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工艺管理细则

2022-12-1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生产工艺管理细则

装备科研生产工艺安全管理探究

摘 要:工艺安全管理是现代装备制造企业科研生产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突破传统安全管理的局限,实现工艺技术设计的风险预控是确保装备安全生产的关键。在制订工艺技术路线的同时,可运用过程控制的方法,针对工艺技术方法的选用对安全生产的影响进行一体化管理。鉴于此,提出了一套系统的工艺安全管理架构设计思想,应用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LEC)分析风险危害因素,确定风险等级,制订对应的安全管控措施,能有效消除或减少危险事件的发生,为工艺技术路线的顺利实施和安全生产提供保障。

关键词:装备;科研生产;工艺安全管理;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LEC)

0 引言

在现代装备制造企业的科研生产管理工作中,工艺安全管理,即PSM(Process Safety Management)是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传统工艺安全管理工作中关注最多的是行业生产加工、工程施工等环节,防控风险的思维和管理举措未能前提至工艺技术设计控制的环节。装备科研生产过程中存在复杂的工艺环节和诸多风险因素,采用的工艺技术方法有可能存在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等重大安全风险(武器装备研制中,发生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及社会影响的可能性和后果严重程度的组合)。如果缺乏有效的识别和控制手段,将会对企业的生产活动造成直接危害。在复杂装备科研生产中,工艺安全管理过程涵盖研发、试验、生产、施工、检验和验收各个阶段,工艺安全管理工作贯通工艺技术主管部门、安全管理部门和生产管理部门。为规避工艺安全管理各环节的安全风险,避免或减少不安全因素的影响,实现科研生产管理的改进,企业需要制订一套系统的工艺安全管理程序和制度,并将其纳入科研生產管理体系进行一体化执行。

1 装备科研生产工艺安全管理的模式

相较于传统的安全生产管理,装备科研安全生产管理由企业安全管理部门牵头组织,工艺技术主管部门、科研管理部门、生产管理部门配合,建立起一套系统的装备科研生产工艺安全管理制度。安全管理部门牵头组织工艺安全高风险项目的评估与改进、工艺安全专项的评审与确认;工艺技术主管部门同安全管理部门负责工艺安全风险项目(装备制造全过程中,工艺路线规划采用的工艺技术方法存在安全风险的作业项目)的识别与确认、工艺安全风险项目清单变更的管理;科研管理部门负责主持开展工艺安全管理工作,实施与监督工艺安全风险项目;生产管理部门负责工艺安全风险项目管理措施的实施工作。

2 装备科研生产工艺安全管理架构设计

按照装备科研生产工艺安全管理模式,本文设计了一套工艺安全管理流程,如图1所示,从制订工艺安全风险项目清单,到工艺文件的制订和评审、工艺安全风险项目的实施与监督,再到工艺安全风险项目的再识别,如此循环往复,不断完善工艺安全管理,达到消除或减少危险事件发生的目的。

2.1 制订工艺安全风险项目清单

2.1.1 识别工艺安全风险项目

工艺安全风险项目是制订工艺安全风险项目清单的基础,只有将企业生产工艺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风险项目识别出来,对其风险等级进行评估,才能制订有针对性的安全管控措施。

工艺技术主管部门统计整理企业用于研制、生产的工艺装备,分析梳理全部产品的生产实现工艺过程(含外包过程),对其工艺技术方法进行安全性分析,识别其中存在的危险和有害因素(可导致作业人员伤亡或职业病),将其确认为工艺安全风险项目。

依据《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的分类与代码》(GB/T 13861—2009),工艺安全风险项目可分为:对操作人员身体负荷要求较高,对安全操作技能要求较高的项目;采用易燃、易爆、高毒、高危粉尘、腐蚀等产品和物料的项目;存在冲击、振动、噪声、辐射、明火、高压、高低温等危害因素的项目;作业环境复杂,存在高空作业、有限空间作业,对场地通风和照明有特殊要求的项目以及存在其他需考虑的危险和有害因素的项目。识别的作业项目中若采用同一种工艺方法,且作业设备、作业对象(含原材料等)、作业环境等相同或相近,可将其作为同一工艺安全风险项目。

2.1.2 确定项目的风险等级

通过对企业全部产品生产工艺过程的分析和梳理确定存在工艺安全风险的作业项目,这些作业项目具有作业目的已知、涉及作业人员数量可预设、作业条件明确等特点,可采用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LEC)来分析和确定其工艺安全风险等级。

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是根据工艺技术和作业条件等诸多因素,对安全风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L)、风险事件发生的后果严重性(C)和作业人员数量(E)分别进行评分,综合计算风险指数的大小,即风险指数=L×C×E,风险指数越高,项目风险越大。

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分析考虑的工艺技术选择和作业条件因素,包括产品和物料的危险性、工艺技术的危险性、工艺技术成熟程度、涉及的现场作业人员数量、作业的复杂程度以及其他需考虑的危害情形。其中产品和物料的危险性、工艺技术的危险性、工艺技术成熟程度、作业的复杂程度等评估,根据危险发生的可能性和一旦发生事故可能造成的后果的严重性,对L和C分别取值,为简化风险的评估计算,对于多项工艺技术选择和作业条件因素的L、C值,综合取其中影响最大的一项作为评分值。现场作业人员数量的评估,依照装备制造行业生产策划安全要求的常用原则,涉及10人以上危险作业场所,一般应视同重大危险源。事实上,现场作业人员数量与风险事件后果的严重程度也呈现出倍增关系,因此对E进行取值时,将危险现场作业人员数量10人以上取大风险值(5分),5~10人取较大风险值(4分),5人以下取较小风险值(2分),3人以下取小风险值(1分)。

综上所述,针对工艺安全风险项目发生的可能性、发生的后果、现场作业人员数量对工艺过程安全造成影响的程度进行分析,形成评分标准如表1所示。

工艺安全风险项目按照安全风险等级一般可划分为四级,分别为重大安全风险项目、较大安全风险项目、一般安全风险项目和低安全风险项目。根据风险指数,判定工艺安全风险项目等级:重大安全风险项目风险指数为21~25,较大安全风险项目风险指数为16~20,一般安全风险项目风险指数为6~15,低安全风险项目风险指数为1~5。

2.1.3 制订安全管控措施

不同风险等级的工艺安全风险项目应制订相应等级的安全管控措施,以达到既能有效防控安全风险,又相对经济的目的。制订通用安全管控措施时,首先应明确要达到的作业安全目标;其次针对工艺安全风险项目的风险等级确定需要投入的资源规模;最后,根据产品的工艺路线和作业的特点分析需要控制的因素,结合企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标准规范,策划与工艺技术方法相符的安全防控措施,如有必要,还应考虑产品和行业有关强制性标准和规范的相应要求。总之,应从人、机、料、法、环、测等方面综合考虑,其中作业人员的管控不仅包括企业内部的人员管理,还包括外来作业人员的管控。

2.1.4 生成工艺安全风险项目清单

通过上述安全工艺风险项目的识别、工艺安全项目风险等级的确定后,制订出通用安全管控措施,由此形成工艺安全风险项目清单,该清单将作为工艺技术人员编制工艺文件的工艺安全指导性文件。

工艺安全风险项目清单由工艺技术管理部门组织编制,经企业安全管理部门会签,报企业技术主管批准后发布。在执行过程中,安全管理部门应定期组织开展对工艺安全高风险项目的评估,寻求改进的机遇,积极采取工艺技术方法改进、机械化和自动化改造、有毒有害品替代等方式,降低其风险等级。发现涉及国家和行业明令禁止或淘汰、危及生产安全的工艺技术方法和工艺装备的项目,应立即予以整改。当工艺方法、工艺材料、作业环境、设备设施等变更时,应进行工艺安全风险项目、风险等级及管控措施的再识别,对工艺安全风险项目清单进行修订,对其相应的管控措施进行改进完善,工艺安全风险项目清单修订后,需要重新发布执行。

2.2 工艺文件制订和工艺安全评审

产品工艺师在设计开发策划和制订工艺路线时,除考虑技术风险外,还需考虑实施的安全风险,应根据实际情况分析识别产品存在的工艺安全风险项目,结合工艺安全风险项目清单确定其风险等级,据此判断是否需要进行工艺安全专项评审。通常情况下,工艺安全评审的申请由工艺师提出。

2.2.1 工艺文件的制订

工艺技术人员在编制工艺文件时,应根据工艺安全风险项目的风险等级进行分级拟制,并将工艺安全风险项目的通用安全管控措施内容在工艺文件中予以明确和规定。

2.2.2 工艺文件的安全评审

工艺文件(或作业文件)的安全评审,根据工艺路线中包含的工艺安全风险项目的风险等级采取不同的形式,对于存在重大风险项目,企业应组织开展安全专项评审;对于较大安全风险项目,可结合产品工艺评审一并进行;对于一般安全风险项目,也可采取工艺文件会签、确认等形式进行安全评审。

安全专项评审由项目主管部门或工艺技术管理部门会同安全管理部门共同负责组织实施。与工艺评审一并进行的安全评审,由项目主管部门或工艺技术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实施。

在进行工艺安全评审时,主要审查工艺文件在人、机、料、法、环等方面对安全管控的落实情况,采用的工艺技术方法存在的安全风险的识别是否全面,安全管控职责是否明确,现场应急处置方案是否可行,作业场所是否符合安全要求。

工艺技术管理部门应根据评审中提出的问题,修改相应的工艺文件,并按科研生产管控程序要求,将安全评审记录文件及时存档。

3 工艺安全风险项目的实施与监督

工艺安全风险项目实施前,由项目主管部门或工艺技术管理部门负责安全技术交底,作业部门或作业相关方负责确认,生产管理部门对实施过程进行监督。

3.1 生产实施

工艺安全风险项目实施时,作业部门或作业相关方应对相关作业人员进行培训和安全技术交底,应严格按照安全评审后的工艺文件执行,并保留安全技术交底记录。

作业部门或作业相关方应建立工艺安全风险项目实施前的确认制度。作业部门需确认技术文件的完整性、人员状态、作业设备的完好性、作业环境的安全性。确认结果情况应及时通知生产管理部门,以满足对生产过程实施监督的要求。

3.2 过程监控

生产管理部门对工艺安全风险项目的实施过程进行监督,并保留工艺安全风险项目监控记录。

因实际需要或临时作业需对工艺文件进行变更时,应通知项目主管部门或工艺技术管理部门,对于包含重大安全风险项目的工艺文件的更改,或更改直接涉及较大安全风险项目的,应重新对工艺文件进行安全评审。同时,应依据修改后的工艺文件,对作业现场各要素进行重新确认,满足要求后方可实施。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发现工艺文件内的安全管控措施及相关要求存在错误和遗漏,应通知工艺技术管理部门,对工艺文件和工艺安全风险项目清单予以修订。必要时,应在工艺安全风险项目实施过程中建立现场监护和提醒制度,并张榜展示,根据风险等级明确现场监护人员的工作内容、工作职责及相关要求。

4 结语

相较于传统的安全管理工作,装备科研生产工艺安全管理设计思路是将防控风险的思维和管理举措落实在工艺技术设计环节,应用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LEC)分析风险危害因素,确定风险等级,提出对应的安全管控措施,可实现科研生产工艺过程安全可控,达到安全生产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孙文勇,许芝瑞,邓德利,等.工艺安全管理系统中的工艺危害分析方法比较[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1,7(11):115-120.

[2] 董维峰.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LEC)在修井作业中的应用[J].科技創新与应用,2019(14):172-173.

收稿日期:2021-05-08

作者简介:汤敏(1965—),女,河南杞县人,高级工程师,从事电子设备结构工艺技术研究及管理工作。

朱晨(1992—),男,浙江丽水人,工程师,从事电子设备结构工艺研究工作。

作者:汤敏 朱晨

第2篇:选煤技术工艺及生产管理措施研究

摘 要:为了应对我国原煤入选率较低的情况,分选精度高、易自动控制、适应原煤性较强的重介质选煤技术得到快速发展。选煤技术生产管理使各项生产经济指标更加合理,使选煤厂经济和社会效益得到提升,所以也应该重视。本文分析我国煤炭业选煤生产发现现状,叙述适合我国国情的高效的选煤技术工艺及其生产管理。

关键词:选煤技术; 技术工艺; 生产管理

煤炭资源是中国最基础的能源之一,在一次能源中占有70%左右的比例,从矿井中开采出来的原煤需经过选煤技术加工,去除掉杂质成分来获得各种品质的煤炭资源。通过选煤技术工艺过程能使煤炭达到环保的要求,还会有效提高煤炭的利用率,因此选煤技术工艺在煤炭加工中起到重要作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国内煤炭行业的发展面临着巨大挑战,国外先进的选煤技术逐渐被国内煤炭行业重视,其中重介质选煤技术对中国煤炭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促进作用。重介质选煤技术具有分选精度高、便于自动控制、较强的原煤适应性等优点。随着国内煤炭资源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不断深入,中国煤炭行业逐渐从低沉的发展现状中走出来,迎来了发展的新阶段。因此探讨选煤技术工艺和生产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以提高选煤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促进国内煤炭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1 国内煤炭行业选煤技术发展现状

中国的煤炭行业选煤技术发展较晚,选煤技术水平与发达国家有一定的差距,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国内选煤技术也在逐渐向发达国家靠拢,选煤技术在近20 a取得了较快的发展,然而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限制了国内煤炭行业的发展,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随着选煤技术趋向高水平的发展,国内煤炭行业入选煤量取得了飞速增长,已逐渐与国际高水平靠拢,从总体上来看,国内选煤量仍存在供不应求的现象,选煤量的供需缺口需要选煤技术的进步来解决,国内选煤技术有待进一步提高;二是中国的原煤入选率普遍较低,原煤入选率与发达国家存在很大的差距,原煤入选率低不仅会降低煤炭产品的品质,还会在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污染环境的硫化物,这与节能减排的发展理念相悖,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三是中国选煤技术近年来取得了较好的发展成绩,从最初的跳汰选煤法发展为多样化选煤法,中国还自主研发了大型重介质旋流器,但与发达国家的选煤技术仍存在一定的差距,国内原煤入选率低、选煤厂规模较小、不同选煤厂选煤技术的差别等因素限制了中国选煤技术的发展。

2 高效的选煤技术工艺

2.1 高效选煤厂

为了寻找和我国国情相符合的高效选煤技术,我国在在以往把“大中型高效选煤厂”的发展作为重要发展的产业。高效选煤厂系统分析,集合创新高效的选煤技术,结合合理的工艺系统、稳定的生产技术、高效的运转设备,产生了大量高效的选煤厂,使选煤技术得到一定的保障,使传统选煤厂缺陷得到根本解决,使生产成本、基建投资费用得到降低,使选煤的综合效益得到提升。

2.2 运用高效的选煤设备

创新选煤技术一直都和高效选煤设备有直接关系,随着近些年大型选煤设备的不断发展,不仅更加美观,内部设计也简化了工艺系统,极大地提升了其机械和工艺性能,为高效先进的选煤技术的实现提供了重要的保障。如某系列筛下空气室跳汰机和重介旋流器使选煤厂设计选型单台设计提供了条件;研制的微泡浮选设备为分选难浮煤的工作提供了帮助,使选煤厂工艺需求得到满足;多样化的振动筛品种使大型振动筛可靠性得到解决,受到人们的欢迎;研制和开发的自动隔膜压滤机、加压过滤机等,使煤泥脱水更加方便。但是大型选煤厂国外的先进设备仍然比国内设备的竞争力强,所以我国急需研究新型耐磨材料,以此研制高效的选煤设备。

2.3 高效的选煤工艺系统

高效选煤工艺系统指的是结合生产需求、原煤特征及其他条件而总结的高效的适合选煤工艺的技术。其特征为:一是根据原煤所在的地质情况运用合理的选煤工艺,使不同市场需求得到满足,多样化的选煤工艺为选煤厂选择适合的工艺提供了条件,使选煤效益达到最大化;二是高效选煤厂为了在激烈竞争的选煤市场获得生存,其选煤系统比较完善,灵活性和适应性都较强,为选煤厂带来了较高的经济效益;三是为了节约成本投资,使工艺系统更加简化,高效选煤厂运用先进的自动控制技术和可靠先进的两极网络控制系统,大大节约了劳动力,使生产效率得到较大的提升。

2.4 重介质选煤技术的应用

近些年高效选煤厂一直致力于原煤中适应性较强、精度较高的煤质的分选工作,重介质选煤技术可以为其提供较大的幫助,该技术对选煤工艺的经济性和效率起着决定性作用,为了使这种经济需求得到满足,许多选煤工作者对高效的重介质工艺的研究比较重视,简化复杂的选煤工艺系统,使重介质选煤技术的缺点得到优化,最大程度地节约了投资成本。我国近些年自主研发的重介质选煤工艺已经通过重重考验,在选煤工艺生产中得到全方面的应用。

3 选煤生产管理的目标

一是开始选煤之前,应该根据工艺设备、原煤可选性、操作技术等合理的确定洗选指标,然后按照该指标进行相应的选煤工作。二是在跳汰和浮选中,应该遵循固定操作的原则,跳汰机司机应该对每道工序的物料进行及时的处理,坚决禁止矸石不按正常工序排出;另外,还应该使浮选机的性能得到充分的发挥,避免发生因操作不合理而对浮选效果造成影响的情况,使选煤工作更加顺利。三是按照质检部门检验的要求,做好采样、制样、化验的操作流程,并严格的执行国家相关规程和标准,使计算数据和结果的准确性得到保障,为每批精煤质量提供保障。四是定期做好机电设备的维修,选煤工作的任何一个环节都有可能发生故障而影响其正常的生产,所以需要定期进行检查、维修或更换,并根据设备的磨损周期制定合理的处理策略,使选煤生产顺利地进行。

4 选煤生产管理的措施

在选煤生产过程中要对矸石带煤、中煤带煤和尾煤带煤等方面做好管理工作,要降低块精煤和未精煤在矸石和其他副产品中的损失,来提高选煤效率,实现选煤过程中的各项技术指标,提高选煤厂生产效益,因此选煤厂要对当前的选煤生产管理措施进行完善,促进国内煤炭产业的发展。

4.1 加强高科技选煤技术人员的培养

科学技术的发展对选煤工艺技术和生产管理的发展有重要支撑作用,人才资源是科技进步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人才资源是提高选煤厂经济效益的内在动力,因此选煤厂要加强对选煤人才的培养,提高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选煤厂可营造优胜劣汰的企业竞争氛围,这样不仅能促进选煤工作人员综合素质的提高,还能改善传统的人员上岗观念,促进选煤厂人力资源管理模式趋向现代化发展,促进选煤厂新鲜技术人员的注入。选煤厂要投入更多的人力和财力,定期对选煤工作人员进行专业知识的培训,让选煤工作人员能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库,掌握更加先进的选煤工艺技术和操作知识。

4.2 采取有效措施促进选煤生产管理目标

在选煤前要确定好选煤指标,选用高效的选煤设备、高品质的原煤和经验丰富的选煤工作人员是确定完成规定的选煤任务;选煤过程中的跳汰和浮选过程要按照一定的规范进行,跳汰司机要及时将每道工序中的物料进行处理,确保每道工序中不会出现其他工序中的物料,浮选过程要充分发挥每台浮选机的性能,确保每台浮选机均以正确的操作步骤进行;选煤过程中的采样、制样和化验过程要严格按照国家标准和操作规程进行,计算数据要准确,选煤结果要准和快地出来,确保每一批精煤质量均符合相关要求;选煤过程中的设备要定期进行检查、检修和更换,促进整个选煤过程顺利开展,并详细记录设备的检修情况。

4.3 推行高效技术,实现选煤规模化经营

我国选煤技术一直朝着分选精度、原煤可选性、可自动控制等方向发展,特别是重介质选煤技术的出现使其自动化水平逐渐得到提升,使介质的消耗在不断优化的工艺设备条件下得到降低,煤泥水实现节水消耗和闭路循环。另外,大型选煤设备和大量资金的投入使我国选煤生产经营管理逐渐实现了规模化,大型选煤厂的开设不仅实现了机电一体化,工艺流程也得到较大程度的简化,使选煤生产管理得到优化

4.4 实施综合管理模式 尽量做到选煤废水的零排放

选煤厂要从选煤产业本身入手,加强对对选煤过程的监管,对选煤过程中的噪音和废水等方面进行有效管理,提高选煤厂生产管理效率,要尽可能减少选煤生产过程中废水的排放量,对一些不能及时处理掉的废水要建立相应的废水处理池,采用先进的废水处理技术减少废水对环境的污染。随着现代机械化采煤技术的不断应用,使得洗煤工艺技术的难度越来越大,难以保持洗水平衡,因此选煤厂要采用先进的煤泥水处理技术对洗煤废水进行处理,降低洗煤废水的排放量,最终实现选煤废水零排放,实现选煤厂选煤生產管理工作综合化发展。

5 结语

选煤技术工艺和生产管理对煤炭资源的利用率和煤炭产业的发展有重要作用,选煤技术工艺的发展不仅需要高效选煤技术的支撑,还需要综合化选煤生产管理的辅助,因此选煤厂在实现节能减排的基础上还要应用自动化管理措施提高生产效率,减少投资成本,提高选煤厂的生产效益,同时也能促进中国煤炭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选煤技术工艺及生产管理的探讨[J]. 李铁军.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7(05)

[2]干法选煤技术在永煤集团的应用实践与前景[J]. 张振红. 选煤技术. 2017(01)

[3]选煤工艺及生产管理探究[J]. 石磊,杜焕铜. 水力采煤与管道运输. 2015(03)

[4]德沛选煤厂降低介质消耗的生产实践[J]. 赵晴,刘峰,刘陈陈. 选煤技术. 2014(02)

[5]选煤技术工艺及生产管理探究[J]. 董令令. 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01)

[6]强化选煤厂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建设[J]. 袁静宜. 煤矿开采. 2010(04)

[7]选煤厂安全管理的体会与探索[J]. 闫景霞,陈振京. 中国煤炭. 2008(04)

[8]提高选煤技术的措施[J]. 胡晓梅.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 2019(04)

[9]选煤技术工艺及生产管理研究[J]. 尚黄康. 能源与节能. 2018(01)

作者简介:

董丽景(1977-),女,汉族,陕西省榆林市,本科,工程师,研究方向:选煤厂生产调度管理。

作者:董丽景 潘月军 党锐刚

第3篇:探讨选煤技术工艺及生产管理措施

摘要:当前时期,我国的能源结构处在“换挡提速”的重要阶段,煤炭资源的战略安全性地位依旧未曾改变,并且对煤炭的清洁高效应用要求越来越高,以往的煤炭资源应用方式也已难以适应当今的需要。选煤工艺的优化一是可以高效地处理煤炭资源,从而取得更多优质的煤炭资源,二是有助于保护环境。为此,优化选煤工艺及提升选煤质量和效率顯得至关重要。本文主要分析了我国煤炭企业的选煤生产发展现状、选煤技术工艺及选煤生产管理的若干措施。

关键词:选煤;技术工艺;生产管理;措施

Discussion on coal preparation technology and production management measures

LIU Chengkun

Ordos yingpanhao Coal Co., Ltd. Ordos City, Inner Mongolia Autonomous Region: 017200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大规模开采已经成为当前煤炭采掘业发展的趋势,目前我国大部分的地下煤炭储藏都难选煤,而传统的开采方法越来越无法满足当前的情况。其中,高效选煤技术在我国煤炭行业的发展中具备非常关键的作用。当然,选煤厂的生产经营不但需要应用高效的选煤技术,而且应注重选煤生产管理、搞好环境保护工作。只有立足于先进的选煤技术和高效的管理,才可以使选煤厂的低能耗目标实现,从而提升选煤厂生产效率、经济效益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1我国煤炭企业的选煤生产发展现状

第一,选煤量较低。我国现今的选煤技术水平取得了较大的发展和进步,这大大提升了选煤量水平;然而,基于国内市场存在的较大煤炭需求,往往面临供不应求的状况,鉴于此,还需要进一步提升我国的选煤技术水平。第二,选煤率较低。整体而言,我国的选煤率水平较低,或者说不达标。纵观近年来国内的选煤率,大都维持在70%左右,而发达国家的选煤率至少为80%,低选煤率不但影响煤炭应用率,从而造成煤炭产品的质量问题,而且会污染环境。这主要是因为低质量的煤炭在燃烧过程中会释放很多的硫化物,而硫化物是形成环境污染的一个重要因素。第三,选煤效率不高。跟选煤率存在差异性,我国煤炭企业的选煤效率一直较低,为了优化如此的现状,近年来十分重视先进选煤技术的应用,不断研发选煤技术和优化选煤方法,其中,重介质选煤技术的应用越来越成熟。当然,尽管重介质选煤技术可以实现选煤效率的提升,然而,针对一部分小规模的选煤厂而言,往往难以有效地应用此项技术。

2选煤技术工艺

2.1气固流化床分选技术工艺

纵观当今选煤工作的开展现状而言,气固流化床分选技术工艺实现了理想的选煤效果,在实际应用该技术工艺时需要有效控制一些技术要点。此技术工艺应用的选煤加重质是磁铁矿粉、石英砂、赤铁矿粉等,技术人员均匀给入空气有效分散加重质,进而获得相似于流体的比较稳定的流态化床层。结合鼓风或外加能量的方式能够很好地控制此床层特性。纵观此分选系统的组成,其能够划分为很多系统,如供料系统、除尘系统、回收介质系统、供风系统、分选系统、净化系统等[1]。对于到达流化床的煤炭,根据各种密度进行分层,流化床底部能够进入大密度的高灰矸石,流化床上部留下小密度的,可以结合排料机构有效排出物料,从而获得精煤和矸石,确保有效分离矸石和煤炭资源。该技术工艺的显著特色在于分选过程中不用水,因此非常适宜推广应用于比较稀缺水资源的区域,尤其能够实现理想的预先排矸效果。然而,该技术的应用对入料的标准较高,技术人员不但应对入料粒度进行有效控制,而且应严格把控物料外的水分,这是由于当物料具备较高整体湿度的情况下较易形成粘结团,从而不利于分散煤炭资源和矸石。

2.2选择性破碎分选技术工艺

原煤中的主导组成部分是煤炭资源和矸石,在进行分选时首先应明确两者物理性质的不同之处,这显得至关重要。相较于矸石而言,煤炭具备较小的硬度,尤其是碳酸盐和硫化物整体具备非常大的硬度。在破碎矸石和煤炭时,煤炭较易破碎,进而可以变成小颗粒物质,在矸石破碎之后,具备较大的整体粒径[2]。为此,在分选破碎之后的煤炭和矸石时能够充分应用此特点实现选择性分离效果。对于选择性破碎分选技术的应用而言,煤炭资源结合破碎实现分离,为此,此技术比较适用于产品块度标准比较低的矿井,并且难以有效地分选细度煤和末煤,而要想实现理想的分选效果,技术人员需要应用细粒级煤分选系统。在实际分析中能够应用煤矸液压式自动分选机进行。在应用此机器时,物料能够借助液压分选辊边缘线匀速地输送物料。在液压分选辊之下是矸石和煤炭,基于压力影响下使选择性破碎完成,这样煤炭和矸石能够破碎成各种粒径的部分,矸石整体具备较小的粒度,并且在被破碎之后不断往前输送,而煤炭整体具备较小的粒径,在被破碎之后经由托板下孔落下,最终可以获得精煤。

2.3 X射线分选技术工艺

X射线分析技术重点是应用X射线穿透性能存在差异的原理,结合X射线照射煤炭和矸石,由于煤炭和矸石的物理特性存在较大的区别,因此获得的X射线透射率也存在显著的不同,再通过数字化识别手段分析X射线投射结果,进而准确地识别煤炭和矸石,最后再结合风力很好地分离煤炭和矸石[3]。纵观X射线的应用现状而言,其能够实现理想的块煤分选效果,然而针对小粒径的物料,其难以实现理想的分选效果。

2.4重介质旋流器分选技术工艺

重介质旋流器分选技术工艺重点是混合水和磁铁矿粉,以使悬浮液形成,且把它充当分选介质,结合旋流形式使离心力场形成,确保有效分选煤炭和矸石。煤矸颗粒结合密度和粒度的差异性存在不同的运动特性,根据设计的重介密度,高密度颗粒通过外螺旋方式顺着旋流器内壁往底流口方向做螺旋运动,然后由底流口排出,而低密度颗粒通过内螺旋方式顺着旋流器中心部位往溢流口方向持续运动和排出。

3选煤生产管理措施

3.1制定合理与科学的选煤生产管理目标,有效落实生产作业内容

对于选煤技术的施工管控而言,务必清楚规划选煤管控目的,这样才能够确保常规施工操作过程中施工操作标准的有序运行[4]。施工管控的有关热源应结合选煤施工技术指标判断选煤生产的重要参数。结合有关参数情况对选煤工作进行合理规划,并且,在浮选和跳汰操作过程中,生产管控人员应结合有关指标进行,像是跳汰司机应具备相应的工作能力或资质,可以对所有环节中的物料进行迅速处理,减小对之后施工操作的不利影响。在浮选操作过程中,生产管控人员应确保全部浮选设备跟相关指标相符合。当然,在采样和化验工作的开展中应结合我国的有关标准和规范,确保参数的精准性。需要注意的是,生产管控人员应按时养护和检验选煤仪器,以及实时、准确地登记检验结果,确保选煤操作的有序进行。总之,只有应用这种手段,才可以很好地确保选煤技术工艺的顺利进行,进而实现煤炭企业效益的增加。

3.2执行综合管理,降低废水排放量

先是应对补充水的数量进行管控,确保循环水量在正常范围之内,再者注重管控煤泥水处理技术及其仪器,实现煤泥水回收效果的改善,降低煤泥(循环水中)的含量[5]。近年来,煤矿施工逐步提升机械化能力,煤泥化的现象较为明显。想要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应制定有效的煤泥水处理对策,确保废水排放量降低的目标实现。

3.3注重维修和保养设备

一方面,务必实时维护和保养选煤仪器,落实仪器维护准则,合理地规划检验措施,全面掌握仪器的运转情况,通过良好的措施保障检查效果,同时采取措施缩减检查成本投入,防止施工期间由于仪器问题造成异常情况发生。另一方面,贯彻施工操作责任标准,规划专职人员管理仪器,维护工作者依照有关标准按时针对设备展开养护,若是仪器发生异常,需要追究责任,确保仪器发生故障时可以第一时间处理,若是仪器损坏程度较大,需要及时与仪器维修工作者及技术工作者进行沟通,保证能够有效地处理问题。

3.4确保产品定位跟市场要求相适应

选煤厂需要根据社会需求科学、合理地规划生产方案,采用市场调查的方式掌握社会需求,同时将调查结果和生产工作进行融合,保证选煤公司能够及时调节产品生产量,达到用户的需要和提升经济收益。

3.5应用新型选煤技术工艺开展规模经营

选煤厂应由整体上把控关键工艺、先进性工艺、产业化工艺,不断提升技术工艺水平。结合实际现状而言,选煤厂应用的重介质选煤技术体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其业已变成首要应用和推广的选煤技术工艺,该技术的应用能够实现分选适应性和精准性的提升,以及具备较高的自动化管控水平。重介质选煤技术的主要特色在于研发和应用了大规模的生产模式、高水平的选煤工艺管控上,进而可以实现选煤领域发展步伐的加速。

3.6完善选煤生产管理制度

纵观当前应用的选煤技术工艺来讲,无论是操作环节,还是生产工藝等,都获得了明显的提高,管控指标也逐步升级和优化。然而,当前选煤环节面临的主导问题是太过重视工艺流程,而不重视管理。为此,通过完善选煤生产管理制度改善选煤管控指标显得非常关键[6]。具体来讲,对于选煤生产过程而言,应以选煤环节为核心进行系统地归纳和整理,不断完善选煤仪器和升级选煤工艺技术,由整体上优化管控指标,确保管控指标可以推动生产效率和技术工艺水平的提升,并非体现阻碍作用。

3.7注重培训选煤生产管理人员

不仅要注重对理论层面的培训,更应当注重对实操环节的培训。在理论培训时,可聘请专家进行讲学,也可以让本单位内部有较高水平的人进行讲课,更好地提升理论培训的实际效果。在实践培训中,注重培训质量和效果,严防出现形式化的问题,在培训之后,还应当形成配套的考核制度,通过高质量的考核,推动选煤技术人员整体素质的更高提升。

4结语

综上所述,选煤技术工艺与生产管理的不断规范与完善,对整个煤炭行业的发展起到积极作用。我国固有的选煤技术业已难以适应企业和社会发展的要求,由于选煤在原煤生产中具备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因此,选煤企业只有对自身的选煤工艺及管理手段进行不断更新,才能够适应市场及社会的快速变化。

参考文献

[1]张健.选煤技术工艺及生产管理措施分析[J].当代化工研究,2021(10):81-83.

[2]邓爱军.选煤技术工艺及生产管理措施分析[J].石化技术,2020(10):132-133.

[3]王文武.选煤技术工艺及生产管理措施分析[J].当代化工研究,2021(19):105-106.

[4]《选煤技术》“在线图书馆”阅读指南[J].选煤技术,2019(1):108.

[5]鲍勃·霍列斯,吉米·余.对中国2种选煤工艺技术的评议——重介选煤分选工艺技术及浮选工艺技术的新进展[J].煤炭加工与综合利用,2021(3):1-6,13,107.

[6]袁真平.选煤技术工艺及生产管理措施分析[J].当代化工研究,2021(17):143-144.

作者:刘成坤

第4篇:炼铁厂工艺管理控制要求及考核细则

炼铁厂工艺管理及考核细则

为规范工艺管理,做到标准化操作,特制定以下工艺控制要求及考核细则:

一、 高炉值班室

1、热制度 〔Si〕控制在规定范围,[S]受控,物理热充足。 ⑴、 〔Si]<0.25% 1 炉要有提温意识,连续 2 炉,酌情补焦或退负荷,调整风温、煤 粉到位。 ⑵、[Si] <0.25%,必须有明显、果断提温措施;[S]、物理热正常可上用风温、 煤粉,否则应减风控制。 ⑶、[Si] <0.2%,物理热不足或[S]超标,必须减风,并向相关领导请示汇报。 ⑷、[Si] >0.5%,要有降温意识, >0.6%,要有降温措施,适当调整风温、煤 粉。 ⑸、[Si] >0.8%,[S]较低时,仔细分析,采取退温措施;若[S]上限或超标, 分析炉渣成份、R2 是否正常,否则请示炉长。 以上各条,关于风温、煤粉使用,主要视压量关系、下料情况及炉况接受 程度酌情调整。 〔Si]、 〔S]近限或超标无调整意识,考核责任人 20-50 元,调 整不到位, 考核 30 元, 调整方向错误, 考核 100 元, [Si] <0.2%时加倍。 〔Si]、 〔S]超标及造成安全生产事故,另按相关规定追加考核。

2、送风制度 加风标准:压量关系正常,料尺动作良好,顶温正常, 〔Si〕〔S〕合适。 、 ⑴、加风幅度为原风量 3-6%,每次间隔至少 20 分钟以上(复风初期例外) 。 ⑵、加风温每次不超过 30℃(喷煤或炉凉时可适当加大幅度) ,每次不低于 20 分钟,每小时<3 次,1 小时≯100℃,减风温可一步到位。 ⑶、减风要及时,力度到位,防止反复,当炉缸接近安全容铁量、亏料空尺较 深或料线不明、有大凉可能时,必须减风至最低安全风压。 ⑷、风量>1600m3/min 时可富氧,富氧上限以控制理论燃烧温度不超过规定波动 为宜,禁止低风量大富氧操作,休风前未停氧考核 50 元。 以上各条以炉况顺行为参考,由于加减风、风温未遵守相关技术规定,每 次考核 20~50 元,造成安全生产事故,另按照生产管理考核细则执行。

3、喷煤 风温 950℃时,方可逐渐喷煤,煤比的高低与风温相适应,以保证合适理 论燃烧温度,正常煤量调剂每次不大于 1000kg/h。 停煤处理: ⑴停止富氧; ⑵事故停煤,预计不超过半小时,附加焦 1-2t; ⑶预计半小时处理不完及时退全焦负荷; ⑷停煤 1-2 小时后适当减风,根据〔Si〕 、风口状况、料速,适当减风控制; ⑸休风前,可在休风前 20-30 分钟左右停煤,炉况不顺及放风时应及时停煤。 要求休风前必须停煤,否则考核 30 元/次,不按停煤程序,考核 30 元/次, 复风前必须先送空压风,否则考核 30 元/次,发生烧皮管另考核 10 元/根。

4、炉况失常 工长必须严格执行固定操作方针,三班统一操作,及时判断并正确处理各 种失常炉况。 ⑴、滑尺、崩料处理: ① 低于正常料线 0.5m 以上,适当缩小矿角、焦角。 ② 料线<2.0m,不附加焦。 2.0m≤料线≤3.0m,加焦≥500kg 料线≥3.0m,加滑尺焦≥1.0t。 ③发现风大、料慢,及时分析原因,应有减风控制意识,基本控制风量100m3/min以上。 ④崩料后压量关系未受影响,透指正常,顶温回升较快,可不控制上料,料尺 动作不好,压量转紧,减风≥10Kpa,待关系稳定、料尺动作后,逐步放料加 风,料尺动作不好严禁强行补尺。 违反以上各条,每项考核 30-50 元。其他如荒煤气温度超高、悬料、炉凉、 风口灌渣等,根据生产管理考核细则执行。

5、程序性操作: ⑴严禁高压切煤气、放风,违者每次考核 30-50 元。 ⑵休风、切煤气必须遵守安全、技术规程,违者视情考核 50-100 元,造成安 全事故从重处罚。 ⑶休、放风前、打水控制顶温至 150℃左右时,必须及时关闭炉顶打水,否则 每次考核 30-50 元,造成安全事故从重处罚。 ⑷处理紧急休风、突发事故时,工长必须及时迅速、措施得当,否则考核 50- 100 元。 ⑸休风前悬料必须待料坐下后,方可休风,否则考核 50-100 元。 ⑹悬料未下、倒流休风时,工长要出去巡视风口,严禁风口正面站人,否则考 核 30-50 元。 ⑺炉况不好、渣铁未尽,休风前减风要缓,拉风至 10-20kPa 时要观察风口,缓 慢拉风,否则发生灌渣,除按相关规定考核外,另考核 50 元。

6、其他 ⑴工长或副工长每班必须查料至少三次, 工长至少一次, 否则少一次考核 20 元。 ⑵工长或副工长认真填写各种报表记录,填写不按规范、按生产报表记录规定 考核。 ⑶主控室内必须至少有一名工长,否则考核 30 元。 ⑷工长根据上炉出铁及下料情况,要有及时对 罐意识,否则因此渣铁未 尽堵口,考核 20-50 元。 ⑸工长必须认真核对变料单,变错料一次,考核 50-200 元。 ⑹工长未经请示,严禁变动料制超过 5 批,否则一经查出,考核 50-100 元。 ⑺严禁长期顶温过低, 超过一小时顶温低于规定值 (80℃) 必须果断采取措施, , 否则考核 20-100 元。

二、 卷扬上料

1、上料工接班、下班必须和工长核对料单,变料要确认清楚,否则考核 20 元/ 次。

2、卷扬上料变错料,考核 50-200 元,酿成炉况事故从重处罚。

2、上料工每班必须清筛 4 次,不清或清得不净,考核责任人 10 元/次。

3、整点必须及时打电话给值班室报小时料批数,否则考核 5 元/次。

4、料仓使用必须服从工长安排,严禁乱用,否则考核责任人 5 元/次。

5、上料系统出现故障必须及时报给工长、调度室、维修人员到场时要作好配合, 否则考核 50 元。

6、上料工对岗位设备、技能要做到应知应会,由于操作不当而造成高炉待料, 考核 20-50 元,造成减风、切煤气、休风处理,考核 50-100 元。

7、上料要应经常加强筛下设备、炉顶装料设备点巡检工作,要求每班点检至少 3 次,少一次考核 20 元。

8、每班至少 4 次检查槽下,炉顶设备运转情况,并做好点检记录,不检查或检 查记录不全,考核 20 元。

10、每班检查皮带运转情况、托辊磨损情况,以及捡净皮带和振筛上竹枝、铅条 等杂物,否则造成皮带撕坏或炉顶卡料,考核当班 50 元。

11、 卷扬工在特殊炉况时,必须听从工长指示进行放料,否则考核 20 元。

12、焦、矿各振动筛破损,检查不及时,造成成品料进入返焦、返矿中,每次考 核 50 元。

13、落地成品料,不得清理进入返焦、返矿中,否则每次考核 50 元。

三、炉前

1、出铁前各岗位工种必须做好安全确认工作,无罐出铁,考核责任人 200 元, 对罐不正,考核责任人 100 元,来渣后冲渣水未开,考核相关责任人 200 元。

2、铁口工必须按规定维护好铁口,放火箭、冒黄烟,考核 50-200 元,跑大流 考核 50-100 元,造成高炉减风甚至休风,考核 100-200 元。

3、炉前工应及时清理主沟边渣铁,堵口时发生垫炮无法堵口,考核 50 元,造成 减风堵口,考核 100 元,造成放风、休风堵口或炮头烧坏,考核 100-200 元。

4、由于开口操作不当,造成烧铁口,考核班组 50 元/次。

5、开口时未开压缩空气,造成凿岩机灌铁,依据设备管理考核规定执行。

6、炉前泥炮,开口机必须做好点检维护工作,作好记录,否则考核班长 20 元/ 次、铁口工 20 元/次;由于铁前未试炮,而泥炮无法进行堵口,考核责任人 100 元;

7、炉前工具各班必须准备好,未准备考核技师 100 元,损坏丢失而影响生产, 考核班组 100 元、技师 50 元。

8、出铁时严禁捣冲渣沟头大块渣,造成打炮考核责任人 100 元。

9、冲渣沟内严禁扔大块渣铁,造成淤渣、翻水渣,考核相关责任人 50-100 元。

10、出铁过程,严禁背对铁口或站在捅条内侧捅铁口,否则考核 20 元/次;

11、冷潮工具未预热或预热不足造成放炮,考核 50 元/次;

12、铁口开、堵口时,铁口正面严禁站人,否则考核 20 元/次;

13、铁口跑泥,每炉罚 20 元;撇渣器冻结,考核 200 元;

14、铁口角度严禁乱动,否则考核 100 元/次。

15、炉前工应维护好铁口,控制好铁量差,造成亏铁,每少 10t 考核 20 元。 出铁晚点,撇渣器、主沟、支沟漏铁,铁水下轨道,冲渣沟过铁等依据生产 管理考核细则执行。

四、热风布袋

1、热风工必须保证高炉所需风温,风温供应不足,考核责任人 20-50 元/次, 由于烧炉制度不完善,考核工段长 50-100 元。

2、布袋除尘严禁上下联通带压卸灰,否则考核责任人 50-100 元。

3、热风炉烧炉,规定烘顶温度≤1350℃,烟道温度≤380℃,违者考核 20-50 元。

4、助燃风机故障不能正常烧炉,应停止烧炉,不得用自燃方法继续烧炉,违者 考核 50-100 元。

5、热风炉换炉时,热风工必须通知工长并征得其同意,否则考核 20-50 元。

6、双炉燃烧改单炉时,要及时调节助燃风机放散阀,以免损坏风机,否则考核 50-100 元,造成事故另行处理。

7、热风工用热风炉进行倒流时,应请示领导,挑选顶温最高的热风炉,每座炉 倒流不超过 40 分钟,倒流结束后,3-5 分钟方可关闭烟道阀,否则考核 20 -50 元。

8、热风压低于 30KPa 或休、放风、切煤气前,必须关闭冷风大闸,否则考核 50-100 元。

9、停风机或冷风管道无压力情况下,若风口没堵,必须保持倒流阀开启,否则 考核 50-100 元。

10、岗位工必须加强点巡检,发现局部漏风,漏煤气,炉皮发红现象,一定要及 时请示处理,并作好交接记录,否则考核 20-50 元。

11、 岗位工必须按 操作规程进行引停气, 休送风操作, 造成二次休风或煤气事故, 考核 100-200 元。

12、手动操作时,必须确认各阀门开关符合工艺要求,出现失误,考核 50 元/次。

13、 布袋卸灰应一个接着一个灰斗卸灰, 严禁两个灰斗以上同时卸灰, 如若多出, 考核 50 元/个。

14、 远程开闭盲板及卸灰操作前必须有人到现场确认设备无异常, 并且现场无人, 否则考核 50 元/次。

15、进入除尘器或煤气管道内清灰、维修前必须待CO、CO2 检测合格,监护到位, 确认方可进入,否则考核 50 元/次。 布袋荒煤气进口温度超标,由于冷却设备断水造成事故,根据生产调度管理 考核细则执行。

五、看水工

1、因备品备件准备不充分造成高炉休风时间延长,影响生产考核当班 50 元/次。

2、每班至少测量两次水温差,并做好记录,否则考核 20 元/次,弄虚作假考核 50 元/次。

3、加强巡视工作,随时保证风口玻璃干净,30 分钟内风口不净,考核 20 元/次。

4、喷枪堵灰时必须有人清理,否则考核 20 元/次,喷枪烧坏,考核 50元/根。

5、必须经常观察煤粉喷吹情况,煤粉磨破风口,考核 100 元/个。

6、发现冷却器出水,温差异常,要立即汇报工长并作好记录,否则考核 20 元/ 次。

六、鼓风工

1、严格要操作规程进行开停机操作,否则考核 20-50 元/次。

2、高炉要求加减风时,风机工必须确认方向,数值清楚,反向操作考核 50-100 元/次。

3、 加减风时, 风压波动不超过 3KPa, <50KPa 的减风应一步到位, 否则考核 20-50 元/次。

4、倒换风机,必须和调度室和高炉主控室作好联系,报告并记录起、停时间, 否则考核 50-100 元/次。

5、认真记录风机的各种运行参数,当各处振动、温度,油压等偏离正常时,必 须立即通知调度室及高炉值班室,否则考核 20-50 元。

6、风机运行参数严重报警或发生其他影响风机安全的重要因素时,通知高炉做 好紧急休风准备后,并立即停机,否则考核 100 元。

七、水泵工

1、开泵前必须检查确认各起动参数正常以及无其他影响安全因素,否则考核 20-50 元。

2、每班必须时刻注意水池水位变化,发现水位下降过快,应通知调度室、高炉 等相关单位,查清原因及时补水,否则考核 20 元/次。

3、每 30 分钟检查一次仪电,水泵运行情况,发现异常立即通知调度室和相关维 修人员,否则考核 20 元。

4、加药必须按要求名称数量加足并提前准备好,否则耽误使用考核 20-50 元。

6、倒、停泵操作时,必须立即通知高炉调度室,风机房等使用冷却水的岗位, 并且操作得当,否则考核 50-100 元。

7、高低压泵水压控制在规定范围,调整水压,必须通知高炉值班室,否则考核 20-50 元。

8、加强柴油机泵的维护、保养,确保其应急启动功能,事故启动时若动作不了, 考核 100-200 元。

八、喷煤、富氧

1、 严格按工长批示进行调整煤量, 并保持煤粉波动在控制范围, 否则考核 20-50 元。

2、经常注意分配器前压力变化,判断堵煤位置要及时准确,否则考核 20-50 元。

3、喷煤已经故障必须及时通知工长,无计划检修停煤时,应告知工长大约时间, 否则考核 20-50 元。

4、氧量调节要遵循工长指示,一般每次≯500m3/min,否则考核 20 元。

5、休风后,氧气、煤粉管道及时吹扫、置换,否则考核 20-50 元。

第5篇:生产工艺管理制度

1 目的与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我厂产品生产的工艺管理。

本制度规定了工艺(操作)规程的制定、修改以及贯彻执行等管理要求。 2 引用文件

a) 本工厂《生产过程控制程序》

b) 《生产工艺管理规定(试行)》

3 职责

3.1 主管厂长

负责主持工艺(操作)标准的制订和工艺管理;负责主持工艺(操作)标准贯彻实施和工艺纪律监督检查;审批在工艺(操作)规程范围内的工艺变更。

3.2 工艺管理人员

协助主管厂长做好工艺管理和工艺纪律监督工作;审核在工艺(操作)规程范围内的工艺变更;制止一切违反工艺纪律的行为。

3.3 工艺监督员

负责日常的工艺标准执行情况的监督,制止一切违反工艺纪律的行为并对此进行考核。

4 管理内容

4.1 生产工艺管理内容

a) 工艺(操作)规程制(修)订管理;

b) 工艺(操作)规程贯彻实施管理;

c) 工艺变更管理;

d) 临时技术条件管理;

e)工艺及质量信息管理。

f)工艺纪律检查考核办法。

4.2 工艺、操作规程的制定与修订管理

4.2.1 工艺、操作规程的制定与修订原则

a) 工艺、操作规程必须以保证提高产品质量为前提,当产品质量与产量或经济效益发生矛盾时,应服从质量。

b) 工艺、操作规程应力求先进和可靠,对不成熟和尚末掌握的先进技术,应暂缓纳入工艺、操作规程。

c)工艺、操作规程必须保证生产安全和环境不受污染。

d)工艺(操作)规程制(修)订应按照技术管理部门所规定的格式

和应包含的内容进行制(修)订。

4.2.2 工艺、操作规程的制订与修订的依据

a) 设计和开发可行性论证报告或技术监督报告;

b) 小型、中型及扩大型试验报告、评审资料及实验原始记录;

c) 引进的先进工艺技术和设备说明等资料;

d) 从生产实践中总结的经验和有关数据等;

e) 被采用并经生产实践检验证明是可靠的合理化建议和革新成果; f) 用户特定的技术要求。

4.2.3 工艺、操作规程应包含的内容

4.2.3.1 工艺规程应包含如下内容

a) 范围;

b) 规范性引用文件;

c) 原辅材料技术规程或技术条件;

d) 各岗位生产工艺参数;

e) 生产过程中间产品的技术条件及检查;

f) 产品技术标准及技术检查。

4.2.3.2 操作规程应包含如下内容:

a) 范围;

b) 规范性引用文件

c) 操作细则,包括操作前的准备、正常操作方法及工艺参数控制; d) 故障及事故处理

4.2.4 工艺、操作规程的制订与修订程序

4.2.4.1 由生产线提出申请,科技部审查后下达制(修)订计划任务。

4.2.4.2 生产线负责起草,按计划规定日期提出初稿。

4.2.4.3 初稿由厂部负责进行初审,然后报事业部技术开发部再次进行审查并提出修改意见。

4.2.4.4 工艺(操作)规程由科技部负责印刷、编号和发布。

4.3 工艺、操作规程的贯彻实施管理

4.3.1 工艺、操作规程经批准发布后,任何人都不得违反或擅自修改。

4.3.2 工艺、操作规程发布后,应发放到相关的岗位并组织相关人员学习。

4.3.3 操作工应通过劳动技能鉴定,取得资格证书后方能上岗操作。

4.3.4 建立健全工艺管理体系,建立健全各种工艺管理制度,制定出工艺纪律检查考核办法并严格执行。

4.3.5 合理配置资源,为操作工提供合适的设备、方法、测量装置和工作环境。

4.3.6 在生产过程中应严格贯彻“借、看、提、办、检”工艺五字标准。借即:接受生产任务后,将图纸、工艺文件借全;看即:开始工作前,应将图纸和工艺文件的内容要求,生产计划的要求看清楚,并按工艺文件调整好设备和工具等;提即:如发现工艺或生产计划中有不明确和不当的问题,应及时向工艺人员或班组长提出;办即:坚持按图纸和工艺文件的要求作业;检即:执行“三检”活动,努力做到勤测、勤量,以保证产品质量。

4.3.7 工艺监督员应实行跟班检查监督,做好监督检查纪录,并在月底汇总考核,以确保工艺、操作规程的贯彻实施。

4.3.8 工艺管理人员、工艺监督员有权制止一切违反工艺、操作规程的行为,并向相关人员汇报。任何人不许以任何借口对工艺质量监督员进行刁难和打击报复,一经出现将严肃处理。

4.3.9 每周组织一次工艺纪律检查,对违纪现象提出批评并在月底汇总考核。

4.3.10 在技术月报表中通报工艺执行情况和工艺执行率,要求数据真实。

4.3.11 凡未经技术鉴定的设备和工艺,不许投入生产使用。

4.4 工艺变更的管理

4.4.1 对于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异常情况,工艺规程允许范围内的工艺调整工艺人员以书面形式下达工艺(变更)通知,并经技术开发室主任审核后下发,同时保存工艺(变更)通知。

4.4.2 对于生产过程中出现异常情况,超出工艺规程范围的工艺调整形成书面的“工艺变更申请”并附小试或中试结果及性能统计资料报事业部

质控部,审批后下发《工艺变更通知单》。重大的工艺更改,需经事业部主管领导审批。

4.4.3 重大的工艺更改完成的,应由质控部组织对过程和过程产品进行确认,验证已完成的更改是否达到预期效果,并予以记录。

4.5 临时技术条件管理

4.5.1 对于生产过程出现异常情况,经鉴定或试验需要对过程使用的原辅材料标准进行临时调整,应提出书面申请,报质控部审核、审批后下发《临时技术条件通知单》。

4.5.2 科研开发鉴定后的产品,在尚未下发正式规程前由生产线以书面形式提出,并附小试和中试数据及性能统计资料,报厂部审核后上报事业部技术开发部、质控部审核、审批后下达《临时技术条件通知单》,作为出厂或转序质量检验的依据。

4.5.3 进出口公司、营销部针对顾客的特殊技术要求(即超出工艺规程范围)在合同评审后,由事业部质控部部审核后下达《临时技术条件通知单》,作为出厂或转序质量检验的依据。

5 工艺及质量信息管理

5.1 技术开发室应及时做好工艺质量信息的传送、登记和反馈工作。

5.2 当生产过程中出现不明原因的异常情况时,生产线应及时向厂主管领导反映,并迅速查明原因,防止质量事故发生。

5.3 对生产过程中出现较大失控,造成产品质量波动,应及时组织检查分析,查清问题,及时做出处理或采取必要措施。

6 报告与记录

6.1 工艺条件变更通知单;

6.2 产品临时技术条件通知单。

6.3 工艺监督检查记录

第6篇:生产工艺管理制度

9.2.1总则:

9.2.1.1工艺是产品生产方法的指南,是计划、调度、质量管理、质量检验、原材料供应,工艺装备和设备等工作的技术依据。是优质、高效、人员低耗和安全生产的重要保证手段。

9.2.1.2工艺工作由质检部负责,应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和责任制,工艺人员要坚持科学态度,不断提高工艺水平,为生产服务。

9.2.1.3工艺工作要认真贯彻工艺规程典型化、工装标准化,通用化的原则。

9.2.2制度:

9.2.2.1工艺工作必须完善工艺手段,保证产品质量和降低成本,工艺过程合理、可靠、先进为原则。

9.2.2.2工艺文件必须保证正确、完整、统

一、清晰。

9.2.2.3生产人员必须严格执行工艺,任何人不得擅自修改操作规程、技术文件内容,如有某种原因无法按工艺生产时,应由技术主管签字方可生效。

9.2.2.4工艺标准的修改需经生产经理、质检部长批准。

9.2.2.5凡是工艺文件出现的差错,应由质检部负责,凡属不按工艺文件而出现的差错,应由操作者负责,追查责任事故。

9.2.2.6工艺技术员应不断对车间操作人员进行工作纪律教育,严格按工艺标准监督工艺执行。

9.2.2.7工艺文件的编写工作由质检部负责,并按工艺文件要求编写工艺质量要求。

9.2.2.8技术人员对工艺文件的修改,除下达修改通知单外还应对全公司新发文件全部修改完毕,各修改单上应在存档通知单上注明。

第7篇:产品生产工艺管理制度

1、 目的:加强产品在生产过程中的工艺管理,使用正确合理的工艺文件来指导生产是科学管理

生产、保证产品质量、合理利用各种资源、提高工作效率的根本保障。特此制定本制度。

2、 适用范围:公司内所有产品所涉及到的生产工艺的管理。

3、 工艺编制、审订责任人:由技术部部长担任。

4、 职责:

4.1、技术部门:工艺技术文件的编制、审核及发布,监督工艺文件的实施。

4.2、生产部门:工艺文件在生产过程中的贯彻执行,并及时反馈在执行过程中的实用性信息。

5、内容:

5.1、产品设计时对工艺性要求的管理

5.1.1、零件的结构形状应合理便于加工,装配时应满足工业化要求。

5.1.2、零件的精度及技术要求应符合产品功能要求,且经济合理。

5.1.3、零件在设计时应考虑到便于在加工时基准的选择。

5.1.4、材料的选择应合适、经济。

5.1.5、产品的装配、拆卸应方便,具有维修方便的特点。

5.1.6、零件在设计时应考虑到能利用现有设备、检测工具等方面的条件。

5.1.7、质量特性应能便于测量和判别。

5.1.8、产品的结构和零件应尽量通用化、系列化、标准化。

5.2、产品技术标准管理

5.2.1、产品标准的制定和修订

5.2.1.1、制定产品标准要做到符合实际、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可靠。

5.2.1.2、对同类产品,要进行规格优选和合理分档,形成标准条例。

5.2.1.3、要尽量采用国际上通用标准和国外的先进标准。

5.1.2.4、内控标准要优于采用的国际标准或国内标准。

5.1.2.5、产品标准每隔2-3年审核一次,并根据市场情况作适当修订。

5.2.1.6、对产品质量有直接影响的物资及公司内部中间产品,都有必要制订质量检验标准。

5.2.2、标准的分级、审批和颁布

5.2.2.1、标准分国际标准、国家标准、部颁标准、企业标准和协议产品标准,制订时一律以国

家标准为准,其它标准不得与其相抵触,并且要满足用户要求。

5.2.2.2、公司所采用的企业内控标准由技术部负责起草,经分管工艺副总审核后,送总经理批

准颂布实施。

5.2.2.3、企业内控标准的修改由技术部负责,修改前必须对市场需求有充分的了解,修改后经

分管工艺副总经理审核,再送总经理批准颁布实施,同时废险旧标准。

5.2.3、标准的贯彻

5.2.3.1、标准一经发布,各部门必须严格贯彻执行,任何部门不得擅自修改或降低标准,因此

而导致的质量事故将按质量管理中有关条款执行。

5.2.3.2、公司的检测、验收活动,都必须按标准进行,符合标准的物资或产品由检验部门填发

合格证,不符合标准的(物资不准入库)产品不能出厂。

5.3、工艺技术管理

5.3.1、凡经技术部门和分管副总经理批准下发的工艺技术文件是公司的技术规范,相关人员必须

严格执行,在执行过程中发现有不切实际处或对文件中有关条款持有不同见解,应以书面形式向技术部提出,未经批准,任何人不得随意更改,因此而引发的质量事故将按质量管理相关规定执行。

5.3.2、工艺技术文件的编制程序:制订新流程、新工艺,由技术部门负责进行广泛收集资料,再

制订小试方案,从小试中总结经验并提出初稿,然后组织有关技术人员加以讨论,根据讨论结果制定实验方案,从试验中总结结果并制订出修订版,再组织相关技术和生产人员加以讨论,将讨论结果提交分管生产副总经理审批后试行。

5.3.3、工艺技术文件的修订程序:技术部工艺员平时应深入生产现场,收集一线人员提出的建议,

并在实际生产中进验证。工艺制定人员若认为必须修改工艺技术文件,应以书面形式提交技术部,技术部部长组织工程技术人员和相关的操作人员进行分析,经分析认为确需修改时,报请分管副总经理批准,未批准前,必须按原工艺执行

5.3.4、生产过程中严格依照工艺技术条件执行,凡违反工艺纪律造成损失者,按质量管理文件中

的相关规定执行。

5.3.5、把握质量关,真正做到不合格的物料不准流入下道工序,不合格的产品不准出厂,牢固树

立下道工序是用户,一切为用户服务的思想。

5.4、工艺定额控制

5.4.1、工艺备品备件等的数量定额由技术部负责制订初稿,并组织有关部门讨论修订后报分管生

产副总审核,最后送总经理批准实施。

5.4.2、工艺定额颁布实施后,在有效期内,从投料到成品的生产过程中必须按照定额规定执行,

不得随意更改。因此产生的质量事故或工艺成本提高,经查证属实后对相关人员追究其责任,并按质量管理有关规定对责任人进行处罚。

5.4.3、生产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工艺规程进行操作,坚决防范因操作不当损坏贵重物资和设施。

因违反规定而造成的事故,经企管部查证属实后对相关责任人处以事故损失的80%罚款。

5.4.4、严格遵守岗位责任制,细心操作,杜绝跑、冒、滴、漏现象,因操作者责任心不强而造成

物资损失的,由生产部自行处罚责任人。

5.4.5、为降低能源消耗,开机前必须做好充分准备,尽可能降低调整时间和空运转时间。

5.4.6、机、电、仪检修人员应尽最大努力配合生产操作人员,要尽量杜绝因设备缺陷造成的跑、

冒、滴、漏。

5.5、工艺规程管理

5.5.1、工艺规程主要形式

5.5.1.1、工艺过程卡(工艺路线卡)

它规定整个生产过程中,产品(或零件)所要经过的车间、工序等总的加工路线及

所有使用的设备和工艺装备。工艺过程卡不需绘制工艺简图。在小批量生产且工艺过程不复杂时,可与产品图纸配合,直接指导操作。在大批量生产时,要以作为工序卡片的汇总文件。如机加工工艺过程卡、装配工艺过程卡等。

5.5.1.2、工艺卡

是针对某一工艺阶段编制的一种加工路线工艺。它规定了零件在这一阶段的各道工

序,以及使用的设备、工装和加工规范。

5.5.1.3、工序卡

是规定某一工序内具体加工要求的文件。除工艺守则已作出规定的之外,一切与工

序有关的工艺内容都集中在工序卡上。

工序卡的内容包括:

㈠.操作步骤;

㈡.质量要求;

㈢.所选择的工艺参数;

㈣.使用的设备、工装;

㈤.必要的简图等。

5.5.1.4、检验卡

这是根据产品标准、图样、技术要求和工艺规范对产品及其零部件的质量特性、检

测内容、要求、手段作出规定的工艺文件,主要用在关键工序的检查。

5.5.1.5、工艺守则

这是对某一专业应共同遵守的通用操作要求。如切削加工工艺守则。

5.5.1.6、其它:如工艺附图、装配系统图等

5.5.2、工艺规程制定和修改的依据

5.5.2.1、工艺规程必须以国家标准和满足用户要求为依据,新产品试制要根据用户的技术要

求,结合原材料、技术设备的实际情况制定产品的合理标准。

5.5.2.2、以理论研究和同行业技术成果为依据。

5.5.3、工艺规程制定和修订程序

5.5.3.1、在分管工艺副总经理的领导下,由技术部负责执行,技术部通过工艺资料或试验,

并结合公司原、辅材料、设备等具体情况提出工艺规程草案。对草案进行讨论,提

出修改意见,由技术部汇总修正,制定工艺规程初稿,然后由有关车间领导组织生

产工人讨论论证,并将讨论意见通知技术部,再由技术部修订定稿,以分管工艺副

总经理报总经理审定后,报总经理批准颁布执行,技术部负责督促检查修订情况。。

5.5.3.2、工艺规程的修订程序与制定程序相同,确实需要修订时,应向技术部提出书面报告,

技术部综合各方面意见将修订方案报分管工艺副总经理审核后,书面下达正式变更通

知,一般性工艺备件的修订由技术部直接书面通知生产部。

5.6、附件:凡违反工艺管理制度规定的将按相关管理制度对相关责任人予以相应的处罚。

第8篇:生产工艺管理制度(精选)

生产工艺管理制度

1、目的

为加强工艺管理,严肃工艺纪律,确保产品质量。

2、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半成品和成品生产车间生产的工艺管理。

3、职责

3.1品管处负责工艺文件的编制和对生产车间的技术工艺实施,进行工艺纪律的检查。

3.2 生产车间负责会同品管处监督、检查、考核工艺纪律的执行情况。

3.3 生产车间负责工艺制度的贯彻执行。

4、管理内容及要求

4.1 工艺策划

根据产品的技术质量要求,确定所需原材料、工艺流程、加工方法、产品质量标准、设备要求、验证时机、接收标准等。

4.2 工艺文件的贯彻

4.2.1 产品文件一经批准,就成为公司的技术标准,相关部门必须严格执行,不得擅自更改或降低要求。贯彻执行工艺文件,是执行工艺纪律的主要内容之一。

4.2.2 工艺文件下发后,技术部应及时到车间进行技术指导。指导内容一般包括:

设备、工具夹具是否需要增添和调整;

生产组织和生产流程调整意见;

产品关键部件及其技术保证措施;

采用新工艺应注意的事项;

估计在制造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及预防措施。

4.3 工艺更改的控制

随着设计、工艺方法的改进、某个工艺文件的差错和新标准的实施等原因会发生工艺更改等问题,必须对工艺的更改加以控制。

4.3.1 工艺更改由技术部提出更改方案,经批准后下发工艺更改通知,个部门遵照执行。

4.3.2 对更改工艺后的产品质量进行评审认可,以验证产品质量是否达到预期的效果。

4.4 工艺流程

工艺流程能满足确保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符合安全生产的要求。

4.5 工艺准备

现场应有的技术文件;

符合工艺文件要求的原材料、半成品;

满足工艺要求所需的设备;

所有工艺设备及辅具符合工艺要求。

4.6 工艺操作

操着者对工艺要求有全面、正确的理解;

操着者要按技术标准、按图样、工艺文件进行生产。

4.7 贯彻“三不”原则

不合格的愿材料不投产,不合格的半成品不转序,不合格的成品不出厂。

4.8 工艺卫生

生产环境、设备、设施的清洁卫生;材料、器具等的堆放与保管做到限量定位、定要求、完好、整齐、清洁。

第9篇:生产工艺技术规程管理制度

生产工艺技术规程的管理规定

1目的

为了使工艺技术规程适应企业的发展并贯彻执行,保证企业生产稳定、优质、低耗、安全进行。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焦化公司所有单位和个人

3 管理内容与要求

3.1 工艺技术规程的内容

3.1.1产品、半成品、生产工艺流程及生产原理。

3.1.2使用主要设备的名称及性能参数。

3.1.3工艺技术指标、工艺控制点。

3.1.4原料、产品技术要求。

3.1.5原料消耗工艺定额。

3.1.6岗位技术操作规程。

3.1.7特殊过程。

3.1.8中控与分析化验规定。

3.1.9交接班规定。

3.1.10 安全技术操作过程。

3.1.11 生产过程中的检验与产品的自检专检规定。

3.1.12 设备维护检修规程。

3.2工艺技术规程、安全技术规程、设备维护检修规程由技术部在总工程师的指导下负责贯彻及修改,生产部、安监部、机动部及各车间领导和技术人员配合执行,共同负责各项规程的监督、检查。

3.3为保证工艺技术规程的严肃性和稳定性,规程制定后技术部与人力资源部、生产部组织生产工人,技术工人和有关管理人员学习,掌握规程、熟悉规程、使他们的生产技术能达到工艺技术规程的要求。

3.4新工人上岗前必须经过培训,基本掌握操作要点和工艺过程,并经考试合格后,方能上岗操作。

3.5规程颁发后,必须严格执行,任何人无权擅自修改或拒不执行。生产单位可积极提出建议书面反映到技术部。技术部定期组织规程的适用性评价,对不适应的部分及时进行修改,对修改部位较多的要进行换版。

3.6技术部技术人员要经常深入生产第一线调查、指导、考察、倾听生产工人的意见,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处理问题。

4考核标准

4.1 工艺技术规程内容不全、不按规定书写的每有一项扣10分。

4.2

4.3

4.4

4.5 生产工艺改变后,对工艺技术规程不及时修改的,扣20分。 工艺技术规程制定后不组织学习,扣20分。 新工人上岗前不培训、考试不及格即安排上岗,扣20分。 有规程不执行、未经批准擅自修改工艺技术规程以致造成产品质量、设备或安全方面严重后果的,扣50~100分。

5附则

5.1 本标准自2008年月日起执行

5.2 本标准由技术部起草

5.3 本标准由企管部审核

上一篇:意识形态工作体系下一篇:学习万斌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