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培训情况

2022-08-1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脱贫攻坚培训情况

定向培训:职业教育在民族地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衔接中的发展进路

[摘要]职业培训具有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和帮扶贫困者致富的社会功能,是民族地区治理相对贫困的有效手段。在我国脱贫攻坚对接乡村振兴的背景下,职业教育应该把职业培训作为巩固拓展民族地区脱贫成果与促进乡村振兴的发展进路,开发依靠职业培训帮扶相对贫困者技能之贫的新模式。在“主体—工具—内容”定向培训理论框架指导下,聚焦民族地区乡村振兴与个体发展,成立多方协作的培训帮扶共同体,设计“定岗—定培—定技能”定向培训框架,开发“志+智+技”的模块化课程体系,能提高培训帮扶精准度,增强相对贫困者的核心造血能力,有效推进民族地区实现乡村振兴。

[关键词]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定向培训;帮扶共同体

[作者简介]高树平(1987- ),女,河南鹤壁人,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吴巧洋(1979- ),女,辽宁沈阳人,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航空服务与管理学院院长,副教授。(湖南 长沙 410124)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9年度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2025湖南制造”高职项目课题“职教集团实施精准扶贫的策略与机制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19YBG004)

[

2021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明确提出:“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对易返贫致贫人口及时发现、及时帮扶,守住防止规模性返贫底线。”①民族地区是职业教育精准帮扶的重点区域,尤其是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边远地区,相对贫困人口多,脱贫成果巩固难度大,面临着较高的返贫困风险。目前,学术界关于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的宏观理论研究较多,大多数学者从共性层面研究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衔接逻辑、耦合机制,而从个性层面探究依靠职业教育定向培训推进巩固脱贫成果与推进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具体实践路径研究较少。高职院校需要重新审视职业教育在促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中的功能定位与手段选择,积极跨界整合社会优质教育资源,开发与创新依靠职业培训促进民族地区扶贫与振兴的新模式。在脱贫攻坚对接乡村振兴背景下,探究职业培训定向培训帮扶模式的建构及其具体实践路径,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脱贫攻坚对接乡村振兴呼唤职业教育开发帮扶新路径

在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之后,我国迈入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在新征程中,职业教育需要开发帮扶新模式,巩固脱贫成果、治理相对贫困及推进乡村振兴。

(一)国家政策导向:乡村振兴对接脱贫攻坚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扶贫开发工作,将14个连片特困地区作为脱贫攻坚的主战场,大力实施精准扶贫。连片特困地区具有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脱贫难度大等特征。2015年1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明确提出“加快实施教育扶贫工程,让贫困家庭子女都能接受公平有质量的教育,阻断贫困代际传递”②;2018年1月,教育部、国务院扶贫办联合发布了《深度贫困地区教育脱贫攻坚实施方案(2018—2020年)》,要求“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以‘三区三州’为重点,以补齐教育短板为突破口”,“切实打好深度贫困地区教育脱贫攻坚战”③;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要求“做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衔接,对摘帽后的贫困线要通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巩固发展成果”④;2020年中央一号文件又提出“加强解决相对贫困问题顶层设计,纳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统筹安排”⑤;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强调“设立衔接过渡期…逐步实现由集中资源支持脱贫攻坚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平稳过渡,推动‘三农’工作重心历史性转移”“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接续推进脱贫地区乡村振兴”⑥。

国家扶贫政策发生变迁,职业教育扶贫事业的工作重心也随之发生转移,目标任务从消除绝对贫困转向治理相对贫困,从脱贫摘帽走向巩固拓展脱贫成果与实现乡村振兴。由此,高职院校需要重新审视职业教育在民族地区乡村扶贫与振兴中的帮扶功能与发展进路。当下,“在已脱贫人口中近200万人存在返贫风险,边缘人口中还有近300万存在致贫风险”⑦。我国正处于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统筹衔接的历史交汇期,做好二者的有机衔接和协同推进,“既有利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培育长效脱贫机制,又有利于促进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推动乡村全面振兴”⑧。

(二)治理相对贫困:职业教育肩负乡村振兴的时代责任

职业教育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防止脱贫人口返贫是实现民族地区乡村振兴的基础条件。贫困是一个动态发展的多维概念,随着时间与地域的变化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从经济学角度看,按照收入贫困线,贫困可划分为绝对贫困和相对贫困。绝对贫困描述了贫困群体不能维持正常基本生活需要的一种生存状态,通常用收入来衡量。相对贫困是指相对于社会上其他人的生活水平而言,一部分人处于社会低水准的一种生存状态。新时期的贫困表现为一种多维的相对贫困状态,不仅仅指物质上的匮乏以及经济上的落后、收入上的差距,更多的是指部分群体在思想道德、文化知识与能力、价值观念、能力等方面的匮乏或滞后,在教育、就業等方面处于弱势地位的相对贫困。

在后扶贫时代,职业教育如何做好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的有限衔接,发挥职业培训之扶贫与振兴的功能,将成为职业院校服务民族地区乡村振兴的时代责任。在脱贫攻坚时期,国家在人力物力上给予贫困地区大力倾斜与支持,使民族地区的贫困问题在短时间得到好转,一旦这些外源性帮扶措施消失,已脱贫的人口很容易再次返贫。“2020年绝对贫困消除以后,将重点解决相对贫困人口发展问题,相对贫困人口依然存有底子薄弱、抗风险低、造血能力差、返贫概率高等现实难题,因此防止贫困的末端波动、深入持续推进相对贫困群体的发展型改善,是‘十四五’时期面临的核心挑战,巩固脱贫成果任重业艰。”⑨“职业教育是教育扶贫的排头兵,是见效最快、成效最显著的扶贫方式”⑩,“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效果显著,贡献率高达16.19%,投资回报比可观”11,需要发挥职业教育在巩固脱贫成果和实现乡村振兴中的基础性作用。然而,职业教育精准扶贫在实施过程中依然存在“扶贫目标的悬浮化、扶贫方式的技术化治理缺乏、扶贫效果的可持续性发展缺失的三重困境”12,需要高职院校整合社会扶贫资源开发职业培训精准帮扶模式。本研究在职业培训扶贫调研与帮扶实践中发现,职业培训内容与民族地区相对贫困者就业需要的契合度不够高、多主体协同扶贫运行机制不够完善、协同扶贫精准度不够高、相对贫困者的核心造血能力不足,导致职业培训实施技能扶贫的成效大打折扣。聚焦区域经济发展和个人成长,构建并实施职业教育定向培训帮扶模式已刻不容缓。

二、“主体—工具—内容”:职业教育定向培训帮扶模式建构的理论框架

职业教育精准扶贫在脱贫攻坚阶段取得的扶贫成效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同,与此同时积累了丰富的扶贫经验,因此需要在之前精准扶贫的基础上进一步巩固拓展脱贫成果与深化创新帮扶模式。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过渡期,高职院校应在理论层面建构并完善职业教育定向培训帮扶的框架体系,并回答“谁来扶”“怎么扶”“扶什么”的问题。“主体—工具—内容”的理论框架能为建构职业教育定向培训帮扶模式提供指导(见图1)。

第一,基于主体维度,回答“谁来扶”的问题。即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推进乡村振兴中的衔接主体的具体指向以及如何推进各主体协同联动发挥帮扶与振兴的功能作用,达成主体上的衔接。职业培训帮扶的衔接主体应从单一主体、松散联盟走向共建共享、同舟共济的共同体,打造政府、行业、企业、学校跨界协同联动、深度融合的帮扶共同体,建立协同联动的精准帮扶运行机制。通过精准帮扶运行机制,明确四方主体在协作帮扶中的职责与作用,促进四方主体协同参与精准帮扶。

第二,基于工具维度,回答“怎么扶”的问题。即利用何种手段或途径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推进乡镇振兴,以及如何发挥工具的功能从而实现工具衔接。“定向招生、定向就业”是我国为保障工作环境比较艰苦的地区和行业能得到一定数量的高校毕业生而实施的一项招生就业制度。高职院校与部队采用联合培养方式为部队定向培养专业技术士官的模式,可以为高职院校开展定向培训提供经验参考。职业教育定向培训就是在遵循职业教育办学规律基础上,借鉴“定向招生、定向就业”所构建的定岗位招生、定培训方案、定技能培养的定向帮扶模式,旨在以定向培训帮扶相对贫困者获得一技之长从而实现就近稳定就业、巩固脱贫成果以推进乡村振兴,专门为本区域人才紧缺和条件艰苦的行业企业有针对性地培养和输送人才。

第三,基于内容维度,回答“扶什么”的问题。即巩固拓展扶贫成果与推进乡村振兴的具体帮扶内容以及采用何种方式达成帮扶内容的衔接。甄别相对贫困者的返贫致贫原因,发现部分相对贫困者思想观念落后、文化知识匮乏、技术技能贫瘠,进而确定“扶志—扶智—扶技”的整体帮扶内容,增强相对贫困者反贫困的核心能力。高职院校与当地政府、行业、企业等共同设计涵盖帮扶内容的课程体系,使培训项目契合当地产业发展需要、培训内容贴近岗位能力要求和受帮扶者成长发展需要,然后高职院校与企业协作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将培训内容教授予受帮扶者。

三、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定向培训帮扶模式建构的逻辑机理

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定向培训目标定位从消除绝对贫困的兜底转向了共享发展的相对贫困治理,治理目标的转变要求高职院校完成职业培训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衔接中的治理逻辑转换。因此,有必要从“主体—工具—内容”整体视角出发,厘清职业教育定向培训帮扶模式建构的内在逻辑机理。

(一)从单一主体到帮扶共同体:定向培训帮扶模式的主体变迁

职业教育与民族地区经济协同发展与振兴,要求产教跨界协同开展职业教育定向培训。职业教育是一种跨越教育与职业的教育类型,职业教育与民族地区乡村发展是一种相互促进的互动关系。为实现民族地区乡村振兴,要求职业教育与民族地区乡村协同发展、跨界深度合作,面向行业企业发展需要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民族地区乡村振兴对技术技能型人才的渴求,希冀高职院校能够对接民族地区产业结构、面向行业企业培养“留得住、用得上”的本土性技能型人才。而民族地区乡村发展需求侧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供给侧之间容易出现结构性矛盾,因此需要政府部门或行业组织在“产”“教”之间做好沟通与协调工作。“至今为止,如何充分激发模式内各主体参与职教扶贫的自觉性,依然是尚未突破的难点,这也制约了职业教育实现‘高水平’人才培养的教育目标。”13因此,成立政府、行业、企业、学校协同联动的职业培训帮扶共同体,促进产教融合式协同扶贫显得尤为必要。

“谋求共生发展,打造职业教育与乡村振兴的利益共同体”14,不仅能够聚集优质的教育资源,还能形成多方协同联动的培训帮扶合力,共同促进民族地区乡村振兴。张育松等认为,可以“依托职教集团社会服务功能及可持续发展长效机制,形成以政府主导、校企参与、产教协同的职业教育精准扶贫模式,能实现集团精准发力、产教协同扶贫”15。以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飞机维修部附件加工制造基本技能精准扶贫培训班项目”为例,该校实施产教联合式的定向培训帮扶模式,联合镇宁县政府、航空工业集团贵州飞机有限责任公司、厚诚发科技有限公司,成立“地方政府+职业院校+特色行业+特定企业”的职业培训扶贫共同体,建构并探索了职业教育“三定三扶四主体”的定向培训模式,为贵州民族地区培养了一大批“留得住、用得好”的本土性技能型人才。

(二)从服务区域发展到个人成长:定向培训帮扶模式的价值逻辑

职业教育定向培训应既关注个体成长与服务地方发展,又兼顾就业岗位指向性与技能针对性,构建具有精准帮扶、个体成长特色的职业定向培训模式,开辟以定向培训服务民族地区乡村振兴的新路径。职业培训是高职院校的法定职责,应培养服务区域发展的技术技能人才,重点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明确要求:“落实职业院校实施学历教育与培训并举的法定职责,按照育训结合、长短结合、内外结合的要求,面向在校学生和全体社会成员开展职业培训。”16随着职业教育百万扩招政策的实行,高职院校面向新型职业农民、下岗失业人员、退役军人等群体招生,提供针对性职业培训。国家把职业培训作为促进就业的重要手段,緩解就业的结构性矛盾。然而,高职院校无论是坚持促进就业导向还是服务经济发展导向,主要都是指向职业培训的工具性价值——就业脱贫,容易忽视职业培训内在的育人价值。“2020年后,无论‘职业教育扶贫模式’被外界赋予什么样的发展逻辑,其内在发展的逻辑必须以‘培养高水平技能人才’为根本。”17

民族地区贫困人口摆脱了绝对贫困,主要面临的是在教育、就业方面的相对贫困,他们更加渴望接受优质教育以及进入主要就业市场。职业培训的价值取向不能仅追求在短时间内为行业企业培养速成的产业工人,而应兼顾参与职业培训学员的个体成长。接受职业培训的相对贫困者不仅需要高职院校教授职业技能、传授文化知识,还希望高职院校面向未来培养适应职业生涯发展的核心素养,夯实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因此,职业培训在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同时,还应在办学方向、课程设置等方面兼顾受帮扶者的个体成长,提供开阔视野的通识课程、激发脱贫致富的成就动机的素质拓展课程、社会参观见学等培训内容,关注除职业技能之外的职业素养、人文精神等方面的培育内容,使受帮扶者具备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以及反贫困的核心素养,能够进入主要就业市场,获取优质的工作机会,从而实现技能致富。

(三)从扶生活之贫到扶能力之困:定向培训帮扶模式的行动逻辑

要发挥职业教育定向培训在民族地区相对贫困人口帮扶中的技能扶贫优势,高职院校应通过扩招吸纳相对贫困生生源,提升相对贫困人口的职业技能,降低其因受教育机会少引发的致贫风险,促进相对贫困者充分就业。在绝对贫困人口生活物质资源紧缺的情况下,缺什么给什么,“输血式”的直接救济措施无疑是最有效果的。但是,当绝对贫困人口的生活物质资源紧缺问题解决以后,从以资源供给为基础的外源式援助转向以反贫困能力建设为核心的内生式发展,应该成为决胜脱贫攻坚后教育扶贫战略重心的必然转向。“‘扶教育之贫’通过教育权利保障和教育资源分配为‘靠教育扶贫’提供外延性的条件保障;‘靠教育扶贫’通过教育内部培养过程的完善,提升贫困群体的脱贫能力。这是脱贫攻坚阶段教育扶贫的逻辑,也是2020年后教育相对贫困的逻辑起点。”18

新时期,部分相对贫困者致贫原因在于核心造血能力不足。在脱贫攻坚阶段,国家投入大量的资金帮扶贫困者,已脱贫者缺乏反贫困的内生动力,面临着返贫的潜在风险。“‘输血’式扶贫有时会出现一个人们不愿看到的结果,即越救济越贫困。同样,‘输血式’农村教育现代化也面临着没有形成持续发展动力的问题”19。可见,帮扶主体仅仅给予物质上的帮扶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引导受帮扶者更新文化观念、提高文化素质、培养一技之长,这样才能提升反贫困能力,促进相对贫困者真正摆脱文化与技能贫困。定向培训不仅要扶智与扶技,还要扶志,需要开发“志+智+技”的模块化课程体系。在此意义上,定向培训在扶相对贫困者的能力之贫上具有基础性作用,是帮扶其摆脱文化技能匮乏之困和阻断贫困文化代际传递的有效手段。

四、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定向培训扶贫模式的实践路径

鉴于受帮扶者相对贫困的特殊性、当地行业企业用人需求的急迫性、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供给与地方产业结构需求的结构性矛盾,需要建构一种面向特定地区人群的以帮扶相对贫困和个人成长为目标的定向人才培训模式。这种培训模式是高职院校精准地面向民族地区的企业培养“留得住、用得上”的本土性技能型人才,为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和促进相对贫困者脱贫致富。

(一)成立“政+行+企+校”四方协同帮扶共同体,建立健全协作帮扶运行机制

针对参与主体帮扶资源分散、行动上单兵作战、沟通协作不顺畅等问题,构建职业培训帮扶相对贫困者的共同体,建立健全协同帮扶运行机制,既能够聚集优质教育资源,又能规范多主体参与的职业培训行为,还能促进职业培训供给侧与行业企业以及受帮扶者的需求侧紧密对接。高职院校和行业企业等主体在共同利益和远景基础上,“以契约方式构成一种利益休戚相关、命运荣辱与共的有机整体”20,在谋求自身发展的同时促进他者的共同发展,采取协同联动、共建共享等方式解决共同面临的发展问题。要搭建“政府+学校+行业+企业”多方联动的职业培训精准扶贫协作平台,设立专门办公机构,配备专职工作人员,有效整合优质職业教育资源,为民族地区提供契合产业结构和相对贫困者发展需要的职业培训。

其一,建立健全职业培训帮扶共同体的协作帮扶的运行机制。争取政府的政策保障与行动支持,统筹区域人才需求计划、协助定向招生、落实学费等事宜。发挥行业资源优势,统筹企业参与定向培训、指导校企制订人才培训方案、提供培训教学资源等;调动企业参与定向培训帮扶的积极性,鼓励企业参与人才培训教学全过程、聘请企业能工巧匠、利用企业实习实训场所等;聚集与整合各方优质资源,促进四方主体互动协作扶贫、协同发展。其二,健全完善利益沟通协调机制。建立信息沟通与诉求表达机制,设立联络员,促进定向培训帮扶信息上通下达;借助多种沟通工具,宣传国家乡村振兴政策,增加政策知晓度;畅通诉求表达通道,增进主体间的信息共享。分类治理政府、学校、行业企业、受帮扶者的利益诉求,尊重受帮扶者脱贫诉求,调动行业企业参与积极性,寻求政府以及社会各界支持,解决职业教育扶贫参与主体协作不紧密的问题。

(二)建立“定岗—定培—定技能”三级定向培训框架,提高培训帮扶的精准度

针对民族地区相对贫困原因识别不够准确、相对贫困者受教育年限偏少、职业培训帮扶的实效性不够高、人才培养的产业适应性不高、职业培训内容的针对性及实用性不强等问题,应建立“定岗—定培—定技能”三级定向培训框架,即“岗位预定—行校企共定人才培训方案—特定技能”,确保定向招生即招工、定向培训即工作任务、培训结业即就业,使职业教育定向培训能够精准地匹配特定行业产业的要求和特定企业岗位的需要。

其一,建立一种以治理相对贫困为目标的定岗位招生机制。定岗位招生机制是一种面向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和相对贫困者发展需要的职业培训精准帮扶机制。地方政府、学校、行业、企业签订战略帮扶协议,招生计划向民族地区倾斜,定向培训专门面向民族地区培养急需的本土化技术技能人才,使职业培训精准定位到地区与岗位,确保职业培训合格的学员回到当地就业,而不是流向其他地区,提高人才培训和就业的针对性、精准度,解决民族地区人才匮乏和人才流失的问题。其二,四方主体共同制订“扶志—扶智—扶技”的定向培训方案。依据民族地区产业发展趋势、人才急需的行业企业需求以及相对贫困者自身发展需要制定人才培养规格及培训方案,明确定向招生对象及岗位指向、课程内容。学校识别企业、相对贫困者、政府的培训需求,分析受培训人员的基本情况,量身打造个性化培训方案,确保职业培训内容精准指向特定地区预定产业企业的特定岗位。其三,根据行业从业人员准入资格培训大纲规定及行业企业特定岗位能力要求确定定向培训技能,在培训教学过程中以生产任务为核心教授专业理论内容,组织实训教学任务,基于工作岗位的任务导向,开展情境—项目式教学,提高培训教学内容的指向性、针对性。

(三)构建“三扶”的“志+智+技”模块化课程体系,增强相对贫困者的核心造血能力

针对民族地区相对贫困者思想观念落后、文化知识匮乏、技术技能贫瘠的核心造血能力不足的问题,着眼于地方经济发展需要和个体成长要求,构建“志—智—技”模块化课程体系。精准服务面向,培养“留得住、用得上”的本土性技能型人才,实现“帮扶一人、致富一家”,满足当地企业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要,服务民族地区乡村振兴。在模块化课程体系建构方面,明确职业培训的知识、技能、素养要求,合理设置课程教学内容,凸显关注个体成长、精准扶贫的特色内容。

其一,设计“扶志”课程模块。加强相对贫困者的“三观”建设,开展心育建设、军训拓展活动,开设道德讲堂,传播技能脱贫致富观念,激发相对贫困者脱贫致富的意愿与动力。其二,设计“扶智”课程模块。开设通识和专业理论课程,设置岗位人员从业理论知识、职业素养与安全教育、专业基础理论知识、企业文化等课程,补齐专业文化知识短板,进一步提升职业素养。其三,设计“扶技”课程模块。对接企业岗位能力要求组织技能的培训内容,制订能力递进的专业技能课程,涵盖专业理论知识、专业基本技能、專业综合技能等内容,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采取校企分工协作授课的教学形式,通过情境教学法、项目式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开展技能培训,做到实时理论教学与现场动手操作相结合,使培训教学内容通俗易懂,确保学生学有所成。

总而言之,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衔接的过渡期内,以职业教育定向培训扶相对贫困者观念、知识、技能之贫困将成为新时期的扶贫转向。高职院校应深入探究与建构多部门、多主体协同治理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及定向模式,形成“政府+行业+企业+学校”相互增进的职业教育定向培训体系,实现治理相对贫困与服务乡村振兴的良好生态循环。

[注释]

①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EB/OL].(2021-02-21)[2021-12-17].http://www.gov.cn/zhengce/2021-02/21/content_5588098.htm.

②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托脱贫攻坚战的决定[EB/OL].(2015-12-07)[2021-12-17].http://www.gov.cn/zhengce/2015-12/

07/content_5020963.htm.

③教育部,国务院扶贫办.关于印发《深度贫困地区教育脱贫攻坚实施方案(2018—2020年)》的通知(教发〔2018〕1号)[Z].2018-01-15.

④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做好“三农”工作的若干意见[EB/OL].(2019-02-19)[2021-12-17].http://www.gov.cn/zhengce/2019-02/19/content_5366917.htm.

⑤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抓好“三农”领域重点工作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小康的意见[EB/OL].(2020-02-05)[2021-12-17].http://www.gov.cn/zhengce/2020-02/05/content_5474884.htm.

⑦习近平.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的讲话[EB/OL].(2020-03-06)[2021-12-17].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leaders/2020-03/06/c_1125674682.htm.

⑧尉成辉.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N].经济日报,2020-01-13(11).

⑨李涛,邬志辉,周慧霞,等.“十四五”时期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后教育扶贫战略研究[J].教育发展研究,2020(23):30.

⑩高靓.职业教育:教育扶贫的“排头兵”[N].中国教育报,2019-10-17(1).

1114朱德全,杨磊.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的贡献度——基于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的测算分析[J].教育研究,2021(6):112.

12刘世清.目标悬浮、技术化治理与可持续性缺失——后扶贫时代教育精准扶贫如何继续前行?[J].南京社会科学,2021(5):146.

1317瞿晓理.我国职业教育扶贫模式的演进历程、经验总结及逻辑走向[J].职业技术教育,2020(13):61.

15张育松,李云飞.职教集团视角下职业教育助推精准扶贫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8(13):33.

16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国发〔2019〕4号)[Z].2019-01-24.

18李玲,张馨元,刘一波.2020年后义务教育相对贫困识别与长效治理机制[J].教育研究,2021(5):126.

19秦玉友.乡村振兴视域下农村教育现代化自信危机与重建[J].教育研究,2021(6):143.

20高树平,刘阳.利益相关者视角下校企命运共同体的利益机制分析及其建构[J].教育与职业,2020(13):20.

作者:高树平 吴巧洋

第2篇:脱贫攻坚的清远实践

清远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崔建军授课。2018年10月15日,清远市乡村新闻官培训学院揭牌仪式暨2018年首期乡村新闻官培训班在清远职业技术学院举行。摄影/李思靖

今年2月,广东省清远市长岭村受疫情影响,数百万斤黑皮冬瓜找不到销路。眼看着辛辛苦苦种出来的蔬菜,将烂在地里,农户们急得满脸愁容。正当他们一筹莫展的时候,村干部肖立鑫带着直播设备来到田头。

通过网络,这位年轻人将冬瓜滞销的消息上传到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分享平台上。在视频中,肖立鑫双手抱着半人高的冬瓜,恳请网友们购买,帮帮村民。视频发出后,很快有了回音。

当天晚上,肖立鑫就接到几十个热心人士打来的电话,更多的网友则通过微信联系他,表示愿意购买村民滞销的冬瓜。与此同时,消息也引起了有关政府部门的重视,包括清远市委市政府、广东省农业厅都主动与他联系。

短短半个月,长岭村滞销的400万斤冬瓜,全部销售一空。肖立鑫也因此成了“网红”,被网友们亲切地称为“冬瓜叔叔”。但他谦虚地说,这不是他个人的功劳,要归功于他的另一个身份——乡村新闻官。

带货的红色“网红”

乡村新闻官是清远市于2018年8月在全国首创的一项制度,旨在解决农村信息不畅的问题。这项制度通过选拔一批熟悉乡村工作、表达能力较强的村干部或乡贤,用本土语言传达上级政策,讲好本土故事,帮助农民致富。肖立鑫就是清远首批乡村新闻官中的一员。

在成为一名村官之前,肖立鑫曾在北京、西安、乌鲁木齐、郑州等地闯荡多年,还从事过文字工作。2014年进入村委会工作后,他写作、表达方面的能力,很快凸显出来,写文章、作宣讲……2018年他还被清远英德市评为“十大乡村名嘴”。被聘为乡村新闻官后,肖立鑫有了更大的舞台,施展自己的特长。

乡村新闻官的主要职责之一,就是农事播报,畅通农产品的销售渠道。

“一开始,村民对通过网络宣传家乡农副产品、网上卖货是不太认可的,觉得网络上的东西比较虚。”肖立鑫回忆说,为了打消村民的顾虑,他从实际出发,考虑到村里种植墨兰的比较多,便决定以此为突破口,拍摄一组墨兰的短视频,放到抖音、快手等平台进行推广。

在拍摄过程中,肖立鑫一边改进拍摄、制作视频的技术,一边学习传播技巧,反复琢磨一些“网红”视频的特点。经过一点点地摸索,肖立鑫不仅熟练掌握了从构思、找素材、拍摄、制作到发布的整套技术,还拥有了1.2万忠实的“粉丝”。

“自从他在网上帮我们宣传后,来买墨兰的人越来越多。”长岭村花农范世利说,“现在,我们村墨兰种植突破300亩,产值达2000万。”

清遠市西牛镇花田村村干部林旺花,也是一名乡村新闻官。在2018年12月举办的“乡村新闻官丰收播报暨农特产品博览会”上,她赤手抓起一把水蛭的举动,给许多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花田村是省定贫困村。林旺花是村里的扶贫专干,自从担任乡村新闻官以来,每到农产品上市前夕,她就主动承担起对外播报农产品信息的责任,积极推介村里的扶贫产业,2017年引进用于制作药材的水蛭养殖就是其中一项。

“一般来说,大家见到它就怕!”对着镜头,林旺花从容地抓起一把黏糊糊的水蛭说,“但花田村的水蛭不吸血,只‘吸金’,是不可多得的中药材,欢迎大家选购。”

经过培训和学习,林旺花不仅掌握了抖音、快手等媒体社交平台和部分电商平台的使用方式,而且给自己善于表达的个性找到了新的用武之地。

2019年1月,“清远乡村新闻官爱心年货节”在市中心的顺盈时代广场举行,林旺花积极登台,由她推介的花田笋干,卖出了上万斤,最终获得最佳人气年货,她本人也成为年货节上的“播报王”。

现在,在清远,有1206名像肖立鑫、林旺花这样的乡村新闻官,每天活跃在田间地头,收集农事信息,帮着村民在网上销售农产品。据不完全统计,成立不到一年,乡村新闻官就开展线上播报100多期,阅读量超过55万,短视频在快手、抖音等平台点击量超过1300万,视频直播点击量超过1500万。

在这个过程中,一些乡村新闻官也成了“网红”,拥有了上万甚至十几万的“粉丝”。肖立鑫说,正是因为有了“粉丝”的支持,他才能在疫情期间,帮着村民们把滞销的几百万斤冬瓜卖出去。但与普通“网红”相比,他们又有很大的不同,用他们自己的话说,就是“要做红色的‘网红’,只有心中红才能成为真正的‘网红’”。

清远乡村新闻官刘逢明在进行农特产品播报。摄影/承孟华

中国作协会员、河北省网络作协副主席聂昱冰评价说,清远乡村新闻官以真实身份进行宣传播报,背后有政府站台的方式,极大地弥补了当前民间网络声音公信力不足的问题,产生了很好的品牌效应,这是普通“网红”所不能比拟的。

事实上,除了卖农产品外,乡村新闻官还在网上赞美景、讲趣事,让更多的人了解乡村、喜爱乡村,推动乡村振兴。

与外界沟通的桥梁

有“小桂林”之称的清远石潭镇水西村,四周青山环绕,中间是一片平整、开阔的稻田,村容古朴整洁,村舍错落有致。很多城里人来了流连忘返,称赞这里是现实中的世外桃源。但就在几年前,水西村还是一个远近闻名的垃圾村,“垃圾靠风刮、污水靠蒸发”。

村党支部委员刘逢明感慨道,说到水西村的变化,还要感谢乡村新闻官制度。他介绍说,水西村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但之前由于没有致富的途径,年轻人都出去打工,村子也因为疏于管理,日渐衰败。2015年刘逢明决定回乡创业。最初,他和乡亲们一起种芦笋,但并不成功,要么收成不好,要么卖不出去。转机出现在2018年。

这一年,刘逢明被清远市委宣传部聘为乡村新闻官。他开始学习拍摄短视频,推介家乡的景色和农产品。为了更好地掌握新媒体的传播方式,在清远市有关部门的协调下,他还专门到北京快手科技有限公司进行了为期一周的培训。功夫不负有心人。回来后不到3个月,他就发布了30多条短视频,收获了500多万人次点赞。

网友们的点赞,让刘逢明意识到,之前他们是“抱着金饭碗讨饭”,水西村的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于是,他和乡亲们开始整治村容,将村里分散的土地整合到一起,搞绿化,办农家乐。很多来农家乐的游客,都是看到刘逢明的视频后,专门从外地过来,感受田园生活的网友。

随着知名度的不断扩大,水西村不但吸引游客慕名而来,也受到外地企业的青睐。一家香港有机农业公司在看到水西村独特的生态环境后,当即决定租赁400亩土地,种植零农药、零化肥、零重金属标准的高品质农产品,在港采取会员制销售。“这里空气好、水源好、土壤肥沃,很适合种农作物。”该公司技术总监说,“最重要的是,这里是一个天然小盆地,气候湿润度在55%~60%,最适合农作物生长。”

香港公司的入驻,不仅每年可以给村集体增加30多万元的租金收入,还能够提供近60个就业岗位。有了游客,有了工作,村民的口袋也鼓起来。据统计,2019年水西村营业收入约900万元,村民劳资收入150万元,村集体收入从2015年的0.5万元增加到当年的68万元。

如今,刘逢明在快手上的“粉丝”超过12万,直播已经成为他日常工作和生活的一部分。无论是水西村的自然风光、村民的日常生活,还是游客游玩的场景,都成了他镜头下的素材。不过,与成为“网红”相比,他更希望家乡能红起来。他说,他愿意做一座连接家乡与外界的桥梁,让更多的网友了解水西村、喜欢水西村。

在乡村,需要传播的不仅有美食、美景,还有习俗、文化。与其他代言农产品的乡村新闻官不同,张亚男代言的是“非遗”传统手工刺绣产品——新瑶绣。

出生刺绣世家的张亚男,从小喜欢刺绣,大学毕业后访遍中国四大名绣产地,拜师学习各种刺绣针法。2016 年机缘巧合之下她来到清远,发现这里有许多会刺绣的绣娘,却没有一个带头人。于是,她创立了清远市刺绣文化协会,在清远各地义务培训刺绣技法。

2020年連山壮族瑶族自治县吉田镇三水口村乡村新闻官赵代利与村干部进村入户派发传单。

新瑶绣是在传统瑶绣的技法基础之上,融合现代人的审美和先进的刺绣技法,使作品更富魅力,既顺应潮流趋势,又让瑶绣这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发扬光大。

从2018年3月开始,清远市刺绣文化协会通过精准扶贫,对300 多名山区妇女及少数民族群众进行培训,传授新瑶绣技法,让绣娘有能力承接各类刺绣订单,足不出户即可实现就业。至今,绣娘们已绣出两万多件刺绣产品,并通过乡村新闻官这个平台,吸引了众多的客户和订单。

“作为一个旅游城市,清远不仅要展示壮美山河或者千年奇观,还要塑造自己的文化品牌。”张亚男说,刺绣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瑰宝之一,也是清远文化里面极具特色并且又丰富社会价值的一部分,应该去弘扬和发展壮大。

城乡互通的连接器

位于粤北的清远,是广东的农业大市,农产品丰富、品质好,且富有地方特色,如英德红茶、清远鸡、乌鬃鹅、连州菜心等均有较高的知名度。但长期以来,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二元结构问题突出。

2018年10月,习近平视察清远时就指出,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是广东高质量发展的最大短板,要下功夫解决城乡二元结问题,力度更大一些,措施更精准一些,帮助人民群众脱贫脱困。

事实上,清远一直在进行破解城乡二元结构的探索,乡村新闻官制度就是一次大胆的尝试。

“即使在信息化时代高速发展的今天,乡村对外界信息的接收依然存在闭塞现象,村里‘听不到’外界,外界‘看不到’村里。一边是很多优质特色农产品默默无闻,处于自产自销的状态,不为外界所认识,甚至出现‘千亩冬瓜滞销’‘砂糖橘滞销’等问题;另一边是很多城市企业家和创业者,对乡村的投资信息是很渴求的,但缺少一个比较权威的通道去了解农村社会。”清远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崔建军说。

他认为,究其原因,一是城乡市场体系不畅通,互联网时代没有实现城乡市场体系的去中间环节,导致农产品销路难;二是城乡一体的话语体系不畅通,农村缺乏懂行的专业资讯人才和有话语权的传播渠道,城乡的生产、生活和生态没有信息链接起来。

如今,乡村新闻官的设立,不仅让芦笋、毛葡萄、清水鸭、太子参、擂茶等一大批原来默默无闻的农产品被挖掘出来,摸清了清远优质特色农产品的底细,而且畅通了渠道,解决了农产品销路难、价格低的问题。经过乡村新闻官的播报和全市政务新媒体的集中推介,城乡农产品市场信息渠道被打通,乡村新闻官播报的产品成为民众的关注点,被抢购一空。如连南瑶族自治县三排镇横坑村的红衣花生,由原先的7元/斤提升到9元/斤,且在不到20天时间里被预订完,目前该村正考虑扩大种植面积。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太保镇黑山村的清水鸭,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被预订8000余只,基本上完成了上一年的销量。

“清远推动的乡村新闻官机制,起到一个非常好的信息联通作用,打破了原来城乡信息不对称的情况,建立了一个立足乡村生活实践、面向城乡社会的权威信息通道。”华南农业大学城乡融合发展研究院院长刘义强说。

在很多人看来,既熟悉农村,又通过培训,掌握信息传播方式和城市需求的乡村新闻官,实际上扮演了城乡间信息交流“桥梁”的角色。美丽乡村建设评价国家标准专家审查组组长魏玉栋说,“这座‘桥梁’是多向的,主要还是村庄与外面世界之间的桥梁,二者之间的连接处,恰是乡村新闻官。”他认为,乡村新闻官的做法,为破解城乡二元结构这一时代难题提供了创新的解决之道。

作为城乡互通的连接器,乡村新闻官不仅成为脱贫攻坚、破解城乡二元结构、推动乡村振兴的生力军,而且嵌入到乡村治理中,成为基层治理的有效载体,同时激活了基层党组织。

在清远广大农村,乡村新闻官享有很高的威望,他们播报推介农产品,让广大村民切实受益,在村民的支持下参与村务管理。有些不是村委的干部,乡亲们遇到烦心事,或是一些村干部难处理的事情,也会找他们帮忙解决。

基层工作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有效性的问题。“很多工作做了,但起不到任何效果,包括基层宣传工作。”清远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崔建军说,乡村新闻官由于赢得了老百姓的信任,再加上采用的是农民自己的语言、喜闻乐见的形式,所以真正实现了政策有人说,说了有人听,听了能入心。比如在今年疫情期间,乡村新闻官就化身防疫宣传的“轻骑兵”,对清远广大农村的防疫起到了奇效。

今年1月25日,中央召开会议对疫情防控动员部署后,清远市1000多名乡村新闻官,结合《人民日报》关于“防控疫情,别把农村漏了”的呼吁,马上引导村民加强防护,劝停了村里红白喜事等一切聚会。有的还发挥乡村新闻官的本领,制作短视频,宣传防疫知识。

比如,肖立鑫就制作了一条在村民中引起良好反响的防疫短视频。在视频中,他对着镜头说,“我们长岭村,没有钟南山,没有火神山,只有抬上山(意即病死后埋在山上)。”用这种幽默的方式,劝说乡亲们加强防护,不能放松警惕。

广东省委党校原副校长陈鸿宇认为,乡村新闻官扎根农村社区,既可以直接收集、归纳、反映农村的民情民意,也有利于准确了解各项政策举措的实施效果。他说,“从这个意义上看,乡村新闻官是密切党委政府与村民关系的有效沟通者。”

作者:蔡如鹏

第3篇:脱贫攻坚之“辽阳担当”

辽阳市位于辽宁省中部,辖区总面积4735.7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80万人。近年来,辽阳市先后荣获“全国地级以上城市综合实力百强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投资环境百佳城市”等称号。

辽阳市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辽阳古称襄平,有2300多年的歷史,是东北地区建置最早的城市。在改革开放大潮中,辽阳人民笃定前行,屡创佳绩。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发出脱贫攻坚“总攻令”后,辽阳大地上迅速汇聚起脱贫攻坚的磅礴力量。

星火燎原燃壮志,脱贫路上党旗红。辽阳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闻令而行、尽锐出战,脱贫攻坚队伍愈发壮大,干事臂膀愈发坚实,前进步伐倍加矫健,在脱贫攻坚战场上攻城拔寨,在乡村振兴快车道上砥砺前行。截至目前,全市52个省级贫困村整体销号,11207户21819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达到年度脱贫条件,脱贫攻坚目标基本完成。

走过了千山万水,脱贫攻坚全面胜利近在眼前。站在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的历史关口,辽阳市广大干部群众“咬定青山不放松”,披荆斩棘、顽强作战,坚决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必将从胜利走向新的更大胜利,奋力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

策划/辽阳市委组织部 《共产党员》编辑部

编辑/李胜基

第4篇:脱贫攻坚情况汇报

- 1 -

脱贫攻坚工作情况报告

2016 年以来,在自治区党委、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xxx 县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为指导,落实“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决策部署,树立“不等不靠、主动摘帽”理念,探索创新脱贫攻坚“12345”、“141”等工作方法,聚焦“两不愁,三保障”指标要求,全面实施十大专项行动、四大战役“集中攻坚”行动、精准脱贫“百日冲刺”“清问题、提质量、硬达标”攻坚行动等,全面抓好各项脱贫攻坚工作,取得决定性进展。现将 xxx 县脱贫攻坚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xx 县脱贫攻坚总体情况 xx 属于少数民族地区、革命老区、边远山区、连片特困地区和水库移民区、滇桂黔石漠化片区“六区合一”的贫困县,境内聚居着苗、彝、仡佬、壮、汉等 XX 个民族,辖 XX 个乡(镇)XX 个行政村(社区),总面积 XX 平方公里,总人口 XX 万,是全国仅有的两个 x 县之一,也是百色唯一的少数民族自治县,还是极度贫困县之一。2014 年底全县农业户籍总人数 XX 人。截止 11 月 14 日,全县共有 XXXX 个贫困人口(其中历年动态调整新增 XX 人),贫困村 XX 个,贫困发生率为 23.57%。2016 年至 2019 年,全县累计实现减贫 XX 户 XX 人(含历年动态新增 XX 人),脱贫 X 个贫困村,贫困发生率下降至 2.02%。2020 年完成余下 XX 个贫困

- 2 -

村和 XX 户 XX 个贫困人口(自然增减后)贫困人口脱贫和整县脱贫摘帽,确保与全国全区同步建成小康社会。

二、工作主要措施及成效 xx 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指导意见》部署,牢固树立“核心是精准、关键在落实、确保可持续”的理念,以“精准”贯穿脱贫攻坚工作始终,聚焦目标任务,举全县之力全面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

( 一 )

聚焦目标任务,压实主体责任 1.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担当。xx 始终把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作为坚决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举全县之力全面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

一是强化理论学习。通过县委常委(扩大)会、政府常务会、县委中心组集中学习会、扶贫开发领导小组会等会议集中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提升扶贫干部帮扶水平和帮扶动力; 二 是强化周密部署。通过召开脱贫攻坚推进大会、精准扶贫系列培训会、精准脱贫“百日攻坚”行动布置会等,推动脱贫攻坚周密部署、全面实施; 三是压紧压实责任。2020 年,在落实“四大战区”工作制度的基础上,全面实行四家班子责任领导兼任“乡(镇)党委第一书记”,县直职能局局长兼任贫困村“大村长”,帮扶干部任贫困户“第一家长”机制和县、乡、村、户“四级网格化”管理,推动工作落实;建立脱贫攻坚问题督办中心、脱贫攻

- 3 -

坚扶贫大数据中心等“两个中心”,全面提高脱贫质量;针对10 个预脱贫村通过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增派后援单位,建立10 个工作小组等措施,全面实施挂牌作战,着力下好挂牌作战“一盘棋”;同时将 4 月、5 月、6 月分别作为住房保障、医疗保障、义务教育保障、安全饮水保障等“四大战役”集中攻坚月,集中优势资源,逐一击破,全面补齐补强“3+1”短板弱项。

2.构建工作机制,完善制度设计。一是明确“1 +10 +N”工作思路。制定 1 个扶贫总体规划,实施精准扶贫“十个到村到户”,出台一系列的脱贫攻坚配套方案、措施,确保了全县脱贫攻坚工作有章可循、有条不紊。

二是确立“12345” 工作方法。“1”即确定一个主题:不等不靠、主动摘帽;“2”即明确两个目标:高质量完成年度脱贫摘帽计划、2020 年实现贫困县脱贫摘帽并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3”即完成三个任务:完成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扶贫产业发展,完成脱贫政策兑现;“4”即突出四个着力点:以党建引领脱贫为着力点,发挥基层组织战斗堡垒作用。以“五个一”督导机制为着力点,强力推动工作落实。以责任量化为着力点,激发干部干事创业热情。以清单管理、挂图作战为着力点,全方位推进攻坚工作;“5”即强化五个责任:强化领导主体责任、强化干部帮扶责任、强化贫困村第一书记抓常态责任、强化村“两委”抓具体责任、强化贫困户内生动力责任,切实为脱贫攻坚提供政策保障。

三是构建“141” 工作机制。“1”即成立一个脱贫攻坚问题“五人研判小组”,定期研究解决脱贫攻坚具体困难和问题,形成科学高效商议决策机制。“4”即实行脱贫攻坚“四

- 4 -

化”管理,落实帮扶责任具体化,督导暗访常态化,落实媒体曝光制度化,执纪问责严厉化,全面督促督导脱贫攻坚工作有序推进;“1”即制定《工作量化一览表》算年度扶贫工作总账,通过量化的方式统计填写一览表中,全面压紧压实帮扶干部责任; 四是划分四个战区。在成立全县脱贫攻坚总指挥部的基础上,将 16 个乡(镇)划分为“四大战区”、16 个分战区,四家班子主要领导挂帅“四大战区”指挥长、其他处级领导分别挂任分战区指挥长、副指挥长,明确具体的工作任务、措施,全方位敦促脱贫攻坚工作开展。

( 二 )践行“ 精准” 要义,扎实推进工作。我们牢固树立“核心是精准、关键在落实、确保可持续”的指导思想,以“精准”贯穿脱贫攻坚工作始终。

一是精准识别到村到户到人,2015年10月全区开始全面启动精准识别贫困户贫困村工作,我县即按照自治区的统一部署和要求,把精准识别工作抓紧、抓细、抓实。组建自治区、市、县、乡四级精准识别工作队,四级共选派 954 名(其中:自治区级工作队 88 人,市级工作队 69 人,县级工作队 533 人,乡级工作队 264 人)工作队员全脱产投入到精准识别工作当中。

二是精准安排扶贫项目,我县聚焦“两不愁,三保障”,根据行政村的贫困程度、基础设施条件和公共服务条件等差异,坚持问题导向,对照脱贫目标找差距,合理安排通村屯道路、饮水工程、危房改造、公共服务设施、扶贫产业等扶贫项目。2016 年以来,全县共投资 7.9204 亿,实施通屯道路共 1046 条 2340.8 公里;全县共投入 3.98 亿元,实施农村安全饮水巩固提升工程 1321

- 5 -

处,解决和巩固提升农村饮水安全人口 30.4 万人;共投入2.73 亿元,用于实施危房改造 8450 户;共投入 0.86 亿元实施 119 处村级公共服务中心,覆盖 119 个村,其中贫困村 78个;共投资 10.34 亿元,实施电网改造项目 1352 项,受益总人口 42 万人;共实施 180 个村网络通信,建设基站 387 个,913 个通网络宽带项目;农村基础设施条件得到较大改观,生活水平得到较大提高。

三是加大涉农资金整合力度,集中财力助推脱贫攻坚 。优化财政涉农资金供给机制,积极整合相关行业部门“中央 16+1 项、自治区 14+1 项”涉农资金,以摘帽销号为目标,以减贫成效为导向,以脱贫规划为引领,以重点项目为平台,把目标相近、方向类同的涉农资金统筹整合使用,建立“多个渠道进水、一个池子蓄水、一个龙头放水”的机制,将分散涉农资金,集中投入脱贫攻坚项目。制定《xxx 县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管理办法(修订)》(隆政办发〔2017〕35 号),从制度上规范涉农资金整合程序,明确资金使用方向,确保扶贫资金安全高效运行。2016 以来,我县累计统筹整合财政涉农资金 20.65 亿元,其中:2016 年整合 42127.66 万元、2017 年整合 34103.72 万元、2018 年整合 38640.46 万元、2019 年整合 43301.33 万元、2020 年整合48323.949 万元。

四是精准施策到户。按照精准帮扶工作要求,我县共有 7908 名在职领导干部职工结对帮扶 27416 户贫困户,确保帮扶不漏一户、不漏一人。明确规定每月 28—29日为全县“结对帮扶统一行动日”,2020 年以来实行每周六“扶贫加强日”工作,形成入户帮扶常态化。

五是精准派人驻

- 6 -

村。严格按照上级有关选派新一轮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工作队员文件精神,从年轻后备干部、热心农村工作、熟悉扶贫工作等人员中择优精准选派了 499 名驻村工作队员,其中工作队长 1 名、工作分队长 16 名、贫困村党组织第一书记97 名、工作队员 385 名。

六是脱贫成效精准。2016 年以来,围绕“两不愁三保障”“八有一超”“十一有一低于”指标,通过开展“双认定”,严格执行贫困退出标准和程序,确保脱贫对象高质量脱贫。2016-2019 年,全县累计实现减贫 17531 户78918 人,脱贫 87 个贫困村,贫困发生率下降至 2.02%。经贫困村脱贫摘帽认定和贫困户脱贫摘帽“双认定”,2020 年实现脱贫 7794 个贫困人口及 10 个贫困村,实现整县脱贫目标。

( 三 )精准绘制路径,全力发起总攻。

一是产业发展精准脱贫一批, 实现持续稳定增收。xx 实施贫困户分类引导到位、产业园区引领作用到位、村集体经济发展措施到位、资金保障到位等“四个到位”,全力推动产业发展。县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 27422 户,其中“5+2”特色产业覆盖 23173 户,完全丧失劳动能力(或生活自理能力)和家庭全部劳动力均长期外出务工(或自主创业)3105 户,“5+2”特色产业未达标或发展其它产业 1144 户,“5+2”特色扶贫产业覆盖率为95.30%。实施“以奖代补”项目。2016 年以来累计奖补 4.06万户次贫困户,兑现奖补资金 1.85 亿元,覆盖 16 个乡(镇)180 个行政村(含社区);实施产业覆盖和产业技能培训行动,全县建档立卡户一年至少接受 1 次以上培训,至少掌握 1—2项实用技术,提升产业技术水平;全县 97 个贫困村(含深

- 7 -

度贫困村)每村均有一个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或产业基地覆盖,带动贫困户 7493 户,占全县贫困户 39.74%;培育 497 名创业致富带头人,结对带动贫困户 1491 户,带贫减贫成效明显。

二是 转移就业精准脱贫一批 , 实现劳务增收。通过开展“春风行动”专场招聘会、“桂粤协作•就业帮扶”专场招聘会、“就业脱贫·委员行动”等就业扶贫系列活动,采取爱心专列、大巴专送、稳岗补贴、交通补贴、带动就业补贴等方式,积极鼓励农民工务工外出务工。截止 2020 年 11月 14 日,全县 2020 年已组织外出务工 136574 人,其中贫困劳动力 56563 人(其中区外务工人数 88388 人、贫困劳动力人 29298 人;区内务工人数 48186 人、贫困劳动力 27265 人);全县累计开发扶贫岗位16428个,其中:扶贫公益性岗位2010个(其中 2020 年新增 834 个)、生态护林员 2149 个、村级临时性扶贫岗位 6019 个,非固定性村级扶贫公益性岗位 6250个;共认定就业扶贫车间 21 家,带动就业人数 1234 人,其中贫困劳动力 376 人,易地搬迁劳动力 87 人。

三是 易地扶贫搬迁精准脱 贫一批 , 改变了“ 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 的局面。建立易地扶贫搬迁“十四包”责任机制,落实“一名领导、一套班子、一抓到底”工作措施,成立城西安置点、德峨镇安置点、桠杈镇安置点和百色深圳小镇“四个专门工作班子”,强力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工作。2016 年以来,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总投资 16.58 亿元,实施鹤城新区安置点、德峨镇安置点和桠杈镇安置点等三个安置点 4454 套(其中鹤城新区安置点 3391 套、德峨镇安置点 50 套、桠杈镇安置点 53 套、

- 8 -

深圳小镇 960 套)项目建设。全县共完成了 4403 户 19174人搬迁任务(其中:2016 年完成搬迁 983 户 4134 人,2017年完成搬迁 2410 户 10912 人,2018 年完成搬迁 259 户 1085人,2019 年完成 751 户 3043 人)。

四是 生态补偿精准脱贫一批 , 铺设绿色脱贫道路。我县通过退耕还林营造 46.25 万亩“绿色银行”,全面改进生态环境,获得国家补助资金 5.33亿元,9 万多人获得退耕补助,人均已获得 5900 多元;巩固前一轮退耕还林 14.68 万亩和新建新一轮退耕还林 2.5 万亩,获国家退耕还林补助 1515.84 万元,退耕贫困户每年每人可从退耕还林补助中直接收益 400 元,退耕后剩余劳力输出每户每年可收入 3000 余元劳务费; 抓好生态护林员聘请。立足本县自然条件和资源现状,聘请当地有劳动能力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有偿管护资源,以“聘用一人护林,带动一户脱贫”方式,实现 5408 人次建档立卡生态护林员在岗就业转移,年人均增收 2084 元,带动 24153 人口增收,实现生态预脱贫。

五是 教育扶智精准脱贫一批 , 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抓好控辍保学工作。落实“双线四包”工作责任制,建立控辍保学工作机制,采取“一盯一”、“一盯多”工作措施,对存在辍学风险的学生安排一名乡(镇)领导、一名教育局干部,一名学校教师负责跟踪,确保实现辍学“清零”目标; 抓好学校项目建设。全县现有各级各类学校 276 所,其中:小学 99 所、初中 17 所、高中 2 所、职业技术学校 1 所、特殊学校 1 所、教师进修学校 1 所、幼儿园 154 所、十二年一贯制学校 1 所(隆衢学校,民办)。2016 年以来,全县中小学(幼儿园)

- 9 -

校舍及附属工程建设总投资 36515 万元,全县办学条件不断改善; 抓好 学生资助 工作 。覆盖学前免保教费补助、农村义务教育学校营养改善计划补助、寄宿生生活补助、高中国家助学金补助、中职国家助学金补助等补助政策,实现“应助尽助,不因贫困失学”目标。2020 年秋季学期全县发放义务教育阶段各类教育资助资金 4497.76 万元,受助学生 84787 人次,其中建档立卡贫困学生受助 4 万余人次,享受各类教育资助资金 1944.8 万元。2016 年以来,中国农业发展银行资助 xx 籍贫困学生资金 351.1 万元。组织开展雨露计划扶贫培训工作。2016 年以来,学历教育补助 1.39 万余人,补助2935.11 万元;扶贫培训短期技能培训补助 3640 余人次,补助 510.33 万元;“两后生”培训补助 278 余人次,补助 67.45万元; 六是 综合保障 政策兜底一批 , 确保全覆盖不掉队。全县农村低保保障标准由原来人均 4500 元/年/人提高到 5200元/年/人,超过国家、自治区 2020 年扶贫标准。截止目前,全县农村低保对象有 14247 户 53507 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纳入农村低保有 9676 户 38503 人),符合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件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已实现应保尽保,应纳尽纳。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符合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人数84409 人,已参保人数 84409 人,参保率 100%;其中贫困人口已经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 60 周岁以上(含)符合领取待遇条件的人数 14255 人,累计发放金额 1830.86 万元,待遇发放率 100 %;共兑现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人数为 4630人(其中建档立卡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人数为 3319 人),

- 10 -

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人数为 3795 人(其中建档立卡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人数为 2007 人)。

七是 医疗救助精准脱贫一批 , 全面发展全民健康事业。2016 年以来,全县内有 2 所二级及以上公立医院,其中自治县人民医院于基建和设备购置的资额约为 1.2 亿,新建中医院投入 6350 万。全县 16 个乡(镇)建成 16 个卫生院,175 个行政村(不含社区)建成村卫生室 161 个,并已投入使用,落实乡(镇)卫生院(7237万元)及村卫生室(1056.7 万元)建设资金 8293.7 万元;落实贫困人口参保补助政策,对未脱贫户、2 年扶持期内脱贫户参保个人缴费部分财政全额补助;完善“一站式”工作,有力保障就医报销;截至目前,全县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 100 %;两年扶持期内及今年脱贫户患病人口住院费用实际报销比例均达到 90%以上,门诊特殊慢性病治疗费用实际报销比例均达到 80%以上,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率达100%;患有30种大病的贫困患者救治率90.35%。

( 四 )

全力 推进金融扶持,助推贫困户脱贫致富。印发《xxx县2020年扶贫小额信贷工作实施方案》,持续推进金融精准扶贫工作,设置扶贫小额信贷风险补偿资金,严格贴息资金拨付流程,建立风险补偿金制度,实行专户管理,按贷款余额10%足额设置,同时加大对扶贫信贷资金使用、流向的监测分析,强化贷后跟踪管理,避免挤占挪用,确保扶贫小额信贷资金规范高效实用。截止11月16日,2016年以来,xx累计发放扶贫小额信贷11896笔52655.76万元,其中2020年新增发放22979.40万元,8月6日完成“争百”任务。

- 11 -

( 五)

)

全力抓好 村级集体经济,多措并举抓好内生动力 。严格按照自治区、百色市党委及人民政府要求,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工作作为夯实基层基础、建设美丽乡村和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工作的重头戏来抓,坚持“稳妥兜底、因村施策、抱团发展、示范带动”的工作思路,以切实增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内生动力,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促进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和实现脱贫攻坚提供坚实组织保障。截止目前,全县共有村集体经济项目708个,村均发展项目3个以上,其中:产业带动型350个,占总发展类型的49.4%。物业租赁型20个,占总发展类型的2.8%。资产盘活型164个,占总发展类型的23.2%。资源开发型3个,占总发展类型的0.4%。委托经营型171个,占总发展类型的24.2%。2016年以来,全县整合各类涉农资金11501.28万元投入发展村集体经济项目,截至目前,全县集体经济总收入为1204.5万元,收入达5万元以上的村有179个,占比100%。

( 六 )

强化合作交流,推动扶贫协作。

一是 深化 粤桂扶贫协作。自2016年11月正式启动粤桂扶贫协作工作以来,xx主动与罗湖对接,在人才交流、资金支持、产业合作、劳务协作和携手奔康方面,均考出一张张优秀的成绩单。深圳市及罗湖区共计援助xx财政资金1.92亿元,涉及产业、住房、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68个项目,几年来,通过劳务协作带动贫困户累计达10万人次。举办了4场“粤桂协作·就业帮扶”专场招聘会,帮助xx转移就业人员4274人。深圳支援xx医疗专业人士54人次、支教教师20人次,xx医疗专业人士及教育

- 12 -

专业人士到深圳交流学习482人次;共引进了6家企业,实现投资额累计2.03亿元,吸纳本地劳动力486人;共安排街道结对帮扶xx5个乡(镇),结对帮扶38个贫困村,结对医院4家,结成“姊妹学校”8所,引导各单位、企业及个人捐款物资达4694.17万元; 二是 深化 定点扶贫。

。自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中央、自治区、百色市等共派驻20余家定点扶贫单位定点帮扶xx,主要领导和相关部门同志多次亲临xx调研指导工作,帮助xx谋划发展思路,共选派工作队员157人次(其中自治区88人次、百色市69人次)扎根基层、兢兢业业,推进各项帮扶工作,并在物力、财力等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 三是 深化社会扶贫。自2016年以来,xx广泛深入开展“千企扶千村”活动,积极探索合作的有效形式和途径,稳步推进全县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全县共动员61家本地企业和联系县外33家企业和16个乡(镇)商会与全县97个贫困村结成帮扶对子,共为对口帮扶贫困村捐款捐物共计3055.2万元,形成“社会大帮扶”工作格局,推动脱贫攻坚工作开展;“扶贫日”活动中,共组织企业和爱心人士捐赠资金及物资共计人民币342.34万元、港币55万元,全力支持全县脱贫攻坚工作。推广使用中国社会扶贫网,累计注册人士 3.65万人,其中爱心人士3947人,贫困户32181人,管理员324人。同时,2016年来,通过慈善总会收到慈善资金1560万元;通过民政账户收到捐赠资金共计4283.33万元。

(七)强化党建引领,凝聚攻坚合力。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推动基层党建和脱

- 13 -

贫攻坚有机融合。

一是实施基层党建“ 五大工程” 。实施“ 党建规划” 工程。实施“ 党建规划” 工程。精心编制党建示范带三年创建、集体经济发展等一系列基层党建规划,为实现脱贫奔康提供方向和“蓝图”。

实施“ 短板补强” 工程。针对党建总体基础薄弱、发展不平衡等问题,有针对性地补强党建短板。对 15 个软弱涣散(后进)村级党组织,落实好“八个一”整顿提升措施,安排 26.5 万元经费支持全县 37 个 2019 年、2020 年软弱涣散(后进)村党组织开展整顿提升工作,截至目前,15 个软弱涣散(后进)村已整顿提升完毕。

实施“ 品牌提升” 工程。制定《开展“五彩先锋”引领 建设和美 xx活动实施方案》,逐步形成具有 xx 特色的 5 个基层党建示范带。开展党建进壮家、进苗村、进彝寨、进仡佬冲等“四进”活动,在省边、县边建立 3 个跨区域联合党组织(平班镇平寨村党支部与贵州省册亨县巧马镇板坝村党支部联建,平班镇管肖村党支部也与巧马镇板坝村党支部联建,者保乡同福村党支部与巧马镇纳桃村党支部联建)。截至目前,全县获自治区命名的三星级村有 35 个,四星级村有 26 个,五星级村 12 个,共计 73 个基层党组织;共评出“产业兴旺红旗村”10面,“生态宜居红旗村”9 面,“乡风文明红旗村”9 面,“治理有效红旗村”10 面,“生活富裕红旗村”3 面,共计 41 面红旗。实施“ 脱贫攻坚先锋行”。

工程。深入抓好头雁引领、堡垒筑强、素质提升、先锋示范、基础保障工作,引导广大党员立足岗位争当产业带富、移民搬迁等先锋;实施“党员名片工程”,开展“文秀先锋号”创建工作,截至目前,共有 7000 余名

- 14 -

党员认领先锋岗,430 个党支部开展两个季度“文秀先锋指数”考评。

实施“ 党建基石” 工程。建立支部组织生活“五化五提升”规范化建设、党员固定活动日“2+1”等机制,加强村级活动场所和党组织生活规范化建设。出台《xxx 县提高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保障水平的实施意见》,共增加投入经费2879.28 万元全面提高村级保障水平。制定《xxx 县提高村(社区)干部基本报酬的实施意见》,今后每年增加 1348.72 万元用于提高村党组织书记和其他村(社区)干部待遇报酬,调整后的待遇从 2020 年 7 月起执行。

二是打好激励干部担当作为“组合拳”。切实加大对乡(镇)扶贫工作方面表现突出的干部的提拔使用,近三年共提拔使用干部 205 人,其中,脱贫攻坚一线干部占总数的 51%。特别是 2019 年,共提拔和重用脱贫攻坚一线干部 92 人,占总数的 63%,提拔重用力度达历年最高,2020 年重点对脱贫攻坚一线和疫情防控一线表现优秀的 165 名同志给予职级晋升、18 名驻村事业干部获得优先评定职称。同时,通过全覆盖谈心谈话、“六个一”关爱行动、清理违规借调人员等措施,切实加大关心关爱力度,让脱贫攻坚一线干部安心作为。

( 八 )

强化脱贫攻坚“ 明白人” 培育,提高群众满意度。印发《关于开展争当脱贫攻坚“明白人”活动的通知》《xxx县脱贫攻坚战指挥部落实“六个一”措施推动争当“明白人”活动方案》《xxx县开展争当脱贫攻坚“明白人”活动提升工作实施方案》等方案,全面抓好“明白人”培训培育,大力宣传国家扶贫政策,让“明白人”知悉脱贫攻坚政策知识,切实做到

- 15 -

对党的精准脱贫政策“一口清”、对自身贫困原因、进出程序、自身家底“一口清”,对贫困村建设变化、脱贫措施“一口清”等“三个一口清”,以脱贫攻坚主人翁意识积极参与到精准脱贫行动中,提高群众内生动和满意度。同时深入开展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强化执纪问责,促进扶贫作风转变,降低错评率、漏评率和错退率,坚决反对弄虚作假,以实际成效提高脱贫满意度。

( 九)

)

强化脱贫攻坚“ 回头看”, ,。

全面提升脱贫攻坚质量。

一是围绕扶持对象精准,抓动态管理。组织开展精准识别工作,制定年度贫困人口动态调整工作方案,采取“一进二看三算四比五议”工作步骤,把握好全面宣传与“两个公告”,集中力量开展入户调查评分,坚持动态管理符合标准,扎实开展财产检索、“两评议一公示”与集中录入系统信息工作,切实做好“应纳尽纳”“应退尽退”。目前全县2168户预脱贫户“八有一超”指标全部达标,已达到脱贫摘帽条件。

二是围绕“ 三率” ,开展大排查。为着力巩固脱贫成果,防止返贫和新增致贫,制定印发了《xxx县巩固脱贫成果精准防贫实施办法(试行)》、《xxx县建立防止返贫监测工作干预机制》、《xxx县精准防贫工作方案》、《xxx县巩固脱贫成果精准防贫“一线工作法”实施方案》等文件,对全县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进行排查,符合条件防贫干预对象及时干预,对脱贫监测户和边缘户及时安排跟踪帮扶,直至返贫致贫风险消除,防止漏评、错退、错评、应退未退的现象出现。

三是 聚焦短板 弱项 ,抓好“ 十项清零行动” 。聚焦我县脱

- 16 -

贫基础工作薄弱的短板,大力实施贫困户收入不达标问题“清零”行动、基本医疗保障政策落实不到位问题“清零”行动、饮水安全保障存在问题“清零”行动、贫困户住危房问题“清零”行动、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辍学问题“清零”行动、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存在问题“清零”行动、建档立卡户信息不精准问题“清零”行动、综合保障政策执行错漏问题“清零”行动、扶贫干部作风存在问题“清零”行动、各级各类巡视、考评、督导、暗访、检查、作战反馈问题“清零”行动等“十项清零行动”,坚持问题导向、结果导向,落实落细“一户一方案、一人一措施”,全面补齐补强短板弱项。

( 十 )

强化做好消费扶贫,帮助群众产品增收。通过采取扶贫产品上架“广西特色馆”、“扶贫 832”供销网、淘宝、拼多多、抖音等电商平台开展线上销售和推进扶贫农产品进机关、进商超等线下销售方式,并结合自治区“壮美广西三月三暖心生活节”系列促销活动为契机,开展“县长直播带货”活动,助力消费扶贫。截止 2020 年 10 月 31 日,全县通过自治区审核认定的供应商 31 家,认定 252 个扶贫产品;共建成消费扶贫农产品冷库 3 个;共完成经过认定的扶贫产品销售金额 11010.57 万元。本地电商各类平台成交订单约 20余万单,成交额约 2840 万元;扶贫产品覆盖贫人口达 3.7 万人。

(十一)

贯彻落实 中央巡视、审计等 反馈 问题 整改 , 提升脱贫攻坚工作质量。

一是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回头看”反馈问题方见面,我县共涉及 3 方面 15 个问题,已完成整

- 17 -

改;是 二是 2019 年国家脱贫攻坚成效考核反馈问题方面,我县共认领国家脱贫攻坚成效考核反馈广西意见 7 个方面 28个问题,已完成整改; 三是中央纪委调研督导和印发《指导意见》方面,中央纪委国家监委七室调研督导反馈百色市存在脱贫攻坚问题 5 个方面 19 个具体问题,已完成整改,中央纪委印发《指导意见》方面我县涉及 8 个问已完成整改;是 四是 2019 年自治区“四合一”扶贫成效考核实地核查反馈问题方面,我县存在 29 个问题,已完成整改; 五是 2020 年扶贫审计方面,共涉及 16 个问题,已经全部完成整改。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 ( 一) ) 以问题为导向,全面抓好脱贫攻坚问题整改。聚焦2020 年脱贫攻坚大督查、2020 年市县党委和政府扶贫开发年终考核等各级检查反馈问题,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相结合,全面抓好问题整改,全面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决战决胜目标任务。

( 二)

)

聚焦 脱贫摘帽指标任务 查缺补漏, , 把“短板弱项”补齐来 。严格按照 12 月迎“国考”时间节点,坚决对照“八有一超”“九有一低于”“十一有一低于”指标,全面开展排查,逐项对标对表,抓准薄弱环节,逐一对账销号,确保坚决完成整县摘帽目标。

(三)全面落实“四不摘”政策,全面巩固脱贫成果。坚决贯彻落实脱贫摘帽县“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等“四个不摘”工作要求,以更强信心、更大决心,坚决攻克最后贫困堡垒,

- 18 -

进一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持续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为实现与全国全省同步全面进入小康社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奠定坚实基础。

(四)全面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发展。在脱贫攻坚收官之际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时期,不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重要讲话精神,结合实际情况,注重从政策、产业、基础设施、人才等方面入手,不断巩固脱贫攻坚发展成果,把握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正确方向,进行科学的路径选择,巩固拓展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全面实现乡村振兴。

第5篇:脱贫攻坚情况报告

关于*****乡近期脱贫攻坚工作情况

汇报材料

二〇一八年八月十三日

一直以来,*****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脱贫攻坚工作,坚持党政“一把手”亲自了解脱贫工作情况、亲自研究脱贫工作问题、亲自推动脱贫工作、亲自督促脱贫政策措施落实,紧紧围绕“两不愁、三保障”、“一高于、一接近”,大力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不折不扣地落实自治区“七个一批”和“三个加大力度”,地委“十大工程”和“五大增收措施”要求,把脱贫攻坚作为重于泰山的政治任务,举全乡之力坚定坚决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如期完成脱贫攻坚工作。现将*****乡近期脱贫攻坚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乡脱贫攻坚工作现状

*****乡全乡共***户******人;辖区共有*****个行政村,1个农场,*****个村民小组,其中深度贫困村*****个,退出村*****个(2016年退出)。全乡系统在册贫困户为*****户*****人(不含稳定脱贫的*****户*****人),其中未脱贫*****户*****人,已脱贫*****户*****人。2018年,我乡将完成*****村和*****村两个深度贫困村*****户*****8人拟脱贫;2019年将完成*****个深度贫困村*****户*****人拟脱贫。确保到2019年,我乡*****个深度贫困村全部退出。

在贫困人员退出方面:我乡目前已完成全乡人均收入普遍摸底调查工作,通过摸底调查,全乡共有*****户人均收入低于贫困 1 线,属于“难啃的硬骨头”。我乡通过对该人群加大扶持力度和增加项目投入,重点在扶志扶智上做文章,通过推荐就业和政府购买服务等举措确保具备就业条件的拟脱贫家庭至少一人稳定就业,以此确保贫困户达到稳定脱贫。同时,我乡积极协调上级部门,对拟脱贫户没有安全住房的农户,全部进行了安居房建设。

在贫困村退出方面:我乡按照贫困村退出“五通九有”进行统计,目前除了*****村卫生室尚不达标外,其余村的所有项目均已达标。

二、我乡脱贫攻坚工作的主要做法

一是认真学习,广泛开展宣传发动和培训。乡里多次召开会议研究部署,以宣传发动、致富带头人培训、观摩学习、学习扶贫政策和帮扶措施、脱贫项目为突破口,在做好乡村两级脱贫队伍建设的同时重点在贫困户扶志扶智上做文章,想方设法增加群众内生动力,针对部分贫困户中存在的“等、靠、要”消极思想,多管齐下、多措并举、多方联动推进扶志扶智工作,使群众坚定脱贫信心,提振脱贫士气,增强自身脱贫能力,逐渐变“要我脱贫”为“我要脱贫”。

二是突出党建带动脱贫攻坚工作。乡党委确定每周

二、周六为“扶贫日”,全体干部集中开展扶贫工作。为实现贫困户产业脱贫全覆盖,乡党委在总结前期脱贫攻坚的经验基础上,大力支持合作社和致富带头人、大户的发展,发挥村委会的力量对合作社的组建、运营,致富带头人、大户的发展提供必要的帮助,通过合作社和致富带头人、大户的示范带动作用,有效促进了群众2 发展生产的积极性。同时大力推广“合作社+基地+农户”和“卫星工厂+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认可群众的主体地位,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

三是针对自治区专项督导组发现的*****类*****个问题,自治区督查巡查组发现的*****类*****项*****个问题,我乡主动认领,举一反三,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彻底清理扶贫项目不精准、政策落实不到位等问题。结合此次建档立卡信息数据调整和补录工作,对全乡所有漏评户、错评户、错退户等进行全面梳理整改。

三、脱贫攻坚工作取得的成效

一是投放项目,助力脱贫。全乡先后投放托管羊、庭院经济、庭院整治、拱棚、流动超市等入户类项目,投资达到*****.7万元,同时投放扶贫培训、保鲜库建设,自来水改造等公共类项目,投资达到*****.61万元,通过项目的投放,有效提高了贫困户收入和生产生活条件,为脱贫工作奠定了基础。二是推进就业扶贫工程。目前我乡2018年拟脱贫户已按要求实现“一户一稳定”就业,全乡贫困户“一户一稳定”就业达到*****5户*****5人,同时全乡8座卫星工厂正在有序建设中,预计可解决就业700余人。通过解决就业和增加就业机会,有效引导了农村社会风气向好发展,同时实现了闲散劳动力有事可干、有劳可获,大大减少由无业人员引发的偷盗、抢劫、打架、斗殴等社会问题的同时对冲了宗教极端的渗透,维护了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三是推进庭院经济发展工程。2018年第一批享受庭院经济项目*****7户,享受庭院整治项目*****0户,拱棚*****座。目前已完成庭院经济主体完工 3 4*****户、完成验收*****5户;已完成庭院整治主体完工9*****户、完成验收84户;拱棚已全部投产达效,通过庭院环境整治和“三新”活动,有效地对冲了宗教极端思想,坚定了农户追求美好生活的信心。四是推进综合社会保障兜底工程。对全乡*****名没有供养人、没有劳动能力的以及大病、久病的,人均年收入达不到*****00元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纳入社会保障兜底,确保“两线合一”后能够全部退出。

四、脱贫攻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不足

近期以来,我乡扶贫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但还存在着人员管理、产业带动见效慢、贫困人口基数大、特困群体内生动力缺乏等诸多突出的矛盾和问题,需要认真加以分析和解决。

1、村级扶贫工作第一手信息来源依旧以原村干部提供为主,但由于村干部缺乏必要的培训和眼界不够宽(包括乡干部),导致在部分政策执行时对标准界定困难,对新的扶贫政策接受程度和掌握程度不同,导致各村的扶贫工作参差不齐,有时甚至事与愿违,不能做到把好事办好。身处基层一线,面对当前新的形势,乡村两级基层干部任务重、压力大,往往疲于应付,普遍存在老办法不管用、新办法不会用、硬办法不敢用的现实困境。

2、扶贫产业规模偏小,带动作用有限。受信息闭塞、人员素质等不利因素的影响,产业发展有一定的局限性,带动农户增产增收效果不太明显。农村产业大多数规模较小,自身经济实力不强,农户与产业联系不够紧密,产业带动效果不明显和产业带动增收见效慢的问题还比较突出。

4

3、发展动力不足。长期以来,受极端宗教的毒害,普遍存在缺乏自身能动性,干劲不足,“靠着墙根晒太阳,等着别人送小康”想法的贫困群众,还大有人在,大多数农户的市场意识、经营意识不强,科技文化管理素质低,观望、等待心理较强。扶志扶智工作任重道远。

五、脱贫攻坚工作下一步的计划和努力方向

一是继续加大脱贫攻坚工作业务知识培训力度,同时加大向群众的宣教工作,由乡村两级领导带着学、干部扎实学的方式,做好扶智和扶志宣传引导工作;

二是积极抓好产业扶持,支持和引导贫困村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围绕特色产业发展,培育“一村一品”带动贫困户增收致富,助推贫困村建立长效发展优势产业;

三是加大就业安置力度,结合本乡实际,积极引导贫困户自主创业,完善就业扶贫考核机制,并建立健全稳定就业的相关工作;

四是加大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力度,重点围绕扶贫政策落实、扶贫项目建设、物资发放、资金使用等情况常态化进行自查;充分发挥村级监督委员会作用,通过项目、资金、政策等落实情况公开公示,加大政策公开公示力度,确保脱贫工作在阳光下运行。

第6篇:脱贫攻坚工作情况调研报告(脱贫攻坚调研报告)

脱贫攻坚工作情况调研报告

为进一步掌握全市脱贫攻坚情况,促进精准扶贫扶贫工作健康发展,按照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开展“脱贫攻坚”专题学习的通知要求,在自学的基础上,通过走访贫困户和帮扶企业、视察产业基地和召开座谈会等多种形式进行专题调研,较为广泛、细致、翔实地掌握了第一手资料,对我市脱贫攻坚工作情况进行了系统地分析和评估,形成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新一轮建档立卡精准识别后,我市有省级贫困县x个、贫困村xx个,贫困户xx户,贫困人口xxx人。截至目前,已脱贫xxx人,剩余xx人。贫困发生率降至x.x%。据测算,全市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预计达到xxx元,与xx年相比增长xx元,增幅达到x.xx%。据统计,我市贫困人口致贫原因为:因病xx.x%、因残xx.x%、缺劳动力x.x%、因学x.x%、缺资金x%、缺土地x.x%、其他(缺水、因灾、缺技术、自身发展动力不足等)x.x%。目前看,全市脱贫攻坚一直保持较好态势。近两年,省考评组针对我市三县一市脱贫攻坚工作的考评,总体排位靠前;x县代表全省迎接国家考评,得到了充分认可,并在全省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做了典型经验介绍;中央巡视组在我市随机抽查了两个县、四个乡(镇)和五个村后,给予我市脱贫攻坚工作“总体上很好”的评价。

二、主要做法

工作中,我市始终坚持以xxx关于脱贫攻坚的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各项决策部署,注重强化领导责任、强化资金投入、强化部门协同、强化社会合力、强化基层活力、强化任务落实、强化监督执纪,确保了脱贫攻坚工作有力有序有效推进。

(一)政治上高度重视,激发脱贫攻坚的工作动力。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脱贫攻坚工作,强化组织领导,不断推动脱贫工作。一是迅速进行安排部署。多次召开了市、县两级工作会议,层层签订责任书,层层落实工作任务。截至目前,全市先后召开市委常委会x次,市政府常务会x次,全市大会x次,各级调度会xx次,专项督查xx次,有力地推动了脱贫攻坚工作的持续深入开展。二是选优配强帮扶力量。我市四个班子领导同志能够以上率下,直接联系到村到户,每名市级领导直接联系x个贫困户。省、市、县三级分别向xx个贫困村选派了驻村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向x县选派了x名后备干部到任主抓扶贫工作的副乡(镇)长或副局长。同时,举办了第一书记培训班,印发了《x市驻村第一书记管理“十项制度”》,加强了帮扶力量。三是主动学习成功经验。召开第一书记互查互学现场会,各县(市、区)之间交流了经验;先后到省内xx市、xx市、xx县、xx县等地考察学习经验做法,取长补短,提高工作;省外到xx省和xx省部分市县学习考察,开阔眼界、启发思路。四是提早开展冬春行动。制定《x市脱贫攻坚“冬季行动”实施方案》,变“冬闲”为“冬忙”,实现了“xxx”工作目标;制定《关于开展春季帮扶工作的通知》,开展了“送物资、备春耕”、“送技术、助发展”、“送温暖、解难题”等帮送活动,帮助贫困群众抢抓春耕有利时机,开展春耕生产,助力脱贫攻坚。五是从严从实督查考核。xx年,市级层面对市直包保部门和第一书记帮扶工作成效进行了严格考核,并对市级领导干部推动工作落实、脱贫产业项目进展、第一书记履职尽责情况等共开展x次督查。县(市、区)级层面或联合两办督查室、纪检监察等部门或单独开展高标准严格督查共xx次,有力推动了脱贫攻坚工作开展。

(二)科学进行动态调整,筑牢精准脱贫的坚实基础。围绕档内、档外、往年脱贫人口这“三类人群”,狠抓了“两识别一核查”(档内再识别、档外识别、往年脱贫人口核查),深入开展了精准再识别工作,采取“一进二看三算四比五评议”的“五步识别法”,在县级范围内加强数据比对,识别结果让“身边人”把关,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总数由xxx人调整为xxx人,进一步打牢了精准脱贫基础。识别结束后,及时指导各地将贫困人口信息录入到全国扶贫信息系统和我省大数据平台,实现建档立卡规范运行,与此同时,我市还强化档案资料等内业管理,专门下发通知,明确专人负责,确保档案资料齐全、完备,工整、清晰。

(三)落实脱贫资金项目,提升贫困人口生产生活质量。自脱贫攻坚开展以来,我市已累计实施脱贫项目xxx项,完成投资x.xx亿元。在xx年实施脱贫项目xxx项的基础上,xx年建设脱贫项目xxx项,其中:续建脱贫项目xxx项,新建脱贫项目xxx项。中央财政投资xx万元,省级财政投资xx万元,市县财政投资xx万元。市县两级在财力十分困难的情况下,仍然全力确保扶贫资金投入力度不减。各地在加大资金投入、发展项目的同时,加强对资金、项目的检查审计,不断强化项目管理,建立脱贫攻坚项目库,把脱贫产业项目所有权划归村集体所有。另外,注重谋划长远项目,比如x县建设的xx兆瓦光伏发电项目,x县建设的果松镇民宿旅游项目等,让贫困人口长期有稳定收入。通过不断推进项目建设,农村贫困人口在吃、住、行等各方面发生了很大变化,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极大改善。目前,全市广播电视和通讯通达率达到xxx%,用电质量有保障率达到xxx%,贫困家庭义务教育适龄成员入学率达到xxx%。

(四)健全完善政策支撑体系,为脱贫攻坚提供制度保障。一是市级层面出台了《全面推进脱贫攻坚的实施意见》、《x市脱贫攻坚规划》、《全市脱贫攻坚主要任务责任分工方案》等系列政策意见。x市出台了卫计、水利、电力等x个方面的支持计划方案,为脱贫攻坚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撑。二是加大健康扶贫力度。出台了《x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提高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医疗保障水平的意见》、《x市精准扶贫“脱贫保”工作实施方案》等,在提高报销比例、解决因意外事故、大病风险致贫、返贫方面提供了政策支持。xx区针对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在区属公立医院治疗实施“四免一减”政策(免床费、免取暖费、免挂号费、免体检费,减收xx%辅助检查费),保障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享受基本医疗服务。三是加大社保兜底力度。x市政府下发了《关于同意市区城乡低保标准的批复》,将xx区、二道江区、x医药高新区农村低保标准调整为xx元/年,较xx年提高了xx元。各地低保标准也全部提高到xx元/年以上。四是加大教育支持力度。全市“全面改薄”项目学校xxx所,达标xxx所,达标率xx%。招聘特岗教师xxx人,为贫困村教师每月发放xxx元补贴资金。x县实行“三免两减一奖”政策(免除学生本费、书费、校服费,减收xx%伙食费、xx%校车费,奖励考上大学贫困新生),启动大学生圆梦计划,为xxx名在校大学生贷款xxx万元。五是加大住房保障力度。全市xx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危房改造全部完成,改造房屋质量达标,达到入住条件。六是加大饮水安全保障力度。市水利局与各地签订了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建设目标责任书,明确工作任务,落实工作责任。xx年实施的xx处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覆盖xx个贫困村,解决了全部xx名贫困人口饮水安全问题。

(五)动员各界包保帮扶,形成脱贫攻坚的强大合力。积极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到脱贫攻坚中来。市县乡三级共有xxx个部门、xxx名干部参与包保。一是省直部门带头包保。x位省级领导率领省直xx个部门包保我市x县的xx个贫困村,已投入扶贫资金xx.x万元,其中:自立村xxx万元,马鹿村xxx.x万元,西腰沟村xx万元。二是市直部门深入包保。结合包保工作实际,制定下发《市级领导深入包保县(市、区)、乡(镇)、村推动脱贫攻坚工作落实的方案》、《关于开展市县(市、区)直包保部门领导干部驻村蹲点帮扶活动的通知》等,将领导干部走访调研纳入日常工作重点。全市xx名市级领导带领xxx个市直部门深入到包保村、户,开展走访慰问xxx次,送去慰问品和慰问金折合价值xxx.xx万元,协调落实帮扶资金xx.xx万元,帮助发展脱贫项目xxx项,解决问题xxx个。三是县直部门全力包保。x县建立了“县领导包乡镇、xx个部门包村、xx余名干部及xxx户企业包户”的三级包保工作责任制,与贫困户全面对接、建档立卡、明确责任人,做到了层层落实、一户一策;x县开展了“千名干部下基层大走访”活动,制定了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驻村蹲点帮扶长效机制,每月驻村入户不少于x昼夜,帮助贫困群众解决实际困难;xx区开展了“春日阳光行动”,投入资金xx万元,帮助贫困人口改善居住环境。四是进一步充实企业包保力量。在xx年xxx户企业参与包保的基础上,xx年又召开工作协调会,动员市直金融、通信、能源等行业、企业共xx家,动员县(市、区)企业和个体经营业主共xxx户,充实进包保队伍,壮大企业包保力量。五是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会帮扶活动。x市书法家协会、美术家协会等xx个文化协会主动开展“文化扶贫活动”;驻通部队、x武警、医院主动请缨帮扶贫困村;银行、保险等金融机构也主动发挥行业优势,参与帮扶活动。

(六)坚决查处扶贫领域违纪问题,为脱贫攻坚提供强有力纪律保障。坚持把查处扶贫领域违纪问题作为纪律审查重点,严肃监督执纪问责,不断加大查处力度,切实担负起保障脱贫攻坚的政治责任。xx年以来,全市共查处扶贫领域违纪违法案件xx件,占查处发生在群众身边腐败案件总数的xx.xx%;给予党政纪处分xx人,占发生在群众身边腐败案件违纪总人数的xx.xx%;移送司法机关xx件xx人,占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案件中移送司法机关总数的xx.xx%。

(七)开展全方位舆论宣传,营造脱贫攻坚的浓厚氛围。一是建立宣传阵地。制定了《脱贫攻坚宣传工作方案》,开辟了“打赢脱贫攻坚战”专栏,在电视、广播、报纸上进行了广泛宣传,营造了脱贫攻坚的良好氛围。二是强化典型引领。挖掘和树立了脱贫致富典型xx多个、进行巡回报道xx余次,以“x好人”评选为载体,表彰脱贫攻坚方面“x好人”x人。三是不断扩大影响。录制了《x市打赢脱贫攻坚战纪实》专题片,并在全市三期优秀中青年干部培训班上进行了播放;邀请部分乡村干部、贫困户、脱贫户、行业部门、脱贫办干部等与x电视台联合录制和播放了三期《心桥》栏目;认真学习十九大精神,从脱贫攻坚工作实际出发,参与录制了《学习故事会》和《权威访谈》栏目,进一步扩大了影响。四是刊发脱贫信息。全市共编发工作简报xxx期,在新闻媒体刊播发脱贫工作稿件xx件,其中:国家级媒体上刊播发xx件,省级媒体上刊播发xxx件,市级媒体上刊播发xxx件,县(市、区)媒体上刊播发xxx件。省扶贫开发工作简报刊发了xx篇x经验做法;省刊《吉林画报》刊发了x期x做法;央视生财有道系列节目播发了我市的经验做法;《新长征》杂志、国务院扶贫开发网站、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刊、国家互联网信息《中国扶贫在线》多次报道x脱贫工作;《吉林x县银色经济助脱贫》获得由中国网、中国扶贫在线、中国发展门户网承办的“镜头中的脱贫故事”拍客大赛图片类最具网络人气奖。

三、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近年来全市脱贫攻坚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保持较好的态势,但结合中央和省委对我市扶贫工作的巡视情况看,虽然已经整改了大多数问题,但有些措施不能立竿见影,需要长期坚持,依然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产业脱贫基础仍不牢固。一是产业项目安排不平衡。个别县乡把主要力量都集中到贫困村中,x县有xx个非贫困村、x县有x个非贫困村、x县有x个非贫困村,共xx个非贫困村还没有发展产业项目,而非贫困村中也有贫困人口,导致非贫困村贫困人口脱贫没有产业项目可以依托,脱贫难度较大,有些项目年回报率过低,回收成本时间较长。二是产业趋同风险高。实施的脱贫产业项目缺乏特色,比如,木耳种植项目很多,并且大部分种植和养殖项目还处在生产初级产品阶段,没有形成后续深加工、包装、销售等完整的产业链条,存在重生产、轻经营,重项目、轻管理的问题,面临着销路差的风险。三是扶贫产业项目资金还有缺口。通过政府投入、部门包保、争取项目资金和各界援助等多种方式,有些小项目得以实施,但有些需要较大投资的道路、电力等基础设施项目,仍然存在资金缺口。

(二)群众脱贫内生动力不足。一是群众致富能力弱的问题。有些贫困户思想保守、落后,有些缺少致富本领、技术和经营管理能力,有些缺少劳动力,有些由于身体状况不好等原因,即使发展了项目,也难以实施,只能依靠分红或兜底,极大地影响了脱贫致富的能力。二是部分贫困群众思想消极,脱贫致富的主体意识不强,自我脱贫的技能和内在动力不足,“等、靠、要”依赖思想依然不同程度存在,以致出现“上急下慢、外热内冷”的现象。

(三)包保帮扶不深入、群众认可程度不高。一是少数单位和个别人仍然固守老观念、沿用老套路、使用老办法,没有真正做到因村施策、因户施策、因人施策。二是有的帮扶单位和帮扶干部驻村不扎实,对贫困户具体情况了解不深入,存在主观臆断,制定的帮扶措施不切合实际。三是有的帮扶只重视眼前效益,仍然停留在单纯的给钱给物“慰问式”帮扶层面,对如何帮助贫困村发展产业和贫困户增收致富、实现稳定脱贫思考较少,与“七个一批”结合不紧密,不切合群众实际需求,缺乏针对性。

四、今后工作的几点建议

(一)因势利导,充分激发和调动贫困群众的内在活力。“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本”,贫困户的内生动力,才是脱贫致富的关键和保证。要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脱贫致富典型,加强对贫困群众教育引导,教育群众自强自立。坚决克服“等、靠、要”思想,发挥贫困群众的主体作用,最大限度地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同时,要加强贫困群众农业科技和创业技能培训,提高贫困群众自我发展能力,使他们既有心志脱贫,又有能力致富。在贫困户脱贫致富后,包括脱贫后的巩固性,要确保支持政策不变、帮扶力度不减,彻底消除贫困群众的顾虑,确保脱贫不反弹。

(二)狠抓产业,夯实脱贫致富根基。一是科学谋划产业发展。立足资源禀赋,发挥特色优势,大力发展特色产业,注重传统产业向特色优势产业转型,加大产业项目的实施力度,确保非贫困村也有产业项目,扩大产业项目覆盖面。同时,继续加强基础设施和公益设施建设,加快补齐贫困村建设的短板。二是转变观念,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挥农村能人、大户带动作用,发展家庭农场、林场、农业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采取“新型经营主体(公司)+基地+贫困户”的合作发展模式,建立脱贫帮扶长效机制,推动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和生产方式转变。三是加快第三产业发展。加强对贫困户的家政服务、餐饮服务、城市卫生等方面的技能培训和搭桥联系,组织鼓励他们积极参与第三产业的发展。

(三)强化领导,增强扶贫攻坚能力。一是思想上高度重视。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认识脱贫的复杂性、艰巨性和长期性,始终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工作全局,切实增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二是落实好各级脱贫攻坚的责任。特别是要强化乡(镇)村两级的扶贫主体责任,把责任到人、措施到户、督查到点,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责任机制。要充分发挥好各级领导带动表率作用,发挥好包扶人员、社会团体和社会力量的作用,开展形式多样的扶贫济困活动;出台优惠政策,建立社会贫困信息平台,提供服务保障,营造和完善社会力量参与扶贫的良好氛围和工作机制。三是要切实加强扶贫资金管理,确保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确保扶贫资金不出问题。四是强化扶贫工作督查考核。建立约束机制、坚持齐抓共管,严格责任管理。要用“管理机制”把包扶力量的作用发挥好,扶贫政策落实好,精准施策贯彻好,确保脱贫攻坚目标的全面实现。

第7篇:2020脱贫攻坚个人工作总结_脱贫攻坚工作情况汇报

经过艰苦奋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已经到了决战决胜的关键时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能否如期实现,关键取决于脱贫攻坚战能否打赢。以下是小编整理了关于2020脱贫攻坚个人工作总结_脱贫攻坚工作情况汇报精选5篇,希望你喜欢。

2020脱贫攻坚个人工作总结篇一

__县按照四个明确、三个创新、六个抓手“四三六”思路措施,举全县之力打好脱贫攻坚战,开展了系列工作:

一、做到“四个明确”,解决“扶持谁、谁来扶”的问题 明确目标任务、明确扶贫对象、明确脱贫责任、明确考核奖惩等措施。

二、创新“三项举措”,解决“因病返贫、因贫辍学”的难题 制作“识别卡”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免费制作识别卡,识别卡成为贫困户的“第二身份证”,贫困户凭此证在县内可享受医疗、教育等方面的优惠政策。率先减免贫困学生学杂费,率先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免费体检。

三、用好“六个抓手”,解决“发展无望、致富无门”的难题 扎实推进易地扶贫搬迁,抓实开展“挂包帮、转走访活动”,升入实施整乡整村推进项目,扎实推进美丽宜居乡村建设,认真抓好农村危房产出重建,实施产业扶贫,变“输血”为“造血”。 目前存在的问题:

一是全县经济刚刚度过止跌回升的攻坚期,产业培训尚需时日。

二是资金筹措压力大。 三是脱贫攻坚任务重。 今后将解决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坚决完成64个易地扶贫搬迁点、60个美丽宜居乡村建设,确保年底黄泥河镇和21个贫困村脱贫出列。

2020脱贫攻坚个人工作总结篇二

__村扶贫攻坚工作在前几年的基础上,目前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同时也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我村目前规划主导富硒水稻产业发展,但我村目前很多基础条件相对落后,村民就发展产业面临很多困难,帮助他们找到新的产业转型思路,并积极采取新的应对举措,促进农民增收致富,是我村扶贫攻坚工作的一项紧迫任务。根据上级要求,我村总结近年扶贫攻坚工作经验,现将情况总结如下:

一、__村贫困户总体情况

__村位于__镇北部,东临__镇__村,西与__镇__村、__村接壤,南与本镇__村相连,北邻本镇__村,全村国土面积___平方公里,下辖__个村民组,___户___人。全村共有耕地面积___亩,其中水田___亩,旱地___亩。

我村20__年脱贫__户__人,20__年脱贫__户__人。全村现有建档在册贫困户__户___人,其中五保户__户__人,低保户__户___人,一般贫困户__户__人,20__年预脱贫__户___人,20__年预脱贫__户___人,20__年预脱贫__户__人。我村村民文化程度普遍不高,以水稻种植为主,产业比较单一。普遍致贫原因为患病导致家庭主要经济收入来源中断。近年来,在__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有关部门的通力支持下,我村把精准扶贫作为扶贫攻坚方向,通过加强领导、强化工作措施,切实提升扶贫攻坚的工作成效。

二、村小组民主评定,村组审核,再次精准识别贫困户

20__年至今开展专项扶贫以来,按县里统一部署,20__年开展精准扶贫过程前,把贫困户进行再次核查,做到精准定位,分类汇总,让我们的扶贫工作真正做到精准扶贫。为了在全村角度更准确的定位贫困户,我们通过村民小组代表会议民主选出新增贫困户,再在村民小组长会议上,站在全村贫困户的情况对比下,将所有贫困户名单进行了逐一情况核对,并筛查出不符合条件的进行删除,最终评定出我村贫困户__户,___人,并做出公示。公示期内无任何异议,顺利完成了我村贫困户精准定位工作。

三、工作目标

我村结合村情民情实际情况,做到扶贫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瞄准贫困人口建立“一户一策”的帮扶机制。在精准识别的基础上,逐个分析致贫原因,号准“脉”,找准症结,选好“药方”。按照“一村一策,一户一法”的要求,逐户制定帮扶计划,明确挂牌帮扶责任人,确定具体的帮扶任务、标准、措施和时间节点,做到“一家一户调研摸底、一家一户一本台帐、一家一户一个扶贫计划、一家一户结对帮扶、一家一户回头跟踪扶贫效果”,提高帮扶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一是认真做好建档立卡工作。组织人员到村到户开展好贫困状况调查,为贫困户“建档立卡”,做到底数清,情况明。采取“五定”措施(定对象、定政策、定措施、定责任、定目标),全面推进本村扶贫帮扶到户工作。确保没有劳动能力的贫困群众应保尽保,有劳动能力的贫困群众应扶尽扶。

二是全面推行新农村建设、危旧房改造、生态建设相结合的工作模式,有效改善群众居住条件和环境。20__有三户在册贫困户享受危房改造补助共计_万元、20__年_户共计__万元、20__年截至目前_户_万元。20__年已投入__万元推进道路硬化工程,同时计划于20__、20__年度投入___万元左右全面开展全村主要道路的硬化工程。同时大力推进森林村庄创建及环境卫生整治等活动,已累计投入资金近_万元。

下一步工作打算

1.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建好一批村庄。围绕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加强村庄的环境整治,增强群众的卫生意识,引导农民转变落后的生活方式,达到村容村貌和生态环境美化优化的目的。

2.与基层组织建设相结合,培养一批能人。以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切实加强全村组织建设和党员、干部队伍建设。紧紧围绕服务群众这个重点,扎实推进“双培双带”工作,充分发挥能人带动和示范作用,带动贫困户增收致富;充分发挥基层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使基层组织更加坚强有力、党群干群关系更加密切、村经济更加发展壮大。

2020脱贫攻坚个人工作总结篇三

20__年以来,__村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扶贫攻坚工作会议和文件精神,把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作为战略性任务,以农民致富增收为重点,以全面脱贫摘帽为目标,紧密结合工作实际,坚持扶贫开发与经济社会发展相互促进,坚持扶贫开发与社会保障有效衔接,统一思想,凝聚力量,周密部署,真抓实干,扎实推进扶贫攻坚各项工作。

一、强化保障,夯实基础,健全脱贫攻坚支撑体系

为确保脱贫攻坚工作稳步推进,镇党委政府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强化组织保障,严格责任落实,规范工作程序,强化考核监察,营造良好氛围,调动和凝聚各方力量共同打好脱贫攻坚战。

一是建立组织机构保障。成立由镇党委书记任组长,镇长任常务副组长,各班子成员为副组长的扶贫工作领导小组,抽调人员,配齐设备,建立健全以农业服务中心为主阵地、贫困村为主战场、贫困户为主攻点的工作网络。

二是建立层级责任保障。镇党委书记为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为各辖区的直接责任人,各村党支部书记及各包村干部为具体责任人。镇、村、组层层签订责任状,明确脱贫任务、时限及责任,形成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

二、精准发力,强化落实,夯实脱贫攻坚工作基础

脱贫攻坚贵在精准,成败在于精准,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我们以精准扶贫为突破口,坚持因地制宜、因户而异、因人而异,在精准识别上下功夫,在精准分析上动脑筋,在精准帮扶上求实效,真正做到一户一本台账、一户一个脱贫计划、一户一套帮扶措施,确保脱贫攻坚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

一是精准识别贫困对象。严格按照一进二看三算四比五议的要求,扎实开展建档立卡回头看工作,对不符合条件的贫困户严格按程序清退,对符合条件的贫困户重新识别纳入, 确保底数清、对象真、信息实。全面完成全镇贫困村贫困户的精准识别和信息采集工作,并建立完善动态管理体系,非贫困村贫困户精准识别建档立卡工作正在有序推进。

二是精准分析贫困原因。在摸清地数的基础上,详细统计贫困对象基本情况、收入构成、对政府的诉求等情况,分门别类地归纳梳理因病致贫、因学致贫、因婚致贫、因房致贫等六个致因,强化数据支撑,其中低保贫困户占__%,因残因病致贫人数占__%,因残因病致贫人数占__%。

三是精准制定脱贫措施。在充分尊重群众意愿的基础上,针对贫困原因,充分结合实际,因户、因人制定帮扶计划与帮扶措施,截止目前已完成_户__人脱贫工作。

三、分类施策,多措并举,全力打好脱贫攻坚战

一是抓产业发展,拓宽增收渠道。充分利用__等贫困村的土壤特点与自然资源优势,积极培育蔬菜制种基地,目前_个贫困村发展蔬菜制种面积___余亩,预计每亩年收入____余元。同时充分发挥__等村的薄皮核桃优势产业,进一步加大品种改良与产业拓展,加速农业提质与群众增收步伐。

二是抓基础设施,优化脱贫载体。坚持把扶贫开发与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有机结合起来,着力强化道路、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累计投入___余万元,完成__沥青混凝土道路工程和__村危桥改造工程;投入___万元,实施___安全饮水工程,目前已完成机井建设,正在进行管道铺设;投入___万元,建设__新建小型拦河坝,新增有效灌溉面积___余亩。

三是抓技能培训,增强造血功能。加大对贫困户技能培训,我镇联合人社局、扶贫办累计培训贫困人员___余人,实现劳动力转移___余人,真正让贫困户掌握产业发展技能与脱贫致富技巧,切实增强强贫困户自身造血功能与可持续发展后劲。

四是抓扶贫开发,做好民心工程。计划投资__万元实施__村二级提灌工程,新建提灌站_个,新修蓄水池_个、泵房_个,铺设管网___米,地埋管线___米,目前正在进行招投标。投资___万元完成校庄老区村建设项目,新增灌溉面积__余亩。

五是抓协调推进,突出民生保障。加快社会事业发展,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健全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五保供养、临时救助、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等社保体系;加强卫生事业发展,加速镇中心卫生院建设,巩固发展城乡医疗保险,完善低保、五保对象参加新农合补助政策和农村困难家庭医疗救助政策;进一步实施危房改造和农房抗震改造工程;积极为贫困家庭学生办理高校助学贷款;对贫困村优先安排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不断提升社会保障水平。

四、当前存在的问题与困难

自扶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在镇、村、组三级的共同努力下,贫困状况得到了一定的改善,但进一步扩大巩固扶贫成果,实现全面脱贫的目标形势依然严峻:

一是劳动力大量流失。当下村庄空心化、农村老龄化趋势加重,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流,增加了整村推进、产业扶贫等工作难度。

二是产业扶贫难度较大。由于尚未形成优势新型产业,贫困户传统种养殖产业劳动力需求大、风险高、经济效益低,且农村留守人员中老弱病残居多,缺乏劳动力,获取技能渠道较少,接受培训能力较差,仅依靠农户自身发展,规模小、经营粗放,难以形成规模化、现代化产业发展格局,导致种植、养殖等产业扶贫的落实程度较差。

三是资金投入不足。坡头经济基础薄弱,财政底子薄,税源不足,没有充足的财力投入贫困村参与基础设施和产业开发。比如水利建设滞后,交通路网结构不完善,这都在较大程度上阻碍了扶贫开发进程。

五、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坚持精准扶贫,完善扶贫详细规划。按照全面脱贫的目标,对照精准脱贫标准,算好明细账、倒排工期、细化措施,落实任务,进一步完善脱贫攻坚任务书、时间表、路线图,严格对照脱贫攻坚任务台账,确保20__年底实现脱贫__户___人的目标。

(二)坚持产业主导,增加农民收入。坚持因地制宜,充分发挥自然资源优势和产业特点,着力围绕蔬菜制种、薄皮核桃种植与中药材种植方向,积极鼓励和支持扶贫贫困村、贫困户发展特色产业,增加群众收入,加速脱贫步伐。

(三)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发展条件。坚持乡村道路、农田水利、安全饮水等基础设施建设与扶贫开发相结合,加速实施

扶贫开发民生项目建设进程,加快解决贫困村和贫困群众行路难、用水难和产业发展瓶颈的问题。

(四)强化智力扶贫,完善教育培训体系。针对贫困户劳力技术素质低的实际,采取综合培训和转移就业相结合,组织贫困户劳动力参加各种技术培训,加强与劳动等部门的密切协作,切实抓好贫困户劳力的务工技能培训和劳力转移工作,努力实现培训一人,转移一人,脱贫一家。

(五)强化政策保障,做好制度兜底。落实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加强农村低保申请家庭经济状况核查工作,将生活自理困难的重度残疾人,按规定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按照城乡低保最高补差予以救助。引导农村贫困人口积极参保续保,逐步提高保障水平,确保对无法依靠产业扶持和就业帮助脱贫的人口实现政策性保障兜底。

第8篇:【如何抓党建促脱贫攻坚】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工作情况汇报

►公文学习资料仅此一本

【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工作情况汇报1】

按照自治区、来宾市和兴宾区委抓党建促脱贫工作部署,我镇高度重视,狠抓党建在促进脱贫攻坚工作中的作用,取得了阶段性成效。现将迁江镇年抓党建促脱贫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工作基本情况

迁江镇精准识别建档立卡贫困户有841户2849人,其中雷山、阮云、阮围、大力、龙灵、乐英六个村贫困为320户1127人,其余14个面上村为521户1722人。迁江镇年脱贫共192户811人,第一批双认定验收中,已完成年脱贫贫困户验收63户241人,并全部在扶贫信息管理系统进行标识。年脱贫贫困户第二批验收129户570人已完成入户核验,按程序进行村委评议。

二、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工作的主要措施

(一)加强组织建设,创新工作机制。

一是加强扶贫战线上党组织的建设,成立扶贫工作分队党委,以村屯为单位,组建工作支队党小组,党小组在扶贫工作分队党委的领导下开展工作。二是创新工作机制,做到小问题不出党小组,大问题拿到工作分队党委集体研讨解决,形成工作分队党委领导下的党小组负责制的工作模式,发挥党小组在扶贫工作中的桥头堡作用,大大提高了工作分队的工作效率。三是加强扶贫工作分队党员的和管理工作,除加强精准扶贫业务培训外,我们着重培训扶贫领域中的政治纪律、工作纪律、群众纪律,用纪律约束管理扶贫工作队伍,充分发挥党员在脱贫攻坚的示范带头作用。

(二)抓好“三支队伍”建设,发挥干部结对帮扶作用。

乡村建设(扶贫)工作队员(含贫困村党组织第一书记)、结对帮扶干部、村级干部“三支队伍”是脱贫攻坚的中坚力量。一是加强“三支队伍”的业务培训和管理,我镇共举办了3次集中培训,培养了一支业务精干、纪律严明、能吃苦耐劳的富有战斗力、凝聚力的扶贫工作队伍,为脱贫攻坚提供基本保障。二是带领扶贫工作队员深入各村、各贫困户开展调查研究,因地制宜、因户施策,帮助每个贫困村、贫困户研究制定脱贫计划,按照要求做好入户帮扶工作,建立管理好扶贫工作档案。三是完善干部在扶贫攻坚工作中的考核机制,采取各工作支队交叉验收模式,工作队员既互相监督、互相学习提高,又能提高帮扶效率。

(三)加强产业扶持,提高造血功能。

充分发挥河村、兴仁、阮云、新桥、雷山等老党建示范点的带动作用,打造河村泰和农业综合发展基地,种植淮山、红心柚等特色农产品达1500多亩;打造兴仁瑞涛千亩果场和阮云石强水果种植基地,分别种植砂糖橘1500多亩和1000多亩;做大做强阮云、阮围贫困村黑山羊特色养殖业,目前养殖黑山羊超过1万只,拓宽了群众脱贫渠道;建设了兴仁排七、排八、大上林、大里那前、上下新村、印山北敢、大村、河村、高长等甘蔗“双高”基地8000多亩;依托新桥老梅沟森林公园、榜山石刻、迁江老街等自然人文资源,打造乡村旅游产业品牌。共投入扶持资金14.31万元,以奖代补扶持贫困户发展种养业99户。以村“两委”牵头建立了18个农民专业合作社,不但带动群众发展规模种养业,还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提高一批行政村的生产造血功能。

(四)着力资源整合,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近年以来,我镇加大对村级道路、巷道硬化、人畜饮水和公共活动场所建设的投入。今年,通过整合各项资金,完成印山区级党建示范点建设、古欧、大力村改扩建点建设,进一步强化了基层党组织服务群众的功能,以村“两委”牵头成立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培育了一批特色种养殖、乡村旅游、甘蔗“双高”等产业,进一步发挥党建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示范引领作用;完成贫困村屯级道路建设16.3公里,硬化巷道37.8公里,修建自来水塔13座,解决了群众出行难、饮水难问题;建设公共文化活动场所16个,进一步满足了群众业余文娱需求。

(五)加强政策扶持,多领域开展脱贫攻坚。

一是易地搬迁,我镇多次召开易地扶贫搬迁动员会,为有意向实施易地搬迁的贫困户解读国家政策,讲解申请方法、审批程序和补助标准。房源选择有来宾城区、迁江建江园、印山豪庭等,根据贫困户自愿选择、有利生活生产、有利就业就学等原则,为贫困户做好引导和跟踪服务工作。据统计,我镇有意向搬迁到来宾市区的有68户,有意向搬迁到迁江镇建江园、印山豪庭的有75户,目前正在办理申报相关手续。二是实施雨露计划。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雨露计划政策落实,充分发挥学校、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村委干部、帮扶责任人的力量,形成宣传合力,大力推动精准扶贫资助政策宣传。我镇在年初召开了雨露计划宣传月活动动员会,制作了雨露计划宣传栏3块,印制发放宣传资料2000多份,提高了贫困群众对雨露计划政策的知晓率。据统计,今年我镇享受雨露计划的大学学生11名,高职高专25名,解决了一批贫困生上学难问题。三是扶贫小额信用贷款,年初成立了各行政村扶贫小额信贷工作领导小组,专门负责各村的小额信贷政策宣传和办理工作。截至10月28日,我镇共有70户贫困户分别获得3-5万的贷款用于发展生产、产业扶持,贷款总额达243万元。

(六)加强农村实用人才培训,提高脱贫致富技能。

今年以来,我镇联合区人社局、宏业培训公司,开办了村“两委”干部培训班4期,村致富带头人、产业骨干外出参观培训班2期,共培训村级干部、致富带头人360多人次;在各村开办创业培训班11期,电工、家政、种养等实用技术培训班4期,共培训农村各类人才476人。通过多种形式的培训,进一步提高农村新型农民的创业能力和就业积极性。

三、存在的问题及困难

(一)贫困村党员文化素质相对较差,对脱贫致富的相关知识了解少或不了解,不能带领贫困村民一同开展脱贫致富工作。

(二)脱贫致富的自主性较低,部分贫困户只能按照制定的脱贫计划开展脱贫致富工作,一旦没有相关的计划有反贫的可能性。

四、下一步的工作计划。

(一)落实党建促脱贫攻坚工作责任制。

制定完善了“任务清单”、“责任清单”,落实各级领导责任和工作人员责任。层层建立“抓领导、领导抓”的工作格局,要求主要负责人做到“五个带头”,重点督查“五个落实到位”,全面推进“党支部联系贫困村、促贫困村脱贫摘帽,党员干部联系贫困户、促贫困户脱贫”工作。

(二)抓好专业合作社党建工作,形成“产业扶贫”新动力。

坚持产业发展到哪里,党组织就组建到哪里,加大农民专业合作社党组织的组建力度,把党在农村的政治优势和专业合作社的经济优势有机结合起来,重点支持和培育党员发展产业、党员帮扶贫困户发展产业,增强农民自力更生能力。

(三)抓好“党员家庭课堂”,构建“智力帮扶”新途径。

根据党员分布、群众居住情况,合理划分网格,以10户农户为一个网格,每个网格确定1户党员户作为家庭课堂中心户,每个党员为1个联络点,每1个月组织群众开展一次家庭课堂,宣传党的知识、政策法规,培训种植养殖技术、宣传道德礼仪等,构建“智力帮扶”长效机制。

【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工作情况汇报2】

今年以来,我镇深入贯彻落实区、市、县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严格按照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要求,着力实施脱贫攻坚工作。在上级各部门正确领导和各帮扶干部共同努力下,取得了阶段性成效,现将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脱贫摘帽工作开展情况。

(一)脱贫责任层层分解、认真落实帮扶措施。

我镇按照自治区“一帮一联”工作要求,每个村委都落实帮扶领导、帮扶单位和帮扶责任人。紧紧围绕促进贫困群众增收脱贫目标,通过领导包村、工作队驻村,实行单位定点帮扶、干部职工结对帮扶办法,坚持产业帮扶到村、干部帮扶到户原则,实行“五个一”工作法。我镇帮扶干部337人,全镇贫困户1221户,干部按要求联系1到12户不等,确保全镇贫困户结对帮扶全覆盖,做到“不漏一人、不少一户”。给贫困户发放扶贫手册和连心卡,方便贫困户随时联系帮扶干部。帮扶干部每月最少下村入户一次,为贫困户宣讲政策,制定脱贫计划,积极认真地落实帮扶措施。

(二)帮扶工作稳步推进、脱贫工作取得成效。

年我镇预脱贫任务是264户,1019人,其中:中团村委(整村脱贫村委)任务是112户,425人。8月份经过镇干部及帮扶联系单位的共同努力,通过对贫困户“八有一超”双认定的走访、登记及对比分析,目前已满足“八有一超”脱贫标准154户,608人,脱贫完成率59.6%,其中:中团村委满足”八有一超”脱贫标准60户,257人,脱贫完成率60%。

二、脱贫攻坚工作推进情况。

(一)产业扶贫。

我镇鼓励贫困户发展产业,由帮扶干部引导,今年以来,贫困户新增种植高产高糖蔗200多亩、百香果100亩、砂糖橘150亩、葡萄200亩,根据《象州县年农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到户产业扶持以奖代补项目实施方案》规定,全镇有439户贫困户今年新增种养申请以奖代补,补贴金额超过87万元。我镇还给贫困户提供产业技术培训,截止八月底,127人次完成培训。

(二)易地扶贫搬迁。

通过召开动员会、入户宣传、摸底调查,最终全镇申请县城集中安置贫困户共计28户,申请本村自建安置贫困户26户,其中内塘村、交址村、大用村三个安置点已经落实用地,可安置贫困户8户。

(三)扶贫小额信贷。

我镇今年自开展小额信贷工作以来,共有107户贫困户成功申请贷款,贷款金额超过380万元,县政府上半年贴息3.5万元。

三、存在主要问题和困难

一是有些帮扶单位不配合工作,双认定表迟迟不能提交,提交的材料也存在很多的问题,收入来源底数不清,无法确定是否脱贫;

二是包扶部门和帮扶干部措施落实不到位,增收计划注重短平快,没有长远致富规划,且对贫困户引导不够,导致贫困户自身发展动力不足,脱贫意识不强,等靠要思想严重。三是产业发展典型太少,家庭小型产业帮扶措施普遍规模较小,不具备带动脱贫能力,缺少高标准、高质量示范点。四是中团村作为整村脱贫有一定难度,表现在亮村村民反映现在所饮用的水源不达标,要求重新为村民打井。我镇由于年初无此项经费预算,在经费解决上存在难度;中团村委未脱贫名单中有20户无稳固住房,其中12户人均收入还低于国家扶贫标准,52户人均收入低于入国家扶贫标准,这部分人员较难全部脱贫。五是易地搬迁工作进展缓慢。主要原因是集中建房地点难以落实。

四、下一步主要措施

(一)进一步调整充实扶贫攻坚力量。

由镇党委书记亲自抓扶贫,镇党委书记、副书记每人联系一个贫困村;调整组委分管扶贫、一名挂职副书记协管扶贫。同时新聘用两名工作人员充实到镇扶贫办。

(二)分门别类归纳梳理出贫困户致贫的主要原因,精准施策。

结合村情户情实际,拟采取“因户施策、一户一法”方式,制定帮扶计划。对没有稳固住房的贫困户,加快实施危房改造和易地扶贫搬迁项目的进程;对有种养殖特长的贫困户,鼓励其发展短平快种养项目;对有务工能力的贫困户,引导其就近就业;对因病致贫、缺乏劳力的积极衔接纳入惠民政策范围,积极争取扶贫、财政、社保等部门支持,持续落实好低保、养老保险、农村合作医疗、大病救助等政策性救助。

(三)做好政策的解释宣传。

利用发放新的帮扶手册契机,再次组织帮扶队员进行培训,培训帮扶手册的填写及相关的扶贫政策。增强帮扶队员的责任感,跟贫困户做好沟通,对贫困户的收入来源做到应统尽统。

第9篇:乡脱贫攻坚工作情况

乡脱贫攻坚工作情况

全乡现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XXX户、5XXX人,包括方洼、东岳、沈堂、陈棚、龙塘、梁棚、朱畈7个贫困村贫困人口为1XXX户、4XXX人,XXX个非贫困村(街)贫困人口为XXX户、12**人。

(一)、精准识别,解决好“扶持谁”的问题。**乡党委、政府坚持公开、公正、公平原则,严格按照“一进二看三算四比五议六定”工作法,识别贫困人口,同时开展数次建档立卡“回头看”,加强动态管理,做到应进则进,应出则出,不打糊涂仗。

(二)、凝心聚力,解决好“谁来扶”的问题。传导压力,层层压实责任。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乡里成立乡脱贫攻坚指挥部,党委书记任政委、乡长任指挥长。村支部书记为本村脱贫攻坚第一责任人,与乡里签订脱贫攻坚责任书,立下军令状,挂出作战图,形成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整合力量,构建帮扶平台。

在转移就业方面,依托达尔美技校、诚信公司、金合欢、蓝天油茶公司、鹏程林农专业合作社精准扶贫服务站等单位,对有意愿的贫困人口开展免费技能培训。

在产业带动方面,乡党委、政府立足**实际,坚持把产业发展作为脱贫攻坚的必由之路来抓,坚持走“公司+基地+贫困户”带动模式,同时把有发展潜力的贫困户培养成专业户,促进脱贫增收。

在易地搬迁方面,乡党委、政府坚持群众自愿、积极稳妥的方针,高标准编制了规划,确保搬迁对象“搬得出,稳得住,有事做,能致富”。目前东岳、方洼村两个集中安置点已开工建设,年底将有XXX户群众圆上“安居”梦。

在社会保障方面,乡党委、政府认真贯彻市脱贫指挥部第二号令,根据县统一安排,在全乡对低保户进行重新识别和认定,将丧失劳动能力等贫困家庭全部纳入低保,确定兜底贫困户XXX户、XXX人,真正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困难群众心上。

在临时救助方面,对因灾、因病、因突发事件导致生活困难的贫困户,予以必要的临时救助,切实保障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

上一篇:对书法课中书写教学的下一篇:发展党员工作注意事项