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融合下文化创意论文

2022-04-1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文章在对文化科技融合产业及其三种划分的基础上,通过实地调查和文献查阅,对文化科技融合产业的三种类型进行概况分析,对沈阳文化科技融合产业的问题,包括传统文化的科技融合发展缓慢、文化与科技融合的平台建设不够完善、文化与科技融合创新技术含量有待进一步提高等问题,在分析问题原因基础上,提出完善沈阳文化科技融合产业问题的对策建议。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科技融合下文化创意论文 (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科技融合下文化创意论文 篇1:

区域创新网络视角下的文化科技融合创新机制研究

摘 要:文化科技融合创新已成为促进文化与科技协同发展的新途径。在区域创新网络的视角下,以系统论和技术创新理论为基础,应用系统动力学将文化科技融合创新划分为创新产出、创新网络、创新支撑和创新资源四个子系统,构建了各个子系统间相互作用的SD模型,并应用Vensim PLE软件进行系统仿真来分析文化科技融合创新影响因素及运行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文化科技融合创新系统由相互作用的子系统运行机制构成;融合创新网络平台运行机制、创新政策力度、市场需求预测准确度、产学研合作力度及主体间关系连带等均对文化科技融合创新机制有效性存在显著正向影响。

关键词:区域创新网络;融合创新;文化科技;系统动力学

一、引言

文化科技融合创新是区域创新主体、文化科技创新资源及外部环境等系统间深度融合、相互促进的复杂系统,是促进文化产业发展,提升区域技术创新能力和经济实力的有效途径。基于此,国内外学者对文化科技融合展开了相关研究,谭希培(2013)从文化和科技两者间关系入手,提出文化科技融合创新的正向关联[1];吴晓雨(20

12)从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视角探讨科技对文化产业作用机理,认为科学技术创新对于改善文化发展方式,推动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具有重要作用[2]。还有一些学者也从区域发展层面出发分析促进文化科技融合创新的对策,刘学华(2013)通过对上海文化科技融合创新的现状及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培育龙头企业等发展对策[3];江光华(20

14)从财政政策的角度研究如何推进北京文化产业与科技融合,提出了相应的财政政策建议[4]。总的来说,这些学者均是从宏观视角,对文化科技相互影响关系、融合政策的探讨,鲜有学者对文化科技融合创新过程中实际运行机制问题,即文化科技融合影响因素作用路径进行分析,仅有部分学者对文化科技融合机制开展了相关研究。雷舜东、熊源等(2012)采用实证分析,建立了文化科技融合影响因素指标体系,分析了文化科技融合作用机制,是少有的通过定量分析文化科技融合机制的范例[5]。

综上分析,尽管关于文化科技融合创新等相关研究成果较多,但目前文化科技融合效率仍较低,其根本原因在于:一是文化科技融合是复杂系统问题,文化科技融合创新过程难以形成有效运行机制,区域创新资源合理配置效率低等;二是在研究文化科技融合问题时,所采用的方法更多集中于定性分析和案例推演,定量分析较少,难以表现区域内文化科技融合各个子系统间相互作用形成复杂的具有耗散性的运行机制。基于此,本文从区域创新网络视角出发,将文化与科技融合视为复杂的创新网络系统,通过系统动力学的建模与仿真系统模拟融合过程中个各子系统的相互作用的影响因素,对文化与科技融合创新机制开展深入研究。

二、文化与科技融合创新网络的系统分析

(一)区域创新网络理论分析

区域创新网络主要关注的是以创新为目标的创新主体间互动学习所构成的网络制度环境。傅首清(2010)将区域创新网络定义为区域内创新主体、产业服务体系及平台等各种因素进行配置的资源整合体系[6]。喻科(2011)从产学研合作的角度出发,认为区域创新网络是配置和发挥资源最大效能的一种协同创新模式[7]。区域创新网络主要强调区域内各子系统、各要素之间相互协作而建立一种正式或非正式的网络关系,从而产生单个要素无法实现的效应。融合创新是技术创新系统一体化发展的趋势,文化与科技融合创新则是来自文化产业和科技产业两个不同领域,跨行业的相互参透,区别于传统的产业内部的协同创新模式。因此,文化科技融合创新涉及多创新主体及要素的复杂系统问题,对于单纯研究文化与科技两者关系的回归分析等常规方法很难加以透彻分析,创新网络视角下在探索这种具有复杂性的协同创新系统形成和发展机制问题上具有显著的优势,有助于我们深入了解文化与科技融合创新系统的运行机制等深层次的理论问题。基于此,本研究拟创新性的引入区域创新网络理论,将文化与科技融合创新问题视为具有复杂性的区域网络创新系统,并展开系统分析。

(二)文化与科技融合创新网络的子系统分析

Forrester(1989)提出在建立系统动力学模型中,首先需要根据运行实际确立系统边界[8]。由于文化与科技融合创新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影响文化与科技融合创新机制有效性的因素较为复杂,且各因素之间相互作用。因此,本文在文献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文化与科技融合创新机制运行的实际情况,将文化与科技融合创新机制运行的影响因素包含在四个子系统之中,即文化与科技融合创新产出子系统、文化与科技融合创新网络子系统、文化与科技融合创新支撑子系统和文化与科技融合创新资源子系统。各个子系统之间存在内在的逻辑关系,分别表征不同影响因素之间的相互影响机制。具体来说,文化与科技融合创新产出子系统是文化产业与科技产业融合创新的目标;文化与科技融合创新网络子系统描述了区域内文化产业、科技产业及相关利益主体间融合创新的稳定性并与外部环境形成平衡的网络环境;文化与科技融合创新资源子系统主要衡量文化与科技融合过程中知识的转移与人才流动过程;创新支撑子系统表征了文化与科技实现融合创新过程中所需要的政策支持,金融支持及网络平台的支持。四个子系统具体分析如下:

1.文化与科技融合创新产出子系统主要包括经济效益产出、社会效益产出和新文化业态产出三个方面。其中经济效益产出受到新型文化业态产出和社会效益产出的影响。具体来说,经济效益产出主要是指文化产业收入即主要由科技成果转化率、企业生产运作能力及企业动态营销能力决定;文化的传播度和文化产业再生产力影响社会效益产出;新型文化业态产出则由文化科技融合能力和文化科技融合水平等因素决定。

2.文化与科技融合创新网络子系统由创新主体网络密度、创新主体网络关系连接强度和创新主体匹配性三个维度构成。其中创新主体网络密度指区域创新网络内创新主体数量及相互关系的存续情况,由创新主体数量和关系连带进行度量。创新网络关系强度主要指创新主体之间互动和沟通的频次和效果,由沟通频率和沟通效能来表示。创新主体匹配性主要是从创新主体资源互补性和组织文化的相似性两个方面进行测度。

3.文化与科技融和创新资源子系统主要由网络内外部知识集聚、人才集聚及资金充分支持构成。文化与科技能够实现融合创新的资源主要来源于网络内外部知识,人才和资金的流动。网络内各创新主体间知识的转移主要受到知识提供者、知识源和知识接受方等因素的影响。人才流动主要取决于区域内产学研合作水平。

4.文化与科技融合创新支撑子系统主要由区域创新网络平台运行机制、文化创新能力和科技创新能力和创新环境四个方面构成。其中创新网络平台是指基于互联网云技术应用下搭建集文化产业,科技产业、服务中介机构及其他利益相关主体为一体的网络信息共享平台,它受到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及网络平台运行机制完善度的影响。文化创新能力是实现文化发展的实质,主要受到文化创新理念,文化创新机制及文化中介市场完善度的影响。科技创新能力是文化与科技融合创新的重要支撑要素和发展动力。文化与科技融合创新动力则是指科研人员对于科技创新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受创新激励机制完善度等因素的影响。而产学研合作水平又是发展科技创新的重要手段和方法,合作水平则影响科技成果和科技创新人才的产出。

三、文化与科技融合创新建模与仿真分析

(一)模型的基本情况和假设

基于上述分析构建基于系统动力学的系统流程图(见图2)。模型主要包括状态变量、常量、速率变量、表函数以及平滑函数等,各变量间的因果关系阐释了影响文化与科技融合创新机制有效性影响因素的相互影响机制。同时,为了确保系统动力学模型的准确性和科学性,本文设定如下假设:1.本文假设文化与科技融合创新机制的存续时间为5年,创新主体根据融合创新机制的有效性决定是否继续维持融合创新机制。2.为突出本文的重点,本文对于文化与科技融合创新网络子系统的划分,不考虑文化产业不可商业化的部分。3.政府政策的重大变革以及非正常情况下所导致的合作体系崩溃不作考虑。

(二)模型参数的设置

影响文化与科技融合创新机制有效性的因素具有明显的多维性和理论性,且区域创新网络视角下的文化与科技融合具有显著的地域差异性。为此,在实际中很难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获取相应的数据,并且通过分析国内外现有的关于文化与科技融合创新的文献及实例发现,基于数据分析的文化与科技融合创新机制并不多见。为此,造成对于系统动力学模型中变量初值的设定很难以文化与科技融合创新机制运行的历史数据为依据。基于上述分析,本文借鉴原毅军(2013)等的研究,利用平衡态赋值法对模型中的参数进行设置[9]。

(三)结构方程设计

L1文化科技融合创新机制有效性=INTEG(SMOOTH(文化与科技融合创新产出子系统+文化与科技融合创新网络子系统+文化与科技融合支撑子系统+文化与科技融合创新资源子系统),6)

L2文化科技融合创新产出子系统=SMOOTH(ln(0.2*文化与科技融和创新支撑子系统+0.3*文化与科技融和创新资源子系统+0.5*文化科技融合创新网络子系统+新型文化业态+社会效益产出+经济效益产出)-融合创新损耗,6)

创新支撑子系统、创新资源子系统及创新网络子系统均对创新产出子系统具有重要影响;但考虑到实际运行状况,假设影响权重分别为0.2,0.3和0.5。此外,考虑到状态变量均是累积的过程,不会将突增的现象作为长远趋势,因此本文采用平滑函数,其他状态变量不再做解释。

L3文化科技融合创新网络子系统=SMOOTH(ln(创新主体匹配性+创新网络关系强度+融合创新网络密度+0.2*文化与科技融和创新支撑子系统+0.3*文化与科技融和创新资源子系统),6)

L4文化科技融合创新资源子系统=INTEG(SMOOTH(人才集聚+知识集聚+资金支持),6)

L5文化科技融合创新支撑子系统=INTEG(SMOOTH(创新网络平台运行机制+文化创新能力+科技创新能力+创新环境),6)

R1经济效益产出=企业动态营销能力*企业生产运作能力*科技成果转化率

R2社会效益产出=文化传播度*文化再生产力

R3新型文化业态=STEP(文化与科技融合水平*文化与科技融合能力,12)

由于新型文化业态的产生需要一个过程,即文化科技融合达到一定程度,因此用阶跃函数进行模拟。文化科技有效融合一般在一年后出现一定的成果,新型文化业态有所发展。因此,假设从12个月后,就会产生新型文化业态。

R2网络平台运行机制=RAMP(IT能力*IT资源*互联网云平台应用,3,20)

考虑到网络平台运行机制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其对文化科技融合产出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因此为了更真实的模拟,本文采用斜坡函数。同时,IT能力、互联网云平台对于网络平台运行机制的影响并非立即产生,而是经过知识吸收,整合等过程,假设其从第3个月开始发挥作用,且呈现稳定增长的趋势,而到第20个月时,IT能力、互联网云技术及IT资源等影响因素对于网络平台运行机制趋于稳定。

R3人才集聚=STEP(人力资源数量*人才集聚水平,12)

A1融合创新网络密度=RAMP(创新主体数量*(0.4*直接关系连带+0.6*间接关系连带),12,48)

A2融合创新网络关系强度=创新主体沟通效能*创新主体沟通频率*0.5*融合创新网络密度

C1创新政策力度=0.3

C2直接关系连带=0.3,间接关系连带=0.7

在文化科技融合创新网络形成的初期直接关系连带起主要作用但比例相对较少,而间接关系连带占比较大,随着文化科技融合创新机制的逐渐形成,通过网络信息搜索和共享,网络间直接关系连带和间接关系连带逐渐转换,两者的平衡最终随着主体间信任机制的形成而区域稳定。因此,直接关系连带初始值设为0.3,间接关系连带设为0.7。

C4互联网云平台应用=0.5

四、文化科技融合创新机制有效性演化和仿真分析

(一)模型有效性检验

由于系统动力学是对现实情况的模拟与仿真,主要关注SD模型的合理性远比参数的选择更为重要,因此,对文化与科技融合创新机制有效性系统动力学模型的检验主要采用理论检验方法,着重考察模型结构的有效性、一致性和适应性。本文借鉴王其藩(2009)的研究[10],在已有的系统流图模型的基础上,采用模型结构测试法进行检验,体现四个子系统及整体的文化与科技融合创新机制有效性指标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并判定系统机构模拟结果与相关的行为规律一致性情况。为此,本文进行了模型结构测试,结果如图3所示。

由图3可知,在模拟期内创新网络子系统、创新支撑子系统、创新资源子系统和文化与科技融合创新机制有效性系统皆呈上升趋势。具体来说,文化与科技融合创新机制有效性系统表现出非线性增长趋势,当融合创新网络内各主体对于融合创新产出满足时,创新网络关系更加紧密,网络主体间关系连带和沟通效能增加,不仅保证了文化与科技融合创新机制的有效性,同时还推动了融合创新支撑子系统和融合创新资源子系统的有效运行。此外,创新资源子系统和创新支撑子系统又能够作用于创新产出子系统,从而形成循环反复的反馈作用机制,提高文化与科技融合创新机制有效性。

其中,文化与科技融合创新网络子系统在融合创新机制的前期和后期,即存续的0-24个月和48-60个月上升速度相对缓慢,这是因为在形成文化科技融合创新机制建立的初期,政府及创新主体投入人力资源、知识资源和相关基础设施,但是并没有形成相对稳定的网络,或网络间的关系强度和网络密度都比较弱,上升速度缓慢。而创新机制运行的后期(3-4年)后,融合创新网络内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相对完善,维持在稳定的范围之内,上升速度趋于下降;而文化与科技融合创新资源子系统在前期表现出减少的趋势,这是因为形成文化和科技融合创新机制的前期有大量的资源投入,而产出几乎为零,相反文化与科技融合创新支撑子系统并没有因为资源投入而呈现下降趋势,这与我国支持文化产业发展推动文化科技融合创新的政策现状相符合。相关政策及创新平台的建立均离不开政府的扶持和推广,因此在文化与科技融合的初期,文化与科技融合创新支撑子系统并没有呈现下降趋势。本文所建模型与显示情况拟合度较高,能够反应文化与科技融合创新机制的实际运行情况,模型的可靠性较高。

(二)模型灵敏度分析

本文所建立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包括四个子系统、若干影响因素及各变量间的关系主要根据文献推理估计,使用较简单的数学方程进行描述,变量带有一定的主观性和随意性。通过灵敏度分析可以检验变量和参数变化对整个系统行为的影响机制和影响程度。在灵敏度分析中,如果参数改变导致相关的行为曲线出现较为明显的变化,那么该参数对SD模型的敏感的;反之亦然。通过对SD模型的反复调试发现,需求市场预测、创新政策力度、互联网云平台应用、创新主体关系、产学研合作力度,因此本文对上述变量进行灵敏度分析。

1.需求市场预测和创新政策力度

在文化与科技融合的初期创新政策力度及准确的市场需求预测对于推动文化与科技的融合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创新必须以市场为导向,结合市场需求对文化创新的形式和内容进行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的评估,才能实现创意内容丰富化,满足消费者对文化创意产品的需求。因此,本文通过调节创新政策力度和需求市场预测,分析文化与科技融合创新机制的有效性变化。具体来说,将创新政策力度调节为0.2、0.4、0.6;将市场需求预测调节为0.1、0.3、0.5。从图4可以看出:改变创新政策力度可以提高文化与科技融合创新机制的有效性,但是创新政策力度达到一定程度后对于机制有效性的影响则越弱;同时市场需求预测越准确,文化产品更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从而提升文化与科技融合创新产出,因此文化与科技融合创新机制更加有效。

2.互联网云平台应用

完善融合创新网络平台运行机制的措施可以通过提高互联网云平台的应用、加强IT资源的整合及IT能力等方面入手。从图5可以看出,互联网云平台应用由0.1调整到0.3再到0.5,创新网络平台运行机制有显著的提高,进而对文化科技融合创新机制有效性产生影响,说明加强互联网云平台的应用可以整合文化科技融合创新主体间资源,强化资源共享和提高知识传递速率,降低信息滞后或偏差的概率,从而对整个文化科技融合创新系统带来正向影响。另一方面,通过斜坡函数对互联网云平台应用的描述,从图5可以看出,随着融合创新进程发展,创新网络平台运行机制在第30个月之后影响区域平稳,形成稳定的运行机制。进一步分析,互联网云平台应用在0.3时对于网络创新平台运行机制的影响要大于0.5时,这是因为应用前期网络云平台具有资源搜寻和整合优势,能够对文化资源和主体优势资源进行大范围的挖掘和整合,因而促进网络平台运行机制快速形成,如果加强其应用,知识和信息的转移速度放缓,网络平台运行机制区域稳定。

3.融合创新网络主体关系

通过仿真模拟发现,融合创新网络密度对文化科技融合创新网络主体关系具有重要影响。研究发现,融合创新网络主体间关系连带对文化科技融合网络最为敏感。因此,将创新主体直接关系连带由0.2调整为0.4。由图6不难看出,创新主体间直接关系连带越强,越有利于文化科技融合创新网络间知识和技术的转移吸收,从而使得文化科技融合创新网络子系统更加稳定,创新机制有效性也进一步提高。进一步分析图6可知,0-24个月期间,直接关系连带具有突出的作用,这是因为在文化科技融合创新网络形成的初期直接关系连带决定主体间网络密度,间接关系连带作用较小;48个月之后间接关系连带发挥其搜寻优势起到主要作用,其次如果融合创新网络间如果没有形成有效的利益分配机制,直接关系连带优势也将逐渐减弱,因此,合理协调创新主体间关系,才能促进文化科技融合创新机制有效性的提升。

4.产学研合作力度

在保持其他变量不变条件下,假设产学研合作力度由0.2逐渐提高到0.6。从图7可以看出:促进产学研合作向纵深方向发展对文化科技融合创新的产出具有显著正向影响。通过产学研合作,一方面可以实现在满足双方效用基础上的利益共享和风险共担,还能够提升其科技创新能力和人才培养水平;另一方面,科技创新能力是科技转化能力的基础,通过科技转化能力改变文化传播的路径、文化产品的外在表现形式,以及提升文化产品的科技内涵和人文内涵,最后丰富文化创意,实现“内容为王”的文化科技融合创新目标。

五、结论及建议

本文通过对已有的文化科技融合创新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结合文化科技融合创新实际的运行情况,构建了文化科技融合创新的网络系统模型,明确了文化科技融合创新机制的影响因素和相互作用关系。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文化与科技融合创新机制的SD模型,通过Vensim PLE软件对文化科技融合创新机制有效性进行了研究。同时,通过对模型中较为敏感的参数进行灵敏度分析发现,创新政策力度、产学研合作力度、市场需求预测准确度、互联网云平台及主体关系连带对文化科技融合创新产出均具有正向影响。根据上述灵敏度分析,得到如下启示:

(一)适度的政府引导机制对文化科技融合创新具有显著的影响

创新政策力度对文化科技融合创新具有正向影响,但从仿真结果来看过度的创新政策力度并不能进一步提升融合创新机制的有效性,反而使网络内主体产生惰性,影响文化科技融合创新产出。市场需求预测越准确,文化创新能力的经济价值越高。政府应引导形成“市场需求—科技研发—文化转化—进入市场—产业化发展”的全新融合模式,提高文化创新能力,实现文化创意内容丰富化。

(二)创新网络平台运行机制的完善,直接影响文化科技融合创新资源的共享和信息的传递

互联网云平台的应用有利于提高融合创新主体间互动、资源共享及协调主体间合作模式,提升文化科技融合能力。因此,政府、文化企业和文化研究机构可以通过健全创新网络平台运行机制,充分利用IT资源挖掘区域文化资源和科技资源,并进行有效整合使之成为文化科技融合的润滑剂。

(三)加强产学研合作促进文化科技融合创新产出

产学研合作的实质是“异质性”主体间的联盟,产学研合作力度越大,对于文化科技融合创新能力的影响就越强。为此,政府在为文化与科技融合创新的提供基础设施、物质支持的同时,更应该在文化企业与科研院所以及高校间“牵线搭桥”,积极引导文化企业,尤其是中小型文化企业参与产学研合作,提高企业科技创新能力。但是对于大型文化企业,特别是具有完善科研设施的文化企业,不仅要鼓励其参与产学研合作,还要鼓励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防止出现因为对产学研过度依赖而产生“挤出效应”,从而对企业自身的科技创新能力产生消极影响。

(四)文化科技融合创新机制的有效性关键在于形成稳健的区域融合创新网络,而文化科技融合创新网络又受到网络密度的影响

在文化科技融合创新网络建设中,政府一方面可以通过增加文化中介服务机构,推进文化企业与科技企业合作,为文化科技创新网络的形成提供桥梁,提高文化科技转化效率,另一方面,完善主体间信任机制,使得创新主体在信任的基础上建立亲密关系和非正式交流机制,从而有利于隐性知识的转移和吸收,增强主体间关系密度,形成稳定的文化科技融合创新机制。

(特约编辑:陈国权)

参考文献:

[1]谭希培,蒋作华.文化发展新动力:文化与科技融合创新[J].社科纵横,2013(7):104-108.

[2]吴晓雨,张宜春,严先机.文化科技的内涵和外延[J].艺术百家,2012(6):214-216.

[3]刘学华,周海蓉,陈恭.上海推动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研究[J].科学发展,2013(9):49-59.

[4]江光华.推进北京文化产业与科技融合的财政政策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4(4):20-24.

[5]雷舜东,熊源.文化与科技创新融合机制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2012(8):45-49.

[6]傅首清.区域创新网络与科技产业生态环境互动机制研究——以中关村海淀科技园区为例[J].管理世界,2010(6):60-65.

[7]喻科.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特性及动态创新能力培养研究[J].科研管理.2011,32(2):36-39.

[8]Freeman C.Networks of innovators:a synthesis of research issues[J].Research Policy,1991,(20):86-92.

[9]原毅军.产学研技术联盟稳定性的系统动力学建模与仿真[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3,34(4):50-54.

[10]Dominique Guellec,Bruno Van Pottlesberghe. The Impact of Public R&D Expenditure on Business R&D[R]. OECD Working Paper,2000(23):78-82.

作者:王聪 徐刚

科技融合下文化创意论文 篇2:

沈阳市文化科技融合产业现状分析

摘 要:文章在对文化科技融合产业及其三种划分的基础上,通过实地调查和文献查阅,对文化科技融合产业的三种类型进行概况分析,对沈阳文化科技融合产业的问题,包括传统文化的科技融合发展缓慢、文化与科技融合的平台建设不够完善、文化与科技融合创新技术含量有待进一步提高等问题,在分析问题原因基础上,提出完善沈阳文化科技融合产业问题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沈阳市 文化科技融合产业 数字出版业 文化创意产业

一、文化科技融合产业的界定

(一)文化科技融合产业的界定

文化与科技融合是指通过现有文化产品与运用了数字技术和网络信息为代表的现代科技产品的有机结合,是文化和科技一体化衍生创造的过程。文化与科技融合已交融渗透到文化产品创作、产生、推广、消费普及的各个层面和环节,既包括科技在文化领域的广泛应用,也包括科技领域的文化建设。文化与科技融合产业是文化与科技融合所创造的最终价值,产生的一种新的产业,该产业是在文化与科技融合的基础上打破原有文化产业与科技产业的边界,将文化产业的“创意”和科技产业的“创新”相互渗透融为一体,并与形成产业的其它要素之间相互作用进行再生性创造而形成的一种产业,是文化创意与科技创新以产业为载体融合发展的产物,兼具“文化”、“科技”和“产业”三方面特征。

(二)文化科技融合产业的划分

文化与科技融合产业,根据产业中“文化创意”和“科技创新”所含附加价值的高低以及相对重要程度的不同,可将文化与科技融合产业分为三类。

1.以文化产业为主,借助科技的力量,提升文化产品的技术含量的新型文化产业,比如以数字内容为核心的网络文化产业:网络文学、网络电视、网络音乐、网络戏剧等;日趋数字化的传统文化产业:数字出版物、数字电影、数字音乐、数字艺术(美术数字化)、数字图书馆、数字美术馆、数字博物馆以及数字化的舞台设备与表演艺术。数字出版业是指传统的新闻出版与科技融合运用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和数字技术改变传统新闻出版的模式和方法,实现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和市场创新的文化科技融合产业。

2.以科技产业为主,融入文化元素,提升科技产品的附加价值,发展科技文化产业,比如以科技为主注入文化信息的动漫产业、网络游戏产业、基于广播电视电影的新媒体。

3.文化产业与科技产业协同发展,产生新型产业,比如融合更多科技元素的文化创意产业。

二、沈阳市文化科技融合产业发展现状

(一)沈阳市文化科技融合产业取得的成绩

1.文化科技产业基地初具规模。沈阳目前已形成多个初具规模的文化创意产业基地。“十一五”期间根据“东西南北”空间布局而形成的4个文化产业基地通过集聚形成了产业链:东部的棋盘山国际文化旅游产业基地,南部的浑南动漫产业基地,西部的胡台包装印刷产业基地,以及北部的沈北华强文化科技产业基地和沈阳“123”文化创意产业园等。对周边地区相关产业的带动作用和辐射能力日益增强。

2.文化产业与科技产业协同发展,培育了新兴文化产业。近年来,沈阳在科技与文化融合方面,培育了影视传媒、创意设计、广告会展、数字文化等新兴文化产业,具有典型示范意义的文化科技融合产业有辽宁美术出版社、辽西古生物数字化全媒体传播,北方图书城、沈阳出版发行集团、辽宁北方出版物配送有限公司、辽海出版社成、春风文艺出版社等数字出版类重点项目;立体影像、激光显示等文化技术装备;影院播放系统、专业摄像机等文化软件系统;数字电视(DTV)、智能电视、CMMB移动电视、数码相机等电视节目制作系统。

这些产业或以科技产业为主,依托老工业基地装备研发和制造优势,融入文化元素,提升科技产品的附加价值,实现高端装备制造与文化产业的融合互动发展格局;或者以文化产业为主,借助科技的力量,提升文化产品的技术含量,例如辽宁广播电视报社(城市生活信报社)、辽宁省广播电视音像出版社、辽宁北方期刊出版集团等,日益向数字化方向转型尤其在编辑期刊报纸、图书出版、广告发行、网站设计等方面。

3.文化科技融合企业数量增长迅速。沈阳市和平区被誉为国际级的文化科技融合产业基地,各类技术开发和服务机构、数字设计机构,沈阳文化产业集团,沈阳三鲁园古玩有限公司,沈阳工艺美术商厦,沈阳出版发行集团,沈阳演艺集团,沈阳电影公司,都集聚在此。其中,沈阳四维数码科技有限公司和沈阳市浑南新区动漫产业基地被文化部认定为国家文化艺术科技创新基地。和平文化和科技融合产业示范基地文化科技骨干企业113家,占基地企业总数71%。2011年实现产值150亿元,已经形成了数字出版、创意设计、广告传媒、文化旅游等文化和科技融合产业链条。

4.以科技产业为主,融入文化元素的文化科技融合产业发展迅速。主要包括动漫产业、网络游戏产业、基于广播电视电影的新媒体动。漫产业成为代表沈阳文化产业勃兴的新亮点,引起国内外业界的广泛关注。沈阳市浑南新区被授予国家动漫产业发展基地和国家动画产业基地,通过技术、环境和融资平台的协同构建,使动漫企业实现了起点较高、快步发展的格局。

近几年,软件、网络及计算机服务一枝独秀,无论是总收入,还是就业人口比重都远远高于其他行业(详见图1、表1)。

从产值构成上看,2013年沈阳市文化创意产业产值比重的前三名分别是软件网络及计算机服务、其他辅助服务和广告会展。其中,软件、网络及计算机服务行业连续十年在沈阳市文化创意产业产值比重中占据第一,并保持强劲的增长势头,特别是动漫和网络游戏产业,近几年异军突起,发展极为迅速。软件、网络及计算机服务产业己经成为沈阳市文化科技融合产业的第一支柱产业,它不仅创造了最高的产值比重,而且是创造就业的重点行业。

5.融合更多科技元素的文化科技融合产业发展平稳。代表文化产业与科技产业协同发展的新型产业,并融合更多科技元素的文化科技融合产业是文化创意产业。文化创意产业源于创意产业和文化产业,强调主体文化或文化因素并以创造力为核心,通过技术、创意和产业化的方式开发、营销知识产权,创造社会财富,提供社会服务,是经济、文化、科技相互融合发展、具有辉煌发展前景的产业。2012年沈阳文化创意产业产值81.84亿元人民币,沈阳市文化创意产业城镇非私营法人单位从业人员达16440人。

2012年,沈阳市被批准为国家科技和文化融合示范基地。沈阳四维数码科技有限公司被文化部认定为国家文化艺术科技创新基地,同时,被教育部认定为立体动画和多媒体研发与生产基地,研制出了世界首款4D立体真媒体电脑影机,并形成了全球最大的立体教学片库。和平区作为科技和文化融合示范基地所在区,积极促进文化产业发展与经济和科技相融合,大力培育和发展数字出版、4D立体影像、舞台演艺、广播媒体等科技文化融合新兴产业,加快推进数字高新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文化产业,鼓励新兴文化产业与传统文化产业相融合。

6.以文化产业为主,借助科技的力量的文化科技融合产业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包括网络文化产业、数字出版业、及数字化的舞台设备与表演艺术等。从目前沈阳市数字出版的发展态势来看,数字出版对传统的出版传媒产业的产业格局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它打破了传统的时空界限,也给人们的生活方式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己成为沈阳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和强劲的拉动力。近几年,沈阳市数字出版产业总产值连年增长,从表2中我们可以看到,沈阳市数字出版产业产值从2010年的187亿元上升到2013年的302亿元,年均增长25.5%,2013年,沈阳数字出版产值占全国数字出版总产值的16.2%,并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

(二)沈阳市文化科技融合产业存在的问题

1.传统文化科技融合产业与新兴文化科技融合产业发展不平衡。沈阳市文化科技融合产业存在着发展不平衡的现象,一方面,动漫、网络游戏等新兴文化产业与科技融合而成新兴文化科技融合产业发展比较迅速,网络、软件及计算机服务产业占据整个行业的半壁江山,发展速度持续走高。另一方面,文化艺术等与传统文化产业相关的文化科技融合产业在融合发展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部分传统文化形态还未与科技进行融合,那些己经融合的,其融合程度不高,融合效果也不甚理想,没有很好的挖掘出文化科技融合产业发展的巨大潜力。目前,沈阳市以文化产业为主,借助科技的力量融合发展的文化科技产业尚处于起步阶段。文化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偏低,在文化产业结构方面,仍以传统结构为主,原创能力薄弱,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还不够,在设计、制作、传播等环节,没有高效、大幅度地应用高新技术,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科技支撑体系尚未形成。

2.科技与文化融合的平台建设不够完善。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方面,科技与文化融合的服务机构数量还不够多;公共技术服务、投融资交易、知识产权、品牌培育、人才培训等科技文化融合服务机构不够健全;搭建综合信息服务平台的积极性不够高,没有为文化科技创新成果的发布和产权交易提供便捷、高效的渠道;投融资体系不健全,沈阳文化产业投资仍然主要来源于政府,国有资本独大,利用外资和社会资本的比重则相对较小,民营资本又受到各种限制,严重影响了文化科技产业发展的规模与速度。

3.文化与科技融合创新技术含量有待进一步提高。科技体系的文化意识不到位,文化体系对科技不强,科技与文化各自发展、融合度较差。当前沈阳市文化科技融合产业基地技术创新虽然取得了不菲的成绩,但与国内外其他优异的产业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文化含量和技术含量有待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同时技术的匮乏也导致资源的重复使用和浪费,甚至阻碍了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和壮大。

4.文化科技融合产业链有待提升。文化科技融合产业作为一新兴产业,想要赢得消费者的认可获取持续发展,仅仅只靠自身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产业基地为各个企业资源的有效整合提供了有利的基础环境,但就沈阳市目前的情况而言,各个企业之间、相关产业之间、政府与企业以及社会团体组织机构的紧密结合度不够,还有一些体制机制的不健全使产业链不够完善。

三、沈阳市文化科技融合产业现存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对文化与科技融合带来的价值认知不够

出现产业发展不平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方面:一方面,新型文化产业的经济效益和盈利能力普遍高于传统文化产业,具有低成本、高附加值的特点。相同的资本投入,动漫、网游、网络视听等新兴文化产业能产生更多的收益。另一方面,对于一些具有较高文化价值的传统文化产业,人们往往受思维定式的影响,将注意力集中在如何将其保护起来,不受侵害,而忽视了与科技进行融合,运用科技的力量改革传统发展模式、拓展发展空间、增添发展活力,这也是导致传统文化科技融合产业与新兴文化科技融合产业发展不平衡的原因。

(二)文化科技融合产业的管理体制不完善

沈阳市的文化产业在文化部门、新闻出版部门、广播电视部门、信息产业部门等多部门下实行垂直管理,相关部门之间权责交叉,管理混乱。这种管理体制就造成了在文化产业与科技融合的过程中,文化科技融合产业的发展过程中,文化部门比较重视文化,而科技部门则更注重科技,从而导致了文化与科技的割裂,这对于推动文化科技融合产业的发展极为不利。此外,管理体系不顺畅带来的政策难以有效落实的问题也非常明显。沈阳市和各聚集区都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文化科技企业的政策措施,但是由于文化科技企业的认定标准不明确,而且政策的落实又涉及到文化科技产业主管部门、税务局、财政局等众多单位和机构,容易导致税收优惠、扶持资金落实等一系列政策措施难以有效的落实的不良局面。

(三)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不够

对于文化科技企业来说,知识产权是其生存发展的动力和生命线。由于知识产权保护体系的不完善,相关法规和规章的欠缺,有效制约和监督的缺失,对盗版、侵权等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不够,如此种种致使知识产权侵权行为呈井喷式增长。此外,无论是国家层面,还是沈阳市层面,针对文化产业与科技融合以及文化科技融合产业的知识产权保护还存在法律和法规相对滞后、具体保护措施不能适应相关企业和个人在知识产权注册申报和取证举证等方面的特殊需求的问题。

(四)文化产业与科技融合的人才严重缺乏

文化科技融合产业是知识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的高端产业,具有前沿性和创新性的特点,对人才有着非常高的要求。但是,目前沈阳市文化科技融合产业的高素质人才严重缺乏,沈阳文化科技融合产业的创意人才多集中于价值链的中低端,创新空间有限;沈阳文化科技融合产业的从业人员素质目前素质普遍还比较低,难以满足职位的要求;目前沈阳乃至全国都缺少既懂文化科技,又懂经营管理,同时兼具国际视野的国际型人才。缺乏具有国际经验的文化科技管理人才己成为阻碍沈阳文化科技融合产业走向世界的重要问题。

四、完善沈阳市文化科技融合产业问题的建议

(一)强化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意识,规划发展文化科技融合产业

沈阳传统文化产业的转型发展需要科技做引擎,文化市场的进一步繁荣需要靠科技推动,需要文化与科技的紧密融合。文化科技融合产业设计经济、科技、文化等产业,需要从全局的角度,长远的眼光去规划。沈阳应自觉树立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意识,需要结合沈阳科技、文化产业的特点,科学定位,突出特色,积极制定和实施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战略,明确沈阳市文化科技融合产业发展重点,并在组织上、制度上保证规划实施。

进一步加强沈阳文化科技融合产业基地建设,坚持发挥高新技术在沈阳重大文化产业基地建设中的作用。聚焦创意园区建设、区域联动,以示范基地为引领,构筑沈阳文化科技融合产业辐射高地。

(二)完善文化科技融合政策体系

建立健全文化科技管理体制机制,适时出台完善文化科技融合的发展规划和相关政策,如出台完善与国内外文化科技融合产业的合作交流政策;加大沈阳市政府对文化科技融合产业基地的资金投入和扶持,落实税收优惠政策,完善融资体系鼓励吸引外资,形成洼地效应,发挥政府的资金引导作用为产业发展提供物质保障和精神鼓励;提升和完善基地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平台;加强对市场交易的监管力度、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稳定市场秩序,为产业发展提供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尤其应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建立和完善知识产权服务平台,加大知识产权保护的宣传教育,营造有利于文化科技融合产业的市场和法制环境。

(三)吸引与培养人才建设高质量人才队伍

以政府为主导,促进形成产学研结合的文化人才培养模式,推动开展文化科技创新重点应用课题研究,鼓励市场化程度高的文化科技企业、园区,联动高等院校及科研机构建立专业人才实训基地。加强提供与海外高校或研究机构的交流合作机会,以培养出兼具沈阳特色和国际化视野的高层次设计、策划、制作、管理人才。

(四)创新发展文化科技融合公共服务平台

在促进文化与科技的融合发展方面,沈阳政府部门必须着眼于政府职能的转变,正确处理政府与社会、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积极发育社会组织,构建强有力的多元支持平台。在公共文化服务中融入科技理念、科技思维和科技成果,更好地适应和满足人们多元化、多样式、高品质的文化需求,创新公共文化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推动公共文化云建设,开展全市数字公共文化建设调研。

[本文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课题名称:文化科技企业孵化及技术成果转移转化服务集成与应用示范,编号:2012BAH82F02]

参考文献:

[1] 张晗.文化科技融合背景下的中国出版产业数字化转型研究[D].武汉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3

[2] 葛明豪.沈阳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前景研究.价值工程,2014(6)

[3] 徐贤如.对文化创意产业基本理论问题的再认识[J].新疆艺术学院学报,2013(3)

[4] 陈思.科技与文化融合下的沈阳文化科技创新.科技成果纵横,2012(6)

[5] 王国成.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趋势[M].北京:科技创新导报,2013

(作者单位:王海鹰,薄瑞华,沈阳理工大学 辽宁沈阳 110159;刘丽凤,沈阳市生力管理咨询中心 辽宁沈阳 110030;作者简介:王海鹰,沈阳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市场营销、文化管理;薄瑞华,沈阳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物流运作与管理;刘丽凤,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为企业管理、文化管理。)

(责编:贾伟)

作者:王海鹰 薄瑞华 刘丽凤

科技融合下文化创意论文 篇3:

推进北京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的思考

文化与科技融合是当前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重要趋势,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促进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新型文化业态,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北京市十分重视文化与科技的融合发展,在2011年就提出了文化创新和科技创新“双轮驱动”战略;今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北京时进一步明确了首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的城市战略定位,文化与科技均列其中,新的定位为北京文化与科技的融合发展提供了重要机遇。面临新的发展形势,如何进一步推动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促进北京文化产业的转型升级和高端化发展,值得我们深入思考。

北京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的资源优势

作为国家首都,北京是我国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优势最为突出的城市,聚集了大量的行政资源、文化资源、科技资源和教育资源,合理利用好这些资源,对于加速北京文化与科技融合有重要意义。

一是北京具有全国最密集的行政资源。北京是我国的政治中心,是国家最高行政机构和立法机构所在地。因此与文化科技融合相关的国家最高管理机构,如文化部、科技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国家知识产权局等都聚集在北京。此外,与产业发展紧密相关的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等也都位于北京。因此,密集的行政资源为北京在获取政策信息、了解政策走向以及争取优惠政策方面奠定了得天独厚的优势。

二是北京具有全国最深厚的文化底蕴。北京是我国的文化中心,是中国“四大古都”之一,拥有6项世界遗产,是世界上拥有文化遗产项目数最多的城市,是一座有三千余年建城历史、八百六十余年建都史的历史文化名城,拥有众多历史名胜古迹和人文景观。除传统文化外,北京还是我国现当代文化的中心,是我国现代文学、现代艺术、现代戏剧的起源地和重要基地。这些丰厚的文化积淀为北京促进文化与科技融合提供了重要的发展资源。

三是北京具有全国最密集的科技创新资源。北京拥有全国最多的科技活动人员,研发活动相对比较活跃,研发内部支出额和研发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高居全国榜首。与国内其他地区相比,北京在科技论文数量、科技成果获奖和发明专利批准方面都遥遥领先。由此可见,高度密集的科技创新资源为北京促进文化与科技融合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

四是北京具有全国最发达的教育资源。北京是我国教育最发达的地区之一。截至目前,北京市共有普通高等院校91所,其中包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全国最为著名的学府。我国最著名的文化艺术类专业院校,如中央戏剧学院、中国传媒大学、北京电影学院也都位于北京。据统计,北京市全年本专科在校生达到57.7万人。全市共有52所高等学校和117个科研机构培养研究生,在学研究生达到20.9万人。发达的教育资源为北京促进文化与科技融合提供了充沛的智力支持。

北京推进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的举措

北京作为全国的文化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非常重视推动文化与科技融合,出台了一系列促进文化与科技融合的政策文件,搭建了一批文化与科技融合的公共服务平台,积极推进中关村文化与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建设,各项举措取得了显著成效。

加强顶层设计,在文化创意产业规划中明确了文化与科技融合方向。北京市委市政府牢牢把握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深刻认识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的态势,在今年6月出台的《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功能区建设发展规划(2014-2020年)》,明确将文化与科技融合作为文化创意产业功能区发展的两条主线之一,并围绕这条主线规划了两个文化创意产业功能区;同一天出台的《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提升规划(2014-2020年)》,也将文化与科技融合作为文化创意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手段,提出要着力发展动漫游戏、移动互联网应用、视听新媒体、3D打印、绿色印刷等文化与科技融合新业态。两个规划从市级层面明确了文化与科技融合的方向和重点,对北京未来文化与科技的融合发展提出了要求。

重视科技支撑,推进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的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为整合文化与科技资源,北京近年来针对文化产业发展中的共性问题,对企业需求分类进行整合,把以往分散独立的科技资源连接起来,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科技支撑。北京渲染平台是支撑北京文化创意和设计产业发展的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涵盖影视、动画、建筑漫游、会展设计,游戏和工业设计等创新设计领域,聚集了中央电视台、水晶石数字科技、电影学院、清华美院等龙头企业与重点院校资源,可以提供不同需求的渲染服务。北京软件产业基地公共技术支撐体系,是为企业提升提供软件工具、开源软件、软件质量管理、软件过程管理、软件测试服务、硬件设备资源应用等服务的平台,目前已服务包括软件企业、政府机关、行业用户和科研院所等在内的各类客户1500家。北京数字娱乐软件公共技术支撑平台包括动画技术支撑平台、游戏测试平台、网络游戏通用引擎技术平台、动画影视后期制作平台和一个动画技术培训中心,主要面向动漫画、手机游戏、网络游戏等行业企业提供关键技术支持和服务。这些平台的建立对于支撑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强化基地示范,积极推动中关村国家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建设。2012年6月印发的《国家文化科技创新工程纲要》,明确提出“开展文化科技创新发展环境建设,建设一批特色鲜明的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以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为主体的产业化载体建设全面推进”要求。为落实《国家文化科技创新工程纲要》,北京市积极申报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北京中关村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成为首批16家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之一。为做好基地建设工作,按照《关于进一步做好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工作的通知》要求,建立了北京中关村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联席会议机制,形成了各相关委办局、区县协同推进中关村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的建设和发展的态势。

北京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面临的问题

尽管北京市在推进文化与科技融合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并取得了一系列工作进展,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文化科技融合的系统性与整体性亟待加强。目前,全市文化科技融合工作存在统筹协调不足、多头管理的问题,亟须政府在促进制度层的融合方面有所突破。虽然包括市委宣传部、市文资办、市科委、市文化局、市新闻出版广电局等在内的各委办局都对文化与科技融合十分重视,但由于缺乏更高层面的统筹,推进实施显得较为分散。各部门在推进文化科技融合方面的工作定位、职责分工、推进路径、工作抓手都还有待优化加强。

二是文化科技融合的政策环境尚须优化。从现行文化产业的税收优惠激励政策来看,比较零散,临时性税收优惠政策居多,且扶持激励力度不大,也没有促进文化与科技融合方面的相关税收优惠政策。特别是当前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政策,文化企业虽然也可以申报,但由于其门槛主要是针对科技企业来设定的,对于文化企业来说门槛太高、覆盖面有限。

三是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科技企业和复合型创新人才缺乏。由于缺乏具备国际领先创新能力的文化与科技融合型企业,北京市具有高品质和高品牌特征的高科技含量文化产品较少,文化与科技的融合创新水平亟待提高。北京市文化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智力支持亟待加強,能够引领文化科技融合的领军人才和高层次人才严重缺乏。

推进北京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的建议

根据以上北京文化与科技融合的实际与面临的问题,结合当前文化与科技融合的发展趋势,对北京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提出如下建议:

一是聚焦重点文化产业行业,明确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的目标。围绕重点文化产业行业,集中优势资源重点突破,以文化产品研发设计为主打造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品牌,造就中国的迪斯尼、苹果,以及风靡全球的品牌性文化产品;以文化内容体验为主创作一批文化领域的精品力作,立足北京传统文化,打造能够与意大利歌剧、维也纳音乐相媲美的国际文化盛宴;以市场化为主导造就一批本土化的跨国文化集团,形成具有与美国电影、日本动漫、韩国影视剧同等影响力的外向型中国文化产品,繁荣中国文化市场的同时推动中国文化的大规模输出。

二是围绕文化产业发展需求,建立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的路径。坚持需求导向,在文化产业若干优势领域内聚焦文化与科技的结合点,针对文化产业关键、共性技术需求开展研发和联合攻关,在文化产品的生产中,一定要时刻考虑发挥科技的支撑作用,提升文化产品的科技含量;通过开展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持续增强文化与科技融合的自主创新能力,在科技产品的研发中,一定要注重提升其文化含量、塑造文化品牌,提升产品文化附加值。

三是大力加强园区基地建设,找准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的抓手。一是选择优秀文化产业园区和功能区,尤其是国家级文化产业园区基地、在行业内具有广泛影响力的集聚区和功能区以及大型企业集团产业基地,将其建设成为文化与科技融合的示范基地;二是选择具有优势和特色的文化产业门类,如数字出版、动漫游戏、新媒体等新兴高端文化产业,将其建设成为文化与科技融合的示范领域。

四是培育合格市场主体,推进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的载体建设。企业是文化创新和科技创新的主体,尤其是中小企业,船小好调头,对市场反应灵敏,创意思维活跃,创新能力强,好的创意能够以最快的速度实现,是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的主要载体。因此,要加强中小型文化企业的培育,将其作为文化领域技术创新的主体,产学研用相结合,做好文化与科技融合相关技术和产品推介工作,帮助企业开拓市场。

五是加强部门联动,建立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的机制。文化部门与科技部门之间要进一步建立协同推进机制,将文化创意产业领域的科技研发纳入科技发展计划总体考虑,形成文化创意产业的科技需求与当前科技工作的有效对接;通过扶持文化科技中介等行业组织,实现文化科技资源流动,使一些共性技术在文化企业间实现共享,优势互补,提升文化创意产业的整体技术含量。

(作者:北京市国有文化资产监督管理办公室主任)

责任编辑:高 斌

作者:周茂非

上一篇:企业管理方案3篇下一篇:校园工作方案(3篇集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