂。鲁迅先主《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一文中提到的那些塌台的政要权贵,当属此类人物。

5.学生读乌鸦的故事,研读、讨论。

教师明确:“乌鸦把孔雀的长毛披在身上,插在尾巴上,到上帝前面去应选”,原意是讽刺伪装者,它惹起众怒,下场可悲。

作者的议论:“这只乌鸦借来的羽毛全给人家拔去,现了原形,恼羞成怒,提议索性大家把自己天生的毛羽也拔个干净,到那时候,大家光着身子,看真正的孔雀、天鹅等跟乌鸦有何分别。这个遮羞的方法至少人类是常用的。”讽刺一种故意否定大家,借以抬高自己的人,他们的手法是把水搅浑,造成人人都有缺点和错误的局面,大家谁都有缺陷,谁都不行,彼此彼此,这种人从中得到了满足。“这个遮羞的方法”是指借攻击和诋毁别人来掩饰自己的无能和丑陋。

另外,这种人还有一个特点:自己得不到的好处,千方百计让人家也得不到,谁比自己好就打击谁。 6.学生读牛跟蛙的故事,研读、讨论。

教师明确:“牛有我这样大吗?”原意是讽刺不自量力、夜郎自大的人。

作者的议论,“我们每一种缺陷都有补偿,吝啬说是经济,愚蠢说是诚实,卑鄙说是灵活,无才便说是德„„”作者讽刺一种人不承认自己有缺陷,硬把自己的缺点说成是优点,聊以自慰,不思进取。他们把坏反说成是好,便无是非可言了。

“各得其所,当然会相安无事”是反语。这些人不肯自责,把自己摆在常有理的位置,不肯相让,这类人遇到一起,不肯相让,争执和冲突就会不可避免,当然不会相安无事。

7.学生读老婆子和母鸡的故事,研读、讨论。

教师明确:“老婆子贪心不足,希望她一天下两个蛋”,原意是讽刺贪婪,讽刺急于求成。

作者议论,“大胖子往往是小心眼”。讽刺有钱人吝啬,一毛不拔,不肯施舍,不肯帮助别人。作者指出,人越富就越贪婪,不要指望阔人能善心来周济穷人。

8.学生读狐狸和葡萄的故事,研读、讨论。

教师明确:原意是讽刺狐狸得不到葡萄,便说葡萄是酸的,以此自我安慰。现实生活中,有些人看到别人取得了成绩,心存嫉妒,便说那成就并没什么了不起。

作者议论,“诉苦经可以免得别人来分甜头”。用意有二:(1)有一种人得到了非分之果,他把这甜头独吞之后,用诉苦来骗人,以保护既得利益。他担心别人来分享甜头,偏把获取说成失落和苦难,仿佛自己一百个不合算,现实生活中这类人所在多有。(2)前提可以假设诉苦者的甜头是应得的,为了避免别人嫉妒,不让别人分走成果,只好诉苦,这诉苦出于无奈,而且言不由衷。这里主要是为了讽刺嫉妒者。

9.学生读驴子跟狼的故事,研读、讨论。 教师明确:“狼信以为真,专心寻刺,被驴踢伤逃去”,原意是赞扬驴的机智,讽刺恶狼的愚蠢可笑。

作者的议论,“医生也是屠夫的一种”。指出有些医生是凶手伪装的,居心叵测。伪善者常是杀戮生灵的屠夫。作者本意是揭露那些披着羊皮的狼,这些伪善者打着治病救人的幌子,行害人杀人之实,他们是统治者的帮凶,但面目早经伪装,一时难以识破,因而人们不可过于天真。值得注意的是,这里作者并非在抨击所有的医生,但用以指一部分误人的庸医,未尝不可。

第 3 页

讨论作者阐发新义的方法

问:作者是用什么方法对原寓意进行阐发新义的?(课后思考和练习一) 主要用三种方法: 引申 改头换面 推演

第一种情况(引申):蚂蚁和促织的故事、狗和它自己影子的故事、天文家的故事、 老婆子和母鸡的故事、驴和狼的故事 第二种情况(推演):乌鸦的故事、狐狸和葡萄的故事

第三种情况(改头换面):蝙蝠的故事、牛和蛙的故事

师:寓言的寓意一般是俗成的,一般人不会有异议,但大家想一想,钱钟书先生为何会得出截然不同的新见解?你们会这样去想吗?请大家谈谈自己的体会。

明确:从钱钟书先生的理解中,我们不难发现:他的思维是极度扩散的,打破常规的,他理解问题不局限于别人或前人的见解,而是从多角度去思考,有自己独特的看法。钱钟书先生十分重视逆向思维,他标举“喻有两柄,而复具多边”的研究思想,“两柄”即从故事中隐含的思想中引申联类,他认为“事物虽一,其用万殊”,所以他在阅读《伊索寓言》时,能赋予寓言以新的现实意义。这一点务请大家以后在看问题、办事情中多加运用,思维要散开,能有自己独特的见解。

钱钟书先生看问题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主要得益于他的思维能散得开、挖掘深,这一点是难能可贵的,我们要好好学习。除此,大家是否还体会到:作者的议论别具一格,既反常规,又合情合理,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5 学生重点阅读课文的最后一段,思考:同是面对伊索寓言,作者的观点与卢梭的观点既有一致之处又有分歧,一致之处是什么?分歧点是什么?为什么会有分歧?

明确:作者和卢梭都反对把伊索寓言当作儿童读物,但出发点不同。卢梭主张返朴归真,因此即便像伊索寓言中动物之间的争智争勇,他也反对提倡,他希望人性单纯朴实。钱钟书先生比卢梭要务实一些,尤其是本文写于三十年代,他通过自身的人生体会意识到人世的艰难,人性的叵测,所以伊索寓言在他看来仍过于理想化。

第三部分(最后一段)怎样理解?

分析:(1)作者真的认为“《伊索寓言》是不宜作现代儿童读物的”吗?并非如此。

卢梭反对小孩子读寓言,认为有坏心术,他认为小孩子不辨是非,有可能学坏。这里卢梭是指出了读寓言可能发生的负面作用。而本文作者认为,“小孩子该不该读寓言,全看我们成年人在造成什么一个世界、什么一个社会,给小孩子长大了来过活。”也就是说,如果社会具备高度的精神文明,孩子们读寓言,会有益于身心发展。

至于作者提到卢梭说小孩子不同情被骗的乌鸦,反会羡慕善骗的狐狸,证明孩子的居心本来欠好。这并非作者同意此说法,而正是借此指出了戕害小孩子心灵的社会风气、社会原因。

(2)“卢梭认为寓言会把纯朴的小孩教得复杂了,失去了天真,所以要不得。”作者的观点恰恰相反,作者认为“寓言要不得,因为它把纯朴的小孩教得愈简单了,愈幼稚了,以为人事里是非的分别、善恶的果报,也像在禽兽中间一样公平清楚,长大了就处处碰壁上当。”作者是说对儿童的教育不能只讲真善美,不能把真善美简单化和理想化,以致脱离了社会实际,这样对孩子有害无益。

这就是说,现代社会的人事、是非的分别,善恶的果报,并不像寓言中所讲的禽兽中间一样公平清楚,情形要复杂得多,是非颠倒,善无善报、恶无恶报的情形是常有的。

这就是说,生活在现代社会,要避免碰壁上当,头脑就不能那么简单幼稚。人事是复杂的,我们的头脑也要复杂一点,才有清醒的认识,才能采取适当的对策。

(3)“卢梭„„主张复古”认为社会应回到原始状态,那是倒退,也是不可能的。作者相信进步,相信社会总是向前发展的。相信真善美终将战胜假恶丑。尽管伴随文明的进步,有些人的心越来越坏,但假恶丑终究是站不住的,而要战胜假恶丑,就要认识假恶丑,世界是复杂的,我们的头脑也要复杂一点。 在研读九个故事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讨论,把握中心思想。总 结:以《伊索寓言》为依托,批判黑暗、荒诞、不公正、无理性的社会现实。中心思想:通过《伊索寓言》与现代社会中种种卑劣行径的比较,说明现代有些人远比古代寓言所说的狡猾者狡猾得多,因此我们的头脑也要复杂一点,这才不致碰壁上当。 回顾全文,思考:钱钟书先生重新解读伊索寓言,有什么样的现实意义?

第 4 页

明确:作者重新解读伊索寓言,肯定是有其目的和现实意义的。作者是借着对伊索寓言的重新解读,以动物性来对比人性,反衬人性之复杂和丑恶,对人所谓的超越动物的智慧进行了嘲讽,其实这也正是作者心地纯真并渴望人性趋于完美的美好愿望的一种体现。

(4)为什么在“我是相信进步的人”之后又连带一句“虽然并不像寓言里所说的苍蝇,坐在车轮的轴心上,嗡嗡地叫:‘车子的前进,都是我的力量’”?

这里作者顺便抨击了自封为英雄、以救世主自居、贪天之功据为己有的狂人。这种人像苍蝇一样可笑,实际上对历史的前进丝毫没有推动作用,却把一切功劳归于自己。

八、能力训练:让我们借鉴钱钟书先生读《伊索寓言》的思维方法联类引申,也来重新审视少年时代就熟知的寓言故事,试着从中翻出新意。《农夫和蛇》、《狼和小羊》。 农夫与蛇

冬天,农夫发现一条蛇冻僵了,他很可怜它,便把蛇放在自己怀里。蛇温暖后,苏醒了过来,恢复了它的本性,咬了它的恩人一口,使他受到了致命的伤害。农夫临死前说:“我该死,我怜悯恶人,应该受恶报。”

这故事说明,即使对恶人仁至义尽,他们的邪恶本性也是不会改变的。 狼和小羊

狼看见一只小羊在河里喝水,他想用了什么巧妙的口实把他吃了。因此他站在上游,责备小羊,说把和河水弄浑了,不让他喝水。 小羊回答说,他是紧靠在河边喝着,而且站在下游,也不能把上面的水弄浑了。 狼得不到这个口实,便又说道,“但是你去年骂过我的父亲哩。”小羊说, 那时他还没有生呢。狼对他说道,“即使你辩解得很好,反正我不能放过你。”

该则寓言的原寓意是:这故事说明,对于那些预定要做不公正的事情的人正当的辩解也无效力。

提示: 换个角度(从惯性思维和逆向思维两个方面分析狼和小羊的可取之处与不足

九、返回文本:一个寓言故事,从不同处着眼,可以有不同的解释,得到不同的启发。

正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如何才能做到“识庐山真面目”呢? 我们应当“不畏浮云遮望眼”。

十、课后练习:一位青年落榜后十分灰心,心中一片黯淡。烦闷之际不由地走到 了一个庙宇里。方丈见他垂头丧气,问了缘由后,便指着树阴下的斑斑驳驳说:“年轻人,这是什么?”青年人说:“暗影呗!”主持说:“错了,那是阳光哇!”

所谓的“文化随笔”就是对一些文化现象或文化人物进行解读、分析、咏叹的文字。“文化随笔”在文学体裁上属于散文一类。这类文章,或讲述文化知识,或发表学术观点,或评析世态人情,启人心智,引人深思。在写法上,它们往往旁征博引,而不作理论性太强的阐释,行文缜密而不失活泼,结构自由而不失谨严,因此,富有“理趣”是它们的突出特色。当代作家余秋雨的《山居笔记》、《霜冷长河》、《千年一叹》等就是“文化随笔”的代表作。

阅读这类文章,要整体把握文章的内容和风格,提炼作者的主要观点品位妙语佳句,还要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朱光潜,现代美学家,文艺理论家。笔名孟石、孟实,安徽桐城人。1916年考入武昌高

等师范学校中文系,次年进入香港大学,主攻教育学;1922年毕业后,在上海中国公学和浙江上虞春晖中学任教;1925年入英国爱丁堡大学学习;1929年毕业,转入伦敦大学,以论文《悲剧心理学》获文学博士学位;1933年回国。回国前的主要代表作《文艺心理学》《诗论》,开华人美学研究的先锋。

解放后,他一直是北大教授。其所著《西方美学史》是中国第一部系统论述西方美学历史的著作,迄今无人敢代他的地位,无作品敢代替此书。他早年就读爱丁堡大学时写的《给青年的十二封信》是民国时期出版业的一大景观。文化大革命中,他蹲在牛棚里翻译了百万言的黑格尔的《美学》。

朱光潜脚踏着中西文化,穿越20世纪,与苦难中奋斗的中国一同走过从前。他的一生是一部浅近而深奥的大书。我们对他的理解,只限于现在阅读的《咬文嚼字》,相信通过今天的阅读,同学们一定回收益匪浅。

第 5 页

上一篇:创新业务培训开班讲话下一篇:海南房车露营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